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2024-05-2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精选10篇)

篇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我站认真落实卫生应急演练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我们不断加强了对卫生应急演练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了各项预案和制度,是我站应急救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将应急演练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规定,全面落实应对法,遏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促进我站卫生工作稳步的发展。建立了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强化培训

通过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大大提高了我站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意识、政策理论和管理水平,提高卫生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广泛普及了社会公众卫生应急知识。系统掌握了卫生应急法律、法规、预案及相关政策,熟悉了卫生应急工作领域的最新发展,建立健全了能满足我站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的卫生应急培训、演练体系,全面提升了我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强化措施,确保“演练”落到实处

为了确保“演练”真是取得实效,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了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督查和指导班主任培训与演练,把卫生应急演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纳入目标管理,强化协调管理,分级负责。坚持“从认识到位、人员到位、防范到位、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应急突发事件措施到位”。措施绷紧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这根弦不动摇,把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活动开展落到实处,及时解决演练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培训、演练工作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篇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为检验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演练目的

1、提高全院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程度。

2、强化基层公共卫生组织网络和队伍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各部门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和卫技人员现场处置能力的培养,发现各部门在应对流感等传染病爆发疫情事件中应急队伍、技能准备及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查找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现场演练的组织和领导,成立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李凯 副组长:张艳秋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现场调查组,组长: 医疗急救组,组长:

三、参加人员 全院师生员工

四、演练时间

9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演练内容

1、全院师生员工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理论考试;部分代表观摩公共卫生突发疫情现场处理实践环节。

2、卫生所有关人员,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核疫情报告网络畅通情况、应急反应能力、现场处置能力以及应急物资准备情况,参加突发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理论考试。

3、学院卫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核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物资准备情况、现场处置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六、演练步骤 共分五个阶段:

1、疫情发布;

2、物资及人员组成的现场检查;

3、现场操作考核;

4、理论考试;

5、总结点评。

七、演练要求

1、各参加应急演练的部门及有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将演练作为一次实战对待,真实反映出我院各部门在物资储备、宣传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现场处理技能上的水平,查漏补缺,切实提高。

2、本次演练由学院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组织实施。各演练组及有关人员要熟悉演练方案和要求,了解演练步骤及相应考核内容和标准,客观科学考评。

篇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各级党政机关及相关企业在应急过程中的应对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故如何全方位提高我国各级政府、企业针对复杂突发事件、尤其是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就成为了当前应急领域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应急预案为核心的应急演练与评估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与评估,在检查相关应急职能部门与人员的综合应急能力和准备情况的同时,对应急预案本身也能够获得接近于实战的检验,为进一步的预案修订和完善提供科学、合理的支持。基于对应急演练及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近年发布的美国国土安全演练与评估项目(Homeland Security Exerciseand Evalu Program.HSEEP)[1]、国家应急演练计划(National Exercise Program,NEP)[2]是目前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应急演练与评估方法,澳大利亚则在2001年出台了应急演练管理指南。在国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办函〔2009〕62号)[3]、《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京应急委发〔2010〕3号)[4]、《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指南》(2011年9月21日发布)[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2011)》[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 9009-2015)[7]等文件和标准相继发布。在以上国内外相继发布的法规标准基础上,很多学者也围绕应急演练及演练评估进行了研究,其中姜传胜[8]从演练实质、演练分类、演练与预案和应急处置实践的一致性、演练评估以及演练系统性等5个方面分析国内目前制约应急演练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承奇等[9]以南京某石化企业苯储罐泄漏特大事故应急演练为例,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化工事故应急演练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王磊、陈国华[10]结合应急演练特点,提出基于时间约束模型的应急演练绩效评估方法。但总结以上相关工作和研究成果,围绕应急演练及评估的内容或侧重于较为宏观的业务指导,或侧重于较为微观的具体演练场景和评估模型,尚缺少一套自顶向下,从法规标准规范入手,到具体的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直至具体的支撑技术与信息化工具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整体解决方案,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开展针对性研究。

1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业务模型构建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相关方法、技术及系统的研究不仅是相关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方面的深入,更重要的是要为各行各业开展的各类应急演练评估提供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因此首先需要在相关法规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应急演练评估工作的实际需求,构建合规且实用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业务模型。在前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指南》、ISO 22398 Society security—Guidelines for exercises and testing[11]、NPS(National Planning Scenarios)[12]、HSEEP(Homeland Security Exercise and Evaluation Program)等演练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构建出应急演练及评估所应遵守的业务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1)应急演练及评估整体业务流程

不同于通常应急演练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应急演练评估的定位,通过对现行法规标准的分析可知,应急演练评估不仅限于演练结束后的总结与点评,相关工作应始终贯穿应急演练的准备、实施、评估与总结全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每次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的结果需要反馈至应急演练准备阶段用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2)应急演练准备子业务流程

作为整体应急演练及评估业务流程的第一个业务环节,该子业务流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制定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方案、演练动员与培训、应急演练保障等四个步骤(参见图2所示)。

(1)制定演练计划:在演练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主要包括:演练目的确立、演练需求的分析、演练范围的划定、演练日程和预算的安排等,而对于演练评估来说,这些内容均是开展应急演练评估所需遵守的总体基线。

