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各项制度

2024-05-25

健全各项制度(通用8篇)

篇1:健全各项制度

健全各项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一、关于纪检监察工作

今年是烟台烟草“走在全国前列、争创行业标杆”强基础、上水平的关键一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风廉政建设事关烟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企业的安全和谐稳定,必须下更大气力、尽更大责任,一以贯之地抓实抓好。在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一)健全各项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是根本。忽视制度建设,被动“刹车”、事后“纠错”,腐败问题必然纠而不止、查不胜查;只有适应发展需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反腐倡廉工作才能赢得主动。近年来,全市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当前要进一步巩固制度建设成果,不断建立内容科学、程序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和完善决策保障机制。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工作规则和议事程序,充分发挥四个委员会的作用。凡是事关干部职工利益、关系企业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三重一大”问题,都要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有关委员会民主决策,坚决杜绝个人说了算。决策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比较优劣、权衡利弊、择优而行。要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凡违背决策程序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切实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创新和完善制度防控机制。要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认真查找卷烟经营、企业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立足于管好权,严格民主管理,推进办事公开,规范权力运行;要立足于管好钱,以省局(公司)资金监管系统试点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巩固落实“收支两条线”等财务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小金库”、“小钱柜”的滋生环境;要立足于管好人,扎实推进人事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任前公示、民主测评、挂职交流等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做到“重民意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建机制管干部”。

三是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要围绕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重大事项报告和民主评议等制度规定。要按照上级关于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明确公开项目,完善公开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政务公开、企务公开。要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考核评议和责任审计制度,及时发现、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加强学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近年来,市局(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结合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积极开展制度创建活动,出台了一批廉政制度规定,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全市系统在制度学习、制度执行、制度落实上,仍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使制度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成效,取决于各项廉政制度的执行。因此,每一名同志都要增强制度意识,在认真学习制度、严格遵守制度、带头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做到常怀自律之心,恪守廉洁之行。

一是认真学习制度,让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让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了解制度,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要将常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重要培训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并通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知识竞赛和专项活动,使干部职工全面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企业制度规定,增强遵规守纪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市系统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行政水平。二是严格遵守制度,让规章制度外化于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目前,全市系统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在制度执行、制度落实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当前,要在狠抓制度落实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严格执纪,狠抓落实,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建立制度执行责任追究机制,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接受干部职工评议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等制度执行不力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三是带头落实制度,让廉洁自律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全员工程,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其中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八不”承诺》等制度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关键的一环。“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500年前的孔子就已经认识到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作为现代管理干部,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尤其是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制度,做到行动先于一般干部、标准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严于一般干部,切实发挥榜样作用,树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遵规守纪的良好形象,带动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提高遵守和执行从业纪律的自觉性。

(三)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一要明确工作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党委确立了全市系统“1124”的“五三规划”总体思路。全市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自觉服务这一大局,按照党委的总体安排去思考、去定位、去把握,确保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以“大安全”理念(规范经营安全、党风廉政安全、企业发展安全)为指导,从促进党员干部廉政勤政、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出发,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要创新工作方法。反腐倡廉,教育为先。要在全市系统继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预防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勤政意识。要切实强化对关键部位、重要岗位和薄弱环节的有效监督,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措施,确保廉政监督到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检查,帮助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纪检监察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党支部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廉政法规,不断完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结合行业实际,认真研究专卖执法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制定防范措施,切实管好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要实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监察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要守土有责、齐抓共管,形成共促廉政合力。市县两级班子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纪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二、关于审计工作

2009年的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心任务,认真履行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责,在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内部监管、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市系统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保障。回顾去年的审计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审计监督意识明显增强,同级审计不断深入;二是各单位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自觉性普遍增强;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化,审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四是与审计相关的制度规定日益健全,内部审计逐步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行业先进单位相比,我们的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对日常经营管理的跟踪审计,特别是对大项开支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监督不够;二是习惯于用传统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开展工作,创新意识还不强;三是审计工作还存在盲点,如经济合同审计还没有真正开展;四是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对于以上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对今年的审计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增强三种意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市局(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大力支持审计人员开展审计监督,充分发挥了审计工作的保障作用。当前,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增强三种意识,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审计人员要牢记肩负的职责,重视所从事的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积极有效的工作,为企业管理“问诊把脉”、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增强规范意识。要根据省局(公司)“整体规范提升年”活动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与审计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逐步建立以制度约束行为,以流程规范行为,以监管制约行为,以审计监督行为的长效工作

机制。三是增强大局意识。要按照行业全面推行审计委派制的部署要求,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衔接和改革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强化学习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推动审计工作创新转型。

(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夯实内部审计工作基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途径。要按照“凡提必审、离任必审”和任中两年审计一次的要求,扎实开展对各单位主要领导的任期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监督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符合系统实际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要配合人劳、监察部门,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力度,把审计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和问责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同级审计监督。一是把内控制度审计作为落实管理制度的着力点和突破点,通过对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及时查找内控盲点,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内控制度。二是继续抓好财务收支审计,确保财务开支严格规范、合规真实。今年上半年,省局(公司)将通过交叉审计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财务收支审计,审计部门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协调准备工作。三是认真做好预算审计工作。重点审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有效性、预算调整的合规性、预算考核的完整性,形成对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审计监督。四是在认真做好重点审计事项的基础上,还要扎实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物资采购审计、招投标审计等工作,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由 “事后纠错”向 “关口前移,事前防范,事中控制”转变。

(四)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2010年,全市系统预算中的资本性支出项目较多,特别是四大工程建设项目(新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芝罘区局(部)综合经营业务用房装修、机关办公楼及长岛县局(部)办公楼改造)已经或即将展开,审计部门要对这些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审计监督,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审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局和省局(公司)有关规定,聘请并配合中介机构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的监督:一是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准备环节的审计监督。要对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论证、施工图设计、工程投资总额和投资计划、工程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的签订等前期工作加强审计监督。二是做好施工过程环节的审计监督,防止投资损失浪费。三是做好工程造价环节的审计监督。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竣工决算审计要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实行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双重”审计把关。四是做好工程项目财务结算环节的审计监督。重点对工程项目资金拨付是否合规、手续是否齐全完备、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等内容进行审计监督。

