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导读课

2024-04-12

爱的教育导读课(共9篇)

篇1:爱的教育导读课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导读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通过本书的欣赏和导读,理解“爱”的真正含义。

3、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欣赏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对这本书的有效阅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在你心中,爱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本新书,它将让我们对爱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就是《爱的教育》。

二、简介影响力

1、出示不同版本的书。(课件1)提问:你看到什么?

追问:这么多不同版本的书,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它不仅在我们中国受欢迎,在其它国家也享有很高在赞誉。

2、这本书的赞誉(课件2)

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书之一

“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

3、夏丏尊先生说,他第一次读《爱的教育》时,一边读一边流泪。他当时许下愿心,一定要把这部小说译出来,不光是给孩子们读,还要介绍给父母们和教师们读,让父母和教师都跟他一样,流一些惭愧的眼泪,感动的眼泪。(课件3)

过渡:由于夏丐尊先生的翻译,我们才有幸读到这么经典的书,影响力这么大的一本书是谁写的呢?

三、简介作者(课件4)

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指名介绍)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作家。中学毕业后,进入陆军学校学习,后来参加了统一意大利的爱国战争,逐渐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军官。

1868年,他的处女作《军营生活》发表,使他—举成名。这一成功激起了他极大的创作热情,使他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亚米契斯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如《一个教师的故事》、《学校与家庭之间》等,其中《爱的教育》(也译作《心》)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后来他漫游世界各地,著成游记多本,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君士坦丁堡》、《摩洛哥》等。

过渡:我们说文如其人,想要更深刻的了解作家,我们还得回归书本。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爱的教育》书中为我们写了些什么事情呢?

四、文体特点介绍

谁来介绍一下?(指名介绍)

全书共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以及老师讲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但内容各有侧重,体裁也有所不同。

过渡: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中的主人公吧。

五、安利柯—— 本书主人公,一个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意大利小男孩,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的引导和教育,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观察生活敏锐。

过渡:父亲是怎样教育他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书中父亲的信。老师请一个同学合作读。(老师读蓝色字,你读红色字。)

六、父亲的信

今日你从老师家里回来,我在窗口望你,你撞了一位妇女。走街道最要当心呀!在街道上也有我们应守的规则,既然知道在家样子要好,那么在街道也同样。街道就是万人的家呢!安利柯不要把这忘了!

遇见老人,穷人,抱着小孩儿的,拄着拐杖的瘸子,被重东西压弯了腰的人,穿着丧服的人,都要亲切地让路。见人将被马车撞上的时候,如果是小孩,应去救他;如果是大人,应大声警告他。见有小孩独自在那里哭,要问他原因;见老人手杖撞落了,要替他拾起。

路上有未熄的火柴梗,应随即踏熄,因为弄得不好要酿成大祸,伤害人的生命。有人问你路,你应亲切而仔细地告诉他。总之,街道是应该尊敬的,一国国民的教育程度可以从街上行人的举动看出来。

父亲

师:孩子们,你读懂了什么?

听了父亲对安利柯的教导,你有什么话要说?(生回答)父亲的信不止这一封,而且书中还有安利柯母亲让爱姐姐在信,他们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七、每月故事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

1、师:一个被卖到艺班耍把戏到意大利帕多瓦少年,经常被班主挨打受饿。可怜的孩子逃了出来,他衣衫褴褛,体弱多病,被领事馆的人安排到二等舱里。船舱里的三个半醉半醒的旅客和几个妇女施舍了他一些钱。

少年低声答谢,把钱收入袋里,苦郁的脸上到这时才露出欢喜的笑容。他回到自己的床位上,拉拢了床帘,躺着静静地沉思:有了这些钱,可以在船里买点好吃的东西,饱一饱两年来饥饿的肚子;到了热那亚,可以买件上衣换上;拿了钱回家,比空手回去也总可以多少好见父母,多少可以得到像人的待遇。对于他,这些钱毕竟是一笔财富。他在床位上正想得高兴,那三个旅客围着一张桌子高谈阔论。他们三个开怀痛饮,一边聊着他们去过的国家和经历。最后把话题转到意大利。一个抱怨意大利的一无是处,另一个对意大利的火车大发牢骚。他们情绪激昂,说什么意大利的一切都糟糕透顶。一个说他宁愿到拉普兰去旅游;另一个说意大利人都是骗子和强盗;第三个说意大利人全是文盲。“无知的民族!”一个说。

这个时候,意大利帕多瓦的少年会怎么做?(学生回答)“你个下流的民族!”另一个说。“小……”第三个正要脱口而出“小偷”时,冰雹一样的钱币倾泻下来,砸在他们头上和肩上,拍在桌子上和地板上,叮当作响。这三个人愤怒地站起来,抬头向上看,一大把硬币正好打在他们的脸上。“拿走你们的臭钱!”少年从床帘后伸出头,轻蔑地说:“谁辱骂我的国家?我就不接受谁的施舍!”

