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2024-04-13

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精选10篇)

篇1: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九年制学校 陈香樽

[摘要]:随着农村偏远山区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各校逐渐地安装了多媒体教室,能从资源网上下载不少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大部分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和活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优缺点,本人结合实际从两个方面正反两个方面谈谈多媒体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作用:一是运用多媒体在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只有正确处理和使用好多媒体,就一定能辅助我们的数学教学,达到课堂的高效。[关键词]:多媒体 农村 初中数学 教学 作用

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山区九年制学校,教师队伍老年化特别严重,祖祖辈辈都是使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我们以前读书也是这过来的。今天回想起来确得,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寒酸。由于课堂教具的贫乏,教师队伍的老年化,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山区信息闭塞,加上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等因素,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晕晕入睡,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数学成绩一直拖后腿。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各校逐渐地安装了多媒体教室,能从资源网上下载不少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我校许多教师也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初中部的一名数学教师的我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和活力。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在数学课堂里更充分地创设学习情境,节约教学时间,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使数学知识在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过程与结果、有限与无限等各方面的互相转换。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填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空白。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几年来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感想。

一、运用多媒体在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既能优化课堂结构,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教 “圆的认识”

一节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常理知道:车轮是圆形的。而对于“为什么是圆形的?”这时学生不知如何解释,这时我引导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动物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多媒体播放汽车拉力赛:小猪驾驶方形轮子参赛,小兔驾驶椭圆形轮子参赛,小猴驾驶他的圆形轮子参赛。当比赛开始后,学生都放声大笑(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看完后,教师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小猪、小兔的车子为什么会一高一低的,开得那么吃力呢?

2、哪一个小动物的车跑得又平稳,速度又快?同学们知道原因吗?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亲身体验: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也由问题引起思索,激发了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标力求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和思想方法,突出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尝试、探索、讨论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发挥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和数学教育的特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多向启发,使学生思路开阔,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立体思维,从而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总结出规律,促使学生打破常规的解题模式,另辟蹊径,达到思维的简缩,提高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如图,在Rt△ABC中,∠B=90°,AB=80,BC=100,点D、E、F分别在BC、AC、AB上,四边形BDEF是矩形,则矩形的面积随着哪些量的变化而变化?设矩形BDEF的面积为y,BD=x,用《几何画板》显示点E在AC上运动时x的值和相应的矩形面积,并单独演示取得最大值时的图形,这样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后,容易将y表示为x的函数,注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用学过的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呈现知识生成的过程,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很强,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学得简单容易,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时常思索的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教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通过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误差,导致三

A E F B D C

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在《几何画板》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无论怎样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是不会改变的。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板书时间,达到课堂高效。

在现实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比较费时的活动,如大量的板书内容,而这些活动并非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但为了达到所需目标又不得不经过这些活动,在课堂45分钟内,如仍采用传统的板书,则消耗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如不板书而口头说明,则往往会词不达意。这时候,如采用多媒体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例如,在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课时教师必须要经过列表和作图比较繁琐的两步,而这是非常费时间的,教师几乎很难分出更多一点时间去讲解函数的性质。而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显示工具后,利用计算机则可以很快给出函数值和画出函数图像,就可避免在课堂内书写大量的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达到课堂的高效。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多媒体不光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它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发展智力、才能。例如,在几何教学中,一题多解问题,在传统课上只有给一种或几种答案,而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示所有的答案,造成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打击。然而在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中,不但可以把所有的答案给出来,使学生对号入座,还可以把几何的开放型的题目做成动态题目,使学生各尽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环境中学生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起到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枯燥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但部分教师对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的使用效果不容乐观,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重视课件“外在美”,忽视其“内在美”。

一些多媒体数学课件过分追求华美的外表,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作图文并茂、“时髦、新颖”、着力凸现趣味性的课件,只重视了艺术性,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记忆,忽略了其科学性。有些年轻老师在课件中增加了大量的卡通、音效和动画,在课堂上经常会“博得”学生的一阵阵欢笑,但是,学生其实是觉得课件本身“好玩”,“看味道”,而不是将

