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片天空高三励志演讲稿

2024-05-13

给孩子一片天空高三励志演讲稿(精选13篇)

篇1:给孩子一片天空高三励志演讲稿

各位家长同学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高三励志之给孩子一片天空,在座的各位家长不知道是不是百分之百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呢?我知道不是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九十九,但是我们的方法用对了吗?

这是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小风(化名)是我的同学,他初中的成绩非常的好,但是她的家教非常的严格,每天准时回家,周一到周五不许看电视不许出门玩,周六周日不可以跟同学去玩也不可以去找他,就连头发就要管到合格的范围内,我们可以说是无话不谈,他也常常跟我说我想离开这里,我不想读书,我也不想活得这么累!我听他这么说我是心酸的,他的性格本是很开朗的!后来上了高中他成绩一路下滑最后念的是职业中专,这是他妈妈万万没想到的事情!他没从高三励志,在他父母的期望下他高一就开始励志了!

不知到各位家长有什么想法,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教育方法,但是我觉得是很可惜的,过分的管束让孩子失去自由甚至失去自我了!过分的管束会让他们失去信心,最后甚至会厌烦冷漠!高三励志不是不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片天空,适当的给孩子在紧张中的一点点放松也许她会感激你理解他的世界好久!孩子是容易满足的,还给他们明媚的天空,给他们更完美的人生!


篇2:给孩子一片天空高三励志演讲稿

几乎人人都有快乐、淘气、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但现实的教育世界里,这种顽皮和淘气却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还记得,成长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微妙过程?我们是否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贵的天真特质?我们是否做过,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孩子的这些特质?

读了《窗前的小豆豆》这本书,感觉少了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生涩,多了份亲切与共鸣。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真实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小林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餐,也会自己策划包含稀奇古怪项目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如果上午就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小林校长讲旅行事„„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

我想,每位老师都希望拥有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思想,把校园建成像“巴学园”一样有“电车”教室,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午餐,有自己种的大树,还有金子般的心„„

夸美纽斯曾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看到书中的小豆豆就像看到了童年的孩子和曾经的自己。小时候都会有梦想,我也同样。原来想当老师、医生、画

家、书法家、播音员、设计师„„虽然都遥不可及,但最终当了老师,平凡确很充实!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她的梦想由最初的想当一名间谍到检票员,到广告宣传员等,最终追求快乐、自由的梦想终于在“巴学园”里全部实现了。

如果我们能和孩子换位思考,多考虑学生在学习中每时每刻需要什么,课堂就会迎合他们的口味达到高效——细节来自对每个孩子的关注程度„„

篇3:放手,给孩子一片天空

现在, 家庭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正因为如此, 往往家长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 疼爱有加。我家的宝宝亦是如此, 奶奶非常疼她, 一见面就说“让我抱抱”, 一要求就“奶奶给你买”, 一说饿就“奶奶给你炖蛋糊”, 一做事就“你把东西放下, 我给你做”。在“包办制”的家庭氛围下, 孩子往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在他们的身上很难看到自立、自强的影子, 相反, 留给别人的是自私自利、能力差、脾气不好的印象。对着此情此景, 年轻的家长们该怎么办?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放手, 给孩子一片天空, 孩子会还你一片精彩。

二案例描述

一天下午, 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宝宝兴冲冲地跑过来, 对我说:“妈妈, 明天下午来幼儿园好不好?”“为什么?”我拉起她的小手问。“明天下午班级举行剪贴纸活动, 老师要求家长来, 还有评奖呢!”望着宝宝那渴望的神情, 我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 我安排好了学校的工作后, 赶到了孩子所在的幼儿园, 一进教室, “哇!”真是热闹, 只见教室里挤满了大人和小孩。我挤了进去, 找到了宝宝所在的位置, 看到她正在认真地剪贴, 心里不免欣喜。这时, 宝宝也发现了我, 顿时, 脸上露出了笑容, 甜甜地叫了声“妈妈”, 我示意她坐下, 并鼓励她:“让我看看, 嗯, 真不错, 继续做吧。”宝宝又马上沉浸在剪贴纸的活动中了。我抬起头, 发现教室里的家长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A家长们耐不住性子抢过孩子的活, 只见他们麻利地拿起剪刀, 修剪纸张, 涂上胶水, 贴上贴纸, 忙得不亦乐乎。而他们的孩子呢?有的站在旁边看, 若无其事的样子;有的只能帮着大人递递纸张、胶水之类的“小差事”;还有的干脆自顾自地在旁边玩耍呢。“你怎么剪得这么慢!”“剪得毛里毛糙的, 难看死了!”“看看别人剪得多好呀!”“你走开, 让我来!”……你听, 家长们的训斥声时有传出。孩子们看看别人, 看看家长, 原本明亮的眼神一下黯淡了下来, 不知所措地坐着看家长替他忙碌着……

B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在剪贴, 站在一边, 认真地欣赏着孩子稚嫩的表现, 虽然孩子剪贴得不是十分理想, 也不忘鼓励:“别着急, 慢慢来!”“真不错, 贴得很好看!”“真细心, 小心这里剪好!”……孩子们听到家长的鼓励, 继续独立操作, 态度似乎比刚才更加认真了, 小手似乎比刚才更加麻利了, 脸上似乎比刚才更加自信了, 甚至有几分得意……

看到家长们两种不同的表现给孩子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我若有所思。“妈妈!”孩子那熟悉的声音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帮我把这地方剪一剪。”我看到剪贴纸有一个地方弯曲的幅度特别大, 让孩子剪确实有困难, 于是我拿起剪刀边说方法边剪了起来, 剪好了递给她, 宝宝高兴地接过去, 埋下头又做了起来, 顺便问我:“妈妈, 贴得好不好?”“好!”我摸摸她的头。

回家的路上, 宝宝手里拿着作品和老师给她的奖励品, 一蹦一跳地, 脸上洋溢着笑容。望着宝宝的神情, 我的心里也乐了。

三分析与反思

分析以上案例, 通过家长A、B的对比,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 要让孩子亲身尝试, 体验快乐

剪贴纸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动手操作、体验乐趣的平台。每个孩子虽然水平存在差异, 但都有亲身尝试、体验快乐的意愿。孩子就是在这样一个尝试、调整、再尝试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技能锻炼, 体验快乐, 积累自信。家长B的做法就非常好, 虽然只给了孩子一个赞赏的眼神、几句鼓励的话, 但孩子得到了充分的信任、锻炼的机会和表现的舞台, 孩子主动参与到这次的剪贴纸活动中来, 让孩子尝试提高, 获得成功。相信不久的将来, 这些孩子定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茁壮成长。试想一下, 如果你连孩子的活动权利都给剥夺了, 何谈孩子的发展?

