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案

2024-04-10

导读教案(精选8篇)

篇1:导读教案

《绿山墙的安妮》导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2.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乐于讨论,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

3.通过对书中故事的导读,激发对本篇作品的阅读兴趣。

【学情和内容分析】

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就目前而言,我们班的学生喜爱看课外书,但接触到的书本有限,现在向孩子们推荐《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主人公安妮是一个十一岁的孤儿,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耽于幻想,不断闯些小祸。马修和马瑞拉是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因为误会收养了安妮。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安妮住进了美丽僻静村庄中这个叫做绿山墙的农舍,她的一言一行都将经受老处女马瑞拉的刻板挑剔眼光,以及村民们的保守务实眼光的检验,形势对她十分不利。然而,随着故事进展,我们看到,安妮的生命热情融化了一切敌意的坚冰,给绿山墙和整个村庄带来了欢快的春意。在安妮身上,最令人喜爱的是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开爱和梦想的花朵,几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而这些,恰恰是现代许多孩子的生命中所“丢失”的。孩子们就在一天天的阅读中,领会安妮的魅力,与她发生共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

很高兴,又到了我们的“小书虫”交流时间。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的是《绿山墙的安妮》(课件同时出示)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加拿大的蒙哥马利)(课件出示)

这部小说是作者一时灵感突现,花费两年时间创作的,可是小说写完后并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直到十几年后才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这本书,没想到一出版随即畅销至今,在加、美、英、德、日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风靡欧美。

主人公安妮(课件出示图像)成为许多女孩子的偶像。着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艾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同学们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学生齐读鲁迅的话),连鲁迅先生都这么说,安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呢?我们先来看看小安妮,十一岁,和同学们差不多年纪,她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法,大家看看这几段话(ppt):

在她的想象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

如果玫瑰会说话,一定会给我们讲许多有趣的故事。。

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象成两个知心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安妮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呢?(学生自由谈:爱想象、孤单、可爱、顽皮。。。)是的,安妮就是这样一女孩子。你们平时也会像安妮一样吗,有一些什么样的奇特想法,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自由谈、点评)

(二)《绿山墙的安妮》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同学们也一定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本书,跟随主人公安妮一起走进绿山墙吧!故事发生在一个叫绿山墙的地方:一个叫安妮的小女孩仿佛被命运开了个玩笑,年幼丧母。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她鬼使神差的被爱德华岛上的一对老兄妹收养(他们原本想要收养一个男孩),从此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和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同学们,年幼丧母,接着父亲也离开了,这样的打击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大不大?(大!)你们想一下安妮会碰到一些什么样的困难呢?(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谈)是的,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安妮碰到了种种困难,不过上天眷顾这个小女孩,她鬼使神差地被绿山墙的一对兄妹收养了。从此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里,同学们可能有疑问了(指学生谈:老兄妹为什么会收留安妮、老兄妹的为人怎么样。。。)

是的,这对老兄妹为什么要收留安妮呢?其实啊,马修和马瑞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这可惹得女主人不高兴了,你们看(ppt:第一次被送到马修家里的时候,他就开始喋喋不休,讲她自己的很多奇幻的想象,后来,在吃饭的时候被女主人喝止了,她说:小女孩子应该学会安静点。。。)

同学们,女主人喜欢安妮吗?(不喜欢!)是的,一开始女主人是不喜欢安妮,大家大家肯定在想:安妮到底过得怎么样?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担心的问题来看看这个视频。(播放:绿山墙的早晨视频)

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觉得绿山墙这个地方怎么样?(自由谈,环境优美)在视频里看到安妮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喋喋不休、勤快、乐观。。)

你觉得女主人马瑞拉会送安妮走吗?(会,在视频中看到她送了/不会,因为在送安妮走的途中,安妮说了许多让马瑞拉感动的话,而且安妮确实很勤快。。)

看来同学们都很关心安妮,那你希望安妮留在绿山墙吗?(想!因为绿山墙很美,安妮一定会生活得很快乐。。)

好的,在这里,老师给大家透漏一个秘密:安妮会继续留在绿山墙,而且她会认识好朋友黛安娜、吉尔伯特等安妮与这些朋友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她与绿山墙的村民相处得怎么样?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故事接下来怎么发展?(。。)好的,那同学们就到书中去找答案吧!

