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2024-04-20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通用8篇)

篇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依据省、市方案和有关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产核资工作目标:全面摸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明晰资产权属,健全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底数清晰、权属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按照博办发〔2011〕16号文件要求,落实“五代管”工作,进一步提高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二、对象、范围及内容

清产核资对象:我区行政区域内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核算的村民小组;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管理职能的村、居、村民小组。

清产核资范围:属于上述对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材料物资、应收款项等资产;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四荒地、水面、宅基地等资源。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清查核实集体“三资”。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逐项进行清查核实,全面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进行账实、账证、账账核对,确定盘盈盘亏情况。

(二)界定权属,建立台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在全面清查核实和权属界定后,按类别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及时反映增减变动情况。

(三)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推行集体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制度,规范资产、资源的流转程序,强化财务公开和审计监督,全面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在2012年10月底前依托经管站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由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与代理中心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代理中心按协议规定对村集体“三资”实行依法委托代理服务,规范“三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本着“统一部署、稳步推进、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本次清产核资工作自2012年1月开始,2012年10月31日前结束。要严格按照全市统一规定的时间要求,统一制定的清产核资报表格式,统一设计的清产核资管理软件,保质保量的完成。

(二)工作步骤。具体分为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年2月底前完成,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1)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这次清产核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由区纪委牵头,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此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本区域范围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指导。

村(组)成立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和村会计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等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各镇(街道、开发区)根据省市、区统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辖区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并于3月10日前报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

(3)加强舆论宣传。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三资”管理及清产核资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此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支持配合工作开展,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4)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专题培训,重点培训镇(街道、开发区)有关工作人员以及村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人员,明确清产核资工作要求、有关政策规定和统计口径等。

2、清查阶段。2012年5月20前完成。以2011年12月31日为清产核资基准日,村清

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在区、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按照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1)账务清理。按照有关会计制度核算要求,确保各项收支业务、资产、负债完整准确入账,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编制清产核资基准日的各类会计报表及明细表。

(2)“三资”清查。对各

项资金、资产、资源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填写《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见附件3)。逐项清理所有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对外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和账外资产、资源,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同时梳理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协议、合同,整理债权债务发生的有关书面证明资料。

在清查盘点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各村组干部和群众,重点对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要以账面数为基础,账内账外相结合,逐笔逐项盘点;对资源性资产,以村保存的历史资料为基础,采取实地查看与重新测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盘点。对清查中遇到的问题,要按照尊重历史与民主决策的原则,集体研究处理。对有物有账的固定资产,按原值登记;对有物无账的固定资产或价值不清的其他资产,由村集体讨论确定评估价值,也可聘请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认价值;对报废、有账无物的不实资产,由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无异议后,列为报废和盘亏资产;对权属不清、存在争议的资产、资源,由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权属暂时予以登记,同时上报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待权属明了后,再作调整。

(3)核实。核实工作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具体负责,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积极予以配合。重点核实“三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4)公开公示。经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核实并予以确认后,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及时将资产核实的初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并保存好相应的影像资料。公示期间,村里安排有关人员受理群众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公示期间,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三资”清查结果有异议的,村实施小组要认真组织复查复核,直至群众认可。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监督电话:4110235,各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机构也要设立监督电话,予以公布,接受群众举报和咨询。

(5)结果确认。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问题已予解决的,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6)汇总报批。镇(街道、开发区)对各村(组)报送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查并确认无误后,将各村(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录入《山东省农村集体清产核资统计系统》,并编写镇(办)清产核资报告,上报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区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对镇(街道、开发区)上报的各村(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批复。

3、资产资源登记阶段。2012年9月底前完成。在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权属的基础上,镇(街道、开发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依据区批复的清产核资结果,分类设立各村(组)“三资”管理台账,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资源的名称、类别、数量、计量单位、使用状况、所处位置、保管人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租赁期限,承包费或租赁金及收交情况等。“三资”管理台账由区负责统一印制,镇(街道、开发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村各保存一套资产、资源台账和经济合同台账。土地承包合同单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台账。

4、完善制度阶段。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要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

(1)定期清查制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源以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资产资源评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资源评估。

(3)资产资源经营制度。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或出让经营的,要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集体经济组织以参股、联营或合作制经营的,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4)“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在各镇(街道、开发区)依托经管站建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全部纳入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建账核算。不断完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机制,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5、检查验收阶段。清产核资工作结束以后,区对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检查验收,每个镇(街道、开发区)抽查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村。区领导小组将于10月中旬对各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对检查验收结果进行通报。对清产核资及“三资”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清产核资不彻底、走过场及“三资”管理工作问题突出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清产核资工作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责任,协调指导本地工作开展,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

(二)明确职责。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农业(经管)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和业务指导,认真组织人员培训,切实抓好清产核资的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会计制度研究和会计业务培训,统筹安排本级工作经费,保障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民政、审计、国土资源、教体、水务、林业等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清产核资的相关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把握政策。对清产核资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认真做好分析,加强分类指导,及时制定对策措施,统一政策界限,统一资产处置口径,形成清产核资的政策体系。