注意力集中在授课内容本身上,等到兴高采烈的下课,才发现这堂课讲的是什么还没有在头脑中留下痕迹。这样的课件偏离了教学的本质,剥夺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减少了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舍本逐末。制作课件,首先考虑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符合数学规律及原理的感性形象,恰当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切入,就以不影响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制作的课件应该具有交互性,使教学过程呈现为“教师——计算机——学生——教师”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真正体现其“内在美”。

(二)多媒体教学成了观摩课、评优课的专利。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有些老师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打天下”,认为传统的教学来得更直接、更实用、更省时省力,平日课堂教学难以问津多媒体技术,只有在研讨课、公开课时才忙于甚至请人代劳制作课件,这样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成了观摩课、评优课的专利,成了“花瓶式”的“点缀”,成了用多媒体技术“作秀”。作为身处课程改革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迅速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积极接受挑战,努力学习多媒体软件设计和制作,把它作为教师备课、教学改革的工具,使电脑、网络、光盘等现代媒体成为像黑板、粉笔一样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真正为初中数学教学服务。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代替”教学。

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多媒体技术并非是点石成金的点金术,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药。部分教师从新课引入到练习,由始至终开机亮幕。教师只是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逐一播放,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我们应该明白: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教学规律,遵循人的认知规律,选择必要的内容制作课件,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课件。比如选择教材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抽象的、其它媒体无法演示的内容,介入多媒体技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味追求多媒体的应用,而不求教学效益,其实是“穿新鞋,走老路”,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为旧式的教学服务。计算机毕竟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无法与学生进行交互式的交流。

总之,多媒体走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初中数学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的运用要“适时、适度、适当”,当用则用,不当用是尽量不用。要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在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处。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才能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这已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学还处在相当幼稚的初级阶段。如何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使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当好“贤内助”,从而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课程 [2] 刘万波《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 陆瑶瑶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4] 王彦超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与误区》

[5]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浅谈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5

篇2: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引起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网络化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尤其是在农村,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对落后,实验设备和器材不完善,导致好多实验都无法正常开展,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如在农村的化学教学中很好的利用起来,将有如下几方面好处: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现在很多地方要求教师实行无纸备课,即电子备课。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教师要掌握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各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并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综合运用于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及师生关系,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到不一定整堂课都使用多媒体。又要考虑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备课时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网上寻找资料,还要设计这节课什么知识点运用多媒体,什么知识点不用,还得考虑使用多媒体与不使用多媒体之间的联系与转换,考虑时间的分配,想备出一节好课,则需花两三天的时间,而且不是每个教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还得努力学习多媒体知识。尽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也很不容易,这比传统的备课要求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给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驾驭课堂的能力就更艰巨,这样督促教师必须研究业务认真备课,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想的周到全面,对教师很快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促进作用,长此以往,自己的教学水平必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色彩、声、乐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最新的科技动态,来展示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示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便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如在讲解有关污染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来了解,或是带学生到某一实地去看一下污染物,这样只能是以点带面的介绍污染。而现在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就可以通过多方位的图像展示以及播音员的讲解来展示工业的污染物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污染的存在及其危害性。不但使环境保护问题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且又能激发起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爱好。又如: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虽简单,但原理却不易理解。空气本来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学生往往认为是空瓶,而用另一种也是无色的气体通入瓶中把瓶里的空气挤出来,从而集满一瓶另外的气体。这整个过程是肉眼看不见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显然过于抽象了。因此有必要使之具体化、直观化,可用计算机对这个过程进行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用不同颜色的块表示这两种气体(空气和另一种需收集的气体),通过块的移动显示一种气体如何把另一种气体从集气瓶中赶出来,其直观性是很强的。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当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方面的不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化学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需要以药品作为支撑,没有药品,实验的现象就表现不出来,况且多数实验器材是玻璃器材,容易损坏。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很多农村中学来说,没有能力来改善化学实验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例如面粉的爆炸、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浓度很高的过氧化氢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难以演示成功等试验,通过多媒体Flash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又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的情况;在浓硫酸稀释时,水如果加入浓硫酸中,水会沸腾,飞溅伤人;当加热液体超过三分之一的试管且试管口朝着人时,液体冲出管外且灼伤人等。通过演示模拟实验,就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

