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星》教学教案设计

2024-04-15

《摘星星》教学教案设计(共12篇)

篇1:《摘星星》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艺术第八单元 课题一:我就是你的眼睛

歌曲《摘星星》教学设计

木城一小 翟秋香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摘星星》。教学目标:

1、你能跟着歌曲《摘星星》的伴奏,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歌喉吗?

2、同学们一齐唱歌曲《摘星星》,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摘星星》。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盲童的生活世界。感受歌曲的节奏规律和旋律的高低,让学生独自演唱。教学准备:课件 口风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出示主题:我就是你的眼睛

一、创设情境,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愿望,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曲,老师的愿望就在这首歌

里,只要你认真听,我相信同学们都能很快找到老师的愿望。播放歌曲伴奏。师:请学生回答。

生:老师的愿望是想把天上亮晶晶的星星摘下来送给盲童当眼睛。(大致一样即可)

师:对。老师的愿望就是我们大家的愿望,我们都想把天上最亮的星星摘下来送给那些身有残疾,而看不见光明的盲童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摘星星》。板书课题:《摘星星》。

师:同学们,盲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现在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首配乐盲童诗,就能感受到盲童的心灵世界,一起走进盲童的心里,感受盲童的每天生活。

《盲童》

从小我就是一个盲童娃娃,在摸索探求中渐渐长大。虽然我看不见五彩云霞,心中却盛开着芬芳的鲜花。虽然我看不见奔腾的江河,汹涌的波涛却在我脑海拍打。燕子在为我吟唱着春天的故事,小溪在为我讲述着金秋的童话。我不寂寞,我不忧伤,我的知音,我的朋友遍天下。

二、学唱歌曲《摘星星》,出示曲谱摘星星。

1、欣赏歌曲《摘星星》。教唱歌谱。

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用儿子、爸爸和妈妈来比喻比较恰当。爸爸胆子大,儿子胆子小整天跟在爸爸后面,爸爸力气大声音大,所以拖延的时间很长,妈妈是八分音符经常跟在儿子身后。这样的家庭才完美,这样的节奏才好听。

2、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重点指点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歌曲结尾有一个这样的分段记号,谁能给大家讲讲怎么来唱。它叫什么?这首歌有几段?

4、让我们跟着音乐对口形,心里默默唱。听听歌曲的节奏规律。

5、请大家跟着老师的弹奏来轻轻唱一遍。

6、请大家放开声音来唱一遍。

7、请小朋友跟着伴奏来唱。

8、男女生各唱一段,男生第一段,女生第二段,看哪队唱 的好,能感动大家?

9、让我们有感情地来演唱一遍。

三、拓展:播放歌曲表演唱。找学生单独演唱其它学生上堂表演。学生可以自己大胆创编动作。老师找一名学生用布或眼镜把眼睛遮住扮演盲

童,两名同学表演摘星星送给盲童,体验友爱的真谛,感受一下盲童的生活。角色互换表演。

师:盲童虽然看不到但却听得到,他们都渴望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让我们来帮助他们,当他们的眼睛。让我们大声说:“我就是你的眼睛”。

四、课堂小结。

我们的周围那些盲人,他们看不到阳光、花草、山水和美丽的世界,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送去我们的友谊和爱心,我们眼睛里如花的色彩会开放在他们的心里。

五、结束:

唱着歌曲《摘星星》走出教室。板书: 歌曲《摘星星》 1=D 四二拍

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反思:

篇2:《摘星星》教学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音乐游戏,能用动作大胆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2、能与同伴相互配合,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摘星星》、课件

环境创设:

1、事先让幼儿在卡纸上画好星星并裁剪下来,在活动室墙面上布置成星空。

2、把幼儿的椅子布置成“小船”状。

活动指导:

一、结合课件引题,激发活动的兴趣。

在这宁静的夜晚,你们看什么出来了(星星)?“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星星要和美丽的星空做游戏了。现在请大家跟星星问个好吧!

二、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逐句理解歌词。

1、月儿是什么样的?月儿弯弯好像什么?谁想在这船上坐?坐在船上想干什么?

