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024-04-25

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共11篇)

篇1: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键入文字]

城镇化是城乡居民间关系和他们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持续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等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为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强调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其核心思想为,变“土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要提升城镇化的社会治理水平,拓宽城镇化的社会治理路径。

做好城镇化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工作,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战略谋划、蓝图引领、统筹长远、分步实施,切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盲目、无序乱为。人口城镇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才能推动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好的规划能给城镇发展带来巨大效益。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城镇化战略规划能够降低城镇化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防止产业结构雷同,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具体方案不明确、城镇化战略规划不完善、城镇化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等问题,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在城镇化规划过程中,要对城镇土地开发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等进行长远规划,并将其与阶段性规划相结合;同时,在建设上要坚持量力而行,分步推进,循序渐进,确保城镇化在科学有序的轨道上运行。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让更多的居民定居城镇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体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目标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两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要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在今后一个时期,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部署中,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过得体面、有尊严,有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真正实现人口城镇化。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的管理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城镇为主要载体和人口聚集地的现代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带有高度不确定性特征的风险社会。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注意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的管理创新,必须努力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的转变,必须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坚持规范履职、文明执法,善于运用法律思维、法律手段解决城市管理难题顽症,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促进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因此,在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既要关注城镇规模的扩大,更要在此进程中保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人口城镇化是一个紧密型结构的社会载体,显其张力的是城市经济活力、文化内涵、社会文明和谐等等。与此同时,城镇化还是社会结构调整与进步的过程,是人们不断追求生活方式向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人们追求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实质上是对城镇化发展的统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关系问题。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篇2: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促进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均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合理布局指明了方向。

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是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平台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城镇常住人口已有7.3亿。过去30多年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从地理空间看,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一头沉”的不平衡状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相对滞后,城市发育明显不足。从城镇化率上看,东部地区已经超过60%,而中部尚不足50%、西部只有45%左右,中西部平均比东部地区低14~17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中西部地区发展整体加速,连续几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然而从总体上看,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是任重道远。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城镇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形成后又会加速这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发展新的城市群和中小城市、小城镇,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由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梯次推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提升中西部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平台。《报告》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二、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总的方向是通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现在,中西部不少地区城市发展有一定基础,有的已形成了城市群,但总体而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城市群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中小城市潜力难以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有限。应当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硬件”、“软件”上增强这些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纳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铸造新的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是那些区位优势明显、有较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地方,如哈长地区、江淮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山西中部地区、滇中地区、黔中地区、呼包鄂榆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天山北坡地区、宁夏沿黄地区、藏中南地区等,要在这些地方培育发展若干个城市相对密集的城市群。

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有利于农民就近转变成市民,是改善我国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它不但可以降低人口转移成本、优化生产力布局,还可以减轻大城市压力、缓解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聚集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人口和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同时结合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建设一批边境口岸城镇。

三、推进中西部发展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关键

中西部地区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往往是因为交通闭塞、水利失修、信息不灵,被欠缺的基础设施扼住了咽喉。基础设施欠账一旦弥补上,就能打破束缚发展的枷锁,拉近这些地区与东部沿海乃至整个世界的距离,发挥出资源优势,激发出要素活力,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也将获得勃勃生机。

以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为例,由于前两年启动了淠河综合治理工程,流经市区的这条河流从垃圾污水横流的臭水沟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风景区,不但改变了市容市貌,也提升了当地发展环境。加上合九、宁西、沪汉蓉、阜六4条铁路相继开通、6条高速公路已建在建,多年落后封闭的六安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最近几年,六安市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速,工业增加值3年实现翻番,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6%提升到2013年的40%以上。这块土地的发展轨迹再次证明,中西部地区抓住重大项目、走基础设施先行的路子,就有可能不断创造出腾飞超越的新亮点。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多向中西部倾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多年来,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达4万多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累计投入达8900亿元。2013年中央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其投资额占全国铁路建设投资总额的70%以上。下一步,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会摆到突出位置,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输油气管线、输电通道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发挥对城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产业是城镇化的“火车头”,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要承接好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

产业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没有充分产业支撑的城市,犹如缺乏水和营养的小苗,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即使有暂时繁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尤其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呈加快向外转移之势,这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升的重大机遇,不可错失。利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转移的目的地既可能是中西部地区,也可能是东南亚一些国家。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利用好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带来的机遇,创造条件、筑巢引凤,努力促成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承接转移中发挥本地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经济。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产业的兴盛,才能催生充足的人财物集聚,为当地群众带来就近就业、创业机会,开辟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新通道,为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固本培元。

篇3: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正在成为召开中的全国两会焦点。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 如果顺利, 上半年就有可能出台。

