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茜成长的奥秘》读后感

2024-05-07

《贝茜成长的奥秘》读后感(共3篇)

篇1:《贝茜成长的奥秘》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贝茜成长的奥秘》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贝茜是个孤儿,从小跟着对她爱护备至的姨妈和姨姥姥生活在一起。但中途因为变故,她不得不离开姨妈和姨姥姥,到位于乡下的姑姥爷家里去。和姨妈在一起的时候,贝茜有个特别关注和理解她的姨妈,姨妈对她的所有心情都非常在意,她伤心,姨妈陪着一起哭,她开心,姨妈也陪着一起笑,贝茜永远都生活在姨妈爱的眼光和怀抱里。

姑姥爷一家却完全不同,他们没带着同情怜悯接待贝茜,他们接受贝茜像接待家里的一分子,而且让贝茜做所有她力所能及的事情,贝茜不是家里的焦点,也不是只能在别人的认可和抚慰中才能处理问题的小孩,贝茜在这种态度里成长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健康。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应该学习贝茜那种懂得爱,懂得分享,不依赖别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又能让自己变得快乐的生活。

我想到了自己的故事,自从有了妹妹妈妈变的忙了。

以前还没有妹妹的时候,我就是家里的明星,我想要什么,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什么,后来有了妹妹,爸爸妈妈买东西的时候都是两份,如果有时买了一份,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还和妹妹争,可是当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让着妹妹,别看妹妹小(3岁)她也让着我呢,有时妈妈买来好吃的,妹妹首先拿给我,我觉得分享带给我们不仅是一份快乐,而且是一份幸福。

以前,妈妈总是以为我不能一个人坐公交车,可是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就是自己一个人坐车去学习瑞思学科英语,老师都夸我,我也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没有让妈妈操心,我感到很快乐。

我尝试着在暑假里买水赚钱,我学会了洗衣做饭。

读完《贝茜成长的奥秘》这本书,我想着自己的故事,我仿佛就是书中的贝茜。

篇2:《贝茜成长的奥秘》读后感

――题记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看一本好书,并写一篇读书笔记。我不禁有些焦虑,因为家里的书我基本上都看完了,正当我暗暗发愁的时候,抬眼间,一本布满尘埃的《贝茜成长的.奥秘》跃入眼帘。于是,我便细细品读起来。

这本书讲述的是胆小怕事、敏感脆弱的贝茜离开溺爱自己的亲人,只身一人来到帕特尼农场。在这里,任何事情都得她去做,任何问题都得她去思考对策。从此,她爱上了动脑筋,懂得了欣赏自己,懂得了分享,懂得了快乐的含义……她变得独立、自信、勇敢、果断……

我觉得贝茜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改变,是因为贝茜的姨妈和姨姥姥不会过多地干预她的生活,而是教会了她生活的本领,教会了她如何独立思考。而之前生活在姑妈家的时候,无论什么事情,姑妈总会帮她做好。贝茜在这种溺爱般的教育方式下成长,渐渐忘却了思考。如果一个人忘却了思考,他就永远都不会长大,只有亲历过一些事情,人的思想和意志才能得到锻炼。所以,当小莫莉掉进“狼坑”里的时候,贝茜学会了冷静思考,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顺利把小莫莉救了上来。

轻轻合上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因为我和书中转变前的贝茜实在是太像了。虽说不像贝茜那样敏感脆弱,但却一样缺乏独立性,遇到事情总想依赖别人,完全不会思考。在生活方面更是一塌糊涂,比如洗头都要别人帮忙,而梳头也是到最近才开始学习的。还有比如骑自行车,因为上学都是爸爸接送,所以我压根不想学,如果不是暑假上培训班,爸爸没空接送得靠自己走,我恐怕到现在都还不会骑自行车。

