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枯荷作文

2024-05-03

一池枯荷作文(精选14篇)

篇1:一池枯荷作文

一天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楼下的桃花潭,在路上我看到了“长安城里见秋风”的情景,大雁排成人字队向南飞去,发出一声声凄凉的叫声,百花凋零了,树林里的地面上铺上了一层层的落叶,秋风萧瑟。

走到池塘的旁边,我把目光转移到了那枯黄的又细又脆弱的荷叶上——它们仿佛和秋风展开了激烈的攻坚战,秋风想把荷叶吹断,荷叶却想绽放最后的美丽,不被风吹断。但我知道,瘦弱的荷叶最终还是会倒在荷塘里。爸爸告诉我,荷叶倒在淤泥里,也变成了泥,种子发芽时就会借助原来倒下的荷叶的营养,来年会长成更高更粗壮的荷叶,荷花也会比原来的更美丽。我的心弦一震:人们赞美荷叶的诗句很多,歌咏荷塘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赞美荷花高雅,“出淤泥而不染”,而人们却没有注意到,荷叶把自己的生命作用发挥到最大,连枯荷都化成养分,为下一代创造了更好的生长条件。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让人肃然起敬的人和事。一名北大女博士叫娄滔,她患了渐冻症,最终全身肌肉萎缩、呼吸衰竭,深度昏迷。在她清醒的时候,她叫来了护士,帮她写下遗嘱: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长短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她要求家人把她能救人的器官通通捐走。她既平凡,又伟大,她就像那枯荷一样奉献自己的一切。

做人就应该像枯荷一样,时时刻刻奉献,这样才能把生命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作者:于樵乐

公众号:你好语文

篇2:一池枯荷作文

午后,带着考试失意的落寞,拖着久坐无力的双腿,我踽踽而行,来到小区的荷塘边。随意看一眼,见不到一丝生命的气息,肆虐的冬寒掐灭了一池冷水,只留下一片沉寂。

近处看来,塘中只有几枝枯荷竖立着,光秃秃的,形影相吊。

倏忽间,眼前闪过记忆中的夏荷,一池绵延的绿云烘托出一朵半开的红莲,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红莲!那美丽的红莲装饰了我多少个仲夏夜之梦。

而眼前这枯荷自然更不能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相提并论了。我心灰意冷,正欲离去,却又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池塘边画着什么,好奇心驱使我凑上前去观看,那画上呈现的,不正是这一池枯荷吗?

看着我一脸疑惑,老人笑着发话了:“孩子,你也喜赏荷?”

我一脸不懈的嘟囔着:“不就是一池破败的荷吗?有什么好赏的?”

听完这话,老人变得严肃起来,说道:“怎么能说没有好赏的?你看那挺立的茎,无论风吹雨打,它总是挺直了腰杆,绝不弯折;你看那刚刚露出水面,新发的点点新绿,即将生出新的骨朵;你再看那一个个莲蓬,它们日日朝向东方,时时盼着新春,并不死寂。哪怕在这寒冷充斥的时节,荷也这般寻春盼春,不折不饶,用尽心力生长,何来无赏之说?”老人捋了捋胡子,又长叹道:“荷开之景固然美,但现在_花开之前努力生长的经历才是最美的。”

说完,他将视线转向前方,我顺着他的目光仔细看去,果然看见枯荷在寒风中摇晃,却也执着的竖立,旁边泛出点点青白的生机。我恍然间明白自己的`看法是多么肤浅,正如老人所说,花开的结果或许很美好,但为了花开而付出的努力、花开之前的过程才是最美的。盛夏绽开的荷花的确是美景,而美景凋谢后的那份追求与执着,才是荷花真正的灵魂。