时间相较于之前“两会之后出台”的预期有所延后, 权威人士分析认为, 规划将为2011到2020年中国这一发展关键期的城镇化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因此各个环节都非常慎重, 在制定过程中, 国家发改委牵头十余部委奔赴各省区市进行了多轮调研。

同时, 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城镇化发展政策意见, 需要协调多部门意见, 目前来看, 还需要进一步协调, 权威人士透露。

十八大报告对我国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人士指出, 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解决半城镇化问题,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作为牵头部门的牵头人, 国家发改委分管规划工作的副主任徐宪平表示, 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思路正遵循于此, “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

针对“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大兴土木, 把城镇化等同于上项目, 依然走城市规模扩张老路”做法, 中央层面的政策制定更加明确, “城镇化的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 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 不能人为造城”, 权威人士指出。

1 户籍管理改革突破

尽管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仍在制定之中, 但地方的城镇化工作已经在积极推进中。据悉, 全国省市一级大多成立了由多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推进城镇化协调小组。

相关部委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目前, 公安部正着手多项工作,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其中包括, 推动中等城市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 有序放开落户限制;小城市和小城镇放开落户限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 合理控制规模。逐步实施居住证制度。

一直以来, 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滞后, 严重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突出的表现是, 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为51.3%, 但其中包括了规模达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及随迁人口。这部分人口并未真正融入城镇,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我国按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 远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48.5%的水平。

因此, 下一步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徐宪平认为, 同时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逐步解决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落户城镇问题,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进行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制度改革, 弱化直至消解城市户口的附加利益, 正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所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 但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2 城市群引领空间布局

“未来我国国土开发空间基本格局不会改变”, 现代化建设速度不会放慢, 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也不可能降低, 工业农业争地、城镇农村争地、生活生产生态争地不断加剧。“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局面将更加凸显”,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指出。

因此, 如何合理安排城镇人口的空间分布成为下一步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大问题。

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宜居土地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9%,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 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只能走资源集约节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从国际经验来看, 大城市主导的城市群方兴未艾, 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聚, 这是一个新趋势”, 徐宪平表示。这也是制定中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的主体思路之一, 以城市群带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通过城镇建设用地与人口挂钩, 优化布局和形态, 合理安排人口空间分布。完善城市规模结构, 合理控制超大特大城市, 继续发展大城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卫星城、有专业特色的城镇。

着力推进形成城市群是此次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突出“特点”。具体来看, 就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 以大城市为依托, 以中小城市为重点, 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优化提升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特大城市群, 逐步形成长江中游、成渝、中原等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新城市群, 形成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增强对内对外辐射能力。

其中的重点, 徐宪平表示, 在于全面提升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 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壮大新的城市群。

另一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真怀表示, 我国现有建制镇 (含县城所在地城关镇) 接近2万个, 人口多, 地域大, 是国家政权的神经末梢。从国情出发, 城镇化不能忽视这些“神经末梢”的作用与影响。这些镇综合实力增强了, 就可以成为城乡和工农连接的纽带, 成为农村社会公共品的提供基地和服务载体, 直接体现小康社会的总体水平。

不容回避的是,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正在面临困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匮乏。目前我国还有20%的小城镇无集中供水, 86%的小城镇无污水处理设施, 小城镇的人均市政公用设施投入仅为城市的20%, 加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相对不足, 导致了小城镇缺乏吸引力。

3 改革创新须臾不可离

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 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但是, 权威人士强调, 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 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

过去30年依靠农村廉价的劳动力、粗放利用土地资源的发展模式、城乡间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下的低成本城镇化已经难以持续, 必须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依托, “四化”协调互动, 通过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城融合,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张占斌认为, 在这个过程中, 应注重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追求可持续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 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下一步, 张占斌认为, 要深化企业、财税、金融、户籍、土地管理制度、价格等方面的改革, 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持久动力, 最终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篇4: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侯淅珉指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其实是一个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建设三者相互促进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建设的动力是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原因是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资本来源是产业发展,失去了产业发展这个产生真金白银价值的生发点的支撑,就不可能有产业从业人员的出现和增长,也不可能有为产业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也就绝不可能有城市建设的发展。

侯淅珉认为,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因为旧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三者不协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化率远远高于城镇化率;二是城市过度扩张导致了人的城镇化严重滞后。

侯淅珉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快政府发展观念的转变。有人觉得农民进城成本太大,无形中增大了城市资源配置和发展的压力,其实不然。城市外来人口是纯粹的劳动人口,是来创造财富的,同时,农村进城人员的消费行为刺激了当地税收的增长,间接地增加了地方政府收入,抵消了政府基础设施投入的成本。与其说是农村进城人员进城增大了城市发展的压力,不如说,这是将农村人口发展的红利搬到了城市,使城市享受到了人口红利的好处。

