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2024-05-08

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精选8篇)

篇1: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设备的管理与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开设《电机及其应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及其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电力电子与电机调速技术应用》等核心课程以及电工电子技能训练、工厂电气控制实训、PLC应用技能实训、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等实践环节考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及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AUTO CAD高级绘图师”证书。

该专业学生可在电工实验实训室、电子技术实验实训室、供配电技术实训室、工业检测技术实训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和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实训室进行一体化教学。学院拥有实训实习车间,学生可以进行电工综合实训。该专业学生在三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就业岗位群大,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

篇2: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75年,是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兴电子信息业基地——新乡市。学校前身是新乡市重工局职工大学,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河南机电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7年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立项建设院校”。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学校现有平原路校区和宏力大道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988.9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4.0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6.6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758人,设有15个教学系(部),50个专业,形成了以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旅游、艺术设计传媒和文化教育等多专业类别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国家级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2个;省名牌建设专业1个、省特色建设专业6个,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1个、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

学校现有教职工698人,专任教师46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

务的教师167人,其中教授3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45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专家2人,省职教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8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18人,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28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

学校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值7586.99万元;馆藏适用纸质图书78.9万册,电子图书1800GB,电子资源数据库11种,中外文期刊1500种,建有设备功能齐全的电子阅览室和视听系统。建立了112个各类实验室、实训基地,其中,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数控技术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等3个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实训基地。拥有包括河南新飞电器集团公司在内的155个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学校良好的师资队伍、图书资料和实习实训基地为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多年来,学校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2+1”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有较大影响,被教育部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近几年,学校在“订单”培养方面又进行了深入探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济源钢铁集团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与学校实行订单式培养。卫华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和奖扶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丰硕,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和河南赛区一、二等奖,在河南

省专科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中连续多年获得团体和个人第一。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员参与,带着感情抓就业”的工作理念,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突出。自1999年以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年在省内乃至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连续12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9月,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专科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求是、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进行深入报道。2011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篇3: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自从教育部颁发《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 等文件之后,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认真学习, 不断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本着能力本位原则, 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基础上, 自觉主动地降低理论教学的深度和难度, 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内容。使我国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的要求比重普遍达到40%~45%或55%~60%之间。 (2)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有些学校不是达不到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 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做一深入研究, 使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得到深化。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就高职院校的实践环节教学问题, 与多所高职院校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进行了沟通, 并通过对网上30多所院校的精品课进行浏览, 重点选择了几所高职院校做了具体分析, 特别是对这些院校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发现这些高职院校存在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1. 对一些概念区分不清。

比如实验、实训、实习概念区分不明显, 时常互相替代。许多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 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内容区分不清。如某高职学院的培养计划里, 在“实践性环节安排”栏目上没有出现“实验”一词, 但在“教学各环节学时比例表”栏目上, 却见到“实验课”占总学时的统计。仔细对照后发现, 他们把“实习”、“设计”、“实训”等都算在了“实验”栏目里了。由此可见, 该校们把“实验”作为“实习、实训”的同名同义词了。有的是省略了实训项目, 把实训的内容让给了“实习”;有的是省略了实验项目, 或根本没有安排实验内容;还有的是把所有的实践性教学统统都称为实习。

2. 实验、实训、实习计划安排不能有效落实。

课题组在与一些院系领导交谈中发现, 许多培养计划落实不了, 只有计划没有落实。比如某校旅游专业的旅行社实习, 年年都有计划, 但年年都没落实。当然落实起来有很大难度。哪个企业能接收这么多的学生?很多情况下只有在校内搞实验、实训, 但更多的学校在校内又缺乏实验实训基地。由于投入不足, 设备完好率低, 不具备完成实验实训条件。有的是校外实习过程管理不到位, 学生半途终止。比如, 有一所学校的酒店实习, 计划安排半年的酒店实习, 学生只干了两个多月就跑了一大半。课题组在调研时询问学生得知, 某校的旅游专业大纲上的“旅行社导游模拟”等环节在实训时从来没有落实过。

3. 实验、实训、实习没有大纲 (指导书) 或大纲粗糙。

课题组通过网上对一些校内建设的精品课浏览时, 发现没有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课程随处可见。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制定完备的实验、实训、实习大纲 (指导书) ;有的甚至没有大纲;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有文字大纲, 但内容不具体, 缺乏必要的内容。

