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旁》读书心得

2024-04-20

《虫子旁》读书心得(共4篇)

篇1:《虫子旁》读书心得

自从老公那次电话中振聋发聩地质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之后,我羞愧难当,知耻后勇,便开始发奋买书、读书。每日三件事必有一件是读书。中国好书颁奖盛典上的一部获奖图书引起了我的关注,那就是《虫子旁》。于是,打算在当当网上买一本回来,和女儿同看。可是奇货可居,此书畅销,长久缺货。无奈,只好买了本电子书凑合着先看。其先是督促女儿看,直至昨日,我才静下心来把《虫子旁》读完,觉得如此好书,读完了总得写点儿什么以抒怀,于是,今天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篇读后感。

正如作者在封面上所写“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轻轻地掀开书封,细心的读者会惊喜地发现,在书封的下面,着实隐藏着一个精彩的世界——虫虫,离我们很近,就那么存在着,一不留神就为人所忽略了。装帧设计之巧妙,确实是大师手笔。作者朱赢椿就是这样独具匠心,开启了他的讲述,关于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故事的主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叫上名的以及叫不上名儿的虫子:西瓜虫、鼻涕虫、金龟子、蜗牛、蜘蛛、蝴蝶、蜻蜓、蜥蜴、蜈蚣、千足虫、壁虎、蚂蚁、马蜂、尺蠖、蚊子、苍蝇……这些平时被我们所忽略的甚至极其讨厌的虫子在他的笔下突然就变得鲜活起来,他们那样楚楚可人,他们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灵性,有思想,有智慧,有个性,有喜怒哀乐,悄无声息地上演着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故事。掩卷沉思,不禁为作者肯蹲下身来和虫子平等对话、交流,他的细腻的心思、他对虫子的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关怀点赞!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书写,图文并茂,语言平实,生动有趣,读来轻松惬意。适合在一个有阳光的春日午后,沏上一杯茶或者咖啡,放着轻快或者安静的轻音乐。闻着茶(咖啡)香,有音乐缓缓流淌,静静品读,去体会一个个精彩的虫子的世界。生动的故事中隐含着淡淡的哲思,颇有些意境!书中是一个个温柔而甜蜜的陷阱,你会迷醉其中、不能自拔的………可是,我愿意!

现在,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只蝇子落在了电脑屏幕上取暖,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厌恶地立刻拿一本书去把它拍死,而是允许它在那里小憩。毕竟,它只是识趣地占据了一个不起眼儿的小角落,歇歇脚,取取暖,没有打扰我的生活,而是静静的陪伴……对蝇子的姑息是否等同于对恶的容忍,我不知道!

篇2:《虫子旁》读书心得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观虫日志”。详细地记录了作者每次观察虫子的时节、场景、过程和心境,从树下,到路边,从菜园里,到墙沿上,从春暖花开,到冰天雪地……同时,每一篇文字都配了实拍的图片,还有作者手绘的素描,以及少量的科普介绍。

文字是优雅的,图片和素描是精致的,粗看了几篇,甚是纳闷,拥有怎样心境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不信,择其一段感受一下作者的画风:

《虫子们的日光浴》

阳光和煦,一株不知名的植物茎干上,四只虫子一边悠闲地散步,一边享受着日光浴。

身体翠绿色,腿细细长长的那只叫跷蝽;身体黑色,向下弯曲着鼻子的是象鼻虫;最右边那只身材瘦小探出脑袋的是沫蝉;而左下角,稍显肥胖的这只就是常见的甲虫了。

这些虫子们悠闲散步,偶尔碰头,礼貌相让,保持着彼此都很舒适的距离。

个头稍大的跷蝽,绅士一般。它那细长的腿优雅地抬起放下,慢悠悠地来回踱着步,好像是这里的主人,在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

绿色的茎干上没有布网的蜘蛛,也没有挥舞大刀的螳螂,这么惬意的早晨,只有一帮心平气和的虫子,不争,不抢。

这里,就是它们幸福的当下。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人,关注着被我们普遍忽视的东西,就如同,总有人过着和我们不太一样的生活,这两种人都是少数,但是他们的存在,于我们却有着格外的意义,提醒,或是激励。让我们明白,生活并非总是如我们正经历的这般庸常,格式化,它一定存在更多的可能。于是,不再自怨自艾。

一个气质儒雅、为人师表的长者,对着虫子,俯身低头,仔细端详,半晌不动地方,一边还拿着相机拍个不停……脑补一下,这是怎样一副场景,若非在自家院落,而是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哪怕是校园、公园之类的僻静处,很大的可能性,都会被人视作异类。

