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5-17

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6篇)

篇1: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郭傲*

摘要: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新事物在还有很大的研究和探索价值,而如今正是银行保险茁长成长的时候,他拥有许多优势,但在中国市场,迎来这一事物不久,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许多风险,但在这风险之下的利益也是极为吸引人的,本文主要介绍了银行保险,并阐述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其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银行保险优势问题对策

一.银行保险的含义

银行保险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的服务。银行保险不同于其他金融产品,服务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概念,在金融合作中,体现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强强联手,互联互动。其最大特点便是能够实现客户,银行,保险公司的“三赢”。

二.银行保险的优势

(1)成本较低

保险公司通过银行的网点销售自己的保险产品,可以使自己的营运成本降低,随之可以使保险产品的费率有所下降,给顾客以更大的实惠,同时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客源。

(2)安全可靠

顾客在银行办理业务购买保险,可以确保自己的资金安全。

(3)购买方便

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各地,形成网状覆盖,其面积大,顾客可以在任意地点办理保险业务,方便快捷。

(4)选择多样化

保险业务种类繁多,顾客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进行购买投资。

银行保险正是保险公司与银行两大强势金融机构优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服务。它拥有了保险公司强大的各色保险业务,各种更具竞争力的保单和银行那多如牛毛的营业网点,将两种优势融为一体,是其自身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吸引到越来越多命中的关注与热情。银行与保险公司的相互弥补使其能够占据更广阔的市场。

三.银行保险在国外的发展

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比利时的CGER,西班牙的Caixa of barcelona以及法国的CNP,这些公司从19世纪就已经全面提供银行与保险业务。但一般认为银行保险的真正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那时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大金融产业支柱联手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逐渐明朗,特别是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的混业经营得意迅速发展。

国外保险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 郭傲,2010160997,金融系保险100

2(1)第一阶段,孕育阶段

在1980年前,银行保险仅仅局限在银行充当保险公司代理人这一层面上,严格意义上的银行保险尚未真正出现。

(2)第二阶段,萌芽阶段

大约开始于1980年,银行推出一些与传统业务大相径庭的理财产品,开始全面介入保险领域。

(3)第三阶段,成长阶段

银行保险发展的关键时期,大约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如新设,并购,合资等)来满足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对其全面拓展业务的需要,银行介入保险的形式以及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也日趋多样化。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将银行保险推向了高潮。在亚洲,银行保险的销售逐占上风,香港的银行也方兴未艾。可以说银行保险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大势所趋。

四.银行保险在中国的发展

银行保险在中国属于新兴事物,其发展目前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

从1992年银行保险进入中国,许多有着敏感嗅觉的银行家,保险人员便开始关注他,而在1992年到1999年这八年中,中国开始对银行保险的运行进行探索。1992年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国内最早开展银行保险业务的商业银行开始利用其庞大的资金和客源与国内外多家保险公司进行深入合作。银行保险开始走入中国家庭。

(2)高速成长阶段

从1999年到2005年中国银行保险业做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许多银行保险业务全面进入专业道路,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银行保险业务在这期间可为进入了黄金期。

(3)深层次合作阶段

保险公司和银行通过股权结构相互渗透,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出现混业融合的模式。中国银行在2005年一月通过分公司变为子公司的方法成立中银保险,成为首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保险公司。

五.银行保险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1)观念老旧

现在中国银行经营银行保险业务是将其看做副业来经营,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利益分配存在问题

利益分配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合作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而利益分配不公平,不合理严重阻碍了银行保险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利益分配的不均使银行和保险公司都缺乏积极主动性,双方业务合作无法得到保障。银行利用手中的网络、信息、客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占居了银行保险博弈中的有利位置,通过索要高额手续费方式,直接造成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提高。2002年,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银行保险成本的上升严重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如何决断

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新事物,要得到百姓的认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代理业务逐步扩大,需要几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积累才能形成一定规模。中国市场对银行保险的长远发展关注不够,只注重短期利益,这样做的危害是会扼杀银行保险的未来,以及其极大地长远利益。

(4)服务专业度不够

保险业与银行业虽然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仍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别。这就要求银行从业人员首先要有保险观念和保险意识。其次要有保险专业知识,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而如今中国市场专业服务程度较低,保险从业人员和银行柜员的保险理念不足,客户经理中仅仅将自己定位于销售人员的占大多数,缺乏丰富的理财知识,没有真正向客户提供保障计划。银行职员对银行保险业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职员的保险知识也不足。由此造成了储户对银行保险产品的不信任,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产品,也就难以真正接受。因此银保产品在销售困难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退保率。

(5)合同条款有待完善

中国国内银行保险合同合同条款通俗化不够。合同条款作为一种专业合同的说明,必须严谨,全面,详尽,但由于保险条款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名词太多,因而对一般顾客来说,显得晦涩难懂,容易理解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总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起步较晚,成长较快,但近年发展步伐有所放慢,经营模式主要为松散型协议合作,银行主要充当兼业代理人角色,并从专属代理人转变为独立代理人,银行保险产品以寿险产品为主,且主要是分红和固定收益产品。银保关系尚未理顺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还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协议代理阶段,远未形成长远的、利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造成双方更多地在代理手续费上进行博弈。这些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银行保险在中国的发展。

