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赋予我们精神——体育节的国旗下讲话

2024-04-19

让体育赋予我们精神——体育节的国旗下讲话(共19篇)

篇1:让体育赋予我们精神——体育节的国旗下讲话

››让学生受到最好教育 上学期开学仪式老师发言稿››关于期中复习迎考的国旗下讲话(多篇)››第二学期 中学国旗下讲话要求及安排››关注心理健康,学会珍爱自己(第十二周国旗下讲话...››《小学生吃零食的危害》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迎接期中考试 文 章来源免费 教育 w ww.Edu wg.Co m文稿网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体育赋予我们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精彩盛会,虽然它早已成为往事,但是勇于拼搏的奥运精神却同一个个英雄的名字、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起深刻在我们心中。,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天坛点燃第16届亚运会的主火炬,亚运圣火再次在神州大地传递着体育的激情。以各专业部的广播操比赛为开端,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学校第五届体育文化节,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体育热情也将再一次被点燃。

范文网

同学们,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体育是一种精神,它赋予我们勇敢、果断、激情;体育是一种财富,它带给我们品质、健康、快乐;体育是一种艺术,它使我们协调、大方、优美。体育节真正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它不光是四肢的角力,而是让我们用智慧、用技能、用知识来征服困难,越过一个又一个前进中的障碍,让我们在运动中学会协作、在运动中学会拼搏、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当我们训练得满头大汗时,我们更清楚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当我们看到一遍遍的队列排练有满意效果时,我们更懂得了成功的背后就是付出;当我们在同伴的呐喊中奋勇向前时,我们更明白团结的力量强大无比。

本届学校体育节不但有竞争性,合作性,而且更赋娱乐性,除了广播操比赛、秋季田径运动会、入场式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传统项目,还增设了校园吉尼斯比赛项目,这将更加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将更加带动我们参与的积极性并增添我们的热情。体育节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提高我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运动水平与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弘扬奥运精神,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因此我呼吁大家在这次体育节活动中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在比赛中突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界限,突破原有的比赛观念,把团结、友谊、互助、公平竞赛的奥运宗旨充分体现出来。我更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从高质量做好每一节早操和课间操开始,重视平时各项校园体育活动,让体育为自己所用。

积极地参与和享受各类阳光体育活动吧,老师们,同学们!让体育赋予我们健康,赋予我们激情,赋予我们精神!

>>《让体育赋予我们精神——体育节的国旗下讲话》

篇2:让体育赋予我们精神——体育节的国旗下讲话

运动会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是在比团结合作、比拼搏精神,为了班级利益,同学们能做到戮力同心,为了班级利益大家可以不计个人得失,可以咬咬牙坚持到底,可以为了取得胜利而奋力拼搏,可以在各方面为班级作贡献,如写报道、喊加油、做救护、搞卫生、做宣传标语等。比如21日下午在同学们的呐喊助威中,有许多同学即使在自己嗓子哑的情况下,也仍然继续着,因为赛场上有他们的队员,他们想把自己的力量送给他们,他们想为班级,为学院做出自己的贡献!最让人看到班级凝聚力的是4×100米接力赛,那种与其它班级同时比拼的场面可以说是扣人心弦,所有人的心都是很紧张的。作为院老师最担心的是本院同学掉棒而失去机会,作为运动员怕的是自己辜负这么多同学老师的期望,不小心出错或掉棒或跑得太慢等,而观战的同学则恨不得自己的力量长在运动员身上,担心自己学院的体育健儿落后,拼命的喊是爆发出的心中对这个集体的热爱,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集体主义精神。不论选手比赛结果是什么,我们都送给他们美好的赞美和和钦佩的目光,因为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

在运动场上,我们很少看到同学哭,更多的是看到他们奋力地不顾一切拼搏的样子,他们能克服平时不敢想像的.困难,能爆发出比平时大得多的力量、快得多的速度,因为有这个场,因为有这个团队和舞台。他们能在跌倒时迅速爬起来继续跑,能在坚持不了的情况下顽强地完成自己的项目,比如5000米长跑时一位师哥即使赛场上剩下他一个人,他顶住来自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坚强的跑完了赛程,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这是一种强烈的毅力,是一种可以摧毁一切的体育精神。

篇3:让我们的体育课再“技巧”一点

导入就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 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犹如序曲的“引子”, 负有酝酿情绪, 集中注意力, 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非常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 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 激发学生的心灵, 开发学生的智力, 触发学生的情感, 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导入的技巧有如下几种:

1. 常规导入:

也即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进行导入。例如田径课上, 所学的内容是快速跑, 导入语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定距

离快速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大家能够掌握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并且通过接力跑、合作跑等游戏, 提高自我的奔跑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优点:此导入开门见山, 简洁明了。

2. 温故导入:

也即回忆学过的知识, 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体育教学的很多内容是有关联的。例如学习技巧内容——跪跳起时, 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立定跳远动作。导入语: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立定跳远的动作怎么做了吗? (学生会尝试着做动作) ,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跟立定跳远有点像的技巧动作—跪跳起!优点:这种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 引出了新内容。此举一举两得。

3. 激趣导入:

也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突破口,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篮球教学时, 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篮球明星为突破口, 引出授课的内容。

4. 设疑、提问导入法:

将多种导入方法结合起来, 引出新内容。此举比较全面。开始导课:引导学生认识器械, 以提问、设问的方式介绍器械的用途等, 最终引出教学内容。优点:事先设疑, 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顺其自然的介绍授课内容。

二、课中提问的技巧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问就是学与问的融合, 学而不问就难以长进。提问的技巧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能否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学习。以下是比较有效的几点做法:

1. 励式提问。

以上面的单杠教学为例, 介绍过体操棒与教学内容之后, 进入辅助练习部分, 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同学们, 你们能不能用体操棒做一些运动呢?激励学生用体操棒自己编操 (头部运动, 肩部运动, 体侧运动, 体转运动等等) 。提问是激发学生认真求索的动力和关键。采用激励式的提问, 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激情, 带着一种欲望去探索发现, 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机遇。