2、引导幼儿按节奏朗读歌词。

3、引导幼儿边听旋律边试着填唱歌词。

4.范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教师的表情,倾听教师的歌声。

5、采用分组演唱,轮唱等方式,激发幼儿练唱的兴趣。

三、幼儿坐在“船上”,大胆的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四、玩“摘星星”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听到音乐时,小朋友按节奏分组,6个好朋友乘一条月亮船,边唱边表演。当音乐停止时,轻轻地下船去“摘星星”,看“星星”背后的秘密,再用动作表演出来让对方猜一猜。

2、教师带着幼儿示范游戏一次。

3、幼儿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4、活动评价与小结。

教学反思: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记录乐曲的方法,让幼儿从小正确认识五线谱,也是为他们日后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做准备。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就会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变成知识的灌输。所以,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观看VCD、给音符宝宝造房子、一起做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师幼互动,促使幼儿对五线谱的认识。

篇3:《摘星星》教学教案设计

1、通过听、讲盲童的故事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锻炼、学习角色的塑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盲童的心理世界,培养坚强的性格。

2、学唱歌曲《摘星星》,感受节奏规律和旋律的高低。体验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摘星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到盲童的生活世界。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摘星星》,感受节奏规律和旋律的高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生:„„

师:告诉你们呀,老师最喜欢这种颜色了。那么你喜欢什么颜色呢?谁来说说。

师:这么多的颜色把我们的地球变的如此美丽,生活充满快乐。但是,有一种人却感受不到色彩的美丽,生活在黑暗中。他们是什么人?

生:盲人。

师:盲人是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大家来看看图片说一说。 (生看图片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树这么粗大,然而他们却看不见,只能用手摸。

▲你看到了什么?花儿这样鲜艳,盲童却看不见,只能用鼻子闻。

▲你看到了什么?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盲童也看不见,只能用耳朵听。

师:盲童就是靠他们特有的方式来感受世界,感受生活。你听,盲童在诉说

二、导课

请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配乐诗歌。

盲童

从小我就是一个盲童娃娃,在摸索探求中渐渐长大。

虽然我看不见五彩云霞,

心中却盛开着芬芳的鲜花。

虽然我看不见奔腾的江河,汹涌的波涛却在我脑海拍打。

燕子在为我吟唱着春天的故事,小溪在为我讲述着金秋的童话。

我不寂寞,我不忧伤,

我的知音,我的朋友遍天下。

三、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摘星星》。

2、出示歌词:这位小朋友说的对吗?我们来读读歌词,

生:他说的对。

师:我们看这首歌结尾处有这样一个记号。它叫什么名字? 那么这首歌有几段?(讲解演唱顺序)

3、我们怎样当盲童的眼睛?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盲童的世界。小朋友们可以对口形,心里默默唱,不出声。

4、我们再来跟着钢琴轻轻的唱。

5、我们放开声音再来唱一唱。(随即鼓励)

6、我们男女同学分开唱。男同学唱第一段女同学唱第二段。比比看,谁唱的好。

7、让我们充满深情地再来唱一唱。

(歌声这么优美让老师感动,更让盲童朋友高兴)

四、演一演,体验盲童生活。

(一边欣赏歌曲《你是我的眼》)

师:盲童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扮演盲童,来体验他们的生活。眼睛蒙上纱巾,站起来,伸手四处摸一摸,感受盲童生活中的困难。

(旁白):天亮了,明明起床洗脸后准备刷牙洗脸(提示找牙刷)由于眼睛看不见,他只能一点一点摸着找;牙刷终于找到了,刷完牙后,他背弃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到了教室,他要找座位了,我们帮帮他,给他拍手。如果他离座位越来越近,我们就轻轻拍(手势),他离座位越来越远,我们就大声拍(手势)。现在开始。

师:(随即鼓励)问:你感觉怎样?生活方便吗?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就这么难,更何况要独自面对这一切。他们最最渴望拥有什么?

生:一双明亮的眼睛。(师随即鼓励)

师:同学们,盲童看不见却听得到,我们可以帮助盲童,作他们的眼睛。让我们大声告诉他们。对他们说,我就是你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我就是你的眼睛。”

五、课堂小结。

篇4:《摘星星》教学反思

宁静的夜晚,闪烁的星星,妈妈的期望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摘星星》一课语言生动,贴近孩子的生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本课的人物对话较多,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采取多种方式阅读,如自由读。分角色读,大声读。小声读……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充分朗读文中的对话,并读懂对话的内容,体会“比赛摘星星”的情趣,并在朗读对话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未未能摘到星星吗?为什么?妈妈期待的那一天是什么时候?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未未长大后要给妈妈摘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他能摘到吗?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回答的理由各种各样,不管学生怎样回答,我都给予肯定,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本课的朗读教学比较成功。

篇5:鲜花和星星 教案教学设计

1、学会6个生字,掌握生字的正确笔结构。

2、会背课文。

3、培养热爱美丽大自然的思想情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

(出示一束小野花)你喜欢鲜花吗?