(四)强化监督。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要深入镇(街道、开发区)、村组,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严格审核清查结果,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区分组包镇(街道、开发区)、镇(街道、开发区)包村的工作机制,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等部门参加的清产核资工作督导组,具体负责对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的督导检查,并定期对各镇(街道、开发区)清产核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借机擅自处置、私分集体资产,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篇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

实 施 方 案

各管理区、村,乡直各部门:

为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依据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 ] 号)要求,经乡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清产核资是农村“三资”管理的基础,工作目标是:全面摸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明晰资产权属,健全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底数清晰、权属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二、对象、范围及内容

清产核资的对象是:我乡行政县域内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核算的村民小组;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管理职能的村、居、村民小组。

清产核资的范围是:属于上述对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材料物资、应收款项等资产;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园地、四荒地、水面、宅基地等资源。清产核资的内容:

(一)清查核实集体“三资”。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逐项进行清查核实,全面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进行账实、账证、账账核对,确定盘盈盘亏情况。

(二)界定权属,建立台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坚持“谁投资,谁所有”,同时考虑资产形成过程,从有利于管理的实际出发,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实事求是,对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在全面清查核实和权属界定后,按类别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及时反映增减变动情况。

(三)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经营和管理方式,规范资产、资源的流转程序,推行集体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制度,强化财务公开和审计监督,全面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夯实基础,破解难题,规范“三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本着“统一部署、试点先行、分类实施、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全乡清产核资工作自 年 月开始,年 月 日前结束。已经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的地方,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本方案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没有开展工作的地方,可先行试点,因村施策,有序推进。

(二)工作步骤。具体分为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年月底前完成,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1)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这次清产核资工作在乡委、乡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由乡纪委牵头,农委、财政所、经管站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此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经管站,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管理区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村(组)成立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和村会计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等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各管理区、村要根据乡里的统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地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报县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

(3)加强舆论宣传。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三资”管理及清产核资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此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支持配合工作开展,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4)组织业务培训。县纪委、农业局、财政局将组织清产核资工作专题培训,重点培训有关工作人员以及村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人员,明确清产核资工作要求、有关政策规定和统计口径等。

(5)开展试点工作。乡党委、政府确定基础较好的村先行试点,为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破解难题、探索规律、积累经验。各管理区、村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总结经验,发挥试点单位的作用,不断完善推进工作的措施。

2、清查阶段。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以 年 月 日为清产核资基准日,村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在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按照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1)账务清理。按照有关会计制度核算要求,确保各项收支业务、资产、负债完整准确入账,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编制清产核资基准日的各类会计报表及明细表。

(2)“三资”清查。对各项资金、资产、资源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填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逐项清理所有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对外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和账外资产、资源,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同时梳理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协议、合同,整理债权债务发生的有关书面证明资料。

在清查盘点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各村组干部和群众,重点对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要以账面数为基础,账内账外相结合,逐笔逐项盘点;对资源性资产,以村保存的历史资料为基础,采取实地查看与重新测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盘点。对清查中遇到的问题,要按照尊重历史与民主决策的原则,集体研究处理。对有物有账的固定资产,按原值登记;对有物无账的固定资产或价值不清的其他资产,由村集体讨论确定评估价值,也可聘请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认价值;对报废、有账无物的不实资产,由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无异议后,列为报废和盘亏资产;对权属不清、存在争议的资产、资源,由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权属暂时予以登记,同时上报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待权属明了后,再作调整。

4(3)核实。核实工作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具体负责,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积极予以配合。重点核实“三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4)公开公示。经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核实并予以确认后,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及时将资产核实的初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 天,并保存好相应的影像资料。公示期间,村里安排有关人员受理群众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公示期间,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三资”清查结果有异议的,村实施小组要认真组织复查复核,直至群众认可。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机构设立监督电话,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群众举报和咨询。

(5)结果确认。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问题已解决的,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6)汇总报批。乡对各村(组)报送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查并确认无误后,将各村(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录入《农村集体清产核资统计系统》,并编写乡清产核资报告,上报县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县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对街道、乡上报的各村(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批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汇总表汇总后,于 月 日前上报县农业局。

3、资产资源登记阶段。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在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权属的基础上,乡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要依据县批复的清产核资结果,分类设立各村(组)“三资”管理台账,主要内容

包括:资产资源的名称、类别、数量、计量单位、使用状况、所处位置、保管人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租赁期限,承包费或租赁金及收交情况等。“三资”管理台账由县负责统一印制,乡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和村各保存一套资产、资源台账和经济合同台账。土地承包合同单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台账。

4、完善制度阶段。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各级应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

(1)定期清查制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源以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资产资源评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资源评估。

(3)资产资源经营制度。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或出让经营的,要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集体经济组织以参股、联营或合作制经营的,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4)“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乡建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等

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全部纳入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管理、建账核算。

5、检查验收阶段。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清产核资工作结束以后,各管理区、村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乡领导小组将组织对清产核资工作的检查验收。对清产核资及“三资”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清产核资不彻底、走过场及“三资”管理工作问题突出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切实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清产核资工作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各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责任,协调指导本地工作开展,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