师:同学们,你认识到了一位怎样的少年?(爱祖国)

爱祖国,爱民族不在于我们的语言,不在于我们大声的呼喊,而是一种行动。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共有9篇,我们来看其它8篇,(出示故事题目)你想了解哪个故事?想知道什么?

过渡:看看题目,带着疑问去读文章,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安利柯的日记。我们分角色来读。

八、安利柯日记

1、今天学校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老师有事派我到校长室去,恰巧来了一个穿黑衣服的女人,这就是纳利的母亲。“校长先生,在我儿子的班里有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吗?” “有。”校长回答。

“请您叫他来一会儿,好吗?我有话要跟他说。”校长派校工到教室去。一会儿,卡罗拉光着脑袋,神色疑惑的出现在校长办公室门口。女人跑着迎上去,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吻着他,深情地说:“就是你!卡罗纳,你是我儿子的保护人,你是他的好朋友。亲爱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对吗?”她急忙去摸衣袋,打开钱包,一时也没找到什么,便把装饰着小十字架的项链从脖颈上摘下,挂在卡罗纳的脖子上,在领带下面戴好,对他说:“拿去戴着它吧,亲爱的孩子,作为纳利妈妈的纪念品!我衷心的谢谢你、祝福你!请您戴上它。”

师:(1)孩子们,听了上面的片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那你想知道什么?(1、卡罗纳做了什么事?

2、纳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3)那你觉得纳利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接着看。

2、可怜的驼背纳利,昨天你看了军队的行军。他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我永远当不了士兵!”他身材瘦小,脸色苍白,弱得连呼吸都感到困难,但他善良,学习用功。常穿一件肥大的黑亮的罩衣。他的母亲是一位苗条的金发女人,也穿着黑衣服。母亲很疼爱他,担心他出校门时被学生挤倒,常在放学时来接他。因为纳利驼背,很多孩子嘲笑他,用书包打他的后背。但他从不反抗,也不对母亲说。他不想惹妈妈生气,不想让妈妈知道他是同学们的笑料而伤心。别人取笑他,他保持沉默,或者趴在课桌上落泪。

师:看到纳利被欺负,卡罗纳会怎样做呢?(学生回答)

谁猜对了呢?我们来看一下。

3、一天上午,卡罗纳猛跳起来说:“谁敢再动纳利一下,我就狠狠揍谁,打得他转三圈。”

弗兰蒂不相信这话,当真尝了卡罗纳的老拳,一拳打去,果然转了三个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捉弄纳利了。老师知道了,让卡罗纳和纳利同坐一张桌子,两人很要好,纳利尤其爱着卡罗纳,他到教室里,一定要看这卡罗纳有没有到,回去的时候,没有一次不说:“卡罗纳再会”的。卡罗纳也一样,纳利的钢笔书本掉到地下,卡罗纳不要纳利费力,立刻弯下腰去替他拾起来,还处处帮他的忙,或替他把用具装入书包,或替他穿外套,纳利我看着卡罗纳,听见老师称赞卡罗纳,就高兴得如同称赞自己一样。

同学们,从这些暖暖的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什么?(爱同学)

过渡:安利柯的同学还有好多,我们再来了解几个人物:

九、人物故事猜测

1、德罗西 —— 品学兼优,担任班长。他待人和气、活泼、可爱。波列科西 ——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

科罗西 —— 卖菜人的儿子,一只手不能动,父亲曾坐过监牢。斯达尔迪——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爱读书,自己买了很多书,在家设了个小小的图书馆。

卡罗菲------一个善于买卖的孩子,有一本最珍贵的集邮册。弗兰蒂------一个很坏的孩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欺软怕硬。

2、小组交流,你们对哪个人物感兴趣?选择一个,交流在他的身上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一会派一个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十、结束语

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上了一堂充满爱的课。《爱的教育》中处处流淌着爱的音符,激扬着爱的旋律。同学们,希望大家都能来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从中体会爱、理解爱、感受爱、拥有爱。让爱去包容一切,爱自己、爱老师父母,爱同学朋友,爱兄弟姐妹,爱校园爱国家,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爱!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2:爱的教育导读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2.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感受爱。

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我们曾经学习过《争吵》一课,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但你们知道吗,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二、推荐《爱的教育》

1.了解封面

⑴出示书的封面。

⑵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

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2.了解大体内容

⑴出示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⑵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再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⑶交流。

3.指导阅读《爱的教育》(1)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

⑵师总结: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4.从序言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内容简介、作品影响)1.看一下目录你最熟悉那些故事? 2.交流、故事大概内容

3.走进人物感受教育 出示幻灯。学生交流。4.欣赏精彩片断。5.谈阅读感受。

6.读后感激趣。

过渡:这确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译者夏丐尊先生备受感动流着泪读完全书,并决定要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出示读后感,生静静阅读。

三、引导学生读书。1.了解获取书的途径。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看到这本书呢?

