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语文教学要反思什么

2024-04-22

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语文教学要反思什么(精选11篇)

篇1: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语文教学要反思什么

从2010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

一、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一)解读考纲,强化复习的方向性

考纲是我们备考的指南针。在高考备考中,我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分析高考信息,认真研究题型,对高考趋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把我的理解、领会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引导他们认识把握《考纲》要点,了解考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如何理解“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的层级要求;又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说法隐含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花点时间让学生认识理解考纲,这是有必要做的一点“磨刀”工夫。

(二)、钻研教学方法,确保复习的针对性

复习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复习方法的建构。课堂的学习与备考复习其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前者侧重在于由此获取新的知识,后者侧重于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归纳、提升。在备考中,我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抓实知识层面的系统整理,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第一大题前两题考查学生的音、形辨析,第三大题文言文第 8、9 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的掌握,第四大题第14题对名句名篇的默写考查。诸如此类的题目,都基本属于知识层面,这类知识面广量多,头绪繁杂,我要求学生一日一练,抓平时的记忆和整理。我们的复习基本囊括了高考试卷中的32个字音与字形。、强化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突破重点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章阅读和写作占分比例大,阅读题的分值共35分,作文的分值有 60 分,这是区分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项目,从每年的高考之后的语文试卷抽样分析来看,阅读题失分较多,作文得分较低一直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备考中我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

在阅读方面,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方法或规律。复习中着重注意两点:一是以五年高考试卷为范本,明确考什么的问题;二是要使学生懂得阅读的有效途径,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因为在那短暂的考试中,要求学

生准确而迅速地从阅读文段中获得信息,只有平时有素的训练才具有比较好地处理信息的能力。高考主观阅读主要考察的就是筛选信息和概括主旨的能力,而这也是我们平时着重训练的。

关于写作能力的训练,我主要着眼于学生思想认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不仅限于找些题目写一写,批改批改,讲评讲评,注重训练到位。

①进行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专项训练,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尤其对呼声较高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训练,但今年高考并没有给考生加大难度,依然是开放式的话题作文,审题没有了难度。

②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关心社会,利用视频观看百家讲坛,感动中国故事。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通常是以高考满分作文为例进行研究与仿写。

④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

(三)、重视整体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从高三下半学期,我就有意识地精心安排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我以高考前的模拟训练和各地高考试卷为重点。在训练中力求做到:

①每次训练的时间、题量与高考等同。

②试题的区分度、难度系数要接近高考或等同高考。

③命题的内容、角度、思路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

④试卷的长度、结构、分值要切合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⑤训练之后及时反馈矫正。

二、备考策略反思

反思之一:对大剂量训练的思考

在高三,大家都在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因为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我也盲从期间,以为自己不考学生就不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起到了作用,但现在想想其实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试题难度并不能稳固基础的知识。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

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高三语文老师的心理应该是淡定的。

反思之二:关于高考和会考的关系

因为会考原因,教学进度的落实在一段时间滞后,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紧迫感。原则上是会考促高考,实际上会考在某种程度上拖拉了高考的脚步,虽然我们已经将会考复习时间锁定在11月下旬,但是会考的压力还是牵绊着我们,会考结束,学生长出一口气的同时也就度过了宝贵的第一学期,下半学期课时更紧张,考试次数又逐渐增多,学生不断暴露出知识能力的弱点盲点以及新考纲的变化等等因素,以及老师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的任务,使本来有序的复习时不时就不能按部就班、面面俱到,整个学年都很紧张与焦灼,今后如果再面临这双重考验,我一定做一名有一大刀阔斧、勇于取舍的精神的教师,不然,就容易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遗憾。

三、我的一点建议

(一)、强化给学生一个核心的备考理念,掌握高考语文的“变”与“不变”。高考语文的题目有千千万万,复习材料是一叠又一叠,复习书是一本又一本,其中的好题目的确也不少。可在时间有限的高三复习中,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题海战术”之中,整天都在练题目,做过来做过去,并没有长进,有时会越做越乱。其实,应掌握一个核心理念,即高考的“变”与“不变”。“变”,指的是具体的题目、题型,还可以包括题量、试卷结构,命题指导思想。因为高考命题者每年都要“求变出新”,希望“常变常新”;可是,“万变不离其宗”,高考语文最核心的就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识面、思想层次、思维能力、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说得更白一点,就是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还要更简洁的话,即就是语文姓“语”,在任何一道题目上,都是要直接与“语言文字”打交道--不管是基础知识,还是阅读写作;不管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

(二)、让学生把思维语言转化为文字表达,记录思考的结果。

很多学生学习语文只停留于看一看、想一想、勾一勾、划一划、抄一抄、凑一凑。到真正需要硬碰硬的地方,要么知难而退,要么浅尝辄止。应鼓动学生在古诗鉴赏、古文翻译、语言运用题、现代文阅读„„都要养成勤于动笔、重视文字表达的好习惯。因为动笔,促使他想得更全面;而思有所得,又迫使他找到更为准确得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坚持下来,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良性互动,改变“动口不动手”的谦谦君子作风。

(三)、给学生有一个自由看书、做题、练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充分发展的天地。

温故而知新,学生在总复习中,往往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疑问,新的提高,这都需要有一段属于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去翻阅、整合、应用知识点和能力点,老师只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出现以相机点拨。说得绝对一点,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语文能力好是自己学出来的,并非老师教出来的。另一方面,题目是做不完的,大胆地割舍一些复习材料,砍掉十套卷子不做又有什么影响?可以每周安排出时间让学生看书、练笔,甚至是质疑、争鸣,尽量营造一个自由学语文的宽松环境。

总结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不让自己懈怠;反思是为了更快的进步,不让自己困惑。让我们汲取昔日的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为了实现高三孩子们的人生梦想,也为了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而辛勤耕耘,相信,“天道酬勤”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篇2: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语文教学要反思什么