(二)明确职责。各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乡纪委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乡农委要加强政策研究和业务指导,认真组织人员培训,切实抓好清产核资的组织实施工作;乡财政所要加强农村会计制度研究和会计管理,统筹安排本级工作经费,保障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民政、审计、国土资源、教育、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清产核资的相关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把握政策。对清产核资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认真做好分析,加强分类指导,及时制定对策措施,统一政策界限,统一资产处置口径,形成清产核资政策体系。

(四)强化监督。各级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要深入基层,加强工作

调度和督促,乡纪委、财政所、农委、经管站将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管理区进行督导,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严格审核清查结果,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借机擅自处置、私分集体资产,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严肃处理。继续实行机关干部包村制,对村级清产核资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篇3:电力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研究

1 目前电力集体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 主办单位和集体企业之间关系较为复杂, 管理体制不够明确。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 如何确立并发挥集体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的功能, 集体资产监管委员会和集体企业权力机构之间如何协调管理权限, 从而规范集体企业的经营管理, 仍需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思考, 优化提高。

(2) 人力资源较为匮乏。由于历史原因, 电力集体企业职工人数多、构成比较复杂, 除主业支援人员外, 集体职工劳动技能素质普遍相对较低, 对集体企业的依赖性大, 企业人力资源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欠缺, 很难适应改革发展的形势, 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引进、储备、培训、激励、使用。

(3) 企业资质条件需要强化。电力集体企业业务多涉及电力专业领域, 需要具备专门的生产经营资质条件, 如承装 (修、试) 、勘察设计等资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监管的进一步强化, 电力集体企业仍需在专业技术人员、经营场所、工程设备和市场业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资, 加强资源整合力度, 适应外部监管和自身发展的需求。

2 开展电力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企业“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主多分开等工作的全面实施, 电力集体企业是否能做到规范管理, 关系到电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通过对电力集体企业资产、业务、人员和管理状况等方面的全面清查, 深入开展集体企业产权重组和业务整合, 减少数量, 压缩层级, 规范投资行为, 保障集体企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对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意义重大。

(1) 这是贯彻国家有关厂办大集体改革政策的需要。

根据国家有关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 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电力集体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服务主业功能日趋突显, 已成为主办单位的有机组成部分。“三集五大”、主多分开等工作对电力集体企业管理带来了较大影响, 需要通过清产核资来摸清家底, 准确把握集体企业情况。

(2) 这是依法从严治企, 加强集体企业管理监督的需要。

电力集体企业是历史的产物, 普遍存在资产产权不清晰, 企业性质不明确, 内部管理不规范, 外部监管不到位等现象, 从业人员结构复杂, 综合素质偏低, 集体企业经营压力大, 给主办单位带来管理风险。要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通过清产核资, 进一步理顺集体企业的资本纽带关系, 梳理集体企业用工状况, 提升核心竞争力, 清理集体企业的业务和市场, 推动产业重组和资源整合, 规范内部决策程序,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3) 这是推行新会计准则, 强化集体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目前电力集体企业相对主业而言, 总体上管理基础薄弱, 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部分企业存在会计政策、科目体系不统一的现象, 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影响了会计核算资料的客观真实性。通过清产核资, 要抓住完善财务标准化体系“六统一”的契机, 推动集体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统一会计政策、科目体系, 规范会计核算,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客观评价经营水平, 强化业绩考核, 促进集体企业规范化管理, 从而达到减少会计差错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减少滥用或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现象, 降低风险。

3 电力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内容

(1) 建立基本信息库。根据集体企业清产核资范围, 逐个登记集体企业基本信息, 各级主办单位建立集体企业信息库, 逐级汇总上报。

(2) 理清产权关系。以各级主办单位为登记单元, 建立集体企业投资关系框图, 逐户登记集体企业资本结构等相关信息, 全面核实股东状况。

(3) 核实从业人员状况。对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核对和清理, 登记掌握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重点核实集体职工的劳动合同和档案管理情况。

(4) 账务清理。对集体企业的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对各项内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保证企业账账相符、账证相符, 促进企业账务的全面、准确和真实。

(5) 资产清查。对集体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在资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 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 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 以及做好企业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

(6) 权属界定。规范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在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工作的基础上, 明确、落实各项资产, 特别是土地和房产的权属情况。

(7) 损益认定。在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上, 对各项损益证明资料按损益项目逐项进行整理、核实、认定后, 报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审批, 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进行相应的处理。

(8) 准则转换。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集体企业应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电网公司集体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相关规定为依据, 对基准日账面数进行新准则转换工作。

(9) 制度完善。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 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结合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 防止前清后乱。

4 电力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具体实施

4.1 前期准备阶段

(1) 收集集体企业相关资料。包括:业务性质, 经营规模, 组织结构, 经营情况, 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 以前年度内外部检查情况等。

(2) 制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成立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 组织参加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相关政策、业务和技术培训, 确定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4.2 账务清理阶段

(1) 货币资金清理。主要包括:审查货币资金是否真实存在, 货币资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 收支记录是否完整, 账户余额是否正确。

