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守旧领导者自测题

2024-05-09

创新与守旧领导者自测题(共8篇)

篇1:创新与守旧领导者自测题

创新与守旧领导者自测题

您是怎样的领导者?

用是或否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您对您的企业有一个展望、十年的规划吗?

2您有没有通过实施技术来缩减服务处理时间和产品生产转变时间? 3您的企业是否根据员工个人价值和风格来指派工作?

4您有一个终身制的员工核心团队吗?而其余的员工被认为是项目员工(高达60%)?

5您至少每年重新评估一次企业执行企业任务的方法吗?

6您认为员工的其他技能与技术技能同等重要吗?

7您可以在企业工作地点使用某种技术来访问其他机构或行业如何响应它们的市场 目标地区吗?

8您实施过评估变革期间典型的员工行为的计划吗?您有预见在变革的混乱阶段将出现的这些行为吗?

9在尽力改进现有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您是否着重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想法?

10目前您是否有一个系统提供每个员工对企业目标所贡献的数据?

11您评估过您的企业和所有系统的可识别的组成部分吗?(企业系统包括市场营销、培训和知识管理等)

12您的企业进行过员工价值分析吗?

13您的企业有不断估计发展趋势和引人问题分析的方法吗?

14您是否创造一种有助于进行创造和革新的宽松气氛?

15您是不是只有在电话会议、远程会议或电子邮件交流都不能进行时,才举行会议?

16您是否为在虚拟环境中工作效率更高的员工安装了电信、住宿和其他虚拟办公技术系统?

17您是否有招聘、保留和不断培训一流员工的成功方法?

18您的企业是否有用于研究和开发的合理预算?

19您是否不断寻求将工作处理时间减半的方法?

20您的企业是否能识别出员工的才干并根据他们的才干来指派工作? 21您使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网站与目标客户交流并向其销售产品吗? 22您能有一句话来描述您正在从事的业务吗?

深圳市共好企业咨询管理公司王利锋

篇2:创新与守旧领导者自测题

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正在做一本奥数题,看了王牌例题之后,我就信心满满地开始做起了举一反三的题,我一直在用之前王牌例题的方法做题。当我把我的答案交给妈妈之后,一直都在想着妈妈会怎么夸奖我,然而妈妈把我叫过去的时候,却没有夸奖我,而是说:“怎么了,三道题都没对,是怎么搞的?”这时我才知道原来那三道题和王牌例题根本就不一样。这可真是害人啊,早知道就想其他的方法来做题了,假如这样做,也不会连一个题也不会对了。

这一个例子就可以让你知道了,一个方法不可能用好几遍都没有差错,而要用独创的方法才行。莎士比亚说过“要成长,你得独创才行。”我也为这一个名句举一个例子。

有一天,数学老师布置了很多课堂作业,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做题,很快就做完了作业交给了数学老师,老师说:“你能不能也自创一种方法,再思考思考。”

篇3:创新与守旧领导者自测题

室内设计只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分支, 但也是包含多学科知识在内的综合艺术, 同样要跟上时代潮流, 必须以人为本, 还必须挖掘民族传统的东西和创新结合起来, 否者就是纸上谈兵一句空话。创新之可贵唯因其难, 而且难就难在创新者不但需要掌握该门类艺术的基础知识和一般规律, 还必须了解和把握一切传统和现有成就之“旧”, 并且真正做到知其“然”与其“所以然”, 却不为一切“旧”所束缚。否则, 所谓“创新”便必然只能沦与涂鸦般的胡来或蹈人覆辙的雷同, 甚至画虎类犬的滑稽。

正因为创新不易, 目前业内多数的室内装饰装修设计都属于抄来抄去、动挪西借的性质;不失规矩, 不无由来;不难看, 也不出人意表;即使在某地很新鲜, 查起来国内国外早已有之;既让投资人觉得过的去, 又不倒公众胃口;虽无法独领风骚, 但总跟得上大潮流。有人认可, 有人叫好, 但绝无人说一团糟。而真正奇妙新颖, 在美感形态或文化内涵、艺术意境上有所创新之作是不多见的。

应该承认, 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下, 设计师所接受的大多是投资有限, 时间紧迫的任务, 难得有条件去费时费力授肠刮度捕捉灵感;况且难能可贵的创新又未必会得到投资者的亲睐, 要冒“不合要求推倒重来”甚至“另请高明”的风险;再者室内装修创新设计目前并无专利保护, 说不定劳神费力的为今天折价工程设计赢来一片叫好声, 明天就会淹没在第二家、第三家翻版工程的开工敲打声里。商战竞争, 人事迁移, 谁记得, 谁承认创新者的功绩与名字?因此搬来抄去, 加加减减的设计居多, 而创新少的现象也就顺理成章, 不足为奇了。客观地说客观地说, 以现在的装修工程项目之多既不可能做到一一创新, 各个独特, 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同时也正是各种之间大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渗透, 又各有变化、差异的状况, 才保持城市家居面貌的整体上的统一。

