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策变化

2024-04-16

高考政策变化(共10篇)

篇1:高考政策变化

● 主要政策变化

一是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1)取消全国奖励性加分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文件,自2018年起,我区与全国其他省市区同步取消以下奖励性加分政策。

①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②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③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④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

(2)增加关于公安民警子女相关高考优待政策。根据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要求,增加以下高考优待政策:

①残疾人民警察报考普通高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②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志愿献身公安事业的,可保送至公安院校学习深造。

③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报考普通高校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是录取时间及征集志愿调整。

(1)调整录取时间及征集志愿设置。根据往年录取工作执行情况,结合2018年工作实际,对录取时间安排进行微调。录取工作预计自7月5日开始,8月27日左右结束,比往年提前5天。

(2)为更好给考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今年从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起,考生可同时修改填报后续批次志愿,减少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增加志愿满足率。

(3)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高职(专科)批次征集志愿数量由6个调整为9个。高职(专科)批次征集志愿由原来的一次增加为两次,第二次征集志愿只针对区内高职(专科)院校征集志愿。

篇2:高考政策变化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今年,河北、江西、辽宁等多省份表示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录取。记者采访发现,考生、家长和老师普遍认为这种录取方式的改变对备考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学生郭晓辉认为,“我觉得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可能对于成绩较差的来说,可能他们竞争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对于可能学习稍好的一些学生来说,他们的选择可能会更多。”

河北邢台市南宫中学老师夏天则表示,“我认为二本三本合并录取对大部分学生影响不大,即使录取合并,相对好的学校跟其他学校的录取分数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希望大家可以争取做最好的自己,考出理想的成绩。”

篇3:高考政策变化

1、高考报名人数五连降后首次反弹

2014年 , 教育部公布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共计939万人, 较去年增加27万人, 增幅3%。其中, 普通高中应届生增加26万人;中职毕业生增加11万人;复读生减少10万人。报名学生中农村户籍学生增加17万人。今年将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 共有5.6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将在居住地参 加高考。

这是全国高考 报名人数连 续五年下降后的首次反弹。

2、市属高校减少京外招生

2014年3月 , 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编报2014年市属高等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其中要求, 2014年, 北京市属高校要结合首都实际, 按照北京市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要求, 京外招生计划的安排稳中有降, 同时调整京外各省市区的计划安排, 适度增加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

3、奥赛 、特长生、地方性加分缩水

2014年 , 教育部公布今年三项加分缩水。其中, 奥赛科技类获奖加分降至1300人 , 相比往年减 少75%;各地体育 特长生加分 运动项目 由往年70项调减至2014年的17项, 减幅为76%;地方性加分项目合计由往 年124项调减至2014年的86项, 减少近三分之一。

4、取消 6 项 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

2014年12月 , 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 分值的意见》, 其中规定, 2015年起 , 包括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取消。

一是在高中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二是“国家二级运动员 (含 ) 以上称号”;三是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 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四是高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 匹克竞赛奖项; 五是高中阶段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 六是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

5、 高 职院校实行剩余招生名额志愿征集

2014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将实行征集志愿, 即如高职自主招生院校计划未完成, 将公布未完成计划信息和征集志愿招生流程, 考生须按院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征集志愿的报名、考核等相 关手续, 填报征集院校时, 每名考生仅限报考一所高职院校。

6、异地考生可在京参加高职考试

自2014年起, 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 有合法稳定 的住所, 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 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 可以在北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7、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人数增加

2014年 , 参加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数量从去年的18所增至26所 , 其中 ,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吉利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为今年新增高职院校。计划招生人数从2013年的4460人, 增至7105人。

另外, 新增两所有条件注册入学的试点高职院校, 分别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及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计划招生人数共计200人。

8 、 试 点 高 校 不 得 向 中 学 分 配 推 荐名 额

2014年12月 , 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 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2015年起, 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此举或将造成北京大学“校长实名制推荐”、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等自主招生项目的调整或取消。

9、自主招生时间将调整至高考后

2014年12月 , 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 作的意见》。其中提出, 2015年起, 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2月底前, 试点高校发布年度自主招生简章。3月底前, 考生完成报名申请。4月底前, 试点高校完成考生材料审核, 确定参加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并进行公示。6月7日、8日, 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6月10日至22日, 试点高校完成考核, 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 并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 台公示。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 布高考成绩后, 组织本省 (区、市) 有关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 原则上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并进行公示。