4. 实践教学改革内容有名无实。

我们在各种材料中经常看到诸如:“改革了实践教学内容, 减少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 增加了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用性实验、实习、实训等”, 但在真正的操作环节上却“缺斤少两”, 有名无实。

5. 双师素质教师缺乏或质量低, 达不到实验、实训、实习的实际要求水平。

比如, 许多院校的双师素质人才凭证是用教育部委托培训基地或中心举办的假期双师教师培训结业证书。课题组就这一问题专门询问了几名获证教师, 他们参加了三到五天的培训, 听了几位专家的授课就算结业了。连获证教师都觉得这双师型教师也太简单了。

总之, 课题组调研时发现的问题很多,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落实, 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加以改正。

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内容

1.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总体框架。

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环节这项工作许多院校都在做, 但问题出在研究不深入, 内容不全面, 概念不准确上。因此这项研究重在改, 贵在新, 要点是符合实际需要。课题组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专业多年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提出了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中强调, 人才市场上的岗位需求应与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一致。在这样的基本思想指导下进行实践环节的改革才能符合实际, 不走弯路。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课程体系, 二是实践教学体系。我们从实践教学体系往下分解, 实践教学体系要有“四化”支撑。即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规范化, 培养计划、大纲等教学文件标准化, 实践教学安排制度化, 实践环节管理严谨化。在这样四个方面进行要求的基础上实施具体改革。改革的内容从规范化入手, 分为三个环节:实验环节、实训环节、实习环节。然后在标准化的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三个环节进行分行教学, 在严格的管理制度安排下逐步实施, 最后在严谨的管理下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2. 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的内容规范化。

何谓“内容规范”?课题组在调研时发现, 许多院校在实践环节的名称上不统一, 在名称和内容的理解上不一致。如实验、实训、实习如何区分?为此, 我们首先做一定义。

所谓“实践教学环节”是与“理论教学环节”并列的。一般来说, 它包括理论教学环节之外的一些教学安排。如:军训、公益劳动、实验、实训、实习等。

“实验”, 即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者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活动, 以验证这种理论或者假设的真实性。从这个定义分析, 实验又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两种。验证性实验是对学到的理论进行操作验证。设计创新性实验是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思维, 并提出一种假设, 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的真实性。后者也称为开放性实验。我们高职院校进行实验教学, 就是要对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设计创新性实验。即进行开放性实验, 以便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训”, 即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学生放置在真实 (或仿真) 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实际操作练习, 使之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这种操作练习可以是阶段性的, 可以是随着课堂教学随时进行的, 也可以是完成一个或数个教学单元后进行的。实训的作用是为了把讲到的技能练习一下, 及时让学生掌握。一般来说, 实训较多地要求在校内完成, 以便做到随时随地进行。

“实习”, 即把学到的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放到实际工作中去运用, 以提高熟练程度, 锻炼工作能力。由此可见, 实习更强调实践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 它往往是在几个教学单元或者某一门课程完成后, 到生产实践环境中进行的的职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实习”一般应该在校外的真实环境中完成。

根据这样的概念划分, 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管理时, 就要分清分细, 逐项开展,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3. 教学管理文件标准化。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 许多学校实践环节没有大纲或指导书。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在制定教学文件时,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名词规范, 认真撰写分步骤实施的教学大纲和专项实践环节指导书。

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学制三年, 实行2+1教育教学模式, 即2年理论课, 1年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实践性教学时间是总数, 在3年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如学生入校两周后就有一周的实验课, 到企业参观。这时, 学生通过参观, 在企业学习到什么才算本次实验课程达到目的?这就应该按照实验大纲制定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了。

其中, 文件最多的是各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指导书。每门课程根据自己课程内容, 对实验、实训的内容安排都不同。每位任课教师将本门课程细化, 将实践性环节提出来, 作为实验或实训内容在课堂或在实训室教学, 不仅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 还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

比如实验课。在“谈判与推销”课程中, 旅行社业务员如何上门向团体顾客介绍自己的企业?在我们的实验指导书中, 明确要求教师首先以企业实际为例作出示范, 接着让学生上讲台试试, 老师可以等学生结束后, 也可以随时打断学生的演练, 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然后让学生学着练习。

但在实训课上, 这一环节就改为, 老师出题后, 学生上讲台讲解, 老师不能打断学生演示。等一组的学生演示完后, 老师最后必须对学生的演示作出点评。这就区别了实验和实训的不同, 突出了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和重点。