2. 发散式提问

发散式提问就是要学生突破思维常规, 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 供学生设想。在体操垫上技巧组合动作——燕式平衡、鱼跃前滚翻, 挺身跳转90°教学时, 可先画单个动作技能图, 让学生自主复习动作。然后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进行教学:①设置问题;②小组复习单个动作, 组长保护与帮助;③自我评定并思考问题;④小组展示成果;⑤借题拓展:小组自主编排动作;⑥展示小组编排成果。技能教学中抓住学生易犯错误, 事先提出质疑,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此基础上借题拓展, 进行课的延伸。学生既复习了已学过的技能, 巩固提高了动作质量, 又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学会了组合动作。

三、点拨的技巧

1. 点拨要能把学生的“自主意识”带进技能学习中

在排球双手正面垫球的教学中, 讲解动作要领时, 可以总结为“插、夹、提”三个字。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这三个字各包含什么意思?”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演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 各抒己见, 归纳总结。通过巧妙的“点拨”, 创设问题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

2. 点拨要有时机性

典型错误点的“及时”, 拨的“适时”。例如在肩肘倒立的教学中, 学生自主练习, 教师要“有目的巡视”, 发现学生出现了“不夹肘”的动作, 从而导致“立”不起来的现象, 要“及时”集中, 安排巡视过程中的“典型错误”进行示范, 用诱导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思考:“这位同学的动作哪里有问题?那么,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教师有方向性的提问, 积极思考,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这样的技能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3. 点拨要体现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学难点是技能中学生因缺乏知识经验而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技能。俗话说, 牵牛要牵牛鼻子。技能教学, 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点拨, 特别重视对动作轻与重、主与次的分辨, 只有抓住“牛鼻子”, 点拨才能获取最高的效益。因此, 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练什么, 如何练, 从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

篇4:让孩子在体育精神的激励下成长

“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让孩子不断突破自己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从来都在强调永不满足、努力追求进步和追求自我突破;并且强调面对强手,敢于挑战、敢于胜利,不断向新的极限冲击。而“更高、更快、更强”这六个字无疑就是这一理论的最好体现。

现代家庭,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放弃传统的“棍棒式教育”,转而采用“鼓励式教育”,让孩子在夸奖、赞美的状态下成长。但这种鼓励式教育也有它本身的缺陷,它更容易让本身思想还不成熟的孩子沾沾自喜,在夸奖声中迷失自己,失去追求上进的动力。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伤仲永》就是这种鼓励式教育、自我满足式成长的反面例证。

而“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无疑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教会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也不管是在什么状态中,什么背景下,都要不断更新自我,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朝气和动力。

在这方面,家长们可带领孩子一起看看中国女排、中国男篮的比赛录像。当然,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这两支王牌队伍前几年双双陷入低谷和现在又涅槃重生的比赛,以便进行前后对照。名帅郎平、宫鲁鸣先后担任这两支队伍的主教练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补充“年轻血液”,把一群有朝气、有上进心的小字辈一步步推上最前台,终于成就了两支队伍现在的辉煌。

这给予我们家长的最大启示就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要学会让孩子确立不同的奋斗目标,让他们始终保持足够的进取心和向上的意识。即使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了,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觉,要让他们放眼更广阔的世界,努力寻求突破、突破、再突破。

“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是这一思想的有力证明。很多运动员,通过参与比赛,增长了技能、锻炼了意志,也培养了与其他运动员的友谊,加深了彼此的交往,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我们孩子的成长而言,可能上升不到世界的高度,但是这种“重在参与”的精神,又确实可以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更可以加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包容度。

曾经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拳击世界冠军邹市明带领他的儿子轩轩参加了这个节目。不仅轩轩萌萌的卷发惹人喜爱,他在节目里的成长更是让人难忘。而最能体现轩轩成长的,正是对于参与意识的真正理解。

最开始的第一期,就有一个让人难忘的场景,当时邹市明参加搓玉米比赛,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丝毫经验可言,所以邹市明很快败下阵来。当时轩轩就大声痛哭起来,大家怎么劝都劝不住。他难以接受父亲在比赛中失利的结果。后来,主持人李锐为了哄轩轩开心,故意增加了一个小小的环节,让邹市明和其他人加赛拳击,并很快宣布邹市明获胜,这才让轩轩重新笑逐颜开。

轩轩是被哄开心了,但无论是邹市明这位父亲本人,还是同剧组的其他成员,都发现了轩轩太看重比赛输赢的心理问题。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期节目中,节目组和邹市明都更多地安排轩轩去体会每一个任务执行的过程本身带给他的快乐,并加强这方面的心理疏导,弱化输赢结果带给他的冲击,教会他乐观看待别人的胜利和自己的失败,终于让轩轩渐渐明白了“重在参与”的真正内涵。

体育品牌广告用语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那些知名度很高的体育用品品牌,都有着响亮的品牌宣传口号。比如:安踏的“永不止步”、耐克的“just do it”以及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

现在的小学生,因为生活在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新时代,所以整个成长阶段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明显的挫折。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在平安快乐成长的同时,往往思想波动性也大,易产生想赢怕输、患得患失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一旦形成,常常会伴随着孩子成长的一个漫长阶段,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这无疑对孩子走向社会的未来人生极为不利。

李宁品牌“一切皆有可能”的思想,刚好给孩子们提供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它让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们,未来看似很遥远、很模糊,其实又是有形的,可以抓住的——而抓住它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做好自己,努力做好现在。

在这里,我们可以让孩子听听李坚柔的故事。2014年索契冬奥会赛场上,中国短道速滑女运动员李坚柔站到了500米比赛的决赛场上。虽然她是所有进入决赛的运动员中实力最差的一个,但她毫不气馁,充满自信,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决心,在对手们一个个或犯规或倒下之后,终于抓住机会,第一个冲过终点,成为最后的冠军。

李坚柔的这场胜利,无疑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最好注解,也是我们鼓励和培养孩子时,常常可以用来在思想上引导和帮助他们的励志故事。

篇5:弘扬体育精神的国旗下讲话稿

大家下午好!