10、2015 年自主招生取消 “联考”

2014年12月 , 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 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2015年起, 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 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此举将直接导致历 年以“北约”、“华约”等高校为首, 采取笔试联合命题的自主招生方式的终结。据清华大学招办负责人透露, “华约”虽不再联合命题, 但并不会取消, 而将探索其他合作方式。

11、自主招生笔试科目将不超两门

2014年12月 , 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 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2015年起, 自主招生高校如需笔试, 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

12、 高中体测成绩低于 50 分 将影响高考

2014年5月 , 教育部发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其中指出, 教育部将把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其中包括学生的体质达标测试、体育锻炼和体育特长等情况。同时, 体育课也将作为必修课, 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高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

13、2020 年新高考成绩 “3 科 综合”

2014年12月 , 教育部公布《关于普通高中学 业水平考试 的实施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明确提出,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共计14门需全面考核 , 另外, 学生可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 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实现“一考两用”。

14、2020 年 3 门 选 考 成 绩 分 为 五 个等级

教育部公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明确提出,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 (区、市) , 学生可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 , 在思想政 治、历史、地 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将学业水平考 试成绩计 入高校招 生录取总 成绩, 实现“一考两用”, 并与语数外3门科目组成 “新高考成 绩”, 为高校录 取提供“两依据”。

计入高校招生 录取总成绩 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 一般分为五个等级, 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 (区、市) 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 B等级30%, C等级30%, 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 具体比例由各省 (区、市) 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15、课业标准就是考试大纲

2014年12月 ,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透露, 今后, 高中的课业标准将 是考试大 纲。高考 考试科目 、内容、考试方法将采取必考科目和 选考科目分开。

16、2020年社会考 生仅可报 考高职院校

14门学业水平考试贯穿高中三年。社会考生参加高考门槛抬高。据知情人士透露, 目前, 高考改革方案仅在浙江省、上海市两地试点, 3年内还不会影响全国社会考生。但到2020年, 全国社会考生将“无缘”高考。

2014年, 教育部提出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架起教育学历成果互认的“立交桥”。同时, 今后, 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将不再依靠高考。该知情人士表示:“一旦与研究生学历打通, 报考高职院校的上升路径就是打通的。”

17、2020年复读生2年内仅需 重考语数外

知情人士表示, 目前, 浙江省采取“学业水平考试终身有效, 做高考选考科目的包括加试题部分2年内有效”的原则。这则意味着, 以往, 复读生重新高考需参加语、数、外、文综或理综科目考试, 但2020年, 复读生则可在两年内仅重考语、数、外三门科目, 或将加剧复读生数量。

18、2020年高校自主招生、高考录取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4年12月 ,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明确提出,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 、学业水平 、身心健康 、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方面内容。学校将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 作为学生高 考“一参考”。

19、2020年高职院 校招生将 与普通高校招生分开

2014年9月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其中指出, 将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 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20、2020年外语科 目提供两 次考试机会

2014年9月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其中指出, 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 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篇4:紧跟政策变化

在大陆A股这样的政策市里,市场的涨跌很大层次受制于政策,投资者判断市场的走势,也应先从政策角度出发。市场为什么拒绝调整?什么时候才可能会出现大的调整?不但要从技术面、基本面上找原因,更要从政策面上找原因。

上证指数冲上3100点关口之后,大盘再接再厉上证指数冲破3200点大关,再度收出阳线,成交量不断创出1664点以来的新高。

冷静应对政策变化

2009年初的时候,有人担心大陆经济政策无法对抗A股市场的下行周期,但近期各家机构纷纷上调对大陆经济的预测,复苏已经成为共识,从而有力支持了投资者的信心。

从多种指标看,目前A股开始进入了敏感区域。今后的市场会如何演绎?这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市场估值高企、基金销售升温、证券开户数增加、政策开始微调,眼下的情形不禁让人回想起2007年的境况。短期来看,真正需要担忧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但是需要提示投资者,关注政策面后续进一步发生的变化。

尽管市场内热火朝天,但市场外的投资者却没有大举涌入,这是当下市场与2007年明显的区别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市场而言一些负面的因素已经开始显现,包括一年期央票重启,成渝高速、中国建筑等大型IPO重启,杭州等部分城市开始收紧二套房政策等。

