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职工述职报告

2024-05-15

炼铁职工述职报告(精选7篇)

篇1:炼铁职工述职报告

炼铁职工述职报告

本人现任一烧车间大班工长。在车间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和本班职工一起埋头苦干,奋发图强,认真总结,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较好的完成了车间的各项任务。民主评议对我来说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次机会,也是激励我以后工作的动力,下面就以下四方面向领导及职工同志做简要陈述,请于评议。

一.思想作风

作为一名工长,能够在职工中树立威信,具有号召和凝聚力,必须要以身做责,率先垂范,作风硬朗,端正自身思想,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在工作中放下姿态,不摆出盛气凌人的面孔,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做好班中的各项工作。我来自烧结基层,在工作中懂得怎么样和职工同志交流,谈心,工作,平时针对不同的岗位性质和职工性情特点,深入现场与职工交心,真诚的关心职工,体贴职工,让每一个职工时时能感觉到组织的关怀,同事间的友情,心情愉快,压力缓解,增加班组凝聚力,提高了职工生命质量。

二.工作业绩

在日常生产实践中,通过相互学习,不断摸索,认真学习钻研烧结技术,带领全体职工狠抓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及时公布班组事务,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他控互控的同时,强调职工自控,把每个职工当作班组的主人,从而真正发挥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职工工作效率。通过全班职工不懈努力,我班在设备,安全,质量,生产任务等方面,都能较好的完成任务,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搞好今后的工作,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再创辉煌。

三.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在生产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充分跳动和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团

结职工,善于听取意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处理问题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拉帮结派,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去做工作。

四.自身素质提高

通过认真自我剖析、民主评议,整改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对党员行为标准模糊化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从而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党员先进性教育给我提供了一次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真正提高的良机。

工作中的问题:

部分职工的安全意识仍然不强,这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部分职工责任心不强,不按时点检,增加设备出事故频率。

下一步工作:

教育职工安全生产的意义,增强安全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教育职工增强责任心,灌输热爱本岗位工作的思想,减少事故。

保证设备点检力度,增加联合工作效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促进生产

稳定。

篇2:炼铁职工述职报告

时光飞逝,伴随着比较紧凑又略显紧张的工作节奏,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了不少成绩,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述职报告了。那么述职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炼铁述职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炼铁述职报告1

本人现任一烧车间大班工长。在车间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和本班职工一起埋头苦干,奋发图强,认真总结,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较好的完成了车间的各项任务。民主评议对我来说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次机会,也是激励我以后工作的动力,下面就以下四方面向领导及职工同志做简要陈述,请于评议。

一、思想作风

作为一名工长,能够在职工中树立威信,具有号召和凝聚力,必须要以身做责,率先垂范,作风硬朗,端正自身思想,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在工作中放下姿态,不摆出盛气凌人的面孔,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做好班中的各项工作。我来自烧结基层,在工作中懂得怎么样和职工同志交流,谈心,工作,平时针对不同的岗位性质和职工性情特点,深入现场与职工交心,真诚的关心职工,体贴职工,让每一个职工时时能感觉到组织的关怀,同事间的友情,心情愉快,压力缓解,增加班组凝聚力,提高了职工生命质量。

二、工作业绩

在日常生产实践中,通过相互学习,不断摸索,认真学习钻研烧结技术,带领全体职工狠抓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及时公布班组事务,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他控互控的同时,强调职工自控,把每个职工当作班组的主人,从而真正发挥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职工工作效率。通过全班职工不懈努力,我班在设备,安全,质量,生产任务等方面,都能较好的完成任务,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搞好今后的工作,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再创辉煌。

三、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在生产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充分跳动和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团结职工,善于听取意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处理问题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拉帮结派,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去做工作。

四、自身素质提高

通过认真自我剖析、民主评议,整改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对党员行为标准模糊化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从而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党员先进性教育给我提供了一次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真正提高的良机。

工作中的问题:

部分职工的安全意识仍然不强,这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部分职工责任心不强,不按时点检,增加设备出事故频率。

下一步工作:

教育职工安全生产的意义,增强安全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教育职工增强责任心,灌输热爱本岗位工作的思想,减少事故。

保证设备点检力度,增加联合工作效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促进生产稳定。

炼铁述职报告2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你们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下面我把我自己在2xx的工作向大家作陈述报告,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和帮助。

在2xx,受公司委托,我继续主持炼铁厂的全面工作。管理范围包括生产、成本、安全、质量、库存、设备维护、对外协调、培训、节能环保、内部考核、各项制度建立及落实等等。在本中,我紧紧围绕着公司的任务和指示,主要做了高炉安全生产和基建扩产两大项工作。

一、在2xx公司生产任务下达之初,就如何分解36万吨生铁指标,实现公司号召的新年首季首月开门红,我积极组织我的副手和工段长就2xx年的生产形式、设备状况、原料条件等等作了详实可行的分析,最后确定了任务分解和考核,并且上报公司认可。为实现年终目标确定了基础。在生产中我主持制订了双炉比赛制度、流动红旗考核办法、季度安全考核、成本奖罚制度等等利于促进生产的规章制度,并且始终贯彻落实在每天、每月中,最终在大修热风炉、机烧厂动迁影响原料成分、市场导致焦炭质量下降、受基建技改多次停电限电的情况下,在实际生产时长321.5天的时间里。两座123高炉完成生铁任务为324590吨,利用系数保持在4.3以上,生铁质量合格率达99.5%。取得以上成果,得利于公司的`正确领导,同行的支持,也得利于广大员工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表示深深的感谢。

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节能工作又穿插在其中,更显得非常重要。而炼铁厂的成本核心在于高炉焦比的控制。影响焦比因素又分为操作原因和客观原因。因此我主张对内加大操作管理,督促高炉工长时刻记住他们的每步操作都会影响高炉顺行和成本,从而在风压风温调剂利用、顶压控制、生铁成分掌握、炉内外结合等等各方面都更加精益求精。对外主张做好公司参谋,针对原料变化和影响高炉生产的要素积极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在入炉品位下降、非高炉原因停产等多方困难下焦比控制在540公斤(干焦比)。

库存管理的亏与赢最终影响公司的整体效益,为了避免潜亏,我们每周效对称量设备2次,每月对烧结矿和球团矿盘库两次,对焦炭库存每月盘库一次,并且坚决执行不套取库存,使原料库存始终保持在平稳状态。

