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情绪是什么

2024-05-24

思考情绪是什么(通用9篇)

篇1:思考情绪是什么

问题:什么是情绪胎教?情绪胎教是什么意思?

情绪胎教,是通过对孕妇的情绪进行调节,使之忘掉烦恼和忧虑,创造清新的氛围及和谐的心境,通过妈妈的神经递质作用,促使胎儿的大脑得以良好的发育,

什么是情绪胎教

篇2:思考情绪是什么

情绪的出现可能导致我们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行,我们可以采用人际调节的方法以及环境调节的方法来调节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复杂情绪必须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学习到,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数量和对情绪的定义都不一样。

什么是情绪

一般表现

积极情绪表现为:和别人握手时,要表现出热情,诚恳,可信和自信。谈话时,要轻松自如,不吞吞吐吐,慌慌张张,没有相互敌视和防范的心理和行为。消极情绪表现为:初次见面时被动握手。接触时距离保持过远。不太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在对方说话时心不在焉地干一些别的事。会话时,相互猜疑,防范多于理解和谅解。

表达层次

一,生理表达

二,外部表达: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三,心里表达

主要特性

一,整体性

二,过程性

三,个体差异性

情绪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及行为。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最好加以调节,使情绪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及身体带来坏的影响。

1.用表情调节情绪,有研究发现,愤怒和快乐的脸部肌肉使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愤怒的表情可以带来愤怒的情绪体验,所以当我们烦恼时,用微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

2.人际调节,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与朋友聊天、娱乐可以使你暂时忘记烦恼,而与曾今有过共同愉快经历的人则能引起你当时愉快的感觉。

3.环境调节,美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而坑脏的环境会使人烦躁。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在完美的大自然中,心情自然而然会得到放松。还可以去那些曾经开心过的地方,记忆会促使你想起愉快事情。

4.认知调节,人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我们对事情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每件事情不同的人观点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来改变我们的情绪。比如说在为了每件事儿烦躁时,可以对事情进行重新评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改变我们刻板的看问题方式。

5.回避引起情绪的问题,如果有些引起情绪的问题我们既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解决,就可以选择逃避问题,先暂时避开问题,不去想它,待情绪稳定时,再去解决问题,而且有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案会在从事其他事情时不经意的想出来。

篇3:“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与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时内容, 教材第39~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活动, 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长、正方形纸片, 剪刀, 球。

【学具准备】方格纸、半径为1厘米的圆片、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揭示课题

播放“装修工人给墙面喷涂料”的视频。提问:

1. 视频中的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装修房子, 往墙上喷涂料)

2. 他在什么地方喷涂料? (墙面)

师: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面”有关的知识。 (板书:面)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对装修房屋时往墙面上喷涂料这一现象并不陌生。课始, 让学生重温“给墙面喷涂料”现象, 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唤醒学生对“墙面”的直观认知。视频中动态的喷料过程, 不但活泼有趣, 而且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面在哪儿, 这个面有多大”, 为学生初步感受面积提供了有效的“脚手架”。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1. 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 伸出你的手掌, 用另一只手来摸一摸, 说一说手掌面在哪。

(2) 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上, 看看手掌面与数学书的封面比, 哪个大?哪个小?

(3)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上, 看看书的封面与课桌面比, 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4) 课本封面与黑板面比呢?黑板面与教室的地面比呢?

指出:我们刚才说的课本、课桌、黑板都叫物体,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生齐读) 。

(5) 拿起数学书, 它的面积在哪?再用手摸一摸课桌的面积在哪。

师指导:不要指着一个地方, 也不要摸成周长。

(6) 选取身边的物体, 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在哪, 与同学交流。

(7) (出示刚才喷涂料的画面) 所喷涂料的面积在哪?用手比划一下。

(8) 出示装潢的室内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室内有许多圆柱形的大柱子) 它的面积在哪?用手比划一下 (注意手指弯曲, 上下比划) 。

(9) 出示实物“球”, 让学生现场摸一摸、说一说它的面积在哪。

小结:我们知道了,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还有一些平面图形, 它们的面积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认识面积, 是学生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认识超越。借助认识面积,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不能光靠纸上谈兵, 更不能靠幻想, 必须要借助实物感知, 给学生充分知觉和体验的机会。

上述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先通过直观的看、比活动, 初步感受物体的表面, 知道表面有大有小, 进而给出物体面积的含义。为了更进一步理解这个抽象的含义, 再让学生摸一摸, 摸不到的就用手比划, 从直观形象到抽象, 帮助学生在厚实的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地建立起面积的表象, 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 同时蕴含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大数学观, 把培养学生空间的观念落到了实处。

2. 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图形) 它们叫什么?你还见过哪些平面图形? (再出示圆、三角形) 。它们谁最大? (长方形) 谁最小? (三角形) 它们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呢? (利用课件, 逐个演示四个图形的涂色过程, 让学生跟着用手进行比划。)

师:这些平面图形也叫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补充完善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