六.问题的解决方法

(1)保险公司与银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

保险公司与银行应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优势,在既有的框架下,主动升级业务模式,形成战略同盟,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合作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升级更替,短时间内可以分散竞争的集中度,为合作双方赢得时间,事项双方的稳健发展。在长期,通过不断深入合作,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深化的结果就是使业务模式演进,是整合程度不断升高。

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战略组合框架,在资金、业务、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银行保险合作的成功模式。各寿险总公司和各代理银行总行层面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制订合作计划,规范、管理双方的合作关系。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亚洲,通过参股太平人寿姐妹公司、同属中国保险控股集团成员的太平保险,与后者形成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惟一一例有间接股权关系的银行-保险同盟。凭借这一层“特殊”关系,在太平人寿内地复业的第一个完整财年(2002年),太平人寿揽进了11亿多的保费收入,这相当于先前中资寿险公司开业五六年的战绩。其中,银行保险几乎占接近80%。工商银行与太平人寿合作的成功,可以为其它保险公司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也为银行保险合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

(2)重视银行保险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重视银行保险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银行保险人才的缺乏,是限制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一个瓶颈。对此,保险公司和银行应加强培训,通过培训,提高银行保险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在技术、业务上培训出合格的银行保险销售人才。也可考虑保险公司人员直接进驻银行分支,可以担任理财顾问的角色。这是解决银行柜员保险知识欠缺、销售产品不积极的有效办法,并对促进保险机构和银行业务融合起一定的催化作用,有利于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3)进行营销和产品创新

进行营销和产品创新,形成保险和银行的真正融合。首先要实现产品上的有效融合,使产品成为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共同代表,使双方找到真正的利益(而非仅仅利润)交叉点。目

前市场上银行保险产品一般为短险,保障性较弱,新产品的开发应侧重于保障性和长期性。在银行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保险公司应开发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的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降低趸缴产品在银保总保费中的比重,提高十年期以上银保产品的销售比例。同时现有的投资连接保险和分红人寿保险也可成为重点发展对象。有了好的产品,销量才会上升,利润才会增加。银行保险双方也才能实现双赢。

在销售方面,要打破银行柜台的单一销售模式,通过一套专业工具为客户提供银保业务个性化服务,向公众普及银行保险知识、推荐银行保险产品、开展银行保险咨询。此外,还可以实施分层营销、联动营销、合作营销、客户营销以及产品营销等多种销售战略。通过新的销售方式,将银行保险带出银行柜台,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双向沟通,提供适合的风险保障计划和个性化服务。同时银行保险的保险条款应尽量设计的通俗易懂,让进银行的储户能看懂条款或辅助宣传材料,以避免因银行代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而影响业务的发展。我国保险公司应当进一步拓宽经营思路,更新经营理念改善经方式和手段,在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前提下探讨新的银保合作模式。

(4)加强内部监管,奖惩分明

加强内外监管,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银行保险虽然能带来各种收益,但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则,它自身所具有的潜在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现实风险,所以,应通过划清银行保险各自的职责权限,进行强有力的监管等方法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共同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激励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内能推动销售,长期可能损害业务发展。所以长期内,双方应该把激励与培训结合在一起,运用“软”激励,例如提供资助让业绩优异的银行职员参加高级金融理财课程,或者资助他们考取有关认证等,辅助他们进行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而非简单地给予金钱等“硬”激励。

(5)完善法律法规

尽快建立和完善银行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制止和消除不正当竞争。如规定费率波动范围、规定银行佣金的比例及合作协议签订的基本内容。同时,通过各方面宣传和教育,加强客户的保险理念和保障意识。以法律为依托,以现实生活为宣导,使银行保险为社会所普遍认同和真正接受。这是其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保险监管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杜绝不正当竞争,为银行保险发展创造公平健康的大环境。为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银行保险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并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加强监管当中的协调和配合,防止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