(2)设计演练方案:在演练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演练目标(可以是多个)、演练情景、评估标准与方法、《演练方案文件》等内容的设计与编写,而对于演练评估来说,相关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方法的选取均在该阶段确定。

(3)演练动员与培训:在演练动员与培训过程中,主要是按照不同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对于演练评估来说,需要围绕评估岗位职责、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三方面内容开展相关工作。

(4)应急演练保障:在应急演练保障环节,应急演练全过程中所需的人、财、物需要准备充分,这其中也包括演练评估所需的各类保障资源。

3)应急演练实施子业务流程

作为整体应急演练及评估业务流程的核心业务环节,该子业务流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演练启动、演练执行、演练结束与终止等3个步骤,而对于应急演练评估来说,该环节主要是收集演练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记录信息,而这些演练过程数据即是后续开展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所需的原始“素材”。

4)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子业务流程

作为整体应急演练及评估业务流程的最后收尾环节,是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任务具体落地执行的主体环节,该子业务流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获取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评估员(专家)填写演练评价表、参演人员(单位)填写自评估意见、演练定性与定量评估、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等5个步骤(参见图3所示),而其中围绕“情景-任务-能力”开展的演练评估员(专家)评价则是相关演练定性与定量评估的关键前提,而符合标准内容结构的《演练评估报告》的则是参演单位或个人整体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高的具体指导。

2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在充分梳理和分析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应急演练及评估工作开展的工作模式和内容基本能够确定,但在实际应急演练评估过程中,往往由于所针对的突发事件情景的不同而无法确定具体的评估指标,进而无法将应急演练评估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岗位或个人,造成应急演练评估过于“宏观”,缺少针对性。针对此问题,本文在梳理和分析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NPS(National Planning Scenarios)-UTL(Universal Task List)[13]-TCL(Target Capabilities List)[14]”中相关的内容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情景构建”理论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具体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从图4可知,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应急演练的“情景”确定:该环节是整个应急演练和演练评估的前提,一般是由被评估单位结合自身的应急管理需求进行确定,可以参考NPS等其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从中抽取部分适合自身应急管理需求的“情景”,以此作为下一步应急演练所针对的“典型情景”。

第二步,“演练情景事件”的确定:该环节是在第一步确定的“情景”基础上,梳理构成“情景”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情景事件”,譬如:“地震情景”下有“大批房屋倒塌事件”、“化工园区危化品泄漏事件”、“堰塞湖事件”、“大规模停电事件”等,该部分内容的确定同样需要被评估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去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可以参考NPS等其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从“情景”中抽取的“情景事件”将作为下一步“任务分解”的“事件”前提。

第三步,“演练情景事件任务”的确定:该环节是在第二步确定的“情景事件”基础上,梳理该类事件所需完成的应急任务,该部分内容的确定同样需要被评估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去选取有代表性的“任务”,并结合一些以往同类“事件案例”资料,可以参考UTL等其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通常在该部分确定的“任务”粒度不同,会产生大量不同层级且数量众多的任务,因此可以对“任务”进一步向下分解为“子任务”等,在该部确定的“任务”将作为下一步“能力分解”的“任务”前提。

第四步,“演练情景事件任务能力”的确定:该环节是在第三步确定的“情景事件任务”基础上,梳理、分析完成该任务所需具备的“应急能力”,该部分内容的确定同样需要被评估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去分析,可以参考TCL等其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在该部分确定的“能力”即是应急演练评估中最底层、最直接的评价目标,是专家评分、实验测试、模型推算等专业分析手段和工具的直接作用对象。

为了更为直观的解释相关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下面以“化工园区危化品泄漏事件”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为例进行介绍。通过对某大型化工园区的应急管理体系的调研,结合大量事故案例,征询多位化工安全与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意见,建立一套针对该化工园区危化品泄漏事件的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针对1个顶上情景事件—化工园区危化品泄漏事件,有一级任务5个,二级任务21个,能力项共80个,由于指标较多,为了方便表述,选取较为重要的任务和能力项通过下面的指标体系说明表进行简要描述,具体参见表1。

3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技术系统设计

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业务流程及相关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基础上,具体评估模型的选取、评估模型算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是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及评估水平的具体技术手段,按照信息系统的分层设计思想,将应急演练评估模型库分为:数据层、功能层和外部计算支持层三部分,如图5所示。

从图5可知,应急演练评估模型库需要实现评估指标数据、指标评价集数据、评估指标权重数据、专家打分数据、评估结果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并需要与相关外部计算资源进行集成,包括与大型计算软件的数据交互和小型算法库(C#)的功能集成等。

1)模型库数据层

模型库数据库层主要存储与应急演练评估模型相关的各类输入数据、中间数据和输出数据,从业务上划分,可以分为评估指标数据、指标权重数据、指标评价集数据、专家打分数据、评估结果数据等。

2)模型库功能层

模型库功能层主要实现应急演练与评估业务开展过程中各类输入、输出数据的管理和显示,目前常用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平台均可实现,例如下面用Visual DB2.0快速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应急演练评估模型库管理子系统,如图6所示。

