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

2024-04-27

论辛弃疾(共6篇)

篇1:论辛弃疾

从人物意象视角探析辛弃疾词的苦闷意旨2009-07-07 20:43

摘要: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风豪迈激昂。然而,人生的坎坷,仕途的波折,有才不能施展,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使其内心充满深深的苦闷之情。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

关键词:辛弃疾 苦闷 原因 人物

辛弃疾既是文人也是武将,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人生经历,使他词风格豪迈激昂,雄浑壮阔。然而,结合其一生分析,辛弃疾的词中还蕴含着深深的苦闷。他的一生仕途坎坷,这样他的政治抱负“了却君王天下事”就不能实现。虽自负有管仲、乐毅一样的才能却不能施展,满腔幽怨无处发泻,最终含恨而逝。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浅陋地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1)功成名就的英雄

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义端说他是“青兕”①,陈亮说他是“真虎”②,姜夔说他是“前身诸葛”③,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辛弃疾早年在抗金一线领兵作战,二十二岁的他便聚集了2000多人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曾率领五十人袭击敌营,捉拿叛徒,名重一时。“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正当他踌躇满志,激情满怀之时,朝廷却一再地把他调离前线,这主要与他的身份有关。靖康之变之后,宋朝南迁,遗留在北方的文臣武将、老百姓仍然很多,出于对故国的热爱,对金人压迫的不满,很多人被迫南迁,这些人被称为“归正人”④,这称呼带有轻视的意味,在实际的政治生涯中也是区别对待的。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岳父范邦彦都曾在金为官,所以朝廷对他很不放心,不肯信任他,但他确实又有才能,这样朝廷一方面对他委以重任,同时又不断的提防他。主要表现在不时调离他的职务,不让他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在1178年离开江西时写的《鹧鸪天》中有这样一句话:“聚散匆匆不偶然,两年历遍楚山川。”离开湖北写的《水调歌头》中“两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都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反映。一再地调离,并且离前线越来越远,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廷,内心越来越苦闷。此时的他,自然会想起历史上建功立业名传千古的英雄人物,并借他们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如《木兰花慢》上阙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写此词时,辛弃疾已远离前线,将要到江西任职,但还未去。朋友将要远行,作者设宴相送。因所送的人要去汉中,自然想起汉朝基业的建立,想当年刘邦率军从汉中出发,直逼关中,把距守关中的三秦旧将相继击溃,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成果啊,“追往事,今不见”,空余两行清泪,绿水青山依在,壮志未酬,宏才莫展。这里写的是刘邦,辛弃疾并不是想作刘邦,而是借刘邦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理想,渴望能有一个阔大的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志。撇下刘邦不谈,再来看刘邦手下的“张良、萧何、韩信”,在辛词《念奴娇》中也有反映“请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这三人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封王封侯,得以实现人生的理想,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信任,而辛弃疾自已呢?自辛弃疾南归后,宋与金政府于1164年签订了“隆兴和约”,维持了宋金数十年的安稳。数十年中,主和派始终占据上风,主战派倍受打击。辛弃疾南下四十四年始终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那些官场中的人怎能不排斥他。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闲居在家,他日夜思念失去的北部河山,渴望能够做出像韩信那样的功业。但却被卖国群小排斥在朝廷之外,只能借韩信等人来抒发自己收复中原的理想以及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另如《南乡子》下阙:

年少万兜鍪,坐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对于孙权这个人物比较喜爱,在词中多次引用这个人物意象。孙权年纪轻轻,便继承了父亲、兄长的基业,独占江东,依据长江天险,败曹操,却刘备,建立了一世功名,这是一个何等豪迈的英雄。辛弃疾借自己心中的理想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渴望能有一片沙场,让自己也达到“坐断江南战未休”的目的,喊出了辛弃疾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然而,事实与理想总是相去甚远,辛弃疾只能陷入无限的苦闷当中。(2)壮志未酬的英雄 对壮志未酬的英雄的选择,在辛词中出现也较多。这样的人物与他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命运、遭遇往往相似,借对他们命运的感慨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横遭贬谪的痛苦。如《八声甘州》上阙: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辛弃疾为人刚正,力主抗战,为朝中群小所忌恨,一直不受重用,一直未能实施自己恢复中原的理想,反而壮年便被削职,他的遭遇与李广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李广被黜,夜猎归来,遭势利小人口舌,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可见世风是如何的低下。而有着“矢发裂石”功夫的李广,劳苦功高、英勇无敌,反遭罢黜,社会又是如何的黑暗,辛弃疾借李广“夜不寐,醉归来”事来表达有着与李广一样的怀才不遇,横遭贬谪的苦痛与苦闷。

