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024-05-1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精选6篇)

篇1: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控制事故隐患 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王国年

众所周知,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安全既是人类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是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安全不是别的,安全就是生命!安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讲,更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安全问题不仅仅对生命个体是重要的,而且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各种灾害和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给受伤人员和死亡者家属带来巨大的、终生难以平复的痛苦,使一个个幸福的家庭突然失去完整,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社会或社区的不稳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可见,安全生产工作既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政治工作,这就是安全生产工作倍受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所普遍重视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然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目前面临的安全生产状况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健康发展的需要还不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1-4月全国各类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均有一定幅度下降。但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行业和领域事故隐患仍然大量存在,一些重大危险源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和监控,重特大事故时 有发生,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以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国务院决定在全国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2007年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2007年5月19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制订印发了《关于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的指导意见》、《关于交通运输、渔业、农机等企业和水库、学校、人员密集场所等单位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的指导意见》。其工作目标就是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

为响应国务院的决定和统一布置,尽快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较好的达到工作目标,让我们先对事故隐患的概念和分类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一、事故隐患的概念和种类:

所谓隐患,顾名思义就是指隐藏着的祸患。它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隐蔽性和危害性。说其隐蔽,是因为它不易被发现;说其危害,是因为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所谓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 事故发生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隐患越多危险就越大。

事故隐患种类繁多,分类也非常复杂。按隐患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二类。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导致人员重大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按隐患的存在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事故隐患和动态事故隐患二种。按隐患的级别进行分类,可分为班组级、车间或分厂级、厂级。按隐患的存在状态进行分类,通常可分为有形隐患和无形隐患。有形隐患是指易发现、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患。在各类安全检查当中,有形隐患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如汽车未带阻火器就进入了危险区,某某泵在运转中振动剧烈,某某管线有物料正在泄漏,某某压力容器压力超标,某某职工未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或正在睡岗等等,不胜枚举。虽然上述隐患容易发现,但不代表没有危险。如在化工厂里,丙烯储罐一旦发生泄漏则很容易被发现,而隐患危险性却极大。无形隐患是与有形隐患相对立的,它是不易被发现、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患。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形态里,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它是由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造成的,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思想隐患”

通常情况下,事故隐患是按人--机--环系统工程学的观点来进行分类的,据此可把事故隐患分为人的隐患,机的隐患、环境或管理的隐患。人的隐患主要指思想上、安全意识和操作中安全技能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这里所说的人,包括操作工、管理人员、事故现场人员和有关人员。具体表现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比如:作业人员贪图方便,不按规程操作;生产人员为赶进度,无视安全条件,凭主观意向施工;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交底或班前安全教育不够;劳动保护意识差,防护措施不到位;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作业时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和酒后作业等等。

机的隐患,不仅包括机械设备,还包括信息系统和一切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硬件”部分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它包括原料、燃料、电力、设备、工具等。具体表现为:防护、保险、信号灯缺乏或有缺陷;危险部位无安全保护装置、安全警示标志,电器接地不符合要求;各种设施、设备存在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制动装置有缺陷、机械强度不够;吊物绳索不符合要求;超负荷运行;个人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作业场地狭窄,杂乱无序;物品摆放、整理不当;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等。

环境的隐患,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还有社会环境等。自然环境的异常,生产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也是引发事故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事故隐患的直接原因。安全管理上,安全教育不够,劳动者很少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学习、培训。操作人员不懂安全操作程序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常识;重工程进度,轻安全防护,没有安全规程或安全规程不健全,预警系统不完善,缺乏事故防范措 施及应对系统;任意挪用安全技改费用,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安全监督不力,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对发生的问题不及时落实整改等等。

事故隐患的发展正是随着这三种隐患的发展而发展。只要“人、机、环境”中的其中之一出了问题,就会形成事故隐患。在各类事故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在一定的时空里发生交叉就是事故的触发点。例如,人违反交通规则突然横穿马路与汽车制动系统失灵或路面太滑。当人突然横穿马路的不安全行为与车或路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点相遇交叉时,就会发生车祸事故。所以,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就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强安全管理,会使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减少;反之,则会使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增加,所以加强安全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事故隐患的控制措施: 1.“人”的隐患的控制

事故起源于人,人是施工生产过程的控制者。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即使“机”、“环境”的条件都很好,但若是人在生产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就能直接形成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还会直接造成“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为另一些具有不安全行为的人提供了酿成事故的先决条件——隐患,当另一些人的不安全行为与这些已经先期存在的“机” 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交叉时,事故便由此产生了。所以,“人”是事故隐患产生的主要方面。

针对“人”的多种不安全行为,为了有效控制事故隐患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⑴采取有效方法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除常规的岗前教育方式外,可以搞一些新的形式,如:建立部分岗位职工与其管理干部实行安全生产互相监督的机制;通过让事故责任者和负事故领导责任者讲述酿成事故前的想法和发生事故后的亲身感受来教育当事人和他人;让部分岗位职工轮流当一天安全员,以切身体会事故隐患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等等。