3)模型库外部计算支持层

模型库的外部计算支持库包括利用第三方计算软件(如:yaahp等)对应急演练评估模型所涉及的各类算法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反馈,而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来说,传统的AHP算法相对简单,无论是在matlab上,还是借助纯粹的编程语言(如C#)均能够对该方法进行实现与封装,并进一步通过DLL或WEBService服务接口的形式对外提供访问服务,与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系统[15]进行集成。

4 结论

本文从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评估开展所需的组织实施方法、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相关支持技术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从目前国内外应急演练及评估方面的法规标准来说,应急演练评估业务贯穿于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评估与总结全过程。

2)针对不同突发事件情景的应急演练评估,可以采用以“情景-任务-能力”为主线的“情景构建”方法搭建相关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

篇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条例》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当前,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处在关键时期,《条例》的公布施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一起,成为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对于打赢非典型肺炎防治这场硬仗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领导、遵循原则和各项制度、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明确了违反《条例》行为的法律责任。

《条例》共6章、54条,包括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条例》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家电等132种商品首批强制认证5月1日起必须贴3C

从今年5月1日开始,我国包括家电、汽车在内的19类132种商品一直以来使用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标志)都将被一种新的质量标志所取代,即CCC标志,它的中文名称叫做“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

3C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保护国家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贸易的发展,它是和国际接轨的一项规范和健全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措施。5月1日起,这132种商品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这也就意味着,到5月1日,这132种商品还没有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还没有加贴3C标志,就不能出厂、进口和销售。

经过指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获得统一的认证证书和代表中国强制认证的“CCC”标志。

这次的3C强制认证工作中,国家认监委一共指定了76家。据国家认监委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两万多家国内外企业拿到了“3C”的产品的认证证书,占需要通过产品认证企业的70%以上。

新政策:申请科技项目要定知识产权目标

今后凡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都应当在项目建议书中写明项目拟达到的知识产权目标。

虽然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有所提高,但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具体措施,责任落实也不到位;在科技计划实施中缺乏一支既懂科技又懂得知识产权的专门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管理在制度和实践上没有实现有效结合。

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共有16条,其中指出:各类科技计划应当根据各自特点确定知识产权目标,把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和运用,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明确提出技术指标要求的重点领域,应委托有关机构对国内外(包括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作为制定发布指南的依据和确定项目研究开发路线的参考,避免研究开发的盲目性和重复;科技计划项目申请单位应当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事务,有用于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专门经费,并为应用开发类申请项目指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协调员。

我国失业新标准出台工资低于当地低保视同失业

“就业”与“失业”概念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新界定。

“就业”与“失业”的一般概念。

1.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2.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其中,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界定。

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凡以下列形式实现就业的,均统计为已实现再就业人数:

1.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并享受了税费减免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的;

2.已被用人单位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并享受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

3.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得到安置,并享受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

4.未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但已从事比较稳定的(如三个月以上,具体由各地定)有合法收入的劳动,并且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篇5:突发暴力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2016.4.19

突发暴力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大 布 乡 中 心 小 学

2016.4.19

大布联校中心小学学校管理突发暴力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2016.4.19 突发暴力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检验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016年4月19日学校组织了一次应对突发暴力事件的应急演练。

当天下午4:00学校发生了“歹徒”闯入校园,伤害师生的突发事件。

事件发生后,门卫及时向校长室报告。校长室立即通知门卫打一分钟长铃报警信号,校长办公室立即通知学校防暴队老师(各班主任及科任)赶赴现场,校长办公室立即广播,组织学生开始疏散、做好逃生各自卫;向“110报警”。

学校防暴队赶到现场时,有一名“歹徒”已经将一名学生劫持为人质,班主任正努力保护其他学生的安全,一面稳定“歹徒”情绪,一面组织学生撤离班级。学校防暴队老师赶到后,有人组织班级学生撤离,有人与“歹徒”周旋,以稳定“歹徒”的情绪。警-察到达后,学校老师进一步接近“歹徒”,最终说服“歹徒”放弃暴力,放开学生,愿意在警察的介入下解决问题,“歹徒”由警方带走。

大布联校中心小学学校管理突发暴力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2016.4.19 与此同时,学校校长办公室及时通过广播请同学撤离教学大楼,各班级同学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按照学校原有的逃生紧急疏散示意图有序撤离,各楼层的转弯口和关键部位都有学校老师在疏导学生们安全撤离。整个撤离过程用时3分40秒,学生全部进入教室并做好自卫准备。

最后,全校师生集合在操场,校长为本次应急预案演练作总结讲话,校长概括了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本次演练过程中组织工作的周密,感谢老师们为了学生的安全付出的辛勤劳动,指出了演练中学生们的重视和配合,使得本次演练能够圆满成功,同时对在本次演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点评。校长最后对全校师生提出了几点要求。

总结本次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与不足,学校有以下几点体会。成功之处:

本次演练学校领导重视,校长亲自召开了筹备会议,全面安排和部署演练工作,为本次演练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保证。

学校制定了详尽的,又便于操作的演练方案、紧急疏散示意图,大布联校中心小学学校管理突发暴力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2016.4.19 且方案和示意图在演练前一天发到有关老师手中,为本次演练的成功,提供了组织保证。