第一轮复习是耗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复习知识最细的一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老师会把高中三年的课本重新复习一遍,所以基础差的同学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这是拉近你和学霸之间距离的最好一个阶段。我们要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足够重视,紧跟老师的进度,最好是提前预习,把每个学科的知识点都重新学习一遍。

这个阶段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们要足够重视这次考试,他可以检验你这一学期的复习效果,又可以检测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漏洞。

高三第二轮复习

这一轮的复习任务非常重,不过也是复习最有效率的一个阶段。我们主要任务是将之前杂乱的知识给系统化,并做到有条理性。

这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为了第一次模拟考试,无论这次考试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不要过于开心和难过。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高三第三轮复习

这一轮复习是高考前最后一次复习阶段,也被称为综合复习阶段。在这个紧张的时期,要学会适当的给自己减压,根据高考的时间来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要注意不要熬夜学习,在这关键的时刻最重要是保持精力充沛。

篇3: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语文教学要反思什么

一、注重核心概念的建构

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特点,高考总复习不应该拘泥于具体概念的记忆,或通过练习不断强化记忆,应进一步在核心概念的建构上下工夫,帮助学生理清重要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核心概念的价值和适用范围,同时注重科学认识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以杂化轨道理论为例,若仅仅让学生记住常见分子的杂化类型,再做一些简单的迁移练习,如从H2O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推导H2S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类型等,学生就会形成“为杂化而杂化”的印象而忽略杂化轨道的本质和形成条件,复习中应结合化学史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杂化轨道理论的内容和杂化轨道的作用:在处理多原子分子时,科学家发现使用自由原子的原子轨道研究分子构型时已经不能适用了(如CH4)。Pauling认为原子在分子中还应有自己的轨道,不过在分子中这个原子轨道不再是自由原子时的原子轨道,于是提出杂化轨道的概念,这个新的原子轨道再与其他原子的原子轨道生成化学键,结合成分子。1931年Pauling提出sp型杂化,解决了CH4的分子结构。杂化轨道理论在解释分子构型、络合物的构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推动了络合物化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典型分子的杂化类型,将杂化轨道理论、分子的空间构型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结构化学的目的是用结构的理论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这点又恰恰是学生最感困难的,学生常常抱怨学了一大堆理论,解释物质性质时不知要用哪一个,感到无所适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还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建立起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必然联系。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步地帮助学生建构起模块的知识网络。总的来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网络可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子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关系、晶体结构和它们性质的关系三方面来建立。其中分子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关系为本模块的重点和难点,复习时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总结各重要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课前我给他们提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画出本章知识间联系的网络图。复习课上我请学生到黑板上讲解他们画的网络图,大家互相补充,兴致高涨,接着针对一系列有关物质性质的问题,让同学们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由于大家弄清了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复习效果非常好。

三、注重对体现能力测试特点的典型例题的剖析

能力立意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和高考命题的基本导向,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一定注重创设问题的真实情境,试题的情境化是能力测试试题的重要特征。结构化学是一门理论抽象而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试题的情境化对学生更具难度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能力依靠无目的的题海战术是无济于事的,靠大量补充大学知识也只能事倍功半,徒增学生的负担。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选择典型例题,深入分析、启发诱导,以“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抓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篇4:高考英语总复习教学反思

【关 键 词】 基础;方法;坚持

走出大学校门参加工作以来,经过两次高考总复习,总体感觉是时间短、压力大、任务重。回顾近几年的英语高考题,可见以下几个特点:综合性强,题型灵活,知识面广,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做好新一轮的教学工作,我对高三英语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一、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分阶段进行

(一)巩固强化基础知识

1. 词汇短语。全面复习高一至高三的词汇,并适当扩充词汇量。让学生明白并非记住所有课本词汇就能考好英语。重点词汇要重点记忆,重点词汇指的是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试卷中的常见词汇和短语。这些词汇应该平时学习中就系统性地摘抄在笔记本上,包括一些常见的名称、动词、形容词以及某些动词短语,如break,cut,set,go,get,put,take,make,介词短语等的习惯搭配。复习过程中,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复习成果进行检测,可利用早读时间进行。

2. 句法和语法复习。句法语法是英语高考中比重较大的部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基础就在于此。句法包括倒装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等。语法复习包括上述提到的句法中的语法知识,如连词的考查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非谓语、主谓一致、虚拟语气以及时态语态的复习。

(二)进行专项复习

高考就是学生复习的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学生就该练什么。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书面表达就是我们高考的六大板块。

1. 听力复习。首先,打好基础,拼读、语调很重要。对词义的正确掌握以及充足的词汇量有助于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和捕捉关键信息。其次,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和口语、阅读、记忆息息相关。所以,平时就应该多开口读,广泛阅读,丰富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才能使听到的句子信息在短时间内输入大脑。最后,多做真题和模拟套题,掌握听力技巧,听力时要求做到眼睛、耳朵、手、脑的协调配合。并且要抓住录音的间隙快速读题,对于较长的选项,应采取跳读的方式,整体观察所有选项。

2. 单项选择的复习。首先,单选考查的是对单词、词组,所以必须熟悉单词的用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一些固定搭配。其次,用排除法排除题干中次要的部分,如插入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John plays football ______,if not better than,David.

A. As well B. as well as

C. so well D. so well as

例题中的if not better than做题时就应该排除,是句子更简洁,不影响做题。

最后,如若遇到疑问句还可利用还原法,更容易理解句子成分,如:

Is this the house ______ he lived last year?

Is the house _______ he lived last year?