篇5: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诸城市依托农村社区平台,围绕“人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平台,统筹整合资源要素,优化城镇发展布局,着力构建基础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拉起了以1个中心城区龙头带动,3个城市副中心协调推动,10个重点镇、30个生态小区全面支撑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走出一条“诸城路径”。

一、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引导农民聚合居住

农民进城,农民市民化,是当前城镇化工作的核心和难点。诸城市将聚合居住区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立足以人为核心的和谐社区建设理念,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新型农村生活共同体,有效改善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诸城市合理布局社区聚合居住区、养殖区和大型农机具存放点,科学设计户型,提升聚合居住区建设水平,增强吸纳功能。

规范工作程序。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工作首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具体操作过程中,坚持做到“六公开”、“五通过”、“四要件”、“三申请”。“六公开”:公开规划布局、安置户型、评估折价、拆迁补助、施工和监理单位招投标、回迁安置;“五通过”:建设方案必须举行听证、论证,分别由镇街党委政府联席会、社区党委会、全体党员会、居民代表会、全体居民会通过;“四要件”:每户一封明白信,签订搬迁同意协议,签订评估后的正式搬迁合同,签订安置入住后义务权利承诺书;“三申请”:社区向镇街农居整治办提出申请,镇街农居整治办向市农居整治办提出申请,市农居整治办向市农居整治领导小组提出申请,促进聚合居住工作稳妥有序进行。

引导农民聚合居住。创新四种建设模式,加快聚合居住步伐。“增减挂钩”模式: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中心村规划建设聚合居住区,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推动周边村庄农民向“中心村”聚集。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模式:结合旧城改造,广泛吸引社会资源介入,对城中村、城边村进行整体拆迁、整合改造,变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变农民为市民。镇街驻地建设提升模式:坚持镇域化带动,修订完善镇域规划,高起点规划设计聚合居住区,吸引周边居民入住,加快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依托工业园区、大企业,规划建设聚合居住区,引导居民到园区、企业周边集中居住,使更多的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

完善配套设施。按照现代化城镇的标准,配套完善聚合居住区基础设施,以推进城乡供水、供气、供热、环卫一体化为突破口,实行与主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目前,聚合居住区全部达到“五化”“八通”标准。

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平台,管理实现“全覆盖”

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根本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诸城市将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室,把政府公共服务送到农民身边,让广大农民近距离享受到与城市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有效整合了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确保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加强综合服务。在社区综合服务厅设立社区志愿服务联络站,党务事务及群团组织服务,为社区群众直接办理或代理劳动保障、环境卫生、农业技术、社会保障救助等方面服务事项。建立健全社区综合服务厅与市、镇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联网运行机制,对三级为民服务厅实行分层、分类、分级管理,引导社区群众就近就地办理服务事项,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政府管”。

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在每个社区建设一处标准化的农村社区卫生室,建立涵盖所有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在所有农村社区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设立新农合报销点,实行即时报销,农村社区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到50%,新农合报销的重大疾病病种增加到57种,封顶线提高到30万元。

提升社区就业保障水平。社区服务窗口与市人力资源市场、镇街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实现网络连接,实现农民求职与企业招工的有效对接,使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了解到企业招工信息;依托社区日用品超市设立慈善超市,困难群众可直接持卡到超市选取自己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统筹推进社区教育。在每个农村社区建设1所标准化幼儿园,同时调整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努力实现就近就学。在每个社区成立社区教学站,面向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进行专业培训。

完善群众工作网络。在每个社区建立群众工作站,形成市、镇街、社区、居民小组四级群众工作网络体系,组织全市1.4万干部职工与全市31万城乡居户结对,每季度至少一次上门联系服务,及时掌握群众需求诉求。

三、发展社区特色经济,推动农民家门口就业

诸城市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规划建设社区特色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承接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培育壮大社区经济,引导原来局限于一村范围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社区内周边村辐射延伸,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修订完善社区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型、商贸服务业型、现代农业型、文化旅游型等特色产业社区。全市已培育起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社区112个,占农村社区总数的53.8%。

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统筹整合社区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规划建设社区特色产业园区,承接市镇产业延伸和转移。目前,全市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229家,15万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48%,土地流转面积35.7万亩,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统筹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土地流转,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生产基地,广泛推行“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社区居民”、“社区+合作社+社员”等经营模式,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2012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92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9个,高效农业面积达到74万亩。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在撤行政村建社区的基础上,把原行政村的集体资产转换为成立经济联合社, 在不改变原行政村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受益权的前提下,由经济联合社对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联合社内选举设立社管会和社监会,原来的村民成为“社员”。推进社区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

