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道路规范

2024-04-18

全道路规范(通用8篇)

篇1:全道路规范

第五章 道路执法基本规范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三条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执法时发现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应当指挥机动车驾驶人立即靠路边停车,查验驾驶人的驾驶证、行驶证、机动车牌照、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等合法证件以及交通违法信息。

第三十四条 交通警察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

第三十五条 交通警察对交通违法行为人做出当场处罚决定的,应立即发还驾驶证、行驶证等有关证件,放行车辆。

第二节 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

第三十六条 查处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应当使用酒精检测仪、约束带、警绳等装备。

第三十七条 查处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一)发现有酒后驾驶嫌疑的车辆,应当及时指挥机动车驾驶人立即停车接受检查,并要求驾驶人出示驾驶证。

(二)对确认没有酒后驾驶行为的驾驶人,应当立即放行。

对确认有酒后驾驶嫌疑的驾驶人,要求其下车接受酒精检测。

(三)使用酒精测试仪对有酒后驾驶嫌疑的驾驶人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应当告知检测结果;受测人违反测试要求的,应当重新测试。

(四)测试结果确认为酒后驾驶的,应当依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对交通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理;测试结果确认为非酒后驾驶的,应当立即放行。

处理结束后,禁止饮酒后的驾驶人继续驾驶车辆。

(五)测试结果显示为醉酒后驾驶或者受测人对测试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及时将受测人带至医院做血液检测,并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

第三十八条 对醉酒的驾驶人应当带至指定地点,强制约束至酒醒后依法处理。

第三节 查处机动车超载违法行为

第三十九条 对有超载嫌疑的车辆,应当指挥机动车驾驶人立即停车接受检查,并要求驾驶人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

第四十条 经检查,确认为超长、超宽、超高的,当场制作简易处罚程序决定书。

超限运输不可解体物品的车辆,对交通安全影响轻微的,依法处罚后放行;对交通安全有严重影响的,依法扣留车辆。

第四十一条 对于有超载嫌疑,需要使用称重设备核定的,应当引导车辆到指定地点进行。

检测结果为严重超载,驾驶人表示可立即消除违法状态,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待违法状态消除后放行车辆;驾驶人拒绝或者不能立即消除违法状态的,制作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车辆。

对于跨地区长途运输车辆超载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二条 对于运送瓜果、蔬菜和鲜活产品的超载车辆,应当当场告知驾驶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依照有关规定处理,不得采取扣留车辆等行政强制措施。

第四十三条 对于客运机动车超载的,在依法处罚之后,应当责令驾驶人或者车主消除违法行为。

第四节 查处机动车超速违法行为

第四十四条 查处机动车超速违法行为应当使用测速仪、摄录设备等装备。

第四十五条 交通警察在公路上查处超速违法行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在公路上设置测速点的,应当选择安全且不造成交通堵塞的地点进行。

(二)需要在路肩上设置测速点的,应当在测速点前方200M处设置警示标志、警示灯。测速点与查处点之间的距离不少于200M。

在高速公路上查处超速违法行为,应当通过固定电子监控设备或者装有测速设备的机动车进行流动测速。

第四十六条 查处机动车超速违法行为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一)交通警察在测速点通过测速仪发现超速违法行为,应当及时通知查处点交通警察做好拦车准备。

(二)查处点交通警察接到超速车辆信息后,应当提前做好拦车准备,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拦车。

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透明执法”五条措施》要求:在道路上安装固定电子警察进行测速的,一律在前方设立明显的测速告示牌;使用移动电子警察测速的,一律使用制式警车。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这样的规定,这是江苏省公安厅为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管理执法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率作出的工作规范和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有关规定,超速低于10%的,给予警告,记3分;10%以上未达20%的,罚款50元,记3分;20%以上未达50%的,罚款200元,记3分;50%以上未达70%的,罚款1000元,记6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70%以上的,罚款2000元,记6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

篇2:全道路规范

根据《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为规范我市地名工作管理,特制定我市的道路名称标示规范。

一、根据城市内及镇(街)的中心区开发区等地规划建设情况设置,按习惯地名和群众意见进行道路命名名称不得重复,不夸越制。

二、路、街、巷的名称的命名,由规划部门提出申请,经所在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道路名称的标示物(路牌)由所在地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设置管理,维护和更换。

四、道路的指示物必须标志为法定的国家标志物,按照规定书写,拼写内容及形式。

1、按规定引用标准。使用最新牌本的标志。

2、定义、代号。实行标准采用定义和代号。例如代号: J—街牌 X—巷牌 L—楼牌

3、牌面要求,街牌标示道路名称和汉语拼音,按规范制作。

五、标示物的规范制作

1、制作标示物必须按规定制作版面。标示汉字名称、汉语拼音的版面布局。

2、必须由管理部门统一制作,根据道路的方面,道路状况设立标示牌。

六、加强对地名工作的管理,对擅自命名、更名或使用不规范道路名称的单位和个人,送发违章地名通知书,限期纠正,对逾期不改或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处罚。

篇3:全道路规范

在太原市北中环与建设路道路施工现场, 一架印有“国家电网”的无人直升机正在110k V新杏线供电线路周边拍摄道路情况。这是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在2014年服务城市建设改造中, 运用先进巡视技术手段收集基础参数, 防范外力破坏供电设备采取的新措施。在大规模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过程中, 因施工单位对供电设备基础数据不了解, 对供电设备安全造成较大隐患, 影响电网安全和居民生活用电。