A. that B. where C. the one D. what

3. 完形填空的复习。近年来,高考完形填空出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上下文选择为主,语法选择为辅;以单词填空为主,短语搭配为辅。这就要求学生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文章逻辑联系的理解和情境中词义辨析的能力。首先,要把握好四分钟内不看选项整体阅读一遍,基本弄清大意。然后,进行第二遍阅读,细度首句,首句一般为中心句,且一般不设空。最后,做题时,要分析该题到底为上下文推理、词义辨析、常识推理、固定搭配还是语法填空。

4. 阅读理解的复习。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很大,所以,学生必须要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提高阅读成绩,首先必须掌握题型。大致题型包括: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题义推测题、细节理解题。然后,先浏览全文再看问题,最后回原文定位。再次,读文章时要在文章中对关键词作出标记,便于做题时找到细节。值得注意的是,文章要精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间段落采用略读,但各段首第一句也要精读,因为该句大多为中心句。

5. 短文改错的复习。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注意逻辑。期间要注意以下的重点要素:冠词的使用、名词的数、主谓一致、时态和人称、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并列和从属连词、形容词副词及其原级和比较级等等。因为错误往往设置于此。

6. 书面表达的复习。写作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造句能力和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造句首先要能写出正确的简单句,即先写出主谓宾,然后再扩词造句。如:

Li Hua is my friend. ——Li Hua,a student,is my friend.

——Li Hua,a student from No. 1 Middle School,is my best friend.

此外,审题、拟提纲也是重要的环节。平时学习中还要学习和背诵各种文体的范文。

二、适当进行模拟训练,查缺补漏

认真给学生评讲历年高考试卷和模拟试卷,从中得到反馈。然后对各次考試中普遍存在的错题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错题归纳,可减少以后考试的错误率。

以上都是本人在这几年来对高考复习的教学反思,但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加以努力。

【参考文献】

[1] 崔子龙. 浅析如何在高考英语总复习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J]. 快乐阅读,2012(1).

[2] 张金秀. 如何搞好高考英语总复习[J]. 考试周刊,2010(16).

篇5: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语文教学要反思什么

经常会有些同学,在学校埋头苦读,不会做的题目则带回家“闭关修炼”。由于教室的复习环境太吵,家里做题却没人求教,最终导致两边的学习效率都很低。

其实,高考最后的复习时间是固定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最后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进行不同的安排。由于家里和学校的学习环境各有各的优势,学校有老师和同学,有什么不懂可以随时求教,而在家中的复习时间,自己可以随意安排。

2、只顾补弱忽略优势科目

在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很多同学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花太多时间放在查漏补缺上,而忽略优势科目的保持和增强上。

其实,复习课有时候比平时普通课程更加有效。老师不仅会帮你巩固基础知识,还会在课堂上标明出一些考点和要点,复习效果大大增强。如果上课不真听讲,会错过复习重点,也由此失去擅长学科的优势。所以要保证每节课专心听讲,而较为薄弱的学科,可以在课间和平时的复习中花多点时间。

3、缺少计划

高考前最后一个月,很多同学一门心思扑在复习上,对于平时的小考试和其他课程安排,都是抱着随便应付的心态。到了紧要关头才拨出时间匆忙准备,如此做法往往会导致自己顾此失彼。

篇6: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策划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的序幕即将拉开。如何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好复习计划,统筹兼顾,达到预期的复习目的,是高三语文老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提供一些方案、设想与建议,以期成为你制定复习计划的参考。

一分析总结类复习预案

[策划一]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透彻把握《高考考试大纲》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工作目标

2011年高考,语文学科各批次上线率在全市的排位分别与总分各批次上线率在全市的排位基本相当,并打造出较有影响的高分。

三、主要策略

厚实积累,拓宽视野,发展智能,提高素养。

积淀文化,修炼文气,蓄养文才,提升文品。

四、具体要求

(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

高考语文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让那些平时阅读面广、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能得高分。因此,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要在“用”上花功夫。要善于从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和教材、报刊杂志以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实例入手进行分析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大,能力要求高,学生得分难度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考查目标的多元性(主要是阅读能力,如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评价能力等),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很棘手,是复习中的难点之一,如果缺乏系统的训练观念,漫无边际或零打碎敲,必然会事倍功半。现代文阅读要围绕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实施“分项训练”的策略,不能一味地做题讲题、就题讲题。复习中务必做到“三个准确”:一是准确理解《考试大纲》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领会其精髓。二是准确地选择训练材料,不求其杂,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其真。三是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训练情况,评价准确才能导向正确,尤其是主观题的答题要旨要确保准确。

(三)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紧扣《考试大纲》,主要检测通过课内的学习把知识迁移到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阅读试题与课本结合紧密,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课本。要多整理、多积累,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为能力迁移夯实基础。文言文翻译要注重落实,尤其是关键词语要落实。在文言文复习中,必须以文言文翻译为重点。

(四)重要作家作品的识记及名句名篇的默写

目前,暂按省考试院《2010年高考大纲补充说明》中规定的篇目进行复习。要求背诵的35篇(段、首)诗文,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背诵。对有些“名句名篇”,不仅要熟练背诵,而且要能准确地默写出来。另外,对在中外文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要加强识记。

(五)文学鉴赏&训练的两项基本要求:一要立足课内,巩固知识,学会迁移;二要理解作品,解读内蕴,确切表达。复习的三个基本方法:一是“读”,即读典型精要的鉴赏短文;二是“写”,即写简短而完整的鉴赏文字;三是“练”,即选择适量的符合考纲要求的练习题进行训练。

(六)作文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作文训练的总体目标是:在文体上,不限中求擅长;在内容上,自由中求最佳;在角度上,稳妥中求新颖;在表达上,得体中求文采;在书写上,规范中求美观。第一,储备要宽。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了解时代脉搏,注重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此外,要多读书报时文,占有鲜活材料。只有生活储备丰富,知识储备充足,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才有了创新的基础。第二,审读要准。无论是“话题”还是“材料”,审读都是最初的关键一步。对“话题”或“材料”的准确把握,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提高学生审读材料的能力。审读能力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因此,培养思维能力乃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三,要求要严。一方面,要给写作以自由度,由“戴着镣铐跳舞”变为“放飞的风筝”;另一方面,对写作的基本素质诸如标题、书写、用词、标点等各方面要严格要求,字要规规矩矩书写,词要反反复复推敲,句子要认认真真组织,苦练写作基本功。此外,质量要以数

