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转型 人为本

2024-05-01

促转型 人为本(共4篇)

篇1:促转型 人为本

促转型 人为本

奋力开创和谐强院建设新局面

时光如梭,转眼间,2011年已划上圆满句号,2012年也开启了新的征程。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隆重召开院2011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11年工作情况,认真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并表彰过去一年来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根据会议议程安排,我就着重围绕院2011年工作情况及2012年度工作重点,以“促转型、人为本,奋力开创和谐强院建设新局面”为主题,总结报告如下:

一、充分肯定成绩,不断提升了和谐强院建设的信心。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院法定机构改革启动之年。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变化和院机构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我院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及有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按照“三精”要求,从观念、工作、制度、方法上创新,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实现了年度各项工作计划目标,成效显著。

(一)切实发挥智囊助手作用。我院以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推进宜居城乡创建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组织领导,及时为省厅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支持,起到了智囊和助手作用。2011年,我院承担或参与开展了省厅重大规划或政策研究项目共约40个,其中包括:《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广东省“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澳门与珠海协同发展规划》、《广东省对口援疆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11-2020)》等重大项目,为加快推进我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做了积极探索,为破解我省城乡事业发展难题发挥了突出作用。尤其是去年配合厅筹备并推进了“广东省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成功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汪洋书记、朱小丹省长等省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各地级市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可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高层次、高规格的重大会议。为了积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我院及时抽调技术人员参与有关组织协调和跟进工作,并承担了《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及其相关配套文件起草工作,组织开展了以“理想城市”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并将研究成果努力转化为政策,工作质量和成效得到了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和好评。又如:继续支持和协助推进绿道网建设,选派了多名技术人员参与绿道网建设组织协调,为实现珠三角绿道网“两年全部到位”的目标、推进绿道网向全省延伸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院还尽心尽责积极配合厅及有关处室开展行政事务和行业事务发展。据统计,2011年,我院抽调到厅有关处室共有8人,积极参加“2011年广东省城市规划年会”、“肇庆‘理想城市’高峰论坛”、“2011全国小城镇规划年会”,“2011年全省优秀规划设计评选”、“ 岭南特色街区和特色村镇评优”等10余项全省重大行业活动。

(二)经济效益得到稳步增长。我院将市场拓展与技术援助相结合,强化业务链和内部力量整合,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深挖和拓展相关业务,有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加快提高了经济效益。2011年,全院设计费收入同比增长15.4%,超过年度计划增长率的6.4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约11.7%,超额完成了年度经济目标。一是大力推进分支机构建设。去年,我院以生产部门为基础,在技术援助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业务市场,并新成立了贵州分院、新疆分院和监理新疆分公司,这几个分支机构的成立和运营不仅拓宽了我院市场领域,而且还丰富了市场拓展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特别可喜的是,这几个分支机构经过近一年来发展,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领导的高度赞赏和支持。例如:在举办贵州分院、新疆分院揭牌成立仪式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不仅出席仪式,还积极派人协助开展揭牌仪式筹备工作,确保了揭牌仪式成功举办。二是强化以点带面发展模式。我院以市场领域、项目类型、业务品牌为突破口,不断强化和大力推进以点带面发展模式,有效提高了市场拓展效率,逐步探索出一条新的市场拓展路子。注重市场拓展深度,利用前期项目的合作机会,及时深挖市场潜力,跟进后续多个项目。例如:规划三所在毕节—大方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总控联动”为理念,推动毕节大方城区控规全覆盖工作,并提出“控设联动”理念,以控规为平台,协助建筑院、市政所等多部门联动共同拓展建筑设计、市政设计等项目,并成功中标职校校区建筑设计、职教园整体土方平衡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建筑院、市政所等部门市场拓展效益的提高。这一举措是团结协助、整体拓展的具体表现,提高了市场拓展效率,值得各部门学习和推广。另外,注重品牌带动业务拓展,建筑院利用医疗建筑设计品牌,积极争取了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六盘水市中心血站等多个建筑设计项目。三是整合力量提升竞争能力。面对院新时期发展形势,我院以提升市场拓展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加大了部门整合力度,对天人工作室、洪涛工作室、明城工作室、粤西分部、惠州分部的人员和市场进行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创新了管理体制机制,新成立了规划五所、规划六所,并分别配备了部门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了部门管理,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又如:在生产经营部牵头、各部门积极配合下,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市总部企业申报为契机,我院整合了院内外力量,并对院人才队伍、技术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完善,这不仅有助于享受有关优惠政策,还大大提升了院对外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据悉,这两项资格申报目前均已通过了专家评审并公示完毕,正等待批复。