在一件完全没有用的事情上,耗费时间和精力是毫无意义的。——这是我们成年之后都认同的基本观念。起码,对我们来说,观察虫子是毫无意义的。但是经过作者的笔下写出的一个个充满温情、争斗、杀戮、阴谋的文字,这件事又变得有意义。

因为这本书,勾起了我所有关于虫子的记忆。

儿时的家里住的是平房,墙上经常会见到壁虎,没有异动,趴着半晌纹丝不动,稍有动静,飞速逃离,不惜舍弃尾巴。大人常说,千万离它远一点,要是它爬进耳朵里,就聋了。

小时候,在我家后院的天井里,发现过一条蛇,没有毒的那种,捉到的时候,还吐着信,当时吓坏了!

每到暑假,蝉鸣的午后,父母都在班上,爷爷奶奶都在午睡,悄悄地溜出门去,和小伙伴们一道爬树捉知了,或是用粘了黏面团的竹竿去粘知了。

我们还会钻到草窠里捉蛐蛐,捉到了放在蛐蛐罐里(这是计较讲究的,一般就在罐头瓶里)相互斗,还用狗尾巴草做的蛐蛐毛,去撩拨蛐蛐的屁股,激发它们的斗志。

秋天里,我们还会去捉蝗虫,很多的蝗虫,装在袋子里,点起一堆火,把活的蝗虫往火堆里扔,听着噼啪的声音,好爽。因为老师说,蝗虫有害,所以我们做这件事的时候心安理得……

也许,对虫子、星空、宇宙这些事物感兴趣,是每个人儿时都会经历的阶段。如今这些生活都已远去,因为早已过了那个岁数。

可令人遗憾的是,我的儿子从未经历过这些,如今的孩子早已没有了和虫子接触的时间。——除非花钱去报名野外生存的夏令营。

小蚂蚁是怯生生的,螳螂是嚣张的,蜈蚣是威武的,蜗牛是慢性子的,天牛是趾高气昂的,深秋里的甲虫是忧伤的……这是一个何等精彩的世界。

悠闲的漫步,疯狂的夺食,残忍的杀戮,手足情深,众志成城,为了捍卫共同的家园不惜付出千万条生命……这些在虫子的世界一样都不会缺,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树叶就是一座岛屿,为了争夺一粒米饭尸横遍野……它们从容认真,它们生生不息。

正如作者所言,当我们趴在地上,看虫子的时候,在我们的头顶上,是否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像看虫子一样,在悲悯的看着我们?

篇3:朱赢椿,虫子旁的创意慢生活

青苔上,地砖里,窗台边,蜗牛、蝴蝶、油菜花共处一室。

门口一块牌子,静静地立着,上面一个“慢”字。

这就是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的“书衣坊”工作室,主人朱赢椿,书籍设计师。他每日在这里过着观虫、拍摄草木枯荣的创意慢生活,也正是在这里,他多次设计出了“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

把一天变成365种样子

冬日的一个下午,没有活动安排,朱赢椿就坐在“书衣坊”喝一杯咖啡,设计一副图案,落笔很慢很慢,一只流浪猫在门口蜷着,竹篱笆围起的院墙内湿漉漉的,青石板上生出薄薄一片绿色的青苔。突然有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空气中的沉静,他接起电话,有“活儿”来了,听完要求,他告诉对方,不要催,慢慢来就好。

朱赢椿也是“快”过的。从上大学开始,为了生存,他总是从一个工作赶往另一个工作。在南京师范大学国画专业读书的时候,他每天要画8个小时的画,傍晚还需要兼职教小朋友画画,为了多挣一点钱,也给蔡琴、齐秦设计过磁带封面。

毕业前夕,朱赢椿把自己的作品装在一个卷筒里背在身上,一家家学校去跑,问对方需不需要美术教师,把南京市的学校几乎都跑遍了,也没有得到回音。为了留在南京,他最终选择在南师大出版社做一名美术编辑。

因为做设计做出版,他长年都在高节奏状态下工作,教辅书、商业画册什么的,想做的,不想做的,都要做。那个时候,他忙到每天睡在办公室不回去。

对客户,那时候不是站着说话,是“跪”着说话。“因为客户只要同意你的方案,钱就到手了。但是长年这样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心态其实非常有问题,因为我们是做设计、做创意的,必须要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朱赢椿说,如果长年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做设计,生命就太浪费了。