我是高二(6)班的xxx,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我们的体育精神。

就在前天,在xx年十月舒爽的秋风中,我们北郊中学精彩纷呈的第五届运动会和第一届科技节完美谢幕了,但是,有一种精神却没有随之谢幕,这种精神仍久久的洋溢在公文有约提供北郊的空气中。

两天的运动会不算太长,但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忘不了跑道上那向前飞奔的身影;忘不了田赛场上那充满力量的双臂;忘不了跳高比赛时选手一跃而起的潇洒。同时,我也清晰地记得学生裁判们仔细记分时紧锁的眉头,志愿者们闪烁在额头的汗滴,而在操场上一声声的加油呐喊,一声声的欢呼雀跃,甚至是一声声的安慰抚贴,都让我为之而深深感动。是啊,这次运动会不仅是技能与力量的竞赛,它更传播了一种精神,传播了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传播了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而这一次的运动会更加让我明白了这精神的真谛。

除了运动会,学校上周还举行第一届科技节。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分别参与了叠宝塔,水火箭和鸡蛋撞地球的科技活动,而我有幸目睹了高二级的所有比赛。在活动过程中,每位参赛选手都勇于创新敢于尝试,赛出了自己的水平,赛出了自己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同学们的鼓励,老师们的支持,尽管最后的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他们都是英雄,因为他们有着一种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探索精神,有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不错,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都需要一股精神动力,当我们凭着这股动力前行时我们会发现,不管最后结果怎样,但我们都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奋斗过,我们拼搏,我们流下了汗水,让别人知道了我们的努力,让自己知道了自己的付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遗憾!

是的,这种精神就存在于你我体内,而我们又将迎来见证这种精神的新一轮挑战,那就是期中考试。今天我站在这里,特别想要告诉我们全体高二级的同学们,曾经的我们或许表现差强人意,但回首上周,不论是科技节还是运动会,我们都体现出了高二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要相信自己,因为我们有那样一种精神,我们有能力可以让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我们要牢记开学初那发自我们内心的誓言:我们高二,全面发展,我们高二,勇往直前!最后请允许我用这样一段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

让汗水哺育不凡,用智慧丰富内涵,凭激情创造灿烂,靠实力鳌头独占,我们北郊,勤学实干,我们北郊,进步天天,我们北郊,全面发展,我们北郊,勇往直前!

篇6:国旗下讲话: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

教育的起点是生命,终点还是生命;倘若远离了生命,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价值。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应该丰富多彩。生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以变应变,生命是指向未来不断创新的,教育也要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

4月23、24日就要期中考试了,6月份的中考也迫在眉睫了,这些都是考验我们全体老师和学生阶段性生命价值的机会。希望我们齐心协力,把握机会,共创生命的辉煌。

老师们,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用爱心激发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道德引领道德,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激情燃烧激情。希望我们进一步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感到遇到我们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同学们的优质成长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台湾教育学者高震东先生说,所谓的学生就是“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意义。”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青春年华,你们的生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旺盛的精力。在你们人生最为宝贵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时期,你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正确认识。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生命的意义首先必须建立在为祖国为人民这个基础之上,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沒有人不愿意自己有更美好的生活,所以,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来讲,我们生命的意义是要有能力为个人和家庭创造美好的生活。

同学们,我们的生命既然存在了,就要释放出他的能量,挥洒出他的光芒;就要用行动证明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美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已的生命。” 改变态度就是改变习惯,改变习惯就是改变个性,改变个性就是改变个性中的缺点,改变个性中的缺点是自己在改变自己而不是去改变別人。俗话说,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希望同学们立足自己的课堂,积极自主思考问题,主动热情参与小组讨论,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概括学会总结学会反思,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希望同学们及时复习,巩固旧知识;及时预习,发现新问题;认真完成作业,细心做好每一次练习,在作业的日常查评中展示自己的进步。希望同学们,在日志中仔细反思得失,分析原因,虚心接纳老师家长的正确意见,珍惜时间而不浪费生命,战胜自己而不能放任自己,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学会进步。

篇7:国旗下讲话 让我们学会赞美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在国旗下我想和大家谈谈关于“赞美”的话题。

马克吐温曾经夸张地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赞美是对别人优良品质、出色能力和良好行为的一种肯定;赞美是我们乐观面对生活、自强、自信、自我肯定的力量源泉;赞美是与人快乐交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但我们首先要学会赞美别人!

向别人表达真心的赞美与鼓励,会使他充满动力,积极奋进;反之,向别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他自暴自弃,放弃努力!给别人掌声,赞美别人,就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的缺点,用赞赏的眼光去欣赏他的优点,用鼓励的话语去激励他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别人比你优秀,记得赞美他,不用心生嫉妒;如果别人平平凡凡,记得去发现他的优点,并真心予以赞美,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学会赞美别人,人与人之间便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戒备;多一份温暖,少一点冷漠。人的自信往往就是通过别人一个个小小的表扬或者一句简单的赞美树立起来的。做一个快乐人,前提是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赞美生命中的一切!

赞美别人不是廉价的吹捧,不是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赞美别人是心灵的真实吐露,是欣赏与感动,是友善、是鼓励、是宽容。总之,真诚友善地赞美别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种高尚的境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赞美别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对学习充满自信的人!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美好的东西!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吧!相信赞美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篇8:让体育精神和老区精神交相辉映

共和国体育回故乡,这是英雄城南昌主打“红色体育”牌的鲜明口号。

“或许,没有哪里对一场体育盛会的渴望能超越赣鄱大地,因为这里曾经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运动会先河,

1933年5月30日至6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召开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大会,来自红军各军团、赣闽两省以及中央政府各机关的16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这就是著名的“五卅”赤色体育运动会,其目的是“养成工农群众的集团精神与健康体格”,“不是为了赛胜负,乃是锻炼铁的筋骨”。从此,体育运动在全国苏区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人民共和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民健身运动的起源。

如今,体育已日益成为文明的载体、和谐的纽带。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和演变的,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军事等密切相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象,通过身体锻炼增强人的体质,通过体育的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而在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思想作风的体育精神,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这种执著的信念和追求常常表现为勇气、耐力、意志力等。

作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全国城市运动会为国人关注。

在建党90周年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时刻,在江西老区举办城运会蕴含着太多的意义,注重“体育情节、革命情节、红色情节”的紧密结合,七城会承载着“共和国体育回故乡”的历史使命。分别在井冈山五指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瑞金毛泽东为群众打水的“红井”、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邓小平同志当年下放地新建县的“小平小道”五处采集最终汇聚成的七城会圣火,在共和国军旗升起的地方熠熠燃烧。

城运会参赛选手年龄普遍偏小,利用革命旧址、红色遗迹对祖国未来的主人翁进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将体育精神与红色文化、老区精神结合,成为这届城运会的亮点。

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大力弘扬的主旋律文化,全国各地特别是老区人民具有红色文化的独特情结。结合体育赛事,发扬红色文化,能够扩大红色理念在新一代年轻群体中的普及、推广和深化。

老区精神是二十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和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所培育和铸就的具有特定内涵的伟大精神,主要包涵坚信革命必胜,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坚定祖国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于牺牲和奉献;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同样的精神内涵,同样的精神实质。

“让中华体育精神再一次在红土地上发扬光大。”当年许多健在的老红军多次发出的心声在这一历史时刻终于实现。

体育精神和老区精神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不断地从老区红土地上折射出的伟大光芒,必将照耀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以矫健的步伐向着世界强大民族之林迈进!

