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

2024-05-09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精选8篇)

篇1: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想知道关于改革开放前后所发生的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从改革前后的日常生活水平来进行分析观察了。这个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个方面来看,那就是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了。首先要从人们的衣着方面来看。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也较低,所以对于商品的供应就严重匮乏,买一件衣服很难,而且光有钱还不行,购买衣服要有布票才行,按照布票的数量去买,而且数量十分有限,更别说是色彩和样式。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土黄或蓝色的解放装。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资源逐渐丰富起来,布料的种类也变得多了起来,再加上思想的解放,人们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前卫了起来,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许多种颜色,许多种的样式,应有尽有,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甚至不少人都穿上了名牌服装或时装。在这时,各种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其次我们要从吃这一方面来看看。上个世纪70年代,买东西都要凭票供应、定量供应,尤其是吃的东西。买粮用粮票,买肉用肉票,买油用油票……就连中秋节的月饼,也是每人只能定量分半块。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日子逐渐好转好过起来,首先是票证退出历史舞台,买吃的东西已不需要排长队定量购买。而且不再为吃饱发愁,议价粮悄然出现,副食品供应逐渐充足。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从发育到初步繁荣,为人们想吃就吃准备了条件。市场什么东西都有,鸡、鸭、鱼、肉成为家常便饭。进入新世纪,人们更多的是讲究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健美,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病,什么食品搭配能达到营养价值最高,这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

再下来我们该谈谈我们的“住”了。三十年来,房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居所,它于不经意间改变着一个城市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轨道。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这都标志着我国居住条件的提高。

最后我们所要说的是日常生活中最受人关于的“行”。30年前,城里的上班族们骑着色彩单调的自行车在街道上穿行,数量不多的公交车,每遇风雨天常常人满为患。30年弹指一挥间,知名品牌轿车会不经意间从人们身边招摇而过,出租车招手即停私家车的数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人们品出了昔日清贫生活的苦涩,也品出了今日改革开放成果的甘甜。

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然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2: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人民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广大人民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

变化之二: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城市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

篇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二元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迅速增长, 按可比价格计算, 2009年的GDP是1978年的18.62倍, 年均增长9.89%;人均GDP是1978年的13.38倍, 年均增长8.72%。我国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伴随着迅速的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结构呈现出了逐步升级的趋势。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经济结构是不同的, 发达的经济体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钱”。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或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 人们的主要经济活动是解决衣、食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因此, 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人们可以用更好的东西去改善住和行的生活条件, 此时, 工业生产成为最重要的部门;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阶段, 当物质生产能力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后, 人们就有可能实现更多精神领域的需要, 例如看电影、欣赏文艺表演、旅游等等, 在这个阶段, 服务, 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从供给或生产的角度来看, 经济发展意味着人们能够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在加拿大, 一个农民用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可以耕种上千亩土地。在我国一些落后的乡村, 主要以手工作业, 一个农业劳动力只能耕种不到5亩地。所以,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离开农业, 先是进入工业、再从物质产品的生产转向精神的生产, 由此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在经济结构表现上就会显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起初是农业、接着是工业、最后是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表1所示。在发达国家, 自产业革命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下降, 服务业的地位稳步上升, 工业则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农业的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20th Century, O ECD, 1989, Page 20

对比现在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 如表2可以看到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越发达的国家, 农业在GDP中的份额越低, 服务业的份额越高, 工业的份额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最高。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方法, 2008年高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37299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1.46%, 上中等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1310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6.09%, 下中等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445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13.29%, 低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1310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25.69%。

二、1978年以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 1979年以后, 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增长最慢

1979年以后, 第一、二、三产业除了1980年农业有1.48%的负增长以外, 其余各年份所有产业都维持了正增长。如图1所示, 在1978-1989年间,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交替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第二产业的波动幅度最大。在31年中, 第一产业只在1990年 (1989年北京发生六四事件以后第二年) 增长最快, 这一年是1978年以来GDP增长最慢的一年, 增长率只有3.84%;第二产业在17年里增长最快, 第三产业在13年增长最快。值得注意的是, 在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的年份里, 经济增长率较高, 17年GDP算数平均增长率为10.51;在第三产业增长率最高的13年里, 算数平均增长率只有9.567%, 这反映了我国在1978年以后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由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两个阶段1992-1997年、2003-2007年, 都是第二产业增长率最高。自1991年以后,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增长最慢的部门。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各产业在过去31年里增长的速度不同, 累积起来的效应非常可观。1978-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028亿元, 增加到352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745亿元增加到1576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873亿元增加到147632亿元。剔除价格上涨因素, 1979年-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了2.961倍, 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了27倍, 年均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了20.6倍, 年均增长10.7%。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 第一产业比重自1984年以后稳步下降, 第二产业产业比重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第三产业份额稳定提高。