篇3:探寻宝昌成长的奥秘

20多年后, 他在邢台东八县散装水泥圈名扬一方, 身价近8位数字;在邢台中联公司的营销史上独领风骚, 累计销量将突破100万吨, 总进货金额逾1.5亿元。专销时间之长、总销量之多在全公司乃至全行业确实相当难得、绝无仅有。

他见证了“内丘模式”的光辉成长历程, 作为邢台中联公司历届领导拜访的重要人物, 多次列入大型活动的座上宾, 引起邢台及周边水泥企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缘于其在清河规模实力的举足轻重, 还有其事业人生成功的经验给人以启示———他就是内邱散装水泥经销商刘宝昌。

题注:1998年5月, 在上海召开的部分省市经济运行形势座谈会上,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曾说到:“河北、山东等地的建材销售企业, 扶持个体经营户在农村建立了6000多个散装水泥罐, 方便农民随用随买, 开拓和扩大了农村水泥市场, 这些经验要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当时, 河北省副省长郭世昌要求全省各水泥企业要借鉴邢台水泥企业的经验, 拿出更大的力量来研究和开拓农村市场, 努力扩大销售网点, 延长销售链。而经销商是农村推散中制散、发散和用散链条的重要一环, 他所面对的是社会的主体与产品的终端用户, 在散装水泥流通过程中扮演着纽带桥梁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邢台中联公司“内丘模式”是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刘宝昌现象”应该是这幅长卷中精彩章节的浓缩版。

二十二年, 弹指一挥间, 而对于一名毕生致力仅做散装的商人, 是何等的漫长和艰辛。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运贩到今天的经销巨头, 刘宝昌饱尝了入行之惑、创业之艰、抉择之痛。但最终成功与荣誉也回报了宝昌。他连续多年被公司授予“销售状元”荣誉称号。像他这样有思路、有勇气、有毅力、有作为的经销商, 虽然经营区域仅是一个四级城市, 但其专销时间之长、总销量之多在全公司乃至全行业, 却是相当难得和绝无仅有的。

二十余年时间, 对于众多推销商来说, 或许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但刘宝昌从一名经销散装水泥门外汉到魅力四射的老板, 实现了从养家糊口到经营事业的蜕变。他凭什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凭借什么引起了众多关注、羡慕、好奇的目光?让我们走近主人公, 一起探寻刘宝昌成长的奥秘。

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 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成就。宝昌的工作就是他生命的投影, 他天性乐观, 富有思想, 对工作充满热忱。时光追溯到1979年,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中国大地上涌动改革开放的春潮激荡着宝昌的心, 他要做勇立潮头的开拓者———下海经商。不甘现状的他毅然辞掉磷肥厂正式工美差, 贷款购置一辆解放牌货车搞起个体运输。“弱者贻误机会, 强者利用机会, 智者创造机会”。1986年4月16日是他刻骨铭心的日子, 一个偶然机会, 县水利局委托他急购12吨内邱水泥建大桥。他驱车赶到内邱水泥厂, 当时厂销售科长建议先试用小拖罐送两车散装水泥, 每吨比袋装优惠12元, 结果这一趟竟比平时多收入140元, 顶平时跑四五趟脚。这是他带着定金无风险、经销内邱散装水泥淘得的第一桶金。在谈到第一个吃螃蟹与公司签下散装水泥经销合同时他乐得合不上嘴, “没什么神奇, 农民是最讲实际的, 使用散装水泥每吨要节省10多元钱, 质量又有保证, 下雨不怕淋, 装卸车不脏, 它既方便又省钱, 何乐而不为呢?”随着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实施, 农村大兴农田水利道路基础建设, 加上中联公司提出“要吃散装饭”的优先发展战略, 他认定干散装有“钱途”, 推销散装水泥作为他一切从头再来创业的一种神圣职责, 他怀着深切兴趣, 立志做一名最优秀的经销商。创业初期, 到农村挨家挨户地做工作, 自制小广告村里村外地张贴。多少年如一日, 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使他从骑着摩托车推销散装水泥到后来成为第一个富裕起来拥有私家轿车的经销商。