再如《贺新郎》中的“我最怜君中宵舞”中的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击楫中流,渴望收复失地,但最终却折戟沉沙。想当时,统治者以和为贵,像他这样的抗战之士只能空发感慨。全词虽气势磅礴,语气慷慨激昂,这无非是吐胸中的块垒,抒发自己有才不能施展的苦痛。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写这词时已经65岁了,闲居在家很长时间才被起用,镇守江防重地镇江,表面上看是重用,实际上仅仅是作为招牌而已,作者此时不禁想起了廉颇,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⑤,在秦赵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因君王听信谗言,被贬在家。当赵国有难,赵王想到了廉颇,然而最终因为郭开的谗言,没被任用。结合辛弃疾自身的遭遇,再想到他不久后的再一次离职,以及曾发出的“叶公岂是好真龙”(《瑞鹧鸪》)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苦痛与愁苦,好不容易在晚年得到一次施展才能的机会却又这样付之东流。又如“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念奴娇》)中的岳飞,辛弃疾与岳飞的生活年代相隔时间不长,对岳飞的事迹了如指掌。岳飞文武全才,统领宋兵,大有直捣“黄龙府”之势。然而奸人当道,主和派占据上风,岳飞纵有天大的才能也是无法施展,在他词《小重山》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已三更,独自起来绕阶行”、“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而辛弃疾也同样有着孤夜难眠,叹知音少(无赏识自己的君主)的经历,二人可以说是同病相怜。34(3)隐士

出世与入世,从来都是有志之士、有才之士的两种选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是他们一种良好的愿望。渴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现实社会又“不如意事常八九”,真正得意的人不多。志士、才子自不愿与小人为伍,同样小人又根本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唯有选择退隐,可是真正的退隐又是谈何容易,身虽隐于山林,而心却系于天下。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欲进不能,欲退不得,造成了他们真正的无奈,只好借对隐士的叙写来一抒自己内心的苦闷,而辛弃疾就是这样的一位词人,这种心理在他的词中也得到了大量的体现。如《卜算子》

一以我为牛,一以我为马。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

这是一首完全化用庄子的语言写自然主义的人生观,表示自己要虚心应世,随遇而安,不因外事的干扰而耗损精神。笑骂由人,决不怄气。要把客观的相关事物看作无意而尽然的结果,像江海上的虚舟相撞,像醉汉不知不觉地坠车摔伤,都一切顺其自然,不背思想包袱,这样便保全精神的自由,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

在这些近乎诙谐的话语中,好像是放任自流,其实寓含着他真正的无可奈何。再如《水龙吟》:

老夫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比,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存,高山流水,福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知未。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这首诗大致写于1194年,辛弃疾已经55岁了,刚刚又被罢了官。于是满腹心事,一腔幽怨,喷薄而出,陶渊明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隐士,与辛弃疾本联系不到一起,然而当他受到压抑排斥,壮志未酬,到了心灰意冷的老年时代,陶渊明这个隐士的形象便渐渐浮现在他的眼前。梦中与陶渊明相遇,觉得和自己曾经的想象差不多,醒来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恨,而且是那么的强烈,竟至于酒也不饮,歌也不唱,为什么这样呢?他是在想“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陶渊明过上隐居生活,恐怕不仅仅因为“为五斗米而折腰”罢,大概有别的原因。有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是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当中,地位低下的陶渊明渴望建功立业,有“猛志逸四海” ⑥为证。但依他的身份,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是无法与王谢那样的大家相比拟,他多次出仕,都很失望,最后在做彭泽小县令时辞官归隐。请看他《归去来兮辞》中写得这样一段话,“归去来兮,请息交已绝游,然世与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一句话“世与我相违”道出了真谛。对辛弃疾而言,世也同样与他相违,但他做不到像陶渊明那样的洒脱,即使写出了一些寄情于山水的诗词,也是一种追求闲适的无奈。

另外,他的无奈在“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这两句词中也得到了体现。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象长沮桀溺两位隐士这样并耦而耕,不是很快乐吗?你孔子为何东奔西走呢?向往隐士生活嘲讽孔子忙忙碌碌。其实他自己不也是在忙忙碌碌、东奔西走吗?万般无奈之下,才以“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这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归耕之乐不过是无奈之语,其中包含的是对世路艰难的慨叹,对于君心难测的苦闷。

辛弃疾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大起大落,“三仕三已”《哨遍》,使他收复中原的理想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化为泡影。现实的残酷,使他“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之气只能郁结胸中。无论是对英雄的慨叹,还是对隐士的向往,无外乎为一吐胸中的块垒,而那“虽九死而犹未悔” ⑦的爱国之志从来不曾因此而改变,临终之前还大呼“杀贼”⑧,真是一个令人扼腕的英雄人物。

注释:

①②③转引《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年3月第2版第232书页 ④转引《中国文学史》 莫砺锋黄天骥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第156页 ⑤《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7年5月第1版 第624页

⑥《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 第582页

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两汉部分)湖南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第242页 ⑧《文豪书系》 丁华民 孟玉婷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参考资料:

1、《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2版

2、《唐宋词鉴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

3、《历代词赋》 李慕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第2版

4、《中国古代文学》 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第2版

5、《宋词》 莫砺锋 童强 辽海出版社 2006年9月第2版

6、《辛弃疾诗词赏析》 孙乃修 海南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2版

篇2:论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其稼轩词充分体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但都体现了难以抑制的爱国激情,辛弃疾的这类词往往蕴涵着英雄壮志南酬的悲愤。