学校校长办公室、班主任老师、学校防暴队老师、各楼层负责老师、大家通力合作、各施其责,为本次演练提供了必要的人员保证。

通过学校和各位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学生能自觉遵守演练纪律,各楼层楼梯口负责老师到位维持好学生的秩序,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杜绝了挤压、跌倒、踩踏事件的发生。

通过本次演练,为学生熟悉学校应急预案、紧急疏散示意图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同时加强了全校师生安全防范的意识和紧急情况下实施自卫、自救、互救的能力。

不足之处:

演练过程中有极个别学生不当会事,有“不当一回事”的情况,以至影响演练速度。

整改措施:

篇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应急医疗救援演练活动情景脚本

一、演练仪式

2013年9月10日下午3:00-3:10 分,参加演练人员和车辆集中列队。

场景: 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列队

(演员不列队,化妆好后直接进入车厢各就各位)

现场指挥:下面,进入演练程序。

场景:

1、现场指挥跑步到主席台下中央,向演练领导小组组长XXX院长报告:(手持式扩音器)报告总指挥,“2013年 海阳市中医医院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演练”各项工作准备完毕,参演队伍集结待命,是否可以开始演练,请指示!

2、演练总指挥宣布:“海阳市中医医院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演练”开始。

3、现场指挥返回现场,向参加演练的人员发出指令:各参演队伍注意,请大家各就各位做好准备,开始演练。(手持式扩音器)

4、参演人员和车辆疏散,到待命点准备。

视频内容: 解说人XX【解说词】: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逐渐增多。重大灾难事故的发生,对所有的应急救援队伍都是严峻的挑战,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我们的白衣战士总是快速反应,迎难而上,迎接挑战。我院全体医务人员人员有信心、有决心战胜一切灾害,履行我们的光荣职责。本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是由海阳市中医医院组织的,是模拟在鱼台县城近郊出现的重大交通事故的应急医疗救援演练。

二、3:20分,120 急救中心接警。

场景:120 急救中心接警员接到求救电话后,派出距离事故地点最近的一辆救护车赶往现场,随即又通知市各急救医疗机构派出救护车参与救援,请求派人派车赶赴现场。

三、现场指挥向领导电话汇报事故情况,要求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场景:

现场急救指挥向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打电话报告事故情况。“报告XXX院长,县城附近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请求启动《海阳市中医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XXX院长指示: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现场指挥:“是”。

解说人【解说词】: 领导决定立即启动《海阳市中医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随着一声令下,开始通知各科室急救绿色通道做好接收和抢救危重伤员的准备(包括床位安排、专家准备和手术室准备);保证临床需要。

视频内容: 现场指挥打电话特写镜头通知各应急处置队、医疗救治队、后勤保障队。应急医疗救援队员、装备(氧气筒、面罩、吸氧管、简易呼吸器、颈托、心电监护、呼吸机、创伤急救箱、担架、绷带、输液的器具、气管插管器具、电除颤、夹板 纱布、换药碗、病人标识卡片及场地标识牌子等)【每组提前打包放置】到达后展开并设置救治区域画面,放置各颜色救治区域的标志牌!

四、现场救援

3:25 分,伤员到达。

场景: 医务人员检伤分类。

视频内容: 医务人员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的画面。

解说人【解说词】:医务人员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检伤分类。检伤分类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受伤人群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对整体救治的合理安排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评估伤员的项目有:能否行走、呼吸、循环、意识四个方面。伤员分别用红色标识代表重伤员(需要第一优先救治)、黄色标识代表中度伤员(需要第二优先救治)、绿色代表轻度伤员(可以延期处理)、黑色标识代表死亡遗体无救治希望的伤员(放到最后处理)。经过现场检伤表明,本次事故共造成 N名人员伤亡,其中 1人死亡,多人重伤。

现场医疗急救实施。

1、场景一: 医护人员【急诊科、内科负责】将一名头面部外伤、呼吸微弱、继而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模拟人)抬到红区抢救。

视频内容: 镜头从医务人员将病人抬至红区。并将镜头移至抢救病人实况。(停留时间:3 分钟)

解说人【解说词】: 医护人员将一名头面部外伤、呼吸微弱的伤员抬到红区抢救。⑴ 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开放气道,面罩吸氧,对头顶活动性出血部位进行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上心电监护。⑵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显示直线。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2010 版)。①医生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②护士开放气道后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通气,按压与通气比 30:2。③进行了 5 组复苏后医生与护士交换角色,再进行 5 个循环的心肺复苏。④然后护士进行单人心脏按压和人工通气。⑤医生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后,与护士交换进行心脏按压。经抢救后,患者恢复了心律、呼吸,但意识仍未恢复。立即送如ICU!