篇2:导读教案

(二)我谈水浒人物

----名著《水浒传》阅读之人物篇(教案)户县振华中学 马继峰

一.主题发言:结合具体的情节,谈大家基本可以形成共识的人物李逵。

(意图:感受人物绰号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感受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口语交际要求:运用具体的根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研究人物形象的方法之

(一):找出人物的一系列故事,纵向来看人物的性格及性格的发展。)

1、谈论人物李逵:

有人说:有人说:李逵是《水浒传》中最单纯的人物,因为他人如其名,以勇猛、率直而著称,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情节来谈谈。(教师事先印发有关李逵的相关故事片断。)

资料一:李逵劫法场

资料二:李逵沂岭杀四虎。资料三:李逵反招安 资料四:李逵骂宋江 资料五:李逵饮毒酒

2、学生发言。

3、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一百二十回中李逵的结局来看这一人物的性格是否有了变化?(意图:体会人物性格单纯中的复杂。感受人物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的发展和改变。)

4、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看似单纯的人物也有着复杂而丰满的性格:他鲁莽却也细腻,嫉恶如仇却又粗鲁、莽撞,直率却又对宋江充满了理解,勇猛异常却又万般无耐。他既是可爱的,又是可敬的,又是可怜的,又是可悲的

(二)、辩论《水浒》中有争议的人物宋江。

(意图:感受动态的人物性格,体会人物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挖掘其复杂性格的思想根源。口语交际要求:能针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对人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之二:抓住人物某一方面的内容或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

1、读《水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能会大不相同,请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小说中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宋江。

2、大家对这一人物产生争议的焦点是“招安”,针对“招安”进行辩论。辩题:宋江的“招安”情结是否出于忠义 学生辩论

3、提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宋江这一矛盾的人做了这矛盾的事?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4、总结宋江人物的性格的复杂性的根源。(意图:透过表象看本质,体会性格复杂的人物其单纯的思想本质。)

宋江的性格是复杂的,但这一复杂却有着极为单纯的原因。支使宋江这么做的,是他脑子里的“忠”的思想,一个根深蒂固的“忠”,使宋江出卖了兄弟的命运,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而我们知道,这忠的思想,是属于儒家思想的传统精华。正是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使宋江接受了招安,也使梁山泊走向悲剧命运。联系岳飞、杨家将。

(三)、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小结《水浒》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

无论是李逵性格单纯中的复杂,还是宋江性格复杂中的单纯,总之,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解读,我们可以体会《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成就:

1、人物的绰号,无不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

2、有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富有动作性的心理描写来刻划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

3、动态的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的发展和改变。

4、传奇与现实相结合,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在对比中突显人物的性格差异和性格发展。

(四)、拓展:说说你感兴趣的别的人物形象或你认为同中有异的可以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意图:理解小说所塑造人物的丰富性,再次体会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为课后的人物研究张本。)金圣叹曾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就可,独有《水浒》只是看不厌,为非要把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都写出来,任凭提起一个,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文字有气力如此。” 他还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另外明批评家叶昼说:“《水浒传》文字,绝妙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辩。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

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而形容刻画来,却各有派头,各有身份,各有家数,各有光景,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容与堂本第3回评)请同学朗读以上的内容。

你觉得他们所说有道理吗?请结合你的阅读说说你感兴趣的别的人物形象或你认为同中有异的可以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附:可以形成对照的人物

1、相不败神话 dongding同情节,见不同性格: 同是打虎: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 同是杀嫂: 武松杀潘金莲,“全是为兄报仇,而己不曾与焉”,表现为义烈; 石秀杀潘巧云,“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显示出狠毒。

2、相同出身,见不同性格:林冲、杨志、鲁达 相同:军官身份;被逼^造**经历。不同:林冲“保官”,表现为软弱性; 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

