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2024-05-05

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精选6篇)

篇1: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何学保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2017工作计划

为充分发挥名师团队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在2016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组建颍东区首批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的通知》(东教师【2016】2号)和本工作室建设方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与交流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在观察体验、学习思考、参与研究、实践总结的反复过程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中,让名师工作室真正起到培养名师的基地作用,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

二、目标和要求 1.工作室成员发展目标

使工作室成员本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提高,进一步坚定其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师、名牌教师的信念。

2.工作要求

(1)学习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关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关注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各阶段的要求等,使工作室成员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自觉改进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教学具有创造性、艺术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为成员所在学校、农村学校教师提供高质量的观摩课、研究课,组织教学策略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各自学校教学质量,打造品牌学科。

(3)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特别是中学历史学科研究动态,善于把教学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能独立主持或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在各自学校教改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4)学会观察、评价、改进课堂教学的技术和策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阜阳十一中的“五环”教研模式、城郊中学的“生动课堂”、阜阳十中的“自然大课堂” 等教学模式的发展完善中发挥作用。

三、工作安排

1.共读经典。本共同精读专著3-5本,书目由导师推荐。2.网络教研。工作室成员通过QQ群在网上开展集体备课、话题研讨、读书交流活动,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重大比赛或活动前随机安排。

3.理论学习。工作室成员每人每年必须订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中学版)》其中的一本,了解历史教育前沿信息,拓展历史教学视野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4.中高考研究。引导教师深入研究中高考考纲、考试说明、考试真题,密切关注中高考改革动态,研究和总结适合各自校情的中高考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的经验做法。

5.听课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献课1次以上。各校工作室成员,特别是学员,提前2周以上确定公开课日期并认真准备,届时其他成员(时间允许的前提下)集中赴开课教师学校观摩、点评。同一所学校教师的公开课集中安排,以便更多的成员参与听评课。

6.下乡支教。本拟赴2-3所农村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主要形式为工作室成员1-2人做公开课或者与农村学校历史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献课教师应以比赛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准备。

7.论文评选。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思考,积极撰写有深度的教研论文,要求全体成员积极向各自学校报送,论文初稿可在群内交流。

8.实地考察。开展区内历史景观实地考察活动,初步计划工作室全体成员本集体参观程文炳宅院、北照寺遗址、淮海战役魏沟狙击战遗址、口孜清真寺等历史景观,搜集乡土史资料,丰富课程资源。9.专题研究。建议成员确定某一具体研究主题(方向),开展专题阅读,在工作室内开展微报告或网上主讲活动,提升个人研究水平,成员分享研究成果。

10.专家讲座。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近距离接触高水平教育教学专家,拓展专业视野,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加强与淮北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赵剑峰省级历史名师工作室、滁州二中林桂平市级名师工作室的交流,常态化派员参加有关工作室举办的专家报告会、教学研讨会。

11.高中赛课。2017年我省将举办全省优质课大赛,拟参赛选手必须及早准备,反复仿真实战演练,不断反思提高。参评选手赛前应完成两轮内部说课、作课演练,全体工作室成员(轮流)观摩、点评,必要时可邀请市内高中学科专家参与指导。各级正赛开赛前一天,全体成员围绕比赛课题,开展集体备课,为选手出谋划策,发挥工作室集体智慧和优势,完成工作室既定工作目标(“市一”为基本目标)。

12.专业写作。有关成员继续做好《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撰写工作,以专业的精神,高度认真的态度,按部就班地完成各自任务,积累专著撰写经验。同时加强专业论文的撰写和投稿,争取尽快在历史“三刊”上发出工作室的声音。

13.课题研究。吸收群成员参与省级电教课题《大数据视野下高中学业质量评价及动态诊断应用研究---以阜阳市颍东区普通高中为例》和市级课题《中学历史学科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坚持“问题即课题”思路,集中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全体成员要积极争取2017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或参加校内微型课题研究。

14.专著编写。结合课题研究实践,凝炼集体智慧,启动专著编写计划,并通过分工合作,编著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性专著。

15.宣传工作。遴选和培养工作室成员中的宣传骨干,积极宣传报道工作室动态,建立和完善工作室网页。建立与市内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联系,扩大影响面。

何学保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2016年12月26日

篇2: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一)、嘉兴 戴加平朱能 推荐书目

A:著作部分

通史:

[美]费正清[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齐世荣主编:《人类文明的演进》,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郝侠君等主编:《中西500年比较》,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史: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樊树志著:《国史概要》(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出版;

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出版;

金观涛著:《在历史的表象背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近代现代史:

陈旭麓著:《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美]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出版;

[美]费正清著:《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世界近代现代史: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刘宗绪黄安年著:《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专题史: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保罗

·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日]吉田 茂著:《激荡的百年史》(日本史);

王鸿生著:《中国历史中的技术与科学(从远古到1990)》(科技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华庆昭著:《从雅尔塔到板门店》(国际关系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陈越光 陈小雅著:《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和道路》(思想类),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吴晗著:《朱元璋传》

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三联书店出版;

[台湾]庄练著:《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华书局出版;

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教育与历史教学:

[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苏]赞可夫编:《教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苏]巴班斯基著:《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美]B·S·布卢姆等编:《教育目标分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苏寿桐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徐锡祺主编:《中学历史微格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出版;

[美]沃尔特·波克著:《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三联书店出版。

B、杂志部分

《教育科学》

《历史研究》

《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

《新华文摘》《世界知识》

《读书》

《历史家的技艺》,马克•布洛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3)《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啟能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著作

(1)《全球大变革》(英国)戴维·赫尔德等

(2)《全球化论丛》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中国》《全球化与世界》《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

(3)《现代化新论续篇》罗荣渠

(4)《东亚现代化:新模式和新经验》罗荣渠

(5)《中国的现代化》(美国)吉尔伯特·罗兹曼

三、思想、史学、文化著作(1)《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中国文化史》李清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欧洲文化史》(上、下卷)(荷兰)彼得·李伯庚