2、场景二:将一名胸部开放性损伤、呼吸困难的伤员(群众演员)抬到红区抢救。

视频内容:镜头从医务人员【胸科负责】将病人抬至红区。并将镜头移至抢救病人实况。(停留时间:2 分钟)

解说人【解说词】:医务人员将一名胸部开放性伤口、呼吸困难的伤员(群众演员)抬到红区抢救。医生对伤员进行检查发现右侧胸部有一开放性伤口,约 4×3cm,活动性出血,呼吸困难。⑴ 医护人员立即用大块的无菌棉垫覆盖超过伤口边缘范围5 厘米进行封闭,将开放性伤口变成了闭合性伤口。⑵ 医护人员检查患者气道通畅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道。陪同辅助科室检查.......3、场景三: 医务人员将一名全身多处外伤、休克、意识模糊的伤员抬到红区抢救。

视频内容: 镜头从医务人员【急诊科、骨外科负责】将病人抬至红区。并将镜头移至抢救病人实况。(停留时间:2 分钟)

解说人【解说词】:医务人员将一名全身多处外伤、休克、意识模糊的伤员(群众演员)抬到红区抢救。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头部、四肢、颈部等全身多处受伤,伴有活动性出血,血压 70/40mmHg,意识模糊;评估伤情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抗休克,包扎、固定出血部位;医生发现患者头顶右侧有一皮下血肿,约 4×3cm,无出血,考虑有颅脑损伤;检查颈部疼痛,考虑有颈椎损伤,上颈托;再次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变化,视察包扎、固定、解救套松紧度,胸部呼吸运动情况。送相关科室检查......4、场景四: 医护人员【普外科负责】将一名头部、腹部开放性外伤的伤员(群众演员)抬到黄区抢救。

视频内容: 镜头从医务人员下车一直跟到将病人抬至黄区。并将镜头移至抢救病人实况。(停留时间:2 分钟)

解说人【解说词】: 医护人员将一名头部和腹部开放性外伤的伤员抬到黄区抢救。⑴ 医生拿创伤急救箱到伤员右侧,检查发现患者瞳孔及头部,可见右头额部有一开放性伤口,对伤口进行包扎止血。(2)检查腹部发现左上腹部有一伤口,约 8×3cm 大小,活动性出血,对伤口进行包扎止血,检查患者四肢无其他伤害。(3)护士拿复苏箱在患者左侧,监测生命体征,吸氧,上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平衡盐 500ml 静滴后再次监测生命体征有所好转。急送相关科室检查......5、场景五:医务人员【神经外科负责】将一名头面部外伤、流血不止、意识清楚的伤员(群众演员)抬到黄区救治。

视频内容: 将镜头移至抢救病人实况。(停留时间:2 分钟)解说人【解说词】:医护人员将一名头面部外伤、流血不止、意识清楚的伤员抬到黄区进行救治。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头面部有大小不一的伤口,伴有活动性出血不止,意识清楚,立即对患者头面部伤口加压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测量生命体征:血压 70/50mmHg,给予吸氧,上心电监护。

6、场景六: 医务人员【骨外科外科负责】将一名桡骨骨折伤员(群众演员)扶到绿区救治。

视频内容: 将镜头移至抢救病人实况。(停留时间:2 分钟)

解说人【解说词】:医护人员将一名桡骨骨折伤员(群众演员)扶到绿区处理。

医生让桡骨骨折的伤员采取坐位,清洁局部皮肤后用夹板、棉垫、绷带固定,悬吊于胸前,陪同到放射科拍片!

7、视频内容:(黑区)医务人员(急诊科负责)再次确认死亡伤员后,送太平间。

解说人【解说词】:死亡伤员经心电监护再次确认后,送太平间。

五、演练结束

解说人【解说词】现场救援结束,伤员转入各相关专业科室治疗!

场景:指挥用对讲机指挥:伤员已转入各相关专业科室治疗!演练结束,全体出演人员集中!

总结:

篇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简报3

2015年9月12日,我校组织学生科、教导处、团委、等部门联合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本次演练假设以我校学生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共有12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班主任接到信上报后立即上报给领导,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各科室领导 赶赴现场维持轶序为背景开展了此次演练活动。

保卫科科长带领保卫组人员设置警戒线

此次演练同时还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参与观摩并对演练过程进行了点评。演习结束后,校领导就本次模拟演练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点评,校领导认为,此次演练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应急响应迅速,现场救治操作规范、流行病学校调查准确、监督处理及时,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各部门之间沟通不足,现场防护不到位、应急响应分级不明确、病人分诊不清等问题,校领导建议各单位要认真梳理,以期在 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篇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1 背景

平遥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后, 旅游业蓬勃发展, 每年需接待上百万国内外游客, 经常举办各种大型展览和一些重要接待活动, 事故、疾病、恶意行为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率增加。近年来, 平遥县做了许多针对性工作, 制定了相关的预案、方案、措施等, 应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具体做法

2.1 明确职责, 合理分工

各部门、单位之间, 依照法律、法规, 结合当地实际, 确定有关职责任务, 具体落实到人, 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机构, 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对一些边缘性或实际工作有困难的职责, 尤其是对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职能给予调整和明确, 防止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发生推诿现象。

2.2 主动监测、预警, 协调配合应对

目前, 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监测系统是通过事件发生进程报告病例数变化, 对事件发展作出预警, 而不能对事件发生进行预测;因此要求承担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单位除了要收集已发生的疾病信息外, 还应对相关症状信息的监测、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等,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 需依靠全社会共同参与, 单凭医疗机构的监测所收集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在政府的领导下, 相关部门协调合作, 各自把关, 互通信息, 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所在。

2.3 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处置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预测, 因此, 需要完善基础设施, 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预测预警能力。近年来, 通过积极的努力及上级卫生部门的支持,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步充实了检验室设施, 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专家对事件的性质、种类和严重程度的准确评估提供技术支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决策层作出适宜、准确的决策, 制定正确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从而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2.4 制定预警指标及时更新预案