⑵必须在班前班中注意观察职工的思想情绪变化,以防止作业人员因家庭困难或其它原因导致作业思想不集中,从而形成事故隐患。这就需要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及早发现作业人员存在的不良情绪并改变其工作岗位。

⑶坚持做到“三不伤害”,即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如果每一位职工都能真正做到“三不伤害”,也就能有效控制事故隐患的发生了。

⑷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与各类经济指标挂钩,以强化各级领导,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逐渐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而减少乃至杜绝“人”的隐患。2.“机”的隐患的控制 “机”的隐患是指设备、设施方面的不安全性能的本质性隐患,也就是设备、设施在使用前就存在的一些缺陷。一般“机”的隐患存在的原因有:⑴先天性工程设计缺陷。一些设备、设施的设计,使人在识别、判断和习惯性动作等方面产生误操作。⑵使用劣质产品。

任何一个生产和操作场所,“机”始终是人的劳动工具,服从于人,执行人的意志。“人”与“机”的关系是否协调,要看“机”本身是否具备适应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而定。针对“机”的隐患存在的原因,要控制“机”的隐患,就必须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性安全,而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性安全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设备、设施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⑴采用隐患评估的方法,对照隐患评估项目,找出设备、设施的本质性隐患,从而想方设法予以整改消除。

⑵定期对使用中的设备、设施、作业工具等方面进行常规性检修保养,从而使其始终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⑶对新购设备结合工厂自身特点研究安全对策,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加设安全装置和安全警告牌予以提示。

⑷杜绝采用劣质产品的现象发生。

⑸在设计设备(包括各种工具)时应尽可能排除诱发误操作的因素,使设备特征等不致使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同时防止对“机”进行人为性破坏,保持“机”的安全状态。

(6)及时地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3.“环境”的隐患的控制

“环境”是指生产环境,它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对于同一生产流程而言,由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生产环境也就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环境”适宜时,一般不会出现错误的作业行为;相反,当“环境”较差时,人就处于比较烦躁的状态,头脑会反应迟钝,工作则会顾此失彼,极易发生差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精密器械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引起环境隐患的一些因素。

影响人的自然环境主要有雨、雪、雾、大风等天气。影响人的社会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当空气中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大时,会使人产生头晕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动作反应缓慢或失调等不良生理现象。若人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中作业,则将导致职业病或中毒等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现象发生,如在狭小场所焊割作业时就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⑵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与振动。噪声对正常工作有干扰,对人体有害,最普遍的是听不清对方的谈话,影响交流,严重时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若作业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的工作环境中,往往会出现动作失调或误听指令信号引起误操作,从而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⑶光照问题。任何作业都是在光照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有足够的采光或照明,可以使人舒展开朗,减少操作差错,提高生产速度和质量。如果光照不良,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能见 度低的昏暗光线使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更易出现误操作,而光线过分刺眼时又会损害人的眼睛,使人产生目眩,无法看清作业场所的严重“环境”隐患。

要控制“环境”隐患,必须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对于自然环境虽然难以控制,但可以通过天气预报选择作业时间,同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如高温季节加强通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而冬季要注意防冻保暖、防滑工作。对于社会环境可以利用管理逐步改进完善。如在狭小场所作业时加强通风,在噪声大的车间设置隔音操作室,对光线不足的生产场所加装照明灯具,在光线过于刺眼的场所戴好防光镜,同时尽量避免操作台过分光滑,以免光线反射刺激人眼等。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现场管理制度,使环境中各项指标都能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环境”的隐患,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良好的“环境”。

引发事故的人、物、环境、管理四要素是相互牵连的,就像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但人是关键因素,它能决定另外三条边,因为物是由人设计、购置、安装和操作的 ;生产场所的环境是由人安排的,人也是处于其环境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是由人制定的,也是由人去执行的。既然人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大最危险的隐患,对人其关键是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使其持续稳定地保持安全行为,同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物的隐患治理主要是“硬件”的本质安全性,但需依靠人去落实安全防护装置。环境的隐患控制,也是由人去改善;管 理松弛也是重要隐患,但也是靠人去执行。作为人---机--管---环,它首先是一个系统,要从系统工程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人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会影响作用于人,而导致重大事故,上述诸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

三、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当前,全国各地正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布置,积极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排查事故隐患,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全力破解存在的安全生产难题,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布局。全面推进此次专项行动,关键在于落实“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此次,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务院安委办又专门连续下发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的4个指导意见,省、市各级政府和安委办也都下发了相应的文件作出专门的布置,这样大规模、多领域地具体部署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是史无前例的,不仅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是安全生产工作战线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而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任务,是落实全国安全生产“落实年”“攻坚年”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我省“安全生产执法年”的重大举措,更是促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到位的有效形式。但个别地方、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于此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起步迟缓、措施不力、不求实效,有的甚至至今仍然按兵不动。因此,此次专项行动,首先要把查处思 想隐患作为重点之一。