(2) 应收款项清理。主要包括:向往来单位发放询证函进行对账, 清理职工个人借款, 分析应收款账龄, 认真核实有争议的长期拖欠款项, 核实坏账损失认定依据。

(3) 对外投资清理。主要包括:各类债券和股票清查, 对外股权投资协议、章程、收益、财务核算情况审查。

(4) 资产清理。主要包括:存货清仓盘点, 代管物资明细, 土地、房屋建筑物、交通运输设备等产权证明, 核实长期闲置和待报废资产的处置, 出租、出借资产手续, 盘盈盘亏资产原因及处理意见。

(5) 无形资产清理。主要包括:各项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版权、商誉、土地使用权等清点, 确定其真实价值, 审查实际摊销情况。

(6) 长短期借款清理。主要包括:审核相关借款协议, 核实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还款日期、利率、利息计提情况。

(7) 应付款项清理。主要包括:向往来单位发放询证函进行对账, 长期未付款项原因, 是否存在虚列债务等。

(8) 应付工资及福利费清理。主要包括:审核劳资管理政策, 核实职工名册及劳动合同, 确定工资、福利费计算支付的准确性。

(9) 税费清理。主要包括:应交税费的种类, 有关完税证明, 税务检查结论, 期末未交税费余额是否正确。

(10) 或有事项清理。主要包括:审核是否存在对外担保、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情况。

4.3 总结上报阶段

(1) 审计部门出具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 清产核资办公室组织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和预计损失等进行审核认定, 完善补充证明材料, 整理上报清产核资结果。

(2) 集体企业根据上级审查批复及国家有关规定, 履行必要程序后进行账务处理。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 完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

5 电力集体企业清产核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在理顺产权关系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电力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相对复杂, 其主办单位曾经以各种形式向其投入资产, 有的在组建当时没有约定是债权关系还是投资关系, 这些因素会对集体企业产权关系的真实性、完整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清产核资工作中要结合企业开办的背景、产权关系存在的形态、发展趋势、经营管理过程等进行综合分析, 重点审查集体企业账面注册资本、公司章程载明的注册资本、营业执照载明的注册资本是否相同, 出资人登记是否明确, 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之间产权是否明晰, 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2) 在账务清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要关注集体企业可能存在的费用资产化、资产费用化、虚列资产负债、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隐瞒对外投资等现象, 以及企业资产、负债及权益的异常变动, 否则会出现高估或低估企业经营状况的情况。要保证集体企业提供会计报表的统一性, 账账、账表、账证的一致性。要通过账务清理使清产核资基准日的相关财务数据真实可靠,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财产清查和损益的认定。

(3) 在核实人员状况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对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核对和清理, 包括全民职工、集体职工、农电工和直接聘用人员的基本信息, 核实集体职工的劳动合同和档案管理情况, 这对于后续的劳动人事管理、职工股权清退、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意义重大, 必须认真对待, 不能走过场。

6 加强和规范电力集体企业管理的途径

清产核资毕竟只是集中力量开展的短期性工作, 而电力集体企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主办单位加强管理, 从长远利益出发, 促进集体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1) 加强主办单位对集体企业的监管。从外部看, 由于集体企业与主办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与主业的关系仍将备受各方关注, 集体企业生存和发展仍将面临社会舆论、政府监管压力。应当界定好主办单位和集体企业的管理权限, 充分发挥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明确职责范围和决策程序, 实施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坚持主管部门综合管理, 主办单位其他业务部门专业指导的管理模式, 提升主办单位对集体企业的管控力度和管理水平。

(2) 加强对集体企业日常业务的监管与指导。主办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应当主动参与集体企业物资采购、工程承发包、废旧物资处置等全过程, 全面规范集体企业各项业务运作, 强化对集体企业年度资产经营审计制度, 建立防控机制, 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向集体企业延伸, 要求集体企业针对人、财、物等重要岗位、关键环节进行廉政风险排查, 及时开展各类关键岗位人员的提醒、警示谈话教育, 在此基础上完善防控措施, 逐步建立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

(3) 发挥集体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的功能。加强对集体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的研究, 对集体企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 经理层的职责和权限, 明确职工代表大会的权限, 建立一套包括决策程序、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人力资源、安全生产、党风廉政等各方面的集体企业管理制度, 提升集体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完善集体资产运营平台的运作机制。在主办单位统筹管理协调下, 按照管理层次和级次的要求, 组建各层面集体资产运营平台, 按照母子公司或总分公司的模式, 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集体企业集团, 在此平台下优化资源整合配置, 协调市场关系, 重组业务关系, 实施专业化或者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为集体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摘要:当前,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各级电力集体企业按上级统一部署已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 这是电力集体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大事, 对电力集体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电力集体企业如何有效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电力集体企业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管理

参考文献

[1]纪璐.浅谈国有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必要性[J].现代商业, 2008, (32) .

[2]李瑞芳.浅谈怎样做好企业清产核资工作[J].经营管理者, 2012, (19) .