平遥县根据当地实际,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影响区域范围, 所需物资情况, 通过对疾病等的历史数据的分析, 制定了适合本地实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低级别的预警指标。及时收集事件及相关因素的监测信息、分析信息、作出分析结果,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况, 在原有应急预案、方案的基础上, 总结实践经验,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不断更新修定预案、方案, 最终达到科学预测、预警, 提高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截至目前, 已更新预案4次。

2.5 应急物资动态储备, 完善储备制度

对常规使用的卫生应急物资, 适量进行了实物储备, 以便事件发生时可立即调用, 对市场供应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了相应量的资金。物品的储备需要占用场地、人力物力进行更新、维护和保养, 由于大多物品特别是药品有使用期限, 需要动态储备, 防止浪费。因此, 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物资调用机制, 制定了卫生应急救援队伍的基本标准和应急队伍装备的管理办法和使用制度。

3 存在问题

3.1 信息不够灵敏

各级政府、各部门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应急预案, 但是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部门之间的规章和预案、方案不衔接,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事件预警、发生和发展信息, 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报告、信息互通, 信息资源共享有待完善。

3.2 反应不够迅速

部门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存在标准不统一、运行环节复杂, 不能准确、有效、及时地对事件做出评估和分析, 不能及时提出科学的决策建议, 快速反应能力较差。

3.3队伍不够健全

因地方财政资金紧缺等因素, 导致部门人员缺编和资金及物资的不足, 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应急检测技术支撑设施不完善甚至缺乏, 检测手段和能力不高, 应急装备简陋, 应急处置技术、培训演练缺乏。

3.4 宣传力度不够

公众宣传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够, 公众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较低。平遥县作为农业大县, 85%为农村人口, 因此加强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工作尤为重要。

3.5 实战经验不足

平遥县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方面开展了模拟演练。应急指挥决策、应急响应及相关响应程序、响应级别, 应急物资保障基本达到演练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复杂、难以预料, 原因多元化, 有自然因素、还有社会因素,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指挥决策, 有待实践的检验。要判定事件、正确作出指挥决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3.6 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人忽视了与传染病作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性, 导致近年来传染病发病率回升, 一些被认为早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如性病、结核病等死灰复燃。虽经过2003年“非典”洗礼, 但仍有许多人甚至是专家或领导的观念还没有转变, 这些因素是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开展的关键障碍。

4 建议

4.1 完善信息报告系统

建立县、乡、村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系统, 与县级、大小型民营医疗单位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系统, 对临床医生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他们的敏感性, 多范围、多领域地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确定专人收集报告, 从而达到信息互通、灵敏快速、信息资源共享的局面。便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

4.2 科学快速的反应

明确分工, 协调配合, 指挥决策才能快速, 决策正确科学才能有力, 反应才会迅速,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建立统一标准, 各环节要进一步完善衔接性, 简化运行环节, 完善硬件设施, 在调查及快速检测的基础上, 科学分析, 快速应对。

4.3 加强队伍建设

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组成员的培养, 建立常规培训计划, 每年组织1~2次模拟演练, 演练选题适应形势, 设计严谨合理, 组织保障有力, 处置规范合法。在卫生机构中选择医术高、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和具有现场处置经验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组成应急救治专业队伍, 采取形式多样、效果突出的方式加强对县、乡、村三级人员的系统培训, 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应对能力。

4.4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现代化宣传、信息工具, 波及面广、速度快、形式多样的优点, 大力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知识及防病灭病知识, 增长全民尤其是农民的防病知识;提高全民防病意识, 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动员社会力量, 加强与电台、电视台的合作, 为落实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奠定必要的社会基础。

4.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的财力投入, 配备相应的人才, 保证有充足的物资储备, 增加完善实验室快速检测设施、设备,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支撑。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专项资金, 便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及时使用。

参考文献

篇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答:4月14日,国务院第四次常务会议作出了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决 定,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根据会议精神,国务院法制办、卫 生部组成起草工作组,在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提交国务院常务 会议审议的条例草案。5月7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5月9日,温家宝 总理签署公布施行。

条例的施行为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供重要法律保障,并将在当前的非 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总结了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国际一些好的做法,重点解决了突发公 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准确、反应不及时、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确定了应急 处理指挥体制、制定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制度、疫情报告、通报和发 布制度,以及人员隔离、群体防护等应急处理具体措施,以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对应急处理经费和生活困难者的医疗救助也作了明确规定。 条例的实施对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有效应对当前或今后可能发生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都将发挥重 要的作用。

条例不仅适用于传染病的防治,还适用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 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答:条例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社 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 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概括地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突发性事件 ,它是突如其来的,不易预测的;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三是对公 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凡是具备以上三个特征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都在条例适用范围之内。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或依法增加 的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 多个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患者,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是指危害严重的急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处理应急事件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首先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这是减少各类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的保证,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

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中国是一个欠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 不高。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公共卫生设施较差。一旦发 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伤害,也会使国 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坚持预防为主,既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方针,也是 卫生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

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加强合作的原则。

统一领导是指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成立应急指挥部,对处理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各有关部门都要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依照 条例的规定,开展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分级负责是指全国性的突发事件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突发事件,由国务院设立全 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的应急处理工作;地方性突发事件, 由省级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 理工作。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要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决定 是否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做出反应,搜集、报告疫情及有关情况,立即 组织调查,组织医疗队伍,积极开展救治,并向政府提出处理建议,采取果断措施,有效控 制突发事件事态发展。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是指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各有关部门、学校 、科研单位等要通力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问: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作出贡献的人员以及因参与应 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国家给予什么样的照顾政策?