三、培训工作和思想工作一起抓。我认识到炼铁工作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为全面完成公司任务思想动员工作也日趋重要。我们充分利用班组和工段管理体制,在日常操作、安全常识、市场形势、技术考核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尤其在炼铁厂内部培训高炉工长工作更是兢兢业业,我每天组织工长和厂部领导利用晚上时间进行高炉操作技术培训一直持续2个月,为高炉操作人才打下基础。

思想意识是指导人们具体行为的指南,工作的好与坏和每个岗位、每个工种的思想境界、操作知识境界息息相关。为此我对工段长以上干部提出提高员工综合能力的要求。口号是“员工自身能力不高不是领导责任,而在工作中能力的不到提高是领导责任”。围绕着这个思路要求每个干部首先必备先进优秀思想素质,然后以点带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制度是公司、厂部管理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公司的规章制度就和国家法律一样,是一种约束员工文明操作的行为规范,对每个人都具有约束力。为此我主张制度的制定必须有落实、有检查,并且进行分解,尤其要体现在工段长的考核上,再由工段长具体管理员工。我们厂部领导每天对高炉的运转进行考核,日积月累并给与修改提高。最终形成上下一心的合力,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制度的尊严。

五、设备利用和维护再上新台阶。炼铁设备运转连续性要求高,每个单台设备的运转好与坏直接影响整个高炉的工作。我在2xx继续06年的设备管理办法,实行设备包片、责任到人的方法,效果明显。一年内没有因设备导致高炉停产,设备利用率达99.5%以上。

六、紧随公司步伐、满怀信心积极开展技改工作。在6月份进行大成公司进行扩建技改工程,我被公司安排兼任炼铁项目组长,为了更好的完成公司交给我的任务,我考察了其他厂家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制定了炼铁基建规章制度,从原炼铁厂内部抽调得力人员充实技改工程。施工中由于结构施工队伍管理体制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我领导着炼铁组不分昼夜的工作,每天深入到现场,一件一件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做到了边设计、边审图、边施工,炼铁组针对图纸和工艺要求,提出变更意见上百条,积极配合公司其他部门、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工作。炼铁组成为唯一没有外援的施工组织。目前高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根据总体情况看炼铁区不会成为制约生产的单位。

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暴露出很多不足,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

一、操作技术极待提高,在小高炉的成本、焦比方面我们还很高。尤其600高炉投产在即,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操作和管理,是我和广大炼铁厂员工的新课题,加强学习,做好自身培训工作压力很大。因此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为适应公司发展更加努力。

二、安全管理措施和投入需要加强。炼铁出现煤气事故暴露出我们对危险源点的管理和投入不足问题,在以后的钢铁联合企业中危险源点数目增加,如何加大管理、增强意识、持续投资、专职专责等方面需要我和大家投入更大精力。

三、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需要继续加强,从本次工程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学不到的东西,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在2期工程中如何避免错误,更加有效的开展工作是我的工作重点。

风雨播撒在xx年,希望丰收在明天。继往开来,创新进取是我的工作方向,愿在新一年里再度与大家携手共绘美好蓝图。

篇3:炼铁实习报告

通过对炼铁实业部的实习,基本上弄懂了作为炼铁支柱的高炉炼铁系统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前在炼钢实习中,了解到炼钢没有铁水就没办法炼钢了,因此,炼铁厂与炼钢厂息息相关,只有保证了有充足的铁水才能保证转炉炼钢的顺利进行,也为轧钢的提供了原材料,而高炉的副产品也为球团、烧结、铸管、轧钢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煤气。

在炼铁外调三位师傅的带领下,开启了我在炼铁厂实习的序幕。在师傅的指导下,明白了调度员每天都做什么工作,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遇到问题后怎么样处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掌握了本岗位的职责,基本上具备了调度员的能力和责任,在工段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的向师傅们请教,不碍于面子向员工请教,学习了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熟悉了解工艺流程。

在高炉炼铁生产中,高炉是工艺流程的主体。从其上部装入的铁矿石、燃料和熔剂向下运动,下部鼓入空气。燃烧燃料产生大量的高温,还原性气体向上运动。炉料经过加热、还原、熔化、造渣、渗碳、脱硫等一些列的物理化学过程,最后炉顶部分回收高炉煤气,炉缸生成炉渣和液态生铁的工艺过程。

炼铁实业部现共有四座高炉分别为1#高炉有效容积580m3、2#高炉有效容积120m3、3#高炉有效容积180m3及4#高炉有效容积380m3高炉炼铁设备。1#高炉中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为炼铁最大的高炉日产生铁1700吨以上,日消耗矿石等近3千吨,焦炭等燃料900吨。

一、高炉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炉炉壳:炉壳的作用是固定冷却设备,保证高炉砌体牢固,密封炉体,有的还承受炉顶载荷、热应力和内部的煤气压力,有时要抵抗崩料、坐料甚至可能发生的煤气爆炸的突然冲击,因此要有足够的强度。

炉喉:高炉本体的最上部分,呈圆筒形。炉喉既是炉料的加入口,也是煤气的导出口。它对炉料和煤气的上部分布起控制和调节作用。

炉身:高炉铁矿石间接还原的主要区域,呈圆锥台简称圆台形,由上向下逐渐扩大,用以使炉料在遇热发生体积膨胀后不致形成料拱,并减小炉料下降阻找力。炉身角的大小对炉料下降和煤气流分布有很大影响。

炉腰:高炉直径最大的部位。它使炉身和炉腹得以合理过渡。由于在炉腰部位有炉渣形成,并且粘稠的初成渣会使炉料透气性恶化,为减小煤气流的阻力,在渣量大时可适当扩大炉腰直径,但仍要使它和其他部位尺寸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比值以取上限为宜。炉腰高度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不很显著,一般只在很小范围内变动。

炉腹:高炉熔化和造渣的主要区段,呈倒锥台形。为适应炉料熔化后体积收缩的特点,其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一定的炉腹角。炉腹的存在,使燃烧带处于合适位置,有利于气流均匀分布。炉腹高度随高炉容积大小而定,但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为3.0~3.6m。炉腹角一般为79~82 ;过大,不利于煤气流分布;过小,则不利于炉料顺行。