篇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其次要弄清楚清产核资的范围是: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材料物资、应收款项等资产;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四荒地、水面、宅基地等资源。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清查核实集体“三资”

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逐项进行清查核实,全面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进行账实、账证、账账核对,确定盘盈盘亏情况。

二、界定权属,建立台账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在全面清查核实和权属界定后,按类别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及时反映增减变动情况。

三、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

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推行集体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制度,规范资产、资源的流转程序,强化财务公开和审计监督,全面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以规范“三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同时要注意以下五方面:

1.账务清理

按照有关会计制度核算要求,确保各项收支业务、资产、负债完整准确入账,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编制清产核资基准日的各类会计报表及明细表。

2.“三资”清查

逐项清理所有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对外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和账外资产、资源,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同时梳理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协议、合同,整理债权债务发生的有关书面证明资料。

在清查盘点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干部和群众,重点对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要以账面数为基础,账内账外相结合,逐笔逐项盘点;对资源性资产,以保存的历史资料为基础,采取实地查看与重新测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盘点。对清查中遇到的问题,要按照尊重历史与民主决策的原则,集体研究处理。对有物有账的固定资产,按原值登记;对有物无账的固定资产或价值不清的其他资产,由集体经济组织讨论确定评估价值,也可聘请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认价值;对报废、有账无物的不实资产,由经联社(居委会)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无异议后,列为报废和盘亏资产;对权属不清、存在争议的资产、资源,由经联社(居委会)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权属暂时予以登记,同时上报上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待权属明了后,再作调整。

3.核实

重点核实“三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4.公开公示

经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社监会核实并予以确认后,经联社(居委会)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及时将资产核实的初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并保存好相应的影像资料。

5.结果确认

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问题已予解决的,按照有关规定,召开社员(居民)会议或社员(居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再次是资产资源登记阶段。在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权属的基础上,会计委托代理中心要依据市批复的清产核资结果,分类设立各经联社(居委会)“三资”管理台账,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资源的名称、类别、数量、计量单位、使用状况、所处位置、保管人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租赁期限,承包费或租赁金及收交情况等。土地承包合同单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台账。

最后,完善制度阶段。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

定期清查制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源以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资产资源评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资源评估。

资产资源经营制度。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或出让经营的,要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集体经济组织以参股、联营或合作制经营的,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建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将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全部纳入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建账核算。不断完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机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尽快更好的使资产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让广大农民获得更多的资产性收益,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大餐”。

参考文献:

篇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村改居”工作,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依据市纪委、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潍坊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潍纪发„2012‟3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摸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明晰资产权属,健全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底数清晰、权属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二、对象、范围及内容

清产核资的对象是:辖区内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核算的村民小组;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管理职能的村、居、村民小组。

清产核资的范围是:上述对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材料物资、应收款项等资产;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园地、四荒地、水面、宅基地等资源。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清查核实集体“三资”。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逐项进行清查核实,全面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进行账实、账证、账账核对,确定盘盈盘亏情况。

(二)界定权属,建立台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在全面清查核实和权属界定后,按类别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及时反映增减变动情况。

(三)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推行集体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制度,规范资产、资源的流转程序,强化财务公开和审计监督,全面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以规范“三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按照“统一部署、分级负责、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全区统一工作时间要求,自2012年初开始,2012年10月31日前结束;统一采用省制定的报表格式和清产核资管理软件。

(二)工作步骤。具体分为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份完成)。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1)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这次清产核资工作在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由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高新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此次清产核资工作。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专门办公室,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实行统一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清产核资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街道要相应建立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组建专门班子具体抓,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村(社区)成立由党组织、村(居)委会、村务(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和会计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等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2)制定实施方案。各街道要根据区里的统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辖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

清产核资工作的关键在街道和村(社区)两级。各街道、村(社区)要根据区里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本级清产核资工作的具体任务分工和推进时间表,确保清产核资工作进度和质量。

(3)加强舆论宣传。组织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三资”管理及清产核资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此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支持配合工作开展,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4)组织业务培训。区、街要层层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专题培训,重点培训街道有关工作人员以及村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人员,明确清产核资工作要求、有关政策规定和统计口径等。

(5)建立工作联系点。各街道分别确定工作联系点,扎实深入开展工作,确保为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破解难题、探索规律、积累经验。各街道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总结联系点工作经验,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完善推进工作的方法措施。

2、清查阶段(2012年6月底前完成)。以2011年12月31日为清产核资基准日,村(社区)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要在区、街道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按照实施方案安排,对本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1)账务清理。按照有关会计制度核算要求,确保各项收支业务、资产、负债完整准确入账,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编制清产核资基准日的各类会计报表及明细表。

(2)“三资”清查。对各项资金、资产、资源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填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见附件)。逐项清理所有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对外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和账外资产、资源,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同时梳理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协议、合同,整理债权债务发生的有关书面证明资料。

