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拼音

2024-04-08

辛弃疾的拼音(共9篇)

篇1:辛弃疾的拼音

菩萨蛮辛弃疾拼音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yù gū tái xià qīng jiāng shuǐ

郁 孤 台 下 清 江 水 ,

zhōng jiān duō shǎo xíng rén lèi

中 间 多 少 行 人 泪 。

xī běi wàng cháng ān

西 北 望 长 安 ,

kě lián wú shù shān

可 怜 无 数 山 。

qīng shān zhē bù zhù

青 山 遮 不 住 ,

bì jìng dōng liú qù

毕 竟 东 流 去 。

jiāng wǎn zhèng chóu yú

江 晚 正 愁 余 ,

shān shēn wén zhè gū

山 深 闻 鹧 鸪 。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即皂口,在江西安县西南60里。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贺兰山上。

清江:这里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行人:被金兵骚扰流离失所的.人。

长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这两句说:抬头向西北远望,想看到故都汴京,可惜被万千山岭挡住了。

可怜:可惜。

愁余:我正发愁。

鹧鸪:鸟名,叫声悲切,听时像在说“行不得也”,也借此指恢复中原之事行不得。

[译诗]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中间不知有过多少人的伤心眼泪。我站在高处向西北眺望长安,可惜无数的群山一层又一层,遮住了我的视线。但青山毕竟无法阻挡奔流的江水,依旧向东奔流不息。黄昏中我独立江边,深山里又传来几声鸟啼,更令人惆怅。

[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 ,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 》),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 ,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阳湖注入长江。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 ,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 。”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伏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息·系辞》)。杜甫《长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必言寄托,则换头托意,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心情并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实难作一指实。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

此词抒发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习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篇2:辛弃疾的拼音

采桑子

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篇3:辛弃疾的拼音

声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与愿违。

山草旧曾呼远志, 故人今又寄当归。

何人可觅安心法, 有客来观杜德机。

却笑使君那得似, 清江万顷白鸥飞。

一、《瑞鹧鸪》创作的矛盾处境

在1204年辛弃疾连做三首《瑞鹧鸪》。《瑞鹧鸪·声名少日畏人知》中辛弃疾感慨“老去行藏与愿违”, 在《瑞鹧鸪·暮年不赋短长词》说“偷闲定向山中老”, 似乎还在念瓢泉的隐居生活, 写诗表达其归隐之心。而事实上在1203年, 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启用为绍兴知府兼东安府使, 这使得年迈的辛弃疾精神大振。1204年, 辛弃疾觐见宋宁宗, 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抗金复国的呈词, 后被启用为绍兴知府和镇江知府, 任职在抗金的第一线。由此可见, 辛弃疾并未因为年事已高而有归隐田园之情, 反而关心国家动荡, 一心抗金复国。而当时的镇江府是北防的重镇, 调任这样一个职位, 是辛弃疾可施展多年的抗金还国的愿望的拐点, 但辛弃疾却写下这些作品, 这似乎与辛弃疾的当时仕途矛盾的地方。

一般来说, 诗词是表达作者生活、思想的作品, 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和生活应该是统一的, 为何辛弃疾的《瑞鹧鸪》与他当时应有的处境会产生矛盾?

笔者认为, 辛弃疾之所以会有这样矛盾的文行分离, 原因有三:第一, 辛弃疾终其一生反复入世出世, 实为郁郁不得志, 此诗文便是几十年情绪的爆发;第二, 自从二十五岁施展抱负之后, 辛弃疾便“闲赋”了, 时年六十四又出现了这样一次机会, 此诗文是表达他建国立业的欣喜之情。第三, 由于南宋朝廷一向软弱避战, 并且腐败丛生, 辛弃疾对朝廷抱有不信任的感情。

二、暮年辛弃疾矛盾心态的成因

辛弃疾出生时, 北方已经被金国占领, 而其祖父虽然在金国任职, 却时常带辛弃疾登高望远, 抒发收复失地的报国之情。于是在辛弃疾心里从小就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种子。辛弃疾时年二十一, 就已经组织了一队义军, 参与耿京领导的抗金。而辛弃疾在义军中的出色表现使他名极一时, 所谓“壮声英概, 懦士为之兴起, 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稼轩记》) 。辛弃疾时年二十一岁, 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迁判, 开始了在南宋朝廷的仕官生涯。

而此后, 辛弃疾一心以为可以施展抱负, 写下了《美芹十论》《九议》等著名的抗金北伐的建议, 并且多次上报朝廷要求收复失地。南宋朝廷对辛弃疾的才干很感兴趣, 却一直不想再发动北伐战争, 于是多次调动辛弃疾到江西、湖南, 此后二十年, 几乎都是闲居在野。此时的辛弃疾终于了解到南宋朝廷的暗弱, 日后在心中慢慢累积了壮志难酬而岁月流驰的苦闷。1203年, 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再次收到提任镇江府的诏书, 压抑已久的豪情壮志瞬间爆发, 于是有了“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的豪情与悲叹并存之情。