(三)技术水平得到逐步提升。我院高度重视项目成果质量,强化精品意识,推进项目事前指导、事中审查、事后总结的全过程管理,加强技术交流、提升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技术水平和项目成果质量,创作出了一批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精品,展现了较高技术水平。一方面是不断强化了技术指导和审查。为促进项目技术指导和审查,我院修改完善了《技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印发了《关于院技术委员会下设专业委员会的通知》,调整了技术委员会工作职责、人员组成等,并下设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筑与景观、市政工程等四个专业委员会,更加突出了专业技术指导功能,这有助于明确分工、专业运作,提高技术审查质量和效率。另外,强化了以院管重点项目为抓手,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印发了《项目技术管理细则》,逐步探索和建立了项目管理联动机制。去年全年共有28项院管重点项目纳入质量管理执行抽查,开展了院内评审项目为40项次,进一步加强了项目技术指导和把关。另一方面是积极组织了技术总结和评选。鼓励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总结,组织撰写了《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低碳生态视觉下的市政工程规划技术革新》两本书。目前,这两本书已完成了初稿。全年累计发表论文共83篇;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录用了39篇,宣读7篇,投稿和录用数量较去年均增加一倍以上。特别值得表扬的是,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高度重视学术论文撰写,尤其是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投稿活动中,一个部门就投稿29篇,其中录用了26篇、大会宣读了4篇,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质量都体现出中心对技术总结的重视;还有市政设计所,能够主动加强项目总结和技术提升,组织人员编写了专著。另外,我院还积极开展了院2010年度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奖评选活动,推荐了一批优秀项目参加了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奖评优活动,荣获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14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奖银奖1项;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1项;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2项。尤其是在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中,取得了较大突破,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技术成果得到行业广泛肯定。

(四)人才队伍得到有效优化。我院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地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人才成长环境,提升了人才队伍素质,培养出一批优秀技术人才和领导干部,人才队伍得到有效优化。截至2011年底,全院共有32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工程师80人、中级职称以上人数181人。一是多层次推进队伍建设。从干部培养角度出发,同意选送许险峰同志担任韶关市城乡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和李枝坚同志担任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一方面说明社会对我们干部同志的认可,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我们院人员职业发展途径,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行业影响力。继续推进了挂职锻炼工作,先后选派了6名同志到部分市、县政府有关部门挂职锻炼,进一步丰富了实践经验。选拔了8名中层干部并安排到院有关部门任职,进一步充实部门管理力量。另外,人力资源部认真组织开展了2011年应届毕业生招聘和入职培训工作,共招聘了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毕业生44人,并推进了2012年应届毕业生招聘工作。二是多形式开展交流培训。进一步加强了技术交流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了院内培训、院外培训、院外培训转院内交流活动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回访活动;精心策划举办沙龙活动,多次邀请院外专家来院围绕最新政策和研究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鼓励技术人员将参加行业交流活动,开展了以“我爱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促进了技术交流学习和知识分享。据统计,去年共组织院内技术交流培训26场,累计参加1682人次;院外技术培训37场,累计参加245人次,进一步丰富了技术人员知识,拓宽了技术人员专业视野。三是多方面注重人文关怀。我院在关心员工理论学习和技术提升的同时,还注重关注员工的生活需求和身心健康,体现人文关怀,着力提升了员工幸福指数。关心员工物质需求和保障员工收入,例如:统一提高了员工公积金缴存比例;针对职能部门一般工作人员收入相对较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能部门一般工作人员的奖金额度。据统计,去年我院共投入职工福利费约1000多万元,其中住房公积金、节日费、高温补贴、文体活动、退休人员节日慰问等福利费用投入大幅提高,切实体现了关心员工、让院的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员工。充分利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生活会等渠道广泛了解员工诉求,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在院内公布,征求员工意见,总体上拓宽员工诉求渠道,有效地增强了员工主人翁意识。