四、创新社区管理,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在社区管理上,诸城市积极构建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加快农民聚集融合步伐,改进了传统农村生活方式,提高了综合管理效能,推动了全市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

增强镇街管理服务功能。将108项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镇街,增强了镇街、社区管理服务功能;调整市镇财政分配体制,市镇财政每年投入5100多万元逐月发放农村社区干部岗位补贴报酬,投入730万元作为社区工作运转经费。将城镇建设、社区化发展列入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制定出台鼓励科学发展暂行办法,从税费、土地、信贷等方面,加大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充分调动镇街加快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施行网格化管理。以社区为单元确立管理网格,每个自然村、驻区单位作为二级网格,各设1名网格长,30户左右为一格,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工作沉到社区、纳入网格,实现了基层社会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目前,全市共划分235个社区单元网格,设立了1738个网、8736个格,建立起10468人的信息联络员队伍。

强化党支部带动作用。组织社区服务型党支部与城市社区、企业、市直部门单位跨区域建立城乡联建党组织244个,引导20多个城市社区、100多家企业将生产链条延伸到农村社区,实现组织联建、经济联合、以城带乡。社区党委(总支)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200多个,组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经济合作组织480多个,按“有偿、微利”原则,为农民及企业提供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等服务,年实现服务创收980多万元。

篇6:“以人为核心”推进山区城乡统筹

——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市长王菲

《 农民日报 》(2014年03月10日02 版)

本报记者 张艳玲

“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市长王菲向记者表示,这也为广元市一直以来坚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探索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之路坚定了信念。

广元地处川陕甘结合部,是集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四区合一”的特殊地区。除此之外,广元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

“中小城市带大农村的格局决定了广元市统筹城乡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以全域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为原则。”王菲表示,广元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产城一体、园城一体、产村一体”为着力重点,以新型工业园、现代农业园、文化旅游园和城乡新型社区“三园一区”建设为载体的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思路。

2013年底,广元市全面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取消户口迁移逐级审批制度,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广元市还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等确权颁证工作。积极培育农村产权市场,促进农村产权流转,2013年全市流转耕地144.47万亩、林地189万亩。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是以人为核心的改革过程,必须不断创新完善新型城镇化工作体制机制。”王菲表示,2014年,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广元将进一步落实就业、养老保险、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加强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积极引导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推进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完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

篇7: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城镇人口达到7.3亿, 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3.7%。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民进城后不能融入城市, 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 “玻璃门”现象较为普遍;二是有些城市盲目拉大城市框架, 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 造成失地农民数量大增;三是城市承载能力减弱, 水、能源、环境等问题凸显;四是各级政府财政负担过重, 对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五是个别城市社会治理体制和水平滞后, 不利于进城农民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 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 真正现实人的城镇化。事实上,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可概括为四个字:农民进城。如何把农民真正转化为城市居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一、解决户籍问题,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就是“人的城镇化”。当前, 很多农民不愿意进城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民不愿意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 不愿意放弃土地的更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化格局, 不能解决农民的户籍问题, 城市户籍制度对农民的不接纳, 将大部分进城农民阻挡在城市大门之外。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严重影响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进城农民的发展积极性, 使进城农民永远都不可能分享到城市的公共资源服务。要把进城变农民真正变成城市市民, 最根本的就是要彻底解决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 对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户籍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 打破城乡之间不能任意流动的户籍制度。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拆除城乡壁垒, 给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 保证进城农民能够加入城市入籍, 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加快立法进程, 解决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问题, 建立适当的法律保障制度, 让农民可以带着土地或者卖地进城, 进城后享受与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这些制度和体制上的障碍逐步消除, 才会使进城农民不觉得自己是黑户, 有真正的融入城市的感觉。

二、加快社会保障改革, 促进养老医疗等社会化

农民进城最重要的是给农民和市民同样的国民待遇。按国民待遇原则, 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城市化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逐步完善符合新型城镇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城市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薄弱, 农民实际上是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 缺乏社会公平。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的农民最害怕的就是老无所养, 病无所医, 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未来我们必须要探索的一条新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要采取“低门槛进人、低标准享受”的原则, 让进城农民通过参加保险, 逐步建立起与城市市民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费用要采取以个人缴费为主、政府和集体支持为辅的办法, 要通过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劳动技能培训和医疗服务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后顾之忧, 才能真正使进城农民能够成为城市市民。