但是短期内市场的乐观情绪会很快消化、甚至忽视当前的负面冲击。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政策效应在股市上的体现,需要经历累积和酝酿的过程,不会在短期内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情绪和运行趋势。

2007年5月调整印花税以及加息、收紧房贷等政策陆续出台,但A股市场直到10月后才陷入调整。就这次来看,由于有了过去的经验,从政策出台到市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缩短;但就短期而言,趋势还没有到发生变化的时候。目前可继续享受流动性的推动力下的上行,但应当对政策未来的变化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

近期需关注的几个点

在短期内,大陆管理层的意思,明显是希望指数能继续上涨。也就是说,现在市场即使出现再大的波动,管理层也不会对基金发飙。这样一来,管理层和机构之间其实是达成了共识,也达成了共振。管理层为什么希望大盘涨呢?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中国建筑等大盘股上市。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政策面宽松、宏观经济资料良好、资金面充裕等方面的因素。

但这些都只是外因,真正决定市场涨跌的,还是机构奉旨所制造的供不应求现象。所以,在这样的政策市里,市场的涨跌很大层次受制于政策,投资者判断市场的走势,也应先从政策角度出发。市场为什么拒绝调整?什么时候才可能会出现大的调整?不但要从技术面、基本面上找原因,更要从政策面上找原因。

短期内,投资者要关注的两点:

第一、仔细研究中期报表:基金陆续公布中报,和年报公布时一样,投资者需要仔细阅读他们的报表,从中分析他们的进退方向并及时调整自己仓位的结构;

篇5:解读四川高考政策变化

相关阅读:

2015湖南高考政策变化

篇6:高考政策变化

从去年开始,我省就开始着手进行高考自主命题的准备工作,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迹象表明我省高考将自主命题。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分析认为,如果20为我省自主命题,试题难度将可能高于今年。但对考生而言,无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我省自主命题,高考录取都是省内考生间的竞争,对考生的影响不会太大。

志愿填报是否继续看分填报?

,我省首次实行看分填志愿,从今年投档、录取的情况看,考生志愿填报比较均衡,我省整个招生计划完成情况良好。有关人士预计,从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让考生充分享受知情权的角度出发,年高考极有可能仍将实行看分填报志愿,在考生了解到自己成绩和在全省的`大致排位后,准确定位。

高考录取率是否下降?

篇7:2022年高考新变化新政策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学生本身,还是家长们,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们参加高考,考上一个大学。并且现在就算是职高,也还是有很多学生想要考大学的。所以今年的高考人数是在不断的增多的。

2.学科的选择关系到大学的专业

因为现在推行的是新的高考模式,所以学生们必须要在物理和历史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很难,所以会选择历史。但是如果放弃选择物理的话,很多专业其实是不能就业的。所以学生们必须要慎重考虑,如果自己以后想要从事的职业是必须要选物理的,那么你就要好好考虑,到底要不要去选物理。但其实现在选择物理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所以大学的很多专业分数线也在不断提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3.新高考模式对学生们的逻辑思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现在的新高考模式越来越偏向于灵活化,自由化。学生们选择自己想要选择的学科学习,可能学生们选择的既有理科,也有文科。所以学生们要对方法,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要学会理解。针对不同的学科,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因为新高考模式还没有非常普及,所以可能会导致很多学生们非常不适应。但是只要学生们能够坚持自己的学习兴趣,选对了自己的学科,学习起来其实是事半功倍的。因为现在的选择是交给你自己的,所以你的命运也是在你自己手上的。

<<<返回目录

自主招生与普通高考的区别

一、选拔目标不同

熟悉高校自主招生的家长都知道,“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是关于自主招生的文件中提到最多的词语。这正是自主招生选拔目标学生所具备的特点,你可能认为它的直接证 明就是各种竞赛奖项等。但是根据有关统计可知,20__年通过自主招生初审人数超过11万之多,这意味着他们中绝大部分是没有任何奖项的“三无”考生,他 们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材料通过的初审。这其实就给所有的高中家长一个信息:只要您的孩子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就可以申请自主招生,就有机会拿到加分提前锁 定理想院校和专业。