(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美]雅克·巴尔赞,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5)《西方政治思想史》(英国)约翰·麦克里兰

(6)《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1840—1949)》

马金科、洪京陵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7)《西方史学史》,张广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8)《现代西方史学》,张广智、张广勇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9)《宗教史概论》,林中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四、名家名作

(1)《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2)《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3)《大外交》(美国)基辛格

(4)《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美]巴林顿•摩尔著,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五四运动史》[美]周策纵,岳麓书社,1999年版

(6)《历史的经验》,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美国与中国》费正清

(8)《德国通史》丁建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9)《法国通史》吕一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0)《英国通史》钱乘旦 许洁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1)《历史分光镜》许倬云

(12)《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五、教育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2)《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静悄悄的革命》[日]佐藤学著,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4)《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5)《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傅道春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一分钟教师》[美]斯宾塞·约翰逊著,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六、历史教学

(1)《历史教育展望》,余伟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聂幼犁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由赵亚夫主编,包括《历史教育价值论》(齐健等)/《历史教学的新视野》(刘军)/《历史学习方略》(张静等)/《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陈伟国等)/《国外历史教育透视》(赵亚夫等)/《历史教学课例分析》(石蔷等)

(5)《历史学科专题讲座》刘宗绪主编,岳麓书社2003年版

(6)《历史学习精要》,刘凡、朱汉国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7)《历史典型课示例与分析》张桂芳等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六、杂志

(1)《史学理论研究》

(2)《随笔》

(二)、绍兴 王叶军 推荐书目

第二部分:论著部分

A:通史:

[美]费正清、[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人民出版社

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B:与中国古代史有关:

樊树志著:《国史概要》(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柳诒徵著,蔡尚思导读:《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穆著:《国史大纲》、《国史新论》等,商务印书馆

张阴麟著,王家范导读:《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童书业著,童教英导读:《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孟森著,商传导读:《明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梁启超著:《名人传(管仲、王安石、袁崇焕)》,百花文艺出版社

[美]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三联书店;

[美]黄仁宇著:《大历史不会萎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三联书店

朱维铮著:《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葛兆光著:《中国古代思想史》,商务印书馆

金观涛著:《在历史的表象背后》,四川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著,汤志钧导读:《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章太炎著,陈平原导读:《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国维著,黄霖导读:《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C:与中国近代现代史有关:

梁启超著,夏晓红导读:《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启超著,朱维铮导读:《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启超著:《名人传(康有为)》,百花文艺出版社

梁启超著:《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

蒋廷黻著,沈谓滨导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美]唐德刚著:《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注:绍兴图书馆尚有借)

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费正清著:《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国:传统与变迁》等,世界知识出版社

朱维铮、龙应台编选:《维新旧梦录》,三联书店

袁伟时著:《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江西人民出版社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人民出版社

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周恩来传》等,中央文献出版社

杨天石著:《近代中国史事钩沉》、《从帝制走向共和》、《蒋氏密档与蒋介石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志田著:《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欧阳哲生编:《解析胡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建伟著:《世纪晚钟》,作家出版社 D:与世界近代现代史有关:

[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罗伯特·金·默顿著:《17世纪英格兰的哲学、技术和教育》,商务印书馆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

[美]赫尔伯特·菲斯著:《通向珍珠港之路》,商务印书馆

[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英]邱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

[美]威廉·夏伊勒《 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

[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 ;

[美]福山著:《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英]霍布斯鲍姆著:《极端年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附: 法国史(大革命)部分:

[法]伏尔泰著:《 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

[法]让·雅克·卢梭著:《忏悔录》,商务印书馆

[法]托克维尔著:《 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

[英]柏克著:《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

[法]米涅著:《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

[法]乔治·勒阿弗尔著:《拿破仑时代 》,商务印书馆

朱学勤著:《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三联书店

林达著:《带一本书去巴黎》,三联书店

E:与现代化专题有关:

朱维铮著:《走出中世纪》,复旦大学出版社

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茅海建著:《近代的尺度》,三联书店;

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天津古籍出版社

萧功秦著:《危机中的变革》,三联书店

胡 成著:《困窘年代》,三联书店

[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注:还可见光明日报“早期近代化专题”和“近代中国网”)

第三部分、教育与历史教学: [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美]B·S·布卢姆等编:《教育目标分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苏寿桐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徐锡祺主编:《中学历史微格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钟启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浙江省档案馆编:《浙江历史上的今天》,杭州出版社

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第四部分、相关哲学书籍

葛剑雄著:《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波著:《逻辑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适著,耿云志导读:《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法]梯利著,《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挪]G·希尔贝克、N·伊耶著,《西方哲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威尔·杜兰特著:《哲学的故事》,三联书店

[美]罗尔斯著:《正义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三联书店

[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

[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李泽厚著:《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五部分:推荐杂志、报纸

《教育科学》、《教师之友》、《绍兴教育》、《文史哲》、《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月刊》、《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知识》、《读书》、《博览群书 》、《百年潮》、《万象》、《寻根》、《书屋》、《光明日报》、《南方周末》

教师成长与读书

赵 亚 夫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整个的教学过程都需顾及学生的兴趣、经验和能力。所谓“学本”“学案”一类概念,其前提都是了解你的学生。“教”即“学”,“学”即“做”。换言之,“教学”即“研究”,“研究”即“问学”。不过,新观念来之迅猛,以至我们来不及消化。照猫画虎的做,自然会生出粗陋的行为和不适的感觉。诸如重“学情”主张,已流于表面化,和教学目标和实施脱节的厉害;忽略学生的真实信息和经验,并将其混同于一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环境;止于对教学资源的描述,而很少存在针对性的问题,等等。总之,我们还不能将“学情分析”,转化为实施教学策略、施展教学智慧的依据,不能使其成为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的基础,不能由此真实地反映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准备的准确把握,因此也难以从中看到它与教学目标的呼应程度。