三、关于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2008年以来,作为全省局(公司)系统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我们根据省局(公司)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了改革的阶段性任务,有效调动了各层面的积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全面组织动员,系统上下都能正确理解改革、主动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二是广泛发扬民主,精心设计方案,改革的各项配套制度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系统全面;三是合理确定编制,科学设置岗位,体现了因事设岗、人岗匹配、精简高效;四是优化薪酬结构,调整收入分配,逐步缩小机关与基层一线、在册职工与聘用员工、在岗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做到了平稳过渡、适度倾斜、有效激励;五是建立考核体系,实施全员考核,绩效考核工作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趋于规范、严谨、完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等有关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二是绩效管理中的岗位考核、绩效考核,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岗位考核结果的运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三是薪酬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四是部分干部职工对自身岗位职责掌握得不够全面,履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个别员工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以上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对下一步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在积极探索、完善提高上下功夫。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局、省局(公司)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真正吃透精神、把握实质,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和方向。要继续坚持“四个原则”,即尊重历史、面向未来、平稳过渡原则;群众公认、不留遗憾、确保稳定原则;精简高效、有效激励、适度倾斜原则;发扬民主、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原则,确保此项工作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针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矫正偏差、完善措施,确保改革按照既定的目标不断推向深入。对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局限,还需要一定政策支持和时间过渡的问题,要努力争取政策、争取主动,把工作做在前面,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二要在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上下功夫。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强岗位管理。以正在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为载体,进一步梳理完善岗位职责,细化明确工作标准,确保充分体现岗位价值。二是积极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考核运行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岗位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做到标准统一、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评价和激励作用。三是进一步规范用工管理。严格控制各岗位编制定员,对人员的调整、增加要严格执行审批手续。进一步完善外聘员工发展晋升通道和日常管理机制,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优秀外聘员工,将打破原有身份界限,选拔到管理岗位上来,实现政治、经济待遇的逐步对接。此外,要依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制度,尽快制定出台《烟台烟草系统劳动合同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四是根据省局(公司)统一部署,认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培训工作,做到及时维护、准确应用、信息完整,进一步提升全市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五是进一步做好专卖、营销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点抓好专卖管理员中级职业资格和营销人员高级职业资格鉴定,积极探索职业资格与员工成长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广大基层员工的技能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硬、业务精、活力足的基层员工队伍。六是继续加强工资总额管理,从严控制、把好进度,确保工资总额发放不超过省局(公司)核定的额度。要继续坚持收入分配向一线倾斜、向聘用员工倾斜的原则,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年内,力争将在册在岗员工与聘用在岗员工的收入差距控制在3倍以内,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要在加强领导、确保实效上下功夫。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无小事,每个问题都涉及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影响到全市系统的和谐稳定大局。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一如既往地予以高度重视,本着对党委、对企业、对广大干部职工负责的态度,全程参与、积极推动,做到高度关注此项工作,认真研究每个问题,妥善对待每件事情,确保组织领导到位。用工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做到机构不撤,人员不减,工作不松,保证此项工作深化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这里强调一点,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对于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将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烟台烟草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进一步做好纪检监察和审计工作,继续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全市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系列会议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全力推动纪检监察和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向纵深开展,为实现烟台烟草“走在全国前列,争创行业标杆”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篇2:健全各项制度

我公司创建“五型团队”活动已经进入到整改落实阶段,为了确保公司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高效化办公落到实处,力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为建立可行的长效机制打好基础,公司将对各部门规章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并汇编成册。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规章制度制定原则与要求:

制定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督促劳动者认真履行劳动义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制定要求:制度条款避免套话、空话,注重实际操作与细节要求。力求部门责任具体,工种分工明确,办事程序精简,部门之间协调一致,管理操作性强,最大限度让用户满意。

二、规章制度的内容:

各部门(包括党、政、工、团等公司内部常设机构)工作制度、各工种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服务标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上级下发参照执行的管理规定及有关制度等。

三、规章制度的统一格式:

各类型规章制度以简要的条款为主,格式力求统一(见附件2)。各部门可根据工作实际按格式作适当调整,做到条款简明、表达准确、讲究细节、便于操作。

四、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步骤与要求:

1、收集与完善。

此项工作由部门负责人抓落实,时间为4月20日至5月15日。

各部门对正在执行的相关制度进行归总、清查,在原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工作实际进行修改、完善,鼓励创新。对尚无制度约束的工种、办事程序、管理漏洞等进行新制度建立,做到管理到哪里,制度到哪里。涉及到多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可召开多部门协调会进行讨论完善,避免部门之间制度“打架”,避免出现管理空白区。

2、审核与修改。

此项工作由部门分管领导负责,时间为5月15日至30日。

各部门负责人将修改完善后的制度初稿交分管领导审核。分管领导反复进行斟酌,并广泛听取职工和用户意见,以公司发展和优质服务大局为重,对制度初稿进行再修改再完善。修改稿交副书记办公室汇总。

3、定稿。

所有规章制度的修改稿交办公会研究通过之后汇编成册,并下发各科室严格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6月20日。

五、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了抓好该项工作的落实与贯彻,公司成立制度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谢天信

副组长:何春梅、牟斌、夏顶国、罗曼、刘国成、陈辉、向守川

成员:魏波涛、朱秀云、鲜玲、王昱、廖开凡、李忠、蒲红军、陈尚岗、肖世明、张富国、陈志、易维茜、唐洁、吴明刚

篇3:养猪场(小区)的各项防疫制度

(1) 猪场大门设专职人员, 负责出入人员与车辆的消毒工作及阻止闲杂人员入场。

(2) 猪场职工及饲养人员离岗时将工作服、鞋、帽留在更衣室, 不准带出场外。

(3) 猪舍饲养人员必须固定, 不准随便串舍, 工具不准串用。

(4) 不准将猪肉及其制品带入场内。

(5) 兽医人员不准给场外任何单位或个人诊疗动物疾病。

(6) 出售生猪必须在场外交易, 出场猪不准回流。

(7) 外来人员及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外来购买猪只、挑选种猪的人不准进入猪舍, 可通过观察走廊进行观看选择或通过闭路电视观看选择。

(8) 禁止其他动物进入养猪场内, 场内禁止饲养其他动物。

2 消毒灭源制度

(1) 养猪场 (小区) 大门和猪舍门前必须设消毒池, 并保证消毒液有效;不结冰时在消毒池内放3%~4%火碱水浸湿的锯末或稻草;结冰时在消毒池内撒生石灰或漂白粉, 每周至少更换1~2次。

(2) 所有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须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 并对手、鞋消毒。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1次。

(3) 养猪场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扫、冲洗、光照和使用化学药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消毒。

(4) 选择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的消毒药品, 消毒药物应根据消毒目的、对象进行选择、贮备, 对环境、生态及动物有危害的药物不得选择。

(5) 圈舍每天清扫1~2次, 周围环境每周清扫1次, 及时清理污物、粪便、剩余饲料等, 保持圈舍、场地、用具及圈舍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对清理的污物、粪便、垫草及饲料残留物应通过生物发酵、焚烧、深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6) 猪舍每周带猪消毒 (含配种圈) 消毒1次, 周围环境每月消毒1次。发病期间做到每天消毒1次。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7) 猪出栏后, 先彻底清扫并用清水冲洗, 然后用化学药品如3%~4%的火碱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 隔天再消毒1次。空圈1周后进猪。

(8) 场内工作人员进出猪场要更换衣服和鞋, 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 场内使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 同时定期进行消毒。

(9) 产房消毒。进入产房前, 地面和设备应冲洗干净并严格消毒, 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并消毒后进入产房, 分娩前必须严格消毒乳房和阴部, 分娩完毕再用消毒药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 及时清洗产房。

(10) 环境大消毒 (包括猪舍外道路、空地等) 。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大清扫、大消毒, 可用3%~4%的火碱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

(11) 车辆消毒。运输猪和饲料的车辆, 在装运前后必须消毒。

(12) 剖检室的消毒。每次使用后, 除将尸体装入不漏水的塑料袋送无害化处理场处理外, 剖检室应立即用对可疑疾病有效且抗菌 (毒) 谱广的高浓度消毒液彻底消毒。

(13) 死猪及分娩的死胎、胎衣应装入不漏水的容器送到无害化处理场处理或在指定地点焚烧深埋。

(14) 养猪场实行“干稀分离、雨污分流”排放, 干粪实行发酵处理利用, 尿液进入沼气池沼化处理利用, 或排入指定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中, 防止粪尿污染环境。

(15) 经常性开展防鼠灭鼠、灭蝇工作。

(16) 饲养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观察猪群的健康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 引进种猪制度

(1) 坚持自繁自养, 为了调剂品种不得不引进种猪时, 要到无特定疫病的种猪场购买。

(2) 引进种猪前, 对出卖种猪的猪场必须进行疫情调查, 包括已往发生过哪些疫病、发生的时间、流行情况、诊疗情况及防治效果。

(3) 就地检疫。首先观察猪只精神、外貌、健康状况, 然后根据需要采全血或血清、尿液检查特定疫病。

(4) 进场隔离观察。种猪引进后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 在入场前再次检疫并补注各种疫苗, 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确定健康无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4 猪群免疫制度