(五)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我院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建设,切实改善了办公环境,完善了管理规章制度,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升了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了科学发展基础。目前,院信息管理系统成功上线应用,员工办公、休闲、就餐条件和环境焕然一新,大院管理井然有序。一是着力加快了信息系统建设。由总工室牵头组织,以管控、沟通、共享为目标,借助社会力量,着力组织开展了需求分析、质量管理、进度控制、安装测试、应用培训、数据初始化等多项工作,有力确保了院信息管理系统成功上线应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促进了高效、全面了解和掌握全院生产经营、人力资源数据,及时跟进院重大项目设计进程,有效挖掘和分享数据资料和信息。目前,我院信息管理系统在线用户基本稳定在130以上,应用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二是着力美化了办公交流环境。在院办公大楼续建工程完工的基础上进行了续建工程结算工作,组织开展了一楼大堂、三楼、六楼、十二楼走廊、大院的改造和装修,加强了院办公大楼消防、电梯等设备检测、维护与保养工作。应该来说,去年行政管理部在办公环境改造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很不错成绩。目前,院办公大楼续建工程结算以及改造和装修工程均已全面完成,全院办公条件和环境焕然一新,给员工提供了更加舒适休闲条件。为维护院办公大楼进出和停车场管理秩序,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大楼,我院实行了凭证出入办公大楼和停车场管理,进一步提升了院软环境建设水平,有力保障了院及员工财产安全。三是着力推进了法定机构改革。我院及时印发了《关于调整我院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法定机构改革的组织领导。在学习机构改革有关政策文件基础上,院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人员前到有关单位调研学习,在院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组织草拟完成了《工作方案》、《管理规定(草案)》、《起草说明》等文件,并多次征求意见和组织会议研讨。目前,以上文件已正式上报有关部门,正在等待批复。四是着力完善了管理规章制度。去年各部门针对工作需要,以《管理手册》修编为引领,加快了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步伐,先后制定和印发了院项目合作合同、生产经营成本单列、收发文、停车场管理、办公大楼出入、实习生管理等10多项管理规章制度,并成功通过了省保密检查,促进了院保密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了院规章制度体系,提升了院科学管理水平。

(六)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我院在工会、党群工作部、团总支等组织协调下,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策划开展了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有力促进了精神文化建设,全院精神面貌良好。值得骄傲的是,院还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光荣称号,院工会被授予“全国交通建设系统先进工会”光荣称号,规划一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罗小虹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体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对我院工作和人员的肯定,更展现出我院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一是积极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我院紧紧围绕建党90周年这个主题,充分发挥党委、工会、团总支作用,策划开展了“走先烈路、忆革命史、做时代先锋”主题参观学习等系列活动,系列活动组织有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度高、受教育面广,营造了良好的喜庆氛围,并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另外,我院排演的《永远的誓言》节目在厅庆祝建党90周年晚会上精彩表演,得到了厅领导充分肯定。二是大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我院以中心组学习会、支部生活会、主题实践会议等形式,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及汪洋书记视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继续开展了纪律教育月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指导召开了全院团员大会,完成了团总支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顺利发展了9名新党员。三是努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掘和培养先进典型,积极做好推优工作。2011年,全院有2个党支部获厅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人分别荣获省直机关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称号,1人荣获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人荣获省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19人次荣获厅直属机关有关荣誉。同时,还注重利用宣传栏、海报、网络、党团园地等形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并通过“理想城市”竞赛、“庆七

一、迎国庆”主题摄影比赛、“我爱阅读”读书心得体会评选、“90年历史长河中的人与事”党史知识主题演讲竞赛等活动,逐渐营造了文明向上、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回顾2011年工作,我们要对能够顺利推进各项工作完成并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深感自豪,这主要是得益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的坚强领导和有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为我院科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坚强后盾;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为我院立足社会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发展机会;得益于全院干部职工的敢于肩负责任,齐心协力,为我院科学发展贡献力量。在此,我要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全院干部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2011年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加快科学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例如:贵州分院、新疆分院的成立,大大拓宽了市场领域,为院去年新签合同额年增长11.7%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加快科学发展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凝聚力量,以倒逼机制促进工作抓落实。例如:通过将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采取年中以及院办公会议督促检查,确保了院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和落实。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加快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让院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例如: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关心员工职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员工关系和谐,思想高度统一,全院精神面貌较好,基本形成了文明向上、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院还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光荣称号。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加快科学发展必须以技术提升为核心,以交流培训为手段,促进项目全过程管理,才能创作行业精品。我院通过强抓项目管理和技术交流培训,项目成果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成效显著。在2011年度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中获奖等次及数量均取得了历史突破,有效展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

