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

2024-05-05

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精选6篇)

篇1: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

百步亭花园·现代城二区二期一标段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自查整改方案

编制单位: 正太集团百步亭花园·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2年09月16日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目的

“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2012年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责任为中心,落实层级的责任制,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结合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武城建【2012】270号)文件及市安全站下达的各项要求。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职工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也关系着每一个职工切身利益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快乐;关系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及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

根据建设部强制性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的规定,施工现场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应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排查整改,特制定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方案。2012年9月13日下午,东湖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工程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重大事故。我项目部为吸取教训,杜绝此类重大事故的再次发生,特制定此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本工程现主体结构已经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工作,排查主要项目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施工机具),特别针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

第二章 组织机构、甲方牵头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由工程部经理任组长,公司安全总监(兼综合部部长任副组长,组员甲方工程部、监理部、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2、项目部成立排查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队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班组有关人员组成。

3、安全隐患被发现后,项目部应定人、定时、定措施消防安全隐患,并复查记录。

第三章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4、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5、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6、不得攀登脚手架。、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第四章

脚手架安全隐患排查及注意事项

本工程脚手架为悬挑式脚手架

1.检查脚手架是否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单位是否具备资质,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2.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拉结不够牢固。

3.杆件间距与剪刀撑的位置不符合规范的规定。4.脚手板、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材质不符合要求。5.施工层脚手板未铺满。

6.脚手架搭设前未进行交底,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未组织脚手架分段及搭设完毕的检查验收,即使组织验收,也无量化验收内容。7.脚手架上材料堆放不均匀,荷载超过规定。8.通道及卸料平台的防护栏杆不符合规范规定。

9.脚手架搭设及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的未上岗,未经专业培训的却上岗。

10、临边防护栏杆未按要求搭设。

11、洞口防护无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第五章

施工升降机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列为重点检查的内容,根据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和现场检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作为重点检查的关键部位。

1、基础部位是否有积水,是否有下沉迹象,检查地下室的顶撑系统,检查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缓冲器齐全有效,底笼围接严密无破损,升降机底层进出口防护棚。

2、架体结构,基础及标准节连接螺栓紧固情况,螺栓按规定设置双螺帽或弹簧垫,各部位焊接完好无裂纹,附着杆件应安装说明书要求的材质、规格设置,附着杆件间距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一般为6m一道,附着杆的连接方式及紧固方式应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应随意变更。

3、机械传动系统:升降机的机械传动系统 可分为封闭式和开启式两部分。升降机的运行和制动力都要通过齿轮条传递,检查齿轮的咬合深度、磨损情况及齿轮的完整性,电梯运行应该平稳,无异响,无明显震动。

4、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升降机的安全装置比较多,检查极限开关,不能只试验开关是否有效,注意是分别检查开关与上、下极限是否准确、灵敏、可靠。

5、电器系统:

1、应设置开关箱和漏电保护器。

2、电线、电缆应绝缘良好,五破损、漏电。穿线金属软管无锈、破损并做好可靠接零。

3、根据GB0055-88规定,升降机接地电阻不应超过4Ω。

4、仪表、照明及操作装置要完好、灵敏。

6、施工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资料检查:施工升降机使用前相关部门检查检测及备案手续齐全有效,设备过期未进行定检的要停止使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要做到人证相符。

第六章

施工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得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椐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4、根椐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6、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7、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壁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 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9、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的四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注意事项有:

10、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11、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

12、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13、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14、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15、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第七章

塔式起重机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塔式起重机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列为重点检查的内容,根据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和现场检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作为重点检查的关键部位。

1、基础:基础部位是否有积水及建筑垃圾,有架空电线、电缆部位,塔机的任何部位与电线、电缆的安全距离。

2、架体结构:基础及标准节连接螺栓紧固情况,高强度螺栓连接要求预紧有防松措施,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螺栓不得低于螺母,对附着式塔机,附着装置与塔身或建筑物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连接件不应缺少或送达,并符合安装说明书要求。

3、起升系统: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棘爪,不允许使用铸造吊钩。吊钩不应有裂纹、剥裂等缺陷。挂绳处截面磨损量不超过愿高度的10%,钢丝绳端部应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应可靠,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滑轮应转动良好,不得有裂纹、轮缘液损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4、制动系统:制动器的零件不得有裂纹、过度磨损、塑性变形、缺件等缺陷,液压制动器不应漏油。制动片磨损达到原厚度的50%或露出铆钉应报废。

