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院调解的认识

2024-05-05

对法院调解的认识(通用6篇)

篇1:对法院调解的认识

对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思考

法院调解,也称诉讼调解,是指在法院审判人员的指导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主协商一致,解决相互间存在的民事纠纷的活动。近年来,诉讼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越来越显现出对于及时、彻底地解决民事争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为了今后更进一步做好民事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一、要深刻理解诉讼调解的本质与内涵

诉讼调解是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并且不违反当事人处分原则的前提下,由人民法院主持,依法通过协商来处理民事纠纷的方式。全面理解诉讼调解的本质是做好民事调解工作的基石,树立正确的诉讼调解意识是做好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有力保障,而以“三个至上”要求审判人员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民事诉讼调解工作,是做好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保障。

二、要灵活开展调解工作

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易于履行,可直接调解的案件暂不排期开庭,限定时间直接进行调解;对进入审判流程的其他案件,主要实行开庭调解;支持庭上调解与庭下调解相结合,把调解重心放在庭上,庭上调解不成 1的,可休庭后再进行调解;判后也可以调解,但原则上要案结事了,以防影响法律文书的严肃性。这就是“庭前、庭中、庭后”调解法。

庭前调解,就是将婚姻、家庭纠纷、简单债权债务纠纷、一般人身权纠纷纳入庭前调解范围,要求承办法官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找准争议焦点进行调解。庭中调解,对一些案情复杂,双方争议较大的案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给当事人讲解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和说服工作。庭后调解,对当庭难以调解的案件,为了双方的合法权益,让当事人权衡利弊,承办法官可采取庭后个别谈话、分别做工作,进行背对背的调解。通过分别做调解工作首先控制好当事人的情绪,使之能够理性认识问题才有调解解决的可能。

三、必须强化“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

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还是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和执行规定,都赋予了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形成的调解书的强制执行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一般有三个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和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进行诉讼调解必须建立在合法高效的基础上,首先是自愿,其次是合法,再者是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司法实践中,承办法官往往更注重前两者而不在意或模糊第三个原则,笔者认为极为不妥。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删除或弱化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

则,那合法化的审查将变得表面化和形式化,就会从制度上为恶意串通调解提供了生存土壤。弱化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也就弱化了国家权力机关对启动国家强制力合法性、正当性的审核。一旦个案的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虚构事实通过调解程序启动国家强制力实现自身的非法目的,则人民法院不应当确认。即使在执行阶段能发现问题,但生效调解书的撤销需要经过再审程序。如果发生了调解侵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况,第三人启动再审程序将会有一定的难度。即便启动成功,再审也会给第三人造成诉累,法院也需要动用相当的人力物力。所以在制度上确保避免恶意串通调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调解过程中坚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四、着力化解矛盾,预防和调处群体性纠纷

如果一个案件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既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笔者认为,对可能引发群体性纠纷的案件,需要认真落实两条方针,即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注重社会效果;同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指导,使企业能够在发生此类纠纷时配合法院工作。

五、多边结合,达到调解的最佳效果

对已经由乡镇司法所及街道指导的案件可以邀请相关人员参与诉讼调解,增大案件调解的成功率;对一些因家庭邻里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以及群体性民间纠纷来法院咨

询或来信来访的,由法院包片法官进行及时妥善的劝导,向其讲明人民调解的优点,调解协议的效力以及诉讼风险等问题,力求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化解纠纷;对涉及到经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过的民事案件审结后,法院应将处理结果口头或书面反馈给调处过的调解委员会,对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案件,则由审判人员整理成书面材料,反馈给辖区的乡镇等调解委员会;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过多次又难以解决的案件,如赡养案件、赔偿案件等,采取就地办案方式,组织广大群众旁听,这样既可以起到宣传法律的作用,又可以有力推动和支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

篇2:对法院调解的认识

摘要:在现行诉讼制度中,并没有对确认制度的规定,诉讼渠道和人民调解组织基本割裂。本文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制度,通过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审查和确认,将两种解决纠纷的机制成功嫁接。论文介绍了新制度设置的司法背景、具体内容、补救措施等。

一、制度内容及功能

该制度设置主要内容是人民法院通过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民事纠纷协议进行审查,在坚持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出具确认书予以确认,使其具有法院民事调解书的功能,并赋予据以强制执行的效力。

该制度的正常运作后,人民法院通过对民调协议的审查,首先实现对民调指导的经常化、系统化,提高民调工作水平、工作质量;其次,通过对民调协议的确认,赋予其等同于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效力,主要是国家强制力,一方面使协议当事人基于对法院公信力的信任,促使其更加主动地履行协议,有利于化解矛盾在基层,解决纠纷在萌芽,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施行和社会长治久安;另一方面,一旦义务人不履行经确认后的协议,权利人即可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往,这类纠纷需要权利人提起诉讼,民调协议被作为重要证据使用,经司法诉讼程序审查,并在裁判文书中作出采纳与否的认定。相比之下,确认制度更利于节约司法资源,简化了司法程序,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的成本也大为降低,新制度的创设应当具有这样的效益。其三,对于承担审查、确认任务的人民法院而言,此项制度乍一实施,看似凭空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使原本紧张的司法资源有不堪重负之虞。但作为社会纠纷的裁决机关,人民法院向来是各种矛盾的聚焦点,并根本不能回避。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不断暴露,普遍而尖锐,人民法院的审判任务为之不断加重。实施确认制度,正好使得人民法院借助了强大的民调组织系统的力量,将各类繁杂而众多的纠纷解决于“襁褓”,消弭于无形,使法院审判延伸,并与人民调解工作有机接轨(也可称之为成功嫁接),实现社会纷争的良性解决机制。这最终是减轻了法院的工作负荷,对于人民法院普遍面临的人员少,经费紧张,特别是案件执行难等症结不能说不是一种缓解,乃至可称之为工作局面为之一新。可