辛弃疾被称为爱国诗人, 其一生的信念就是北伐报国, 不论是从当年祖父带小辛弃疾“登高望远, 指画山河” (辛弃疾《美芹十论》) , 亦或是之后闲居山野的二十年, 辛弃疾的爱国之志从未变过。哪怕是闲居时, 辛弃疾也能对国事对答如流。这一时期, 辛弃疾作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充分表达了在白发之年自己的报国之才和报国之心。但是, 辛弃疾的心依然是忐忑的, 在豪情激昂中带有些许怨怼。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机会白发披甲驰骋沙场, 是否能成功地恢复中原, 也对朝廷一夕一变的政策充满了不安。但仅仅是两年之后宋宁宗的开禧元年 (1205年) , 辛弃疾的忐忑就变为了现实, 他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 愤回瓢泉, 两年后郁郁而终。

从辛弃疾这样一段微起大落而终其一生不得报国之志的人生阶段来看, 辛弃疾在看似升任镇江府时所做《瑞鹧鸪》就不是矛盾的了。“郑贾正应求死鼠, 叶公岂是好真龙”, “却笑千年曹孟德, 梦中相对也龙钟”, 一叹收复中原的空欢喜, 再叹英雄迟暮的有心无力, 正是辛弃疾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中“胶胶扰扰几时休, 一出山来不自由”, “不自由”点出了辛弃疾的忧虑, 忧虑其镜花水月的官运仕途, 忧虑其不能再战沙场恢复中原。但是这暮年来的机会又让其有不舍, 得出“随缘道理应须会, 过分功名莫强求”的感悟, 并有“声名日少畏人知, 老去行藏与愿违”归隐之心的表达。

三、结语

辛弃疾这三首《瑞鹧鸪》表达了一个迟暮老人有廉颇之志, 将勇之才, 却因光阴流逝和现实的阻挠而不得不闲居山野“那堪愁上更添愁”, 出仕而无用, 报国而不得郁闷心情。这就是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在《瑞鹧鸪》中表达的矛盾心理。

参考文献

[1]卢森焕.论剑说诗醉舞狂歌——从诗词看宦海沉浮中辛弃疾的多面性[J].名作欣赏, 2012 (06) .

篇4:辛弃疾的落日

唐代似乎是从初唐诗人王勃的“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中开始的,你看,一轮朝阳,蒸腾起一片春风浩荡。就算是写落日,唐朝诗人也能壮观:“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日之将老,却宏伟奇崛,这也许就是大唐气象。

太阳在大唐的天空中光芒万丈。还是那轮太阳,在宋代却再也不能光耀九州。金人的铁蹄踏破了大宋四海升平的迷梦,南宋在风雨飘摇中诞生,如一抹微黄的初阳,而蒙古铁骑如狂风掠过临安的风月繁华,风云激荡中,大宋的子民,英雄如辛弃疾,只能在落日楼头,听断鸿声声,把栏杆拍遍,泪湿青衫。

这个曾率五十余骑健儿狂飙突进,于万军之中擒获叛贼的英雄词人,报国之心炽如烈日,无奈在遍布南宋的悲凉之雾中,只能黯然失色,读来让人黯然神伤。爱极了他那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捏英雄泪!

作家梁衡三年磨一剑,一篇《把栏杆拍遍》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由武夫变为词人的本色。一双原本可以擎天的大手,不能执吴钩以横扫强虏,就只好挥动如椽巨笔来记录时代的风云与悲愁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辛弃疾可以做将军,也可以做书生,但就是做不了政客。将军有责任,书生有意气,政客需圆滑。作为将军的辛弃疾是可尊的,作为书生的辛弃疾是可爱的,将军也好,书生也好,一旦卷入政治斗争,不幸也许就是他们的宿命,现实与理想的大磨盘,碾轧着辛弃疾痛苦的灵魂,国家不幸诗家幸,辛弃疾武人与士人的双重性格终于被淬炼成全新的人格,他成了英雄词人。

随手翻检《辛弃疾全集校注》,思绪万千,千载之后,捧读这首《水龙吟》,仍觉耳畔隐隐有龙吟之声。英雄洒泪,建康赏心亭变成他的伤心亭。历代评论家都竭力试图读懂词人“英雄泪”的内涵。初读此篇,我也感慨于英雄落泪而无人揾取的落寞,反复吟唱,一个苍凉的意象让我夜不能寐,这个意象不是落泪英雄,而是——楼头落日!楚天千里,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一切抒情元素都笼罩在斜阳的黯淡光辉之中,落日成为盛世王朝的对立意象,一个时时处处以收复失地为己任的英雄,眼看着大宋的太阳从楼头淡出他的视野,我想这个意象在他的心中一定会造成无比巨大的冲击力,这也应该是他的报国情怀的源泉,不能驰骋疆场,那就快意纸墨。

于是,辛弃疾常将“落日”入诗:“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多情白发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黄昏日落,秋风斜阳,那个颓败王朝的命运被他一次次地以这样的形式写入词中,落日!落日!落日!这是有意为之,还是家国命运之忧在其心中不自觉的投影,现在,我们已不得而知。落日,在别人笔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许只会让人读到日暮途穷的悲凉,可在辛弃疾,出门如有碍,悲凉之中复多了一层悲壮。

失路的英雄,哪里能禁得住这人世间的凄风苦雨几次三番销蚀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也许有人庆幸于他以词中雄才的身份出现在后人的视野,获得了与苏轼比肩的地位。若是辛弃疾泉下有知,不知是否认同?国家不幸,诗家就幸吗?幸耶?不幸耶?