商海沉浮, 难以预测, 但宝昌在自己经销事业生涯中, 却总能稳稳把握每一个转折点, 将命运牢牢操作于自己手中。1992年, 随着经济改革处于活跃期, 当地物流业群起, 一些人看到倒腾水泥没有其它挣钱, 纷纷盯上五金电料、装修等行业。但宝昌认为, 虽然农村用散集中度低, 但消费群大, 经销内邱水泥风险小、有保障。因为“散装水泥示范县”牌子亮, 又是绿色产业, 而且大厂不易下马倒闭, 即使遇到困难国家政府会扶持;倘若市场低迷, 一年有两个月赔钱, 却仍有300天是挣的, 不像服装、装修其它行业一旦撒手不干, 存在处理库底死赔本的担忧。他抱着这个信念始终没有退缩和放弃, 一直脚踏实地做下去。到1996年, 资金靠“滚雪球”积累, 他拥有数十台大小拖罐车, 家财逾百万, 事业如日中天。然而这时, 他却做出一个看似急流勇退的大胆举动, 变卖所有车辆终止运输, 全身心地投入经销行当。他认为, 无论干什么要专、要精、要强, 而运输+代销=经销的滞后捆绑模式, 已难以适应水泥市场由卖方转为买方的新形势。搞运输涉及事务琐碎, 牵涉精力大, 运行效益低。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曾说过, 造船不如买船, 买船不如租船。他再三考虑租车, 决定专攻市场, 把清河市场做大。随后, 妻子辞掉农机公司工作协助丈夫负责料理内部勤务。宝昌回忆自己走过的风雨历程深有感触:入对行, 选对厂, 犹如姑娘嫁对郎。但成功最关键还是一个人时刻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心态就是力量, 为机会有备而来, 抢抓机遇并付之行动, 遇到困难多想办法, 稳扎稳打, 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梦想变成现实的日子就会越来越近。

一笔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市场没有耐心, 也没有仁慈, 机遇更不会总是偏袒, 今天的努力就是避免明天的忧患和危机, 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改变现状和个人的命运。只读过初中的宝昌对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学习很有针对性, 缺啥补啥, 注重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 讲起散装水泥的工艺流程和性能、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水泥的凝固和养护知识, 甚至要比专职业务员还滔滔不绝。在他看来, 知识是自己的, 别人偷不去带不走, 日常工作中可省去不必要尴尬和麻烦, 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武器。因此, 宝昌的生活中离不开精神食粮的补给, 像《谁动了我的奶酪》《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 他不落段行一一认真研读。每周二晚10点与央视二台播放的《赢在中国》如期相约, 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必修课。他经常通过电话方式与公司营销副总申银山进行交流、谈体会。今年暑假, 他特意让儿子从保定捎回一盘《赢在中国》专辑。他涉猎知识不拘一格, 向同行竞争对手学习, 在社会大课堂深造。要账是经销学必修课。他记得在一次货款回笼经历中, 一位同行也来讨账:“该给钱了吧?”生硬口气使用户心里很不舒服, “不对事, 改天再取吧。”据这位用户私下讲, 倘若换种说法, “想点办法, 或从别处挤点”, 我会爽快地让他拿走。这件事虽小却对宝昌触动很大, 语言艺术、心理学博大精深。所以, 在开拓散装市场中, 他不断潜心揣摩悟会, 将知己知彼、刚柔相加、亲情相宜等公关技巧游刃有余地运用于市场攻略中。