以想见,较之法院干警数量更为庞大的基层民调组织、基层政府干部,为保一方平安,将各类纠纷(重点是民事)调处得当后,法官坐堂问案,从调解程序是否合法,调解协议内容有无违法等方面予以审查和当事人有无补充等方面予以完善,轻松地解决了相当数量的社会纷争,此长彼消,进入诉讼程序的民事案件特别是婚姻家庭纠纷、赡养案件、相邻纠纷、小额债务、合伙、租赁等相对减少,此种解决途径具有乡土基础和人文因素,比之以前更具人文关怀,社会效果显著改善。

二、制度构建背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渐成熟,依法治国方略渐入人心,社会民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同时以往的各种观念和生活程序都正在或将要受到冲击,各种利益的碰撞导致矛盾纷呈(这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原动力)。一言以蔽之,社会矛盾对现有的解决机制提出挑战。无可置疑,我国现行的法院诉讼、人民调解都发挥了定分止争的巨大作用(此外当然还有仲裁、行政裁决等机制,本文仅限于对法院和民调的探讨)。但正是这两种解决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方兴未艾的审判方式改革、“权为民所掌、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执政理念的提出也正是其反映。

从人民法院方面而言,司法资源紧张是共识,效率低下不容忽视,执行难尤为突出。尽管近年来从最高院至基层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推进,各项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措施翻新,但离“人民满意”,离实现“公正与效率”目标毕竟尚存不小差距。各地法院都在不断探索“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工作新思路。就加强民调工作,缓解法院工作压力的角度,人民法院之所需正是人民调解之所能。一名叫方如采的基层法官发表《基层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组织应加强通联互动》一文,其中谈到:“多年的审判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与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密切相联,有效地建立基层人民法院与各人民调解组织间的通联互动机制,使其在各自的执法活动中做到必要的衔接互补,对各自的职能有效开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基层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组织具有双向需求同时又优势互补。近年来,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人民在解决纠纷时更愿意“讨公道,要说法”,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提高人民调解人员素质已是当务之急,而这正是负有指导职责的人民法院所长。另一方面,人民调解组织设置于民间,活动于群众中,了解民情、社情,掌握一些事件的根源和真象。人民法院在审理婚姻、家庭、赡养、继承、宅基地、相邻权等案件时,而对完全陌生的人和事,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去了解事由,如果撇开人民调解组织的支持,在案件调查、认证、执行等诸多方面都难以顺利进行。实践证明,有的当事人、证人对审判人员甚至对自己的律师说假话、作伪证,却一般不愿意或不敢在知情的基层干部或者那些素有威望、受人信赖的调解员面前说谎。有的当事人敢与法院对抗执行,但却愿意接受基层干部的教育疏导。”(见于2004年5月12日《人民法院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何兵《法律程序的价值与弊端》一文),这位法官所言可谓一语中的,这正是本文所称确认制度的构建的主要背景和依据。人民法院施行确认制度,可借助人民调解,顺利地实现社会纠纷的解决。

另一方面,我们来对当前的人民调解工作进行考察。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化解纠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司法程序相反,民调本质上排斥竞争、鼓励合作,讲求容忍,奉行“和为贵”“息事宁人”的原则。调解在寻求事实真像、折衷求和的时候,更加强调未来关系的发展,立足于调和双方的姿态而不去设置、制造敌对方,尽可能将当事人双方从对立、紧张的状态下解脱出来,而不是蓄意制造紧张局势,更多是依靠调解员对争议事件的了解,对当事人情况的知悉并经常性发挥调解员的人格影响,将双方置于一种“凡事皆可商量”、“让一步海阔天空”的氛围中充分沟通,最典型的是将双方拉到酒桌上握手言和,这都是司法程序不能、也不允许的;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纠纷蔓延,人民调解并不追求真象水落石出,如有必要甚至不惜忽略和回避真象;为了协调双方的立场,人民调解不绝对强调法律的适用,而是着重于双方的实质利益衡量,以达到当事人审时度势,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而摒弃旧怨,消除芥蒂,达成协议。因其解决问题扎根于乡土,方法灵活,效果明显,成本经济,从其诞生之初至今历久弥新,调解的理念也不断变化,侧重点从伦理、道德、经济、政治、安全等不一而足,焕发出坚强的生命力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但其达成调解协议的效力后,因没有法定形式予以固定,经常地因当事人反悔、不积极履行而夭折,并且束手无策。一位叫邱于标的人民调解员在一篇名为《对人民调解协议书效力的思考》文章中说:“现行调解协议上的这种效力状况,使人民调解与其所负的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有:(一)时常被民事违法行为人用以推诿责任,使被侵害人

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常有义务方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拖延履行义务;(二)削弱调解人员的劳动成效,挫伤了调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解一起纠纷并不是容易的,常要耗费大量心血。这样形成的调解协议书任何一方反悔,调解人员的心血就算白白耗费了;(三)动摇了当事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信任,引发一些误解。当调解协议书得不到履行,权利方未能兑现权利时,他们常常责问调解人员:“明摆着违法你们都不敢管,还叫群众怎么靠你们?”“调解书可以反悔还要调解干什么,不如私了!”(见于2004年5月12日《人民法院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何兵《法律程序的价值与弊端》一文)。这位调解员谈出了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两个问题,其一,人民调解的成果固化问题。其二,调解协议力保障问题。而人民法院恰可发挥审判职能,解决这两大难题。人民法院对民调协议予以确认,提升协议效力,解决民调工作先天不能的难题,巩固民调工作成果,定可激发民调工作的积极性。

三、确认制度的具体设置

确认制度应该包括两部分。

第一是对现行人民调解制度的规范,这是推行确认制度的前提。基层法院负有指导调解的使命,必须结合司法行政机关、当地政府系统地对调解员进行培训,对调解程序作出明确要求,对调解书作出具体要求,特别是把确认制度进行足够的宣传后,才能付诸实施。