欲在课程中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师当首先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觉悟。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性和教学的发展性无疑最大程度地依赖于教师的发展性,然而教师的发展性教学能力普遍缺乏,又是当今课程改革不可回避的一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健全教师进修制度外,自我修养则是教师成长最根本的路径。

上述种种问题皆源于教师社会阅历的狭小和知识单薄。为此,提出教师要多读书、会读书就成了当务之急。谈及多读书,对于历史教育者“说易行难”。其一,我们自接触历史以来,几乎只和教科书打交道,直到大学也改观不多。其二,我们自小就被大人划定出严格的读书范围,加之社会上流俗观念的影响,学生们读到的书亦不多。其三,我们已经被动地卷入了“读图”时代,直白的思维和从众的时代心理已经干扰了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力。其四,学校教育的应试标准和功利目标使我们匮乏基本的读书素养和技能。魏默深说:“学之言觉也,以先觉觉后觉;学之言效也,以后人师前人。”其中的“觉”与“效”,实在依赖视野的扩张和思考的深刻。而过窄、偏持和功利的读书观,势必助长自妄的学问,“强者”以膨胀自满的知识,不失时机地贩卖自己的聪明,且一定骂倒别人;“弱者”则常常追随“强者”把浅薄作为自我学问的注脚,以无知做了追求的代价。

论及会读书,一求“精思”,一要“穷理”。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若朱子所喻:“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然,今人读书多弃格物之功,讲究的是拿来主义的速成之用。就连历史教育也因无书的支撑而无趣、无思,空洞也就跃然成了历史教学的表征。中国人都以四大发明为荣,甚至到了用它代表五千年文明史的地步,孰不知,那不过是西方人的标准。爱国主义要讲大“道”和大“义”,而我们将它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圈子内。现在呼啦上演起“研究性”学习,在个别的真才实学的例子掩盖下,又有多少伪研究?读书不广泛,我们就没有思辨的资质;读书不到位,我们就没有抓真问题的本领;读书不精道,我们就没有批判的眼力。现在还要求我们在读书时,必备科学和民主的态度。所以,对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明了读些什么书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觉悟到为什么读书和怎样读书。

我们在新课程中倡导历史教师承担起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责,尽快建立适宜学生学习的历史学习体系,我赞同他的观点,并认为这是历史课程改革的正途。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虽说上位的教育理论不可谓不丰实,教育的、教学的、教法的、心理的有的是,而我们要问:那其中有多少属于已被我们消化的?扪心自问,我们读的书确实少而且不深入。历史专业方面的书,较之我们的前辈们可以说少的可怜,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典籍都没有翻过,仅凭教科书的那点常识别说有助于增长智慧,其专业性都有问题。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我们涉猎的多些,但不够仍不够专业。这一少一薄,让我们失去了自主创新的资格。课程改革让我们认识到了读书的不足,并强迫我们自身的改造,因为读书的和会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指导读书的和会读书的学生。据此,方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并通过实践编制出适宜学生的学习体系。

历史教师的读书问题,是关乎历史教师成长水平的问题,是关乎课程改革质量的问题,不可谓不大。至于我们究竟该读些什么书。我说,只要存有一个正确的教育信念,则是多多益善,凡需要的就是该读的,读过的自当是有用的,不必为自己定出条条框框,这恐怕就是历史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地方吧。附:教师必读50本书

1、《素质教育论》 长城出版社 2000.10 周 宏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于漪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4、《向孩子学习》.孙云晓主编.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

5、《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自主创新发展》

长城出版社 2000.10 周 宏

7、杜时忠著:《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李秉德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学习》

长城出版社 2000.10 周 宏

11、王斌华著:《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12、张斌贤.褚洪启等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13、《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长城出版社 2000.10 周 宏

14、滕大春著:《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5、徐辉郑继伟编著:《英国教育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7、钟启泉黄志诚编著:《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8、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9、《面向新世纪的跨越》

长城出版社 2002.5 周 宏 20、王孝玲主编:《教育统计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

21、劳凯声著:《教育法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教育新理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6 周 宏

25、《宽容》.(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三联书店1985年版

26、《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27、《教师人文读本》.张民生、于漪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28、《教育的奇迹》.朱永新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9、《发现母亲》.王东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0、《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31、《教育的未来》.温世仁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

32、《学会做人》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周 宏

33、《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4、《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成功智力》.(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36、《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7、《学会审美》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周 宏

38、《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9、《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0、《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儿童发展》,(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3、《有效教学方法》,(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5、《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7、《基础教育论》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2.5 周 宏

48、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潜能天发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篇3:中学历史名师教学方法初探

什么是名师?笔者认为狭义的名师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如:校长和教务处长;学科教育工作者,即各学科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后者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一线名师,即中学历史教学名师,指长期扎根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的杰出教育工作者,有丰富的历史教育教学经验且教学业绩突出,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历史教育风格,有很强的历史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并在中学历史教学领域有很强的专业影响力。

根据笔者对名师的研究,名师之名,不在于他自身,而是他的课。可见名师征服人的还在于他在教学上的真功夫。让历史教学名师的课堂充满思维,真正为学生和同行所认可的就必然是历史教学名师在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而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名师教学方法则可以为无数正在通往名师之路的教师和未来准备成为名师的学生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历史教学方法概述

在各类历史教育学的文献中关于教学方法的分类众说纷纭,参考之下,笔者采取了日本佐藤正夫在《教学论原理》中的分类,将教学方法总结为三类:提示型教学法、共同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