篇2:促转型 人为本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和谐校园。校园和谐与否,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校园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在此赖以进行,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领导与老师关系不和谐,老师与老师关系不和谐,老师与学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与学生关系不和谐,那么一切美好的教育理想都将是一句空话,永远无法实现。

一、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只有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团结一致,有共识,同努力,形成最大的合力。因此,抓好包括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在内的班子建设,就成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校的工作纷繁复杂,比如安全工作、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卫生工作乃至校园美化工作等等,千头万绪。校长作为这些工作的总执行者,想独自把这一切都做圆满做精致是不可能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目标变为学校全体教师的目标,让所有教师都成为自己的助手。拉紧教师的手,携手共进,这样一则缩短了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把学校的发展与困难让教师有充分的了解与认同,营造一种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氛围,就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教职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因此,加强教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创建和谐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在校园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建立在如何共同教育好学生之上。如果大家都是亲密的伙伴,在工作中学会分享,在工作中学会给予,在工作中学会宽容,时时处处事事从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形成良好的群体环境,这样不但老师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同时这也能给学生一种示范性的作用,成为对学生一种示范性的和谐教育。

同时,学校必须从教职工的长远发展出发,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和业务培训,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任何一所学校,必须通过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学校应大力提倡同心同德,团结乐群的协作精神。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校园里,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讨老师喜欢,但老师如果在学习上、生活上只关注和照顾这些班里的“佼佼者”,忽视或冷落那些学习困难的弱势学生,那么这些学困生势必会给学校和老师添麻烦,要给和谐的校园之曲添一些杂乱的音符。要想校园永远和谐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生命的精彩,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实现和谐的发展。

学校是一个舞台,一个给孩子提供学习知识的舞台,一个给孩子提供学习做人学习生活的舞台,同时也是一个给孩子提供交流互助共缔友好的舞台,孩子一天中在学校和同学相处的时间最多。学生的性格行为就在成长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因此应该培养他们如何与人进行人格的交流,如何宽容与尊重别人,如何与人和谐快乐相处。

在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人际关系。一个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个性上的差异,在待人接物上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他们很容易由于趣味相投而形成一个个小群体,对班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不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磨擦,破坏彼此间的关系。对待差生,则应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疏远他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给他一个悬崖勒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跟着班集体一同进步,共同搞好班集体。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得益。

此外,学校还要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篇3:促转型 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是个很多人谈得很多的话题。不少人错误地认为, “以人为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于是就出现了家长为了子女考名校, 租房陪读, 在生活上对学生大包大揽;学校为了多招人, 越俎代庖, 在教育教学上对学生大包大揽等一系列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我认为在不同的场景下,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不同的, 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指教师和学生, 这里的“以人为本”完整的叙述应该是“以师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本”。由于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故而才有“因材施教”之说。不难理解, 强迫一位爱好艺术的学生去报考体育专业, 强迫一位低能儿去报考重点名牌大学, 去搞科学研究等等都不是“以人为本”的做法。由此可见, “以人为本”实际上是将“尊重客观规律”用于“人”的具体体现。