三、加大教育力度, 扩大就业范围

农民融入城市, 得到市民认同, 必须将很大的气力放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上面。政府和社会等应担负起这个责任, 加大对进城农民的教育, 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还要通过各类劳动技能培训, 提高进城农民的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 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对于进城农民, 我们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清除信息障碍, 使失去土地的进城农民能够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就业机会。农民进城最重要的前提是农民就业的市场化、非农化和充分化, 通过就业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来源, 不能让农民失去土地又没有职业, 更不能让进城农民以有限的土地补偿金度日, 坐吃山空, 失去生存的经济基础。为了保证农民充分就业, 还要有相应的产业配套, 各地要把发展特色经济与建设特色城镇、把农业产业化和成熟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培育支柱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各城镇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 这些适合农民就业的产业能够真正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 能够保证进城农民尽量能在家门口就业。

四、结语

农民自古生活在广阔的农村, 在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上与城市市民存在着很大差距, 农民进城后, 要不断改变这些差异, 求同存异, 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当农民的生存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才更有意义的。

摘要:笔者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解决户籍问题,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社会保障改革, 促进养老医疗等社会化;加大教育力度, 扩大就业范围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农民进城

参考文献

篇8:以人为核心推城镇化发展

五方面打牢基础

——坚持规划引领,城镇布局更加合理。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前瞻性和互动性,高标准修编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目前,已完成官盛新区50平方公里的概规和15平方公里的控规编制,基本形成10平方公里的道路骨架网络;启动了16个小城镇总规修编、10个重点小城镇的控规编制,恒升、花桥等5个小城镇的总规和控规修编已完成。

——树立精品意识,城镇开发特色彰显。按照“市政设施成景观、片区开发建精品、城镇建设显特色”思路,实施组团推进、成片开发,幅射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精品楼盘开发,启动实施白塔、萃屏等九大片区开发,加快建设龙城名都、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塑造了山水宜居休闲城市的响亮品牌。大力推进重点城镇建设,融合民俗文化,彰显城镇特色,花桥镇、恒升镇被纳入全国重点镇、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官盛镇、龙台镇等8个乡镇被列入全市50个特色集镇。

——配套基础设施,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大力实施乡镇“五个一”工程(即建好一处休闲绿地、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所标准化公厕、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城镇道路总长65公里,道路硬化率达100 %,自来水、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90%;建成片区垃圾压缩中转站3座、污水处理站9座,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7%、92%。

——注重规范管理,城镇形象大幅改观。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努力提升城镇发展形象。注重源头防范,强化综合整治,统筹国土、住建、乡镇(街道)等力量,充实执法队伍,加强日常违建巡查,有效控制违法用地和违章搭建行为的发生;建立和完善业主、施工单位、工程监理、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五位一体”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加大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完善城乡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行“村收、镇运、区处理”的“三级处理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

——深化统筹发展,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建设的着力点,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快城镇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解决群众“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目前,全区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7所,实现全域覆盖;建成乡镇公办幼儿园13所,城镇中小学51所,乡镇卫生院27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分别达5.95万人、18.5万人,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四个“不”暴露问题

——规划前瞻思考不深。部分小城镇开发建设前期调研不够深入、论证不够充分,没有根据当地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及城镇体系等因素选择发展方向,城镇建设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体现不够,存在千篇一律、品位不高等问题。

——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大多数城镇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绿化等设施相当薄弱,服务功能不全;文教、卫生、公共福利等社会事业发展迟缓,当前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需求,直接影响了城镇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

——产业经济水平不高。城镇规模相对过小,产业带动作用不强,全区绝大部分城镇都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结构层次低,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城镇发展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要素集聚能力不强,无法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主要向城区聚集,小城镇人口集聚速度明显滞后。

——建设要素保障不力。由于乡镇财政基本属于“吃饭财政”,区级财力不强,投入城镇建设的资金有限,社会集资和个人投资,主要用于开发房地产、自建门店和住宅,公共设施投入少,导致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十分紧张,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制约了城镇化进程。

四路径迈向目标

——全域统筹规划,构筑产城融合新高地。一是多规合一促发展。牢固树立“全域规划、统筹规划”理念,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联动发展”思路,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注重工业布局和城镇发展统一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及生态环保规划多规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功能协调优布局。注重规划的长远性、特色性和整体性,把城市规划与小城镇、新农村有机结合,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城镇化发展的档次和水平。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官盛新区为龙头,恒升、花桥、龙台等10个重点小城镇,100个新型农村集中区的“一城一区十镇百村”的新型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协调有序发展。三是规划控制铸精品。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加强规划实施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追究,坚决做到“四不准”,即不符合规划的坚决不准建设,未经批准的坚决不准建设,没有办证的坚决不准建设,不符合总体风格的坚决不准建设,严格做到“规划一张图,管理一部法,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确保城镇建设高品质。