量为基础,作文训练必须达到相当的数量。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9月至11月中旬)

应届班上完第五册课本及读本。

补习班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

第二阶段(11月下旬至次年2月底)

应届班上完第六册课本及读本。

补习班进行文言文阅读、翻译及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第三阶段(3月初至4月底)

应届班进行考点复习,其重点是:语言表达、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补习班复习现代文阅读部分,并对语言表达、文言文翻译和古代诗歌鉴赏进行查漏补缺。

第四阶段(5月初至高考前)

处理信息、“保温”训练、综合训练。

其他要求

1、文学常识的复习适时穿插其间,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自始至终穿插其间。

2、作文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训练要在文化、文气、文品上下功夫。

3、每周至少安排两节自由阅读课,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和作文材料。

4、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5、选择题的训练要扎扎实实,确保有较高的通过率。

6、要特别重视第二卷所涉及的内容,复习时间要占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策划二]11年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

指导思想:查漏补缺,攻破难点,狠抓热点,强化训练;调节心态,沉着应考。11年考纲及其说明解读:

夯实基础:与去年相比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增加了内涵,缩小了考查的范围,将考查的对象限定在2500个常用字的范围内。这种变化体现了不鼓励考生钻研冷僻字、繁难字,同时也引导考生不追求偏题怪题,多关注常用字,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态势。

提高能力:《考试大纲》仍然体现了对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视,对写作的能力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比如在“有文采”一项中,原来有“词语生动”“文句有意韵”的提法,很笼统。现在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一方面降低了难度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写作语言的表达能力的重视,体现了反对追求华美,追求词藻堆砌的不良文风,要求考生努力做到语言与内容的统一。

养成规范:在写作的“丰富”一项中,多了“论据充实”四个字,这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的。虽然“论据充实”是写作议论文的必备素质,但今年进一步加以明确,体现了对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考试时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具有此种文体的特点,不能写“非驴非马”“四不像”的作文。

展示个性:在写作能力“综述”中,“常见应用文”修订为“常见体裁的文章”,可选择体裁的外延扩展了,表明除了书信等应用文,对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体裁也予以认可。这对于在文学写作上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能力培养目标 读写能力的逐步提高;确认和整合技巧的提升。

思路:怎么进一步提高?怎样才能通过有策略的复习,在最后4个月,实现高考语文质的飞跃?

现阶段,语文复习思路是,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归纳高考试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巩固知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规范意识。全面复习和专项突破相结合。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复习方案,抓落实。

提纲:

一、识记能力(一个月)

1、字音:近10年高考字音题汇编;课本上常见读音汇总;统读音表;其他2500常用汉字读音分类总结(多音字、形声字)

2、字形:高考字形范围;错别字归总分类记忆,注重辨析能力的提高;(高中语文第四册附录中《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和《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

3、近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落实鉴赏与背诵统一

4、文言实词

二、应用能力(一个月)

1、高考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注重分类归纳,提高基本能力;

2、标点符号:标点符号题的置疑点;探讨出题方式;

3、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

三、理解能力(两个月)

1、古代诗歌阅读

2、文言文阅读

3、现代文阅读

四、鉴赏能力(两个月)

1、古代诗歌鉴赏

2、文言文鉴赏

3、现代文鉴赏

五、表达能力(三个月)

1、答题语言的组织

2、鉴赏短文的组织

3、作文

六、应试与临场发挥能力(一个月)

1、考试模式的理解

2、答题技巧思路的回顾

3、综合思维能力

4、预测

练习:精练习题 强化弱项.词的音、形、义应以常见常用为原则,偏、难、怪的不必涉及;标点和病句重在类型的掌握,再配合适量的练习;保持现代文阅读的数量;写作文边写边改。语文学科的二轮复习和模拟考试同时展开。语文学科的二轮复习首先要研读新考纲,明确考试要求,整体把握复习内容,然后将其分类细化。针对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要求,复习时应各有侧重;强化弱项。二轮复习有一轮复习的基础,不必再贪多求全,对于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可以少花费甚至不花费时间和精力,而是针对自己的弱项,有重点地复习,专攻某一项或某几项。找出知识上的缺漏和能力上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复习。

注意将板块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第一轮的板块,一般是指的考点,第二轮的板块,往往是指小的综合或专题训练。将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建立一种整体阅读或整体答题的概念,在整体思维的框架下突破考点,或将一组考点组合起来,如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部分、文言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等等,以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突破了局部,而生疏了整体。这样将考点板块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既照顾到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又保证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形成。作文,在全面计划的前提下,每周测验时都写一篇,保证练习的数量和序列。

知识技巧训练和能力养成相结合.一轮的每一个考点和第二轮的综合训练,都有相应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解题技巧,这些确实需要给学生点破和指导,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精讲精练,教师把一个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反复复地咀嚼,然后喂给学生,就会弱化学生的应考能力。要注意把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思想引入高考备考中,每个考点的复习,每组知能训练板块,都以学生自己看书做题为主,老师个别答疑为辅,最后利用测验讲评进行集体指导和小结。因为高考需要的是考生深入敌后孤军作战的应考能力,考生在考场上不可能凭借任何参考材料,也不可能有老师的指点,而只能靠自己独立作战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的最佳方式是过程教学,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融入自我体验,自身感悟,独立探索,而逐渐形成实战解题能力,从而在高考中临阵不慌,从容应对。

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复习过程中,总会安排若干次测验,应该要求学生把这些测验当成高考,让自己在考场上紧张起来,告诉他们,只有平时的紧张才能换来真正高考时的不紧张。并且引导他们体验这种假设性考场解题的心理状态,如果做得得心应手,千万戒骄戒躁,因为往往自己感觉最容易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如果做题遇到困难,应该设想相应的情感体验去化解自己的紧张不安从而找回做题的信心。