4. 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化。

制度化管理是完善实践性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 严格地说就是对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法治化的具体表现。它是以制度为标准, 把制度看成是教学管理的法津。无论是系领导、教研室主任、一般教师还是学生, 都把管理制度作为硬约束, 必须严格执行。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事事、处处、人人都以制度为准绳, 谁都不能违反实践性教学所制定的制度, 只要违反, 必将按照制度的约定对触犯者进行处罚。比如,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擅自离岗。按照管理制度, 实习没有成绩。如同某门课程没有考试成绩一样, 需要补考。理论课补考时间是教务处统一安排的, 任课老师不能擅自安排。那么, 实习成绩也是经教务处审核之后到企业进行的, 因此, 补考只能等下一年, 下一届学生实习时进行。

实践性教学环节制度化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整体优化。其内涵是将各种有形资源 (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与各种无形资源 (课堂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等) 进行无缝链接, 将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优化利用。

制度化管理的对象是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行为主体是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制度化管理的内容是制定规范的人员行为准则。制度化管理的过程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学生总结、成绩报告、指导教师职责、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责、学生校外实习考勤制度、指导带队教师评价表等的制定与执行等。制度化管理的手段是通过对这些过程形成的网格状地管理制度体系的执行来完成的。

5. 操作严谨化。

工作的成败不仅仅在设计, 关键在细节, 执行最重要。再好的设计和制度如果执行不力都是空话。如何保证执行有力?工作过程操作的严谨化, 是防止走过场的良药。

严谨的工作过程, 建立在思想认识基础上, 依靠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在我们反复向师生做宣传和动员的时候, 严谨的工作作风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在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制约下, 谁都无权变更工作内容和细节, 使违规无机可乘。

比如, 学生从入校教育开始, 老师就经常讲解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对三年的2+1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有了深刻认识, 学生无论是参观、实训还是实习, 都把这些教学活动看得很重, 不会随便请假, 更无旷课、缺勤。近年来, 我校旅游专业学生在实验、实训、实习期间的出勤率和完成率均达到98%以上。

又比如, 老师在实验、实训、实习过程中严格按教学大纲或实习指导书教学, 学生每次课后要填写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如果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漏项, 学生就无法填写报告, 这就在制度上堵塞了漏洞。

四、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1. 实验、实训环节改革。

(1) 实验。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 尤其是文科专业没有明确的实验课。一般认为, 实验课是工科专业才有, 文科专业无法实验。其实, 这是对实验的定义和内容把握不准造成的误解。根据我们对实验的定义可知, 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者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活动, 以验证这种理论或者假设的真实性。那么, 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 有许多理论学生是没有直观的认知理解能力的, 需要验证给学生看, 这时, 实验就必不可少了。

比如, 在谈判与推销课上, 教师讲到向顾客推销旅游景区时, 可以用“费比”公式。其内容为四个要点:特征、优点、利益、证据。如果教师不当场演示一下, 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不知所云的。这时, 实验就开始了。

其实, 我们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 如果我们能把实验作为理论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 经常性地在课堂上应用, 那么, 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的深刻, 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了师生互动, 活跃了课堂气氛。这也是我们一直想要解决而未能很好解决的课改的内容之一。

(2) 实训。课题组发现有两种错误认识比较突出, 一种是把实训和实习混在了一起, 另一种则认为实训只能在实训室才能进行。其实, 实训和实习有着根本的不同。实训是将学生放置在真实 (或仿真) 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反复实际操作练习, 使之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实习是将学生放置在实际工作环境中, 通过实际的现场综合技能运用, 以提高熟练程度, 锻

2. 实验、实训、实习的安排与实施。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是较早进行2+1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早在1975年建校时, 我校就是7.21工农兵大学。多年来这一传统没有中断, 并不断发展。在1990年中后期, 我校便明确提出2+1实践教学改革, 逐渐发展完善。我系旅游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 从第一届学生开始, 便开始2+1教学实践, 经过多年探索, 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性教学安排环节。三年下来, 学生从入校的第三周开始, 每学期都有固定的实验、实训、实习课程。同时, 逐渐将实验内容课程化。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内容。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显示实践性教学安排。