(2) 出示安徽省地图, 组织学生比划它的大小, 课件配合演示。再出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安徽省在哪, 它与中国地图相比, 谁的面积大。

(3) 出示:

让学生涂出它们的面积, 再交流, 明确后一图形不是封闭图形, 它是没有面积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补充板书课题:积) 。我们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认识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感受”是教学难点, 也是教学的重点。课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比较、感受、演示和归纳等活动, 自主建构这一概念。学生通过电脑演示涂色、用手比划, 既便于感受平面图形的面积, 也便于区分“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而通过在纸上为两个图形涂色的过程, 能体会到什么是封闭图形。

3. 多种策略, 比较大小。

(1) 教师拿起数学书与一本练习本, 问:哪个封面的面积大?有什么办法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来? (重叠方法)

(2) 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纸 (图略) , 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结果产生争议。

(2) 师:还有其它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那现在你们就利用自己手里的学具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吧。

当学生出现“摆圆片法和摆小正方形法时”, 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并说明: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 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大小, 现在看摆圆片和摆正方形的方法,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准确?为什么?

(3) 师:如果我沿着小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画线, 再拿走小正方形纸片, 你们看得到了什么?数一数这些小方格, 能直接比较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吗?

指出: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也可以比较出图形的大小。

(4) 数一数, 下面每个长方形各有几个小方格, 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总结指出:用数方格比较图形大小时, 小方格的大小应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 学生获得了探索数学的体验, 培养了其探索意识, 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但这些比较方法是不是都是最好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自然想到对比较方法进行了优化, 而且, 引出了另一种常用方法———数方格。

三、练习巩固, 内化提高

1. 火眼金睛:出示“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引导体会:面积相同的图形, 形状可能各异。

2. 考考你的眼力。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单位小正方形, 先估计每个图形中有多小个小正方形, 再数一数。

3. 相信你能行:组合解答“练一练”第4题。

4. 小小设计家:在方格纸中设计出一个面积含有7个小方格的图案。

(再次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 形状各异。)

【设计意图】本着重基础、提能力、促发展的练习目标, 我在练习环节设计了4道习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格方法比较面积的优越性, 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埋下伏笔。

四、全课总结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 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 还会用多种方法去比较面积的大小。其实,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是很有趣的, 只要我们有信心、爱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篇4:你的情绪是什么颜色的?

请选择你喜欢的颜色:

A白色

B黑色

C金色或银色

D褐色

E红色

F灰色

G藍色

H绿色

I黄色

结果分析:

白色:

你对不良情绪的抵抗能力很强。白色象征纯洁,你觉得周围的一切与你有“一致性”,你的心会过滤掉那些让你感到不愉快的事情。

黑色:

你是控制情绪的高手,善于转移情绪、释放情绪。在性格分析里,黑色常代表消极和负面。可正是这种消极与负面,使我们拥有了对不好情绪的控制力。出现让你感到愤怒、悲伤、焦虑的情绪时,你的第一反应是想着如何排解,而不是纠结,你在公众场合从来不会情绪失控。

金色或银色:

你是一个有两面性情绪的人,有时很能控制情绪,有时会审时度势来选择自己是不是需要控制情绪,或故意把情绪发泄出来。这种选择性的失控对你来说,不只是一种宣泄的方法,也是一种处世的技巧。因为,发脾气也是很有学问的。

褐色:

你受不良情绪影响时,不善于反抗,而是选择消极的躲避。以为凡事都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这种无止境的退避中,别人看到的是你的软弱。建议以后在工作中要多些主动性。

红色:

你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红色带给人的感觉是奔放、积极的,这也说明,你不仅容易激动,也容易感到挫折。在情绪好的时候,你精力百倍;在受到打击的时候,你无精打采,做什么都没有信心。如果能让自己减少情绪化思想,会对你的工作带来很多帮助。

灰色:

你是一个具有忍耐力的人,但不善于调节。灰色是很有智慧的表现,向别人传达出庄重和成熟的印象。你平时做事都是以忍耐为主,如果自己不能做出有效反击时,你不会轻易让别人看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忍耐不是错,但也要懂得调节情绪。

蓝色:

你是个爱发泄的人,不过你发泄的途径不是用嘴说,而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你觉得用嘴说出来,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没有度量、没有承受力的人。光是用肢体语言来发泄你的不满,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绿色:

你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几乎控制不住情绪。很多时候会因为冲动,而把原本不大的事情扩大化,有时会因为情绪而牵连无辜的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不能让不良情绪控制你。

黄色:

你是一个必须把情绪发泄出来的人。你会对人喋喋不休地抱怨,希望别人能同情你,希望别人知道你是被误解的。但你没有注意到,不停地抱怨已经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别人,让人对你产生一种马上逃离而后快的感觉,让人对你越来越疏远。

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人类有许多种表现情绪的方式,有的是可取的,有的是不可取的。平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姐妹们,要努力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

