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2024-05-24

重庆大学考研招生简章(共6篇)

篇1:重庆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重庆大学是一所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综合性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研究生院学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2个。 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在职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含软件工程)、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高校教师、风景园林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点。热忱欢迎全国各地青年报考我校各类研究生。

一、招生规模

20重庆大学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3800余名,其中含推荐免试、统考生、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

目录中招生规模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以国家下达的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准。本单位将保留根据国家下达的规模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的权力。

二、报考条件

(一)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考生年龄不限。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毕业证书)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条件

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⑵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毕业证书)或往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⑶报考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⑷保证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

(三)强军计划报考条件

1、符合第二条(一)中的第1项要求。

2、国家承认学历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并属各军区推荐报考人员。

(四)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1、符合第二条(一)中的第1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207月底前毕业)工作三年或三年以上。

3、大学专科毕业后(7月底前毕业)工作五年或五年以上。

4、研究生毕业学历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

5、工商管理硕士(MBA)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考生。

(五)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1、符合第二条(一)中的第1项要求。

2、非法学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本科毕业生。

3、非法学专业的大学专科毕业后(7月底前毕业)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

4、法律硕士(JM)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考生。

5、下列13个专业的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JM):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六)接收推荐免试生条件

1、一般是全国“211工程”学校(研究生院、“211工程”、“985工程”学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优先考虑)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科专业全国排名名列前茅院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对研究生院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推荐来的推免生,将在提前攻读、硕博连读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2、需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3、统考报名前通过我校的复试,成绩合格。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不能有不及格科目),未受到纪律处分、毕业设计(论文)良以上成绩,毕业时能取得学士学位证书。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

1、网上报名时间:2010月10日-10月31日,网上报名网址:yz.chsi.com/或yz.chsi.cn/。

2、现场报名(摄像)时间:年11月10日─11月14日。

3、报名考试地点:全国各地所设研究生报名考试点。重庆大学属重庆市所设报名考试点之一,报名地点:重庆大学(A区)研究生院一楼大厅。

4、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现场报名时报名点只对考生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核对,不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查,请考生自审。资格审查在复试期间进行,凡不具备报考资格而参加报名者,造成遗留问题考生自行负责。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考试舞弊等行为,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不予录取。

四、报名程序

1、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将继续试行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两个阶段。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或yz.chsi.cn/)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然后点击“进入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操作。网报中,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教育部、省(市)招办、招生单位、报名考试点发布的相关公告。网上报名后考生本人还必须到报名点进行现场电子摄像与本人签字确认网报信息。

2、报名步骤:①仔细阅读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②按网站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考信息与所报考的专业名称及代码、院系名称及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及科目代码等;③认真核对所填报考信息;④确认无误后提交报考信息,提交报考信息后考生必须准确记录考生本人报考的“报名号”和密码;⑤考生本人修改报名信息仅限教育部规定的`网报期间。

3、网上填报说明:

①凡报考重庆大学的硕士生在“备用信息1”栏填报“导师姓名”。

②报考强军计划的考生在“备用信息2”填写“强军计划”、“备用信息3”填写“推荐军区名称”。

③凡属国防生的考生无论是推免生或统考生必须在“备用信息2”栏注明“国防生”及保留资格年限。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文件规定,国防生录取后必须保留1-2年入学资格,对未注明“国防生”和保留资格年限的,不能保留资格,责任自负。

4、考生网上报名后,符合报考条件的报名考生凭身份证(应届生还须带学生证)、报名费、打印的网报信息表,于2007年11月10日―11月14日到报名点现场报名,考生本人当场进行电子摄像,对打印的考生报考信息表由本人签字确认,签字确认的“考生报考信息表”必须交回报名点的收表处,否则报名不成功。签字确认的考生报考信息为上报教育部的信息,不能更改,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5、凡报考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学”、“美术学”专业,且考试科目选考“817素描”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选择重庆大学报名点报名,现场报名到重庆大学报名点,入学考试也在重庆大学所设考场进行考试。