2. 要重视结果, 更要重视过程

幼儿艺术领域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结果, 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家长A只重结果而轻过程, 把剪贴纸活动仅仅视为一个纯粹的操作技能的学习, 用成人的眼光 (快与慢、光滑与粗糙) 来评价孩子的操作;忽视幼儿在这次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轻易地否定孩子的努力, 并横向对比, 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打击了孩子的自尊, 极易使孩子缺乏自信, 产生畏惧心理。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虽然孩子表现得并不完美、进步并不明显, 但它产生的积极情绪、良好的情感体验, 会让他有一个更健康的发展空间。

3. 伺机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

当孩子确实遇到困难时, 家长就要伸出手, 帮孩子一把, 这就像久旱逢甘霖。当我发现自己的宝宝确实有困难时, 拿起剪刀帮她解决, 并教会方法, 使剪贴纸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 这样避免了孩子半途而废的状况, 最终让孩子体验到了完成一幅作品的喜悦。与其处处帮着孩子, 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当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家长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他, 学会做孩子的陪玩者、鼓励者和分享者, 陪他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池方浩、池哲萍.中小学教师的德育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给孩子一片天空

一、家庭爱子教育应学着释放

释放教育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问,而是需要大家在孩子最脆弱时鼓励她(他),浇灌她(他),让他们从心理方面得到健康成长。

孩子一出生家人就无微不至地呵护他、娇宠他,为他提供一切能够供应的条件、物质,希望他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连吃饭都要从一岁喂到五岁左右,生怕孩子吃不饱或烫着,孩子的一切活动都穿插着家长的身影。特别是在爷爷奶奶的管教下的孩子都无大小,无尊卑,无爱心等,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在老人眼中,却认为是孩子还小,不懂事则以了之。但我认为孩子虽小,虽说无思想,无丰富的语言基础,但他们有感知意识,家长一味地娇生惯养,不就让他们养成了惰性吗?孩子就如一张白纸,家长就如一位美术老师,我们在纸上画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而且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人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这大概就是一个道理吧。学校里学生是校园的主人,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而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着、组织者,在家里父母就应充当质疑者的角色,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自己能做的事,尊重孩子个性化发展的特点。例如:孩子从一开始学走路时,父母只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鼓励他,指导他,不要怕他会摔倒或碰伤,当孩子摔倒时,家长先不要表现得过于担心,口头上只要告诉孩子,“没事,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等话语”这样孩子不但把骨骼锻炼结实了,而且从心理上就不会产生害怕的概念。反而会从中体验到一种朦胧的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胆大,勇敢等品质。在反复的碰撞过程中,孩子心理的忍耐性就会增加,不会因为受挫而表现的害怕、无措、心慌。反而能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我想这样教育孩子会让家长感到很轻松。或许会因有这样的孩子而感到骄傲!

二、家校合作也是关键

离开家庭学校就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大环境,孩子喜欢在朋友众多的地方玩,那里有共同的语言,思想的沟通不受外界的影响而停止,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家校不仅要建立沟通的桥梁,而且需要学校调整考试制度,尽量减少考试次数,让学生从心理上不要产生与其他同学的考绩差距,孩子的好胜心都较强,考试评比活动延续的越长,我们孩子的自卑心理就越强,加上性格的影响都是产生不自信、怀疑、自闭等不良的心理疾病的原因,另外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应尽量放低标准,肯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尽力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只有玩尽兴了,孩子才会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在智力游戏中,才能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让一切回归于生活中,结合老师的引导,才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才能激起他们的创新意识。人常说:“玩能让人变聪明。”因此,改变教育方式会对我们今后教育子女的方向上起到促进的作用,孩子学习的压力才能有所迁移。

三、容易产生的教育误区

第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父母的权威性教育对孩子的引导有所偏移,忽略了孩子的思想缺乏沟通。

第二,家庭关系,父母双方的言行举止不受约束,对孩子的思想造成不良的影响,长久堆积的家庭矛盾也是学生效仿的对象。

第三,父母双方在外打工,老人携带子女制约着孩子性格的发展,因而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第四,学校教育管理不当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未树立之前,心理便出现了偏激。

第五,学生自己不懂得变通,不会自我调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例如:少年儿童为了达到自己某种欲望而将自己长期积蓄的愤怒情感投向了社会,从而走向自残自虐,杀人等犯罪活动中,以发懈心中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不满。当孩子心理发生扭曲时他们以报复社会的行为来引起各界人士对他们的关注,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对自己思想的肯定,希望他们能投入更多的关爱来调和自己的心态。近几年社会接连发生少年犯罪的案例已经不少了,为什么我们还认识不到他们犯罪的根本原因呢?

篇5: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姓 名: 张 慧 萍 学 校: 育 才 小 学 时 间: 2007.6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作为小学教师,从教已有十八年,接触了很多家长,而最近几年听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孩子不学习,真没办法呀。

在学校,学习中,玩耍时,我时时观察学生,研究学生,我感到现在的孩子,出生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充足的营养,有全家六七个长辈的关心与爱护,他们聪明健康、活泼可爱,是极其幸福的一代。

可在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需要老师的督促,家长的逼迫。是孩子不爱学习么?还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只盯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孩子们的成长。

也许是物质生活的影响,也许是父辈未实现的夙愿,也许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全部的希望,总之,百般呵护的孩童一进入小学的大门,衡量孩子的好与坏便只有了唯一的标准——学习成绩。

学生成绩考差了,老师会找家长谈话,责其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成绩;学生成绩考好了,老师在班中表扬,加红花。孩子回到家,今天考试100分,父母喜笑颜开;今天考试考差了,父母倍加责难。久而久之,我们的眼中只有孩子的成绩。孩子的理想、孩子的责任心、孩子的快乐与健康、孩子的内心是否幸福„„这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