但今日的世界科技突飞猛进,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人们在环境感受、视觉刺激方面求新求异, 新潮流取代旧时尚的周期愈来愈短, 这又从主、客观两方面为室内设计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催生动力和广大的社会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力量的增长和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平庸而毫无个性的设计的生存土壤将会逐步消失。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体现新观念, 表现新的形式美, 进而从为装饰而装饰或一般地创造气氛提高到对艺术风格、文化特色和美学价值的追求, 以及意境创造的高品位高质量的创新之作将倍受欢迎, 甚至成为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当然, 出色的创新之作一旦面世便免不了又成为众多人借鉴、模仿或增减修改的蓝本, 但彼时新一轮潮流的冲刷已使城市面貌展露出新的一页, 意味着文明的积累又迈上了一级台阶, 如信此言不虚, 现今从事室内设计的人们便只能无可逃避地选择扎实掌握好“旧”知识, 不断学习新技能, 随时了解外界信息, 紧紧扣住时代脉搏这一条路, 做到起码跟得上行业发展步伐, 力争独辟蹊径, 率领潮流, 才能在业务上立于不败之地或成为佼佼者。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真正成功的创新之作不多, 另一方面有的设计人员却连理应掌握的有关知识都不具备, 连“抄抄搬搬”得工作都不能把握好分寸就在大胆地“创新”起来了, 这就难免直接对投资人得经济利益, 间接的对自己的职业声誉造成损害, 甚至可以说有损城市的视觉环境。糟糕的案例随处可见, 这里不妨列举几件试作分析:

某大型娱乐中心的舞厅。设计者在面对舞台的酒吧台前面的一排固定软座之间安排制作了纯粹作装饰用的两根直径各达0.8米的包铜假柱, 柱身有浮雕纹, 柱顶似一圈铜片做的树叶。可以看出, 这两根头戴“树叶帽”的假柱是从汉斯.霍拉因设计的奥地利旅游代理店市内支店中的金属棕榈树变化而来的, 但立在四面“软包”墙的舞厅中完全已完全失去了金属棕榈树在金属小拱亭、小水池、飞鹰等室内造景配映下以象征隐喻的手法牵动着旅游者情思和向往的妙趣而显得不伦不类, 加之其粗大的柱径, 既占耗场地又当酒吧前方视线, 不但起不到好的装饰效果, 反觉得花钱造累赘。

某餐馆, 从门前到大餐厅的四墙及每一扇进入小包间的门全都在清漆木底层上歪歪斜斜地间杂加钉一些带皮的残破木片。餐馆在两旁建筑物的夹衬下, 外观像一简陋的临时篷房;顾客探头向内一望, 也只能得到一个“破烂低档”的观感, 纷纷扭头而去。看来这家餐馆的装修设计者大概只以美国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的作品中学得一点皮毛, 误将在一定环境衬托和对比下才能产生的“残旧美”理解成了“残旧即美”。

再如另一家夜总会歌舞台上, 用一些半载残破的白色玻璃钢罗马柱套在另一根完整的同色、同形的罗马柱外面以作装饰, 则不知是从霍拉因还是其他人得作品照片中学来的, 但又未弄清

浅谈设计与生活

张晓珂 (河南省许昌学院美术学院461000)

摘要: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 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是科技物化的载体。设计充斥在我们生活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 是人类的创造性的活动, 是对生活方式的探讨。设计最终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 让生活更轻松、更舒适、更值得享受。设计不仅是为了人类生活, 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更合理地生活。

关键词:设计;生活;物质;精神

“艺术, 不只是生活的表现, 还是生活发展的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 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艺术设计作为艺术、技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当黄河流域的半坡人把鱼纹刻在陶盘上时, 当秘鲁的先民把绳子打成一个一个节时, 当文森特·凡高说, “如果生活中没有某些有限的, 某些深刻的, 某些真实的东西, 我们就不会留念生活”时, 设计与生之间就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也正是那些多姿多彩的设计, 让生命更令人眷念。

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 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 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 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是科技物化的载体。设计既是文化现象也是商业现象, 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形态的延伸, 它与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形态密切相关, 目的是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

从人类的进化来说, 创新是做人之道, 是人类进化的动力, 是极端必要的。“不妨试想一下, 要是半坡村人光知守而不知变, 要是咱们的先民都光知守而不知变, 那么直到今天, 茫茫神州还是不计其数的半坡村, 哪会有灿烂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执一不二, 光知守而不知变, 不求变, 不善变, 是极不适宜于做人之道的, 尤其是在多变激变的20世纪80年代。

从人类文明的起源来看, 设计与艺术在人类早期的活动中是融为一体的, 我们很难区分出早期的工艺形态和艺术形态。设计其手法应在残破的外壳与完整的内核之间造成不同质地、颜色、形状的对比这一要点, 因而完全失去隐喻的内涵和外在的形状美感, 使外圈残柱变得纯属多余。