篇2: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银行保险合作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服务融合的产物,已成为银行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关键词:银行保险 存在问题 对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世界范围内金融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经营的趋势在西方国家日益明显,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例如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由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这是国际上早已盛行,且目前在中国普遍存在的银行保险合作形式。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 国内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起步于1995年。当时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如泰康、新华和华安等为尽快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代理协议,开始尝试联手开拓市场,迈出了我国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第一步。近几年,我国的银行保险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银行保险业务量在寿险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到3.5%,到2002年,银行保险已经夺取了寿险总收入20%的份额,2002年国内寿险总保费收入增长16.56%,同期银行保险增长则达到400%,截止到2003年银行代理寿险业务收入已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7.1%,成为人身险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2003年1月1日后,国家放开银行保险代理中“1+1”模式的限制,一个银行的网点开始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同一网点代理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逐渐由险种的竞争转向手续费的竞争。除去向银行交纳的3%-5%的手续费,在银保业务方面保险公司几乎是没有利润的,难怪现在各大保险公司的银保部门十个有九个都说赔本赚吆喝。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 银行保险市场激烈的恶性竞争使保费和利润同步减少,为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银保关系尚未理顺 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还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协议代理阶段,远未形成长远的、利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造成双方更多地在代理手续费上进行博弈。这种状况,在“1+1”的兼业代理模式下如此,在取消“1+1”模式后,这种状况也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的银行保险还只限于单一的银行兼业代理经营保险模式,是浅层次的合作,实质性的“战略联盟”不多。银行保险双方的利益很难统一,各保险公司开发的银行保险产品很类似,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并没有形成相互融合、补充的态势,导致双方存在较大的猜忌和互不信任。银行利用手中的网络、信息、客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占居了银行保险博弈中的有利位置,通过索要高额手续费方式,直接造成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提高。2002年,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针对银行代理费用不断攀升的情况,曾有人对取消“1+1”模式提出质疑,但是为避免手续费的正面交锋而退求独家代理的方式并不能治本,保险监管部门应给予寿险公司更为明确的操作规程,最好能统一手续费的支付标准。如果银行能积极介入的话,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更具可行性。比如各家保险公司统一向银行支付相同标准的手续费,再由银行拨出其中一部分统一对临柜人员进行奖励,而不是像现在由保险公司直接支付。保险从业人员和银行柜员的保险理念不足 客户经理中仅仅将自己定位于销售人员的占大多数,缺乏丰富的理财知识,没有真正向客户提供保障计划。银行职员对银行保险业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职员的保险知识也不足。由此造成了储户对银行保险产品的不信任,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产品,也就难以真正接受。因此银保产品在销售困难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退保率。营销宣传片面 目前我国的银行保险产品以分红型为主,保险公司和银行对红利的过多宣传,容易误导投保人,也偏离了保险产品的本意。一项对银行代理分红保险投保人的回访表明,有48%的投保人购买分红险是看重其红利,28%的投保人看重其保障功能,24%的投保人则是二者兼顾。可见近一半的投保人为红利购买分红险,他们把购买分红保险当作了投资理财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看作是储蓄的良好替代品。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银行代办人员存在着较为集中和普遍的不当宣传、讲解问题,他们将银行代理分红保险与银行存款、国债进行片面比较,一句“能保本有固定利息、有红利还不上利息税”的介绍,就把众多的储户变成了银行保险的投保人。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其根本立足点还应该是保障性,银行保险产品的保障性本来就不强,加上多数投保人并不看重,红利就成了投保人的惟一理由。保险公司把主业放在理财而非保障,偏离了主业,以己之短搏人之长,自然是要吃亏的,保险业又一次自食了经营中短视行为带来的恶果。投保人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势必引起一场信用危机。投保人在潜意识中将银行代理保险产品与银行信誉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银行保险的畅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银行以自己的信誉对保险产品进行了“保证”。因而这场危机不仅会危及保险公司,还会席卷在人们心目中形象高大的银行,有可能导致银行保险合作出现裂痕。

篇3: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网络安全方面。

网络安全是网络银行发展的核心问题, 网络支付信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一是信息的保密性, 即只有信息的特定接收人和发出人才能读懂信息。二是信息真实完整性, 即信息在网络传播时不会被篡改。三是信息的确定性, 即信息的发出和接收者均不可抵赖已收到的信息。银行业的网络运行是有技术风险的, 既有系统风险又有操作风险, 这与网络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密切关联。

(二) 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的金融立法相对滞后, 网络银行的政策法规建设不够健全, 网络银行监管机制落后。我国的网络银行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几乎空白的情况下迅速出现并不断演进的, 带有浓厚的自发性。现有的法律依然远远不能满足网络银行业务监管的需要。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现有的管制, 主要针对传统银行业务。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在网络银行时代, 其监管效率、质量以及辐射面都大打折扣。

(三) 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网络基础建设及技术水平落后, 信息化程度偏低阻碍了网络银行的推广与发展。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还相对落后, 电脑普及率、光纤覆盖率及网络吞吐能力都非常有限。在全国的1000多万家企业当中, 大多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网络普及率的偏低直接造成网络银行业务的推广受到限制, 影响其用户数量及业务量的增长, 对于网络银行在中国的普及及技术水平的提高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 监管制度、网络交易立法不够健全、完善。

我国的金融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网络金融立法还处于酝酿和发展中。目前, 网络银行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 出现争端时责任的认定、承担、仲裁结果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问题是现有条件下难以解决的。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 各银行、高科技企业势必为争夺市场和客户展开激烈竞争。因此, 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

