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位置与顺序 3教案 北京版

2024-05-16

一年级数学上册 位置与顺序 3教案 北京版(精选4篇)

篇1:一年级数学上册 位置与顺序 3教案 北京版

位置与顺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召开森林运动会,可热闹 啦,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呀?(想)好,那咱们这就走。

(二)新授

师:哦,小动物们马上就要开始比赛了,快看看都有谁要参加比赛? 生:小鹿、小松鼠、小蜗牛、小乌龟、小兔。师:你能猜猜谁会跑在最前面吗?(生说)

师:好,裁判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快看看到底谁跑在了最前面? 生:小鹿

师:谁跑在了最后面? 生:小蜗牛

师总结:我们看小蜗牛现在虽然排在最后一个,可它还是怎么样? 生:一直在爬

师:同学们也要学习小蜗牛的这种坚持努力的精神。

师:小蜗牛跑在了最后面,那谁在它的前面呀? 生:小乌龟,小兔,„„

师:你们说得都对,那你看看小松鼠在谁的后面? 生: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 师:小松鼠在谁的前面? 生:小松鼠在小兔的前面

师:你们刚才说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在小兔的前面,那为什么小松鼠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呀?

生:因为和它比的动物不一样,“参照物”不一样

师:刚才咱们说的“前、后”都是介绍物体位置的词(板书:位置与顺序)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师: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判断出前边和后边的吗?(生说)

师总结:一个人面向着哪儿,哪儿就是前面;背对着哪儿,哪儿就是后面。师:那你能用前后来介绍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吗? 生:xx1在我的前面,xx2在我的后面

师:那xx3在你的哪儿呀?(右边)(板书:右)师:那xx4在你的哪儿呀?(左边)(板书:左)师:左、右也是用来介绍物体位置的词。师:你是怎么判断出哪边是左、哪边是右的? 生1:我写字的手是右手,相反的那只手就是左手。

生2:我上体育课时老师教了我四面转法,我就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 师:你真棒,都能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了。师:谁还能用左、右来介绍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吗?(生介绍)

师:我们在观看比赛,好多小动物们也在观看比赛呢,咱们快看看都有谁呀?(生说)师:你能用左右来介绍一下它们的位置吗? 生:小熊在长颈鹿左边,在牛的右边,„„

师:你们真棒!已经能用前后左右清楚地介绍物体的位置了。师:看了半天比赛,你们也累了,咱们一起来做做操,轻松一下吧!

做操:轻轻站起来,左手举起来,右手举起来,两手拍一拍,右手放下去,左手放下去,左 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指左边,指上边,指下边,双手放下去,轻轻坐下来。

师:我们确定物体位置时,除了用到“前,后,左,右”,还能用到什么?(上下)师可提示:想一想,老师刚才都让你们指哪儿了? 师:对,上下也是用来介绍物体位置的词。师:你能用上下来介绍一下咱们教室里的东西吗? 提示:什么在你的上边,什么在你的下边?

师:你们真棒,又能用上下来介绍物体的位置了。那现在咱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吧!我说你们 做:

把书放在桌子中间,本放在书的下边,铅笔盒放在最上边。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谁 在谁的下边,谁在谁的上边?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讨论完。提问:请你说一说,本上边是什么?铅笔盒的下边是什么? 要求:好,以最快的速度把书、本放回桌角。

(三)练习

1. 哎呀,小动物们比赛可辛苦了,所以小马给它们拉来了很多水果,咱们快看看都有什么? 快数数有几个水果?最前面的是猕猴桃,那第二个是什么?菠萝排第几?香蕉前面有几个水果,后面有几个水果?

2.运动会结束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它们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它们想让你们 帮他们找找家。(出示图)提问:谁来读读米老鼠说了什么?根据它的话,我们能知道什么? 图上还告诉我们什么了?根据这句话,我们又能判断出什么?

(四)总结

这节课,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哪些词?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这些都是描述物体位置的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用到这些词来描述位置,希望你回家以后,用这些位置词把你家里东西的位置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作业:

回家把家里的东西用位置词介绍给爸爸妈妈。

篇2:一年级数学上册 位置与顺序 3教案 北京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分清左右,体验物体位置的相对性。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兵儿板游戏)引入新课。

二、新授

(一)从游戏中找出表示位置与顺序的词语。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咱们做的游戏中还藏着表示位置与顺序的词语呢?谁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生:上---下 左---右 前---后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它们全部找到了,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一起读一读这些方位词,你可以用手指一指。

(二)研究上下。

师:谁能用上下这对表示位置关系的词来介绍一下咱们教室里的物品?

