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2024-05-11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共8篇)

篇1: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管道维护,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我院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如不能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细菌可能已侵袭包装内用具,应即更换。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步骤参与的护士比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3.1 医嘱查对 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后需抄写好输液卡,由专人负责摆补液。3.2 溶液查对 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必需规范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 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 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

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长处理。

3.2.2 瓶装溶液检查方法 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2.3 准确张贴输液瓶签 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

3.3 配药 液体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护士要熟练掌握本院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医嘱提前对液体进行排序。,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并签名和时间,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4.1正确地评估病人

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根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4.2输液前的规范化管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八对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消毒手,戴口罩,检查液体的有效期、剂量及质量,并核对输液卡,再用输液卡与液体查对并签名,最后用输液卡与病人的床头卡核对,核对无误后再给病人穿刺,43巡视液体的规范

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做好巡视工作,及时发现、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输液安全。

4.3.1穿刺成功或更换液体后,要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变化调整好合适的滴速,并根据液体量、滴速评估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43.2值班护士要主动巡视液体,巡视液体工作要落实到人,无陪病人要重点巡视。

4.3.3巡视液体时要做到“十查”:查液体有无错误,查液体剩余量,查液体外观有无改变,查病人体位是否舒适,查液体滴速是否合适,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查胶贴固定是否牢固,查输液部位是否红肿,查病人有无输液反应表现,查病人病情有无特殊变化。4.4更换液体规范

44.1更换液体时,要认真落实“三查八对”制度,确定无误后方可换液,更换液体后及时签署更换液体人员姓名、时间。签字要求准确清楚,避免漏签或签错位置。

4.4.2更换液体时,要及时向病人进行药物宣教,病人对所输的液体和药物有疑问时,要认真核对,确定无误并向病人解释清楚后方可更换。4.4.3液体更换完毕,要在病人旁边停留数分钟,观察液体输入情况,确定液体滴入正常且与上一组液体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4.4.4,更换补液 更换补液时必须先检查将要接瓶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等。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另外,换瓶/袋时需注意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是否已空,防止空气输进病人体内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

4.4.5如出现两组液体的不良反应,要重新更换输液器,必要时重新穿刺,避免发生反应的液体输入病人的体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重点加强巡视,上报科室领导,避免纠纷发生。对换下的液体及输液器要上报科室领导妥善处理,同时将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登记交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4.5拔针规范

病人液体输完毕,护士首先查对当天的输液卡,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3~5分钟,防止皮下溢血、淤血。嘱病人休息片刻再活动。

5预防输液相关性感染

由于某些危重病人输液通路多、药物品种多、输液时间长,病人的抵抗力低下等因素,很容易发生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热、静脉炎、局部皮肤/血管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等。为避免出现以上不良情况,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严格掌握静脉置管的适应症,合理选择导管的型号与类型,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及时更换敷贴,注意导管留置时间等保证其正常运行。

篇2: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中心静脉置管输液及封管

一 目的

1、同静脉输液目的

2、避免管腔阻塞 二 物品准备 2%碘酒、75%酒精、棉签、弯盘、胶布、无菌辅料、肝素盐水(肝素50-100U/ml)、5 ml注射器、20 ml注射器、药物及输液器。三 操作方法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检查药物、常规消毒、连接输液器排气备用。

3、病人卧位舒适后打开包裹肝素帽的辅料,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及回血堵塞。

4、常规消毒肝素帽,将输液针插入肝素帽,检查是否通畅。

5、用无菌辅料包裹好针头与肝素帽连接处,胶布固定。

6、整理用物。

7、观察病人反应及输液情况。

8、输液完毕打开辅料,拔出针头。

9、常规消毒肝素帽,推入备好的肝素盐水5-10ml.关蓝色水止(正压接头可不关)。

10、包裹好肝素帽,妥善固定。四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疑有导管脱出,并无回血抽出,不可使用。

3、如遇导管不畅,应先抽吸回血,再推入抗凝剂,切忌用力推注抗凝剂,以防血栓进入。

4、固定要牢固,注意导管不要打折,防止针头脱出。

5、输液毕包裹肝素帽时不应将其暴露于纱布外。

6、输入药物前后均应输入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输血抽血输脂肪乳等药物后,应脉冲式冲管。

7、冲管时间间隔2-3天一次,因人而异,对于高凝状态者要增加冲管次数。

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及拔管

一 目的

保持穿刺点清洁,预防感染。二 评估

1、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是否有硬结,有无渗出,皮肤是否有过敏。

2、固定是否牢固,缝线有无松脱。

3、皮肤有无胶布痕迹。三 物品准备

2%碘酒、75%酒精、棉签、弯盘、胶布、无菌辅料、敷贴、镊子、剪刀、石蜡油。

四 操作方法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取舒适卧位,头转向对侧,取下辅贴。

3、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导管周围及缝线固定处,直径12CM。

4、观察导管无脱出、缝线无松脱,待干后贴敷贴。

5、取下包裹肝素帽辅料,常规消毒肝素帽后换无菌辅料包裹好,如正在输液,应观察输液是否正常,胶布妥善固定,标记换药时间。

6、用石蜡油清洁原胶布痕迹。

7、整理用物。

如需拔管,完成以上三步后:

1、剪刀拆去固定缝线,用无菌辅料固定穿刺处,嘱病人屏住呼吸,拔出导管按压5分钟以上至不出血。

3、胶布固定辅料,保护穿刺点,24小时弃去。

3、导管拔出后应检查其完整性和穿刺部位,必要时采取护理措施

五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换药时注意观察缝线有无松脱,导管是否脱出,及局部皮肤变化。

3、拔管时嘱病人屏住呼吸,拔管后观察无出血及其它异常方可离去。

4、置管24小时后更换敷贴,以后应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安全要随时更换。

5、所有敷贴上应该标记更换时间。

6、建议肝素帽(或可来福)每周更换。

PICC导管输液及封管

一 目的

1、静脉输液目的

2、免管腔阻塞 二 物品准备 2%碘酒、75%酒精、棉签、弯盘、胶布、无菌辅料、肝素盐水(肝素50-100U/ml)、20 ml注射器、药物及输液器。三 操作方法

1、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查药物、常规消毒、连接输液器排气备用。

3、病人卧位舒适后打开包裹肝素帽的辅料,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及回血堵塞。

4、常规消毒肝素帽,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将输液针插入肝素帽,调节滴速。

5、用无菌辅料包裹好针头与肝素帽连接处,胶布固定。

6、整理用物。

7、观察病人反应及输液情况。

8、输液完毕打开辅料,拔出针头。

9、常规消毒肝素帽,推入(脉冲式)生理盐水冲管,肝素盐水5-10ml封管,关蓝色水止(正压接头可不关)。

10、包裹好肝素帽,妥善固定。

注意事项

1、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输液前冲洗导管。

3、输血抽血输脂肪乳等药物后,应脉冲式冲管。

4、禁止用静脉点滴的方式冲管。

5、禁止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6、选择大于10ml注射器冲管。

7、输液后应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8、液毕包裹肝素帽时不应将其暴露于纱布外。

9、冲管时间间隔2-3天一次,因人而异,对于高凝状态者要增加冲管次数。

PICC导管换药及拔管

一 目的

保持穿刺点清洁,预防感染。二 评估

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是否有硬结,有无渗出,皮肤是否有过敏,皮肤有无胶布痕迹。

三 物品准备

2%碘酒、75%酒精、换药包、弯盘、胶布、无菌辅料、敷贴(透明膜)、石蜡油。四 操作方法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取舒适卧位,置管上肢外展,取下辅贴。

3、带无菌手套,打开换药包,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范围直径10×10CM。

8、观察导管无脱出,待干后贴敷贴。

9、取下包裹肝素帽辅料,常规消毒肝素帽后换无菌辅料包裹好,如正在输液,应观察输液是否正常,胶布妥善固定,标记换药时间。

10、石蜡油清洁原胶布痕迹。

11、整理用物。

如需拔管,完成以上三步后:

1、用无菌辅料固定穿刺处,匀速拔出导管,按压5分钟以上至不出血。

2、胶布固定辅料,保护穿刺点。

3、导管拔出后应检查其完整性和穿刺部位,必要时采取护理措施

五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禁止胶布直接贴于导管体上,换药时注意观察导管是否脱出,及局部皮肤变化,记录导管刻度。

4、每天记录输液滴速。

5、严禁导管体外部分移进体内。

6、置管后24小时更换敷贴,以后应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安全要随时更换。

7、所有敷贴上应该标记更换时间。

六、携带PICC导管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2、不要擅自拆下贴膜

3、避免使用带有PICC导管侧手臂提重物

4、避免盆浴泡浴

5、淋浴前将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绕2-3周,如有浸水及时更换

6、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管理

一 辅料

1、使用透明敷贴

2、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透明膜不黏时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3、常规48小时更换一次,如完整性受到损坏,应立即更换 二 封管

1、封管的冲洗液的量至少是导管及其附件装置容量的两倍,一般为2-5ML

2、封管的手法正压封管,若使用正压接头,在推注完封管液时断开连接即可

3、封管液可选用等渗盐水或稀释肝素盐水,用等渗盐水应6-8小时冲管一次,4、肝素盐水浓度10-100U/ML,儿科肝素1-10U/ml.三 拔管

1、一般留置72小时,当怀疑污染或出现并发症时应立即拔管

2、拔管后应用指压法压迫止血,常规消毒穿刺点,然后在穿刺点覆盖无菌辅料

3、导管拔出后应检查其完整性和穿刺部位,必要时采取护理措施 四 注意事项

1、在穿刺部位的附近记录穿刺的日期和时间

2、每日观察导管与皮肤连接处通过触摸完好透明膜检查是否有触痛

3、静脉留置针不应常规用于取血

4、血压计袖带和止血带不得在有留置针的一侧肢体上使用

5、不适合经外周静脉短导管实施的输液治疗包括:持续腐蚀性药物、肠外营养、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