三、促进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 加强网上支付安全。

为了解决网上交易和支付中的安全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和十几家商业银行早就于1999年8月, 建立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 (CFCA) 。CFCA作为—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 专门提供基于PKI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的数字证书服务, 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安全的基础, 建立彼此信任的机制。 此外, 商业银行通过与在线支付公司以及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 为各种行业的网络商户提供安全而快捷的网上支付解决方案, 通过采用数字签名 (DS) 、全球互通付款的安全技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SET) 、国际通用数据安全传输认证SSL128位加密保护等国际先进安全措施确保网上支付安全, 从而提供了快速、简单的安全验证服务。值得欣喜的是, 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网上支付、数字签名的法律依据, 确定了电子合同、数字签名与纸合同的同等效力;同时承认电子文件与书面文书具有同等效力。从网上贸易来看, 它确定了网上交易参与者的合法身份, 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用度, 进一步确保交易双方实现安全的网上交易和支付。

(二) 尽快建立或完善各类有关网络银行和在线支付的法律法规。

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条文, 对在网上银行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进行严惩, 必须根据网上金融业的实际情况, 修改或制定适用于网络银行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 同时我国应加强与国际刑警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和磋商, 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 来确保网络金融业的顺利发展。大力营造网络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 扩大网络银行的生存空间。

(三)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在商务全球化的前提下, 商业银行必须拥有先进的金融电子化信息网络系统, 网上银行服务手段的更新发展也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 而不可回避的现实是, 目前金融电子化建设相对滞后, 各家商业银行的支付信息系统普遍适应不了网络银行发展。为此, 在世界银行和英、美等计算机公司的支持协助下, 中国人民银行在网络基础设施建成的基础上早已开始大力实施中国国家化支付系统 (CNAPS) 的建设。CNAPS为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个良好的支付平台, 为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 接受电子货币打下基础。

(四) 加快网络银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网络银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和金融的高度渗透性, 既懂金融又懂网络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的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因此, 我们既要努力引进人才和国外先进智力, 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和特别是业务培训工作, 努力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电子商务规则和网络银行运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由于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各种内部、外部环境的制约,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 我国政府、相关机构以及银行, 均应加大改革力度, 从各个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推动我国网络银行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张宽海.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篇4: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银行保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6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0.1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0-29-03

一、银行保险概述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银行保险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初始意义具有明显的“银行”与“保险”融合特征,其内涵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因此,在银行保险业的理论界和实业界对银行保险的涵义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下面从销售渠道说、产品服务说、经营策略说三种不同角度对银行保险的定义进行归纳。

(一)销售渠道说是对银行保险最为直观的理解,也是银行保险发展早期的主要定义方式

从银行保险的最初形式来看,所谓的银行保险就是利用银行等渠道来销售保险产品。DolisaK.Flu在世界著名的瑞士再保险公司发表的《亚洲的银行保险》报告中也认为,从最为简单的形式上看,银行保险就是经由银行销售保单,也就是银行代销保险。

(二)产品服务说是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

学者AlanLeach在其出版物《欧洲银行保险中的问题及2000年发展前景》一书中提及:“银行保险是包括传统银行、储蓄银行和建房协会在内的,对保险产品进行制造、营销和分销的服务。”英国保险业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的一种经营行为,即银行销售通常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我国学者郑伟、孙祁祥也从产品提供的角度来理解银行保险,认为“银行保险,又称银保融通,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的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安排,其中,保险公司负责产品的制造,银行负责产品的销售。”经营策略说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与其主业经营相关的商业策略。

(三)经营策略说强调银行与保险公司两个不同的金融部门联手进行产品开发、营销和分销

我国学者栾培强对此定义为“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张洪涛则将银行保险视为“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从人们对银行保险的涵义理解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银行保险应该属于一种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基于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在归纳汇总并比较了国内外研究对银行保险的几种定义后,我们可以归纳出银行保险的定义:银行保险是指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相互渗透融合的战略,是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为共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兼备银行和保险特征的金融产品,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金融服务。

二、当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银行保险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金融保险市场发育程度低、居民金融保险理财知识贫乏、银行和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经验不足、监管力量薄弱等原因,我国银行保险在短时期内的爆炸式增长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内嵌价值低,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很小。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大多数是夏交分红型保险,这种产品期限短,现金价值高,保险公司可计提费用很低。在很低的计提费用中保险公司还要支付高额银行手续费、销售人员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实际费用盈余非常微薄。由于期限短,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运用的收益也比较低。如我国近几年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一般在4%左右(国外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一般可以达到10%以上),客户对这类产品的回报期望值又很高,希望达到或高于同期国债收益水平,保险公司面临着极大的分红压力。因而这种产品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益很小,有些精算师甚至认为这种产品给保险公司带来的价值为负数。

(二)银保双方合作比较松散,发展极不稳定

银保双方通过协议合作,合作关系比较松散,银行保险的发展极易受银行方面政策调整变化的影响,发展很不稳定。在银保合作中,大多数银行尚没有将这项业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保险公司的推动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业务操作中,基层代理银行政策忽左忽右,保险公司经常疲于应付,业务发展很不稳定。双方除进行销售环节的代理合作外,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利益分享方面基本没有合作,合作层次很浅,双方的合作处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

