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2024-05-21

一线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共8篇)

篇1:一线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车间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自2012年11月以来,生产车间离职员工人数增多,截止2013年5月11日,共有离职员工5人,造成车间生产用工紧张,现就其离职原因做以下报告:

已离职员工分别为李琦、韩天培、刘福军、刘太涛、王友生,均属纤维制成车间,五人在平时工作中工作态度认真,表现优秀,其中以刘太涛和王友生尤为突出,刘太涛和王友生性格内向,不张扬,不多事,不挑不捡,工作踏实,加班从不抱怨,具有实干精神,是同事们的工作榜样。二人均为海斯摩尔正式员工,在公司工作多年,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他们自己表示对这份工作也有感情,自己也不愿离开这个集体。只是感觉消费水平提高,家庭开支较多,生活压力较大,目前的薪资待遇无法应对生活开支,无法给自己的老人孩子一个较好的生活保障,迫于无奈,他们选择收入相对可观的境外打工。

基层员工以诚实劳动获取报酬为目的,理想的劳动报酬是他们选择工作的源动力。已离职5位员工除薪酬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个人工作规划问题。五人中有人认为所学专业不对口,无法在工作中很的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利于个人发展;有人认为自己趁年轻应该去大城市去闯一闯,为以后发展个人事业积攒一些资金和经验。综合考虑个人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因而选择离职。

以上就是通过谈话对员工离职原因的调查分析,作以上汇总报告。

生产部

2013-05-13

篇2:一线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是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

一、制造型企业一线员工离职现状和特点

据相关报道,自20xx年第一次出现“劳工荒”到20xx年的农民工“返乡潮”,从沿海到内地多个城镇的制造型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尤其是生产一线操作员工。生产一线操作工人主要选择每年的年底和次年的年初阶段离职,已经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的熟练工人希望在新年找到一份综合条件更高的工作,也有部分工人选择本地就业,源于本地就业的低流动成本。

以九阳有限公司为例,现在制造型企业一线员工年龄组成以“90后”为主,人们冠之以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认同、个性特征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90后”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比以往的一线操作工人高,多数为中专和高中水平。因为是单身状态,当“90后”一线员工对目前的工作感到厌倦并认为没有发展前途的时候,和女性员工不同,他们较少考虑工作的稳定性而果断的选择离职。而很多的“80后”一线员工多处于已婚状态,考虑到家庭等因素,不会轻易做出离职的选择。

在文化认同方面,很多“90后”虽然来自农村,但受到传媒等影响,对家乡认同感随着在外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淡薄,而对外部生活特别是对城市文化和城市充满向往。很多的“90后”一线员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城市性,他们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等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在生活方式上,他们对生活的期望较高,对生活的满意度较低,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接受和学习能力较强,主要表现在空闲时间的安排、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等方面。“90后”消费以休闲和享受为主,存在攀比心理。他们热衷休闲生活,如旅游、购物,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有离职经历的员工坦言原企业的工作强度较大、工时过长是他们离职的主要原因。

就笔者而言,近年来对农村社会发展状况有些许的思考和调查,有些观点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入,但主要表述的是对农村发展的一种期望。

在个性特征方面,“90后”表现出很大的自我和随性,选择工作的初衷不仅仅满足于存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更高的生活品质。在调查中发现,“90后”都有强烈的创业意愿,选择企业的前提是员工能够感知到企业提供的各方面条件是有助于创业规划的。很多员工离职是因为他们觉得企业不能更好的提供创业资源,或者是员工感觉到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小。其中因为这个原因离职的占32.3%。

二、制造型企业一线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回答会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占10%。回答老师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占25%,都是小学生。还有一些回答不会去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是把这些工作当作别人的事情,不太关心。

1.企业管理及组织约束过强

像九阳这样的制造型企业,一般采用两班倒的时间安排,通常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其中4到6小时属强制性加班。长时间的单调操作消耗了一线员工大量的体力,员工感到压力很大,怠工、离职等现象时常发生。

制造型企业对一线的规章制度和奖惩体系十分严格,每月按时上下班和加班才能获得全勤奖100元,期间有一次就要扣除全勤奖,很大企业规定员工请事假将被扣除当月工资的10%,很多员工对此项制度很反感。

区别于其他层次的员工,一线员工绩效评估贯穿于产品生产、出厂到售出的整个过程。一旦出厂前的质检或者经销商将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反馈给企业,企业会对生产该产品部件的员工进行严厉的惩罚措施,如扣除月薪的1/3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不合理的奖惩体系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缺乏人性化的管理,进而选择离职。大约有44%的离职员工是受此因素影响的而产生离职的念头。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1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2.角色模糊和工作意义不明

企业往往为了填补因离职产生的职位空缺,要求一线员工从事某一条生产线或两条不同的生产线上的两份工作。在调查中发现,38%的员工曾遇到过此工作安排。对企业而言,可以节省人员招聘成本,但对员工而言,这样单调乏味、技能单一、缺乏挑战性的工作安排,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也没有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利于个人的`求职发展。

3.管理层缺乏对一线员工的情感和工作支持

新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确实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如:新大纲推荐的书目中中学生感兴趣的比较少;新大纲推荐的书目只注重对青少年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未涉及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新大纲未推荐当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中学生究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开展书目研究,最终为学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书目。

情感支持表现为企业的领导、同事对员工的关心和帮助,工作支持表现为企业愿意为员工提供技能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支持员工对工作流程的建议等。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一线员工属于异地就业,在工作和生活中迫切需要领导、同事的关心和支持。在对同一条生产线或者一个车间员工的员工,情感支持表现为团结互助的工作伙伴关系,可以缓解一个的工作压力,使员工产生一种对集体的归属感。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随着企业采纳工作建议和意见、为员工提供工作技能培训而不断提高。此部分数据占据45%.

4.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

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因素,体现在生产车间的噪音、辐射、气味、消防措施等,生活环境指的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食宿环境。在调查中发现,该类型员工普遍反映原来所在的车间噪音大,刺激性气味严重,辐射强,长期工作对身体伤害大。60%被调查的员工反应他们的工作环境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环境对身体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员工(41.5%)反映原来离职的企业提供的住宿条件不理想,伙食差,在当今大家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更多的求职者选择能提供更好的环境的企业而选择离开原来企业。

三、建议与对策

1.根据员工具体的工作经历调整薪酬和福利待遇,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

如果员工具有同行业的工作经历,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以往的薪酬待遇和工作成果以及现在工作的短期效果提升薪酬和福利待遇,根据员工的年龄和以往工龄,如针对24岁左右、工龄为2到3年的员工,企业可以提供条件较高的员工宿舍和增加餐费补助等,提高其组织承诺水平。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管理者通过建立学习工作小组,安排具有工作经历的一线员工带动初次工作的员工,实现学习互助,提升工作业绩。具有工作经历的一线员工,其薪酬和绩效与小组工作成果挂钩,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如物质奖励和员工大会表彰优秀员工和小组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增强员工的工作竞争意识,提升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和责任感,促进团队合作。