静脉输液导管管理

中心静脉置管输液及封管

一 目的

1、同静脉输液目的

2、避免管腔阻塞 二 物品准备

2%碘酒、75%酒精、棉签、弯盘、胶布、无菌敷料、肝素盐水(肝素10-100U/ml)、5 ml注射器、20 ml注射器、药物及输液器。三 操作方法

1、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检查药物、常规消毒、连接输液器排气备用。

3、病人取舒适卧位,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及回血堵塞。

4、常规消毒肝素帽(或正压接头),将输液针插入肝素帽(或去掉头皮针将输液器连接正压接头),妥善固定,检查是否通畅。

5、整理用物。

6、观察病人反应及输液情况。

7、输液完毕拔出针头。

8、常规消毒肝素帽,推入备好的肝素盐水5-10ml.关蓝色水止(正压接头可不关)。四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疑有导管脱出,并无回血抽出,不可使用。

3、如遇导管不畅,应先抽吸回血,再推入抗凝剂,切忌用力推注抗凝剂,以防栓子进入。

4、固定要牢固,注意导管不要打折,防止针头脱出。

5、输入药物前后均应输入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输血、抽血、输脂肪乳等药物后,应用20ml以上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6、暂时不输液时,冲管时间间隔2-3天一次,因人而异,对于高凝状态者要增加冲管次数。

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及拔管

一 目的

保持穿刺点清洁,预防感染。二 评估

1、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是否有硬结,有无渗出,皮肤是否有过敏。

2、固定是否牢固,缝线有无松脱。

3、皮肤有无胶布痕迹。三 物品准备

2%碘酒、75%酒精、棉签、弯盘、胶布、无菌敷料、敷贴、镊子、剪刀。四 操作方法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取舒适卧位,头转向对侧,取下敷贴。

3、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导管周围及缝线固定处,直径12CM。

4、观察导管有无脱出、缝线有无松脱,待干后贴敷贴。

5、敷贴更换完毕,标记更换时间。

6、用75%的酒精清洁原胶布痕迹。

7、整理用物。

如需拔管,完成以上三步后:

1、剪刀拆去固定缝线,用无菌敷料固定穿刺处,嘱病人屏住呼吸,拔出导管按压5分钟以上至不出血。

2、胶布固定敷料,保护穿刺点,24小时弃去。

3、导管拔出后应检查其完整性和穿刺部位,必要时采取护理措施。五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换药时注意观察缝线有无松脱,导管是否脱出,及局部皮肤变化。

3、拔管时嘱病人屏住呼吸,拔管后观察无出血及其它异常方可离去。

4、置管24小时后更换敷贴,以后应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安全要随时更换。

5、所有敷贴上应该标记更换时间。

6、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每周更换。

PICC导管输液及封管

一 目的

1、同静脉输液目的

2、避免管腔阻塞 二 物品准备

2%碘酒、75%酒精、棉签、弯盘、胶布、无菌敷料、肝素盐水(肝素10-100U/ml)、20 ml注射器、药物及输液器。三 操作方法

1、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查药物、常规消毒、连接输液器排气备用。

3、病人取舒适卧位,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及回血堵塞。

4、常规消毒肝素帽(或正压接头),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将输液针插入肝素帽(或去掉头皮针将输液器连接正压接头),妥善固定,检查是否通畅。

5、整理用物。

6、观察病人反应及输液情况。

7、输液完毕拔出针头。

8、常规消毒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推入(脉冲式)生理盐水冲管,肝素盐水>10ml封管,关蓝色水止(正压接头可不关)。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输液前冲洗导管。

3、如输血、抽血、输脂肪乳等药物后,应用20ml以上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4、禁止用静脉点滴的方式冲管。

5、禁止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6、选择大于10ml注射器脉冲式冲管。

7、输液后应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推注肝素液剩0.5--1ml时退出针管)。

8、暂时不输液时,冲管时间间隔2-3天一次,因人而异,对于高凝状态者要增加冲管次数。

PICC导管换药及拔管

一 目的

保持穿刺点清洁,预防感染。二 评估

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是否有硬结,有无渗出,皮肤是否有过敏,皮肤有无胶布痕迹。三 物品准备

2%碘酒、75%酒精、换药包、弯盘、胶布、无菌敷料、敷贴(透明膜)。四 操作方法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取舒适卧位,置管上肢外展,自下而上取下敷贴。

3、带无菌手套,打开换药包,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范围直径10×10CM。

4、观察导管无脱出,待干后贴敷贴。

5、敷贴更换完毕,标记更换时间。

6、用75%的酒精清洁原胶布痕迹。

7、整理用物。

如需拔管,完成以上三步后:

1、用无菌敷料固定穿刺处,匀速拔出导管,按压5分钟以上至不出血。

2、胶布固定敷料,保护穿刺点。

3、导管拔出后应检查其完整性和穿刺部位,必要时采取护理措施。

五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禁止胶布直接贴于导管体上,换药时注意观察导管是否脱出,及局部皮肤变化,记录导管刻度。