二、选拔方式不同

“首先报名然后准备申请材料通过初审,再参加笔试面试,最后才能拿到加分。”这就是自主招生选拔学生的方式。如果你不能理解的话,国外留学申请你应该听说过吧,自主招生与国外留学申请有相似的地方,不仅要考察你的成绩,而且还要考察你成绩之外的东西。

三、名额分配不同

我们都知道,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每所高校的招生计划都是严格规定好的,即一所高校在某个省份的招生名额是提前计划好的,任何增加或者减少名额的情况,都需要非 常繁琐而严格的程序。而自主招生则不同。首先,参与自主招生的90余所高校的招生名额分配权归每所高校所有,具体人数为该校招生计划的5%左右。其次,这 些名额不针对某个省份,而是面向全国考生的,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提出申请,通过高校考核就可以拿到高校20-60分不等的加分,甚至降至一本线录取的优惠。

<<<返回目录

高考考试技巧与方法

答卷前的思路设计

这是针对你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言的。假如你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太好,那么答卷的侧重点不应放在后面的难度较大的题目上,考卷发给你后,你先看后面的题型是否解过,能否将题不太费力地解答出来,倘若不能,就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前面的基础知识性的考题上。只要你尽可能在基础知识上不丢冤枉分,即使后面的难题不做,一般来说,薄弱科得60-70分是没大问题的。假如你这门学科是拿手科,那么你就应该合理分配时间,基础题与难题都要认真去做,确保这科能拿到高分。

按要求规范答题

按要求规范答题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按要求,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因为扫描后试卷模糊易失分;一定要在规定区域内答题,因为超出范围会在扫描时被切掉。认真答题,仔细检查,防止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写错字母,更不要出现漏答题目或答错了题目位置等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现象。

关键词不可遗漏

高考改卷,按点得分。在阅卷过程中,评卷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或者关键步骤上,有则得分、无则失分;而且往往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所以考生在作答时,要尽量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回答要切合题意答出关键词。在回答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考生可以多分点,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答得全面些,不然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答得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回答要有技巧

高考改卷,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所以每个评卷老师都有误差分内的拍板权,因此,要想拿到误差分,就必须让评卷老师满意,因为加起来就是好几分了,故应当予以重视。实践证明,要多得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要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2)能答则答,不能答也要有条理地答上几点。

审题清楚多方思考

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答案合理即给分。故考生平时备考时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要仅停留于死记硬背上。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审题,把题干关键条件、所问问题理解透彻。回答时要避免丢三落四的情况,或者一看太难,就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或者干脆不答,就一分也没有,造成失分。所以答题时要多方面思考,勇于解答。

正确对待易题和难题

容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费思索顺手写来,铸成错误,所以有个“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在容易题上得分与失分往往就在于仔细不仔细。对待难题,也有同样的问题,难题对你难,对别人也同样难,不能因某难题没做出,失分多就慌神。遇到难题一时做不出来,要打个记号,留在最后做。做难题时要注意回忆一下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回忆一下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老师教给的解题方法,这样有助于开拓思路。解答难题时还要注意:会答多少就写多少,会列几条就写几条,会算几步就算几步。哪怕只知一个定理、一个观点,一条论据,只要有关,就应写上,这样虽然得不了满分,但也能得部分分。如文科中的古文翻译,能译全文当然好;不会全文,只会一段,就译一段;不会整段,能译几句就译几句,这样也能争得分数。

先思后写,不能图快,力求一遍成功

不少同学考试中只图“快”,读题不准,思考不够提笔便写,常常是做了一半又划掉重写,白白浪费许多时间。也有同学为了确保有大段时间检查.审题出错,计算答题马虎,结果越算越繁,处处出错,越错越急。所以答题时应认真仔细,力求一次准。不能总想着“反正要检查”。而且根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同学的检查都查不出真正出错的所在。

细心检查

检查是打扫战场,是每次考试都不应忽视的一个环节,怎样检查效果好是大有讲究的。要求冷静,所谓冷静就是从原有的思路中解脱出来,从当事者变为旁观者,对试卷做仔细审查、无情挑剔。要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试者只有头脑清醒时,才能避免种种可以避免的遗憾。有的学生翻来复去看自己的答案,检查了半天什么也没检查出来。

在检查前我们要认识到:考卷的失分可分为两种:

一是必失分,指的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而丢的分;

另一是失误分,失误分指因为审题不清或马虎而丢的分,检查的目的在于尽量避免失误分。

因此在你答完试卷进行检查时,可逐题进行,每检查完一题后,看看这道题是得分(指有绝对把握),还是失分,失分的原因是必失分,还是失误分。

检查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重新审题,审题马虎不细心是造成失误分的主要原因;

二是检查关键点,实际上,一道题只有2-3个关键点易失分。最后还要检查一下是否有漏题现象。

篇8:高考政策变化

随后, 山东省教育厅于2012年2月29日重新公布了2012年山东省高考改革的相关措施, “2012年和2013年, 凡报名参加高考的山东考生均需报名参加体育测试, 体育测试项目有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 三项中任选两项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 分为A、B、C、D四档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供高校作为录取参考。 (新华网) ”众多考生得知此消息后如释重负。纵观这项政策的前后变化体现出这项改革的难度, 政策的最初立意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是具有前瞻性的, 可是操作方面的困难又不得不改变初衷, 使得这项改革又回到了原点, 也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一、学生体质下降是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的基本出发点

山东高考加入体育成绩是基于近年来学生素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推行的。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持续下降, 肥胖学生明显增加, 近视率居高不下, 高中学生近视率超过79%, 农村学生保健水平仍然较低;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病症, 近年来开始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也渐趋流行, 且患病年龄提前了10~20年。”学生体质下降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一情况已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写入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也出台了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的推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许多干预措施, 但在高考文化成绩决定命运的前提下, 使得高中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学生的体育锻炼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 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山东省高考加入体育成绩就是想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通过高考成绩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 进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如果这项政策能够推行下去, 无疑是一次“吃螃蟹”的尝试, 引发社会关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既然高考不可能发生制度性变化, 就只好研究探讨如何发挥高考指挥棒的积极正面作用, 把身体状况的指标体现到高考成绩中去, 把体育成绩放在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的位置, 从而促使全社会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为国家真正选拔出德才兼备、身体康健的栋梁之材, 为民族的复兴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以, 山东省高考加试体育的做法, 是勇气更是理念。从长远的眼光来看, 只要具有正确的措施监管和操作指导, 保证体育测试的科学公正, 平衡好身体残疾等特殊人群的成绩, 这项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是值得拥护的。

二、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应坚决避免“应试体育”

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体质的提高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无论学生是否喜欢体育, 为了高考成绩, 都会加强体育锻炼。但必须认识到, 部分体育锻炼不是自发的, 而是为高考所迫的事实。因为身体锻炼是人的基本需求, 参加什么锻炼, 是人的自身兴趣所驱动的, 是一种自觉的参与行为。如果高考体育考什么, 学生就重点练什么, 这必然会造成新的“体育应试”。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更可能会丧失原有的兴趣, 更不能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终身体育者。所以, 高考加试体育的引导作用重在体育课堂教学, 应着眼于平时的学校体育工作中, 着眼于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否则, 体育教学成为“高考突击课”的情况就很难避免, 课外活动也将成为高考体育的专场, 体育教学大纲也不会得到执行, 课堂内容会成为千篇一律的高考项目训练课, 学生拼命练习要高考的几个科目, 其他体育项目则被束之高阁。这些做法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更严重违背了学校教学的宗旨, 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是得不偿失的。

三、高考录取中加进体育因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当体育成绩加入高考总分的政策公布后, 学生在体育课上自觉锻炼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课堂上很少有请假的学生了, 一些女生也丢掉了娇气, 踏实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特别是课外活动时间, 学校操场里不再沉寂, 到处是自觉锻炼的学生, 校园里气氛欢快、朝气蓬勃, 让我们看到了高考政策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促进作用。现在高考政策改为“由学校进行集中测试, 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 成绩供高校在录取时作为重要参考”。因最终的测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 其作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便降低了很多。我们看到的变化是, 学生自觉锻炼的人数比新政策公布前减少了许多, 学生身体锻炼的积极性也有所降低, 可见政策的变化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很大。但是, 毕竟在高校录取时加入了体育元素, 让学生认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的体育课堂表现比以前好了很多, 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四、科学公正的考试措施是高考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项好的政策需要科学有效的措施去贯彻和执行, 否则就会失去公信力。高考加入学生的体育成绩, 如何公平执行, 怎样公平考核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也是制订山东高考政策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是这项政策最后回到原点的根本原因。高考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 每1分都很关键, “但是体育测试比较复杂, 受气候、场地、裁判尺度的掌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全省50多万考生不可能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测试, 测试的精准程度不好把握, 在某种程度上, 会影响现行高考的公平性。”

