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

2024-05-04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精选6篇)

篇1: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

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继“大化改新”之后的历史性转折,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则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任何文化落后的民族,民智未开的国家,都是难以进入近代社会的,教育能够促进民智的开化。同时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巨大工程,离开近代教育,要想日本实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文明开化”也是不可能的。日本明治维新抓紧教育改革是吸收,消化和运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各种经验的最后途径。

重视教育是日本新政权在明治初年就已提出的重大课题之一,在1868年的《王政复古大号令》中便有“登用人才乃是第一急务”的内容。政府主要领导人之一木户孝允就曾经指出:“取舍文明各国之规则,渐次振兴全国之学校„„实乃当今政府一大急务。”1871年他又指出:肤浅的模仿西方人不是真正的开化,“要想人才继出,千年不断,只有寄希望于教育。”另一方面,岩仓具视1870年也指出:“使国家进入文明,走向富强,不言而喻在于启发人智。”因而在各项改革措施中,教育改革实行的最早,公布的法令最多,政府部门拨给教育部门的经费也较其他部门为多。(详见附表)

一.教育改革的内容

实际上日本在幕府时期教育就已经相当普及了。德川幕府各藩有各藩的藩校,均系武士阶级的教育机关,教学内容除了儒家经典外,尚有算术、洋学、医学与天文学等实用主义的科目。而日本文化的发达,归功于教育的普及,对教育的重视,实导源于东亚文明的根源——儒教圈对读书识字的重视。明治政府于1871年设立文部省。统管文化教育事业。1872年,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和《关于奖励学事的指示》,开始了有纲领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学制》确立了近代日本的资产阶级国名教育方向。

《学制》规定:“学制为八年,六至十四的儿童接受近代化的义务教育,将全国分为八大学学区,设立二百五十六所中学。五万三千七百六十所小学。平均六百名人口即设立一所小学。同年设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以期‘自今以后,期望于一般人民者,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该学制的颁布的意义在于:

1.否定以往之学问系士人以上阶级的独占物,无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之别,课一般人民以接受教育的义务。

2.学问教育的目的在于“立身为财本”,“治其产,置其业”,并非专为国家的目的而受教育。

3.学问教育由人民的自由自发予以推行并自负费用,否定由政府提出学费衣食的旧习惯。

下面具体的从教育的阶段性来分析教育改革的内容。

(一)以小学为基础,努力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明治维新时办教育,以小学为一切学校的基础,抓小学教育全力以赴,以期普及国民教育。明治政府极端重视少儿的智育发展,着重灌输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授初步科技知识。为了办法小学教育,明治初年以来连年不断颁发的各种教育法令,学校令,学校规程和教学纲要等文件,属于小学教育的占一大半。1872年颁布的学制,规定学制为八年,六至十四的儿童接受近代化的义务教育,将全国分为八大学学区,这样的学制是仿照法国的学区制度,并不适合日本的国情,而且采取自费的原则,经费,小学的设施都由村民自己负担,无法全面实行,甚至有捣毁小学建筑,袭击教员的事件。

明治政府遂于1879年颁布新的教育令。采取美国的自由主义教育制度,废除原来的学区制度,有每个町村或数个町村联合设置一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限缩短为十六个月。但实行的结果,反而使就学率锐减,甚至发生烧毁学校事件,遂又于1880年颁布“日本教育令”。强制设置小学或师范院校,并把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到三年,并规定读书、识字、算术、地理、历史、修身为必修科目。

在教育内容上,极端重视儿童的智育发展。当时小学的科目多,内容也颇深,据《学制》规定,下等寻常小学开十五门课程,包括语文、算术、历史等。上等寻常小学还增添几何等课程。小学还因地制宜设一二门外语课。据统计,当时“在每周学时总数中,属于语文课的科目合计占百分之四十,算术、理科、地理、历史合计占百分之五十三,两类总计占百分之九十三, 余下的修身等科目只占百分之七。”

小学学制的变革促进了就学率的提升。在1872年确立初等义务教育制度时,小学的就学率仅有28%,较之英国的40%为低。但1900年,英国达到90%的时候,日本已经超前英国了。及至1910年前后,两国均达到100%的程度。

表1:明治维新时期小学数目一览表

年次

小学校数

教员数

儿童入学率(%)

1873

13558

25531

28.13

1875

24225

44501 35.38

1877

25459

59825

39.87

1894

24046

50487 61.7

小学教育的普及为以后阶段教育打下了基础,同时使日本的识字率大为普及。明治三十五年的识字率为90%,到了明治四十二年达到了98%。

(二)努力推进中高等教育的发展

明治政府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初等教育基础牢固确立后,在继续充实初等教育的同时,重点转为改进中等和高等教育上,开始建立和发展现代科研事业。从颁发《学制》以来,中等教育在学制长短、课程设置繁简等方面不断变革。教育改革之初,中学学制不一,科目纷乱庞杂,甚至有专学汉文一种科目的中学。经过整顿后, 1881年制定的《中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采取四、二分段制,入学资格必须是小学的中等科毕业,继六年初等教育之后,以中学为后续教育机构的制度。从这时开始实施,后来一直沿用。

由于中学教育以升学为主,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都比较高,十分重视基础科学知识和外语的教育。早在1881年,日本政府就规定,中学设置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等课程。1886年,又规定普通中学要学二门外语,中学的基础科学知识占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二。随着中学校数目的激增,在明治二十七年只有八十一所学校,可是到了明治三十四年已经增至二百十几所。由于缺乏教员,因此带动了师范院校的建立与发展。明治三十五年设立广岛高等师范学校,另设立临时教员养成所,以培养中学教员,翌年颁布“专门学校令”,同时制定公私立专门学校规则,设立医学、法学、语言等专门学校。

关于高等教育,1877年由东京开成大学及东京医学学校合并而成为东京大学,分设法、理、医、文四学部。明治十九年东京大学与公布大学合并为帝国大学。后来明治三十年京都帝国大学成立时,原来的帝国大学遂改称东京帝国大学,到了明治四十年代东北北海道等地也设立了帝国大学。

官立学校之外,私立高等学校也逐渐发达。在私立大学中最早创立的是福泽谕吉的庆应大学。明治八年新岛襄创立同志社,明治十五年大隈重信创立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此外还创办了“神宫皇学馆”、“皇典讲习所”等等。

(三)兴办女子学校

关于女子教育,明治政府亦十分重视。文部省学监美国人达维特·莫尔莱认为:“女子教育十分重要,在儿童幼稚心灵易动之时,予以教育者必在妇女,而妇女之于儿童,不只在于教其学业,其一言一行皆为儿童之楷模。”所以,“欲使国家后来之人必成良善,则应先行其母之教育。”主张“日本也应女子作为教育进步之媒介。”

