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坛杨杰老师发言稿

2024-05-11

德育论坛杨杰老师发言稿(精选3篇)

篇1:德育论坛杨杰老师发言稿

德育论坛杨杰老师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

晚上好!

其实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不长,特别是担任高中班主任只有三年半的时间,因此谈不上经验,在这方面还要多向在座的各位学习。

下面我就这三年多来如何管理班集体向在座的各位作一个汇报。

学校不是加工厂,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加工成我们预想的产品,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爱好、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个体,因此我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分层教育。

首先,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深入实际,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尤其是兴趣爱好,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好,比较努力的同学多从下面给予肯定,我经常有“不错”两个字或者竖起大拇指给予肯定。曾记得293班陈文同学收到安嶶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对我说得到我的肯定后,无形中有一股动力。随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前不久我班郭瑶同学看宣传栏时,问我二中有没有文化成绩考上清华、北大的,我说,原来有,但二年半以后有你。针对二中学生一般都有弱科的现象,我在安排座位时,按照互补的原则。如293班胡媚同学英语成绩差,郭彬同学英语好,数学成绩较差,我有意将她们安排在一起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结果在09年高考中两人分别将自己较弱的科目补上(两人均535分)。

对于学习成绩基础较差且不太认真的学生,我首先是了解其爱好,然后拉近距离。如,06年我担任241班的班主任,当时班上的调皮生较多,老师上课可以说很难上下去。我接手后,发现班上所谓的调皮生很讲义气而且很爱打篮球,于是我从NBA球赛和他们谈起,和他们找到了共同语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因此,在班级管理上感觉到比较顺手,说什么学生都听,并且主动维护班上的学习纪律。班级管理稳定后,我不忘抓教学,都会学生自信。因此在07年高考中241班本二录取5人,其中刘杰同学考取“空军飞行学院”。

其次,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我是支持学生参与,这样对于个别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如:293班部分同学比较调皮,对学习不感兴趣。我利用学校组织篮球运动会和田径运动的机会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只要有班上学生的比赛,我必到并现场指挥,同时要求所有学生到场加油呐喊,并邀请所任教到场加油,学生都是懂感情的,因此科任老师上课感觉极其舒服。在篮球赛和田径赛获得冠军后,运动员进教室时,全班鼓掌表示祝获,使这些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因此表现明显好转。了解学生意图,民意不可违。又如:本期组织的文艺晚会由于个别同学不听话,我曾宣布不举行晚会,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学生意见很大。后来,我单独找了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了解到学生兴趣很浓后,又在星期六的下午,宣布举行晚会。学生特激动,并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不违反校纪校规,通过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班上很少有违纪现象,并且形成了一股比学习成绩的好势头。

当然,对于个别不爱学习,毫无爱好的学生,我觉得毫无办法,希望得到各位的指点。

篇2:德育论坛杨杰老师发言稿

汉寿二中:张剑

许多班主任经常感叹:我校学生不好管,明明是正确的决策,为什么他们就反对呢?为什么他们老喊“郁闷”?为什么那么多学生自暴自弃?他们的烦恼,为什么交流后没有什么效果?„„

这一切的感叹,都是因为我们的管理理念落伍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尤其是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我认为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种心理现象。

第一,高中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据湖南省科教所调查,逆反心理在高中生中高达79%。主要是因为他们处于“过渡期”,自我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控。他们反对成人把他们当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评态度。于是他们厌烦老师家长的唠叨,一句正确的话,即使是真理,你讲两遍以上,他们就讨厌,出现逆反。如果你作为班主任,尤其是我们二中的班主任,未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你的班规,在他心中就是紧箍咒;你的教育,就是“呕哑嘲咂”;你的话语,就是耳边风。作为班主任,应认识到这是高中生的一种正常现象,不与他们过不去,否则他将与你顽抗到底。记得我接手0803班第一次查课间操时查到一个名叫刘佳的同学旷操,然后问他为什么不做操时,他却豪不隐瞒的回答“我不爱做,不想做,高一一年都没做过”。气愤无比的我当时只能压抑住怒火跟他心平气和的讲道理:“过去只能说明你不守纪、不懂事。但现在你是高二的学生了,又长大了一岁,应该比以前懂事一点了,如果一切都停留在以前的话,那你现在还读书干嘛呢?”讲完这些道理后再宣布纪律:“你以后必须按时出操,并且还要认真做好,否则视为严重违纪。”第二天,等他做完操,我又和他谈心,从那以后他不仅再也没有旷过操,而且每次都做得很认真。因此,我认为,作为高中班主任应充分注意高中生的这一心理现象,引导学生自觉去守纪,那么学生就非常乐意被你牵着鼻子走。