6、取得推荐免试生正式资格(通过省市招办审批,并且复试成绩合格)者,须凭推荐学校发的“推荐免试校验码”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未进行现场报名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推免资格,不予录取。

五、各军区推荐报考重庆大学的强军计划考生,请考生自己首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yz.chsi.com/或 yz.chsi.cn/)进行网上报名(由于考生信息不全招生学校不能代报名)。报名同样按“第四条报名程序”进行网上报名。请考生与推荐军区联系,索取报名校验码。在网上报名时,必须选择重庆大学报名点,即选择“5001”,选择其它报名点报名无效。报名选择考试科目时,暂选相应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针对强军计划的考生由我校认可其报名资格后,再将考试科目更正为单考考试科目(①111政治理论;②211英语(212俄语、213日语);③601高等数学(不考数学专业的考试科目同《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应专业的第三科科目代码及名称);④考试科目同《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应专业的第四科科目代码及名称。)本人所填报信息要认真仔细进行核对,然后提交。该信息为上报教育部的信息,也是以后网上下载准考证、网上查成绩、网上下载复试通知书等的依据。

六、考试科目及时间

1、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语、数学或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四门。全国统考科目:外语(201英语(含法律硕士)、202俄语(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203日语(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04数学四;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5化学(农)等所含内容及要求请详见国家考试中心编印的《考试大纲》。

①我校“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应用心理学”、“药物化学”、“药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九个专业按国家要求进行了科目改革,考试科目为三门(其中专业综合分值300分),且为全国统考,具体内容详见我校《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②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按国家要求进行了

篇2:重庆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学校从1963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4个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在8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具有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以及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并与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7所国内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正高职称130多人,副高职称330多人。有10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为我校兼职教授,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学校占地3800亩,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备和仪器,建有校园计算机宽带网,10000多台微机联网运行,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另有电子图书近90万册,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数字通信》三种学术刊物和《重庆邮电大学报》。标准的运动场、风雨操场和游泳池及配套体育设施可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研究生宿舍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设施和条件。

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现已建成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物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系统结构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光通信技术实验室、移动通信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实验室、网络控制技术与智能仪器仪表实验室、微电子工程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验室等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有重庆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等53个研究中心(所),另有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奔吉通信技术公司等学校控股的等高科技企业。学校有一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现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和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等高水平科研课题,年均科研经费7000多万元。起,作为主研单位参加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和终端产品的开发,制定出移动通信领域第一个中国标准TD-SCDMA,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部TD-SCDMA 3G手机样机及世界上第一颗采用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荣获了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学校顺利通过了国防武器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认证,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制定的《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通信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IEC认可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国际标准,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原创性技术创新。TD-SCDMA标准和EPA标准是我国相应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实现了重庆市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学校毕业研究生一直供不应求,他们大多工作在国内外知名的通信和计算机行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他们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有的成为学术和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用人单位对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华为”、“长飞”等企业在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对学习成绩优秀和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给予奖励。学校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多出成果,专门设立了“研究生优秀奖学金”,最高金额达1元/人.年。

学校与国内外许多著名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邮政及其在西南、中南地区的.分支机构等信息运营企业,与大唐电信、中兴通信、华为公司、普天集团等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4所、第26所、第44所等信息行业的科研院所以及四联集团、中药研究院、重庆社科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长期和牢固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关系。学校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国外高校专家学者经常来学校讲学、执教、开展合作研究,多次主办或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接待国外政要、商界精英、著名专家学者来访。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韩国仁和大学、鲜文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4所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每年选拔部分研究生到对方交流学习。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之一,21世纪初的二十年将是世界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也是信息产业大有作为的二十年,这给重庆邮电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各地考生报考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

专业简介

1、诉讼法学(030106)