3、每天记录输液滴速。

4、严禁导管体外部分移进体内。

5、置管后24小时更换敷贴,以后应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安全要随时更换。

6、所有敷贴上应该标记更换时间。

六、携带PICC导管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2、不要擅自拆下贴膜。

3、避免使用带有PICC导管侧手臂提重物。

4、避免盆浴泡浴。

5、淋浴前将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绕2-3周,如有浸水及时更换。

6、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管理

一 敷料

1、使用透明敷贴。

2、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透明膜不黏时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二 封管

1、封管的冲洗液的量至少是导管及其附件装置容量的两倍,一般为2-5ML。

2、封管的手法采用正压封管,若使用正压接头,在推注封管液剩0.5--1ml时断开连接即可。

3、封管液可选用等渗盐水或稀释肝素盐水,用等渗盐水应6-8小时冲管一次。

4、肝素盐水浓度10-100 U/ml,儿科肝素1-10U/ml。

三 拔管

1、一般留置72小时,当怀疑污染或出现并发症时应立即拔管。

2、拔管后应用指压法压迫止血,常规消毒穿刺点,然后在穿刺点覆盖无菌棉签。

3、导管拔出后应检查其完整性和穿刺部位,必要时采取护理措施。四 注意事项

1、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应严格执行洗手及无菌原则。

2.在满足医嘱治疗前提下,选择最细管径、最短长度和最少接口的套管针。3.在穿刺部位的附近记录穿刺的日期和时间。

4、每日观察导管与皮肤连接处,通过触摸透明膜检查是否有触痛等炎症表现。

5、静脉留置针不应常规用于取血。

6、血压计袖带和止血带不得在有留置针的一侧肢体上使用。

篇3:静脉输液的管理

1 穿刺部位的选择

对于成年人患者, 可用于考虑放置外周导管的血管主要分布在上肢的北侧和内侧面, 包括掌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由于神经损伤的潜在危险, 要避开距离手部大约4~5英寸的侧表面, 对于儿童患者, 类似考虑的血管位于手部、前臂、肘前, 腋以下的上臂, 以及幼儿和学步期小儿的头皮、足部和手指的血管。对于成年人和儿童患者, 穿刺应避开手腕的内侧面, 避免产生疼痛和对桡神经的损害。成年人中下肢静脉不应作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应该使用更低的末梢。

2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及处理技巧

应掌握不同人群患者静脉输液的技巧, 对待不同状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1) 临床上静脉穿刺见回血后, 确定针头在血管内, 在能达到牢固固定针头的前提下, 应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 (2) 长期输液患者, 为加大穿刺成功率, 穿刺时均将调解器推至最下端, 可加快回血速度, 对长期输液的小儿, 可采用逆行输液法; (3) 老年患者, 针尖直对血管快速刺入, 小儿患者角度要小, 速度要慢, 沿皮下轻刺入, 见回血立即停止; (4) 肥胖小儿患者可选颅骨缝间静脉, 额缝、管状缝、矢状缝, 穿刺时摸清走行, 与骨缝呈30~45度角刺入皮下后平行走行, 回血后停止进针; (5) 肥胖患者, 进针角度和力度要稍大;为减少痛苦, 可加大进针角度; (6) 营养不良性血管患者和瘦弱患者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松止血带动作要轻, 以免因振动使针头刺穿血管; (7) 瘫痪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 防止患侧肢体血栓形成; (8) 烧伤后组织渗液水肿, 选择血管, 轻扎止血带, 沿静脉方向按压周围水肿部位, 看到血管后迅速松开在静脉上方以20~30度角进针; (9) 对于慢性衰竭, 末梢循环不良, 静脉补清楚及肥胖者, 血管弹性差者, 休克及疑难危重患者, 需紧急输入液体, 静脉穿刺困难, 局部热敷按摩无效, 可用棉签蘸硝酸甘油均匀涂擦在血管部位, 用湿热小毛巾热敷3min或穿刺肢体下垂可使局部血管充盈, 也可负压穿刺, 接5mL针管回抽或返折头末端, 轻挑皮肤缓慢进针皮针输液完毕, 拔针时调节器尽量置于输液管末端关闭, 防止血液回流。

3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1) 留置针刺入皮肤, 见回血, 进针少许, 边退针芯, 边置入外套管。 (2) 见回血, 进针少许, 送管时固定针芯将套管全部推入静脉, 以此方法送管减少了送针时的阻力, 送管成功率高, 且方便、省力、快速, 具体方法因个人习惯而用。 (3) 见回血, 进针少许, 退针芯少许, 将软管和针芯一同送进, 彻针芯, y型留置针适合。

4 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在进针角度及穿刺速度上有所不同

留置针进针角度以15~30度角进针, 速度应慢, 且应直接进入血管;头皮针进针角度小, 针体可在皮下滑行一段再进血管, 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严格避免应用头皮针穿刺方法, 送管切忌见回血立即送管, 如无法确定针尖在血管内, 可先将针芯拔出小许, 滴入少量液体, 如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 可再沿血管方向固定针头, 平行推进软管。