只顾埋头苦学, 不注重消化过程, 结果派不上用场,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最终还是改变不了自己。学以致用是刘宝昌总结提高的另一个特点, 如“小事酿成大祸”“面对面服务”“零差错”等理念贯穿于营销全过程, 每天应送多少、需不需要佩带100斤计量斗、罐车停靠什么位置适宜、该不该换罐等等, 他供货第一步总要先做的是积极与有关负责人密切协调, 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 直到对方满意为止。他做事细致、作风严谨, 据在公司开票营业室干了多年的周师傅讲, 在自己印象中, 宝昌经手的账目无一笔错账, 倘若宝昌找上门, 认为有出入, 别去人家那儿找, 肯定自己出差了。直到现在, 宝昌十几年前的发票收据, 至今仍打摞成包一张不少地完整保留着。他认为, 服务无界限, 对用户的服务是没有止境的。

商人为利而来, 为利而往。同样, 宝昌把金钱看得也很重,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在他看来, 每一分钱都是用血汗换来的, 节俭一分钱就意味着多挣一分钱, 要把所积累的钱用在钢刃上。创业之初, 他拉脚曾饱尝装卸工之苦, 即使现在经济状况大变样了, 而勤俭节约本色毫未退色。简易办公室仍是十几年前的老样子, 出门尽量不开私家轿车, 上工地骑着摩托车, 到公司办理业务乘坐拉水泥罐车, 中途吃碗老豆腐便是一顿美餐, 是建筑圈中出了名的“小气”人。生活中, 他从不吸烟、不沾酒、不赌博。至今身着的衣服鞋袜大多是儿子穿过的。他多次教育独生儿子, 绝不能依仗父亲, 要靠自己努力去做事。在读研究生的儿子表示, 等完成学业走入社会后, 不花家里一分钱, 像爸爸一样成就一番事业。

宝昌同时又把金钱看得很轻, 淡泊名利, 似乎脱离商味, 慷慨解囊的举动甚至令人费解。他每年捐助两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圆大学梦, 每人一年得到他8000元资助。每逢春节, 老家谢炉镇刘双庙村凡80岁以上老人, 他都要送上一笔100元慰问金。刘宝昌乐善好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当地主管教育的王县长被他回报社会的义举所感动, 要在当地媒体对其进行报导, 一向做事低调的他却婉言谢绝。据他老伴透露, 这次汶川大地震, 老刘是第一时间按照电视上的信息把赈灾款捐出去的, 并且多次通过当地民政、社区等渠道捐款, 具体捐了多少却始终一笑而过。

一个走向成功的模式

人生策划决定个人命运, 这已是共识。宝昌对于策划的理解似乎更加明了:“策划就是做正确的事。”话虽这样说, 但找准自己的定位绝非易事。1992年, 社会经济步入多元化结构时代, 原来一起搞散装水泥这一行的6个人, 全部改行进军其它新型建材、商贸和房地产等领域。当时他曾怀疑自己的抉择, 但经过反复的调研论证, 发现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还是散装水泥推销, 这就更加坚定了他“做大这块蛋糕”的信念。时机一旦来临却抓不住, 等于坐失良机。1997年, 清河县提出“发展以羊绒为主的特色产业打造富民之县”的战略规划, 此举拉动了建筑业兴起。宝昌认为此时正是大举进攻建筑市场的时候, 十年精心培育的品牌正是一统清河的最佳时机。针对农村市场, 他采取低端产品进行渗透, 一有闲暇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上门推荐。他深谙有钱大家赚,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只有靠大家的力量才能扬帆远航。于是, 利用“放水养鱼”策略, 提供优惠政策和整套服务培育下线, 先发展运输户后培育运销户, 大力构筑经销网点。而各经销点以“借鸡下蛋”模式快速衍生。目前, 总人口34万、方圆501平方公里的清河县城, 销售网络发展到县城25个网点、遍及15个乡镇、361个行政村。