重庆邮电大学诉讼法学学科点,是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法学理论和诉讼制度为基本平台的学校重点发展的法学学科。诉讼法学学科点依托重庆邮电大学的信息科学人才和技术优势,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为重点研究对象,在与信息网络有关的电子证据、网络诉讼、网络行为的司法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高校诉讼法学学科的信息网络特色。除有一批专门从事诉讼法学、证据理论研究的法学专家外,本学科点还有一批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其安全、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测和检测技术、电子证据的提取和认定等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教授、博士。依托学校已经拥有的在国际、国内较为领先的信息技术学科和实验网络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本学科点建立了信息安全实验室和以计算机、生物基因为主要鉴定方向的司法鉴定中心。

本学科点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法治国家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诉讼法学知识;熟悉网络诉讼、网络信息司法认证、电子证据等专业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进行诉讼法学科研工作;毕业后能胜任诉讼法学教学、科学研究,特别是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证据和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立法、司法等实务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行政诉讼法学研究、外国诉讼法学研究、证据法学理论研究、刑事侦查与物证技术、网络诉讼专题研究、黑客分析与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工具、密码技术、网络犯罪侦查、电子证据专题研究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它们对社会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在科技哲学、信息文化、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本学科组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等。

3、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本学科组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与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政治观教育研究,人生观教育研究,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

4、理论物理(070201)

篇3:重庆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任何事物终究是以一定量存在的, 对之完整的认识包括知晓其数量和质量”, 大学招生亦有数量和质量之分, 本文以“985”大学在河北省的招生为例, 在大学排名与招生数量、录取分数线排名的多维数据分析中求解大学评价对大学招生数量与质量的综合影响, 同时针对评价体系的特点, 研究不同大学评价体系的特殊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大学排名中选取历史较长、影响较大、公开性较强的大学排名体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 (简称武书连大学排名) 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 (简称邱均平大学排名) 中“985”大学在2008~2012年排名变化显著的学校以及这些学校在河北省的招生录取信息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排名变化显著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 就在于变化趋势越明显, 包含信息量越大, 越易于观察大学排名变化对录取分数线排名带来的影响。

据此, 剔除数据不全、排名变化不大或者无规律的学校, 使用的录取分数线的数据来源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2010年和2013年发布的《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南》。

二、大学评价对大学招生数量的影响

(一) 大学评价的直观表现———大学排名

大学评价与大学排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者在目的、职能、性质、数据来源以及评估过程等方面各不相同。大学评价是官方、半官方或者高校自身“为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 依据相关标准对高等教育整体或者个别机构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和界定, 从而据此提出整改措施和发展目标的过程”;大学排名则是高等教育事业之外的媒体、研究机构或个人出于经济目的, 根据各项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标准, 针对相关大学在数据、报告、成就、声望等方面进行数量化评鉴, 再通过加权后形成的排序。大学排名最早开始于美国, 随后, 英国、加拿大、日本等二十多个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都在开展各种类型的大学排名实践活动及相关研究;我国的一些民间机构和团体也于80年代初期开始尝试对国内大学进行排名, 但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评的机构众多, 评价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大学排名是对大学各方面发展的具体化、数字化的描述, 是一种集方法的客观性与价值判断的主观性于一体的大学的综合评价, 能够以直观的形式量化大学的实力, 因此在大学评价的各类形式中, 大学排名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 量化分析

通过对所选38所“985”大学的数据分析得出, 大学排名对大学的招生数量并没有产生规律式的影响,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在两个排名体系中, 大学排名都有所下滑, 但招生数量并未受其影响, 呈现出上下徘徊的态势 (见表1) 。由此亦证明, 当前我国大学的招生数量是一种计划式的分配, 是“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社会经济需求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等对全国地方高校入学名额在不同地区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分配”。

三、大学评价对大学招生质量的影响

(一) 大学招生质量的直观表现———大学录取分数线

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在2002年超过15%, 进入大众化阶段, 自此, “质量”问题进入人们的“视界”。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质量”具有抽象性, 比如说, 某所大学的生源质量好, 那么究竟有多好?好到什么程度?难以用言语说清, “任何一门科学, 只有当它充分应用了数学时才算很好的发展了”。因此, 生源质量可以通过大学录取分数线的高低来窥见一斑, 通常而言, 录取分数线越高, 生源质量越好。