师:你们真棒,能用上下来介绍物体的位置了。那现在咱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吧!我说,你们做:把书放在桌子中间,铅笔盒放在书的上面,本放在最上面。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三种物品的位置关系。你发现什么了? 提示:谁和谁比?

要求:好,以最快的速度把书、本放回桌角。看哪组同学动作最快。

(三)研究前后。

师:刚才第一组同学的动作最快,请第一组同学起立。

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在介绍同一组同学的时候,你用哪个方位词?前——后

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判断出前边和后边的吗?(生说)

师总结:一个人面向着哪儿,哪儿就是前面;背对着哪儿,哪儿就是后面。师:那你能用前后来介绍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吗?

说一说:你在谁的前边,在谁的后边?

师:看你们区分的这么棒,小动物们想考考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问: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内容,谁能看图提个问题?你想请谁来回答?他回答的对吗?

(四)学习左右。

师:刚才我们介绍了自己前后的同学,你还能介绍你哪的同学?

在你的身上有没有这对好朋友?

谁有好办法记住左右?

你们介绍的办法真不错,那你们记住了吗?

请同学配合,指名伸右手,请他右边的同学起立,指名伸左手请他左边的同学起立。问:为什么左右站起来的都是你?因为和它比的人不一样,“参照物”不一样。

看来咱们同学能很快的区分左右了,下面咱们来做点将游戏,看谁准备好了?

谁能用今天学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你周围的同学。(手势)

谁能介绍你自己的位置?

师:你们真棒!已经能用前后左右清楚地介绍物体的位置了。师:学习了半天了,咱们一起来做做操,轻松一下吧!

做操:轻轻站起来,左手举起来,右手举起来,两手拍一拍,右手放下去,左手放下去,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指前边,指后边,指上边,指下边,双手放下去,轻轻坐下来。

三、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师:看你们学的这么好,小动物们想请你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它们解决问题,行吗? 课件:小动物找家。

师:这些小动物的家,你们帮忙都找到了,可是啊,有一只小熊记性实在太差,它呀还是没有找到家,咱们再一起去帮它找一找好吗?

课件:小熊找家(二人一组互相商量)师:谁愿意告诉小熊它住在哪?好让它记住。

谢谢你们,有了你们教我的方法,我再也不会找不到家了。拓展欣赏: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用到上---下 左---右 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发现很多这样的现象,你们看。

让我们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再来做一次把我们引领进今天的数学知识的兵板游戏好吗? 课件:放大红花

篇3:一年级数学上册 位置与顺序 3教案 北京版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

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点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前后概念

1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教室前面有什么?

2请同学们说说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二 观察讨论,进一步理解前面和后

1 出示小动物赛跑图

小鹿、小松鼠、小白兔、小乌龟、小蜗牛参加赛跑,你们看到了什么?

2 观察图:小鹿和小松鼠比较,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 同学们,能不能防照老师这样提问题?学生提问题,请各别学生解答。

4 如果5个小动物继续赛跑,他们的前后顺序可能有什么变化?

三 体验相对性并加深理解

1 出示赛车图。

2 仔细观察这幅图,通过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观察图,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3 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几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几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大家随意说一说,任意选择两辆车都行。

四 找“前后”的活动

1 老师请3名同学上台。(面朝北)

问: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向后转)3名学生排队,按要求变化方向,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2 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描述。

3 质疑:为什么2号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

4 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在前面还是后面就要看他和谁比,和不同的人物比,前后位置就不同。

五 巩固练习

1 书上57页第2题儿童乐园买票

2 书上57页乘车

篇4:一年级数学上册 位置与顺序 3教案 北京版

东园中心小学 林碧梅

设计理念

在设计本课的学习活动程序时,我贯彻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思想,从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交流、肢体运动、分析思维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前后”位置概念,体会位置的相对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获得愉快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6-57页“前后”。

学情与分析

“前后”是“位置与顺序”的起始课,是学生空间定位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本知识。因而,学好这一课对学生学习后续内容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之间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概念,只是学生是凭借着经验进行判断,而不是进行着理性地思考。因此,学生的生活经验已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学好本课的重点则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2、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向与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 数学问题的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前后”位置含义;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卡片、圆片、卡丁车11套、信封11个。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我的前后

过程: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师:今天有这么多的听课老师,谁愿意向老师们介绍一下自己。(指名3、4 名学生回答)

小结:老师发现这样介绍,老师们一次只能认识你一个,你愿意在介绍你自己的同时,把你的前面、后面同学也一起介绍一下吗?(指名3名学生回答)

2、师:听完你们的介绍,老师也很心动,也想介绍一下我的前面与后面,我的前面是一年级40个可爱的小朋友和听课老师,我的后面是讲台和黑板,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一节数学课。

3、提示课题:《前后》(板演)

4、体验“相对性,加深理解

写完“前后”这两个字,我发现刚才好像向大家介绍错了,我的前面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学们和听课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发表意见)

5、教师引导:什么是前?什么是后?老师告诉你们,前后跟我们站的方向有关,我面向着你们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学们和听课老师,我背对着的方向是我后面的黑板,如果我面向着黑板站,我的前面就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学们和听课老师。我还可以怎么样站?(生说师做。)

6、同学们,我的前后你们明白了吗?你们的前后是什么呢学着老师刚才站的四个方向,你们也来试一试,说一说你们的前后是什么?(全体同学起立,面向四个方向站,说说前面和后面是什么?)