(三)费用竞争异常激烈,影响正常的经营秩序

随着进入银行保险市场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银行网点和客户资源成为保险公司争夺的稀缺资源。由于各家保险公司产品高度同质化,费用竞争成为可运用的最佳武器。于是各保险公司大打费用战,银行手续费、业务推动费等费用越来越高,经营成本剧增。而且在竞争中,部分保险公司人员暗中采用高额费用贿赂银行关键人员和柜面人员,扰乱了银行保险的正常经营秩序。由于银行保险产品可提费用低,利润贡献少,道德风险高,部分保险公司不堪重负,主动退出市场。

(四)银行保险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欧洲国家都是在保险市场发展数百年后才出现银行保险的,而我国是在保险市场未得到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就出现了银行保险,居民保险知识贫乏,这给银行柜面人员不正常地向客户说明产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银行保险销售中存在一定的误导现象。银行柜台在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经常将保险与储蓄相比,有时甚至干脆说成是“高利率的储蓄产品”,套用储蓄产品的本金、利息等概念说明保险产品。由于在银行购买,很多客户误以为是银行产品。如果客户在满期给付时发现不是银行产品,并且收益比银行存款低时,就会产生受骗上当的感觉。由于银行保险的保险费几年累计已有几千亿元,客户数目庞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银行、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正常经营秩序,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三、加强我国银行保险管理的对策

在我国当前银保业务火热的情况下,应该时刻警惕银保业务的以上潜在风险,并作出积极防范。各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经验表明,若使银行保险得到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必须实现“三赢”,即:客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保险公司可以扩大产品销售,同时减低经营成本;而银行则提高了客户忠诚度,增加了利润来源。针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为了实现“三赢” 的目标,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提高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能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开发适销的银行保险产品,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关键。保险公司要维持生存,就必须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和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该根据我国消费者拥有的基本保障不足,急需养老、健康等产品的实际情况,开发多种产品。适当提高保障型产品和期缴产品比例,优化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市场上存在产品单一、保障性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保险公司将部分产品销售职能转移给商业银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保险产品的销售效率;但由于其产品均由银行进行销售,使保险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往往弱化,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也越来越少。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办法是银保联手创新产品,不能完全由保险公司闭门造车、独家开发。保险公司应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使产品能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保险双方必须加强合作,建立银行保险联合开发产品的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又可以开发出既适合银行销售又符合客户需求的银行保险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二)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对客户资源的控制和管理

银行保险带来了一定的客户转移、客户认知度和忠诚度下降、保险公司不能对客户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客户资源方面的风险。保险公司必须深层次考虑客户的忠诚度和公司长远发展,做好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对客户的投诉要及时处理。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提高对客户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客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客户服务,除可以维护已有的客户外,还可以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动,并通过带动效应,拓展新客户,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应该消除顾客对银行保险产品存有的搭配销售的心理障碍,要让消费者感到银行保险产品提供的附加服务是能够为他们带来利益的。对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人员的资格应作出限定,例如要求他们参加上岗前的培训并必须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等。

另外,还要建立银行保险的客户治理系统。首先,由于现有保险公司的系统不能支持多家银行的保费自动转账功能,客户无法通过电话、ATM机或各个网点的银行系统,实现保单自动查询、保单自动更改、保单贷款等操作。因此,加快银行保险的电子化建设,实现保险公司数据系统与银行业务处理及结算系统的联网是当务之急。其次,人工操作易带来操作风险,所以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尽快建立起客户治理系统,对客户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和控制,减少操作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第三,银行保险业务客户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需要与相应的客户治理系统匹配。保险公司应利用银行已有的客户信息,建立起自身的客户信息档案,通过这些信息,提高续保率,以获得客户的长期忠诚度,并利用现有产品充分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提高保单的附加值。

(三)适当提高银行与保险的融合程度,建立银保长期合作机制

从国外的经验看,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利润共享与互惠互利的关系。根据世界银行保险的情况,银行保险根据融合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建立合资企业、金融集团四种融合模式。这些模式中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的环境、产品等因素采用不同模式。我国以分销协议模式最为主要,这种“多对多”松散的短期合作,经营不稳定,风险较大。融合程度较高的模式(如战略联盟和合资企业)可以使双方协调一致、减少冲突。产权上的融合和制度安排可以使双方利益和目标一致,减少委托代理问题,提高银保业务的稳定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的多是一年期的代理协议。这种短期的随意性很强的协议,无法保证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根据目前现状,保险公司应该主动与银行建立更高程度的融合模式,如战略联盟协议、建立合资公司或金融集团等,改变被动的局面。这些模式或通过更紧密的合作或通过产权上的安排有效解决目前对银行的利益驱动不够、代理手续费过高、销售误导等许多问题。在目前我国银保双方尚不能进行资本参与或就某类特定产品的分销建立合资企业的时候,为维系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应签订长期协议,并明确界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责、权、利关系。银行专注于销售,保险公司专注于产品开发和人员培训。银行除收取手续费外,还应分享保险业务的部分利润。保险公司和银行在定位清楚、各司其职的基础上,从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风险防范出发,应立足长远,避免短期行为。保险公司要加强银行网点的人员培训工作,提高银行柜台人员代理保险的积极性。应考虑银行柜台人员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偏差,既要照顾企业的利益,更要照顾银行柜台人员的利益,做到按照经营状况和绩效,对银行柜台人员作出适时、客观、公正的奖惩,使其行为目标接近资本所有者的目标,有效化解银行保险的操作风险。