炉缸:高炉燃料燃烧、渣铁反应和贮存及排放区域,呈圆筒形。出铁口、渣口和风口都设在炉缸部位,因此它也是承受高温煤气及渣铁物理和化学侵蚀最剧烈的部位,对高炉煤气的初始分布、热制度、生铁质量和品种都有极重要的影响。炉底:高炉炉底砌体不仅要承受炉料、渣液及铁水的静压力,而且受到1400~4600℃的高温、机械和化学侵蚀、其侵蚀程度决定着高炉的一代寿命。只有砌体表面温度降低到它所接触的渣铁凝固温度,并且表面生成渣皮(或铁壳),才能阻止其进一步受到侵蚀,所以必需对炉底进行冷却。通常采用风冷或水冷。目前我国大中型高炉大都采用全碳砖炉底或碳砖和高铝砖综合炉底,大大改善了炉底的散热能力。

炉基:它的作用是将所集中承担的重量按照地层承载能力均匀地传给地层,因而其形状都是向下扩大的。高炉和炉基的总重量常为高炉容积的10~18倍(吨)。炉基不许有不均匀的下沉,一般炉基的倾斜值不大于0.1%~0.5%。高炉炉基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热能力,使其在各种应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裂缝。炉基常做成圆形或多边形,以减少热应力的不均匀分布。

炉衬:高炉炉衬组成高炉的工作空间,并起到减少高炉热损失、保护炉壳和其它金属结构免受热应力和化学侵蚀的作用。炉衬是用能够抵抗高温作用的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炉衬的损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部位工作条件不同,受损坏的机理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部位、冷却和高炉操作等因素,选用不同的耐火材料。

炉喉护板:炉喉在炉料频繁撞击和高温的煤气流冲刷下,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维护其圆筒形状不被破坏是高炉上部调节的先决条件。为此,在炉喉设置保护板

(钢砖)。小高炉的炉喉保护板可以用铸铁做成开口的匣子形状;大高炉的炉喉护板则用100~150mm厚的铸钢做成。炉喉护板主要有块状、条状和变径几种形式。变径炉喉护板还起着调节炉料和煤气流分布的作用。

二、上料系统的工艺

高炉供上料系统由贮矿槽、贮焦槽、槽下筛分、称量运输和向炉顶上料装置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来自原料场,烧结厂及焦化厂的原燃料和冶金辅料,经由贮矿槽、槽下筛分、称量和运输、炉料装入料车或皮带机,最后装入高炉炉顶。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中小型高炉的强化、大型高炉和无钟顶的出现,对上料系统设备的作业连续性、自动化控制等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以此来保证高炉的正常生产。

三、炼铁生产工艺

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燃料、熔剂

1、铁矿石 铁都是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以氧化铁的状态存在的量特别多。现在将金特比较重要的铁矿石提出来说明:

赤铁矿也是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2O3,呈暗红色,比重大约为

5.26,含Fe:47%,含S:6-7%,含SiO2:16-1%8,含CaO:1.5-2.5%,含MgO:0.3-0.9%,含FeO:1-3%。其主要来自金特大选矿厂的自产矿石,主要用于2#,3#高炉日常生产当中,还有烧结与球团的配料中,是最主要的铁矿石。由其本身结构状况的不同又可分成很多类别,如赤色赤铁矿、镜铁矿、云母铁矿、粘土质赤铁等,另外还有铁的硅酸盐矿,硫化铁矿。

2、燃料

炼铁的主要燃料是焦炭。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其作用是熔化炉料并使铁水过热,支撑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气性。因此,铸造焦应具备块度大、反应性低、气孔率小、具有足够的抗冲击破碎强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点。炼铁厂高炉所使用的大部分为外购焦:宝丰焦、众泰焦、国际焦、华资以及小部分的自产焦。

3、熔剂

熔剂在冶炼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使还原出来的铁与脉石和灰分实现良好分离,并顺利从炉缸流出,即渣铁分离;生成一定数量和一定物理、化学性能的炉渣,去除有害杂质硫,确保生铁质量。

四、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 炼铁工艺是是将含铁原料(烧结矿、球团矿或铁矿)、燃料(焦炭、煤粉等)及其它辅助原料(石灰石、白云石、锰矿等)按一定比例装入高炉,并由热风炉向高炉内鼓入热风助焦炭燃烧,原料、燃料随着炉内熔炼等过程的进行而下降。在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过程中,先后发生传热、还原、熔化、脱炭作用而生成生铁,铁矿石原料中的杂质与加入炉内的熔剂相结合而成渣,炉底铁水间断地放出装入铁水罐,送往炼钢厂。同时产生高炉煤气,炉渣两种副产品,高炉渣水淬后全部作为水泥生产原料。

高炉冷却装置

高炉炉衬内部温度高达1400℃,一般耐火砖都要软化和变形。高炉冷却装置是为延长砖衬寿命而设置的,用以使炉衬内的热量传递出动,并在高炉下部使炉渣在炉衬上冷凝成一层保护性渣皮,按结构不同,高炉冷却设备大致可分为:外部喷水冷却、风口渣口冷却、冷却壁和冷却水箱以及风冷(水冷)炉底等装置。高炉灰

也叫炉尘,系高炉煤气带出的炉料粉末。其数量除了与高炉冶炼强度、炉顶压力有关外,还与炉料的性质有很大关系。炉料粉末多,带出的炉尘量就大。目前,每炼一吨铁约有 10~100kg的高炉灰。高炉灰通常含铁40%左右,并含有较多的碳和碱性氧化物;其主要成分是焦末和矿粉。烧结料中加入部分高炉灰,可节约熔剂和降低燃料消耗。

高炉除尘器

用来收集高炉煤气中所含灰尘的设备。高炉用除尘器有重力除尘器、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

高炉鼓风机

高炉最重要的动力设备。它不但直接提供高炉冶炼所需的氧气,而且提供克服高炉料柱阻力所需的气体动力。现代大、中型高炉所用的鼓风机,大多用汽轮机驱动的离心式鼓风机和轴流式鼓风机。近年来使用大容量同步电动鼓风机。这

种鼓风机耗电虽多,但启动方便,易于维修,投资较少。高炉冶炼要求鼓风机能供给一定量的空气,以保证燃烧一定的碳;其所需风量的大小不仅与炉容成正比,而且与高炉强化程度有关、一般按单位炉容2.1~2.5m3/min的风量配备。