还有一例是设计者曾自撰短文介绍于报刊的KTV包厢设计。其特点是打破一般“软包”常规, 用地毯与仿红砖壁纸将四面墙做成残垣断壁状;最使设计者“得意”的是其“棚面造型创意”:深蓝色乳胶漆天花板贴着有机银镜片做的星星月牙, 下面用四根带皮原木撑起一个金字塔形空架象征屋顶梁, 架下用铅丝织了一张大蜘蛛网, 网上再放一只橡皮泥做成的大蜘蛛, 我想读者诸君即使不看该文的配图或设计实施后的实景, 闭目想象一下也就可以知道在灯光半熄的使用中, 这间KTV包厢会给顾客造成一种什么样的感叹与心境了。残墙破壁、顶上透空的屋梁和蜘蛛, 不正是许多文艺作品中渲染衰败、凄凉、荒芜气氛的典型场景吗?外国人对此景色会反应如何我不敢妄加猜测, 但我知道一般中国人的心理对比是难以产生“愉悦”、“轻松”、“怡然”之类良好的感觉的。因此也便可以推测乐于在此间包厢消遣、享受的顾客不会很多, 肯一再光顾的就更少。说到这里, 想起了前些年曾在报上看到的一篇报道, 说是巴黎出现了一间特意装修成厕所形式的餐馆, 客座是马桶, 盛食用痰盂, 伴餐音乐竟然是便后冲厕的放水声, 落成之后不少猎奇者前来光顾, 生意还挺不错。当时慨叹外国人之心真是不可理解, 莫非以臭 (在这里是由视、听觉引起的幻嗅) 为香, 倒行逆施又要成为新时尚了?作为艺术, 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 一开始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 原始艺术最明显的特征是艺术和实用相结合。当原始的先民们拿起石头进行打磨时, 设计也就在此刻诞生。工具的制作就是一种伟大的设计, 它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石器由此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艺术品、最早的产品设计。因此, 我们将设计定义为一门艺术, 一门审美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设计艺术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 是一种可以改变生活的艺术。设计房子, 用来遮蔽风雨;设计仓库, 用来储存粮食;设计衣服, 用来御寒遮羞;设计车辆, 用来代替步行。设计装饰美化生活, 生活又促进了美的创造。设计就是生活, 生活的中心是人, 设计以人为主体, 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过程。

设计充斥在我们生活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 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 是对生活方式的探讨。设计是超前的, 是对未来的筹划, 是知识经济转化的一种表现形态。设计艺术的发展与工业生产、科技进步、城市建设、民众生活等诸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设计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 目的是为人创造更合理的生活方式, 它从来都是为了人类生活而服务的。人是这个文明社会的创造者, 是设计的执行者, 也是设计的享受者。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本能表现, 也是人类进行产品设计的尺度和标准。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 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 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 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 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 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我们在生活中所用、所看、所制作的都是由设计完成的。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动, 设计促进着人类审美意识的提高, 进而形成文化素养较高的社会环境, 好的设计创造着符合人类生理、心理需求的环境, 通过可视化表现到具体化的过程, 搭建起人、自然而几年过去, 无论从报刊或者出国归来的人们口中, 都未获悉此类装修在哪国正大行其道的消息。甚至有去过巴黎的专业设计人士曾特意寻访后回来说找不到这家餐馆, 想必是早已关门或改装了。可见即便是外国, 猎奇猎得离谱者也有限。

悖乎公共正常心消费理、习俗和生理反应的设计, 终究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饭桌上放苍蝇或卧榻边摆蛇蝎标本之类的设计, 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高品位、上档次”、“独领风骚”、“独运匠心”的创新, 更不值得效法与推广。作为设计师应该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 必须以人为本, 倡导生态设计或者说绿色设计, 体现设计师的道德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对民族传统的设计元素合理的利用与继承, 同时把握时代脉搏进行创新设计迫在眉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城市高楼林立, 室内设计市场也在迅猛发展, 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更高的专业素养, 来满足各层次的年龄阶段市民的需求;但是目前业内多数的室内装修设计都属于抄来抄去、东挪西借的性质;不失规矩, 不无由来;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 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状, 浅谈设计师应该摆脱那种“原始”的生搬硬套, 重视合理利用民族传统的元素设计, 并结合现代设计的审美趣向进行创新设计, 只有那样我们的设计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并走在时代前列。

关键词: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守旧,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授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篇4:唐玄宗:创新与守旧

开元二年二月初一日,长安城内主管天文事务的官员向唐玄宗奏报,预计在当日发生的日食没有出现。重大天象的误报无疑是一场因历法讹误而发生的严重事故。

然而在公元714年的长安城,没有官员因为一次“未遂”的日食受到处罚。相反,宰相姚崇用一份语气热烈的奏章向皇帝表示祝贺,并建议将此事载入史册。玄宗皇帝答应了这个要求,此时距他正式登基不足二十个月。

回顾唐玄宗的即位,也与一场不期而遇的天文事件有关。公元712年秋天,一颗彗星划过夜空中据说是象征皇帝的星座,促使睿宗皇帝决定以退居二线的方式攘除一场可能不利于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灾难。睿宗的突然退位,使自己踌躇满志的儿子与野心勃勃的妹妹之间久已存在的矛盾骤然激化。新即位的唐玄宗率先出手,发动了长安城近七年内的第三起宫廷政变,太平公主被迫自杀,由此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由女强人左右中枢政局的状况。

然而唐玄宗很快发现,帝国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自武则天时代结束后,帝国的政治走势并不明朗。奢靡荒淫之风弥漫宫廷内外,朝堂上下充斥着野心家与投机分子。经济固然没有崩溃,但自然灾害频发,因土地兼并造成的农民逃亡逐渐增多。西边的吐蕃、北面的突厥乃至东北方面的契丹不时骚扰边境,有时甚至发动大的进攻,而帝国的军队并没有经常取胜的把握。