(四)分销方式多样化,重点完善客户经理制

我国目前银行保险营销方式单一,主要通过柜员销售,这使得银保业务的稳定性面临更大的风险。而且这种方式只适合销售简单的产品,不适应我国银行保险的长期发展。在世界银行保险市场上营销方式除了银行柜员还有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直销(电话、邮寄、网络等手段)、个人代理人等。而在美国,使用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最为普遍。在欧洲简单的产品是通过银行柜员直接销售的,但是对于一些富裕阶层销售的较为复杂的产品则由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来销售。欧美银行保险市场营销的重点就在于开发运用多种销售模式,综合利用不同的销售模式。多元化的销售方式有助于细分市场,实现产品、营销能力和顾客的匹配,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根据对不同营销方式的比较,客户经理制是一种高效的分销方式。客户经理强调主动挖掘银行客户资源并积极营销和服务。客户经理与客户建立全面、明确、稳定的服务对应关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一体化服务。我国目前的银行保险客户经理制还很不完善。在某些保险公司又称专管员,职能主要是负责渠道的维护和管理,而缺少主动的理财服务和营销,更谈不上主动挖掘客户资源。因此,完善我国客户经理制是加强对银保渠道的控制、降低银保业务风险的当务之急。保险公司可以在取得银行同意的情况下主动选派自己的客户经理到银行网点提供保险销售和理财服务,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客户资源并加强对银行网点和客户的管控。

参考文献:

[1] 孙祁祥、郑伟.金融综合经营背景下的中国保险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 范云飞.论我国银行保险的风险及监管指引[J].上海保险,2010,(10).

[3] 陈文辉、李扬、魏华林.银行保险、国际经验及中国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4] 孟昭亿.银行保险的经营与监管[J].银行家, 2007,(04) .

[5] 解晓非.强化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的协调与合作[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93) .

[6] 闻岳春.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7,(6).

[7] 胡浩.银行保险——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丛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8] 卫新江.银行保险基于国际经验的考察[J].国际金融研究,2005,(04).

[9] 宋雪枫.欧洲银行保险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

篇5: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镇银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其自身的特点,导致其风险聚集性较强,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一系列风险控制手段来控制风险,但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非常弱。而内部审计可以从内部形成对管理层面和经营层面的监督、控制和修正,通过内部审计检查和评价内控系统的严密性和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漏洞,及时提醒经营管理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是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

内部审计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引起管理者和经营者的高度重视。一些行开立以来没有及时设立内审部门和岗位,有设立的也是形同虚设,审计职能难以发挥。

二是内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懂审计、懂相关制度法规、懂业务的人寥寥无几。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审计,项目质量不能保证。

三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由于管理者对内审工作没有高度重视,对内审的依赖和关注度不够,内审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

四是内部审计自身风险较高。风险防范的范围比较窄。应对措施:

一是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是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视、培育和指导内审工作,使之真正成为自身的“眼睛”。

二是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为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质量,就需有一批综合业务素质高和业务能力强的内审人员,所以要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内审队伍,严格把关将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复合型人才安排到内审岗位,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审计人员的极积性。

三是强化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员素质是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所以要加强对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专业培训,使之真正成为在新形势下能适应内审工作任务要求所需要的人才。

篇6: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佛山市中院南海区人民法院

近几年来,伴随着城市房地产迅猛发展,涉及银行房贷类的执行案件数量也逐年上升,如南海法院2006年此类执行案件占该院执行案件总数的16%以上,此类执行案件存在较高的同质性,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案件执行周期长。此类案件一般通过拍卖抵押物来执行,拍卖抵押物要通过执行通知、限期责令搬迁、查封、评估、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的排期、拍卖、过户等诸多环节,周期较长。

二是被执行人大多下落不明,送达困难。银行提供的被执行人住址往往为抵押物的所在地,但当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早已不知去向,由于难以确定住户是否在此居住满一年以上,被执行人的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执行人员只得在住所处张贴各种文书,同时又向户籍所在地邮寄送达文书。但此种邮寄常常无法取得有效的回证,被执行人拒绝签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使得执行中大量的文书送达工作效能较低。