早在岩仓具视赴欧美考察时,就曾有5名年龄十四五岁的女孩随同欧美留学。日本第一所女校—东京女子学校,于明治五年在东京成立,授女学生以国书、英学、手艺等,这是女子部专门收容贵族的女子,明治三十二年政府颁布高等女学校令。设立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并成立日本女子大学以招收一般民间女子就读。到了明治三十年全日本有二百五十所高等女学校。当时的女子教育多为重视礼仪和家政,关于社会问题和科学的知识修养,则不被重视。

二.改革的特点

1.实用性

明治改革初期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积极发展资本主义。而要实现三大政策这个建设国家的总目标,就必须摄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培养管理国家和发展实业的各种人才,普及教育,启迪民智。但是以前的教育更多重视的是儒家经典的传播。因此,明治政府在教育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实用教育的理念,大力振兴实业教育,造就科技骨干力量,抓技术教育。《学制》就提出“以淘汰无用之杂学,开导文艺长进”之方向为目的,对以往的教则,制度乃至书籍、器械、讲授方法、授业之规等等概行更革。

自从明治初年以来,不论中小学教育或大专学校教育,都贯彻技术教育的方针。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明治政府着手在中小学的普遍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在小学和师范学校中因地制宜添设农业科、商业科、工业科,小学普遍设手工科,中学则设立实业科。

2.强烈的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教育强调国民要为国家效忠,弱化个人主义,强调国家主义,教学的内容多有忠君的思想成分,这也是受西方国家主义风潮影响的产物。

自明治十五年森有礼出任驻英公使,游历欧洲诸国之际,被当时盛行于西欧各国的国家主义风潮感化,终至成为热诚国家主义的赞美者。于是当他出任文部大臣,于明治十九年三月一日废除从前的教育令,颁布“帝国大学令”,四月颁布“师范学校令”、“中学赦令”、“小学校令”等学校通则,以代替尚不完全的原“教育令”。这是日本弃自由主义,而确立推行国家主义化教育及军国主义教育的转折时代。由于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教育上也极为推崇自由化,天皇害怕这种教育会危及自身的统治,日本天皇于一八七九年颁布《教学大旨》,决定从今以后,“基于祖宗之训典,专事阐明仁义忠孝,而道德之学则以孔学为主”,“教学之要务在阐明仁及忠孝、探求知识才艺。”又于1890年发布“教育敕语”。敕语的中心是忠与孝,以之为“国体的精华,教育的渊源。”“教育敕语”一方发挥了学校教育内容上实质最高法规的作用,一方却随天皇、皇后“御真影”下 赐给各学校及其他团体,通过仪式的奉读与低头拜听,以深植国民绝对服从之心。

为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明治政府还在学校推行军事化的管理,以师范学校最为明显。强令师范教师学生住在宿舍,并授学生以兵式体操。抑有甚者,以现役的陆军上校山川浩为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学生寄宿的学校生活则采用陆军的内务班制,推行灌输师范生的军队式组织。事实上,师范学校的组织设备给以教育完全模仿军营教育,此一方式直到日本二战战败才被废止。

3.强制性

日本义务教育被广泛地实施,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在于国家的强制性的保障。适龄儿童上学都是强制性的,甚至专门作了“就学牌”,以示区别,并由警察督促带牌儿童去上学。有的县还制定罚规,处罚不送适龄儿童入学的家长。

4.带有封建色彩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很难根除封建主义色彩的影响。近代的日本社会是士族支配的社会,士族意识对近代日本教育影响深远。

明治维新后,由于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征兵令等一系列措施,武士失去了封建时代的特权和维生的经济基础。为了谋生,他们乃利用从前所受的知识能力为工具,转业于新的近代性职业,其中很多人转入教育事业,以维持生活。例如明治十六年小学教师的40%,中学教师的73%为士族出身。

至于受教育的比例,明治初期由于就学的费用原则上是由国名自己承担,授业费小学每月为五十钱、二十二钱、十二钱五厘的三种,而中学的就学费用却高达五元五十钱,以当时的米价为基准,这种学校的费用是一种相当昂贵的负担,因此,非一般农家能够负担。由于昂贵的学费,中高等教育被士族所垄断。例大学预科的大学预备门的学生比例,在明治十一年,有81.1%为士族阶层弟子,又至明治十八年为止的毕业生中,札幌农学校有75.7%,东京商业学校有52.6%为士族弟子。在女子教育创办初期,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也只是专门收容贵族的女子。女子的教育内容也多为儒家之类思想。

三.改革的作用和缺陷

第一,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曾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凉人,其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实业教育和专门学校制度,为日本提供了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由于明治政府的积极提倡教育的普及,工场劳工的教育程度明治三十年,文盲率估计有38.2%,而寻常小学毕业者,只不过占12.2%,但是降至大正八年(1919年)的全国调查,文盲率只有8.8%。

表2:工场劳工接受教育水平一览表(单位: %)

教育水平年次 大正八年(1919年)昭和五年(1930)

未上学及寻常小学中途退学者 31.1% 9.9% 寻常小学校毕业者 48.9% 57.8% 高等小学校以上毕业者 19.8% 32.7% 合计 100.0% 100.0%

第二,推进和促进了日本近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改革推动了日本教育的革新,由从前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教育转向近代化的实用教学。不断的接触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为日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大批学校的兴建,前文中的表一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还促进了日本私学的兴起。这些在前文已经详尽地述说了,笔者在这里将不再赘述。

第三,提高了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日本义务教育的普及,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日本民族的国民素质。一八七五年小学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五点二,一八八五年达到百分之四十九点六,一八九五年达到百分之六十一点二,一九零五年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五,一九二五年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四。

第四,教育的普及促进了阶层的流动,打破了官员阶层唯士族所垄断的局面。使学校成为培养人才,官员的后备机构。

明治维新前,学校一直是修身养性的场所,各级官吏的任免与教育不发生关系。改革后建立的学校以培养各级官吏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材为宗旨,并引进了以“能力主义”为基础的近代考试制度,从而为士族以外的各阶层国民提供了各种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就国民的角度讲, 它意味着得到了平等的进取机会(从国家的角度看,各级各类人材的脱颖而出则有利于优势组合。

但是日本明治维新也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大农业生产方式的移植并不符合日本的国情,因而招聘外籍教师传授技术也难以解决日本农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学制》颁布后,由于对教员的待遇菲薄,薪水通常只有二至四元(只相当于政府高级官员的4%至8%),所以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多辞退教员职务而转业。“概言今日教员之情态,多是不免于一时之贫困,因永安其职者少。”此外,在日本的出国热中,也有徒为“装饰”的镀金者。1873年,日本政府对归国的留学生进行学业检测时发现,不仅有英语发音不良,会话拙劣者,更有因为学业未就而难以参加测试者。因此,当时社会上便有非议之声,要去废除出国留学的制度。

另外明治天皇在《学制》颁布后不久发布的《教育大旨》中,明确规定今后的学校教育要“专事阐明仁义忠孝”,把“忠”“孝”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此后,这种封建的道德传统又和帝国主义、扩张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近代教育改革的这种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在日本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次教育改革 把旧的封建教育改造成资本主义教育,它对于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整个民族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都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成为了日后日本教育改革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