试想,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一个没有快乐心态的孩子,他会喜欢枯燥的学习吗?他有学习的动力吗?即便有了成绩,他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吗? 人生的道路短暂而又漫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因为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育人先育心。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知识的灌输,它蕴含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多年来,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契机,希望能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都能成长为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人。

成长需要梦想

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究竟能飞多远。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辉煌。

学习之余,我给孩子们讲莱特兄弟幼时飞的梦想,促使飞机的诞生;周恩来总理上学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成就的是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毛泽东主席1956年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雄伟的三峡工程巍然屹立,见证梦想的实现。

生活中,平凡人亦有自己的梦想,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中,有个穷孩子自从有了一个“去埃及旅行”的梦想后,不再淘气,不再散漫,不再浪费自己的光阴,有了学习上的成绩,有了事业上的成功。这一切都是因为梦想成为心灵的动力,使生活有了向往,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习作中,我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梦想。我为那些富于幻想的“畅游宇宙、飞越星空、研究火星„„”而心驰神往;又为充满童趣的“幼儿园阿姨、神气的警察、白衣天使„„”而怦然心动; 但令人可悲的却是“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中奖五百万,什么也不用干”、“当个大官”等这些受父母急功近利生活态度影响的愿望。

喜欢读书,更喜欢给孩子们推荐好书;喜欢写作,更喜欢看到孩子们的习作。一个班的孩子,从他们六岁入学,我陪伴着他们,走过春夏秋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灯下,桌旁,修改,发送,《小作家选刊》、《小学生拼音报》(中高年级版)、《西部晨风》报校园栏目上学生习作的发表,让孩子们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临近毕业,班中的刘艺璇同学在给我的信中写道:“要毕业了,我决定送您我亲手写的文章,在您的影响下,我成长为一位热爱写作的女孩子,何不用这一角诉说我的心声呢?” “相信今后,在茶饭后,在闲聊时,甚至默默中,我一定会回忆起您同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往昔的一切那么美好,也那么短暂。时光带走了太多的东西,而永远带不走的是永恒的记忆。”

多彩的梦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心灵世界的阳光,是人生路上的动力。

成长需要尊严

人人都需要尊严。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倒塌,心灵就会被践踏。贫困、残疾家庭出生的孩子需要尊严,那些学习差的孩子更需要尊严。

三年级时班中转来一位叫郭开元的男同学,父母离异,跟爷爷生 活,吐字有些不清,学习成绩不好,受同学欺负,便想到转校。

郭开元同学见人便低着头,羞涩地一笑,他最大的优点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责任心。有一次,他们组值日,其余的七个男孩子草草一扫,便走光了,而郭开元同学自己一人把整个教室打扫干净才走。

四年级暑假开学,郭开元同学所居住的居民区有位老爷爷送来一封表扬信,表扬郭开元同学在暴雨来临之前,帮着老爷爷把几百块晾晒的煤球搬回了屋。

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郭开元同学,以期望使他树立起自信心。我还相信在我的影响下,同学们会和他相处得很友好,可没想到他还是受到了同学们的欺负。

受欺负一事是郭开元同学的爷爷来告诉我的,坐在郭开元同学周围的三个学生在其他课上,用脚踢郭开元,往郭开元同学衣服上划道道,甚至还扔了他的书包。听了以后我很震惊,不敢相信这是这三位同学做的事,一位班长,一位组长,其中两位是女同学。而郭开元同学不敢告诉我,也不让爷爷来学校说。

我首先郑重地告诉郭开元同学:“遇到事,不要怕事,要勇敢地抬起头,站起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记住:没有人能打倒你,除非你自己。”

对于欺负人的三位同学,我与他们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谈话,告诫他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生活优裕,成绩优良的同学没有任何权力去凌辱一位不如自己的同学。”同时,要求他们当面向郭开元同 学道歉。

毕业之际,有几位同学在写作文《难忘的同学》时,写的是郭开元同学。

成长需要责任

责任感对国家、对家庭、对孩子本人都极为重要。作为老师,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对家庭有责任感,对集体有责任感,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国家有责任感。

如今十一、二的少年,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很常见的,父母在孩子幼小时,怕脏了厨房,乱了屋子,不让孩子干家务;孩子上了小学,怕耽误了读书,影响了写作业,不允许孩子干家务。结果是孩子长大后,眼中没活,心中没爱。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重在使学生从体验中找到责任感。在班中组织体验活动,其中一项就是让父母配合,给孩子一天做父母的体验,也就是让孩子与父母角色对换,让孩子在做家务、照顾孩子、做饭等一天的劳动中体会做父母的艰辛与劳累,从而从内心体验父母平时为自己的付出,对自己的爱。有一位母亲,感动地说:“孩子在家中做了一天的家长后,变化可大了,不再让父母再三督促下做事了,也知道心疼父母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班的小记者张埕烽与李子琦两位同学走上街头,采访了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并和交警叔叔并肩站在街头,体验交警叔叔的工作的繁重与辛苦。在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认真学习了有关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站在交警的位置上,认识到 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市教育局与公安交通部门共同举办的安全教育征文中,我们班张艺丹同学写的《遵守交通规则,牢记安全》文章获一等奖。

07年3月份,学校少先大队部在我们六年级举行一次福利院慰问活动。在选派代表前,我在班中作了一个小调查:你对幸福的感觉是

1、很幸福。

2、一般。

3、不幸福。班中有20%的同学选择自己不幸福,这部分孩子中有父母忙于挣钱,对孩子关心、爱护少的;有父母与孩子沟通少,孩子没有学习目标的;还有的就是特殊家庭中的孩子。我便在这部分孩子中选了十名学生作代表。

福利院一行,使这些孩子深受触动,在面对身有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时,在面对被生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中长大的同龄人时,他们心灵受到了震撼,对比自己,怎能感受不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呢?