(1)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科学饲养, 按猪的品种、性别、年龄、体重、强弱、性情进行分群饲养, 同时根据各种猪的营养需求确定饲料标准和饲养方法。

(2) 按规定做好强制免疫项目, 并做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常规免疫项目。

5 驱虫制度

(1) 全群猪 (包括种公猪、母猪及后备猪) 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 用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8 mg混入饲料中饲喂。

(2) 断奶后的仔猪注射阿维菌素1次, 有疥螨和猪虱的猪, 间隔半个月再驱虫1次。

(3) 驱虫后应注意观察, 对出现副作用的猪及时解救。驱虫后7 d内应及时清粪, 妥善处理, 防止病原扩散。

6 用药制度

(1) 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 必须由兽医决定, 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2) 不得使用禁用和非法兽药及添加剂产品。

(3) 不得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用药时间等。

(4) 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 未满休药期的生猪不得出售、屠宰, 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5) 做好用药记录, 包括猪的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

7 疫情报告制度

(1) 义务报告人。驻场 (小区) 兽医当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2) 报告内容包括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发病猪品种、年龄、数量、同群猪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3) 报告方式主要为书面报告或电话报告, 紧急情况时应电话报告。

(4) 采取临时性措施。将可疑传染病病猪隔离, 派人专管和看护, 对病猪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病猪死亡时, 应将其尸体完整地保存下来。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到来之前, 不得随意急宰, 病猪的皮、肉、内脏未经兽医检查不许食用。发生可疑需要封锁的传染病时, 禁止畜禽进出养猪场 (小区) 。限制人员流动。

8 无害化处理制度

(1) 当养猪场的猪发生疫病死亡时, 必须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 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2) 当养猪场发生重大疫情时, 按规定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外, 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决定, 对同群或染疫的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 当养猪场发生传染病时, 一律不允许交易、贩运, 就地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4) 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和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猪的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

(5) 无害化处理完后, 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6) 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 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9 疫情扑灭制度

篇4:健全各项制度

一、“四项制度衔接”的必然性

——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需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之一。推行“四项制度衔接”,是政府组织向城乡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大事,是政府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的表现。

——是解决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问题的需要。当前,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程度不高、保障水平有差距,关系不能转移,看病不方便,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推行“四项制度衔接”,是完善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是一项有利于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状况、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民心工程。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其中,至今尚未建立全面、系统、公平、有效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因素之一。实施“四项制度衔接”,运用法律、政策、经济、制度和行政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有效地疏导存在的矛盾,使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门、不同人群、各种要素处在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之中,从而形成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四项制度衔接”的可能性

——时机基本成熟。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发展医疗保障事业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做好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目前,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并统一了公共财政城乡居民补助均等化。这为“四项制度衔接”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经济条件基本具备。1979-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7%。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13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9年的171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5153元。同时,中央决定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3年内各级财政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改,其中很大部分投入医保事业,为“四项制度衔接”奠定了经济基础。

——已有成功的尝试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些省市在“四项制度衔接”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广东省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江苏省、杭州市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成都市实行“五个”统一建立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以上经验,为制度衔接提供了宝贵借鉴。

——拥有一支善于管理的队伍。我国实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十几年来,基础管理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建立了完整的省(区)、市、县三级行政、经办管理体制。并拥有一支讲政治、懂业务、会管理、善服务、能吃苦、有劲头的管理队伍,为制度衔接奠定了管理基础。

三、“四项制度衔接”的重点

(一)推进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衔接。整合“四项制度”,重点先行整合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要统一制度构架。按一种制度、两个参保平台的不同筹资标准构建制度框架,实现新农合向医疗保险转轨,使制度覆盖到所有地区、所有人群,享受同等财政补助,同等缴费义务,同等待遇标准。二要统一统筹层次。新农合要尽快实行市级统筹,与居民医保的统筹层次一致,实现制度间的关系可转换、可接续、可转移。三要统一城乡筹资标准。根据城乡差别、居民收入差异情况,建立不同参保平台的缴费标准,初期暂分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个缴费档次,由居民、农民选择参保。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政策的完善,要逐步建立起适合城乡居民不同需求的多个缴费档次和与之相对应的多个待遇标准,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四要统一城乡保障范围。统一制定不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原则上社区卫生机构以提供基本药物、基本诊疗项目为主,报销比例明显高于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引导病人到费用低的社区卫生机构就诊。五要统一城乡医疗待遇水平。坚持缴费水平与待遇水平相挂钩的原则,不同参保平台确定不同待遇标准,统一不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统筹基金起付线和基金报销比例。逐步降低起付线、提高基金报销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取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未成年人的统筹基金起付线。探索建立城乡居民门诊医疗统筹,扩大受益面。

(二)加快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一是促进职工医保市级统筹,统筹制定城市区域内的统一政策、标准和管理,方便就医购药、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难问题。实现参保人同市生活,同市便利,共享医疗资源。二是统一缴费基数,针对县(市)发展不平衡实际,可设不同缴费率,供不同经济状况用人单位选择。三是均衡城乡医疗待遇水平,缩小城乡待遇差别,减少社会矛盾。对用人单位缴费率達不到6%的地方要提高缴费率,确保有钱办事;控制统筹基金结余数量,使统筹基金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同时,要控制个人负担水平,探索建立医疗费用二次补偿办法,对个人负担数额实行年度封顶。四是调整个人账户使用方式,建立门诊医疗费统筹办法,充分发挥基金共济作用。五是统筹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障问题,对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及具有国有工龄、现已无单位、未参加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采取政府帮助、基金结余调剂、企业尽力、个人尽责等多渠道筹措参保资金的办法,保证他们病有所医。

(三)统筹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一是取消政策歧视,打通各项制度通道,在参保年度内,允许不同身份人群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宜的一个险种参保。流动人员身份改变的,其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可互通、可转换,跨地区可转移、可接续。二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等,通过强制措施,促使其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医保。要明确退休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规定累计缴费年限和最低实际缴费年限。三是允许有经济能力的居民、农民参加职工医保,对达到规定缴费年限且达到60岁的,可给予享受相应待遇。四是探索建立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与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相衔接的办法,把最高支付限额从6倍提高到6倍以上或不封顶。五是做好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与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不论是职工医保,还是城乡居民,通过申请、评审、公示,年度个人负担影响基本生活的,可获得城乡医疗救助补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做好各项制度经办管理资源的衔接。一是整合管理资源,把分散在人社、卫生、民政三个部门的“四项制度”职能统一归口到人社部门管理。通过整合管理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化管理,节约管理成本,实现“四项制度”一个窗口办事、一站式服务,提高管理、服务效率,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差别的问题。二是明确省(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城乡医疗保险职能、责任,明确经办机构级别。三是建立市、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平台,统一经办执行标准、业务流程,形成层级分明的管理格局。四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统一信息标准,使各种医保数据实现无障碍交换、共享,实现医保“一卡通”。五是健全城乡医保绩效考核制度,统一制订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考核标准,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贴、医疗费结算挂钩,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篇5:健全各项制度

中国石化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健全了设备管理网络体系,成立了由公司领导任主任,主管副厂长、副总工程师任副主任的设备管理委员会,机动准备科负责设备日常管理工作,基层单位设立主管设备副厂长、专职机动员,车间成立设备管理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细化管理岗位,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形成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了设备安装验收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设备更新改造管理制度、设备润滑及油水管理制度、设备冬季安全运行规定、设备基础资料管理规定等11项制度;修订了设备现场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及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使设备管理工作达到了科学、规范和制度化。