5、电器系统:

1、应设置开关箱和漏电保护器。

2、电线、电缆应绝缘良好,五破损、漏电。穿线金属软管无锈、破损并做好可靠接零。

3、根据GB0055-88规定,塔机接地电阻不应超过4Ω。

4、仪表、照明及操作装置要完好、灵敏。

6、资料检查:塔机使用前相关部门检查检测及备案手续齐全有效,设备过期未进行定检的要停止使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要做到人证相符。

建设单位意见:

(盖章)

监理单位意见:

(盖章)

施工单位意见:

(盖章)

篇2: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目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责任为中心,落实层层的责任制,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规定,施工现场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应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排查整改,特制定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建筑工程现多是高空作业,深基础操作,临时设施多,工序环节多,作业量大且复杂,都将增大安全生产的难度。必须落实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

第二章

对安全隐患存在的一般安全规定

2.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2.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2.4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2.5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2.6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2.7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2.8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

3.1项目部成立排查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队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有关班组责任人组成。

3.2安全隐患被发现后,项目部应定人、定时、定措施消防安全隐患,并复查记录。

第四章

安全隐患重点排查部位

4.1施工用电

检查是否按照“JGJ-2005”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配电线路、电器装置、变配电装置等是否符合要求。

重点检查:

(1)是否按照TN-S系统实施。(2)是否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施。(3)动力与照明用电有无混装。(4)漏电保护器等是否失灵。(5)现场有无乱拉乱接现象。

4.2模板工程

检查模板的支撑系统、立柱稳定、施工荷载、模板存放、支拆模板等是否符合要求。

重点检查:

(1)支模架基础是否符合要求。

(2)支模架的立杆间距、垫板是否符合要求;(3)钢管及扣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4)扫地杆、剪刀撑、斜撑等是否符合要求。4.3施工机械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执证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私自操作。机械安装和使用是否符合要求。重点检查:(1)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现象。严禁非操作人员私自操作。

(2)装拆是否严格按操作规定实施,是否派专人进行监管。(3)安全防护设计是否齐全,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第五章

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及应对措施

5.1排查的具体安排和方法

计划每月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每天由安全员对施工现场以上例述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部位进行排查,一发现问题,按问题的大小进行处理,一般常见的安全隐患,安全员应该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按照安全处理“五定”原则和“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重大的安全隐患,上报到项目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组长,由组长根据隐患的大小和性质,组织项目相应的人员进行整改和处理。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每月的全面安全隐串排查,对查出一问题一定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整改,对处理的情况要进行通报,保证所有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的排查出来,确保项目部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5.2排查情况汇报

篇3: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政策支撑

2007年5月12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7]16号) , 要求“在全国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2008年, 国务院安委会提出将该年确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同年2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8]15号) , 要求“全面排查治理各地区、各行业领域事故隐患”。

2010年7月19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 提出要“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2011年11月26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国发[2011]40号) , 要求“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预防质变

事故隐患主要是由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环境和管理缺陷4个方面综合作用所致。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企业受到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环境因素和人员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还不能完全阻止隐患的产生。但是, 只要从人、机、环境、管理4个方面着手, 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 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隐患的产生。

大量实践证明, 隐患就是潜在的事故, 隐患经过量变积累就能够质变转化为事故。因此, 隐患发展为事故的过程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故是隐患质变的结果。但隐患未必一定发展为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就是要把隐患消除在量变的过程中, 预防其质变的发生。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始终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预防事故的有力抓手, 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过多年的排查治理, 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 有效地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但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未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一些企业未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 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尤其是规模小、效益差的高危企业及其负责人, 始终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不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导致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存在。

二是隐患排查工作不深入。个别企业隐患排查工作的广度不够, 对安全隐患的底数不清, 隐患排查未做到100%全覆盖。有的企业隐患排查工作的深度不足, 隐患排查只是走过场, 真正检查出的隐患寥寥无几, 很多重大隐患没能及时查出。

三是隐患治理工作不扎实。少数企业对已排查出的隐患没有按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落实整改, 而是放任不理、视而不见。还有部分企业虽能及时完成隐患治理工作, 但因治理工作不彻底或未及时开展复查, 导致隐患又“死灰复燃”。