2014年, 供电公司深入分析以往外力破坏供电线路典型经验, 编制《道路改造工程输电线路周边施工作业手册》, 清晰标明涉及杆塔基础数据、周边环境、安全距离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准确收集相关数据, 供电公司采用先进无人直升机巡视记录设备施工参数的措施。与以往人工现场探勘、手动录入数据的方式相比, 无人直升机具有高效、准确、全方位巡视的特点, 每次飞行滞空时间可达75min, 每小时巡检线路20~30 km。每飞4个架次, 相当于25名巡线员一整天的工作量, 同时可以对封闭、危险, 孤立的特殊区域进行巡检, 消除了人工巡检盲点, 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巡视质量, 实现了线路的立体化巡视。

目前, 无人直升机共完成4条220 k V线路、5条110 k V线路的巡视、数据采集任务, 巡视里程152.35 km, 巡视杆塔基数78基, 完成作业26条次。

篇4:全流通已经没有第三条道路

2004年12月,《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办理规则》出台后,市场舆论一片哗然,各类评论人士纷纷从某个特定的利益角度出发将它描述为重大利好或利空。

对于这样的政策,只是纠缠于评价它的“好”或“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既然事实已经发生,我们应该用一种有穿透力的远纲去看到未来这个市场的结局,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市场股权制度的方案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继续保持这种股权分裂的局面,不做变革,这是一种极端。第二条路线是以现有的股本结构最终原样实现全流通,不存在如何补偿的问题,这是一刀切的做法,也是另一个极端。

这几年,以张卫星为代表的一批市场人士一直在这两个极端当中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调和的第三条路线。可惜的是,今天这个《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办理规则》出台之后,第三条路线中的种种方案已经注定将淡出历史舞台。流通问题的最终结果将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面对市场的置疑,有关人士出来澄清,说非流通股转让规则并不是变相的全流通,非流通股仍然是非流通股。这话说得也许正确,但是也有含糊不清的地方,那就是非流通股究竟在什么样一种状态下才是真正的非流通股?

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最大的区别在于两点:其一就是非流通股没有集中交易的交易所,其二就是非流通股转让过程中的流动性大大低于流通股。如果此时真的形成了一个C股市场,那么,与A股市场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无非是买卖周期较长的大宗交易而已。惟一与A股市场大宗交易有区别的,就是这个C股市场的股权交易价格可能要低得多。

当交易所为非流通股转让提供了集中交易场所与方式,并且降低了最小交易单位限制之后,实际上是将非流通股转变成一种特殊的“半流通股”。管理层已经明确这种设计是将来全流通的一种过渡方案。那么,从这个过程来看,非流通股直接过渡为半流通股;那么,半流通股将来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全流通股。

最近同时推出的流通股东分类表决制度是一种过渡,也是一种独特的“双轨制”方案,而非流通股权的转让办法,更是一种过渡,也更加是一种独特的“双轨制”方案。在2005年到来之际,市场进入了一个“双轨制”运行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走出很远的今天,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才刚刚起步。

但是对于“上市公司股本”这种极为特殊的商品,双轨制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价格互相融合。因为你不可以想像当“无产阶级”在一个市场中以10元的价格买卖上市公司股权时,另一部分“有产阶级”却在另一个市场中以3元的价格做同样的买卖,至少在长期中是无法想像的。

当非流通股市场的交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非流通股的流动性达到一定的程度,客观上就形成了非流通股直接全流通的市场条件,这就是这项政策实施后非常明确的远期效果。我现在难以肯定这一切究竟会在哪一天发生,但是可以预计的是,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发生。

也许有人在《规则》出台后仍然期待着诸如配售、净资产减持、折价缩股、对流通股补偿等全流通的第三条路线方案的出台。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可能性已经接近于零,我们很难想像当非流通股在一个市场当中反复转手、多次分割、形成一连串不同的复杂历史价格之后,第三条路线的方案还会有实施的可能性。

非流通股转让目前来看确实不是变相的全流通,但是从历史过程来看却是两个市场的一种渐进式融合,可以说是渐进式直接全流通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如果时间长一点,A股市场受到的冲击就会缓和一点,如果时间短一点,A股市场受到的冲击就会剧烈一点。不论是缓和或者剧烈,非流通股在现有的股本划分比例下,直接全流通的结果恐怕不可避免。

篇5:道路施工安全规范标语

道路施工安全规范标语一

1、追求细节完美 成就精品平兴

2、以标准求质量 以标准求效率

3、状态出效果 责任铸精品

4、视工程质量重于泰山 为打造精品真抓实干

5、使命重于生命 责任重于泰山

6、追求卓越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7、强化优质管理,造就优质工程。

8、抓好施工进度 确保工程质量

9、抓好平兴建设 争创精品工程

10、抓质量精益求精 创精品众志成城

11、严管理 抓质量 建平兴 促发展

12、质量是效益 质量是信誉 质量是生命

13、精细生产 严格管理

14、安全为天 质量为本

15、安全质量记心中平兴精品握手中

16、建设平兴公路 提升省会形象

17、建设优质平兴路 描绘省会新蓝图

18、建设平兴公路 把省会做大做强、做优做美

19、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设美好平兴路

20、倾全市之力 建设优质平兴路

道路施工安全规范标语二

1、您的理解是对我们工作最大支持 您的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成就

2、施工带来不便 敬请市民谅解

3、**公司与平远人民共建美好家园

4、**公司向平远人民致敬!