5 输液装置的更换

应尽量的减少使用输液的附加装置, (三通、单腔和多腔延长管、肝素冒、管路内过滤器等) , 推荐使用一个整体的输液装置。被用来输注液体的基本和次要连续输液装置的更换频率不该超过96h, 强有力的证据表明, 频繁的更换输液装置并不能降低感染的危险, 当间歇给予静脉内脂肪乳剂时, 每使用一瓶就应更换输液装置一次。当连续给予静脉内脂肪乳剂时, 应每隔24h更换输液装置一次。应使用专门的输液装置输入异丙酚溶液, 且每12h或根据生产商的使用说明来更换输液装置, 输入脂质溶液的输液装置不应含有二乙基邻苯二甲酸 (DEHP) , 因其具有亲脂性, 研究已经证明, 尤其是对新生儿、儿童患者以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 脂质溶液中DEHP浓度的升高是一个危险。用于输入全血和成分血的装置应该是专门的, 并包含了一个过滤器, 一个单位的全血输注完毕后或输血装置应该每隔4h更换一次, 疑似污染立即更换, 紧急情况下放置的血管通路装置应尽早在48h内替换。护士不应该常规更换儿童患者的外周静脉短导管。当任何一个患者主诉有与外周静脉短导管相关的不适或者疼痛时, 都应拔除短导管。如发疱剂药物已渗出, 在导管拔除之前, 应明确治疗措施, 同时护士应该从导管中抽出残留的药物。

6 冲管和封管

对于新生儿患者, 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度存在差异, 所以冲洗液或封管液均不应含有防腐剂苯甲醇 (生理盐水中添加的防腐剂) , 用于冲管和封管的注射器的大小应该和导管生产商的使用说明一致, 新生儿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后, 并没有关于是使用肝素封管液还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的氯化钠溶液 (美国药典) 封管的建议, 数据的不一致性和不充分性使之不能给予一个明确的建议。也有研究报道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存在更多的并发症, 给予肝素液可更好的保持导管的通透性, 护士应该评估使用肝素封管液的禁忌证, 封管液的浓度:建议每一次在间歇式使用后, 最好使用10U/m L, 即100m L+0.16m L肝素, 血液透析用导管每一次使用之后, 应该用1000U/m L的封管液来封管, 定期进行连接和冲洗之前, 应该用100U/m L的肝素封管液来封管, 对于曾经发生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患者, 或那些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 如人工心脏瓣膜, 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封管液, 为防止断开输液接头时血液回流, 应该保持导管腔内液体的正压。

7 穿刺部位的护理和更换敷料

作为血管通路装置穿刺部位护理的一部分, 推荐使用洗必泰溶液作为皮肤消毒剂, 也可用1%~2%的碘伏、70%酒精, 年龄<2月的婴儿, 不建议使用洗必泰,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评估穿刺局部, 穿刺部位的护理和更换敷料不要常规进行, 除非敷料变脏或不再完整, 透明的半透膜敷料应该每5~7d更换一次, 纱布敷料每2d更换一次, , 如患者容易出汗, 穿刺部位有渗出或流血, 使用纱布敷料要优于TSM, 透明敷料之下防止纱布敷料应视为纱布敷料。

8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

静脉炎, 渗出和外渗, 感染, 空气栓塞, 导管栓塞, 导管相关的静脉栓塞。重在评估及预防。 (1) 静脉炎:静脉炎:是造成套管针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护士应该对血管装置的穿刺部位是否发生静脉炎进行评估, 觉得是否需要干预措施及干预类型, 使用标准化的量表评估血管通路装置是否存在发生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确定是否存在导致发生静脉炎的病因:化学的、机械的、细菌的、或者输液后的。 (2) 渗出和外渗:原因:a.血管选择不当;b.进针角度小;c.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d.穿刺侧肢体活动范围过大;e.应用刺激性药物及扩血管药物;f.新生儿因血管通透性高, 管径细等原因均可导致渗漏,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 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3) 感染:a.皮肤感染与夏季炎热, 患儿出汗多, 汗疱;b.留置针3M胶布不透气;c.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局部红、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可及时拔除留置针, 并涂稀碘酊、百多邦药膏后痊愈。干扰措施:预防感染, 手卫生尤其重要, 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破坏, 静脉穿刺时为防止感染, 可用无菌纱布覆盖, 再扎止血带, 消毒后穿刺, 成功后用仍用无菌纱布覆盖, 透明敷贴黏贴。 (4) 空气栓塞:主要是由于a.输液完毕, 更换不及时, 而家属又不懂得应急措施;b.排气不彻底;c.输液时活动范围过大, 输液器茂菲氏滴管倒置进去空气。干扰措施:及时巡视病房, 加强健康教育是重点。排气时过滤网常有米粒大小的小气泡, 随药液很快进入头皮针, 虽不能给患者身体带来危害, 但心理上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是医疗纠纷的隐患。 (5) 导管栓塞:造成导管阻塞的原因较为复杂, 封管不彻底, 血液回流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在关节部位, 由于肢体活动过度或受压使留置针导管在进血管处发生返折导致堵塞;肢体受压;高血压患者静脉压力高;穿刺技术不熟练, 反复穿刺后才将导管置入静脉内, 若反复穿刺, 导管尖端受损, 留置期间易形成堵塞。因此, 静脉穿刺要求一次穿刺成功, 避免针头在皮下反复穿刺。血液回流是造成堵管的主要原因。 (6) 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 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血栓比上肢血栓多3倍, 另外, 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 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穿刺时尽量首选上肢粗静脉, 并注意保护血管,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 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 且留置针时间不能过长。静脉留置针堵塞时禁止采取加压静推, 挤压静脉器等方法, 可有效防止血栓进入体内引起栓塞。输液前若回血凝固, 可用5~10mL无菌注射器接于留置针尾部将凝血抽出, 回血通畅后接通输液, 若不能抽出凝血应立即拔针。

