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墙教学反思

2024-05-25

小学美术墙教学反思(通用14篇)

篇1:小学美术墙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格子墙》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客观评价同伴的作品,尝试创造性地运用方形盒子排列组合,感受创意或规律组合带来的视觉美,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格子墙》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创造性地运用方形盒子排列组合,感受创意或规律组合带来的视觉美。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客观评价同伴的作品。

3.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4.感受色彩对比。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制作工具:大、中、小废旧纸盒、海绵胶、kt板、小箩筐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可以放些什么物品呢?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格子墙特点。

师:格子墙的格子们,你们发现有多少呢?幼儿讨论回答。师:有很多的格子。大大小小的排列很漂亮。大大小小的废旧盒子组合在一起,并没有布置满全部的画面。

3.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与现实生活中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面格子墙里想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格子墙中联想到的事物。

4.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布置格子墙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格子墙的特点。

(1)出现小部分作品,启发幼儿思考,这幅格子墙像什么?格子是按规律大大小小排列。

(2)教师强调要点:从不同角度放盒子的位置,进行大小盒子组合(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

5.幼儿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选择大小不一的盒子,幼儿共同合作,在kt板上进行造型组合,邀请老师欣赏,或许会提供一些好的意见,再确定,撕海绵胶,固定在板上。

(2)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丰富画面。

6.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

(2)师进行小结,请幼儿将格子墙带回教室,继续完善软装饰。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本文扩展阅读:格子,方形的空栏或框子铁格子,方格图案格子图案的花布,为了规整田地而用横竖线划成的方格。漫画黑执事中指红发死神的别称。

篇2:小学美术墙教学反思

姓名:孙富波单位:林甸县红旗镇中心小学总校电话:

***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新课改倡导的小学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美术课的课前准备。

美术课的课前准备不光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舒缓的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

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美术课的教学。

1.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

2.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的奶奶(姥姥)懂得剪纸艺术,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是我在上完剪纸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哪一个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

篇3: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中的反思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 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 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美术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动画课件、趣味图片、有趣的小故事, 来激发学生的情趣, 但这些需要一个准备的阶段, 因此美术课的课前准备阶段尤为重要。美术课的准备不仅仅是准备教具, 更要准备的是老师自身丰富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在《蝴蝶飞飞》一课中, 当大屏幕播放了一只只飞舞的花蝴蝶时, 我让孩子们说出一个词来表达, 结果“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花花绿绿”、“漂漂亮亮”等好词都能脱口而出, 我给他们一朵朵小贴花作为奖励, 再加上同学们鼓励的掌声, 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绘画游戏》一课中, 一走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 问道:“这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太阳, 有的说是西瓜, 还有的说是一个时钟。这样一个“猜物”的游戏使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 培养了学生的情趣。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课堂中, 如果是教授绘画, 那么我不会画示范画, 也不给学生规定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 而是让学生自己看多媒体动画图片、教材, 自己观察, 充分地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 自己独立完成作品。我会一边巡视指导,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逐个讲解, 以语言提示为主,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发挥自己的才能。再如在《新颖的名片》一课中, 当学生做完名片后, 我不仅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片与同学交换从而找到好朋友, 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 摘取相应的星星 (创意星、巧手星、设计星) , 并请其说一说为什么摘取这颗星。有的学生说:“我摘取了创意星, 因为我觉得我在爱好部分的设计很有创意, 用了绘画形式来表现。”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我做的名片很精致, 所以我摘取了巧手星。”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 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关注“个体”的差异

由于班级的不同, 学生的性格不同, 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示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 如在课堂纪律和组织、提问方式及个别特殊学生接受效果等方面。在教学方面要因人而异, 否则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 特别是那些有点障碍的孩子。如我的一个学生催关干禾, 由于生活的能力太差, 常常脏兮兮的, 学生都不愿多理睬他。当我走近他, 当我知道他的家庭很特殊, 当我看到他妈妈无奈而又期望的眼神, 我的神经被触动了。在一次画太阳的课堂上, 我走到了他的桌边:“催关干禾, 把你画的画给我看看。”他说:“嗯, 没画好。”我一看, 是的, 本来是圆圆的太阳, 却被他画成瘪瘪的斜斜的挂在纸上, 他呆呆地望着我, 我突然想给孩子一个鼓励就给他额头上贴了一个小小的贴画, 还鼓励他:“画得不错, 给太阳画上眼睛、嘴巴、鼻子, 好吗?”他使劲地点头, 很努力地去画。最后, 我看到他的太阳低头的样子, 下面还添加了花草, 我倍感欣慰!太阳花开, 我闻到了花的味道, 是啊, 多漂亮的画呀!我展示给了全班同学, 让同学们给予掌声鼓励。再后来, 他总是把自己画的画给我看, 我不断地鼓励他, 在学校科技艺术节上, 他用土豆和豆角做的小老鼠获得了一等奖。