2.制定清晰的岗位说明,提升晋升制度

根据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成果,企业需要对其工作的职责、任务和目标等做出清晰的解释。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阶段性考核,根据绩效和自身发展需求调整工作岗位,如晋升,借此激励员工。

3.增加工作内容的挑战性和复杂性,丰富工作的内容

具有同行业工作经历的员工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较为熟悉,能够很快熟悉现在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程序,若长期从事某一项和多项无关的工作任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显著影响,对企业的承诺水平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一种价值观是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黄灯教授关于丰三村的文章中提到,大部门农村家庭对于子女教育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基本不抱希望,反而对于他们迅速长大能够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的需要更迫切,而最后的那根稻草是那些年建筑业的火爆和从事建筑业那丰厚的收入。

企业管理者需要在特定工作阶段根据员工的工作技术改进计划安排工作任务,安排员工更为重要和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等,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也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信任。

4.重视员工的工作成果,积极听取员工的工作改进建议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在企业内部进行分享交流

第社工性别结构不合理。女社工占社区工作主力的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女的当男人用”的现象。社区中一些重体力活儿女社工也得顶上,有蛮横的男性居民来闹时,也大多是女社工拦着。

具有工作经历的员工可以介绍原先企业中值得学习的内容,包括人性化管理制度、员工工作安排和工作内容等,管理者根据本企业发展需要吸取改进。

今年以矿管“一张图”为契机,投入资金48万元将机房迁至局五楼,进行了整体改造。通过改造,我局计算机机房建成了一个集机房装修、机房安全、综合布线、网络通信、整体供配电、电磁屏蔽、安全保密、恒温恒湿、环境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可用性机房,达到全省山区县市的一流水平。

工作中,员工发现可能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的工作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管理者需要及时对改进建议做出评价,试运用成果较好的建议将被推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管理者需要重视每一位员工提出的改进建议,根据改进的可操作性和试运行成果对相关员工进行表彰,并在企业内部开展相对应的分享学习活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和支持。

四、结语

制造型企业的一线员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群体特征,我们通过调查他们离职的原因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企业能稳定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建议和意见,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制造型一线员工的权益,提高他们就业生活的质量。希望此调查能对双方都有些许帮助,让我们一起为创造和谐的就业创业环境而共同努力。

篇3:一线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研究表明, 组织承诺与员工离职是一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组织承诺越低, 离职倾向越高。因此, 研究组织承诺理论可以揭示员工的离职倾向, 有助于管理者在各岗位员工的离职行为发生之间, 采取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

1 组织承诺和离职的相关概念

Becker (1960) 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随着对组织的“投入”的增加而产生的一种甘愿全身心地参加工作的心理。Buchanan & Porter等人认为组织承诺表现为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感情依赖;Wiener将其定义为个人对组织的一种责任感。1982 年Meyer & Allen将Becker、Buchanan &Porter提出的承诺形成二维结构即继续承诺与感情承诺。1990 年Meyer和Allen把wiener重视规范的思想吸进二维结构, 形成三维结构, 即感情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2001 年Belau & Gary将组织承诺又分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代价承诺以及机会承诺。2001 年凌文辁、张治灿等人发现五维结构即感情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机会承诺。本文选择本文认为组织承诺是个体愿意为组织工作的感情依赖、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愿意承担作为企业一员所涉及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并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态。

Porter & Steers (1973) 认为离职倾向是员工在企业经历不满意后的下一个退缩行为。林长华 (2009) 认为员工离职定义就是企业员工的离职, 即从组织中获取收益, 为组织工作的人, 与企业终止雇员关系, 离开企业的过程。影响员工离职因素是多方面的, 归纳为三方面即外部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和同行业状况等;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企业内部因素如工作挑战性、人际关系、工作环境、薪酬、晋升机会等。本文重点研究企业内部因素。

2 组织承诺对员工离职影响的实证分析

Porter (1974) 等人发现, 组织承诺是离职倾向的良好预测指标, 员工的组织承诺越高, 离职率越低, 组织承诺越低, 离职率越高。Steers & Porter (1990) 在研究中得出了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负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当组织承诺偏低时离职率将会升高。SL集团是华南首家专注于科技美容研究和开发的集团企业, 该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 员工数有110 人, 总部位于广州, 在深圳、成都、长沙等城市都建立了分支机构。本文以SL集团为研究对象, 在回收的110 份问卷中, 离职人员35 份, 在职人员75 份。采用凌文辁 (2001) 编制的组织承诺量表, 分为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机会承诺和经济承诺等五个维度, 本研究中, 该量表的Cronbach系数 α 为0.93。

SL集团员工离职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一, 企业氛围、软环境差, 领导对员工关心少。从调查结果得出“软环境差”为82.36%, 这说明了SL集团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感情承诺平均分不高。许多员工反映企业的人际关系过于复杂, 由于各部门、各员工忙闲不均, 即使有空时坐在一起似乎也没什么话题可聊, 交流与协作存在一定的障碍, 进而导致了工作氛围差。调查还发现部分员工反映自己的领导做事风格严厉, 并且每次完成任务都要求完美, 这使员工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员工在完成工作遇到一些问题时, 有想法也不敢请教, 只能独自承受压力。而领导只顾工作效率, 忽略了关心员工, 事后也没有进行员工关怀工作, 才出现情感承诺低, 离职率高的现象。

第二, 职业晋升通道窄, 成长机会少。在员工晋升机会的调查得出有65%的员工是认为晋升机会少的, 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 至今仍未有属于自己部门的工作位置, 做了一年多的人事专员仍然坐在前台兼顾前台工作, 成长机会差。虽然机会承诺平均分是最高为3.10, 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相对于其他组织承诺来说没有那么显著, 但仍有员工反映组织给予的培训机会少, 特别是一般人员, 想要更多的学习机会, 但SL集团的重心放在了专业人员与管理人员, 却忽略了一般人员的需要, 有28%的一般人员有潜在改行的可能性, 导致了员工的机会承诺降低。

第三, 工作比较单调, 缺乏挑战性。问卷中“工作没有乐趣、心情不愉快”、“工作内容太单调、无新鲜感”与“我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得分都比较低, 说明了大部分员工觉得工作难度不高, 从而导致兴趣不大, 影响了员工的理想承诺。特别是对于营销推广部门的人员来说, 有40%员工反映他们整年下来都是在公司对着电脑进行工作流程, 工作单调乏味, 没有乐趣。而公司没有实行外销宣传的策略, 这样使实质团队协作实操和体验少之又少, 缺乏挑战性, 无法满足员工工作需求和成就感。

第四, 员工职业道德水平、忠诚度、责任感较低。问卷中“跳槽是不道德的”得分为2.87, 这说明员工的职业道德观念性差。“每个人对公司应忠诚”得分为2.95, 说明招进来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与责任感不强。经过访谈发现, 部分员工反映SL集团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没有被很多员工所理解和认同, 是因为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制定的条款很多偏向于企业的利益。一般来说, 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的程度越高, 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与责任感则越高。SL集团员工的价值观培育重视不够, 招进来的员工对企业也就没有很大的奉献精神。