提示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示范、呈现、展示、口述。赵利剑老师作为历史教学名师曾在《在路上———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的行与思》一文中写道,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主要采用口述的提示型教学方法,赵老师对独立战争的背景、经过和个人事迹进行细致入微、详略得当的讲述,使学生明确独立战争是世界上一个新兴民族为争取其独立生存与自由发展的权利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实现了教学目标。历史教学名师全仁经老师也善于运用口述法。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课中,他主要采取讲述的提示型教学法,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独裁,二是卖国,三是割据混战。透过这些知识使学生明白北洋军阀的统治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样的统治不崩溃实在是天理难容,这样的讲解,概括中有提升,叙述中有评论,评论中有理由,让学生在信服中学习历史的方法。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教学对话往往通过创设历史学习情境实现。夏辉辉老师在成长感悟中写道:在高中历史必修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通过创造雅典农民帕帕迪来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进行思考和对话,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孙双武老师在《怡心书香·探索守望———一个普通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生涯之感悟》中归纳教学方法时提到:在讲授鸦片战争时,主要采用林则徐用黄蜂巧妙击退英军的故事和“粪桶将军杨芳”等历史故事和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

自主型教学方法指的是:学生独立完成问题探究,教师适当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郭富斌老师曾经设计过一节“文化大革命”的研究性学习课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型教学方法。在上课前一周,郭老师给学生印发材料,介绍有关书目,先让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包括采访曾经历过“文革”的长辈。学生了解到这些真切强烈的历史之后,带着疑惑和探究的愿望走进课堂,课堂上,学生展示搜集成果,进行课堂讨论。学生1组进行“文革”词语解释,2组展示“文革”图片并讲解,3组讲述“文革”访谈纪实。学生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展开丰富激烈的辩论,学生交流学习随感,进行拓展性练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主题神话历史进行思考,升华主题认识。

三、历史教学名师教学方法的特征和启示

(一)立足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的最终对象是学生,检验老师授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的一切行动和教学目标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这是所有历史教学名师的共同点。在具体实施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贯彻这一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真正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成学江老师在《杏坛漫记》中谈到他一直用平等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孔子说“有教无类”,用现代的话说,这是教师的学生观。有教无类,平等对待,长善救失,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特点和性质的反映,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正是由于成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因此他的班上总是洋溢着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亲其师,信其道”。由于有了爱,成老师的历史教学工作就一路顺畅,在成老师的历史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认真学习的,由此省去了许多组织教学的环节。同样的道理,郭富斌老师指出其所研究和坚持的大历史观的要诀就是坚持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郭老师的课堂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双向合作的,不是单向灌输的。同学们不仅是郭老师的受教育者,更是他的对话者和合作者。所以,郭老师的课堂教学原则是:平等对话、独立思想。建立在学生基础上的课堂和教育必将最大限度地成就学生和历史教学名师,成就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

(二)追求教学方法的更优化,具有强烈的专业化意识。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是同样的课程内容,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也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在历史教师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为了防止因为重复讲课带来的疲劳感和精神倦怠,历史教学名师总是拥有强烈的专业化成长意识,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时政前沿和社会热点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山东青岛的李付堂老师在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与伟大灵魂的对话”中实现了教学方法的转变,原来只是给学生讲一些历史人物,现在讲这些内容整合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有素材,有活动,有评价。如:两弹元勋郭永怀、海尔: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融合等课题。(三)探索历史教学方法个性化。

(三)探索历史教学方法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过程。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一定会伴随个性化。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个性化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塑造属于个性风格和性格特征。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是从刚开始的模仿到结合自身特点开辟出只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历史教学名师成学江老师认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历史教师要守经答变。历史特级教师孔繁刚老师“志于道,游于艺,识于情”的教学路径,于漪老师以情感人的教学风格,钱梦龙老师精巧见长的教学设计等,他们都是拥有独特教学风格的历史教学名师,至今无人可以复制他们,因为这些教学方法是他们根据自身特长所发掘和打造的。

(四)紧跟时代前沿,追求教育理念突破创新。

国家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山东青岛的李付堂老师就是抓住改革的机会,紧跟课程改革前沿信息,在教学设计中遵循了“两个一”的原则:一次活动,每个教学设计,李老师一定要上一个让学生或自主探究、或谈论辩论、或角色体验等相对开放的学习活动;一次感动,即每个教学设计,李老师一定设计一个激情环节,通过历史人物或历史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学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学历史教学名师郭富斌老师将教学方法与史学研究方法相结合,追求突破创新,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视野和角度。郭富斌老师强调的是大历史观。大历史观就是用宏观的、放宽的视野研究历史。大历史观作为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意在通过变换认识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实蕴涵的问题和价值进行再认知,从而发现最具现实感的历史解释。郭富斌老师将这一认识的方法运用到历史教育实践中,认为大历史观不仅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发展。

纵观中学历史教学名师的教学方法,可谓是异彩纷呈,每个老师都在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有一套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正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必然会不断更新前进,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4:复旦历史系的那些名师们

复旦老师中,给我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陈守实先生。陈守实主要培养了我的理论兴趣,我称其为“守老”。复旦历史系的几老之间,他的年纪最大,守老比周谷老年纪大。他是在后来填表的时候,隐瞒了真实年龄,因为怕别人知道他和他的夫人年龄太过悬殊,所以他给自己减掉了几岁。周谷老出生于1898年,守老的实际年龄要比周谷老大六岁。