【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前后”位置是如何确定的。】

活动二:互动环节——按要求起立

1、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刚才四面转体的训练,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把前后这个知识牢牢地记在心上了。下面老师想用一个起立的游戏来检查同学们掌握情况。首先,请听好游戏规则:课前老师已经给每位同学编号了,老师想用前后的知识喊口令,请同学们专心听口令,按要求迅速起立。看看谁做得好。

2、游戏开始:

(1)2号前面的同学请起立。(1号同学起立)(2)4号后面的同学请起立。(5号同学起立)(3)1号后面的同学请起立。(2、3、4、5号同学都得起立)(4)5号前面的同学请起立。(1、2、3、4号同学都得起立)(5)1号后面5号前面的同学请起立。(2、3、4号同学都得起立)

3、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前后的相对性。通过按要求起立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前后的意义和相对性。同时,从教师喊不同的口令可以看出自己前后转变发生变化,把自己看成学习的参与者,在师生互动中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活动三:乘车

意图:把看站牌一题和参看森林运动会连在一起,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1、导入:

同学们,站晕了吧。没关系,让我们跟随笑笑一起去观看一场森林运动会,回来后相信大家就不会晕了。

2、出示课件(公交车的画面)笑笑他们乘着公交车出发了,往哪个方向走呢?

3、观察站牌。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站牌”的活动,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又广泛应用到生活中。】 活动四:排队买票。

1、出示课件。(排队买票的画面)(1)位置:笑笑现在又在做什么呢?(2)观察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用前后来陈述或用自己的话来说。如:一共有多少人?笑笑排在第几?她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活动五:百米赛跑

1、导入:笑笑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了动物园。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笑笑请大家看一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预测一下谁得冠军?

2、出示课件(比赛开始)(1)看一看(2)说一说 小组汇报

(谁跑最前面,后面是谁?谁跑第二、第三?谁最后?××前面是××,后面是××,等等)3.比赛结束。(用前后知识说一说最终的位置)【学情预设:教材对教学内容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解释“前后”的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会“前后”的意义和相对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

活动六:卡丁车比赛

1、导入:紧张的百米赛跑刚结束,更加激烈的卡丁车比赛就要开始了。笑笑为了大家能及时看到比赛现场,立马就来到了卡丁车比赛场地。瞧!比赛已经开始了。

2、出示比赛课件 忽然,课件中断„„

师:怎么没有画面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呢?你有什么方法吗?

(教师马上用手机给笑笑拔了电话,才知道:原来是电视信号线断了,无法发回信号,我们也就看不到电视画面了。这时,机智的笑笑给我发回了一个现在卡丁车比赛的有关手机短信,请大家一起看一看,好吗?)

3、排位置(1)短信息

信息1:2号车排在最前面,4号车在2号后面,3号车在4号车后面,1号车排第4位。

信息2:4号车第1名,3号车最后1名,1号车在3号车的前面2号车的后面。(2)小组合作交流,依据信息对卡丁车进行排序(3)全班交流(4)说一说

指名学生对4辆卡丁车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叙述。活动七:龟兔赛跑

1、出示课件(听鞠萍阿姨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2、引导学生用前后的知识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出示新的龟兔赛跑的画面。

4、编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

【学情预设:在故事中,体现数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强化对“前后”的认识,训练学生口语表达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骄傲必败”的道理。】 活动八:乘车回校

1、队伍有几人

(1)师:笑笑结束了动物园采访,和一起去的朋友排着队准备回校了。

笑笑走着走着突然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笑笑说:从前面数她排在第3位,从后面数她排在第2位。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人?(2)小组合作讨论

(3)师生合作模拟排队,得出结论:队伍里有4个人。

2、乘车

(1)课件显示

(2)观察:笑笑现在哪了?她和朋友能从这乘车回到学校吗?要下几站才能到校?

活动九: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前后,你有发现在你的周围哪里用到前后的知识?(生举例)

2、前后是我们认识位置与顺序的开始,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习更多的方向(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我们认真学习它们,以后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祝同学们成功!

上一篇:转正申请书--客服部(idc)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教学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