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监管手段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技术装备水平差, 运用传统监管手段多, 利用先进科技手段监管不够, 导致大量的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有些监管人员在执法中, 偏重于采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手段, 忽视了经济、法律、科技等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是监管力量不足。个别地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不健全, 尤其是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建设滞后, 机构设置与监管人员配备呈“倒金字塔”结构, 基层专业安全监管和执法人员匮乏, 导致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不能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对策与建议

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

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因此, 企业务必要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政府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主体,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明晰工作要求, 层层分解责任, 尤其是要明确基层人民政府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职责。把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核指标, 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 加大考核力度。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应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 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从企业层面来说, 一是要建立健全隐患自查制度, 并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报告及举报奖励制度, 鼓励职工发现和消除隐患, 同时应对报告和消除隐患有功人员, 给予表彰奖励。

三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整改评价制度, 以保证排查出的隐患均能得到及时、彻底、全面整改。

四是要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档案管理制度, 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全部登记建档, 实行“一患一档, 分类治理”。

从政府层面来说, 一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 定期组织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要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对社会影响大、危害程度大或整改难度大的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挂牌督办。

三是要建立健全信息统计报送制度, 认真组织企业填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报表, 及时了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四是要健全完善各行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为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标准支持。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化管理

各地应充分把握事故隐患动态性、隐蔽性、反复性等特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 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 解决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做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工艺设备、作业环境标准化, 逐步实现网上报送、动态监控, 从而有效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大安全投入

政府应研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 安排隐患排查治理的专项资金, 并将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之中。企业应将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生产费用, 在成本中列支, 并根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际制定资金的使用计划,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资金有效合理的使用。

强化安全培训

篇4: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

【关键词】安全生产隐患;环境风险;排查

事故的发生源于隐患和风险的存在,在安全生产日益重要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隐患排查成为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排查的重要考核因素。现今我国的社会发展在各个生产领域普遍建立起一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其内涵包括企业底数分级分类监管、排查治理标准、各部门职责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制度、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和隐患自查自报等等。安全生产中的隐患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本文通过隐患排查的概念体系引申到我国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治理的现状,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推动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进行。

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理论基础与总体状况

(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理论基础与总体状况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概念体系所谓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指的是作为生产主体的生产单位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人为或者天然的漏洞导致可能出现的事故发生概率增高的现象。由此可见,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来源于两方面:物的不安全以及人的不安全。而人的不安全又具体表现为不安全生产行为和管理漏洞行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内容则是包含三方面,即隐患分级,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三方面。

一般将隐患分为两种,即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这两个分类的考量因素主要是隐患的治理难度和隐患的排查难度以及隐患对安全生产的威胁程度等。当前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状况总体来看,全国的生产单位都意识到了隐患排查对整个安全生产的意义以及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大部分也着手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来说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立法层面首次将安全生产的重点落实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对于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先河性的指导意义。之后陆陆续续有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对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具体开展做了政策性的指导和规制,相关地区的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践开始有了显著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环境风险安全排查理论基础与总体状况

环境风险安全排查理论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大体类似,其主要是排查的范围不同。安全隐患通常指的是生产事故,而环境风险安全排查事实上是属于安全生产排查的一种,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排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危害环境的隐患,是否一些企业的生产行为,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目前的一些生产企业主要是属于粗放型的企业,尤其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少,因此,在过去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每年都在恶化,北方的雾霾、化工企业污水偷排、一些江河的污染等等,因此环境风险安全排查显得非常迫切。

二、安全生产隐患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治理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在相关的规章指导下建立一定的体系化制度,能够将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加以固化,对于未来的工作乃至更大范围的生产规模扩充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各地需要在区域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总体规制,有立法资格的行政区域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制定来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管理办法以及奖惩规定以明文形式规定下来,保障相关安全生产有法可依,避免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对没有立法资格的区域,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性规定将相关的制度确定下来,具体包含管理工作的办法,隐患排查的开展时间,上报途径,排查治理的培训管理,进行排查的部门以及政府介入管理的时机和条件等。

(二)政府对于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责任的明确化

生产单位作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这一目的的驱使下,可能出现一味追求眼前的生产效率,忽视事故隐患和环境破坏的误区。因此,在整个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明确生产单位的工作职责。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为例,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进行全面综合治理的思想方针,认真处理存在的尖锐问题,有效防止重、特大生产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不断健全完善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监督,对于监督主体而言,应明确安全监管的职责、内容以及要求,另外还包括管理的职能划分,防止出现职能部门职权重叠、交叉管理的尴尬局面。另外从政府监管形式来看,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明确责任划分和职能行为,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行业领域,都要有不同的管理定位,需要做到责任到户。