第二是法院的审查确认。人民法院应安排专门的业务庭(如立案庭或者审监庭)对人民调解组织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程序性、实体性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制发确认书。司法确认书效力等同于其他生效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充分尊重经过确认的协议和司法确认书,严格履行,并应当随即丧失根据同一事由提起诉讼的权利,否则人民法院可依据“一事不再审”原则裁定驳回起诉,司法确认书确有错误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当事人和民调组织申请确认的调解协议存在程序违法情节或者实体内容有与法相悖之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纠正,当事人拒绝纠正的,不得确认。

四、确认制度的监督机制和补救措施

篇3:对法院调解的认识

调解和判决虽性质不同, 但作为两种不同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 它们在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过程中的完美结合, 构成了民事诉讼活动和制度的全部。没有判决就无从谈及先行的调解, 因此先行调解主要是就判决而论。先行调解是一个在含义上仍不是很清楚、明晰的概念, 实质上是由不断的司法活动衍生出来的产物。因而, 要想把握这个概念, 必须先行探析其在司法实务中是怎样被适用的。

建国后的三十年里, 虽然我国的政治及生产实践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仍然改变不了由于不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发展缓慢的法制建设造成的民事纠纷解决依旧停留在调解本位, 长久得不到实质进步。1963年8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修正稿) 》提到, “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方针是民事审判工作的根本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1982年3月8日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使得法院调解成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先行调解最早司法解释意义上的根据是, 1992年7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 经审查, 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 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双方同意后, 可以径行调解。”2007年3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第10条针对立案调解作了具体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进一步完善立案阶段的调解制度。立案后并经当事人同意后, 人们法院可以在立案阶段对案件进行调解。对于案情复杂并且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或者找不到当事人的案件, 应当及时移送审判庭审理。”

据此, 笔者认为, 先行调解是指在正式开庭审理之前, 法院在依据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是取得当事人双方赞成的前提下, 对案件纠纷先行调解的一种制度。它实质是一种更加灵活、与纠纷解决机制更加协调的一种方式。

二、先行调解制度的适用背景

伴随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人类社会生活, 日趋多元化的人类价值体系及社会关系, 人与人之间各种利益的摩擦愈发频繁, 民事案件呈现出新的特点。不仅数量上日益增长, 案件的类型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这使得整个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面临着未曾有过的考验。于是, 在这一过程中, 多元化纠纷解决的理念便渐趋得到推崇。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司法资源, 诉讼和审判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法院从直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向更为重要的政策制定者的社会角色倾斜, 从而导致社会对AD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更加借重。[1]调解是最为常见和最重要的ADR方式, 也是所有其他ADR方式的基础。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相比, 它不仅简便易行, 更在于其在实施过程所强调的对话性。

先行调解的主要意旨是令案件相对于判决来说, 得到更加适当的完结, 而不是化解矛盾纠纷, 它也是为一些特殊类型案件的解决所需要。先行调解着重的是纠纷类型的特殊性, 此制度的基石在于对于解决特殊类型的案件, 不仅着眼于本案利益, 还兼顾案外利益。司法实务中, 法院往往只注重处理本案利益而忽略考察案外利益, 而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来说, 案外利益相对来说更为重要。符合了这两个需求, 纠纷就能被妥当地解决, 先行调解预设的目的也能得到实现。譬如说婚姻家庭纠纷, 发生纠纷的事实可能是夫妻间的偶发的经济问题, 类似这种具体的案件纠纷的解决不仅要从案件本身上予以解决, 还应当兼顾到当事人之间关系的保持和维系, 毕竟夫妻关系远比个案利益更为重要。因此, 从这个点来考虑, 通过合理有效的调解也许比冷冰冰的对簿公堂后的判决更为适宜, 更为有益于社会和谐。因此调解的优势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设置

(一) 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

人民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是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 分清是非, 进行调解。”故而法院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当事人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毋庸置疑的首要原则, 它是基于调解的合意本质。自愿原则要求在操作程序上, 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是否运用调解去解决纠纷, 在实体上也有双方当事人从达成调解协议或者继续诉讼中选其一。

查明事实, 分清是非原则。就是说法院进行调解不可以在事实不清、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不明朗的前提下进行。因此, 法院应当先行查明案件的基本事实、分清当事人的责任关系。

合法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一、人民法院在进行调解的活动中, 首先程序要合法, 当事人如若不愿调解或不愿继续调解的, 不可强迫当事人继续调解, 如果调解没有成功的, 不可以久调不决而应当及时判决;二、人民法院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 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明文规定, 但不要求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

(二) 法院调解的应用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 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 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第二条规定:“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 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 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 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上述规定说明, 法院调解在我国的适用除明文规定的不得调解的非诉讼类和人身关系类之外, 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另外, 我国还有法院调解前置的规定。如《婚姻法》32条第二款:“有下列情形之一, 调解无效的, 应准予离婚……。”《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4条规定:“下列民事案件, 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合伙协议纠纷;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但根据案件的性质和但是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明显没有调解必要的除外。”

四、我国法院先行调解原则的适用现状

先行调解制度的预想前提是, 判决和调解只是在针对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时特别适合调解, 而在一般意义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而另外一些则特别适合判决, 从这一点上来说才有调解和判决的区分。[2]先行调解坚持从个案实际出发, 合理地去选择调解或者判决, 从而使得纠纷得到更好的解决, 并反对从他们各自的特性出发, 主观、静态地去判断哪种方式更加适用。

但在司法实务中, 审判机关实则并没有奉行这一主张, 从最高人民法院多次的发文可以看出其对法院调解工作的重视, 法院调解原则被当作调解优先原则, 视“调解是高素质的审判, 调解是高效益的审判, 调解能力是高水平的司法能力”, 甚至把调解用在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过程中。[3]总之, 包括行政案件、轻微刑事案件等在内的除了比较严重的刑事案件外, 几近所有案件都将把调解作为优先适用程序。在这样无度放大调解优先的状态下, 强制调解则成为了必然后果。