篇9: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智慧起来

一、蹲下来,与孩子一起看世界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是体现教与学双边关系的过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程序是成功的一环。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教师要将自己“稚化”,在教学中,放下“架子”,参与学生的练习之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探究学习。教师参与学生的练习,可以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可以用优美的示范、精彩的表演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我要学”、“我要学得和老师的动作一样漂亮”的想法。如在篮球上手投篮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各小组练习,用上手投篮进行练习,无形之中,学生对此动作产生了羡慕之意,教师在后面的教学中,因势利导,学生会很快地就掌握了动作。由于学习的动机加大,随之而来的学习的认知水平、注意力程度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效果也会提高。

二、停下来,期待更多的精彩

人的认识总是从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某种知识已达到一定的境界,要求提高到更多的水准时,教师不能在原有的教学层次反复,而应有一个极短暂的休息,激发学生的求知内驱力,为获取新知识作准备,然后把教学推向一个新层次,这就是停顿感节奏。停顿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适当地利用语言停顿,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思考,给学生以回味的余地,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一个短暂的停顿,是激发学生新的需要,推进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与必要环节。

三、动与静,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教学节奏要动静相宜。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要敞开思路,广开言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所谓“静”,是指由于某种教学目的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宁静状态,以便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动是思维的外在表现,静是思维的内化深入。好的课堂教学态势,既要有动,又要有静,但是动并不意味着热热闹闹、乱动一气,而动中有静,动中含有让学生深思熟虑,冷静思考的因素。静也不是松松垮垮,没精打彩,而是静中有动,让学生在不出声的前提下积极动脑,启发学生的思维。

四、赞起来,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

教育的成效必须、也只有通过适当的评价才能体现出来。教学评价如同催化剂激发学生不断奋进,始终将自己脚下作为新的起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差异性评价和激励评价。由于学生在生理、心理存在着较大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努力目标。如某素质较差的学生,垒球的水平在30米左右,如果此学生经过认真练习,成绩提高到40米,教师不能不闻不问,应立即给予表扬,要求他以40米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再如素质好的学生,教师在成绩、动作方面提高要求。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要积极练习来战胜自己,提高练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大量运用激励性评价,表扬可以使人进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以提高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哪怕学生有一丝的进步,教师都给予表扬。表扬的方法很多,和眼神表示肯定、用语言先赞许、鼓掌、对学生微笑等等。对没有取得进步的学生,教师也要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鼓励,如“我相信你”、“你能行”、“再来一次”、“你肯定会提高的”等等。教师在课中利用积极性评价,在无形之中鼓舞了学生,给学生的学习、练习带来了动力,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

五、乐起来,保持孩子浓厚的兴趣

“快乐”——因此体育课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课上要身心愉悦,让学生在愉快地氛围巾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做,学生如何学,而且也取于一定的教育情境。愉悦的情境是互动的前提。教学互动关键在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只有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产生教师与学生,与教学中介互动的欲望。注重教学全过程的情境创设,使整个课堂形成了强大的互动亲和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具有课堂效果的“助长”作用。当然创设情境也要注意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因此我常以游戏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创,创中练。例:在学习投掷活动中,我将视角投向学生的课余活动,将学生课余自发玩耍的“吹泡泡”的游戏素材进行教材化,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他们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进行改造并与投掷进行简单的结合,充分挖掘其中的健身娱乐功能,释放童心,彰显个性。

篇10:让体育赋予我们精神——体育节的国旗下讲话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三二班的辛佳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我们的课间变得更精彩》。

课间是同学们让大脑得到休息,活跃身心的时间。有益的课间活动可以让同学得到很好的调节,同时也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最近我发现好多同学都在做着让老师担心的课间活动。比如有些同学一下课就相互推拉打闹,有些同学在楼梯上攀爬追逐,还有些楼上的同学向楼下洒水、扔纸片。同学们!这个时候你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快乐,可是你知道每一位老师是多么为你担心啊!如果你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或被撞倒、压坏,后果都难以预料。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学校有丰富多彩、文明安全的课间十分钟,我在这里诚恳地给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还有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提几点建议,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认真遵守:

1、课间活动要适量、轻松、愉快,活动时要守纪律,不打人、骂人,不要大声喧哗、奔跑、追逐;不做危险性游戏,不在容易发生危险的、不适宜活动的场地游戏。

2.养成课间休息的好习惯,在下课时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在上课后才忙着准备。

3.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在教室内追跑打闹。

那课间十分钟该如何安排呢?在这里,我也给大家一些建议:

(1)你可以走出教室,漫步校园,放松一下心情。

(2)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跳绳、拍球、打乒乓球、踢毽子,做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这样到下一节课时就更有精神,学得更好、记得更牢了。

(3)你还可以看一些好书,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

同学们,课间进行文明游戏和玩耍不仅能开发我们的智力,还能增进伙伴间的团结。最后我倡导我们为精彩文明有意义的课间活动一起努力吧!谢谢大家!