⑴指名说。

⑵师总结:买、借阅、上网„„

2.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

(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3.自读序言。

4.阅读书的目录。

自由读,同桌交流,了解书中有哪些小故事。

5.阅读正文。

⑴推荐阅读。

过渡:大家的阅读热情真高啊!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读故事了。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老师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意外事件》,请同学们通过目录找到那个故事认真读一读。

(交流故事大概内容、阅读感受。)

⑵自由阅读。

过渡: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其实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很感人,它写尽了人世间种种感人肺腑的爱!下面,请你看目录,找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

篇3:《笨狼的学校生活》导读课设计

(1)通过阅读文本 ,认识书中的人物,初步感知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书本的兴趣。

(2)进一步巩固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感受阅读分享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⒈谈话导入、引起期待

(1)这两天老师发现了一本好书 ,让我读了欲罢不能,觉得如果不介绍给大家真是同学们的一大损失,这本书就是———(出示图书封面)

(2)这本书现在就在你们的抽屉里,用你们习惯的方式, 快速地翻一翻,浏览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交流:你都发现了什么? (预设:1生:十年荣誉典藏纪念版。师:这么小小的细节你都发现了, 老师一般买书,也会看封面上这些标注,它会吸引我去购买。2生:其它系列书。师:对,这是一个系列丛书。3生:书后面的笨狼大事记。师:这其实是作家的创作经过。 )

(3)小结:我们到新华书店去选书 ,如果没有太多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像这样快速地浏览,也许就能挑到自己感兴趣的书。

(设计意图 :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但现实中学生很容易忽略书的封面和封底所传达的信息,课伊始,通过快速浏览的环节,获得相关信息,同时为学生有兴趣地阅读奠定基础。 )

⒉走进书本,初识笨狼

(1)在森林学校里,同学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他们的课堂看看吧!

数学课堂上,眼镜蛇小姐出了一道题(课件显示):有一口井深100米,井里有一只青蛙,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又往下滑2米,请问青蛙几天能爬出井口?

(2)故事里的棕小熊说100天,淘气猴说97天。你同意他俩说的吗? 你认为青蛙几天才能爬出来呢? (你为什么认为是97天呢)正确答案已经有了,可是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呢?

(3)(出示笨狼的回答,指名读)

没想到笨狼“哇”的一声哭了,他说:“眼镜蛇小姐,那口井在哪里? 快带我们去救青蛙吧! ”

眼镜蛇小姐吓了一跳,问道:“你发什么疯? ”

笨狼说:“青蛙肯定出不来! 井那么深,他会饿死了! ”

(4)笑过之后,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笨狼?

(设计意图 :由于课上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阅读,只能通过一些片段,让学生初步认识书中的人物, 而片段的选择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亲近欲和了解欲。 )

⒊自由阅读,方法指引

(1) 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出示书的目录 )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读一读,在读之前请看这里的阅读提示:

第一遍读:选好故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

第二遍读: 边读边想象故事的情节, 用你喜欢的符号将你认为有趣的、生动的、精彩的……语句划出来。

(学生进行阅读,第一遍后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除了划出语句外还可以写写读书体会, 留下自己阅读的痕迹。 )

(2)读完后,四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交流,可以简单地讲一讲故事,也可以将你认为的最精彩的情节和语句进行交流。在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说得精彩些,目的就是吸引其他的同学读你介绍的故事,看看谁的介绍最吸引人。

指定一个小组进行介绍

(3)听了他们的介绍,最吸引你的是哪位同学介绍的呢? 看来某某同学不仅书读得认真,介绍得也很精彩。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此环节的设计,遵循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在独立阅读中,以个人观点去理解文本的内容, 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更多的阅读经验,同时也从中获得阅读分享的乐趣。 )

⒋明确任务,拓展延伸

老师给你三到七天时间,去阅读这本书,一个星期后我们再进行交流。

其实书中的这些故事都是来自我们的生活,故事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我们身边同学的影子,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像作家汤素兰这样用童话的体裁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写一写,老师相信那肯定也很有趣,下次交流的时候跟大家共享。

