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2024-04-18

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努力消除学校“大班额”现象工作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按照“划片招生、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积极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消除“大班额”现象。

二、学校现状

随着县城入住人数及进城务工的扩大,子女入学问题摆在了面前,由于我校校园改扩建,我校现有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考虑到正常的教学活动,对部分班级进行了合班,导致部分班级出现大班额现象。

三、消除“大班额”的措施

消除“大班额”是“两基”成果巩固和提高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站在服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控制“大班额”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彻底消除“大班额”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班额控制工作,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2、加强学校建设,解决校舍紧张问题。县政府投入3000余万元新扩教学楼、实验楼、操场、公寓楼等设施,扩大学校规模使班级学生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以缓解学校的压力。

3、增加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的培养力度,以缓解因学生择校、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4、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新生年级人数,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面入手,化解已有“大班额”并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

5、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有效地控制“大班额”,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篇2: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努力消除学校“大班额”现象工作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持均衡发展的战略地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按照“划片招生、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积极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消除“大班额”现象。

二、学校现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镇入住人数的扩大,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摆在了面前,我校3至六年级部分班级存在大班额现象。

三、消除“大班额”的措施

消除“大班额”是“两基”成果巩固和提高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站在服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控制“大班额”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彻底消除“大班额”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班额控制工作,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1.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2.加强学校建设,解决校舍紧张问题。扩大学校规模使班级学生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以缓解学校的压力。

3.增加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的培养力度,以缓解因学生择校、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4.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新生年级人数,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面入手,化解已有“大班额”并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

5.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有效地控制“大班额”,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篇3: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一、分层教学管理理论依据与发展现状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古今中外的教育先贤们早有研究。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 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理论”等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和践行分层教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初, 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 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征。分层教学最先出现在美国。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后期的英美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将学生根据能力大小分到不同的班级学习所有的课程。70年代法国政府要求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 并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分层教学研究出现赞成与反对的两大对立观点。到了90年代, 美国大部分学校又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中, 并且形式多样, 有基础班、提高班等, 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如北京十一中分层教学效果显著, 1993年福州八中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1999年广东东莞塘厦理工学校实施以升学和就业为目标的分层教学实践成效显著,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2002~2003年的分层教学实验 (分A、B层次) 大大提高了两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效率, 沈阳市的八所职业学校2000~2005年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等等。这些教学管理研究的实践不同程度地证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

二、分层教学管理的实施与对策

纵观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校内分层教学的管理实验, 并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 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研究和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分析, 分层教学管理即是对管理对象进行分层识别, 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以及方法, 实施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有效管理和优化管理, 从而提升管理效果, 避免管理资源浪费。在多年的教学管理研究与探索过程中, 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 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起到了排忧解难的作用, 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分部管理和任务落实

根据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条件, 学校首先进行分部管理, 即初中部或高中部分开管理, 各明确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初中部或高中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面对着各自的工作对象, 在学校统一办学思路、管理模式和工作计划的前提下, 分管领导具体组织本部的三个年级组长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三个年级组长直接对分管领导负责。这不仅简化了管理程序, 而且责任更加明确, 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团队意识和竞争力更强。

2.学校制度明确, 管理到位, 奖惩分明

年级组长是本年级工作开展的主要管理领导, 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年级组长在开展工作时, 必须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学校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年级组长职责》《年级组管理考核考评细则》和《年级学科组分层备课制度》等执行。学校在配备各年级教师和年级组工作人员 (2~3名) 时, 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跨部、跨年级组。同时, 各处室分别明确一名中层领导配合该部的三个年级组长工作。

年级组管理充分引入竞争奖励机制。在校长室的领导下, 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按计划对各年级教师或年级组长进行常规检查, 并进行目标量化考核管理。考核结果纳入对本年级教师和年级组长的绩效考核。这有效地推动了年级组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了对年级组工作的管理。当年级组长不能胜任时, 由校长室提名候选人交该部分管领导组织本年级教师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新的组长。

3.年级组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管理

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不仅要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 还需分析教师的性格特点, 以及从学生、家长入手, 全面考评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在优秀教师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以及有效实施“青蓝工程”和绩效考核评比的公平性, 对综合评价较高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资源原则上不能担任同一层次班级的教学工作。因此, 年级组在落实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管理之前, 要非常注重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 确保综合评价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

4.分层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激励

实施分层教学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 避免出现差生等词语,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分层教学管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师生双方都要作好心理准备, 好的心理是一切改革措施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因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相对整体性地将“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 既关注了相对优秀层次的学生, 也兼顾了基础层次的学生。这样, 尽可能地避免了部分学生因学习能力和基础问题, 未完成学业就被留在了学习生涯半道上的悲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受教育的乐趣, 有效完成自己的学业。