5、暂时的不便 将换来长久的畅通

6、平兴道路施工给您添麻烦了

7、城市建设以人为本 关心市民方便出行

8、以人为本建设体现市民意愿 保护环境为省会优美做贡献

9、建一条环城风景大道 圆一个市民通畅之梦

10、您的理解关怀是我们动力之源 我的行动是您理想放飞之地

11、浓墨重彩精心描绘平兴路 以人为本时刻想着行路人

12、我们将用精品工程 回报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13、以人为本尽职尽责建好平兴路 文明施工尽心尽力方便市民行

14、我们克服困难辛勤施工 市民付出理解收获畅通

15、修路架桥辛勤劳作不言苦 市民理解再难再累也心甘

16、为了您的安全 请择道而行

17、良好的出行环境 靠您的信任和支持

18、您的理解和体谅 是我们施工的最大支持

19、用我们的汗水和您的理解 共建城市美好家园

20、道路建设带来不便 敬请市民谅解

21、道路建设离不开您的理解和支持 请注意安全!

22、今日暂时的不便 为的是明天的繁荣和畅通

23、道路施工 请您注意安全

24、一滴热汗一份贡献 一声平安一份祝愿

25、你们用汗水感动城市 我们用支持共建未来

26、安全施工 保证质量 让政府放心 让市民满意

27、我是平兴人 修路为人民 辛苦我一个 幸福千万人

28、抓住机遇 强化管理 全力以赴建好平兴工程

29、重质量 抓管理 众志成城全面展示平兴风采

30、平兴连着你我他 建好平兴为大家

31、全民动员 积极参与 争做建设平兴的模范

32、加强文明施工 共建和谐社会

篇6:市政道路规范、图集清单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7、《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0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图集

《城市道路路拱》05MR104

《城市道路护坡》05MR403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05MR201

《城市道路人行道铺砌》05MR203

《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05MR301

《城市道路路缘石》05MR404

篇7:规范道路货运市场经营行为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依照市交通运输局《三门峡市交通运输行业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清理整顿和“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全行业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政安全,促进我县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整治范围和工作重点

本次专项行动的整治范围是道路客、货运输、危险品运输、客(货)运场站、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领域中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一)无经营许可证件、证件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非法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行为;

(二)营运车俩超载超员、非法改装车俩从事运输的行为;

(三)营运客车不按规定线路行驶以及旅游包车未取得包车证或持空白包车证的行为;

(四)营运车俩超限超载运输的行为;

(五)非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俩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以及集装箱运输车非法夹带危险品运输的行为;

(六)瞒报谎报道路运输车辆事故、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行为;

(七)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行为;

(八)未依法进行安全培训、无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上岗的行为;

(九)违章指挥、违法安全作业规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抗拒安全生产执法的行为;

(十)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演练不及时、自救装配不足、培训不够的行为;

(十一)其他违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道路生产经营行为。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划分

四、阶段划分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10日至5月31日)。主要任务是分析情况,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安全生产

执法、治理行动查出的突出问题,在对今年以来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县道路生产经营领域的现状进行排查摸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专项整治阶段(6月1日至8月31日)。主要任务是针对摸排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逐项进行整顿治理。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根据各自职责,积极联合公安、工商、烟草等部门采取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留死角,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检查验收阶段(9月1日至9月3日)。运管所组织对专项政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验收结果将纳入年终考核和信誉考核工作中。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全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县域实际,制定这次专项整治的具体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保证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活动期间,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二)各负其责,联合执法。此次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专项整治期间,要展开拉网

式执法检查,做好和公安、烟草等部门的组织、协调、配合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依据部门职责和管理权限,及时查处,从严整治。

篇8:全道路规范

随着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进程, 完善城乡道路客运网络, 形成城市公交化、城际快速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全覆盖、枢纽零换乘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 城乡道路客运得以快速发展。到2014年底, 全国共有3.48万个乡镇开通了客运线路, 乡镇通车率98.95%, 56.8万个建制村开通了客运线路, 建制村通车率93.32%。

然而,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由于司乘人员缺乏必要的行车安全和应急处置知识、城乡客运车型杂乱、旅客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行车环境日趋复杂等问题, 城乡道路客运安全面临着许多潜在风险和现实威胁, 客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城乡道路客运仍未形成统一的安全与应急处置规范, 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研究主要依托于交通运输部标准计量质量研究项目《城乡道路客运安全与应急处置系列规范》, 归纳城乡道路客运安全与应急处置现状, 提出城乡道路客运的应急处置类型划分, 制定涵盖驾驶员现场处置和客运企业应急响应等内容的系列规范, 以进一步提升驾驶员和客运企业应对运输在途不安全因素及不同态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1 客运安全与应急处置现状

城乡道路客运过程中, 因其他交通参与者违反通行规则、车辆设施本身故障、道路通行条件不良、天气环境恶劣等不安全因素, 客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然而, 事故发生时, 驾驶员、乘务员和旅客缺乏必备的应急事故处置技能;不同城市的公交和农村客运企业所制定的应急预案, 其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响应行动的规定各不相同, 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和不同态势的突发事件时, 企业的应急响应程序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实施规范。

1.1 客运安全现状

根据城乡道路覆盖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的生产特点, 对于城乡道路客运的安全现状分析, 主要从城市公交、城际客运及农村客运这三方面展开。