第五, 薪酬福利水平低。从调查中员工反映“基本工资待遇低”占73.53%, “认为公司有好的薪资和福利留在公司”得分为2.78, 说明薪资福利方面的吸引力不够, 满足不了员工的需求。员工反映, 公司没住房公积金, 而员工极想要这份福利。此外, SL集团采用的薪酬战略是一种跟随战略, 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并且在执行过程中, 薪酬调查及薪酬体系调整又未及时跟进, 造成整体薪酬水平与其他企业比起来相对较低。同时, 员工的不满情绪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 导致了经济承诺低, 员工随时会离开企业。

3 提高组织承诺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

3.1 注重企业工作氛围, 提高感情承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开发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增强团队凝聚力, 培养良好工作氛围,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保证上下级以及同事之间通畅的交流与沟通。做好新员工对公司文化的了解、熟悉、理解和认同, 促进新员工与领导、职员间坦诚的自由交流, 增强凝聚力, 在前期可确保每周一小时的面对面的沟通与指导;上级通过定期沟通让员工及时了解工作目标, 有利于员工随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保持一致, 激发其工作的信心及激情;公司可采用文娱活动、体育竞技、学习参观、亲子活动等较为轻松的形式逐渐形成公司的习俗与文化, 可以每月举办一项活动, 使这种非正式的沟通方式, 促进了解, 达到交流协作和团队凝聚的目的。

3.2 设计职业规划、搭建良好的晋升平台, 提高理想承诺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挖掘更多职业发展机会, 新员工入职或晋升职级时引进人才测评和职业咨询指导等手段, 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及潜能所在, 提高人岗匹配效度, 评估职业能力, 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 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发展, 提供实现其目标的机会和途径。一方面根据组织的职位结构和类别设计职位晋升通道, 不可一刀切, 确保每年有10%左右的纵向流动率, 优胜劣汰, 创造内部晋升机会, 促进内部公平, 激发员工潜能;另一方面可以在应届毕业生中甄选具有一定潜力的员工作为“管理培训生”、“储备干部”等人才计划, 通过1 年左右的全方面培训和潜能开发, 成为后备人才, 这样可激发新进员工的工作热情。

3.3 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意识, 提高规范承诺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意识, 根据SL集团的情况, 可以让30%左右的员工代表参与制定职业道德规范, 提出合理化建议, 激发主人翁意识, 让员工对企业放心, 并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 帮助员工认同企业价值, 增强员工职业规范意识, 把离职率控制在10%以内。同时, 运用有效的招聘方法,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责任感, 严把招聘关, 根据候选人价值观的关注点来判断其是否与组织价值观相容。比如那些候选人的价值观只有“钱”, 没有具备奉献精神的价值观, 一旦他进入公司, 对公司的忠诚度与责任感不高, 很难全身投入为公司工作。

3.4 建立薪酬体系与弹性的福利制度, 提高经济承诺SL集团可通过资料的搜集、对比分析找出本公司各岗位与竞争对手相对应岗位的薪酬水平的差别, 再结合当地当时的人才供求状况设计本企业的薪酬等级, 作为各岗位薪酬范围的参考, 提高外部竞争力, 为员工构建公正、合理的绩效比较平台。制定具有竞争性的战略薪酬, 选择较高的薪酬水平、放大基本工资的比例, 如80%的基本工资加20%的绩效工资, 可有效的提高员工离开组织的成本, 从而建立员工的经济承诺, 降低离职率。其次, SL集团可以为工作满5 年的员工购买住房公积金。此外, 企业可以引用弹性福利制度, 根据员工的年龄、性别、婚否、健康等情况选择个性化的福利组合, 既能满足员工的需要又能减少资源浪费。

3.5 提供合理有效的培训, 提高机会承诺SL集团要重视一般人员能力的提高, 根据员工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要建立不同培训机制, 确保每年有不低于20 个小时培训时间, 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及时了解和学习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从而增加其对企业的满意度, 让其得到合理的培训机会, 降低改行的可能性。

通过上述五方面的努力, SL集团的员工满意度整体提升了20%, 达到90%;员工稳定性显著提高, 离职率下降了12%, 员工流动率控制在15%左右。

4 结论

在调查统计结果中发现, 感情承诺、理想承诺与经济承诺是最低的, 也成为了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希望SL集团要特别重视员工的情感、理想的需要及工作回报等问题。其次, 规范承诺与机会承诺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企业也应该注意细节, 有所改进, 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 减少员工不满的情绪, 提高员工组织承诺, 降低离职率。

参考文献

[1]凌文辁, 张治灿, 方俐洛.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探讨[J].心理学报, 2011.

[2]陈建蓉.A房地产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基于组织承诺视觉[D].2013.

篇4:一线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关键词】连锁经济酒店  存在的问题  离职原因  留人对策

一、连锁酒店员工流失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储备不足

连锁酒店大规模扩张必然会增加人才的需求量,导致人才供不应求。复合型的连锁酒店对员工的要求为“一人多岗”,传统的酒店员工或者学历低的人很难适应其工作要求。而且,一些实习后的大学生因不能接受酒店的工作体制或者受自身价值观的影响,很少会选择继续留在酒店工作。

(二)管理水平有限,服务能力较低

大部分经济型酒店采用加盟连锁和特许经营形式,这往往会导致酒店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且混乱。一些加盟商选择加盟是因为酒店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优势,但加盟后很难快速适应统一和标准的管理,从而导致管理水平有限。而且,现在酒店基层员工大部分是学历和素质相对较低,缺乏专业的培训,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都比较低。

(三)定位模糊不清,无差异化优势

很多经济型酒店都是将原有的旧房屋进行改造和装修,其具体服务、装修风格和配套设施都是大同小异,这种单一、易模仿的运营模式很容易形成同质竞争,使酒店缺乏差异化优势。另外,很多经济型连锁酒店都不能具体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盲目模仿和追求时尚,从而迷失了定位方向。

二、连锁酒店员工流失的特征分析

适当的人员变动是对酒店发展和进步是有益的,若员工流动率超过10%,会影响到酒店的日常运营。然而,近年来,国内连锁酒店员工流动率已达到30%以上,此现状不容乐观。据调查发现连锁酒店员工的流失有如下特征:

(一)离职时间节点呈现阶段性特征

员工的职能层次不同,离职时间也显现不同的特点。高层管理者在试用期或同一层次管理岗位工作3年至6年期间流失数量较多;中层管理者在特定岗位工作2年至4年后,若无晋升空间,就会选择离开酒店,另谋高就;一线基层员工流失更换速度快,所以时间特征不明显。从时间节点看,大部分员工普遍选择在年底离职。

(二)离职岗位呈现集中化特征

从岗位区分,员工离职多集中于基层一线岗位——服务员,管理岗位员工流失率较低。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酒店服务员的工作地位比较低,发展空间较小,工作强度大且枯燥乏味。从而积累一定经验后,部分优秀服务员就会选择离开。