四、对学生肯定性的评价

在教学中, 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我在课堂上总是变换不同的奖励方式来鼓励学生敢说、多说、能说,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 分别进行肯定的评价。如我在教学《由小变大的画》一课时, 大屏幕上仅仅出现了一个小朋友, 我提出问题:“你会怎样添画?”我拿着漂亮的小卡片走向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同学, 随后举手的同学多了起来。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言的机会, 我要求一个同学能说出一个答案即可。小小卡片发完了, 同学们的发言还意犹未尽……改进刻板的教学方式, 有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美术教学中, 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能够充分地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4:小学美术墙教学反思

【关键词】“讨论墙”  幼儿园  美术教学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88-01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作为提升幼儿素质,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很多幼儿园老师对此作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有效方法。但是现今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仍是以注重培养幼儿绘画技能、关注幼儿创作过程为主的呆板美术教育模式,并未让幼儿真正做 到“多听、多讲、多动”。从而导致,美术教学中仍存在幼儿自主合作性不强,教师隐性指导不充分,师幼互动指导单一性,幼儿欣赏评价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笔者经过多年教研及实践研究,创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本文从“讨论墙”四个功能区:“讨论区”、“提示区”、“互动区”、“赏评区”介绍美术教学新方法——“讨论墙”。

一、“讨论区”——用图示讨论方法,提升幼儿自主合作

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选择忽略幼儿小组合作,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合作创作,尤其当美术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出现、开展都是较困难。幼儿能力差异大,用语言沟通分工、想法等不够具体,容易在活动中产生分工不明的争执,从而导致美术教育中幼儿自主合作性不强。而“讨论墙”中——“讨论记录区”正好弥补幼儿自主合作交流障碍,“讨论记录区”是让幼儿用图示记录方法,记录并讨论幼儿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分工、讨论、设计等。在“讨论墙”讨论区内,幼儿用“图示”表达自己的交流,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不同的材料辅助,如在美术活动前,幼儿可以在“讨论墙”上提前自由选择要合作的伙伴,小班用动物贴表示,中班幼儿自己画号数表示,大班幼儿用写自己名字进行记录。在幼儿进行合作美术创作时,中大班幼儿请组长用绘画图示记录在“讨论墙”的讨论记录区内上,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理解分工,协作完成美工作品的同时让幼儿养成有计划创作前有思考,心里有底。而小班幼儿则可以由教师代笔,幼儿说,教师记录。当幼儿在活动时忘记前期的讨论和分工时,还可以到“讨论墙”寻找讨论内容,进行回顾,幼儿创作中也可以根据创作的过程随时调整讨论内容,让活动更有序、有计划进行。

二、“提示区”——用图片、标志提示方法,突出教师隐性指导

现行美术教育中,教师为了让幼儿的具有创作预期,往往以显性指导为主,通常以示范、范图展示,这样的指导过于直接,不利于幼儿内化学习,这时,教师的隐形式的启发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讨论墙中的“提示区”将突出教师隐性指导——教师用图片、标志提示方法展示出教学中的艺术美,让幼儿发掘艺术美。教师在活动前,将活动中需要丰富幼儿了解的经验以图画形式展示,教师配上提示性的指标、图示,引导幼儿根据图标提示观察中自觉发现细节,让幼儿在活动前充分地看,并用笔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特别喜欢的地方,有利于帮助幼儿细心观察、全面了解美术创作的对象、加深感受、丰富感性经验。同时打破了教师只能利用活动时间引入教学的时间限制,这里教师可以提前一周甚至一整个学期设定主题,让幼儿去观察艺术美。同时还可以用做美术环境创设渗透,墙面展示泥工、手工、撕剪纸张,还可以利用作对进行的美术主题活动进行说明。也可以在进行一节活动前,将所学内容在“讨论墙”——“提示区”内悬挂、粘贴。让孩子做有准备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幼儿内化。