机会创造了却不去呵护, 等于丧失良机。近些年, 清河借助羊绒产业支撑, 创建“富民强县”, 刮起新一轮经济风暴, 同时, 周围一大批水泥厂家瞄准这块“奶酪”, 群雄逐鹿抢滩市场。是拱手相让还是变守为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刘宝昌抓住时机, 利用“借船出海”战术, 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升产品竞争力。邢台市在开泰羊绒集团召开城镇开发规划现场会, 三栋楼正在施工抹墙, 分别使用邢台市、邯郸成安和邢台三家水泥, 这时突然袭来的一场暴雨从天而降, 雨停后唯独中联水泥混凝料丝毫未损, 其它刚抹上墙的水泥被雨水冲刷得露出红砖块, 在场的人一片哗然, “内邱水泥就是好”的口碑不胫而走。宝昌乘势而上将此案例制作成宣传单分发到20多个建筑公司承包队。产品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产品的信使, 用文化传播产品, 走文化经销之路。他将先前做过的大工程, 如由中铁十三局承建的火车站、河北二建承建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和县人民政府大楼等标志性建筑拍成实物照片, 统一制作展板, 悬挂在办事处醒目地方。每年在清河举办的中国国际羊绒节, 他忘不了自费制作几个彩色大型汽球, 放飞在大会现场的上空, 宣传自己所经营的产品, 试图以文化曲线经销打开一条厂家与公众沟通的绿色通道。

有信, 则立于市场, 纵横千里;无信, 则寸步难行, 无立足之地。近几年, 当清河市场呈现竞争白热化格局, 他高举诚信大旗, 充分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优势, 灵活运用“先入为主”战术, 以每吨微薄利润先打入重点项目。同时, 为抢占发散制高点与清河搅拌站建立常年合作关系。一旦遇到量不足、质量等纠纷, 他采取先解决后交涉, 提前支付, 然后与厂家协商;对不能满足客户供货需求的, 即便是利润可观, 他也毫不犹豫地舍弃。信誉永远是心目中一面镜子。全县六个特大在建项目有3家指定他所经营的散装水泥为供应商, 其中投资10亿元、占地近千亩的“天字号”项目, 即中国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开工建设和清河国际科技园在建工程, 达成了年供货3万吨合同意向。

一缕难以割舍的情愫

社会进步, 企业发展, 商家发财。追溯往昔, 谈起今天, 作为农村散装使者宝昌心存无限感慨, 幸逢成长在国泰民安的盛世, 国策厂策顺民意了, 咱的思想观念、物质和精神都有了。值得一提的是和水泥厂打了二十多年交道, 就像与一个人坦诚相待、和谐相处共了一辈子事一样, 是内邱水泥厂找回了我的自信, 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从一脚踏进水泥经销的门槛, 就与内邱水泥厂产生了千丝万缕的缘连。据他讲, 早在卖内邱水泥前就对该厂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次前往沙河赞善机场送货, 无意之中从《邢台日报》上看到该厂有关发展农村散装水泥注重质量信誉的事迹报道, 这也为他后来定厂家、选牌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用感激锻造商企利益共同体模式, “感激文化”盛行于当今现代企业管理中。刘宝昌曾在一本《商界》杂志上看到讲述三一集团梁稳根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有一次, 他在飞机上吃到一种免费提供的很特别饼干, 当时回忆, “那饼干真的很好吃, 当时的愿望就是以最快速度让每个员工吃到”。一个星期后, 每个员工的手里有了一包饼干。饼干是否真的好吃, 到最后已变得不再重要, 但此事所产生的效果, 他当时也许没想那么多, 肯定事实让他满意。宝昌认为, 稀缺的东西才可能获得超值回报, 像经营人生一样经营企业, 企业文化创新与产品创新同等重要。一路风雨走来蓦然回首, 企业如人, 产品如人, 卖产品, 更卖品质;卖水泥, 更卖信誉。