二是隐患排查要到位。事故隐患的查找是杜绝事故隐患的前提。隐患发现得越早,就越容易整改,安全系数就越大。只有及时准确地找出隐患,才能针对情况,对症下药,正如医生给病人开药方之前,先要对病人检查一样。隐患排查是专项行动的重要一步,也是专项行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务必严格遵守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安委办《通知》的要求,特别是按照省政府办公厅《通知》中对此次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对象和范围、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的具体部署,逐一对照,真正明确,切实执行。对重点行业和领域做到不漏查一个单位,不漏查一个岗位,不漏查一个隐患,要深入、细致、全面地开展排查,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要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众性的大排查、大整治、大监督、大献策活动,大部分事故隐患存在于企业的车间和班组,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是整改措施要到位。科学制订隐患整改措施并切实得到落实,是精心实施专项行动的手段,也是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如何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主要矛盾,科学决策,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从根本上解决好长期以来“老、大、难”一再困扰并反复发生的突出隐患,这是此次专项行动能否事半功倍、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正如身体有病就得吃药打针医疗一样,安全系统有隐患就必须立即整改,否则就可能发生事故。隐患整改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关键工作,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隐患的危害 性。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说到底各级政府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抓的就是对事故隐患的“查找”和“整改”。安全大检查就是通过“检”字找隐患,通过“查”字落实整改。对有隐患部位,“检不出等于不检,不整改等于不查”。企业是隐患整改的主体,若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或责令停产整顿的行政处罚法律文书。对事故隐患要遵循“早发现早整改,边发现边整改”的原则,对于难以立即消除的隐患,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避免发生事故;整改隐患必须制订技术方案,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整改时间表,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事故隐患的整改应有针对性,不同的隐患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以整改。

综上所述,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事故隐患发展而来的,在事故的发生之前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事故隐患。不重视事故隐患的查找与整改,迟早会酿成大祸。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的胆识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展开。要切实加强领导,全力破解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难题,着力解决专项行动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带动全国各地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内容提要

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告诉我们,除了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外,任何生产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必须将工作的立足点纳入“预防为主”的轨道。为以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国务院决定在全国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分别下文作了专门的部署。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达到工作目标,本文从事故隐患的概念入手,遵循人-机-环系统工程学的观点,把事故隐患分为人的隐患、机的隐患、环境或管理的隐患,同时列举了各类事故隐患的表现形式,并着重就各类事故隐患应采取何种有效的控制措施,谈了自己的粗浅看法,最后提出了做好此次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在于落实“三个到位”。

让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这次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努力为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以优良的工作实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篇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大排查大整治大问责“百日攻坚”行动总结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问责“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组织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行动取得实效,保证了我市“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稳定。现就我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行动取得效果

自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严格按照《霸州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和《霸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证整治大问责“百日攻坚”实施方案》要求,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4+1”工作举措,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在全市掀起了一场革命性的安全生产工作风暴,有力扭转了我市安全生产被动局面。行动期间,全市出动各级领导干部、执法人员3万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3万余辆次,各级领导带队检查1317次,组织督察组248个,执法组306个。共排查单位场所131076家(次)(含气代煤113309),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14864处,关停企业4063家,取缔100家,行政拘留106人,约谈企业负责人80余名,罚款183万元。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工棚、宿舍等3458间、各类简易库房121间、拆除临界围墙400余米,共计5万余平方米,遣散域外打工人员8200人,清理垃圾5.6万方、柴草4.7万方。各类安全隐患得到大量消除,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行动取得明显效果。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迅速动员部署,创新机制确保实效

1.早部署。我市的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早于省、廊坊市,11月14日廊坊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后,我市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议,市委书记房欣、市长刘志亮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我市的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集中行动。11月15日,制定印发了我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即“1+11”方案,明确一个主体方案和11个专项方案。12月5日,印发了我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问责“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将检查内容和时间要求进行了相互融合和统一,将检查范围扩展到14个行业领域。同时建立了行动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房欣、市长刘志亮亲自担任组长,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乡镇(区、办)党委书记、各部门一把手任成员。此外,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我市还印发了《关于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问责“百日攻坚”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顿、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家具及配套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以超常的决心、超常的举措、超强的力度,在我市掀起一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顿、大问责的工作风暴。

2.广发动。11月15日,我市召开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动员会,打响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集中行动的第一枪。12月8日,又召开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 大整治大问责“百日攻坚”行动动员会。市长刘志亮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采取超强举措,确保取得实效。对企业底数不清、瞒报漏报不作为、工作行动缓慢的要“先停职、再调查、严问责”。12月17日,组织召开了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全体出席的三级干部千人安全生产大会,对“百日攻坚”行动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并特邀廊坊市安监局局长张显强做了重要讲话。市委书记房欣要求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决心,以不达目的不收兵、刀刀见血抓落实的态度和举措,在全市掀起一场革命式的安全生产工作大风暴,以零隐患的标准、革命的举措、战时的状态,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月26日、27日市委书记房欣再次亲自组织召开会议,对百日攻坚行动进行调度部署。市长刘志亮在1月26日、2月26日,3月1日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对全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市领导以空前的重视程度,强力掀开了“百日攻坚”行动的序幕。各乡镇(区、办)、市安委会有关部门也均纷纷组织召开动员会,其中12月5日上午,东杨庄乡在下坊村影剧院组织召开了1300余人参加的“千人大会”,对在全乡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起到轰动效应,创造了良好的行动氛围。

