倒持泰阿成语的故事

2024-04-14

倒持泰阿成语的故事(精选5篇)

篇1:倒持泰阿成语的故事

“泰阿”是一把宝剑的名称。关于这把宝剑,曾有种种传说。例如《越绝书・外传》的《记宝剑》那一段里这样说:

春秋时,楚王特派风胡子去找越国的欧冶子和吴国的干将,请他们铸造几把宝剑。欧冶子是当时最著名的铸剑技师,他曾为越王铸过5把出色的.宝剑,名叫“湛卢”、“巨阙”、“胜邪”、“鱼肠”和“纯钩”。干将和他的妻子莫邪,也是当时著名的铸剑技师。他们接受了楚王的委托,便在茨山(在今安徽泾县北)开矿取铁,经过认真的冶炼、锻造,铸成了3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其中一把就叫“泰阿”,或作“太阿”;其余两把,一名“龙渊”或“龙泉”,一名“工布”或“工市”。

到了晋代,《晋书・张华传》又有如下的记载:

晋初,武帝时,在斗、牛二星座之间(据说即吴、越分界处的上空),发现常有紫气。当时官为“中书令”的张华,问善观天象的雷焕,这是什么缘故。雷焕说:“这是宝剑的光。从这道直冲牛斗的光来看,那宝剑定非凡品!”张华又问,宝剑大约在什么地方。雷焕仔细观测之后,答道:“在豫章郡的丰城县”(丰城在今江西南昌附近)。张华便推荐雷焕担任丰城县令,立即上任。雷焕到了丰城,专心寻找宝剑的下落,终于在一所监狱的地下,找到了剑光的来源。当即搬走监狱,往下挖掘。掘了四丈多深,发现一个石匣,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对宝剑,剑上都刻着字,一把是“龙泉”,一把是“太阿”。当天晚上,再观星空,牛、斗之间的紫气,果然不见了。

上面两段传说,当然不可能是事实。但是我们既然明白“泰阿”乃是一把宝剑的名称,那么对于“倒持泰阿”这句成语,也就不难理解了。

宝剑本是用以自卫的武器,如果虽有泰阿宝剑,而把它倒过来拿着,这不是自动把剑柄送给对方,给对方造成机会,而自受其害吗?

因为“泰阿”又作“太阿”,所以“倒持泰阿”也可作“倒持太阿”,或作“泰阿倒持”、“太阿倒持”。《后汉书・何进传》作“倒持干戈,授人以柄”,意思相同。

篇2:倒持泰阿成语的故事

【拼音】: dào chí tài ē

【解释】: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 儿童成语故事读后感

★ 朝三暮四儿童成语故事

★ 儿童成语故事--宾至如归

★ 成语故事

★ 成语故事大全

★ 成语故事

★ 经典成语故事

★ 简短成语故事

篇3:启发创业者的六个成语故事

一只蛙住在一口井里,对东海来的海龟夸口说自己住的井如何大如何好,海龟要青蛙到东海去看看,东海才非常大呢!可是青蛙从没见过海,根本想象不出海有多大。

很多创业者由于思想和经验的束缚,通常是不愿意涉足一些不熟悉的行业,即便是对于自己熟悉的行业也不愿意进行创新和改进,满足于“坐井观天”的状态。很多人不以无知为耻,反以无知为荣,这种心态对创业者来说很危险,思想狭隘、眼光短浅必然导致固步自封,在竞争中被淘汰。

守株待兔,忌不思进取

宋国有个农夫看见有一只野兔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他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农夫高兴极了,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以后,他每天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农夫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 但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很多人一开始创业都抱有很多空想的成分,希望天上掉馅饼,想着好运会降临。但是天道酬勤,这种妄想不劳而获、死守狭隘的经验,等来的只会是失望。切记,要实实在在地去一步步来实施自己的创业思想,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盲目地等待时机就会像这个宋国的农夫一样,反而前功尽弃,事业荒废。

叶公好龙,忌浮于表面

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用钩子画龙,用凿子刻龙,住处雕刻的图案也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看望叶公。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

现在很多创业者一再宣称对自己的项目如何热衷和自信,但是往往只是为了纯粹的赚钱目的,而不是把这个项目当做自己的真正爱好和终身事业来做。对外假装自己很爱好某样事物,其实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欢,只唱高调、不务实际、浮于表面,像叶公一样,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那么,这样的创业不会很长久。