夜阑更深,一灯如豆,坐在书房里,目光逡巡在书架上的十数卷《宋史》上,青山乱叠,辛弃疾的太阳沉落于历史的册页之间。其实,在这历史的字里行间,沉寂着多少像辛弃疾一样生于末世的失路英雄。我透过辛弃疾用文字编织的篱笆的缝隙,再次窥见南宋的落日,忽然明白:时代的更替不就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沧桑之变吗?

在南京赏心亭,辛弃疾倚过的栏杆还在,只是“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篇5:辛弃疾《西江月遣兴》拼音

醉  里 且  贪  欢   笑   , 要  愁   那 得 工   夫 。

jìn lái shǐ jué ɡǔ rén shū , xìn zhe quán wú shì chù 。

近 来  始  觉  古 人  书  , 信  着  全   无 是  处  。

zuó yè sōnɡ biān zuì dǎo , wèn sōnɡ “ wǒ zuì hé rú ” 。

昨  夜 松   边   醉  倒  , 问  松   “ 我 醉  何 如 ” 。

zhǐ yí sōnɡ dònɡ yào lái fú , yǐ shǒu tuī sōnɡ yuē : “ qù ! ”

只  疑 松   动   要  来  扶 , 以 手   推  松   曰  : “ 去 ! ”

篇6:辛弃疾的诗意人生

南宋绍兴十年(1140),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辛弃疾虽然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地区,但他自幼接受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始终把南宋视为自己的祖国。辛弃疾幼时不但诵习经典,撰写诗文,而且熟读兵书,苦练武艺。辛弃疾绝非宋代文坛上常见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肤硕体壮、颊红眼青、目光有棱的壮士。

绍兴末年,河北、山东一带的汉族人民苦于金人的残暴统治,大大小小的抗金起义风起云涌,烽烟遍地,其中以济南耿京率领的义军规模最大。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不久,辛弃疾力劝耿京归附南宋朝廷。次年正月,辛弃疾奉命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觐见宋高宗,完成使命后即返回山东。没想到才到半途,便知悉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麾下义军也已溃散大半。在此紧急关头,辛弃疾亲率骑兵五十人,深入金境六百里,直奔济州,乘其不备直入五万人的敌营,生擒张安国系于马上,然后星夜兼程,渡过淮河、长江,直抵临安(今浙江杭州),献俘于朝廷而戮之。这段战斗生活给辛弃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正如《鹧鸪天》中所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箓,汉箭朝飞金仆姑。”多年之后,洪迈仍赞之曰:“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

南归之后,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军签判。不久,宋高宗内禅,孝宗继位。孝宗素有恢复之志,登基后即任命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辛弃疾前往建康求见张浚,面陈伐金之计。隆兴二年(1164),辛弃疾改任广德军通判。次年,他不顾官职低微,越职上书,向孝宗上呈《美芹十论》。“十论”者,“其三言虏人之弊,其七言朝廷之所当行。”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辛弃疾的“十论”,就体现了他对敌我双方实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从而提出深谋远虑且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南宋的求和路线之不可行:“秦桧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则战,倦则和,诡谲狙诈,我实何有?”还鼓励孝宗效法扫平突厥以雪国耻的唐太宗:“惟陛下留乙夜之神,沈先物之几,志在必行,无惑群议,庶乎‘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烈无逊于唐太宗。”一个位居州郡副职的小官,又是深受朝廷猜忌的“归正人”,竟然如此直言不讳地上书皇帝建言国家大政,不但体现了辛弃疾的远见卓识,而且表露其忠肝义胆。正如其表中所云:“负抱愚忠,填郁肠肺!”

乾道三年(1167),辛弃疾升任建康府通判。又过了三年,辛弃疾任满回临安,授司农寺主簿。不久,他作《九议》上呈宰相虞允文。《九议》也是长篇奏议,它不但对《十论》中的意见作了更深入细致的解说,还补充了关于练军、造舰、用间等具体的战术。更重要的是,《九议》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抗金事业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且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之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辛弃疾的《十论》和《九议》,思虑深刻而言辞恺切,丝毫不见轻率浮浅的缺点,这是他平生积储胸中的真学问、真本领。诚如朱熹所云,辛弃疾是一位难得的“帅材”。可惜历史没有给这位帅材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

以后的十年里,正当盛年的辛弃疾频繁地调动官职。南宋朝廷对从中原沦陷区归来的人士一向心存猜忌和轻视,“归正人”这个称呼就带有轻蔑的意味。辛弃疾当然未能例外。虽然他文才武略都很出众,仍然难得朝廷的信任重用,经常在外地任职,且朝令夕改,很难在一个职位上尽心尽责。尽管如此,辛弃疾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政绩。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任滁州知州,他下马伊始,即日夜操劳。他招抚流民,招徕商贾。两年之后,滁州的面貌大为改观。淳熙二年(1175),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其主要任务是扑灭横行湘、赣的茶商军。辛弃疾受命于危难之际,短短两个月,官军连年征剿未能奏效的茶商军,即被彻底敉平。牛刀小试,便体现出辛弃疾卓越的军事才能。只可惜如此杰出的才略未能到抗金战场上充分施展!