附表:明治初期太政官及各省岁出额(单位:千日元)

年 月

元老院

教部省

内务省

民部省

工部省

文部省

司法省

宫内省

陆军省

海军省

合计

1869.1--9

--

--

384

(1347)

2268

1869.10—1870.9

--

123

554

(1355)

2252

1870.10—1871.9

--

121

144

513

(3195)

4184

1871.10—1872.12

398

132

--

--

709

571

464

912 7346

1767

13540

1873.1—12

490

--

--

574

1303

767

678

8128

1188

14505

1874.1—12

653

616--

281

1330

883

775

8673

1685

15892

1875.1—6

223

275

--

146

869

259

443

3642

1033

7390

1875.7—1876.6

519

209

2372

--

4631

1743

1111

933

6959

2825

23170

1876.7—1877.6

422

174

4191

--

4343

1695

1385

290

6904

3424

24587

合计

2740

470

454

7454

153

10805

7881

5019

5482

(59471)

107788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thread-364536-1-1.html

篇2: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

摘要:

1868年日本进行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使得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迅速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拟。在运动中,教育制度的改革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自此以后,日本的教育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本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从而探寻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正文:

19世纪中叶,日本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改变了日本的命运使其完全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进入了世界强国之列。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大原因得益于其“文明开化”之实施。用日本学者的话说:“为前史未有之大变革,凡百庶政,殆皆创始于是时,而以教育制度为最。”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日本在明治时代之前,属于江户时代,由德川幕府把持统治权。为了巩固德川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幕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便对对外贸易和同外国交往上进行隔绝。这一政策使日本完全与外界断绝往来,国家的发展也完全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此情况下,国内人民在教育上受到儒学和佛学的思想专控,农民的生活困苦,商人的利益也受到严重的损害,引起人民普遍的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也存在危机,下级武士的处境日益贫困,幕府又实行高压性措施,整个幕府统治陷入瘫痪之中。同时,国外环境也并不安宁,1853年美国的坚船利炮撞开了日本的大门,是日本面临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威胁。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推翻了幕府统治。为了摆脱外来的威胁,以及改变日本国内混乱的局面,明治天皇携政府中的有志之士,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二、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西学东鉴

明治天皇重用改革名臣岩昌具视、木户孝允、森有礼以及教育名家福泽谕吉等,都充分认识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文明在推动日本发展和变革中的巨大力量。因而,在他们的大倡导和鼓励下,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一)、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明治之前的幕府统治时期,就已经认识到留学的重要性。1862年,幕府和各藩曾派遣了学生赴英国、荷兰等国留学。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首选便是打开国门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1868年,明治政府发布《五条誓文》把“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列为基本国策之一,并采取积极的实践。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右大臣岩仓具视带领庞大的代表团出访欧美,表明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决心和迫切心情。此次访问成为日本之后的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并开启了日本的留学之风。初期,由于日本政府缺乏经验,选拔不严,使得留学成果并不显著。后来,逐渐改进,使留学生回国后,能在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聘请外国专家,致力于国内教育。

明治年间,政府雇用了大量的外国专家从事国内的各个领域的工作。以希望将外国先进的知识技术传入日本。为了使他们长期留在日本,给这些外国专家的待遇也相当优厚。例如,当时日本的高等学府——东京大学给与外籍专家的薪俸占了该校全年预算的1/3。由此可知,明治政府在教育上给与了巨大的财政支持,这也是日后日本教育迅速发展的基石。

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大力普及小学教育,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的《学制》,明确提出了要从小学抓起。为了能够普及小学教育,政府把全国分成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划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划分为210个小学区,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教育网。同时,明治政府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内容。政府规定:凡六岁以上儿童,均需读完小学,女子与男子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凡拒绝送子女入学的父母,要受到相应的惩罚。采取强制的法令,以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

在教学内容方面,日本仿效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国内,取代了传统的“四书五经”的儒家封建思想。通过明治政府的努力,全国小学的普及迅速,儿童的入学率也普遍提高。为了满足学生数量日益增长的需要,日本政府也大力建设师范学校来培养急缺的教师人员。

政府的扶植是普及义务教育效果显著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与国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离不开的。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财力有限,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因而有许多学校的建设都是民众出资完成的。经过两方的共同努力,明治政府建立的40年间,日本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取得立显著的成果。成功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而英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用了70年,法国则用了80年。而在时间上,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小学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同时,也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改进中高等教育和创立实业教育

明治政府在初等教育基础牢固之后,重点就转向中等教育和实业教育的发展上。日本政府认为,中学“是对希望从事实业和希望升入高等学校的人进行必要教育的场所”。初期,中等教育的治学方针是就业和升学兼顾,后来逐渐确定以升学为主。

1872年,《学制》颁布后,中等教育在学制的长短、课程设置繁简等方面不断的变革。教育改革之初,中学学制不一,课程纷乱繁杂。经整顿后,1881年制定的《中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采取四、二分段制,入学资格必须是小学的中等科毕业,继六年初等教育之后,以中学为后续教育机构的制度。1886年,中学又改为普通中学(一年)和高等中学(二年),高等中学只有官立,全国分五区,每区一所。1894年,五所高等中学改称“高等学校”,设法、医、工、文、理、农、商等专业学科。这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学校,为东京大学等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后备力量。

明治政府建立之初,就把提倡实业之学、创办实业技术学校作为发展教育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当时,文部省明确指出:尽管我国文明确有进步,然而这种科学知识与技能尚未渗透到普通人民中间,教育与劳动显然分开,农业及工业等各种事业大部分仍因袭陈规陋习;今天国家欲充实未来的实力,必须努力向民众子弟施以科学技术和实业一致并适当结合的教育。1872年,《学制》规定:开办工农、水产、商业等10种实业学校。但此时,实业教育在日本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实业技术教育少,人员也不多。

到19世纪90年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而带来的产业革命,对技术

人员和熟练劳动者的迫切需要,使日本国内的实业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治政府先后制定了《实业补习学校规程》、《徒弟学校规程》、《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等来推动实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国库每年支出15万日元来兴办实业教育。政府在当时的大、中、小学都贯彻了技术教育的方针。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小学开设了手工科,中学开设了实业科目,如工业、农业、商业。其二,在各级教育上专设了实业学校:初等教育开办实业补习学校、乙种实业学校等;中等教育开办实业中学、甲种实业学校等;高等教育则开办专科实业学校。这样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配套的庞大实业教育网。日本实业教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兴旺起来,从1893年到1912年间,发展极为迅速。

(三)、创办重点大学,注重培养高水平人才。

为了能够迅速培养出一批的高级的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明治政府对重点大学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1877年日本国内第一所现代化大学——东京大学落成。1886年根据《帝国大学令》改称为东京帝国大学,分为大学院和分科大学两部分。大学院主要侧重于进行学术和科学研究;分科大学以传授专门知识为主,培养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人才。明治政府在财政上对东京大学也是给与了大力支持。1880年,给这所大学的拨款占该年全部文教经费的44%。除了建立东京大学之外,各省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了一些高等教育机构,来培养