五、高炉冶炼工艺--炉前操作

1、利用开口机、泥炮、堵渣机等专用设备和各种工具,按规定的时间分别打开渣、铁口,放出渣、铁,并经渣铁沟分别流人渣、铁罐内,渣铁出完后封堵渣、铁口,以保证高炉生产的连续进行。

2.完成渣、铁口和各种炉前专用设备的维护工作。

3、制作和修补撇渣器、出铁主沟及渣、铁沟。

4、更换风、渣口等冷却设备及清理渣铁运输线等一系列与出渣出铁相关的工作。

六、高炉冶炼主要工艺设备简介:

高炉 :

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 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 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故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未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是生铁,还有副产高炉渣和高炉煤气。

高炉热风炉介绍 :

热风炉是为高炉加热鼓风的设备,是现代高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风温可以通过提高煤气热值、优化热风炉及送风管道结构、预热煤气和助燃空

气、改善热风炉操作等技术措施来实现。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优化的热风炉结构、提高热风炉热效率、延长热风炉寿命是提高风温的有效途径。

铁水罐车:

铁水罐车用于运送铁水,实现铁水在脱硫跨与加料跨之间的转移或放置在混铁炉下,用于高炉出铁.七、结尾

篇4:炼铁实习报告

为期一个月的钢铁冶炼的回响中落下了大幕,总的来说这次为一个月的实习活动是一次搞笑且必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的重要的经验。我想在将来的岁月里像这样的机会很多,在短短的时间内那么完整的体验到当今工业界普遍所应用的方法;也恐怕难有这样的幸运去体验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到底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了。

安全第一

在工业生产中,安全要摆在第一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每个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忠告。在工业安全科目中,我们便被安排轮流去看一个实习安全方面的录像。录像里详尽的播放了许多工种的实习要求和安全处理,像连接器,器等。看着那么复杂生于操作的机器还有许多因不按要求操作机器而发生的事故,我们都吓了一跳。真是不看不明白,一看吓一跳!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在未发生安全事故前,许多人对安全教育不重视,认为太烦琐,太枯燥。一旦发生了事故,事后诸葛亮就很多。

实习中我掌握了几点

1.掌握所在实习岗位及其在炼铁过程中的作用;

2.了解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

3.掌握所在实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了解所在实习岗位的设备及工艺流程。

我们在下厂实习之前都理解了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在理论上对安全生产安全实习有基本概念。整个实习过程跟随着原料运输过程进行,有利于对高炉原料供应的具体流程有更好的认识。

理解完安全教育后,我们被安排到了原料车间运焦组进行实习,跟随师傅进行实习,做到不懂就问,虚心向师傅请教,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并顺利完成了实习。

在实习中更佳的了解了职工安全职责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和不冒险作业,并制止他人违章和冒险作业;

(2)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制,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

(3)努力学习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用心提出合理推荐,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4)提高预防事故的警惕性,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在危及人生安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5)凡不贴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和强迫命令瞎指挥时有权拒绝执行并立即越级报告;

(6)搞好礼貌生产,持续厂区车间作业点的清洁卫生,严禁乱放工具和材料;

(7)班前四小时前内和班中严禁喝酒;

(8)理解安全技术人员的检查和指导。

透过作为一名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我深知将所学的书本知识于生产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在经过一个学期的专业学习我被安排到昆钢炼铁厂原料作业区实习。在这一个月的跟班实习中对钢铁冶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学到的生产知识。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我了解到所学知识与生产应用的完美结合,对所学专业资料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次实习不仅仅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巩固,更主要的是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对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的相结合,培养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潜力,获取新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锻炼了自己的独力能动性,自我管理、动手操作及开拓创新的潜力,增强了我的职责感和事业心。同时对综合所学的理论知识的潜力和技能、实践动手潜力都有极大的帮忙与提高。也跟懂得了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重要好处。这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在生产现场参观学习。一下子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跳跃到现场实践使我开始感觉很不适应,书本上的知识历历在目但就是和现场的设备、流程对不上号,所幸,在师傅们的尽心辅导下,我们总算没白来实习一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操作还是有必须区别的,理论知识学得再好,到工作岗位上如果不认真消化吸收还是等于零。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操作中去是我们今后就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由于实习时间和个人知识潜力所限,实习报告中尚有超多不完备和错误的地方,期望老师见谅!

篇5:炼铁炼钢厂实习报告

文章标题:炼铁炼钢厂实习报告

2005年7月17日,带着满腔激情,冶金034班的五个同学踏上了去往内蒙古包头市包钢集团总公司的火车。大家都表现得十分开心,也十分激动,一上几乎是说着笑着并且吃着走过去的。

18日上午11点左右,我们顺利到达了包头西客站,并在校友的指导下找到了他预先为我们找好的旅店——包钢职工

第三招待所。

19日我们正式开始了包钢之行的观察实践和采访。

首先,我们访问了包钢炼钢厂。19日上午8时许,由包钢炼铁厂派来的一

辆面包车将我们接到了包钢炼钢厂。据以前的联系,我们首先找到了炼钢厂的厂长,也是我们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友——郝志忠厂长,可时遇不巧,此时正值包钢集团公司进行全体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所以,各个领导都很忙,因此,我们的活动安排也就由郝厂长交给了厂主任来安排。

在齐主任的安排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包钢第三炼钢厂的高炉运行。在参观和对包钢炼钢厂的工人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包钢炼钢厂有四座7426立方米的高炉,其中,四号高炉是90年代新建成的现代化大型高炉,无论其安全性还是产钢量都是很先进的,其直径大约为米左右,每天出炉钢铁18次左右,虽然不是世界最先进的,但各方面性能对包钢这样一个中型企业来说已经是富足有余了。

离开炼铁厂嘈杂闷热的高炉,我们走向了高炉南面的主控室。一进主控室立刻有一种逃离火海的凉快惬意的感

觉,而且带队的工人师傅也很快给我们几个人每人拿了一瓶矿泉水,坐在计算机旁边喝着清凉的水看着显示器才意识到一墙之隔的外面的工人师傅是多么辛苦。在炎热的夏天,站在几千度高温的高炉旁,虽然炉外的的温度远不及炉内,但对人来说的确受不了啊。可是里面的工人师傅们却喝着水,享受着空调的凉风,并且坐在机子旁边,对比之下,“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确是再正确不过了。再仔细想想,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当代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的大学生肩上的担子的确不轻啊,我们决不能辜负“冶金学院”这一光荣称号,更不能辜负我们“北京钢铁学院”这一有着50几年培育钢铁英雄,冠以“钢铁摇篮”美誉的母校啊。