——坚持以产兴城,做强城乡发展新支撑。一是配套基础建设,助推扩城托产。围绕构建川东综合交通枢纽,推进“一环一航一站、三铁三高速、三桥、五横三纵”交通骨干路网建设;围绕提高城市设施水平,大力推进城市水、电、气、通讯、能源设施建设;围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重点保证科技、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二是强化工业主导,力促产业兴城。在官盛新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高端休闲、健康疗养等旅游经济,积极培育楼宇工业、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在方坪、广罗一带规划建设临港都市产业园,重点在广罗、化龙片区布局发展新型建材、高新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坚持产村相融,建设美丽乡村。在小城镇规划区内集中建设农民新村,新村建到哪里,产业就跟进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新村就布局在哪里,做到产业中有新村,新村中有产业,产村相融,同步发展,连片推进,使群众不仅住上新房子,还发展产业赚足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建信息平台,共享智慧城市新生活。一是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区、乡两级平台建设;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公安天网系统等专业应用系统建设。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管线普查为契机,利用并整合人口、交通等信息资源,建立涵盖地面、地上、地下的基础数据库,建成综合地理信息平台。三是创新社会管理。通过综合地理信息平台,将城市区域划分成若干单元网格,建立24小时全天候监控、全方位无缝覆盖的现代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外网、社会求助系统等网上服务系统。

——深化配套改革,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一是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农民市民化。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推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农民工失去了工作还可以回乡种田,无后顾之忧。二是改革土地制度,推动土地利用集约化。深化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等确权登记工作,推动土地向种养能手、农民合作社、城市工商资本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流转;改革土地征收制度,把现行的强制性的行政征收行为转变为交易行为,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三是改革行政体制,推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精细化。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继续实行“乡财县管”制度,加大财政资金向乡镇、村的倾斜力度。四是改革保障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适应小城镇发展形势,打破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差别,逐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篇9: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会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徽省及云南红河州、福建晋江市、山东桓台县马桥镇负责人汇报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做法和建议。

李克强对各地的积极探索给予肯定。他说,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载体, 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 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 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 顶住下行压力, 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加动能。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 遵循规律, 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新四化”协同发展, 取得新的突破。

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指出, 我国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国家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中, 确定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试点, 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所有试点都要以改革为统领, 按照中央统筹规划、地方为主、综合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 紧紧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 积极探索, 积累经验, 在实践中形成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遣队”作用。同时, 鼓励未列入试点地区主动有为, 共同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作贡献。

李克强说, 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 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要公布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探索实行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允许地方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要科学规划, 创新保障房投融资机制和土地使用政策, 更多吸引社会资金, 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 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 安居乐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在“十三五”时期重点向中西部倾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 鼓励东部产业园区在中西部开展共建、托管等连锁经营, 以“业”兴“城”, 做大做强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 提升人口承载能力, 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 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篇10: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城镇化建设

基金项目:该文章为2014年度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前期研究成果,批准文号:潍社科学术委发〔2014〕4号。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往的城镇化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直接相关,以土地扩张为主的规模城镇化的特点比较突出。进入发展型新阶段,这种规模城镇化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难以为继。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政策选择。

一、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在城镇化进程中全国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人口城镇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状况,土地的城镇化也快于人口城镇化。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711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57%,2013年城镇人口7311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 73%,这里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为常住人口,其中包含了2.34亿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如果去掉城镇化率中的“虚高”部分,2013年的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远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48.5%的水平。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土资源部的重视。

(二)人口城镇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工业化速度。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质量不高,“半城镇化”问题突出。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合理比值为1.4 ~2.5 ,2010 年我国为1.06,即使这三年来有所增长,但仍尚未进入合理区间。2012年城镇化率为52.57%,工业化率为45.3%,两者比率为1.16。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2年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是53%,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之基本持平,但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是包括2亿多农民工的常住人口,而且,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相比,我国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如果以城镇化率与非农就业人口比重比较,2012年农业与非农就业比重分别占33.%和66.4,农业与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0.1和89.9城镇化率远低于非农产业就业水平,也滞后于产业转换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用土地转化为非农用地、乡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大量失地农民却无法完成真正的身份转变,无法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对应福利待遇。

(三)“半城镇化”状态容易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城镇建设征用集体农用地,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虽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失地农民能够获得高额的征地补偿,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近几年,我国每年征地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其中耕地在300万亩左右。由于征地补偿标准较低,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在一些地方难以达到“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加之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失地农民普遍面临就业难题。大量失地农民形成一个既不同于农民,也不同于市民的过渡性群体,徘徊在城市边缘。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在城市就业困难,收入不稳定,享受不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也无法再回到农村,容易陷入贫困的境地,成为事实上的弱势群体。