篇11:让良好家风滋润我们国旗下讲话

父亲在教育园地默默地耕耘了40多个春秋。父亲备课很认真,从板书课文的题目到全文段落的划分,从中心思想的确定到全文的写作技巧,从生字生词的讲解到需要掌握的重点……全面详细,无一遗漏,书写认真。教学上,父亲始终探索不止。他说:“给同学们一滴水,自己必须是满桶,否则愧对职业。”

我上过父亲的课,对他讲课时的生动表情记忆犹新。父亲教学时,极少用“填鸭式”的方法,而是把每个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用他的话讲,就是想方设法让同学们记得深、消化快。记得有次背课文,父亲让同学们齐声朗读,然后看谁能先扔掉课本,说完之后,他第一个就将课本丢在了讲台上。

父亲教书几十年,先后调动工作七次。1967年,父亲被调到全县最偏僻的距家30多华里的一所山村小学任教。记得那年冬天,我随母亲去探望,找到那所破旧简陋的学校时,根本无法相信世上还有那样的学校。母亲一进校门,看到等在那儿的微笑的父亲时,泪水盈眶。可父亲却乐观地说:“再差的学校总得有人来教学。”正是在那几间破败不堪的茅草屋里,父亲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地工作了6个春秋。1975年我刚下乡时,由于承受不了农村苦累的劳作,没干几天就委屈地跑回家哭诉。父亲抚摸我的头,说:“我如果不到山区去教书,就体味不到那里孩子读书艰难和生活的困苦。你这么年轻,吃点苦对你今后成长大有好处。”第二天父亲就坚持让我回到乡下。

父亲教书更育人,他始终认为每个孩子都应当“先做人后做学问”。1974年我所在的初中毕业班有40多名学生,可上面规定只允许推荐15人继续升学读高中。当时,担任班主任、校教导主任的父亲竟将自己的儿子排除在外。记得那是一个白雪皑皑的严寒冬天,父亲对痛哭不止的我说:“我是毕业班班主任,如果我推荐了你,就无法跟其他落榜生父母交代。”40多年过去了,父亲当时说话的神态,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桃李遍天下”,他的学生几乎遍及祖国各地,但无论他们的职位高低,皆对父亲极为尊敬。父亲的学生中也不乏“大官”,可父亲从没有找他们办过任何私事,包括我的弟弟妹妹在家待业时的最困难日子。

篇12:让良好家风滋润我们国旗下讲话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母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他们的初衷是用奖状墙教育激励我们后辈成长,培养我们争先创优意识,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工作中她们爱岗敬业、勤于奉献,生活中他们互敬互爱、和睦乡邻,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五好家庭”表彰。每次领回奖状,父亲都端端正正地把它贴在墙上。

奖状墙净化了我的灵魂。每次父亲张贴奖状,我都静静地站在墙前,看着父母奖状上的表彰词,不断被激励、被鞭策,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奖状墙是我成长的动力。自然界有雨露阳光也有疾风骤雨,生活中有春风得意也有挫折艰难。每当我工作、学习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想起家中的奖状墙,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与信心倍增。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过一道道沟堑,翻过一道道坡坎,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奖状墙是我们的传家宝。在外打拼,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我都要带着一家人到奖状前看看,让孩子读读奖状词,奖励墙成了我家的励志墙,成了我家最有说服力的“思想工作者”。

篇13:游戏:赋予体育新的生长力

关键词:体育,游戏,生长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倡导学生要走出课堂, 接受阳光的照射, 每日最少活动一小时。根据指导意见, 学校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游戏活动, 从学生的体育兴趣着手, 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使体育课堂整体呈现繁荣景象。

一、兴趣始于游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待事物以具体思维为主, 他们的性格单纯, 抽象的道理对他们来说是难懂的, 也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在设计低年级学生的游戏时应关注其年龄特征与思维接受能力, 设计生动活泼的模仿或互动游戏, 从而激发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

例如, 低年级的学生刚进校园, 由于换了学习环境, 部分学生性格胆小, 出现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现象。为了让其尽快摆脱这种状态, 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我设计了下面的游戏活动:“拉圈抢球”游戏。我首先将班上的学生根据性格分为活泼、内向两组;然后将他们错开搭配分成若干小组准备游戏;游戏中每组选择一名学生到中间发球, 其余学生围成一个圈, 要积极抢球还要保证发出的球不落地, 哪组坚持时间最长, 哪组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小孩子天生争强好胜, 这个游戏正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

这个简单而有趣的游戏, 既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又锻炼了学生的性格意志, 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在经历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 它能激发学生潜在的运动欲望, 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也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呈现轻松、和谐、生长的景象。

二、关系近于游戏

要想使课堂有序、高效地发展下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对教师怀有好感, 那么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必将充满期待;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抱有厌恶之情, 那么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必将满生厌倦。古人也曾说过:“亲其师, 信其道”, 小学教学, 尤其是体育教学更要关注这一主观因素的存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是保证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 在教学“合作跑”的内容时, 我采用“大渔网”游戏作为准备活动的切入口, 让学生初步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然后从最初的两人合作跑逐步过渡到多人合作跑, 学生在跑动中调整方案, 改进技术。最后为了增加比赛的难度, 我让学生尝试两人绑腿的合作跑并逐步过渡到多人, 让学生在不断挑战中增强积极性。

在这个比赛中, 教师既是讲解者、指导者, 又是执行者、参与者, 正是有了教师的参与,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都想与老师一决高下。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 学生不再是仰视老师而是平视老师, 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师生之间增添了几分亲近感, 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喜欢与敬佩之情, 有助于体育课堂长久持续地发展。

三、内容富于游戏

要想使我们的体育课堂丰富多彩, 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研究教材、开发教材、运用教材。小学体育课堂, 游戏的运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因为有了游戏而更加生动, 学生因为有了游戏而更加活跃, 师生因为有了游戏而更加亲近, 内容因为有了游戏而更加丰富。

新《体育课程标准》在肯定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性的同时, 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学生不可能整齐划一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 也不可能在学习结束之后后达到同样地学习结果。所以如果经常采用固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 很难激发学生比赛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换一种方法, 把成绩相当的学生组成一组, 这时学生兴趣会再次得到激发, 无论是快的还是慢的, 每位学生都会抓住新的机会, 挑战自我, 同时也能享受进步和胜利的喜悦。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和挖掘教材, 善于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选择适合的游戏, 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培养他们的兴趣, 锻炼他们的意志。

参考文献

[1]邓平.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14:何不让“国旗下的讲话”变变脸?

一、让学生参与国旗下的讲话意义重大

首先,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能站到台上面对全校师生讲话,这是莫大的光荣。为了赢得这份荣誉,大部分学生会在学习、思想、生活、行为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激励作用远远比一次鼓舞人心的讲话要大得多、深远得多!