篇6:给孩子一片天空高三励志演讲稿

-------浅谈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特点及疏导方法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化,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并有成为热点的趋势。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了青少年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种种不健康行为,有些甚至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好还有上升的趋势”,于是,各种心理老师培训班如雨后春笋的出现,各种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应该正视并且重视,认清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其成因及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疏导学生,帮助问题学生克服障碍,走出阴霾,给学生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

一、心理健康的原则与标准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宪章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还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宪章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自如。”

二、何谓心理障碍?

它是指心理活动失调或心理失去平衡。通俗地讲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正常的智力水平,不能够了解自己,不能够接受自己,不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不善于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够适应环境,不能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这时就可以表明他(她)一定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三、现代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1.狭隘。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但严重的狭隘则是一种心理障碍。心胸狭隘表现在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得失耗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甚至耿耿于怀,不能自解。不能承受任何刺激,稍不顺心就闷闷不乐,陷于苦恼之中。遇事喜欢猜疑,整天疑神疑鬼,并且无根据地牵强附会,喜欢钻牛角尖。

2.抑郁。表现为郁郁寡欢、沉默、孤独。这在一般情况下属性格弱点,但严重的属心理障碍。患者时常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动作迟缓、思想呆板,对人冷漠无情,常悲观失望,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几乎没有一点信心。

3.虚狂。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一触即发,性情暴躁,常常头脑发热,忘乎所以。同时,蛮横任性,目空一切,好冒险逞强,追求刺激,常与人争吵好斗,极好表现自己,行动不计后果。

4.恐惧。由于多次的失败或挫折,心灵上受到刺激较深,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如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不及格分数的困扰,以致一看到分数就恐惧,并且害怕教师、家长,不想见到他们,一听到责备的目光就呆若木鸡。有时被恐惧心理压抑得不能进行正常思维,连责备别人时,也会引起惴惴不安。5.神经过敏。表现为异常敏感而又失去自我控制。常喜怒无常,一些小刺激也会引起大吵大闹。注意力不易集中,不但不能专注于学习,而且过分关心人事关系。心理脆弱而无主见,易被引诱,行为轻率,对人不信任,并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和报复心理。

6.过度激动。这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在极度苦闷中产生的一种反常心理。表现为极易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好发脾气,有时则歇斯底里地大吵大闹,不听劝告。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厉

害,但又想不出恰当的发泄手段,处于一种谁碰到他让谁倒霉的心理状态。

7.无动于衷。表现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这往往是受到不公正待遇后出现的一种反常心态,也是一种特殊的反抗形式。他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注定不行,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就索性一切都不在乎,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指责均若无其事。有时则故作怪态,使你对他无能为力。但满不在乎仅是外表,其内心却充满着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痛楚。

8.报复情绪。有的犯了错误后,认为周围的人都以轻蔑的态度看待他,在内心激起种种仇恨与对立的情绪,并且十分敏感,任何一点动向都会触动他的神经,连别人看他一眼也觉得是在嘲弄他,甚至把无关的行为也视为挑衅,在内心时时升起一种报复情绪,用破坏、捣乱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并引为开心。

9.怯懦。表现为非常害怕在人前行动做事,特别在公开场合更是畏首畏尾,心情紧张,手足无措,唯恐别人笑自己,伤害自己。甚至在课堂上做作业也要遮盖起来,生怕别人见到了耻笑。怯懦与自卑心理相联,几乎完全没有自信心,精神萎靡不振,软弱、犹豫,对前途有一种渺茫失望感。

10.不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得自后天的下意识动作。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为恶意的模仿、说谎、捣鬼、偷盗、抽烟、酗酒等等。有时明知不对,就是不改,一种囿于习惯的适意感受使其缺乏自制能力。上述所列,是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频率最高、又是较为典型的心理障碍表现。

四、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处于发育第二高峰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频繁叠出,因此,是心理障碍的多发时期。概括地说,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多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主观上生理、心理原因和客观上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原因。

(1)从生理、心理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现代青少年学生生理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不足,造成兴奋与抑制失调及身心功能失调。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同时,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活动的沟渠网络)会由于生理上不够成熟(主要是大脑)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而不够健全牢固。而心理活动的波动起伏与认知结构不健全容易引起心理障碍。

第二,青少年学生社会阅历不足而又常爱幻想,他们的愿望与现实就会产生矛盾,容易造成主、客观脱节。同时,青少年学生的神经系统大多为不均衡型与弱型。不均衡型神经活动表现为两极化,忽强忽弱。而弱型则表现为抑郁和内向。这两种类型神经系统都较脆弱,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变化不能应激适应,造成心理障碍。

第三,青少年学生个性倾向还未完全定型,人生观、世界观与社会观、道德观还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思想幼稚,容易把一切都理想化,对人生道路的挫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辩证思维相对薄弱,一遇挫折,就易产生心理障碍,看问题易于片面化,绝对化。

(2)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家长的个人修养,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家长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抑或对子女过分溺爱,抑或毒打辱骂,家庭不幸福,父母婚姻出现问题,这些都易造成青少年学生不良的性格倾向。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或偏爱,或歧视,或处事不公,或谴责过多过重,不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自尊心,都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

第二,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加之家长、老师等要求过高过急,致使劳逸不当,引起大脑因负担过重而功能失调,造成情绪紧张、心神不安,产生心理障碍。

第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低级庸俗生活方式的耳濡目染、流氓团伙的吸引,以及各种有害思潮的影响,还有各种不正确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如班级排名、学校排名、各种名目的竞赛、“考试落第”等,对青少年学生也有很大压力,处理不当,会引发心理障碍。

五、如何正确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基于我国目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职工作不仅仅限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否正确有效地引导问题学生,也是衡量工作尽职与否的重要标准。下面,我将自己在工作中多方收集

借鉴的一些疏导方法归纳如下:

对策一 ——心理疏导

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心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对策予以解决。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积极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心理疏导。所谓心理疏导,就是根据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患者的需要,提供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知识服务的一种活动,是推行心理卫生科学和心理疾病防治的实际工作形式,是解答青少年学生提出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其作用是通过对疏导对象的帮助、劝告、启发、教育等心理转化方法,改变其心理活动,解决其心理矛盾,清除心理障碍,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帮助他们用心理卫生科学知识正确对待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提高心理调节能力。1.心理疏导的原则

