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政教工作计划

2024-05-05

体育学院政教工作计划(共6篇)

篇1:体育学院政教工作计划

08级政教班团支部大二上学期工作总结

步入大二感觉过得好快啊,转眼一学期有结束了,本学期的生活并不单调,本学期的我们不会寂寞,我们打算在上好团课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使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

首先,初步完成了总体目标: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学生以学为本,我支部同学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同时有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上一届班委工作基础之上,树立起了班级形象、争创院级、校级先进班级

其次,完成了具体目标:

(1)积极配合完成系上或院上安排下来的支部工作,不断完善支部。搞好团员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一些思想交流活动。如:第十八期党校培训、团籍注册等等。

(2)根据我班的情况,和学习课程的安排,我们决定每两周开展一次团支部的组织活动。活动内容根据情况而定,并组织团员进行党章的学习。调动团员的积极性,为入党做好思想准备调动老团员的活动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发展新的团员,让我班的团员队伍更加庞大。首先我班的团支部先对热衷于入团的同学组织他们进行学习对他们的情况和思想进行交流,让这些没有入团的同学也感受到我班团支部的温暖,让他们尽快进入我们团支部来,一起参与团支部的活动和生 1

活,与此同时让他们参与了团内的相关部委的竞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不仅是入团更是能够为大家服务。

(3)积极参加组织了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同学的友谊与了解,同时也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如:“环保从你我身边做起”的团日活动等。

(4)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这对于我们青年一代,当我们享受着祖国建设成果,感受着祖国强大的同时,开展了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总之,本学期通过班委及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我支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知道我的工作方法和能力还有所欠缺,我一定会努力地让自己变得更棒。

团支书:陈坤

2010年1月10日

篇2:体育学院政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学校政教体育艺术工作将继续落实董事长“以德立人、依法治校、有为有位、德能并举”的十六字治校方针,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体育德、以体启智、以体健体、以体示美”的办学特色和“以安全工作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主题,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的工作宗旨。围绕规范日常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突出德育首位,提高师生素质;强化艺体特色,增强学校实力;落实安全防范,构建和谐校园;搞好医疗保障,服务师生健康等开展工作。为确保本学期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二、工作措施

(一)、规范日常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1、完善各学科组工作小组。

完善学校足球、武术、篮球、田径,音乐舞蹈,美术等工作小组建设,每组设组长一名,成员3-5名,统筹学校的体育艺术活动开展。

2、进一步明确政教处工作人员工作分工。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事事有人做、人人在事做,既分工又合作,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3、抓好制度建设与落实。

以福建校的制度为蓝本,抓好各项制度的建设与落实。进一步完善《学部政教、体育月工作目标考评办法》,及时出台《学生集体扣款的管理规定》、《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规定》等制度,不断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作用。

4、强化监督职能,不断增强执行能力。

(1)抓好校园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做到每日检查,扣分及时公布;每周政教例会通报;每月汇总评出环境卫生“流动红旗”,并在政教工作例 会上进行颁奖。每天深入食堂,了解饭菜质量、员工的服务态度,监督学生的就餐秩序,促进食堂工作的更好发展。

(2)抓好《五分钟德育安全教育》、《班干部选拔与会议规则》、《创建“无声餐厅”实施方案》、《关于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管理规定》、《关于在教学、运动、休闲区域禁零食的暂行规定》、《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师德师风建设及餐厅满意度调查方案》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和完善。

(3)抓好《学部政教、体育工作月目标管理考评办法》修订与落实。政教处对照考评办法及时收集材料,每周政教例会公布得分情况,每月进行总评,并与管理干部的月奖金发放进行挂钩。

(4)受理学生、家长投诉。对来信、来电、来访学生、家长热情接待,认真进行调查了解,及时反馈调查处理结果。

(5)加强“意见箱”管理。政教处两名工作人员每周三一起开启“意见箱”,收集、登记、归档投诉信件,将投诉意见汇总(打印,原件由政教处存档)后,报送学校相关领导并将打印件反馈给被投诉部门负责人。

(6)指导、协助学部做好各类矛盾的化解和危机攻关工作。(7)深入基层,及时发现部门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及时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

(8)按时发布《学生外出就诊信息日报》和《不在班学生日报表》等信息,为学校、学部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突出德育首位,提高师生素质

1、搞好制度学习。

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等场合,组织教职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学习集团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严禁教职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职工向学生售卖食品、物品;严禁教职工占有学生的钱、财、物;严禁师生打架斗殴,拉帮结派,搞小团体活动等),不断增强教职工的法制观念,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杜绝各种违法事件的发生,确保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开好工作会议