四、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可以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大多较为抽象,许多化学事实,如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如果我们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表现力,运用动画、声音、图片等形式,采用变微观为宏观、变虚为实、变远为近、变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等方法来表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讲分子原子结构这部分知识时,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无法用肉眼看见,而且中学生的立体概念又比较差。这时可以利用动画软件使微观放大,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间隔的变化很好地演示出来。原子结构的知识,可通过三维动画,将原子内部结构演示出来,比较原子核与原子大小时,通过画面将原子形象地放大成10层楼房大,同时原子核也随之放大成樱桃大小,置于楼房中心,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认识到原子内有大量空间,再将电子随机地点击在这一空间内,学生会认识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广大空间内做高速运动,而不是圆周运动。这样就能使知识的讲授由抽象而变得形象生动,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又比如讲述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中,学生设计的方案各不一样,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仪器都拿全,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方便快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讲授初中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时,学生难以理解,我制作Flash动画,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有变化,又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这个内容是为了给学生建立原子的概念,单就书上内容、图示、讲解,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确有一定的难度,把这个内容开发成课件,学生看见了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就能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使教学重、难点顺利解决。

篇3: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⒈情景呈现, 直观形象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符合“乐学”原则,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多媒体教学方法以精美的课件为主, 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 在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寓教于乐的要求。例如:《Go for it》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主要是学习动物名称和一般疑问句句型, 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设计了一个动物园的情境。伴随着轻松优美的音乐, 学生仿佛和老师一起走进了一个环境优美、有声有色的动物园。在那里, 同学们见到了各种各样活泼可爱、生动形象的动物, 教师通过点击“声音”“介绍”“图像”等键, 可充分调动学生听、视、说等感官同步活动, 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课的内容。

⒉重点突出, 难点突破

相对于别的科目中某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而言, 用多媒体技术来突破的重难点知识对计算机软件的运用要容易一些。运用多媒体, 可以把知识重点、难点设计成相应的英语场景, 以直观的形象演示, 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同时教者可以精讲多练, 巩固知识, 又能腾出时间, 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 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主要学习形容词的比较等级, 用多媒体呈现两个物体或人物的比较, 反复呈现几组物体或人物的比较, 每呈现一组都在其下方造出句子。如两个人比高矮:Tom is shorter than Bob.每个句子整齐地排列下来, 并且形容词里的“er”用红色标出来。让学生来练习、观察、总结其规律。学生很快地发现, 形容词比较级里都带有比较的甲乙两方, 并且形容词的后面都带有“er”。这样, 就达到了本堂课的目的。

⒊信息扩大, 效率提高

多媒体英语教学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 增加课堂信息量,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时, 我把重点、难点、课文、图片、四会词句、游戏、课文朗读、歌曲、练习题、板书要点等都设计编制成课件, 任意调用、重现, 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的时间, 为新材料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 加快课堂节奏, 教学程序环环相扣, 这样就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 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比如说句型的替换练习, 用传统的方法, 比如:看图片、由老师指定替换内容, 都显得比较呆板, 而利用计算机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句型替换练习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大容量的特点, 找到数量可观的教学素材, 并运用到句型替换练习中, 巩固学生对新授句型的掌握, 同时达到扩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效果。如:在《Go for it》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一课的句型替换练习教学中, 计算机媒体的使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课的重点句型是“Is this your…?Yes, it is./No, it isn’t.”我就将这个句型做到了课件当中, 把计算机里各种各样的图片用在句型的替换部分, 并做了适当的扩充, 如:pig, bird, mous, stick, sheep, dog等等, 这些东西的图片都非常可爱, 学生们很喜欢, 积极性自然就很高, 虽然不知道下一个会是怎样的图片, 但是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们也轻轻松松地练习了新句型。并获取了新知识, 为接下来的对话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⒋综合训练, 思维拓展

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各种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 创设良好的情境, 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 通过感官的刺激获取更多信息量。这种训练方法比让学生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例如:《Go for it》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本单元要让学生掌握购物的常用词, 如果仅靠老师单调地讲课, 学生要记住那些购物常用语, 如“比较、挑选、还价、试穿”等, 这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笔者用计算机多媒体, 对课件进行精心地设计, 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通过要点提示等把新知识呈现出来。然后屏幕上出现四个商店 (文具店、服装店、水果店、饮食店) , 学生点击购物场境, 呈现相应的要求进行练习, 巩固新知识, 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充分调动起来, 参与教学活动, 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购物用语, 并灵活地投入到具体的运用中, 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得到锻炼。