技术人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等。1886年又设立工科大学,1890年成立农科大学。自1872年《学制》颁布以后,便取消了高等学校录取学生的身份限制,无论士农工商,只要有真才实干,平民百姓出身的也能进入高等学府。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学制》还规定:对学习努力,才能行正,将来能完成学业,但家境贫寒者,检查其学业合格后,可贷给学资,但工作后须偿还。这个规定就为一部分优秀而家境清寒的平民子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政府和学校还选派大批高才生出国留学。

(四)、大力兴办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明治政府在大力兴办学校教育之时,也深深感到教师资源的极度缺乏。若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教师队伍,创办的学校就是一纸空文。于是在1886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师范教育令》,确立了两级师范体制,即师范学校分为寻常和高等两种。寻常师范学校由地方设立,培养公立小学的教师和校长;高等师范学校由国家设立,培养的是中等师范教育人员。此外,为了解决教师数量的不足,除建立师范学校之外,还实行了各科短期训练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并且,政府还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以提高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鼓励立志于教育事业。1896年3月,国会终于通过了《小学教员年功加薪国库补助法》。这一法令规定,凡是5年教龄的小学教师,本薪一律加15%,以后每增加5年加薪10%,但最多加到35%为限。同时,这一时期,还建立了教师管理制度,把中等学校、师范学校以上的教师的任免权,上交中央政府,由文部大臣检定。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日本的教师数量急剧增加,缓解了教师人员不足的现象,为日本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道德教育的加强,封建主义的抬头

伴随着日本政府的教育改革的实施,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大量的涌入国内,使日本很快的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然而,由于西化的思想越来越重,传统的封建儒学被打击得体无完肤。政府内部的保守势力意识到了这种现象对天皇制的威胁,于是上书天皇要求在进行改革之时,莫忘“道德”之修养。之后明治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的制度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1879年,文部省颁布了《教

育大旨》,阐明了明治政府的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教育大旨》中说:“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竟,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就菲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它指出了全盘西化产生的弊病,强调了继承日本固有道德和文化的重要性。《教育令》经1880年修改后规定,从小学起要实行“尊皇爱国”的思想教育。1882年文部省颁布了《关于小学修身书编纂方针之训令》,提出,虽然儒学是来自于中国,但它与日本的道德修养紧密结合着,如果日本采用儒学教法,必须先学习尊崇出于国家最高地位的天皇。

同时期也颁布了《小学教员须知》第一条指出:教员的重要职务虽是教人以知识,但更重要是教人以善良,更应该尽全力于道德教育之中,使学生们忠于皇室,爱于国家。1890年,日本天皇亲自颁发了《教育敕语》,其中心思想是宣扬“大和魂”,要求臣民忠于天皇而无二心。由于近代天皇制的建立,传统的封建思想开始抬头,国家教育体制得到发展。甚至之后,日本放弃了美国式的教育模式,转而学习德国的军式教育,致使之后的日本形成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四、日本教育改革的成果

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改革下,教育成绩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普及文化知识,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明治维新之后,全国的日本人已具备了基本的读书写字的能力。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达到百分之百,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政府也不断地向国民灌输为人之道德,爱国之情操,培养了学生为国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样做使日本国民能有很高的觉悟,大多数人都愿意把他们的智慧和精力献给自己的国家,认为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相关。体力劳动者也希望为国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

(二)、培养出大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

这对日本从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1962年,日本政府发表了《日本的成长和教育》的白皮书,总结其历史经验时指出:自明治时期以来,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惊人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一件令人十分注目的事件。日本之所以能够如此,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学生的尽职精神得到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由于日本的教育体制,使日本国民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个整体或集团。在他们看来,忠诚于自己所属的组织是个人最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这种精神就是日本的尽职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集团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认为,拼命的为集团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种观念已经完全融入到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中,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特征。如果一个人对本职工作不尽职,不仅会被认为是道德问题,甚至是人格问。基于日本这样的国民性,它的社会经济发展才会如此的迅速而高效。

五、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因素

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之所以成功也是存在多种因素的:

(一)、明治政府的统治者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大力支持

明治维新是由天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因而改革的阻力较小。领导者们对于教育的重视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将教育发展看作是“文明开化”的中心任务,可以说是很有远见的。教育是造就新思想、新人才、新血液的基台,教

育强大的国家,国力也会强大。

(二)、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尽管明治政府在财政上存在不少困难,但对教育的投资却绝不吝啬。“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促使日本政府对教育采取慷慨之举。据查,公民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是:1885年为1.8%,1890年为2.1%,1910年为2.3%。在国家和地方行政费用中的比率始终占10%左右,在地方财政支出中,从1880年至19lO年平均占23%左右。我们不得不为日本政府的大手笔而发出感叹,对教育重视之如此,又怎会得不到教育之回报?

(三)、国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明治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功与日本国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教育不分门第、财富之别,对每个人都会打开的,只要你能够通过刻苦的努力,就能够取得知识和学历,提高社会地位。这就给与了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人们都希望通过教育来获得生活上的富足和事业上的成功。同时,国内的资本家、工商业者也都意识到,只有提高工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因而他们也注重教育的发展,这就为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从教育改革中看启示

从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文化教育传统来看,两国都属于儒家文化圈,文化教育思想背景十分相似。因此在借鉴日本教育改革经验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些启示。

(一)、以教育为重,教育“先行”

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之前,也是处在半殖民的的危机之中,之后却迅速的摆脱了这种困境而且还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百年的发展历程,建立了一个经济发达,军事强大,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相抗衡的新兴国家。这就给了我们启示: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国家的腾飞,就必须尽可能的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为自己所用,不能总是闭门造车。要做到这一点,教育是必须首要重视的。教育“先行”,以教育的先进成果来引导经济的发展。

(二)、要加大对实业教育的重视

明治维新时,实业教育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而出现工业革命以后,实业教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日本还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来保障实业教育的实施。我国也存在职业教育的建设,但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的偏见,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不成气候,得不到重视。再考虑到中国现有的国情,对熟练技工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也是存在很大缺口的。因此,我国也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同时,政府也应积极的采取保障措施。

(三)、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是取得教育改革成功的保障

日本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中,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每项政策及其细节,都做了细致的规划,而且自始至终都在坚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环境各异,对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但政府应该注意到,教育发展的实质性意义,要努力的承担其责任,推动我国教育与时代相结合,实现教育的新发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明治维新时期成功的教育改革,在日本走向近代化道路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同属亚洲地区,有一衣带水的中国来说,有必要借鉴日本的历史经验。虽然,我国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借鉴其经验发动戊戌变法,却失败了的经历,但却不能因此而放弃向其学习的意志。毕竟它是成功的,我们只有真正的吸取其可用之处,才会实现我国教育的改革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健、王金林 《日本两次跨世纪的变革》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篇3: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