贴出纸条:

二、新授

1、哪个季节的喜欢最多?

(在“夏天”这个词下画上红线)

2、鲜花多得怎么样?

贴出纸条:

3、引读:我最喜欢……真比……还多。

过度(星星在什么时候出现?)

4、晚上花儿睡了,我不再打扰花儿了,就数着满天的星星。

出示纸条:

5、师:星星多吗?多得怎么样?

生读:……

6、那么是花儿多,还是星星多?

(讨论)

7、师范读

8、合作小组读

9、小组个人表演读。

10、评一评谁读得好没,好在哪里?

三、试背(对快背的同学表示高度评价)

四、教学生字词。

1、 出示字词全体同学书空三遍,然后在书中描红。

2、 在田字格本上跟老师一起写,老师指导分析书写笔顺和格式。

五、布置作业:

3、 抄写生字词

4、 背书

教学后记:学生将“真”里面三横写成两横了。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的

1、看懂图案,理解课件,体会课文内容,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的生活情趣,引发儿童对周围事物及大自然的关注及热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生字“满、颗、数”,及新偏旁“页”。

4、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

1、指名读生词,指导读准轻声。

2、齐读生词。

二、学习课文

1、读题,说说“最喜欢”是什么意思?你平时最喜欢的是什么呢?

2、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教师放课件展示花儿盛开和星光闪烁,范读课文。

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再想一想最喜欢的是什么。

3、你最喜欢什么,就把它贴在你的身上。

学生按喜好贴花儿或星星的贴纸。

4、现在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还可以看看课件,然后,你就可以向4人小组内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为什么最喜欢的是花儿或是星星了。

5、以小组形式为单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感受,体会花儿的美与多,站在花海中游戏的乐趣;星星闪烁,数也数不尽的快乐。最后,通过比较,体会到花儿与星星一样都是多得数不清。

6、面向全体学生: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你们有什么感受?

(花儿和星星一样都是最喜欢的了。)

7、同学们热爱大自然,也特别善于细心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我们请花儿和星星也给大家评一评你们说得好汉好。

展示课件“花儿和星星欢笑跳舞”,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8、大家是不是也想把这篇优美的课文读给花儿和星星听?同位之间互相商量一下,怎么读,才能准确、流利、有感情,把心里的感受读出来呢?

a、点人读,说说大家最喜欢听谁读书,请他们再来读一读。

b、齐读。

9、我看见不少同学读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丰富,还很想用手做几个动作,这样,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把这首诗背下来,不就能用双手来表演了吗?

a、学生自由背诵课文,练习表演。

b、指名表演背诵。

c、全班同学们自由表演给好朋友或老师看都可以。

10、白天,星星睡了,有花儿向我们微笑;夜里,花儿都睡了,可还有星星快活地向我们眨眼,同学们用明亮的眼睛发现了大自然的美,一定也能用智慧写下自己的美丽的诗,对吗?

展示课件,  口头填空:

我喜欢

早春漫山遍野的梅花,

这里 …

那里…

真比 …

我喜欢

草原上一群群的羊儿,

这里…

那里 …

……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展示“满、数、颗”。

2、指导书写新偏旁“页”。

3、学生自学这三个字怎么写,怎么记,怎么组词。

4、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后在书上描这三个字。

5、这三个字要怎么写才写得好看呢?学生说说描红得出的经验,教师适当归纳并范写。

6、学生在《习字册》上抄写这三个字。

作业:

1、抄写生字。

2、把这首诗表演给父母和好朋友看。

教后记:

1、通过引导学生看懂图案,理解课件,学生较快了体会课文内容,并且能够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了生活情趣,同时对周围事物及大自然有了初步的关注及热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生字“数”,及新偏旁“页”学生容易搞错。

篇6:星星变奏曲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2.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互动内容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导入。