篇4: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过程;学习兴趣;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近年来,政府重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学校都配备上了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农村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動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笔者谈一谈多媒体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负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单一的教法,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形式活泼多样,对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成为求知欲,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课前播放英文歌曲或英文flash动画等,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优化词汇教学,增强记忆力

在词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学生结合音、形、义,运用视听感官协同识记,能快速高效地记忆词汇。例如:在教学pizza, orange, strawberry, potato, pear等时,应用PPT出示大量食物图片,直观呈现词义。多媒体教学也有利于词汇的巩固,词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与遗忘做斗争,学生接触词汇的数量、频率越多,则掌握的词汇量也越多。教师有意识地在课件上让词汇复现,能预防“昨天学,今天忘”的现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复习效果。

三、优化听说教学,增强交际能力

农村学生不可能与外国人面对面地交流,如果学生长时间听教师讲课,久而久之容易厌烦。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听说训练,能集音、像、形于一体,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多媒体动画技术自编自导,创设大量的交流、交际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真切的情境中体会和运用语言。实践证明,丰富的声像并茂的语言教学内容、最接近自然的交际环境,能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优化语法教学,拓展语法知识

传统语法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难以拓展。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知识结构新、效率高,它把重点、难点等一并存入多媒体网络内,并可用其超文本功能,任意调用,反复重现,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上,教师选用一些生动的动画或电影等情境教学可让学生轻松地接受枯燥的语法。例如:在教学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时,教师播放资源库里下载的flash课件“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不规则形式动画”,使语法教学很好地融于语境,学生不但掌握了语法规则,又系统地拓展了语法知识。

五、优化课堂练习与检测,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在课件中设计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并把重点、难点、易错题用不同颜色的字体表示,能加强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进行课堂检测时,教师就不用很费劲地在黑板上抄题,还可将检测题设计在PPT演示文稿中进行检测。在核对答案时,用超级链接把答案联系起来,按下按钮就可以核对答案,这样会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课后作业也能展示在课件上,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六、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有利于资源共享

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农村中学的学生,同样可以在大山深处接受来自大城市、重点中学、优秀教师的授课,使中华儿女真正“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教师可以阶段性地切入精品视频课程,让农村学生体会名校名师的风采、教学过程,树立信心,开拓视野。教师也可以通过国家教育资源网去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这样就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提高了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弥补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优化教学过程,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让乡村学生享受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但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教师应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因素,是任何先进设备不能替代的。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答题,让多媒体成为神来之笔,给课堂添上生动之翼,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琳,等.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中学 黄巧凤

【摘 要】《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应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为音乐教学服务,把音乐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教学;兴趣;想象;多元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使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化,这不仅优化课堂结构也大大地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激发审美想象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时思维就处于积极状态。同时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取的。”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如在学唱莫扎特的歌曲《渴望春天》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多媒体播出五月鲜花盛开的画面。百花盛开,小鸟歌唱,树林换上绿装,再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仿佛置身其间,体会到儿童渴盼春天早日来临的迫切心情。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又如,在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节选时,我根据每个小标题的意境制作了课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序奏及狮王行进”、“乌龟”、“大象”、“天鹅”等场面,在视听的结合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仿佛看到万兽之王威风凛凛地迈着步伐出现;乌龟在缓慢的爬行、大象正踏着沉重笨拙的步伐、天鹅在湖面上昂首浮游的高雅身姿。可见现代多媒体的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宽音乐视野

多媒体计算机有着存储容量大、显示信息快捷、方便的特点,如果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拓宽了音乐教学的课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同时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如在学唱智利民歌《卖玉米饼》时,我通过课件介绍智利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让学生对智利背景有了一定的认识。(音乐教学论文 )《卖玉米饼》是一首以民间集市叫卖调为素材的歌曲,音调为口语化风格。为了使学生对这种叫卖风格的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我收集了两首叫卖风格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即台湾歌曲《卖汤圆》和印度尼西亚歌曲《木瓜恰恰恰》。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感受到了叫卖音乐形象,然后再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学唱《卖玉米饼》,效果很好。这不仅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吸收了教材以外更多的知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渗透多元文化、丰富文化内涵