守老每开一门课,每发表一篇文章,每做一次报告,我几乎都读了、听了。在整个上海史学界中,他的马克思主义水准其实是最高的。他的东西不算多,但是每一篇东西都有特别的意义。在《史魂——上海十大史学家》 一书里,我写了陈守实先生传。他发表的那些文章,我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包括他在解放前发表的一些文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他的土地关系史研究。守老对于土地关系史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花了大量的功夫。对于 《资本论》,他不是食洋不化,而是用马克思的那一套方法来研究中国整个土地关系的演变。后来我被批判的时候,系里来调查,问陈守实有没有和我谈过三面红旗问题。我说他一个字也没有和我谈过现实问题。我和守老从来不讨论现实问题,我们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和他说过。但他确实对整个中国土地关系史有独到的研究,到现在为止,我的印象还非常深刻。此外,他还研究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国农民战争史,对我们都有影响。在农民战争的研究中,他不太赞成“让步政策说”。他强调的是,农民战争是一种自流性的运动,就是中国社会矛盾的积累,通过农民战争,自流性地解决,这不是其主观意识这样做。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把旧的国家秩序打得落花流水,把那些官员杀掉,重新分配土地关系,包括战争中间人口大量死亡,这些都带来了社会积累矛盾的自流性解决。新王朝建立后,人口也稀少了,统治机构简单了,统治者的消费欲望也降低了,这都是自然的。农民重新获得对土地的支配权,一个新的王朝又起来了。所以我后来讲中国是小农社会,和他的这个研究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这种观点比较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守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是仅仅把人家现成的东西套用过来。更主要的,是他对理论的重视,对 《资本论》 的重视。当然,我后来强调,不光要读 《资本论》,更要读马克思整个的政治经济学笔记、哲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所以我后来一直强调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其实我觉得这个稿本比《资本论》 更值得深入钻研。当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现在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间,包括新的十卷本中间,都选了好多稿本的内容。在讨论如何重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的时候,我一再强调这一点:不要依照斯大林 《联共 (布)党史简明教程》 所选择的内容,而是选择真正原原本本的、尤其是马克思留下的大量稿本和笔记。要真正了解马克思本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稿本。所以我上课的时候,一直在强调要读马克思的原著,而且要读这些稿本和笔记。读他的稿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接触问题的,怎样逐步展开,怎样在他的研究实践中间,不断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所以我们的大师是怎么来的,不是你在那里想,东看一点,西看一点,而是真的像他这样去研究问题。无论如何,我们要真的懂。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大家都不去研究马克思。

我的研究兴趣很大一部分是从守老那里来的。讲到中国农村最核心的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农民战争问题,他给了我们一个和当时中国史学界流行的那些观点,包括翦伯赞的让步政策等等都不一样的历史观。不是想让步就让步,而是要研究社会各种力量怎样博弈。历史是这样的。我认为这对于了解真实的历史,会起很大的作用。守老其实对我们挺关心的,我们对他也是真的很钦佩。讨论同样的问题,与华东师大的几位老师,还有复旦的老师一比较,就知道守老的理论深度,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当年我毕业要离校的时候,那天晚上他亲自到宿舍送我,一直送到车站。当时我到学校门口去乘有轨电车。我到了内蒙古以后,他就给我写信。那是1962年11月1日,我接到陈守实先生来信,关照我研究一下蒙古问题,要求注意蒙古人(1)从不定居到定居,盟旗土地如何划分;(2) 蒙古族原来社会关系;(3) 蒙古族民间历史传统;(4) 游牧经济调查;(5) 蒙古包在草地上的分布及自流性的组织等。从内蒙古调回来以后,我是因为避嫌,后来尽可能不去给他添麻烦。

守老是在“文革”中去世的。他去世后一直到他的追悼会,都是我去张罗的。那天朱永嘉作为他的学生也来了。“文革”期间,在牛棚里,他也是我重点照顾的老先生之一。守老是常州人,他原来是中学教师,后来考到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等大师。守老在清华研究院是专做明史的。朱永嘉先是从事党的工作,生病之后,就要求搞业务,后来就做了陈守实的助教,跟着守老研究明史。“文革”期间,在几个老先生中间,把陈守实先生划成是地主,因为他家里是农村的,但他自己也是种过地的。他的整个经历,我在 《史魂》 那篇传记里写得比较详细。那个时候,我是尽可能地照顾他。守老的孩子也是革命烈士。师母和我关系也很好。

“文革”开始后,守老也被抛出来,直到后来被打倒,所以他一段时间和我们一起住在牛棚里。守老的实际年龄最大,所以我尽可能地照料他。在批判 《海瑞罢官》 时,张春桥要开座谈会,朱永嘉正好和守老他们住在一起,就过来给守老、谭其骧打了个招呼,让守老他们讲话谨慎一点,稍微注意一点。因此,陈守实和谭其骧都没有直接讲姚文元的文章多么不好,他们都是从纯学术上去讲。后来就只能抓他家里是地主这一条。实际上他家的地早就没了,早就不是地主了,但那时候还有一部分地租,可能还有寄钱过来。“文革”结束以后,他留下一批手稿、遗稿,但至今没有整理出来,很可惜。

博大精深的周谷老

我同周谷老 (周谷城) 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周谷老是我考上复旦以后拜见的第二位老师,我是直接到他家里去的。他当时住在茂名公寓。当时我们历史系有两位老师住在茂名公寓,一个是周谷老,一个是王造时。“反右”以后,王造时才住到虹口这边来。我考入大学,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 《论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主要讨论亚细亚的生产方式究竟该如何理解。那时我们在上世界古代史课,首先就碰到这个问题。我先看了阿甫基耶夫等苏联几个人的解释,也读了日本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有过去讨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那些文章。我写了这篇文章后请周谷老看,周谷老用毛笔给我回了长长的一封信。可惜这封信在“文革”中间被抄掉了,找不到了。周先生的毛笔字写得挺好。他在回信中讲,吴泽先生是专门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他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你是不是请他看看,提提意见。周谷老给我印象最直接的,还是他的博大精深。他第一节课上开宗明义就说,治历史学的人,一定要博大精深。这四个字,是说视野要开阔、知识面一定要广,但研究一定要精细、深入。

nlc202309040121

周谷老给我有好几幅题字。我在 《世界通史》重印本的后记里面,把那几幅题字都写在上面了。《世界通史》 重印本最近刚刚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写了一个序,回忆了和周谷老、谭先生他们几个人的交往。谷老晚年对于那些当年激烈地批斗过他的人比较豁达,比较大度,但是他心里是有底的。所以,后来编中国文化史丛书、世界文化丛书,包括中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都是我出面去请周谷老出来主持,他也是每请必到。