3.创机制。为确保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问责行动取得实效,针对安全生产领域问题频发和工作责任不实、压力传导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在上级部署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1方案5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订了我市“一案两图三清单四笔账”的推进机制。一案就是一个行业专项整治配 套一个专门的工作推进方案。围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14个方面重点工作,都制订了专门的推进方案。两图就是制订工作流程图和责任压实图。从市级党政班子成员,到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各乡镇区办、村街,层层分解任务、落到具体人头、压实工作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清单就是领导干部责任清单、隐患排查清单、整改落实清单。每一名干部都要明确分包的企业、片区、环节,对所有排查出的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每一个整改完毕的问题隐患逐一销号。四笔账就是建账、要账、追账、算账。把建账作为工作推进的“牛鼻子”,分门别类兜清底数,落实分包责任人。市委、市政府按照清单逐一要账,整改一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追账即抓好“四查”,一查企业关停是否到位,二查乡镇、部门是否弄虚作假,三查把关验收是否严格,四查后续监管是否落实。算账就是对出现问题的进行严厉问责。

4、保实效。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我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清单台账为抓手,以促进隐患整改为目标,从完善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绘制责任图、填报数据清单、反馈工作信息等几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指导。同时,组建了安全生产微信工作群,将各乡镇(区、办)安全生产主管副职、安监站长和市安委会有关部门主管副职、安全科科长纳入工作群,并邀请市政府相关领导入群指导工作。通过工作群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各级领导重要指示批示,各级各有关部门可通过工作群及时反馈工作动态。第三,采取定期调度和多轮督导制度。市安委办每周对各级各有关部门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协调调度,市政府组织了多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的督导检查。各项举措同步开展,确保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问责行动取得实效。

(二)全面排查整治,大力消除安全隐患

1.明责任。一是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制定了《霸州市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包联责任制》,明确了党政领导班子包联乡镇安全生产职责。同时各乡镇(区、办)、市安委会有关部门也按照市级做法,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包联责任制。二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乡镇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乡镇、村街干部对网格内的隐患排查、隐患跟踪、宣传教育等安全工作一包到底,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强化部门行业监管责任。按照“三个必须”的原则,全面落实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指导责任,加强执法联动,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四是强化企业自身的主体责任。建立“安责险、顶格处罚、诚信黑名单”三项制度,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购买了安责险。对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依规顶格处罚。有2家企业被列入失信企业黑名单,采取实施联合惩戒措施。

2、强垂范。行动开展以来,市委书记房欣、市长刘志亮先后20余次带头深入乡镇、村街、企业一线督导检查、明察暗访安全生产工作。主管副市长郑永强每周深入基层现场带队检查1次安全生产工作。其它党政班子成员也主动在分管领域积极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亲自率队深入基层开展安全检查,形成了政府班子向市长看齐,部门向分管市长看齐,各单位向政府 班子看齐,一级对照一级,一级带动一级的整体工作局面。各乡镇(区、办)、市安委会有关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均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率队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督导检查。

3、细排查。积极采取企业自查、乡镇排查、部门检查、政府督察相结合的“四级联动”措施,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首先在全市各生产经营单位全方位开展安全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对本单位重要部位、重点设备、薄弱环节进行“八查八看”。其次,各乡镇(区、办)组织人员对本辖区所有企业单位进行隐患摸排,对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督促责任主体及时制订整改方案,建立台账、明确责任、细化措施,严格按照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程序,挂牌督办、综合施策,确保消除隐患。第三,市安监、建设、质监、交通、教育、文广新等各行业监管部门出动全部执法力量,对本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下达整改指令,对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第四,市政府、市安委会分别组织督察组,深入各乡镇(区、办)、各行业监管部门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贯彻落实到位。

4、严整改。一是立行立改上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隐患。成立问题隐患整改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同时严格追责问责,对整改工作落实不利的,以严格的追责问责机制倒逼整改工作的落实,坚决做到一个不遗漏,一个不放过,一个不手软。截至目前,上级来我市督导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已全部整改。二是逐项整改 自查发现问题隐患。针对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结合“隐患排查清单”和“整改落实清单”,分别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对能当场整改的一律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严格按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要求进行整治;对拒不整改或限期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关闭取缔。

(三)严格督查执法,形成强大威慑

1.频督导。一是迎上级督导。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期间”,我市迎接了国务院、河北省、廊坊市关于“两节”“两会”期间多轮次、多角度的安全生产工作督导检查,严格按照督导内容准备相关资料,并陪同督导组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就发现的问题隐患整改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反馈。二是组织市本级督导。制定了《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集中行动督导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督导小组,抽调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队,对各级各有关部门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3轮督导。通过查阅相关档案资料、抽查企业,倒查乡镇、部门责任落实情况。三是各级各有关部门专项督导。各乡镇(区、办)、市安委会有关部门也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由各级党政领导带队深入村街、社区、主管企事业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2、重处罚。我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各行业监管部门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行政处罚等多种形式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惩罚力度。尤其是进入“百日攻坚”第三阶段以来,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按计划集中开 展监察执法,对企业各类非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共处罚款183万元。其中安监部门在3月份执法过程中,处罚金额达到77.7万元,并已对一家企业实施立案调查,下达了罚款33万元的处罚决定书。

