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2024-04-20

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通用6篇)

篇1: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参考建议

重庆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继续保持2009年的命题态势,贯彻落实市教委“减负提质”的精神,充分体现课改理念。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降低,信息量增大;命题选材鲜活,具有时代性、人文性,富有生活气息,考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一、中考复习指导思想

中考要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为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考试主旋律:建设和谐社会,尝试考试改革,鼓励公平教育,在减负上下功夫。难度降下来,成绩提上去。

依据新课标理念,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进行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分配和题型示例)、考查内容与要求、诗歌和文言文篇目请参阅《2010年重庆市中考复习大纲》。

新闻考试不从文体知识设题。古诗文考试复习范围: 古代诗歌(二十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塞上》《行路难》(金樽清酒……)《望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观刈麦》《赤壁》《夜雨寄北》《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渔家傲》(塞 下……)《浣溪沙》(一曲新词……)《山坡羊·潼关怀古》《游山西村》《诗经》两首(关睢蒹葭)《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已亥杂诗》

古文(十篇):

《论语十则》《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三峡》《马说》《岳阳楼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记》《送东阳马生序》

二、关于阅读训练的复习建议

(一)总体思路: 1.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2.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代入问题→确定范围→筛选信息→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3.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4.提供适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

(二)针对考点进行阅读能力训练及答题技巧点拨: 1.记叙类文章或文学作品

首先要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然后在阅读训练中掌握答题的技巧。考点主要有:(1)概括文本内容。

(2)领会文章主旨或寓意或重点句的含义。(3)把握全文结构。(4)概括人物形象。

2(5)概括文中表现对象的主要特点。(6)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

(7)评价作品的基本写法与表达技巧。(8)提取全文关键信息,如总说句、中心句等。【答题技巧点拨】

有整体意识,反复的精读文章,做到胸中有文。

(1)首先要辨其文体,从总体入手进行宏观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要善于联系文章主旨来进行高度概括。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或标题来迅速感知文本内容。2.基本分析能力训练 主要考点有:

(1)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2)划分文章或段落的结构层次。(3)解说层次划分的理由。(4)编写文、段的结构提纲。

(5)找出能显示文章结构层次的词语或句子。(6)找出表示过渡、照应的词语、句子、语段。(7)分析句与句、段与段、部分与整体间的结构关系。(8)排列文段句子的顺序。

(9)根据行文脉络,将打乱的语句、文段归位。(10)分析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答题技巧点拨】

(1)必须通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辨别文章体裁。(2)要重视标题的提示作用。

(3)注意人称的转换和表达方式的变化。

3(4)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以及表示层进、并列、转折、总结的关键词语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3.概括提炼能力训练 考点主要有:

(1)提炼记叙的要素。(2)概括文章的情节。(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4)提炼刻画人物的方法。(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7)提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10)概括文、段的中心或内容的大意。(11)提炼段、句的写作模式并进行仿写。(12)通过划分文、段的结构,提炼文、段的思路。(13)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14)将材料进行归类。(15)提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

【答题技巧点拨】

做概括提炼题时,可以采用标题诠释法、中心句法、摘要法、联合法、词句整合法、概述法。

4.阐释解说能力训练 考点主要有:

(l)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2)依据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所指代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3)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哲理句、中心句等)的含义进行解说。(4)给描述的对象下定义。(5)根据具体的描述,给描述的对象画出直观图形并进行解说。(6)根据文段所表达的内容,对其含义进行阐释。(7)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8)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9)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说明。(10)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所叙写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阐释

【答题技巧点拨】

(1)联系语言环境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

(2)注重整体感知,把握文段、文章的内容,进行准确表述。(3)提炼信息及要点,在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隐含信息,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揣摩,选取最佳思维角度。

5.语言品味能力训练 考点主要有:

(1)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2)比较、品味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和效果。(3)品析词语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4)品析成语、俗语等的精练准确及表达作用。(5)品析句式的变化及表达作用。(6)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7)品析段落及全篇的语言特色。【答题技巧点拨】

(1)要紧密联系语境。答题时强化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意识

(2)要准确把握角度理解品析文段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3)要精练准确地表述。答题时注意从各种语言现象中发现带共性的语言特征。

(4)对某种表达方式作用的理解必须从文段的体裁、内容、主题等角度考虑。

6.表达手法欣及赏能力训练 考点主要有:

5(1)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2)说明文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诠释、拟人式写法、答问式结构等。(3)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4)散文的表现手法如托物寓意、咏物抒情、人称变化、抑扬结合、联想想像、比喻象征及语言的骈散结合等。(5)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6)语言运用方面的特色、表达方式的运用、文章美点的欣赏

【答题技巧点拨】

(1)解答手法欣赏方面的题目,要注意调动知识积累。(2)要注意对文章通用手法的理解。

(3)要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4)语言表达要具体、完整,突出层次感,做到既有观点,也有例证。

7.感受评价能力训练

考点主要有:(1)摘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3)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文中某问题的认识。(4)是否同意文中的某种说法并说明理由。(5)针对阅读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6)根据文章内容,想像情节。(7)揣摩文中人物性格,想像其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8)自选角度,谈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9)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答题技巧点拨】

(1)摘录句子并说明理由时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2)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应着眼全文,结合语境。

(3)谈对文中某问题、某说法的认识必须“结合现实生活”。

6(4)针对文章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既要联系文段,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

(5)根据内容想像情节及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一定要准确把握作者意图、情感倾向,具体分析。

(6)谈阅读感受一般应着重从文章的情节内容、思想内涵给人的心灵启迪方面来谈。

(7)评价人物形象,首先要分析人物形象。

三、中考阅卷场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出现的四点主要问题及新材料作文的有关要求

1.少数考生未读懂材料。2.一些考生文章完全脱离材料。3.部分考生选择角度或立意不够好。4内容泛泛而谈,举例不具体。新材料作文概念

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后话题作文),作文提供材料或图画,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的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今年话题作文不纳入考试内容。

(一)新材料作文特点

新材料作文已不再单纯是要求按照“引—议—联—结”模式写材料作文了。现在的材料作文经过了改良,通过材料,寄托和蕴含写作话题,同时明确指出“文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打破了审 7 题的惟一性,立意的限制性和表达的单一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还学生以适度的写作自由。