现实的混沌与不安往往会促使人们回忆历史,强盛开明的“贞观之治”在8世纪初引发了普遍的追慕,希望朝廷恢复“贞观故事”的呼声不绝于耳。史官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就是此种时代氛围的集中体现。这部以对话为主的著名史书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将太宗君臣的主要政治观点编排为一本极便翻检的手册,被后世统治者奉为圭臬。作为全书纲领的首章《君道》,开篇文字是一段太宗的独白,核心思想是君主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以避免骄奢。此时《贞观政要》还没有面世,玄宗却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向太宗皇帝看齐之决心,符合了多数臣民对他的期待。

仔细观察唐玄宗君臣的施政风格,我们确能发现“开元”与“贞观”的某种相似性。唐太宗不是事必躬亲型的统治者,他认为帝王的励精图治应体现在对于总体政治秩序的哲理化反思与把握之上,而不应过多干涉本应由各级职能部门负责的具体事务。唐玄宗也不愿介入具体事务,当宰相向他汇报关于一批中低级官员的任命问题时,他以默然不应表示不满。太宗朝的政治决策过程比较透明,史官对君臣的讨论过程据实记录,谏官等得以随时提出意见。高宗朝的密谋政治兴起后,决策活动日益神秘化。及至开元年间,著名宰相宋璟立主恢复贞观旧制,使得史官与谏官的地位再度得到重视。

玄宗君臣的努力,让权力表现出对政治程序的一定尊重;而皇帝远离具体事务,使其日常行政得依律令而行。武后、中宗时期,当政者为一己之私而进行的短期操作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权力运行蛮横且没有章法,其结果是政治秩序日渐紊乱。玄宗则采取一种比较克制的态度,使得一种能让大多数官员感到稳定与安全的政治气氛重新回归朝廷。

唐玄宗还从太宗那里继承了重视经典与学术的传统。太宗经常与臣子一起举行文学化的宴会,君臣如诗友一般共相唱和,并由此构成一种仪式化的君臣交际形式。武后、中宗时代的宫廷文学活动更为兴盛,但风格却大相径庭。一批工于诗文的文人以倡优形象进入宫廷,皇帝、皇后甚至妃嫔喜欢以裁判者的身份凌驾其上,更乐于看到他们为争宠而争风吃醋。

玄宗同样喜欢有才华的臣子,但对他们比较尊重,“翰林学士”这个一度沦为吹鼓手的文士群体在唐玄宗时代开始发挥智囊作用;当他们在宫中连夜起草诏书时,玄宗有时会如朋友一样去看望他们并赐予饮食。这个传统为唐朝后期的帝王所继承,翰林学士也从皇家的高级文化侍从变为帝国中枢政治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当七岁的神童李泌因为才思敏捷而被送入皇宫时,玄宗对其才华大为叹赏;但他没有把这个孩子当做宫廷中的玩偶,而是将其送出长安这片是非之地并保障他专心读书。很多年后,已成长为一位传奇政治家的李泌回到御座之旁,先后辅佐三位皇帝平定了两次危及帝国生存的巨大叛乱,并通过建立包括大食、回鹘、南诏在内的国际联盟有效遏制了吐蕃政权咄咄逼人的攻势。玄宗的知遇与培养,成为李泌报效其子孙的巨大动力。

在恢复“贞观故事”的号召下,唐玄宗以拨乱反正的姿态,使得帝国的政治空气从之前的紧张乖戾迅速走向宽松平和。在意识形态方面,玄宗重新确立了以儒为主的治国理念,不仅自己撰写了《孝经》,还通过各种手段宣示皇帝与诸亲王间“兄友弟恭”的和睦状态。不过,他并没有清算给予武则天统治巨大帮助的佛教,对作为李唐皇室祖先的老子也同样尊崇有加。出入皇宫的,既有来自印度、深通密法的高僧,也有隐居深山、修炼长生之术的张果老一类人物。唐玄宗对于宗教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但将某种宗教兴趣推向极端却不是他的本性,这一点与太宗颇为相类。

然而,“开元”绝不是对“贞观”的简单克隆。对于各种自然界的“祥瑞”,太宗明确表示厌恶并明令禁止上报,玄宗却不惜借用日食预报的失败来证明君主的德行已经感动上苍。从高宗时代开始,在唐初一度低落的谶纬意识重新发酵。渐渐地,人们对皇权中的神秘性因素又津津乐道。面对这样的社会心理,玄宗君臣并不能免俗,其实他们对自然现象与政治更替的联系并不真正相信。玄宗与姚崇在开元初年围绕“祥瑞”与“符命”不止一次的“合作”,实在是一种刻意的政治表演。我们由此能够观察到玄宗施政风格迥异太宗之处:为达目的而进行的变通较之对价值理念的坚持更占上风。

贤主

作为中国历史上贤明君主的代表,唐太宗身上表现出的理想主义气质深合儒家的标准,他一生都在致力的事业似乎在于把来自实践的政治智慧凝练成一种道德性的规范,并试图为政治手段赋予超越性的价值含义,在保障君主行为有效性的同时去除虚伪性。唐太宗推崇以仁德信义治国,统治技术不是他关心的重点;他最倚重的宰相房玄龄执政十余年,一方面使海内晏然,另一方面却没有突出的政绩可资纪念,被史家认为是达到了宰辅的最高境界。