从1978年到2008年, 由于各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同。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如图3所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略有上升,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8年的10.3%, 下降了1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下降到46.3%, 下降了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3.4%, 上升了19.5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结构升级的特征非常明显。但是, 将这一结果与目前发达国家 (高收入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 对比发现, 我国产业结构的落后依然一目了然。在美国和西欧, 第一产业在1%左右, 第二产业在25%左右, 第三产业占GDP的70%以上。这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发达经济差距甚远, 未来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最大。

各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有很大不同, 如表4所示, 在1991年以后的17年里, 除2001年以外, 第二产业一直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 贡献率都在50%以上。我国经济在过去20年里, 工业化驱动经济发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工业具有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的主导产业特征。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就业状况的变化

(一) 我国的人口红利 (Population bonus)

1978年-2009年, 30年间我国的总人口由96259万人增长到133474万人, 增长了38.66%, 年均增长1.06%;经济活动人口由40682万人增长到79812万人, 增长了94.8%, 年均增长2.25%;就业人口由40152万人增长到77480万人, 增长了96.19%, 年均增长2.20%。对比总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可以看到, 在此期间, 总人口中的经济活动人口由42.26增加到59.79%, 劳动参与率提高了41.5%, 年均提高1.13%。总人口中, 经济活动人口比例的提高, 称为人口红利。人口红利表明即使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 人均GDP将提高41.5%, 或者年均提高1.13%。在社会统计中, 一国的总人口中, 老人 (65周岁以上) 、孩子 (15周岁以下) 以及求学的学生 (大学生、研究生) 是不能够计入劳动力的, 除了这部分人口以外, 健康的人口构成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人口。由于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15岁以下人口的比重下降很快, 社会抚养率在1978年-2009年期间下降很快。这是我国能够收获人口红利的原因。但是, 一国的劳动参与率是不可能无限提高的, 总有一部分人口是无法参与生产劳动的, 从世界发达国家 (OECD国家) 的情况来看, 经济活动人口大体上占总人口的50%左右。由此, 我们估计, 如果我国能够顺利过渡到发达国家目前的状况, 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由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负债, 这一转变, 未来将会使我国的人均GDP下降大约20%左右 ( (60-50) /50=20%) 。

(二) 各产业劳动力的增长状况

1978年我国总就业人口40152万人, 2009年增加到77995万人, 增加了3784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8138万人增加到29708万人, 增加了1570万人, 增长了5.57%。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在1978年到1991年, 第一产业人口由28138万人增加到39098万人, 平均每年增加大约1000万人, 在这段时间里, 农业吸纳了全国新增就业的40%, 是吸纳劳动力最强的部门。从1992年开始, 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处于一个逐渐减少的趋势, 从1991年到2009年, 第一产业向外转移了9390万人, 平均每年有500万人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或第三产业。31年间,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由6945万人增加到21684万人, 增长了2.060倍, 年均增长2.4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4890万人增加到26603万人, 增长了4.559倍, 年均增长4.95%, 是所有部门中增长最快的。在31年间全部新增的37843万个就业机会中, 第一产业吸纳了1570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3.74%;第二产业吸纳了14164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38.94%;第三产业吸纳了20827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57.8%, 是最有吸纳能力的部门。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1991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了, 进入了工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虽然依旧是就业最多的部门, 但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8年的39.6%, 下降了30.9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7.3%上升至27.2%, 上升了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2.2%上升至33.2%, 上升了21.0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上升0.67个百分点, 从1992年起,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第二产业, 并且差距逐步拉大, 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最重要的部门。

在2005年到2008年期间, 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就会551万个, 而第一产业平均每年转移劳动力1100个, 第二产业每年新接纳1000万个新的劳动力, 第三产业每年创造65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按照目前的趋势, 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前 (2015年) 以前, 服务业将超过农业, 成为我国就业人数最多的部门。