篇4:《论语》导读课设计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学。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中,要有兴趣动机作为内驱力,要有真正获益即发展作为持续学习的土壤,要有方法的习得作为长远学习或终身学习的保障。建构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能尽到的责任,主要是激其兴趣、帮学生体验发展的乐趣并教给学生普遍意义上的方法。

人们通过名著的阅读与思考,心灵会被唤醒,情感会日渐细腻,思想会愈加丰富。有认识价值,也有审美价值。有人说,一个人的灵魂世界,就是他的阅读。你的既有情思基础会影响你再建构时的取舍,一旦选择了,书本上的情思世界又会反过来强化你既有的情思世界,这样螺旋上升。比如说《论语》,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甚至代名词,她是东亚文明的望远镜与显微镜。只要我们曾在东亚生存,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的更多的就是儒家的精神。大至治国平天下,小至修身养心性,你都得去了解《论语》。我们可以引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我们也可以引用南怀瑾先生的评价:“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她的原文本意,只要你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朽的价值。”当然,你也可以再引证其他资料,无非就是像我们导课一样,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我觉得理性的介绍固然有用,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体验到趣味、意义及方法更重要。我心目中的孔子,用达巷党人的话说,就是:大哉,孔子!他是罗丹雕刻刀下的思想者,他是古希腊神庙睿语——“认识你自己”的践行者,他是我心目中的体现生命意义价值尊严的一根苇草。我最佩服的便是至圣的执着,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入世情怀。

“楚狂接舆歌而过,荷蓧丈人逍遥行。”《论语》中有好几处将隐居倾向的人与孔子并提,尽管夫子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逍遥念头,也有“吾与点也”的圣人之叹,但生逢乱世的孔圣人,他选择了掮起一扇大门,宁可自己受苦,也给后世更多人留出一条生路的处世准则。他为世间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仁”字!

据说,“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那大概就是“吾道一以贯之”的根基了。我们推荐《论语》,最重要的就是修得仁心。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处理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传统文化会给我们很好的借鉴。孔圣人的“仁”,就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法宝之一。仁者爱人;仁者不忧。不怨天,不尤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句话,正如夫子有一次退朝,知道厩焚后,问人不问马一样,夫子践行的就是善良,真诚。他反对花言巧语的骗子,他鄙弃邦无道时还享受俸禄的小人,他看不惯犯上作乱穷奢极欲的阴谋家及走狗,一向温良恭俭让的夫子也会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激语!孔子的人格魅力还在于善解人意,他对宰予的昼寝,用了朽木不可雕也的话,后世一说是对懒惰者的讥讽,一说是因材施教的同类。读书,见仁见智,我倒倾向于宽容。

我在引导学生读《论语》时,除了强调为了人生的道德境界以至天地境界而多参悟仁德外,还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的学习,从伟大的教育家那里汲取学习的精华。我们通过背诵、交流学习心得的方式,又回顾了一下章节: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看得出来,先前的背诵滋养了智慧的喜悦。国语学习强调背诵,确实有道理。我们有时候代替学生建构,其实是做了剪开知了的蝉衣那样的事情。我启发学生,古人读经典有经史合参之法,就是将经典语句与历史联系,当然,你也可以与现实故事对接。这其实是教给学生一种读书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是聪明的,何况谁都知道理论离不开实际,事理事理,无事之理与无理之事都不易找啊。学生的思维被解放了,火花四射!我想,如果能坚持经史结合法思考领悟,学生写议论文也就不必发大愁了。

导读课结束了,我恳请同学可以收藏一本《论语》,时不时地翻一翻,想一想,看看是不是让自己愉悦、清醒、坚韧、开阔,如果是,那我们推荐阅读名著就有成绩了。

总之,名著导读,就是要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还要觉得读书好,在阅读中成长,并尽可能地将阅读进行到底!

篇5:爱的教育名著导读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一部世界名著。那就是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都必须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让我们亲切地呼唤——让我们高声地赞美——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齐读作家名字。如何读好一本好书呢?当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从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序言、前言、目录、到正文故事,都要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而重点是读好每一篇正文故事。和同学分享你的读书方法。

小结,课件出示,齐读——读书方法:了解故事内容走近人物角色交流精彩片段摘抄好词好句读出自己感受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这两种读书方法:走近人物欣赏片段

二、走近人物

一本好书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友好地喊出《爱的教育》书中的人物名字。(课件出示:安利柯、可莱谛、卡隆、代洛西、泼来可西、克洛西、斯带地)

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来考考大家!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是(),他的家庭成员有()。

2.驼背奈里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

3.()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变成了二等奖的获得者。

4.生性活泼快乐的可莱谛爱穿()色的裤子,戴一顶()皮帽。

5.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6.()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碾断了。

7.()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8.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9.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交流: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对你最佩服的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三、欣赏片段

片段一:安利柯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就跟我们班的同学一样大小。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可爱的人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件有趣的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先一起走进几个小故事,一起走近几个可爱的人物,感受故事中的爱。

先一起来交流《好朋友可莱谛》的故事。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话对克莱谛说的?