第二,高中生的学习焦虑心理。

这种心理,在我们学校一部分学生身上存在,他们往往都是优秀的学生,但不知如何自我调整,如果每一位同学都到心理咨询处,那是无法解决的,团委会文书记的时间有限,学生的时间也很紧迫,所以,班主任如果懂得高中生的这种心理现象,时常对学生进行开导,那就是班级心理辅导,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记得第一次月考后,我找学生谈话发现文理分科后的这次考试不仅使一部分同学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而且还使一部分同学失去了拿毕业证的信心。就拿童忠同学来说吧,本是有希望考上二本的学生,却对我说:“张老师,我不想读了,反正考大 1

学不起”。还有刘婷同学,在班上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却对我说“张老师,我能拿一张毕业证就心满意足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有以上的心理呢?一是面对眼前学习中的困难,产生紧张不安、慌乱惧怕的心理;二是面对设置的学习目标,能否达到没有把握,进而视目标为一种威胁而产生的害怕心理,这往往反映在考试焦虑;三是面对不理想的学习成绩和对自己的过分指责而产生的失败感、内疚感以至负罪感。形成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外部因素;二是个人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同学竞争的压力、家长的压力、教师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个人因素主要来自:个人目标要求过高、自我观念差。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我曾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焦虑心理:

1、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心理。

2、联系科任教师经常对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不要向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合理安排作业、测试、考试的时间、内容,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应分层次提出要求,不搞一刀切。

3、“心病还要心药治”,班主任应大胆的运用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教育理论,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辩证施治。并且我们还可以利用心理小报、黑板报等方式,介绍一些有关心理学知识,让学生自我调节。

4、指导学生科学用脑。劳逸结合,一张一弛方是文武之道。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从焦虑情绪中解放出来,摆脱烦恼,超越自我。

第三,高中生的自闭心理

学生是“一粒花籽”,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他们生长的沃土。尤其是在普通学校普通班级的“特殊”学生,更需要教师奉献一片爱心,更需要育花使者更新教育观念和辛勤耕耘。记得我接手0803班的第一天就有一个叫刘磊的同学不愿进我班,即使第二天来了也是沉默寡言,不与同学交往,后经过观察发现:刘磊同学把桌子上的书堆得尽量的高,且摆成一个七字拐。上课的时候,总低着头,把自己深深地埋在三面环书的课桌中央;晚上睡觉,他用被子把整个身体蒙住,在被窝里听MP3,看MP4,不参加同学们的“卧谈会”,智商不低但成绩很差。经过一次次地找他谈话,他才告诉我:他害怕与人交往,怕面对生活中的每个熟人;他觉得大家看他的目光都怪怪的,那是因为大家都看不起他;觉得自己象个小丑一样,总是被人嘲笑。上课总是精力不集中;不敢抬头看黑板,怕与老师的目光接触,甚至不敢用眼角的余光注意旁边的同学,他竭力回避着每个人的目光,独自生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这种心理初中时也有,只是现在更严重了。为了让他能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我就在工作中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有时哪怕因某一次搞卫生比较认真或者是某一次早到而去表扬,让他感到老师和同学们心中不仅有他而且非常关注他,同时让他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逐渐改变自闭性格。对这些有自闭心理的高中生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不急于求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量变—质变”的原理,树立恒心,循序渐进。老师要给予特殊学生更多的关怀、体贴和帮助,付出比其他学生多几倍的心血。爱不是挂在口头上,而要处处体现 2

在行动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持之以恒更难,需要不懈地努力。课堂上,引导他注意听讲,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下课了,叮嘱他听到铃声赶快回教室。由于本人因材施教,持之以恒,终究改变了刘磊同学的自闭心理。

第四,高中生的自暴自弃心理

自暴自弃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最担心的是出现 “自暴自弃”的学生。这些学生常常具有扭曲的灵魂、阴暗的心理、反社会的行为,因此他们极有杀伤力,极具破坏性。他们敢于对抗一切、破坏一切。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对他们来说,都形同虚设,都会被他们象蛛网一样轻轻地抹去。大凡自暴自弃者都是对自己失去信心的人,基本上都是突破了道德底线的人,已经没有了自尊,没有了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自我约束感,他们常常会采取破罐子破摔的做法,去冲破我们多年苦心经营为学生构建起来的纪律道德防线,对老师这一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权威角色提出挑战,也为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同学树立了一个“英雄”的榜样。所以要防止班级“自暴自弃”的学生产生,是班级管理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然而这对于一个生源质量比较差的学校的普通班来说,要做好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但作为教师,我们能做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就是付出全身心的爱,让爱去融化孩子内心的冰雪,让他们得到关爱、找到自信、超越自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应用“公正”堵住学生源自于老师抛弃而引发的自弃的源头。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老师最受学生尊重的品格之一就是“公正”。我国台湾省有位著名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自己孩子的人是人,爱别人孩子的人是神”。我觉得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应该去做这个“神”,真正地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每一位学生在老师的公正中体会到做人的尊严,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大家都是平等的。让每一位学生学到做人的道理,学会互相尊重,学会如何在公平的条件下去竞争,学会不歧视别人。独生子李捷是个居住环境优越,家庭经济富裕的孩子,家长非常重视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期望他早成材。在初中都表现不错的李捷,自升入高中后,很快出现了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在学习中焦急忧虑,神志恍惚,坐立不安;对待人生消极自卑,行为懒散的自暴自弃心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的成长和发展,为此,我首先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劝其住校(以前是私自租房)二是对他进行环境心态调整,自信训练,认知调适。三是对他进行高中学生学习策略训练,学习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与此同时,让李捷体验成功,追求卓越。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个月的努力,在期中考试总结时他被评为了我班进步幅度最大的同学。