表格中的课堂实验, 由任课教师根据上课内容随时进行, 增加师生互动。学生礼仪实训、形体实训在第一学期开始进行。第二学期一开学就进行音乐舞蹈实训、化妆实训。4月最后一周进行导游实训, 4月27日便抵达旅游景区进行三天景区现场实训。“五一”节开始进行景区带团实习。五一后, 每逢周六、周日学生到景区带团, 进行带薪工作实习。一直延续到第五学期, 学生到旅行社或酒店进行6~8个月的顶岗带薪工作实习。之前, 电子商务、客房、餐厅实训分别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另有三门课程在第四、五学期学生实习期间, 教师到实习地现场上课。弥补因实践性教学内容过多, 理论课时被挤占的教学内容。

五、改革的最终目标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 也即满足市场对岗位的人才能力需求。这种工作能力是由相关的一组知识和技能构成的, 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满足于实际工作中对技能方面的需求。我们改革的目的, 就是为了使高职高专学生, 经过三年的学习, 能够符合市场对导游的基本工作能力的要求。同时, 也尽量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以求学生毕业时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 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

摘要:近年来, 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一直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研究课题。作者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专业多年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基础上,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 分析、设计、提出了一套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规范界定了实验、实训、实习的概念, 指出实践性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是课程改革和实践环节安排以及解决办法, 同时设计了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总体框架。

关键词:实验,实训,实习,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篇4: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一、前期的准备

前期的准备包括场地的准备、设备的准备、工具与耗材的准备。前期准备对于准备参加省级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而言,消息畅通是关键,争取第一时间了解到组委会针对这个专业具体竞赛的要求把握要清楚。譬如,往届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维修电工竞赛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一届就取消了维修电工竞赛项目,而增加了机电一体化竞赛项目。竞赛项目的变化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具有前瞻性。了解这一信息,前期给选手训练的方向就确定了,在以前维修电工设置相关专业的基础之上,要安排涉及机电一体化相关的课程,如机械方面、气动方面、传感器方面以及电气高新技术。与此同时,组委会通知确定广东三向公司815L智能机电考核设备为此次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指定用品,学院需要在第一时间确定设备放置场地,配置相应的辅助用品,如计算机、示波器以及一套完备的机电一体化工具。

准备工作的及时为教练和选手争取了时间,训练时间的长短,对于此次机电一体化竞赛成绩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此次组委会指定的该产品,涉及知识面比较宽泛,如变频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PLC及其扩展模块、通讯、传感器以及双闭环调速系统,教练和选手在设备熟悉到对该设备熟练使用和编程调试需要较长的周期。前期的准备相对于技能竞赛体现了时间是竞赛成败的前提,设备是竞赛成败的硬件基础。

二、竞赛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教练要明确竞赛目标,对即将竞赛的结果要乐观。如果教练有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选手的训练状态,所以教练对竞赛的结果要报有必胜的决心,始终给选手打气。笔者的观点是,不计较结果如何,而看付出多少汗水。教练和选手竭尽全力积极备战,即使在竞赛未获得较好的名次,大家也没有什么后悔的。因为竞赛的结果存在很多外在因素,如环境、心理素质、设备熟悉度等诸多因素,技能竞赛这项工作是个重在过程的教学活动。

计划的制定是教练工作水平的体现,由于技能竞赛不是平常的教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需要将素质较高的学生转化为参加竞赛的选手,教练需要制定严密的训练计划,细化到每天,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实习教学。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其理论学习的强化,每天适当时间穿插于实习教学中,进行理论专项学习。计划的制定要有灵活性,教练一定要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及时与各个选手交流,根据选手的实际学习情况,适當调整和增删实习项目。一切以选手为中心,以高效率、高回报为目标的训练计划为标准。

三、选手的选拔

选手的选拔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层层选拔,层层淘汰,最后确定竞赛选手。学院参加第一次选拔人数为45人,首次淘汰余下16人。这样的竞赛过程,其实也是为即将出线的选手提供模拟竞赛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然后依次进行多次的测试,综观多次测试的成绩,确定参加后期强化训练的选手为8名。我们并没有过早的确定参赛选手,因为确定以后,选手的积极性就可能懈怠,同时场地的竞争环境就消失了。

教练要做到对每一位选手的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综合观察各位选手的性格、心理素质、学习进度。在后期的强化训练中,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做好相应的成绩记录,然后根据统计出来的成绩,公正地确定选手。在选手选拔过程中发现,理论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动手方面不一定有过人之处。我们确定选手的依据是根据竞赛文件要求,理论成绩占总分的30%和实践成绩占总分的70%,综合理论成绩和实习竞赛成绩科学的确定参赛人选。