他隐居江西长达二十年之余,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创作了许多关于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农村词,为赋闲生活中的稼轩词开创了别居一格的风格。但要他把爱国雄心收敛起来,和悠然自得的生活融在一起,也非易事。长期的隐居生活,使他在思想感情上接近自然、清新、朴素的风格,如《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娩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田园风光词。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两句,把农村写得恬静而又有生机勃勃。有种清新自然的气息,白色的荠菜花开满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找食。正如杜甫《春夜喜雨》的诗中一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很简单的几笔,却像画里一样,把乡村的田园风光摆在了读者的面前。前一句还写自然之景,后一句则写了人、勤劳的农民已经春耕完毕。春雨一过,春耕不是即将开始了吗?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作者心情却急转直下。“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万种的愁绪染白了头发,这样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天怎能耐何了作者的惆怅。只好到村边的小酒店去饮酒消愁了。“多情”二字写的很好,但却是一种带有枯味的忧伤,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当时无可奈何的情绪。词人的愁绪何在呢?从这首词的小序我们不难看出:“、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这两句透露了协机。这时期,作者刚刚被罢免官职,不得不退隐田园。当时他仅仅四十几岁,以一个中年人的精力,怎能耐得了清闲雅致的生活?作者闲游,面对春意融融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并不能平息,不为重用的苦闷,难以化解英雄虚度时光,无计报国的忧愤。纵然面对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苦闷心情也不能完全消失,而这时却偏偏早生华发!作者写得很精妙、传神,“以乐景写苦闷,以苦闷写乐,倍增其哀乐”。此时,作者的心境,遭遇颇令人同情。“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娩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了又是一番农村的景致:村民悠闲自在,生活过得很有趣意,牛栏的旁边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耕刚结束,新蚕即将出生……不知谁家的.年轻媳妇,穿着白衣青裙,趁着闲暇赶着去走娘家。这里的几句写景则是近处落笔。

一个“闲”字,一个“细”字、一个“有”字、一个“趁”字,写出了农村生活的闲适也古朴。然而作者越是写得闲适、古朴,让读者更加联想到“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所包含的焦虑和烦闷的情绪。看起来作者并没有写自己,而是着力描绘一个“无我之境”,实际上我“尽在其中”。作者苦闷复杂的失意之情,被这闲适之景映衬得更加突出了.

说到这里,我们会对作者当时的心情感到疑惑,作者既然喜欢农村,喜欢农村的田园风光,为什么还要借酒消愁呢?按理说,作者的这种喜爱也是发自内心的,但更重要的还同京城的统治者相对比吧!作者在另外一首词中说出了他喜爱农村的原因,他写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京城里的官场中有的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奸臣当道,作者看透了,对统治者失去了信心。所以,他认为农村纯洁、清新。作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篇3:浅论辛弃疾词中的用典艺术

关键词:辛弃疾,词,典故,用典艺术

一、用典艺术以及稼轩词的用典的特色

(一)用典的内涵

用典也就是指运用历史的典论故事,是指在创作诗词中词人运用历史人物以及故事或者经史子集等运用到自己创作中为自己所用的总称,按照用典的不同分为经史子集典故和历史人物轮滑,按照用法的不同则分为正用典、反向用典、典议混用等,不仅被应用到词的创作当中,也被诗词文广泛运用到,在诗词创作中中比较常见的是历史故事以及经史子集都有很多的运用之处。

(二)辛弃疾用典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爱国情怀。

辛弃疾从小便博学、爱学、广泛读书,少年时期还一直胸怀大志,曾登楼“欲说还休”,他“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始终在词中体现。辛弃疾能坚守正义、丹胆赤骨的人,那面相自然是十分正直、叱咤风云的形象,他希望朝廷能像京口的孙权英雄皇帝一样,能够过来找他。[1]他既没有在官场生活中泯灭自我,也没有在南宋昏聩的时局贤就倒向了投降派。他秉持着自己的本性,在辛弃疾看来,放弃复国是不应该不明智的,而“偏安一隅”的皇帝实在是让他感到无力。如稼轩的词中有个写《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历史的皇帝这样的英雄人物被他用的没有一点雕琢痕迹,他其实这样写是想宋室的皇帝也能选择复国,像古代那样才略建树、英雄遗风的皇帝那样带兵驰骋疆场的刘裕等的仰慕之情。唯有如此,宋朝才可得救。

(三)辛弃疾词中经史子集涵盖广

辛弃疾词的用典包含了“经史子集”。例如 :用子部的典故也很多。而且他的选取是有原因的。比如 :经部的有《诗经》、《论语》、《尚书》。之所以选择《论语》,是因为他对颜回的无比崇敬的。以前小的时候读辛弃疾,大多是寻章摘句,并不知道用典里面包含的深层含义。他少年得志,却又屡遭猜忌。[2]他力主张回复中原主张复国的强烈心愿,可是等待他的,投降派不会允许,稼轩却只有颠沛流离。这是个信念何其坚韧的强者!但读文字,又怎能只拘于表象?十七年了,或许十七年的闲愁总是让他“欲说还休”,总是梦里一见,觉来幽怨,说与自身听。