接下来我们去了主控室。在这里,我们采访了一位来自重庆的工人师傅,他是两年前来到包钢的,据他介绍,经过这两年来的锻炼实践,他对包钢炼钢厂的运行模式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

认识,工作起来也轻松了许多,当然,这要归功于进厂之初老工人师傅的帮助和教诲第二天也就是7月20日,我们再次踏进了包钢,这天我们主要去的是烧结车间和供煤车间。在这里,张师傅带领大家从储煤车间一直到球磨机粉碎车间在到主控室,一路参观下来,我们对其他的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对球磨机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听老师说我们假期的机械制图实习就是要画球磨机,所以大家都很激动,那个想象中的东西此时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一定要好好看个够,回去实习也好有个印象,画起来也就会容易了吧。

7月21日下了一天的雨。

第四天也就是7月22日,雨停了,我们第三次走进包钢,开始了对包钢炼钢厂的参观采访。而此时,对于7月的北京也许正是骄阳肆虐之时,而远在千里外的包头的暑气却在一天一天的消散。我们包钢实践团一行5人来到包钢炼钢厂,经过两天的铁厂参观,大家都

篇6:炼铁厂工作实习报告

月2日―3月15日

二、实习地点

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五号高炉、毕业设计办公室。

三、实习目的

(1)对高炉结构、主要的技术指标及任务措施的认识了解。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五号高炉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在实习期间,对其高炉结构、主要的技术指标及任务措施做了全面的了解。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现有六座现代化大型高炉,是我国生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炼铁厂 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经过49年的建设、改造和发展,年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吨。炼铁厂5号高炉是武钢自行投资建成的一座集国内外十余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特大型现代化高炉。有效容积3200m3,32个风口,环形出铁场设有四个铁口,对称两个铁口出铁,另两个铁口检修备用,日产生铁达7000t以上。引进卢森堡PW公司的第四代水冷传动齿轮箱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设计顶压可达0.245MPa。矩形陶瓷燃烧器内燃式热风炉可稳定地提供1150℃的风温。5号高炉1991年10月19日点火投产。投产初期高炉强化冶炼水平不高,技术经济指标较差。经过广大技术人员及职工的共同努力,高炉冶炼技术不断进步,从1993年开始进入强化冶炼期,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并超过了国内先进水平。具体参数见表1。

表15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实产生铁,万t 165.9 200.2 213.2 192.2 183.5 233.0 245.2 241.9 245.4 249.7

利用系数,t/(m3?d) 1.424 1.718 1.829 1.812 1.572 2.082 2.189 2.160 2.185 2.229

风量,m3/min 4941 5843 5902 6001 5313 6133 6224 6274 6283 6285

风速,m/s 210 218 221 228 212 232 233 234 236 237

透气性,Q/△P 34.08 37.70 38.08 38.22 36.90 39.06 40.42 40.74 42.17 41.08

顶压,kPa 152 187 191 188 168 199 207 210 208 204

热风温度,℃ 1034 1088 1130 1133 1075 1136 1130 1125 1102 1104

富氧率,% / 0.06 1.09 1.33 1.368 1.213 1.433 1.568 1.520 1.588

入炉焦比,kg/t 491.3 485.9 470.8 477.7 477.0 428.9 412.8 405.9 398.7 396.1

小焦比,kg/t 9.8 17.4 15.5 16.3 22.6 30.0 32.4 29.7 22.8 26.2

煤比,kg/t 31.5 69.4 77.9 82.8 79.5 99.5 108.2 120.0 122.1 123.3

综合焦比,kg/t 540.7 545.9 536.8 550.0 547.3 527.6 523.6 525.6 514.6 515.6

CO利用率,% 40.04 42.08 43.10 42.93 41.33 44.66 44.57 44.25 44.19 44.19

2 主要技术措施

1991年5号高炉投产以后,广大技术人员通过提高精料水平、改进高炉管理和操作方式,提高了高炉利用系数,对炼铁工艺的薄弱环节展开攻关活动,高炉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现了高炉的优质、高产、低耗、长寿。

2.1 贯彻精料方针,优化配矿结构

加强对原燃料的管理,尽可能稳定熟料率在87%以上,使得炉内操作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加强对烧结矿和焦炭的重要参数进行跟踪管理,重视原燃料的筛分整理,并相应地调节高炉的操作参数。入炉烧结矿采用双层筛及梳齿筛过筛,采用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块矿的炉料结构。

合理使用进口矿石,逐步提高了入炉品位,入炉矿品位从54%提高到59%。通过多年的摸索,他们逐渐形成了适合5号高炉特点的配料结构(参见表2),既保证了炉渣的脱硫能力,又减少了渣量。炉料结构的稳定、原料质量和品位的提高,为稳定炉况和强化冶炼提供了物质保障。

表2 高炉炉料结构,(%)

炉料 烧结矿 球团矿 进口块矿海南矿 钒钛矿

配比 68~72 16~20 5~12 1~6 1.5~5

2.2 抓好炉况稳定顺行及大喷煤技术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炉况的维护,在高炉保持长期的稳定顺行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2.1 合理的装料制度

5号高炉开炉初期沿用的钟式布料模式,采用的是单环布料,C76↓O76↓,高炉炉况不稳定,煤气利用率及技术经济指标都很差。为了控制料面形状及调整焦炭平台的宽度,开始采用多环布料方式,首先采用二环布料,之后,又逐渐将布料角位增加到4个、5个,其较典型的布料矩阵为C87654321↓O876341↓,高炉的透气性及稳定性得到改善,煤气利用率及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提高。为了稳定高炉煤气流,将焦炭布向1号角位,采用中心加焦技术以增加中心部位的焦炭量,使得高炉透气性改善,减少了炉况的波动。1994年10月,进行螺旋布料试验,即C876541432213↓O87653441↓,5号高炉炉况更加稳定,19以后又将布矿焦的角位推向9号角位,并保持适宜的O/C分布,较典型的布料矩阵为C987651332223↓O876534332↓,经过改进后的装料制度,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适当抑制了边缘煤气流,同时也适当发展了中心煤气流,生产技术指标进一步得到提高,高炉利用系数突破2.2t/(m3?d),其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为高炉强化冶炼及富氧喷煤技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2 合适的送风制度