分层教学管理将会因学生成绩的改变而自发引入竞争机制。如A层次班级的同学不愿降到B、C层次的班级去, 同时B、C层次班级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A层次班级, 或C层次班级的同学还希望能升到B层次班级次等。这种自发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到教学竞争机制之中, 是符合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

分层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 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细心揣摩, 潜心探讨。

5.分层教学管理是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需求

分层教学就班级而言, 是班级任课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相对进行分组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分层备课, 二是分层提问, 三是分层作业, 四是分层辅导, 五是分层检测, 六是分层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 使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面对大班额的课堂教学, 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各环节中因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差距过大, 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以及增加教师工作的困难和烦恼, 采取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年级组分层设班教学管理模式, 使基本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班额条件下学生多层次大差距的教学难题。因此, 分层教学管理是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需求。

三、实施分层教学管理的成果展示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学, 大班额现象突出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笔者执教学校2003年就开始了。2008年学校实行年级组管理以来, 这项探索与研究工作通过年级组分层设班的教学管理方式得到了落实。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 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是科学合理的, 是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在分层教学管理的实践中, 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实现了学生成绩低进高出的喜人态势, 并得到社会各界“以二流的办学条件创一流的教学水平”的高度评价。

篇4: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教学管理 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 教学质量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限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需求成了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一大难题。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备、师资队伍青黄不接且不足、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大班额现象突出等问题和困难,都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影响。面对教育需求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大班额现象突出等客观情况,大多数学校都在研究和实践大班额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一、分层教学管理理论依据与发展现状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先贤们早有研究。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理论”等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和践行分层教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征。分层教学最先出现在美国。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后期的英美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将学生根据能力大小分到不同的班级学习所有的课程。70年代法国政府要求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并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分层教学研究出现赞成与反对的两大对立观点。到了90年代,美国大部分学校又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并且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如北京十一中分层教学效果显著,1993年福州八中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1999年广东东莞塘厦理工学校实施以升学和就业为目标的分层教学实践成效显著,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2002~2003年的分层教学实验(分A、B层次)大大提高了两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效率,沈阳市的八所职业学校2000~2005年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等等。这些教学管理研究的实践不同程度地证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

二、分层教学管理的实施与对策

纵观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校内分层教学的管理实验,并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研究和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分层教学管理即是对管理对象进行分层识别,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以及方法,实施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有效管理和优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效果,避免管理资源浪费。在多年的教学管理研究与探索过程中,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起到了排忧解难的作用,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分部管理和任务落实

根据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条件,学校首先进行分部管理,即初中部或高中部分开管理,各明确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初中部或高中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面对着各自的工作对象,在学校统一办学思路、管理模式和工作计划的前提下,分管领导具体组织本部的三个年级组长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三个年级组长直接对分管领导负责。这不仅简化了管理程序,而且责任更加明确,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团队意识和竞争力更强。

2.学校制度明确,管理到位,奖惩分明

年级组长是本年级工作开展的主要管理领导,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年级组长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学校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年级组长职责》《年级组管理考核考评细则》和《年级学科组分层备课制度》等执行。学校在配备各年级教师和年级组工作人员(2~3名)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跨部、跨年级组。同时,各处室分别明确一名中层领导配合该部的三个年级组长工作。

年级组管理充分引入竞争奖励机制。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按计划对各年级教师或年级组长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目标量化考核管理。考核结果纳入对本年级教师和年级组长的绩效考核。这有效地推动了年级组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了对年级组工作的管理。当年级组长不能胜任时,由校长室提名候选人交该部分管领导组织本年级教师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新的组长。

3.年级组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管理

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仅要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还需分析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从学生、家长入手,全面考评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在优秀教师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以及有效实施“青蓝工程”和绩效考核评比的公平性,对综合评价较高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资源原则上不能担任同一层次班级的教学工作。因此,年级组在落实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管理之前,要非常注重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综合评价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

4.分层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激励

实施分层教学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避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分层教学管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师生双方都要作好心理准备,好的心理是一切改革措施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因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相对整体性地将“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既关注了相对优秀层次的学生,也兼顾了基础层次的学生。这样,尽可能地避免了部分学生因学习能力和基础问题,未完成学业就被留在了学习生涯半道上的悲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受教育的乐趣,有效完成自己的学业。

分层教学管理将会因学生成绩的改变而自发引入竞争机制。如A层次班级的同学不愿降到B、C层次的班级去,同时B、C层次班级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A层次班级,或C层次班级的同学还希望能升到B层次班级次等。这种自发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到教学竞争机制之中,是符合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