他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时候,每次我到北京,都去看他,他都非常客气。有些事情他想让我去做,但后来也都没有做成。那时候他搞太平洋学会,想让我去参与,我说那是外国史的东西,我不熟悉。但是这里的事情,凡是找他,比如那时候搞 《民国丛书》,请他做主编,他也一口答应了。但是没有经费,我就到中国社科院国家社科基金那里,争取了2万多块钱。但是 《民国丛书》 编委会里面没有我的名字。这次又在编 《民国丛书续编》,我说谷老当年弄起来的,就应该尽量去完成,使成全帙。

后来我加入的民主党派,也是周谷老曾任主席的这个党。农工民主党复旦主委原来是蒋孔阳,他的夫人濮之珍是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主委是陈灏珠。我当政协常委,一直是无党无派。后来因为蒋孔阳年纪大了,要退下来,找不到人接替他。蒋孔阳和濮之珍想让我参加,我一直也没答应。后来有一次,陈灏珠出面,请我到政协去吃饭。饭桌上,陈灏珠拿出一张表格来,我推让了,我说我要回去问一下党委,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主,等我问问程天权再说。陈灏珠说,我来做你的介绍人,表还没有填,先把介绍人的名字填好了。又让不知是濮之珍还是蒋孔阳做另一位介绍人。回来后,我对程天权说:“这样搞得就是骑虎难下了。”

它需要挂名,我就只好挂了名。后来给了我一个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部部长的头衔,我一天也没有去过。农工民主党的大门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有一次,章伯钧的儿子章师明来上海,听了我讲台湾问题,回去以后给了我这样一个头衔。后来北京打了电话过来,我问“要做什么工作”,对方说也不需要做什么。我问“和台湾方面有什么交流?”对方说“不需要”。我也没有过问过一件工作,他们也不需要。所以,我加入农工民主党,和周谷老没有直接关系。

周谷老开会坐在那里,戴一副黑墨镜。开会一开半天,你看他坐在那里,其实他可以打瞌睡。但是会议结束时,让他总结一下,他说得头头是道,你们讲的什么,他都讲得出来。这是很大的本事。他在最后概括一下,好像他从头到尾,都记了笔记一样。谷老八十几岁回复旦讲学,就在我们数学楼下面。八十几岁的谷老站着讲,一讲就讲了两个多小时。后来我找了一位湖南的同学帮我整理他的录音,因为可以听得很准确。整理稿后来在《世纪》 杂志上发表了,已经是很晚的事情了,也算是作为周谷老的一份自述吧。

原来我一直希望周谷老能活到100岁,给他做一个百年纪念,最后还差那么一点。但是在他百年诞辰的时候,还是编了一本纪念文集,印刷出版。对于周谷老呢,一直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他是海派代表,他一个人搞了一本 《中国通史》,又搞了一本 《世界通史》。这次北师大出版社重新编辑、重新校对。《中国通史》 重印时,我让他们重印20世纪30年代的那个版本,不要使用解放后的版本。解放后的版本跟着潮流改了,反而没有原来的好。周谷老的历史完形论,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自成体系。因为有人说他不搞考订,他就出了一本线装本的 《古史零证》,专门搞考订的。

周谷老毕业于北师大,但是没有出过国,不是留学回来的。他就在国内。但是你到他家里去看看,外文书是非常多的。我曾经帮周谷老编了一本《中国近代经济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的。实际上他当时给了我一本油印稿,让我帮他整理,其中很大一部分谈的是中国社会之结构与中国社会之变动。

周谷老在牛棚里的时候,我们的接触最多。我经常对他讲:“您那个逻辑学,毛一直是支持的。”康生一直想要批他,但是批不倒,因为毛赞成他的观点,和他的观点比较接近。形式逻辑就是形式的。至于 《中国通史》 中间的问题,我们做学生的时候,1958年刚入校,王知常就写了一篇批 《中国通史》 的文章,这是解放后比较早的一篇批判《中国通史》 的文章,发表在 《学术月刊》上。做学生的时候,对于周谷老就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周谷老确实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就是他能思考大的问题,特别是世界史,他给我们开过世界上古史等课程。他提出的“博大精深”,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他那个“博大精深”,主要是面广,有大视野。怎么深下去呢?我讲,守老那个理论,就是“精深”。一定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周谷老的博大和守老的精深,这两者是互补的。

严谨求实的国宝——谭其骧先生

谭其骧先生,我们原来接触不多。我进大学的时候,他去忙历史地图集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在上海。他是历史系系主任,在他之前是蔡尚思。他没有给我们开过课。对他了解比较多,就是替曹操翻案那一段。还有就是他请翦伯赞、吴晗他们到复旦来,接待他们,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被批判并从内蒙古调回来到资料室后,我一度被安排到历史地理研究室,誊抄各人所写的“校记”。我抄了很多校记,水准差异特大。谭先生所写的校记,文字之精练,考证之精准,抄写中让我学到很多。有些老师写的东西,文句不通,我都看不下去,抄的时候,只好给改掉一些。

我和谭先生在“文革”中是同一天被打倒的,那是1966年8月31日。那一天,他吃了很多苦。谭先生做学问非常严谨,而历史地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勘定每一个地点,都要有充分的根据,不能随心所欲,也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做解释。但是谭先生在牛棚里,心里压力非常大。我一直劝他:“你是打不倒的,你放心好了。因为上面一再讲了,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你肯定在百分之九十五里面。现在打倒的百分之十五都不止,到最后都得解放出来。”我说,“您研究历史地理,编历史地图是毛主席交代的任务,总得要完成。这一工作是无可取代的,总得等你出来做。”