一、强化设备基础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决定了设备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强化设备基础管理始终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公司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总体规划、公司设备管理科室(部门)负责全面协调、公司设备使用基层单位(车间)负责落实、公司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四位一体”的设备管理网络作用;二是建立健全基础资料,做到了设备运转记录、设备生产报表、设备管理档案“三对口”;三是加强检查评比,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法对设备管理基础工作进行督促,有力地促进了设备基础资料的提高。2002年被中石化评为设备基础资料管理先进单位。

二、强化三费管理

从移动设备入手,实行移动设备的三费控制管理。在油料控制上,把好“三个关口”,即定量关、追加关、结算关,制定了《油料管理办法》。在配件控制上,实行了归口管理,由基层单位、业务科室、供应站审核审批。在设备修理上,坚持能内修的不外送,并做到了“五个掌握”,即掌握人员状况、掌握设备技术状况、掌握修理进度、掌握修理质量、掌握信息反馈,较好地落实了切块资金的控制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油水润滑管理及状态监理

一是根据公司的生产实际,组建了B级润滑油站,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专职润滑工及一定数量的润滑设施,建立健全润滑管理制度。对设备润滑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定人员的“五定”管理,并开展根据油质状态监测换油的科学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十字作业”,即润滑、紧固、调整、清洁、防腐,杜绝违章用油用水的情况发生。同时结合实际,编制了各项油水管理制度,保证了设备用油对路、用水合格,确保油品的“三过滤,一沉淀”及密闭输送、专罐专储、对路使用、按质换油的“十六”字方针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集进油、化验、发油、废油回收为一体的油品管理体系。二是针对软化水站投产年限长、设备老化、配件缺、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等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满足了全部设备用水的需要。三是在主要设备管理单位成立了C级润滑油站,配备了必要的化验仪器。四是为了保证油水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制订了《设备油水润滑管理运行办法》。五是推行油水监测。软化水站和润滑油站每月排出抽检监测运行表,对各单位重点设备进行抽查监测,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各单位和装备管理科,全面提高了公司的油水管理水平。

四、加强现场管理

加强设备现场管理,充分发挥现有设备潜力,一是狠抓设备操作技术规程制度的落实。二是在设备维护保养上,继续实行一、二级保养强制执行制度,杜绝了拼设备的短期行为。三是推行设备管理ABC责任制,对重点关键设备实行特殊管理。严格执行定人、定机管理制度。四是结合季节的特点,组织开展季节性的设备整修活动。连续12年被评为设备管理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石化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并相继涌现出了一批设备管理先进个人和优秀设备操作手。五是结合“三标”(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班组)管理工作,消除设备事故隐患,为搞好设备的安全生产,坚持每季度组织技术人员分专业(压缩、维修、轻烃处理、计量、电气、罐区、锅炉压力容器和交通),开展以“三标”工作为主的岗位大检查。在检查中狠抓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规范岗位行为,重点检查设备“跑、冒、滴、漏、脏、松、缺、锈”等现象,杜绝各种违章操作,消除事故隐患。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应

急方案,做到责任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强化设备更新改造

始终把设备更新改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主要遵循四个原则,即:先进适用,突出重点,引进与国产化相结合,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与装备技术改造相结合。具体有以下三点:首先,在设备的更新上,立足生产实际,先后补充更新了轮式通井机、20T卡车、40T吊车和部分生产指挥用车。同时,应用“三新”技术,对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先后完成三气厂燃气轮机MARK-V控制系统改造和一气厂、二气厂、三气厂仪表风压缩机更新等,确保了生产急需设备;其次,在设备的改造上,把原250型注水泵改为650型,泵效由63%提高到80%,年节约电能340多万元,同时对水泥车进行更换沃尔沃发动机改造,对85台汽油车进行了CNG技术改造等等,均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再次,结合公司进口设备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工作,主要有燃气轮机空气滤芯、低温泵的机制密封和膨胀机轴承、转子、叶轮、密封等配件的国产化,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益。

六、加强设备检修

篇6:健全各项制度

制定和完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

提高优质茶叶质量标准,促进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完善茶叶监测体系

做好通报咨询工作,合理解决TBT纠纷

建立茶叶行业TBT中 贸易纠纷

因此需要借助茶叶相关部门的力量来组织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我国茶叶出口企业的利益。

微观层面

实施品牌战略

实行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推进国际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现茶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积极进行茶叶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

开展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将现有专业茶园逐步改建成物种多样,生态位合理及综合效益高的人工复合生态体系,在茶园周边和茶园内合理配置与茶树具有共生关系的乔木和草本植物,进行乔----灌-----草立体复合栽培,使土壤养分和光能得到多层利用,从而增加茶园单位面积产出,提高茶叶质量,实现茶园低投入,高产出以及茶叶质量提升的目标。

治理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为开发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等生态茶叶产品创造条件。

1.注重天然林地的保护及荒山荒坡的绿化,增加林地面积,防止茶区水土流失

2.避免在茶厂及茶园附近建立工厂和居民区,防止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入侵茶园,污染茶叶。

3.大力推广茶园有害生物治理技术,使用无污染的农药,尽量用有机肥和绿肥代替化肥,通过采用综合治理措施,保持茶区的自然本色,实现绿色技术,绿色茶区和绿色产品的目标。

合理开发茶区自然资源,建立生态经济结构优化,生物链和产业链稳定的生态茶区,形成农林牧相结合,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相配套的生产体系,开发适合当地生态经济条件,并与茶叶具有较强互补性的产业,使自然资源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得到多次重复利用,实现茶区经济全面发展及茶农稳定增收的目标。

积极开拓多种销售渠道,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

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

篇7:装备各项制度

页数

1.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 2.危险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4 3.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6 4.音乐器材管理制度 95.美术器材管理制度 106.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117.卫生器材管理制度 138.科技(劳技)器材管理制度 14 9.仪器借还制度 15 10.仪器报损赔偿维修制度 16 11.图书管理制度 17 12.图书借阅管理制度 18 13.学生阅览室管理制度 19 14.书刊赔偿、注销制度 22

二、规则类

1.学生实验守则 23 1.物理实验室规则 24 2.化学实验室规则 25 3.生物实验室规则 27 4.小学科学实验室规则 295.科技(劳技)教室规则 306.图书阅览室规则 327.电子阅览室规则 33 8.心理咨询室规则 34

三、职责类

1.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2.图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363.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图书馆(室)安全工作职责 38

4.一、制度类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入库要按照教育部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分学科、分类别、按编号顺序存放入柜。建立仪器明细帐,填写柜卡,做到帐、卡、物相符。各类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图纸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以备查用。人员调动时要办理接交手续。

2.危险化学药品的保管和使用按专门的管理制度执行。3.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室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并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保洁工作。

4.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保养并入柜,要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使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5.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领用、借用,必须在登记册上完备手续,不能私自外用。凡丢失或违规操作造成仪器、设备损失的,由当事人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

6.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报废,按学校固定资产的有关报废程序进行办理,经批准报废后方可办理注销手续,同时报区县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备案。危险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对物理、化学、生物中的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和剧毒等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危险化学药品专用室、柜内,并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

2.危险化学药品室、柜,必须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并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实行双人领发、双人使用。

3.危险化学药品室内严禁烟火,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河沙等,学校主管领导和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节假日安排值班时,要把危险化学药品室列为重点防范区。

4.定期对危险化学药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对库存量,做到帐卡物相符。

5.使用危险化学药品进行实验前,必须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教师领用危险化学药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必须办理领取手续,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为领取。