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

3、相同遭遇,见不同性格:卢俊义、朱仝、徐宁

4、与其他文学作品形成对照的: “宋江+李逵”式的组合 《三国演义》 刘备和张飞 《说岳全传》 岳飞和牛皋 《杨家将》 杨六郎和孟良 《说唐》 秦琼和程咬金

九、布置作业:

篇3:《西游记》导读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名著导读课关键就在教师的“导”, 所以我们应该在“导”上下功夫, 在“导”上做文章, 课堂上应尊重每一个学生, 让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教师只起组织、帮助、引导、监督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名著, 并终生受益。

教学创意:本教学设计以重要人物的解读和片段的赏析带动学生对整部小说的阅读;通过问题的设计,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结合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出批判性意见, 并以此引发辩论和思考, 从而激发阅读兴趣。为此, 本导读教案设计了六个环节。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对《西游记》应该非常熟悉。可是他们大多只是对人物基本了解, 对故事情节大体熟悉, 而对《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等认识不够深刻、全面, 因此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欣赏, 提高其文学修养。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解读主要人物;通过人物的解读、片段的学习, 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 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通过人物的解读和片段的学习, 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重读《西游记》, 收集评论《西游记》人物形象的资料, 以便启发学生有效地阅读和欣赏;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发《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片段。学生方面: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资料;到阅览室阅读《西游记》这本书, 并做读书笔记卡及名著欣赏记录卡 (见附录) ;撰写课本剧《三打白骨精》, 并进行排练。

导读设计:

一、整体感知, 全面了解

1.介绍你了解的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资料。

2.作家补充介绍。吴承恩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性敏多慧, 博览群书, 为诗文下笔立成, 清雅流丽, 有秦少游 (观) 之风。复善谐剧, 所著杂记几种, 名震一时。” (《淮安府志·人物志》) 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中, 直到45岁才得了一个岁贡生 (地方官学选送国子监学习的生员) 。60多岁时, 因家贫母老, 无以赡养, 谋了一个浙江长兴县丞。由于不愿向上司折腰, 不久又拂袖而归。晚年写了《西游记》。其他诗文著作很多, 死后大多散失了。后来, 他的亲戚邱正纲收集他遗存的诗文, 编成《射阳先生存稿》4卷。

3.成书情况补充介绍。《西游记》故事起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 (即今印度) 取佛经这一真实事件。为了求解经义, 玄奘出游17年, 行程数万里, 九死一生, 历尽艰难险阻, 取回佛经657部。他传奇式的经历, 在异域的奇特见闻以及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玄奘回国后, 曾奉皇帝命令口述沿途见闻, 后由其门徒辑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此后, 佛教徒为了扩大影响而对取经故事着力渲染, 使之日益神奇。到了元代, 西游故事基本定型。吴承恩正是在上述文学遗产的基础上, 写出了这部不朽的著作。

4.以小组为单位, 对全书的内容结构进行讨论交流, 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面内容, 进一步明确全书的内容结构。

《西游记》共100回,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 一路降妖伏魔, 化险为夷, 最后到达西天, 取得真经的故事。

在艺术结构上, 全书经纬分明, 严谨完整。全书由大闹三界、取经缘由、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既是有机联系的艺术整体, 又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每一部分也由各有起讫相对独立的若干小故事组成。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 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 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 热闹非凡, 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 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 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 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 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终于取到了真经, 修成了正果。全书以唐僧师徒取经为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 把数十个小故事串联起来, 其中大闹三界是序幕, 取经缘由是过渡, 西天取经是主体。

二、大话西游, 解读人物

1.感知人物, 西游故事比拼:简明扼要地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 然后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每人限时2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重温西游记当中的精彩片段, 加深他们对人物的了解, 为后面人物深度解读做铺垫。)

2.品评人物, 交流阅读体会:请选择一个精彩片段或你最喜爱的片段, 谈谈你对《西游记》中某个人物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倡导个性化体验, 鼓励他们提出批判性意见, 初步解读人物。)

3.比较人物, 掌握鉴赏方法:分别从身世、行为、语言上比较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异同?然后把孙悟空与唐僧对待妖怪的态度也进行比较, 看看有什么不同, 并深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1) 介绍比较阅读的方法:比较法是阅读鉴赏的重要方法, 它是指将同一作品中的不同人物, 不同作品中的同类人物拿来比较, 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提高自己的比较鉴赏能力。当然, 不仅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比较法, 在分析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时, 也可采用比较法。

(2) 分小组进行讨论, 然后班级进行交流, 教师应注重比较鉴赏方法上的引导, 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4.探究人物, 深度解读人物:孙悟空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 又有猴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 三位一体, 怎么理解?