(四)辛弃疾用典技法的高超“移植”非常成功

稼轩词中的用典数量多,用典手法的巧夺天工,也是他的一大词用典的特色。均能“自然巧妙的出自自已的本心的意念”,“用这样的想法去选取故事为自己所用”;且就像盐放在水里面,完全融化了而没有痕迹。并且“移植”化为自己所用有所创新。面临衰亡的宋朝廷,这样的风雨飘摇的时局,辛弃疾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他的用典与别人的用典有很大不同,他是“英雄气概”的历史君王、贤士,智慧的人,故事人物都寓意丰富,并且他本人的思想是儒释道三家的混合的,是积极入世后期是辛弃疾在金兵入侵发生之后,特别是南宋小朝廷的不作为,他施展抱负的锐气进一步受挫。远方的天边劈来一道闪电,他的英雄梦灭了。他醒来才发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将军早已远去。如具体的词中《鹧鸪天》。三句一句一个用典故,辛弃疾的“移植”非常成功,深刻表达了词人对用典艺术的高超运用手法以及表达了自己遭到免职的那种不能恢复中原的愤然。

(五)辛弃疾用典善于组合

稼轩词的用典善于组合,而且他选取的题材都是和自己密切都关联的,并不是为了写词而大量用一些无关的典故。这与辛弃疾想要建功立业、统一中原、回复送朝廷的远大理想有关。[3]通过廉颇的故事写自己的情况。用典的同时传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积极入仕为主的政治思想。辛弃疾的词创作中对于用典技法的应用、以及他的精忠爱国、施展抱负的思想的追求,都是值得称颂的。或许惨淡的烛火映着他苍白的脸,他孤独而决绝地立在那儿,身体微微在颤抖。忽然,一口鲜血从他紧闭的双唇中喷射而出,和着他眼里迸出的泪,溅落在纸上,慢慢变成了几行字 :“可怜白发生。

综上所述。稼轩词在这里揭示了这种感情的时候,自然、巧妙运用非常好。同时表现出了词人对过去自己那种爱国的情怀展露淋漓尽致,展现了他对建功立业的向往。是在宋朝被金兵入侵皇帝遭到俘虏之后,他的用典借古代的故事来自况以及希望朝廷的皇帝像古代的君王,将用典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无斧凿痕迹、又有自然巧妙的“移植”,以古代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自己词中的意思,更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爱国深深地情怀,意蕴无穷,这样的用典技法的运用,着实是高超的手法,不得不说影响了以后词人的用典以及雅的创作。

篇4:简论辛弃疾议论词

关键词:稼轩 议论词 鞭笞朝廷 批驳官场 感喟人生

作为豪放词、作为爱国词人的代表,辛弃疾创作了大量“雄深雅健”的作品,更获得了“英雄之词”的评价。一直以来,人们对辛词中慷慨激昂作品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如爱国词、登临词、抒怀词,同时对辛词“清而丽、婉而妩媚”之作也有系统分析,如爱情词、农村词、送别词等,给世人展示了辛稼轩创作的纷呈异彩及主体风貌:“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辛词更具魅力的艺术特质以及其巨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学价值。然纵观辛弃疾的全部作品,可以发现辛词中还有着一批内容及表达十分独特的作品,我们且归之为议论词。尽管在其他类别的不少作品中辛稼轩大胆运用了形象化的议论手法,如《行香子·少日尝闻》“富不如贫,贵不如贱者长存”、“都休滞酒,也莫论文。把相牛经,种鱼法,教儿孙”,《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前人亦据此说稼轩的词是“词论”。但研究者对其真正的议论词还未引起足够关注。根据范进军先生著作《稼轩词研究》,列议论词20首,本文即试图对该类词作作粗浅分析,以求正于方家。

一、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在南北分裂、金廷昏暗的情况下,他毅然南归大宋。不顾虑自己为降臣之后和“归正”人员的双重身份,再三上书给皇帝和宰相,议论时弊,阐述自己的抗敌复国主张。在地方任职期间,他积极备战,力主北伐,反对朝廷与金人议和,穷其一生都想着“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然而因为政治见解和从政作风与当权者不合,所以反复遭到排挤和谗害。自淳熙九年(1182)43岁之后,几次被弹劾而被加上各种罪名,降职罢官,不得已退居山林过着隐逸生活,前后合计起来共达21年之久。就是在任职期间,也总是出出进进,呼而来,麾而去,有时竟一年一调,甚至半年三迁。他做过多任京官,主持一方的地方大员也当过不少次,到头来仍是“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谢枋得《叠山先生文集》卷七《祭辛稼轩先生墓志》)。这样的遭遇使他对南宋软弱、昏庸的朝廷和腐败、黑暗的官场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终生劳碌,却一事无成感到啼笑皆非。他在晚年含着眼泪自嘲到:“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鹧鸪天·不寐》),他觉得自己经历的事,遇到的人,都值得写入“笑林”。他那些有感而发的议论词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土壤和气候里生长出来的。他故意用字轻松,以幽默的滑稽词去排除忧愁,自宽自解。以嬉笑代替怒骂,以禅理代替激情,把满腔的愤慨不平,用诙谐、嘲讽的形式发泄出去。这是他在慷慨悲歌之外,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蕴涵着对于那个时代、社会是非颠倒、忠愚不辨的强烈愤怒、憎恨,蕴涵着无限的悲痛与牢骚不平。

达则青云,便玉堂金马;穷则茅庐。逍遥小大自适,鹏鷃何殊。君如星斗,灿中天密密疏疏。荒草外自怜萤火,清光暂有还无。(《汉宫春·达则青云》)