二、作者简介及朦胧诗的解说

三、学习新课

(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3、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中有几处出现了“星星”这一形象?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设置情境,激发兴趣理解课文内容。合作学习,透过诗歌意象,结合自己的体会,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结合自己对这首诗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朦胧诗派的.语言特色。

教学互动内容 设计意图

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四、归纳本诗的主题

五、课堂练习: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颤动(  ) 闪烁(  ) 朦胧(  ) 覆盖(  ) 疲倦(  )2.下面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3)谁愿意,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3.诗歌中描写了两种情境,你能够说出来吗? 渗透思想教育。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作业设计:1、分析《帆》的意象。2、仿写。(见练习)

篇7:星星变奏曲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进行口语练习,熟悉“如果……,谁还需要……,谁不愿意……,谁不喜欢”的表达效果。

2. 采用句式交换的方式,反复诵读,体味诗意和诗人的情怀。

3. 仿句练习,进行想象练习,训练学生诗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采用句式交换的方式,反复诵读,体味诗意和诗人的情怀。

教学难点

仿句练习,进行想象练习,训练学生诗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手段

投影仪

教学设计

1课时

板书

条件:如果“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结论:

谁还需(人不需)希望、慰藉

谁不愿意(人愿意)过充满诗意、温暖、浪漫、恬静、温馨的生活

谁不喜欢(人喜欢)美好、温馨、迷人的感觉

条件:如果“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结论:

谁还需(人不需)光明、希望

谁愿意(人不愿意)现实冰冷、希望渺茫

谁不喜欢(人喜欢)希望、光明、世界充满光明

教学过程

一. 练习句式,熟悉句式

你熟悉这样的句式吗?

“如果……,谁还需……”“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如果……,谁不喜欢……”

请分别以这样的句式造句。

生畅所欲言,师引导学生明确:“如果……,谁还需……”相当于“如果……,人不需……”;“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相当于“如果……,人愿意……,人愿意……”;“如果……,谁不喜欢……”相当于“如果……,人喜欢……”

(板书)

条件:如果……

结论:

谁还需(人不需)

谁不愿意(人愿意)

谁不喜欢(人喜欢)

师总结:同学结合自己的创设的条件,运用了想象,抒发了个人对生活的看法。那“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在这样的前提下,朦胧诗人江河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江河的光明心曲----《星星变奏曲》,一同感受他的心绪。

二. 根据句式,整理情绪

1. 师配乐范读,生听读,把握诗句的节奏、重音、语气。

2. 在诗中诗人他不需要什么?他不愿意怎样?他不喜欢什么?请先在诗中第一节中寻找答案并适当圈点、批注。

(投影)

条件:如果“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结论:

谁还需(人不需)星星

谁不愿意(人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有一个柔软的晚上,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人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闪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三. 诵读句式,把握情绪

1. 第一节中诗人究竟为什么不需要星星?他究竟愿意过怎样的生活?他喜欢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自主诵读,寻找答案。

(板书)

条件:如果“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结论:

谁还需(人不需)希望、慰藉

谁不愿意(人愿意)过充满诗意、温暖、浪漫、恬静、温馨的生活

谁不喜欢(人喜欢)美好、温馨、迷人的感觉

2. 男女生分别朗读原文第一节与原文的答案,在交错的朗读中师生再次体味诗人抒发的情怀。

3. 以第一节赏析方法为例,同座位为一组,自主赏析文中第二节。

讨论明确:

(投影)

条件:如果“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结论:

谁还需(人不需)星星

谁愿意(人不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谁不喜欢(人喜欢)飘动的旗子,火、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板书)

条件:如果“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结论:

谁还需(人不需)光明、希望

谁愿意(人不愿意)现实冰冷、希望渺茫

谁不喜欢(人喜欢)希望、光明、世界充满光明

4. 诗中第一节与第二节关系如何?

讨论明确:

一、二节,每节十六行,句式整齐,结构对称,修辞相似,内容相仿,都以星星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苦闷与对光明的强烈渴望。上节写对美好理想强烈的向往,下节写对冷酷现实的否定。两节轮廓相仿,又有变化,类似音乐中的“变奏曲”。

5. 诗人为什么如此强烈地抒发对光明的向往?

讨论明确:

现实是冷酷的,尤其经历了民族十年悲剧的江河,对此感受尤为深刻,所以,他对光明的渴求尤为强烈。

四. 学习句式,培养情绪

1. 作者表达的情绪,能否摒弃“如果……,谁还需要……,谁不愿意……,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式,换以“不需”、“愿意”、“喜欢”的方式表达?