调整好送风制度,采用长短风口相结合,保持初始煤气流合理分布,维持合理的回旋区深度,确保上部炉料均衡下降,稳定了高炉传热传质过程。在开炉初,风口进风面积曾达到0.4586m2,但风速不足,仅220m/s左右,难以吹透中心,故而炉缸工作状态不佳。之后,通过逐步摸索,将φ130和φ140的风口合理配合使用,风口进风面积控制在0.4502~0.4353m2的范围,确保风速在235m/s左右。5号高炉的生产实践表明,风速控制在240m/s左右,高炉稳定顺行情况良好,其技术经济指标也明显地改善了。随着高炉炉役期的增长,逐步采用长风口及加长风口,维持合理的鼓风动能,使得高炉炉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炉况更趋稳定,富氧喷煤技术得到保障,高炉利用系数明显提高。

在日常操作管理中,明确规定风量和风压范围,始终控制合适的风量和风压,使风量与顶压相匹配,维持合理的风速和鼓风动能。若不能全风操作,就及时调整装料制度(如缩小批重等),使风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2.2.3 抓好炉况稳顺及富氧大喷煤技术

高炉富氧喷吹煤粉以后,料速加快,风口明亮,渣铁物理热提高,铁水温度达到1490℃以上,同时对煤枪进行了改进,调整了风管结构,即使喷煤超过120kg/t,风口磨坏的数量仍大幅度减少,为高炉冶炼低硅低硫生铁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富氧量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富氧率在1.3%左右。

2.2.4 以合适的炉渣碱度控制铁水含硫量

提高炉渣碱度可提高炉缸物理热,并能有效抑制硅的还原,对冶炼低硅生铁有利。但若炉渣碱度过高,生铁〔S〕低于0.010%以下,则不利于渣铁的流动性。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高炉炉渣二元碱度维持在1.15左右,〔S〕基本上控制在0.025±0.005%,对高炉高产稳产有利。

2.2.5 加入适量小块焦

小块焦入炉前与矿石混合,然后装入高炉,落在中间环带,可形成透气性较好的矿焦混合层,改善高炉中间带的透气性,相应地控制了边缘煤气流。5号高炉通过向矿石中混入小块焦(10mm~30mm)来降低软熔带透气性阻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5号高炉一般小块焦的加入量在1.0t/批左右。

2.3 充分使用高风温,保持充沛的炉缸温度

不断提高高炉工长的操作技术水平,及时调整操作参数,充分发挥改进型热风炉的能力,稳定高风温操作,减少炉况波动。目前,5号高炉在单烧高炉煤气,采用双预热的情况下,可提供1150℃以上的高风温。积极推行高风温、全风量、富氧大喷煤等强化操作,为保持理论燃烧温度在2250℃~2400℃左右,规定正常情况下风温使用水平不得低于1100℃。

采取加重边缘、适当疏松中心的布料矩阵,改善煤气利用,提高了高炉炉况的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冶炼强度创造了条件。1992年3月3日开始喷吹无烟煤,1993年12月9日开始富氧鼓风,高炉逐步实现富氧喷煤操作。前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喷煤量一直不高,经过广大技术人员及职工的摸索,年喷煤量超过80kg/t,19平均煤比达108.2kg/t,19以后平均煤比超过120kg/t。喷煤量加大以后,根据大气湿度的变化,严格控制鼓风的加湿量以保证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

随着高炉原燃料质量的改善及设备运行质量的提高,1996年以后,通过加重焦炭负荷,增加喷煤量,提高风温及炉渣碱度,生铁含硅量稳步下降,具体指标见表3。

表3 高炉炉温控制情况

时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 年 年 20 20

焦炭负荷 3.541 3.382 3.509 3.448 3.532 3.837 3.959 4.017 4.079 4.064

炉渣碱度 1.03 1.07 1.09 1.11 1.11 1.13 1.05 1.09 1.08 1.12

生铁含硅量 0.700 0.612 0.611 0.623 0.640 0.602 0.572 0.548 0.520 0.498

2.4 加强炉型与冷却制度的管理

高炉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诸多因素综合防治的结果。5号高炉采用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分冷却壁、风口区和炉底区三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能有效地保证各部位的冷却强度。从开炉伊始,5号高炉就非常重视炉型与冷却制度的管理,保证足够的冷却强度,严格控制冷却壁热负荷、水温差、冷却壁温度,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确保炉况的稳定顺行,延长高炉寿命。

5号高炉的炉底采用了水冷炭砖薄炉底结构,1993年6月第一层靠中心一点达到650℃并逐步上升,炉底供水已到设计能力,为实现高炉安全长寿,开始加入钒钛矿护炉。使用量为入炉矿总量的2.5%,半月后此点温度下降到550℃。此后坚持长期适量加入钒钛矿护炉的原则,加强对炉底温度的日常监控,采取增减钒钛矿入炉量的措施,保证护炉强化两不误。在正常情况下,钒钛矿加入量控制在1.5%左右,其效果非常好。

从其它高炉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高炉冷却壁的损坏多集中在炉腹至炉身下部区域,对于5号高炉则第6、8、9段冷却壁为重点维护区域。在正常情况下,5号高炉严格控制冷却壁的进水温度,不允许冷却壁温度大于200℃,第6段冷却壁的温度控制在120~135℃之间,第8段冷却壁的温度控制在100~110℃。在生产中严格控制各区域冷却壁的热流强度,以形成稳定的渣皮保护砖衬,同时在操作制度上尽量避免高温区下移。

5号高炉投产,仅烧坏了不同冷却壁上的13根勾头管和4根直管(5号高炉共有192根直管、96根勾头管和48根蛇形管),为5号高炉一代炉龄达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优化生产组织协调,实现均衡生产,加强设备管理

树立“一盘棋”思想,以炉内为中心,以炉前为重点,明确各岗位责任,相互配合,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随着高炉的不断强化,渣铁量增加,做好出铁安排,实行日出铁15次,基本消除了渣铁不能及时排放的问题,缩短了出铁间隔时间。及时排出渣铁,缓解了高炉憋风现象,促进了高炉的稳定顺行,提高了冶炼强度。