(二) 量化分析

通过分析表2中的数据, 大学排名变化与录取分数线排名变化之间呈现三种趋向, 即无关联、同向变化与异向变化。

第一, 二者之间无明显的关联趋势。以武书连排名中的四川大学为例, 2008-2012年大学排名呈现上升趋势, 由第13名升至第9名, 而录取分数线排名多数在第28名附近徘徊, 另外, 像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重庆大学等亦是如此;邱均平排名中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大学排名由第27名降至第29名, 而录取分数线排名变化无明显规律。

第二, 二者之间变化的同向性。武书连排名中, 东北大学的大学排名由第34名降至第46名, 与此同时, 录取分数线排名也在逐年递降, 由第19名降至第32名, 二者同时下降, 呈现同向变化;邱均平排名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大学排名由第30名降至第34名, 录取分数线排名由第5名降至第10名, 变化趋势一致, 再如同济大学和东北大学也同样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第三, 二者之间变化的异向性。武书连排名中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学排名由第10名降至第15名, 而录取分数线排名却在逐年上升而且幅度较大, 由第36名升至第19名, 二者变化趋势相反, 呈现反向变化, 再如, 大连理工大学的大学排名由第24名升至第21名, 而录取分数线排名由第8名降至第17名;邱均平排名中, 北京师范大学由2008年的第8名降至2012年的第16名, 而录取分数线排名则由2008年的第37名升至2012年的第16名。

注:1、根据学校类型确定录取分数线而进行排名。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于2008-2011年在河北省无招生, 排名中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数据来源:《挑大学选专业2008~2012》和《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南 (2010~2013) 》

四、结论与思考

根据2008~2012的5年数据分析, 大学评价对“985”大学在河北省的大学招生并没有产生规律式的综合影响, 同时从单个评价体系来看, 也没有呈现出显著的特殊影响。

关于大学评价对大学招生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都已展开过研究, 在国外这一影响确实存在, 而且能够进一步指出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影响, 然而在国内这一影响并不显著, 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 除了大学评价研究时间的长短和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外, 还与评价体系自身的科学性与可信度有关。现实中, 考生及家长在挑选大学时, 往往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榜”上有“名”的大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大学评价至少影响着大学的招生环境。

参考文献

[1]Thakur, M.The Impact of Ranking Systems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Stakeholders[J].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007 (01) .

[2]Monks, J., and Ehrenberg, R.G.The impact of the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college rankings on admission outcomes and pricing policies at selective private institutions.NBER Working Paper NO.7227,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1999.

[3]徐和清.大学排名对高校招生竞争力影响的实证考量——基于武书连大学排名及江西一本招生数据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10 (05) .

[4] (美) L·克罗克, J·阿尔吉纳.经典和现代测验理论导论[M].金瑜, 等,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占军.大学排行对院校的组织决策、行为与文化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2) .

[6]董业军.我国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模型指标体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04) .

篇4:“变色龙大学”招生简章

变色龙大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牌大学,各项“科研成果”都为教育界之首创,教学方式新颖独特,包教包会(学不会者免费再来),现为社会各界已培养千余名“精英”,校长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早已妇孺皆知,声名昭著。

招生对象:智商不高追求却大者,要求有初中学历(注:高中以上学历免学杂费)。具体表现要能见机行事,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招生条件:年龄不限,性别不限,職业不限。

招生办法:只需口试,不要笔试;地方推荐来的凭单位证明还可以免口试,直接报名入学。

招生专业:圆滑系。圆滑是现今一些人办事的必备技能,所以该系成立最早,人数最多,天南地北的学生可谓济济一堂。所开课程主要有:口是心非学,颠倒黑白学,拐弯抹角术,以假乱真术。总之,圆滑系集古今中外圆滑之大成,尽显风流人生之“风采”。系主任:老狐狸。