其次,变师生对话为生生对话,在语气、方式上必定更贴近儿童,更容易产生亲切感,为学生所接受。讲话的主题内容也将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说出心里话,表明学生的理想和目标,抒发学生的热情和愿望,引发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强化教育效果。

再次,承担国旗下的讲话这一任务后,从定主题、撰文、试讲、正式演讲,学生始终是充满自豪感、积极主动的。在参与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让学生参与国旗下的讲话要精心安排

当然,学校把国旗下的讲话交给学生来承担后,并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国旗下的讲话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和主题要求,对此,学生可能不够了解。因此,学校分管部门要精心组织,协同配合,根据教育的总体要求精心设计、细致安排,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好这一工作,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首先,国旗下的讲话每学期约有20次左右,我们应当在学期初做出整体安排,进行主题的构思和设计,并且把任务布置到班级和个人,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当然,根据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及时加以调整,也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一环。

其次,国旗下的讲话要主题鲜明,从多侧面安排内容。既要考虑到本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每月具有教育意义的重要节日或纪念日来安排。以我校2009年下学期“国旗下的讲话”内容安排来看,第三周安排了“预防甲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主题,由于讲话及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恐慌的心理。学生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教育师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防患于未然,拒甲型N1H1流感于门外。

再次,学校要做好资料汇编工作,发挥后继教育作用。学生代表在国旗下的讲话中所用的讲稿,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认真收集,每个学期摘录精华,在校刊上加以刊登介绍,甚至汇编成书,既是一次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思想教育的强化。

当然,要发挥学生参与国旗下讲话的积极作用,学校分管部门要做不少具体工作,有时可能比教师代劳要付出更多。但由于这一工作有其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应当十分重视。这有助于改变以往仅由学校行政或骨干老师主讲的单调形式,既是展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强化品德教育的一个有益课题。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建德市新安江第二小学)

篇15:让安全与我们同行国旗下讲话

吴莹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安全与我们同行》

同学们,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被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安全工作也是学校历来的一个工作重点。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每天会有大约一个班的同学“消失”!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心有余悸;那赋予个人只有一次的极其脆弱的生命多么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啊!同学们,在安全问题上,我们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同学们,我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也要注意一些不安全隐患,因此,我在这里向全体同学倡议:

1.遵守校纪校规,不做危及个人以及他人的事。

在楼道内不要互相追逐奔跑;不要爬高或在护栏上探取东西;做卫生时,不要打闹,以防滑到跌伤。

2.注意卫生安全,不吃不洁净的食物,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到无证摊贩购买不洁零食和其他来路不明的食物。

3.假期及时回家,不在外逗留,游玩,受到不法侵害时及时打急救电话或110寻求帮助;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严禁进入游戏室,网吧,等,以免接触到一些社会不良人员。

4.注意交通安全,横过马路时,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翻越行人护栏或其他交通设施;乘车应注意乘车安全。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5.遇到难以排解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要及时和同学,家长或老师沟通。

6.加强紧急避险以及自救知识的学习,遇到特殊情况能够自救并营救他人

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家庭和社会的未来,我们要使学校成为大家安全的港湾。因此,我们要求:全体老师每时每刻都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要求全体同学,要时刻想安全,不做违反安全要求的事;要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同学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希望广大同学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学校,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创建我们的平安校园吧!

篇16:国旗下讲话 让我们共建文明校园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中华民族素来是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讲文明礼仪更是当代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里面有一篇《孔子拜师》,今天跟大家重温一下。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子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抖擞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忙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圣人,他之所以能誉满天下,与他的谦虚有礼、好学向上是分不开的!

我们中心小学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总体是好的。在校园中我们常看到主动跟保安、老师问好的学生,也能排有序的路队离开校园。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极不文明的言行,如个别同学在校吃零食,课间喧哗、乱扔乱丢垃圾等等。为了切实培养每位同学的日常行为习惯,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建立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1.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智慧与鲜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显得更加鲜艳。此时此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

2.熟记并能正确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十字文明用语”。不讲脏话、粗话,见到老师、长辈或来宾时,能主动敬礼或问好。

3.管住自己的口,不吃零食,不说脏话,不出口伤人,不大声喧哗;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吵闹打架;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不在墙壁上留下脚印,能主动捡拾垃圾。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服、勤洗澡。以朝气蓬勃、文明高雅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5.要学会站、学会坐、学会走、学会微笑。

篇17:让我们从小学会感恩 国旗下讲话

有这样一位母亲,女儿每年生日时,总是带她到医院去看望当年的产科医生,感谢她将孩子带领到这个世界上。女儿在各种比赛中获奖时,父母不是先夸奖她,而是提醒女儿:无论取得什么样的荣誉,都离不开你身边的同学、老师。于是,女儿每每从母亲手中接过新文具、新衣服、好吃的食品时,她都会懂事的以微笑和行动来感谢父母对她的关爱。长此以往,她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让周围的人都来分享自己的快乐。

有几所大学曾经开展过这样一项特殊的活动:让同学们算笔账,算出大学四年需要花费多少钱?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以书信的方式和家长交流,许多学生由此看到了父母身上承载着的艰辛和重负,体会到父母心灵深处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这些字里行间充满着理解和感激的家书感动了学校、感动了老师……

其实,我们都有太多感恩的理由。感谢我们的父母,由于他们的言传身教,我们懂得了分辨是非曲直。感谢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的谆谆教诲,我们懂得了用丰厚知识和美好德行来自我武装。感谢我们的朋友和同学,是他们的友情和包容,让我们明白了情谊无价……

学会感恩,不要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会承担自己在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学会把“行”、“谢谢”和“对不起”时时挂在嘴边;学会“在乎”、尊重和感谢他人的付出;这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不随地乱丢果皮纸屑,因为整洁的环境属于大家;课间与午休时不大声喧哗,因为安静属于大家……如此的学会,能使我们懂得更多,关爱更多,得到更多。

“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

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它更是一种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

因为感恩,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因为感恩,这个社会将变得更加温馨。

愿我们都能够学会感恩!你会发现因为感恩你获得了快乐,因为感恩,你获得了充实和美丽!