1.1.1 城市公交

由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比较完善, 道路交通秩序也相对较好, 因此城市公交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几率相对较低, 安全形势总体比较平稳。

但一些交通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由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违反通行规则、车辆及装备自身故障、人为纵火或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原因, 导致城市公交的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

2014年, 全年共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的城市公交行车事故1起, 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2013年以来, 连续两年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行车事故。

1.1.2 城际客运

因城际客运线路较长, 车辆等级要求较高, 且客运企业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动态监控、严格按核载人数载乘、选聘优秀驾驶员、加强旅客行李安全检查等, 城际客运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得以控制。

但因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违反通行规则、恶劣天气影响、车辆及装备自身故障等原因, 城际客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2014年, 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道路客运行车事故中, 省际班线客运和市际班线客运 (中长途客运) 共发生事故49起, 造成273人死亡、450人受伤, 分别占总数的47.6%、48.8%和46.1%, 所占比重同比分别上升4.9%、12.3%和1.8%。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道路客运行车事故中, 中长途客运行车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占50.0%、54.5%和69.9%。

1.1.3 农村客运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村-乡镇”、“村-县”、“乡镇-乡镇”之间的公路逐步硬化, 为城乡客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 由于农村客运车型杂乱、车辆安全性能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这些交通参与者的违反通行规则、车辆及装备自身故障、道路路况复杂及通行条件不良等原因, 致使农村客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发生在农村的交通事故占比 (尤其是发生在乡、村公路上的交通事故) 呈现上升趋势, 交通事故多发区域正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2013年,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道路客运行车事故中, 农村客运共发生事故7起, 造成89人死亡、55人受伤, 分别占总数的46.67%、46.35%和22.1%;2014年,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道路客运行车事故中, 农村客运共发生事故1起, 造成11人死亡, 分别占总数的16.7%和7.1%。

1.2 事故案例评析

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十余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评析了这些事故的形成原因[1], 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事故原因主要是: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违法违章驾驶、突发事件应急不当, 车辆技术状况不达标, 复杂道路交通环境和恶劣天气等这几方面。

1.3 应急处置现状

为了做好城乡客运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工作,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不同城市的政府和城乡客运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目前我国城乡客运的应急处置表现为:

(1) 车辆出发前, 加强驾驶员对车辆的检查 (发动机的润滑和冷却、轮胎、车厢设施、车身外观、电子设施等) , 减少中途故障坏车, 确保运营车辆正常行驶。

(2) 行车过程中, 加强驾驶员对车辆运行状况的监测, 确保车辆出现故障后能够及时发现, 避免造成更大的事故;出现公共治安、卫生事件 (旅客打架、突发疾病等) 时, 司乘人员需报警, 做好其他旅客工作, 并向单位报告;遇到突发恶劣天气影响车辆运营时, 司乘人员及时向单位汇报, 听从调度安排, 进行停运、改道;同时客运企业接到通知后, 针对旅客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恶劣天气变化或自然灾害程度, 完成相应的应急响应。

(3) 发生突发事故后, 如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出现故障 (起火、易燃易爆物泄露等) , 要求司乘人员进行报警、扑救, 并向单位报告;同时客运企业接到通知后, 针对车辆故障或交通事故,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救。

由于城乡客运的运行道路环境不同, 车辆技术状况迥异, 驾驶员执业素质参差不齐, 客运经营主体差异较大, 纵观企业与驾驶员的应急处置工作, 面对城乡客运在途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时, 仍存在以下不足:

(1)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极端恶劣气候、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 司乘人员现场处置能力不足。

(2) 在不同客运企业所制定的应急预案中, 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响应的规程各不相同, 部分企业应急处置规范可操作性差。

2 应急处置类型

通过1.2节事故案例原因评析可以看出, 目前在客运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这些因素中, 有的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如车辆故障、地质灾害等;有的可能间接诱导事故形成, 如恶劣天气、通行条件不良、其他交通参与者违反通行规则等。

面对这些客运过程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 驾驶员和客运企业同样需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要求和避险措施, 企业的特殊天气安全隐患监测和预警响应等。

据此, 本文将城乡道路客运应急处置类型划分为运输在途不安全因素的应急处置, 和不同态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1 运输在途不安全因素

为了更好的研究诸多不安全因素对城乡道路旅客运输的影响和对策, 针对道路旅客运输过程中各类不安全因素的来源与性质, 本文将其分为四大类, 即人员的不安全因素、车辆的不安全因素、道路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每类不安全因素所包含的要素如表2所示。

其中, 人员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 主要包括其他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驾驶员、旅客等车内人员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

车辆及装备性能的不安全状态, 主要包括车辆本体的技术状况不良等安全性能故障;以及车辆的主被动安全装置失效。

山区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是指山区道路的连续纵坡、路窄弯急、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等危险情况。特殊路段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交叉路口、桥梁、隧道涵洞、城乡结合部路段等特殊路段。通行条件不良, 主要包括施工路面、障碍路面、涉水路面及冰雪路面等通行条件不良的路面。

夜间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是指夜间行驶引发驾驶员视线受阻的不安全因素。特殊天气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雨雪天气、大雾天气、高温天气等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自然灾害的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沙尘暴、台风、地震、冰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2.2 不同态势突发事件

在城乡客运中, 突发事件一般有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起火或爆炸事故、自然灾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2,3,4]。