谭先生解放出来就为了恢复历史地图的绘制工作,还有大字本,古书校释,都是谭先生主持的,最后都是由他来定稿的。因为他的古文的底子最扎实,所以中文系、历史系教师做的东西,最后都要由他来定稿。编 《沙俄侵华史》 时,涉及到很多领土问题,都属于历史地理范畴,那时候我都找他。《沙俄侵华史》 第一章讲黑龙江以北的很多历史地理的变迁,有些直接请他自己写一段,有一些写了请他看。所以那段时间我们的接触很多。谭先生的学问根底,是旁人无可取代的。讲到什么,他都可以原原本本地讲出来,而且是以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他经常和外交部顶,和上面顶,因为不能根据现在的政治需要而改变历史本来的面貌。谭先生的这种精神,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做历史学的人,就要坚持这种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根据一时需要去改变历史。

nlc202309040121

谭先生是在院系调整后从浙江大学来到复旦的,那时候是谷超豪去把苏步青、谭其骧他们都挖到复旦来。所以院系调整时,复旦大学是得益的,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第一流的教师。后来我们做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也得到谭先生的积极支持。我们在龙柏饭店组织召开的中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是解放后第一次,谭先生去了,而且做了长篇发言,对于中国文化,讲得是比较地道的,已收入谭先生的 《长水集》 里。后来谭先生搞历史地理研究所,建立博士点,包括招葛剑雄、周振鹤来做博士生,当时我正在分管这些工作,都很积极地全力给予支持。

谭先生,我一直把他视作国宝。谭先生中风的时候,送到华东医院。我专门去找了谢希德。我说谭先生是国宝,像这样的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后来谢希德找到市里,当时是吴邦国主政,给谭先生换了病房,医疗待遇也提高了。华东医院都是按照级别规定待遇的,谭先生也没什么级别,就排不上去了。但是找过领导后,就改善了他的医疗条件。谭先生在中风以后又继续工作了好几年,虽然有各种后遗症。是我倡议推选谭先生当了市劳动模范;他入党一事,研究室里阻力相当大,我非常气愤地出来打抱不平。一直到最后,我和谭先生的关系都挺不错。

好好先生周予老——“文革”中吃尽苦头

周予老 (周予同),真正是洵洵儒者,好好先生,一团和气。他讲经学史,我们很高兴去听,不在于他写一黑板的书名,而在于在这之外,谈一些属于八卦的东西。讲这些东西往往比他的课更生动。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广州会议之后,周予老在课堂上讲,我们摘帽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这个帽子摘掉了。他高兴得不得了。周予老有很多有趣的事,讲到郭沫若给曹操翻案,郭沫若认为曹操继承了黄巾起义,完成了黄巾起义想做的那些事情,周予老就说:“按照郭老的说法,完全可以介绍曹操入党了,因为曹操比共产党员还要好啊!”课堂上听到这些是很高兴的,很有趣的。

因为这些老先生的学术脉络都比较广,他们与学术界的关系很密切,当时给我们增加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文革”爆发之前,从1964年、1965年开始,周予老就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尤其是在“海瑞罢官”之后,他们作为上海的二周,即东周与西周,最先被抛出来批判。对于周予老被批判,我一直觉得,我们中一些人太没有作为一名史学家的良心了。当时系里有人写了批周予老的文章,硬要说他是反共老手,在 《人民日报》 上发表,说他讲的“批逆鳞”这三个字,“批”就是“杀”,“逆鳞”就是我们党,是指党的领导,“批逆鳞”就是要推翻党的领导,就是要杀共产党,和当年1957年右派的“杀共产党人”一样。其实,鳞,就是龙身上的鳞,就是说你不能够不提批评意见,要敢于批评,“批逆鳞”是指虽然被杀掉也要敢于批评,这是知识分子所应当做到的。学生这样讲自己的老师,讲这样一位洵洵儒者,实在是太不尊重事实了。“文革”开始以后,周予同是最早被打倒的,应当是和我们同一天。那天打入了牛鬼蛇神队伍。后来还把周予老拉到曲阜去,让他跪到那里,拳打脚踢。因为早几年,在山东曲阜开了孔子学术讨论会,有些人要下跪磕头,周予老赞成鞠躬,而蔡尚思则反对鞠躬,所以蔡尚思后来一直作为红色教授,周予老就变成“反共老手”,一直到批林批孔,也把他作为尊孔的材料放进去。那时候我就对他说,五四时期他旗帜鲜明地反孔,火烧赵家楼时,匡互生第一个翻进墙,他紧紧跟上,“这是历史,这是改变不了的,你们在五四中间都是领袖人物,这是真实的历史”。周予老在“文革”中间吃了很多苦头。“文革”结束后,我去看过他一次。周予老去世后不久,周谷老的儿子周骏羽在政协专门找了我,特别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他和他爸爸去看周予老,周予老要走的时候,心中还是愤愤不已,说当年他待他的学生那么好,想不到他们竟反过来这样对待他,真是“狼心狗肺、猪生狗养”。现在看到我又有用了,又回到我这里,想把我最后一些东西拿走。一个洵洵儒者,临终前仍如此恨恨不已,而且用了温州最狠的骂人语言,使我感到震惊不已。周予老确实吃了很多苦头,心里特别压抑。所以,在牛棚里我一直劝慰他,尽量照顾他。

(选自《世纪》2015年第5期)

篇5:南康中学名师工作室方案

一、名师工作室指导思想

名师工作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由我校特级教师领衔,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学科知识宽厚,教学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校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教师,并逐步把名师工作室办成全校优秀教师的孵化器,教师队伍建设的助推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加速器。为我校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名师工作室目标

名师工作室以三年为目标规划,在未来三年间通过“名师工作室”的设立,进一步挖掘名师蕴涵的潜在资源,提升名师的影响力,逐步培育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梯队,创立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制定和完善名师的管理制度,激励名师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打造一支在教育教学领域里有一定影响的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为:

1、引领教师成长,培养名教师

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是工作室研修成员的导师,负责制订本学科(领域)教师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考核等。在每个工作室的研修成员的工作周期内,必须达到以下具体目标之一。