音乐是一种文化,渗透着本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及风土人情的特点,要体会音乐的`个性风格,必然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开通了这条道路,它用各种先进技术融各类人文科学于一体,大容量展示教学所需的辅助内容,为全方位鉴赏音乐作品做好了文化铺垫。如在《今夜无人入睡》的歌剧音乐欣赏课中,将所有音乐资料制作成课件。首先出示介绍有关歌剧音乐的文字,让学生了解欧洲歌剧艺术的魅力及其发源与发展;然后介绍歌剧《图兰朵》的故事梗概,再结合歌剧《图兰朵》表演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其音乐背景有更好的理解;同时播放中国民歌《茉莉花》,了解欧洲歌剧音乐融入中国民歌《茉莉花》,使学生了解本土音乐与多元文化的联系。最后欣赏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的演唱,从歌声中感受歌曲中主人公卡拉夫所表达的热情和信心,相信自己定会赢得公主的爱情的情感。学生通过综合的方式,全方位地了解了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可见多媒体创设的意境,能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围中,使学生从中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对欣赏的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资料,创造声像并茂的音乐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拓宽音乐视野,丰富文化内涵。因此,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为全面推进音乐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陈海东《多媒体技术对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3]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4]邹爱民、马东等编译《音乐教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6: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邵阳县谷洲镇中学刘立平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它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了独特的内在魅力,它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这已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运用不但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课程改革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此,本人谈一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创造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所以,在教学

软件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利用图形、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来补充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起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我设计了有关的教学课件,使用这些课件时,屏幕就出现了: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将这一美丽的景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在舒缓、优美的《日光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首“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教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像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并且这样探索的兴趣也会持续下去。

二、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把握探索的方法

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特别是CAI,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如我们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寓教于乐的特点,设计运用了二次函数增减性的二维动画片。

这样,就有机地把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

三、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初中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过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课中,先使用计算机演示长方体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同时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通过以上的观察、练习,再用计算机演示本课时的学习难点“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这样,利用电教媒体演示,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结构,解决抽象性数学的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矛盾,建立空间观念。

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用电教媒体就能恰如其分的解决这个问题。如在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上给出的探究情景,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神州行和全球通两种电话卡各有各的优点,但当自己要为父母选择适合的电话卡时,应该如何选择呢?这样用多媒体设置场景,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切,情趣盎然。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数学是人类思维体操”,学生是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受到思维训练的。因此,现代数学教育观特别强调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现,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借助各种电教媒体的经验替代功能,将感觉器官、思维触角延伸到浩淼深邃的多维空间,从而达到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虚为实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的时空领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展示的奇妙绚丽的声、光、形、色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篇7: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迅速发展,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已落后,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语文 写作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的促进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变革,由传统单

一、机械的写作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写作教学的手段越来越多的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一是有利于教师整合写作资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口讲手写为主的教学模式,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奖课外丰富的写作资源与教材整合起来,有助于增大课堂信息量,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于那些写作中复杂抽象的问题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把写作重点难点讲清讲透,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是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了兴趣。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突出体现了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写作,敢于写作,勤于写作,善于写作。现代信息技术活化了写作教学,声,像,图,文,情,境与看,思,说,写,读,评诸多手段的结合,发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从而打破过去被动,沉闷的写作教学局面。

三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训练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写作资源,如给一段寓言故事让学生看完材料后让学生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这几个环节都要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去思维,鼓励创新的同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狭窄,僵化,混乱大都是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在激活思维方面有着传统写作教学无法达到的优势。

四是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容量,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备课,教师可以准备有利于教学的相关资料,并利用多媒体便捷和清晰的字幕来代替板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接触更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了教学密度,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写作教学中,通过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仔细聆听声情并茂的声响,认真观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反复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随机地引用材料或向学生介绍范文,对学生作文进行直观评改,引导学生点评,并广泛讨论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保持学生习作的热情,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形成良好的写作内驱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走出了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误区,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唤起他们的写作创新意识,让他们想创新,敢创新。同时,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手脑并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编辑能力,又培养了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带来的快乐。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是激发他们创新的源泉。