由于各类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机理等客观属性因素较为复杂, 因此在对其进行分级时, 结合相关法规条例[5,6], 为有利于客运企业应急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后的不同严重程度 (危害程度、影响范围) , 在评估客运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控制事态能力的基础上, 将城乡道路客运的突发事件进行相应的分级处理, 具体表现如表3所示。

通过以上突发事件的分级, 使得驾驶员事故后的安全应急处置与客运企业事故后的安全应急响应更具针对性与可实施性。

3 驾驶员应急处置规范

对于驾驶员的安全应急处置规范, 主要是针对在客运过程中, 面对在途的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时, 驾驶员在第一现场所应采取的安全行车要求和应急措施。

驾驶员应急处置时, 应遵循如下原则:

(1) 保持良好心态, 沉着冷静, 及时做出清醒的分析与判断;

(2) 突遇事故时, 及时减速停车并有效控制行车方向, 并迅速果断采取正确避险措施;

(3) 避险时, 以人为本。

3.1 不安全因素应急处置

在处置运输在途不安全因素时, 城市公交、城际客运及农村客运驾驶员可采取一些相同或近似的措施来减少或避免事故危害。

3.1.1 人员因素

遇行人或非机动车, 应减速慢行, 保持距离, 提前鸣笛提醒, 禁止急转方向盘避让。

驾驶员突感身体不适时, 应根据当时交通情况进行制动减速, 靠边停车, 并就身体状况选择是否继续驾驶, 或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请求援助。

当旅客发生磕碰摔伤或其他身体不适时, 应探询缘由、察看伤情/病情、安抚伤员, 必要时靠边停车, 及时进行救护处理。当情节严重时, 应做好解释工作, 组织其他旅客换乘, 并就近将伤员/病人送医, 同时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

车厢内发现易燃易爆物品或可疑物品时, 应立即就近靠边停车, 并在条件允许下先将汽车移往较为宽阔、空旷地段, 及时疏散旅客, 迅速报警和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 等待处置。

当出现旅客干扰驾驶或纵火等行为时, 应就近靠边停车, 借助其余旅客力量, 阻止其危险行为, 迫其下车或扭送附近派出所, 并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若引发公共安全事故, 按突发事件进行处置。

3.1.2 车辆因素

当车辆因故障无法继续行驶时, 车辆停稳后, 应及时疏散旅客至安全地带等待或组织旅客换乘其他车辆, 并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

(1) 车辆异常状态停车

车辆出现异常状态停车时应保持镇定, 不随意制动, 尽可能利用车辆惯性将故障车辆移至合适位置停车。

(2) 轮胎故障

发现轮胎漏气时, 应控稳方向, 缓慢制动减速, 就近安全地带停车。

当轮胎发生爆胎时, 应控稳方向, 并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 若后胎爆裂, 应反复轻踩制动踏板, 若前胎爆裂, 应轻踩制动踏板。

(3) 转向故障

当转向困难、操作费力时, 应尽快减速, 选择安全地带停车并查明原因。

当转向失控时, 应立即松抬加速踏板, 抢挂低速挡进行辅助制动, 并发出警示信号;当车辆明显减速时, 轻踩制动踏板。

(4) 制动故障

当制动失效时, 应控稳方向, 小幅操纵方向盘规避障碍, 抢挂低速挡, 发出警示信号;当车速降低时, 采用驻车制动器制动, 选择安全地带停车。

当车辆在下坡时突遇制动失效, 应查看路边有无障碍物可助减速、停车。

当其他措施均无效时, 宜利用障碍物使车辆强行停下;强行减速前, 应迅速告知车内人员扶稳坐好, 并控稳方向。

(5) 车辆打滑

因制动引起侧滑时, 应立即松抬制动踏板, 并迅速向侧滑同方向转动方向盘。

因转向或擦撞引起侧滑时, 不宜踩制动踏板, 应采用上述方法防止侧滑。

因弯道引起侧滑时, 应控稳方向并迅速松抬加速踏板, 同时快速踩踏制动踏板, 尽快使车辆减速, 并利用发动机辅助制动。

3.1.3 道路因素

(1) 山区道路

山区行驶时, 应控制跟车距离, 陡坡危险地段加大车距, 单向道时紧靠山体一侧。

选择合适挡位运行, 不超车、占道、超速行驶, 行驶中严禁熄火滑行、空挡滑行或高速挡运行, 下坡时严禁超车、长时间制动。

(2) 特殊路段

通过交叉路口、铁道道口, 应减速慢行, 不抢绿灯、闯黄灯, 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

通过隧道、涵洞前, 应观察交通标志、标线及限高, 重点检查装载高度;驶入前控制车速, 打开前照灯;跟车驶入时, 保持车距;在内行驶时, 严禁超车;驶出时, 集中注意力, 待路况明了后, 方可加速行驶。

通过桥梁前, 应注意桥头交通标志, 保持安全车距, 降低车速;遇窄桥时, 应避免在桥头换挡、会车和停车。

通过城乡结合部路段时, 遇行人和非机动车, 应停车避让, 严禁超车、强行并线。

(3) 路面通行条件不良

(1) 施工道路

遇施工路段, 遵守相关标志标线, 按指定线路行车;进入前, 应保持适当车距, 留足反应时间;通行时, 遵守限速规定, 并注意施工动向, 接近时提前鸣笛提醒。

夜间行驶时, 注意灯光信号, 路面较窄时会车, 停车避让;路况较差且视线不良时, 应下车查看, 谨慎通过。

在新铺设的路面行驶时, 禁止紧急制动、急速启动、急转弯、抢行超车。

(2) 路障工况

遇路障时, 应及时降低车速, 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确定通过方法。

高速行驶时遇障碍物, 若条件允许, 可减速绕行, 或停车排除;若左右或后方有其他车辆, 不宜紧急制动、急转方向盘, 应缓降车速, 中间通过, 紧急时可“避重就轻”。