讨论明确:

师读改换过的诗歌,生读原诗比较。

不好。换的语句表达的效果没有原句来的强烈。

2. 诗歌的诗句能否完全的摒弃,换以板书形式?这样好吗?

讨论明确:

不能,原诗中的诗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鲜明,表达意向。板书的表达过于简练,缺乏诗歌形象感。

3. 请选取你觉得优美的语句,并谈谈个人审美感受。

讨论明确:

生畅所欲言

五.作业

1. 仿原诗中“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叙写诗句,表达对光明、希望的向往。

2. 背诵全诗。

篇8:《摘星星》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2.把握诗歌中“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与“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相结合的结构,能够进行初级的诗歌写作。

3.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2.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3.仿照诗歌结构,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通过把握诗歌中反复呈现的结构特征,学会诗歌创作的基础技巧。

教学设计思路

1.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恰当运用联想和类比,开展诗歌写作的活动。

2.结合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等文学、音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中意境的塑造。

教学准备

老师1.教材配套朗读带,或者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音乐带。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学生1.能够读一到两遍诗歌,扫清字词障碍。2.通过预习,标示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难点。3.能够查找有关描写星星的.诗句等资料,也可在课前了解朦胧诗派。

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补充资料

朦胧诗派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中国诗坛上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诗人,这群青年诗人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的叛逆和挑战。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今天》在当时集中推出了“新诗潮”的最初一批诗人,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严力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的阎月君、高岩、梁云和顾芳编选的《朦胧诗选》为“朦胧诗”的命名、正名和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月再版这本《朦胧诗选》时,又增补了两位诗人:食指和多多。

教学程序

一.阅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1.播放朗读带,或亲自范读,提示学生做标示。

2.提问:通过预习和听范读,能否体会到诗歌中的感情基调?

3.提示学生:除了温情和憧憬的感情基调,诗中还有一种不同的情感线索,下面的学习过程中会体会到。

二、分析诗歌,把握结构和意象

1.提问:诗歌中是否有相似或反复的诗句?提示学生,这些反复的诗句就是结构标志,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之间是否有不同之处。

2.分析:“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是肯定句,而“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是否定句。及时复习反问句的概念。

3.请学生划出诗歌中出现的物象,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物象的不同。

4.分析前一诗节中的意象,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情感,并进而推进到下一诗节,让学生来分析后一诗节中的意象。

三、比较阅读,体会诗歌主旨

四.结合资料,掌握语言特色

本课总结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课后练习作业

1.诗歌中出现几次“星星”?请你具体说说这些意象的含义。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3.说说你对朦胧诗派的了解。

板书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光明主题+结构

意象对比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新诗,尤其是朦胧诗的学习,对于初三的学生相对困难,因此教师要恰当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透过诗歌外在意象理解内在意蕴。

问题的设计要偏重对整体感知的引导,比如从诗歌的题目、主旨、语言和结构入手,避免细节的简单描述和重复分析。

朗读对于诗歌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朗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篇9:《摘星星》教学教案设计

作家作品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他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了社会瞩目。

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达了他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却依然执著的豪情

布局谋篇全诗共有2节,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诗人对光明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第二部分(第2节):诗人对黑暗冰冷的严酷现实的否定,表达了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写作特点

1采用象征手法来抒发感情。

这首诗以“星星”来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而用“冰雪”“风”“僵硬的土地”等来代表苦难,寒冷和黑暗的现实。

2结构精巧,一唱三叹。

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上下两节各16行,都以“如果…”的假设起头,再以“谁还需要”

“谁不愿意”等多次反问的形式,引出一组递进式比喻。这种结构整齐优美,具有我国古代诗歌的结构及其音韵之美。

难点探讨

1.“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有着怎样的联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2.比较课文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形式上的异同点,简述这两节诗是怎样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的?