(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艰辛,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这些被城镇化的农民工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服务不足;二是医疗服务不足;三是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比例低;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不足,多数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五是住房保障程度低;六是在城镇落户难。;在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基于收入、待遇差异等因素,形成了城镇中新的二元结构。

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分析

(一)赋予农村土地物权,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合理的土地制度,则能够在城镇化过程中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城镇化的成本,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明确土地产权是保证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是由于土地产权不明晰所造成的,因此,当前我们必须加快土地确权工作,通过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在土地上的各项权益,让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这是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加快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体现城镇化过程中“人”的核心地位,还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扩大农民工社保覆盖率。消除灵活就业农民工在流入地参与城镇社会保险的障碍。允许农民工在流入地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城镇社会医疗保险,政府应尽快对各项保障制度的衔接和转换运行统筹规划;努力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尽快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 展免费就业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统筹城乡的职业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镇域经济,为新型城镇化夯实基础。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以及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搞好镇域产业规划,突出抓好服务业园区、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不同乡镇要立足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凭借历史传统和本地资源,走“一镇一品”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资源开发、传统手工艺等镇域工业,加快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

(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具体而言,特大城市、大城市应从实际出发,创新方法,鼓励具有稳定收入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业转移人口优先落户,合理控制规模;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则要积极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强吸纳能力,放宽户籍限制,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和定居的门槛。逐步实施居住证制度。进行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制度改革,弱化直至消解城市户口的附加利益,正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所在。

篇11: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且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②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③这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重复欧美城镇化的老路,也不走拉美城镇化的邪路,不是城市功能在郊区的线性延伸,简单走“新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也不是强农惠农政策简单递加,而是适应中国国情要求,结合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和时代特征,城乡生产要素在市场条件下的统筹配置,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根本制度性鸿沟基础上的重新调整,既是郊区农村发展的机遇,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改变以城市建设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路子,树立“以人为本”,以乡村发展和功能、管理、产业完善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1.1 农民的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

中国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地的城镇化速度要远远大于人的城镇化速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2.57%。④然而,这只是基于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国城镇化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非常低,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⑤ 也就是说大批的农民工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但是却没有享受到市民待遇,城镇化的发展成果远远没有惠及到广大农民。造成了城乡之间、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

只有实现农民的市民化,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才能更好的释放内需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

1.2 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所谓城乡二元结构,就是制度上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身份上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群体,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向城镇和城镇居民倾斜,农村得到的公共资源和农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滞后于城镇和城镇居民,农民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典型标志,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赶超型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产生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城乡二元结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户籍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是户籍制度背后所隐藏的不同福利。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后,虽然不再从事农业劳动,但是他们依然是农民身份,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和融入城市,无法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

1.2.2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双轨制。国家财政对于道路、学校、医院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向城市倾斜,导致了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长期落后。农村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明显低于城镇。

1.2.3 城乡土地要素市场配置的二元化。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可以直接进入土地交易市场。而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需要先征为国有以后才能进入市场。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对于农民的补偿不是按照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补偿而是按照土地的原有用途补偿,这导致了对农民的补偿偏低,失地农民长远生活没有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城市与乡村是人类两个不同的社会活动区域,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同样,工业和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支撑和促进。只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有效的保护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1.3 改变传统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传统的集体所有制产权边界模糊,所有者主体缺位,造成长期来农村土地流失严重,土地经营效益不高,农民受益甚少,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差距加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工进城,耕地闲置,造成极大的浪费。与此同时,农民在城镇化转移过程中不能合理分享集体资产的收益或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处置,形成难以割断农村的财产“脐带”,农民市民化面临着出口的拉力。

打破传统的集体经济体制,明晰产权,让老百姓带着资产进城,才能打消农民的顾虑,才能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1.4 推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大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堵、大气污染、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以北京地区为例,处于第二位及以下规模位序的城镇规模偏小,中心城区规模过大。近年来,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呈现快速膨胀趋势,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总数为2069.3万人,⑥突破2000万大关。城市资源承载和运行保障压力不断加大,对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造成交通拥堵、房价昂贵、空气污染、水资源瓶颈等。

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处于弱势,农民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突出。因此,必须解决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户籍壁垒、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等若干问题。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大城市病等问题凸显,城市居民饱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之苦,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做到统筹兼顾,让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2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 人的城镇化落后于土地的城镇化。正如前文所述,按照常住人口进行城镇化率的计算,中国的城镇化率超过百分之五十,但是如果按照户籍人口计算,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不到百分之三十。这说明庞大的农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享受到市民的待遇,依然处于人在城市、根在农村的状态。土地的城镇化速度远远大于人口的城镇化速度。