(1)接受原则。教师要热情接待,态度要温和,能接纳学生的情绪,并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要让他们把话讲完。在这一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始终要以关心、亲切态度相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面部表情冷漠或武断地打断学生谈话,简单否定,常常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影响疏导效果。

(2)支持原则。对能大胆倾诉自己想法的学生要加以肯定,语词要热忱、慎重,使学生感受到强大的心理支持。在对话中给予不断鼓励,要反复强调诉说学生的真诚行动。这对胆怯、忧郁的学生尤为重要。(3)保证原则。为了消除诉说学生各种心理顾虑,必须做好保证工作,即疏导教师要做到:一是保密,二是不歧视。这是很重要的两条,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最怕教师、同学议论他的弱点,最怕被人看不起。这也是参加咨询学生共同的希望。因此,教师对待诉说学生更需要同情和关心,使他们感到跟老师谈心事有安全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大胆地倾吐内心的矛盾和苦恼,使教师更好地疏导学生。2.心理疏导的一般方法

实施心理疏导有一个细节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营造一个轻松、温馨、和谐的氛围。你决不可以在房间的门上挂有心理辅导或咨询的牌子,那样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房间布置的比家还要温馨舒适,灯光要适度,在这种轻松、温馨、和谐的环境学生才有可能向你敞开心扉。

(1)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分析要恰如其分,不应夸大。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充满矛盾、复杂多变的,反映客观现实的心理现象自然也是复杂的、矛盾的、多变的。因此,当青少年学生中出现某种心理障碍时,不要把问题看得过分严重,否则,反而会使学生心神不安。对青少年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分析问题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客观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这也是进行心理疏导的一个重要方面。

(2)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如以情动情,用关心、安慰去减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苦闷和心理负担;转移注意,让青少年学生暂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改变情景,避免“触景生情”,以改变其心境、态度和认识。

(3)心理疏导要深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喜所忧,以“心药”医治“心病”。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不能简单粗暴,责备没完没了。要用真诚代替厌弃(特别是对待差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和家长都不要轻易使用对青少年学生不适当的激情,如愤怒、谩骂、殴打等去压服,而应用说理、循循善诱的方法进行开导、教育,使之心服口服。

(4)沟通思想、相互理解。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最需要人们给予温暖和理解。理解在心理疏导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家长和子女、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多层次的沟通,体验对方的社会角色,互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会使他们感到信任和鼓舞。多渠道的沟通交流,如同中医诊脉一样,是了解病理的重要手段。

(5)丰富活动,优化环境,造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它们与心理疏导工作相配合。集体意识,集体舆论,对消除某些心理障碍具有重大作用。青少年学生的从众心理在这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优化环境包括优化班集体的环境气氛。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关心,使心理障碍在良好的环境气氛中得到迅速的缓解和排除。

对策二——情绪释放

通过情绪释放,即创造一种环境,使之自由地、尽情地表达其矛盾心理和压抑的感情。情绪释放有助于恢复理智,使情绪趋于正常。情绪释放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设置“情绪发泄室”通过击打、呐喊、痛哭等尽情释放其心中的郁结,使其轻松的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设置“悄悄话”热线,有心理指导老师耐心倾听其诉说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其尽情诉说也是情绪释放的一种办法。

对策三——指导学生积极应对压力

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所谓“人生不满意十之八九”,面对种种不如意,人们常常会焦虑不安,内心体验到巨大的压力。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但是过度的压力总是与紧张、焦虑、挫折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造成情绪困扰,损害身心健康,造成心理障碍。所以,指导学生怎样应对压力显得极为重要。影响压力的因素归结为个人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水平、性格、环境等。了解了这些知识对我们应对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教给学生下列做法: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4)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6)积极改变不合理的观念,通过有意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例如:对考试压力的认知调整

易产生压力的认知调整后的认知

1.考试成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1.考试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2.考试失败说明自己无能2.失败是成功之母

3.考不好丢面子3.不及格并不是绝路

4.觉得对不起父母的期望4.读书是自己的事,只要尽力就可以

5.别人成绩好,我受不了5.同学成绩比我好,我为他高兴

对策四——指导学生积极应对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挫折也像压力一样,关键要看人们是否承受得住。导致挫折的因素很多,一般概括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如何应对挫折,提高挫折承受力,可以有以下建议 :

(1)正确认识挫折。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处理的好的话,它可以成为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也是一种机会。

(2)改变不合理观念。挫折发生后不要总是后悔,认为“此事不该发生”;不要“以偏概全”一个别事件来断言全部生活,一叶障目;不要无限夸大后果。

(3)加强修养,勇于实践。应该主动、自觉的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炼,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社会。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知识素养、培养“慎独”精神,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励。促进心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4)优化自身的人格品质。挫折承受力与人格特征有关,性情急躁的人、心胸狭窄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自我偏颇的人常常容易引起挫折感,为了提高挫折承受力,每个人都应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重点应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对策五——指导学生积极应对焦虑

焦虑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生活事件有理由让我们相信,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反应,让我们的身体有所防备,提醒我们小心保护自己,但不切实际获不正确的评估让我们过度焦虑,就会给情绪造成困扰,严重时则导致焦虑障碍。焦虑障碍会给我们的身体、思维、心理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我们心跳加速、呼吸短促、郁闷、食欲差、恶心、失眠、尿频流汗等,焦虑使我们的记忆力减退、易分心、思维难以集中、反复想同一件事情等,焦虑使我们易怒、不耐烦、紧张、害怕、坐立

不安、恐惧、沮丧等。

克服焦虑的原则①不回避。②正面迎战。想一想我们第一次登台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讲,不就是要紧牙关、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上吗?然后,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难。正面迎战可以让我们习惯于使我们生活不好过的人、事、物,正面迎战会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当看到自己主动迎战而不是一味回避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克服焦虑的方法①要学会放松自己,如果能够放松自己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焦虑的存在。日常的有效的方法有深呼吸,或者在引起焦虑的情况发生前做好准备。②运用想象减轻焦虑。想象可能出现的焦虑情景,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虽让人不舒服,却不会致命,慢慢地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③进行理性思考。看看自己面对焦虑情景有没有使用错误的思维模式,比如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夸大事态、不知变通、不合理预期等。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对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提高他们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个性健康发展,使青少年学生达到个体化与社会化平衡协调发展,完成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扫走其心灵阴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留下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