(二)新材料作文特点

材料作文读写并存,一题多查,能够真实反映出考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以及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同时由于材料作文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发性、写法的多样性等特点,防止考生宿构。

(三)新材料作文特点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

(三)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旧材料作文诸多方面的区别 1.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新材料作文不直接提供话题,其话题就是考生对材料的感悟或联想。话题作文命题的基本格式为:“材料语”+“话题语”+“要求语”新材料作文命题的基本格式为:“材料语”+“要求语”

有无“话题语”是话题作文命题和新材料作文命题的根本区别。2.旧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

旧材料作文的命题表述一般是: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表述一般是: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有: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 8 体,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或由以上文字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文体要求方面的区别

旧材料作文一般只要求写成议论文 新材料作文则要求“文体自定”。4.引用材料方面的区别 旧材料作文要求必须引述材料

新材料作文则要求引关键词或关键句(明引、暗扣)

(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

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五)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方法

1.理清对象——材料中有哪几个对象?

2.分清主次——几个对象间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这是立意的根本点。

3.拎清关系——关于这一重点对象,材料中有哪些关键语句? 4.析清含义——仔细揣摩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

5.弄清“要求”——把握新材料作文关键要读懂“要求”中的两句话

(六)新材料审题立意的思路

1、提炼——划出关键语句

2、压缩——概括材料大意

3、选择——确定立意角度

(七)新材料作文写作方法要点 1.把握材料寓义 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2008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杨柳自有杨柳的洒脱,青松自有青松的壮美。生于世界上,在于宇宙间,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每个生命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展示着无穷的魅力。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材料作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字数在500-800字之间;⑤文中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这一材料作文,关键在于概括材料的寓意和主旨。考生只需咀嚼最后一句“每个生命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展示着无穷的魅力”的寓意,便可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了。

2.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见仁见智,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则材料:

如阅读下面这则材料:

有一棵树,不断埋怨自己周围的那些树,说他们挡住了自己的阳光,让他整天生活在黑暗里;让他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得不到雨水的滋润;它们还吸光了土里的养分,让他吃不好,长得又瘦又小。有一天,樵夫把小树周围的那些高大的粗壮的树木砍得一根不剩。这棵树高兴得欢呼起来。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正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他的躲上,到了晚上,忽然下起了大暴雨,大雨夹杂着豆大的冰雹 10 劈头盖脸地朝着小树砸下来,连他的树枝都被折断了好几根;终于,狂风吹来的时候,这棵树支持不住,被风刮倒在地上。

请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立意,写一篇作文。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角度审题立意

1、要合理处理好自我发展与同伴的关系;

2、竞争更要合作;

3、失去了才知珍贵;

4、要认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5、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等

5、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下面以安徽淮南市中考作文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

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

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 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

立意五:亲身体验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四、关于综合性学习复习建议。“课标”中综合性学习的几点关键信息: 1.语文性: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综合性: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解决综合问题,包括跨领域问题;

3.实践性:

(1)策划设计:关注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能够策划设计活动;(2)问题发现: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3)信息搜集与处理:掌握获取资料的方法;具备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4)结果展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来呈现探究的结果。“考试说明”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考点分析:

运用语文知识,发现、探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考点1:语文知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史知识);

考点2:语言运用(包括口语交际、给活动命名、拟标题、写主题词等)

能策划语文活动,拟定活动方案

考点3:语文活动的策划(活动的项目、活动建议、问卷设计、宣传册子的栏目设计、活动方案的修改等)

拟定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是不太经济、也不太现实的考法。能根据材料筛选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

考点4:对图画、图表等信息的提取;

考点5:对文字材料内容或形式所蕴含信息的探究、评判; 考点6:能就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自己的思路方法

考点7:能就问题的解决说出搜集信息的途径。与生活的契合点相结合的地方文化。

(2008年北京卷)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为支援灾区,学校团委和学生会准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募捐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三项任务。

1.募捐现场的一块展板上有下面两则材料,为了向前来参加的同学做介绍,团委书记请你概括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震后不到1小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震后不到两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飞赴灾区。随即,全国各地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据国务院救灾总指挥部统计:5月24日,各界捐款捐物总计261.01亿元;5月28日,各界捐款捐物总计347.42亿元;6月2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417.42亿元。

2.募捐活动中,学校广播站小记者采访你,请你对在地震中失去校园同龄人说几句安慰和鼓励的话。(用上“素不相识”“自强不息”两个词)

亲爱的同学:

3.募捐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宣传委员准备写一份这次活动的纪实报道。下面是围绕“情系灾区”这一主题所写的报道草稿,请你将其中不必要的两个句子挑出来。(将句子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处)

教学应对策略:

关注社会热点和地方文化,丰富生活信息。

因为综合性学有许多是以社会热点和地域文化为背景材料而设题的。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如2008年就有多个地区的综合性学习试题涉及了地震、奥运、地域文化等。

增强三种能力:

概括能力:如对多则材料,需要逐段概括其内容;

比较能力:需要对材料的相同相异之处进行比较,获取其相同点、不同点。如果是图表,需要对表格的横向、纵向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关键信息来。

表达能力:整合获得的信息元素,组合关键词作答。关注典型题例,明确解题思路 比如图表题:(例略)解题策略:

竖着看:2007年重庆阅读率低于全国平均阅读率;2009年重庆阅读率高于全国平均阅读率;2009年重庆人均阅读量略高于(或基本持平)全国人均阅读量。

横着看:重庆阅读率2009年较2005年有大幅度增大;全国阅读率2009年与2005年基本保持不变;

提活动建议题:

一围绕活动主题、活动的组织来提;二是要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三是几条活动建议之间内容不能交叉包容。

细心审题,避免过失性失分

综合性学习探究能力的养成更多依靠在平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去培养。提升综合性学习解题能力的关键还在于平时要扎实深入地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实践中锻炼、习得这种能力。

综合性学习不能仅着眼于做得起题,能得高分,更应该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层面来认识,从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高度来认识。

五、兼善中学初2010级语文复习规划及现代文阅读策略

(一)复习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语文科的综合评价指标能有较大的突破。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 15 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3月中旬——4月下旬):依纲扣本,以教材知识联动中考考点,在字词句篇中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以促厚积薄发。