答:为鼓励战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条例做出 了一系列规定。第一、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医疗卫生人员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主力军,在突发事件预防、控制、救治过程中,接触 传染病病毒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风险很大。给予这部分人员适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既体 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又有利于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工作。第二、对参加突发事件应 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参加突发事件处理的,除医疗卫生人员外,还有 生产经营企业的职工、志愿者等各方面人员。对所有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 人员,人民政府都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这表明了政府对公民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的肯定 和鼓励,有利于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 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第三、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风险很大,有可能危及参加处理工作人 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致病、致残和死亡的人员,给予相 应补助和抚恤,既是对他们的补偿,更是对他们工作的褒扬。

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卫生部门的职责作了哪些主要规定,在当前疫情 还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卫生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贯彻落实呢?

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卫生部门负有重要职责,条例作了明确规定 。

卫生部要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下,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 要求,制定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报告系统;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立 即向国务院报告;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和信息发布工作;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 及时宣布或提请国务院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和重大中毒事件,及时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等。县级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向公众开展应急 知识教育,指定有关机构开展突发事件日常监测,保证监测和预警系统正常运转,定期对医 疗机构卫生人员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应急演练,推广先进技术;按时、准确向当地政府 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等有关情况,对突发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宣传防护知识, 对易受害人群采取防护措施等。条例还对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职责做了具体的明确规定。

为了确保落实条例规定的卫生部门职责,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条例的有关规定,针对当前非典型肺炎防治亟需解决的问题,制订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防治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经部务会审议后,5月7日与条例一起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行了 研究和讨论,于5月12日以卫生部第35号令发布施行。管理办法对传染病防治法和条例的有 关规定进一步予以明确、细化。

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 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承担何种责任?

答: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 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 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 的,承担何种责任?

答: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 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 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承担何种责任?

答: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 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承担何种责任?

答: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 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 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承担何种责任?

答: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 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 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 、缓报或者谎报的;(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三)未依照本条例 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四)拒绝接诊病人的;(五)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 理指挥部调度的,承担何种责任?

答: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 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 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依 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问: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 隐瞒、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 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 术分析和检验的,承担何种责任?

篇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一、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一些传染病疫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时有发生。为全面提高我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xxxx卫生监督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下称预案)等有关规定,决定举办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拟演练。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二、演练目的和原则

1、演练目的:

检验我所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准备情况。检验我所的应急组织、指挥协调能力。

检验我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重点在应急响应能力、事故处理、流调、个人防护四个方面。

2、演练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参演单位和人员

1、办公室、监督二科、三科、四科。其他科室组成一个综合科,配合演练工作。

2、根据需要抽调其他科室人员加入到演练科室参加演练。

四、演习时间、地点及场景 时间:2010年xx月xx日 地点:——

五、演练方式

各科参演科长和机动队员在规定的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演练,其余非参演成员参加考评。

演习现场模拟某卫生院报告,有30多名某学校学生因为发热、畏寒、腹痛、腹泻前来就诊,怀疑为伤寒病人。各科室接到报告后开展实施各项应急程序和处臵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后的响应程序、现场指挥调度;现场调查取证;事故的控制与处理;疫区疫点的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方面的内容。

六、演练内容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1、演练科室:监督二科、三科、四科、办公室

2、演练要点: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接报人应向报告者详细询问、核实并记录,同时按照规定报告。结束后交评价小组。

3、演练要求:

⑴、收集疫情信息及时、完整; ⑵、各种信息要有电话记录; ⑶、上报疫情信息及时、内容完整; ⑷、接到报告后的处理符合要求。

3、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二)、应急处臵现场

1、演练科室:监督二科、监督三科、四科

2、演练要点:抵达现场后,立即行动开展各项疫情调查、控制工作。

3、演练要求:

[1]、现场处理的程序:(监督二科按学校发生公共卫生事故处理;监督三科按照出现集中供水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监督二科、三科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取证、现场实施紧急控制措施、监督责任单位整改;监督四科负责疫区(点)消毒工作监督、疫情信息报告监督、病人转运及医疗废物处理监督等工作。

[2]、现场处理井然有序。

3、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七、演练的工作步骤:

现场布臵:8时30分,技术评判组在演练预定场所处布放各标志;宣传组布臵会场。

场景1:9:30点总指挥宣布模拟演练正式开始。(演讲词见后)

(一)、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场景2:XX长洲中心卫生院报告,近期某学校多名学生因为发热、畏寒、腹痛前来就诊,怀疑为伤寒病人(病人由非参演人员模拟),向卫生监督所报告(分四人向各参演科室报告,疫情报告词见后);各科室接到疫情后向各分管领导报告,办公室接到疫情经初步核实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及向梧州市卫生局报告并作好电话记录。应急领导小组紧急集中,启动我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预案迅速部署各项工作(后台自演,报告词见后)。