篇5:孩子情绪容易激动是什么原因

第二、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三岁左右的宝宝对于生活以及其他事物认识更加深刻,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父母的要求跟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的时候,他们就会有逆反心理,开始说“不”。

第三、把发脾气当作让父母退让的资本,有些孩子已经意识到发脾气会获得父母的注意,因而屡试不爽,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溺爱和纵容,而是让孩子明白正确的获得注意力的方式,否则孩子会形成错误的处理情绪方式,让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坏。

三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思考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这是独立的第一步,但是父母也不要忘记,宝宝太小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无法承担各种行为的后果,不能够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因此父母要保护好他们的安全并且让他们学会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要做小小自私鬼。

篇6:思考是什么

摘要: 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人类越来越强烈地从其消费欲望来理解自身,使得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都变成了谋生的需求。从某种程度来说,人被放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成为了社会大机器上可以被取代的小零件”,只专注于眼前的目标,无暇也无兴趣去完整的思考生活。如何提高人们对思考的认识,使人认识到思考的力量,从而摆脱现代社会思想匮乏的现状的问题迎面而来。本文旨在从这一点出发,以汉娜·阿伦特的思考理论为基础,以寻求提高对思考的认识程度。

关键词:思考,汉娜·阿伦特,认识

时至今日,高速的科技进步与经济进程证明了人的超越能力,“人类不会永远束缚在地球上”,“人造机器可以代替我们思考和说话”。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浪潮中,人类大大加快了生产和消费的步伐,也越来越强烈地从其消费欲望来理解自身。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消费者社会,人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看做动物物种,几乎所有人类活动变成一种生活的技艺,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提供物质富足。在某种程度上,人被拉平到一个共同的标尺上来。生活在一个消费者社会里变得越轻而易举,人们也难以意识到生活的空虚,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人的境况,回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世界中,由内去体悟人的存在和发展,寻求无思想的时代特征的精神出口。思考不像科学能带来知识;思考不能产生实用的智慧;思考无法解开宇宙的谜题;思考也不能直接赋予我们行动的力量。思考和知识的重要区分在于知识关注的是真理,而思考指向的是对意义的索求。在此意义上,思考活动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打开心智的眼睛。

一、思考是每个人始终存在的能力

“在哲学侍奉着神学的基督宗教传统中,思考成为沉思,而沉思终止于默观。默观是一种灵魂充满欣喜的状态,心智不再向外延伸寻找真理,而是以直觉静待未来。”①在此传统中,沉思生活比积极生活更具有价值。沉思生活是安静的,专注于找寻“上帝的视景”,笛卡尔也将他那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述定名为《沉思录》。正因为思考被认为是沉思生活的这一传统,它隐藏于深处而不易察觉,以至于人们认为思考仅仅只是哲学家或职业思想家的特权。思考是人类生命中一项自然的需要,并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机能。人从生命诞生之日起,就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能力。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言,思考可以说是人类自我实现的一种需要。虽然我们不能确切地指出思考的需要最初被人感觉到的时刻,但是语言的存在,历史的记录,以及许多作者不详的神话,都给了我们做这个假设的基础,即思考的需要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那一刻就发生的。人类思考的需要是理所当然的活动,应属于自生自发的范畴,它的目的是在活动本身,且不在世界上留下任何实质的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思考和完全的存在是同一件事,一个人总是带着这种思考的能力而存在于世界之中,这暗示着思考要不停地重新开始,它是一个伴随着生命的活动。

尽管我们认为思考是每个人始终存在的能力,但是无能思考的现象随时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科学家、学者、其他心理行业的专家亦不例外。不思考的人像梦游者,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想逃避与自我的交流,也就是说有可能放弃这一能力。无思想的生命也是一种 可能,只是那样的生命因为不能发展出它真正的本质,不只是无意义,它根本不能充分地存活。思考伴随着生命,是生命非物质的本质;生命既然是一个过程,它的本质也就只能存在于思考过程中,而不在任何稳固的结果或特定的思想中。

二、判断:思考在表象世界的公开

思考是一个艰难的事业,它所面对的难题在于与表象世界的抽离。阿伦特认为人“活着,意味着活在世界上”,而这里有两个世界的理论,即真正的存在和纯粹的显现。思考这一不

可见的、无声的心智活动应该得到显现,从而在世界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最充分的生活是要实现自己的显现,从而在这个世界上得到照管世界、欣赏世界和享受世界的乐趣。因此,生活意味着活在一个显现的世界中,世界在思考中得到显现。

思考是人类拥有的一种特殊而神秘的能力,呈现“不可见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看作是一种从世界向自我的“逃避”。这种不可见性不呈现给视觉,但仍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思考的东西,是在思想的酝酿过程中,使“特殊事物成为去感性化的事物”,并且以有意识地回避日常生活的直接利益为前提。思考的特殊困境在于思考和常识之间的内在冲突。在阿伦特看来,思考是“反常”的,不仅仅是因为思考打断日常事务和生存所必需的所有活动,也因为思考颠倒所有的普通关系。在我们的世界中,也许思考和行动之间的对立是最基本和分明的对立。这种对立的必然存在需要一种缓解和消融,我们对表象世界中的各种问题需要做出判断,而一切公正裁定的前提则依赖于我们的思考。