(三)基层员工离职率与学历成正比

从学历区分,高学历的基层员工更加容易跳槽。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存在偏差,认为酒店工作辛苦劳累且地位低,所以酒店服务业不是他们的理想工作。而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由于学历偏低,丧失了很多选择就业的机会,所以他们一般会更加忠诚于酒店服务业。

(四)酒店员工的离职呈现年轻化趋势

从年龄阶段区分,17岁~30岁的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酒店员工在看不到晋升机会的情况下,将会选择离职;而且在这个年龄段的女员工大多会因家庭原因或者自身原因而选择离开酒店。相比之下40岁以上的员工对职业选择更谨慎,不会频繁跳槽。

三、连锁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据资料调查表明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无疑就是薪酬福利满意度,另外还有企业文化认可度低、职业规划的缺乏和培训不够等也是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从图1和表1中可以看出薪酬福利、企业文化认可度、员工职业规划这三块员工离职所占比例较大,所以酒店应重视这三方面的建设,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才是降低离职率的关键。

图1 酒店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

表1 酒店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

(一)员工个体原因

1.追求更高的回报。由于连锁酒店的工资水平低且没有较好的福利,员工不能从中得到较好的物质保障,从而会选择离开酒店。而且星级酒店和外资酒店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连锁经济酒店,所以优秀的员工一旦抓住时机就会选择辞职。

2.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由于连锁经济酒店的层级和岗位减少,且缺乏比较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导致员工的晋升之路希望渺茫。而且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心理容易产生不平衡,自我感觉较差。所以他们就会选择跳槽到发展前景更好的酒店或者其他行业工作。

3.谋求工作环境的改善。酒店一线员工的工作内容枯燥乏味,休息时间短,经常熬夜加班;酒店员工为了升职,经常明争暗斗,往往会使人际关系更加复杂;有时一些素质低的客户会对员工进行人格侮辱,并且有些管理者并没有及时的给予员工应有的关怀。长期如此,会使员工身心俱疲。

(二)酒店原因

1.酒店愿景建设有缺陷。酒店愿景是制定战略的参考依据,对酒店内部经营有指导意义。但是一些酒店在愿景建设当中仍然有缺陷:一是愿景远大,不切实际。一些酒店提出的愿景很空泛,没有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实际可行的行动计划和配套支持,二是顾客至上,忽视员工。传统的酒店发展理念是有偏差的,忽视了员工应是酒店发展的根本目的而非手段。因此,此类愿景难以对员工达到激励作用,必然会造成酒店管理不力。

2.招聘选拔低效率。酒店员工的频繁辞职,导致酒店不得不重新招聘新员工,从而大大提高了招聘成本。有些酒店在招聘职位时没有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招聘的程序和环节也不规范,只重视招聘数量却忽视了招聘质量。此外,酒店在招聘时没有及时向其沟通,忽略了酒店和员工双方价值观是否匹配,从而使大部分员工在任职不久后将选择离职,降低了招聘效率。

3.绩效薪酬管理不规范。不少酒店在绩效薪酬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表现在不公平的绩效考核,主观随意性强;缺乏绩效反馈和面谈,员工很难了解自己在工作方面上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下一季度的绩效;薪酬水平偏低,薪酬结构不合理。两者的结合,大大促成了员工的不满。

4.职业生涯管理缺乏。由于连锁酒店扩张速度放缓,管理层也相对稳定,使得员工没有足够的晋升空间,缺乏发展机会,无法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在多数情况下,酒店员工会选择跳槽到条件更好的其他酒店就职。另外酒店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忽视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直接用粗略的晋升计划来取代。

5.离职管理不科学。酒店员工高离职率使得酒店往往忽视离职程序的一些环节,也没有心思去完善离职管理。当遇到员工辞职时,部分酒店只办理了一些简单的离职手续,缺乏后续记录和科学的离职面谈。虽然少数酒店组织了面对面的离职面谈,但是并不是由人力资源部门专员来面谈,反而会导致离职员工不愿积极配合,阻碍酒店找到问题所在,降低离职面谈的效率,不利于酒店管理的改善和进步。

6.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连锁酒店对员工的培训不够重视,所以不会对此投入很多成本。有时员工培训也只是走走形式和流程,根本没有实质的效果。如果培训不到位,员工就很难了解工作技巧,也会导致服务水平低下,最终影响酒店的日常业绩。

(三)社会原因

1.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酒店员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酒店工作不是很体面,觉得没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又觉得酒店工作辛苦劳累、单调乏味且地位低。而且酒店行业受年龄限制,年轻时做做无妨,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但是不适合长期任职。

四、降低酒店员工高离职率的对策

(一)在对员工个体管理方面

1.合理进行工作设计。不合理的工作设计只会导致员工身心俱疲,使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从而合理进行工作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合理优化一线部门的工作休息时间,有时员工需连续加班,酒店对此需要合理排班,增加休息时间,同时雇用兼职生,降低员工的工作时间,缓解疲劳。其次,可以采取岗位轮换的机制增加员工的技能,采取团队工作和自我管理的方式让员工拥有决策权和自主性。合理的工作设计使员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能够更好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满意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留住员工。

2.重视职业发展规划和员工培训。酒店应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为员工制定合理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一方面,规范职业规划,可以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也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才能更好地留住人心。同时,为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让员工了解酒店文化,帮助员工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招聘时尽量选择内招,给员工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采用轮岗的培训手段,丰富工作内容,也更好地使员工学会更多的工作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3.完善薪酬绩效考核和惩奖机制。首先,酒店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应根据实际工作设定科学公正的考核标准和指标。在科学的绩效管理基础上,根据工作内容、层级、工龄等因素来设计薪酬制度。根据不同岗位,设计不同的薪酬结构,设计合理的固定薪酬和可变薪酬的比重。薪酬要偏重效率,福利需要体现公平,因此,酒店管理应该在福利设计上努力做到公平合理,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同时,需要完善奖惩措施,改变以往的重惩罚轻奖励的状态。当员工出现不满情绪时,为其提供薪酬绩效的申诉渠道。

(二)对酒店管理方面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酒店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容,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酒店宗旨,只有确立员工的主人翁的地位,才会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办事效率。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酒店应尊重和重视员工,关心爱护员工,适当授权给优秀员工,使其能够参与一些管理活动。另一方面酒店还需重视团队精神,培养团队合作对酒店的运营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科学组织招聘。科学有效的招聘才能使酒店获得最合适的人才,促进酒店快速发展。首先,酒店要在招聘时做好沟通工作,了解应聘者和酒店的价值观是否匹配。其次,酒店还应认真对工作岗位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招聘合适的人才到合适的岗位,达到效率最大化。

3.完善离职管理。改善离职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离职率,也可以提高优秀员工重返公司的概率。规范离职管理,首先通过正规的离职面谈,管理者会通过解决优秀员工的一些困惑,从而使其选择继续留在酒店;其次,通过离职面谈能够了解到员工离职的内在原因,了解到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利于酒店不断完善和发展。另外,面谈时,针对优秀员工因某些原因不能继续留在酒店,将会与其保持联系,欢迎他们随时回到酒店工作。

五、结语

总而言之,酒店员工流失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策也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根据员工实际需要出发,既要关注社会环境建设,又应当尊重员工精神和物质双重需求,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能有效地降低员工流失率。因此,正视员工的离职,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江厉明.基于主动离职理论的酒店员工流失对策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1).