另外,我们教给学生的解题方法必须是建立在考场这个现实基础之上的方法,传授给他们的解题技巧也是建立在考场这个特定场合之下的技巧,这自然就能坚定学生在考场上做题的信心。我们注意培养学生做题时的应考实战,即使因为知识的缺陷无法十分肯定个别答案,也要通过分析推论,甚至猜测来完成答题过程。

应考知能的训练和应考习惯的培养相结合。

注意在整个复习测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书写习惯,到了高三,对于书写,我们不要求写得多么好,有书法的功力,而着重要求书写得清楚美观整洁,从而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不至于厌改厌读。再比如作文构思,不提倡太含蓄,太曲折,太越格,要注意让阅卷老师在匆忙一瞥的情况下,就能看到文章的亮点,不至于误解作文内容。再比如,答题时间的安排和保险系数的把握,有的考生做选择题时犹犹豫豫,似是而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填涂答题卡因紧张而错位,完卷后检查时将正确答案改成了错误答案,等等。我们在平时测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训练,以养成学生正确的应考习惯。

[策划三]高三毕业班语文高考复习全程计划表

10年高考经验之一二

一、强化四种意识

1、强化考点意识,考点时时装在胸,考试大纲是教学的指南针,命题模式是教学的指挥棒,而考点是考纲的具体化,是命题的根和源;

2、强化能力意识,能力天天都要练,能力是时代的主题,高考能力命题的倾向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3、有规律提升的意识,帮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无序的能力提升成规律性的认识,学生做题时就能够有章可循,触类旁通,拈起一珠,穿起一串,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4、强化训练意识。高三语文教学要重视各种针对性的训练,有针对高考程序规范要求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训练,针对高考限时性的效率训练,针对应试心态的心态训练,针对考场技巧的答题技巧训练,等等。训练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面、活动量和思维度,要养成小组讨论的习惯、进行争论的习惯和善于归纳总结正确表述的习惯。

二、规范五种基本课型

1、复习课。高考是“依纲命题”,并不以哪个版本的教材为依据,但在复习中,特别是一轮复习中,我们则必须做到“依本(教材)复习”.对一轮语文教材的复习根据市编学案采用大模块、小单元策略。每个小单元都要从两方面切入,一是知识切入,主要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近义词、虚词、成语、熟语、文言实虚词、句式),二是能力切入,主要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知识切入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助,能力切入由教师分析设定,学生跟进。每一单元要找准恰当的能力切入点,切入点一般是体现考点的单元训练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把本单元的有关内容贯穿起来,使整个单元紧紧围绕在培养一种能力、掌握一种方法上。这条主线可以适当向外扩展,能扩多少就扩多少,不求面面俱到。

一轮复习课依托课本,是感性的、琐碎的,一般分四步走:一是呈现考点和考题,二是探究思路和方法,三是验证巩固和提高,四是教师答疑和补充。通过这四步,旨在让学生对各考点形成一定的应对措施。

2、检测课。每个单元或专题结束后都进行双过关检测,第一次检测要求覆盖面广,尽量涉及到各个知识点,第二次检测要求针对第一次检测暴露出来的问题设计题目,以达到纠正的目的,在精不在多。

3、讲评课。逐题讲解不可取,耽误优生,浪费精力,致使厌学,是典型的少慢差费的教学。我们的做法是先拿出一定时间通过让学生自由探讨的方式解决误答率不太高的题目,这种小范围的讨论既节约了时间又达到了互补效果,可能比老师讲解更好一些。第二环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提出不明白的疑难问题,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解决,因为一个题目不可能全体学生都不会。假如全体学生都不明白,那么再通过老师提示,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讨论、争论的方式解决。这往往放在误答率较高的高难度题目上,其优点是对症下药,针对性强,学生印象深刻。

4、阅读课。采取开放性阅读和指导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性阅读一般放在自习课上,随便阅读,但为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要求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比如设计阅读信息反馈卡让学生填写,或概括内容,或介绍人物,或写出读书笔记,或进行文章评价。指导性阅读放在正课上。每周一般要有两三篇典型的阅读文章印发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选文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内容分类,也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重点分类。不必在每次指导阅读时,都将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赏析评价几种能力一起训练,也不必每次训练既有记叙文又有议论文、散文,要重点突出,能力集中。

5、写作课。写作课也有开放性写作和指导性写作。开放性写作要求学建立周记或随笔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一般是对生活的感悟。每周收阅一次,可不加批语,但必须浏览,从中选出三五篇优秀周记下发读一读,以激励学生的兴趣。指导性写作要求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作文批改和讲评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效果不大的全批全改中解放出来。每个月要有重点的全批全改一次作文,另外的作文可以采取集体批阅修改和互相批阅的方式。把学生的作文选出上中下三类各两三篇,然后印发给学生,讲评课分四步走。第一步,让学生把这些文章读一遍,将他们分成上中下三类。第二步,让多个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分类,优秀作文好在哪里,差作文差在哪里。第三步,在大部分学生对作文评价分类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讨论如何将中等和差等的作文改成优秀作文或相对优秀的作文。第四步,让学生从中选定一篇,做修改尝试。

10年高考教训之一二

1.教材和考点的关系

在语文复习备考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只把目光盯在考点上,轻教材,重考点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教材不熟悉,课文内容空白,不能利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不出来,积累不到位。舍本逐末,弃源追流,费时耗力效果差。在复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愿回归教材,宁可多做题,做对了津津乐道,喜形于色,自以为语音过关;做错了根据答案更正,自以为语音太麻烦,基本识记的欠缺导致复习中只能就题