三、“互动区”——用记录问题方法,丰富互动指导多样性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仅仅依靠师幼互动这一单一形式指导幼儿,尤其当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陷入困境,非常急需要教师的帮助时,教师会因为需要指导的人多而忙不过来,拒绝幼儿的需求,这样容易影响幼儿互动积极性。讨论墙中的“活动区”,让幼儿用记录问题方法,寻求教师或同伴的互动指导。可协助教师指导,将互动指导由师幼单一性提升到“师幼活动”“幼幼互动”,丰富了互动指导的多样性。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时,不用马上举手呼叫教师帮忙,而是自己到“讨论墙”上的“互动区”专栏,将不懂的问题用简易的求助信号画出来(小班幼儿直接找求助标志黏贴,并贴上自己的头像),然后坐在位置上安静等待。当有幼儿提前完成作品,而教师还无法指导时有问题的幼儿时,提前画好的幼儿可以到“互动区”前,帮助有疑问的幼儿解决困惑。 同时在活动时,教师可以将美术活动中的难点问题以“工作纸”“提示卡”“制作步骤图”等黏贴于“讨论墙”,用提示标志代替教师指导,幼儿不懂时直接到“互动区”上找寻答案。

四、“赏评区”——用科学技术展示方法,提升幼儿欣赏评价能力

对于美术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渴望表达自己想法,但是当他们讨论或者与他人交流时,容易打扰其他还在创作的幼儿。以往教师为了活动常规,通常采取直接制止的方法,容易挫伤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干扰他们的交流。这就需要讨论墙中的“赏评区”——让教师专设空间,用科技技术展示方法,让幼儿互相欣赏,给幼儿相互欣赏的互动空间,提升幼儿欣赏评价能力。 教师可在该区设置了科技设备支持,教师投放相机、IPAD等科技设备,给孩子适当保留语言空白,解放幼儿的嘴巴,为幼儿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画完或者想交流的幼儿,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拍摄,放到“讨论墙”——“欣赏评价区”上,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放心地说。相应的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励贴纸,幼儿可以为自己或者他人的作品进行打分,点赞。同时还能在该区的“大家一起说”的留白处,用图示画代替文字,画出对别人或自己作品的想法,在这里,幼儿是宽松,无拘束的环境,他们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讨论墙”——“欣赏评价区”的设置,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让整个活动中,先完成幼儿先交流,避免了幼儿不必要的等待,同时完成的幼儿留下了交流的图示、想法等,方便于所有人都完成后,教师与幼儿的欣赏讲评。

“讨论墙”是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新教学方法,给幼儿留出合作创造空间,充分拓展幼儿的思路,提高创作能力。因为是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如何扩展运用到其他领域,如何更好促进幼儿与墙的互动等,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实践中继续改进,不断完善,力求成为更完善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露.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策略[J]. 才智. 2016(11)

[2]王雨楠.探究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19)

篇5: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的美术老师,作为一名非专业的美术老师,在刚开始教授这门课时心里是犯怵的。所以一开始我主要教学生画简笔画,没想到我画在黑板上的简笔画还不错,大概简笔画真的比较好画,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各种可爱的简笔画很感兴趣,每个人都兴味盎然地拿起画笔和图画本,开心地画起来。或许正是因为我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所以对学生的作品没有太多的苛刻要求,以鼓励为主,偶尔指出学生的某些不足,所以每个学生都画得很开心。

学校里没有彩笔等教学工具,也很少有学生有彩笔,彩铅,蜡笔等东西。于是,我在网购了一批美术教学工具,十一假期结束之后就从家里带过来了。第一次把彩铅和蜡笔带进二年级教室时,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有了彩笔的美术课堂也变得鲜艳生动起来。由于我一直都是以鼓励为主,学生们对自己的画作大概都充满了信心,于是我这个“打酱油”的美术老师不时地收到学生送的画作,上面还写着他们的祝福语,学生们还养成了用画作向其他各科老师表示祝福的习惯。

后来,我又在美术课上教学生折纸,学生们也很感兴趣。于是,一时间各科老师又不时地收到学生的折纸作品,让我们这些老师们不由得感叹:这真是甜蜜的负担啊!