尽管辛弃疾表现出过人的才干,但他毕竟是一个“归正人”,越是有才就越是遭忌。况且辛弃疾性格刚强,作风泼辣,与朝廷上下懦弱苟且的习气格格不入,难免受到无端攻讦,被劾罢官是早晚之事。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终于受到言官弹劾,随即落职。从此,辛弃疾便在带湖闲居十年。直到光宗绍熙二年(1191)才得复出,任福建提刑,三年后再次被劾落职,复归带湖。庆元二年(1196)移居铅山期思之瓢泉,又在那里闲居七年。从42岁到64岁的20多年里,辛弃疾经常在乡间闲居。虽然他重视稼穑,认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虽然他热爱乡村,写下了大量优美的田园词,但他毕竟是时刻惦念着恢复大业的爱国志士,春雨江南的宁静生活怎能彻底取代胸中的铁马秋风?《鹧鸪天》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虽是淡淡说来,却蕴含着多少辛酸和悲怆!《清平乐》云:“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他是多么难忘那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啊!

辛弃疾的好友陆游曾在《鹧鸪天》中叹息:“原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辛弃疾也是如此,他终于在漫长的乡居生活中耗尽了生命。宁宗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被召为兵部侍郎,但此时的他已是老病交加,只能上表辞免。此年九月,这位龙腾虎跃的一代英雄因病去世。辛弃疾未能马革裹尸,更未能立功封侯,他的悲剧命运,若移用刘克庄《沁园春》中的句子来予以评说,真是确切无比:“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辛弃疾胸怀雄才大略,却始终未得施展。面对着南宋朝廷不思进取的苟安局面,他愤然责问:“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辛弃疾怀自幼怀抱保卫社稷、收复失土的雄心壮志,也具备明察形势、精通兵法的雄才大略。他上奏朝廷的《十论》与《九议》,不是泛泛而谈的主战议论,而是在洞察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深谋远虑,堪称南宋初期最具远见卓识的战略纲领。当时的朝廷中,主和派往往一味夸大金人如何强大,宋军绝非其敌手;而主战派则往往强调金人其实不堪一击,宋军可一战而收复中原。只有辛弃疾深明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他对敌我双方的优劣进行详尽分析,他的抗金主张显然要比胡铨等人仅凭正义感的主战言论更加切合实际。

南宋初年,有一种说法颇能蛊惑人心,即所谓“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其根据是西晋灭吴、隋平南朝、北宋平南唐等史实。辛弃疾以秦、楚之争的史实来驳斥所谓的“南北有定势”:秦国灭楚固然是“南北勇怯不敌之明验”,但后来项羽率楚军击溃秦军,势如破竹,“是又可以南北勇怯论哉”?辛弃疾进而针锋相对地指出:“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秽不可久安于华夏。”“不然,裔夷之长而据有中夏,子孙又有泰山万世之安,古今岂有是事哉!”

从理论上确立主战观点以后,辛弃疾又提出了具体的方略。首先是集中优势兵力固守沿淮前线,其次是在淮南地区召集归正人屯田,再次是确立对金作战的主攻方向,并主张把主攻方向定于山东。辛弃疾的建议言辞剀切,富有说服力。辛弃疾关于培育军人的勇武精神,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的意见,尤其切中时弊。他痛切地指出南宋军队士气不振的致命缺点,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朝廷御将不得法,故“儒臣不知兵,而武臣有以要其上”。辛弃疾还指出军中苦乐不均,普通兵士命运悲惨,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一是明令禁止将领为私事役使兵士,二是禁止将领冒领兵士的功劳,且厚恤牺牲的兵士。辛弃疾的奏议,说明他是一位胸怀韬略的大将,而不是只知纸上谈兵的文士。他在论证南宋对金战争的正义性的同时,也不忘兵为诡道的性质。比如他提出应灵活运用以卑辞重币以骄敌,用离间手法挑动金人内部纷争等谋略。他是熟悉时势,随机应变的军事家,而不是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迂儒。

辛弃疾怀才不遇,落落寡合,但他并未因壮志难酬而灰心丧气,更未因身居外任而敷衍塞责。无论居于何种职位,无论处理何种职事,辛弃疾都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无分巨细,事必躬亲;不论难易,志在必成。淳熙七年(1180),辛弃疾决心创建一支有实战能力的地方部队。他上书朝廷,建议依照广东路催锋军、福建路左翼军的先例,创建湖南飞虎军。获得朝廷批准后,他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白手起家创建一支军队,谈何容易!因整个工程耗费巨大,朝廷里有人反对,孝宗受到蛊惑,一度下旨停建。辛弃疾接到朝廷金牌后,匿不示人,下令限期一月建成营房。当时正值多雨季节,瓦坯无法晾晒,尚缺瓦二十万片,监办者束手无策。辛弃疾获悉后,立即下令潭州每户居民皆以一百文的价格向官府出让檐前瓦二十片,两日之内便全部凑齐。经过辛弃疾的日夜操劳,终于建成一支威震湖南的地方军队,成为长江江防的重要力量,连金人都颇为畏惧,称为“虎儿军”。辛弃疾在南昌赈灾的措施也是同样的雷厉风行,他到任后发现灾情严重,人心慌慌,于是张榜严禁囤积闭籴和抢劫粮食,榜文只有八个字:“闭籴者配,强籴者斩!”很快就稳定了局势,进而取得良好的赈灾效果。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处事方式,体现出军人的勇决性格及强悍作风,但与南宋朝野因循守旧、畏难怕事的习气格格不入,这也是辛弃疾屡遭猜忌的重要原因。