为了更好的解读这种变化, 参考日本战后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如表2.2.4所示) 。我国2008年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 类似于日本在1955-1960年所发生的情况。从日本的经历来看,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Statistics Handbook of Japan, 2009, Chapter 3

四、二元化的经济结构特征依旧

二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 在传统部门存在大量边际产出很低的劳动力。经济发展, 意味着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的差距缩小, 传统部门中边际产出很低的劳动能够转移到现代部门中去。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得到各年份不同产业的名义增加值与劳动力, 用各产业的增加值除以就业人数得到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名义) 。

如图6所示,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最高, 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始终最低。从总体趋势上看, 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没有显著缩小。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4-8倍,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3-5倍。1978年,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6.92倍, 2008年变为6.24倍;1978年, 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4.92倍, 2008年变为4.22倍。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变化总体上也非常小。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各产业就业人口、各产业产出计算整理得到

但是, 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其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可以将产业间劳均产出的差距变化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4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取得了快速增长, 缩小了与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工业、服务业比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由1978年的6.92倍和4.91倍下降为4.32倍和3.08倍。1985-1990年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这个阶段是改革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最高的时期”。1991-2003年, 各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步拉大,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2003年达到农业的8倍。从2004年开始, 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开始逐步缩小。由于第一产业主要决定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 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决定了城镇人均收入水平, 所以1978年以后, 城乡收入水平未能缩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部门的人均GDP远远低于工业与服务业。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图7, 可以看到, 各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总体上基本相同。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63、2513、1784元/人年, 2008年分别变为11092、69252、46851元/人年。第一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9.6倍, 年均增长12.1%;第二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6.6倍, 年均增长11.7%;第三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5.3倍, 年均增长11.5%。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虽然最快, 但与工业、服务业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基本一致。

1978年以后, 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依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工资主要由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决定, 因此从目前的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来看, 中国经济中的二元化问题依然严重。其中工业与服务业可以看做是现代部门, 现代部门虽然与发达国家也有差距, 但是差距相对较小;农业可以看作是传统部门。根据Lewis对于二元经济理论的分析, 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 农业人均耕地少。但是, 城市中的工业与服务业由于资本积累有限, 目前尚不能完全提供农业劳动力转移所要求的全部就业机会, 因此经济发展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首要任务依然是第二、第三产业中必须要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吸纳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或者说收入差异, 说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依然存在巨大的障碍, 使得劳动力在边际产出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更高的工业、服务业转移很困难。因此, 限制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障碍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参考文献

[1]蔡昉, 林毅夫.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

[4]H.Chenery, S.Robinson (1986) , M.Syrquin, Industrialization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G.Rains (1973) , Industrial Sector Labor Absorp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6]Arthur Lewis (1954) ,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of Labor

篇4: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英语教材的变化

根据程晓堂的观点,1978年版的试用高中英语教材有以下特点:

1、比较好地处理了思想教育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明确认识了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好英语。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既遵循了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主要选取内容健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和培养良好品质的材料。

2、在语言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方面,这套教材相对重视能力的培养。如各册教材自始至终特别注意拼读规则的教学,并辅之以国际音标和构词法知识,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能力。

3、在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方面,这套教材采用综合训练、阶段侧重的方法。中学低年级以句型教学为主,侧重培养初步的听说能力;高年级以课文为主,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从适用性程度来看,这套试用教材在程度上偏深,内容上偏难,分量上偏重。当然,这是针对当时规定的总课时而言。根据1978年的教学计划,五年中学只有656个英语课时。

总的来看,七十年代中学英语教材的格局比较单一。除了以上介绍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种教材以外,基本上没有出版其他英语教材。

二、8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

1982年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从编写指导思想来看,基本上是吸收了结构法、听说法和情境法三种教学法的特点。教材以语法结构体系来设计总体框架和内容的编排顺序;以句型操练(Drills)为主的新知识呈现方法和练习方法;以情境对话和短文为主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

对这套教材的主要批评意见是:

1、过分强调语法的作用。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以巩固语法知识为目的的操练活动和书面练习活动在教学中占很大的分量。