——在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评选中能获奖。

——获得校教育教学考核优秀,获先进工作者或模范班主任。

——有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或有教科研成果获奖。2.学科(领域)改革与发展研究

①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研修成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市内外教育教学理论与鲜活经验,牢牢把握学科(领域)改革与发展大局,以工作室为平台,对本学科(领域)改革与发展有超前研究,全力推进学科(领域)建设,引领全体教师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较好效果,使本学科(领域)教育教学质量在原基础上有较为显著的提高。

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必须聚焦课堂教学。每年每位工作室研修员至少上一节高水平的公开课,形成一个课例或案例,并进一步提炼和发展成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专题。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研修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至少有2篇以上的教育研究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杂志上公开发表,或在市级以上教学教研活动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奖项,或有一项市级重点及以上的课题立项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④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研修成员在工作周期内,每年至少完成一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咨询报告、意见建议或学科(领域)专项分析报告,面向教师、家长或学生作一个具有较高质量的专题讲座。

三、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建设

1.成立南康中学名师工作站,下设各学科名师工作室。成立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组长:卢川平

副组长:刘小玉、袁大东、林奇焕、谢荣生、曾新华 成员:全体行政干部。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研修学员人选,审定立项项目,为工作室的组建和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2.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条件:(1)江西省特级教师;(2)江西省学科带头人。3.名师工作室研修成员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厚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崭露头角,年龄在48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

(2)肯吃苦,善钻研,积极进取,有较强的提升自己专业素养与能力的意识;

(3)市级以上刊物有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参与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并取得成果;

(4)获得过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等荣誉或校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5)有培养前景的青年教师和青年班主任。4.名师工作室的组建程序

(1)由符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条件的教师提出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2)学校评审小组根据本《办法》要求、申请者一贯表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评议、打分、投票和推荐;

(3)经校委会审议通过,并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确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单。

5.招聘名师工作室研修成员

(1)学校在校内公示栏和校园网上公布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相关介绍、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名师工作室招聘启示等内容;

(2)由符合名师工作室研修成员条件的教师提出个人申请,自主选择相关名师工作室,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学校评审小组从申请人员中各遴选5-10名申请人供名师工作室人面试,面试主要考察报名者的品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教育素养,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推荐3-5名本工作室研修成员,并将推荐报告报评审小组审核通过,并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确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单。

6.签订协议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学校签订《名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协议书》,在完成研究项目、培养中青年教师、质量评估、各项保障等方面规定双方职责和权利。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每个研修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估办法。

7.挂牌运行

由学校发文命名各名师工作室并制订门牌,在教师大会上授牌,名师工作室依据本规定开始全面运作。

四、名师工作室的职责 1.培养年青教师和年青班主任;

通过对年青教师的听课和跟踪了解,发现年青教师在工作中的问题并确定指导方案,定期指导并共同研究帮助其改决问题,使之快速成长为较优秀的教师和班主任。

2.培养骨干教师;

为骨干教师专业提升搭建舞台。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个人研修实践、导师结对指导、集中专题研修、学术研讨、教学成果展示、学科中心组例会等方式为各类骨干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通过名师自身深入研究及与相关教师讨论并实践,熟悉相关学科新课改理念,新课改的一些做法,在实践中摸索新课标下高效课堂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为其他学科起一个样板辐射作用,从而推动和促进新课改。

3.推广和展示研究成果。

名师工作室不仅在工作室内工作还要带动其它教师参与,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向相关年级、处室辐射。并将研究成果通过专栏,网站向外展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五、名师工作室的评估考核

1.名师工作室必须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职责、具体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每年年初、年末写出工作计划和工答总结,报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名师工作室原则上以三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对名师工作室运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在每个工作周期中,依据本《办法》,按有关评估标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考核方式,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进行工作周期内每年两次的过程性评估和一个工作周期末的终结性评估,报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确定评估等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依据本《办法》,负责对研究成员的考核,并做出综合鉴定,形成书面意见,提交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评估等级。

3.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每学期一次的过程性评估等级为优秀的,研修津贴按最高标准发放,评估等级为不合格的,研修津贴减半发放两次不合格的暂停发放,连续两年不合格的终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资格,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合格的优先晋升高一级职称和专业荣誉称号,优先评优评模。每个工作周期结束后,终结性评估合格的名师工作主持人进行新一轮的申报工作。

本实施方案自公布即日起试行,并随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及名师网站试运行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

篇6:中学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我校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能有效开展,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室成员须遵守以下规章制度。

(一)学习制度

1、工作室成员每学期系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作好学习笔记。广泛阅读教育报刊杂志,每学期至少能围绕一个专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工作室成员每学期参加不少于20课时的各类培训。指导教师每学期作一次教师培训讲座,工作室成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人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范围内以上的专题讲座。

3、每学期结束,工作室指导教师对工作室成员的学习与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并针对每位成员的实际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建议。

(二)考勤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遵守工作纪律,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种会议、专题报告、教学研讨、课题调研等活动,各项活动要按时签到。

2、对不遵守工作纪律,缺旷较多的成员,将向学校通报。无故缺席三次工作室活动的视为自动退出。

(三)研究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有强烈的教科研意识。认真做好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评析、教材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模式。

2、工作室学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用新课程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特色。

3、虚心接受名师指导、检查、评估,及时向名师汇报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热情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协同名师完成工作室计划。

4、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完成所在年级、教研组交给的工作任务,并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传播新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指导同学 1

科教师,共同进步。

(四)责任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提高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要提高理论素养,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2、工作室的导师要引领团队发展,建立成员档案,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估工作;注重成果提炼,形成高质量的物化成果,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3、工作室成员要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要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展现自我,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五)奖励制度

1、工作室设立“工作室优秀成员”等奖项,每学期进行一次评选,评选名额占工作室成员总数的1/5。

上一篇:劳务用工合同书免费下一篇:学生会部长就职演讲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