相形之下,唐玄宗对道德化的政治理想不感兴趣。高宗朝以来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比玄武门之变更为漫长险恶,使玄宗对政治的残酷有着更为真切的意识。唐玄宗对确保统治牢固与帝国繁荣充满强烈的欲望,他认定这些目标只有通过精密有效的手段才能实现。这种手段不仅表现为更为灵活但却不那么合乎理想形式的政治策略,更集中体现为一系列高效的制度安排。这注定了玄宗朝的一系列施政举措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唐玄宗统治时期,财政经济事务始终得到高度重视。当时私铸钱币之风非常兴盛,很多商人在江中锚泊的大船上开炉鼓铸,惊涛烈焰,蔚为壮观。玄宗向劣币开战,强令对市面流行的劣币收缴重铸,结果引起交易者的恐慌,反复几次后终觉难以推行。不过,帝国的财政基础还是通过另外两项措施得到了强化。第一项措施被称为“括户”,即由政府清查那些因各种原因隐匿逃亡的人口,用既往不咎的宽宥政策与各种优惠措施鼓励他们重新登记户口,恢复为国家纳税。第二项措施为改良运输方式,以保障来自南方的赋税与粮食能以较低的成本安全运到帝国的政治核心区关中与洛阳,具体办法是把以运河为主体的运输线分为数段,每段设置中转储备仓库,根据各段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化长途运输为短途运输,人称“节级转运”。

这两个措施在宇文融、裴耀卿等一批财政精英的主导下得到顺利实施,但因为其中一些人操守不佳,又因为他们的政策初衷是增加政府税收而非减轻民众负担,因此长期被后世冠以“聚敛之臣”的恶名。但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朝廷才足以支持频繁的对外战争以及长安城日益庞大的支出,玄宗也并不十分在乎他们是不是“君子”,因为现实的考量决定了皇帝必须倚重他们。

开元时代的另一项重大突破是完善了官员的选拔任用机制。唐朝虽然实行了科举考试,但通过考试的人仅仅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是否能真正获得一官半职还要经过另一轮选拔,即铨选。有资格参加铨选的还有另外三类人,即高级官僚的子弟、表现优秀的低级公务人员以及原任期已满等待新职务的前任官员。随着有资格做官的人越来越多,僧多粥少的情况愈发突出。

开元十八年,侍中兼吏部尚书裴光庭在此前各项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北魏的历史经验改进选拔办法,规定中下级官员任满后不论政绩如何必须立即停职,间隔数年后方能再参加选拔;如无犯罪等重大问题,一律向上升迁,并根据此前的考课结果决定升迁幅度。这个名为“徇资格”的铨选制度在不增加职位数量的情况下使得国家机器在事实上迅速“扩容”,从而把更多的官员预备队稳定在体制内。此外,国家还根据需要创设一些特种考试科目,为那些不甘心论资排辈的才能优异者提供了快速上升的绿色通道。唐玄宗还命令中央官员与地方官员交流任职,从而锻炼他们更为全面的政治能力,并对俸禄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开元以前,各级政府都有一笔名为“公廨本钱”的款项,政府以之为本金发放高利贷,以利息支付官员俸禄。唐玄宗下令将官员俸禄改从国家税收划拨,使得整个官僚体系的运行更加合理化。

如果说以上的变化都发生于具体领域,那么一项涉及政府运行方式的根本变革则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分职设官”是中国古老的政治传统,每一项具体的事务都由专门的行政部门负责,国人熟悉的“六部”制度就是如此。官员进入了某一岗位,他的职权边界是具体而明晰的,在此之外的事务不需他负责。此种制度可以说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但却无法保证“事事有人干”。制度规定的事务处理体系必须保持稳定,但社会和政治形势千变万化,很多新出现的行政事务往往不能迅速找到一个对应的职责部门,必须由多部门共同负责。一旦多个平行部门介入,配合就成为问题,难免出现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状况,效率很难得到保证。

唐玄宗是一个务求实效的君主,他不能容忍官僚体系因自身结构的制约而影响效率,一种名为“使职差遣”的制度被推广开来。为了完成一项确定的任务,皇帝指定一名官员作为自己的代表全权处置,于是一大批名为“××使”的官员由此成为王朝统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这类官员称为“使职”,他们官阶可能很低,原本负责的事务可能与临时承担的任务没有任何关系;一旦“使”字加身,立即具有凌驾于体制之上的巨大权力,所有与之相关的官员都要服从他的调遣,这使得办事效率空前提高。最重要的“使职”集中在经济与军事事务方面,唐玄宗正是依靠这个制度完成了诸如“括户”与建立“节级转运”之类的非常规任务,而驻守边境的“节度使”则能更有效地调动各种战略资源,由此取得边境战争的一系列胜利。

“使职”本来是临时性的,任务完成即行解职,后来逐渐固定化,并成为官僚机构的主体,甚至连宰相也使职化了。唐初规定,宰相由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集体担任,但至玄宗时代,三省长官未经过皇帝特别授权已不能行使实际的宰相职能,而获得授权者则可能是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使职差遣”标志着中国古代行政体系的编制原则从以职能分工为中心走向以事务统筹为中心的新时代,这一点基本上为以后的宋代完全继承。