二、改进了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写作教学技能

一是多媒体写作教学能根据不同情况提供有效的信息呈现方式,使学生自由的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成为信息处理的决策者,主动参与知识结构的重组和建构活动;二是可以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信息交流。三是使得语文老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四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师的写作教学技能,提高了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实验的能力。五是打破了传统观念对语文写作课堂的束缚,让中学语文写作课堂焕发出光彩。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并不是对传统媒体与教学的绝对取代,而是将现代化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各种模式。我们肯定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运用多媒体优化学习过程,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是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目标,而组构新型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但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在具体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在上写作课时应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二是教师应该把握好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现时机,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创新的机会,老师不要代替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而不仅充当多媒体画面的观众。三是应该把握好多媒体效果的“度”,画面不要惹眼,看点不要太多,否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四是画面的设计要和你所讲的作文主题相匹配,尽力营造写作意境。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当前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和传媒手段一日千里地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改革势在必行,写作教学的改革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在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让多媒体技术在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

信息时代呼唤着写作教学技术的革新,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课堂中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教学,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出现了误区,我们必须根据写作教学的特点和自身规律,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而开展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一定要体现学生主动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熟读成诵、入情品味的过程。我们要扬长避短、务实严谨、把握好尺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有优势,找到支持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支点,使其能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真正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实现写作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创造魅力无穷的写作教学的多媒体世界。

参考文献:

篇8: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西方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 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虽然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把学生“拴”在教室里, 却无法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教学的关键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 教师先让学生猜想, 然后以动态的形式, 让学生观察五种位置关系, 由外离逐渐到内含, 甚至到特殊的同心圆。这让学生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很轻松地掌握了它们的位置关系。又如, 教学“测量高大建筑物的高度”时, 利用同一时刻测量影长, 利用多媒体很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展开新课教学,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直观呈现事物特征, 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 很多数学概念的表述都是刻板而抽象的, 有些数学知识甚至不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学生在学习这样的知识时, 就会感觉对教师的口头讲解一头雾水, 对这种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多媒体设备通过直观的图片、图示、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生动展示, 可以让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易学,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知识概念。例如, 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问:“圆究竟是个面还是个环呢?圆的位置怎么确定?”接着, 屏幕上出现一个闪一闪的小圆点, 之后又出现一个圆……学生们于是活跃起来, 有的说圆是个面, 有的说圆是个环, 由圆心决定它们的位置。接着教师再问:“那么它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图示, 圆心固定后, 以圆心为端点, 以不同的半径画出几个同心圆。这样重复几次后, 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形象, 并根据一些点的集合引出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圆。因此, 我们学习的圆是环, 不是面。这样, 突出了图形的本质属性。又如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 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到第三个角处, 很直观地就能看出来形成了个平角, 从而引入对图形的钻研。

三、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达到能够进行完全抽象的思维的程度, 有些知识还需要依靠形象思维进行理解和掌握。而初中数学知识有些重点、难点是比较抽象的, 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障碍, 只是通过口头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设备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这些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 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 牢固地掌握。例如, 在学习“平移、旋转、轴反射”等几何变换时, 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产生想象, 对这些几何变换过程在头脑里构建形象的图像, 理解起来就更加准确快捷。几何变换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而多媒体展示的动态性可以弥补静态的黑板图示的不足, 帮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思考, 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四、创设教学情境, 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

多媒体设备能够借助大量的图像、视频资料, 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 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十分便利,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演示的可能,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 亲自动手实践, 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发现问题, 探寻原因,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尽管多媒体教学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切实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但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实现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课堂提问等环节。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不能让数学课堂变成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课堂, 还要注重启发、反馈, 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更好地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整合多媒体教学的长处, 共同打造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