[2]王思平.讨我国酒店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J].广东科技,2009,(2).

[3]王显成.店员工离职原因的多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

[4]廖文娟,范利民,张露.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分析.商业时代,2011,(34):83-84.

[5]张璐,张胜男.我国经济型酒店特许经营模式研究—以“如家”酒店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2):79-86.

作者简介:黄敏(1996-),女,汉族,浙江金华人,就读宁波大红鹰学院,专业:工商管理(连锁经营管理方向),研究方向:连锁酒店员工离职率;本文指导老师:陈虹(1982-),女,汉族,宁波象山人,宁波大红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创新管理。

篇5:一线员工流失原因分析报告

经统计,公司自2011年8月至今,公司员工的流失情况非常严重,从2011年8月至今,公司共招进新员工106人,共离职101人,人员流动率达25%左右,而一般公司正常流动率应保持在10%左右,且离职员工大部分为生产系统员工,员工离职与入职总人数能保持在平衡,主要是由于行政后勤系统最近新招进24名员工,生产系统已经严重缺人。公司已经陷入“高离职——高招聘——高离职”的恶性循环。

一、人员流失对企业的影响

员工流动对于公司的运营和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员工流动过于频繁,则会对公司产生极不利影响。对于公司来说,过高的员工流动率同时即意味着公司人力资源的流失,意味着企业在员工身上所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的丧失,包括招聘,岗位培训等等费用的空耗,还面临着巨大的人员重臵成本。

如果公司长期员工进出频繁,便可能导致工作岗位长期由新手占据,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机修车间两个新进员工有时都赶不上一个熟练工的工作效率。机械队现有薪资根本招不到熟练工,新进工人不能满足现有生产的需要。并且人员常出常进,必然导致员工的忠诚度和整体士气的降低,员工流出会对身边的在职人员造成刺激,某些人可能因此人心思动,工作效率降低,间接给企业造成损失。从而陷入一个“高离职——高招聘——高离职”的恶性循环。同时人员频繁流动也会影响公司团队凝聚力的建设。

随着大环境下经济格局的形成、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2011年是用 1

工市场发生转折的一年,用工荒从沿海延伸至内地各个企业,想要大规模招工已根本不可能。那么对公司来说,留住现有的员工特别是熟练工已迫在眉睫。

对于员工来说,流动既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而对于私有企业的员工来说,在风险的威胁和机遇的诱惑之下,难以指望企业对其有终身的保障和承诺,无法对企业产生终身的依赖感,一有风吹草动,便纷纷另觅高枝。

二、离职原因分析

1、工资水平低于周围同行业企业

我公司工资水平低于周边同行业企业,是造成人员流失的最主要原因,金岩公司员工(不包括班长以上干部)的平均工资为2200元左右,金达公司员工(不包括班长以上干部)平均工资为2100左右,我公司员工的(不包括班长以上干部)平均工资为1850元左右,金岩、金达公司都高于我公司,同我公司工资水平相当的俊安、东义都为员工缴纳保险,员工实际工资仍高于我公司,通过走访,周边公司都将涨工资,其中新禹生产系统已上调,晋茂公司生产系统男工上涨200元,女工上涨100元,中层干部上涨300-500元。特别是化验室取样工、库管,现在的工资根本招不到员工。

2、实行两班制,工作时间太长

很多员工的流失主要是由于工作时间长,其他公司都是三班倒,每天工作八小时,而我公司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一个月比其他公司员工多上104小时。很多报名的人员,都是由于工作时间太长而放弃进入我公司。虽然生产负荷低,工作量很低,但员工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造成以下不良后果:(1)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大部分员工都感觉到身心疲惫。

(2)由于抱怨会产生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3)使得这些员工平时几乎没有时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他们有些正处于青壮年,有很多没有结婚或准备结婚,影响了员工的家庭生活,自然就导致很高的离职率。

3、后勤不能有效保障

工作服、安全帽、手套等必需的劳保用品不能按时发放,不仅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损害了公司形象。

4、部分中层管理者管理方式不恰当

各单位有些管理人员对人员管理方式欠妥。据对离职人员的访谈,员工离职的原因往往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部分员工本来就抱怨很多,加上与管理人员之间发生口角,或者认为管理上存在不公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最容易辞职。

5、部分岗位存在同岗不同酬。

部分岗位存在同岗不同酬的现象,造成员工心理不平衡,出现离职。

6、周边同行业企业的竞争

用工荒已经由沿海深入到内地,特别是熟练工已经成为抢手货,再加上近几年孝义市引进的亿元以上大项目的不断开工,都在用高工资吸引着用工人员,周边同行业企业给熟练工更好的待遇,使得部分熟练工离开公司。

7、员工个人的发展因素

个人谋求更高水平的发展:部分员工出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虑,不想长期从事同一个工作,希望通过换公司寻求新的发展,从而离开公司。公司投产时,从介休职中招聘的员工,已成长为熟练工,除了得到提拔重用的,出现了跳槽,此种原因在炼焦车间表现的尤为明显。

8、用工环境的变化

以前一直是员工找不到工作,现在变为企业招不到员工,在2012年已经变得非常突出,各个企业都在不断提高待遇招人。

9、公司部分招聘制度的不合理

公司关于新员工试用期工资的影响,部分熟练工不愿意要试用期或嫌试用期工资太低,不愿意入职。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目前的用工环境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再可能大规模的招到新员工,留住现有员工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否则将会有大批的员工继续流失,公司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1、提高工资待遇。

由于以我公司目前的生产负荷暂时还不能实现三班倒,员工每个月的工作时间仍然要超过其他公司100多个小时,在上班时间上没有竞争优势,在工资水平上必须处于中上游水平。

2、给部分员工缴纳养老保险

部分企业工资同我公司工资水平相当,没有出现流失,主要是由于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建议给公司中层以上干部或工作满5年的符合法定年龄的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如果公司中层出现流失,将会给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失。

3、提高行政后勤服务水平,保证劳保用品及时发放。

加强行政后勤队伍的管理,规范行政后勤管理,提高行政后勤服务水平,员工的劳保用品必须按月兑现。

4、对公司班长以上管理及储备干部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对公司班长以上管理及储备干部必须进行培训,到中钢、安泰等公

司分批参观,聘请外单位人员来我公司讲课,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

5、根据岗位实行试用期的区别对待

对装载机司机等岗位实行试用期的区别对待,熟练工按岗位工资的80%发放,不是熟练工的仍然按照1000元发放。

篇6: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我们的优秀员工扔下我们撒手而去呢?