篇6: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寓言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幽默有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神话故事美丽动人,充满神气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了后羿射日这个美丽的故事,再结合一连串的问题设计,将怎样给“羿射九日”配画具体化,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营造了良好的作画氛围,激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通过给寓言、神话配画,不仅可以形成各学科的知识对流,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想象。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使学舌功能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画创作开辟了另一新天地。<

篇7:小学美术刷牙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等都做了准备,课前我准备了一些有关刷牙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有关刷牙的儿歌,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教师示范是美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示范,学生得以直观的了解作业的整个过程和每个值得注意的细节,示范更会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愉悦和共鸣,学生通过对教师示范的欣赏、观察和思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更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创意。但是我在示范的时候过分注重人物背景的协调,没有重点强调人物在刷牙的时候要如何的夸张刷牙的时候的表情和动作,是学生在作业的时候,形式有些单调。

教材中的学习建议是以刷牙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然而对于大多数二年级学生来说,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达成这样的目标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人物的动作、表情的刻画以及背景的处理都有相当难度。因此我考虑让学生以两人合作撕纸添画、剪贴画、刮画的形式来完成作业。撕纸作品造型稚拙、朴素,色彩对比鲜明,在细节处理上的难度较低,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容易唤起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共鸣。

篇8:小学美术墙教学反思

(一) 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

与传统的精英式教育不同, 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认可并尊重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心和重视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二) 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 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只有二者达到一致时, 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美术的分层教学模式, 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良性干预, 教师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以开放的态度进行交流互动、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实现一一对接, 最终达成高度一致。

(三)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 小学美术教师对构成课程的每一个元素进行解构, 并按照优化方案进行建构, 在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和学习潜质进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分开层次, 每个层次制定特定的教学目标, 按照层次特性设计特定的作业, 在了解差异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评价。

二、分层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反思

(一) 分层标准问题。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分层标准的科学与否, 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但是, 与其他学科不同, 小学美术很难凭成绩数据来分层, 因此, 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爱好、领悟能力、个性特点以及其他学科成绩状况进行了解分析, 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1]。虽然分层的目的是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 但也要避免由此给学生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在分层过程中不宜给学生贴标签, 也不宜“一分了之”, 而要进行动态化管理,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分层标准。

(二) 学生评价问题。

在小学美术分层教学中, 教学目标和学生作业的差异化设置, 其目的是为了“提先推后”, 学生无论能力高低, 都能较顺利地达成目标, 从而树立信心。在对学生的评价中, 应以鼓励为主。但是, 学生评价并不是一味褒奖、表扬, 而要在表扬与批评之间把握一个尺度。这个尺度以把握以这样的标准为宜, 即:表扬的内容具体而切实, 不宜拔高;批评要达到警示警醒的目的, 不宜伤其自尊或给予过分的挫败感。

(三) 教师能力问题。

小学美术分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工作量、素质水平、教研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并对分层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上好一堂课要分层设计不同的教案、方法、目标与作业, 课后要分层进行评价等。因此, 教师要尽职敬业, 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否则, 分层教学则会流于形式。

三、分层教学模式的继承与实施

(一) 学生的分层。

在对学生的分层中, 应严格坚持平等原则。学生没有高低之分, 只有智能方向的不同、智能发育的早晚。如果分层科学, 对学生了解充分, 教法得当, 就能够对学生的智能进行开发。如果分层方法不科学、不合理, 就可能压抑甚至扼制智能的成长[2]。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 一是要多与学生接触、交流, 在互动了进行了解;二是在课堂内外全面观察学生言行, 从言行中判断其个性特点;三是多进行侧面了解, 通过其他学生、教师和家长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及成长环境。

(二) 目标的分层。

在确定层次教学目标时, 要打破单纯依赖教学大纲的状况,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基本目标的统领下, 进行细化, 每个层次的学生都确立一个与之相应的目标, 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与之相应的任务要求, 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达成学习目标。如依照美术学习能力, 可以将一个班级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对美术知识领悟能力较强, 第二个层次属一般水平, 第三个层次学习和领悟较慢。如在《对印的图形》一课的教学中, 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可设定为:了解常见的对称物品, 了解创作对印的步骤, 完成一个对印图形作品, 要求图形完整清晰;第二个层次的目标:用色彩进行对印, 要求对印后的机理效果增添图形;第一个层次的目标:把图形对印创作手法用到生活中, 用合适的材质进行作品创作。