范文网

篇18:让体育赋予我们精神——体育节的国旗下讲话

一、电视体育节目中女性主持角色的发展变化

电视体育节目中的女性主持人从数量到角色定位一直呈上升发展态势, 这源于我国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 也是社会水平的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体育节目。女性主持人可以让女性受众有心理上的平衡, 也可以对男性受众带来更多的吸引, 其存在和发展有着必然性, 也是值得肯定的。对女性主持角色发展变化的梳理有益于更好地总结并预见体育节目女性主持人未来的调整方向。

(一) 严谨、端庄的体育新闻节目女性主持

按照传统新闻节目男女主持人搭配的原则, 最早的体育节目女性主持人出现在体育新闻节目中。不过这一阶段的女性主持人并没有体现主持体育节目的特殊身份的变化, 她们需要做的仍是传统的新闻播报, 播报体育内容的变化不需要女性主持本身展现出性别特色。

一段时间后, 女性主持人出现在了转播的体育赛事中, 不同于直接播报稿件, 女性主持人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赛事解说, 这就需要女性主持人了解大量的专业资料。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体育节目女性主持人的宁辛在采访中表示, 在最初解说体育赛事的过程中, 需要快速接受的资料过多, 因为自己在之前对赛事的了解不足, 短期填鸭式的记忆使自己出现了不少错误。由此可以看出, 虽然女性被认为需要出现在电视体育节目中, 但是在最初的尝试中, 女性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不清晰的, 她们没有表现出与男性主持人的不同, 在节目中做的是原来男性主持人的工作。

这种情况是由于经济不发达时期, 在整个社会中, 女性没有足够的地位和时机接触体育项目, 她们没有足够的体育信息的积累, 节目制作方和节目受众也没有对女性及女性主持人有足够的重视。

(二) 靓丽、活泼的专项赛事特别节目女性主持

电视体育节目女性主持人的角色转折发生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世界杯系列节目《你好, 世界杯》中, 沈冰作为女性主持人与男性主持人对比赛展开探讨, 并以此推动节目的进行。这个节目以轻松、活泼为基调, 在谈话节目的形式下为观众传递赛事相关信息。

沈冰最初以清爽、靓丽的外形引起观众注意, 但后期由于她在随意的谈话中犯了许多关于足球赛事的常识性错误, 被许多观众认定为花瓶主持, 而女性主持在电视体育节目中存在的必要性也因此引起了观众的探讨。

这一时期电视体育节目的女性主持人开始彰显个人魅力, 虽然有专业知识的错误, 但是这代表了女性群体对体育赛事的普遍认知, 沈冰所问的许多在男性看来无知的问题, 是许多女性观众想知道的。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女性观众对体育节目关注度快速提升的时期, 韩日世界杯的几乎“零时差”使世界杯比赛格外火热, 女性在体育赛事的关注人群中比例提升, 女性主持人在体育节目中的参与度增强。

二、电视体育节目中女性主持的角色定位

电视体育节目的女性主持人在发展中寻求自己的角色定位, 女性自身性别特征的独特性逐渐显现, 女性观看体育赛事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情感和靓丽的形象都为体育节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同时女性主持人的加入和成长也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是电视节目满足当代观众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 女性视角扩展体育节目内容

从女性视角出发的体育节目更多了一份竞争之外的人文精神, 从女性心理出发并结合以往节目中的表现, 女性对于球员本身的关注强于对竞赛及胜负的关注, 她们在比赛中更多地表达出对于失球球队球员心理的体会, 这使节目摆脱了男性主持为主时期只关注技术分析和数据统计的表现。

女性主持人更多地淡化主持人意识, 在节目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使她们能更多地从普通观众的视角出发进行发问, 并在得到答案后发表可以代表大众的看法, 这使节目较男性主持为主时期专业术语过多导致的晦涩难懂的现象得到缓解, 使节目容易被更多的观众接受, 也让节目对于新的观众的贴近度和吸引力增强。

(二) 丰富情感挑战节目刻板印象

女性相较男性有更细腻的情感, 善于体贴和理解, 并且有更多的同情心。在体育比赛中男性主持人多关注运动员的技能发挥, 而女性则从人性角度出发, 关注运动员的外形, 成长经历, 家庭情况等个人情况, 这些内容的发掘更符合体育的人文精神, 让节目的中心从原有的刻板框架中解脱出来, 增强了情感性。

例如在电视足球节目中, 比赛结果出来之后, 男性主持人多会客观分析比赛结果产生的原因, 但女性主持人多会以抒情直接表达自己所喜欢球队胜负结果的喜悦或悲伤, 沈冰和刘语熙都曾在自己所喜欢的球队失利之后流下伤心的泪水, 此行为在第二天成为热议的话题。这使节目多了情感感染性, 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节目本身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三) 独特表达活化节目氛围

电视体育节目中的男性主持人在措辞上偏客观化, 使用较多的体育专业术语显示节目的专业性, 这虽然可以使节目中分析的可信度增强, 但对于部分普通观众来说难以理解。由于女性的心理特征和传统习惯, 女性主持人更常用情态词和语气词来进行语言表达, 并且形容词和主观描述的句子较多,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电视体育节目偏向呆板的风格, 使气氛更加活跃、轻松。

三、体育节目女性主持人的问题

在电视体育节目中, 女性主持人的角色认知仍不清晰, 大部分观众仍然偏重于关注女性主持人的外形, 而对于女性主持人的专业素质较为轻视。这种女性主持人的“美女文化”不仅出现在体育节目中, 在其它节目中也一直存在, 但是在体育节目中更加明显。虽然外形的优势不可忽略, 但是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才是她们立足的根本, 她们具有足够的专业储备后, 在潜移默化中对节目带来的影响和推动才是节目所需要的。

在电视体育节目未来的发展中, 女性主持人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她们将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将内在的专业精神透过外在的美貌展现出来, 是女性主持人需要思考的, 如何让女性主持人的发展不至于走向媚俗和浅薄, 让女性主持人找好角色定位, 是电视体育节目制作方需要探讨和调整的。

摘要:电视体育节目中的女性主持人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也从辅助配合逐渐转变为节目主要参与者。女性主持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成为体育节目变革的契机, 这也是女性开始摆脱与体育文化相关的刻板印象的标志。女性主持人正确的角色定位是体育节目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摆脱美女文化的外在吸引, 成为节目实质性的存在是女性主持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女性,电视节目,体育节目

参考文献

[1]林玉佳.电视谈话节目中女性主持人的角色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 2013.