(2)专题训练,突破重点(4月下旬——5月中旬):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依据中考题分版块、分专题巩固拓展训练,并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拟题重点突破;

16(3)模拟练习,提升能力(5月中旬——5月下旬):模拟试题训练,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全面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4)考前练兵,综合复习(6月上旬):古诗词文言文强化训练,审题和规范答题训练,同时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回归课本,捕捉中考信息。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充分发挥每周三集体备课的优势,加强备课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兼善高效课堂研究

近几年的重庆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这些现状,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思考了一些特色训练方式,从现阶段复习的情况来看,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其课堂高效的关键在于立足教材,以教材知识联动中考考点,辅之以精选的练习,以求课堂效益最大化。

1、紧扣课本,梳理知识,致力于基础知识的夯实。

复习首先要紧扣课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梳理,分清主次,各个击破,把最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从往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来看,第一大题的“积累”题目,涉及的多是名言警句,都能从课文 17 中找到答案,像古诗文中、现代文中的名句首先要背得准确、熟练,要知道出处、作者等。第二大题中的文言文阅读语段,其中一段是课内讲读课文中的语段。如果课内文言文掌握得好,至少做好这些题目有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完成好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题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常会出现考查字词的题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复习过程中将现代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好。综上可知,课本内的知识重点,主要包括现代文中的名言名句、词语、文言文中的古诗词名句和对文言文尤其是讲读课文的背诵理解。

2、深专文本“怎么写”,巧借课文之东风,扬高分作文之帆 我们的语文课是以课文研读为核心的教学,但认真翻阅各种教师用书,编者解读文本的着力点主要放在文本内容的归纳、文章重难点的提示和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方面,面对文本“怎么写”的问题却很少讨论。比如教杨绛的《老王》,老师往往通过阅读,了解老王的“苦”和“善良”,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对老王的“苦”和“善良”是写出来的,作者又是用哪些“写出来的语言”表现她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等则缺乏讨论。事实上作者的情感浸润在字里行间,渗透在用语言叙述的几个生活片段,比如“取缔”,就不仅是“取消和禁止”,还有强者对弱者的欺侮,就可以理解老王悲惨生活的社会根源。这样的咀嚼就是在体会“怎么写”,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更重要的是为语言表达和写作提供借鉴,实实在在的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以下的探索:

(1)咬文嚼字探写法模仿表达激智慧

我们备课组在初一到初三的文本教学过程中,注重经典文章的“咬文嚼字”,在涵泳文章思想情感时,斟酌“怎么写”的问题,让 18 学生在揣摩体会的过程中积累情感,模仿表达,产生写作的灵感,激发写作的智慧。

(2)定时作文出效率多重修改成佳作

本期以来,年级作文训练定时化,每间周三是我们的固定作文时间,题目的拟定参考历届中考优秀作文题,并根据文体、表达方式、内容等进行分类,做到训练系统、内容充实,一练一得;值得一提的是作文批阅的方式多样化,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文不厌百改”,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交叉修改———自我修改——老师点评——再次修改”是备课组作文修改的四部曲,这当然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作文修改技巧的条件下进行的,在修改的过程中明确要求、提升思想、掌握技巧,最终将作文升格为佳作。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进行三次定时作文训练,主要训练审题、立意、细节描写,成效较为明显。

(说到这里,老师们可能要问,基础知识考点在课本,作文训练也可以从模仿开始进行,可是现代文的阅读呢,文章都来自课外读物,立足于教材的复习会不会有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相反架空课本的复习方法,就如空中楼阁,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接下来,我来和大家就个问题交流交流)

3、精选教材现代文文本,提炼知识要点,致力于阅读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中考语文现代文的复习总是意味着铺天盖地的练习,永无休止的的讲评,将近九成的学生认为课文“学了不考”,从而导致复习的盲目甚而高中阶段对于教材文本学习的忽视。事实上,《课标》的教材建议里谈到: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 19 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子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因此,在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中,完全可以摒弃长篇大论的知识点讲解,在六本教材中精选文本,提炼出与中考考点接轨的知识,借助课文的熟悉度,快速的形成能力的迁移,提高复习的效率,亦增强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

(1)研读考纲,揣摩考点,精选教材。

从近几年的《考试说明》和中考试题看,关于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和散文为主)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针对这些目标,我们精选了相应的课文:

A、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丑小鸭》(七下)《伟大的悲剧》(七下)《孤独之旅》(九上)B、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文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背影》(八上)(孔乙己)(九下)C、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最后一课》(七下)《斑羚飞渡》(七上)

D、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初步作出自己的评价。《风筝》(七上)《社戏》(七下)

E、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云南的歌会》(八下)《杨修之死》(九上)

F、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以及语言表达作用。《雪》(八下)

举个例子,在文体知识的落实方面,我们的做法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有条理整理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 20 说、散文等文体知识体系,结合课本找出对应的典型课文来掌握其特点,如整理小说的体裁知识时,我从教材中挑选了《范进中举》《孔乙己》等几篇典型课文来复习小说的三要素以及相关的描写方法和作用,让学生由抽象的死记到具体的感悟,从而让学生牢固掌握各种文体知识。

(2)能力迁移,针对训练方法引导

现代文阅读考点多而杂,这要求复习训练应该具备针对性,将课本知识迁移为答题能力,这一环节强调所选练习的精炼性;另外,学生的能力层次存在差异,因此训练时分层指导。今天我们的唐超群老师就是针对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考点,由熟悉的《孤独之旅》提出请概括36段段意,概括36-42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三个问题,从而对概括这一考点提出提取法,截词法,要素概括法等实用的概括方法,并精选复习题进行针对训练,让学生从文思法,胸中有法,依法答题。既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又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除了针对考点的方法细化引导,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类总结能力,整体阅读技巧,和审题能力等。

(3)定时训练及时反馈有效指导

进入初三,我们每周会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定时阅读,在现场及时反馈,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效率。长期坚持下来,孩子们从平均21分的阅读分提高到了28分的平均值,对中差生的提高更是较为明显,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

(4)借用习题,联系生活,规范答题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也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反复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掌握也不例外。但是这训练必须科学,不是盲目地题海战术。精选出的课文后附着的课后练习实乃最好的复习资源,它不仅能针对性的考查知识要点,还可以引导学生练习生活拓展阅读,培养其创新意识;另外在课后练习和针对复习的练习中可以恰到好处的落实学生的表达规范,这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修之招。