当通过村镇及其周边公路时, 应减速慢行, 观察道路通行状况及其两侧环境, 及早发现障碍物;同时应根据农作物的收成季节变化, 选择合适的安全行车线路和车速。

当所遇障碍物体积较大、人力无法排除并且车辆无法通过时, 应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或交管部门请求援助。

(3) 涉水路面

涉水前应查清情况, 选择安全可靠地带通过, 并做好相关部件防水保护。

涉水时应确保车辆运行正常, 并有人引路;应低速平稳行驶, 两眼注视固定目标, 避免途中换挡、熄火停车和急转向;多车涉水时, 应待前车到达后, 后车依次下水。

涉水后应选择宽阔的安全地带停车, 卸除防水设施, 擦干电气受潮部分, 并多次轻踩制动踏板, 排干制动器水分。

(4) 结冰路面

遇结冰路面, 应安装防滑链, 平稳操作, 会车时提前避让;缓抬、缓踩制动踏板。

山区行驶时, 还应根据冰厚、坡度和坡长决定是否通行;上坡应避免减挡, 下坡尽可能利用发动机辅助制动, 需用行车制动器时, 应间断轻踩制动踏板。

(5) 积雪路面

遇积雪路面, 应根据参照物判断路线, 控稳方向, 严禁急转方向盘;路中央或积雪较浅地方慢行, 如行程较长, 佩戴有色眼镜;尽量利用发动机辅助制动, 需用行车制动器时, 应间断轻踩制动踏板;会车时提前避让。

在弯路、坡道等危险地段, 应循车辙行驶, 必要时停车勘察;上坡低速挡行驶, 加速不可过急。

3.1.4 环境因素

(1) 夜间环境

了解行车路线、路况及沿途对行车有影响的路段, 全面检查车辆技术状况, 特别是照明设备, 同时携带手电筒和备用灯泡。

通过繁华街道时, 应降低车速, 开小灯或近光灯, 谨慎驾驶。

通过无路灯或照明不良等低能见度路段, 应控制车速;会车时, 提前避让、减速。

在夜间通过急弯、陡坡、拱桥、人行横道、城乡结合部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 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

(2) 特殊天气

遇有雨、雪、雾等天气变化, 途中应及时和车队互通道路信息, 并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 遵守调度指令, 停止或缓速行车或临时改变路线行驶。

遇大雨天气时, 过弯应减速慢行, 严禁急转方向盘;不轻易使用紧急制动;勤鸣笛, 保持与行人和车辆的足够安全距离;过积水路段应降低车速, 并视积水深度, 决定是否通过;遇雷雨天气, 应靠边停车, 并疏散旅客至建筑物内等待, 若在空旷地带, 不可贸然下车, 应尽快将车驶入村庄街区内, 同时严禁将车停于大树下、孤立高大的建筑物或广告牌旁边。

遇大雾天气时, 应利用参照物保持车辆行驶方向;应经常间断鸣笛, 密切注意车辆行人动态;通过交叉路口或弯道时需提前鸣笛, 并提高警惕;会车时, 使用远近光灯变换提示对方, 能见度太低时, 可以鸣笛互相提示;跟行时, 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停车时, 应提前发出信号;超越路边停放车辆时, 应确认其意图及前方路况, 适时鸣笛, 从左侧低速绕过。

遇大雪天气时, 应减速慢行, 保持车距, 遇行人和非机动车时, 提前鸣笛提醒。

遇炎热天气时, 应心态平和, 根据气温变化确定空调开闭;遇车辆故障时, 及时靠边停车, 并疏散旅客至安全的阴凉处等待。

遇大风天气时, 应注意躲避高空坠落物;遇行人和非机动车, 应提前减速、鸣笛。

(3) 自然灾害

遇沙尘暴时, 应关闭车窗, 提高警惕, 注意躲避高空坠落物;遇行人和非机动车, 应保持足够距离, 间断鸣笛。

遇台风时, 应控制车速, 谨慎驾驶;遇到超强台风时, 应就近在安全地带停车等候;行驶于高速公路、高架桥时, 应注意侧风, 控制车速;遭遇龙卷风时, 应迅速停车, 将旅客疏散至最近的地下室、防空洞、涵洞、高楼底层等处躲避, 如在田野空旷处, 可选择沟渠、河床等处卧倒。

遇地震时, 应迅速停车, 将旅客疏散至空旷地带等待;地震时行车, 不应进入长桥、堤坝、隧道, 如已进入应快速离开。

遇冰雹时, 应减速慢行;遇较强冰雹时, 应就近在安全地带停车, 必要时疏散旅客至附近建筑物内等待。

行驶在易发泥石流、山体滑坡路段时, 应选择安全地带停车勘察, 确认安全后再开车迅速通过;在通过经常发生塌方的峡谷时, 应加倍注意;如发现路面上有滚动的沙石时, 应立即绕路, 若沙石已落在车身上或车后, 应迅速前行通过;当塌方造成路阻时, 应避免靠近出事地点;暴雨过后峡谷中一旦出现雷鸣声, 应迅速将车开至安全地带, 视情况迅速离开峡谷或引导旅客至高处躲避。