一、中日法制改革背景比较

中日法制都是在受到外界压力的刺激下, 开始国内法制的变革之路。二者法制改革的直接原因都是——收回治外法权, 这一在政治上的需要。尽管如此, 二者结局上却大不相同, 这让我们不得不正视, 那些表面的“小同”下, 所忽略的“大异”。

首先, 对异质文化态度上的差异。日本在面对异质的泰西文化时并非没有抵触, 但最终仍然接受, 并实现了从器物到制度的接纳, 这关乎日本人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日本历史上曾大规模移植过中国唐朝法律, 并确立了和中国一样充满儒家色彩的法律体系。客观而言, 中国文化对于日本而言何尝不是外族文化也许正是这种吸收对自己有用的, 发展对自身有利的传统, 形成了他们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的动力。

而我国正是因为泱泱大国, 正是因为五千年丰富文化的自我传承, 以及传承中形成的封闭性抑制了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封闭而自发传承的文化传统, 在自我满足的同时, 给中国人接受异质文化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壁垒, 对于文化的更新变得更加困难重重。在法制改革方面, 废除传统伦理法律和引入西方平等法律观变得举步维艰。

其次, 经济制度差别。历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开放的。官僚、商人甚至是农民, 都有可能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因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地主制机制, 整个悠长的封建王朝也是建立在这个牢固的经济制度之上, 影响直至近代, 所以它不可避免地会制约晚清经济法律的改革。

而当时日本的地主制却是封闭的。在严格的士农工商等级制下, 拥有大量的财富的“农、工、商”不能获得和士一样的政治地位;同样的, 士也无法成为商人, 累积财富。因此日本旧式封建土地制度并不具有同中国一样顽强的生命力, 相反可能构成摧毁这种制度的力量。

最后, 政治领域的差别。虽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相互作用着影响两国法制的变革, 但是这当中政治因素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中日法制近代化都是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这就使得各自的领导主体成为法制改革成败最直接的原因, 而两国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差别正是决定了这些不同的群体拥有了领导地位。

(一) 集权的衰弱VS分封到集权

1.晚清中央集权弱化和统治者的守旧

中国自秦代以来就是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晚清时期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者本身腐败无能, 思想守旧, 以慈禧为首的一群守旧派更是无时不在竭力维护着不合时宜的专制统治, 对自身集权利益加以巩固。中央集权地位的弱化和统治者的守旧使得当时社会, 无法产生具有革新能力的力量。体制外的革新群无法真正走进中央集团内部进行改革, 即使出现了康、梁这样曾经进入过的人, 仅仅百日的维新变法和惨痛的代价恰恰证明了这种力量的薄弱。

2.日本从分封制到集权制

日本在幕府时期实行的是一种分封制的“幕藩体制”, 整个国家的政治权利形态是分散的。“幕府时期这种分封制为日本日后的法制改革至少提供了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 使得地方在武力上有可能集合力量推翻幕府统治;其二, 有利于各藩对于新思想的吸收和传播, 中央无法对新思想进行抹杀, 从而孕育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当这两个优势汇集到一个群体上时, 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革新力量, 这股力量不仅有推翻旧势力的能力, 也有进一步领导变革的能力。”[1]日本正是在倒幕派掌握实权, 成立明治政府后, 在经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等一系列政策, 正式实现了中央集权。可以说日本真正的中央集权的建立, 为日本之后的一系列法制以及宪政上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扫清了诸多障碍。

(二) 封建帝制VS天皇制

1.中国封建帝制的束缚

皇帝即为天子, 君权神授, 他的权利是上天给的, 必然有着统治天下的大权。皇帝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 依靠封建的官僚体系和儒家思想来维护自己权倾天下的地位。封建帝王在中国封建时期的政治中一直发挥着实质的作用, 因此, 对于削弱自身权力的变革, 皇帝是万万不可能去实行的。即使清末光绪帝欲励精图治, 支持维新变法, 也难敌掌握实权的慈禧集团对皇权的顽固维护。

2.日本天皇制的影响

日本天皇制是一种区别于中国传统帝制的存在, “天皇对于日本的统治不同于中国皇帝对国家政权有形的、客观的和物质的支配, 而是无形的、高尚的、心灵的支配。”[2]谁掌握着天皇的权威, 谁就有着统治的合法性。因此, 即使是在天皇彻底失去对政府的控制, 幕府把持国家政治权力的幕府时期, 幕府也是以天皇名义的授权而统治着日本的。幕府后期, 倒幕派之所以能够胜利, 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天皇精神上的正统性, 以天皇的名义使得倒幕派一系列维新政策师出有名, 顺理成章, 从而获得成功。

(三) 科举制VS武士制

1.科举制度的局限

封建时期, 入仕为官的途径有很多, 其中科举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着维系传统的社会精英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性、传承儒家文化、保持社会凝聚力的作用”[3]它直接影响了统治阶级的构成和社会阶层的变动。它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 尤其是社会底层人士, 企图通过十年寒窗, 换取一朝金榜题名, 位列朝堂。更重要的是, 它催生了这些社会精英对于这种制度的迷恋, 最后当其演变成一种职责时, 就无法分化出反对它的力量。

2.武士制度的局限

德川幕府时期, 形成了一套以武士为最高等级的社会身份制度, 但同时武士身份内部也有着严格的划分, 享有不同的政治地位。这种具有阶级性的划分是以血统和世袭来维持, 其目的就是控制身份的流动。这样的制度设置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很多身为下级武士的厌恶和反感, 容易使统治阶层内部分裂, 分化出反对旧体制的新生力量。正是这些底层的武士在接触了欧美的资产阶级文化后, 逐渐产生了维新变革的思想, 由旧体制的依存者变为反对者, 并涌现出了一些杰出的改革领导者。

二、政治因素对于法制近代化的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等无疑都是法制改革重要的因素, 但对于一个身处变革时期的国家而言, 政治因素对于改革而言更为重要。国家的统治者引导着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 统治者的态度、思想更主导着其他如法律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一) 政治因素对宪政改革的影响

晚清时期, 内忧外患的局势已经让旧的法律体制岌岌可危, 更加无法适应时局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 而作为最高统治的慈禧集团, 却是最为保守的势力代表。对于维新变法不是避之不及就是千般利用, 变与不变都是为巩固自身专制的统治。纵使有沈家本、伍廷芳等修律大臣在刑事、民商等领域内的孜孜努力, 但推动根本变革的宪政改革却始终得不到实现。宪法是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认, 但是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清末新政, 都没有完成制定宪法的任务。更重要的是, 在中国宪法却成了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工具, 清朝统治曾直言不讳:“一言以蔽之, 宪法者所以巩固君权, 兼以保护臣民者也。”[4]在这样的情况下, 白白失去改革的良机, 法律的真正进步和近代化可谓进三退一, 举步维艰。