6.对实验中危险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7.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场所,要由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有专业技术的人员管理,一般不能作为其他教学场所使用。

二、与实验教学无关的人员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进入实验室的,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物,严禁吸烟,严格控制使用火种,保持室内安静。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三、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应由专人管理,登记造帐(卡),做到帐(卡)、物相符。室内设施严禁随意搬动、拆卸和改装。仪器设备、化学药品需报废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并建立销毁记录。

四、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放置要求,整洁有序,便于检查使用;必须做好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震、防冻等工作。实验室内不准存放任何与实验无关的物资、个人物品,室内严禁食宿。

五、严格落实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工作责任制。室内仪器设备、化学药品要做到定期检查,严防化学药品泄漏,对于出现的设备故障和仪器损坏要及时报修,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使用

状态。保管人员要经常检查剧毒药品库,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六、实验室内仪器设备一般不得外借,确因工作需要相互调剂使用的,要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管理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借出,用完后及时归还。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将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带出实验室。

八、实验仪器设备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学生实验未经教师批准,不得随意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操作,以免损坏仪器设备和不安全事故发生。要教育学生规范使用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药品,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事故,要立即查明原因,填写报告单(包括丢失或其他原因),视情节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九、有毒、易燃、易爆、强腐蚀药品,使用时要严格审批手续,严格限制使用数量。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产生的废渣、废液,要倒在废渣箱和废液缸中,不准随便倾倒和倒入水池中。

十、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共同检查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有无损坏丢失等情况,任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共同签字后,方可清理桌面,整理好仪器设备。大型精密仪器,应认真如实填写使用纪录。

十一、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制度、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做好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震、防冻工作,配备必需的防火器材。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及室内高压容器等设施,确保万无一失后方可离开。

十二、实验室要认真制定实验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音乐器材管理制度

1.音乐器材由学校指派音乐教师专人负责管理。

2.认真做好音乐器材设备的登记,对入柜的音乐器材应规范存放整齐,做到账、卡、物相符。

3.做好对音乐器材的维修、损坏、赔偿登记工作。4.按照音乐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增添音乐器材,由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向学校申报添置计划。

5.爱护音乐器材,未经管理人员的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动用音乐器材,违者如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

6.音乐器材一般不得外借,如需外借,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外借器材如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

7.注重音乐教室教学氛围的打造,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整洁。8.每次学生使用器材完毕后,管理人员要检查器材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并有序存放,关好门窗。如因失职造成器材损坏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9.音乐器材管理人员因工作发生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美术器材管理制度

1.美术器材由学校指派美术教师专人负责管理。

2.认真做好美术器材设备的登记,对入柜的美术器材应规范存放整齐,做到账、卡、物相符。

3.做好对美术器材的损坏、赔偿的登记工作。

4.按照美术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增添美术器材,由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向学校申报添置计划。

5.爱护美术器材设备,如遇非正常使用损坏,应照价赔偿。6.美术器材一般不得外借,如需外借,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外借器材如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

7.注重对美术教室教学氛围的打造,保持室内整洁卫生,画架、画台要摆设有序,不得在画架、画台、墙壁乱刻乱画。

8.每次教学器材使用完毕之后,管理人员要检查器材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并有序摆放,做好器材和室内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如因失职造成器材损坏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9.美术器材管理人员因工作发生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1.体育器材设备应在学校体育教师中指派专人进行管理。2.认真做好体育器材设备的登记,做到账、卡、物相符,对报损的体育器材应按照报损程序处理。做好体育器材的维修、损坏、赔偿登记工作。

3.对保管室内的体育器材应分类上架存放整齐,保持室内的干燥通风。做好对户外固定体育器材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维修解决,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增添体育器材,由管理人员负责向学校申报添置计划。

5.学生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期间,禁止用手中体育器材相互打闹嬉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爱护体育器材,如遇非正常使用损坏的体育器材,应照价赔偿。

7.体育器材一般不得外借,如需外借,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外借器材如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

8.每次教学器材使用完毕之后,要检查器材的数量和完好情况,并有序摆放,关好门窗。如因工作失职造成器材损坏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9.体育器材管理人员因工作发生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卫生器材管理制度

1.卫生器材应在学校的医务人员中指派专人负责管理。2.认真做好对学校卫生器材和药品的登记,对卫生器材和药品应做到账、卡、物相符,对器材和药品的报损应按报损程序处理。

3.要做好对药品和医用耗材使用的登记工作。

4.对内服药、外用药和各种敷料要分类分柜分格存放,应经常检查药品的有效使用时间,对过期药品应及时更换。严禁使用已淘汰药品、已过期药品和假冒伪劣药品。

5.应随时保持医务室的清洁卫生、整洁,通风良好,定期对医务室和卫生器材进行消毒,对诊断床使用的床单、枕套应经常进行清洗更换。

6.应按规定正确使用医疗卫生器械,保持器材清洁性和完好性。

7.爱护卫生器材设备,如因管理人员失职造成器材丢失,由管理人员负责赔偿。

8.因管理人员工作发生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科技(劳技)器材管理制度

1.科技(劳技)器材是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的专用设备,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以及科学行为的重要物资条件。

2.器材应有专人管理,应按教学仪器管理规范要求,登记上账,做到账、卡、物相符。管理人员工作变更时,必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3.器材存放地点应通风良好,清洁卫生,有防潮、防尘等措施。

4.器材应按操作规程要求使用,注意其安全性,要经常进行保养维护,保持器材的完好使用状态。

5.要爱护器材,因违章操作使用而造成器材损坏,应由当事人照章赔偿。

仪器借还制度

一、教师因教学需要借用仪器,用后应及时归还,领用药品应通过实验室工作人中员记录消耗量。领用危险药品需要经领导同意,领用教师在危险药品专用册上签名,并严格控制数量,注意使用安全。

二、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需要,教学仪器一般不予外借,如同特殊情况,教职工借用仪器需要经实验负责人批准后,实验室才能出借,借用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三、外单位借用仪器需经校长批准,时间不得超过一周;过期不还,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主动与借用单位联系收回,并对借用者给予一定的处罚。四、一切仪器的领用、借出和归还还均须办理有关手续,认真填写仪器借还登记表,用后及时归还,并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验收、存放。

五、借用仪器发生损坏情况,应照价赔偿。

仪器报损赔偿维修制度

一、实验教学过程中属正常损坏且不能修复的仪器,经学校领导审批后,作报废处理。属操作不慎引起的仪器损坏应酌情赔偿。

二、因工作失职,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仪器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对故意损坏仪器者除照价赔偿外,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罚。

三、任何人不论何种原因,发生仪器损失,都应按上述规定处理,并填写“仪器损坏赔偿登记表”。

四、仪器发生故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及时加以排除,或送交专业部门维修,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对维修好的仪器要认真填写好“仪器维修登记表”,并作资料保存。

五、经长期使用,性能达不到实验要求的仪器,应填写“仪器报废申请单”,由实验室提出意见,经本学科教研组长鉴定后报校领导批准,作报废处理并报送当地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备案。

图书管理制度

1.图书资料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各类学校应根据其自身特点,按照藏书的分类比例和推荐书目,有计划的选购适合中小学教育教学用图书。

2.图书管理应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报刊购回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分类编目、上账上架。

3.工具书及珍贵图书应有专柜存放,供师生在馆(室)内查阅,原则上不外借。

4.报纸、期刊每年年终应合订成册,入库保存,以备查阅。对破损图书要及时修补。

5.做好图书资料的防尘、防潮、防晒、防虫、防鼠、防火、防盗等工作,保证藏书安全。

6.图书报损,应列详细清单,经学校组织人员鉴定后,报学校领导审批同意,才能注销。报批文件及清单应存档备查。

7.做好新书推荐和读者服务工作,加强对学生图书阅读指导的知识教育,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图书借阅管理制度