要点提示:孙悟空是神话中的英雄人物, 但作者创造这个人物却有着现实生活广泛而深刻的依据。这个神话人物非同一般, 他是一只天产石猴。于是孙悟空这一典型就有自己显著特色:他是猴, 是人, 又是神。猴, 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 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 表现了他的传奇性。理解孙悟空这一典型, 不能离开猴、人、神三者。因为三者在孙悟空身上互相渗透、融合──也就是说孙悟空是生物性、社会性和传奇性互相渗透、融合的结合体。太过强调其中任何一面, 都不能很好把握这一典型形象;失去了上述三者中任何一方面, 孙悟空也就不存在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的感知、品评、比较、探究, 完成对主要人物———孙悟空及其他人物的解读, 并且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这种鉴赏人物的方法。)

三、片段赏析, 概括方法

1.表演课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自由评说表演,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精彩传神地表现出来?

要点提示:应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气等展现人物性格。同样, 在进行名著阅读鉴赏分析人物形象时, 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

3.阅读选文, 思考以下问题:请你找出文中描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逃”、唐僧“三拦”的语句词语, 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对人物进行分析解读。

要点提示:这三次描写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 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 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 把故事推向高潮, 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做了铺垫。

4.概括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

要点提示: (1) 首先要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内容情节等。 (2) 其次要把握住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3) 品味精彩的语言, 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即主题思想) 。

四、拓展激趣, 课堂总结

1.戏说歇后语:孙悟空的金箍棒— (能大能小) ;孙悟空遇唐僧— (有理说不清) ;孙悟空守桃园— (自食其果) ;孙悟空的脸— (说变就变)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 (折腾个没完) ;孙悟空封了个弼马温— (不知官多大)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聚精会神) ;白骨精骗唐僧— (一计不成, 又生一计) 。

2.名著对对碰:请你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上联, 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对出下联。

3.知识拓展坊:除了《西游记》, 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你了解其内容吗?

4.结束语。

五、课外延伸, 作业布置

查找《西游记》的相关资料, 选择一个专题进行小课题研究, 可以对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或对小说中的精彩情节或人物进行研究, 然后把研究成果写成一篇1 000字以上的研究性小论文。

附录:

篇4:唐诗导读——《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题目意思是夜晚投宿(投宿等同于住旅馆睡觉,但是不一定付费)在山上的寺院里。文章第一个字“危”的正确理解对于理解本诗的深层意境非常重要,很多参考书,都将“危”简单解释为“高”,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否将“危”字换为“高”字,把第一句变成“高楼高百尺”?我们先不考虑句中两个“高”字重复使得句子读起来不舒服外,诗的深层含义改变了没有?“高”象形文字,甲骨文中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危”是会意字,小篆(古代一种字体)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是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是在高处而畏惧。“高楼高百尺”,只是说了楼很高,可能是人站在下面看着楼“高”,而不是站在楼上体会楼高,并没有映出人在心理上觉得楼高到什么程度;但是“危楼高百尺”中“危”带有人站在楼上感觉到楼很高的含义,高得让人觉着“危险”,高得让人腿都发软。“危”字多了一层人的参与,有了生命力,自然引出下面的一系列事情,包括“手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说话声音天上人可以听到”,文章非常连贯。笔者认为如果这个“危”字没有理解好就会使诗的美感大打折扣。