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对学校教育的各项内容逐项分析后, 我们不难发现, 在学校教育中, 对所有学生最具共性的只有德育, 因此学校教育坚持“德育为首”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成才之基础, 是立世之根本, 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早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纵观古今中外, 数风流人物, 大多德高望重。现代中国无论是考察干部还是企事业单位考察聘用员工的标准都是“德、能、勤、绩”, 并以德为首。政界、学界如此, 商界亦如此,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批商业精英之所以成功, 在于他们弘扬了一种值得称道的商业精神———诚信。如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徽墨名家胡开文在经商活动中历来信奉“财自道生, 利缘义取”的道理。北京“同仁堂”三百多年来, 尊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 用“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加以自律。晋商王文显认为:“善贾者, 处财货之场, 而修高明之行。”综上所述, 无论是贯彻“以人为本”, 还是落实学校教育的本能, 学校教育都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司马光说:“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他强调思想道德是统帅, 而学问、才干是思想道德借以发挥作用的载体。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不断加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品德, 这既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特点与精华, 也是当代教育的需要和内涵, 更是德育与其他事物、其他社会现象包括体育、智育、美育等教育现象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社会规范的进程中, 逐渐将社会规范及价值准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是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如果说“以人为本”从人的主体性切入,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那么, 以道德为首则抓住了制约人发展的主要方面, 关注人的道德养成。“以人为本”与以道德为首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德育在学校工作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我们要高度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成立以校长挂帅, 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一体的德育管理体系, 培养一支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德育工作队伍, 突出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保证德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并得到全面落实, 德育领导小组要制订学校德育工作的长期规划和阶段性计划。要以学习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 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和校团支部、少先队组成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 形成德育工作的主线。学校要明确要求全体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落到实处, 各个学科的教研计划、课外活动计划都要把德育渗透其中。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9.

篇4:黄仙枝:万事人为本

五四路环球广场大厦前的公路两旁,一排排高大的芒果树为似火7月的福州带来些许凉意。全国地产百强企业、福建龙头房企正荣集团的总部就在这座大厦的20层,随处可见的企业标志、企业文化标语占据了办公区最显眼的位置。负责集团资金和人事管理、经常与钱和人打交道的正荣集团董事、副总裁黄仙枝面对《环球慈善》杂志记者的采访,却发出做公益花钱比做企业挣钱更难的感慨。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与相关机构共建培田客家社区大学,为平民敞开教育的大门;捐资福建的山区小学;与江西省红十字会联合发起“正荣助学传递幸福”助学行动,让受助者成为助人者;举办幸福剧场,让SOS村的孩子也能同样感受艺术的魅力;设计正荣公益LOGO,让公益区别于商业,以此促使正荣公益的纯粹性……近年来,正荣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出手,立足公益链顶端,将爱层层传递。业界将这样的探索总结为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扶助草根公益,正是正荣的公益新思路之一。

“与大型公益组织相比,草根公益组织更具灵活性,并能更多地关注到细节上。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发动大家的力量才能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给他们提供行政经费,让从事公益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帮他们留住人才,这比直接资助单个的个体更重要。”黄仙枝的这番话更像是对正荣集团支持草根公益组织的解读。

在福州一些偏僻的山村,如果你提起“简单助学”,孩子的脸上会泛起微笑,因为他们经常收到“简单助学”的叔叔阿姨们送来的助学金、图书和各种营养品。该组织成员多为福州白领,常常周末自驾到福州周边的山区或走访或捐助或开展其他公益活动,所有费用都采取AA制。时间一长成员的负担就会加重,经费就会出现紧缺,再加上由于工作、家庭、生存等种种因素,使得志愿者们很难专职化和专业化。

没有官方背景、没有注册身份、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没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只有一群凭借着爱心与强烈社会责任感聚集在一起的志愿者,已经成为“草根”公益组织的通用标签。与许多大型公益组织相比,这样的草根公益组织在运营上时常捉襟见肘,自然也无法留住专业的高端人才。多重压力之下,来自民间的草根公益组织正面临着不断萎缩的尴尬局面。

一向重视人才的正荣集团,2011年与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建教育公益组织平台。而“简单助学”就是这个教育公益组织平台的首批受益者之一。正荣集团希望通过行政经费支持、经验分享等形式,切实帮助草根公益组织缓解行政经费不足、人员不稳定等燃眉之急,同时促进各公益机构的自身建设和能力提升,帮助草根组织健康良性发展,从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谈到目前一系列有关慈善的热门话题,以及国内慈善现状与国际慈善事业发展的差距,

“现在很多人认为只有富人才能做慈善,这与国外普遍的平民慈善价值观不同,这如同我们现在的经济主要是靠投资来拉动而非消费来拉动的一样。”黄仙枝表示,“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正荣伴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在从事公益上也是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但可以肯定的是,饮水思源是企业必须懂的智慧。”