总而言之,初2010级语文备课组,三年来坚持“用课本教”的理念,致力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中考的复习,我们仍然会用好教材,扣纲扣本,致力于学生答题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因为,我们一直把课文作为生活的艺术和结晶来体悟,并以此为点,扩大学生阅读视野,联系现实生活,把语文“小课堂”延伸为生活“大语文”。

2010年3月26日

篇2: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Al C.Fe D.Si 2.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寒冷的干冰 B.清澈的泉水 C.清新的空气 D.坚硬的大理石

4.张聪同学的午餐如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是

A.大米饭 B.鱼香肉丝 C.炒白菜 D.酸菜粉丝汤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6.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7.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3Fe +2 O2点燃Fe3O4 B.2H2O通电2H2↑+O2↑ C.Fe + CuSO4=FeSO4+ Cu D.NaOH+HCl=NaCl+H2O 8.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A.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 B.用化工原料染色的馒头 C.用甲醛浸泡过的毛肚 D.加碳酸氢钠焙制的糕点

9.“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2价 B.+5价 C.+6价 D.+7价

10.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1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释放出放射性碘131。碘131原子和碘127原子都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C.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同 D.碘131不能加入食盐中

12.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括号内的化学式一致的是

A.高锰酸钾(KMnO4)B.熟石灰(CaO)C.硫酸铁(FeSO4)D.烧碱(Na2CO3)

13.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

1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15.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2分)

16.(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⑴①2个氧分子 ;②3个氢离子。⑵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电子数为。

17.(3分)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⑴写出天

成分

烧的化

程式:。

⑵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填序号)。A.煤 B.天然气 C.乙醇 D.石油

⑶氢气燃烧的产物是,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18.(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⑴“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属于“减排”对象的是(填序号)。

A.N2 B.CO2 C.O2

⑵今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旱灾严重。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 元素含量,帮助植物生长。

⑶“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O2,并释放出O2: CO2+6H2O光合作用X+6 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19.(4分)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⑴按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⑵在空气中 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⑶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的是(填序号)。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⑷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

20.(5分)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⑴它们水溶液的pH都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⑵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和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⑷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⑸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1.(4分)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⑴A中的试管(填“能”或“不能”)把水加浓硫酸中。

⑵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⑶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⑷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用A、B、C和“>”、“<”、“=”表示)。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2.(5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⑴①仪器C的名称叫。

②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

⑵①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

②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③仪器D最常见的用途是。

23.(7分)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K1、K2是活塞):

⑴关闭K1、开启K2,可能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②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⑵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出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入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c瓶中应装(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浓硫酸

②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结晶。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某补钙品(有效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的说明中标明含钙量为30%。杨琳同学为了检验该产品,取10g补钙品放入100g稀盐酸中,HCl与补钙品的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剩余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求:

⑴补钙品中实际含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⑵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D 3.A 4.B 5.D 6.B 7.C 8.D 9.C

10.B 11.C 12.A 13.A 14.C 15.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3分)①2 O2,②3H,③1

117.⑴CH4 + 2O2点燃CO2+2H2O ⑵ C ⑶水(或 H2O)

+

18.⑴B ⑵N、P ⑶C6H12O6

19.⑴Cu、Fe、Al ⑵铝 ⑶B ⑷大

20.⑴小于 ⑵ 6HCl+Fe2O3=2FeCl3+3H2O ⑶ 中和(或复分解)⑷浓盐酸

⑸ H2SO4+BaCl2=BaSO4↓+2HCl

21.⑴不能 ⑵稀释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Ca(OH)2析出。⑶会 ⑷ A=C>B

三、实验题(共12分,每空1分,注明的除外)

22.⑴①酒精灯 ②相平(保持水平)⑵ B ⑶天平(或托盘天平)⑷ 搅拌

23.⑴①气密性检查 ② 3CO+ Fe2O3高温2Fe+3CO2 ③ 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⑵①D ②蒸发 ③节约资源(或减少CO的排放,或减少碳的排放)(合理即可,2分)

四、计算题(共6分)

解:设补钙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y。

2HCl + CaCO3=CaCl2+H2O +CO2↑

44 100g·y x 2.2g

x=5g y=3.65%

补钙品中实际含钙的质量分数是:

=20%

篇3: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英语科报名29 774人, 实考29 413人, 缺考361人, 满分 (120分) 3人, 平均分51.92分。及格7 757人, 及格率达26.37%, 优秀3 637人, 优秀率为12.37%。考试结果各大题的指数与2011年基本持平。现结合试题与阅卷情况, 对2012年中考英语科试题进行分析, 具体见表1~表5。

二、试题的总体特点

百色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英语试卷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英语科考试说明》的要求, 秉承三年来英语科命题的优秀品质, 实现了命题的最终目标:试题功能具有双重性, 既有毕业测试功能, 又有升学选拔功能, 侧重选拔功能。凸显了四个亮点:突出基础, 突出语篇, 突出特色, 突出导向。

(一) 突出基础, 体现命题思想和原则

1. 指导思想

试题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 落实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命题策略, 体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动中小学实施新课程,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展, 以及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初中和高中教学的衔接。

2. 命题原则

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英语科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命题。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 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试题依据“突出语篇, 强调运用, 注重交际”的原则, 体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要求, 对中学英语教学及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渗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新理念, 重视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充分发挥考试的正导向功能;坚持其教育性和时代性,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3. 突出语言基础知识

试题覆盖面广、交际性强、渗透性强, 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技能完成任务的能力, 体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 评卷操作性强。试题渗透了一定的文化因素, 注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考查;试题还渗透了思想道德教育。

(二) 突出语篇, 注重运用

试题形式上定位在语篇上, 在考查方式上强调了运用, 即通过语篇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试题语篇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题材、体裁呈多元化趋势, 难易点分布合理, 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供平台, 较好地体现了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在测试的重点上注重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试题, 侧重对语篇的信息获取, 对事件的推理、判断、概括和综合分析以及从整体上领悟文章大意、作者意图的能力测试, 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相关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三) 突出特色