一、外因

1、求职高峰期诱使员工离职。每年春节后的前两三月,即是员工求职的高峰期,一年过去,企业要发展,人员要调整。于是很多企业都集中在此时大量补充人员,因此,人员需求量较大,求职者在此时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大量的求职机会将会诱使员工勇敢地选择跳槽。

2、企业互挖墙脚唆使员工离职。很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在新的一年中有更好的发展,在春节前即开始着手挖同行或其它企业的墙脚,而员工一般在春节前不会离职,因为还有年终分红要拿,“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春节后,年终奖在手,一旦有更好的企业向他们抛来橄榄枝,就会无所顾忌地选择跳槽。

二、内因

1、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是否有好的企业文化,是否有好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企业的影响力。没有影响力的企业很难有号召力,而没有号召力的企业,自然也不会有强的凝聚力。

2、企业发展前景。一个优秀的或渴望发展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关注。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才会有发展,企业前景暗淡,员工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而对企业没有信心的员工,选择离职当是迟早的事了。

3、企业薪酬水平。在面试时,众多的求职者在谈到择业标准时基本上都会谈到三点:a、工作开心;b、大的发展空间;c、好的薪酬待遇。可见,不管你承认与否,薪酬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求职者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到年底,企业要总结,员工也要总结;企业要盘点收获,员工也要盘点收获。从马洛斯的需求层次论也将生存需求排在了首位。所以,企业只有具备了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才可能有效地留住员工。

实际上,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外因相对次要,也能很好地得以解决,而真正影响员工流动的关键因素还是内因,只有解决好了内因,才能有效防止和解决员工流动问题。

一、创建核心企业文化,营造好的文化氛围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不是一天两天都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集众家之所长,日积月累,再从中提炼,独树一帜,这样营建的企业文化才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才是有价值的。

二、给员工一个发展的空间和提升的平台

较大的发展空间,给员工以希望,给员工以动力。没有希望,看不到前景的企业,是无论如何也激不起员工的工作热情的,这样的企业也不可能让员工安心留在公司工作。要给员工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的平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鼓励员工通过正当竞争上岗。2、对在本岗位已经有不俗表现、能力已超越本岗位要求的员工,但暂时又还没有更高一层级的岗位空缺时,不妨对员工辅以平级轮岗,用新的岗位,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3、给员工提供足够多的培训机会。

三、企业领导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毋庸置疑,领导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公司的发展。同样,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及管理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团队的稳定性。中消研与企业员工接触交流较多,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条: 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2、别说员工的不是,尤其是在背后。3、别轻言承诺,但一旦承诺,风雨不改。4、敢于承担责任,更敢于为员工承担责任。5、记住,员工是对的,员工没做好不是员工不优秀,而是我没给员工足够的支持。6、对将要离职的员工,别对他另眼相看,别把他当小偷。

四、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1、首先,调查清楚同行薪酬水平。2、对骨干员工或重要岗位员工,要舍得付高薪。3、奖惩分明、重奖重罚。

五、强化对离职后的员工管理

1、把离职后的员工也当成一种财富、一种资源。2、员工离职后,常打打电话,欢迎他常回家看看。3、别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重视组织成员心理的变化。为平常之,为和谐之,应尝试做到如下几点:让一个组织的生活如同河流,保持流动和变化,可不时投进几块石头,让他出现波纹。至少不能出现一团死水,比如夫妻的生活,平淡的日子要常出新意;要常做管道清理工的工作,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而且让员工确信意见能达到终端;精神的宽容,精神的自由;

写下你想记录的内容...

篇7: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我们的优秀员工扔下我们撒手而去呢?

一、外因

1、求职高峰期诱使员工离职。每年春节后的前两三月,即是员工求职的高峰期,一年过去,企业要发展,人员要调整。于是很多企业都集中在此时大量补充人员,因此,人员需求量较大,求职者在此时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大量的求职机会将会诱使员工勇敢地选择跳槽。

2、企业互挖墙脚唆使员工离职。很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在新的一年中有更好的发展,在春节前即开始着手挖同行或其它企业的墙脚,而员工一般在春节前不会离职,因为还有年终分红要拿,“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春节后,年终奖在手,一旦有更好的企业向他们抛来橄榄枝,就会无所顾忌地选择跳槽。

二、内因

影响员工流动的内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也是日积月累的,重点归纳为以下几条:

1、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是否有好的企业文化,是否有好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企业的影响力。没有影响力的企业很难有号召力,而没有号召力的企业,自然也不会有强的凝聚力。在世界名企诸如通用、微软等,每一家企业都有它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国内众多优秀企业也同样如此,比如说海尔文化、万科文化,它们都成为了求职者趋之若既的品牌文化。

2、企业发展前景。一个优秀的或渴望发展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关注。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才会有发展,企业前景暗淡,员工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而对企业没有信心的员工,选择离职当是迟早的事了。

3、企业薪酬水平。在面试时,众多的求职者在谈到择业标准时基本上都会谈到三点:a、工作开心;b、大的发展空间;c、好的薪酬待遇。

可见,不管你承认与否,薪酬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求职者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到年底,企业要总结,员工也要总结;企业要盘点收获,员工也要盘点收获。从马洛斯的需求层次论也将生存需求排在了首位。所以,企业只有具备了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才可能有效地留住员工。

实际上,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外因相对次要,也能很好地得以解决,而真正影响员工流动的关键因素还是内因,只有解决好了内因,才能有效防止和解决员工流动问题。

一、创建核心企业文化,营造好的文化氛围

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不是一天两天都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集众家之所长,日积月累,再从中提炼,独树一帜,这样营建的企业文化才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才是有价值的。

二、给员工一个发展的空间和提升的平台

较大的发展空间,给员工以希望,给员工以动力。没有希望,看不到前景的企业,是无论如何也激不起员工的工作热情的,这样的企业也不可能让员工安心留在公司工作。要给员工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的平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鼓励员工通过正当竞争上岗。

2、对在本岗位已经有不俗表现、能力已超越本岗位要求的员工,但暂时又还没有更高一层级的岗位空缺时,不妨对员工辅以平级轮岗,用新的岗位,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3、给员工提供足够多的培训机会。

三、企业领导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毋庸置疑,领导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公司的发展。同样,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及管理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团队的稳定性。中消研与企业员工接触交流较多,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条:

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别说员工的不是,尤其是在背后。

3、别轻言承诺,但一旦承诺,风雨不改。

4、敢于承担责任,更敢于为员工承担责任。

5、记住,员工是对的,员工没做好不是员工不优秀,而是我没给员工足够的支持。

6、对将要离职的员工,别对他另眼相看,别把他当小偷。

四、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1、首先,调查清楚同行薪酬水平。

2、对骨干员工或重要岗位员工,要舍得付高薪。

3、奖惩分明、重奖重罚。

五、强化对离职后的员工管理

1、把离职后的员工也当成一种财富、一种资源。

2、员工离职后,常打打电话,欢迎他常回家看看。

3、别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三、实例分析

三年前我进入一家AUDITING FIRM,BIG FIVE之一。同时进入公司的有约60人,均分入4个部门。我进入的是DEPB,由于业务扩大,从原来的DEPA分离出来,原部分保留为DEPA。