慢不是突然的事情,有时甚至是得益于一些“教训”。那段“快”的日子里,因为太忙碌,朱赢椿给人的感觉是:走路是带着风的,夸张点说,基本上属于灵魂跟不上身体移动速度的那种人。2013年年初,朱赢椿不小心摔伤了腿,疼得没办法走路,也只是喷了云南白药,继续干活到深夜。疲累至极的他回到家倒头就睡,竟忘了摔伤的事,直到第二天起床,才发现脚踝肿得厉害,连站立都不行。就这样,他还是被朋友拖着才去医院拍了片子,结果是骨头裂了道缝,打了绷带。医生告诉他,再这样干下去,身体可能会出问题。

骨折以后,哪儿都不能去了,朱赢椿进入了一段相当长的慢生活。每天,朋友把他推到玄武湖边。当整个人脱离过去的轨道,放空下来时,朱赢椿悟到了,一天其实就是一年。在日常生活里面,每个人的脚步非常之快,于是把365天变成了一种样子;在地铁里,朱赢椿看到,很多人非常疲倦,眉眼之间显出一种焦虑和压力。

但生活是可以选择的,我们也可以把一天变成365种样子,这样每天都会很生动。

例如这一刻,他坐在湖边,看着一天之中光线的变化,用同一个镜头,从凌晨拍摄到傍晚,每一帧照片看起来相似,其实有微小变化。每一秒照片中的蜘蛛、芦苇都不一样,花瓣漂移不定,水中鱼儿在追逐花瓣,风吹来,芦苇随风轻轻摆动……

伤好了之后,他整理照片时,突发奇想,可不可以把这些照片做成一本书。于是他真的做出了一本充满禅意美学的书《空度》,内页都是照片,没有一个字,它记录的是朱赢椿在湖边的感悟,观察到的一天的变化,而这一天也就是人的一生,人来到世界,从黑暗来到光明,最后闭上眼睛回到黑暗之处。用对一天的记录,描绘一生。

《空度》入选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这也是他第六次获得这一殊荣。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朱赢椿让脚步慢下来,有意识地拒绝一些商业设计,腾出更多的时间去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观察一朵刚盛开的野丁香。他说:“当一个人能够主动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甚至享受生活的时候,他才不会沦为生活的奴隶,才能真正地为自己而活。”

来到虫子旁

说起当初为何把工作室安扎在这么个“破厂房”里,朱赢椿说,他这人向来喜欢老旧的东西。2010年的时候,朱赢椿已经在南京师范大学这所百年校园里住了18年。一天,他在随园校区散步,突然看到这么一个旧厂房,立即就动了心,找人打听才知道,这里十多年没有人使用。那时,他正在寻找一个相对安静、空间大一点的地方做工作室,这里刚好闹中取静,而且是旧房改造,房租不会很贵。

他租下这处地方,把旧的车棚拆掉,外墙重新做了整治,房顶没有再修,而是把它变成天井,这就是他现在的工作室“书衣坊”。

工作累了,他就在周围逛逛,随手带着相机,拍花,拍草,拍花草中间的虫子。

观察得久了,他总结出不同虫子的不同气质:“蚂蚁每天只知道忙碌,有战争、家族、友情,爱逞强,再大的蜈蚣也敢去叮咬;蜗牛是缓慢柔弱的,不盖自己的巢穴,随遇而安,受伤了只能躲到壳里,用黏膜把壳封起来;蜘蛛需要织网,善于等待和忍耐。观察到最后你会发现,它们的世界跟人类还挺像的。”

有时有客人来拜访,会经常看到朱赢椿立在草丛之中凝视着什么,或者趴下来,去翻看草丛里的小虫子。朱赢椿还有一些妇人之仁的习惯,走路时,会非常留意自己的脚下:如果在水泥路上看到蚯蚓,他会把它带到土地上。当看到蜗牛走到路中间,他会把蜗牛捡起来放到安全地带。

朱赢椿每天在院子里溜达一圈,遇见好玩的事物就停下来,看虫、拍照、写笔记,没有就回到室内继续工作。4年下来照片笔记竟有了厚厚的一沓,2014年9月,他出版了《虫子旁》这本书。“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来到虫子旁,放慢脚步,平静内心,这样你才能看到平常不易察觉的有意思的事物,自然里边蕴含了很多东西,美的、哲理的、有思想的,都有,而且不做作。每个虫子的形态、色彩,都给人以灵感。”