2、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总的来说,80年代是中学英语教材恢复和调整的重要时期。不管是初中英语教材还是高中英语教材都经过了反复修订或重新编写的工作。这为90年代英语教材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9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

9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实际上已是3种教材(即统编、自编、引进)同时并存。除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社公司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外,同时其他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也相继出现。真正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1995年,上海市教育局着手编写适合上海地区高中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后来又引进香港的Oxford English,出版了上海版的《牛津英语》。另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朗文出版公司合作,引进香港的New Integrat,ed English,出版了适合高中使用的《新综合英语》(改编版)。这套教材适合大、中城市条件优越的学校、外语特色学校的高中生。这套教材的确反映了英语教学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符合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发展的趋势。(程晓堂,2002)。

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社公司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不再仅根据语法结构来安排。这套教材不仅突出了交际的需要,还考虑到功能、意念、话题范围及语音、词汇和语法项目,并尽量将其合并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真实的情景中提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这使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更容易。例如:分角色表演、游戏、调查及解决问题等。这些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为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样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

四、21世纪的高中英语教材

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的特点:

1、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注意了重点语言现象的复现率,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和举一反三,并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本套教材采用了按单元划分的办法,设置了若干个板块。以某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了听、说、读、写活动。该教材中的学生用书中共包括十一个板块,练习册中共包括六个板块,其每个单元的具体安排如下:

这些板块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提示,这样的安排旨在给教师较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教材的束缚,根据教学实际安排教学计划。这有利于教师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本套教材在内容上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24个话题,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环境保护、道德与法制、行为规范、文化教育、风俗习惯、文体活动、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语言学习、职业名人、旅游、幽默、新闻出版、广告和发明创造等。教材的话题,特别是教学活动、任务及各种练习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高中生的兴趣、年龄特征以及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3、本套教材所选的语言素材具有时代性,所涉及的语言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综合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篇5: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对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进行的讨论,我们主要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的改变进行归纳。

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

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3.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 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4.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5.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以功能单

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

6.通讯: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

截至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3.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5.7亿,已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娱乐生活方面: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样板戏,到遍地开花的卡拉OK;从单纯地追求“吃饱饭”,到追求生命质量的健身运动;从打台球到网络游戏,从小人书到BBS„„邢台人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路变宽了,楼变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在农业上国家大力推进家庭联产承包制,使我们国家的第一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在改革中获得了实惠,人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了促进人民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国家下大力气改善我们社区的基础设施,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短短几年里,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由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变成了有强大市场活力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当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我们必须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篇6: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何谓“经济全球化”?就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o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他认为,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历史趋势的角度看,如果说开放的过程是全球化,那么改革的过程就是多元化。邓小平同志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各种束缚生产力的障碍,首先就是要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不同于以往那种以推翻某种社会制度或某个政权为目的的革命。但改革是要通过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以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深刻程度和深远影响,又相当于一次革命。

事实证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功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崛起的关键。这一成功,可以归结为以努力推动国内体制的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拉动国内改革。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意义上看,开放为要素的流入打通了道路,而改革既释放了国内长期闲置的低级和低流动性生产要素,又为高级和高流动性要素的流入形成了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而增强了开放对要素流入的吸引力。因此,改革与开放平行推进这种“双轮驱动”构成了中国在全球化中崛起。