如果说“贞观之治”的出现更多的得益于唐太宗对其卓越政治才能的哲理化发展,那么“开元盛世”的繁荣则根植于唐玄宗在治理手段方面的不断创新。唐玄宗政治的现实主义底色也使得他总是对那些圆熟干练、富于行政才能的官员抱有特殊好感。“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虽然声名狼藉,但很多人忽略了他是一个能干的政府领导者,在处理复杂事务方面具有旁人难以揣测的老辣与周到,致使素怀不臣之心的安禄山对他也十分忌惮。正统历史学家喜欢将唐玄宗的成功与一系列“贤相”的辅佐联系起来,但这些“贤相”中的许多人并不完全符合儒家意识形态的期待,精明的政客与富于手段的实干家方是他们的主要形象。玄宗正是和他们一起,开创了开元时期的繁荣局面。

创新

唐玄宗对于创新治理手段的热情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繁荣,还导致了一系列成文典章的集中出台,这为后世学者认识唐帝国的运行提供了第一手文献。但学者们发现,有些典章中记载的制度显得过于完美,以致令人怀疑它是不是真的能得到执行。通过对敦煌文书以及其他材料的系统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开始支持这种怀疑。以均田制为例,历史上最为完备的均田制度成文于开元末期。这份文件详细规定了一个自耕农如何从政府那里获取田地、政府如何在他六十岁后予以收回并重新分配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细节。但在事实上,当时政府已没有足够的田地可以分给农民,均田制已趋于崩溃。唐玄宗时代制度文本与现实的差距究竟反应出什么信息呢?

帝制中国的各种制度在秦汉时期发展已到一个十分完备的阶段。在其后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复杂的历史进程催生出一批更为实用、更为高效的新型制度,入主中原的胡人也把来自游牧部落的习惯引入其中。但是秦汉制度并未废除。久而久之,新、旧、胡、汉制度相互叠加,形成一种特别复杂混乱的局面。以官名为例,南北朝后期就形成了职事官、散官、勋官、将军号等几套互不统属的系统,其渊源各异,内涵不同。

从西魏北周时代开始,中国西北部的政治家们开始率先对制度进行整合;及至隋朝统一全国,此种整合已粗具规模。唐代继续这一努力,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治体系运作得十分有效,职事官、散官、勋官等官名体系被集合在官阶制度下,成为标志职权、资历、功劳等不同信息的完整符号系统。但唐玄宗对此似乎并不满足,他下令由宰相领衔编写一本名叫《唐六典》的大书。这部书将玄宗时期的所有体制内官名囊括其中,详细考证了每个官名的历史演变,并标明其现在的职权、品级等各种内容。史学家对《唐六典》寄予了高度的重视,将其视为一部唐代政治制度的百科全书,但又对它的编制初衷困惑不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大唐帝国的行政法,但更多人认为《唐六典》是一部“礼书”、一部儒家经典《周礼》的唐代版本。

《周礼》一书据说是反映了西周时代的职官制度,现代学者多数相信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生的理想化记录。这部书把诸多官职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大系统,为每个官职赋予了一种超越实际政治功能的神圣意义。唐玄宗显然是要把这种神圣性引入到唐代的职官制度之中,但却使编纂者们感到万分为难。唐代官制在结构上与西周的六官系统没有任何相似性,且它的组织原则是经过现实政务运作的无数淬炼后形成的最优结构,本来就不是为了体现某种先验的政治理想。在更换了几任主编者后,《唐六典》由李林甫领衔完成,最终采用了以尚书省六部附会周礼六官的折衷做法。但我们在这部书中,却很难看到开元时代新出现的那些最有意义的变化;作为其论述核心的三省六部制与帝国政务的实际运行状况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三百年后,《唐六典》勾画出的政治理念打动了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皇帝,使他决心以这部唐玄宗时代的政治经典来整顿北宋的政治秩序。不过有趣的是,当时在北宋政治生活中发挥实际功效的,恰好是自唐玄宗时代发达起来的“使职差遣”系统。

唐玄宗的编纂典章的用意由此清晰起来。虽然唐玄宗对于道德化的政治理想不感兴趣,但不妨碍他通过制度建设去追求一种富于秩序感的超越性政治理念。这种秩序感具有强烈的形式主义色彩,与玄宗皇帝作为艺术家的浪漫气质息息相关。他还下令编纂了《大唐开元礼》,儒家的礼经从此不再直接指导大唐臣民的礼仪活动,一切都要以《开元礼》的规定为主。唐玄宗晚年益发喜欢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释放这种秩序感,例如改“年”为“载”,改“州”为“郡”,背后都有一套烦琐而精致的说辞。但无论如何,唐玄宗庞大的典章编纂计划成为唐代文化魅力的重要来源,许多后来人正是通过这些纸面上的精致文字来想象一个也许并不那么绚烂的盛唐。