得“道”即可青云直上,享受荣华富贵,失“道”则贫困潦倒,其衡量标准只是是否符合当权者的味口。在他们眼里,鲲鹏和鷃鸟没有任何差别,有才又如何!有德又如何!在封建官僚制度下,英才沉抑埋没,小人无功受赏的不合理现象是司空见惯的。而另一首《洞仙歌·贤愚相去》更能感受到当时南宋小朝廷的昏暗,寄寓了作者对朝廷贤愚不分的嘲讽和批驳。

在南宋,有一伙所谓的“骚人墨客”,面对激烈的民族斗争,破碎的国家山河,横遭屠杀的人民,依然在那里吟风弄月,无病呻吟,热衷于离愁别恨的抒写,山水草木的描绘,装出一副清高绝伦,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辛弃疾对这些“风痺不知痛痒之人”(《陈亮集·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亦是深恶痛绝,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笑,并且一针见血地揭出了他们虚伪无耻的丑恶行径及本质: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以麻痹人民的神经,消磨人民的斗志,讨得主子的欢心,从而变成“新贵”。

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冠盖门前几行李。看匆匆哂笑,争出山来,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洞仙歌·旧交贫贱》)

俗话说:墙上草,风吹两边倒。这是人们对生活中那些圆滑世故,两面三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毫无主见,毫无独立人格的风派人物的画像。在南宋时期也有这一帮家伙,稼轩对他们极为蔑视,用一连串生动、贴切的比喻,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们的丑态。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与人言话,未曾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他从“卮酒”一词生发开去,嘲笑讥讽了社会上的某些人。有的人只会满脸堆笑,倾身礼拜,寒热随人,万事称好,不能坚持个人立场;有的人只会学人言语,人云亦云,不能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主见。作者把他们比做多所容受的酒器滑稽和鸱夷,比做本身没有多大作用的甘草,和只会学人说话的秦吉了。可就是这些人在当时最为吃得开,走得起。这不正是揭露那个“美恶无真实”的黑暗社会吗!作者同时又用诙谐的手法写到自己,他说自己不善逢迎。“出口人嫌拗”,近日才晓得了那种处世哲学的好处,但虽然想学却又学不来。他冷嘲热讽,痛快淋漓地发泄了自己愤世嫉俗的情感,表达了要坚持个人节操的思想。

辛弃疾正道直行,不媚权贵,因此被排斥在江西上饶地区闲居近二十年。但他身处逆境,并没有被邪恶势力压倒,仍然表现出乐观精神。如《卜算子·刚者不坚牢》,即表现他在投闲弃置的逆境中,仍然没有被邪恶势力压倒的精神状态: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催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催挫”两句,即是此作的主旨所在,是在表现“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纡”(《后汉书·黄琼传》)的思想。词人以牙和舌相比较,用齿坚脱落,舌柔长存的普遍道理,来寄寓“峣峣者易缺”的深邃哲理。作者能把这样严肃的主体,写得如此轻松活泼,幽默诙谐,的确是难得的佳作。

二、辛弃疾的议论词以嘲讽、批驳为主,对当时南宋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笔法幽默,是一种含泪的笑,是一支悲愤的欢歌。由于长期遭受排斥,因此他的满腹抱负与时政的不相容使得辛弃疾对自己的用舍行藏产生了巨大的疑问,当辛弃疾追慕整顿乾坤的“真儒”事业时,他倾向积极的“用”、“行”态度,不断争取,以图复国。但随着在现实生活中的屡受挫折,他身上便逐渐显示出一种“独善其身”的倾向,并进而上升为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纯抽象的思考。于是在他的议论中出现了一些说理、谈禅的篇目,同时还多了对自己一生的反省和觉悟。究其实,这也是辛弃疾面对腐败社会无力抗争而无可奈何的体现。如《卜算子·盗跖倘名丘》,这首词写的是圣、愚、善、恶并无真实标准的问题。如果开始盗跖名叫孔丘,那么后人就唤丘为盗跖,唤盗跖为孔丘了,名是不可靠的。以苦为乐,苦即是乐,以乐为苦,乐即是苦。一切都无定准,一切都将消失,所以何必孜孜于抗金、降金、兴国、复国呢?倒不如眼前的酒物更可靠,更来得真实。这首词的实质是辛弃疾为自己的避世退隐寻找证明,为内心的行藏用舍的矛盾谋求理性的解脱。同样,《玉楼春·有无一理谁差别》表现的亦是这种感受和思考,说有即有,说无即无,世间道理谁来辨?这是作者积几十年人生思虑而得出的结论,实际上也是他阐释生活中的一种禅理。我们暂且不去论及消极与否,但辛弃疾是以思辨性和理性活动来解脱和超越认识中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本来稼轩虽有其超旷潇洒的一面,但就其对现实的眷恋和执着来说,本质上并不是秉性达观的人,而要想得到真正的旷放与人性自由,就必须首先使自身得到淡化,这有两条路,一是如庄子般无为,一是傍通万物而领悟,稼轩在无数历史人生回顾之后,当现实悲剧已降临,其精神始入这一境界。如《洞仙歌·贤愚相去》: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谬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孽孽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庄子谓:“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厉与西施,道道为一”。抛却了狭隘,溯源归本,于是人性与万物合一,从而也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从根本上反映了深沉无限的人生追求。这在《卜算子·一以我为牛》一词中尤为明显。