1.师生凭本人借书证或一卡通借阅图书资料。

2.图书借阅应按要求办理登记手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因特殊原因不能归还者,应办理续借手续。

3.借阅者应爱护图书,不得在图书上勾画、涂改,丢失或故意损坏图书应按规定照价赔偿。

4.外单位人员借书凭介绍信经主管校长批准,并按规定办理借书手续。

5.教职工因工作调动、学生转学或毕业,必须办结所借图书归还手续,注销借书证或一卡通,由图书馆(室)签章之后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学生阅览室管理制度

一、阅览室是读书的圣地,是求知的摇篮,是文明的场所,应时刻保持安静、整洁、美观。

二、进入阅览室阅读书刊,要遵守管理制度,尊重并支持管理员的工作。

1、借阅书刊凭借书证(卡)或学生证,每人每次限借一本。

2、报刊阅读限于阅览室内,不得带出。阅读完毕,按管理员要求,归还到位,并当场领回借书证或学生证。

3、确因重要资料复印需要带出报刊者,应与管理员协商,并办理借出手续,且必须在一天内归还。

4、保持阅览室安静。不得大声谈笑、喧哗;不能使用外音播放器;移动电话应调至静音状态,接听电话应到室外;搬动桌椅避免发出噪音。

5、不得在阅览室吃零食,不得乱扔瓜果皮壳和纸屑等垃圾。

6、爱护报刊及设施。避免茶水、饮料等污损报刊,污染环境。避免随身物品磨损、划坏阅览室桌椅、墙壁、地面等。

7、阅览室是集体学习场所,提倡文明阅读。应保持言行及穿着大方、得体、文雅。

8、对不慎损坏的报刊和设施要勇于承担过失责任,主动征询管理员意见,按相关规定予以赔偿。

9、对管理员工作有意见可以以适当方式提出,也可以将书面意见投入“意见箱”。

三、管理员是阅览室管理的责任人。有权利和义务负责报刊、设施和环境卫生的管理与维护,制止不良行为。管理员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1、管理员要按时上、下班。上班期间不得聊天、吃零食和处理私人事务。更不应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管理员要严格执行报刊入室和借阅手续,并认真检查每份回收报刊是否有污损。对丢失、损坏的报刊,若不能查明责任人的,应由管理员负责赔偿。

3、管理员要负责日常卫生保洁和每周一次卫生大扫除;管理员要负责阅览室设施保管,凡被损坏的,要及时追查责任人,并报告修复。

4、管理员要做好财物管理工作,防火防盗。下班时关窗、关灯(电扇)、锁门。5.管理员应及时将新报刊上架,并收存过期报刊。年度结束,分类整理报刊,经馆长清点验收后入过期书刊室。

四、处罚:

1、对于因个人过失而丢失、污损的报刊及损坏的财产,按学校相关规定予以原价赔偿。

2、对故意损坏报刊(含乱涂乱画,撕下或挖下书本扉页、内页者)及破坏财产的,视情节按学校相关规定予以原价的3-5倍赔偿。

书刊赔偿、注销制度

一、对图投期刊污损、撕剪、圈点、批注和遗失情况发生必须赔偿。

二、赔偿方法:

1.以相同版本的新书赔偿,不得以其它图书抵充。

2.以书刊原价的三倍赔偿。

3.成套图书遗失其中一册,应按全套书原价赔偿,余下各卷不发给赔偿人

三、注销范围:

l、破烂不堪、内容不健康、复本量过多,套册不全的书刊。

2、师生遗失书刊赔偿后有会计室发票作证的书刊。

四、注销图书必须有主管领导、校产管理员、会计处审核,并同时削减固定资产账。

二、规则类

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整洁,进入实验室后应按指定位置就坐。不得大声喧哗及自行摆弄仪器装置。

二、学生在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前应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器材进行认真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

四、公用仪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各组仪器未经教师许可,不得随意移动。

五、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记录,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结果,按规定写好实验报告。

六、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和实验材料。在实验中损坏仪器应主动向教师报告。凡因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而造成的仪器损坏和药品浪费均应照价赔偿。

七、废液、废纸、火柴梗及玻璃片等杂物不得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抛,应倒入废液缸或垃圾箱中。

八、实验完毕,应整理仪器装置,清洗器皿,搞好卫生,关闭电源、水源,并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规则

1.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指定位置入座,不准随意走动,高声喧哗,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仪器设备和材料。

2.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目的要求,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设备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前首先清点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如有缺少、损坏应立即报告教师。

3.实验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4.注意用电安全,严禁用湿手、湿帕接触电源开关和用电器具,实验前必须检查电器是否安全,才能通电实验。实验完毕必须先切断电源,才能拆卸实验装置。在实验中若发生意外事故不要惊慌,应立即报告教师和实验管理教师处理。

5.爱护仪器和实验材料,节约用电和实验材料。凡不按操作规程造成损坏,由当事人赔偿。实验仪器和材料未经教师许可不能带出实验室。

6.实验完毕,在教师和实验管理教师指导下清点好实验器材,归还原位,妥善处理废物并做好清洁,经教师许可才能离开实验室。7.实验课完成后,教师和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应分别做好实验登记工作。

化学实验室规则

1.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指定位置入座,不准随意走动,高声喧哗,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仪器、药品。

2.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目的要求,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和药品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前首先清点实验仪器和药品,如有缺少、损坏应立即报告教师。

3.实验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4.注意安全,使用腐蚀性强、易燃、易爆和有毒药品要小心谨慎,如果在实验中发生意外事故不要惊慌,应立即报告教师和实验管理教师处理。

5.爱护仪器和实验材料,节约用水和实验材料。凡不按操作规程造成损坏,由当事人赔偿。实验仪器和材料未经教师许可不能带出实验室。

6.实验完毕,在教师和实验管理教师的指导下清点好实验器材,归还原位,妥善处理废物并做好清洁,经教师许可才能离开实验室。7.实验课完成后,教师和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应分别做好实验登记工作。

生物实验室规则

1.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指定位置入座,不准随意走动,高声喧哗,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仪器、标本和实验材料。

2.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目的要求,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前首先清点实验仪器和材料,如有缺少、损坏应立即报告教师。

3.实验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4.注意安全,一切标本和实验材料严禁食用。在实验中若发生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教师和实验管理教师处理。

5.爱护仪器和实验材料,节约用水和实验材料。凡不按操作规程造成损坏,由当事人赔偿。实验仪器和材料未经教师许可不能带出实验室。

6.实验完毕,在教师和实验管理教师的指导下妥善处理废物并清点好实验器材,归还原位,做好清洁,经教师许可才能离开实验室。

7.实验课完成后,教师和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应分别做好实验登记工作。

小学科学实验室规则

1.实验课前,教师应准备好实验仪器和材料。学生按要求入座后,不准随意走动或乱动桌上的一切实验器材和材料。教师要向学生宣布课堂纪律,讲清实验的目的和方法,示范操作程序。

2.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按教师要求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注意安全,一切实验材料不能入口。在实验中若发生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教师处理。

4.爱护仪器和实验材料,节约用水和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材料未经教师许可不能带出实验室。

5.实验完毕,在教师的指导下清点好实验仪器,归还原位,妥善处理废物并做好清洁,经教师许可才能离开实验室。

6.实验课完成后,教师应做好实验登记工作。

科技(劳技)教室规则

1.科技(劳技)教室是完成科技教育和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必备场所,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参加科技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学生应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规范操作各种科技器材和劳动工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爱护室内的各种科技器材、劳动工具和展品,做到不丢失、不损坏;禁止学生在室内追逐、打闹、投掷器物。如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故意损坏器材、工具者,应照价赔偿。