参考书目:

【1】 新华社:《大中学生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载《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第2版。

【2】骆伯巍、陈家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载《教育研究》(北京),1985年第6期;杜玉庆等:《中学生心理适应情况的调查报告》,载《社会心理研究》(北京),1992年第2期。

【3】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心理学》2002年2月第一版

【4】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心理学》2002年2月第一版

篇7:给孩子一片天空高三励志演讲稿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从天空中直射下来时,美好的一天又来临了。

“吱——吱——”树上的小松鼠被清晨来的不速之客惊醒了,它习惯性的往下一望,又是光头强!它以刘翔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熊大熊二的洞中,把酣睡的熊大熊二摇醒,上气不接下气讲出刚刚发生的事情。熊大熊二怒气冲冲的跑出树洞。

光头强头顶顿时生出了一个高30厘米的大包。接着又是几粒小石子落在光头强的光头上。光头强提了提裤子大叫道:“惹我光头强,揍你没商量!”拿起猎枪。突然手表的闹钟响了。“哎,要回去干活了,不跟你们闹了。”

熊二叹息道:“熊大,俺们得想个办法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

“是的得想个办法了,但我们尝试了这么多遍都失败了,还有什么办法呢?”熊大头上忽然发现了一个金黄色的灯泡,“有了!”

熊二假扮成一个邮递员,骑着单车到光头强面前说:“先生,您的包裹,请签收。”

光头强惊喜万分,这么大的包裹!却发现里面只是几张照片和一张纸。

他拿起照片,上面是他的老婆孩子,光头强望着床头墙望着照片欣慰的笑了。可是老婆孩子后面竟然是一片沙漠!他心想,老婆孩子不是被他接到罗布泊去了吗?怎么会这样?

他打开那张纸,看到上面是一篇文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他看完之后自言自语道:“都是人类造成的恶果。哎,没救了!没救了!”

这时从大树后面飞来一张纸条,上面是极大的几个大字——“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成功!”后面还印上了一只可爱的熊脚印。

后。

“卖报啦!卖报啦!光头强20年间徒手将一万亩荒地成功站上一百万颗树!被登头条了!”

原来,自从那以后光头强就努力植树造林,也没有再成为老板赚钱的傀儡,后来被新闻记者做了专门采访。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绿色环保组织的一员。

篇8: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读小学时, 一次上劳作课, 同学们都交上了作品:泥鸭、布娃娃等, 惟独爱因斯坦没有交, 直到第二天, 才交上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教师看了很不满意, 说:“我想, 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拿出两只小板凳, 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 是我第三次做的, 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 但总比这两只强些。”

爱因斯坦是可爱的, 可爱在他不因获取教师的满意而弄虚作假, 随便找人帮他做事, 完成任务, 应付了事, 而是尽己所能。尽管结果不是很好, 但锻炼了自己;爱因斯坦的教师是糊涂的, 糊涂在盲目地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 不辨是非地去苛求孩子, 没有给孩子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创造空间。

在在对对待待子子女女教教育育的的问问题题上上, , 我我们们也也常常常常像像爱爱因因斯斯坦坦的的教教师师一一样样糊糊涂涂, , 往往往往忽忽略略了了孩子毕竟是孩子的这一具体事实, 完全用成人的标准和思想来要求和衡量自己孩子的行为。一旦孩子的行径不尽如人意, 我们就会不问情由地大加苛责, 甚至拳脚相加、棍棒伺候。这不仅挫伤了孩子的进取心, 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也抑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严重地扼杀了其创造的天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 人的创造才能、优秀潜能的增长和发挥都来自于十足的信心, 而信心的获得则有赖于一个自由的思想活动空间和他人的理解支持、激发鼓励。实践表明, 经常受到鼓励支持、有自己思想空间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要优异许多。

瓜秧需掐蔓, 果树要修枝。对孩子适当地加以约束是应该的, 也是必要的。但是, 过犹不及, 倘若凡事都对孩子加以苛求限制, 不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不仅与孩子的成长发展的规律相悖, 也是对孩子天性的残酷扼杀。孩子是未来、是希望, 为了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还是给孩子一片天空, 让他们自由翱翔吧!

篇9:给孩子点亮一片天空

【关键词】 孩子 家长 习惯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1-001-01

第一部

家长的心事我来猜

社会上有相当多数的家长认为,多教孩子识字、写字。多教孩子识数、算术,这就是启蒙教育。家长自己教.还希望幼儿园教,甚至希望幼儿园能承包下小学低年级的课程。一些家长评价一所幼儿园的好坏也用这个做标准.有些幼儿园承受不了这些压力,便盲目地开设小学低年级课程.坚持按《幼儿园工作规程》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的幼儿园。大班学额明显下降。

许多人认为幼小衔接班属于小学的准备阶段,应该教、学低年级课程,这正迎合了家长的急切心理。事实上。幼儿园就属于学前教育,而小学则属学校教育,这里并不存在过渡问题。幼小衔接班仅仅是解决幼儿入小学难的一种变通形式,幼小衔接班与幼儿园一样属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开启蒙昧,使初学的幼儿得到基本的、人门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兴趣。

启蒙之举利于心

俗话说:“三岁看老,七岁看死”人格教育要乘早。但所谓的乘早不能一味的违背了孩子的顺序性阶段性。学前班和幼儿园过早过多地安排书面知识的学习,课上教、课下留作业,在学校里写、回家也写,完全小学化,使孩子小小的年纪便面对沉重的学习负担,没有游戏的时间,没有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这样容易使孩子过早地失去童年的快乐。童稚天真的丧失,身心受到损害参不仅社会适应能力不良,而且由于心理健康有问题还会出现学习和行为的障碍。

许多人以为孩子学了小学课程,上学后学习成绩一定能好。其实呢,小学一年级,那些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学过小学课程的孩子,一般学习轻松,成绩也不错,而到了二年级,这些孩子很快出现了学习成绩下降现象,有的甚至一服不振。为什么呢?一年级学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来说是“回锅饭”,旧知识重温,所以学得轻松。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不利:一方面孩子会错误地以为学习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另一方面孩子会失掉对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越来越深,而学前期没有注意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这些孩子往往不会学习,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缺乏毅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二部