当时DEPA 和 DEP B 规模相同,简单描述如下:高级经理1人(部门经理),经理5~6人,SENIOR SATFF10人,JUNIOR STAFF22人。

三年后,业务继续扩大,而在1999~2000忙季过后,DEPA只剩下高级经理2人(部门经理1人),经理B人,SENIOR STAFF6人,JUNIOR STAFFA5人,由于人力匮乏,不得不与DEPB重新合并成GROUP1。

而DEPB有高级经理2人(部门经理1人),经理6人,SENIOR STAFF A0人,JUNIOR STAFF A5人。尤其与我同期进入公司的,目前尚留在公司的(级别应为SUPERVISOR SENIORSTAFF中的较高级,每年递升一级,由最初级别至此需3年),DEPA剩3人,DEPB有9人。

问题:两个组织的员工流失率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1、两个组织有先天的不同吗?

各自作为承担相同性质业务的4个部门之一,公司对这两个部门有着完全相同的目标要求,DEPA 和DEPB具有近似的组织结构(包括管理层)、人力资源和工作内容。同时,公司具有成熟的组织理念和管理风格,各个部门被要求作为一个完全的接受者,须承袭公司的整体风格。

DEPA和DEPB仅承担任务目标。而员工的薪金及福利、培训、后勤保障均由公司负责,除了由各部门决定员工职位升迁(一般每年一次,而且员工职位升迁各部门比例基本相同)以外,员工物质所得基本与各部门没有关系。换言之,DEPA 和DEPB作为正式组织的各种要素是完全相同的。

员工基本也是同质的。我们将议论的目标锁定在前面提及的这一批SUPERVISOR。当时新进员工分部门时采用的是随机的方法,基本上两部门的员工均是新鲜出炉的大学生,有着基本相同的教育背景、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至此可知,这两个组织在设计层面上完全相同,非制度因素导致了两个组织的不同结局。(比较而言,国营企业的累累沉疴则可以完全认为是制度因素。对国营企业管理种种不值得讨论。)我们可以设想由于人的因素导致了组织运行的偏差。

以下部分试图探讨这些人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并不绝对构成是因。

2、部门经理对组织的影响

DEPB的部门经理为人谦和宽容,做事实际,业务水平较高,颇受员工拥戴。各级经理和STAFF均能

自由与之交流,包括工作与生活,甚至以一种比较随便的态度。这在等级比较严格的专业公司殊为难得。而DEPA的部门经理只操英语,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更深的交流。此人性情殊于常人,脾气难以琢磨,难以被STAFF认同。DEPA始终难以养成统一的风格,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概括言之,这个部门气氛沉闷,各级经理和STAFF日常处事小心谨慎。

由于领导者的个性原因,领导方式不同,影响了各组织的风格养成。DEPA压抑的气氛,会促使员工产生离开这个部门的想法。

3、工作内容对组织的影响

DEPA的客户基本属于国际大客户,诸如MOTOROLA,SIMENS,NESTLE等。对于是JUNIOR STAFF而言,其所参与的工作简单、重复,员工业务水平难以得到提高。而且这种工作年复一年重复,不太会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员工求新、求变化、求成长、求成就感的心理需求。

而DEPB的客户群主要是一些小型JV,银行和上市公司,客户类型在几个部门中是最多的,新客户每年在增加。对这些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比较具有挑战性,在工作过程中员工获益多多,业务水平提高较快,有利个人成长,工作的完成带来的成就感比较高。

对于整个公司而言,DEPA的工作处于守成的态势,DEPB的工作处于创业的态势。两种不同态势对工作中的年轻人心理影响不同,守成一方容易产生不能满足而厌倦而离去的想法。

4、几个小集体对组织的影响

DEP B中存在几个比较重要的非正式组织。其中一个形成于新员工培训,在工作中又得到成员补充,包括两位经理和本文讨论对象中的多人(约6~8人,占新进员工的1/B)。这个小集体主要因谈得来而形成,日常的“非正式组织”活动也仅表现为一起吃工作餐,偶尔工作之余聚聚会,打打球。然这群人特色比较明显。其成员个性鲜明,为人正直,比较具有亲和力,业务能力相对强,工作角色(所承担的某专业方向工作)比较重要,在DEP B中影响力颇大。而且这个小集体中愿意扎根于北京(我们公司大多辞职的人是出国读书)的较多,以生活中的乐趣为重,在北京生活的满意度比较高,形成共同的感受:“在北京这样生活也不赖”。一定程度抵销了这个小集体中某些人出国读书的心理倾向。又由于很具开放性,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非组织中的本部门其他人员(工作关系)。

这个小集体塑造了DEP B的风格。

这里还要讲到一个特殊的人。他处于这个小集体的核心,特殊所在好似顽童侠客。这个人从不回避工作中的冲突,而且总是以激烈的方式解决。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工作中的冲突事件(针对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而事实上他又颇受各经理器重。一定程度上他成了某一类代言人:STAFF对抗经理对抗某些不合理的陈规陋习以获取STAFF和经理之间的心理均势。在这种等级森严的公司下对上的斗争成功往往给人较大心理安慰,有利于和谐气氛的培养。这一点我认为比较重要。

而在DEPA中我们没有看到这样明显的非正式组织。

5、个人行为的诱导效应

我们公司离职的员工70%以上是为了出国读MBA或其他经济类专业。然对于新进员工来说,可以区分为三类:从进公司就铁心出国的(公司暂为栖身之地);出国是一种选择的;不准备出国的。公司给予员工的满意程度很大程度影响了第二种人的选择,这是我们在二、三、四点中所讲到的。

而第一种人也给第二种人较大影响,更大是第二种人对第二种人的影响。

DEPA中铁心出国的人有三个人,已出;DEPB中有两人,已出。但是DEPA中第二种人群体较大,在其中第一个得以出国之后的很短时间之内,连续发生三人辞职为出国做准备。

DEPB中第二种人目前尚无一人得以成行。

我认为某些组织成员的行为对其他人有重要的诱导作用。

6、几点想法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重视组织成员心理的变化。为平常之,为和谐之,应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让一个组织的生活如同河流,保持流动和变化,可不时投进几块石头,让他出现波纹。至少不能出现一团死水,比如夫妻的生活,平淡的日子要常出新意;

要常做管道清理工的工作,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而且让员工确信意见能达到终端;精神的宽容,精神的自由;