合理安排试卷结构, 精心选取试题素材。地方特色明显, 如听力, 融入百色生活背景, 体现百色的生活与人文特色;材料由英美人士朗读, 体现英语学科特色, 让学生听到纯正的英语。另外, 根据百色市考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 第二节“情景反应”给出问题, 大大降低了该节的难度, 使考生增强了信心。

严把选材关。选材新颖, 具有时代性和生活化。阅读材料选自最新原版内容, 语言地道新颖。试题紧扣课程标准, 坚持以学生为本。如“阅读理解”体现了育人功能, 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试卷结构安排科学, 方便学生答题。

1. 试卷结构

2012年的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分值分配等方面与2011年大致相同, 保持了试卷的相对稳定性, 局部略微变化。试题设计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有梯度, 有层次, 试题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 考点涵盖初中阶段所需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本试题整体知识结构严谨、合理, 紧跟社会热点, 弘扬爱心, 提倡助人为乐的道德风貌。

2012年试卷的整体难度比2011年稍高。试卷中档区 (听力, 单项填空, 阅读理解A、B篇, 完形填空) 的题目难度依旧不大, 是可以拿高分的部分。试卷中深水区 (阅读理解C、D篇, 拼写单词, 句型转换, 书面表达等) 的题目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其中阅读理解C、D篇难度较大, 对文化背景了解要求较高而且要求联系社会问题。听力在遵循中考大纲变革后适当加大了难度, 语速较往常快, 学生不适应。书面表达的体裁为记叙文, 话题较为宽泛, 老故事, 新话题, 要求学生具备细心体会生活、以小见大的能力。

2. 试题选材特点

(1) 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选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选取富有时代感和教育意义的材料, 注重将考试和教育相结合,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2) 语言内容鲜活地道, 提供标准的语言示范, 营造近似真实的生活情境, 语言内容用词讲究, 语气生动, 使用地道的英语, 给学生正面的语言示范,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内涵。如听力的第11小题, 语言规范, 信息丰富, 广播式的朗读效果迅速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

(3) 文化意识鲜明,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 试题选材注重引进西方文化元素, 介绍西方生活方式, 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使学生积淀跨文化交际的底蕴。

(四) 突出导向

中考是教学的风向标。试题以“引领教学方向”为出发点, 努力发挥导航仪的作用。

1. 从考试内容上引领教学发展

试题严格依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英语科考试说明》, 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注重“双基”, 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 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内容引领学生沿着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确方向, 夯实语言基础知识,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从考试方向上引领教学发展

试题从选材到设题, 处处向教师传递着教育改革的信息, 也给他们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试题内容全面, 注重创新, 语法考查以语言运用为目的, 把考查内容融入生动的语境中, 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范围广, 多角度取材, 旨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真正贯彻“用教材教”, 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教材资源, 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三、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命题反思

(一) 听力部分

亮点:内容贴近生活, 易于理解和猜测, 难度由浅入深, 语言生活化, 语音纯正, 音质清晰, 突出不同背景材料的语言特点。设题均依据直接信息、重点信息, 表述简洁、凝练, 不给学生增加审题困难。如第二节题目已呈现所听内容, 学生可以轻松地找到答案。

命题反思:第三节“对话理解”应该设一问一答。“短文理解”语篇过长,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容易走神。

(二) 单项填空

亮点:考查内容较全面, 覆盖了初中阶段所学的重点词法和句法。只有真正理解并善于分析题目的学生才能获得高分。题干部分语言简短、生动、鲜活, 语境充分, 信息合理, 没有明显的直接提示性词语。

命题反思:对中上水平的学生较适合, 但连词考查较多, 考查的大多数内容太偏。漏了被动语态的考查, 而重复考查宾语从句的内容。

(三) 完形填空

亮点:完形填空考查的内容较巧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易于理解, 重基础知识点。结构严谨, 情节完整, 谋篇布局和用词适合初中生分析、推理、判断的水平。试题以考查学生语意分析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 所设选项布局匀称, 以考查实词为主, 让学生根据语篇前后意思作出正确的、符合逻辑的选择, 引导学生先整体阅读全文后再作选择, 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材料中的单词易于理解, 句子简单。

命题反思:试题选材于学生所熟悉的热点话题, 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 但生词较多, 适合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 所以得分率不高。

(四) 阅读理解

亮点: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 A篇为幽默篇, 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应对题目, 起到缓解学生紧张心理的作用, 易于理解, 适合作为开篇阅读材料, 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理解。B篇较长, 为热点文章, 时代感强。C篇是社会热点类文章。D篇为科技科普文章, 句式比较复杂, 大多数句子的主要成分由比较复杂的词组构成, 生词量多, 难理解, 丢分率高。语篇内涵丰富, 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感悟能力。

命题反思:B篇弘扬雷锋精神, 方向很好, 但长度稍长, 词汇量过大。D篇较难。

(五) 拼写单词

亮点:考查的词性较全面, 涉及面广。但如果基础不牢, 很难取得高分。

命题反思:应多考查常用词。单词拼写难度大, 学生丢分较多, 以“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的方式出题会更好。

(六) 句型转换

亮点:总体还是属于中等水平题目。

命题反思:第85小题seem的用法平时在教学中是否当作训练重点?第84、第85小题较难, 学生丢分多。

(七) 书面表达

亮点:内容简单, 易于判断时态, 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都能用英语表达。老故事, 新话题。

失分原因: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只简单叙写内容而大篇幅以议论形式叙写。用词不当, 常用句型不熟, 句法错乱多, 不注意时态。语言表达不规范, 甚至出现汉英混用和用汉语拼音表述的情况。卷面整洁度差, 书写不规范, 字体太小。离题, 大部分内容和题目要求不符。空白卷很多。零分卷主要是抄阅读短文段落。少量学生作文内容粗俗, 不严肃。

命题反思:书面表达体现社会热点和争议问题, 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考查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该篇作文看似写一篇简单的记叙文, 只要翻译好四个要点并适当表达一些个人的观点, 合理选好时态即可。但因前面有一篇题材相似的“阅读理解”文章, 许多学生要点表达少, 而直接去摘抄那篇“阅读理解”文章的句子甚至段落, 该篇“阅读理解”文章极大地误导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方向。如果书面表达能多给一些英文提示词, 则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一) 树立研究意识, 把握教学方向

研究试题, 反思教学, 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通过试题, 透视教学。教学中, 专心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 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 研究学生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潜心研究教学方法,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质量