分层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细心揣摩,潜心探讨。

5.分层教学管理是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需求

分层教学就班级而言,是班级任课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对进行分组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分层备课,二是分层提问,三是分层作业,四是分层辅导,五是分层检测,六是分层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使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面对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各环节中因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差距过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增加教师工作的困难和烦恼,采取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年级组分层设班教学管理模式,使基本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班额条件下学生多层次大差距的教学难题。因此,分层教学管理是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需求。

三、实施分层教学管理的成果展示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大班额现象突出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问题的探索与研究,笔者执教学校2003年就开始了。2008年学校实行年级组管理以来,这项探索与研究工作通过年级组分层设班的教学管理方式得到了落实。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是科学合理的,是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在分层教学管理的实践中,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实现了学生成绩低进高出的喜人态势,并得到社会各界“以二流的办学条件创一流的教学水平”的高度评价。

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学,普遍会面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备、师资不足、大班额现象突出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但是,农村中学贫困的客观条件永远阻止不了学校管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为我们要让大山里飞出金凤凰,就必须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上做足文章,迎难而上、负重前行,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途径。比如笔者执教学校开展的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教学需求,才能有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

篇5:中学化解大班额工作方案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有关事宜的通知》(鲁政办字[2015]152号)文件要求,为化解大班额问题,现将我校工作方案列举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一中共有行政班级133个,其中大班额班级主要集中在高三年级的37个班。造成大班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疾病困扰,部分教师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一线教学工作,二是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完全放开,怀孕女教师增多,造成一线教学人员紧张。

二、任务目标

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在化解大班额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力争在2019级新生入学后,全面化解大班额问题。

三、破解方案

1、根据学校硬件设施和一线教师数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计划。

2、积极招聘年轻教师,解决一线教师紧缺的问题。

3、在增加教师数量的同时,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的培养力度,缓解因学生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4、不能胜任教学的非一线教师要转岗到教学辅助和后勤服务岗位,解决教学辅助和后勤服务问题。

5、规范学校班级管理,科学、高效、合理分班,从学校管理层面有效规避大班额现象的出现。

6、规范学籍管理,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规范转学行为,防止随意转学插班;禁止学生留级,因病休学必须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病历以及必要的住院票据。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有效地控制“大班额”,在化解已有“大班额”的同时,防止新“大班额”现象的出现,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第一中学

篇6: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坚决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为了在控制“大班额”工作中避免被动,取得主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控制我校的“大班额”现象,努力消除我校的“大班额”现象,特制定同心寨小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育工作全局,坚持“两基”工作在学校“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按照“划片招生、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积极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消除“大班额”现象。

二、学校基本情况

同心寨小学位于叶邑镇同心寨村东端,学校门前有龙泉街至常庄的水泥公路。学校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现有5个教学班,学生116人,教职工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三、控制“大班额”的措施

控制“大班额”是“两基”成果巩固和提高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必须要站在服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控制“大班额”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彻底消除“大班额”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小学班额控制工作,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

1、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今年以来,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家访及家校互动短信平台等方式,大力向家长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理解。

2、加强学校硬件建设,解决校舍紧张问题。积极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争取教育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学生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以缓解学校的压力。

3、增加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的培养力度,以缓解因学生择校、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4、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新生年级人数,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面入手,防止“大班额”的出现。

5、严格控制学生留级,学校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常学生不得降级的原则,严格把关,落实原则;因病休学必须有医疗机构出具证明,从而有效地遏制变相留级和转学,同时也减少班额大的压力。

6、学校狠抓学生学籍管理,规范班额行为。通过学区校对,学校负责,班主任把关,落实新生建档、转学变档的学籍管理办法。

7、学校积极联系当地户籍部门,及时掌握适龄儿童信息,统筹规划,适时打算,做好一切应对措施,既不让学校班额过大,也不让一个学生无学可上。

8、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有效地控制“大班额”,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篇7:中学消除大班额的措施

一、指导思想

大班额问题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学校安全稳定的一大隐患。我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了大班额问题的危害性和解决大班额问题的紧迫性,制定了相关工作的详细计划,明确了工作职责,加快了预防和解决大班额问题的进程。

二、现状分析

学校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会议室、心理咨询室、体育器材室、少队部、音美室、劳技教室等部室,教学设备齐全,生活设施完善。

三、预防、消除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二、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招生管理;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规范转学行为,防止随意转学插班;因病休学必须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病历以及必要的住院票据;化解已有“大班额”,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

三、是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要求所有行政领导(除校长外)都必须挂班上统测学科,以缓解因学生择校、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四、学校狠抓学生学籍管理,规范班额行为。通过学区校对,学校负责,班主任把关,落实新生建档、转学变档的学籍管理办法。