我们在无形的“思考之风”中得以对表象世界中的事务进行必要的判断,使思考呈现在思考之后的事物中。阿伦特从康德的判断力出发,认为判断“永远关怀着个别与就在眼前的事物”。判断与思考是紧密相连的,它作为“思考解放效用的副产品,实现着思考,使它显 象在表象世界里。”思考不能决定意志,意志不是理性的奴隶,思考也不能代替判断。思考在三种精神活动当中是最基础的,不在于思考提供了意志和判断的一般法则,而在于思考作为把对象从直接的给定性中抽离出来的活动,为意愿和判断准备了活动的对象。思想尽管不是实用的,但是它可以具有实践性。

三、苏格拉底:一个思考者的典范

阿伦特指出,很少有人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使我们思考,几乎也没有人去描述和审视他们的思考活动。因此,她决定为我们寻找一个思考的典范,“这个人的思考活动并不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哲学家,他只是市民中的市民,除了市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之外,他不做多余的事情,也不多做索求。”这个思考者的范例就是苏格拉底。阿伦特所说的苏格拉底不是柏拉图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而是日常生活中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常常在于推论什么是正义和美之类的概念。这些人们一张口谈论就会触及到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经由苏格拉底推动着这些论证,但是当理论转了一圈之后,常常由他提议再重新开始,而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仍然不能把这些概念讲述清楚。一般都认为苏格拉底相信美德是可教的,他也确实相信,虽然对于正义、勇敢、节制及其他美德,我们无法得到确切的定义与固定的价值去指导其行为,但是对这些美德的讨论与思考中,可以使我们不断地接近这些美好的理念,也就是说,可以使我们变得更正义、更勇敢和更有节制。

苏格拉底曾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他自己,这些比喻也许更能阐明其理念。他称自己是牛虻和助产士,而在柏拉图的叙述中,也有人称苏格拉底为电鳗,一种通过接触可以使人麻痹和麻木的鱼。苏格拉底认为这样的比喻是非常合适的,如果他的听众知道“电鳗是以自己的麻痹而造成其他人的麻痹,并不是因为知道答案而使他人困惑。事实上,我是把自己所感觉到的困惑传染给其他人。”苏格拉底认为他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他人,他是“不能生育”的,就像希腊的助产士一样,己经超过了生育的年龄。不同于其他的职业哲学家,苏格拉底只是去审察他人是否和自己有着一样的困惑,而且这也和找出谜题的答案或向他人证明的行动是截然不同的。在此意义上,只有思考这一活动才可以教授于他人。

让我们简短地来考察这三个比喻。首先,苏格拉底像一只牛虻,他知道怎样刺激那些“沉睡着渡过自己的余生”的市民。苏格拉底就是去唤醒他们,让他们去思考和审察自我。因为在他看来,未经审察的生活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值得一过的。其次,苏格拉底是一个助产士。希腊的助产士有着专门的知识,可以看出孩子是否适合出生,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必须清除的“未受精卵”。而苏格拉底就是厘清人们的“意见”,也就是清除那些未经审察的、会阻碍思考的前判断,帮助他们除去那些不好的意见,但却不是给予他们真理。再者,苏格拉底知道

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知识,但是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困惑,就像电鳗一样麻痹那些和他接触的人。也许在我们看来,电鳗似乎和牛虻的意义相对立,因为电鳗是去麻痹人,而牛虻是去唤醒人。从外部看来似乎是麻痹的状态,当从人类事务的普遍法则看来却是最高级的状态。尽管有关思考经验的文献相对缺乏,但是对于思考的描述是一直存在的。对苏格拉底而言,他非常清楚这一事实,即思考处理的是无形之物,而是思考本身也是无形的。思考就像风一样,我们在可见世界中难以窥见它,但是却可以感受到它的到来。

苏格拉底的一生,直到死去的那一刻,都无所作为,只是将自己置身于风中,在这思考的气流里,维持着他的位置。他并不是作为一个哲学家而思考,而是刺激人们去思考,对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的问题进行着思考。日常生活是思考发生的重要场域,我们在日常生活 中可以追问正义、智慧和美等概念,在不断地追问和思考中接近美好善,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汉娜·鄂兰著,苏有贞译.心智生命:思想、判断与行动的关联[M].台北县:国立编译馆,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

[2]阿洛伊斯·普林茨著,焦洱译.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7;

篇7: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思考

如果你想努力变得有独特性,就要确认那些干扰思考清晰度的习惯,有些习惯取决于你独特的背景和经验。有许多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对每个人造成负面影响,这些习惯包括不愿改变、从众、刻板印象和自我欺骗等。你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突显出来的习惯,即“我是更好的”、爱面子、拒绝改变、从众、刻板印象和自我欺骗。