(他很爱读书,很忙碌。但不忘记写作业,很孝顺母亲。不停地干活,他没有时间做作业。

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一个孩子争分夺秒、勤奋好学、孝顺母亲的孩子的形象。文中有一句话特别让我感动。一起来看这一句话。

生读:母亲,您不要担心!请男同学起立,你们想做克莱谛这样的孩子吗?假设你的母亲在你面前,请你坚定地响亮地说一遍:“母亲,所有事情我都会做好的,母亲,您不要担心!” 全班齐读。

多么感人的一句话,多么温暖的一个故事,多么孝顺、勤奋的孩子。刚才我们欣赏了精彩片段,读懂了文章内容,走近了可爱的可莱谛,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片段二:让我们继续走进《爱的教育》,一起分享另一个故事《我父亲的先生》。请打开《我父亲的先生》这一篇。谁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我父亲带着我坐火车去看望已经84岁的先生,先生很高兴。)

为什么父亲去看望先生,也带着我去呢?

(他想让儿子去,让他的儿子也像他一样尊敬老师。)

你读懂了父亲的心。这就是言传身教,这就是一个父亲的教子有方。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44年了,先生还保留着学生的作业。)

是啊,多么令人敬重的先生。我很惭愧,我没有像他那么地爱学生。你想对先生说什么呢?

是啊,多么好的老师啊,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带来。当我读着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因为这让我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也让我想起小学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动力。我也几十年都没有见到我的小学老师了,所以,我敬佩文中安利柯的父亲,他能坐着火车去看望44年前的老师,这种尊敬老师的感情真让我感动。

片段三: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就在我们心间。让我们分享另一个爱的故事《卖炭者和绅士》。绅士是指什么样的人?(很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卖炭者又给你什么样的印象?谁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结果呢?

(诺培斯取笑同学,他的父亲要他去道歉。虽然对方拒绝,但他仍坚持要儿子道歉,并且两个父亲握手言和了。而两个孩子也拥抱和好了。)

这就是一个父亲的言传身教。这就是父亲的教子有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父亲是怎样教育儿子,我请一个同学来读描写父亲的句子。从这些语句,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绅士?

绅士主动去握卖炭者的手,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绅士这么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儿子应该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管别人是干什么工作,无论贫富贵饯,都要尊重别人。绅士用他的爱来熏陶、教育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知错就改、不取笑他人的好孩子。请男同学诚恳地读一遍诺培斯道歉的话。

我们身边也会发生这样不愉快的欺负人的事,你做过吗?你道歉了吗?当你犯错的时候,你父亲是怎样教育你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同学们学会互相宽容,真的很棒。同学之间就应该这样友爱。同学间的友爱多么美好。

四,自由交流。

以上几个人带来几种不同的爱,书中还有同学之间的友爱,博爱的亲情以及无私的师生之情等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下面,请自由谈谈,你还喜欢哪些书中的人物?哪个故事让你感动?

五、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

这部作品人物美、故事美,正因如此它在世界上拥有众多读者。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它最生动的几个情节,最主要的几个人物,最美的几处景致,它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六、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选读了几个故事,在以下的日子,你准备怎样读这本书呢?(学生谈自己的阅读计划)

老师的提示(出示幻灯片):

1.阅读计划——运用学过的方法,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阅读的心得。

(二)品读《义快的行为》

1、出示“阅读提示”:

(1)故事中谁最让你佩服?谁最让你同情?谁最让你讨厌?为什么?

(2)故事最后,加罗纳对着老师的耳朵低声说了些什么?

(3)如果你是当时在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做?

篇6:爱的教育班会课

11月16日上午,在这初寒乍冷的日子,我有幸参加了市主题班会示范课的观摩活动。时令虽已是冬季,室外阴雨霏霏,让人感到些许寒意,但我的心却依然在享受着春日般的温暖。公园小学的学生们与听课的我共同徜徉在爱的教育活动中,收获的是浓浓又甜蜜的爱意,撷取的是爱的温暖又幸福的效应。

参与展示的四节主题班会课堂教学活动可谓精彩纷呈,让人赏心悦目,让人感动不已。尤其是太湖徐燕老师执教的《让爱住我家》一课,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纵观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情感丰富,教学语言颇具艺术性,教学活动过程环环相扣,教学效果真实有效、震撼人心。

一、简洁高效的导课活动,让爱萌芽

开课伊始,朴素、自然的招呼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激起了师生互动的热情。师生们一起携带着这份热情共同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一边欣赏一边打节拍,美妙的歌曲播撒下一片浓浓的爱意,整个教室氤氲在爱的海洋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爱的种子已在学生们的心田悄然萌芽。自然,主题活动的导课环节就这样水到渠成了,简洁又高效呀!