以北京市为例,自1978年以来,北京市乡村人口总数由392.5万减少到2010年的258.2万人,减少了134万人。而全市城镇人口则由479万人增加到1783.7万人,增加了1304万人。郊区乡村人口减少数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数的10%左右。这一现象表明,北京86%的高城镇化率实际上主要由1000多万外埠进京人口提升的。⑦

2.2 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市财政投入过少,导致农村的医疗机构偏少,医疗水平偏低。农村的道路建设、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能源供应、娱乐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方面亟待提高。

农民就业渠道较为单一、城乡收入差距大。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的产业较少,农民只能从事农业或者与此相关的低端产业,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据2013年的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4.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6.6元。⑧从消费支出指标上看,城市居民在食品、衣着、家用设备、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远高于农村居民。

2.3 农民的市民意识亟待提升。农民转化为市民不仅仅是物质形态上的转变,还应该包括观念意识上的转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勤于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符合时代的要求,具备先进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科技文化素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市民”。

长期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习惯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市民观念等方面不能随着城镇化的转变迅速的融入到城市文明之中去。市民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制观念还不强,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精神追求和学习风气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还相差较远。一些农民依靠拆迁补偿款一夜暴富,但是他们小富即安、坐吃山空,有些甚至因此而返贫,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2.4 “大城市病”问题严重。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使城市边界无限膨胀,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能源供给、环境污染、噪音、大气污染、蔬菜粮食供应、公共安全等不同方面都较为突出。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城市发展的质量,使得北京由首都变成“首堵”、“首毒”,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3 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大部署。有助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的指导下,应该坚定的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

3.1 加快农民市民化,实现人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实现新型农民市民化,就是要突出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并全部完成农转居,整体性的成为城市市民,真正融入城市,实现整体区域意义上的农民市民化。按照城镇规划承载能力和“进入主城、适度放宽,进入城镇、全面放开”的原则,推进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争取尽快解决农民一次性整建制转居问题。构建农村居民转居的绿色通道,对附着在现有户籍上的城市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区管理等城乡差别政策进行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差异。

3.2 实现产业发展布局科学化,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转变发展方式和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要求,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充分发挥郊区作为首都发展战略新区的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多元化。以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副产品应急供应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保证农副产品食用安全和供给;以加快重点小城镇产业基地建设和就业基地建设,培育与都市工业和市、区县开发区相配套的产业发展体系,加强产业集聚,扩大城市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以推进沟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郊区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山区农民收入,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

3.3 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主要体现在通过要素和资源的重新整合,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融入城市的同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育农村要素市场,让集体资产经营起来。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农村最大的资产就是农村社区集体资产,需要探索集体资产的有效实现形式,发挥社区功能,通过农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盘活农民的资产、农村的资源,促进产权、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流转,破解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和土地等难题,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中心镇和新社区集中、公共服务向建成区集中。同时,联动建设新型居住社区、新型产业园区、新型商贸服务区,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财富,财富保民生,依托社区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后有住房、有工作、有社会保障,顺利融入城镇。

3.4 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化质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长远规划、逐步建设,综合规划、有序建设,精心规划、科学建设”的原则,统一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规划,实现规划编制和监管全覆盖。科学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确保城乡在空间布局、产业和就业、居住和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有效衔接,城市规划、乡村规划之间相互协调,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部、新城、重点镇和新农型农村社区的城乡规划,形成中心城-新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框架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城市要素向农村配置。

与此同时要坚决放弃“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防止中心城区不断向外过度扩张,加快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发展与治理结构。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城乡结合部的边界要保持相对稳定。

3.5 向绿色城镇化转型,为居民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首先要着力解决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积极发展绿色先进制造业,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发展的监控,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地方政府要改变唯GDP的政绩观,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纳入政绩考核的指标。与此同时,做好预警、监测、风险评估工作,推动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此外,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居民形成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的良好生活方式。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多方联手,共同推进绿色城镇化。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页。

③同上,第24页。

④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415/114415150625.shtml。

⑤http://roll.sohu.com/20131028/n389030165.shtml。

⑥http://www.bj.xinhuanet.com/jzzg/2013-01/20/c_1144323

24.htm。

⑦郭光磊.《北京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战略与政策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8页。

⑧中国统计年鉴2013,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孙雷: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相关文章:

上一篇:军训的体会初中作文下一篇:竞聘地方税务局副局长演讲辞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