“我是更好的”

这种习惯屡见不鲜,并且从小就开始形成了。当我们小的时候,总是说:“我的妈妈更漂亮”“我的爸爸更有力量”,与自己相关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自我的延伸。承认这些事物的优越性也是对自身优越性的表达。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这样的习惯并不会轻易消失。罗兰·杰普森写道:“在后面的生活中,我们开始认为自己身边的世界就是最好的世界,认为那些习俗和观念是充满智慧并极富内涵的。”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我们现在的观念、价值观、政治观和宗教信仰优于他人。

“我是更好的”这一习惯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已久,原始社会认为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包括外国人、罪犯、心理障碍者、身体或情绪障碍者、其他种族人群、其他宗教信仰者、其他社会阶层)都是非人类。他们推理:“那些不属于某个部落、团体和教区的人不是真正的人类,他们充其量也就跟我们相似而已。”所以,在某些社会文化背景中,这些人会被非人格化,被认为没有人权。

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可能会觉得有点毛骨悚然,“我是更好的”这一习惯会让我们多数人都更愿意与别人有相似的言行。如果你的朋友倡导改变,我们会认为他是改革者;如果你的敌人倡导改变,我们会认为他是麻烦制造者和狂热者。爱国者与背叛者、政客与政治家的区别在于这些事物与我们自己的关系。

“我是更好的”这一习惯会阻碍我们的思维,破坏客观性,使我们更容易自我膨胀。如果你想优化自己的思维,那么你必须学会控制这种习惯,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不受自我干扰。

爱面子

与“我是更好的”相似,爱面子也是由自我自然产生的。但与之不同的是,爱面子总是发生在自己形象受到破坏之后。心理学家认为爱面子是一种防御机制,也就是说,爱面子是我们用于保护自我形象的策略。

多数儿童和成年人爱面子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这不是我的错,是他逼我这样的。”或者“这不是我的错,我没有别的选择。”这种借口尽管是对有益思维的阻碍,但至少是对已犯下错误更好的解释,这种不诚实可以让你推卸责任。

爱面子更危险的表达方式是合理化,合理化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不去寻找真相而固守自己的观念”。比如说,你是吸烟者,你知道吸烟有害,但是你不会承认这一点,也不会去想办法论证这一点,反而你会说:“这个结论并不十分可靠”“吸烟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放松,这些好处可以使那一点点害处变得不那么重要”。这就是合理化。尽管合理化有的时候似乎是真实的推理,但要区分这两种推理,有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如果你的推理有理有据,也就是说,你在验证了客观依据之后才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推理;如果你的依据是由自己的观念形成的,这就是合理化,也就是说,你先有了自己的想法,再来寻找支持你想法的理由。

罗兰·杰普森总结了爱面子的过程及其对思维的影响:

当我们已经适应了某种观念,内心的骄傲会阻止我们承认自己的观念是错的,当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定这些意见,而不是去深究这些意见是否真实合理;我们总是觉得出现相异意见非常痛苦,只有找出例证支持自己的观点才踏实。我们都知道承认自己犯错令人苦恼,因此我们通常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承认错误,我们会这样想:“我该怎样解释呢?”

要想控制要面子的习惯,必须在自我受到威胁时提高警惕,并记住这样一句谚语:拒绝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加深错误的严重性。

◆ ◆ ◆

拒绝改变

拒绝改变是一种对新的观点和做法不加思考而拒绝的倾向。一般而言,拒绝改变是人们对创造性事物的通常反应。伽利略提出太阳才是太阳系的中心,而非地球,他为此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发明犁、雨伞、汽车的人都曾被嘲笑过;首先倡导在手术中使用麻醉剂、用验尸来考证死亡原因、为女性争取选举权的人也曾受过同样的待遇;就算是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合理的拒绝童工的规定,最初也曾被嘲笑:批评者们称其为对儿童的“布尔什维克”尝试。

我们有这种拒绝改变倾向的原因之一在于懒惰。已经习惯了某种方式之后,我们就不再愿意接受新的方式,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常规。另一个原因在于对传统方式的过度认可,我们总是相信旧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因为这些传统方式都是从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沿袭下来的,新的观念和方法似乎与祖辈的观点格格不入。

但是,真正的传统到底是什么呢?传统就是我们看待事物和做出行动的最佳方式吗?在某些情况下是这样,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不尽然,就像萨姆·沃尔特·福斯在一首诗中写到的:

某天,一头乖巧的小牛,走在回家的路上,穿过一片原始森林,留下一串弯弯曲曲的脚印,如今,三百年过去了,那小牛已经死去,我仍然记得那串弯曲的脚印。

第二天,在这条小路上,又有狗和羊经过,还有许多人进进出出,他们会因为这条路很狭窄而不停地抱怨,但他们仍然会继续在当初那头小牛所经过的路上走过。

渐渐地,这条森林小径变成了狭窄的小路,老马背着重物顶着太阳走在这小路上,一百五十年过去了,他们仍然跟随着那头小牛的脚印。

时光如梭,这条小路变成了村落,村落又变成了繁华的城市,那条小路也变成了城市中的中央大道,二百五十年过去了,众人仍然跟随那头小牛的脚印。

就这样,数百年来,男女老少都行走在那头小牛曾走过的小路上,这条路现在竟然也四通八达,那头小牛虽然已经死去三百年,却为万人开辟了这条路,对开路的前辈有种崇敬之情。

在某些情况下,传统不过是已经确定好的先例,或者说是跟从先前的脚步,前人更喜欢跟从这些规则而不是另辟蹊径。

抗拒改变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害怕。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就像旧鞋子一样,让人觉得舒服。新事物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害怕:“我们要怎样处理日常情况?”我们的想象带来了恐惧感,并且被一切不知名的东西不断强化,所以我们选择抵制新的东西而不是欣然接受;有的时候,我们假装按照规则行事,以避免羞耻感。

不幸的是,如果我们抵制改变,我们就错过了发现、发明、创造、进步的机会,这些都会以新观点的形式出现。抵制改变就是抵制最好、最有价值的观念。

接受改变也并不意味着不加批判地一味接受新观念,因为许多新的观念最后被证实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应该对每一种新观念进行足够充分的考证,不管新观念有多么奇怪,都应该给予相同的机会来考证。

◆ ◆ ◆

从众

不是所有的从众都一无是处。我们把信件放在邮局的指定地点,接电话的时候会说“你好”而不是“再见”,努力拼写正确,遵循语法规则,遇到红灯就会停车,这样的行为数不胜数,这些都是从众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我们不从众,就会失掉宝贵的时间,惹恼周围人,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有害的从众是指我们为了获得群体归属感或者害怕与他人的不一致而对自己的言行不加思考地一味跟随。这种从众是胆小的表现,为了得到好的评价而牺牲自我的独立性。有些时候,我们更在乎别人怎样评价我们,而不太在乎到底什么是对的、真实而合理的。一旦我们开始从众,就会很快发现我们的言行并不是最好的,而是我们认为别人更为接纳的,这就阻碍了我们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

要避免从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朋友、家人和同事都会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当团体的意见比较一致的时候,说“我不同意”或者“那是错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曾经这样尝试过,你就知道被当作“背叛者”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再地妥协以致最终放弃独特性的原因。有一个被广泛重复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实验中有两个被试,告诉被试即将进行的是一个记忆实验,一个扮演教师的角色,另一个扮演学生的角色,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电击学生,并且电击的强度越来越大。

在某种条件下人是被控制的。事实上,在实验中并没有真正的电击,学生的扮演者其实是实验者助手,他假装请求教师停止电击,甚至大喊自己胸闷,在最大电击的时候,学生变得安静。因为学生与教师就在相邻的房间,所以教师可以知道学生被电击死亡的可能性。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什么?近65%的教师对学生实施了最大强度的电击,多数教师扮演者都说自己并不想让学生痛苦,但当实验者坚持要求这样做的时候,他们还是照做了。

如果我们参加这样的实验,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但也可能有相似的表现。总之,从众现象在我们周围很常见,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观察:

大多数人并不是自己做决定,而是通过销售人员、广告人员、父母、宣传员、电视、报纸等来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总是被别人影响,而不是自我决定,他们因此而感到无助、脆弱、易被影响。

不从众并不意味着不相信他人的言行,为了不同而不同,这个做法是不对的。对待从众的正确方式是自己思考,而不去担心到底有多少人支持自己的观点。

◆ ◆ ◆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概括化的极端形式,概括化根据基本要素将人、地点和观念进行分类。因此,我们会说多数篮球运动员个子都很高,医生从业之前一定有了许多实践经验,本田思域轿车会比雪佛兰跑车更省油,这些都是公平合理的概括化。当概括化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称作过度概括化,比如,人们认为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更不友好,运动员的学习成绩都不好。

刻板印象是更严重的概括化,刻板印象是已被固化的不灵活、不合理的概括化,就像沃尔特·李普曼解释的:

刻板印象是一种偏好,充满了喜欢或者不喜欢,伴随着害怕、欲望、强烈的愿望、骄傲和希望。任何能引起刻板印象的东西都是由相应的情感引起的。除非是我们故意保持刻板印象,否则我们不能轻易判断一个人是好还是坏。我们看到坏人、神圣的牧师、一本正经的英国人、悠闲的吉普赛人、轻松愉快的爱尔兰人、纯种的美国人……这些判断并非来源于公正、仁慈或者事实,都是先于证据而存在的。

最常见的刻板印象出现在民族、种族和信仰当中,也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刻板印象,比如同性恋、牧师、辍学学生、男女平等主义者、盲目爱国者、纽约、单身酒吧、母亲甚至是上帝,这些刻板印象因为更不常见而显得不那么严重。