四、训练过程的方式方法

训练过程的方式方法要科学,对选手要因材施教。长时间的训练,让选手和教练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环境下,这样的话选手会出现心理上的疲惫。一天到晚,选手是在参与训练,但每天总结下来,没有什么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收获,这样的恶性循环,时间被这样无休止地浪费。科学训练方案呼之欲出,实践环节教练每天都要针对指定设备,出难度适当的题目,以任务驱动为原则,训练学生的接线速度、编程水平、设备参数调试以及整体系统调整的能力。遇到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解决,详细讲解,一定要将其原理讲解透彻。通过这样方式,学生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了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

另外,在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后,不同组别的学生相互出题,小范围的训练比拼增加了选手训练的热情,同时可以相互交流所得心得,技术水平共同提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要注意观察选手的薄弱环节在何处,针对选手的薄弱环节,强化教学并耐心讲解。

以此次技工院校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为例,参赛形式是以两名选手为一组,所以教练在训练选手时,要事先合理分组,以团队的形式组织教学和训练工作,培养选手之间的默契,取长补短,尽量实现1+1>2的效果。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不但是选手的教练,还要是选手的知心朋友,尽量调整好训练场地的学习氛围。让选手在训练过程中不感觉到枯燥,并保持积极向上的斗志。

五、选手心理的调整

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选手存在心理的波动是正常的,教练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使竞赛选手顺利度过心理波动期。那选手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选手容易出现难题卡壳

多次尝试都无法实现即定目标,较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知难而退等情况。这时教练及时指导选手,通过出去散步、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情绪放松,并利用心理暗示和调整的方法,让其换个思维方式重新来解决问题。让选手明白遇到难题应该知难而上,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出现心理的低谷期

选手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也会出现心理的低谷期。因为长期单调的训练,让选手对训练感觉枯燥无味,磨灭了竞赛的斗志。这时,教练要让选手停止训练任务,选手和教练围坐在一起,教练利用这一时刻给选手做思想工作,给选手们加油。同时,教练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询问选手训练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进行详细的讲解。甚至还可以谈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让选手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准备再次积极低投入到训练中去。

选手的心理问题还有很多,譬如选手的合作问题,选手训练状态的调整问题等。心理及时的调整,将关系到选手最后心理素质的培养,教练此时不是单一的教练还是个心理咨询专家了。教练还要根据选手的性格、心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选手的心理状况。让选手抱着轻松的状态参加技能竞赛,且享受其过程中的快乐。笔者给选手参赛的口号是:“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易”。

以上是笔者在此次第三届江苏省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浅薄体会。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指点,笔者将由衷地感谢,也望通过这样竞赛活动同各位专家进行教学和专业方面经验和心得的交流。

篇5: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求职简历

目前所在: 白云区 年 龄: 20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6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48 kg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电工:

工作年限: 3 职 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白云区,天河区,花都区

工作经历

品力高 起止年月:2010-07 ~ 2010-08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汽车及零配件

担任职位: 生产线

工作描述: 主要做包装

离职原因:

毕业院校: 广州市工友事业高级技工学校

篇6:专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电动机技术发展、工作原理及维护

姓名:张新庆 时间:2010年5月5日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的应用。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的迅速,更需要大量的中小功率电动机。由于这种电动机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关键词:技术现状

工作原理

运行维护

第一章 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电机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从19世纪末期起,电动机就逐渐代替蒸汽机作为拖动生产机械的原动机,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电机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电机的类型增加了许多,在运行性能,经济指标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而且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般旋转电机的理论基础上又发展出许多种类的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具有高可靠性﹑好精 确度﹑快速响应的特点,已成为电机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很多。电动机的功能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它可以作为拖动各种生产机械的动力,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最多的动力机械,也是最主要的用电设备,各种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70%。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电机的结构或转速分类,可分为变压器和旋转电机.根据电源电流的不同旋转电机又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交流电机又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各种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拖动各种生产机械运转,可以采用气动,液压传动和电力拖动。由于电力拖动具有控制简单﹑调节性能好﹑耗损小﹑经济,能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控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大多数生产机械都采用电力拖动。