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对外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对内积极打造“幸福企业”。去年,企业掌门人欧宗荣总裁创新性地提出“幸福企业”管理模式,致力于将正荣打造成员工的幸福之家。

“正荣在人才管理及储备上还是蛮有特色的,我们不是人管人的模式,而是充分尊重每个员工自身的意愿,挖掘员工自身主动性。我们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我们福利待遇比国有企业的还好。”协管人事的黄仙枝,在谈到正荣集团四年蝉联“中国最佳雇主企业”的荣誉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在企业里边,我觉得人是第一资本,钱是第二资本。企业有人,就不愁有钱,毕竟钱是人创造出来的。我们欧总裁常说,人才是最大的财富。”黄仙枝解释很多企业一般都愿意聘用一些成熟的、有经验的人才,正荣却在培养人才上不惜花血本的原因。

小到特意为员工准备的福利点心,大到臻于完善的保障制度、员工成长通道与家属关怀计划,都让每一位员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核心。

“不是说你企业待遇的高低,而是你有没有给员工一个可发展的平台。”黄仙枝表示,这是花钱与花心思的区别。

“正荣的人才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很多房地产公司都想挖我们的人,我们这里有的基层员工到别的公司马上就做到总监。民营企业人员流动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正荣却有很多五年、十年的老员工。”

正荣非常注重人才的储备,每年都去很多高校招聘大学毕业生,今年还组织“雏鹰·夏令营”活动,从在校大学生里面寻找好苗子。相较于一般名企抬高的名校门槛,正荣引进人才更看重综合素质,也着重挖掘员工的上升潜力。“对于其他企业,岗位缺人就去外面招人,正荣不是这样,我们一直在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对于当下年轻人的浮躁,黄仙枝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直言,现在有些年轻人缺乏脚踏实地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逞个人英雄主义。一年就跳一个槽,这样的人往往发展不了。你哪怕不如人家,一步一步来做。基础打好可能后面就有成就,只有脚踏实地最终才能胜利。正荣从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鼓励团队协作。

做人要有健康的心态

黄仙枝家里有五个兄妹,“将来你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都要靠你自己。”这句拉家常式的唠叨之前一直是父母教育黄仙枝和他弟妹们的口头语。说起这句话的作用,黄仙枝表示,艰苦的历程对他一辈子来讲是一笔最大的财富。他坦言,如今兄妹五人过得都还不错,算是都穿上了皮鞋。

和很多年轻父母一样,黄仙枝的手机屏幕也被女儿的照片所占据。如今,社会上有些不好的风气都影响到了孩子,有些人炫富、更有些孩子在一起“拼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黄仙枝虽然不会像父母那样把“穿草鞋还是穿皮鞋”作为励志名言,但是始终坚持把拼搏奋斗的意识灌输给孩子。

“我家里有车,但也不是天天接送他上学,我经常让他自己坐公交车去上学。”他坦言无法让儿女这一代人去吃苦,但是苦的味道还是要经常尝一尝,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可以培养他的毅力、心态。

对于现行的教育方式,尤其是考试排名。黄仙枝认为,这种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没什么必要。“我觉得一个人首先要心理健康,这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身体健康,然后才是能做多大事情。心理都不健康,不会有什么成就。这也是正荣秉持的人才观,心态和品德是考核重要的一块。”

“接下来,我们正荣的几个高管也将个人资助一些学生,积极地做慈善。这些也是给我们各自的孩子做榜样。对小孩子你不需要教他怎么做,他看在眼里,就会记在心里。”黄仙枝说,“我一直有个想法,将来只要留给小孩子一套房子、一些钱作为基本保障,剩下的钱都拿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不管一个人有多少钱,都只是财富的暂时管理者。”

工作繁忙的黄仙枝始终保持着每两周就回老家看父母的习惯。回去和父母一起吃顿家常饭,一起聊聊天,或许就是这么简单,但却能给老人带来很强烈的幸福感。

“我有一次跟我的父亲开玩笑说,你这一辈子赚的钱,也许没有我一年赚的多,但是你最大的财富就是培养了我们这些孩子。”

上一篇:嫁给水的蜻蜓散文下一篇: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三明渔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