论题,当时会做,过后遗忘,会的依旧会,错的照旧错。复课效果事倍功半。

2.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这是高三语文备考中又涉及的一组矛盾,学生在复习实际中往往重阅读理解,轻文字表达。高考作为一种应试形式,有规范的程式。在常规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的弹性较大,基础年级的教学缺乏高考所要求的规范、严密。文章读懂了,但对问题的表述纰漏百出,词不达意,不通顺,随意性强,导致考试失分。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语文的主观性考题中。先说古文翻译。一般来说,学生对史传性文章的大意基本能明白,然而具体到单个句子的翻译,却无法下手,或者大意准确,但不能得全分,就是因为表达不准确,不规范,不严格。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尽可能字字落实,重要的语法现象要按固定的格式翻译。由于平常只注意阅读,认为理解文章就行,文字表述训练不到位,意译严重脱离原意,得分率不高。

再说古诗鉴赏。对理解古诗的内容大意,把握它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的思想主旨这些方面通过教材的学习基本可以解决,但要具体地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却难度很大,问题依旧不在阅读理解而在表达。一是缺乏条理,二是不懂格式,三是用语不够准确,四是不看题干要求,五是空泛不联系诗句,大而无当。

现代文阅读一直得分率极低,除却阅读的问题外,又是因为表达不到位,答案要么照抄原文,要么脱离文本做答案,完全主观臆测,想当然,忽略应试的规范性、严谨性,平日养成的随意性表述严重地制约高考现代文简答题的得分率。

11年高考备考思路及计划

一、在借鉴10年高考经验的基础上,也吸取其教训。

针对其两条教训,我们将做以下改进:

1、针对第一问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教学,增强知识点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进行课外迁移,加强背诵检查,加强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记忆;对教材通过单元和具体篇目所渗透的知识点务必要形成类似考点似的网络,建立系统,训练整体把握的思维方法;教材中的字词积累要持续而且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总之,教材和考点并重,教材掌握的程度通过考点检测、考点设置体现教材意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我们如果抓住教材的精华,再结合考纲的要求,成绩就会稳步提高。

2、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在高三的备考中一定要加强表述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是要在内化的基础上,学会严谨而规范的表述,使文字和思维真正统一。

二、复习备考的几点措施:

1、强化合作意识。做到精诚团结,艰难与共。做到六个统一。①统一资料。②统一教学安排; ③统一教学内容。④统一教学方法。⑤统一教学时间。⑥统一教学检测。要分工合作,坚持做好三项常规工作。轮流负责,每周编一期《读书时间》,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写作素材;每次作文训练后,编一期《范文集》,为学生提供作文范例;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究复习备考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

2、注重备考研究。要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尤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要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目标,调整总复习的训练思路。要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知识结构,研究教法学法。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考、教与学的结合点。

3、讲究复习方法。复习知识重要,复习方法更重要;师生要经常归纳各个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力求能举一反三。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宣布标准答案上,要让学生自己练,自己讲答题的思路,自己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4、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教会学生自己制定语文学习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来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培养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考试答题时力求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培养读书看报积累材料的习惯。给学生提供积累材料、巩固材料的途径和时间,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信息资源库”。

积累内容:事实材料(发生在身边的事,听来的事,看来的事)

语言材料(积累一些新鲜、活泼、生动的语言)

思想材料(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矛盾点、快乐与迷惘点,以及来自阅读或他人的新颖的思想观点,积累思想的火花)

样式材料(新颖活泼的写作样式可以以俊遮丑)

积累途径:自主阅读课(一周一节)

指定阅读篇(早读课朗读)

建立“周记本”(积累思想的火花,随时摘记名言警句,新颖词语,优美段落)材料共分享(及时交流)

编发《读书时间》(由老师分工合作)

摘记定时翻(阅读课、早读课、饭前饭后)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看报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培养勤于练笔的习惯。确保每周写一篇大作文。

5、关注高考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勤于并善于搜索高考网络信息;积极参加省市区各项教研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备考信息交流活动;注重校际交往,最大限度的获取有用信息以指导备考工作。

[策划四]

一、11年高考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1.8月1日-11月21日,教学和复习以文言文为主。到11月中旬,结束高三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的教学和必修1-5个模块文言文的复习。各校可同步使用围绕《史记》选读而编写的《同步训练》和必修1-5个模块中的五套文言文测试题,以便检验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效果。期间,精选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训练学生,并做到分析和讲解到位。

2.11月22日-24日,全市高三摸底考试。语文以考查古代诗文为主要内容。

3.11月25日-3月6日,网上试卷试题分析。这一阶段,建议复习必修模块第一至第五册教材和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中国古代小说选读》《19世纪欧美经典小说选读》。市教研室准备了必修模块的、按照2010年高考方案制定的五套综合测试题,高三语文组自行安排练习的时间及方式。与此同时,要适当安排对选修系列中“小说与戏剧”和“新闻与传记”有关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等考点的专门讲座并配以适当的练习;之后,可以按照考点顺序或者根据各校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进行复习。

4.3月7日-9日,全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5.3月10日至4月16日,市教研室统一组织阅卷并进行语文试卷试题网上分析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复习的意见和建议。继续进行语文考点的专题复习;期间,适当插入各地模拟试题的练习。

6.4月18日-20日,全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7.4月21日-5月17日,市教研室统一组织阅卷并进行语文试卷试题网上分析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复习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强化考点,专题复习;适当插入各地模拟试题的练习;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要充分重视高考优秀作文的作用),规范作文训练程序,注重方法引导,落实讲评环节。

8.5月18日-20日,全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9.5月21日-6月3日,学校独立阅卷并进行试卷试题分析。总结经验,巩固所学,捕捉信息,查漏补缺;打造1-2套高质量的试题模拟训练;注意讲评的效果。