“高百尺”形容很高,“百”字不是确数,意为“很高、很多等”。汉语中经常使用数词表示程度上“多”、“高”、“大”等。例如百川归海、百花争艳、十分高兴、千变万化等。

辰,日、月、星的总称。第二句意思是手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了。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话又强调了楼高,大声说话天上的人都可能听到。“恐惊”二字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与第一句中“危”字对应。“恐”可能是楼高,让人畏惧,所以就更不愿意让天上的人知道自己站得这么高,也许神仙会不高兴吧;可能是诗人对神仙尊敬,不想打扰神仙;也可能是手可以摘到星星了,怕神仙怀疑自己偷星星吧。到底哪种理解更好呢?读者要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当时所处的场合,才能体会到诗的美。

本文是作者晚上在山上寺院里见到的和想到的,全文描写了一座楼,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的特点。文章短短二十个字,每个字都紧扣“高”字,前后非常连贯。有些参考书上认为前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笔者认为第一句是从心理感觉上、第二句从视觉上、后两句从听觉和心理感觉上表现楼高。

篇5:导读课教案

教学设计

[导读]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初探童话特点,总结学法,积累语言,悟出规律。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本以外的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举一反三,顺利迁移,在大量阅读中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还能让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还要围绕童话展开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课文有《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词语盘点、日积月累、展示台、口语交际与作文都围绕童话这个体裁进行训练。

二、设计理念

作为单元课文学习之前的“入门课”或“启始课”,要培养学生建立单元学习整体意识,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先整体把握,引发阅读期待,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彰显学生个性奠下基础。其中,“通览与感悟”是单元导读课的重中之重,通过“通览”推波助澜,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解读文本。本着“导读、导趣、导学”的宗旨,以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依据,本设计的理念是“整体感知,培养兴趣,激活阅读”。

三、教学目的

1.了解本单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单元学习的整体意识,把握单元文化主题。

2.对课文先整体把握,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体会童话的魅力,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本单元的学习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建立单元学习整体意识。更好的把握本单元的整体,明确本单元的所有内容。

五、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六、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做预习提纲,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及故事的大体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这四篇课文的兴趣,同时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故事导入:

1.谈话交流: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看看你们能不能一看就说出这篇文章的题目?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了吗?(童话)真棒!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走进童话,一起感受童话。

课外读过的童话故事中最喜欢是什么?

2.引入正题,板书课题(第三组 中外童话)。

(设计意图:激趣谈话,目的是激发孩子对童话的兴趣,让孩子们自觉的走进教材、走进课文、走进精彩的世界)

3. 了解童话: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成人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拟人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世界三大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4.童话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搜集整理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如《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 》,不仅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为世界儿童所喜爱。课外读过的童话故事中最喜欢是什么?

阅读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须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阅读童话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生活真谛。而且童话表现出了我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因此那往往与生活的现实是相违背的。另外,童话能让人长知识,让人快乐,人类就是在童话的指导下长大的!

(二)初读导语,了解主题

默读导语,找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

1.生默读。

2.指名汇报。(这段导语写出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点明了学习目标也提示了学习方法。)

3.齐读导语。·了解童话的内容;

·体会童话的特点; ·品味童话的语言;

·还要围绕童话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4.小结,板书:走进童话王国,感受童话魅力

(设计意图:意在帮助学生建立单元学习的整体意识,把握单元文化主题。)

(三)浏览课文,明确任务

1浏览书本目录,了解单元学习内容。

2.教师解读单元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满足孩子们先睹为快的心理,对课文先整体把握,引发阅读期待,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四)自读课文,感悟内容

1.出示并提示读书方法。

2.学生按方法提示读文(12分钟)

师:巡视,点拨。

(设计意图:“通览与感悟”是单元导读课的重中之重,导读课的精华所在,通过“通览”推波助澜,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解读文本。教会同学们从字、词、句、段、篇各个角度去解读文本。使同学们言之有物,每人对文本都有不同的感悟。由此可以改变以往。)

(五)汇报收获,交流感悟

交流读书收获。师: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现在请同学们把触动你心灵的课文和大家交流。

预设

1.《巨人的花园》

(1)课文讲什么内容?

(2)巨人醒悟后说了一番话,你能找出来吗?

(3)读了这个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分享快乐)

(4)如果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该怎样学习?