一以我为牛,一以我为马。人以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

我是牛,是马,我不是牛,不是马;我是“我”,我不是“我”,是牛,是马或是我,这一切又有什么区别呢?夺之不争,与之不辞,江海渡舟,风雨飘瓦,一切都随它去。作者用《庄子·应帝王》中虚拟的秦氏故事,来表明自己对外物已能“无动于衷”,达到了“其知情信,其德甚真”的境界。他似乎是以一种游戏嬉笑的态度对待人生,实际上却是在指射邪恶,表达对来自政敌排挤、陷害的反抗态度。这种思想,既是辛弃疾在现实的坎坷遭遇中所力持的人生态度,也是他要超越于现实之上的理性的觉悟。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用佛道思想看待生活,辛弃疾在“入世”之时能激情奔放,志图高远;在“避世”闲居之时亦能心境开阔,得适其所,因此他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总是用一种戏谑甚至是自嘲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心结。如《永遇乐·烈日秋霜》: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皱面,记余戏语。

他解释自己的姓为艰辛、悲辛、辛酸、辛辣。似乎是戏语,但却概括了他的遭遇、思想和性格。他生于北方,参加义军,回归南宋,屡被罢黜,生活经历艰辛。不忘家国之耻,君父之仇,内心悲辛。有志北伐,却报国无门,还受尽排挤,无比辛酸。招而来,麾而去,几起几落,奔波效力,自是辛苦。性情耿直,愤世嫉俗,不为迎合,刚正相争,做人辛辣。好处得不到,只能是操劳一生,靴纹皱面,这分明是在发牢骚,宣泄不满,可作者却在以嬉笑之笔,“戏赋辛字”,他不怪罪朝廷,却拿姓氏开刀,更劝戒族人要做忠义正直之人,就要不怕悲辛,饱尝酸甜苦辣,不要期望享有“芳甘浓美”,这是回顾平生经历所产生的满含辛酸的人生文思。由此去看,一切人生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辛弃疾的议论词中,还有一些篇章,虽然没有象前面那些作品那样丰富的内容、深厚的思想意义,但也真实地反映了他的生活及思想性格的另一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沁园春·杯汝来前》,这首词为庆元二年(1196)作者在瓢泉最初戒酒时所作。它的写法十分奇特,作者模仿汉代东方朔《答客难》、班固《宾戏》、扬雄《解嘲》等文,用对话体结构成章。他煞有介事地和无生物说话,将酒杯拟人化,通过主客对答,大发议论,尽兴地吐露了胸中的牢骚苦闷。作者在议论和抒情时无视传统分片的界限,大胆打破过片必须换意的定格,使我们在鉴赏分析时无法象对一般词那样基本上按上下片来划分段落和层次。第一段从起句知道快结束处的“吾力犹能肆汝杯”止,长达二十二句,是作者对酒杯的严厉申斥和对酒害的痛切议论。其内容十分丰富,它不单反映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深沉和力图获得精神解脱的焦躁心态,还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第二段却只有篇末三句,是酒杯对作者这一番申斥的应答。以上种种不拘绳墨的艺术处理,帮助作者自由酣畅地书写出自己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古代有的词论家批评此词“非词家本色”,这是处于旧的词学“本色”观念的陈腐之论。其实本篇最显作者独创性与个人艺术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古文章法、古文句式和那些大段的议论。这是一首以词写心的力作,通过对戒酒这样一件小事的描述和议论, 充分地表现了作者聪明豁达、风趣幽默的性格。

而至于象《哨遍·池上主人》,议论庄子的“于鱼得计”,则无多可取。《柳梢青·莫炼丹难》,以道教炼丹以求长生为题,毫无诗味可言。甚至可以说是辛词创作中的两处败笔。

篇5:论苏轼、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论苏轼、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摘要:苏轼。辛弃疾,同为宋朝最伟大杰出的诗人之一。两人也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宏阔的词境,源于高神运思,自具风流标格,稼轩雄健的词笔,则饱蘸壮志豪情,满蕴英雄本色。他们的词风,即有同,又有异,共同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关键字:苏轼、辛弃疾、异同

茫茫潮水,朝代更替。当泱泱大宋屹立之时,另一种文学体裁也被人们渐渐了解熟悉,并且发扬光大,它就是,——词。而苏轼、辛弃疾,同为宋词的集大成者,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风上必然有相似之处。但是,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他们因为生活年代不同、性格不同、内在情感不同,词风上,必然有不同之处。

一:苏辛词的相同之处

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豁达乐观的态度。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能更鲜明地呈现。

对人生、对功业执着的追求,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是其相同点。因此,两位词人才既具有豪放的个性,又共领豪放风骚。例如,如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豪迈激越的艺术风格,与苏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就写作手法上看,两人都爱引经据典,思前人之事,感己之遭遇。如苏词中《江神子·密州出猎》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事性,但写射猎打虎的过程非三言两语所能穷形尽相,而作者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来作替代性的概括描写,就一笔写出了太守一马当先、亲身射虎的英姿。词的下阕用冯唐故事,既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又蕴含着历史人物和身身怀才不遇的隐痛,增强了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如辛词中