一般说来,胸怀全局者往往轻视琐碎的具体事务,而善办具体事务者往往器局狭小。辛弃疾兼有二者之长而无其短,与他夙来敬佩的诸葛亮颇为相似。诸葛亮在茅庐中便预料到天下三分的形势,辛弃疾也有类似的惊人远见。早在乾道八年(1172),年方33岁的辛弃疾向朝廷上书说:“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当时宋金对峙,金国正是南宋朝廷的最大祸患。孰知62年以后,金国果真在宋军与蒙古军的夹击之下宣告灭亡。更孰知金亡后南宋直接面对更强大的敌人蒙古,勉强支撑40余年后不免亡国。历史的进程被辛弃疾不幸而言中,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难怪宋末的谢枋得不胜感慨地说:“惜乎斯人之不用于斯世也!”

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倾泻而出,给词坛带来前所未有的英风豪气,辛词的侠骨豪情需用铁板铜琶来伴奏:“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中国古代的士人并不都是文弱书生。《周礼》所载“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即指骑射之术,属于武学的内容。《诗经》中多有颂扬尚武精神的诗篇,如《秦风》中的《无衣》《大雅》中的《常武》等。在屈原的《九歌》中,既有“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壮烈勇士,又有“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的英武日神。然而,从总体上看,古代文士毕竟是文弱者居多,进退揖让难免减损尚武精神,舞文弄墨也会疏远刀枪剑戟。在宋代的词坛上,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试看晏几道、秦观诸人的词作,几乎不见丝豪的雄豪之气,真可谓“词为艳科”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辛弃疾以雄鸷之姿横空出世。他挟带着战场的烽烟和北国的风霜闯入词坛,纵横驰骋,慷慨悲歌。词坛上从此有了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他孔武有力、长于骑射;他胸怀大志、满腹韬略。他的性格中没有丝毫的柔弱,他胸中的壮志豪情倾泻而出,形成长短句六百余首,在词坛上异军突起,终于使铁板铜琶的雄豪歌声响彻词史。

据辛弃疾亲撰的《济南辛氏宗图》记载,辛氏祖先中多出将帅,辛弃疾在《新居上梁文》中自称“家本秦人真将种”,正因如此,辛弃疾对汉代名将李广的同情比其他诗人更加强烈,他夜读《李广传》,激动得终夜难眠,作《八声甘州》云:“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这是在咏李广?还是在自抒怀抱?多半是兼而有之。辛弃疾是多么钦佩那位长臂善射、身经百战的英雄,又是多么同情其落魄不偶、健者赋闲的命运!一位合格的军人,其性格中理应有刚强烈性和勇武侠气,否则他怎能上阵杀敌,又怎能为国捐躯?无论是青年时代的亲冒矢镝,出生入死,还是壮年以后的直言献策,勇于任事,辛弃疾都是一位勇武刚强的血性男儿。同样,无论是回顾早年戎马生涯的军旅题材,还是抒写退隐情趣的田园内容,辛弃疾的词作都洋溢着侠气和豪情。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云:“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此话用来评价陆游的诗,稍有溢美之嫌。如果移用来评说辛词,则是千真万确。纵观整部古典诗歌史,只有辛弃疾堪称真正的军旅诗人,是他召回了销沉已久的兵魂与国魂,是他唤回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

南宋的诗坛和词坛上,主战的声音并不罕见,但多数作品仅是纸上谈兵。辛弃疾则有“马上击贼”的亲身经历,他的词中回荡着壮烈的军旅声,旋律悲壮有似号角,节奏激烈宛如战鼓,例如寄给陈亮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恰如作者在小序中所说,这是一首“壮词”!这样的壮词,在辛词中触目皆是。《水龙吟》寿韩元吉说:“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这是何等抱负,何等气概!《木兰花慢》送张坚说:“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这是何等胸襟,何等眼界!在辛词中,铁马秋风替换了杏花春雨,沙场烽火替换了罗帐银灯。辛词的主人公不再是多愁善感的文弱书生,更不是由词人代言的闺阁佳人或歌儿舞女,而是一位上马能杀贼、下马能草檄的英武战士,是一位有胸襟、有担当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有了辛词,谁还能说词一定是“艳科”?当年苏轼尝试写作豪放风格的词,有幕士对他说:“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其实苏轼的豪放词仅是偶一为之,只有辛词才真正配得上铁板铜琶,况且辛弃疾本人就是一位“关西大汉”!

.读者也许会有疑问:难道辛弃疾就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吗?他始终没有郁闷和痛苦要抒发吗?当然有,而且还有不少。但是辛弃疾的郁闷是壮志难酬的失意,他的痛苦是英雄末路的悲怆,与那些风流词客的闲愁幽恨不可同日而语。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正在知镇江府任上。此时距离他铁骑渡江已有43年了,恢复之志始终未能实现,却在宦海风波和乡村闲居中耗尽了岁月。春社之日,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凭栏北眺,慷慨怀古,写了一首《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时局如此,人生境遇又如此,难免感慨良多。但是辛弃疾缅怀的历史人物是吴大帝孙权和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如此怀古,字里行间洋溢着英雄之气,冲淡了沧桑之感。他又自比人老心不老的名将廉颇,慨叹自己没有机会实现恢复之志。可见辛弃疾的豪侠精神至死不衰,他生生死死都是一位勇武的军人,他的词作是对销沉已久的军魂的深情呼唤。辛词充满着捐躯报国的壮烈情怀,洋溢着气吞骄虏的英风豪气。他以军旅词人的身份把英武之气搀入诗词雅境,遂在词坛上开创了雄壮豪放的流派。多读辛词,可以熏陶爱国情操,也可以培养尚武精神。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奋不顾身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导致精神上的超越,从而进入诗意人生的崇高境界。