学习习惯早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1)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2)教孩子理解老师和父母的要求。(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4)避免做事拖拉。(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

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

1. 语言与专注力: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地读出来,并及时纠正发音。

2. 区分玩具与学习:通过区分游戏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上课不玩玩具,不随意下座位。

3. 课堂行为: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课前准备、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4. 时间观念: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按时完成作业,放学回家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在课堂上做练习时不磨蹭时间。

5. 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察作业交作业、收作业的训练。

家长运算法则

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第三部

班级是我家,文明礼貌人人夸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 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尤其是午睡)、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 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 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4. 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

6. 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注意听别人讲话,理解语意,并能够用表情或语言做出相应的反应。

7. 有礼貌地与别人交谈,见到老师要问好,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8. 愿意大声,大胆地朗诵诗歌、儿歌。

9. 能够独立与同学、同桌沟通。在课堂上或课间主动帮助需要的同学。

篇10:还孩子一片天空作文

大家可能对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早已见多不怪了吧,父母总用自己的手托着,捧着自己的孩子,但也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吧。也听听我们的心声吧,我们只想要一片蔚蓝的天空!

父母自以为是在对孩子好,总说我也是为你好,但我却想说放手吧,即使外面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但这种预兆从不会让我退缩。即使风雨交加,风雨打湿我的翅膀,不用为我担惊受怕了。当雨停了,天空中的太阳露了出来,阳光洒了下来。我又睁开着朦胧的双眼,看着这个多彩的世界,我渴望飞翔,在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放手吧,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别忘了,我是坚强的蒲公英,会在自己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我向往着天空,我不能只是待在你们的避风港里。

篇11:留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为孩子创造发展的空间

留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寿阳县松塔镇里思村六年级学生胡文静家长典型事迹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现在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命运,关系到家庭将来的喜乐哀愁。古往今来的有关儿童成长教育篇中都告诉我们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长的影响。因此,做家长的平时必须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开心快乐,有个快乐的童年。现在就来谈谈有关孩子的教育的心得体会。

1、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孩子从小跟在我们身边,对于他们的脾气,对于他们的习性,我们要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对她进行教育和引导。我的孩子胡文静在学习方面是比较自觉的,基本不用我们管,因此,我们掌握的原则是,只要老师教的,孩子会了,我们就不再要求她再另外进行学习。

2、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童年时期的好奇心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作为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的特点,让他们多读点书,增加一些知识的积累,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胡文静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一方面是因为她小时候认字比较早,比较多,因此,没事的时候就自己拿本书坐那儿翻,基本上不用大人读,因为她喜欢看书,所以我们给她买的书也就多,以致现在家里书橱里的书大部分都是她的。另一方面就是书的内容要广泛,对于她读的书的内容,我们一般不加以限制,只要她愿意看的,而我们认为也适宜的,就让她去读,因此,胡文静现在的知识面要比同龄孩子多,而写作也比较得心应手,基本上不会为写作犯愁。

3、加强与孩子间的交流 作为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想当然的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孩子有时所说的话、所知道的事往往出乎家长的意料。与孩子除了学习上的交流,更应有思想上的交流。关于班里的事,关于她看的书,关于她做的梦,可以无所不谈。其实孩子的事对于大人来说,都不能算大事,但对他们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对此,你可以表现出惊奇、叹息或者遗憾等,让她感觉到您和她有共同语言。

4、不要苛求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他们的特点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可能学到的知识就不一样,当然考试的成绩也不一样,作为家长不要一味的苛求孩子的分数,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对其进行教育,当孩子考的好的时候,可以鼓励,当考的不好的时候,也不要对他蛮加指责、更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对比,现在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较强,慢慢的也都懂事了,当考的不好的时候,她自己的心里已经忐忑不安了,这时如果再对他进行指责,只会增加他的厌烦情绪,打击他的积极性,对此可以根据她的考试情况进行一下分析,比如,因粗心造成的丢分,可以对他说,你看这不是你不会,而是太粗心,如果细心一点的话,就可能多考好多分了,而孩子对此也比较乐于接受。让孩子知道父母不仅关心她的生活还关心她的学习,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一定要努力,要听老师的话,完成好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知道老师对每一位同学都是出于爱,理解老师的做法。

篇12:给自己一片天空作文

那架纸飞机在天空中盘旋降落,小小的机身触动了我的心灵,也唤起了我儿时的美好回忆。

记得小时候,幼儿园举办了一次亲子活动,我和妈妈参加的项目是袋鼠跳。随着裁判老师一声哨响,加油呐喊声此起披伏,赛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我和妈妈抓紧袋子,奋力向前蹦跳,但是,万万没想到,我中途却重重地摔倒在地,落后了一大截。

顿时,我的内心乌云密布,求胜的欲望一落千丈。可是,当我濒临绝望的时候,突然看到终点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奖品,那都是我倾慕已久的玩具,我的自信心又被激发起来,这时,耳边也传来妈妈的鼓励声:“宝贝,别放弃,咱们一起加油!

伴随一阵阵“加油!加油!……”,我与妈妈重新鼓足了劲,奋力向前冲,10米,5米……近了,更近了!终于我们冲到了终点,终于获得第四名。

我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从老师的手中接过纪念品——一架洁白的纸飞机……

比赛结束后,我独自一人带着那架不起眼的纸飞机,无精打采地坐在滑梯上。回想起刚才的比赛,我无力地将纸飞机甩了出去,没过多久,它便重重地载倒在地上,情形同我跌倒时一模一样。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她仿佛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一句话也没有说,俯身捡起了那架纸飞机,拍了拍灰尘,坐到了我的身边。随后,她将纸飞机轻轻推了出去,纸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盘旋,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天空遨游,细小而又洁白的身躯与广阔的天空相映着,它飞得又高又远,降落在远方那片纯洁无瑕的水泥地上,一尘不染。

我瞪大了眼睛,想起刚才的失落自己,不禁“刷”地脸红了。

“记住,宝贝,有时候最珍贵的奖品莫过于一架纸飞机!”妈妈笑着牵起了我的手。

那一刻,我听懂了她的话,顿时,觉得这架纸飞机对我来说是多么的珍贵,我要好好珍惜!