2.《幸福是什么》

(1)课文讲什么内容。

(2)课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幸福的真正含义,谁能读一读?(劳动创造幸福)

(3)这个童话最独特的地方时什么?

3.《去年的树》

(1)谁能谈谈故事给你的印象?(信守承诺,珍惜友情)

(2)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这篇的课文呢?

师点拨方法:(可以通过品读想象,还可以通过写批注的方式走进角色,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4.《小木偶的故事》

(1)文中也出现了不少的角色,分别是谁?

(2)课文讲什么内容?

(3)在这篇课文中,也有一段话蕴含故事的道理。你能找出来吗?(用不同方式体验生活)

(设计意图: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这样同学们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地体现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碰撞。最后一跃自然会产生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这样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六)初探童话特点,总结学习方法

1.阅读资料袋,看看童话的分类。

2.学生谈谈童话故事的特点。

3.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主持,应该怎样学习童话(小组讨论、汇报)

生汇报师归纳总结,点击课件:了解内容

读懂道理

品味语言

体会特点

七、你准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想做哪些事?(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演童话.办手抄报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初探童话特点,总结学法,积累语言,悟出规律。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本以外的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举一反三,顺利迁移,在大量阅读中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还能让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博大才能精深,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也可以培养同学们搜集信息的能力。)

(八)谈话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走进了一个充满幻想,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和童话中的主人公一同体验神奇、分享快乐,感受幸福、分担烦恼,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善美的精神家园,它让我们的梦想成真!这就是童话,这就是童话的独特魅力!孩子们,今天我们读的童话仅仅是沧海一粟,浩瀚的大海就在前面不远处,正向你们招手呢!孩子们,赶快行动起来吧!附板书设计

第三组

中外童话

走进童话世界

感受童话魅力 了解内容

读懂道理

品味语言

篇6:导读课教案

1、了解《七擒孟获》的故事。

2、理清《七擒孟获》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作者精彩的人物描写手法。感受诸葛亮神机妙算,施展有度,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

3、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以及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三国演义》 中很多故事都和他有关,你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今天,我们就通过《七擒孟获》这个故事来进一步走近诸葛亮。

二、出示例文,整体感知。

1、揭示题目,大胆质疑。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第87——90回。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3、有人知道这段故事吗?

《七擒孟获》讲的是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的事。

4、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具体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介绍故事主要人物。(结合课件讲解)

2、诸葛亮为什么一次次放了孟获?

3、从这个故事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四、教师小结,激发阅读兴趣。

篇7:名人传导读教案

授课教师:丰宁第三中学 滕俐君 授课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名人传》相关常识,了解作家作品知识,了解其中第一本《贝多芬传》主要内容,多角度认识人物,整理阅读思路。2 过程与方法:用教师自己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课件辅助,音乐引导贯穿。总结阅读方法。情感价值观:学习贝多芬挑战命运的坚强精神,领悟人性之美。教学重点:多角度认识人物,激发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在学生未深入阅读的情况下引导思路,总结方法,激发阅读兴趣。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浩瀚的书籍海洋,大浪淘沙,多少书籍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淹没,而经典名著却跨越时空,光彩灼灼,亘古流传。阅读名著,让你提升品位,增长智慧;阅读名著,让你文采飞扬,口吐莲花;阅读名著,与睿智的思想交锋,与高尚的心灵交流;阅读名著,让自由的思想驰骋,让繁杂的情绪宣泄。本学期,老师给大家布置的阅读任务是世界名著《名人传》,大家阅读进度如何?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很真实,其实《名人传》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本陌生的书,我必须利用业余时间从头读这本书,看的时候我和大家遇到的困难一样。每天下班已经很累了,再看这样一本没有情节的,充满漫长的外国人名和注释的书,实在有看不下去的感觉,而且我本人也不太懂音乐,在贝多芬传中那些交响曲啊,音乐的专业名词啊,是很大的困扰。不过,当我沉下心来认真读下去,我发现,这真是一本值得看的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初步探讨这本书,希望今天的学习能够给你今后的阅读一些方法指导。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请大家阅读老师发给你的资料,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勾画批注。

二、交流研讨:

问题研讨:

1、上述关于作家作品的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2、引起你注意的是哪句话?对此你有何感悟?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名人传》的作者,不难发现,罗曼罗兰本人也是一个英雄,正如他自己所说,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了解作者对我们把握文章和书籍的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在学习中需要了解作者哪些内容呢?老师想让你们用一首小诗的方式总结整理,我们一起来完成吧。

教师总结:大家填的真棒!让我们再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我们创作的阅读技巧小诗吧!