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 调解结案变成了工作目的, 当事人也几乎沦为法院调解工作的被动接受者一角, 调解已然是法院的一种工作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渐趋复杂化, 导致各种利益摩擦的愈发频繁化, “人少案多”是法院系统存在的不可逃避的问题, 法官及其他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数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因此对各种社会纠纷应接不暇。从实际效果来分析, 调解结案的确对法院更有利:首先, 实践中常出现一些新型案件、疑难案件甚至敏感案件, 这些纠纷的内容并没有被立法提到, 再次情况下除了调解别无选择。所以法院对其有畏难情绪, 特别是在当前信访形势很严峻、民众法律意识增强的情况下, 回避作判, 能不立则不立, 造成了立案难。或者有些事实根本查不清, 越查越容易激化矛盾, 同时, 调解避免了更为严格的诉讼文书的制作和错案追究制度, 为一种模糊的法律产品提供适宜的制度空间。[4]其次, 减少诉讼环节, 满足法院追求诉讼效率目的的追求是调解的一大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规定, 当事人不能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书上诉, 于是这就从总体上将诉讼环节减少了, 原先的两审终审也变为了实然的一审终审。另外, 在尚未消除的的我国法院体制行政化的情形下, 此制度对减少上级法院工作量及工作负担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再次, 由于传统的年结案率评价导向不尽科学, 逐步致使立案程序违法、司法统计违法等。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法院追求统计上的高结案率, 在接近考核期的时间段内尽可能少地立案, 等考核过后再进入立案程序。这无意又催促了立案难现象的频发。最后, 调解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法官的办案效率。调解结案可以让法官在办案过程中避免了就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论证, 另外, 由于法院工作的改革要求法官写判决书适时创新、避免老套的“三段论”, 调解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次工作量。所有这些问题都致使了立案难问题的频发。

法院专门规定先行调解这一原则, 足以证明对于此原则所能达到的作用的高度认同及推崇。但在文字表述上并无当前司法实务中出现的麻木调解的字眼。先行调解的背后是调解与判决的并重与并存。虽然判决与调解在化解纠纷矛盾的目的上有不谋而合之处, 但两种方式的适用情形与所能达到的法律抑或社会效果是不同的。调解这一制度的基础是当事人的资源, 其事由当事人在法院的调处下合意地解决纠纷。因此, 调解为获得当事人的合意和快速低廉地纠纷, 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案件事实作模糊化处理, 降低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自然也在调解运作的机理之中。[5]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是合乎我国国情的, 且在大体的设计框架、理念上也是合理的。但由于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于这一制度的笼统、不明晰的规定, 加上司法现状导致了这一原则没有被妥适地适用。因此,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立法到实践双方面对它进行完善, 使它的意旨能够在司法实践中得到贯彻与体现。

参考文献

[1]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37.

[2]许少波.先行调解析论—兼与“调解优先”比较[A].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刊:《民事程序法研究》 (第八辑) [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

[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4]12号) 、<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 (法发[2010]16号) 、<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 (2007年3月6日) 等文件[Z].

[4]杨柳.模糊的法律产品—对两起基层法院调解案件的考察[A].强世功主编.调解、法制与现代化:中国调解制度研究[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491.

篇4:对法院调解的认识

关键词:司法确认 调解协议程序 性质 救济程序

一、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概述

新民诉法第194条规定:"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第195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通过调 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条出台以前,公民在社区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并在调解成功后形成调解协议。但是该份调解协议并没有执行效力,如果是一方未按照调解协议履行义务,另一方只能就纠纷本身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该条出台后,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可以双方共同就该协议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过司法确认后的调解协议,如果再出现一方拒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具体规定

(一)案件管辖。鉴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自启动就蕴含了很强的当事人自主选择,确认程序从一开始就是当事人选择的结果,从尊重当事人选择的角度上讲,应首先考虑当事人的选择。故应遵循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地优先,当事人住所地和调解协议履行地为辅,但不得违反专属管辖的原则。

(二)申请与受理。在申请上,调解协议达成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在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在受理上,基层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司法确认申请后,应当对确认申请进行审查。对于符合上述情形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及时向当事人送达不予受理通知书。

(三)审查方式和审查内容。在审查方式上,从我国目前司法实践和司法解释来看,法院对调解协议的审查采取形式审查和有限的实体审查相结合的方式更具合理性。在审查内容上,首先应当明确,确认调解协议审查的对象应该是调解协议,而非案件本身。确认调解协议审查的重点在于调解程序的合法性审查,而不应对纠纷案件本身进行全面的实体审查。

三、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的性质探讨

从民事诉讼法理论来看,民事诉讼程序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诉讼程序,二是非讼程序。关于民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存在"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之争论。新民诉法明确将其定性为"非讼程序",符合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也使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声减小了不少。笔者也同意将其定性为"非讼程序",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法院对调解协议效力的确认程序不必开庭审理,只是必要时可以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当面询问,且采用"裁定"的裁判形式。第二,当事人对裁定结果不能提出上诉,这也是"非讼程序"的重要特征。

四、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的缺陷及完善

(一)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范围

对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范围,只有《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第24条规定了七种不予确认的情形,但具体对哪些民事纠纷进行确认并未明确。目前,我国可以调解的纠纷范围极其广泛,但并非所有的调解协议都适合进行司法确认。由于纠纷类型的多种多样以及各种新类型矛盾的出现,正面的概况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纠纷类型,因此有必要从反面对不宜进行司法确认的纠纷予以明确。除《若干意见》确规定不予确认的情形外,笔者认为以下几类纠纷也不适宜进行司法确认:一是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影响较大群体性纠纷;二是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的信访矛盾;三是案情复杂、涉案金额较大的民商事纠纷等。所以,笔者认为司法确认的案件范围应该进一步明确。