努力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和密度, 提高效率, 更新观念, 优化教法,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拓宽教学渠道, 积极利用音像、书刊、网络信息等教学资源, 拓宽文化视野, 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加大听力和阅读输入量, 注重听力技巧、阅读能力的训练。

(三) 夯实语言基础, 培养综合能力

课本是英语学习的载体和基础, 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立足课堂和课本是英语学习的根本。督促学生加强词汇的记忆。教师应培养学生掌握识记单词的能力, 达到“见其形能读其音, 读其音能写其形”, 帮助学生学会积累词汇, 注重词汇的灵活运用, 通过听说读写把词汇学习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抓好听力训练关。从七年级起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再把习惯变成能力。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有关五级听力的要求, 加大听力训练量。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技巧, 还要扩大听力资源, 使学生能尽可能多地扩大语言输入量, 逐步提高听力水平。

充分重视七年级的外语教学。要从低年级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正确的书写习惯、语音习惯、识记习惯以及自我学习习惯。学习语言是一项工程, 词汇语句的学习是基石, 教师要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更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围绕“用英语做事情”来进行, 努力创设语言情境, 设计活泼有趣的课内外语言实践活动, 给学生创设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的环境。教师要认识到没有识记就没有英语的语言能力。加强对重点词汇、重要句型的识记, 养成主动记忆单词、背诵句子与短文的良好习惯。督促学生对语言基础的巩固和落实。

(四) 强化阅读, 正确引导, 开阔视野

注意跨文化知识渗透, 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平时要积累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对阅读文章中蕴含的西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了解得越多, 就越能准确地把握其语言本质, 阅读理解的正确率也会越高。学生要有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的能力, 能掌握材料大意、抓住要点、获取关键信息, 并能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推理和判断, 领会作者的态度和意图。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中, 仅靠课文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够的, 要在课外多进行自主阅读, 多看一些英语报刊、科普文章、幽默小故事、简写名著等, 有意识地接触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自己的背景知识, 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五) 加强学法指导和应试点拨

完形填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综合理解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功底, 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时态、语态、词性、短语的搭配等。在平时的训练中, 首先, 应该摒弃畏惧心理。其次, 要通读全文, 注意文章的前后逻辑, 初步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再次, 精读全文, 找出关键信息词、短语或句子, 联系上下文并仔细推敲以确定答案。指导学生提高考试技巧, 培养学生不仅会学, 而且会考, 减少失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认真抓好学生书写规范的训练, 复习中对学生作具体的指导, 如认真审题及规范答题等。

(六) 教学要积极创设情境

篇4: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的给3分)

1.(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B.地球。

C.月亮。D.房屋。

(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内绕原子核旋转的是( )

A.电子。B.质子。

C.中子。D.夸克。

2.下列数据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42℃。

B.物体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D.正确使用试电笔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10A。

3.以下关于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B.同名磁极间相互吸引。

C.断电后的螺线管也有磁性。

D.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无关。

4.下列设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抽水机。B.发电机。

C.电动机。D.热机。

5.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的含义包括“绿化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A.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

B.选用优质电池,不乱扔废旧电池。

C.驾车时经常在居民居住区大声鸣笛。

D.电视、空调等电器不使用时仍让指示灯亮着处于待机状态。

6.经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同学们已做过大量的测量型实验,我们会发现有些物理量往往不能由测量工具直接测出(如固体密度)。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需要通过测量与之有关的另一些物理量(如固体的质量、体积),再通过它们的关系得出待测物理量,这种测量方法叫间接测量法。下面是同学们做过的一些实验,其中应用了间接测量法的是( )

A.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B.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C.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D.用气压计测大气压强。

7.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8.(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经验证明,不高于_______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m/s。

9.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个定律是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出来的(选填科学家的名字)。

10.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传播到学生的耳朵。

11.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________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老花眼镜时,张丽透过镜片发现爷爷的“眼睛”好象变大了,这是因为张丽看到的爷爷“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12.图1所示是某种物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特征要判断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约为_______min。

13.如图2所示,大小为20N竖直向上的拉力F通过动滑轮把重30N的物体和上提升了5m,拉力F做的功是_______J,此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14.2006年5月20日,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蓄水完成后,三峡大坝船闸上游最高水位是175m,下游最低水位是62m,水位相差113m,由113m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Pa。三峡大坝的船闸能让大型轮船顺利通过大坝,船闸全长6.44km,轮船至少需要2.5h才能通过,则轮船通过三峡船闸的平均速度约是___________km/h(取g=10N/kg,ρ水=1×103kg/m3)。

15.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体质,学校为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图3所示是几位同学正在进行运动的情景,请你观察此情景,找出与同学们的运动有关的两个物理现象,并指出每个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不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现象:甲图中同学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物理知识:杠铃所受的重力与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平衡

物理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现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3小题,共20分。请按题目的要求作答)

16.(5分)物理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1)天平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回到__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_______。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如果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4所示,待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2)图5所示的电流表表盘上的每一小格表示_______A,指针示数是_______A。(电流表量程为3A)

17.(7分)小明晚上看书时发现最近家里的电灯老是忽明忽暗,根据所学电学知识,小明对这种现象的原因作了一个初步的分析,并从实验室选择了图7所示器材,想通过实验模拟出电灯忽明忽暗现象来探究其中原因。

(1)小明设计了如图6所示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7的电路连接;

(2)闭合开关后,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压表示数逐渐变______,小灯泡亮度逐渐变_______;再向左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示数逐渐变_______,小灯泡亮度又逐渐变________。反复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即可观察到小灯泡的忽明忽暗现象。由此小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灯忽明忽暗可能是由于________不稳定造成的”。

18.(2分)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8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_______;弹簧秤B的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的增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大小关系是FA′_________FB′。(选填“>”、“<”或“=”)

(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图8、图9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3个小题,共23分。解答应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

19.(6分)如图10所示电路,R1=R2=12Ω,电源电压为18V,求:

(1)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

(2)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20.(8分)盛夏时分,“小问号”王欣同学在打开冰箱取饮料时,突然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开冰箱门都比较费力?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热空气进去,当冰箱门重新关上后,就将这部分热空气也关在了里面。箱内热空气冷却收缩,压强减小,王欣判断这应该是开冰箱门费力的一个原因。若冰箱门长为0.6m,宽为0.5m,冰箱外的气压为1×105Pa,设冰箱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相差11 000,求:

(1)冰箱内气体压强是多少?