3、严追责。12月2日,我市研究制订了《关于开展重点工作落实不力追责问责“回头看”活动的实施方案》,重点对之前因安全事故已问责的人,能从重的再从重、能加码的再加码,坚决做到顶格问责。对发现在上报名单中已经关停的企业仍然没有关停的;因乡镇、部门工作不到位没有上报,或漏报瞒报的;没有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行动缓慢的,直接启动问责。2017年以来,问责干部20人,涉及科级干部12人,一般干部8人,其中党内严重警告4人,党内警告5人,行政警告8人,停职检查2人,诫勉谈话1人。

(四)创造浓厚氛围,开展基础工作

1.广宣传。印发了《霸州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宣传工作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市安全生产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全方位宣传报道。在市电视台、《新霸州》报和霸州发布微信平台开设了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栏,加大先进典型经验的交流推广和反面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形成抬头可见、铺天盖地的强大宣传声势,营造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良好舆论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过程中安排播出安全生产主题公益宣传片 7000余次,设置宣传牌1463块,悬挂条幅16000余幅,印制各类宣传单页百万余份,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广泛监督、齐心共治的热情和责任,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落实有奖举报,在全市范围内公布举报电话,重金悬赏安全隐患线索,凡核查属实的,按相应标准给予举报人员相应奖励。高度重视舆情回应工作,健全舆情监测、研判、回应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网上编造谣言、散布不实信息的违法行为。

2、勤演练。行动期间,全市各级共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演练40余次。其中,2017年12月19日,我市组织开展了燃气领域安全事故应急演练。12月13日,扬芬港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会;12月25日,东杨庄乡在下坊子村下坊中心小学开展消防逃生演习;2018年1月18日,市城区办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1月19日,康仙庄乡组织气代煤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1月31日,辛章办事处辛七村开展了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演练;1月26日,东杨庄乡召开全乡安全生产暨消防知识培训会;进入3月份以来,东段乡、开发区、扬芬港等乡镇又先后组织开展消防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6场,其他乡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工作也在按照计划开展。

3、速反馈。为及时反馈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重要行动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我市特别制定了《霸州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信息简报》,以一般工作周报和重要信息日报的形式及时反馈给廊坊市安委办。并定期呈送市党政主要领导,印发至各级各有关部门,内容主要包括百日攻坚进展情况、市级党政领导率队 检查安全生产信息、各乡镇(区、办)、市安委会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等,共报送“百日攻坚”行动周报15期,“两会”期间安全生产日报25期。

(四)多措并举,确保重点时期安全生产

为确保“两节”、“两会”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我市将专项工作与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紧密结合,积极采取多项举措,保障了重点时期大事未出,小事也未出。

1、专部署。我市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各级别安全生产专题会,传达国家、省和廊坊市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对全市“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月26日、27日市委书记房欣亲自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研究部署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市长刘志亮在1月26日、2月26日,3月1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先后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通知精神切实做好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各乡镇(区、办)、市直各部门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狠抓落实,为“两会”的召开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明提示。2月1日,市安委会向我市14位党政领导提交了《安全生产提示函》,提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包联责任,确保在春节前市领导至少带队暗查暗访或督导检查1次,督促包联单位在春节前曝光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和反面典型。3月9日,市安委会再次向14位党政领导提交了《安全生产提示函》,提示领导进一步加强对包联乡镇和分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两会”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同时要求各乡镇(区、办)、市安委会有关部门党政领导也要亲自带队深入一线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3、控烟花。一是控售。我市制定了《2018年烟花爆竹零售许可审批实施方案》,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继续缩减全市烟花爆竹零售点数量;委托专家对所设零售点进行安全条件审查,确定零售点的设立;对新申请的零售点,通过霸州电视台向全市进行公告;对烟花爆竹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安责险。2018年全市烟花爆竹零售店比2017年减少了30%。二是打非。印发了《关于加强烟花爆竹“打非”等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霸州市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方案》等文件,出台了《霸州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部门及各乡镇(区、办)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职责。组织召开了4次烟花爆竹专题协调会议,对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春节前组织执法人员对烟花爆竹点进行巡查150家次。

4、强监管。“两会”期间,将全市所有烟花爆竹销售点停止经营并收回销售许可证,责令两家批发企业暂停批发业务,并安排专人加大督导频次。安监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等高危企业的复产复工做到从严掌控,严格履行复工程序,暂缓两会期间复产,确保安全。交通、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均针对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了道路交通专项整治、人员密 集场所消防检查攻坚行动等各项活动,确保相关行业领域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建设部门加强对建筑施工、城市燃气、“气代煤”工程安全检查,其中检查加气站25家,液化气站8家。对14家无证加气站、液化气站下达了停业整改通知。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对人员密集场所、农村住户、村内燃气设施重点部位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查立改。同时,要求燃气服务站保证24小时投诉、保修电话畅通,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燃气使用问题。质监、文广新等行业监管部门也分别组织专门力量对特种设备、文化娱乐场所行业领域开展专项安全检查,消除整改安全隐患。确保了“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