4.如发现科技器材和劳动工具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老师,由专人负责维修。

5.每次活动结束后,老师应组织学生认真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清点、摆放好各种器材和工具,保养好机器设备,关闭电源,锁好门窗。

6.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应按照要求认真填写活动室使用记录。

图书阅览室规则

1.阅览室在开放时间内,师生凭规定凭证进入阅览室进行学习和阅览,自带书包、提包等物品应存放在寄存处。

2.开架书刊应随读随取,每次限取1本,阅读后应放回原处再取读其他书刊。未经许可,书刊严禁带出室外。

3.要爱护书籍和报刊资料,不得在书刊资料上勾画、涂改,对私自剪裁等损坏书刊行为,一经发现将按规定照价赔偿。

4.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打闹。所带通讯工具应置于静音状态,使用电话不得影响他人正常学习。

5.爱护室内清洁卫生,不得随地吐痰,吃零食和乱扔杂物。严禁吸烟。

6.阅读完毕,将书刊放回原处,将椅凳摆放整齐,经管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

电子阅览室规则

1.师生按规定凭证进入电子阅览室,或由任课教师组织集体阅读。

2.自觉遵守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不发布有损国家、学校或他人形象的言论和信息,不得访问不健康的网站。

3.爱护室内的设施设备,严格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如发现计算机有异常时,应及时向教师报告进行处理,不得自行处理。软、硬件系统均由管理员进行维护和管理,严禁其他人员拆卸机器、修改系统设置。

4.为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原则上不得使用外来存储介质(如存储设备、光盘等)。如需使用,必须经管理员进行病毒检查,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5.使用者在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上建立个人文件夹存放资料时,需征得管理教师同意。未经同意,不得覆盖、删除或损坏他人的文件和资料。

6.保持室内卫生整洁,不得随地吐痰,吃零食和乱扔杂物。严禁吸烟。无关物品不得带入电子阅览室。

7.上机结束,应将键盘、鼠标和耳机等相关设备放在规定的地方,椅子复位,并认真做好阅览记录后方可离开。

心理咨询室规则

1.心理咨询室值班教师应及时整理纪录好来访学生的咨询纪录。

2.接待来访学生时应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个人隐私和个性差异,严格执行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为学生保密。

3.咨询室人员要严守保密制度,不准将来访者的情况向他人透露,妥善保管好咨询室的档案,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咨询室。

4.来访人员较多时,来访者要服从咨询人员的安排,不得在咨询室大声喧哗。

5.咨询室的各种设施及书籍量表均属专用设施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和挪作他用。

6.咨询室人员要讲求团体合作精神,定期交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努力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7.咨询室人员在下班前,要检查电源是否全部关闭等常规性的安全检查。

8.咨询室人员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咨询室清洁干净,33

三、职责类

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热爱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执行学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参与实验教学,负责实验室管理。服务教学,尽职尽责,努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2.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本学科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协助教师辅导学生的分组实验和课外活动。

3.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应熟悉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构造、原理、用途及使用、保养、维修方法。做好仪器开箱、验收、入账工作,填好仪器柜卡,做到账、卡、物相符。做好对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和登记工作。

4.实验教学管理人员根据实验教师开出的实验通知单,应提前做好实验教学器材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对每次实验的登记。做好对废液的收集处理及易损实验材料的补充工作。

5.做好实验室、仪器室保洁和安全工作,做好火灾、爆炸、灼伤、中毒等事故防范和处理工作。做好防盗、防潮、防尘工作。

6.学期结束时写好实验工作总结,作好各项统计,作好本学科的仪器清理工作,提出下学期实验工作计划和所缺实验仪器和实验用品的申请计划。

图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学习图书馆(室)管理规程和有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热情为师生服务。

2.执行学校有关图书馆(室)的工作计划,做好图书馆(室)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协助开展好学生阅读指导课。

3.每学期应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和馆藏图书情况,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藏书的分类比例,制定书刊采购及设备添置计划。

4.认真做好书刊的登录、分类、编目工作,建立书刊目录;做好书刊的装订、排架、清点、剔旧等管理工作,新书应及时登录上架,并向师生进行内容介绍和推荐。为师生提供教育、科研的情报信息。

5.切实做好藏书室和阅览室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虫和清洁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图书馆(室)的安全和整洁。

6.严格执行图书馆(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不办手续将书刊带出图书馆(室)。

7.图书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应办理好交接手续。

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按照上级和学校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要求,负责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2.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应及时向教师宣传信息技术设备的特性、使用方法、日常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向教师宣传新的教学软件的内容、特点等。协助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

3.应掌握常规电教和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规格、构造、性能、工作原理;负责做好设施设备的验收、保管、使用、维修、更新工作。

4.认真做好各类设施设备的登记,做到帐、卡、物相符。5.定期对全校电教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每学期至少二次,并做好登记和记录工作。对于损坏的设备应及时负责维修,确已不能使用的设备要做好报损工作。

6.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电教设备的研制改进工作,充分发挥设备的教学作用,改进管理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和电教工作管理水平。

7.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图书馆(室)安全工作职责

1.不定期检查防盗,防潮,防霉,防水等设施是否完好。2.严格执行安全用电制度,每天闭馆时必须检查门窗,电源,电脑,引水机等电器的关闭情况,切断电源才能离开。

3.保持消防疏散通道的通畅,严禁通道旁堆放任何物品.保持楼道,大门的畅通。

4.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能发现火险隐患,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读者疏散。

5.严禁学生携带易燃物品进入图书馆,严禁教师在室内吸烟。

篇8:健全各项制度

在2008年我国探明的煤炭储量接近16000亿吨, 但是如果以人均占有量来计算, 却只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 在探明的储量中可以建井设计的储量精煤不到30%, 还有因地质构造条件复杂目前还难以开采的储量, 目前能够利用的精煤储量不过300多亿吨。所以未来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当紧缺, 中国虽然物博, 只是在数量意义上的物博, 如果考虑到质量, 那就未必物博。如果按人均占有有效资源算就是相当紧缺了。并且我国使用的电力绝大部分是火电发电, 约占全部发电量的73%左右。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 但近年来由于利益的驱使和历史原因在全省大量存在私挖滥采的小煤窑, 或虽经相关机构批准许可具有煤炭开采资格的小矿井也是生产能力低下, 生产工艺落后。这些小煤窑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只对煤质好的、容易开采的煤层进行了开采, 对于煤质差、开采成本高、不容易开采的煤层就放弃开采, 这样一来, 对我们的有限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破坏。为了能使有限资源得到长期的循环发展, 节约资源, 避免资源浪费, 为了能使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早在2005年省政府就下发了晋政发【2005】20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煤炭公司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意见;2008年下发了晋政办【2008】23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公司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之后又下发了晋政办发【2008】60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煤炭专项行动的通知。这三个通知对资源整合及打击非法开采的煤窑进行了明确的要求, 为了切实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 山西省开始进行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 是从个体煤老板及地方国营煤矿的手里购回大部分资产, 并由个体煤老板及地方国营煤矿参股而形成的新公司, 各种规章制度都需要重新设计和建立。为了能使公司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 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模式, 因此需要尽快地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是指公司在生产运作、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准则, 管理制度是公司进行基础管理不可代替的工具。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 是为了规范公司的行为, 使公司内各项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笔者认为一个公司应建立健全以下几种管理制度。