(2)冰箱内、外气体对门的压力各是多少?

(3)冰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g=10N/kg)

21.(9分)晓丽在A国留学,妈妈去看她时从国内带去了一个电饭锅,在A国使用时晓丽的妈妈发现这个电饭锅好象变“懒”了,煮熟同样一锅饭需要的时间比在国内需要的时间长了许多。为了查明原因,晓丽查看了电饭锅铭牌,发现其上标有“220V 550W”,她恍然大悟,原来晓丽所在国家(A国)的家庭电路电压为110V,设电饭锅电阻值不变,请你帮助晓丽通过计算判断:

(1)该电饭锅的电阻值为多少?

(2)该电饭锅正常工作时,将质量为1.5kg、温度为23℃的水加热到100℃至少需要多少长时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用此电饭锅煮熟同样一锅饭,在A国所需时间是在中国所需时间的多少倍?(注:煮熟同样一锅饭需要吸收相同的热量)

篇5: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开卷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50 分,与历史学科共用 90 分钟)

(一)选择题,下选择题下列1一6 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3年12月14日,首次实现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的我国航天器是()A嫦娥三号B神州十号

C天宫一号D天河二号2、2014年1月10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礼堂举行,荣获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工作者是()

A郑哲敏王小漠B张存浩程开甲

C郑哲敏张存浩D王小漠程开甲

3、背景:两人约定下午3点见面

结果:甲:都3点半了,怎么还不来

乙:不就晚了一会儿吗?有什么了不起

对此类发生的情况,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A我们不应该计较生活中常发生的不守时问题

B我们应该对此类“小节”给予更多宽容

C我们要把做事与做人有机统一起来

D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要讲究诚信

4、下列属于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是()

A某企业为贫困学生小冰提供助学金

B父亲要求小娟上午干农活,下午再 去学校读书

C小秋的学校取消了张榜公布排名的做法

D学校开设了各种活动课

5、在国家立法进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这样的做法()

①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②有利于集中民智、科学立法③有利于维护人们根本利益④有利于人们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6、2013年9月建成的上海自贸区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升级的新引擎,建立自贸区实验表明我国坚持()

A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B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

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7、中共18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两个“都是”进一步提升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因为它()

①积累着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力②能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③能缓解就业压力④能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2013年8月,我国开始举办“汉字”巡展,这()

A表明汉字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字

B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

C表明中华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D有利于不同文化趋同

9、联合国把每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我市许多学校也开展了“勤俭节约进校园”活动,对这一活动认识错误的是()

A增强学生的节俭意识

B打造良好的节约氛围

C能杜绝中学生攀比浪费的现象

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权利的有()

①诬陷小罗偷了他人东西②向教师报告同桌的作弊行为③购物时向商店索要发票④高中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网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1、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叶霄雨、何月等一批“中国好人”,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人间的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请回答,“中国好人”层出不穷说明了什么?

12、观察漫画,回答问题漫画说明了宪法在国家法律中具有怎么样的地位?为什么具有

这样的地位?

13、小李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极端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他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这样做的理由是

(三)分析说明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4、长期以来,国内一些中小食品经营者为了减少损失,故意推迟食品生产日期,据有关部门反映,每年消费掉的过期食品不计其数。

对此,有人认为:“食品生产日期标注推迟无所谓,对此,我们中学生也无能为力。”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

15、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南京举行,共评选出360项创新项目奖,183项辅导奖,21项专项奖。

(1)请你例举出我国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理论依据。

(2)请你就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提出一点合理建议。

(四)活动探究题

16、据2013年8月26日《重庆商报》: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实,包括教育、医疗、食品等。

(1)为什么要把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

篇6:2011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污秽(huì)

荒谬(miù)

溯流而上(suò)B.瑰丽(guì)

窥伺(kuī)

长途跋涉(bá)C.庇护(bì)

铁锹(qiū)

呕心沥血(ǒu)D.恬静(tián)

畸形(jī)

惟妙惟肖(xiào)

【答案】(3分)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溯流而上 suò-sùB.瑰丽 guì-guīC.铁锹 qiū-qiāo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狂澜

篡夺

诚皇诚恐 B.和蔼

元宵

险象叠生 C.松弛

憔悴

获益匪浅 D.絮叨

震憾

贻笑大方

【答 案】(3分)C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 3.下列句 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 电了。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答案】(3分)B

【解析】 试题分析:“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用在这里不恰当。【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

的瞳仁;斗虎一样,是

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A.飞动

闪耀

强健

B.飞扬

闪耀

强壮

C.飞动

闪射

强壮

D.飞扬

闪射

强健

【答案】(3分)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小说《故乡》写“我”与中年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里的“厚障壁”指精神上的隔膜。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如水晶般的世界。

C.奥楚蔑洛夫是法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中塑造的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形象。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它告诉了我们学思结合的道理。

【答案】(3分)C

【解析】

试题分析:契诃夫是俄国作家。学科网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 6.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4分)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

事 物:

仿写:

【答案】(4分)(拟人2分,情感2分)

示例一:月亮

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默默地陪伴我走那夜行的路。

示例二: 枯叶

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环抱。示例三:小溪

小溪一路欢歌,奔向远方。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7.综合性学习(11分)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实施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饭、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般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设备,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4分)“ 暖 冬 计 划 ” 指

(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 个班级主题教育。(3分)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4分)

【答案】(1)(4分)“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2)(3分)

示例:活动主题——安全取暖,从我做起。活动形式——举办“安全取暖”知识讲座。开展“安全取暖”手抄报比赛。(3)(4分)示例:张薇同学,你是“暖冬计划”的受益人,知恩图报,表达感谢是应该的,这并不是出风头。你就不要有这样的顾虑了,好吗?(称呼1分;理由充分2分;用语得体1分。)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4),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6)自康乐以来。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仍心系国事的诗句是:。

3(8)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想要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答案】(1)在河之洲(2)征蓬出汉塞(3)蜡炬成灰泪始干

(4)万里赴戎机(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注】 【1】鄂版教材为句号。【2】【3】鄂版教材为逗号。##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卷石底以出