两节诗都采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的句式开头,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不同点在第一节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句式;第二节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句式。

上下两节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但第一节主要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第二节由对光明的向往转为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变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围绕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相关知识

有关“星”的古代诗词名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鹊桥仙》(秦观北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无题》李商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杜甫)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课前预习打基础

正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寂寞() 颤动() 覆盖() 冻僵()

多音字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颤:()颤动○2角:()角落○3难:()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近字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栖()栖息○2蝈:()蝈蝈

洒()_______蛔:()_______

解词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

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

弥足珍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在静谧的深夜遥望星空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验收提能力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颤动________凝望________安慰________

柔软________疲倦________覆盖________

2.江河,原名________,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_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3.诗中出现的下列一些物象,哪些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哪些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

星星、诗、蜜蜂、柔软的晚上、湖、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冻僵的夜晚、寒冷、僵硬的土地、冰雪、飘动的旗子、瘦小的星、火。

(1)象征理想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征冰冷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课外积累中,还有哪些与“星星”相关的诗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诗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脆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着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6.仔细品味这首朦胧诗,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请谈谈你的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中“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

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

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那么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请谈谈你的分析。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地体验这首诗,请从文中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作点赏析。

最欣赏的句子:

我的赏析:

9.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的感受:

10.“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类文鉴赏

阅读课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刘益善

夜色中,我们溜出

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她却说是九千

我却说是一万

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莹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选自《刘益善诗选》)

1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12.第①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象,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中写“我们争着、吵着”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表达

15《星星变奏曲》一诗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其实许多诗人都在自己诗篇中描绘了美好的理想世界。如果有一天,你校文学社组织一次“诗歌中的理想世界”的主题活动,你准备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显身手

16(南充中考)、读图答题

(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3星星变奏曲

课前预习打基础

正字音mòchànfùjiāng

多音字○1颤(chàn)颤动/(zhàn)颤栗○2角(jiǎo)角落/(jué)角色○3难(nàn)苦难/(nán)困难

形近字

○1栖(qī)栖息/洒(sǎ)洒水○2蝈(guō)蝈蝈/蛔(huí)蛔虫

解词义

(1)聚精会神地看。(2)孤独,冷清。(3)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宝贵。(4)安静。

课后验收提能力

1.chàn,níng,wèi,róu,pí,fù

2.于友泽朦胧

3.(1)星星诗蜜蜂柔软的晚上湖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飘动的旗子火

(2)冻僵的夜晚寒冷僵硬的土地冰雪瘦小的星

4.“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这样辉煌灿烂的光明失去了,连“瘦小的星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点拨】可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5.示例:七八个星天外/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1)该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7.这首诗的上下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8.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10.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11.初夏、星星、萤火虫

12.溜出村子/躺在草地上面数星星

13.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14.都认为自己数得很清楚,都认为自己有理。/啊,两小无猜的时代/天真无邪的童年

15【点拨】:你可以先朗读一首诗,再联系诗的意象说说描绘了怎样的理想世界,联系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要描绘这样的理想世界,还应说说诗中描绘的理想世界对读者的影响。总之,要让听众随着你的发言走进诗人的心中。

16(1)有人为追求很小的一点经济效益,却丢掉更大的环保事业。真可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意近即可)

(2)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失去人类长远的发展。或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近即可

谭义专

篇10:《摘星星》教学教案设计

1、认识本课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从小爱观察、善于观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教学重点: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教学难点:理解爷爷讲的有关天文知识。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8以前,有一个像同学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了解这个爱数星星的孩子的故事。板书课题:29数星星的孩子(生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准读通顺,(2)认读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检查学习生字情况,师重点指导学习“撒、仰、傻、衡”的识记

4、指名逐段读课文,讲评读书情况,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的()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接着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图,引导朗读: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盘里的珍珠,这是多么美的景色,谁来读一读?静美的画面,抒情的话语,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会自觉地读起来。

(3)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把所想到的描述出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奶奶的话,指导学生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疼爱小孙孙的语气。

(2)提问:小张衡是怎样说的?自己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让学生通过多读书,自己去领悟内容。

(3)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张衡的话。并说说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领悟小张衡观察的仔细、准确,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乱动,这是多么了不起呀!)

(4)指导感情读文,读出天真、肯定的语气,最后分角色朗读。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点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化了语言。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段,想想爷爷说了什么?