(三) 教学环节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提问问题进行师生互动,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问题设计上, 要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爱好兴趣的差异, 使难易相对适度。否则,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 则起不到启发的效果, 如果过于困难, 又会使课堂气氛凝滞。如在《儿歌变画》的教学中, 可这样设计问题:第三个层次, 进行拓展, 让学生回答还有什么艺术作品可以与美术相联系等;第二个层次, 让学生考虑如何将歌曲变成一幅画, 又怎样让别人看到画就能够想到歌曲名称;第一个层次, 经过播放歌曲, 提问歌曲名称, 联想其他歌曲, 并说出几种歌曲表达的画面内容。

(四) 作业分层。

对作业分层布置, 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不同层次的知识上, 对知识进行巩固, 并化作实践能力, 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提高。分层设计作业要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 符合学生兴趣和特点, 使作业与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如《蜻蜓飞飞》一课的作业设计, 第三个层次:简单地画出蜻蜓的结构, 并突出大眼睛、细长的腹部、纤细的四足等特征, 比例相对准确;第二个层次:画出蜻蜓不同飞行姿态, 用颜色和图案进行装饰;第一个层次:绘制以蜻蜓及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作品, 并表达绘画的感受。

结语

在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教学目标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应在分层标准、学生评价和教师能力等方面进行反思, 在此基层上科学进行学生、目标、教学环节和作业的分层实施。

摘要:本文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意义, 并对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继承与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美术,反思,继承,实施

参考文献

[1]陆盛华.试论小学美术差异教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操作[J].教师, 2013, 5:83.

篇9:小学美术墙教学反思

案例一:“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什么?一起来小组交流一下吧!”

相应现象:教师话音刚落,学生齐刷刷地或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你一言我一语,人声鼎沸、眉飞色舞,交流场面极为热闹,然后是小组汇报,说的头头是道。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合作意识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是这样的合作交流真的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体现了合作的理念了吗?合作交流在这里究竟体现了多大的价值呢?

反思1:教师对培养独立与倡导合作两个观念应该如何把握?

毫无疑问独立精神与合作精神都是良好的人际品质。独立思考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既有“独立”又有“合作”,“独立”中有“合作”、“合作”中体现“独立”,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正确的分配。试想一个对学生没有任何挑战性可言的教学目标,还有“合作交流”的必要吗?

反思2: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恰当把握关注学生整体和个体的关系?

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但我们也要清楚小学生由于受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合作交流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合作;学困生大多成为听众,参与美术活动机会少,长此以往更使部分学困生失去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教师在评价时也往往只注重对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那么,这种流于形式又忽视个体关注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何在呢?

所以,个人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时,既要对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又要加强合作技能技巧指导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对学生实行异质分组,并确定有价值的合作内容,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在具体实施时更要加强监督引导,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唯有如此,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会有较积极的反映,合作学习才能显示出对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

案例二:“你想用什么材料表现就用什么材料表现,你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表现”

相应现象: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学生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实现了同一教学目标,有的说我喜欢用彩色笔来画,有的说我喜欢用剪刀来剪,有的说我喜欢撕纸贴画……最后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实施教学。

反思3:“学习超市”式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美术教材中可以随意采用吗?

表面上看,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和材料参与美术活动,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里我们且不说在同一课教学中教师尊重多数学生的意见实施教学,是否违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原则,难道这种自选媒材、自选表现方式的“学习超市”式的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可以随便使用吗?新教材对美术活动按照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各有侧重之处,形式和内容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试想教师如果过分放手实施“学习超市式”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在美术知识结构体系形成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错位与重复。

反思4:教师设置“学习超市”,学生的主体性能在课堂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吗?

教师真的可以做到让学生想用什么材料表现就用什么材料表现,想用什么方法表现就用什么方法表现吗?事实上,无论在教学客观条件上,还是教师的主观意识上都没有真正得到实施。教师往往是“虚晃一枪”、“真主意,假商量”,况且学生根本没有选择媒材的充裕条件,最后教师还是赶着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陷阱”中跳。

篇10: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甜蜜的梦》是造型表现范畴内容,意在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了解刮蜡画的表现特点,引导学生感受用刮蜡画方法进行创作的乐趣,启发学生运用在深色纸上刮蜡的技巧来表现梦境,并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不同感受,增加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会刮蜡画的独特艺术美感。

本课执教中常见问题在于:

1、学生在创作中对于梦境效果的体现不准确或不明显。

教师最好课前创作些表现梦境的范画来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创作思维,另外还可以借助范画解决构图问题,也可找来表现梦境的招贴、漫画给学生欣赏分析,用于解决这一难点。