(二)、参演科室出动

场景

3、办公室接到疫情后向所领导报告。通知参演科室到现场调查。场景4:参演科室人员整装出发,进入现场,车辆停放在指定位臵。场景5:参演科室人员下车面向主席台列队。场景6:评判人员清点各参演科室的执法文书、取证工具等物品。

(三)、现场调查和疫情控制

现场指挥宣布参演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疫情控制。

场景7:监督二科、三科到达某学校进行现场检查和事故调查取证、对事故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场景8:监督二科、三科负责了解发病前1~2天的饮用水情况及饮食史,了解共同饮用人数、中毒或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可疑饮用水质等;并向病人及诊治医院调查,了解发病经过、临床表现、诊疗情况。

场景9:监督四科对XX长洲中心卫生院及相关医疗机构的疫情信息报告是否及时准确、消毒隔离、病人转运及医疗废物处理进行监督;对市疾控中心疫情信息报告、疫区疫点消毒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及疾病监测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现场由一人模拟疾控中心人员负责通报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及水样检测结果。

场景10:各参演科室汇集各种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事件发生原因并控制消除传染源。各参演科室现场口头向指挥长汇报调查处理结果。

场景11:现场清理,撤队。

场景12:在演练结束一天后,各参演小组撰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总结报告;宣传组撰写出演练宣传稿件;技术评判小组对各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办公室收集各组资料,召开总结大会,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八、演练组织保障

(一)、演练组织:

设立演练指挥部,演练总指挥:XXX。现场指挥:。下设技术评判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

1、技术评判组:XXXXXX分别担任三个小组组长,负责对三个参演科室演练各个环节进行评价总结,并收集汇总观摩人员评价意见;

一组:组长XXXXX,组员XXXXX(模拟病人); 二组:组长xxxx,组员xxxxxx(模拟病人); 三组:组长xxxx,组员xxxxxxxx(模拟病人);

2、宣传组:xxxxx担任组长,组员xxxxxx、司机(xxxx)1人,负责对外宣传,对演习过程的全程摄录,及音响、横幅、标识牌的制作、布放;

3、后勤保障组:xxxxx担任组长,组员xxxxxx,负责交通等后勤工作,综合协调各种事务。

4、角色扮演组:xxxx模拟学校负责人,xxxxxxx模拟卫生院医生,林淳模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二)、演练观摩人员: 市卫生局…

(三)、时间安排: 1、11月25日至12月5日,制定演练方案。2、12月17日上午9:30时,正式演练开始。3、12月17日进行演练总结。

(四)、经费预算:约1000元,主要用于标识牌制作,车辆的油费。注:

1、总指挥演讲词:

2、xxxxx长洲中心卫生院向xxxxx卫生监督所报告疫情词:

我是xxxxx市长洲中心卫生院,我们这里有30多名某学校学生因为发热、畏寒、腹痛前来就诊,怀疑为伤寒、副伤寒的病人,请你们尽快组织人员来我们这里调查处理。

3、xxxxxx卫生监督所向市卫生局报告词:

卫生局领导,我市卫生监督所于9时24分,接到xxxxx长洲中心卫生院疫情报告,该卫生院发现30多例疑似伤寒、副伤寒病例,现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请指示。

某某局领导答词:请你们迅速集合机动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疫情的现场调查和控制工作。

附件:突发公共事件演练主要技术评价指标。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附件1:事件原因:

某初中学校位于长洲郊区,有300多名寄宿学生。学校所使用的饮用水为自备地下水源,在取水口附近为菜地。在2009年12月1日,该学校1名学生出现发热、腹痛,随后三天每天都有2-3个学生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症状,到附近的长洲卫生院就医。12月5日有已有30多个学生出现上述症状。

附件2:突发公共事件演练主要技术评价指标

一、疫情报告评价指标:

1、基本情况:接到报告时间、报告的单位名称、报告人的姓名、联系电话;

2、报告内容: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详细地址、涉及的人数、主要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结果;

3、接到疫情后按有关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报告情况(接报后2小时内,报告的内容要完整)。

4、有关科室及办公室的指挥调度情况。

二、物质准备评价指标:

(一)物质准备:

1、卫生行政执法文书: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职业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证据先行保存决定书、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封条、调查记录等。

2、调查取证器材: 照相(摄像)机、录音机等。

3、交通、通讯工具。

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接报者记录内容、接报后处理包括:

1、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时间、单位名称及地址;

2、发生人数、死亡人数;

3、可疑原因及时间、人数或范围;

4、病人的表现、就诊医院或所处地点、救治措施及效果等。

5、接报后初步核实后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将情况报告市卫生局,听取指示。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总结报告:书写一份初步调查报告: 基本格式要求:

1、题目:指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有时为了简练、准确时间地点可省略。

2、前言:简要说明事件的发生、发展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3、正文:详细介绍事件发生的情况、背景、地域和环境情况、主要的临床特征、流行情况、采样情况、处理过程,未来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可能的病因和针对此病因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4、结尾: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主要是对资料细致分析的的基础上根据正文形成结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上一篇: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3 Topic3 SectionA 教学设计下一篇:初一地理201112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