相反, 领导日本明治时期法制改革的主体与中国有极大的不同。幕府统治被推翻后, 明治六年建立的大久保利通政权是由一些著名的革新派人物, 他们在全国全面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对于民众从思想文化、经济生活上感受西方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政治法律方面, 维新领导人在经过多番考察后, 认定西方的民主和自由的优势, 但他们也强调日本的固有文化, 不能完全沿用英美的民主政治。最终他们选择了普鲁士宪政模式, 认为普鲁士与日本的国情相似。当然日本的宪政改革, 仍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但是无论如何日本领导层仍将立宪主义的观念在他们的思想中确立了下来。

可见, 日本维新领导人与中国清末慈禧集团是不同类型的人物。这种实质的不同之处是源于对于统治者政治追求的不同:日本领导层的开化更使改革的进行充满了积极性。因此, 日本政府能够展开全方位的改革, 终于建立起资产阶级法律体系。法律改革之于中国 (对统治阶层而言) 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是为巩固封建皇权而实行的。清廷所极力想实现的“宪政”不过是为实现其集权所做的一种伪装。也许, 宪政对于当时的中日两国, 对后者是一剂良药, 对前者乃是一味毒药, 最终在假宪政下迎来了灭亡。

(二) 政治对法律移植的影响

“政治因素移植以来都没有停止对法律移植的影响。”[5]

晚清时期, 清政府在移植西方法律的时候只注重符合西方法律体系的形式, 但在根本的制度规则上依然死守着固有的旧传统。一方面, 简单的移植西法却脱离国情, 降低了实行的效果, 许多条文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 没有发挥实际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 法律修订工程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封建法律的精神实质, 几乎所有的改革措施均仅限于形式方面, 而且保留了相当多的维护封建专制以及宗法制度的规定。“以《大清新刑律》为例, 这部法典在立法体例、刑罚制度甚至某些基本原则方面, 都颇具现代性。然而从其立法宗旨的角度看, 仍然以传统的‘仁政’思想为基础, 而非西方法治主义理念的体现。”[6]

而日本的法制改革更像是一气呵成。虽然也受到了旧势力的阻挠, 但是始于维新派的变革始终掌握于维新派之手, 为了构建近代化的国家, 维新派在政治上符合近代化的政策直接地影响了法制改革的现代性。明治政府抱着走西方文明之路, 强自身国家之本的目的一步步进行法律移植, 在修律的过程中不断适应政治变革的需要, 法律也在这个过程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法与时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契合。

三、小结

法制近代化是一个由传统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型过程, 是在法律领域的一场历史巨变。它不仅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更与政治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特定时期, 这种强大的关系无疑影响了法制的走向, 也决定了法制近代化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

晚清时期法制改革的失败与其说是法律制度移植的失败, 不如说是精神原则移植的失败, 而精神原则移植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统治阶层对于近代民主思想的抗拒。政治上的需求引发的并不深入的法制改革无法为全新的法制建构做出突破, 外表的粉饰终究无法挽救已经奄奄一息的旧体制。而日本则在“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下, 在进行政治变革的同时完成了对于法律制度的移植和重构, 并取得了法制近代化的“阶段性胜利”。当然, 也许正是赤裸裸的政治目标的指引, 让日本法制在明治后期走向了政治集权化, 最终迈向对外侵略之路。

摘要:晚清时期的中国和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都经历了各自历史上重大的变革, 当然也包括了法制领域的改革。两国的法制改革都直接源于政治上的需求, 都是为了缓解西方列强对各自主权的侵犯, 但是两国的法制改革却收获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从形式上看, 双方进行的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因此政治方面的因素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在这当中, 统治阶级的构成、传统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不同, 结合在经济、文化领域中的差异, 最终导致了中日两国完全不同的法治变革结局。

关键词:法制改革,政治,宪政

参考文献

[1]艾永明.清末法制近代化为什么失败——从中日比较的角度分析[J].比较法研, 2003 (3) .

[2]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450.

[3]蔡宇.科举制的废除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断层[J].理论观察, 2003 (4) .

[4]张婷, 徐银华.晚清预备立宪失败原因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3) .

[5]张丽.法律移植及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94.

篇4: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

关键词:戊戌维新;康有为;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思想渊源

康有为的高祖,康辉。嘉庆九年举人,曾师从冯潜修讲理学。从钦州冯敏昌学诗文词,讲学数十年。祖父康赞修是何朴园弟子。道光二十六年举人,钦州学正,曾主讲龙门书院。同治五年,补连州训导。康有为八岁随祖父读经,十一岁丧父,随祖父于连州官舍。康有为幼时聪明,喜读杂书,但不刻苦。光绪二年(1876年)乡试失败,师从岭南大儒,朱次琦。开始“知晓为学门径”,学有“明闻圣贤大道之诸”、经、史、掌故。

光绪四年冬,因祖父死,心智迷失,去朱九江,转而入西樵山“习静”,后来遭遇张鼎华,结束“习静”回乡重新开始读书生活。“得《西国近事汇编》,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及西书数种览之。”

1879年冬,康有为初游香港,其逐渐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归途经过上海时睹街市之繁盛“因思其所以至此者,必有道德学问以为之本原,乃悉购江南制造局及西教会所译出各书尽读之。”此时康有为所读西书的范围较广,所谓“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史志、诸人游记,皆涉焉”,“并及乐录、韵学、地图学”。另外,康有为阅读、收集过一些日文新书,或至少是收集过日文书目,除此之外还有经学类的书,比如《皇清经解》等。

由此可见,康有为自身学贯中西,这就为他教育改革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86年,康有为写成《教学通义》。他在此书中指出朝野无人才,导致国势衰弱,认为问题出在“教学”。他认为“师古”不是“泥古”,必须切合当今的需要。“言教”决不只是谈论师徒相授,训诂词章,而是在说经过安民的政治教化。《教学通义》的主旨在于:“反古复始”为“教學”,“创立法制”以便为“王者取法”施行于当今之世。他着重比较古今“教学”差异,指出汉代以来“教学”每况愈下,至清朝已“国家无所籍以为治”非变法不行了。

二、提出新的教育宗旨

康有为并不是孤立地谈教育改革问题,而是把教育问题与救亡图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教育的落后是中国贫弱受辱的重要原因之一。康有为指出:中国只讲八股取士,学术荒废,“以上讲学为禁,下以道学为兴。故任道之儒既少,才智之士无多,乃至嗜利无耻,荡成风俗,而国家缓急无以为用”。

此外,康有为还通过东西方的比较来说明这一问题。他说:“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彼自七八岁皆入学,有不学者责其父母,故乡塾甚多。其各国读书识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所以美国“立国百年,而著书立说多于希腊、罗马三千年,故兵仅二万,而万国莫敢谁何,此以智强也”。而反观中国,“我中国文物之邦,读书识字仅百之二十,学塾经费少于兵饷数十倍,士人能通古今达中外者,郡县乃或无人焉。”所以他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而且他还认为“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因此他明确提出办教育的宗旨。即“开民智”“育人才”。他所说的“穷理”就是要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劝学”就是普及资本主义的教育,以便培养众多的“才智之士”,以振新中国,因此他实际上是把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特别是康有为所说的教育不是个别的教育,而是大众化的教育。他说“天下之变岌岌哉,夫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累合什百之群,其成就尤速。”“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什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累万亿兆皆智人,则强莫如京。”