遇森林草原火灾时, 应避开浓烟地带, 或将汽车停放在远离大量植物生长的低洼地段, 关闭车窗和通风口;火势较大时应及时疏散旅客至安全地带。

遇以上自然灾害, 当情况紧急不可控时, 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向相关部门求救, 同时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

3.2 不同态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驾驶员在道路客运过程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起火或爆炸事故、涉及公共安全或公共卫生等事件时, 应根据其严重程度, 做好现场处置, 及时报告事故, 保护好事故现场, 以便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1 现场处置

(1) 停止作业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起火或爆炸事故时, 应立即停车, 拉紧驻车制动器, 并迅速打开车门、安全门, 关闭电源总开关和百叶窗, 并设法关闭油箱开关;在来车方向按照规定放置警告标志。

发生车辆起火或爆炸事故时, 宜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将车移往较为宽阔、空旷地段。

在途运行时发现传染病可疑病人, 应将车辆移往较为宽阔、空旷的地带停车, 并开启车门, 打开全部车窗, 保持通风。

(2) 疏散人员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起火或爆炸事故时, 应立即将旅客转移至安全地带, 疏散时注意维持秩序, 切忌慌乱。

发现传染病可疑病人时, 应疏散其他旅客至车外安全地带, 并对病人及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留置车内隔离等候。

(3) 现场救助

对于车辆起火或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二次起火, 应迅速查找起火部位, 扑救火情, 并视具体情况拨打119报警;发动机着火时, 应尽量不开发动机罩, 从通气孔、散热器、车侧及车底灭火, 并做好油箱的防爆工作;灭火时应在上风处, 并远离火源。

当火势过大无法扑救时, 应及时撤离至安全地带, 等待救援。当事故车辆有连续爆炸危险时, 应尽快离开危险区;爆炸时, 应立即就地卧倒, 头部朝外、双臂护在脑后。

发现传染病可疑病人, 应拨打120请求疫情防控, 并在保证自身防护的基础上, 对客车采取通风、消毒等相应措施, 并做好病人及其余旅客的解释工作。

发生车内旅客或车外行人的暴力行凶或持械劫持等恐怖事件时, 应保持镇定, 争取营救时间和机会, 伺机发出求救信号;若有机会, 立即疏散旅客, 并迅速报警和报告单位负责人, 等待处置。

出现伤员时, 视具体情况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护, 并应科学急救, 不随意移动、拉拽、摇晃伤员;伤员伤情较重, 急需救助时, 应求助过往车辆, 就近送医抢救。

3.2.2 及时报告事故

驾驶员事故现场报告程序如图1所示。

对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Ⅰ级突发事件, 驾驶员应拨打122, 报告公安交管部门, 并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护或疫情防控;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 还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同时应报告单位负责人, 请求派人赶赴现场处理;对于情况紧急或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的事故, 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公安交警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对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Ⅱ级突发事件, 应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护, 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请求派人赶赴现场处理。

对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Ⅲ级突发事件, 应报告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 请求派人赶赴现场处理。

3.2.3 事故现场保护

当事故现场有死亡人员时, 应保持尸体原地不动, 用物予以覆盖, 等待处理。

不破坏、伪造现场, 并保护好现场;需变动时, 应标记被移动的伤员、车辆等的原始位置或进行拍照;当遇大雨、大雪或刮风等可能对现场造成破坏时, 用物将现场的车痕、制动印痕、血迹等遮盖起来。

4 企业应急响应规范

为了有效降低城乡客运安全事故发生率及事故后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城乡道路客运企业应当制定详尽且有针对性的应对运输在途不安全因素及不同态势突发事件的职责分工和应急响应程序。同时客运企业还应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 并具有应急指挥、综合协调、安全保卫、现场救援、善后处理等相关应急救援事物分工分组, 以便形成相应的应急救援体系。

4.1 不安全因素应急响应

客运企业应对在途不安全因素的应急响应, 主要是人员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 车辆救援及旅客转运, 障碍路段抢修抢通, 以及特殊天气及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

4.1.1 人员因素

应在车辆醒目位置张贴突发事件报警电话、应急门开关指示牌、一键报警按钮指示牌, 以防当驾驶员突发疾病或突遇交通事故死亡时, 旅客客运进行自救和报警求救。

接到关于旅客磕碰受伤或其他身体不适的报告时, 应及时安排医疗救护人员赶赴现场, 开展救护及善后工作, 并就近调配车辆, 组织其他旅客转运换乘。

接到关于车内发现违禁物品的报告时, 应立即安排安保人员赶赴现场, 开展区域警戒及违禁品排查工作, 并就近调配车辆, 组织其他旅客转运换乘。若有燃烧或爆炸危险, 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接到关于旅客干扰驾驶或纵火等危险行为的报告时, 应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 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并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开展案件调查取证工作。

4.1.2 车辆因素

接到车辆因故障停驶的报告时, 应组织相关维修队伍赶赴现场, 对事故车辆进行抢修, 同时就近调配车辆, 完成滞留旅客的输送和转运工作;根据班线客运压力大小, 可开展跨单位、跨车队的调剂及支援。