篇3:德育论坛发言稿

——北京市宣武区外国语实验学校德育校本课程概述

作为学校育人重要环节的德育教育,长久以来总是给人一副严肃刻板的印象。由于它承担的都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宏大命题,同时形式上也不脱说服教育的模式,因而与学生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很少能真正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拨动他们的心弦,改变他们的思想。

要想改变德育工作的这种局面,首先要改变我们的学生观,只有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学生,制定的方案才能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切近他们的实际。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了我们如下几点提示:

1.学生是发展的人

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学习规律、掌握规律,在实践中应用规律。其次,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只要教师找到因材施教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有信心,持之以恒地深入研究学生,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再次,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会有反复,也会有迷惘,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走出困惑。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的教师手中,教师应该感到肩上的责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首先学生是完整的人,他不是学习的机器,他有思想、有感情,我们应该还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生活,解放他们的时间、空间和大脑,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其次,教师要认识差异,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差异的表现又反映在不同的方面,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寻找方法和途径转化差异。

3.学生是独立的人。

这是指:首先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具有主观能力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真正领会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告知现成的结论。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上的转变,我们认真研究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变化特点

1和成长要求,结合他们希望学有所成的强烈愿望,再揉入传统德育教育目标,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我校的德育校本课程如下:

1.清华之旅:立志教育

古语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有梦想才会有希望,为了让学生从入学之日起便树立远大的理想,我校每年都会安排高一年级到清华大学进行参观。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以及与在读清华的前校友进行座谈,让学生直观感受高校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对高等学府的向往,同时也坚定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各种挑战。

2.泰山之旅:意志教育

只有高远的志向显然还不够,为了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长远,还必须有坚韧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行动。为此,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奔赴泰山,在攀登中体会过程的艰辛和战胜自我的喜悦。从活动结束后学生的感想中可以获知,攀爬中学生从最初的无所畏惧到后来的精疲力竭,从最初的各自为战到后来的齐心协力,总最初的叫苦连天到后来的豪情万丈,身心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挣扎与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人心齐泰山移”“坚持就是胜利”这类貌似浅显的道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相信他们也可以把这次泰山之行的收获延续到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时刻以这次经历鞭策和激励自己。

3.“三孔”之旅:传统教育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信仰缺失,浮躁喧嚣,我们面临的学生,张扬自我,反叛质疑。针对此种现状,我校特意安排学生对孔府、孔庙、孔林进行参观。作为中国最早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支柱。通过参观“三孔”,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孔子的印象与理解,在将他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圣人的远见与胸怀;另一方面,则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体会,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4.成人之旅:心灵教育

十八岁意味着成人,也意味着责任。我校首届高三年级的成人仪式的举办恰逢奥运之年,于是特意选择了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奥运冠军成功之路举办此次仪式。踏着奥运冠军的足迹,聆听着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那一次次跌倒后的爬起,喜悦后的泪水,在深深触动着同学们心灵的同时,也让他们逐渐明晰了自己未来道路的走向。另外,此次活动也将奥林匹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地融汇其中,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5.异国之旅:文化教育

作为一所以外语为特色的学校,我校在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文化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我校共有26个教学班,每个班级都以一个国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不仅本班同学对对该国的历史、地理、风俗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同时更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全校同学进行分享。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此外,借助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契机,学校要求,各班要在研究的内容中加入对各国传统体育强项的了解,主要包括该体育项目的源起、发展、规则、在该国发展情况以及代表运动员等,并通过广播定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交流,最大限度地拓宽了教育资源。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传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思路。在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上,我校虽已形成了几个相对成熟的品牌,但仍离形成系统完整的框架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探寻摸索,也希望能在与各兄弟学校的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宣武区外国语实验学校

上一篇:9月1日开学寄语「话」下一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轮岗汇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