篇7:辛弃疾的婉约词

【关键词】婉约词;内涵;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宋代文学,以词为盛,婉约词尤占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其他重要流派的产生和发展。辛弃疾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虽然豪放词是其词作的主要风格特征,但他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婉约词,其豪放奔腾的词风也闪现于清新巧秀的婉约词中,令人读之有耳目一新之感。

一、突破传统的题材

婉约词自“花间派”以来,其传统题材大多是男女之情、离别之恨,题材范围比较狭窄。辛弃疾大大突破了传统的题材范围,他在用大量的豪放词表现山河破碎、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同时,又善于用委婉的笔调抒写他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对昏君奸臣的怨恨,对沦陷国土的思念,对自身遭遇的不满,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婉约词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领域。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寄托了词人对国势危殆的殷忧。在投降主义集团统治下,国家还能经得起几番风雨的折磨呢?又一个春天匆匆归去了。春天是万物欣欣向荣的季节,“春去”暗喻国势的危殆。由于“春去”,词人便产生了“惜春”、“留春”、“怨春”的感情,只得无可奈何地“怨春不语”。全词充溢着忧国忧民的愤激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恨之气,于悲壮沉郁中又见含蓄蕴藉。

二、寄托象征的手法

辛弃疾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寄寓在作品的人物形象中。如《蝶恋花·月下醉游雨岩石浪》写一位独处幽谷的绝代佳人,年华老大而无知音的悲哀。词人由此想起自己不得志的境况,托香草美人以自喻,抒写壮志难酬的幽愤。他亦常把自己深深的君国之忧融入景物的描绘之中,使景语变成情语。他的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则通篇运用暗喻和象征手法,将悲壮的爱国之情寓于宫怨的艺术形象。名曰别词,却无离别的内容。词人南渡十七年,迄未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而且不能久任其职,对此他已经很不满意了。当时,国势危殆,使他担忧;有志之士不能进用,使他愤慨。但在当时很多情况下,又不能直言,使他不得不用比兴的手法,以迂回曲折的方式,含蓄地发出自己的不平之鸣。

三、悲壮沉郁的风格

辛词一改婉约词温柔香艳之传统,在柔婉之中又见沉郁悲壮。 辛弃疾的婉约词大都突破了儿女之情、离愁别绪的范围,或咏壮丽的自然景物,或抒发其登临怀古之情,或叙边关征战之事,或抒其慷慨激昂、悲愤之情,在豪放雄壮中呈现悲愤沉郁乃至凄迷的艺术特色。例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道,日落西山时,他还站在楼头,把沦陷区的山河一望再望,失群孤雁的叫声,使词人想起自己孤独的处境,辛弃疾的孤独感本源于对沦陷江山的无限依恋,却又深陷主和的社会氛围中。那深藏的无法收复的苦痛导致他不愿说美味佳肴,买田置舍,只是时光流逝人渐老,更增添了他内心的忧愤,以致说出“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样的话来。全词充溢着忧国忧民的愤激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恨之气。

四、沉婉含蓄的意境

辛弃疾婉约词中的意境大多给人以孤寂冷漠、幽暗曲折的感觉,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创造出柔中带刚的艺术境界,这使得其婉约词不以新奇取胜,全在于内涵的厚实,不仅能使情景天然融合,恰切无隙,创造出深婉含蓄的意境,而且善于在真景中抓住景物的美学特征,在真情中讲求情意的健康高尚,別有一番美感。如《青玉案·元夕》中描绘了元宵之夜的热闹场面,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华美而热烈的艺术境界,然而凸现在这个意境之中的却是一个不同流俗,自甘寂寞的冷美人。从这首词中不难了解到那位被弹劾解职后,宁愿闲居也不肯趋炎附势的诗人自己,而这一高洁的人品却是在一个凄迷幽眇、若即若离的境界中展示的。辛弃疾词当中读罢则辍、一览无余的词篇是很少的。

五、情传千古的典故

辛弃疾读书广博,善于驱遣古书中的语句,融化吸收前人的文学语言入词,即所谓的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在抗金斗争中的各种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服务于抗金战争。在他的笔下,经、史、子、集、楚辞、世说中的语句,经常成为他创作的语言材料,曾被刘克庄于《后村题跋》中称为“掉书袋”。然而,全面衡量,辛词并非滥用典故以炫耀其知识渊博,其用典多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是词“含蓄蕴藉”的特质所致。他借典传情,情传千古。例如:“休说胪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反语从反面说,“休”和“未”将词人无归隐之心表述的十分清楚和恳切。“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词意更深一层,“怕应”先推测后肯定,再用“羞”字与之配合,曲折婉转表明作者的丈夫胸怀。“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则直抒词人内心痛苦,“可惜”二字含无限的感慨与惋惜。这三句三典,三个转折,起伏翻腾,却无锤炼痕迹。