教师过过渡: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了解书中的内容,本书共有三个传记,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个人物。

(三)认识三个英雄人物:

1、出示图片,边看图片,边读外貌描写片段,猜出描写的是哪一个人。

2、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发现罗曼罗兰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罗曼罗兰的外貌描写也给了我们启示: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我手写我心,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写出自己的特点。

这三个人,谁排在第一位?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贝多芬传,看看作者记叙了那些内容。

(四)学习《贝多芬传》

1、师:即使你没有读过贝多芬传,也一定知道贝多芬这个人。那么当你看到贝多芬的画像,听到贝多芬的名字,脑中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教师总结:以前有个学生跟我说过,只要记住贝多芬的事迹,就掌握了议论文写作中一个百用百灵的论据。可以写苦难、奋斗、成功、失败,可以放到任何话题里。我们来看看,世人对贝多芬是如何评价的。(出示图片和评价)读了这段文字,哪两个词语深深地吸引了你?(痛苦、欢乐)

2、贝多芬经历了哪些痛苦?我们来看看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请你概述贝多芬的困难。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词语概括贝多芬的苦难,老师选择了其中的几个,贫穷、残疾、孤独和童年的不幸,这几个词语概括了他最深的苦难。

3、他的孤独还体现在他的爱情和亲情上,详细介绍贝多芬的情感。

4、刚刚我们谈到的都是痛苦,他的欢乐在何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

5、他是在1796年耳聋的,但是,他仍然执着地热爱生命,顽强地进行创作,现在你怎样看贝多芬的欢乐?

6、从贝多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7、欣赏贝多芬名曲《第九交响曲》

(五)关于《贝多芬传》老师准备和大家交流的就是这些,莎士比亚曾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细细体验,期待与你们再次分享阅读感受!

学完了这些,你能对老师想要告诉你的阅读方法,做个总结吗?

请你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句式概括一下我们学习的过程。

(六)、总结学习内容: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什么?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哪些阅读方法?

(六)结语:《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同学们,带上你们的智慧和意志,去认真读《名人传》吧!

教师简历: 1999年——2006年在万胜永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2006年——2008年在鱼儿山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2008年 ——2012年在黄旗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2012年——2014年在丰宁二小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篇8:导读教案

1.网络文学及其代表作者与作品

在此领域, 一些学者这样解释此概念:网络文学, 其含义涵盖网上写作、网络内容为中心、网络传播为主流的文学作品;还有许多狭义和广义的届定及说法, 在这里笔者不去甄别这些说法的正确与否, 但有一点是作者及读者受众公认的即:网络文学在内容上是与网络资源、网络媒体、特别是“播客”、“博客”、“微博客”息息相关的。

这里笔者主要探讨一下网络文学中, 比较有影响的早期作品。首先, 《第一次亲密接触》, 可谓第一部网络作品, 同时, 也是最火爆、最经典的一部网络作品。继蔡智恒之后, 又涌现出几拨网络文学作者, 通常情况称他们为“网络写手”, 这些作者大多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 他们幸运地回避了文革的冲击, 伴着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秩序与宽松环境成长起来, 作者自身的生活阅历比较简单, 并且, 从这些作者的名字即可看出, 他们是一群追求个性与特立独行的一群人, 他们对网络尤其熟悉、且应用自如, 在网络文学创作上, 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例如, 创造出一些网络语言:FT (faint) 晕倒;BC=白痴;[1]。