其次, 如果想让体育成绩真正能成为高校录取时的一个可操作的评价因素, 成绩的真实性是个重要环节。体育成绩不像文化课那样容易量化, 体育成绩的好坏后天的锻炼固然有积极作用, 但不可否定学生体质的先天差异性。所以, 关键是要保证测试的公平公正性, 要有严格的监督机制, 测试的程序要科学合理, 测试项目尽量避免人工操作, 最好是使用电子设备检测考生成绩, 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 否则就失去了改革的价值。

另外, 如果把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情况交由学校独自考查审核, 那么学校可能出于一些考虑, 故意把每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都处理得很好, 那样就失去了参考因素的意义。可行的操作办法是应当像学业水平考试一样, 每学期由地市教育部门统一组织测试, 并抽查、汇总学生平时体育课的各项考评指标, 向社会公布后, 发省教育厅备案。省教育厅把全省上报的体育课的各项指标汇总分析后, 平衡各项指标, 制订合理的考核量化标准, 作为高考时加分的依据, 并反馈到学校, 让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接受社会监督。

五、体育教学必须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把平时体育课堂情况纳入高考因素, 其本质还是在于考察学生的素质和体育技能基础, 这一点是完全符合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思想的, 符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 对于促进高中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体育教学要坚定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条主线, 不能因为满足高考要求而放弃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目标体系。高中阶段体育至少修完11个学分, 按照教学内容分为六大运动技能系列和一个健康教育必修系列, 其中田径为必修内容。新课程标准大大增加了选修教材的比例和范围, 使课程内容弹性化、多样化, 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也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教师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学习进步程度等方面,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来考核动作技术的完成情况, 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机制。所以,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体育教学, 一定会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这些与我们把体育成绩纳入高考的初衷是相一致的。高考加试体育不能背离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 否则就会走向体育教学的背面, 高中体育教学就可能滑入“应试体育”的深渊。

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高考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行为, 但长期以来, 我们总以单一文化成绩来考评学生的优劣, 使许多学生忙于书山题海中, 忙于各种文化补习班中, 根本没有时间去从事自己爱好的体育项目, 其他的爱好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单一的选材模式, 抹杀了许多学生的天赋和无穷的创造力。如何建立一种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 多元化评价方式和多样化录取模式相结合, 政府宏观指导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是国家一直以来需要改进的课题。只有录取形式多元了, 有特长和天赋的学生能够被大学破格录取, 并钻研自己爱好的科目, 才能在各行各业中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 学生才不再忙于书山题海中, 学业负担才能减下来, 学生才能有课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 才能提升自身身体素质。所以, 在高考制度没有完善之前, 用高考加试体育成绩来引导学生锻炼身体虽是无奈之举, 但这种思想是具有创新观念的, 当然政策的引导要着重长远利益和延续性, 不能急功近利。山东首次把体育成绩纳入高考的想法虽然没有真正实现, 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远的, 对我们的高考改革是很好的警示。它将促使我们最终建立较完善的多元化高校录取方式, 彻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逐步建立人才培养的科学机制。

篇9:临近高考 细看变化

●今年高考仍执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方案

●新增“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批”

●加分政策继续“瘦身”

●高校要公布预留计划及使用原则

今年的高考有没有新变化,这是最令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4月24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今年的高招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今年我省仍执行“3+综合”方案,但在录取批次及加分政策等方面均有所调整。

关键词:考试

高考时间为6月7日、8日两天,仍执行“3+综合”方案,满分750分。具体安排为:

6月7日上午9:00~11:30考语文,下午3:00~5:00考数学。

6月8日上午9:00~11:30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下午3:00~5:00考外语。

高考科目设置仍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分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外语(含听力),为考生必考科目;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由考生根据个人情况选考其一。“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每科满分300分,其他各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满分750分。