二、在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开放的内涵要深化

以改革而论,应立足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中国在这30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基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解开了命令经济中行政命令的束缚,扩大了居民择业和创业的自由权利,使得原来被压抑的潜能得以发挥出来。不过,这种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政府主导,或者说重商主义的特点。在市场制度发展起来以后,就必须对这类过渡性的制度作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否则就会带来种种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在中国,许多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重商主义那样的以国家强力干预,追求国家财富积累的经济,或者像战后日本那样实行“新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政策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采用苏联式体制的东方国家,人们往往对国家行政权力怀有敬畏崇拜的感情,而掌握这种权力的人则把它当成可以用以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寻租取利的“通灵宝玉”,不肯轻易放弃。于是,当改革进到中途,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市场化。这种阻力使一些重要的改革遇到了障碍,有些改革放慢了步伐。在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比如国企改革,“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于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化改制做出决定以后,国有经济的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到了最大的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似乎就停顿不前了。有些地方更以“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等等为借口,搞“国进民退”的“二次国有化”或者“再国有化”。这种行政垄断的做法是跟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及十六大指出的方向正相反对的。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显著成果。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矛盾和困境也会在中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还更为突出。一是继续保持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目标与经济规模已很庞大,人口、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瓶颈等制约趋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以及区域、阶层之间分化加大之间的矛盾;三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与人民群众政治表达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与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滋长之间的矛盾;五是在西强东弱长期存在,必须与资本主义共处并存、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自己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六是中国实力的稳步增强和其他大国力图维护有利于它们的世界格局之间的矛盾;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和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之间的矛盾,等等。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任务还很重,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建立起来,但还不完善,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要求深化改革开放。目前,改革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除干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四、从身边生活变化看科学发展观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究竟什么才是“科学发展观”呢?今天单位组织学习,看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把“以人为本”放在第一位,顾名思义,它才应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于党来说,“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以百姓为本,这符合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落实到百姓的生活起居当中,真正做到了为百姓谋福利、谋发展。在我的老家,当地政府就认真的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精神,现在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变化可以从百姓生活变化中看出来,科学发展体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收入水平、教育文化、居住条件、交通通讯、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历程中看出来,可以说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是生命之源,生活的变化涉及到方方面面,水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这里就以水为例吧。儿时的记忆里,爷爷起床后,就挑起扁担去村头的井旁担水,遇到农活忙的时候,就改到晚上。吱吱呀呀的扁担声里,爷爷的脸上添了皱纹,头上生出了白发,背也变得微驼,那条扁担陪伴爷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去年,爷爷的扁担退役了,院里的自来水龙头哗哗响着,爷爷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传了好几代的扁担,见证了祖辈辛苦劳作的扁担,立在角落里布满了灰尘。爷爷乐滋滋的跟我说:丫头,这个物件就传给你了。以后不是用来用,而是用来给你的孩子讲讲咱们的生活是如何改变的。

以前总以为科学发展观很远,很宏观,很政策化,没想到科学发展观就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中,这一点点的变化正是体现了党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是那个宏大的科学发展观!

五、从社区变化看我们的生活

今夜的风越吹越凉爽,越吹越让人舒服,中午还酷热难耐,现在却凉爽袭人,变化得真快!可是,这一点也比不上社区生活变化的快。

比如说建筑吧!以前的房子是又破又矮,而且电话没有,电脑没有,电冰箱没有,电视机没有„„但现在不一样了,经济发达了,电话、电冰箱、电视机等都有了,房子也变得又高又漂亮了,而且城市变得干净美丽了,高楼大厦亭亭玉立,看上去仿佛是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士兵,站得笔直。

篇7: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离我们最近的身边事就能过看出这三十年来祖国的腾飞与富强。或许出生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对这一切的变化感受的并不深刻,可我们的父母却是在这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三十年的变化感受颇深,那么,三十年来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最终方案:

分组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采访调查,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调查采访——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准备工作一:

把小组分为3个小队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⑴张云云、潘 娅:

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⑵周玥玥、夏子雯、成 鹏、王 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方面的变化 ⑶祁东格、王荣昇、周 楠、朱 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面的变化 准备工作二:

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准备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展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光景,在这三十年中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建湖周边的乡村及城市的社会调查中就可以得到不少的答案。

第一部分:日常生活:

从我所走访的乡村的老人们的口中得知,当年种地时还都靠得是牲畜拉得锄头耕地及人力劳动播种收麦,不仅费力,效率也十分的低下。而现在农民们种地都靠得是各种各样的专门的机器可,省时又省力,使得农民很多的时间节省下来,投身于其他的劳动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人们的穿着也不再是从前的单调的粗布衣服,即使在农村,人们也都穿出了艳丽的衣服,彰显着自己的个性,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人们的出行也是更加的法方便,火车、汽车不断的提速,更是有更加便捷舒适的地铁,并且随着地铁路线的四通八达,到达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都不再是一件难事,私家车更是从从前的珍品到现在的大众产品,路上的私家名车也是到处可见,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便捷的立交桥都让我们的出行畅通无阻,村子里坑坑洼洼的小路也变成了平整的石灰路,甚至山里的那些梦想着要州出大山的恶人们也可以通过公路看到外面的世界。对于食品来说,也许我们这一辈不有太大的感触,可是,我们的父辈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的变化,妈妈说从前白面是很少见的,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次,那是很珍贵的,姨奶奶到头连个油腥都看不到,更不用说吃肉拉,想吃点水果根本就没有。而现在鸡鸭鱼肉样样全,白面吃腻了还可以换换粗粮,国内的水果刀出都可以买到,就是外国的水果也是随处可见。好多的村里人也都不是去城里买了楼房就是在自家盖起了二层小楼。