针对此种动态, 笔者认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读者很大一部分对此有较深的研究, 比较熟悉这些网络语言, 作为图书馆的馆员老师要对学生读者群进行健康、向上的疏导, 务必给读者及用户正能量方面的教育, 使之在社群网站、起点中文网站等, 健康地、理性的阅读, 作为学习生活的合理补充, 思维灵感的智慧激活。

2.新时期网络文学的几大凸出特点:

网络文学作品自诞生到风糜以来, 就呈现出“新鲜”、“清爽”、“可读性强”的特点, 不仅反映了现在刚刚成年及刚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的生存状况与价值取向, 而且, 还一直具有稳定和特定的读者群!为此, 笔者认为, 文学就是人学, 阅读, 就是浏览各种大相径庭的人生, 诚然, 在当今的图书馆, 还包括“真人”图书的阅读!至于它的整体思想引领及价值取向还应积极的逐步的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 在此方面, 高师图书馆应发挥好自身的教育职能, 进一步搞好纸本阅读及数字化阅读的指导与推广工作:馆员老师要做好网络作品的导读与导航, 仅以本馆为例, 要结合专业评估为大学生读者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书目揭示、数字化作品的导读工作, 涵盖经典E-book的导读。

网络作品通常是先在网上发布, 当其收到网友的普遍好评时, 或者文学性、艺术性较强的时候, 才从网络回归到纸质出版物, 这种媒介的回归, 反映了网络文学作品也可登入大雅之堂, 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的出版物, 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与此同时, 馆员老师要施予读者健康网络素养的培养,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打造, 尽力使大学生读者远离暴力、悬疑、声色犬马。达到使之能鉴别真伪、区分粮莠的境界[3]。

3.多种媒体与网络文学的交相互动现象

3.1首先是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当影视作品深入千家万户后, 反过来推动网络文学作品的市场份额。相对于这些书籍作品而言, 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在音频、视频上更具有生动的直观度, 推动了文学作品的畅销;另外, 此种状况, 很容易产生“马太效应”, 一个作家的书畅销、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受观众欢迎, 这也为他后来的作品销售开辟了畅通的渠道, 例如池莉的作品又再度成为广大受众的关注热点, 高校大学生们尤其汉语言文学院的读者也在持续关注这些当代文学的可度读性与思想性, 首选仍是思想性。

3.2其次, 还有一种情况, 根据影视作品, 攫取一部分人对影视作品的喜爱, 出版有关演员小传、拍摄过程的花絮之类的书籍等等。各家出版社争先恐后地出版了主要演员的小传式书籍, 这些书里都插有大量的惟妙惟肖的演员照片, 内容一般为作品的主要章节, 其读者面也大多为青少年和大学生、及20来岁的“追星族”们, 他们对于喜欢的人物具有近乎狂热的热情, 这和其年龄段、心理及价值取向实密切相关的, 随之发生的一种现象就是排着长龙似的大队去购买偶像签名的售书, 仅风云人物“佟大为”就来过长春联合书城两三次, 为青少年读者群签名售书, 诚然, 大学生中只有少许低年级的学生还在追随偶像, 图书馆老师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以教育和疏导, 使其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主旋律保持健康和向上的状态。

3.3最后一种情况是纯粹将剧本出版成出版物, 诚然, 这种情况不很多见。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信息环境里, 网络文学及网络阅读, 可谓互联网时代的一支“奇葩”, 在高校图书馆推广网络文学, 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一个小的侧面, 旨在弘扬网络文明与网络文化, 并聚焦在进行健康向上的阅读疏导上, 图书馆的馆员及学科馆员的导读任务应该落实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铸造及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化发展的理念上。

摘要:阅读是当代大学生一门艰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 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 近年来在国内许多大学已风靡起来;笔者从网络文学作品的特点切入, 探讨了网络文学的特色以及网络文学与影视媒体的互动, 并指出了馆员老师光荣且长期的导读职责, 与同仁切磋共享。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文学,媒体,阅读,导读

参考文献

[1]安妮.D小调进行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 2008.2, 218-220.

[2]胡大敏.载体媒体视阈下大学馆阅读推广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 (3) 96-99.

[3]张妍.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3, 90-93.

上一篇:会计实训报告总结范文下一篇:高三工作总结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