摘要:静脉输液是将大量的无菌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技术之一, 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该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静脉输液,并发症,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雷菊花.头皮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23) :3599-3600.

[2]徐进红, 丁昌会.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 4 (5) :21-22.

[3]王美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询, 2011, 3 (22) :302.

篇4:临床护士静脉输液安全的管理

关键词:静脉 输液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232-02

静脉输液在临床中属于一项较为常见的治疗措施。我院门诊工作所实行的,是二级管理体制,即在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和科室护士长管理[1]。认真做好门诊护理工作,对于提高现代医疗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增多,ADR的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2]。尤其是门诊输液病人,由于年龄跨度大、用药多且缺乏连续观察,ADR时有发生。所以本研究对于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47例输液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临床合理的管理可以减少输液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现象,且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的在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收集47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30名,女性患者17名。这些患者中,年龄在12岁到20岁的有11名,20岁到40岁的患者20名,40岁到60岁的患者9名,6岁以上的患者7例。这些患者的输液原因有九类,大多集中在感冒发烧、肺部感染或是外伤等。

1.2 安全管理方法。

1.2.1 妥善使用药物。必须牢记不同药物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熟悉各种药物的特性及具体用法,妥善配伍;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恰当安排药物用量以及液体的输入顺序。在执行操作的时候,要对操作规程加以严格的执行,如保持正确的输液体位;依据患者病情、药物特性来决定输液的滴速等。

篇5: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的质量标准:病人得到如医嘱所示的正确的、安全的静脉输液。

程序:

1.操作前对病人的评估:

护士在输液前应评估患者的全身及血管情况:至病室评估患者应包括医疗诊断、护理问题、内/外科病史、药敏史、血管穿刺史、病人对血管穿刺工具的类型及穿刺部位选择的喜好和必要时长期静脉输液的计划。

2.治疗室配药:

1).洗手,戴口罩:检查药液名称、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瓶身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软包装应挤压,查有无渗漏);查输液器有效期、有无漏气;查棉签有效期、有无漏气或开封日期

2).铝盖中心部分打开,(瓶装输液套上网套),常规消毒瓶口,(软包装可省略消毒瓶口)

3).按医嘱再次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患者姓名、床号;抽吸药液加入所需药物.加药后再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患者姓名、床号,保留加药安瓿于固定盒内

4).标签空白处或治疗单上填写病人的床号、姓名,所加药物的名称、剂量、加药时间,配药者

5).消毒瓶口(软包装应消毒塑料管)。取输液器,打开输液器将针头插于输液瓶口内。

6).将输液用物及用药放于治疗车上,整理用物,摘口罩。推车至病室 3.为病人输液:

1).携所需物品推车至病床旁,核对床头卡,到病人身边,解释并帮病人取合适体位。2).持输液架至床旁(轨道式应调好输液架位置),调整好适当高度,将治疗车放于妥当位置(便于操作取物)3).洗手,戴口罩

4).在次核对(无误后),关调节夹,挂瓶,第一次排气(头皮针不拿出输液袋)一次排气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滴管的l/3一l/2,自液面下管内无气体。接头处无液体溢出)5).铺治疗巾,选静脉(扎止血带,选择穿刺点,松止血带),备胶布,放置于治疗车上

6).消毒皮肤,直径>5cm,待干

7).系止血带(距穿刺处>6cm),取下输液管,再次检查管道内有无气泡,排尽针头内气体(需将护针帽取下)

8)核对,持针柄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 9).松止血带、松调节器,胶布固定 10).调节滴速,告知注意事项 11).再次查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为病人整理衣被,向病人及家属交待输液的注意事项。

12).收回治疗巾、止血带、整理用物归位。洗手,摘口罩。13).填写输液巡视卡,填写输液者姓名于输液瓶标签上

4.停止输液

1).核对并解释,关调节器,启开固定的胶布。快速拔针用棉球压迫针眼止血(拔针前轻按进针处,头皮针拔出后用力按压穿刺点1-2分钟,至无出血即可,2).整理衣被,终末处理,洗手,摘口罩,登记。

5.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所输药物。

(2)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

6.注意事项

(1).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当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2).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3).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4).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停止输液,报告医生,协助及时处理。

7.需注意的环节 :

(1)评估应在配药物品准备前进行

(2)查对药品、物品可在备品时一并查对(3)查对时应与视线平行

篇6: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程序:

1.操作前对病人的评估:

护士在输液前应评估患者的全身及血管情况:至病室评估患者应包括医疗诊断、护理问题、内/外科病史、药敏史、血管穿刺史、病人对血管穿刺工具的类型及穿刺部位选择的喜好和必要时长期静脉输液的计划。【评估内容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斟酌确定;护士应了解每位病人对血管穿刺工具类型包括穿刺针头大小及穿刺部位选择的喜好及其变化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护士沟通语言:XX先生您好,我一会儿将为您进行静脉输液,您因XXX,根据医嘱给您应用XXX,它有xxx的作用,您或家人曾经有过青霉素或头胞类药物过敏史吗?我们刚刚做的试敏显示您不过敏。您需要输液5天,是希望用普通静脉输液针还是静脉留置针(讲解各自优缺点)啊,您是想用普通输液针;您这条血管没有硬结、红肿适合穿刺,您这条血管疼吗?那好,我现在回去准备一下用品,如您想去卫生间,现在可以去,我们一会儿见。【清泉:仅供参考,不建议背诵。一般建议用普通话与患者交流,但不可强行划一,如果有的病人觉得方言亲切,而认为用普通话交流是装腔作势,而护士又能说这种方言,可尊重病人语言习惯。】 2.治疗室配药:

1).洗手,戴口罩:检查药液名称、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瓶身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软包装应挤压,查有无渗漏);查输液器有效期、有无漏气;查棉签有效期、有无漏气或开封日期。【清泉:此处先行检查输液器可减少其后因检查输液器致瓶口在空气中暴露时间】

2).铝盖中心部分打开,(瓶装输液套上网套),常规消毒瓶口,(软包装可省略消毒瓶口)【清泉:软包装可省略消毒瓶口?不知是否有科学依据;若有,则不仅简略了操作步骤,而且也节约了活力碘和棉签。】

3).按医嘱再次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患者姓名、床号;抽吸药液加入所需药物.加药后再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患者姓名、床号,保留加药安瓿于固定盒内 4).标签空白处或治疗单上填写病人的床号、姓名,所加药物的名称、剂量、加药时间,配药者【清泉:输液卡应是事先填写好了的,现在有要求要在输液瓶上填写病人的床号、姓名及主要药物名称,如果生产输液瓶的厂家能在每个输液瓶外包装上贴输液卡标签,或者干脆生产一种可供粘贴的输液卡在填写完毕后直接贴在输液瓶上,供护士直接填写,则可省事不少,且能做到瓶卡一体,减少因瓶卡分离可能发生的护理缺欠。】

5).消毒瓶口(软包装应消毒塑料管)。取输液器,打开输液器将针头插于输液瓶口内。6).将输液用物及用药放于治疗车上,整理用物,摘口罩。推车至病室 3.为病人输液:

1).携所需物品推车至病床旁,核对床头卡,到病人身边:“X床XX,对吗?现在我要给您做输液处置,您去卫生间了吗?”“去过了。”“您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那好,现在我协助您躺好:这样您舒服吗?”

2).持输液架至床旁(轨道式应调好输液架位置),调整好适当高度,将治疗车放于妥当位置(便于操作取物)3).洗手,戴口罩

4).“X床XX、头孢噻肟钠4.0g,日一次静点”,(无误后),关调节夹,挂瓶,第一次排气(头皮针不拿出输液袋)一次排气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滴管的l/3一l/2,自液面下管内无气体。接头处无液体溢出)5).铺治疗巾,选静脉(扎止血带,选择穿刺点,松止血带),备胶布,放置于治疗车上 6).消毒皮肤,直径>5cm,待干

7).系止血带(距穿刺处>6cm),取下输液管,再次检查管道内有无气泡,排尽针头内气体(需将护针帽取下)

8)“X床XX、头孢噻肟钠4.0g,每日一次静点,请您握拳”,持针柄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

9).“请您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胶布固定 10).调节滴速:“XX,现在我给您调节的滴速为20滴/分,开始时速度给您调的稍慢些,20-30分钟后,如果您没有不适,我会适当将滴速调快些,您不必费心自行调节,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挺好的”“那好,这是呼叫器,有事儿您随时叫我,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的” 11).再次查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为病人整理衣被,向病人及家属交待输液的注意事项。

12).收回治疗巾、止血带、整理用物归位。洗手,摘口罩。13).填写输液巡视卡,填写输液者姓名于输液瓶标签上

4.停止输液

1).“X床XX、您今天的输液就结束了,我现在给您停止输液,关调节器,启开固定的胶布。快速拔针用棉球压迫针眼止血(拔针前轻按进针处,头皮针拔出后用力按压穿刺点1-2分钟,至无出血即可,“谢谢您的配合”

2).整理衣被,“您还有什么需要吗?那好,有事儿随时找我,我也会随时来看您”。提瓶,将输液架或输液挂钩放于妥当位置,将输液管道弃于医用垃圾袋,针头弃于锐器盒内,洗手,摘口罩,登记。解说词: 5.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所输药物。(2)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6.注意事项