[2]应天常.当女性主持遭遇美女文化[J].声屏世界, 2008 (03) .

[3]孙健.女性介入对电视新闻的影响及重塑[J].新闻爱好者, 2009 (02) .

[4]孙正平.浅淡电视体育竞赛直播节目的主持艺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9 (12) .

[5]陈怡凤.探索电视足球节目如何满足女性观众收视需求——以央视五套体育节目为样本[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02) .

篇19:让“国旗下讲话”焕发新的活力

厦门市海沧区延奎小学针对这种弊端,把“国旗下讲话”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努力将其变成学生情感交流、展示风采的平台,变成学校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播报荣誉的平台,让“国旗下讲话”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让“国旗下讲话”成为师生情感互动的平台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充分利用“在国旗下讲话”这一活动,创新性地引入“互动”的讲话模式,让师生、生生在讲话中互动起来,真正做到平等交流、有效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次,笔者把自己在校园楼梯上亲眼看到的一幕搬上了“国旗下讲话”:一个低年级学生拿着一瓶没盖紧瓶盖的墨水在楼道里走动,结果不小心把墨水洒了一地,这个学生不懂得如何洗干净,用拖把乱拖,结果越拖越脏,把一楼的整个楼道搞得一团糟,而旁边几个“热爱学习”的高年级学生正趴在石凳上,认真写作,摆出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当声情并茂地讲完这件事后,笔者没有做任何评价,而是把问题抛给所有学生,让他们思考: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国旗下一双双小手举起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思考,这其中就包括事件中的肇事者和旁观者,他们最先主动上台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达了改正错误的决心。而其他同学则上台表扬了他们,认为他们讲诚信、勇于承认错误,倡导大家向他们学习。每个学生讲完,台下都是掌声雷动。学生们多角度的评价不仅张扬了自己的个性,而且提升了自身的道德认知。

在厦门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活动中,笔者一改以往简单的发动讲话的做法,采取现场调查的形式,让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纸屑等的文明学生举手发言,在国旗下发表感想。通过“在国旗下讲话”这个平台,老师和学生互动起来了,学生和学生也互动起来,经过情感交流,学生们自己教育了自己,德育的实效性也在国旗下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二、让“国旗下讲话”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平台

如前所说,当前的国旗下讲话,总是领导和老师唱主角,讲话总脱不了文绉绉、硬梆梆的成人语言,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使用学生喜欢、易接受的语言。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学生自有学生的语言,他们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完全有能力自己来担当“国旗下讲话”的主人,来展示自身的风采。

为此,学校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把每周的升旗仪式交给各中队,使其成为中队展示风采的一个平台。每个中队辅导员轮流主持升旗,然后用自己中队独有的方式展示班级师生风采。有的中队师生合作朗诵一首小诗,有的中队同唱一首歌,有的中队则与大家共同分享校园里发生的感人的一幕……大家在欣赏中队不同风采的同时,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受到教育和情感熏陶,令人耳目一新。

为了周一台上的十几分钟,每个中队都集中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力争把班级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在准备过程中,辅导员也更清楚地了解了学生,了解了班级,看到了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班级特色,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在排练、准备的过程中共同出谋划策、团结协作,不但展示了自我、学会了合作,而且增强了班级荣誉感。如今,“国旗下讲话”已成为学校发现演讲、主持、唱歌、朗诵等人才的好平台。这个平台的创设,让学生成为每周一升旗仪式的小主人,也让他们多了一个尽情展示风采的舞台。

三、让“国旗下讲话”成为学校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平台

德育主题活动是学校实现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开展几个主题教育活动,如“弘扬民族精神月”“尊师重教”“学雷锋活动日”等,可是教育效果一般,而学校组织各年段开展的征文演讲、讲故事等比赛,由于只有部分学生参与,也存在着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德育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其参与的活动中真正受到教育,成为学校践行德育的一个难题。为此,学校积极探索,瞄准升旗仪式这个契机,把“国旗下讲话”精心设计成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平台,让每次教育活动都变得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更能产生强大的号召力。

具体来讲,学校把每次获奖的前几名学生请到星期一“国旗下讲话”上进行演说,然后由老师对其点评,号召大家向其学习,激发全校学生努力拼搏的热情,或着采取“由点带面”的方式,先让几个学生在国旗下讲话,发动学生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然后全校铺开,起到全员知晓、全员参与的效果。学校每年在国旗下举行的开学典礼讲话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如本学期伊始,在飘扬的国旗中,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暨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典礼上,校长为在香港获得“金紫荆花大奖”的“小海星艺术团”的学生颁发奖状。学生们畅谈获奖感受,他们不仅为获奖骄傲,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来自父母亲、老师、同学的爱,懂得了感恩,小演员们还进行了手语表演——《感恩的心》。最后副校长总结并寄语全体师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微笑去对待人生,对待困难,对待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花一草,对待生活的每一天。正是这次“国旗下的讲话”,使得学生们在新学年开始就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

四、让“国旗下讲话”成为学校播报荣誉的平台

每年学生经过努力总会获得许多荣誉,也总会涌现出许多榜样人物。荣誉、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它可以起到激励、鞭策、感召学生奋发向上的作用,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显著。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的榜样,鼓励效仿一切好的行动,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为此,学校积极借用“国旗下讲话”这个平台,在国旗下播报振奋人心的喜报,表扬文明班级、好人好事,其教育作用不言而喻。如借助“在国旗下讲话”播报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小学”“省先进素质达标校”的好消息,全体学生都会引以为豪,有效地激发了他们为学校为国旗再添光彩的决心;播报班级获得“流动红旗”,班级学生会欢呼雀跃,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播报学生参加运动会、美术书法、演讲征文等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情况,学生会倍受鼓舞,努力奋进……总之,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塑造受教育者心灵的艺术,在“国旗下讲话”上播报荣誉,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使命感,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性。

在新的时期,学校通过不断赋予“国旗下讲话”这个德育阵地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张显了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充分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作者单位:厦门市海沧延奎小学 福建厦门361026)

上一篇:授旗训词精神下一篇: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