虽然辛弃疾的婉约词反映社会现实有它的特点,不像豪放词那样“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但是并不减弱它反映现实的深度。它感情真挚浓烈,饱含爱国将士血泪,催刚为柔,把激愤强烈的情感用婉转的曲调、隐曲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词意境高远,韵致超然,呈现出豪婉相济、卓尔不群的独特风格,让长期与社会隔膜的婉约词闪耀出时代精神的绚丽光华。

篇8:浅说辛弃疾的农村词

一、辛弃疾农村词的写作背景

“归正人”是南宋对从金邦脱身回归南宋士民的特定称谓。南宋王朝对“归正人”多不重视, 辛弃疾“归正人”的身份使他一生都受到歧视不被重用, 但被迫隐退却让他找到了寄托精神的所在。农村词即是他远离政治喧嚣而构建的“桃源世界”。

纵观其的一生, 现实的政治环境一直是他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的桎梏。被当时只求苟安的朝廷弃置不用, 使得他被迫退隐长达十八年之久。其间, 大量优秀农村词作问世。

二、辛弃疾农村词的内容特点

(一) 恬淡、美好的自然环境

辛弃疾的农村词中的自然环境都十分优美, 让人陶醉其中。词里对春天的描写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气象, 如:

“风雨催春寒食近, 平原一片丹青。溪头换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 桑嫩野蚕生。”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上阙)

“寒食”点明了时间, 点出当时的节令离清明不远。在和风细雨的浸润下, 平原上一眼望去满是清新的碧绿。春花烂漫, 摇曳在和煦的风中, 散发出阵阵清香。蝴蝶最是陶醉, 忍不住翩翩飞舞。桑树新抽出的叶子娇嫩可人, 喂得蚕儿白白胖胖。

(二) 忙碌、幸福的乡村生活

辛弃疾喜欢农村, 在其词中, 不仅勾勒出了一幅幅恬淡优美的风景画面, 更展现出了一幕幕真实的生活情致。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前两句写这户人家有一所低矮的小茅屋, 仅靠这一条流水淙淙, 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勾画出了清新秀丽的村居风景。后两句写一对白发夫妻亲热的坐在一起, , 一边互相敬酒, 一边悠闲的聊天。酒醉后, 他们用吴侬软语说着情话。一种和谐、温馨、惬意的幸福生活真切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下阕四句, 写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在溪流东头为豆苗除草, 二儿子在家编制鸡笼, 小儿子不谙世事, 只调皮玩耍, 剥食莲子。全词把一家老小村居生活的不同面貌和表现情态描写得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三) 淳朴、善良的人物

在词史上, 辛弃疾是第一个将农村中的各色人物都收录词中的人。在辛弃疾的二十五首农村词中, 我们可以见到娉婷的浣沙少女、匆匆赶路的行人、憨态可掬的醉汉……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人物真实生动, 亲切可感, 并且具有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

“呼玉友, 荐溪毛, 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 认是翁来却过桥。” (《鹧鸪天》)

热情的野老邀请词人去赴宴, 在桥头等候。也许是眼神不好, 屡屡将行人误做客人, 等到真的客人来了, 野老又以为是行人忽然避开了, 而仔细一看却是真的客人, 立即拄杖过桥相迎。短短十四字把人物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野老待客虽然只是粗茶淡饭却更显亲近。热情相迎、耐心等待, 将农家淳朴好客之意尽展无余。

(四) 真实、动人的情感

辛弃疾在进行农村词的创作时总是满含深情, 他和农民有着长期的交往, 积累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真实的, 绝非做作。而真实之外又含有一种豁达、远离世俗纷争、抛却功名利禄的气度。

“世事从头减, 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耳边声。试问清溪底事, 未能平?月到愁边白, 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 有人行?” (《南歌子·山中夜坐》)

整体上这首词的情感基调不是轻快愉悦的, 但却格外真实感人。上阙写词人忘却世事, 胸无尘埃, 心境如溪水一般清澈。但听到跌宕的溪流之声, 便不觉发出“溪水为谁鸣不平”的疑问。下片写月色苍茫, 鸡鸣远处, 却发觉已有行人匆匆上路了。词人不解:山民只求温饱, 不争名利, 为什么也要如此早行呢?这一简单的疑问透露了词人对农民辛苦奔波的由衷的同情。

三、辛弃疾农村词的艺术特色

(一) 质朴自然的风格

创作时, 在众多颜色的选择中, 词人似乎对青、绿更加偏爱, 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 风景宜人的农村田园生活图景:

“一样春风几样青”《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松共竹, 翠成堆。”《清平乐·黄沙道中即事》

辛弃疾在农村生活了十八年, 他把一个个的生活片段放入词中, 不去精雕细刻, 尽显生活的自然平淡。

“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啼鸟有时能劝客, 小桃亡赖已撩人。梨花也做白头新。” (《浣溪沙》)

雨水充足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老农舒展了眉头, 争先恐后向词人传达喜讯。词人也很为农民高兴, 就连小鸟婉转的歌唱也好像在劝人开怀畅饮。桃花初展笑靥, 娇丽可爱, 撩人情思。梨花也一袭白衣, 装点自己。这三个拟人句恰到好处, 只用很平凡的景物就衬托出了词人的喜悦之情, 自然又十分新颖。