(二)申请主体

民诉法规定,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申请。即任何一方拒绝或不同意申请都将使司法确认无法进行,调解协议也自然无法获得法律上的执行力。然而在实践中,如果有一方当事人反悔,不愿履行协议,其自然不会申请确认调解协议,这将使调解协议变为一纸空文,这显然有悖于司法确认制度构建的初衷。笔者认为,在程序的启动方面限制过于严格。从所有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的启动方面来看,当事人双方合意启动程序的规定尚不存在,即使是非讼程序也没有先例。当事人一方启动并不影响适用非讼程序来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因此,建议改为当事人一方即可申请司法确认,启动司法确认程序。

(三)司法确认的救济程序

经司法确认生效后的调解协议,是可能出现错误确认的情况的,所以对错误的司法确认予以纠正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法律只规定了案外人认为法院做出的确认裁定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确认裁定,并没有规定对当事人的救济途径。笔者认为对司法确认错误的情况进行救济是必要的。而且,根据司法确认程序的非讼性特点,对司法确认决定的救济也应当适用同一程序,并由原审法院予以纠正。实践中,江苏省高院出台的《关于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二十七条规定: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认决定,发现确有错误需要撤销的,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后,裁定撤銷原确认决定书,重新作出不予确认决定书。基于以上实践中的做法,建立对发生错误的司法确认决定的救济程序,以保障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是很必要的。

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是我国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背景下对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司法吸收。本文对对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的案件管辖、申请与受理、审查方式和审查内容、法律文书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阐释;对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的性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的缺陷及完善措施。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制度,但是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还是一项比较新的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难免存在缺陷,在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朝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刘敏:《论诉讼外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载《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

[4]王亚新:《<民事诉讼法>修改与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载《清华法学》 2011 年第3期。

[5]唐力:《非讼民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若干问题研究》,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篇5:谈谈对法院改革的粗浅认识

一、领导体系法院现有的领导体系,就其本质仍是地方行政式的领导。各级地方法院产生,取决于各级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法院的人事也须受当地的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的制约。在党组织方面,法院受地方党组织的领导。由于多方面因素,这种领导体系,使得法院不得不面对地方上的某些因素而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从而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难以保证审判的公正性。这个问题积存已久,但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从而越积越深。这也是制约法院改革的根本因素之一,这个问题不首先解决好,法院的改革也难以完成。因此法院的改革首先要从外部领导体系入手,只有革除外部领导体系控制着法院内部领导体系地格局,才能真正有益于法院的改革。从法院内部领导体系来看,改革不仅仅是一个放权的问题,而应当解决好其权力的分配与制约地问题并用制度化甚至法律化地固定下来,形成保障体系。如何充分贯彻民主集中制,是法院内部领导体系改革地本质问题。目前法院内部仍然存在着浓厚的首长负责制的现象,这样就无益于发挥一班人和审判人员的作用,也就无益于公正裁判目标的实现。如何落实好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原则,并为实现这个原则找到切实可行的形式与方法,这是法院领导体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此以外,别无其它。民主是每个人的意志表示,集中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针对目前现状来一个实质性的改革。首先是职务任免、晋降制度的改革。职务的任免、晋降关系到审判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它是能否调动审判人员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影响审判人员能否公正裁判的重要因素。尽管我们提倡法官职业道德,力求司法公正,但道德的提倡不如制度化保障有效。即使承认法官是社会精英,但也必须承认法官也是世俗之人。如果法官因为办案而影响自己的前途,甚至“饭碗”时,道德的作用在此时就可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解决审判人员的后顾之忧是职务任免、晋降制度改革的动机,从而确保司法公正之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倘若仍局限于几个人的意见,就意味着这项改革的失败,甚至整个法院改革的目的的实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是民主集中制的机构设置。现行审判委员会是一个有效的机构。但审委会委员,必须在干警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必须由全体人员来推荐,这样才更有代表性、权威性,才能代表广大干警意志,了解民情,才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决定权。再次是院长、庭长的职能问题。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院长庭长是主要职责是什么?我认为除了办案和指导办案外,还应当充当召集人和主持人的角色。当然从这个位置出发,研究法律,调查审判动态,接受咨询,提出问题,总结大家思考解决问题地办法和经验,协调出现的矛盾。院、庭长个~力的大小与民主集中的手段是成反比的,这是正常的应有状态。从目前部分审判人员素质较差的状况来看,由院长、庭长对其审判进行指导,对裁判文书进行文句上的修改,还是不可缺少的。但随着审判人员来源的变化,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这种作用应当逐渐消失。

二、财力保障造成法院受制于地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财力。由于法院是非经营单位,其财力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这就使法院不可避免地有求于地方,而且还受地方财政盈欠的影响,这也是法院屈服于地方保护主义另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办案中“三同”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使法院独立地作出公正的裁决,财力保证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而且这种财力应来自于整个国家,而不是地方。国家财政具有保障力强,不受地区差影响,其积极因素非同小可。

二、法官来源凡事以人为本。法院也是如此,审判质量好坏,取决于审判人员素质,所以法官队伍的来源也是个关健问题。长期以来法官的队伍主要来源于部队转业人员和社会上招干人员,真正经过专业学习地人员不多,在基层法院尤为突出。这也是阻碍当前审判改革的又一个问题。因此,要使法院审判水平产生飞跃,必须把好法官队伍的来源关。吸纳专业素质人员成为法官,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举措,但这只是成为一名法官的一个方面,同时还应当具备一定地实践经验和道德水平,这两者对于法官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把好法官来源关,就是要把好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的关。专业知识可通过考试来衡量,而实践经验要通过平时来考察,有一定时间过程。而道德品质主要来源于社会的评价,这种评价要依事实存在作为依据的。