在清查盘点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各村组干部和群众,重点对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要以账面数为基础,账内账外相结合,逐笔逐项盘点;对资源性资产,以村保存的历史资料为基础,采取实地查看与重新测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盘点。对清查中遇到的问题,要按照尊重历史与民主决策的原则,集体研究处理。对有物有账的固定资产,按原值登记;对有物无账的固定资产或价值不清的其他资产,由村集体讨论确定评估价值,也可聘请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认价值;对报废、有账无物的不实资产,由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无异议后,列为报废和盘亏资产;对权属不清、存在争议的资产、资源,由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拟定处理意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权属暂时予以登记,同时上报街道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待权属明了后,再作调整。

(3)核实。核实工作由村务(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具体负责,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积极予以配合。重点核实“三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4)公开公示。经村务(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核实并予以确认后,村清产核资实施小组应及时将资产核实的初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并保存好相应的影像资料。公示期间,村(社区)安排有关人员受理群众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公示期间,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三资”清查结果有异议的,村(社区)实施小组要认真组织复查复核,直至群众认可。如果在清查中不进行公示公开,引起群众上访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机构要设立监督电话,并在区内媒体上予以公布,接受群众举报和咨询。

(5)结果确认。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问题已予解决的,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6)汇总报批。街道对各村(社区)报送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查并确认无误后,将各村(社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录入•山东省农村集体清产核资统计系统‣,并编写本街道清产核资报告,上报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街道上报的各村(社区)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批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汇总表(表

18、表

19、表20)逐级汇总后,于9月5日前上报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于9月10日前上报市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资产资源登记阶段(2012年9月底前完成)。在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权属的基础上,街道、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要依据区批复的清产核资结果,分类设立各村(社区)“三资”管理台账,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资源的名称、类别、数量、计量单位、使用状况、所处位置、保管人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租赁期限,承包费或租赁金及收交情况等。“三资”管理台账由区负责统一印制,街道、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各保存一套资产、资源台账和经济合同台账。土地承包合同单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台账。

4、完善制度阶段。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

(1)定期清查制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源以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资产资源评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资源评估。

(3)资产资源经营制度。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实行承包、租赁或出让经营的,要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集体经济组织以参股、联营或合作制经营的,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4)“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2012年底前,各街道普遍建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全部纳入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建账核算。不断完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机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5、检查验收阶段。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后,各街道应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区领导小组将对各街道清产核资工作组织检查验收。对清产核资及“三资”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清产核资不彻底、走过场及“三资”管理工作问题突出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开展清产核资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清产核资工作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当前重要工作。区、街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责任,协调指导区、街道工作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精干力量,立足服从服务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

(二)明确职责。各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区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主动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积极,按时完成任务的要予以鼓励,对工作敷衍,拖全区工作后腿的要予以曝光;社会事务局要加强政策研究和业务指导,认真组织人员培训,切实抓好清产核资的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好工作经费,保障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审计、国土资源、教育等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清产核资的相关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把握政策。对清产核资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认真做好分析,加强分类指导,及时制定对策措施,统一政策界限,统一资产处置口径,形成清产核资的政策体系。

(四)强化监督。区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要深入街道和村(社区)、组,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严格审核清查结果,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借机擅自处置、私分集体资产,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五)推进改革。要把清产核资工作与我区目前进行的农村“村改居”改革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专门的审计和评估认定,并依此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依据,确保今明两年全面完成改革工作。

附件:

1、高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2、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登记表

附件1

潍坊高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清产核资工作领导组成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陈甲才

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副组长:傅庆学

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高文庆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张世良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调研员

成 员:段守华

财政局局长

徐建新

社会事务局局长 马恒昌

纪工委办公室主任 李向前

纪工委副书记

丛兴军

党政办副调研员、新昌街道党委书记 程

党政办副调研员、清池街道党委书记 孟祥韬

新城街道党委书记 钟世旺

新钢街道党委书记 牟者俭

社会事务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局,牟者俭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附件2

篇6: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一、县市区:

1、清产核资动员会。

2、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

3、编制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4、举办清产核资培训班。

5、督导辖区乡镇(街道)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编制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将辖区乡镇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及实施方案全部收集整理归档)。

6、分阶段召开会议。

7、分阶段督导检查。

8、典型经验总结及宣传报道。

9、清产核资工作中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及产权纠纷协调。

10、落实工作经费。

11、资料归档管理。

二、乡镇(街道):

1、清产核资动员会。

2、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

3、编制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4、指导村(街)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编写实施方案。

5、印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致农民群众的公开信》,并在村(街)公开栏张贴

6、指导村(街)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填写有关报表。

7、召开有关会议,及时督导检查。

8、纠纷调解,群众反映问题的落实。

9、搜集整理村级公示公开资料,并留存公示栏张贴影像照片。

10、档案管理。

11、“三资”代理中心建设。(建设标准另行通知)

三、村(街):

1、召开村“两委”会议,学习上级清产核资工作意见,研究拟定村(街)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及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成员(会议记录完整)。

2、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传达上级清产核资工作意见,讨论通过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及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成员(会议记录完整)。

3、在村(街)公开栏公示村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及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成员名单,留存公示影像照片并报乡镇存档。

4、利用村广播宣传上级清产核资有关精神和村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5、按规定清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并逐一登记。