刻板印象是关于很多观念的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心理仓库,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在这里没有比较、分类、权重或者选择,仅仅是储存。任何东西都是预先储存、预先决定和预先判断的。因此,刻板印象阻碍了思维的活动,剥夺了生命的无限多样性,把我们周围的人和环境都进行了事先的分类。

许多人发现要克服刻板印象很难,因为他们会觉得刻板印象是对世界的正确描述,和洞察力的效果是一样的。然而,揭露刻板印象十分必要,因为它歪曲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

◆ ◆ ◆

自我欺骗

一个小男孩和几个朋友去钓鱼,有人建议把钓到的鱼同大家共享,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意见,所以这个男孩同意了。慢慢地,男孩发现自己钓的鱼比朋友们钓的多,他的态度也因此而转变,到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他强烈反对分享,认为好的钓鱼者没有义务这样做。

这个男孩就是采用了一种自我欺骗的方式,凯瑟琳·安妮·波特这样说过:“阻碍人类思维的习惯之一,就是我们会忘记事物先前的状态并不能决定我们现在对它的观点。”

我的一位同事在开始上课时会请同学们做这样一个练习:“回想一个你在高中时代十分讨厌的男孩或者女孩,用几句话来解释你为什么讨厌他。”他看了上百条学生的回答,发现多数同学这样回答:“那个男孩有个不好的习惯”“那个女孩缺少……”仅仅有一两个同学会说:“我嫉妒(或者不成熟,或者有不安全感)。”换句话说,多数的怨恨和错误都归结于对方而非自己。还有一种类似的自我欺骗:学生的成绩不好,旷课、不写作业、没有备考,这些现象都是老师对学生的偏见造成的。

当某人得了重病,比如癌症,有时会欺骗自己说状况还没有严重到要看医生的程度;许多离婚的人不正视自己离婚的真正原因;许多酗酒者不承认自己对酒精的过度依赖,他们会说:“我随时可以停下来。”事实上这大多是个谎话。很多大麻吸食者欺骗自己说,他们吸食大麻是因为他们愿意,而不会承认他们是想借此逃避生活中的不愉快和挫折。如果他们吸食得很严重,他们也不承认自己的堕落,尽管他们周围的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没有钱、情绪低落、迷茫。

另外,许多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也存在自我欺骗,他们在他人面前装作懂得很多,并且自己也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懂得很多。埃德温·克拉克是这样描述这些行为的:

有些人认为要在设计隧道方面给工程师提建议非常狂妄,但是他们却在一些比如葡萄牙移民、良好的货币流通性等复杂问题上毫不犹豫地发表意见,而这些意见往往很肤浅、来源不正确或者有失偏颇。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你必须根据事实情况来选择那些能解决问题的信息,要客观公平地评价这些信息,只有在你对自己坦诚的时候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篇8:思考情绪是什么

2010年以来, 江西省大力推广机插秧、工厂化育秧技术。一直以来的方式方法是:力求通过机器代替人力, 用先进设备吸引农户使用, 从而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词是“先进设备”:种子发芽时有催芽器, 播种时有碎土机、播种流水线, 育秧时有温室大棚, 甚至连栋大棚, 插秧时有插秧机等等, 一整套设备设施。而这些先进的设备设施已推广多年, 为何许多设备被闲置起来, 为何群众使用的积极性不高?这种现象发人深省。

新干县龙兴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城上乡竹溪村, 当地属山区丘陵地带, 田块相对小而分散。在这里如果用上那些“先进设备”将会怎样呢?拿播种流水线打比方, 播种流水线长约4-5米, 宽30多公分, 高60-70公分。这么大的机器, 搬运极不方便。如果用它播种, 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 这就决定了播种流水线的辐射范围不能太大, 播种秧盘不能太多, 因为秧苗运输不方便。这样, 播种流水线的高效优势 (播种效率500盘/小时) 就没有发挥出来。不仅如此, 从田间挑营养土到流水线旁, 再把播好种的秧盘挑到秧田都很费工夫。一句话, 操作不方便, 群众难接受。相比之下, 手推式的播种机, 虽然看起来没多少科技含量, 但结构简单, 价格便宜, 灵活方便, 正是它的优势所在。农户想在哪用就在哪用, 不用挑营养土, 效率对于一般农民来说够高了, 操作较方便, 群众易接受。

很多地方领导干部急于把当地农业产业做好做大做强, 而大棚是现代农业一张最好的名片。于是全国各地建大棚, 北方建, 南方也建, 温度低的地方建, 温度高的地方也建。在江西省新干县建大棚每栋要300元, 拆大棚也要300元/栋, 前后600元/栋, 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且大棚内湿度高, 薄膜上的小水珠容易滴下来, 造成秧盘中种子不均匀, 不能很好地起到增产增收省时省力的效果。其实, 在新干县进行水稻育秧, 控温上有小棚保温就够了。小棚经济实惠, 装拆方便, 群众还是愿用小棚。

篇9:是什么影响了人类的情绪?