定期召开好政教例会,增强工作实效。每学期召开两次以上全体政教干部会议(楼栋长以上政教干部会);每周星期四上午9:50在行政楼二楼会 议室召开政教例会,学部体育副校长、政教主任,总务处、餐饮处、医务科、保卫科、宾馆、超市负责人及政教处全体人员参加,每月第四周的政教例会学部“一把手”参加;每周六上午召开办公室工作人员会议,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学校常务会议精神,安排下一周的具体工作。

3、强化政教处人员到学部蹲点工作

学校政教处工作人员分组蹲点各学部,定期对教学楼、宿舍楼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学部进行处理。包学部人员,每周到学部不少于两个半天(每个半天不少于两个小时),协助学部开展好各项工作。

4、开展好第十二届“关爱学生、立德树人”演讲比赛。通过年段初赛、学部(部门)复赛、学校预决赛和总决赛,不断提高演讲水平,进一步发现优秀人才。

5、落实“特殊学生”跟踪教育管理

开学初,各学部应全面了解“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完善“特殊学生”台账,并将“特殊学生”名单报送政教处。认真实施好“四级”监督制度(将特殊学生分给学校、学部相关领导干部进行帮扶),对学生不间断地跟踪教育,直到教育转化为止,转化过程要留有痕迹,每月底将《特殊学生走访记载表》上交学校政教处,并做好相关表册的填报工作。

6、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政教处按照“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办学宗旨,重新规划好学校的校园文化(雕塑、名言、标语、专栏等),让体育特色更鲜明、体育文化更浓厚、校园文化更灿烂。

7、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1)开展好月主题(班会)教育

规范每月主题班会内容。开学九、十、十一、十二月主题班会课分别是: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爱国爱校教育、运动健康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每月第一周主题班会为安全主题班会。政教处工作人员每周一检查各学部班会课。

(2)开展好养成教育强化月活动

九月份要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政治课、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其持之以恒地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结合“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月主题教育,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要通过“五分钟德育安全教育”,重点开展好“手机集中管理、严禁在公共场所吃零食、严禁学生吸烟和教职 3 工在公共场所吸烟”活动,落实校园卫生“四个主动”的教育。即:见到垃圾主动捡,见到吃零食主动管,见到涂画主动擦,见说脏话主动教。

(3)开展好节日文化教育活动。

各学部要充分利用好重要节日开展相关活动。例如:教师节、国庆、中秋、重阳、元旦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5)开展法制教育。

定期开展法制讲座,不断提高师生法制观念。八月份邀请专家来校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与班级日常管理”的法制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展示厅”。

(6)开展“志愿者”和团队建设活动

加强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工作。初、高中成立志愿者服务学生50名,小学部成立“小小劝导员”,经常性开展校内外各项服务活动,及时劝阻校园内各种不文明行为。充分发挥志愿者和“小小劝导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校园“文明使者”的榜样作用。

(7)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

联系有经营资质的品牌旅游公司,遵循自愿与教育实效的原则,适时开展“安全、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强化艺体特色,增强学校实力

1、加强艺体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好集团《第八次增资方案》和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政策,建设好一支优秀艺体教师队伍,让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工作得好;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落实体育老师晋级政策。

2、规范体育课堂管理

各学部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每一节艺体课,每位体育老师要认真写好每一课时教案,上好每一节课。要规范课堂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学有所得,开心快乐。

3、开展好体育老师“一专多能”培训与考核

一是修定好“一专多能”考核方案,并上报集团;二是强化体育教师“一专多能”等业务培训;三是从严开展好“一专多能”的考核验收。让优秀者脱颖而出,成为“领头羊”,成为体育老师的榜样。

4、抓好重点班级

各学部要按照集团和学校的要求,组建好足球、武术重点班级,落实好 梯队建设。重点班要抓好教练员、学生名单、活动场地、活动时间和目标要求及工资待遇等落实,确保梯队建设名符其实,达到预期目标。

5、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1)组织好周末文体活动及校内外比赛。

一是每周五前各学部上报经体育副校长签字的《周末活动安排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让学生周末过得快乐而有意义;二是学校不定期组织开展校内各种比赛,让西山校园充满活力;三是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各类体艺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2)举办好第十四届师生运动会。

(3)开展每月一次的校园三级足球联赛和三学部教练代表队循环赛及学部教练代表队与文港业余足球队的比赛。

(4)举办好文艺晚会和书画作品展。

学校、学部认真制定好活动方案,精心做好准备,各学部晚会质量要有较大提升,确保学校晚会网络直播达到预期效果,为学校招生宣传添砖加瓦,作出贡献。

(5)开展好保留节目的展演。

已被学校确定的晚会保留节目,负责人要经常性组织排练,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展演,并按规定兑现工资补贴。