二、11年高考教学并复习建议

1.学校在进行新授课学习阶段,要尽量安排有效的单元跟踪练习,以使教学效果得以较好的落实;不主张在讲授新课时插进与新课无关的综合性练习。

2.对于每次大的测试,高三备课组要集体讨论,命制有效的或选择优质的试题来进行检测;流水式地全批全改;讲评要针对学生答卷情况,突出重点,努力强化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对于语文各考点的复习要稳打稳扎,教师对考点的解说要准确到位,例题讲解和分析要以高考题目为依据,训练的题型要多样化。每个考点复习结束,要对学生进行规范而有效的测试,并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和结果,以检验复习的效果。

4.作文复习要从现在开始早下手,早磨砺,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在文体上主要考虑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5.高三备课组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证足够的阅读时间,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品味语言、积累材料、了解知识。

篇7: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语文教学要反思什么

高三这一年,注定是乏味的,劳累的,甚至是痛苦的。

到了高三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夜以继日,什么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面对挫折,选择放弃还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取决于你对成功的向往与渴望,取决于你的执着与顽强。

高三会有许多不如意,同学们,当你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当你感觉压力过大的时候,去找老师谈谈,去找朋友说说,去找父母聊聊,或者做一些你喜欢做的事情,调整一下心情。

告诉自己,只要尽力就好,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你,这和你没关系;不要在意会有怎样的后果,想这些都没有用。

你要明白,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被情绪、压力影响,你要迎难而上,你要奋斗!

2、懂勤奋刻苦

最慢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快的学习方法;最笨的学习方法,就是最聪明的学习方法;最踏实的学习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每天按照计划去做,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规范当作一种习惯。

要重视细节,最忌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要充分利用好高考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前,可以早早的去教室,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自习完成作业后,要自己计划好剩余时间如何安排。晚上回到宿舍可以抽出5-10分钟背一个知识点。

躺在床上,可以把今天所学的内容放电影一般的回忆一遍,梳理一遍,反思一遍,想一想明天应该怎么做(这一点小编非常赞同哦,睡前梳理,记得可是非常牢的,还帮助睡眠哦~)。

3、宁静才能致远

高三是宁静而寂寞的,因为少了欢声笑语,少了丰富多彩,少了悠闲、逍遥和惬意,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的。

入班即静,冷静思考,静能生慧,安静的心能让我们远离浮躁。

4、会适度休息

每天中午要睡一个午觉,虽然很奢侈,但是很有必要。美国陆军作战条例的第一句话,“记住你不是超人。”我们同样也要记住这一点,我们不是超人。

篇8: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的探索

一、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内容的构成

小学数学从对数字的认识开始,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由简单的基本运算到较为复杂的应用题, 帮助学生逐步建立逻辑思维, 是一门训练思维的系统课程。按照课程的内容类型, 可以划分为数学概念课、计算课、图形知识课等, 每一类课程在总复习阶段都需要进行系统的总结, 构成了总复习的特色课程。数学总复习课程就是将原本穿插讲解的各种知识内容, 进行分类重组, 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最终形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因此, 总复习内容需要教师进行课前分类, 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各种题型进行划分, 将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的相关数学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上下连通的体系, 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二、小学数学总复习的教学方式

1. 教师引导式复习

由于总复习的内容都是小学阶段所学过的知识, 只是在毕业阶段进行系统化的复习, 因此, 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时主要是进行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 相对于之前详细的讲解过程, 教师的主导性大大减弱。教师引导式复习, 主要由教师将划分好的知识板块教给学生, 让学生对知识划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从而能够意识到知识归类的重要性。特别是教师在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 对于追及问题、同向行进问题等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题目中, 自主进行典型题型分类, 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特定的解题方法。

2. 学生自主式复习

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所谓学生自主式复习, 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进行自主整理和逐步构建知识网络, 体现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比和比例”的概念课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区别这两个概念并掌握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通常将这两个概念对比来讲解, 深化基本概念。当学生了解了其中的知识点, 会萌生很多想法, 同时也会自主地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整理, 这就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复习。

3. 师生互动复习方式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是师生间的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在师生的互动学习模式下进行总复习教学, 不仅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可以及时地从学生的反馈情况上来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在进行总复习教学前, 对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程度要进行合理的评估, 这样才能够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 以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动式复习。互动式复习方式, 更适用于在毕业班进行教学, 一方面总复习的内容为已经掌握的知识, 另一方面毕业班的学生年龄稍大, 可以通过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获取知识。

三、教学反思对总复习的辅助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来审视自身的教学活动, 对过去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评价, 从而在总复习阶段得出有益的教学经验, 避免过去教学中不合适的内容或方式再现, 同时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总复习阶段的教学效率。教学反思可以对教案设计、教学实践、课后复习内容等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样才能够在总复习中选择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更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以及更具代表性的习题, 从而提高总复习质量。

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阶段, 从数字认知开始到应用题解答, 循序渐进地增加这门知识的应用性。小学六年级数学的主体内容在于对所学知识的总复习, 这不仅意味着小学六年来知识体系的重组, 同时也是验证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教师引导式、学生自主式与师生互动式三种复习方式的浅析, 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离不开对知识的梳理, 因此, 教学反思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对于毕业班的数学教师来讲, 总复习教学的探索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 不断完善的工作, 需要在漫长的教学工作中反复验证, 不断丰富, 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总复习教学目标。

摘要: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对六年来所学内容的总结, 是对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总结。如何进行总复习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 是值得教师不断探索的。

篇9: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学反思

【关键词】配子;基因;概率

一、某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

有关某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和具体的基因型(不考虑变异),要点如下:

1.一个性原细胞和一个个体实际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不同。

2.一个不同性别的性原细胞实际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不同。

3.一个性原细胞可能产生的和实际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不同。

4.注意配子基因型之间的连接符:如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可以写成“YR、Yr、yR、yr”、“YR和Yr和yR和yr”,不能写成“YR或Yr或yR或yr”;一个卵原细胞实际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可以写成“YR或Yr或yR或yr”,而不能写成“YR、Yr、yR、yr”、“YR和Yr和yR和yr”。