四、内部序列法院内部序列设置应当适应于审判效率的需要,审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如何搞好审判。如果法院内部机制设置不合理就难以保证审判人员专心审判。设立不同性质的专业序列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1、法官序列:由法官、实习法官和见习法官组成,其人数应当较少,但要通过严格的程序产生,保证少而精。其主要职能就是阅卷、开庭、判决等。

2、法官助理序列:它不属于法官序列,但能执行法官所交办的某些事务。主要职责是送达、调查、取证,采取保全措施、庭前调解以及做好记录和材料收集整理,并做好开庭整理工作。

篇6:论基层法院的诉讼调解

【引言】

基层法院是案件审判的第一线,是司法产品的“第一道工序”,是“司法大厦”的最大基石。基层法院要做到司法为民,减少上诉、申诉上访,实现审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就要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作用。诉讼调解是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形式,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随着民事纠纷案件数量的急剧上升,诉讼调解逐渐成为基层法院审判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形式,实践中也逐步强调“能调则调”。但近几年,以诉讼调解方式审结的民事案件在案件总审结中所占的比例却逐渐下降。以我院民一庭为例:2005年收案总数为168件,以调解方式结案为54件,占总结案数的32.14%;2006年收案总数为180件,调解结案55件,占总结案数的30.56%;2007年收案总数为145件,调解结案41件,占总案数的28.28%;2008年收案总数为122件,调解结案36件,占总结案数的29.51%。如此,全院民事案件调解结案率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而民事案件调解结案率的降低必定会增加案件的上诉率;尤其是在基层人民法院,人民群众的矛盾也会因解决不好而增加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基层法院的诉讼调解工作亟待改善。下面笔者即从考察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成因及价值入手,就基层法院如何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作用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深刻认识我国现行的诉讼调解制度

(一)诉讼调解的定义。诉讼调解,也称法院调解,是指对民事案件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主持下,诉讼当事人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以终结诉讼活动的一种结案方式。诉讼调解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诉讼调解是一种诉讼活动,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的活动;二是指诉讼调解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诉讼活动,行使审判权,审理结案的一种方式。凡属于民事权利义务而引起的民事案件,都可以适用调解方式解决。诉讼调解的作用:l、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调解时法官通过对当事人做大量的工作,促使双方平等协商,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协议,彻底解决纠纷,这时就不存在上诉问题,调解协议也能顺利履行。

2、法官通过调解,采取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的方法,可提高当事人的法制观念和思想觉悟,平等协商,解决纠纷,能够不伤和气,增强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安定。

3、有利于普及法律知识,使当事人和周围群众了解什么是法律所允许的、禁止的,增强守法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从而可以预防纠纷,减少诉讼。①

(二)诉讼调解制度的产生。以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在解放区普遍推行,当时的人民政权本着便利人民、有利人民考虑,先后提出了“调解为主,审判为辅”的八字方针以及“依靠群众,调解研究,调解为主”的十二字方针。建国以后,诉讼调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l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民事审判工作的十二字方针,即“调查研究、调解为主、就地解决”,之后又进一步发展为“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十六字方针。为提高民事诉讼中审判的地位,避免造成审判与调解的对立,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将“调解为主”的提法改为“着重调解”。1991年《民事诉讼法》又将“着重调解”改为“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将诉讼调解这一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在法律上做了定位。

(三)诉讼调解制度的成因分析。诉讼调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社会总体的法律意识水平和法治氛围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调解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并巩固于建国后的数十年闾,与当时“经济计划化、利益单一化、人口居住固定化、法律简约化、权力淡漠化”的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因为当时我国还没有系统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也没有建立起专业的司法队伍,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是比较模糊的。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社会资源要靠国家计划来配置,人们大都生活在熟人社会里,生活空间闭塞狭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朴素的,相互依附的程度比较深,纠纷很少,即使产生了纠纷,也是依“情”和依“理”,依靠自立或者传统的社会资源来解决,并没有相应的法律予以规范。当时,这样的办案方式不仅处理了纠纷,而且也迎合了中国“化干戈为玉帛”的传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至于破裂,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②

(四)诉讼调解的现实意义。传统的中国不仅社会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从西方社会传来的法治意识,要想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需要一个很长的同化过程,它不可能抛开中国的国情和现有资源空谈法治口号就能完成。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时期,不符合法治要求的因素很多,如司法的独立、社会法律意识水平的普遍提高等,实现法治的道路还相当遥远。人民法院的诉讼调解虽然以其反程序性而与法治社会治理形式不相适应,但对于基层法院来说,如果盲目抛弃一味追求理想中的法治,就会失去工作的灵活性和现实性,并破坏与其他社会单位融洽的生存环境而使自己陷入困窘的境地,这样,司法裁判权就难有施展的空间,人民法院也难以从法律至上的观念出发作出公正的裁判。事实上,在我国目前,一个在法律上做得比较好的判决不一定就会产生好的影响。②

“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而诉讼调解就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乐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对于一些案件来说,一个规避了法律的调解结果不但能够彻底解决纠纷,而且也能迎合现实社会对审判权的现实需要。同时,诉讼调解的反程序性仅限于法学家们的评论,并不为社会所重视和理解。虽然在实践中很多人因为热衷于追求法治而对反程序性的诉讼调解不屑一顾,甚至出现了重判轻调的局面,但是,理想代替不了现实,法治建设离不开中国的国情,也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能够马上实现。眼下诉讼调解再一次受到重视正是“法治社会的本质要求与人们对法治社会的认识过程,以及诉讼的本质规律和诉讼调解的优势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表明了建设法治社会的美好愿望离不开中国现实的法治发展水平。②