二、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爱延伸 活动一:爱的分享

师课件出示一张全家福,一脸幸福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无

比欣悦地与学生一起分享家人的爱。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谁呢?他们是做什么的?你能说说发生在你们家里的那些有趣的事情吗?

师生交流反馈,分享家人的爱的故事,初步感知家人对自己爱的表现。

此环节,徐老师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们感知了家人对自己爱的表现,并学会爱要与人分享。

活动二:爱的清单

大屏幕出示活动要求,想读的同学一起读一读:从你出生开始,家人都为你做过哪些事情呢?请大家在纸上简要地写一写。比如:穿衣服、洗脚„„(限定时间为2分钟)

围绕这一活动,学生们在纸上虽只写了2分钟的时间,可他们的脑海中肯定在“翻云覆雨”呀,他们肯定回忆起了父母为他们所做过的点点滴滴的许许多多事。显然这样的活动唤醒了学生们对爱的认识,自然学生们也感受到了家人对他们浓浓的爱意。看似简单的活动安排却是徐老师匠心独运的巧妙设计,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真实有效。

活动三:爱的体验

欣赏视频,听口令,学妈妈扶孩子学步的弯腰动作,谈活动体验,加深学生对爱的体验。

光有活动,没有体验,自然有些牵强,让学生学动作畅谈内心体验当然就显得非常必要且有效。这也是徐老师执教的高明之举,妙

哉!妙哉!

活动四:爱的辨析

大屏幕出示两个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案例。徐老师引导学生充分辩论,男女生大PK,进行辨析大赛,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经历例谈自己的体验和判断。

最后,“家人的关心是一种爱,严厉要求也是一种爱”的观点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而然铭记于心。

活动五:爱的告白

此环节,哀婉动人的音乐渲染,如诉如泣的故事叙述,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拨动着学生们内心深处那最敏锐的情弦,触及学生们灵魂深处的思考。感叹徐老师言语底蕴之深厚,教学过程之艺术。

把你最想对家人说的一句话,或想为他们做的一件事写下来吧!师生共同交流并给予鼓励式的粘贴爱心卡。

正所谓,情到深处,一触即发,学生们畅所欲言,大声告白——自己对家人的爱。

齐诵爱的宣言(大屏幕出示)。

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真实有效,凸显着爱的教育,从学生的平常生活中入手,不再苍白无力,是那样真实感人,感知——认识——体验——再体验,学生们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体验,他们一定会将自己对爱的体验延伸到生活中,真正学会爱自己的家人,爱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三、别出心裁的作业布置,让爱升华

活动六:让爱延续 一生的作业——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好好地爱我们的家,让爱住我家。

篇7:课外阅读指导课《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标】:

1、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2、培养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体验,使之逐步形成技能。

3、学生能完整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

4、能以“爱”为主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重点】: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体验,形成技能。

【难点】:完整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说说看,都有哪些朋友。(引出“书籍是人类的朋友”)

(1)、了解学生曾经读过的书。

(你们都读过哪些书?还记得书名吗?)

(2)、指说自己读过的书名。

(学生集体背诵《三字经》)

(3)、老师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爱读书,善记忆的兴趣。

2、了解学生读书后的感受。

举例说说:书给你自己或身边的人带来过什么?

3、指说。

4、从刚才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了大家从书本中获得了很多知识,也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读书正是我们的快乐活动。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吧。

二、请同学们拿出《爱的教育》这本书。

1、说说作者。

2、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阅读这本书呢?

回顾读书方法(出示小黑板一)

三、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来阅读《爱的教育》,感受“爱”意。

1、教师提出具体读书要求(出示小黑板二)。

2、学生自主阅读。

3、小组交流。

4、指读学生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谈谈读后感。

5、教师适时指导,在人物身上发现“爱”。

【引导学生从一些细节中感受爱,告诉学生:爱很简单,爱很平常,就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中(板书)。】

6、教师相机板书:

四、出示挂图,观看一组感人的图片,进一步形象地感受爱。

五、说说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爱的故事(可以是所见、所闻)。

六、总结。

生活处处都有爱,有了爱,世界才会如此美好。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身边的爱,并付出我们的爱心,让我们永远生活在爱的海洋中。

正所谓是: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板书)

七、课堂延伸:

以“爱”为主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阅 读 课——《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一个眼神

很简单,很平常一个动作

一句话

人人爱我我爱人人

课前准备:小黑板——内容如下:

【回顾读书方法】:

一、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法;

2、探求性的速读法;

3、品味性的精读法。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1、圈点勾画;

2、作批注;

3、写读书笔记;

4、做卡片;

5、进行再创作。

三、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1.单独或综合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的手段来解决。

3.将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

篇8:爱的教育导读课

人教版课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 每单元课文前都有一篇单元导语, 目的就是通过导语让学生整体感知单元主题, 从中了解一些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

何谓“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 对整组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为切入点, 在教师带领下, 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 孕育求知欲望。

单元导读课重在“导”,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导趣, 引发情感参与。学习一单元基本需要两周时间, 为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 此环节的设置至关重要。二导读, 全面感知内容。这里的读, 是指整体的浏览感知, 是将课文、资料袋、插图有机融合, 引导学生对整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 形成单元主旋律。三导学, 明确学习任务。导语中对本单元的教学在人文目标、学法目标、实践目标上均提出了要求, 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四导行, 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 (应进行指导, 可分组进行, 增强针对性) , 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 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

作为整组教学的第一环节——单元导读, 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而有度地进行单元导读, 直接关系到整组课文学习的实效。在单元整组课堂教学实践中, 笔者对单元导读策略进行了探索。

现以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导读课的设计为例, 谈谈对导读课教学的尝试。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 包含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照片, 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资料袋”中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文物保护展开交流, 以写导游词为内容进行习作练习;“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知道的不多, 如果只是就教材教教材, 学生只能通过文字感悟我国文化的魅力, 而且学习兴趣不会持久, 因此, 导读课的激趣就显得很重要了。通过展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 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介绍, 可以把学生引领进学习的快乐王国, 使他们如临其境, 明确本组课文学习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起到良好的引领效果。

三、设计理念

情境导入与学生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导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把三篇课文的学习与积累运用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单元导读课的各个环节紧密围绕在单元主题周围,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以此调动学生对单元整体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自读本单元的内容, 了解单元主题;感知三篇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主读书、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 激发学生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增强民族自豪感。

3.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五、教学重难点:

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 激发学生深入了解世界遗产的兴趣。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六、课时准备: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图片、视频, 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整组课文。

八、教学流程:

(一) 初读导语, 揭示主题 (导趣)

1. 师:大家知道单元导语的作用吗?

生:告诉我们本组讲什么。

生:告诉我们怎样学习。

教师小结:大家可不要小看单元导语, 它是对这一单元内容的概括。就好像我们前进路上的路标, 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读懂了导语, 我们就会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胸有成竹。下面, 同学们就来自由读一读本单元的导读, 想一想, 它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 生自由读。

3. 师:孩子们, 谁来说说, 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板书:我国的“世界遗产”)

4.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世界遗产”? (指名答)

师: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解释“世界遗产的?看看单元导语中的解释。画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 再齐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确认为“世界遗产”, 号召全人类要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5. 师:

你们知道吗?截至2003年7月, 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8年已有40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来读读85~86页的资料袋 (出示) , 从中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呢?世界遗产分哪几类?每一类都有几处? (学生读读看看)

我国有这么多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中华儿女, 我们怎能不骄傲自豪呢?同学们, 世界遗产中有的风景迷人, 有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我国的“世界遗产”, 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吧!

6. 出示图片, 学生欣赏“世界遗产”图片。

⑴欣赏了这么多的世界遗产, 现在向你的同桌说说最熟悉 (最喜欢、向往……) 的世界遗产是什么?

⑵本单元介绍了哪几处“世界遗产”?板书课文题目。

其实还有后面的选读课文——五彩池、迷人的张家界。课文用“迷人”来形容张家界, 那么, 我们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几处独具魅力的世界遗产呢?我们读读课文, 再把你想到或找到的形容词写在课题旁。

(二) 自由读书, 自主感悟 (导读)

师:按老师的要求快速浏览三篇课文。

交流板书:雄伟壮观的长城、景色秀丽的颐和园、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追问: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得这么精彩, 说明你们读书很认真, 接下来再认真读读单元导语。

(三) 读导语, 明确学习任务 (导学)

再读单元导语, 看看这组课文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呢?请在书上画一画。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 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什么)

搜集我国世界遗产的相关资料。 (本单元的学习方法——怎么学。)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 下面再带着自己思考的问题读一读本单元的内容。 (学生继续读文) 你有哪些收获? (生汇报)

师:老师将在两周时间里带领大家去饱览中华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而此时我们更需要一张明确的学习“线路图”, 各小组一起讨论并设计。 (小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谁的设计最好。

生:我们小组的设计是先预习了解, 再查资料验证。如在《长城》一课中, 先阅读课文, 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至于有没有像作者所说的那么伟大, 堪称为奇迹, 当然要通过查资料来验证。