努力提高炉前操作水平,加强铁口的维护,提高炮泥和铁沟料的质量,通过改进铁口泥套,采用浇注料泥套,确保了铁口的正常工作。改进开铁口工艺,使用三种不同型号的钻头,调整出铁时间,有效地出尽渣铁。重点抓铁口深度合格率,使铁口深度长期维持在3.0m左右。

注重炉前设备的维护,完善设备日常点检制度,严格执行定修保产制度,通过开展“星级设备管理”等活动,保证炉前设备正常运行,使高炉的休风率及慢风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3 今后的任务及措施

(1)继续改善原燃料条件,以抓精料为突破口,搞好富氧喷煤、高炉强化操作的管理工作;加强设备管理,为充分发挥炼铁系统潜力提供保障,改善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节能降耗降成本。

(2)高炉富氧率偏低,影响了煤粉的燃烧率,同时设计煤粉供应能力不足,限制了喷煤量的进一步提高。如果能提高富氧率,对喷煤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加大喷煤量,实施烟煤喷吹,5号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将进一步提高。

(3)随着高炉原燃料条件的改善及设备运行质量的提高,生铁含硅量有待进一步降低。

(4)围绕高炉长寿采取有力措施,重视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日常管理,进一步强化高炉炉型及冷却制度的管理,力争一代炉龄达到15年。

4 结语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学习到:(1)贯彻精料方针,优化配矿结构,改善焦炭,烧结矿质量是高炉强化冶炼的前提条件。

(2)调整布料制度,寻求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改进高炉操作,完善出渣铁制度,加强设备管理,确保了炉况的稳定顺行,实现了高煤比下的高产、稳产。

(3)加强炉型与冷却制度的管理,重视炉底、炉缸的维护及软水密闭循环系统的日常管理,为高炉强化冶炼及长寿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篇7:炼铁厂工作的社会实践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对高炉炼铁环节尤其是原料的实地实习认识,使我对高炉炼铁的原料处理、高炉原料的成分构成、上料系统的设计、高炉原料皮带运行与更换以及其它高炉原料系统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酒钢炼铁工艺及铁山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让新员工对公司的性质、经营方式和营运环境获得初步认识,同时结合所学专业观察和了解公司的管理制度、运作特点、业务要求和主要产品等,为进一步正式工作打下坚实的工作经验基础。无论从事什么都将是对我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的考核,同时培养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为成为集团法律事务人员作经验与技巧的准备。

实习时间

企业概述

实习单位

xx股份有限公司设有:几大矿山、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碳钢薄板厂等,我就在公司炼铁厂实习,炼铁厂分为:厂长办公室、综合科、生产技术科及安全生产科等职能处室、及大小七座高炉为中心的七个生产、三个原料、一个设备保障作业区,本人实习于七号高炉三号原料作业区,对于刚走出校园的我对钢铁行业一点都不了解、其原料岗位工作职责是什么?利用每天空余时间;虚心的请教师傅同事、明白了原料区每天都做什么工作;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遇到问题后该怎样处理等等。

转眼在炼铁厂实习已经快四个月,很感谢各位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当中明白努力就有收获,在这几个月里我熟练掌握了各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具备了高炉原料工所要的能力与责任,在车间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碍于面子向员工请教,学习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熟悉了解工艺流程。

实习内容

工作职责

高炉原料工作是高炉炼铁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是有计划的按照高炉工长的生产调度指挥;严格按章操作使每个生产环节有机的衔接起来,确保高炉原料的供给的标准化、准确化、成分科学化、事故率降低化。

高炉原料喷煤岗位

高炉喷煤是现代炼铁工艺的一项新技术,它即有利于节焦增产,又有利于改进高炉冶炼工艺和促进高炉顺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理论上,现代高炉冶炼需用焦炭,高炉喷吹煤粉是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无烟煤粉或烟煤粉或这两者的混合煤粉,它在高炉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将廉价的煤炭按高炉要求磨制成合格的煤粉,喷入高炉,代替昂贵的焦炭起到还原和发热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比,来降低生铁成本。其置换比一般在0.7-0.8之间降低生铁成本,它是现代高炉冶炼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

高炉喷煤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喷煤系统,主要由供配煤、煤粉制备、煤粉喷吹、烟气炉、布袋除尘、供气系统、消防水、冷却水等几大部分组成。而从煤粉制备和喷吹设施的配置上来分,高炉喷煤工艺有两种模式,即间接喷吹模式和直接喷吹模式。三号原料区运用的就是直接喷吹工艺,即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结合在一起直接向高炉喷吹的工艺;其典型的工艺流程是:热风炉废气+烟气炉-磨制粉-大布袋收粉-并联喷吹罐-直接喷吹-单管喷吹+高炉煤粉分配器。在此前提下,三号原料作业区喷煤岗位分为喷煤主操、煤粉制备(包含烟气炉)、煤粉喷吹、设备维护几大岗位。