6、整理清查结果,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提请审议。

7、清理结果经村民代表审议无异议后,在村公开栏进行公示,并留存影像照片报乡镇存档。

8、公示无异议,将清产核资结果整理造册,并报乡镇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审核。

9、与乡镇“三资”代理中心签订代理协议,委托乡镇代管。

篇7: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

摸清全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资产(包括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存量、结构、分布和管理使用情况,明晰产权关系,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登记台账,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农村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清产核资,全面摸清我乡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底数,做到账款、账实、账账相符;通过界定所有权,把应归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全部纳

一、任务目标

入管理范围,理顺产权关系;通过建立台账,及时反映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情况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实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动态化、规范化管理。

二、对象范围

(一)清查对象

本次清产核资工作对象是全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业、单位,包括未建立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及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代行集体资产管理职能的村、组。

(二)清查范围

本次清产核资的范围是全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截止2011年6月30日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

1、资金。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有积累及取得发包及上交收入、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投资收入、征用土地补偿收入、集体资产变卖收入、上级拨入资金收入、借入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形成的现金、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同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债权、债务一并纳入本次清理范围。

2、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投劳兴建购置的房屋、运输工具、农业机械、机电设备、林木、牲畜、小型农田水利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投资

(四)建立台账。依据清产核资结果,建立健全资金、资产、资源登记簿,对所有权归属、资产价值、经营管理等变动状况进行即时逐笔登记,实施资金、资产、资源的动态化、规范化管理。

四、方法步骤

本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自2011年9月开始,至2011年12月底前结束。具体工作步骤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1年9月30日前)

1、成立组织机构。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乡上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乡农村经营管理站负责清产核资日常工作。乡上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纪检、农经、财政、国土、林业等机构成员参加的清产核资工作组,承担清产核资具体工作。各村要成立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村会计(含报账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或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参加的工作小组,配合乡工作组做好本村的清产核资工作,切实加强对各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

2、制定实施方案。乡上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

点清查核实已经开发利用的资源性资产。对以入股、出租、合作等方式使用的资金、资产、资源,要深入相关企业、单位,在对有关经济合同的完整性、合法性审核评价的基础上,重点清查核实合同执行情况,并与各村组账务处理情况进行核对。

2、全面登记。清理核实后,要以村为单位,按照统一制定的•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登记表‣(见附件1),逐表逐项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要全面,事实要清楚,数字要准确,做到不遗不漏。

3、价值评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依法批准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或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依据财政部•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对清查出的没有纳入账内核算或无法取得购建成本资料的资产、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对清查出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资产、资源进行价值重估。价值重估或评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不得随意少估或多估。价值重估或评估工作结束后,重估或评估机构应当出具重估或评估报告,明确重估或评估价值,作为资产、资源入账或调账的依据。

4、产权界定。对产权不明晰或权属有争议的资产、

审核,乡政府备案。

7、建立台账。依据确认审核后的清产核资结果,乡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机构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台账。资金管理台账使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管理台账使用•固定资产登记簿‣、•农业资产登记簿‣和•库存物资明细账‣等;资源性资产管理台账使用•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登记簿‣,具体版式按省农牧厅统一规定执行。

8、汇总上报。乡清产核资工作组填制•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汇总表‣(见附件4),汇总上报乡经管站。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30日)

1、检查验收。乡上对各乡清产核资工作组织检查验收,重点检查是否按照本方案规定的要求、内容、程序开展工作,工作任务是否完成,工作目标是否实现。县上对各乡镇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检查验收中发现没有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底数不清、群众意见较大的乡村,要限期予以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工作总结。各村全面总结清产核资工作,并形成

各尽其职,加强沟通协作,增强工作合力,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乡农经站要切实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乡财政要充分发挥财务会计作用,积极参与工作指导。乡国土、民政、林业等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配合和指导。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三)注重宣传培训。乡村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相关政策,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乡上要组织开展清产核资业务培训,重点培训村级清产核资工作人员,准确把握清产核资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政策规定和统计口径,确保清产核资工作质量。

(四)加强检查督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乡清产核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定期开展检查,督促各村按规定程序开展工作,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清产核资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及时提

篇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一、总体情况

绥中县共有农业人口52万, 占全县总人口的83.7%, 农村党员18254人, 占全县党员总数的78.8%, 全县共有280个村党支部。因此, 绥中县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在农村。近年来, 绥中县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重点, 把农村经济建设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 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 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双创建”工程。

2003年11月, 经县委研究决定, 在全县农村全面实施了“双培双带双创建”工程。全面实施“双培双带双创建”工程以来, 各乡镇党委都把该工程作为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有效载体, 认真实施, 狠抓落实, 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几年来, 全县共培养党员致富能手1199人, 培养致富能手入党474人。其中进村班子96人, 任村党支部书记9人。

2. 开展标准化村党支部创建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的作用, 针对绥中县部分村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 部分党员作用难以发挥, 部分村无活动场所或缺少必要的办公设备, 部分村党支部常年不组织党员活动等问题, 从2006年开始, 创造性地在全县农村开展了标准化村党支部创建活动。