(教师板书:先预习了解, 再查资料验证。)

生:我们小组事先搜集我国世界遗产的相关资料, 再具体认识课文,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 学习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师板书:先搜集资料, 再具体认识课文。)

生:我们小组想通过阅读课文, 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也试着写写我们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教师板书:先阅读课文, 学习写法, 学以致用。)

生:我们小组想在这次文化之旅中把课文当旅游景点, 把综合性学习活动当作旅馆, 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当成导游词。

师:看来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世界遗产之旅”有了很好的开始。而这些学习“线路图”又为打开这扇巨大的文化宝库之门, 送上了一把金钥匙。

(四) 做好学习计划, 激发阅读期待 (导行)

再读导语, 激发情感,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将要学习的内容, 做好学习准备。

通过这一节导读课, 我们对本组的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计划用两周的时间学习完本单元, 为了在以后能够更好地学好每一篇课文, 我们应该在课下做点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

生:反复读课文, 自学生字, 积累词句, 根据课文中的提示和课后出示的问题读书感悟, 理解内容。

生:自学略读课文时, 多读几遍, 能读懂课文。

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 了解搜集我国的世界遗产, 积累材料, 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生:着手查找有关资料, 把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然后整理保存。

篇9:增设单元导读课浅谈

一.历史和现状

单元型的语文教学的框架是在20世纪前期已基本形成,其中尤以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为代表。20世纪后期,语文单元教学的实验和研究是空前的。像魏书生“六步自学”模式,徐振维的“扩大阅读,课时分段式”教学模式,张孝纯“大语文教育”模式等等。最早在80年代初,以钱任初为代表的一批老师,就清醒地提出了单元教学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市语文教学,南京市教研室姜鸿翔老师开展了“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课程的体系。一是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二是构建了两级、三维的课程目标系统,三是强调了多元、对话和生成,四是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于是单元教学渐渐淡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视线。

二.探索及对策

单元导读课也包含起始课。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需要“起始课”,每学期也需要“起始课”,每个单元更应有 “起始课”,使单元的课文教学更连贯,也使学生对单元教学充满期待。

策略一,导趣,调动情感参与。学习一单元要两周左右时间,为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此环节的设置至关重要。故将单元导读作为具体课程来落实。学生通过导读课培养的对语文学科、对某一册语文书、对某一单元的兴趣,产生的浓厚喜爱之情,支持着他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内的探索。

策略二,导读,感知整体内容。这里的读,是指整体的浏览感知,是将课文、资料、插图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对整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形成单元主旋律。虽然在教授每篇课文时学生会沉浸在不同的世界,但将单篇课文串联起来理解,贯穿始终的就是单元导读的内容。在教授中学语文课前的起始课,即是对语文学习的一个整体感知,教授分册或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对相应部分的整体感知,使学生有整体意识,能把我相应阶段的学习要领,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

通过导读,单元导学等形式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习框架,在他们心中建立语文学习体系,从“大”处落笔,也充分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大”语文的要求。

策略三,导学,紧扣学习目标。语文课本每单元的导读对本单元的教学在人文目标、学法目标、实践目标上均提出了要求,而每册书前面的目录也无形中对学生的本册书学习目标给予启示,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目标落实到每课、每天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向更高目标迈进。导学,即是让学生能直观感受目标并思考,发现,总结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单元导读促进了学生对单元学习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对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学习预知,学习有效性大大提高。

策略四,导思,延伸课内课外。用单元导读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在初一开学的起始课始,就应引导学生扩大语文的外延。如果只局限在一课一得,许多的课文外的语文世界学生就无法领略到,语文的许多知识也是割裂而单调的。新课标提出的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的观念也不会真正得到落实。

单元导读对学生开拓视野,打通课堂内外之门,启迪思维大有裨益,让教师的导读最终化为学生的导思。

策略五,导写,指导练习写作。单元导读可以和综合性学习以及写作训练相连,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这一阶段大小作文及各种练笔围绕的主题,写作的范围设置。通过单元导读课,写作训练中心突出,重点明确,便于学生对作文素材的观察与积累,将作文课不止集中在某一时间段,某一节课,而是有预设的引导学生将平常的学习与生活和作文紧密结合。

单元导读课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学生近期的写作方向,使学生长期的写作训练有了一定的序列性,使课标期待的初中语文的“大语文观”进一步得以实现。

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渗透,虽然单元导读课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单元导读课是否会以固定的形式存在,我们语文教师都会沿着课改的步伐不断探索与创新,并坚定地走下去。

上一篇:砖砌集污池施工方案下一篇:送庄镇计生“创国优”宣传力度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