按照电动机的种类不同,电力拖动系统分为直流电力拖动系统和交流电力拖动系统两大类。

纵观电力拖动的发展过程,交,直流两种拖动方式并存于各个生产领域。在交流电出现以前,直流电力拖动是唯一的一种电力拖动方式,19世纪末期,由于研制出了经济实用的交流电动机,致使交流电力拖动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精密机械加工与冶金工业生产过程的进步,对电力拖动在起动,制动,正反转以及调速精度与范围等静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交流电力拖动比直流电力拖动在技术上难以实现这些要求,所以20世纪以来,在可逆,可调速与高精度的拖动技术领域中,相当时期内几乎都是采用直流电力拖动,而交流电力拖动则主要用于恒转速系统。

虽然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优异这一突出特点,但是由于它具有电刷与换向器(又称整流子),使得他的故障率较高,电动机的使用环境也受到了限制(如不能在有易爆气体及尘埃多的场合使用),其电压等级,额定转速,单机容量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交流技术的交流技术的交流调速系统得以实现。尤其是70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交流电力拖动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诸如交流电动机的串级调速,各种类型的变频调速,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等,使得交流电力拖动逐步具备了调速范围宽,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以及在四象限做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调速性能方面完全可与直流电力拖动媲美。除此之外,由于交流电力拖动具有调速性能优良,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它今后将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并逐步取代直流电力拖动而成为电力拖动的主流。

经历了100多年的技术发展,电动机自身的理论基本成熟。随着电工技术的发展,对电能的转换、控制以及高效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磁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电动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电动机将会沿着单位功率体积更小、机电能量转换效率更高、控制更灵活的方向继续发展。一批“巨无霸”电机、一批“光怪陆奇”电机将同时展现在世人眼前。

第二章 电动机工作原理

目前较常用的主要是交流电动机,它可分为两种:

1、三相异步电动机。

2、单相交流电动机。第一种多用在工业上,而第二种多用在民用电器上。下面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介绍其基本工作原

理。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在定子铁心里嵌放着对称的三相绕组U1-U2、V1-V2、W1-W2。转子槽内放有导条,导条两端用短路环短接起来,形成一个笼型的闭合绕组。定子三相绕组可接成星形,也可以接成三角 形。

由旋转磁场理论分析可知,如果定子对称三相绕组被施以对称的三相电压,就有对称的三相电流流过,并且会在电机的气隙中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这个磁场的转速n1称为同步转速,它与电网的频率f1及电机的磁极对数p的关系为:

n1=60 f1/p

转向与三相绕组的排列以及三相电流的相序有关,U、V、W相以顺时针方向排列,当定子绕组中通人U、V、W相序的三相电流时,定子旋转磁场为顺时针转向。由于转子是静止的,转子与旋转磁场之间有相对运动,转子导体因切割定子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因转子绕组自身闭合,转子绕组内便有电流流通。转子有功电流与转子感应电动势同相位,其方向可由“右手发电机定则”确定。载有有功分量电流的转子绕组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F,其方向由“左手电动机定则”确定。电磁力对转轴形成一个电磁转距,其作用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一致,拖着转子顺着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旋转,将输入的电能变成旋转的机械能。如果电动机轴上带有机械负载,则机械负载随着电动机的旋转而旋转,电动机对机械负载做了功。

综上分析可知,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1)三相对称绕组中通人三相对称电流产生圆形旋转磁场。

(2)转子导体切割旋转磁场感应电动势和电流;

(3)转子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形成电磁转距,驱使电动机转子转动。

第三章 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一)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电动机正常安全地启动,一般启动前应作好下述准备:

(1)检查电源是否有电,电压是否正常,若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宜启动。

(2)启动器是否正常,如零部件有无损坏,使用是否灵活,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正确、牢固等。

(3)熔丝规格大小是否合适,安装是否牢固,有无熔断或损伤。

(4)电动机接线板上接头有无松动或氧化。

(5)检查传动装置,如皮带轻紧是否合适,连接是否牢固,联轴器的螺丝、销子是否紧固等。

(6)传动电动机转子和负载机械的转轴,看其转动是否灵活。

(7)检查电动机及启动电器外壳是否接地,接地线有无断路,接地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等。

(8)搬开电动机周围的杂物并清除机座表面灰尘、油垢等。

(9)检查负载机械是否妥善地作好了启动准备。

(10)对正常运行中的绕线式电动机,应经常观察电动机滑环有无偏心摆动现象;观察滑环的火花是否发生异常现象。滑环上碳刷是否要更换。

(二)启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接通电源后,如果电动机不转,应立即切断电源,绝不能迟疑等待,更不能带电检查电动机发故障,否则将会烧毁电动机和发生危险。