(6)开展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7)开展好期末学生足球、武术考核。

(四)、落实安全防范,构建和谐校园

1、抓好硬件建设。

一是组织保卫人员进行体能训练和业务培训及制度学习;二是定期召开各级安全工作会议;三是配合总务处做好校园监控系统建设;四是及时更新(添置)消防器材。

2、签订好《安全责任状》。

学校开学初组织签订《安全责任书》,各部门要组织职工学习相关内容,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3、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

一是落实课前后(前后饭)两个5分钟安全教育;二是要求学生背诵两个公约,即《学生安全公约》、《宿舍管理公约》;三是要求学生按宿舍楼、教学楼学生疏散示意图规范上下楼梯,以靠“右”行为原则;四是根据不同 季节、不同学生年龄段分层教育,每月第一周班会课开展好安全教育。

4、强化门卫管理。

加强门卫管理。对外来人员,车辆进出校园查询、登记;严查学生携带违禁品进校;严禁门前摆摊设点、车辆违规擅入校区,严禁车辆进入学生生活区,教育学生外出乘坐正规营运车辆,严禁乘坐“黑车”。加强全校员工车辆(包括电动车、摩托车)统一管理,所有汽车凭《校园车辆通行牌》进出,没有通行牌的车辆一律登记后方可进出。

5、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和安全隐患大排查。

强化消防安全。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检查各学部、部门周检查、月检查情况,督促各学部建立安全台帐,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汇报。邀请市、县消防部门领导、专家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对教职工进行灭火疏散、防震逃生演练培训。各学部、各部门组织一次消防灭火疏散、防震逃生演练。

6、加强校园巡查。

加强校园巡逻,做好记录,报送巡逻情况。遇重大事件按“突发事件处理”流程规范操作。

7、做好各包裹房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一是与各快递公司沟通,做好每月数据统计与费用结算,二是经常巡查各学部包裹房的运行情况。

(五)、搞好医疗保障,服务师生健康

1、根据学校的发展和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常规工作的管理,实现卫生达标、医疗技术提高、服务意识优良、零事故率和零投诉率。每天发布《外出外出就诊日报》信息,对身体有问题的特殊学生安排给医生进行跟踪管理,并留有过程材料。

2、加强疾病预防及保健工作的管理,实现针对疾病发生、疫情监测情况的日报、周报、月报统计分析,上报校领导提供决策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3、利用讲座、宣传资料、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对卫生、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宣传。不定期为各学部印发各类宣传资料,定期更新黑板报。

4、加强对公共卫生质量的监督,保持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按要求为学生注射疫苗,防控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蔓延。

5、完成学生的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档案。

6、更新观念,理顺运行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药房无现金支付,实现管理、经营、服务的不断创新。

7、做好学生的保险工作,查找漏洞,及时理赔,不断完善和规范学平险工作。

三、月份工作 八月份

1、制定工作计划。

2、各学部组织学生返校。

3、做好正式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4、完善《学部政教、体育月工作目标考评办法》,出台《学生集体扣款的管理规定》、《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规定》、《安全管理手册》等制度

九月份

1、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表彰一批“优秀班长”)。

2、各学部开展养成教育强化月活动,通过“五分钟德育安全教育”,重点开展好“手机集中管理、严禁在公共场所吃零食、严禁学生吸烟和教职工在公共场所吸烟及无声餐厅创建”等教育活动。