不幸的是,唐玄宗陶醉于他营造的政治秩序感中,这使他对待实际政务的现实主义态度逐渐失去理性的指导。玄宗从未像唐太宗那样把“节俭”内化为君主的行为规范而仅是一种政治策略,这导致他在局面稳定后迅速走向奢靡。对宰相的信任变成了皇帝怠政的借口,导致了李林甫、杨国忠的长期专权。“使职差遣”的推广虽增加了政府的效率与收益,但并未建立起相应的监督与制衡体制,其恶果之一就是节度使职权的迅速膨胀并逐渐军阀化,这为其后安史之乱的爆发与藩镇割据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巨大的繁荣与一夕而至的巨大灾难,这是唐玄宗时代留给后人的巨大感慨与疑惑。然而如果我们将目光移至更为广阔的时段之中,玄宗时代不仅在唐王朝的历史中具有转折意味,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进程同样如此。在他之前,中国古代文明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分裂与战乱之后浴火重生,秦汉时代质朴有效但也冷酷森严的政治与社会形态已经远去;在他身后,印刷术开始普及,能够识字读书的人益发增多,科举制的不断完善扩大了社会的流动,国家对民众的直接控制开始放松,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事物在唐代不断涌现,统治者仅仅靠总结过去的经验已难于应付。唐王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劫难后还能存在近一百五十年时间,玄宗时代治理手段的创新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果再考虑到北宋与中晚唐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些重要连续性,这种创新的超前性就更为突出。然而,唐玄宗对理想秩序的追求没有促使他为新创造的治理手段寻找一套精致的意识形态解释,而是使他执着于对既有制度进行诠释与提升,并展现出相当的复古主义倾向,其结果是使唐代制度成为后代政治人物的楷模之一,其后果则显得益发复杂了。

篇5:【热】创新与守旧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新与守旧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类需要创新,不能守旧。守旧,会让人类进步的脚步减慢;而创新才能保证人类的进步。创新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就拿滑滑板来说吧,最近我们楼的孩子都爱上了滑滑板,滑板的样子五花八门,它们的形状不同,功能也不同。比如我的.,就是一个速度型的滑板。在玩碰撞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个同学经常撞我,因为他的滑板是攻击型的,所以我撞不过他,经常“坠板”;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他总是用一个招式,于是我苦思冥想,终于创编了一个专门对付他的招式。一次他又来撞我,我灵活地向旁边一闪,躲过了攻击;趁他还没反应过来,我迅速把滑板向他侧面一摆,他被我撞倒了,可他似乎并未发现我的改变,招式还是一成不变,所以每次都输。一点点的创新使我屡战屡胜,即使游戏也需要创新。

篇6:创新与守旧优秀作文

对于这两种思想,都有着非常典型和伟大的代表人物。大神学家圣多玛斯.阿奎那,创下的天主教传统理论,成为中世纪的正统思想;文艺复兴以来天赋人权学说举世瞩目,可以说“因循守旧”思想推动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而从古至今科学家们时刻都没有停止研究,中国蔡伦造纸术将文化文字化,西方牛顿爱因斯坦的设想和定律直观地促进了工业革命,“开拓创新”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无疑推动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

由此看来,这里的“因循守旧”和“开拓创新”并非带有褒贬差异,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同含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但其实每个选择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为何会有“因循守旧”、“开拓创新”这样不同的选择呢?可以说,他们自身有不同的经历,对人世生活有不同的理解。阿奎那生活在13世纪意大利一个典型的望族家庭,自小接触农奴和上层统治阶级,他在被送往卡西诺修道院后,意识到统治离不开思想,于是苦心学习神学,在晚年编著完成《神学大全》。阿奎那选择了人文领域去学习,是因为他看破人民的思想底线和统治工具的重要性,所以他开辟了天主教传统理论。与此类似牛顿生活在工业萌芽时期,自小也有小发明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科技关系到工业、交通等各领域发展,科技与生活、经济的联系,从而经刻苦钻研创下力学三定律。

因此,对于“因循守旧”与“开拓创新”应以辩证的角度去思索与发现,当我们发现各有所取的时候,不妨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因循守旧”重在人类的思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开拓创新”重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忽略两者的任意一点,都会使另一方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两者的相辅相成,必将使另一方的发展有质的飞跃。不难得出结论,其实是思想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Jucunda 修女面对无数饥饿儿童与动辄数十亿的火星计划提出的质疑,源于她一颗慈悲的饱含探求精神的心灵。但也正如Stuhlinger 博士所言,科技与生产力的进步,最终必将回馈于全人类。所以我相信,未来社会必将兼顾发展人文和科技,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篇7:语文教师的“创新”与“守旧”

守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本体,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追求。从李希贵校长的演讲中得知,在北京第十一中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表,最主要的是“学生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成为自主的发展主体,按照“自己的样子来发展”对比按照“统一的样子来发展”,教育的真伪立即可辨。守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也就守住了教育的真谛;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也就离“真教育”又近了一步。

守住语文学习的规律

也许是20世纪70、80年代对语文教学效果一个“少、慢、差、费”的评价,语文教师陷入了恐慌和迷惘之中。追求一种“有效”甚至是“高效”的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然而“欲速则不达”,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才发现汉语,作为母语,她是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的。守住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学习“少、慢、差、费”的现象。钱梦龙老师和于永正老师分别阐释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观点,让所有语文教师知道,只有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活动出发,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钱梦龙先生说:“语文课主要是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实实在在教学生阅读、写作和听说;第二件事,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人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使语文教学真正发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守住语文教学的规律,也就是守住了“真语文”。