(三)强化对于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安全排查工作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强化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老牌企业也开始在转中加以强调,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技术标准不清晰,技术水平不足的现状,因此强化教育培训成为这类企业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方略。而教育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各生产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现代教学设备,以实践案例为指导。

首先,应当明确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要意义;然后要对安全隐患治理的标准有整体认识、解读和应用;接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操作系统等专业知识,并将这类知识加以应用。

(四)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及环境风险评估奖惩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奖惩制度能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竞争考核和奖惩机制,认真履行政府监管职责。具体的奖惩手段可以结合安全生产责任险、风险抵押金、税率浮动、黑名单等手段强化奖惩制约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责任追究。对于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的单位,进行鼓励和支持,比如人员和财力的支持;而对于有效通过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得以防范生产事故的情况要将其经验加以推广,并通过制度保障其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海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法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1:52-53.

[2]蔡海东.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7:38.

[3]王勇.基于化工安全生产问题分析与探讨[J].化工管理,2014,17:74.

[4]杨哲.基于安全社区建设的安全生产监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5]郭宇飞.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

篇5: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根据上级6月份关于安全月的要求,我项目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及其生活区及办公区、现场施工区、大型机械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生活区及办公区

1、项目办公区及分包单位所使用的活动板房夹芯均采用阻燃材料岩棉,并送相关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已经过区消防局验收合格;

2、活动板房楼梯是使用双向疏散,并且不超过规定的15米;

3、办公区、生活区都配备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并且合格有效,已举行消防演练并教会工人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4、生活区内照明一律采用36V安全电压,房间内没有设220V的插座;

5、个别工人宿舍还有吸烟现象,要求设立一个水桶,专门仍放烟头;

6、生活区内的消防器材缺少的赶紧补齐了,尤其是灭火器都有失效的灭火器存在要求立即进行更换;

7、消防箱内的水龙带严禁挪用,一个消防箱内必须两卷消防水龙带和一个消防水枪,缺少的一律补齐。

二、现场施工区

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方案、脚手架方案、冬、雨季施方案由专业工程师进行编制,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实施;

2、对现场出现的一些可燃材料项目都进行集中堆放,并派专人进行管理;

3、施工现场采用环形消防水管,并按要求配备消防栓口及消防水龙带;

4、混凝土罐车不得使用、消防水龙带、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进行洗车;

5、各种木料严禁堆放在安全消防通道上,要保证消防安全通道的畅通;

6、施工现场需要动火的一律持有效的特殊工种证件,到总包安全部开设动火证,无操作证的、或者无动火证的人员禁止在现场进行动火作业;

7、施工现场临边防护的维护以及日常的破坏严重,要求个分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临边防护加强重视,挪开后工作完立即进行恢复,如不及时恢复发现后

项目将严肃处理;

8、施工现场存在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对于安全带的使用,还有施工现场在吊篮上进行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系好安全带而且一个吊篮上不得少于2人也不得多余两人。

三、大型机械

1、现场共11台施工电梯,备案11台,每月都要求施工电梯的租赁单位对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电梯进行检查,并出具月检表,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每台电梯的电梯司机均持证上岗;

2、施工现场安装幕墙单位使用吊篮,要求该单位吊篮使用完毕后全部都降到底层并断电保证吊篮无人施工时不晃动,吊篮单位的人员在每天要对现场的吊篮进行检查(安全锁、安全绳、电缆线和保护罩等),并出具检查报告存档备查。

现场存在问题:

1、电线拖地,部分电线挂设在钢管上,未使用绝缘“S”钩进行挂设;

2、个别临边防护有放倒的情况,要求分包单位施工完成后将安全防护、临边洞口防护,进行恢复防止事故的发生;

3、现场的废旧材料(木方、竹胶板、安全网等)尽量清理出施工现场,不清理的材料要求码放整齐,不影响其他物料的码放;

4、个别库房内灭火器配备数量不符合要求;

5、个别三级配电箱无门,要求立即进行更换三级配电箱。

篇6: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目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生产责任为中心,落实层层责任制,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职工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也关系着每一个职工切身利益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快乐,关系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及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