3、组织各部门签订《安全责任状》。

4、督促各学部完善“特殊学生”台账,并安排给相关领导跟踪。

5、组织新生体检。

6、督查各学部的学生流失情况。

7、检查体育老师体育课教学计划制定和课堂教学情况。

8、检查“班班通”完善情况。

9、组织“保留节目”第一次展演。

10、召开全校艺术老师会议。

11、制定文艺晚会及书画展活动方案。

12、下发《第十二届“关爱学生、立德树人”演讲比赛方案》、《举办第十四届师生运动会实施方案》。

13、开展校内外足球联赛。

14、举行“五分钟德育安全教育”研讨会(演讲比赛)。十月份

1、开展“爱国爱校爱班”月主题教育。

2、举行体育课教学公开研讨课。

3、举行消防逃生演练。

4、举行年段“关爱学生、立德树人”演讲初赛。

5、检查“特殊学生”跟踪教育及“班班通”资料上传情况。

6、组织“保留节目”第二次展演。

7、各学部举行运动会初赛。

8、开展校内外足球联赛。

9、公布九月份《学部政教、体育工作月目标考评》结果和“环境卫生”评比“流动红旗”结果。

10、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11、兑现科室员工招生业绩奖罚。十一月份

1、开展“运动健康”月主题班会活动。

2、举行第十四师生运动会。

3、各学部(部门)举行“关爱学生、立德树人”演讲复赛。

4、检查体育老师教学常规资料及课堂教学情况。

5、公布十月份《学部政教、体育工作月目标考评》结果和“环境卫生”评比“流动红旗”结果。

6、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十二月份

1、开展“感恩励志”月主题教育。

2、举行学部文艺晚会、学校文艺晚会(网络直播)。

3、检查“特殊学生”跟踪教育管理和“班班通”上传完成情况。

4、举行“关爱学生、立德树人”演讲预决赛和总决赛。

5、各学部组织开展期末体育考核(考试)工作。

6、开展校内外足球联赛。

7、公布十一月份《学部政教、体育工作月目标考评》结果和“环境卫生”评比“流动红旗”结果。

8、体育老师“一专多能”考核。元月份

1、抽查班级“学生评语”撰写情况。

2、做好学期工作总结。

3、公布十二月份《学部政教、体育工作月目标考评》结果和“环境卫生”评比“流动红旗”结果。

4、配合招生办做好学生放假返家的相关工作。

5、检查“特殊学生”跟踪教育管理和“班班通”上传完成情况。

6、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篇3:体育学院政教工作计划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曾经一度被全校师生贴上“体育弱院”的标签, 人文学院的学子给外人的感觉都是文文气气、弱不禁风的。在校级各项学生体育赛事上, 人文学院也鲜有佳绩。人文学院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在一年一度的校学生田径运动会上, 团体总分排名一度处在倒数位置。学生士气普遍低落, 主动报名参加运动会的学生非常少, 个别项目甚至存在凑不齐参赛选手的现象。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亟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 学院通过立足群众体育, 大力倡导运动风尚,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的积极性, 争取在校级学生体育赛事中有所斩获。

二、解决方案

为了摘掉人文学院“体育弱院”的标签, 人文学院学工组从实际出发, 专门制定了一个改变人文学院学生体育状况的长期计划, 以培养体育人口、建设体育强院为目标, 并从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自笔者来到人文学院担任辅导员起, 就一直负责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 亲自参与了此项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并见证了人文学院体育的崛起。经过数年的努力, 人文学院的学子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体育成绩, “体育强院”的目标也基本实现。笔者分析、总结人文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 深入调研, 找准着力点

要想实现改变人文学院学子被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的目标, 我们就要找准着力点,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 我们一方面与学院的体育骨干和学生干部座谈, 了解学院的体育现状和开展、组织体育活动的难点, 听取各方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 指导学院体育部开展了人文学子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 (约74%) 有参加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兴趣, 但缺乏引导, 与学院培养体育人口的标准差距很大。经过深入的调研、分析, 我们决定立足群众体育活动, 以此为着力点, 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 群众体育, 打造品牌活动

2012年起, 人文学院以“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院有体育特色”的健康人文理念, 全方位推进学院学生体育工作, 打造富有人文特色的“运动文化”。为响应团中央“三走”活动的号召, 学院鼓励学生离开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常态化地参加体育锻炼, 并为此搭建了各类群众体育的活动平台。院学生会牵头成立了横跨系别、年级、本硕博的各类体育兴趣小组, 包括跳绳、长跑、爬山、排球、台球等11个项目。研究生在每年11月举办秋季活动月, 活动月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每年都吸引数百名学生积极参与。本科生方面, 2012年学院首次开展了“班班总动员、人人强体魄”的班级体育对抗赛, 全院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了接力跑和跳绳的团体比赛, 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的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2013年, 学院开展全校本科生首创的“人文吉尼斯”活动, 寓乐于动, 用“创造你的人文吉尼斯纪录”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嘉年华”中来。至今, “人文吉尼斯”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 深受学生的喜爱。2015年, 我们还启动了“晨跑叫醒梦想活动”, 争取让每一名人文学子养成一个让自己终身受益的运动习惯, 叫醒自己、叫醒未来、叫醒梦想。学院积极申报校学生公寓文化“开放式”项目, 并给予相关配套资金, 在学生宿舍园区内设立了全校第一家健身房。

(三) 科学训练, 提高竞技水平

学院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和带来的乐趣, 也要鼓励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提高竞技水平, 在赛场上取得佳绩, 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才能实现“体育强院”的目标。我们在体育兴趣小组的基础上, 发掘、选拔人才, 组建学院的体育运动队, 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 邀请专业人士指导, 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而且能教授他们运动安全知识, 使他们健康运动, 避免运动伤害, 更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每年的校运会备战, 我们都会组建专门的科学训练小组, 聘请国家级运动员作为学院的校运会教练,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日常训练的积极性, 鼓舞了大家备战校运会的士气。