()

(2)佁然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 12.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4分)

【答案】 9.(4分)(1)弯曲(或翻卷)(2)呆呆的样子(3)像狗的牙齿一样(4)离开(每小题1分)lO.(4分)

(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或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11.(3分)C()12.(4分)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2分)。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 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2分)。

##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20分)孤独的老乡 夏 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他,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⑾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⑿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⒀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⒁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⒂“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⒃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⒄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 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⒅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⒆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⒇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4分)情节 主

件 开端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发展(1)高潮(2)结局 小吴与一队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 14.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怀

疑 →()→()→ 认

同 ## 15.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16.第⒄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 17.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的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答案】 13.(4分)(1)小吴找到了邻县人,但不认为是老乡。(2)小吴找到了同县老乡,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和辱骂。(各2分)14.(4分)理解

关心(或关爱、挂念)15.(4分)(1)“汪”极言小吴眼中蓄满了泪水,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小吴因“我”的理解而深受感动的情态(2分)。(2)“黯然”写出小吴情绪低落的神情,表现出他没找到老乡时的极度失望(2分)。16.(4分)运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吴惊愕、尴尬、痛苦、绝望等心理(答到答到两点心理即可)。17.(4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以小吴为代表的孤独者们面对孤独、不甘孤独的积极人生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20分)

走进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 王思磊

①2015年11月2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总装下线。C919的命名颇有深意,“C”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代表“China”,恰好与“空中客车(Air-bus)”和“波音(Boeing)”的字头构成顺序排列;第一个“9”代表“长久”,后面的“19”则代表最大载客可达190座。C919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它将在首飞和通过适航测试之后,进入航线运营,填补航线上没有中国干线喷气式客机的空白。

②科研人员除了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飞机的耗油量和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的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为了保证飞机的座级,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③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了超临界翼型【1】。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巡航速度提高100多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④在C919飞机的设计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⑤在中国武术界,有“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 的说法。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也诠释了这一思想。在机体主结构上,设计人员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铝锂 合金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

⑥如武学人才内外兼修一样,C919也在“内功”上狠下功夫。在民用飞机产业有个形象的说法:航电系统是“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系统是“经络”。就像人一样,一架先进的飞机应该拥有聪敏的大脑、灵活的四肢、通畅的经络。

⑦C919航电系统的核心——IMA.使用的是目前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这种网络化数据处理方式,较之前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处理方式,是巨大的变革,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比如说,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以前要由大气数据计算机分别建立通路,传输给显示系统、发动机、环境控制等系统;现在,只需“把工作都交给网络”。这些优点,要归功于C919使用的目前最先进的ARINC664网络集成技术。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⑧C91 9已顺利下线,并将于2016年迎来首飞。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研制大型客机的国家。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第1期,有删改)【注】 【1】是一种高性能的跨音速翼型。

## 18.阅读全文,说说C919国产大型客机具有哪些性能。(4分)

## 19.C919国产大型客机的研发是怎样体现“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这一思想的?(4分)## 20.第③段画线处除用了列数据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 2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1)航电系统是“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系统是经络。(2)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 22.第⑤⑥⑦段先介绍了飞机机体结构,再介绍飞机的航电系统。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4分)

【答案】 18.(4分)经济性、安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19.(4分)“外练筋骨皮”:C919在机体主结构上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2分)。“内练一身气”:C919航电系统的核心——IMA采用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2分)。20.(4分)作比较。将“超临界翼型”与“古典翼型”进行比较,突出了“超临界翼型”具有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的优点,进而说明了C919的经济性能。(说明方法1分,分析3分)21.(1)把“航电系统”比作“大脑”,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航电系统”的重要更能和作用(2分)。(2)“目前”限制时间,准确说明了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只是达到了 7 现在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2分)。22.(4分)这里是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介绍C919.这样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

四、作文(55分)

##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1)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株三叶草正在奋力生长„„

它的旁边,是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树,三叶草仰望着它,心生羡慕:“啊,你真伟岸,我真希望能长得与你一样高大。”大树俯视着它:“伟岸本就是我的名字。”

它的另一边,一株狗尾草也在奋力生长,并慢慢地超过了它,它对狗尾草很是愤然:“你凭什么比我长得更高呀?”狗尾草沉默不语,扔奋力生长。

秋天到了,三叶草和狗尾草都日渐枯萎,大树依然伟岸。这时,三叶草对狗尾草说道:“你虽然比我长得高,但我们的命运却一样。”狗尾草说:“不,我明年依然会比你长得更高!”

【答案】参考例文

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长大。这一路上,我遇到过很多人,但是,我唯一想感激的人,那就是你。

——题记

从我出生,从那一声响亮的啼哭开始,到现在的初三,十四年了啊妈妈啊,您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关怀着我。我呢,却一再给 你添乱,不懂得感激。

那时我还小,不懂事,自己不肯睡,偏要你抱着我悠来悠去才肯睡。那时都秋末了啊,您的胳膊冻得通红,我却吵着闹着不要你放下我。您的病就是那时落下的吧。可是您却不说,独自一个人担着,依旧温柔的抱着我。

小学的时候,爸爸出差三个月没回家,那天回来本应全家欢喜的,我却把您气哭了。你没有说什么,可我,却很愧疚。

初一初二,您花钱给我买了很多资料,初二还请了家教,花了几千块,不就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吗?但是我却又让你失望了,用我二十名的成绩,回报您这么大的努力„„

妈妈呀,我该怎样感谢你啊!您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为我花再多钱也不心疼,这就是为了让我好啊。妈妈,我好感激您,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妈妈。

妈妈,您给予了我这么多,这么多,让我怎么去偿还呢?我心中积存的那么多的感激,我会用一生去回报。

您额角的皱纹开始有了,白发开始慢慢代替黑发,满头白发开始像白色过度,手掌慢慢干枯,您为我操劳过度,操白了头,操出眼角的鱼尾纹,操的手掌干枯,妈妈„„

九年级,我已是少女了,我已不再是那个因为一点小事就委屈得哇哇大哭的女孩了。我会用成绩作为回报,用成绩来表达我的感激。

妈妈,您是为我“提灯”的人,是我永远感谢的哪个人„„

上一篇:5支队伍单循环积分下一篇:陈桥小学留守儿童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