五、学校积极联系当地户籍部门,及时掌握适龄儿童信息,统筹规划,适时打算,做好一切应对措施,既不让学校班额过大,也不让一个学生无学可上。

六、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防止“大班额”现象的“死灰复燃”。

2012 9

2012--2013学家访工作计划

家访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教师,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单纯依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和家长密切配合,因此家访是必不可少的,家访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使教师、家长更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管理好班级,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必须进行家访。

因此本人结合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家访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全部居住在农村,学习基础较差。加上农村的教育情况向来就不容乐观,历来就远远落后于城市。而学生素质的高低往往也和家长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而对教育的认识也十分有限,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更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只知道让孩子去上学,只知道让孩子考个好分数,却不知道如何全面去提高孩子的素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他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毫无科学道理,往往对孩子非打即骂,粗暴草率,根本不去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不去问孩子心里想些什么,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和希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他们总是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能明白家长的一片苦衷,却不去理解孩子的心理,不知道教育应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这样往往会发生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甚至会发生令家人后悔终生的事。另外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把孩子交给老师就算完事了,孩子的成绩好坏和自己没关系,他们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推给了老师。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灌输一些不健康甚至不道德的思想,致使一些学生思想落后,行为恶劣,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总之,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对教育认识片面,对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本班学生家长的共同特征,也是本班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

二、家访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及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同时告诉学生家长其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及其表现。

2、向学生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3、纠正学生家长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4、家访时不可与家长发生争吵和冲突,态度要和蔼,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

5、不能接受家长的吃请,更不能接受家长的礼物。

6、家访后要及时记录和整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三、家访重点对象

1、学困生,了解其以前的学习情况。

2、优等生,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

3、落后生,查找其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及在家表现。

4、双差生,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及其思想动态。

四、家访时间安排

家访不能占用教学时间(特殊情况除外),主要安排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

家访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校于寒假期间开展了“家访活动月”活动。本次活动全校所有教师参加,共走访了所有的学生家庭,通过家访学校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教学秩序更加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更加高涨,达到预期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本次活动的收获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大大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拉近了,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绝大多数班级比原来更稳定了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这次家访,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态,更加了解家庭,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解决了部分学生思想问题,使他们更加安心学习了,正如:我在家访小结中所说:通过次家访,使得有些学生如虎添翼,更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更明确地认识自己,对时间的把握更到位了。

3、通过家访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正如初三年级所说:教师在家访过程中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敬、信任、期盼,了解到某些家庭教育的缺憾更加意识到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增添了教师的使命感。

4、这次家访活动深入到大街小巷,在家长中,在社会上都起到了很好的反响,为今年我校的招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这次家访活动,全体家访人员都能认真遵守家访纪律,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任何不良反映。

二、存在不足

因老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这次家访学生的面不足很广,有些班级没有完成家访任务,我们“家访”方案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是班主任最少家访8位学生,(课任教师家访6位),二是每班要家访20-25户学生家庭。主要是第二个指标未达到。

家访活动活动己结束了,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仍在不断延续,我们要更加关注被家访学生的后期表现,要预防他们可能出现的反复。我们还要看到,还有许多要走访而来不及走访的学生,我们要不拘形式,不赶任务,扎扎实实的家访下去,永远架起这座联系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家里,做到学生的心坎里。

篇8:汊河中学控制大班额实施方案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并倡导“主动参与、探索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但近几年来, 因各种原因, 在一些农村中学出现了大班额教学的现象。大班额教学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同时也制约了农村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现有情况下, 教师该如何尽可能地克服大班额的不利影响, 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呢?

二、应采取的措施

1. 小组合作, 全员参与。

经过探究、实践, 笔者认为, 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是解决大班额课堂教学矛盾的有效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采用使每个学生有了参与、展示的机会, 其也能像小班那样学得主动, 学得扎实。不少学生深有体会地说,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让他们有了更多发言和讨论的机会, 改变了以往一堂课下来没有说一句话的状况。

2. 关注差异, 人人得到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大班额教学时, 教师应研究学生差异, 关注学生差异,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成功的做法是: (1) 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差异; (2) 教学过程考虑学生差异; (3) 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差异; (4) 练习设计依据学生差异; (5) 教学评价承认学生差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大大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了所有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从而得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使大班额教学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 鼓励质疑, 培养自信。

大班额课堂教学中, 由于学生人数多, 教师如果搞“一刀切”或“满堂灌”, 极易养成学生随大流、不动脑的坏习惯。因此, 笔者经常教育学生,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要相信自己, 做到“三大”, 即大声回答问题、大胆指出别人的错误、大方说出自己的见解。长期的训练, 使得学生养成了勇于质疑、大胆纠错的好习惯, 同时领会了他人一些独特的见解, 掌握了更多的解题方法。

4. 面向全体, 分层教学。

上一篇:学生助学贷款怎么还下一篇:卫生应急拉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