(四) 榜样力量, 激发健身热潮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学院探索出了树学生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由点带面, 营造全院健身氛围的工作模式。历届校运会, 我们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 他们不是体育特长生或特招生, 并没有过人的运动天赋, 但凭着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靠着科学的训练, 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成为学院的体育达人。这些优秀的学生运动员, 被同学们称为“黄金一代”。他们一方面彰显榜样的力量, 在赛场上勇拔头筹, 为学院赢得荣誉;另一方面, 将实战经验传授给每一位参赛者, 认真做好学院体育事业的“传帮带”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 体育兴趣小组和运动队活动频繁, 参赛运动员热情高涨, 体育运动风气日渐浓厚, 越来越多的新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纷纷表示要传承人文体育的光荣传统。

(五) 跟踪反馈, 持之以恒, 形成传统

做好学生体育工作, 不能光靠一时的热情, 取得了一点成绩便止步不前, 学院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目标, 必须注重活动开展的效果反馈, 跟踪调研, 不断改进, 才能最终取得满意的结果。每届校运会结束后, 我们都会认真做好总结与表彰工作, 承上启下, 为下一届校运会积累经验、储备人才。从2012年起, 笔者每年都对学院的校运会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了解我们的优势和不足, 扬长补短。四年下来, 人文学院学生体育的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男生和女生的得分比例日趋平衡, 径赛和田赛的得分比例也进入到一个较合理的区间, 学院牢牢占据着校运会本研团体总分前八的位置。学院下属的各支运动队, 专门安排了一名经理人, 负责以项目方式争取经费, 协助队长安排训练和比赛等, 并加强对运动队的管理和活动反馈。学院体育部还自主设计了人文体育的LOGO, 强化学院的运动文化氛围。如今, 学院的学生体育活动贯穿了整个学年, 让运动融入人文学子的日常学习生活。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人文学院已是学校体育竞技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自2012年起, 学院本科生实现了校运会团体总分从第九、第七、第五到第四的三连跳, 研究生稳居前五, 两度跃居前三, 学院本研团体总分也领跑第二集团军。在其他校级体育竞赛上, 如排球、足球、羽毛球、武术等, 人文学院学子也是八强的常客。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校学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多名学生入选校级运动队, 代表学校出战各项体育竞赛。在2016年的学校体育工作大会上, 学院获评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名教师和2名学生获评体育先进个人。近年, 人文学院学子的体质也有了显著提高, 在2016年的环校跑比赛中, 学院共有160多名学生参加, 有4名男生和1名女生进入了校前20名。此外, 学院本科生还曾于2013年圆满地完成了教育部对厦门大学学生的体质测试任务。

三、案例思考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加强体育锻炼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 还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 重视学生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厦门大学不仅在2016年1月召开了校体育工作大会, 而且随后印发了《厦门大学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促进学校回归育人本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自觉地、经常地参加体育锻炼, 既能够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又能起到排解压力、抵抗抑郁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通过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体育工作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对于做好学生体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的四个方面。

(一) 促使学生转变观念,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做好调研与摸底工作,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选择, 而不是一味地组织人数众多的大规模体育活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 分类组建小型化、自主化的体育运动团队, 并加以引导和支持, 使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他们完成观念的转变, 把“要我运动”变为“我要运动”。

(二) 建立完善的奖励与表彰制度, 树立先进典型

对于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积极、成绩优异的团队和个人, 必须从学院层面予以肯定和表彰, 不仅要有精神上的激励, 还要有物质上的奖励, 比如, 提供一些运动器材、划拨一些活动经费等, 用真金白银来支持和鼓励为学院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团队与个人。同时, 学院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先进团队与个人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树立先进典型, 扩大影响力, 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比如,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曾在学院官方微信上推出“黄金一代”专访栏目, 讲述他们与人文体育结缘的故事, 反响热烈。

(三) 创新升级品牌体育活动, 增强吸引力和趣味性

我们在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体育活动的同时, 也应做到与时俱进, 在保留一些传统项目的前提下, 根据当前社会的流行趋势, 适时地对品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与改进, 做到不断创新、不断升级, 确保其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寓乐于动, 让参与其中的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人文吉尼斯”活动和研究生的秋季活动月, 每年都会有所创新, 比如, 学院增加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撕名牌游戏, 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

(四) 长抓不懈, 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做好学生体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能急于一时, 要制定符合实际的长期规划和目标, 要立足群众体育, 夯实基础, 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 加强创新, 提高效率, 最终经过数年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 才有了现在的收获。与此同时, 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也是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体育工作的关键。除常规性的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报道先进事迹、举办表彰大会外, 我们还应大力宣传、倡导体育文化, 比如, 举办体育诗歌节、体育电影赏析、体育摄影展等, 引导学生将体育看作一种文化, 在体育运动中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增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丽华.高校学生体育健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2, (7) .

