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读书心得400字

2024-05-02

《儒林外史》读后感读书心得400字(精选4篇)

篇1:《儒林外史》读后感读书心得400字

《儒林外史》里的人多有病,有“终日胡混”的病、“见利忘义”的病、“败坏家财”等,而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叫做“痰迷心窍”。第一个得这种病的就是周进,多年不中后他决定跟着亲戚去经商,途中看见贡院伤心欲绝,撞到在地,最后众人灌他水“吐出一口稠痰”才醒过来;第二个是范进,中举后也失心疯,最后被岳丈打了一巴掌,“吐出几口痰来,好了”。范进的母亲也因为痰迷心窍死了;如此咳痰的还有第五回里严贡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第六回里严贡生“哕出许多清痰来”;第十一回里鲁编修得的“痰症”并因此而死;第二十回牛布衣也因痰而亡;还有第二十七回里的王太太;第四十七回五河县的人说虞华轩有“痰气”,甚至还有直接叫“痰”的人(唐三痰)。如上所列,周进、范进是多年求举业而不得却仍不放弃的人;严贡生是个强占兄弟房屋、讹诈亲里的恶棍;严监生是个胆小懦弱、把吝啬当节约的人;牛布衣与名士交往,自命不凡,写诗集文集,却在死后被人篡去身份;鲁编修与王太太都是希冀靠女婿、夫婿进举业而“鸡犬升天”的人;虞华轩被本县人排挤,诟病他是有“痰气”,作者更是直接给一个无赖取名叫“唐三痰”,他成日无事,不考举业,嫉妒他的秀才哥哥(他会记下只请他哥吃饭而不请他的人)。

《儒林外史》里有关“痰”的意向很多,总结下来我们发现这些人多是病态的文人或其亲属,求举业心切,视举业如命(其中虞华轩的形象稍微特殊,他是被当时势力的相邻视作“有病”文人的)。为什么要用“痰”这一意象呢?(医学的角度暂且不论)我们可以发现“痰”是一种喉间之症,文人秀才除了“手写”,最重要的就是“嘴说”了,我想作者用“痰”来讽刺,除了除了令人恶心之外,还有讽刺这些病态文人之言语的意味;而且在书中,这些文人成日里最喜欢“品茗”这一活动,聚会、请客、访友都少不了要泡上一壶茶来宴客,这“茗茶”本是极清淡之物,这些文人成日里喝,却喝出了一喉咙恶心的浓痰,这和他们将圣贤之书读成了八股举业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些文人,大多自命不凡,以为腹中有多少才情未实现如此等等,但真要他们著书立说,发表一点什么,却连刘基、苏轼是谁都不知道。将“胸中万千丘壑”倾泻出来一看,不过是一口浓痰而已。

篇2:《儒林外史》读后感读书心得400字

前些日子,一位搞管理的朋友感叹说,不知道什么缘故国外量化工作时间的做法到了国内竟变成了整人的工具。又说,中国的管理困境总无非“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不只管理现状如此,教育也一样。寻求心理援助的孩子当中,很多人都是在父母过于严苛的管控下出问题的,管控过度导致他们行为被动,做事拖沓,非理性地对抗父母《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以上(5篇)《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以上(5篇)。是控制,还是放手?这在父母那里成为了两难问题,继续严加管控,怕把人管死,放手不管,又怕孩子“一路下滑不可收拾”。

要追究以上困境的原因,不得不说到我们的文化设计。传统文化一贯从外在树立标准,用外在力量要求和约束人的行为,本质上属于他律式的文化。这种永无止境的修身要求要么让人不自信(成为奴才),要么使人自以为是(自封主子),整个的文化氛围缺乏个性和尊严。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自身以外的任何人都不放心,管控者和被管控者彼此周旋、相互应付,阳奉阴违成为普遍的社会人格状态,谁都不可信。这样一来,人既无诚信,严加管控便顺理成章,管控者和被管控者的相互算计就此没完没了,人性越发堕落。

文明的设计应导向使人自律,应以尊重他人、承认他人权利为前提,应该相信每个人有独立思考的、对自己负责的能力,承认个人拥有除法律限制之外的一切自由,相信人只要拥有人格尊严就会变得正直,并产生公平公正之心。

要想让人养成自律的品质,需要引导他过精神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让他有充分的自主权利,能够在自由的状态中过自己的人生,由此,人才能因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需要而对自己有所要求

在他律的文化形态中,人要学会自律是比较难的,但是,信任和尊重仍然是有效的方式,这就是“当你从背后向我开枪,我依然相信你的枪走火了”这句话的奥义所在。

篇3:《儒林外史》读后感读书心得400字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通过讲述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的故事,向读者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黑暗以及读书人灵魂的玷污、人格的堕落。此书并不像其它小说一样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但该书的中心思想“科举制度的腐败”却将书中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情自然而然的串起来,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

《儒林外史》开篇描写了诸暨县一个乡村少年王冕,因家境贫寒,自小替秦老放牛,但他却勤奋好学,用每日攒下的点心钱买书看。由于王冕聪明勤勉,又博览群书,还画得一手好荷花,不到二十岁,便成了县内的名人。他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他也不接受。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做官,就逃到会稽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像这样淡泊名利的读书人,在作者生活的年代真是少之又少,因此作者对王冕大加赞赏。讽刺鞭笞科举制度的乌烟瘴气和只为名利的读书人才是本书的主旋律。老童生范进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户更是对他百般呵斥。

篇4:儒林外史读书心得800字

科举考试是能让非官宦家庭出身的人升官发财的一种便捷路径。《儒林外史》一书就是围绕一些士人与百姓、官宦写的许多故事,通过故事深刻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惟利是图的人与腐化的科举考试。

整本书以“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一词为开头,点出了高官厚禄是芸芸众生的追求,世上没有几个人能看得透。

全书分别介绍了很多不同的人物:有淡泊名利的蘧公孙,有愤世嫉俗的两位娄公子;有自吹自擂的匡超人,有爱财胜命的严监生等等。在这些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也最令我佩服的人就是王冕了。王冕作为全书第一章的主人公,也是全书的楔子,堪称得上是所有士人的楷模: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被金钱与地位所迷惑。他格守仕途,学识渊博,而又不迂腐。比后文娄三公子、四公子来说更明辨是非,不轻信他人的只言片语;比文中那些卑鄙龌龊、惟利是图的伪君子来说,能看的破世事,始终都很正直。

当明朝开国皇朱元璋来拜访他时,他没有显得献媚讨好,而是和吴王(朱元璋)促膝谈国事;当假名士危素想请他会面时,王冕装病不出,不因买办对他使弄权势进行恐吓而胆怯。在这一章的最后,王冕指出“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又见“忽起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可见此言不虚。后来朱元璋让人去请王冕当参军,王冕却早已料到,已隐居会稽山去了。最终他在会稽山患病逝世,王冕这一生,真可谓问心无愧、两袖清风地离开了人世。

《儒林外史》就如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真实的解剖了清朝这个垂危的“病人”,以讽刺的手法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给予了有力的打击,也对当时的伪君子、假名士嘲讽一番。在全文最后,一首《沁园春》表现了作者对世风浇漓的无奈和伤感。

上一篇:玩偶争夺战作文下一篇:文明城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