《虞美人·赋琵琶》列举了“昭君出塞”、“贺老定场”许多有关的典故,且所用典故中情事都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有关,与当时时代特点有关,故典故虽多,却不为事所累,且抒情气氛浓郁。辛词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二:苏辛词的不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东坡虽开创过豪放风格,但其主体基调仍为“旷达清空”。本文从选材内容、表现手法和对后世影响三个视角来分析其不同点。

选材内容:(1):写人

苏辛笔下都描写过大量的人物,但苏轼笔下的人大多是疏狂异趣的游仙、隐者、洒脱之士,多为自己的写照,这些在他的词中得到充分地展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词句都明显带有旷达色彩。辛词主要是写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塑的英雄,展现他们的坚贞性格和气吞如虎的豪迈。如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刘裕,“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

(2):写景

苏词写清风流水、疏云淡雨、青山碧水等,清旷古淡悠远静洁雅致,体现了清空的境界,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作者也以此作为表达超脱、旷达之情的载体。例如《定**》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辛词长于描写飞腾壮阔的景物和场面,呈现极为浓郁的豪放色彩,往往带有沙尘味,如“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3)怀古:同样是怀古,苏词缅怀的往往是那些雅儒达士,对他们的人生遭际,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加以评价赞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虽有些伤感,但最后“人生如梦,一蹲还酹江月”显得那样的洒脱、达观。辛词则引古人之同调、知己,在悲慨古人的同时悲自己的境遇,借古言今,与古人同命运、共悲戚,并最终落脚于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隐逸,苏轼对此是真切向往,以忘却人间不平,现实苦难。他写这类词,实际上是他实现旷达、超脱的途径。辛弃疾却不甘隐居,二十年的闲居是其受政治冷遇打击后的无奈之举,写词聊以达观,用曲笔写挫折中的进取和抗争,以求心理平衡,表现了辛弃疾对现实的投入和执着,表达了豪壮之情。

表现手法

苏词表现手法具有时代的突破,“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提出“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使词像诗一样可以用来缘事而发、因情而作、抒情言志。辛词更富创新精神、独辟路径,不仅“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

(1)用典:词到东坡,用典渐多。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上写“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喻太守亲自参加射猎,将自己雄姿英发显现出来。辛词不仅喜欢用典,而且善于用典,典中套典,引用得妥帖自然。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有怀》,典中带典,用典之多。

(2)修辞手法:苏词中善用比兴、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兴手法运用得浑然天成。辛弃疾善用比喻,如《摸鱼儿·观潮》形容潮水之盛,连用七喻,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还经常用“倒喻”“博喻”等,此外,辛词还善于用比兴寄托的传统手法,表现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患和个人政治遭遇的愤慨。

(3)语言:苏轼在语言运用上革尽花间词人错彩镂金的词风,开创了“以诗为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词境。辛弃疾以文为词,比之苏轼,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之词入词,不仅经、史、诸子、楚辞,而且李杜诗、韩柳文和苏词中的戏谑手法,往往拈来就是,达到了刘勰说的“用旧合机,不自其口出”的地步,真正实现了“如诗如文”的境界。

对后世的影响

苏轼认为词可以言志,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开创了与传统婉约词风相对的豪放词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具有划时代的突破。词的结构方面,他极尽笔力,将其豪故不羁的诗情融入词中,因而词文结构姿态横生,雄奇恢弘。苏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远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或间接为辛派词人所继承,词到辛弃疾手中变得更加成熟,无论是内容境界、表现方法、还是语言的丰富性,都雄踞于两宋词坛之巅。词的创作完全摆脱种种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使词获得了空前的艺术效果。如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所云,辛词“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自有苍生以来所无”。他在继承苏词豪放的基础上独创“稼轩体”,终成豪放一派,“豪放唯幼安称首”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苏辛词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但又有明显的差别.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辛词则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而辛词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豪放中蕴含悲壮.第三,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辛弃疾“以文为词”,使宋词散文化:同时对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辛弃疾将之发扬光大将宋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苏轼提高了词的品格;丰富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境界;改变了词的风格;他的词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辛弃疾的词以慷慨激怆,悲凉况郁为主,又风格多样;豪放与婉约词交融;词的意境宏阔,充满英雄主义气概,想象奇伟,夸张大胆,气势飞动。

篇6: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思想

辛弃疾的词相比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晰的看到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置身于笔墨中无时无刻给人带来的凛然正气和磅礴气势。他用毕其一生的词创作来宣泄自己不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收复中原山河的悲愤与失意,因此在他的词中往往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形象因其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慨之心。而他以爱国情怀为生命理念的精神也不禁让人深深的佩服和敬仰!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东坡词风便是由他带到南方发扬光大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辛弃疾是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词人,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出现一大批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而他在发展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辛弃疾一向羡慕笑傲山林的隐士,闲居乡野与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这位创辟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处处强烈地表露着对“算整顿乾坤终有时”的执着追求以及“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在其著名的政论《九议》中说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气”就是一种精神,就是慷慨英壮的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的词作所表现的“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的“稼轩风”,正是“临卒大呼杀贼数声而止”的英雄气在艺术上的体现。

一、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在辛词中具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辛弃疾的人生观以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为主而兼容佛老,这也是当时许多儒者文人思想面貌的共同点。他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时无法消磨的痛苦。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

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二、坚持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词思想的主导倾向。