根据建设部强制性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标准》JGJ59-99及《建筑施工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检查评分标准》的规定,按照第167号国际公约《施工安全与卫生公约》的要求,施工现场应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施工中应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整改,并制定的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建筑系统高空作业多,深基础施工多,临时设施多,工序环节多,工作量大且复杂,这都将增大安全生产难度,为此必须落实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针对施工中多发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暑、粉尘、坍塌、火灾和爆炸,编到安全隐患排查方案作为从事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指导,施工中要认真付诸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完善,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确保

施工中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

对安全隐患存在的一般安全规定

1、新工人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复工换岗人员未经安全岗位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操作。

2、不正确佩戴安全帽或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现场严禁穿高跟鞋、拖鞋、赤脚和赤膊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4、严禁酒后作业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6、不得攀登脚手架。

7、特殊工种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有关部门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效安全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8、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9、电源开关箱应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的要求。

10、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11、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12、施工现场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的连接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需要拆除和挪动的必须经施工负责人

同意后方可。

13、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第三章

组织机构

1、项目部成立排查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与施工工长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队员有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有关人员组成。组

长: 罗云瑞 副组长: 庞成远、石欣

员: 李志波、尚勇、张建华、常晋龙

3、安全隐患被发现后,项目部应定人、定时、定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复查记录。

第四章

高处坠落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多年来,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这种事故对社会的影响较大,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及民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施工作业的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以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作业场所,在施工前应制定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定。

1、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验和定期体检。

2、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和高跟鞋。

3、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时严禁相互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严禁酒后作业。

4、不得攀爬脚手架。

5、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6、施工作业面临边、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拦,护拦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

7、边长为250-500㎜的边长预留洞口,表面用木板作盖板加砂浆封固,边长为500-1500㎜的洞口,应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 边长大于1500㎜的洞口,四周必须设置1.2m高的防护拦杆并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洞口下张挂安全网。

8、各种脚手架搭好后,项目经理部应组织有关人员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9、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步宜为300-400㎜,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踢脚要有防滑措施,或设专人扶梯。

第五章 物体打击事故安全排查方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的五大伤害的其中一种,在施工期间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转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

事故发生。

一、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基本要求。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3、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4、边长小于或等于250㎜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5、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堆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6、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7、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捆绑,散料应用专用吊篮装好后才能起吊。

8、拆除作业要设置警戒线,并派专人监护,否则不的进行拆除。

9、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第六章 触电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险性非常大,当进入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

产生心室纤维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极易发生,所以施工中应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一、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编制临时用电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临时用电线路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完工后办理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3、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4、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5、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6、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有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应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和警惕危险因素。

7、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闭或隔绝,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8、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9、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的三项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临时用电应注意以下事项有: ﹙1﹚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2﹚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10Ω。

﹙3﹚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4﹚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5﹚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机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理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6﹚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第七章

中暑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做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预防中暑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组织措施

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定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以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力,缩短一次性长时间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3﹚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2、技术措施

﹙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休息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以采用活动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3、卫生保健措施

﹙1﹚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给工人提供绿豆汤、茶水等,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作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环境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品。

第八章

中毒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中毒分为职业中毒和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及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苯﹚含量超标造成缺痒而发生的窒息及中毒现象,食物中毒是指由于人体使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亚性中毒现象。中毒事故在建筑工地时有发生,特别是食物中毒,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提高劳动者防毒意识,加强宣传工作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1、预防职业中毒的基本要求

根据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害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

2、降低毒物浓度

﹙1﹚革新技术,改选工艺,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有可能时采用遥控乃至程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亦可从根本上控制毒物的传播。

﹙2﹚通风排毒。安装通风装置时,首先要考虑在毒物溢出的局部就地排出,尽量缩小其扩散范围,最常用的是局部抽出式通风,在地下室和密闭房间内作业及在储存油漆有毒化学物品的仓库内作业,都必须安装通风设备,保持新鲜空气流通,排毒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样式,以尽量接近毒物溢出处,最大限度地阻止毒物扩散,而又不防碍生产操作,便于检修为原则。

﹙3﹚布局卫生。根据生产工序的布局,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有毒材料的存放,应设在单独的房间,可能发生有毒物质泄露的生产设备应隔离,使用容易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或能发生有毒粉尘飞扬的房间,其内部装饰应符合卫生要求。