人体内的快乐激素

人体内产生的快乐激素有多巴胺、内啡肽等。

多巴胺是什么?它是一种能带来能量和动力的神经传导物质,不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还参与情爱过程,激发人对异性情感的产生。此外,多巴胺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跟愉悦和满足感有关。当我们经历新鲜、刺激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大脑中就会分泌多巴胺。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能感觉爱的幸福。

研究表明,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中还会分泌另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换言之:人的幸福程度,很大程度是脑中内啡肽浓度的外在表现。受虐狂可以理解为是内啡肽阀门错误地连接到了痛感神经所致。运动和某些食物可以刺激脑垂体分泌内啡肽。

人脑中的恐惧感是如何产生的?

站在10米高的跳台上,走在漆黑的胡同里,人们可能会心跳加速,后背直冒冷汗。这些恐惧反应是如何被人脑控制调节的?瑞士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人脑对恐惧作出反应的分子学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恐惧症等焦虑型疾病的新药。恐惧反应是由位于人脑深部、呈杏仁形的脑扁桃体控制的。脑扁桃体能够收集从人脑各个区域传来的恐惧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当这些信息的恐惧级别达到一定程度时,脑扁桃体内一处名为“中心脑扁桃体”中的神经元就会将恐惧信号发送到全身各处,人就会出现心跳加速、冷汗直冒等恐惧反应。

悲伤压抑会产生有害激素

不同的情绪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像快乐时分泌的激素就是有益的,而抑郁时产生的激素则是有害的。 当人悲伤时,体内有害激素增加,就自然需要一个平衡体内激素水平的生理反应,而流眼泪则可能担负起这样一个职责,排除体内过多的激素。

据了解,美国圣保罗雷姆塞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曾经让200多名男女做过一个“哭泣实验”,结果有85%的女性和73%的男性说他们大哭一场以后心里舒坦了许多,压抑感测定平均减轻了40%左右。

这个中心的专家还对哭泣所产生的眼泪进行了分析,发现情绪悲伤时,眼泪中含有对人有害的化学物质,通过哭泣,眼泪能将这些有害的物质排出体外,减轻心理压力。但是在其他因纯粹生理作用流出的眼泪中,则没有这些物质。有专家因此建议,当人感觉悲伤时,切不可强行加以控制,特别是对男性,可以“有泪尽情流”,不要因为怕伤自尊而损害健康。

人在愤怒时为何会失去理智?

人们常用“愤怒得失去理智”来形容一个人发怒的样子,其实这时并不一定是其大脑失去理智,而可能是大脑中负责理智的部分缺乏一种信号物质——血清素的帮助,因此难以控制与愤怒相关的大脑部位的活动。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解释说,神经细胞需借助血清素传递信息,人体通常用食物中的色氨酸来合成血清素。研究人员让一些志愿者在不同日子里分别进食富含或缺少色氨酸的食物,随后用一些图片来激起他们大脑中的愤怒情绪,并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观察他们大脑内部的反应。

结果显示,在缺少色氨酸并因此导致血清素含量较低时,大脑的愤怒反应更难被抑制。而对大脑活动的观察发现,在血清素含量低的时候,大脑中额叶部位和杏仁核部位之间的信号联系就会减少。杏仁核部位与愤怒情绪有关,而额叶部位发出的信号可以帮助控制这种愤怒。因此,在缺少作为“信使”的血清素时,“理智”的额叶就难以控制“愤怒”的杏仁核。

【责任编辑】蒲 晖

链接1

为什么爱情难以永恒?

神经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发现一对情侣的爱情可持续的最长时间为30个月左右,再往后发展便转化为亲情了。这个结果对于相信爱情长久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虽然多巴胺等化学物质的大量释放会使人产生爱的感觉,但是,我们的大脑不可能长期不断地大量释放这些物质,因为神经细胞只有受到新的刺激时才会兴奋。固定的两性关系时间一长,相互间再无新鲜感,也就再难以兴奋起来,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便消失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生化博士辛迪奈克斯说,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是由化学物质多巴胺等促成的,时间长了,人体便会对这些物质产生抗体,而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鸡尾酒便会失效。之后,双方都不会再有心跳及冒汗的情况,男女要么分手,要么让爱变成习惯。

链接2

运动为何能使人上瘾?

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大脑分泌内啡肽,最典型的例子是长跑,我们叫它跑步者的愉悦感。长跑的人都会体会到,在长跑的过程中,有一个奇妙的时间点,通常称之为极点。在极点之前,人会感到非常疲惫;一旦越过了极点,身体就又会充满了活力,就又会感到振奋。这是因为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时,体内便会分泌内啡肽。这时,继续跑步就变得轻松了。

链接3

人为什么会感到恐惧?

上一篇:安徒生童话故事第:影子The Shadow下一篇:快递行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