辛弃疾的爱国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现实基础,一方面他从小就受到祖父辛赞忠君爱国、抗金恢复的教育,继承了屈原、李白、杜甫等关注祖国命运的爱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同时他的爱国思想又建立在对抗金形势的清醒认识和估计上。辛弃疾的爱国思想与他关切民生、民力的民本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美芹十论》),抗金御敌必须得民心,惜民力。抒写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显示词人的英雄本色,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是辛弃疾英雄词最鲜明的特色。这一特色,首先就反映在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表现自我形象、自我经历、自我感触的作品中。如追忆南归前,亲率五十骑突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战斗生活的作品《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上片仅四句就把出其不意突袭敌营的迅猛声势,词人年轻有为的英雄气概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下片转写眼前境况,颇多感慨。“平戎策”换得“种树书”,是词人对自己一生失意的沉重概括。

辛弃疾一生念念不忘驱除外侮,统一祖国,不仅一生以英雄自许,渴望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他自比老将廉颇;在《贺新郎》(老大那堪说)中则矢志试手补天:“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同时,他又以英雄许人。在赠答、唱和、送别时,作词激励友人关心恢复,献身抗金事业。如为韩元吉祝寿作词曰:“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的这种精神、豪气,深孚众望。

三、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还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祖国依然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愤激中。

辛弃疾写过许多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可遏止的悲愤情。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阕,就是面对天水一碧的壮阔秋色所触起的“江南游子”——这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的吐露。全词倾诉着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一个爱国志士不愿消沉闲散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水龙吟》所表达的情绪还比较舒缓,那么,随着岁月的推移、际遇的坎坷,辛弃疾在后期词中悲慨之情愈益显得激越而凌厉了。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情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心。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词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曲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悲壮之歌。词人以中间八句的“梦境”极写理想之境,俨

然一幅气势壮阔、奋发昂扬的“沙场点兵临战”图。愈写理想的雄伟、热烈,愈显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这理应在战场杀敌立功的剑呵)的落寞寂寥,愈见出“可怜白发生”的悲慨的深重。这一声“可怜”自是对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沉的悲哀。但这悲哀不是消沉、不见衰飒。因为这悲哀虽是来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具见,但并没由此而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否则他不必“醉里挑灯看剑”,更无须“可怜白发生”了。虽则悲慨,依然执着,这应是辛弃疾的词所表现的可贵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在《稼轩长短句》中一再出现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以及“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往事的忆念和梦见的原因;这就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矛盾苦闷中仍是希冀、期待着实现理想的时日:“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祝英台近》);这就是他何以常常是“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乎”(《南歌子·山中夜坐)),心头如同汩汩山溪一样激动着,无法入眠的缘故。即使入梦了也“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哨遍》)。他的心一刻也离不开江淮前线、大好中原!

四、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也是辛词的重要内容。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词通过咏古伤今抒发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爱国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全词紧紧扣住“今”与“古”两个时间的支撑点,由今而古,由古而今,相互穿插,亦史亦论。此时的辛弃疾充满了老当益壮的激情,但不久即遭弹劾而被免职。

五、反映山河破碎,南北分裂,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关注和系念是稼轩词又一重要内容。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上片写景。词人俯视赣江,眺望远山对当年逃难中流民的不幸寄予深切同情,也对汴京至今仍在敌手深感忧愤。“无数山”还暗含抗金事业阻力重重。下片即景抒情,以滚滚东流的江水比喻故国之思的感情绵绵不断,抗金力量的不可阻挡。

六、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具体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表现在对历史上为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英雄的崇敬上。稼轩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常常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后者如单从手法上着眼,诚然似在“掉书袋”。其实,虽然辛弃疾在某些篇章中确有堆垛典故的缺点,但大多数的怀古或用典之作纯系借古人之酒以浇胸中的“磈磊”。他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略的明主英才。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是希冀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这里仅想举两首词为例略作阐说。一首是《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的局面。这样,民心所归、人力汇聚,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在辛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大抵是“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的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他赞赏“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协助刘邦成大业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叱咤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七、辛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中。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这是悲慨化为愤火,是对当时主战的正义之声不得振起而议和的声浪起伏不息的愤怒。至于传颂于人们口中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一词,它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表现小人当国、国事日败则尤为显然。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就已记载有赵眘父子“见此词,颇不悦”的反响。此外,如《江神子·闻蝉蛙戏作》、《千年调·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念奴娇》(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等词均系讽嘲祸国害民的宦海丑类的作品。

八、辛弃疾还以词作战斗的武器,揭露朝政黑暗,抨击苟安投降。

南宋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侮实行屈辱妥协的典型,盘根错节的主降势力,昏聩无能的官僚始终左右朝政,推行着屈膝投降的政策,只想“尊中酒不空”,“赢得闲中万古名”(宋高宗赵构《渔父词》之

一、之五)这不能不引起爱国者的极大憎恶与愤慨。辛弃疾常把西晋的王夷甫清谈误国作为批判的对象,借古讽今,批判那些尸位素餐的当权者。如《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上片: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词人感叹南渡以来近六十年了,到底有几人算得上是经邦治国、立志恢复的人才?对南宋朝廷的那些苟安妥协、麻木不仁的官僚、权臣表现出极度的轻蔑。

上一篇:《小白兔和小灰兔》课后练习题下一篇:阳原职教中心学前教育部幼师就业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