篇4:体育学院政教工作计划

关键词:山东体育学院;田径裁判;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5-0115-04

Abstract:Beside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thletics projects, students in athletics department also need to master the athletic competition rules and referee working method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an in-depth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ck and field refere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raining and practice training, a refere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 suitable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n referee work.

Key words: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ck and field referee; training system

众所周知,田径是运动之母,也是奥运第一金牌大户。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从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具备了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条件,体育赛事也频繁增多,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再加上传统的学校、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至少有十几次。因此,就田径裁判而言社会需要这方面的服务。而我院培养的田径专业本科学生也需要进行实践锻炼,并且学生在参与裁判工作的同时,也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多渠道地获得社会所需信息,进而帮助学生增加就业渠道。在这个前提下,构建好我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类分析。

1.2.2 访问调查法

走访了山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相关部门的领导、长期从事田径裁判工作的裁判长、部分裁判员,了解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兄弟院校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方面各自的优势,从中汲取对我院有助的经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体育学院现行的学生田径裁判培养模式已实行了多年,也曾经为我省的田径裁判队伍培养了大量的骨干人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通过对本院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学生应具备的裁判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尤其是在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中的观察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协作配合的能力等。产生的原因集中表现为:

1)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仅仅满足于考裁判等级证,对裁判知识与方法的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及时。裁判知识内容多、更新快,教学时数少,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课堂讲授多,实践少。田径专项的学生只对自己所从事的某个或几个项目的内容较为熟悉,其他项目的内容了解相对较少,存在掌握裁判知识不全面的现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实践机会少,在临场的裁判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果断和自信方面明显不足,工作中的协作配合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2.2 我省田径裁判队伍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我省田经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以及部分相关的裁判长和裁判员可以看出,我省田径裁判员队伍中,90%以上毕业于体育院校,10%来源于高校其他专业的体育特长生或优秀运动员。在校学习期间对田径裁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省举办大型田径赛事时,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都会从中选拔大约150人左右的一支德才兼备的骨干人员组成裁判员队伍。2009年全运会以后,我省的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等都已具备了承办国际大赛的条件,承接国内大赛的机会也逐年增多,再加上每年省内的多项比赛,对裁判员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运用到了田径比赛中,因此,对田径裁判员的培养选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对兄弟院校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兄弟院校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体育院校对学生田径裁判培训多采用“集中讲授式”和“单元教学式”的方法。但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首都体育学院成立学生田径俱乐部,教师的裁判理论讲授和带学生进行裁判实践,都针对俱乐部的同学进行。北京体育大学在学生参加等级裁判考试时,教师针对平时裁判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加分。这个加分因素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裁判实践的热情 。再加上北京的地域优势,举办大型田径赛事的机会较多,学生参与的机会也就较多。我省的体育院校如: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济南大学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在理论培训和校内实践方面大致相同,但裁判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对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近几年山东有的高校体育院系甚至都取消了学生裁判等级考试这项工作。

2.4 现代田径裁判工作的发展趋势对体育院校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要求

目前体育院校对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具有双重性。一是要掌握基层田径运动会比赛的组织裁判方法,包括像一些全民健身娱乐项目的组织裁判工作等。二是要了解掌握国际、国内大型田径赛事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裁判工作岗位细致化、高科技电子仪器设备在比赛中的运用等,例如:电子计时系统取代人工计时;激光测距取代人工皮尺丈量等。这些使比赛成绩的判定更加快速精确,也使比赛更加精彩,同时也对裁判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径规则》每四年更新出版一次,但国际田联每年都会对规则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修订和修改,这也对及时了解掌握新规则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5 对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以掌握基本理论为基础,加强实践环节为核心,提高学生裁判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使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网络课堂、作业、实习、观摩、专家讲座、考核等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根据我院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原则。第一,从实际出发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时与实践条件,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参与实践。第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目标的制定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注重能力培养的延续性与承接性。第三,突出重点原则。在进行裁判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总体突出裁判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不同阶段突出重点掌握的能力因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5.1 理论知识培训体系的构建