第二部分:科技方面:

我知道在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文盲是很普遍的,而在我们父母那一辈,高中的学历就算挺高的了,到了我们这一辈呀,大学生遍地都是,就是研究生、博士生也都为数不少啦。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是越来越重视学习,越来越知道知识的重要,从刚出生的娃娃到年迈的老人也都加入到了学习的行列,这不仅依赖于党和国家正确政策的指导,也体现了我国人民思想意识的提高。不用说那些高精端的行业,独与知识的需求,就是那些在田里种地的农民也同样需要新的知识,才能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这些年我国更是在很多的领域的高科技知识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我国用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神州五号的发射,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扬眉吐气。

第三部分:通信方面:

在从前老人们与给外地的亲人联系都是用信件邮寄,速度也慢得可怜,有些信息等到倒了目的地已经将过时了。再着急一点就是拍个电报。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信息系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不用说各家各户都安上了电话,就是移动电话也可以平均到每个家庭都绘有一部,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更加广泛。在着三十年中电脑也得到了普及与应用,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有用的即时的信息,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生活更丰富。现在的老人也都不再是只是坐在一起打牌聊天,他们也有个多的娱乐活动了,就是在网上和远在他乡的子女面见个面,在网上查查自己感兴趣的事,看看自己喜欢图片,安度晚年。发现问题:

学生对诸多变化调查的并不全面。

改进:

带领学生到各地去观查研究,采访调查,让其切身具体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巨大的变化。结论:

30年来改革开放发生巨大的变化,凝聚了两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农业发展了、教育发展了,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借助这大好时机,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繁荣昌盛。收获:

篇8: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及特点

(一) 总体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 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 个别年份甚至达到了70%;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增加。综合分析可以发现, 第二产业尤其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 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 近3/4来自制造业, 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薄弱, 产业化水平低, 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 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 (如图1所示)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 但内部结构的调整比较缓慢, 农业基础仍显落后;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 这期间有政策调整的原因, 内部结构得到了升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4.2%大幅上升至2009年的42.6%。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8-2009) 及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 并经过整理得到。

(二)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个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 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 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7.9%, 但是到2009年已经下降到10.6%, 降幅非常明显。从图1显示的曲线来看,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到80年代中期以后才转为下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 整个曲线比较平缓, 2008年和2009年的差距只有0.1个百分点。可见, 第一产业的比重比较稳定, 未来的变动趋势将会很小。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 但总体上看, 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GDP结构中, 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48.2%下降到1990年的41.3%, 到2007年达到峰值50.3%。在这期间曲线呈波浪形, 虽有波动, 但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起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回落。从整体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 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 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而在1983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在1985年超过了第一产业。但2002年以来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 到2007年达到波谷。2002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仅为3.1个百分点, 但是自2002年以后由于第二产业过快增长, 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起, 由于第二产业的增速放缓并且呈下降的趋势, 第三产业迎来拐点, 反弹的力度比较强。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看, 第三产业还将有一个明显的上升。

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978-2009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线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化进程;同时, 迅速成长的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作用也相当突出。根据国际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分析, 我国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 产业结构仍需改善。

(一) 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产品总量供给无法满足工业化需求, 同时, 农业结构特别是品种、品质结构尚待优化, 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当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是:受土地、水资源的约束, 农产品生产从总量上越来越难以满足工业化提出的需要, 这使得农业结构调整在资源空间上受到极大限制;受技术进步滞后的影响, 中国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大, 但品种不优、质量不高, 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后对农产品提出的优质化需要。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加工比例低, 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只有0.43:1, 而发达国家大都在2:1以上, 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中, 中国初级加工比重大, 深加工不足;农产品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 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 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四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快速工业化并不能及时为农业提供足够的现代物质装备,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现代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二) 第二产业结构重型化