5.重值守。“春节”、“两会”期间,我市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决不允许出现丝毫的闪失。并针对冬季和节日特点,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救援工作机制,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及物资装备,加强针对性演练,切实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和各类事故的能力。

6、严复工。2月26日,市长刘志亮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企业复产复工管理,督导企业加強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等高危行业企业监管,严格落实监管措施,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严防“2.28”现象。印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春节后复产复工暨防范“2.28”现象保障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区、办)、市安委会有关部门严密部署春节后复产复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专项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落实防范措施。结合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问责“百 日攻坚”行动,认真排查整治本辖区、本行业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严格遵守“不进行安全检查就不能复工复产”的原则,开展自查自纠。同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扎实做好节后复产复工验收工作,明确验收标准,规范验收程序,按照“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将验收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复产一个,建立复产验收企业台账,坚决做到生产必须安全。市安监局组织廊坊市华瑞安安全技术服务公司的相关专家对我市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复产复工检查,明确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必须整改完后再开工生产,确保生产安全。目前,此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五)强化乡镇安监站建设,提升基层监管水平。一是明确了机构设置。市编办已印发《霸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基层安监站机构设置的通知》(霸编[2017]2号),明确在各乡镇独立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二是强化了人员配备。各乡镇(区、办)均已安排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任安监站长,明确2-4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重点乡镇配备了3-5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提高了硬件保障。各乡镇(区、办)均为安监站设置独立的办公场所,市财政投入320万元为各乡镇(区、办)安监站采购了办公桌椅、现代办公设备、现场检测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并统一门牌、标识、制度牌等。

三、存在问题

我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问责“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反映在:一是企业认识不足。个别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百 日攻坚”行动重视不够,对事故隐患存有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隐患整改不主动。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有些单位重视隐患排查、督促整改,组织开展强力集中行动,对信息反馈等方面投入力量偏少。三是重大隐患发现少。我市“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排查治理了大量安全隐患,却没有发现任何重大隐患。

四、今后工作安排

针对前一阶段我市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情况,下一步,我们要持续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不松劲、不泄气、不减压,针对薄弱环节和高关注领域,研究探索实施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重点工作力度。

1、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乡镇(区、办)安全生产责任,督促各地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要求,制定出台《霸州市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职责。出台《霸州市安全生产长效监管实施办法》,加强组织领导、隐患排查、责任追究和安全考核五大体系建设,保障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

2、加大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工作力度。强化《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制定《霸州市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方案》,推动《实施意见》各项重要举措尽快贯彻落实。大力推进安全发展、改革创新、依法监管、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不断提升全市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3、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严格监管。组织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工贸行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钢铁去产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特种设备、校园安全、农机渔业、水利农林、文化旅游、城市燃气和“气代煤”工程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积极探索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贯彻落实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举措,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格局。

4、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持续保持严格执法、严格处罚的高压态势。结合执法力量实际,合理确定不同企业执法检查的频次。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抓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

5、继续深入推进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对各乡镇(区、办)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监察执法能力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进一步加强县域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强化安全监管痕迹化管理,明确工作部署、会议安排、贯彻执行、信息反馈、责任追究等各项工作可查可追溯。加强先进典型培养和宣传,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良好风气,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结构优化、业务精良、作风扎实、素质全面”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

6、加大重要时段的督导检查工作力度。在国家、省市“两会”、传统节日、寒暑期(汛期)、国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等重要敏感时期,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导检查,采取暗查暗访、突击检查、交叉互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重要时期安全稳定。交通、建设、公安、质监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相应的督导检查。

7、进一步加强宣教培训和应急救援工作。构建全媒体、立体化、全覆盖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大格局,充分利用多层次媒介载体,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大决策部署、安全常识和标语口号等宣传。组织举办乡镇安监站工作人员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企业重点人员安全培训,加强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订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等相关文件,指导相关部门及行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完善资源共享机制,以消防大队为基础,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兼职救援队伍。

8、深入探索完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探索我市安全生产规律,瞄准缺陷部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排查体系、责任体系、处罚问责体系、考核体系建设,保持长期安全稳定。

霸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篇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作为重要的能源类型, 煤炭开采及利用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 也是煤矿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 由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不安全因素, 导致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这一方面影响了煤矿企业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 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企业人员伤亡事故, 造成难以挽回的痛苦和损失。因此, 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来排查和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1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生产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煤矿生产人员是煤矿生产主体, 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生产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影响煤矿生产工作的质量, 进而影响煤矿企业事故发生率。另外, 部分煤矿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再受安全培训时间短、安全生产观念差等因素影响, 致使部分煤矿无法按照“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来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进而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据2014年全国重特大事故汇总数据显示, 2014年全年煤矿企业重特大事故多达14起, 参照事故调查报告, 一方面说明煤矿行业安全控制力度薄弱, 一方面也显示出人为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影响较大。所以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性, 就必须充分重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在确保生产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 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煤矿事故。