(2)启动时应注意观察电动机、传动装置、负载机械的工作情况,以及线路上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示,若有异常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待故障排除后,载行启动。

(3)利用手动补偿器或手动星三角启动器启动电动机时,特别要注意操作顺序。一定要先将手柄推到启动位置,待电动机转速稳定后再拉到运转位置,防止误操作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

(4)同一线路上的电动机不应同时启动,一般应由大到小逐台启动以免多太电动机同时启动,线路上电流太大。电压降低过多,造成电动机启动困难引起线路故障或使开关设备跳闸。

(5)启动时,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反了,应立即切断电源,将三相电源线中的任意两相互换一下位置,即可改变电动机转向。

(三)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

电动机在运行时,值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仪表和感觉器官监视其运行情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或避免故障的发生。

1. 监视电动机的温度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会发热,使电动机温度升高,但不应超出允许的限度。如果电动机负载过大,使用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或运行中发生故障,就会使其温度超出允许限度,导致绕组过热烧毁,因此电动机温度的高低是反映电动机运行的主要标志,在运行中经常检查。判断电动机是否过热,可以用以下方法:

(1)凭手的感觉:如果以手接触外壳,没有烫手的感觉,说明电动机温度正常;如果手放上去烫得马上缩回来,说明电动机已经过热。

(2)在电动机外壳上滴2-3滴水,如果只冒热气没有声音,则说明电动机没有过热,如果水滴急剧汽化同时伴有“咝咝”声,说明电动机已经过热。

(3)判别电动机是否过热的准确方法还是用温度计测量。

发现电动机过热应该立即停车检查,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使用。

2. 监视电动机的电流

一般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应装设电流表,随时对其电流进行监视。若电流大小或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了允许值。应立即停车检查。容量较小的电动机一般不装电流表,但也经常用钳形表测量。

3. 监视电动机的电压

电动机的电源上最好装设一只电压表和转换开关,以便对其三相电源、压进行监视。电动机的电源电压过高、过低或三相电压不平衡,特别是三相电源缺相,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如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车,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

4. 注意电动机的振动、响声和气味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应平稳、轻快、无异常气味和响声。若发生剧烈振动,噪音和焦臭气味,应停车进行检查修理。

5. 注意传动装置的检查

电动机运行时要随时注意查看皮带轮或联轴器有无松动,传动皮带是否有过紧、过松的现象等,如果有,应停车上紧或进行调整。

6. 注意轴承的工作情况

电动机运行中应注意轴承声响和发热情况。若轴承声音不正常或过热,应检查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和有无磨损。

7. 注意交流电动机的滑环或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火花

电动机运行中,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之间难免出现火花。如果所发生的火花大于某一规定限度,尤其是出现放电性的红色电弧火花时,将产生破坏作用,必须及时加以纠正。

(四)电动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

为了保证电动机正常工作,除了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运行过程中注意监视和维护外还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间隔时间可根据电动机的类型、使用环境决定。主要检查和保养项目如下:

(1)及时清除电动机机座外部的灰尘、油泥,如使用环境灰尘较多,最好每天清扫一次。

(2)经常检查接线板螺丝是否松动或烧伤。

(3)定期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若使用环境比较潮湿更应经常测量。

(4)定期用煤油清洗轴承并更换新油(一般半年更换一次),换油时不应上满,一般占油腔的1/2-1/3,否则,容易发热或甩出,油要从一面加人,可以把没有清洗干净的杂质,从另一面挤出来。

(5)定期检查启动设备,看触头和接线有无烧伤,氧化,接触是否良好等。

(6)绝缘情况的检查。绝缘材料的绝缘能力因干燥程度不同而异,所以保持电动机绕组的干燥是非常重要的。电动机工作环境潮湿、工作间有腐蚀性气体等因素的存在,都会破坏电动机的绝缘。最常见的是绕组接地故障即绝缘损坏,使带电部分与机壳等不应带电的金属部分相碰,发生这种故障,不仅影响电动机正常工作。还会危及人身安全。所以电动机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绝缘电阻,还要注意查看电动机机壳接地是否可靠。