篇13:给孩子一片友谊的天空

从全身心依恋父母到渴望获得小伙伴持久的友谊,儿子迈出了独立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友情的甘甜给他的心灵洒下一片雨霖,但和朋友相处时产生的磕碰也不时困扰着他,这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困惑。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及时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友观,使孩子能愉快、和谐地与朋友交往。怎样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并得到更多友谊呢?其实这并不难,你的孩子只要具备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拿什么来吸引小伙伴

如果问一百个成年人:交友的原则是什么?答案肯定不尽相同,但多数会指向“真诚相待”这一点。孩子的心灵是澄澈的,对于善恶好坏的感受分外鲜明。一次我问儿子:“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呢?”小家伙回答得一丝不苟:“对我好的呗!谁对我好就是我的朋友!不喜欢我的人,我也不喜欢他!”呵,这条标准线一划,马上就泾渭分明了。但儿子很快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我的朋友怎么这么少啊?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

在儿子7岁生日时,儿子悄悄把他交更多朋友的愿望告诉了我,我微笑着鼓励他:“肯定会实现的。不过你需要做到一点。”儿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跳起来:“好啊!我要怎么做呢?”我问他,身边的朋友中,谁是最受欢迎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跟他交朋友呢?儿子列举了几个最得人缘的小伙伴的特点:懂得关心人、尊重人、知识多、玩法多的小伙伴最受欢迎。这下,不等我提问,儿子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他若有所思地说:“我要对别人好,多帮助别人,自己多学点本事,这样大家就会喜欢我了!”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此后,成为受欢迎的人成了激励他前进的动力,也成为我最好的育儿训条,只要他有什么做得欠妥的,我就问他是否想做受欢迎的人,这一招百试百灵。

能发现谁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石,未完成雕琢之前肯定是粗砺多于圆润,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优点却需要用心去发现。

上小学后,孩子的个性会越发张扬,缺点也会暴露无遗。每天回到家,儿子总是象只小麻雀一样聒噪不休,把当天在学校里的见闻讲个畅快。我一边忙家务,一边支起耳朵听着。慢慢地,我的眉头皱起来了。我发现他讲的都是一些同学的劣迹,讲完了还喜欢盖棺定论。

耐心听完他的讲话后,我交待了一个任务给他:每天发现一位同学的可爱之处。这个任务有点难为他了,小家伙托起下巴想了良久,很认真地说,只有一个同学可爱,毛病比较少,其他人我没发现有什么可爱的地方。

我不动声色,要求他先说说自己的优点。他思索许久后喃喃说,我好象没有什么优点啊!在我将他的优点一一列举出来后,儿子脸上大放异彩,高兴地嚷嚷:我原来有这么多优点啊!

我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优点总是多过缺点的!

第二天,儿子放学一回来就兴冲冲地告诉我,今天他发现了好几个同学的优点:老是拖着鼻涕的那个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喜欢打架的那同学原来跑步很快,学习成绩最差的同学很爱帮助人……这些同学从前从他嘴里说出来时可都灰头土脸的,今天一经拍打,马上成了一颗颗光芒璀璨的珍珠了。这何尝不是孩子的一种财富呢?

孩子会尊重他人吗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一个喜欢欺负人、不尊重他人意愿的小伙伴亲近,那么要先检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尊重和关爱他人。

一天,儿子带了一位同学回家,两人玩得正高兴时,他的同学突然想起来得上辅导班去了,就急急地要走。儿子却拉着他的手不放,恳求他再玩一会。一个要走,一个不放,三来二去,两人便闹了起来。我只好出来调停。我对儿子说:“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意愿,他想走就让他走,强留就是不尊重人家的意愿。如果你去人家家里玩了,你到了上学时间要走,人家不让你走,让你迟到了受罚,这样是不是也没尊重你呢?这样的人能算是好朋友吗?”

儿子听后,这才放开手,依依不舍地跟同学告别。

还有一次,我儿子写完作业后百无聊赖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往常一做完作业就会迅速蹿出门的,我想,今天怎么这么奇怪呢?楼下花园里,许多小孩正在打闹,儿子跑到阳台看了几次,无动于衷,又坐回去看电视了。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下去,儿子撇撇嘴说下面没有一个是他的朋友,以前自己跟他们一起玩时总被欺负、被捉弄,他不想和他们成为朋友。

看来小家伙已经懂得朋友间需要平等和尊重了,总被人捉弄让他感受到不被尊重,于是选择了远离。他明白了这点后,在选择朋友时就有针对性了,同时,这也让他明白了自己要想让小伙伴或同学把自己当朋友,自己就必须先尊重人家。

是否掌握了化解矛盾的方法

当孩子和朋友出现矛盾和争议时,家长要引导和帮助孩子掌握化解矛盾的方法。

一次,儿子在出门玩耍前,先捣腾了一会玩具,然后挑出几样带出去跟小伙伴一起玩耍。临出门时,他忍不住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述了他的游戏计划,我被他的细心和热情打动了,想象他和小伙伴肯定会有一段愉快的时光。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满脸沮丧回来了,很生气地说:“我永远不和他玩了,永远不和他做朋友!”

我一边安慰他一边探听事情原委。他委屈地说:“那个人那么小气、那么不合作、那么蛮不讲理,他不按我讲的游戏规则来玩!”我静静地听完他的倾诉,等他情绪稳定一些后,就问他:“你知道你的小伙伴是怎么看你的吗?在他看来,你也是一个又小气、又不合作、又蛮不讲理的人,他肯定也生气你也不按他的规则来玩。你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玩法不统一的事,而不是互相赌气,大家都玩不成。”儿子听后,扑闪着一双眼想了一会,似有所悟,突然他叫起来:“我知道了,可以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来解决,谁赢了就聽谁的呀!”说完他就溜出去了。我站在阳台上,看见他正在花园里跟小伙伴玩呢。其中一位就是他刚痛斥过的。可见只要孩子找到了化解矛盾的方法,他一定会找到永远的朋友。

责编:王敬川

上一篇:小学班级德育管理方案下一篇:营销教育实训的九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