1.2 生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低下

煤矿生产机械设备向高性能、自动化、机械化方向的发展是当前煤矿生产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 合理使用生产机械设备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劳动强度的有效手段。源自生产机械设备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a) 煤矿生产机械设备本身质量不高。比如部分煤矿企业为节约成本而采用了达不到标准要求或翻新的生产机械设备, 或由于其它原因, 采用了不适合生产实际情况的生产设备, 且在设备采购、入库等过程中, 未严格执行验收制度, 导致影响生产质量;b) 由于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比如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日常维护检修走过场, 不注意设备运行环境等, 导致机械设备失检失修、超负荷运行、带病作业, 致使事故发生[2]。

1.3 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煤矿生产环境大都复杂多变, 常常容易因自然灾害导致顶板、水、火、瓦斯和煤尘等事故隐患发生。根据事故隐患持续时间的长短, 可将其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类型。短期性事故隐患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变化、涌水异常变化、临时性瓦斯超限、煤尘超标等;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包括顶板压力、煤层自燃、煤尘和瓦斯爆炸、瓦斯超限及水患威胁等。

1.4 规范规程制度落实不到位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规范煤矿生产行为, 实际工作中, 企业又会制定具体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但部分生产人员由于综合素质水平较差、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 即便是接受了培训、进行了学习, 仍不能主动将这些规范、规程、制度落实到实际生产操作中。从另一方面来看, 规范、规程和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的原因在于煤矿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工作稳定性、持续性差, 导致生产人员生产行为的主观性、随意性, 进而导致生产安全问题频繁出现[3]。

2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策略

2.1 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

为避免事故发生, 煤矿企业必须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完善的隐患排查制度,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加以处理, 防微杜渐, 预防事故发生, 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2 事故隐患排查的步骤

隐患排查治理应遵循“排查—四定—落实—复查验收—销号—分析评价”的程序,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闭合管理。

a) 隐患排查。煤矿企业应落实从企业层面到具体工作岗位的逐级排查制度, 采取以定期及日常安全检查为主, 结合专项检查、要害部位检查、节假日及季节性安全检查等的方式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b) 隐患管理。所查隐患均应登记建档, 并按危害程度及专业类别进行分类, 隐患要严格进行四定 (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定处罚) , 并抓好相应落实工作;c) 复查验收。所查隐患整改结束后, 要经专职安全员复查验收并确认签字后方可销号;d) 分析总结。

企业应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议, 评价安全生产状况。通过各专业自我分析总结、安监部门总体分析评价的方式, 梳理问题与不足, 总结本阶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并作出相应安排部署[4]。

2.3 事故隐患排查的实施重点

如上所述, 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煤矿生产人员可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理事故隐患。因为人为因素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所以仍应通过培训、监督等手段, 提高各级生产人员安全素质, 落实防范措施, 做好预控工作, 并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力度, 做到:a) 不安全不生产;b) 隐患未得到彻底处理不生产;c) 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不生产;d) 发现事故隐患, 应立即上报, 同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并在上级指令下, 视隐患大小或严重程度做出是否需停止生产的决定;e) 交接班过程中, 上一个班的负责人应就安全生产情况、隐患处理情况等, 向下一个班的负责人交代清楚, 以避免后续作业中出现安全问题。

3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策略

3.1 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

不论是生产操作、隐患治理, 还是煤矿工作的其它方面, 都需要一支责任心强、有扎实技术、规范作业的生产人员队伍, 这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目前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各不相同的情况, 煤矿企业应以人为本, 树立安全红线意识, 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培训策略, 做好人员入职培训、岗中考核等基础工作, 以不断增强全体生产人员的技术性与纪律性, 及对事故的预见性、防范性、应急能力。在此基础上, 还需确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不断增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心, 提高事故隐患的处理能力, 进而达到治理隐患、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目的。

3.2 加强生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

生产机械设备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条件。正如上述所述,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部分煤矿企业生产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 导致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出现。因此:a) 要根据本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对不同方案进行比选, 做出最优化、最经济的选择, 并规范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工作;b) 还应注意机械设备间的相互配套性, 完善设备布局与运行环境管理, 保证设备能充分发挥效率;c) 要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操作, 合理维护、按期按规定检修, 保证完好率、利用率及效率, 这样既能确保设备安全, 又能节约运行成本, 促进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3.3 合理调节不利环境因素

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环境因素可分为长期性和短期性两种类型。对于长期性事故隐患, 可采取重大危险源管理、仪器监测预警、合理配置生产设备、优化设计开采方案等手段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水平,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对于短期性事故隐患, 可根据其突发性、临时性的特点, 通过应急设施设置、警示告知、安全培训等方式, 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生产知识水平及应急能力, 从而在隐患出现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避免事故发生。

3.4 强化安全监管及隐患闭合管理工作

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规程措施,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视现场管理, 定期组织、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按照“严标准、依程序、重细节、求闭合”的原则, 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查执行、查隐患、查整改, 对隐患排查不认真、未按规定报告、整改措施不落实的相关责任人, 要严格责任追究, 依法严肃查处。要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通过执行PDCA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循环管理方法, 促进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机制的形成, 使安全质量标准和措施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执行、隐患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消除, 落实隐患闭合管理工作, 实现风险预控。