3、搞好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除普通工作服外,对某些作业工人还需要提供特殊质的防护服装,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应设置洗刷设备。

4、增强体质。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注意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睡眠,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

5、安全卫生管理,对于有毒作业,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及时调整劳动制度与劳动力。

6、做好从事有毒工作的健康监护和环境监测。

7、实施就业前康检查工作,排除有职业禁忌病者,参加接触毒物的作业,坚持定期健康检查,尽早了解健康情况并及处理。

8、要定期监测作业所空气毒物的浓度。

第九章 粉尘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工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生产和使用水泥的过程中,往往要接触大量水泥粉尘,如不注意防护,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1、粉尘的分类

﹙1﹚无机性粉尘,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金属性粉尘,如“铝、铁、锰等金属及化合物粉尘”;非金属的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无机粉尘如“水泥、玻璃、金刚砂”等。

﹙2﹚有机性粉尘,可分为:植物性粉尘和动物性粉尘。

2、接触机会

在各种不同场所,可以接触到不同性质的粉尘,在建筑施工行业,主要接触的粉尘是游离二氧化硅、石英等。

3、粉尘的危害

﹙1﹚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如可溶性有毒粉

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血液吸收,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害: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及结膜炎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造成很多影响等。﹙2﹚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肺肉芽肿、肺癌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

﹙3﹚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弥漫性间质钎维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第十章

发生坍塌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在本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深度为6.2m,属深基坑开挖,经专家论证基坑开挖采取北面支护和东、西、南三面采取自然放坡的形式,基坑开挖过程中。

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1﹚北、东、西、南四面采取自然放坡的形式,坡度为1:0.75,中间设1m宽的过渡平台,土方开挖前应编制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项论证。并对周边建筑物设沉降点观测并做记录。

﹙2﹚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不得长期暴露。基础施工完后,应抓紧基坑的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时,必须事先清除基坑中不符合回填要求的杂物,在相应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3﹚土方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时刻派专人进行基坑变形观测,发现隐患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作业。﹙4﹚工人操作时两人操作间距保持2-3m,并应从上往下挖,严禁

偷岩取土,挖掘机作业半径内严禁人员作业。

﹙5﹚施工用的脚手架、临时设备、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搭设。﹙6﹚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从其中的一个角部开始向另两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

﹙7﹚架上作业应按规范或设计规定的荷载使用,严禁超载,架面荷载应力要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

﹙8﹚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基本结构杆件,因作业需要必要拆除某些杆件时必须取得项目负责人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9﹚模板支撑架、脚手架、临时设施使用前,必须按要求进行验算,验算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10﹚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随意减少支架或马登。操作前应检查基坑边坡和支撑是否牢固。

第十一章

火灾和爆炸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建筑施工需要一定数量的可燃板材,这些材料如果处理不当,防火措施不力极易发生火灾,在施工阶段,也需要大量的乙块和氧气,对钢筋进行焊割,如装乙块和氧气的钢瓶储存方法不当,使用不规范,也容易发生因气体泄露而产生的气瓶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对可燃物和易燃物的管理。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安全,企业利益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有效措施。

一、组织措施

﹙1﹚建立、健全消防机构。项目部成立义务消防队,并明确项目部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本项目的消防安全工作。

﹙2﹚项目部要加强对员工、外来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义务消防员进行灭火技能的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不定时进行消防演练。

﹙3﹚办公室、集体宿舍、设备、材料堆放场所、木工棚等要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4﹚制定事故发生时的补救方案和人员疏散步骤,方法和路线,使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管理措施

﹙1﹚项目部要按规定设置乙块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防火警示标志,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2﹚乙块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3﹚在易燃,易暴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到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好防火灾安全措施后,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并做到人走火灭。﹙4﹚严禁对装过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割,以防火灾。﹙5﹚焊割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参加,消防部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上岗后,方可上岗作业,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6﹚施工现场及集体宿舍的用电要由持证电工安装,不准私拉乱

接电线,不准在电线上晾衣服,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使用电热器和烧香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

﹙7﹚仓库存放物品应分类、分堆储存,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8﹚储存丙类固体物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0瓦以上的灯泡等高温照明工具。

﹙9﹚库房内设置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保护,每个库房应单独安装开关箱,做到人离断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

山西三建建安二分公司 长治县一中项目部

2009年9月

长治县一中学生餐厅工程

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基本知识下一篇:文化局作风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