2、学生在制作刮蜡画纸的时候容易出现颜色涂不匀的现象,影响刮画效果。

篇11: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对手工课特别的热衷。他们特别的喜欢动手制作。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精心的准备去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很快安静的坐好,等待着我开口讲话:“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喜欢穿新衣服吗?”一句话,把小同学们说的立即兴奋了起来。一个说:“老师,过年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一个说:“我生日的时候,我妈妈也给我买新衣服”“说的真好啊,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小花衣》。好好学习我们也能为自己做衣服,自己设计新颖的衣服”天天有新衣服穿。……同学们好多设计衣服的想法都出现了,他们有了积极性。我马上对他们说,“你们能在这节课为自己设计新颖的服装吗?”“能”“小学生很兴奋,回答的很响亮。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制作新颖的小花衣,制作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展示我们的小花衣了!你们一定要认真学,仔细看,这样做的衣服才会漂亮,更有创意!”他们一听就安静了,急切的眼神在看着我。我一步一步的教,他们认认真真的学,甭提多仔细了。20分钟过去了,他们每个人都制作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小花衣,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我逐一表扬了他们,给予了肯定。最后,我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创意,“这是我给老师设计的新衣服”“我要把陆老师变成更漂亮!”“我妈妈快过生日了,我要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送给妈妈。”啊,多么纯真的话啊,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一节课就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的一种重要心理,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阶段。他们有着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有“好玩”的思想倾向。这堂课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造,因而学生的画构图饱满、装饰性强、造型稚拙、构思奇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12: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说起恐龙,孩子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他们从小就喜欢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有利于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绘画创作。

为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一段视频直观地再现恐龙时代。通过观看视频短片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是分析恐龙的外形特征,这是本课的难点,这里我花的时间比较多,作了重点分析,比较它们的牙齿、头冠、头、尾巴、背等、这些为后面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教师演示这个环节,我是用一幅恐龙化石来再现恐龙,为后面的学生大胆创作做了示范,发挥学生想象力。教师当场示范及范作的出示能直观的让学生了解绘画步骤与用线表现的技法,是有利于学生绘画技法提高的。在评价活动中,我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说说“给作品取了什么名字?”“说一说自己的恐龙有哪些特色?”,“谁的恐龙画的最棒?”通过师生一对一答的交流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评析作品的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的勇气。

篇13: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首先要运用直观体验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教学。高中美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以欣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来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 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会阻碍学生兴趣的培养。所以我们必须在美术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在进行美术色彩教学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颜色, 虽然学生对于各种颜色并不陌生, 但是他们对于颜色之间的变化规律和调配方法并不清楚, 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出颜料自由调配, 让他们自己来体会各种颜料之间的变化规律, 也可以给出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用颜料调配出来, 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颜料的认识,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地也得到了锻炼。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 我们不但要求具有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巧, 更要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材钻研、课件设计、教学方式上下大力气进行研究, 总结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了解相关的课外知识, 这样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就是要处理好专业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高中美术特长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和其他学生相比, 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要重一些。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压力增大, 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专业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就会思想崩溃, 造成学生专业、文化两耽误。所以作为美术教师, 我们应时常地帮助学生减轻思想压力,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文化和专业之间的关系。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学生要及时地和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交流。

总之, 高中美术教学要求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设各种教学情景,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 让学生因为有“美术”而快乐。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化发展最早的载体之一, 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通过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高中美术教育是对高中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美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 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使学生通过对于美术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智力, 促进学生才能的发展。

篇14:重视小学美术课反思

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不要过早进行技能技法的训练,而是多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习惯。要想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美术积极性,就应多想办法,开展一些美术活动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美术课产生兴趣,兴趣的驱使必然会促使学生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将美术作品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通过眼睛看到的、手摸到的,用自己的小手绘出五光十色的大自然景色,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充分肯定,让孩子们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创作的心。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对同一作品在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会产生不同的构思,学生表现参差不齐,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引导性地让他们有正确的观画感,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张扬,使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好。

通过教师有效引导,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美术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创设场景,为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四维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画面组合创作。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在课堂上,美术教师应实施愉快教学法,多阅读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了解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法,比如童趣故事、编儿歌、猜谜语、游戏、直观教具等引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热情,从而产生想创作的强烈欲望。

总之,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方面的综合艺术学科,教师要用好这个阵地,使美术课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学习乐园,通过上美术课,让学生享受其中,乐在其中。

上一篇:教育教学责任事故追究制度下一篇:在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现场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