时光匆匆, 邢台中联公司换了一代又一代掌门人, 无论是先前的申海群厂长、还是现在的申庆山董事长、楚建华总经理, 始终如一地把这根“友谊棒”代代传承下去。他们上任伊始总是先通过工地拜访、电话拜访、家庭拜访等不同方式与经销商进行沟通交流, 逢年过节带着土特产登门慰问, 增进了商企之间的感情。1998年, 随着邢台区水泥供大于求, 销售市场一度面临困境, 为破解营销难题, 充分利用经销商进行销售, 时任公司董事长的申海群旗帜鲜明地提出“让经销商挣钱”的口号。公司制定经销商返还优惠政策, 将经销商正式纳入营销管理并形成公司文件, 外地人推销水泥有了自己的名字。经销商不仅从用户那里可以挣到差价, 还可从厂家拿到返利, 这在当时其他周围水泥厂是未曾有的。申董事长在一次营销座谈会上风趣地对宝昌说:“你们那流行一句广告语‘世界羊绒看中国, 中国羊绒看清河’, 我看咱能不能变通一下, ‘内邱水泥在清河, 就像清河的羊绒在中国’”。宝昌倍受鼓舞, 一到内邱就找时任销售的经理陈田兴反映新问题、探讨可行解决对策以及市场运行趋势和规律。陈田兴也很乐意帮助他细致分析市场上遇到的疑难问题, 出点子、想办法;而陈田兴到清河调研市场, 总是被邀请一起吃一顿便饭, 双方交流、提供新鲜的市场信息。宝昌认为, 与陈经理及内邱水泥厂打交道是一个相互提高的过程, 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 陈田兴从来不问下个月能为销售带来多大销量, 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 问他推散过程中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一来一往, 他把陈田兴当成自己事业上最贴心的朋友。惠商政策实施第一年, 刘宝昌销量从3万吨提升到5万吨, 第二年猛增到了9万吨, 仅从公司兑现的返还优惠政策中就获益达二十多万元。他的威力逐渐释放, 据陈田兴回忆, 什么时候该调价, 看他开票量就晓得八九不离十。可以说, 当时他已成为公司售价的“晴雨表”, 东八县的水泥圈中的一棵“常青树”。一家知名水泥大企业老总和销售代表曾三次登门高薪聘请, 并开出以每吨多3元返还的优厚条件做其总经销商, 但他没有动心, 毕其功于一役而终有所成。

为调动经销商积极性, 使公司每一项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用户, 邢台中联公司几乎每年都会邀请各区域经销商参加象举办技改工程点火仪式、产品质量新闻发布会、组织外出旅游等大型活动。刘宝昌首当其冲被推上贵宾席, 并作为代表进行典型发言, 这一切让他觉得, 中联带给自己一种被人尊重的温暖。刘宝昌说:“专卖中联牌水泥有一种家一样的感觉, 这是许多同行品牌给不到的东西。”据悉, 申银山副总策划拟在今年年末为他个人隆重举办100万吨庆祝典礼活动。他为之动情, 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不管将来怎么样, 我将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好我所热爱的事业, 回报社会各界支持和关心我的人。

一幅美好的画卷

站在“十一五”起点, 正值全国上下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 国家的散装水泥事业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机遇期。一边是清河加快实施“一带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掀起了新一轮“创建中等城市, 争当近海强县”发展浪潮, 全县31个超亿在建和前期重点项目如火如荼建设开工;另一边是邢台中联公司加入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国联合水泥公司, 其通过重组融资中联有望2009年年底将成为中国最大、位居全球第二的水泥生产商。邢台中联将分享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资源与支撑……

放眼未来, 刘宝昌充满期待。他满怀信心地说:“千载难逢的机会, 抓住今天才能创造明天财富”。进入不惑之年, 他丝毫未有懈怠的想法, 下一步准备高薪聘请一位忠诚度高、胆识兼备、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共同兴业, 利用中联散装品牌强势, 抓住这次四川特大地震灾害转变人们选用高标号水泥消费观念, 主打高端水泥, 凭借质量和价格优势攻占城镇大工程, 增强在清河及周边市场控制能力。谈到未来规划目标:计划三年内使中联散装水泥引领东八县和沿边山东农村, 到2013年总销量再翻一番, 个人年销量突破20万吨。

上一篇:英语简单课堂指令语下一篇:公司团建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