篇9: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兴趣;能力

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科学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育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用一根粉笔、一张黑板、一本书授课的方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许多城市或农村学校也引进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那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结合经历谈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靠的是一本书、一盒粉笔,此外还要靠一些挂图来完成教学任务。但现在的学生厌学,对学习没有兴趣,导致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想学。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把课文中该有的情景创设成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和声音。例如,《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藤萝花图,这样学生就会感兴趣,就会认真地学课文、阅读课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学科是一门内容范围广、情趣丰富的人文学科,我们怎样更好地教好语文学科,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呢?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正好为我们解决了这些难题。多媒体的内容丰富,信息存储能力强,信息处理速度也很快,我们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信息,扩大了知识面,与此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突出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释疑解难。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是以老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老师永不停歇地分析课文,板书,学生静静地听,不停地照抄,结果被动地学了一课,问题没有解决,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帮我们改变了现状。利用多媒体授课,将初中语文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很快地投入学习中,学得生动活泼,学得趣味盎然,同时,课文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课文既抽象又复杂,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很直观、形象地看到月亮上的足跡,学生容易明白,我们教师就不用讲解了,既省时又突出重难点。

四、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与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两项重要能力。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差,知识面不广,平时懒得看课外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因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辅助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作用。

写作,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难事:不懂怎样写,无话可写,没见过这样的作文题材等等。单靠老师讲如何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那么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组织与运用能力呢?多媒体技术为语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写作题材,写作情景,写作画面等等。

总之,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视听结合,

从而达到强化记忆、巩固已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当然多媒体的作用不只是这些,还有很多,我们教师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其直观、生动、形象来授课,使我们的课堂生动,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使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陈彦伶.探究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

2011(42).

篇10: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四川渠县土溪镇第一中心小学 田 娟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也得到了重视,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被广泛使用,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优化教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 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也得到了重视,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被广泛使用,多媒体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教学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虽然农村小学的条件不及城市小学的设备先进,但能够用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很大程度地增强音乐教学的感染力。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音乐艺术是就是一门能够给想象插上翅膀的艺术,它具有自由性和不确定性。这种特性,可以给人在广阔的想象天地中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同时,音乐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媒体能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拓宽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学生听一些客观的声音,使其感觉到这些声音的高低、强弱、明暗。然后再听各种各样的声音,感觉它们在你平静的心湖激起怎样的涟漪。如:树林中鸟儿的争鸣,听后感觉是欢快?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山间小溪的水流声,丁丁冬冬……明亮的音色错落有致。 雨点滴落的声音,淅淅沥沥,你想到了什么?

这些音色并没有什么旋律,但却激起了我们的各种情绪:或兴奋、或欢乐、或忧伤。它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探寻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把投影、音响等电教媒体相结合,运用到歌唱、音乐欣赏及节奏活动中,帮助学生熟悉歌词,理解乐曲性质和内容,感知音乐的节奏和力度等,并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生唱歌的时候,有时需要示范,且单凭我们的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因为里面需要有和声和多个声部。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录音带来助阵。这样,既达到了示范的效果,又让学生欣赏了歌曲。

音乐又是情感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形象地激发,培养直觉,发展创造。音乐教师在新授一首歌曲时,总要通过讲故事,放多媒体课件等方法把学生带入到一种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再让学生静静地聆听音乐,使学生感到这首歌真好听!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所感所想,这些早已不是歌曲中所限定的内容了。学生在学唱这首歌时,大量地注入了自己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对歌曲有了全新的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问”是儿童好奇心和认识需要的表现形式,“问”反映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和探索奥秘的兴趣。“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始发环节,是知识之母,也是创造之母。没有提问也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毫无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所以,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教唱《大鹿》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中间发生了不少恐怖而又惊险的故事。然后在背景画中贴上了一座房子,一支猎枪,再配上背景音乐。这时,有几个同学实在忍不住了,大喊了起来:“老师,你怎么还不讲故事呀?”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学生有了很强的求知欲望,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四、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有着传统教学不具有的许多优势,但如果我们不能“因材制宜”(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来选取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就会造成电教设施浪费,事倍功半的问题。有的学校,电教设备齐全,但得不到恰当的应用,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设备在角落里存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的部分音乐教师的素质急需提高。一些老教师还滞留在上世纪的教学水平上,对现代教育的认识不够,他们对电教媒体的使用是能不能尽量不用,甚至一概不用,抱着自己的老一套,教学生唱歌足矣。有的教师倒是喜欢用多媒体教学,但是电教媒体的使用却存在硬件和软件不配套的问题。许多教师都反映,缺少电教资料,自己动手制作又太费精力和时间,希望教育部门能尽早多提供教育用的软件。

上一篇:汽车订购合同下一篇:李泰伯改字阅读题及答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