吹牛系。吹牛是现今一些人,特别是从医、经商、从政者的必备技能。庖丁解牛能游刃有余,我系吹牛能翻天覆地。进入本吹牛系有三大好处:第一,无形中抬高自我身价,如李洪志;第二,变穷光蛋为大富翁,如胡万林;第三,变布衣为缙绅,如一些地方恶霸式官僚。本系课程主要有:巧吹法、胡吹法、明吹法以及明暗吹结合法。进入本系的学生只要撕破脸皮,放下尊严,每天练习口吞山,舌搅海,毕业时准能把稻草说成金条,把死人说成活人。系主任:牛魔王。

拍马系。这是本校最好的专业,拥有最好的硬件设施,具有一流的软件系统,拥有最美丽的公寓楼,最豪华的轿车……当然进入本系的学生缴费最高,毕业可享受硕士待遇,定能飞黄腾达。本系主要传授变形拍马术,有大拍、小拍、前拍、后拍、明拍、暗拍等技艺。即使你本来是一个极其迂腐,不肯变通的人,到这里也会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系主任:马屁精。

报名时间:猴年马月猪日。

报名地点:本市护恶县颠倒黑白路000号。

推荐人语

本文体例新颖、主题深刻,将当今社会种种扭曲人性的丑恶现象采用别具特色的“招生简章”体例,在不动声色中进行揭露鞭挞,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语言诙谐,正话反说,举例典型,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

篇5:湖北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湖 北 大 学 简 介

湖北大学地处华中重镇、九省通衢――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历史溯源于1931年创办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44年,在著名学者李四光先生的推动下,改建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 建国后,学校迭经改制和整合,先后历经了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1984年改制为湖北大学,实现了由单一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的跨越。在办学历程中,湖北大学经历过筚路蓝缕的岁月,忍受过调整分合的阵痛,但湖大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在逆境中谋发展,于艰难中创事业,学校的文化传统中逐渐积淀了“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和以“自强不息、克难奋进”为基本特征的“习坎”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综合实力日益增强。湖北大学拥有文、史、哲、理、工、经、法、管、教、医等10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历史文化、商学、政法与公共管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教育、体育、艺术、外国语、哲学等15个院,另设有继续(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知行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人民武装学院。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覆盖62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10个,18个学科获准设立“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湖北大学现有教职员工余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6人,校内特聘教授3人,“琴园学者”特聘教授50人,正、副教授6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31人。有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10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入选湖北省“111”人才工程, 28人和14人分别入选湖北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有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30人曾被授予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8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湖北大学已有60余年本科教育、28年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经历,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学校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个,创办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3个,立项建设省级品牌专业6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优质课程1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校获批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英语、“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等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文化、体育竞赛中获奖5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12万余人,有的已成为政界、学术界、科技界、文化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人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司法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训秋,武汉市市长李宪生,文化史学大师冯天瑜,著名雕塑家、文职将军程允贤,著名歌唱家、音乐家喻宜萱,“长江学者”谈胜利,“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范春歌、刘枫等都是我校的校友。

走科研强校之路,科学研究取得明显成绩。湖北大学现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中试基地,办有《湖北大学学报》、《蛛形学报》、《胶体与聚合物》等多种学术期刊。学校在新材料、生物技术、基础数学、精细化工、中药现代化技术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一批国家级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和部省级奖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列宁思想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治学环境优雅。湖北大学占地1800亩,濒临美丽沙湖,东接十里武钢,西望黄鹤琼楼,南瞰浩淼东湖,北临滔滔长江,校园内四季常青,环境优美,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拥有122个教学科研实验室、95间多媒体教室、17000余台(件)仪器设备、131个教学实习基地;图书馆纸质藏书达165万册,电子图书达53万册。学校是最早接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的用户,利用教育网与Internet互联,共享网络资源,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