二、基层法院诉讼调解工作的现状

(一)基层法院基本情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133个基层人民法院,l0290个法庭,148555名基层法官。这些基层法院无论是办案数量,还是法官和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数量,在全国法院系统都占80%至90%以上的比例。自2000年以来,基层法官克服审判任务繁重、新类型案件增多、审理难度加大、工作条件艰苦等困难,依法审结各类案件2078万余件,诉讼标的金额l0310亿元人民币;依法执行案件9299361件,执结标的总金额5288亿元;审结和执结案件分别占全国法院审结案件和执行案件总数的89.7%和94.16%。③事实证明,基层人民法院队伍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基层法制现状

首先,随着基层法院审判职能的加强及受案范围的扩大,法院逐渐成为“调整和处理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屏障”,因而受理案件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这些案件中又有不少是群体性、集中性、复杂性的矛盾纠纷。如2008年我院所审理的民事侵权案件、财产损害案件和人身损害案件中,大部分都是村与村之间、村民之间、房族之间为了土地、通道、采光、水事等纷争或其他生活中的一些小磨擦互打而引起的。这些纠纷与其他纠纷案件有所不同,虽然案件的标的不大,但案件的当事人积怨深,对立情绪严重,轻则闹个不休,重则会引起宗族械斗。这时候基层法官在审理时如果处理不好,就易激化案件中潜在的矛盾,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其次,基层人民群众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不高。社会的进步,虽使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一旦有了纠纷都会起诉到法院,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同时,由于基层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工作还相对滞后,多数当事人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一些群众,他们大多还是以传统的道德良心来判断是非,证据意识不强,对基本的刑法及刑诉法、民法及民诉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还有些当事人虽然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理解上还存在局限,只会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看问题……人民群众法律知识的缺乏、法制观念的淡薄,将直接影响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司法的社会效果。

因此,社会形势的变迁虽然使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支持调解的社会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基层法院,法官们所面对的大部分当事人都还是身处偏远山区的广大农民群众,在他们生活的区域里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相应的法律规范体系、法律意识水平、法治氛围等均没有形成,这些因素决定着诉讼调解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基层法院不能弱化诉讼调解工作。

(三)基层法院诉讼调解工作面临着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基层法院的调解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人民群众的矛盾在内容、表现形式、主体上呈扩大化及多样化的趋势,导致了基层法院民事审判领域逐渐扩大,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调解工作的压力随之加大。其次,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大量纠纷主要表现为财产关系,过去是出于对维护彼此之间关系的需要,但现在当事人则更加重视经济利益的得失,因为调解中作出让步就意味着牺牲经济利益,这样促使当事人接受调解的难度增大,基层法院往往不得不采取强制性的裁判来解决纠纷,调解的功能由此弱化。再次,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部分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因当事人的个人主体意识和权利观念增强,法官的耐心说服教育已很难收到原有的效果。最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法官曾经享有的高度权威已开始动摇,调解工作有可能因某些当事人怀疑法官的能力、素质或法官人格方面的问题而降低认同感,加大调解的难度。

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法治国家,处在审判“第一线”的基层法院不能弱化诉讼调解工作,其必须担负起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重任。而基层法官们要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在实践中必须耐心、细致地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去给双方当事人做说服教育工作,要“坚持能调则调,调判结合,调解不成再判决的原则,要防止„一判了之‟的做法”,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矛盾激化,减少上诉、申诉上访,维护社会稳定。

(四)当前基层法院诉讼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法院虽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以调解的方式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为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全国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及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第一,调解指导思想不明确。一些法院和法官对调解的意义认识不足,从而重判决轻调解;还有一些法官为追求调解结案率而忽视当事人的权益压制当事人接受调解,或拖延时间、对案件久调不决。第二,调解制度在适用过程中存在不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4年ll月1日颁布施行,该规定对原来争议较大的调解制度,如调解案件的审限、当事人的反悔权、调解书的生效时间等问题都作出了新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对民诉法有关调解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但实践中有些基层法院没能认真学习并贯彻实施,仍沿用传统的调解原则和方法去做工作。第三,部分法官调解能力和调解水平下降。实践中许多民事案件的当事人都有调解意向,只要加以引导是可以调解结案的,但由于有的法官对调解策略缺乏研究而导致调解不成。

因为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引发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调解率下降,增加了案件的上诉率,从而增加诉讼成本,也容易产生二次冲突,增加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二是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因为调解的成功往往是以权利人作更多的让步为代价的。三是为了追求调解结案率一味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由此会产生部分是非不分甚至不自愿调解、违法调解的案件,不利于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四是不利于培养当事人法律意识和诚信观念。调解中让步方往往是合法的当事人,致使没有让步或让步较小的一方往往认为投机取巧、不讲诚信也可以获得利益。长期以往,淡化了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五是损害法院权威,在调解过程中,有的法官过分追求调解的结果使得当事人一方有恃无恐,得以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从而助长了当事人在调解中不负责任的倾向,动摇了司法权威的形象。

三、规范基层法院诉讼调解工作、提高民事案件调解率

在当前民商事纠纷案件逐年上升,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曰益繁重的形势下,诉讼调解要想在基层法院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其需要在以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深刻剖析调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提高诉讼调解质量和水平的途径及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调解制度的优势,提高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案件调解结案率,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牢固树立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理念。要做好案件调解工作,首先要坚持以公正廉洁为本,依法调解;同时在调解过程中要认真实践司法为民原则,要从保护和实现当事人利益的原则出发,尽可能地做好原、被告双方及其代理人的工作,在依法的前提下使当事人双方做到平等协商、互谅互让。

(二)强化调解工作的观念不动摇。诉讼调解适合基层民情,基层法院应在工作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指导,把努力做好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作为新时期人民法院“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重中之重”来抓。

(三)坚持合情、合理、合法相结合的调解原则。

1、调审合一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把诉讼调解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这就意味着它不仅适用于简易程序和普遍程序,在一审、二审和审监程序同样适用。并且,调解原则还应融入到诉讼中的每一个环节,那种主张调、审分离的做法在实践中并不适用。