可见,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三、提倡现代教育方式

1.变科举、兴学校。主张变科举,兴学校,改革封建主义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教育是康有为教育改革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康有为清楚地知道,要实行维新变法的资本主义改革,要发展农、工、商业,使国家富强起来,依靠八股取士选拔出来的封建知识分子是靠不住的,必须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因此教育和人才的问题,就不能不涉及科举制度。康有为的教育改革也是由“科举”开刀,力陈其种种弊端和祸害。

康有为揭露了科举考试制度不仅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民智,并且指出了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都是空疏无用的。他们不仅对世界地理、政治一无所知,甚至缺乏自己国家起码的历史知识。此外,康有为还把八股取士视为亡国的根源,这虽不绝对正确,但由此可看出他对科举制度是深恶痛绝的,所以极力反对,并建议“特下明诏:永远停止八股,……自乡会试以及生童科岁一切考试,均改试策论。”

康有为在揭露和批判封建主义的科举制度的同时,还提出“兴学校”的主张。他认为,废八股比如治病,是“以吐下而去其宿疴”,“兴学校”则如“补养以培其中气”。并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乡立小学,……县立中学,其省府能自立专门高等学大学。”

此外,康有为还对武试和军事教育制度提出改革,要求“停止弓刀步石之武试,及旗兵习弓矢者,并广设武备学校”“仿德国、日本校,亲与德、日兵士习验,然后归教兵学,且统戎旅,兵事乃可得而整理也。”

2.办报纸、学会、图书馆,开博物院。在戊戌变法到来前夕,康有为在兴办学堂的同时,又创办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组织了强学会,保国会等等。到戊戌新政时,废八股考试策论,并允准创立报馆,使向来不看重报刊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维新运动期间,各地竟相效尤,一时兴起了办报热,短短三年时间,新增报刊数十家,全国报刊总数较1895年增加了三倍。由此报刊不仅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与封建作斗争的得力工具,还是近代传播西学,开通民智的重要媒介。

此外,康有为也把创立近代图书馆作为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和改变旧风气的重要措施。比如《上海强学会章程》就规定“今合中国四库图书馆购钞一分,而先搜其经世有用者,西人政教及各种学术图书,皆旁搜购采,以广考镜而备研求,其各省书局之书,皆存局代售。”《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也规定“京师大学堂为各省表率,……今拟设一大藏书楼,广集中西要籍,以恭士林流览而广天下风气。”

《上海强学会章程》要求开博物院,“凡古今中外兵农工商各种新器,如新式铁舰,轮车、水雷、大器及各种电学、化学、重学、天学、地学、物学、医学诸机器,各种矿物质及动植种类,皆为备购,博揽兼收,以为益智集思之物。”

3.编译西书、派遣留学生。康有为主张译书的组织工作有京师译书局统筹办理,并建议给予译书者以奖励。同时,康有为还积极建议派人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考察、留学。他说“书者空言也,实行之事,非深久游入其学校,尚虑不能深明之。”也就是要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学说真正学到手并介绍到中国来,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级的政治、科技专家。他尤其主张派人到日本留学。他说“日本变法立学,确有成效,中华欲游学易成,必自日本始。”

四、改革教育体制

康有为提出改革教育体制,建立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不仅是他教育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

首先“令乡皆立小学,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其不入学者,罚其父母。”这就是要求国家对儿童实施强迫的普通义务初等教育。

其次,关于中等教育,他主张“县立中学,十四岁而入,增教诸科尤深,兼各国文,务为应用之学。其初等科二年,高等科二年。”初等科毕业可升入专门学,即“农工矿林机器工程驾驶,凡人间一事一艺者,皆有学。”中等专门学毕业后可升入大学。大学“其教凡经学、哲学、律学、西学四科。”

这套教育理论实际上是以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为蓝本的,虽然在当时的中国难以实现,但却闪烁着中国人智慧的火花,有其合理的成分和科学的内涵,在今天仍有可借鉴之处。

五、改革教育内容

康有为本身学贯中西,有着深厚的儒学功底,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限的热诚,有以觉世救民为己任,勇于学习西方,冲破封建文化的樊篱,这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就是“中西兼容”主张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是把各种零碎的主张汇集起来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自己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内容广泛而又庞杂,几乎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当时的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康有为把教育改革与富国强兵联系在一起,把它放在一个战略的地位上,斗争直指封建主义教育,显示了一个教育改革家的气魄和远见。

诚然,康有为建立的教育思想体系和他所领导的教育改革,都有许多不足之处和不彻底性。这些都是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同康有为本人早期受过严格的系统的封建主义教育这一特点密切联系着的,也就是说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康有为自编年谱.刘春蕊.康有为师法西学的历程及其实践[J].中州学刊,2003,(2).

[2]夏晓虹.追忆康有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篇5: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

摘要:清末中国与日本明治时期均属于两国社会及教育变革之关键期,然则其音乐教育通过向西方学习的变革后,结果却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分析其原因望能对当今音乐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音乐教育;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比较研究

中国的清末民初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同属于两国教育迈入近代化的重要时期,可视为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开端。然而日本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速度却大大高于中国,其原因值得思考。

一、主动性与被动性

(一)西方教育的主动入侵

随着1840年的第一次战争爆发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1842年,在华英美人士开设的礼逊学堂中的音乐课,成为现知中国土地上最早的音乐课。1881年1月,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所大学—登州文会馆,为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的音乐课中,为我国培养了一批近代音乐教育力量,更造就了一批“新旧并蓄”的人才,既通“四书五经”,又晓西方宗教、历史、哲学等西学的新人才。我国近代学校的音乐教育启蒙老师为教会学校,为西方国家伴随着鸦片战争后携带文化的主动入侵。1872年~1875年,在有识之士的几番周折地努力下,派出了中国最早的留学生—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然则受到清政府内部顽固守旧分子的阻碍最后不得已告终。纵观中国近代派选留学生上,学习范围局限于船舶、制造、驾驶、算学等实用军事学科,没有关注到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及社会科学,这时受局势所迫被动地学习西方以达自救目的的功利主义学习,社会科学为忽视部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音乐教育实则是西方国家的主动入侵,我方的被动接受使然;更由于近代中国被迫走