一、要建立健全的几项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由公司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要加强内部控制, 建立相应的控制制度。具体包括:

1. 资金内控制度。

资金内控制度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降低使用成本。资金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贯穿一个公司的从成立到关闭的全过程, 而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都和资金有关, 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公司的资金的控制和管理, 建立健全资金内部控制, 确保经营管理的合法有效。资金的内控目标有: (1) 资金的安全性。公司建立了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 可以防止贪污、挪用、盗窃等。 (2) 资金的完整性。公司建立了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公司资金全部入账, 防止公款私存, 预防设立账外“小金库”等。 (3) 资金的合法性。通过公司良好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追查出资金的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 资金的取得、使用手续是否齐全完备, 相关的审批部门是否都已签署意见。 (4) 资金的效益性。通过公司良好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

采购与付款内控制度, 公司的采购与付款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一个主要环节, 公司要制定物资采购与付款环节的内部控制, 健全本业务流程的相关业务记录, 加强对本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的控制。例如:采购合同的洽谈人员、合同订立人员和采购人员不能由一人同时担任;付款审批人员和付款执行人员不能同时办理寻求供应商和洽谈价格的业务;货物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担任货物的验收和记账工作, 从而达到了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防范本环节的人为错误及出现舞弊的可能性, 堵塞采购漏洞, 减少采购风险, 从而达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 销售与收款内控制度。

销售与收款环节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 现在社会中普遍的存在产品赊销的情况, 而赊销的结果可能就是销量扩大, 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 也增大了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可能, 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严重地影响了公司资金的周转, 很可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一定要做好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内控工作, 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1) 建立应收账款催收及核对制度。例如:分地区、分片, 有专人对自己管辖的区域进行账款催收, 并派公司内部审计人员或专职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对账, 对本公司的业务人员起到督促作用。 (2) 制定完善的销售收款政策。销售人员根据和客户签订的合同后, 编制一式多联的销售通知单, 作为各相关部门进行业务处理的依据, 销售通知单传递到下一环节前, 须经过销售部门主管的审批。财务部负责该项业务的应收帐款的催收, 防止相关业务人员贪污、挪用。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财务人员以及销售部门分管人员应当定期对销售进行监督检查, 抽查核对与客户的往来, 预防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3) 销售的确认。销售部门应根据本月的过磅单、销售票核对本月的开票量, 并和运销公司进行及时的核对, 以确定本月销售量和开票量的一致性。防止有关销售人员私自销售情况的出现。 (4) 建立贪污、挪用等舞弊行为举报制度。公司应专门建立一个受理举报的部门和信箱, 接受本公司人员、往来单位人员、客户及或任何身份的知情人员的举报, 并对举报人员进行保密, 不得泄露举报人员的身份信息。

4. 成本与费用内控制度。

在达到预定的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与费用是直接增加公司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降低成本与费用都能增加利润。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在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 如果成本太高, 造成亏损, 公司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当亏算点大于折旧的时候公司也就没有了生存的价值。因此, 公司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与费用内控制度。

5. 存货内控制度。

存货在公司的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是公司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管理不当很可能造成浪费、丢失、毁损、失窃等。加强存货内控制度可以保证库存物资的验收进库、存储保管和领料出库业务的规范有序, 揭示和防止差错, 库存物资内部控制要实现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其中包括:物资入库和出库经办者与审批者应分离;实物的验收保管与采购应分离;审批发料的计划员与存货保管员相分离;存货盘点应由保管、记账及独立于这些职务的其他人员共同进行;若某职位空缺或相关人员临时外出, 应指定替代人员或临时人员负责, 避免暂时的职务重叠。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

6. 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固定资产占公司的资产总额的比例很大, 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 推动技术进步, 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煤炭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控制做不好, 就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松散, 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从而相对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 削弱竞争力。只有通过公司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 实现公司管理高效化, 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才能使公司的固定资产能够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7. 工程项目内控制度。

新整合的煤炭公司都要对矿井进行改扩建工程, 并且投资金额非常巨大, 动则上亿甚至几亿、几十亿的投资比比皆是。而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了自身利益, 采取种种方式规避招标, 而虚假的招投标, 甚至违法搞邀请招标;有的建设单位与投标人或者招标代理机构相互串通, 掩人耳目, 搞“明招暗定”。另外, 工程项目“三超”现象普遍存在所谓“三超”, 即项目概算超投资估算, 预算超概算, 决算超预算。正常的造价约束顺序应该是投资估算、概算、预算、决算数额依次减少, 而现实中却正相反。“三超”在相当程度上是“三边” (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投资) 工程的诱因。因此, 煤矿的工程项目内控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司一定要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内控制度, 堵塞工程项目内控漏洞, 杜绝相关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 资金管理制度。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其他货币资金等。管理现金要做到, 收到的现金要当日存入银行, 不得坐支现金, 要按规定范围使用现金。公司的一切支出, 除规定的可以用现金支付外, 都必须通过银行转账办理结算, 公司要做到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控制资金使用风险, 提高公司整体资信和资金运作能力, 收支两条线、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运用, 量入为出, 优先保证安全投入, 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

2.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制度,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控制成本费用的开支, 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确保年度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现而建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本制度是公司年度全部经营活动的依据, 是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核心, 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 是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将全面预算作为一种理念在公司内部推行, 可以使各级部门真正做到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实现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结合, 使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体现在全面预算管理之中;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效能和作用。

3. 销售管理制度。

销售业务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提升公司形象, 销售业务是公司利润的来源, 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个公司没有销售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理由, 制定销售管理制度可以规范销售人员、销售合同等与销售有关的业务, 为公司的长期健康的发展提供动力。制定销售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成立相应的销售组织机构, 制定相关的职责时期职责明确, 责任到人, 避免互相推诿扯皮。 (2) 制定销售合同细则, 规范合同签订的范本, 严禁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公司规定事项的发生, 避免使公司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3) 制定销售、发货原则, 避免销售人员乱发货、发错货、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4) 制定收款细则, 确保每次的销售收入都能及时的完整的收回, 避免因货款的迟收而造成大量的呆坏账, 必要时可以通过请教律师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货款回收问题。 (5) 制定监督细则, 应定期不定期对销售各个环节, 参于销售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检查合同的签订程序是否合符合相关规定, 合同的内容是否合规、合法, 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 采取措施, 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4. 采购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采购过程中的各项采购管理制度, 根据采购物资类别和金额的大小, 实行分级分权管理, 明确各级管理者、各有关部门及人员的权限, 规范采购程序, 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防止采购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发生。建立采购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 确定采购部门的职责; (3) 编制采购计划; (4) 物资采购的实施; (5) 验收与结算。

5.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可以保证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和退出环节的规范有序, 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的使用, 避免人为的丢失、毁损、变卖。制定制度的具体环节有: (1) 确定固定资产的范围; (2)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 (3) 固定资产的增加; (4) 固定资产的登记入账; (5) 固定资产的领用; (6) 固定资产的折旧; (7) 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 (8) 固定资产的退还; (9) 固定资产的盘点; (10) 固定资产的报废等。

总之, 公司管理制度是公司进行基础管理不可代替的工具, 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 是为了规范公司的行为, 是公司内各项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个合理、有效、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制度能提高员工效率, 规范员工行为, 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 是公司进行正常经营管理所必需的, 优秀的公司文化管理制度一定是科学、完整、实用的。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 提高公司竞争力, 形成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海霞.XX公司的经营思路及对策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7.10

[2].张海英.施工项目管理与内部控制.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07 (8)

[3].晋政发[2005]20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煤炭公司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意见

[4].晋政办[2008]23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公司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上一篇:2011——2012年上学期秘书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