2、合法原则。调解必须依法进行,当事人调解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法官应当认真履行审查的职责,不能违法调解。

3、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权放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在没有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自主处分的结果,法院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予以认可,不能强迫调解或以压代调。

4、当事人申请调解和法官依职权调解相结合原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有义务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一个协商调解的机会,因此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即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而开始。同时,法官在征求当事人的意见之前,也可依职权先就庭审中已查明的事实对案情作个简单的小结,同时向双方宣传调解的意义,如在此基础上当事人若还表示不愿调解,才可以放弃调解。

5、依法独立进行调解的原则。在民事案件调解中,法官必须排除种种干扰,依法独立进行调解,但并不排除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当事人亲朋好友在调解中的作用。如多次做工作当事人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就要终结调解,及时判决,以维护法律的尊严。

6、调解与裁决并重原则。民事判决与法官调解结案都是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所制作的调解书也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法官不能片面追求任何一种结案方式,应当充分遵循当事人主义,视案件具体情况具体适用,既不重调轻判,也不重判轻调。

7、维护社会稳定原则。民事纠纷是人民内部的利益冲突,这种矛盾如果能通过法院的调解得以平息和化解,那么当事人之间就可能继续和睦相处,有利于公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否则,纠纷扩大,矛盾激化,民事案件演化成刑事案件时社会就难以稳定。

(四)努力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坚持以公正廉洁为本,以良好的法官职业道德取信于民,把调解工作建立在平等、公正、真诚和心与心相通、法与情相融的基础上。其次,要自觉学习调解知识,探索调解规律,总结调解经验,并借鉴国外调解制度中好的做法,开阔自己的视野,逐步提高自己的调解水平和调解能力。第三,以法官的人格魅力感化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调解中,法官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它包括法官对案件及相关法律的熟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当事人心理的了解和把握、对事态发展的控制力、依法办事等等,法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这些优势去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力争让他们感到心服口服。

四、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认真贯彻实施调解法律法规,尤其是2004年ll月l曰已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诉讼调解制度,如明确规定了当事人有决定是否调解、调解开始的时间、调解方式、是否达成调解协议以及调解书生效方式等方面的自愿,确保了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享有充分的诉讼调解自由。另外,该规定还对调解启动、调解方式、调解组织、调解协议内容、调解协议的确认、调解协议和调解书的生效、调解书的执行做了明确的规定,以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够充分行使。基层法院在实践中应充分适用这些调解规定,以确保依法、公正、高效地审理调解案件,正确履行调解职能。

(二)灵活把握调解的时间、范围。(1)调解作为民事审判的一种主要方式,应该贯穿于整个民事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庭审前、庭审中、庭审结束前,甚至案件宣判前只要双方当事人愿意都可以进行调解。(2)民事案件除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以外,都可以进行调解。离婚案件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必须进行调解。此外,以下几类民商事案件应尽可能以调解结案:一是矛盾易激化的群体性案件。群体性案件涉案人数众多,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此类案件,法官要尽力调解,理顺情绪,化解纷争。二是是非曲直难断、真伪对错难辩的案件。有的案件时过境迁,双方的证据都不充分,事实不清,真相不明,若判决结案,一方或双方申诉上访的几率较大。三是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增加当事人讼累的案件。这些案件如能调解解决,有利双方继续合作,促进经济发展。五是涉及婚姻家庭、继承、亲属间财产、邻里关系等纠纷的案件。这类案件的当事人有的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有的抬头不见低头见,通过调解可以化解矛盾,增进家庭和睦,共同发展。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工作

1、在调解标的及争议不大、当事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对法院比较信任以及初次涉讼等纠纷时,可在案件受理时立即当面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这样可把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有时当事人会因自感理亏即在开庭审理前申请撤诉。

2、当案情较复杂、当事人感情较冲动、对立情绪较大时,法官可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在庭审调查及辩论结束后先休庭而不急于调解,待“冷”一段时间后,当事人气消了,情绪稳定了,时机成熟了,有了调和的余地和基础时再做调解工作。

3、在调解当事人抹不开面子、一气之下引起的纠纷案件时,法官在调解初期可不让当事人直接接触,只让他们分别提出自己的主张并分别给他们做调解工作,并反复转达一方的意见给另一方直。这样可避免双方当庭对立,有利于协议的最终达成。

4、处理群体性纠纷案件时,在当事人中往往有几个威望较高、有号召力的带头人,他们所说的话较有影响力,法官可先做这些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然后再通过这些人的言行去改变其他当事人的思想观念,这对消除误会、化解纠纷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调解草率诉讼或诉讼另有其他目的的纠纷时,法官可先给双方当事人宣传法律法规,之后由双方当事人提出各自的调解方案,如他们不愿拿出调解意见或意见过于轻率、情绪化、欠缺考虑、不计后果时,法官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摸清当事人的真正用意后提出一个较合理的建议性方案,然后再围绕这个方案合理、合法地做调解工作。

6、讼中当事人常会找熟人、跑关系,对此法官除坚持廉洁自律、依法办事外,可充分借助当事人的代理人或其亲属反过来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通过这些人给当事人讲法律、讲道理,当事人往往能耐心聆听,认真思考,从而很好地避免了当事人的盲目抵触情绪,有利于改变当事人的观念,消除误解,进而化解矛盾。

【结语】

法院是人民的法院,基层人民法官要做到“以民为本,想民生,解民忧,排民难,保民安”,就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优势,平息纷争,化解矛盾,提高法院民事案件调解结案率,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

【注释】:

①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二版,第182、183页、第65页。

②裴秀峰、任玉峰:《诉讼调解的价值分析与实务问题研究》,中国普法网2005年1月l7日。

③《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人民法院基层建设剪影》,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7.16期第八版。

上一篇:2022数学建模协会活动总结下一篇:河流在环境保护大会上的发言小学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