守住中华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华夏儿女走过了五千多年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骄傲。到了现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慢慢丧失了曾经积淀下来的民族从容,变得浮躁起来,阅读、学习也逐渐变得“功利”和“肤浅”。中华传统文化在这样的发展中变得尴尬起来,只能当作一个个“例子”被肢解,用来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而民族文化应有的“文化熏陶和濡染”的涵养作用逐渐弱化。“真语文”基地学校展示出来的“诵读”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魅力。守住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是守住了语文学习的“根”。

守住“学生为本”、守住“语文学习规律”、守住“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是守住了语文教育的“真”。在坚守“真”的同时,语文教师可以跟上时代的节拍,进行创新,语文教学才能走上“阳光快车道”。

改进语文学习的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能让语文学习变得快乐而高效。特别是小学语文更应该改变方法,让课堂变得有情、有趣、有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够不断获得生长。曾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然而给学生一杯水终究是一杯水,让他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帮他们找到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河,尽管这条河弯曲多折,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一定能够享受到河流的清凉和乐趣。

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有观点认为:以前“学习是孩子的全部世界”,现在“全部世界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宽泛,不再像以前那样拘泥于“书本知识”,不拘泥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学只有拓宽学习的渠道,才能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

篇8:季琦:只创新 不守旧

正是这样一位“没常性”的大老板,却偏偏把自己创立的每个企业都经营的风生水起,他为中国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习惯性创业者。

季琦曾与沈南鹏、梁建章等人创立过携程网,后来又办起如家,再后来又开始捣鼓起汉庭商务连锁酒店,而最近,他又从汉庭CEO的位子退下来,将CEO大旗交给张拓。

季琦自已承认“没常性”,但偏偏有创业的惯性,他为中国创造了一个新名词——习惯性创业者。

如家思路

继携程网和如家之后,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季琦又发现一块处女地。

商务人群日益庞大,消费潜力惊人,廉价的经济型酒店掉身价,而传统三星级酒店设备老旧,中端商务酒店成为空缺。

商务人群的消费观念明显区别于其他消费群体,包括品牌忠诚度、信息获取渠道、消费选择的影响因素排列、对生活品质的中高要求等。因此,将酒店建于城市商业中心的标志性区域,把每间房的定价比如家提高100元左右,就能使得客户感觉到不一样的身价。

看中这一市场后,季琦义无反顾地离开如家,独资创办并经营汉庭酒店。起步于中端商务酒店的汉庭,成功塑造了一个与如家、7天等低端经济型酒店不同的市场形象,中端定位分明,先发优势明显。

但是,季琦也清楚地知道,中档酒店不能成为汉庭的主打产品,真正能够帮助自己快速融资,快速盈利的,还是与如家定位一样的快捷酒店。

汉庭很快将市场细分成三个等级,先后成立汉庭快捷和汉庭客栈(现更名为海友客栈),意图覆盖整个市场。

现在的汉庭,也带着浓厚的如家情节,两次成功融资,让汉庭得已迅速扩张。4年时间开出200多家门店,足以让他的对手感到恐惧。季琦认为,并不是他发展得快,而是传统行业发展的太慢。

IT精神

季琦始终忘不了自己是一名IT人,不论是携程,还是如家,或者后来的汉庭,其经营方式始终饱含IT精神。用季琦自己的话来说,IT精神特别适合创业。

带着IT精神去做酒店,这就注定了他的如家、汉庭会与传统型酒店行业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的本质不同。

当年的如家,从诞生起就是为资本市场的需要而设计,清晰定位,快速扩张,闪电上市,令传统酒店措手不及。

如今的汉庭,季琦也有与众不同的成本与服务设计。

季琦对汉庭核心价值的定位非常明确:睡好觉、洗好澡、上好网,话虽朴实,却很实在。

在汉庭的每一个门店,都能发现这句话的影子,例如汉庭的枕头,一面是荞麦的,一面是海绵的,这对于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有颈椎病的人来讲,是很人性化的设计。

季琦对于节约成本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装修方面,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是,汉庭淋浴房和座厕间有一个九十度夹角,省下一扇门,季琦还为此项设计注册了专利。

在服务方面,在一个客人住的几天里,原则上不更换床单,既节水,又节省打扫客房的时间。另外,海友客栈还不提供洗漱用品和拖鞋,并有专门的贩卖机,这样不仅环保,还节省物品开支。

在人力资源方面,由于有经验的店长资源稀缺,季琦发现,通过有经验的老店长经营之后,该门店即便换上新店长,也还是会保持相当高的入住率,因此,汉庭通过新老店长的人员调动,既为酒店增加客源,又节约人力资源开支。

节约成本,却并没有节省服务,免费上网、打印、复印、传真等服务,让商务人士觉得非常实用,汉庭还率先使用昂贵的3M清洁剂,为客人打造更加清洁、健康和环保的酒店环境。

也正是基于这些理念,今年第二季度,汉庭入住率超过95%。虽然没能及时上市,季琦却并不以为然,并准备在明年新开300家酒店。

上一篇:个人改进措施下一篇:图书馆下乡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