[1]上留学之路,没有达到全社会呼吁变革的主动性,导致了对教育变革的不彻底性。

(二)对西方教育的的主动探索

在走向西学的道路上,日本则更具主动性。1853年7月8日,美国舰队闯进了日本东京湾使得民族深陷危机局势之中。1857年幕府设置了洋学教育机构,藩主及一大批有识之士一同为西行留学作准备。1862年幕府派出首批留学生开始了向荷兰学习阶段,1863年起有派往英国、美国的留学生,更有自发出国留学的有识之士。1866年4月8日,幕府更发出允许人们自由到海外贸易与留学的命令。1868年,建立了明治天皇的维新政权后,真正步入近代化阶段。1872年,政府正式颁布的《学制》开启开始了教育西化的道路。不同于中国的是,早在幕府末年,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就囊括了除军事外的经济、法律等社

[2]会科学。1879年颁布“教育令”,并建立“音乐调研所”推进近代化的学校音乐教育;伊泽修二前往美国学习音乐,回国编写了《小学唱歌集》使得日本近代音乐教育真正步入正轨。1880年,美国音乐教育家梅森应邀担任“音乐调研所”的音乐教师,为日本近代学

[3]校音乐教育的教材编写和师资培养作出了贡献。

二、“嫁接式”与“移植式”

(一)“嫁接式”的日本近代音乐教育

1872年,新学制颁布后,伊泽修二赴美国师范学校学习使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才开始走上了正轨。日本的音乐教育模式并非原封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而是正确把握本民族

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平衡关系。伊泽修二所设的音乐调研所的任务为:“将西洋乐和日本音乐相‘折衷’(调和),创作新的歌曲;第二,培养振兴“国乐”的人才;第三,推进各学校音

[4]乐教育的实施。”“明治二十四年(1891 年)的小学校教则大纲中明确指出:歌词及乐谱,尽量择用与本国古今名家有关之作 也就是说要兼顾自己民族与他民族的传统,用本民族与外来音乐中的优秀作品教育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的学校唱歌运动遵循着伊泽修二

[5]的折衷思想,即主张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也学习日本雅乐 筝曲 俗曲等传统音乐。”明治

中期出现的音乐教材《普通小学读本唱歌》,其中歌词全部来自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韵文教材,旋律全由日本人作曲,后被称为“文部省唱歌”,至今仍编入小学学校音乐教材中。

(二)“移植式”的中国近代音乐教育

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学堂奏定章程》全盘学习日本已建立的学制。早在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的上书中提出设立乐歌课的要求,其中提出:“远法德国,进采日本,以定学制”。以日本音乐教育为范例的改良活动大力开展,其音乐教育的目的为饱受凌辱后中国人极力自强的功利主义心理,钱仁康先生有关学堂乐歌的一项考证式研究表明,目前所见有数十首学堂乐歌曲调来源于二十首日本歌曲。在沈心工、李叔同等一批留日学者对日本音乐的全盘肯定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否定态度。清末民初学堂乐歌大多选用欧美流行歌曲及日本学校歌曲作为乐歌曲调。对外来音乐文化的全盘肯定及对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全盘否定,表现出在当时的中国学者在经过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后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性。一方面将造成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传承的缺失;另一方面则使全盘西化的音乐文化更难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融合,加剧了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建立的难度。

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音乐教育改革

(一)自上而下的音乐教育改革

日本从幕府时期就由统治者及藩主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甚至在19世纪30年代时,藩主就私下与西方诸国交往,新式教育在强藩中早已萌芽。明治政府建立后,日本成为了中央集权统一的国家,至上而下的改革将能进行得更加顺利,教育可通过立法和宣传得到推广及普及。再者,国家补助国民教育经费,为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1872年9月,明治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音乐教育方面1879年由统治者建立了“音乐调研所”,用于培养音乐师资和音乐家,同时成为西方音乐教育文化的输入窗口。1891年文部省颁布《小学校教则大纲》,虽然此时的音乐课仍为“加学”(选择)的科目,但大纲中已经包括了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和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二)自下而上的音乐教育改革

由于在封建机构的框架中,中国的洋务运动带来了新式教育的萌芽,变革的细胞并不是自上而下地发生每一阶层的,而是地方性、阶层性的活动,造成新式学校的经费来于学校所附属的洋务机构,没有固定的资金。1898年康有为在《清开学校折》中提出了开设音乐课的建议。1902年梁启超在《饮冰室谈话》中强调了音乐的功用及唱歌课为学校不可或缺的课程。梁启超提出:“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今日不从事

[6]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玩玩不可阙者。”在康、梁二人位代表的社会学者的鼓动下,产生了一批自发求学日本的音乐教育家,以沈心工、李叔同为代表的一批留日音乐教育家为学堂乐歌注入了重要的力量。1903年2月,沈心工留学归来在南洋公附属小学创设了唱歌课,在课程中设置了乐歌课,成为我国最早正式设有音乐课程的一所学校,造成全国性的影响。1904年4月,曾志忞编著的《教育唱歌集》为中国近代最早出版的音乐教科书之一。同年5月,沈心工编写的《学校唱歌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适用甚广。1903年曾志忞在《江苏》杂志发表了《乐典大意》和《唱歌教学法》,论述了音乐理论研究观点。1909年颁布的《修正初等小学课程》中规定初等小学堂开设“乐歌”课,但当时的音乐课仍属于“随意课”;直到1912年民国建立后,音乐课才一改“随意课”的地位。中国

近代音乐教育的出现是在有识之士从思想的传播,到身体力行,到付诸实践的自发性行为。不同于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国则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促成了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由于接受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学习西方文化的定位差异及政府的改革力度都促成了在这场教育变革的行动中成效。最终的原因当归结于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保守特性及在特殊局势下将教育视为自救的功利主义心理。望能以此为鉴,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借鉴和学习西方音乐教育模式过程中注意恰当的自我定位。

参考文献

[1]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第1、2期

[2]张瑞璠,王承绪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第72页.[3]缪裴言,缪力,林能杰.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页.[4]同[3]

[ 5] 汪洋,中日维新时期的音乐教育观比较.中国音乐学[J].2009(4).[6]任富强,论学堂乐歌的产生[J].民族音乐,2012(4)

篇6: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1.目的:摆脱日益严重的 危机

2.时间、人物: 年,沙皇 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宣布 获得自由;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 赎买。4.评价:性质:是 性质的改革。影响:促进了俄国 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保留了大量的 残余。知识点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19世纪中期,幕府下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2).1853年,强行打开日本大门;(3).1868年,、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改革力量组成的倒幕派军队推翻了幕府统治。

2.时间: 年,明治政府开始改革。

3.内容: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文化生活方面:

4.评价:(1).性质:是 性质的改革。(2).影响:使日本走上了 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沦为 的危机;保留了大量的。

合作探究 1.“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这是列宁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评价,请你结合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此评价的合理性。

2.比较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异同(从背景、内容、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课堂作业

1.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这样评价当时农民的变化:“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态,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这种变化是因为

A.彼得大帝改革 B.俄国农奴制改革C.十月革命 D.赫鲁晓夫改革 2.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D.所有的农奴无偿分得了土地第 3.标志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武装倒幕 B.南北战争 C.废除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上一篇:【婚礼当天】【迎亲】堵门游戏 (伴娘先看看)下一篇:讲道德有品行做合格党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