(二) 简洁直白的语言

辛弃疾打破了“诗庄词媚”的常规, 用简洁直白的语言来与其清新明快的农村词相配合, 相映成趣。如:

“青裙缟袂谁家女, 去趁蚕生看外家。”《鹧鸪天·游鹅湖, 醉书酒家壁》

“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浣溪沙》

有时词人还会运用方言入词, 读起来令人倍感亲切。这些家常话、口头语的运用使得其词更加真实、淳朴。

辛弃疾是宋代词史上当之无愧的巨擘, 辛弃疾拓展了农村词的广度和深度, 并赋予了其新的意味。他有着平等博大的胸怀和多元的艺术视野是中国词史上永不陨落的明星

摘要:本文将从辛弃疾独特的生命体验入手来剖析其所构建的“桃源世界”, 并进一步分析这一世界的特点和艺术特征。尽可能全面的展示辛弃疾笔下独特的“桃源世界”。

关键词:辛弃疾,农村词,桃源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天中.辛弃疾词及其生平思想.香港:香港友联书局, 1969年8月

[2]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山东:齐鲁出版社1990年版

篇9:辛弃疾词题材的拓宽

关键词:辛弃疾;内容题材;拓宽

辛弃疾的爱国词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他以一种男儿到死心如铁的强烈的执着抒发着英雄壮士的本色。辛弃疾继承并弘扬了南渡词人对于民族社会的深刻的忧患这一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他词中有着更为深刻的批判性和战斗性,是那个乱离时代的真实记录,因此被后人称为“词史”。而范开在《稼轩词序》中就曾这样写到:“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名自许,有将相之才,过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是说辛弃疾并不是为文学创作而写词,只是将词作为一种抒发思想感情的工具而已。辛弃疾他自己也曾说:“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念奴娇》)也是旨在表明自己写词造诗不过就是业余活动,而并非主要的工作,他终其一生都在想着“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的宏伟梦想。在他爱国词中总是羡慕那些凛然有生气的人物,他常常以“元龙豪气”,“刘郎才气”自比,足见其志向。身死国破或许是一种悲哀,但是身未死,国已破,却是更大的悲哀。

当现实残忍的磨平了词人的锋芒时,辛弃疾也不过只是一个“洗尽心机随法喜”(《感皇恩》)的老人。此时词人不再整天梦想着统一祖国,而是认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主。”(《宋史·辛弃疾传》)因此在他退休带湖、瓢泉二十年间他的词的主题便有意向农村生活拓展。他在春熙元年(1174年),被任命为江东安抚使参议官,次年迁仓部郎官,紧接着开始辗转两湖、江西等地为官。虽处处有所建树,但却也无奈不被群臣所容,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罢官,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他的田园词内容大致涉及两方面。一是写乡村田园的风景与风俗。这样的词以《清平乐·村居》为代表,生动的描绘出了一幅闲适质朴的乡村生活图景,足可以看出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二是抒写诗人和农民之间的友情。词人笔下的农村生活虽是平和却不乏味,农民醇厚朴实,颇有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一片情景,更得南宋词人陆游笔下《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精髓。而《浣溪沙》中更是罕见关怀民生疾苦之作。此词上片喜雨悯农,弥觉可贵。下片以情观景,一花一鸟无不悦目赏心。或歌唱劝饮,或无赖撩人,或白头新妆,皆以人拟物,生气勃勃,欢快跳动,足见词人由衷欣喜之情。

辛弃疾虽一生心怀天下,但怎奈造化弄人,一生经历三起三落。在其短短一生之中就被迫退隐十八年。这十八年的时光,词人无缘铁马金戈的抗战生活,虽创作了不少的田园词,但更多的却也是抒发自己无限忧愤和感慨之情的词作。我们把这部分作品称作“闲适词”。“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破阵子·硖石道中有怀吴子似县慰》)这两句词直接道出了词人当时的心情与体悟。曾经收复失地,一统南北的英雄已经随着时间远去,现在留下的只是一个每天饮酒,作诗的骚人而已。此时的词人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赋予山,水,花,鸟以人的性格和感受,来表现词人自己的真实情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词人看见青山感觉青山十分的妩媚,所以他猜想青山看到他也一定觉得他是美丽的。另一首词《鹧鸪天·博山寺作 》中词人也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将松竹算作朋友,与花鸟称兄道弟,足见词人真性情。“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须诗句与推排。”(《浣溪沙·种梅菊》)更是以写花为名,提出以词抒写主观心灵世界的强烈主张,词人不愿向世俗低头,纵然孤芳自赏也要昂首独立于世。洪迈的《稼轩记》“使遭事会之来,契中原还职方式,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此志未偿,因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亦大不可欤?”也因此沦为的论。

辛弃疾虽在《沁园春·老子平生》中说“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明显表达出对悲欢离合,儿女题材的不满,但是却也抹杀不了他词中多达七十余首的婉转幽深、妩媚风流的爱情词,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当属《青玉案·元夕》,这首词让我们了解到词人除了可以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也同样是可以为爱痴守,为情所系的。而这首词也是被历来评论家所赞赏的,如梁启超所云:“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丙卷引)

由上面对于辛弃疾的词的题材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来辛弃疾认为词的题材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不应该单纯的集中在某一方面。他拓宽了词的题材,认为词的题材应该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参考文献:

[1]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上一篇:学习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一点体会下一篇:大雪,草书的散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