(1)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当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2)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3)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4)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停止输液,报告医生,协助及时处理。7.需注意的环节 :

(1)评估应在配药物品准备前进行(2)查对药品、物品可在备品时一并查对(3)查对时应与视线平行

篇7: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药物管理制度。包括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的使用与管理制度。一般药品管理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及医嘱查对制度。

2、加强药物有效的安全管理,如麻醉药品专柜上锁,高危药品用醒目的红色标识防止护士混淆拿错。

3、严格医嘱执行及“三查七对”制度,落实医嘱两人有声查对制度,班班查对,危重患者的医嘱有更改时随时查对、临时医嘱谁执行谁签字,不准代签名。实行静脉输液“三查七对”制,护士长对护士执行医嘱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控制,每周大查对一次,护理部定期抽查。

4、应用正确的溶药技术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保证有效用药浓度。

5、保障最佳给药时间:每日两次用药的患者,在药瓶和输液单上明确注明给药时间,制定优先输液原则,抗生素现用现配,以免降低药物疗效。

6、合理控制给药速度:加强宣教,每次巡视监督并告知,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输入速度的药物,用静脉输液泵控制滴速,以保证输用药的安全。

篇8:住院病人静脉输液风险管理

1 静脉输液风险分析

1.1 护士方面的因素

1.1.1 护士责任方面

护士责任心不强, 安全和医疗法律意识淡薄。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由此将引发张冠李戴, 出现用错药的不良后果, 轻者引发医疗纠纷, 重者危及生命, 后果不堪设想。缺乏慎独精神, 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特别是夜班护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任意简化操作规程。有的护士对病人解答不耐心, 治疗不细心, 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 产生护患矛盾。

1.1.2 护士技术方面

新聘护士日益增多, 护理队伍年轻化, 素质参差不齐, 经验不足, 如观察病情不细致, 专科技术不够熟练, 缺乏急救经验及正确的判断能力, 对病人的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 容易出现工作失误, 发现隐患或出现差错时, 不及时报告, 不以为然或抱有侥幸心理擅自处理。

1.1.3 护士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

护士在操作前、中、后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在病人不知情、不理解的情况下, 对病人采取特殊治疗手段或使用特殊医用材料, 造成事后病人及家属不接受而引发各种纠纷。

1.2 病人方面的因素

1.2.1 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 医疗案例的增多, 病人的法律意识增强, 加上社会普遍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 使病人牢固树立了“病人是上帝”的观念, 对接受医疗护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法律解决的意识增强。

1.2.2 病人的违医行为

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 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 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在输液过程中, 护士虽然多次告知病人不可随意调节液体滴速, 但有的病人在护士不在病房时, 就将液体滴速调的很快而发生意外, 引发护理纠纷。

1.3 忽视静脉输液微粒的存在

在液体配置过程中, 尽可能使用侧孔注射器, 但其他环节仍会有微粒产生, 如药物配伍不当会有药品结晶, 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问题会导致纤维微粒、空气微粒等。

2 护理安全防范

2.1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抓好重点环节

从思想上重视护理纠纷的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强化护理职业的特殊性,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易发生纠纷的主要时间段和人员, 护士长要加强防范。容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 ①危险时刻:人员少、工作忙、节假日、周末、交接班时;②危险人员:新上岗的护士、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和实习护士等;③危险治疗操作:输血、心脏病人的输液、注射易过敏药物和贵重特殊药物等。

2.2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工作具有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时间连续强等特点。因此, 客观事实就必须要求护士从法律角度考虑管理措施、护理措施;从法律责任的高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强化年轻护士的基本功训练及服务意识, 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2.3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临床上护患纠纷大多是由护患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引起。所以, 应建立护患沟通制度,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交流用语通俗易懂, 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建立护患之间良好诚实互信关系。绝大多数病人在护理行为前都想清楚地了解自己将要承受护理的过程及产生的效果, 因此告知义务是不可缺少的项目。我院从2005年开始实施病人家属告知签字制度,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告知义务要求护士必须熟悉药物性质, 清楚用药目的, 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对全身的其他影响, 应当预先告知病人, 通过多介绍、多询问、多解释手段, 增加与病人的沟通, 及时发现病人的情绪变化。根据医嘱、病情、年龄、药物的作用决定输液滴数, 并告知病人及家属, 不要随意调节滴数, 滴管应高于穿刺部位;若出现不滴或穿刺部位有肿胀、疼痛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需立即与当班护士联系。输液结束拔针后, 护士应告知按压针眼的技巧及时间, 保证穿刺部位不淤血。

2.4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狠抓落实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预防差错事故的必要条件, 是正常护理活动的保障。①制订输液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执行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及管理制度;②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将“三查七对”贯彻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 确保正确执行医嘱;③严格交接班制度, 落实巡视。静脉输液后每10 min~30 min巡视病人1次, 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皮下肿胀, 询问病人是否不适, 尤其对老人、儿童及特殊用药病人应加强巡视, 及时更换液体和拔针;④护士长每天必须跟班督导, 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上一篇:现当代文学教案下一篇:2022党员创争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