2.5.1.1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从调查中发现,山东省各高校针对田径运动会组织与裁判方法的课程教学时数一般在8~12学时不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书本知识为主,而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方法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虽学完了该门课程,但在具体运用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够有效结合。因此,对课程进行改革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针对课程内容多,学时数有限等具体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裁判知识, 提高裁判能力。从第2学期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裁判知识的学习,结合第一学年开设的田径普修课各单项学习的项目,将各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单元融入平时的教学课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裁判知识、技能的熏陶。不断向学生灌输裁判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同学们明确裁判工作不仅是走上社会以后开展田径运动的需要,也是培养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需要,更是体现学生人生自我价值的需要。在普修课教学时对每一个项目的学习从其规则、裁判方法都贯穿于其中,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提问和布置作业。在成绩达标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裁判实习,学生边干边学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1.2 突出重点的集中讲授

由于教学时数有限,将田径规则和裁判法按照授课内容进行分类,第一部分是官员、通则、世界记录;第二部分是编排记录公告(竞赛秘书组);第三部分径赛;第四部分是田赛;第五部分是全能、竞走、公路赛跑、越野赛跑;第六部分场地、器材、室内比赛等。上课前给学生划出一定的范围进行预习,课堂讲授主要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在课堂上形成一定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田径裁判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5.1.3 将不断更新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

国际田联每年对竞赛规则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订和修改。相比之下,田径教材中有关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法方面的内容不能够及时更新,难以保证学生接收到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选用最新版本的田径竞赛规则,并将每年更新的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例如像竞赛起跑时的“零”抢跑的判罚。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复习,还专门为学生选编习题集等。

2.5.1.4 建立网络课堂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教师讲课的视频,也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和得到教师的反馈。使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增加自主学习的灵活性。

2.5.1.5 作业

针对每个章节的学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思考题。在作业布置中,重点突出一是基层田径运动竞赛的特点与运动会的组织。例如:在讲授了田径竞赛的组织编排后,按照基层举办田径运动会的一般要求和特点,提出若干条的模拟条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及组织编排和制定比赛秩序册等。二是大型田径赛事的特点与裁判方法。让学生了解现代化仪器设备用于田径比赛的重要性,及现代大型田径赛事的发展趋势。

2.5.2 实践培训体系的构建

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实践是关键。

2.5.2.1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有目的地举办和组织一些校内小规模的测试赛、对抗赛(专选队之间、年级之间)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比赛,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组织与裁判,给学生创造一个边干边学的机会,及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另外,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基层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组织编排、岗位分工、管理都有学生参与其中,教师根据情况予以指导,从而达到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

2.5.2.2 观察判断能力的培养

田径比赛项目多,各类项目都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特点,要求裁判员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果断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对于比赛中瞬间发生事情的判断能力。例如:运动员到达终点线时身体位置的判断;观察接力棒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的交接;长距离不分道跑项目人数较多时是否会发生推挤、冲撞犯规现象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现场演示列举出国内外发生过的一些赛事案例,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裁判经验去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裁判意见,根据学生的判罚结果教师予以指正讲评,帮助同学提高观察判断的能力。

2.5.2.3 人际交流、团结协作能力培养

裁判工作看起来是一项社会服务性工作,但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各岗位不同群体的渠道之一,田径比赛的裁判员队伍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学生也可以通过裁判工作展现自我、推销自我,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对学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学生的裁判实践中,尤其是参加校外裁判实践中,有意识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裁判工作不仅有整个裁判员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同时还有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体会团队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裁判任务的重要性。

2.5.2.4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是一个多渠道、综合性、渐进式的培养过程,尤其是田径裁判,各项目之间即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将教学实践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专修课中,进行课堂测验和每学期的期末成绩测验时,有计划地安排同学担任裁判工作。对出现问题的个别案例,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在实际的学习中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东西,对田径裁判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多次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并将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积极参与校外的裁判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多与社会各界联系,参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举办的基层运动会,为学生提供参与为社会服务的机会,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

了解大型田径赛事的特点及裁判方法,目前的大型田径赛事均采用计算机进行编排和记录比赛成绩,比赛中检录、终点摄影计时、以及田赛各项目的比赛现场都设有计算机并形成联网,使比赛信息的传递全部自动化,电子计时系统取代人工计时,激光测距仪取代人工钢尺丈量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摩大型田径比赛,了解其比赛特点和裁判方法。例如:现代化仪器设备在比赛中的运用;裁判工作分工更加细致、专业性更强;各裁判组之间协作配合更加规范等。或利用作为志愿者、助理裁判员、裁判员的实践机会,对赛场中的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学习掌握,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省运会、全国田径大奖赛等大型田径运动会,使学生了解掌握大型田径赛事与基层田径比赛的不同之处,全面掌握田径比赛的知识与工作方法。

2.5.2.5 聘请专家、学者讲学

每年不少于2次聘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田径裁判专家、教授进行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当今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动向,掌握前沿发展的知识。