5.若某个体含n对等位基因(不是n对同源染色体),则这个个体的一个性原细胞实际能产生的配子有1种或2种,而一个性原细胞可能产生的配子、这个个体可能产生的和实际能产生的配子都为2n种。

二、当F2中出现9∶3∶3∶1或其变式试题时

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只有在每对基因分别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后代才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一对基因决定两对相对性状,或者一对相对性状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或影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将是9∶3∶3∶1的变式,如9∶7、9∶3∶4、12∶3∶1、9∶6∶1、1∶4∶6∶4∶1等。

1.牢记两对亲本组合

F1双杂合个体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16种组合方式。而亲本组合可以为“双显性纯合个体×双隐性纯合个体”,也可以为两种单显性纯合个体杂交。解题时,一定要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出亲本属于哪一种杂交组合。

2.利用9种基因型求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面对9∶3∶3∶1的变式试题,如果按照“已知后代表现型,推出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再判断表现型及比例”的思路解题,往往会漏写掉个别基因型的情况,导致分析不全的悲剧发生,而如果直接写出9种基因型及概率,不仅可以快速得出表现型及比例,还可以避免残缺不全的答案出现。

3.牢记结论——“亲本具有两对等位基因”

当某亲本自交后代出现9∶3∶3∶1或其变式时,该亲本一定是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但不仅限于只有两对基因。牢记此结论,可使复杂的题目简单化。

三、有关基因的位置判断

面对设计方案来判断基因的位置这类题,学生往往无从下笔,即使看了答案也是一头雾水。判断多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往往先杂交再自交或测交;判断性状是受核基因控制还是受质基因控制,可以设计正反交实验;而比较困难的是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解决这类题目最直接的思路就是引导学生想方设法去制造“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这一杂交组合。

四、自交与自由交配

1.概率的计算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植物群体为例,两亲本的概率都不为1,自由交配时,需要将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都考虑进去相乘,而在自交中,亲本不为1的概率只能考虑一次(即相乘一次),这是因为自交中父本和母本都是同一植株,例如父本的基因型是Aa,则母本的基因型一定也是Aa。

2.自由交配解法的选择

自由交配的试题有三种解法,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动物群体为例:

解法一:分别讨论♀2/3AA×♂2/3AA、♀2/3AA×♂1/3Aa、♀1/3Aa×♂2/3AA、♀1/3Aa×♂1/3Aa四种交配方式的情况后再合并。特别注意AA×Aa这对组合需考虑正反交两种情况。此解法适用于几乎所有自由交配类型的题目,但由于比较繁琐而不常用。

解法二:利用基因频率推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6、1/6,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解法三:算出群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概率,再用棋盘法模拟受精作用进行运算。

注意:若群体产生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选择解法二或解法三都能快速得出答案;但如果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导致雌雄配子的概率不同时,选择解法三更为合适。比如:某基因型的植株花粉培育,求群体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时,可以直接用解法一逐一分析所有的杂交组合再合并,但比较繁琐。更简单的方法是,考虑到某基因型的植株花粉败育会导致雌雄配子的概率不同,选择解法三的思路,根据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算出雌雄配子的概率,再结合棋盘法算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参考文献】

[1]李朝东.《锁定高考·一轮总复习生物》,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

[2]王朝银.《创新设计系列丛书·高考总复习生物》,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

篇10:总复习教学反思

学生不良学习习惯仍然存在的有:计算马虎现象仍是大问题,解决问题思考不够细心,有的仍会忘记写单位及答案,还有的是不能细心发现单位也可以帮助选择解题思路(尤其是棱长之和、表面积或体积公式解决问题),单位的不统一现象;复式折线、条形统计图的选择不够合理;复式统计图绘制中出现了不能与所给图标一致的现象(有的折线图示一直的现象;或条形图形条形区分不明现象);统计图的制作中仍然存在数据和制图日期忘记写的现象;分数的意义和常用数量关系混淆现象较严重;仍存在分数加减法计算中、问题解决中没有及时化简的现象。

解决问题方面的问题有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积的计算题 ,个别学生表面积、体积公式应用不熟练,不能正确列式计算。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借助图形或学具帮助分析。

还有较严重的现象是有较多的学困生不能做到与复习同步,整天忙忙碌碌,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但是仍然不能按时完成复习任务,有的学生甚至就出现了逃避作业的现象,复习效率低下。

针对这种现状,我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调节复习时间,努力让学生劳逸结合;努力做到对学生苦口婆心的引导,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尽可能教给学生一些可能掌握且有必要掌握的做题技巧。在尽可能改善不良习惯现状的同时,有很多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思考:

1、复习中注重多激励 是让学生主动而自信地复习提高思维、解题能力。

2、注意复习的方式方法侧重于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以分组讨论,全班集中交流;也可以个人先预习,大组汇报;

3、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总复习提纲的各版块内容,回忆本册知识结构和重点概念、计算、解决问题能力,清楚脉络,这都有利于学生整体掌握知识。

篇11:总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在单元复习的各个环节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去归纳整理,纵横比较,形成系统,才能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其知识的“再创造”。

教学的设计是引导学生独立回忆学过的定律以及用字母表示的方法等,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提取,再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引导矫正,促使全体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同步发展:在知识的梳理沟通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评价,比较异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既有自己的自主探索,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交流和评价过程中,既有发现可交流,又有问题可研讨,从而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达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但是,在引导过程中,没有大胆地放手的让学生自己完成,大部分知识网络都是老师代替归纳整理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无私奉献高考总复习语文教学要反思什么】相关文章:

无私奉献高考作文07-19

铁面无私的意思是什么05-04

辛勤耕耘 无私奉献04-08

爱国爱国无私奉献06-21

立足岗位无私奉献07-09

无悔选择无私奉献07-18

用心耕耘无私奉献07-25

倾情教育无私奉献04-21

无私奉献 以德立教04-28

无私奉献的事例范文06-17

上一篇:灰姑娘的心得体会下一篇:暑假期末散学典礼校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