三是开发商的连带责任大多无法落实。在涉银行房贷类案件中,判决大多确认开发商在抵押物价值外承担连带责任。但在执行实践中,有的开发商开发完一个项目后即下落不明或解散注销,即便开发商可以找到,但项目完成后公司基本上都已无财产可供执行,银行对于抵押物拍卖后不足补偿的数额也缺乏继续查找财产线索的积极性,案子往往在拍卖抵押物后即做结案处理,判决书中确认的开发商承担的连带责任无法真正落实。

四是房产拍卖成交后,新业主的实际入住存在困难。由于被执行人在拖欠银行按揭款的同时,也拖欠物业管理处的管理费和水电费等,当房产拍卖后,物业管理处往往提出让新业主支付前业主拖欠费用的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物业管理处则会找出种种理由阻挠新业主办理入伙手续,导致拍卖房产难以交付。

针对上述问题,南海法院建议:(1)银行加大资信审查力度,严格控制信贷质量,并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政策发放贷款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降低银行的放贷风险;做好贷后调查工作,定期监控抵押物情况,防止抵押物价值的贬损;建立动态的贷款监管系统,完善贷款去向利用调查制度,防止有些发展商套取银行贷款行为的发生。(2)建设、国土等部门严把房产预售关,完善购房合同备案制度。建设、国土等部门在房产预售阶段严格把关,未交清地价的一律不予办理房产预售登记。同时完善购房合同备案制度,杜绝一房两卖甚至多卖现象的发生;建立不良发展商信息登记制度,增加其违规成本,遏制违法现象的发生。(3)对非法阻挠合法新业主入住的物业管理机构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应将相关法律关系对物业管理处释明,责令其对于前业主拖欠管理费纠纷另寻其他法律途径解决,而不得借机阻挠新业主的入住。(4)法院可根据银行房贷执行的规律制定相应流程,提高执行效率。银行按揭类案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同类性的特点,法院可以制定该类案件的执行流程,对执行的各个阶段作出具体的规定,例如对送达方式、搬迁期限、不足案款的执行等问题进行统一明确的规范,以统一的标准办案规范指导执行工作,减少执行的盲目性,提高执行效能。

商业银行抵销权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裴蓓 王志毅

一段时期以来,大量借款人到期不归还贷款或者采取各种方式逃废商业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和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类重要民事主体和借款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是所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抵销,是指互负债务的当事人将自己的债务与相对人的债务按对等数额抵充以消灭债的关系的行为。可以进行抵销的权利,就是抵销权。商业银行抵销权是指商业银行作为行使抵销权主体的抵销权。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吸收公众存款和以借款合同的形式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通常认为,存款是银行对客户的负债,而贷款是客户对银行的负债,在存款人和借款人竞合的情形下,商业银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将存款人的贷款抵销应保证支付给借款人的存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权利人自我救济的手段,抵销的法律价值在于公平和效率,而尤以后者为重。它在消灭两个请求权的同时减少了商业银行实现债权的成本,使得商业银行不必通过仲裁、诉讼、强制执行等繁琐的法律程序即可及时收回贷款,确保了商业银行债权有效、快捷、顺利地实现。

早在罗马法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银行抵销权的规定。在商品交易不甚发达的社会,抵销发挥作用的空间狭小,也未受到重视。现代社会,财产日趋债权化,请求权已是主要的财产形式,大量的请求权为抵销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尤其对于以金钱请求权为主要业务对象的银行来说,抵销更显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抵销的立法日臻完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在金融业务中发挥着几乎与担保制度相同的重要作用。

我国立法首次出现“抵销”一词,见于1986年12月2日通过的《企业破产法(试行)》第33条的规定:“债权人对破产企业负有债务的,可以在破产清算前抵销。”但是在此之前的《民法通则》第89条第三项也可以看作是有关法定抵销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但是由于上述有关抵销的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均受到一定限制,通常认为,在我国首次确立了一般意义上的抵销规则是《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的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合同法》颁布施行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行使抵销权。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的某些司法解释也有一些关于商业银行抵销权的规定,例如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银行、信用社扣划预付货款收贷应否退还问题的批复》等。

根据法理,商业银行抵销权可以分为法定抵销权和约定抵销权两种。商业银行行使约定抵销权时,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即可进行。商业银行的法定抵销是由法律规定其构成要件,具备该要件时,商业银行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抵销。在商业银行行使法定抵销权的情形下,商业银行可以在借款人的贷款到期时自行从借款人的账户上扣划存款进行抵销,只要通知对方即可,而无须征得对方的同意,也无须经过仲裁或者诉讼。

商业银行行使法定抵销权具有极为重要的制度价值和现实意义。结合有关抵销的一般规定和实践经验,商业银行行使法定抵销权时,通常应当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双方债权的存在。抵销发生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在实践中,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就是在贷款银行已开立基本账户或者一般存款账户,申请中长期贷款的,还必须在开户银行存入规定比例的资金。在借款合同中,通常还会要求借款人向贷款银行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款余额等资料。在这种商业银行贷款给借款人,借款人在该商业银行有存款的情况下,双方既互为债务人,又互为债权人。存款是货币资金的所有者或持有者存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实质上是存款人将货币资金的使用权出让给了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此,对于吸收存款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它构成了对存款人的负债;而对于存款人来说,则形成了在存款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在一般情况下,存款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它们的一项主要负债业务。从法律意义上讲,存款表示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债权债务自存款人在银行开户时成立。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互负的债权债务,必须同时合法有效。如果据以产生债权的借款合同不成立、未生效或者无效时,其债权无从产生,当然不会发生抵销。