坚持开放办学,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湖北大学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文教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受国外及港、澳、台的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5月成立了由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驻汉部队以及多个省直厅局参加的湖北大学董事会。现有22个全国性或省级学会(研究会)挂靠本校。学校的教学、科研、招生、体育、毕业生就业、共青团、成人教育等工作曾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学校曾连续几年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湖北大学的建设发展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曾为学校亲笔题词,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教育部部长周济等一批领导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回首过去,岁月峥嵘;展望未来,前程辉煌。经过七十余年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的历史时期,湖北大学将秉承“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精神,继续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走内涵发展道路,把湖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湖北大学20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年我校共有10个学科门类的84个专业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生约700名,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数为准。所有专业均招收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培养硕士研究生。录取时我校将根据上线生源情况、考试情况和社会需求适当调整各专业间的招生计划。

一、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2. 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参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 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即1968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的考生不受年龄限制。

4.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对同等学力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不能跨专业报考,同时,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新标准470分以上)或者已修完本科主干课程5门以上,初试合格后,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所报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二、报名方式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200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一律采用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方式。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填写所有信息,一经发现虚假信息即取消其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录取,其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要求定向和委托培养的,本人必须在复试前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确定有关事宜。

三、报名时间及程序

1.考生应于9月初开始在网上查阅招生专业目录。

2.10月8日至31日(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报考者在指定的网上报名(9月中下旬可通过湖北大学研究生处网址:www.yjsc.hubu.edu.cn,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www.yz.chsi.com.cn查询)。

3.11月10日14日(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已在网上报名的考生到报考点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凭报名号交费、照相,同时确认本人的报考信息。不到现场确认的,其网报信息无效。

我校各专业均接收应届本科推荐免试生。为增进校际间的人才交流,欢迎各有权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院校向我校推荐免试生,10月份即可与我校拟就读的学院联系,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同意后,正式办理推荐免试报名手续。推荐免试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四、初试和复试

1. 初试

(1)初试科目:政治理论(100分)、外国语(100分,不含听力)和两门专业课(各150分),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篇6:兰州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兰州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160人左右,为各种考试方式和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之和,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20研究生招生计划尚未下达,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人数为我校各招生学院录取的人数,年各专业招生人数由招生学院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

二、推免生

我校接收推免生章程请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推荐免试”栏目中查询。

我校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为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两个专业学位类别以外的其他各招生专业。

三、报考条件

(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

1.法律(非法学)

(1)符合(一)中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

[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法律(法学)

(1)符合(一)中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

[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1)符合(一)中1、2、3各项的要求。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第一文库网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考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项要求。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2)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3.招收单独考试考生的专业为我校学术学位各专业和工程、农业推广、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他专业学位类别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的报考。

四、报名

(一)网上报名

月10日-31日,考生首先在网上进行报名,并按各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公告要求正确选择报考点。

●教育部规定: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2015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二)报考点选择

1.报考我校全国统考、推荐免试、法律联考的考生,原则上应选择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学习单位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

2.报考我校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只能选择兰州大学报考点,并在规定时间内到兰州大学报考点进行报名现场确认。

3.报考我校管理类联考的考生,按以下原则选择报考点:

(1)报考我校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择甘肃农业大学(6210)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

●广州考生请在“备用信息”栏中注明“广州考生”,深圳考生请在“备用信息”栏中注明“深圳考生”。

(2)报考我校会计(MPACC)专业学位且在兰州参加考试的考生,按甘肃省招生办公室规定,在网上报名时只能选择甘肃农业大学(6210)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报考我校会计(MPACC)专业学位且不在兰州参加考试的考生,选择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学习单位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

(三)现场确认

年11月10-14日期间,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指定地点办理报名现场确认手续(交费、照相),逾期不再补报。

●在2015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五、初试

(一)《准考证》: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于2014年12月15日至29日期间,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上一篇:《人生寓言之》教学反思下一篇:机关干部作风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