(7)除了按上述几项内容对电动机定期维护外,运行一年后要大修一次。大修的目的在于,对电动机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检查、维护,增补电动机缺少、磨损的元件,彻底清除电动机内外的灰尘、污物,检查绝缘情况,清洗轴承并检查其磨损情况。

四:结论

篇7:公办专科院校排名简介

12、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3、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14、烟台职业学院

15、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16、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17、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18、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19、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0、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21、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2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23、河套大学

24、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5、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6、焦作大学

27、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28、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9、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篇8:论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

1. 专业建设的社会背景。

二十一世纪,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我们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愈来愈紧密地交汇融合为一体, 形成先进制造技术, 对机电工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新的需要, 培养新型机电一体化人才, 是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的当务之急。

2. 专业建设的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正加速向中国转移。未来十年, 我国将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新型制造业基地之一。中国的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一是要高技术化, 二是要技术升级。制造业的发展将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 从而推动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依据,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及时跟进行业技术发展, 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专业建设的目标。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注重提高质量, 办出特色;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 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专业特点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基础建设等,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3) 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和育人环境建设, 营造一个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4)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革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 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建立一种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三、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1. 发挥优势, 积极探索, 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树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育观和教育质量观等;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以能力为本, 确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改变实践教学过于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 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培养基础应用能力为主旨, 以知识技能模块为要素, 重组教学内容, 开发课程, 进行教材建设;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尤其注重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技能;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鼓励制作和使用CAI课件, 推广专业应用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工作, 以督促提高教学质量。

2.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 建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岗位的需要和高职教育的特点, 采用CBE/DACUM方法,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注重基本素质培养, 建立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3.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必须实现以下一些转变: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到现在的以能力培养为主上来;从强调工程设计、研究能力转到强调技术应用能力上来, 把应用先进技术, 特别是高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放在能力培养的主要位置上;从过去按照学科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 转到按工程的综合性和技术应用性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上来。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必须要摆脱学科教育束缚, 强调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从死记硬背和技术操练转到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来;从注重专业教学转到注重基本素质教育上来。

我们应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教学体系, 以“应用”为主旨, 构建课程体系, 把过去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改为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以应用为目的, 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 以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 以应用性为原则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对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的处理上, 首先要求掌握生产现场正在使用的技术和可能推广的技术。大幅度地淘汰过时的技术内容, 增大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比重。同时, 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或采用现有整合教材。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整合工作, 根据能力模块的要求, 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还要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文理交叉和相互渗透, 鼓励学生跨系选修文学、艺术、管理等方面课程,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4.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培养学生过硬的岗位技能, 我们必须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 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具体改革措施中, 按照机电并进、融汇交叉、由易到难、少讲多练、边讲边练的原则对实践性教学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1)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改变计分方法。实验课学习成绩与面授课成绩分离, 单独计入学生成绩, 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的认识。

(2) 制定独立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增加实践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

(3) 改变某些课程的授课方式, 对于过去以理论课形式开设的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改用以实验课、实习课形式开设。如电子测量与仪器改为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实训;传感器原理改为工程检测实验;PLC原理改为PLC课程设计。少讲授、多使用、多练习, 真正达到会用的目的。我们设想当条件成熟后, 《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等课程也改变原有模式, 将课堂搬进实验实训室, 实行教学做合一。

(4)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实践性教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学科提供了多种功能强大的仿真、设计软件, 在现有设备不足的情况下, 采用电子仿真软件、机械仿真软件开展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机械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5) 在毕业设计环节中, 指导老师选择企业实际课题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 教师应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现代机电技术, 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5.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 充分认识到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采取有力措施, 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 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二是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工作, 通过传帮带、集体备课、观摩教学、集体评教等活动增强青年教师的敬业意识、教学意识,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师素质和工作水平。

6. 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 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工作。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人才资源需求的调研, 统筹规划, 科学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 建设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 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 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7. 加强科研交流, 提高学术水平。

我们应牢固树立“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观念, 坚持“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工作思路, 重视科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科研工作的着眼点应放在教育教学改革上, 重点展开对教学管理与教学理论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 以及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等, 着力提高应用研究能力,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推动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紧密结合。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 能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及其他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产品的设计、开发、编程和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人才需求变化的大趋势, 准确定位, 把握市场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教学环节紧跟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 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刘晓刚.浅谈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J].高教论坛, 2005, (2) .

[2]杨中秀, 魏学忠, 程艳辉.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20) .

上一篇:《红色经典传奇100》读后感下一篇: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九)从混乱到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