4 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 对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清洁生产、和谐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中,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 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及抓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深刻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切实把安全工作抓细抓到位。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时刻紧绷安全弦, 始终把安全生产上升到事关职工生命安全与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 多方面多角度入手, 严抓安全管理, 落实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带动企业自上而下做好隐患排查管理工作, 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提高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摘要:在中国煤矿生产过程中, 隐患管理工作的不足导致生产事故频繁发生。从煤矿生产工作中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 就隐患的排查方法和治理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艳萍, 曲福年, 任佃忠, 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 5 (2) :185-188.

[2]裴永涛.新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的研究及应用[J].企业管理, 2012, 23 (7) :96-97.

[3]唐黎标.感受日本的煤矿安全管理[J].安全与健康, 2013, 18 (2) :14-15.

篇4: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翻开近几年来福建省煤矿安全事故选编,翻阅着一起起带血的事故案例。事故,是令人痛惜的,更是不堪回首的,它是用前人的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是留给后人一份特殊的“财富”。这是我省某煤矿发生的一起因顶板安全隐患不排除,敲邦问顶工作落实不到位引起的事故案例。2006年9月8号的中班,某矿综二队工人田某某(班长)、赖某某、林某某3人到+255-15#下运巷掘进工作面作业。早班作业人员交接班时告诉当班人员,掘进头顶板有脱层,经撬撬不下来,提醒当班人员要注意。中班3人到达迎头后,首先撬脱层顶板但也撬不下来,于是便不去在意,也不先套架就开始进行打眼、放炮和出渣作业。出完渣后才进行支架,田某和赖某2人在+255石门处锯木头做棚梁。约21:40分,田某和赖某听见“哎呦”一声和顶板冒落的响声,马上进入运巷察看情况,发现林某被冒落的顶板压住动旦不得,田某和赖某立即搬开石头,并赶紧打电话给矿井调度室汇报,请求救援。23:03分,林某被运送出井口,但在送去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这起顶板事故原因。一方面,当班作业人员思想麻痹。早班矿井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时已经发现顶板脱层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但班长田某在明知存在较大隐患的情况下,没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带班冒险作业,导致脱层顶板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而发生冒顶。另一方面,是执行规章制度不力的问题。当班安全员在查出较大隐患和发现空顶作业情况下,未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而放任至中班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强煤矿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加强事故源头的隐患治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本起事故给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深思,不让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事故源于隐患,隐患不除,则事故未已。鉴于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和高危重点行业企业安全隐患仍然相当严重的实际,国家安监总局把2008年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安全监管总局局长王君在3月20日的总局干部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王君指出,今年是安全生产的“隐患治理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总局和相关部委也陆续下发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和要求。排查治理隐患,是加大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安全工作的一条主线。当前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要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抓落实,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抓落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抓落实。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各地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落实好煤矿和重点行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把这项工作全面铺开,以此带动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巩固和发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成果,切实做好停产检修煤矿、受灾煤矿的复产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隐患点;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通过努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灾害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排查重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循环的自我排查和整治,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边远采掘头面、系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掌握事故发生的部位、环节、原因、特点及规律,举一反三,制定并落实措施,预防和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篇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计划

为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全连各族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xx特制定事故隐患整改计划。

一、全连干部职工群众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重要性的教育,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二、分阶段对每次安全检查之后查出的隐患安排专人负责整改,整改不彻底,决不允许开工或使用,验收不合格,决不允许使用,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三、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对查出的隐患能够当即整改的,当即整改,限期整改的限期整改,决不允许拖延或延误整改期,否则,发生的事故有整改责任人和验收人负全责,整改达到100%。

四、结合农牧职工危旧住房改造工作,督促危房户拆除旧房,协助市政管理部门,做好危房拆迁工作,做到危房拆迁不彻底,不退还拆迁费用。

五、全力做好重点部位,生产场所,生产设施,公共场所隐患整改工作,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确保生产设施及生产场所的安全,花钱为广大职工群众买一个平安。

篇6: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杜绝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结合出租汽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车公司负责人按安全工作职责组织实施。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对象及范围应包括:出租汽车等机动车辆及相关装置;管理制度、管理台帐、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和消防设施;以及营运证件等。

三、列入安全检查范围的项目,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四、对检查出的隐患,检查人必须下达整改通知书,各项安全检查及隐患的整改,实行责任人及受检当事人签字制度和隐患整改跟踪排查制度。对自身无能力解决的隐患及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并作好隐患的跟踪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车驾驶员被公安机关吊扣、吊销驾驶证后,应主动向公司汇报,公司应收缴被吊销驾驶员的营运证件并上交管理部门,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驾驶车辆。

六、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均应建立“安全生产基本工作台帐”。各项安全检查的基础资料必须规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上一篇:湖南农大 2013考研真题检疫学基础下一篇:竞选学院学生会治安部部长演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