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来看,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后半阶段。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工业化加速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以2008年的数据来看, 工业实现增加值12.9万亿元人民币,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 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8%, 对国家税收的贡献达到50%。钢、氧化铝、水泥、原煤、化肥、微型计算机等产量均居世界第1。但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更多资源投入偏向重工业。

以钢材为例, 2003年中国钢产量虽高达2.2亿吨, 居世界第1, 但同年进口钢材仍超过3000万吨;2004年钢产量增加到2.7亿吨, 仍然进口了2931万吨。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了钢铁工业投资, 2007年全国钢材产量达到了5.65亿吨。由此可见我国重工业发展速度之迅猛, 工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如图2) 。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年鉴 (2008-2009) 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并经过整理得到, 其中轻重工业的百分比为所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1978-1992年间, 轻重工业的比重基本相当, 变动不大, 但是从1992年起, 全国积极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工业改革向广度、深度发展,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市场机制作用增强, 加上投资需求的迅速回升, 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因此我们以1992年的数据为起始数据。

从统计数据曲线不难发现, 1997年以前轻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呈波浪形, 1997年开始两者之间的比重差距逐步拉大, 到2004年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最大值, 其中, 重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当年的工业增加总值中占了75.9%之巨, 而轻工业仅仅只有24.1%。从2005年开始重工业增加值较大幅度回落, 而轻工业也相应上升, 两者之间的曲线趋于平缓。2005-2009年的变动都不是很大, 基本维持在三七开。但从整体上来看, 轻工业由1992年的49.9%下降到2009年的29.4%, 而重工业则由1992年的50.1%上升到2009年的70.6%, 轻重工业的比例差距明显拉大, 重工业化特征日益显著。

重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结构带来了重大影响, 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重新步入高消耗和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模式, 导致了资源价格的上涨。2010年三大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所展开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沸沸扬扬地进行, 但由于我国的刚性需求大, 在谈判中处于劣势, 这种情形还将长期持续下去。如图3所示, 2000年起铁矿石的价格翻了将近5倍。这种因资源暴涨而带来的影响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 国内许多的大型钢厂苦不堪言。据调查研究显示, 去年我国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只有2.43%, 大大低于国内5.47%的工业平均销售利润, 微利甚至亏损的国内钢铁行业举步维艰。

(三)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状况。如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 平均达到65%左右, 而在我国这一数字在30%-40%之间徘徊。我国的第三产业十分落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

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世界相关国家相比,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尚显不足, 其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偏低, 远远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现状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及所处的阶段很不相称, 对GDP的贡献也远远低于其应有的贡献, 其发展速度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 导致其中不少行业的服务产品供不应求, 服务价格上扬, 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服务需求。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过程, 需尽快解决以避免造成恶性循环。

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远未达到现代化标准 (即45%以上) , 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 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发展还很不成熟。

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 但劳动力配置质量有待提高。

从从业结构看, 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配置不合理。技术含量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部门吸收劳动力能力较弱, 传统部门如餐饮业、零售业沉淀太多低素质的劳动力, 这两个行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较快, 仍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而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的产业 (通常是提供服务型生产资料的行业) 就业人数却不足, 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非市场化经营的产业如科教文卫, 就业比重下降得较快。

三、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 经济下行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在国际后金融危机背景下, 既要立足当前, 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更要从战略和长远出发, 选择恰当的路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

推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 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 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增强工业发展活力。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

(二)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注重优化服务业结构

鉴于当前我国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 今后应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 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以此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会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 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 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

(三) 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战略产业发展

抓好国家相关重大科技专项, 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零部件研发,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科技队伍的建设, 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研究开发资助、加速设备折旧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形成鼓励创新的有效激励。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高技术, 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 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 甚至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的攻关体, 力争局部突破, 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人控制的局面。

(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节能型经济, 享受低碳生活为2010上海世博会最受关注的焦点。同时,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可通过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切实加强用能管理, 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规标准, 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途径发展低碳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经济的碳强度,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产业结构历经了多次变革, 但还很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看, 各次产业间比例偏差较显著;从内部看, 需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要通过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等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三次产业,产业结构,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2009.

[2]李淑华.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投资, 2002 (6) .

[3]穆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及产业结构变化[J].现代经济, 2009 (7) .

上一篇:小班奇妙的叶子下一篇: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