(2)指名读爷爷说的话。通过这两步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爷爷在向小张衡讲天文知识。

(3)爷爷讲了哪些天文知识,让学生边读边标出有关讲北斗星知识的句子。

(4)出示图片,让学生在满是星斗的夜空图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极星,并询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这样把学生的理解寓于读书中,把学生的理解体现于看图说图中,引导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手画。调动多种感官体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难点。

(5)出示这样一个练习:你看,那北斗星连起来像(),叫(),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颗星叫(),总是绕着北斗星()。

(6)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提问:爷爷说的是真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理解“果然”接着问:小张衡是怎祥看的?让学生标出张衡看星星的一句话。

引导学生想象: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的情景,并渲染:这个结果,可是小张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该怎样读,通过演示、渲染、读书,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小张衡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达到感张衡之所感,爱张衡之所爱,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简介张衡是汉朗著名的天文学家,

2、出示张衡的画像,并出示了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图,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小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你们还想知道张衡的故事吗?课后多读书,就会知道的更多。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篇11:摘星星作文600字

星星总是带着美好的祝愿来到草原问候,在草原上留下礼物,给人们美好的回忆......

男孩伯尔渴望天空空,他爱天空空,爱天空中的星星。他想挑一个做他的好朋友,陪他,每天晚上和他说话。

一天,伯尔终于忍不住计划摘天上的星星。所以到了晚上,他溜出了房子,跑到草地上,仰望天空。

风,轻轻地吹着,似乎有一些凉意,但在夜晚,星星的光芒,不禁让人感觉到一丝温暖,那光芒,轻轻地照在脸上,闭上眼睛,享受着温暖。

“星星多美啊!”每当伯尔看到天上的星星时,他都会这样叹息。

伯尔的眼睛闪闪发光,他迫不及待地想摘一个。但是,当星星住在这么高的地方,怎么能被摘下来呢?当面对这个问题时,伯尔显然很失望,于是向他的家走去。

伯尔没有回家,而是坐在屋顶上盯着星星。

突然来了一架纸飞机。似乎纸飞机充满了伯尔的愿望,把伯尔带到了梦想的天空。飞机停在伯尔面前。伯尔上了飞机,飞机把他带到了无尽的天空。

伯尔离星星很近,可以用手触摸到它们。伯尔非常兴奋,他选了一颗他梦想中的星星。

伯尔把星星带回家,却发现星星的眼泪正在一滴一滴地落下。

“他还有父母......我不应该这样做......”伯尔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是否要把星星送回家,但是星星的眼泪越来越多。伯尔咬紧牙关,跑向草原,把星星放回天空空...;...

那天晚上,伯尔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第二天晚上,伯尔在草原上立了一个牌子:不要摘星,它会给你在天空中的美丽梦想。

篇12:只有星星摘不到五年级作文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那就是“只有星星摘不到”,它如同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引导我一直前进。

有一次,我在早上去挖笋,当我走进毛竹林,那一棵棵笔直的细竹似青似藍,略带一层白霜,衬着缥缈如烟的雾霭,显得圣洁而神秘。竹枝上鸟雀和蝉儿和鸣,竹叶在山风吹动下发出婆娑的声音。我的手似乎不再属于我了,不禁地开始了抚摸,可我一看见地面上有一个小土包,血液仿佛凝固了,我大臂抡起锄头,锄下,黝黑的泥土一块块地溅了起来,不时有小动物慌忙逃窜着,远离这被破坏的家园。没过多久,有一个黄黄的根露了出来,开始只是黄色的一条,那是竹笋的根须,我不禁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斗志激昂地挖了起来。

我一米、两米地挖着,我的斗志仿佛让一片黑雾一点一点蚕食掉了,挖到笋似乎对我来说已经遥遥无期,可又像一块磁石一般吸引着我,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了一块大青石上,心中跳出来一黑一白两个小人,如同魔鬼一样丑陋的小黑人恶狠狠地对我说:“别挖了,反正也挖不到,我们回家看电视吧!”可是像天使一般的小白人对我说:“你还记得你的座右铭吗?‘只有星星摘不到’,不可以放弃哦!”听它们说完,我打了一个激灵,若有所思,顿时我明白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我如死灰般的心中茁壮成长,我的斗志又一次被点燃了,浑身充满了力量。我卖力地挥动着,眼睛紧盯着,一锄,两锄,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一个淡紫色的皮被我一击命中,我轻轻一拔,一个完整的笋秀气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一个巨大肥硕的.笋,黄色的外衣包裹着,显得格外的诱人。我如同箭一般抱着大笋冲回了家,得意的眉毛都要挑上了天,高兴地手舞足蹈,我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

上一篇:综合治理办工作职责下一篇:春季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