(1).制粉岗位:一直以来,国内喷煤工艺的制粉流程采用是负压制粉,烟气作为载体,充分利用热风炉废气并对系统的气氛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了即使在烟煤制粉时的系统安全。并利用热风炉废气作为喷吹烟煤的惰性干燥剂,同时利用其余热对原煤进行干燥。该系统既节约能源,又保障了烟煤制粉系统的安全。煤粉制备是通过磨煤机将原煤加工成粒度和含水量均符合高炉喷吹需要的煤粉。制粉系统主要由给料、干燥与研磨、大布袋箱(收粉与除尘)几部分组成。在烟煤制粉中,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惰化、防爆、抑爆及监测控制装置。磨煤机出口干燥剂温度和煤粉温度不得超过规定值,且无升温趋势。煤粉制备岗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设备上,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喷煤系统制粉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磨煤机、煤粉风机、布袋箱、烟气炉、给煤机、润滑站、液压站、卸灰阀等;其中磨煤机尤为关键,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运行的为中速磨煤机,其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给煤管、磨煤辊、磨盘、加压弹簧装置、粗粉分离器、传动装置行星齿轮箱和热烟气入口、石子煤排出口,其最主要的是优点明显,即:密封性好、占地面积小、耗电量低(仅为球磨机的50%)、噪音小。在技术上,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喷煤系统制粉系统正是在采用废气工作制、烟气炉发生烟气工作制、混合烟气工作制三种工作制(由90%-95%热风炉废气和5%-10%的烟气炉烟气组成干燥煤粉的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烟气炉的三大作用,即:为制粉系统提高煤粉运行的载体、烘干煤粉水分、为制粉系统提高惰性的介质,以保证安全,有效解决了制粉设备的常见安全隐患及制粉系统顺利运行的诸多技术安全问题。在控制磨煤机出入、口温度这个核心环节上,则主要通过运用调节烟气炉控制入口温度、通过增大给煤量来降低出口温度两种操作方式进行,捎带解决烟气炉及磨煤机实际氧含量的问题,解除了制粉系统温度异常可能发生自燃爆炸的警报,同时提供制粉系统安全环境,以此来确保磨煤机的正常运行,为制粉乃至喷煤系统安全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2). 喷吹岗位:生产中,喷吹系统通常由不同形式的喷吹罐组和相应的钟阀、流化装置等组成。高炉喷煤工艺系统中主要涉及压缩空气、氮气、氧气和少量的蒸汽。压缩空气主要用于煤的输送和喷吹,同时也为一些气动设备提供动力。氮气和蒸汽主要用于维持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在此,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喷煤系统,煤粉喷吹、喷枪冷却、喷吹罐加压、补气、流化、煤粉仓流化以及系统充氮用气均为氮气。氧气则用于富氧鼓风或氧煤喷吹。煤粉喷吹通常是在喷吹罐组内充以压缩空气,再自混合器引入二次压缩空气将煤粉经管道和喷枪喷入高炉风口,而喷吹罐组通常采用并联式布置或采用串联式布置,底罐只做喷煤罐。间接喷吹则是将制备好的煤粉,经专用输煤管道或罐车送入高炉附近的喷吹站,再由喷吹站将煤粉喷入高炉。其特点是投资较大,设备配置复杂,除喷吹罐组外,还必须配制相应的收粉、除尘装置。为便于处理喷吹事故,通常并列罐数最好为3个。并列式喷吹若采用顺序倒罐,则对喷吹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主要采用a、b双罐并联式,交叉倒罐式,则改善喷吹的稳定性,但必须配备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手段。另外,此种并列式喷吹占地面积大,但喷吹罐称量简单,投资较重叠式的要小。通过喷吹罐罐顶充气或补气,刚倒完罐需要较高的罐压。随着喷吹的不断进行,罐内料面不断下移,料层减薄,这时的罐压应当低些,补气时当料层进一步减薄时显然将破坏自然料面,补充气与喷吹气相通,这就要加大补气量,提高罐内压力。而罐压应随罐内粉位的变化而改变。罐顶补气容易将罐内的煤粉压结。停喷时应把罐内压缩空气放掉,把罐压卸到零。利用喷吹罐锥体部位的流态化装置进行补气,可起到松动煤粉和增强煤粉流动性的作用,实现恒定罐压操作。在此理论基础上,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区喷煤系统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保障的条件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提高喷吹率的操作方式:

① 通过给a、b喷吹罐加压提高喷煤量;

② 通过增大a、b喷吹罐补气量减少喷吹量;

③ 通过控制高炉的喷煤枪数量来控制。

由喷吹罐向高炉喷煤的具体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首先,确认计算机显示的高炉要喷煤量及喷煤风口,插好喷枪,

②打开开喷吹风阀,

③打开喷煤管路上各阀门,

④打开自动切断阀并投入自动,

⑤打开喷煤罐充压阀,使罐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关闭喷煤罐充压,

⑥打开喷枪上的阀门并关严倒喷阀,

⑦打开开下煤阀,

⑧开补压阀并调整到一定位置,

⑨检查各喷煤风口、喷枪不漏煤并且煤流在风口中心线。

日常工作中,停止喷吹的条件有:

①高炉休风。,

②高炉出现事故,

③炉况不顺,风温过低,高炉工长指令时,

④高炉大量减风,不能满足煤粉喷吹操作时,

⑤喷煤设备出现故障不能短期内恢复或压缩空气压力过低,布袋的脉冲气源一般都是采用氮气,氮气用量应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等等。喷吹环节起着沟通制粉系统与高炉,保障高炉喷煤量的至关重要作用。

(3).设备维护:喷煤生产安全措施,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pa。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的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灭火。积粉自燃是另一个需要重视的安全问题。因此,防止自燃的措施是消除系统的积粉点。酒钢七号高炉-三号原料喷煤系统则制定诸多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工艺技术、安全职责等制度保障措施,来确保喷煤系统的安全顺利运行。诸如煤粉工岗位(1000立方米高炉及以上)安全操作规程:

① 喷煤厂房内严禁动火和吸烟,消防器材必须经常检查;常备齐全,各平台、地面外表无死角或积存煤粉;

② 计划停喷≧8小时,将罐内煤粉喷空,如遇异常停喷;罐内有积存煤粉时,要对罐内煤粉温度进行检测,罐温始终保持在50~80℃之间;

③ 电气设备起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打水;

④ 处理设备前认真执行《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系统设备检修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证,有专人联系,检查周围环境;确认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后方可作业;

⑤ 密切关注各罐体压力、温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时刻保证各测量点的及各阀灵敏可靠;

⑦ 不得在煤气、氮气区域长期停留,停(引)煤气时必须严格按照 技术操作规程 进行,并安排专人指挥、监护,出外点检需时刻与主控室联系;

⑧ 严格按岗位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遇系统发生爆炸着火事故执行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操作。

高炉原料地沟岗位

担负着炼铁原燃料输送任务、原料运输系统维护、设备点检、故障排除等工作。主要完成槽下配料、地沟放料、卷扬上料、炉顶放料等的自动控制。该车间全力配合铁厂降低返矿率工作,严格筛子管理。将筛速控制在合格范围,定期检查确认。及时清理焦筛和焦丁筛,确保不堵不顶。精心挑选合理的筛网类型和筛孔尺寸,提高振幅防卡死,使焦筛工况良好率大幅提高。目前,筛分效果基本满足生产需要。精料是高炉强化冶炼的前提。酒钢高炉优化炉料结构,提高入炉品位和改善冶金性能,并将入炉粉末降低,为降焦喷煤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一篇:经典唯美古风诗句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人不可不知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