篇8:一线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企业普遍实行总部机关和工程项目部的两级管理模式。总部机关大多地处大中城市, 有固定编制定员, 管理人员比例大, 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优厚, 工作和生活条件优越, 工作稳定。下属工程项目部遍布各地, 高度分散, 且大多地处偏远山区, 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性人才比列大, 工作和生活条件差, 工作强度高, 工作不稳定, 不固定, 流动性强。企业绝大部分员工和技术骨干分别在各工程项目部。长期以来, 由于多方面因素, 工程项目部一线员工对企业缺乏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 人才流失严重, 影响到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企业一线员工人才流失的原因

1. 工作环境艰苦, 生活条件差是人才流失的首要原因。

工程项目除市政和城市轨道交通外, 大多地处野外, 尤其是高铁、高速公路、水利水电工程, 往往地处深山, 远离市区和人群, 工作环境艰苦, 生活条件差。部分中小型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开支, 往往安装简易活动板房或租用驻地民房作为项目部办公和生活用房, 设施简陋, 员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对企业缺乏信心和认同, 感受不到职业的体面和尊严。

2. 休息休假得不到充分保障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企业一线员工普遍存在长期野外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常态化的工作现状。客观上看, 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往往投资大、工期紧、征地拆迁多、施工难度高, 直接导致一线员工工作量巨大, 休息休假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主观上看, 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文化人性化缺失, 往往只重视工期进度和成本效益, 缺失对员工职业健康心理的关注和关怀, 在制度层面和日常管理上, 对一线员工休息休假缺乏刚性规定或执行力度。

3. 工资待遇偏低, 福利偏少, 工资发放不及时, 工资拖欠时有发生, 这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企业一线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在全社会各行业中长期处在中下水平, 与他们长期野外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常态化的工作状态相比, 反差十分鲜明。企业长期拖欠一线员工工资的情况在还时有发生, 有的工程项目因为资金紧张或亏损, 拖欠员工工资和社保金数年之久。

4. 工作不稳定, 存在长期待岗的情况, 这加剧了人才的流失。

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多为一至三年, 项目完工后, 人员进入待岗期, 直到新项目开工。待岗期的长短与企业经营状况、工程项目承揽数量密切相关。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工程项目承揽数量减少, 一线员工就可能长期待岗。

5. 工作地点不固定, 流动性强是人才流失的又一重要诱因。

企业工程项目分布较广, 很少局限在固定区域, 一些大中型企业, 工程项目遍布国内外各地区。一线员工工作地点不固定, 流动性强, 一些新入职员工在企业总部机关经过短期培训便分配到各工程项目, 少有回总部机关的机会, 普遍对总部机关感觉陌生, 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企业一线员工人才流失的对策

1. 建设标准化项目部。

目前, 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部分发达省份高速公路工程在工程招投标期间, 大多已明确标准化工地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企业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类别和投资额, 制定项目部建设标准, 并统一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组装式活动板房。组装式活动板房造价低, 建设周期短, 标准化程度高, 干净整洁, 可以重复利用, 能大大压降项目部的建设成本。标准化项目部实行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分离, 生活区域要做好标准化宿舍、标准化餐厅、标准化休闲娱乐室建设, 尽量为每间宿舍配备独立的卫生间, 安装空调和热水器, 在休闲娱乐室配备电视机、棋牌用具或健身设施, 为员工个人配齐笔记本电脑、日常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具。远离市区城镇、建设工期长的项目部, 还应考虑建设配套的小型便利店和医务室。标准化项目部能充分展示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和先进的文化形象, 为一线员工营造舒服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能有效减轻一线员工在艰苦环境和条件下长期野外作业的心理不适感, 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 感受到职业的体面和尊严。

2. 充分保障一线员工休息休假。

这既是国家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 也是企业人性化管理文化的重要体现。一是在制度层面对员工休息休假要有刚性规定, 如国家法定节假日、员工年休假、探亲家、婚丧假、病假等, 哪些假是必须有的, 通过什么方式给予集中调休, 如不休假给予什么样的经济补偿, 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应建立员工休息休假满意度测评制度, 定期对各工程项目进行民主测评, 对员工休息休假满意度低的项目部, 要进行问责和处罚;三是要创新一线员工休息休假方式, 如在高寒地区和沿海地区施工项目, 通过建立“冬休假”、“台风假”弥补员工的休息休假。

3. 保障并逐步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福利待遇。

解决好这个问题, 既需要企业建章立制, 在制度层面保障职工工资福利待遇, 也需要各级管理者高度重视, 把保障并逐步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应建立完善科学的薪酬体系, 适当提高一线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 在绩效工资考核上, 适当提高一线员工的绩效工资基数和系数。应建立一线员工薪酬补贴制度, 如“高寒补贴”、“野外作业补贴”、“加班补贴”等。应建立完善企业社会保险体系, 为一线员工建立“五险一金”, 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应创新工资发放方式, 探索企业机关通过对工程项目代扣费用, 按月代发工程项目员工工资, 按月代缴工程项目员工社保金的模式, 杜绝工程项目随意拖欠员工工资和社保金的现象。

4. 探索实施待岗员工机关助勤制度和集中学习培训制度。

待岗员工机关助勤制度是指在一线员工待岗期间, 选拔一批能力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到总部机关对口业务部门临时工作, 待新的工程项目开工后, 再分配到项目工作。这既避免了一线员工因长期待岗导致人才流失, 又在不增加总部机关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加强了总部机关业务部门的工作, 还可以促进一线员工的成长, 进一步提高其能力水平和业务素质。待岗员工集中学习培训制度是指在一线员工待岗期间, 将待岗员工召集到总部机关, 分批次、分类别、分层次开展业务能力的学习培训。探索实施待岗员工机关助勤制度和集中学习培训制度, 从工作岗位和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很好地解决了一线员工面临的现实问题, 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 从而减少人才流失。

5. 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一线员工的人文关怀。

关注员工职业健康心理, 给予员工人文关怀, 这是继“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外的又一重要途径, 可以总结为“感情留人”。当前, 随着企业一线员工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 要认真研究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习惯和兴趣爱好。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一线员工的人文关怀既克服了一线员工工作地点分散、不能面对面的矛盾, 又无需考略过高的成本问题。信息化方式多种多样, 围绕对一线员工的人文关怀, 可以建立企业微信官方公众号和官方微博, 动态发布公司信息, 与一线员工进行密切交流;可以通过企业官方电子邮件在节日或员工生日发送公司主要领导署名的祝贺邮件;可以开通企业官方网络直播室或聊天室, 每天定时直播, 与一线员工进行沟通交流或谈心;可以开通企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通过电话交流的形式, 给一线员工提供心理咨询, 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烦恼。

摘要:企业普遍实行总部机关和工程项目部的两级管理模式。长期以来, 由于多方面因素, 工程项目部一线员工人才流失严重, 影响到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解决好这个问题是企业的当务之急。通过分析企业一线员工人才流失的原因, 制定对策, 增强一线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 从而减少人才流失。

关键词:企业,一线员工,人才流失,原因和对策

参考文献

[1]黄小荣.建筑企业人员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 2011 (9) .

[2]刘丽娟.浅析国有建筑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J].科学之友, 2011 (4) .

上一篇:小学优秀作文300字:雪下一篇:农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