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考生任选其一。我省外语考试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含有听力的试卷(笔试部分120分,听力部分30分)。其中,考生听力部分的测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作为高校录取时的参考。非听力部分满分120分调整换算为150分(调整换算办法:按考生非听力部分的卷面成绩乘以1.25,换算为外语科目成绩)。

今年我省暂不组织报考外语专业考生的口试。

关键词:填报志愿

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网上填报志愿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6月25日~28日,填报提前批、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批和专升本志愿;第二次在6月30日~7月4日,填报本科一批、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和对口生志愿;第三次在7月6日~10日,填报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批指的是国家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批指的是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志愿填报,考生志愿以网上保存的为准,填报截止后将无法更改。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后,须履行书面签字确认手续(征集志愿除外),即:由县(市、区)招办依据考生网上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由考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签字确认,并存入考生档案。志愿经考生签字确认后,录取时不得放弃;未经考生书面签字确认的信息,将不作为投档依据;考生确认后的志愿信息任何人不得改动,否则,除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外,还要取消被改动志愿考生的录取资格。

考生志愿分提前批、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7个批次。

不同批次志愿填报有区别。其中,自主招生考生志愿(含农村自主选拔录取)设在本科一批:已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1个相应自主招生高校志愿,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个别自主招生高校参加提前批次录取,提醒考生在选报这类高校自主招生志愿时,应在提前批第一志愿栏填写。

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均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分别填报1~6个高校志愿,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已取得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考生,须将相应高校志愿填报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个位置。

提前批、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第一志愿可以填报1个高校志愿、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以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以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考生在填报提前批志愿时,只能从体育、艺术、军事(含国防生)、公安、司法以及其他有特殊招生要求的普通高校中选报其中一类,不得兼报。

艺术类考生志愿分本科、专科两个批次。其中,本科分A、B两段,每段可按顺序填报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填报1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专科可按顺序填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填报1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生源不足的高校进行网上征集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重新在网上填报1~6个平行的高校志愿(艺术类征集志愿除外),每个高校可以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关键词:录取

今年我省高招录取分7批进行,依次为提前批、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

体育、艺术类专科专业与本科二批同时间录取,兼报普通类者,先录取体育、艺术类,后录取兼报的普通类;本科院校专科班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地方大学)、本科高校设置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校高职高专专业、成人高校普通专科班等参加高职高专批录取。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

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计划的,可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补充投档,定向西藏的可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下40分以内补充投档。高校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若仍完不成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根据计划余额公开征集志愿或就地转为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后公开征集志愿,其余各批则就地转为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执行。

民族预科班招生随高校相应的批次录取。本科预科班、专科预科班、民族班录取分数线分别不得低于所在批次有关高校提档分数线以下80分、60分、40分。我省高校如果生源不足,剩余计划全省统一调整使用。

关键词:加分政策

今年是全国第一年执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河南省的高考加分政策也有调整,一些项目的加分分值被大大降低。

在加20分投档的项目中,由原来的10项减少到了今年的3项,仅保留了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中国籍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

其他类别,如省级优秀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等7项合并列入只能加10分投档的项目。

另外,按照新的规定,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8个项目。

而且,奥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获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和加分资格。

在高中阶段参加由中科协、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才可以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关键词:预留计划

我省规定,今年高校对生源计划的调整一律使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在网上进行。高校未完成的生源计划,须在生源计划所在地公开征集录取。省招生办根据高校提出的调整计划数及使用的有关要求,经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中核实确认后,于同批次投档前投放,并在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照考生志愿依高分到低分顺序进行投档。

其中,“高校未完成的生源计划,须在生源计划所在地公开征集录取”这一规定,是今年新增的。

篇10:高考政策变化

录取工作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高校须按照国家招生政策以及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录取。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对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在已确定的投档范围内除正常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身体受限等)退档外,一般不允许退档。在各类别和批次的`录取中,高校不得以考生放弃志愿或录取资格等理由退档。

普通类提前批不实行平行志愿,在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中,高校可在本校招生计划的120%以内(或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在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部属及外省省属高校根据本校生源情况、计划情况及模拟投档线,以不低于招生计划1∶1,自主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高校要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山东省属高校按招生计划1:1调阅考生档案。当生源不足时,高校不得拒绝接受征集志愿和调剂志愿考生。

上一篇:xx年基层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蓝马啤酒圣诞节促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