3. 全面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按照省、市委的有关要求, 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 全县共有7704名党员设了岗, 定了责, 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63%。通过“设岗定责”活动, 为农村无职党员明确了责任, 特别是经济发展类岗位上的党员, 成为了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4. 开展“五好”党员户创建活动。

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有力推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2007年开始, 在全县农村全面开展了创建“五好”党员户活动。全县24个乡镇、280个行政村的13568个党员户挂牌, 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从而切实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 通过对绥中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 感到绥中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突出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村级干部队伍结构不够优化。

经2007年村级“两委”班子换届, 全县共选举产生了1373名村干部, 其中:女性318名, 占23%;35岁以下的127名, 占9%, 36~45岁的395名, 占29%, 46~55岁的570名, 占42%, 56~60岁的193名, 占14%, 60岁以上的88名, 占6%;大专学历的175名, 占13%, 中专和高中学历的212名, 占16%,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986名, 占71%;掌握一至两门农村实用技术的632人, 占47%;拥有稳定收入致富项目的654人, 占48%。上述统计数据表明, 绥中县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偏大, 中老年村干部占了较大比重。村干部的学历层次明显偏低, 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村干部不足30%。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 是造成绥中县村级干部队伍结构不够优化的根本原因。

2. 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绥中县农村干部队伍中, 普遍存在着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够突出的问题, 全县村级组织建设缺少亮点。

(1) 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少数村干部, 特别是一些村委会干部, 政治素质较差, 认为自己是经民主选举产生的, 在工作中不服从乡镇党委的领导, 凌驾于村级党组织之上。二是有些村两委干部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点认识不够, 很少从政治角度观察农村形势, 关注农业现状, 考虑农民问题。三是绥中县村干部大都存在着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 缺少学习的内在动力, 理论功底浅, 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不多, 领悟不透, 贯彻不力。四是绥中县村干部整体开拓意识不强, 少数年龄偏大的村干部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办法不管用, 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

(2) 有些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绥中县村干部离任后的生活没有保障, 很多村干部在任职期间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村里的事业, 没有时间打理自己家庭的生产生活, 每月的工资报酬也不高, 仅够维持生活, 造成有些离任老村干部的生活非常贫困。在任村干部因有后顾之忧, 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3) 个别村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方法单一, 以自我为中心, 搞“一言堂”。二是实干精神不够强, 虽有工作想法, 但落实功夫不足, 不能“一杆子插到底”。三是自我要求不够严, 待人处事不能“一碗水端平”, 难让群众信服, 甚至以权谋私, 损害群众利益。四是政治立场不够稳, 明辨是非能力不强, 有的甚至参与地方宗派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

3. 村级组织的工作方法不科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要求村级组织转变工作职能, 学会用经济、政策、法律手段开展工作, 服务群众。但是, 目前绥中县一些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催粮收款等传统的工作职能不存在以后, 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了;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着“老办法不顶用, 新办法不会用, 硬办法不敢用, 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 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

三、几点建议

村级“两委”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广大村干部处在农村生产工作的第一线, 肩负着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社会事业的重任, 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可靠保障。为加强绥中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突出重点“抓”, 解决“不能配强”的问题。

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加强村干部能力建设, 关键是要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选准配强一支坚强有力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是拓宽选人途径, 更新用人观念, 通过多种方式, 将政治可靠、懂经营、会管理、开拓性强、勇于进取、群众信任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二是在换届选举中进一步坚持“两推一选”, 大力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选贤任能, 使村级组织既精简人员, 又便于协调工作。三是选人过程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特别是村委会换届选举, 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扩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积极稳妥地推进绥中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 加大力度“育”, 解决“不能干事”的问题。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要加强对“两委”村干部的政策理论培训, 加强对村干部进行农村实用技能和农村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加强对村级干部转变思维方式的培训。二是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应该鼓励村干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历继续教育, 全面提高绥中县村干部的文化水平。三是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 成立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 抓好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储备大批人才。四是继续开展好“双培双带双创建”活动, 把更多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把更多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 推动绥中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 健全制度“促”, 解决“不会干事”的问题。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健全和完善村级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全县村级组织分工, 村干部工作职责、程序、考核、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 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的工作行为。二是健全民主制度。健全和完善民主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

4. 保障待遇“留”, 解决“不愿干事”的问题。

一是在政治上进行激励。要建立科学的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形成严管严惩、扶正压邪、优胜劣汰的村级组织工作机制。二是在经济上要给甜头。改善村干部工资结构。同时, 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探索绥中县解决离任老村干部的工资待遇问题, 从根本上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5. 营造环境“扶”, 解决“不敢干事”的问题。

一是要营造创业环境, 加大对优秀村干部的奖励力度, 特别是对那些因大胆改革、大胆发展、大胆维稳、政绩突出而有争议的村干部, 及时帮助他们澄清是非, 大胆使用。二是要营造政策环境。通过着重加强村委会干部的政治素质, 进一步协调村“两委”关系, 引导村“两委”干部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矛盾, 全力推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是要营造舆论环境,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 大张旗鼓地宣传绥中县村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分子, 使其他村干部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干有劲头。

上一篇:文屏山遐想作文下一篇:折玫瑰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