讳疾忌医,忌躲避现实

扁鹊去见蔡桓公,说蔡桓公有病在皮肤表层,赶快治。蔡桓公说自己没有病。过了十天,扁鹊说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公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说大王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公连连摇头不治。又过了十天,扁鹊看了一眼蔡桓公,掉头就走了。没过几天,蔡桓公就病死了。

创业的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需要积极寻找对症下药的办法,也就要多听取别人的苦口良言。就像生了病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错误和困难,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躲避现实,那么困难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揠苗助长,忌急于求成

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他老是觉得稻苗长得非常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他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创业是一个经验和资本都需要累计的过程,要遵循事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如果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其结果必然碰壁,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创业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累积过程,要学会先播种,细心培育和付出努力,然后耐心等候收获的那天。

朝秦暮楚,忌犹豫不决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今天投奔秦国,明天支持楚国,反复无常,遭人唾弃。

其实,很多创业者也面临一个选择的难题。项目难选,合作伙伴难选,创业与打工也难选。面对正在做的项目经常改变主意,动摇信心。实际上这是缺乏魄力和主见的性格问题,不敢冒险,经常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以至于错失良机。引用西方人的一句创业金句:不冒险的人永无前途。反对冒进,但是更要反对优柔寡断。说话、办事经常变卦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不负责任。

篇4:倒持太阿的成语解释

【成语】:倒持太阿

【拼音】:dǎo chí tài ē

【简拼】:dcta

【解释】:太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出处】:《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示例】:况今驻华各使,惟利是视,以值修约之际,蹈瑕伺间,诡谋百出,不豫为之防,是~以授之也。 清·薛福成《筹洋刍议》

【近义词】:倒持泰阿、太阿倒持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顺接】:阿世取容 阿世取荣 阿世媚俗 阿世徇俗 阿世盗名 阿主沙里 阿伽门农 阿伽陀药

【顺接】:柴立不阿 持正不阿 倒持太阿 倒持泰阿 方正不阿 奉公不阿 刚正不阿 刚直不阿

【逆接】:阿平绝倒 白黑颠倒 冰山易倒 不知起倒 不知颠倒 不识起倒 颠颠倒倒 东扶西倒

篇5: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 故事 】 古时候, 北方边塞住着一个老头, 人们都管他叫塞翁。

有一天, 塞翁家的一匹马撒起野来, 跑到塞外胡地去了。 他的邻居们得知此事, 跑到他家里, 劝慰他不必过于伤心。 谁知塞翁听了众人的话, 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丢了一匹马吗, 没什么大不了的! 依我看, 马儿跑走了, 说不定会给我带来好处呢! ”邻居们听得目瞪口呆, 谁都不相信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过了一段日子, 塞翁家的那匹马由于过不惯胡地的生活, 自己跑了回来, 并且还带来了一匹胡人的骏马。 邻居们知道后, 又都不约而同地赶来向塞翁祝贺。 他们拍着那匹胡马, 啧口称赞。 可塞翁并不为此感到高兴, 皱着眉头叹息道:“这有什么值得庆幸的。 没花分文得了一匹胡马, 弄不好会给我家引来灾祸啊! ”邻居们听了不以为然, 心想:塞翁肯定是老糊涂了, 不然, 怎么连好事坏事都分不清了。

塞翁的儿子很喜欢骑马, 自从家里添了那匹胡马, 就整天骑出去游玩。 谁知那匹胡马未经驯化, 很不服人管教。 一天, 胡马把塞翁的儿子掀翻在地, 他被摔断了一条腿, 落得个终身伤残。

邻居们闻此不幸的消息, 纷纷赶来向塞翁表示慰问。 可塞翁一点也不难过, 反而劝慰大家:“各位不必为我的儿子忧伤, 他的腿瘸了, 虽然很不幸, 但也可能因祸得福啊! ”

果然, 一年之后, 胡人挥戈南下, 大举入侵边塞。 边塞上的所有青壮男人都应征入伍, 与胡人展开激战, 其中大部分人都死在战场上。 塞翁的儿子因伤致残, 是个瘸子, 就没有去当兵打仗, 因而和年迈的塞翁一起保全了性命。

这就是塞翁失马的故事。现在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 常常把“塞翁失马”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 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 也形容天无绝人之路!

上一篇:看风景美景的心情短语下一篇: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