书为阅己者容

话不多、一门心思做自己事情的朱赢椿是从何时开始受到大家关注的?大概是他设计的《不裁》《蚁呓》相继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图书”,更多的图书获选为“中国最美的图书”之后吧。那之后,随着曝光率越来越高,很多人想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的“最美图书”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我出生在苏北农村,整个家庭与艺术或者图书没有任何瓜葛。”谈起为何会选择“做书”,朱赢椿说,“也许我就是天生该干这行的。”

周围人都在辛苦种田,没人想到要去买书或者画画。五六岁的他居然自己做起了颜料。“红色有红墨水,蓝色有蓝墨水……这些都好办,但是黄色和绿色怎么办呢?我有办法,不是有油菜花么?捣烂它们,就有了黄色。绿色有麦苗,捣烂的汁,就是有些稀薄的绿色。”

有了颜料,朱赢椿还缺少模本。目不识丁的他想到了堂姐,她经常去城里,有机会接触到书。大清早,他塞给就要去城里的堂姐几毛钱,叮嘱她一定要买有字也有插图的那种书。下午,朱赢椿早早就站在路口等堂姐了。他终于等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果然有插图,书名叫《怎样栽桑养蚕》,至今那些图画还深留在他的记忆之中,比如,一把大钳子怎么剪下桑枝……他临摹了那些画,把它们贴到墙上。

“做书”似乎是朱赢椿命中注定的事,如今,他却更加享受其中的过程。朱赢椿常跟朋友开玩笑,说自己是摔了一跤之后才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慢性子”。有这样一个主人,他的书衣坊里,整个团队都很懒散,有时吃吃、喝喝、聊聊,就会把一天过完。也有客户埋怨他们这里缺乏管理,但朱赢椿自己就是一个不想给完成一件事设定时间限制的人,他总觉得没有计划是件好事。更有好事者担心他的书衣坊这样“效率低下”,运营何以为继?这一点朱赢椿倒是从不担心,2013年出版的《空度》,只限量发售了1000本,但是每本定价却是令人咋舌的480元。朱赢椿说,想要赚钱就不是真正的艺术了,好的书一定是需要时间打磨的。在他看来,创业成功的定义就在于设计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其实,在这个高度快速的时代里逆流而上,抱着一种近乎奢侈的“慢”的心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何尝不是最好的人生哲学?

篇4:《虫子旁》读书心得精选

正如颁奖典礼上说的,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确受益匪浅,而我对于虫子的好奇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正如作者在封面上所写的“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轻轻地掀开书封,细心的读者会惊喜地发现,在书封的下面,着实隐藏着一个栩栩如生的昆虫世界,离我们很近,就那么存在着,但一不留神就为人所忽略了。装帧设计之巧妙,确实是大师手笔。作者朱赢椿就是这样独具匠心,开启了他的讲述,关于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故事的主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叫上名的以及叫不上名儿的虫子:西瓜虫、鼻涕虫、金龟子、蜗牛、蜘蛛、蝴蝶、蜻蜓、蜥蜴、蜈蚣、千足虫、壁虎、蚂蚁、马蜂、尺蠖、蚊子、苍蝇……这些平时被我们所忽略的甚至极其讨厌的虫子在他的笔下突然就变得鲜活起来,他们那样楚楚可人,他们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灵性,有思想,有智慧,有个性,有喜怒哀乐,悄无声息地上演着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故事。掩卷沉思,不禁为作者肯蹲下身来和虫子平等对话、交流,他的细腻的心思、他对虫子的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关怀点赞!

高冷的叶甲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却在一只冒冒失失的小尺蠖面前露出温暖的一面;蜘蛛妈妈建造坚实的卵袋来保护自己的宝宝,还不忘用蛛丝黏住一片树叶来为宝宝遮风挡雨;死要面子的鼻涕虫见刺蛾不肯让路,宁可忍着痛从刺蛾身上爬过去也不肯绕几厘米的路显得自己示弱……

当这些虫子展现出自己的性情,以立体形象跃然纸上之后,就变得可亲许多了。如果怕虫子的人读了这本书后,便会发现虫子也和人类一样,有的舐犊情深,有的骄傲倔强,有敌对有友情,顶着生存的压力积极生活,顽强战斗。那么,下次在房间里或是树荫下邂逅一只虫子,她就不会再是一只张牙舞爪的小怪物,或许更会是一位温柔的母亲,一位诚挚的朋友,一位认真的生活家……

上一篇:小学生开学作文:开学见闻下一篇:新加坡大学生留学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