2.5.3 严格裁判等级考核制度

2.5.3.1 实践达标

根据学生参加裁判实践的经历,制定出实践达标的管理规定,参加校内或校外组织的各类基层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不少于3次,或者具有参加省级和全国大赛田径裁判经历的学生,才具有申报田径二级裁判等级的考核的资格。教师根据学生裁判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给予表现突出的骨干学生适当的加分。

2.5.3.2 理论考核(规则、裁判法)

为学生提供考前的辅导,辅导的内容同上述培训的六部分,这一阶段内容的授课都是由具备国家级裁判员资格的教师进行讲授,更加强调规则的细节与裁判法的准确性以及新规则修订后的变化。考卷的内容要知识全面,层次分明,难易结合,实践性强,让学生的考试成绩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

田径二级裁判的理论考核内容以竞赛规则为主占70%的比例,裁判工作方法为辅占30%。考核题型包括:填空(10分),判断(10分),汉译英、英译汉(15分),简答(35分),论述(30分)六部分。

3 结论与建议

3.1 该体系在培养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中重点突出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参与大量的社会实践,学习掌握基层田径运动会与大型田径赛事的不同特点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地了解掌握最新的竞赛规则及发展动态,能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在实践中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裁判知识的热情。

3.2 充分利用校内外及社会的一切资源,学校主管领导、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联系,尤其是抓住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后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逐渐增多的机遇,多方位牵线搭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提高。

3.3 通过系统的培训,我院92.4%的田径专业本科生达到田径二级裁判水平,能够具备和胜任田径基层比赛的裁判工作,有多人具备了参加大型田径比赛的裁判实践经历。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

3.4 借助裁判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从中寻找和拓宽就业渠道。

3.5 建议在裁判法教学的同时,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田径英语的裁判用语,为将来学生参加提升等级裁判考试和参与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奠定基础。

3.6 建议学校适当购进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教学及校内外田经比赛,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常生. 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J].体育学刊,2002(4).

[2]钱伟平,陈爱鞠,沈建刚.体育院校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6).

[3]陈培基.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6):156-157.

[4]熊伟.关于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几点新构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2):48-50.

[5]蒋惠珍.如何提高体育院系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J].山东体育科技,1998(2):61-64.

[6]王淑芳,亢晋勇. 论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3):56-58.

篇5:学院体育工作汇报

一、指导思想

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施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学情分析

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一年级(6)、(7)班,二年级(5)、(6)、(7)班的体育工作。每班人数都在70人以上。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基础比较薄弱,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但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较差;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使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因此,我将一年级的学习重点放在广播操以及模仿操上,在教学中我要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提高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二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掷、攀登、追逐、跳绳、踢毽子等小游戏类型的活动。教学内容要以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

三、教材分析

体育与保健是义务教育各年级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学习体育和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进行锻炼身体实践的课程。搞素质教育首先把体育放在首位,从小抓起,打好基础。它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为主实践为主,并注意教学的娱乐性、趣味性。它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一、体育基础常识二、基本活动三、游戏。对教学内容的动作要领、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如何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年龄、性别等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一、二年级每周每班四节体育课,本学期共计80课时左右。

四、教学难点

1、养成正确的身体坐、立、行、走姿势。

2、队列和队形练习。

3、小学生广播体操。

4、各种跑、跳、投练习。

5、趣味游戏。

五、教学措施

篇6:体育学院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积极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学校体育教育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教学、科研、群体、训练协调发展为原则。切实营造讲团结、讲奉献、讲和谐、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学院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奋进的坚强集体。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要以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做好专业评估和课程建设工作

9月份做好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评估工作,从评估中找出不足,加强进一步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的工作力度(积极作好校精品课、校优秀课和重点建设课准备及评估工作);根据新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上好每堂课;加强新建体育保健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

2、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提高我院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法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积极专研教材资料,探索创新教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认真作好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开展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抓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常态化质量管理;认真作好学院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强实验室的教学平台建设工作;加强学生的学风转变工作;严格按照体质测试要求进行测试,做好体质测试上报工作。

4、抓好体育课外活动工作: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补充,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积极抓好课外各种竞赛实践活动,各教研室和学工办安排、组织院级的各种竞赛活动日期,带动整个校园的体育活动氛围,在组织这些比赛的过程中,锻炼提高学生的赛事组织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5、科研工作:科研是教师除去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之外的重要工作。因此,各教研室积极利用每周例会时机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科研工作。集体讨论有关体育方面的各种思想、课堂教法、面临问题等情况,同时研究确定各种论文写作范围和方向,注重研究目标、方向和学院发展统一在一起。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

6、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上一篇:演示稿(PPT)的设计心得下一篇:29下城市企业核心文化与精神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