第二,该债务已届清偿期。抵销具有相互清偿的作用,因此只有履行期限届至时,才可以主张抵销。否则,等于强制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牺牲其期限利益。一般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存款都是活期存款,对存款的期限并无限制性的约定,不存在到期期限的问题,当贷款到期时,可以说商业银行和借款人的债务都到了履行期限。如果是定期存款,在存款到期之前,商业银行不能对此存款行使抵销权。在实践中,借款合同通常还会约定借款人不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时,商业银行有权收回部分或者全部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视为债务已届清偿期,商业银行不必拘于借款合同所规定的还款期限即可行使抵销权。商业银行行使抵销权时,由于不需要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的裁决,也不需要强制执行,因此,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贷款,商业银行也可从借款人的账户上扣划存款进行抵销,因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实体权利并未丧失。基于同样的法理,超过申请执行期限的债权,商业银行亦可行使抵销权。这样,商业银行就可以使因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或申请强制执行期间不能通过诉讼途径或强制执行途径收回的贷款有可能得以收回。依此类推,在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对部分债权债务进行抵销的情形下,亦可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结果。

第三,该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抵销是双方给付的交换,为了便于交换时价格的计算,给付的种类应当相同。与其他民事主体之间行使抵销权相比,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先天的便利条件。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所负的债务一般均为同种类的金钱债务,因为存款合同的标的是货币,借款合同的标的也是货币,债权、债务的种类、品质完全相同,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形下自可径直进行抵销。但是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互负的债务中一方应给付的货币是外币时能否进行抵销?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双方不违反我国外汇管理有关规定,并非利用抵销从事套汇、逃汇等违法行为,法律并不禁止,否则就会导致抵销行为或者是抵销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至于不同货币间抵销额度的换算,自是应当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为准。

第四,抵销的债权与债务须存在于当事人之间。可以抵销的债权必须是当事人自身所享有的债权,债务人不能以第三人的债权抵销他方的债权。实践中,在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它们准备行使抵销权时,发现借款人的存款存放于本行在其他地区的分支机构。那么,一家商业银行的某一分支机构能否主张将其对借款人的债权与该借款人对同一家商业银行的另一分支机构的债权相互抵销?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经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经营许可证,并凭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通常将商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作为一类独立的诉讼主体。考虑到商业银行在上述情形下依法行使抵销权时借款人可能会以主体不适格为由进行抗辩,加之我国现行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对此问题均未予以明确,我们认为,为稳妥起见,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本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债权转让再行抵销的方式实现债权。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作为一种事前预防的措施,商业银行也可以在借款合同中与借款人预先订立允许在本行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行使抵销权的条款,条文可设计如下:“借款人在本行及本行的分支机构中的存款可以抵销借款人在本行及本行的分支机构的任何到期债务。”

此外,实践中还会遇到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商业银行能否向该借款合同的保证人在本行的存款行使抵销权的问题。我们认为,根据《担保法》第18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在借款人不能履行债务的情形下,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保证人因为与借款人处于同样的清偿地位,此时亦可成为商业银行直接行使抵销权的对象。

第五,按照合同的性质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债权不得抵销。商业银行行使抵销权时对此需要特别予以注意。此外,如果有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依职权对借款人的存款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也不宜行使抵销权。否则可能会被视为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而受到处罚。

《合同法》第100条明确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在约定抵销的情况下,抵销的要件和效力可以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双方自由商定,并且不受法定抵销中须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以及双方债务标的物种类必须相同等法定要件的约束。

关于抵销的约定,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可以在签定借款合同时达成,可以在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达成,当然也可以在发生争议后达成。

在约定抵销的情形下,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发生抵销的法律效力。而在商业银行行使法定抵销权的情形下,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方能发生抵销的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可以发生法律效力的抵销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抵销的意思表示必须通知对方,通知自达到对方时生效。由于《合同法》并未明确规定通知的形式,因此商业银行在行使抵销权时可以按照适合于具体情况的任何方式向借款人发出通知,口头、书面均可。(二)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附有条件或期限者,该抵销之意思表示无效。因为附有条件或期限,使其效力不确定,有悖于抵销的本旨,也有害于对方当事人的利益。附条件的抵销只有条件成就时才能实行,而条件有可能不成就,附期限的抵销在期限尚未到来时也不能实现。抵销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使得抵销不确定,不符合法律设立抵销制度的目的,并有可能损害一方当事人的权利,所以法律予以禁止。

上一篇: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请表模板下一篇:南京高中数学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