当故障车辆临时无法修复时, 应组织本单位或社会力量, 完成故障车辆的回收及后期修复工作, 及时将故障车辆拖离现场。

4.1.3 道路因素

接到车辆在途遭遇障碍物无法通行的报告时, 应组织本单位或社会相关工程抢险队伍赶赴现场, 及时抢通运输道路。

及时了解事件变化情况, 积极采取安全指导教育等应对措施, 引导驾驶员及时绕行通过或停驶于安全地带等待, 并就近调配车辆, 完成旅客的输送和转运工作;根据事件影响程度, 临时调整运营线路。

4.1.4 环境因素

(1) 特殊天气

遇雨、雪、雾等天气变化时, 各级管理人员应及时到岗, 并及时与交警队、气象台、各运行班线车队和车站等取得联系, 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和道路环境变化情况;及时向在途驾驶员提供信息报送及不安全因素预警, 动态指挥驾驶员作业, 情况紧急时采取果断措施停止出车和停止驾驶员作业。

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对运行车辆进行逐辆安全检查, 并对驾驶员进行叮嘱, 做好现场安全教育。

(2) 自然灾害

遇自然灾害时, 应确定车辆停班发班事宜, 制定安全应对措施;加强车辆例检, 及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问询与告知教育, 提醒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对于在途的车辆及驾驶员, 应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设备及时进行沟通并提供安全提示。

遇较大自然灾害时, 应根据不同路线、不同灾害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 确定车辆班线停驶范围。

遇重大自然灾害时, 应及时了解在途营运车辆运行区域的灾害变化情况, 引导驾驶员及时将车辆停驶于安全地带等待。

遇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时, 应密切监控灾害情况及道路情况, 及时发出通知, 适时发布安全监控提示;引导驾驶员及时将车辆停驶于安全地带等待;组织人员及时开展抗灾抢险及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

当接到关于车辆停驶于灾害发生地带的报告时, 应及时向车辆停驶地区其他车队、驾驶员通报道路通行信息, 指挥车辆及旅客紧急避险;迅速组织救援车辆和人员, 调配救援物资, 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及旅客转运工作;实时监控车辆位置及灾害情况。

4.2 不同态势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城乡客运企业应对不同态势突发事件时, 应针对事件等级, 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2.1 应急响应流程

城乡客运企业应急响应程序, 主要包括事故先期处置、预案启动、现场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等内容。其响应流程如图2所示。

4.2.2 预案分级启动

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同严重程度, 企业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完成事故先期处置工作。其预案启动程序如图3所示。

(1) 发生关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Ⅰ级突发事件, 或接到政府有关部门关于该类事件需要应急处置的有关指令、通知时, 应迅速启动相应预案, 并在政府部门的统一指挥下, 协助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2) 发生关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Ⅱ级突发事件, 或接到政府有关部门、其他客运企业关于该类事件需要应急处置的有关指令、通知、支援请求时, 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 分析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 提出相应的救援措施建议, 组织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有关工作信息。

(3) 发生关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Ⅲ级突发事件, 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 组织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2.3 应急分级处置

城乡道路客运企业在应对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时, 需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其应急分级处置流程如图4所示。

(1) 对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Ⅰ级突发事件, 应第一时间内指挥驾驶员协助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对受伤旅客进行施救, 及时清点旅客数量, 寻找失踪旅客, 保护好遇难旅客的遗体;通知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听从政府有关指挥组的统一指挥, 协助实施现场警戒、现场急救、伤员及旅客安置、疫情预防控制、事故善后处理等工作;对于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所辖营运车辆开展预防性清洁、消毒、通风工作, 保证车辆内部环境卫生整洁。

(2) 对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Ⅱ级突发事件,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协助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对受伤旅客进行施救;就近调配车辆, 完成其余旅客的转运工作;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 防止有关物品被随意挪动、丢失, 以及事故性质的进一步扩大;及时听取、了解事故现场情况, 进行现场勘察, 绘制现场图, 对现场、事故车及相关证据进行拍照取证, 做好调查取证和事故初步原因分析工作;对事故做出正确判断、确定救援方案, 采取相应措施投入急救;必要时立即与事故地的其他企业取得联系, 请求协助支援, 争取抢救及时有效。

(3) 对于2.2节分级规定的Ⅲ级突发事件, 应做好伤员的前期伤情处理及后期送医救治工作;就近调配车辆, 完成其余旅客的转运工作;及时听取、了解事故现场情况, 进行现场勘察, 绘制现场图, 对现场、事故车及相关证据进行拍照取证, 做好调查取证和事故初步原因分析工作。

5 结语

以城乡道路客运 (城市公交、城际客运、农村客运) 为研究对象, 根据城乡道路覆盖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的生产特点, 研究了城乡道路客运安全的应急处置分类管理, 制定了涵盖驾驶员现场处置和客运企业应急响应等内容的系列规范。对进一步提升驾驶员和客运企业应对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客运企业反应快捷、处置高效的应急保障体系, 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摘要:文章根据城乡道路覆盖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的生产特点, 以城市公交、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为研究对象, 将其应急处置对象分为运输在途不安全因素及不同态势突发事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驾驶员和客运企业应对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的系列规范, 规范了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要求和现场应急处置, 以及客运企业的应急响应流程和响应措施。对进一步提升驾驶员和客运企业应对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降低城乡道路客运安全事故发生率及事故后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城乡道路,客运安全,应急处置,响应流程,系列规范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运输事故典型案例评析 (二)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S].2007, 8.

[3]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S].2009, 5.

[4]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S].2011, 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S].2007, 6.

上一篇:喝满月酒小学生作文下一篇:马桶垫如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