荷花能禁受严冬的折磨,我就不能禁受学业暂时失败的考验吗?枯荷能支撑夏日盛开的梦想,我也能实现学业有成的辉煌。

篇3:一池枯荷作文

关键词:作文,能力,学习方式,活水

一、 循序渐进, 授之以渔

据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改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萌发于低年级, 发展于中年级, 形成于高年级。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握三个阶段的特点有的放矢, 扎实训练,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局部入手。低年级习作自改应侧重从局部段落入手, 这是初学写作者常用的修改程序。初稿完成后, 让学生养成读一读的习惯, 看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等。然后从整体着眼, 看看中心是否明确, 材料是否真实, 段落、层次是否清晰, 详略是否得当等。

(2) 即时点拨。低年级习作亦讲究即时点拨, 也就是学生习作时, 教师应深入走进学生, 及时了解学生作文的撰写情况, 给学生的习作提供修改与优化的建议, 学生可以及时进行修改。

(3) 下水示范。到中年级时应多进行下水示范, 就是提供例文, 引导学生进行赏读与批阅。从学生的习作或教师的收集中,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示范修改, 根据习作的重点要求进行启发, 引导学生自改。

(4) 读读改改。这也是学生到了中年级时常用的方法。读, 至少读两遍, 可小声读, 也可以不出声。在阅读中寻找疏忽与不足的地方。比如有些错别字、漏字、 笔误及重复的句子,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发现与纠正。这就是“以有声语言支持思考活跃”。

(5) 对话交流。高年级时采取的对话交流就会频繁起来。有时候, 学生的作文写得概括而不够具体, 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分清写作的重点在哪里, 哪些应该详写, 怎样写, 哪些应该略写, 如何处理详略之间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就学生文章中出现的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唤起学生对素材的回忆, 再现场景, 认识不足, 重新选材构思, 安排详略, 补充完善。

(6) 合作修改。随着学生自改能力的提高, 高年级时进行有效的合作修改是一个重要的训练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换读作文, 找到要修改的地方再进行修改; 或请一位同学朗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 小组对这位同学的作文进行评议, 加以修改。在互评互议互改中, 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既培养了鉴赏能力又提高了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 注意细节, 不断反思

当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不断增强, 习惯不断地养成, 有了成功的喜悦。但是在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过程时也应积极反思, 注意一些细微的问题引发出影响学生写作的矛盾, 解决了就能在小细节中收获大效果。

(1) 关于错别字的修改。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错别字时, 如果只是给打个圈圈或让学生把错字重抄数遍, 这往往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错字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经常是这样处理的: 估计学生是由于马虎而出现的错别字, 一般只给暗示, 让他自己把含错别字的段落再用心读下, 这样学生大部分均能自己找到并修正; 而估计学生由于积累不够或比较疑难的字词, 让学生通过同伴互助、查字典、查看课文的策略解决; 估计确实难解决的教师就必须施以援手了。

(2) 关于病句和错句的修改。作文中病句多, 是不少同学觉得头疼的事。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得从多读好书入手。书读得多了, 就会对语言有一种直觉的感知能力, 写出来的句子也就通顺了。其次, 把有病句或错句的内容划出来, 让学生自己朗读几遍, 在默读中不易发现的病句, 在学生的大声朗读中识别出来。再者, 平时的教学中, 重视学生修改病句练习的过关训练, 让学生知道哪些句子是有毛病的, 患的是什么病, 应当怎样修改。

(3) 不要吝啬 你的赏识 与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喜欢与向往得到什么呢除了快乐与求知的充实外, 教师的源于内心的赏识和激励是很重要的。实践表明, 学生会因为赏识而更优秀。笔者认为: 无论作文教学的哪一个环节, 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的环节, 有了教师的鼓励、欣赏, 他们才乐于修改。再给孩子留一块芳草地———一块展示墙, 让孩子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佳句、佳段、整篇作品, 或者把原稿和修改稿一起展示让学生享受到作文进步的乐趣, 从而在内心萌生一种想改的需要, 真正乐改能改, 当是习作教学的最高境界。

篇4:枯荷牵动我的情思七年级作文

黄昏,带着月考失意的落寞,拖着久坐无力的双腿,满脸的丧气依旧挥散不去。我踽踽而行,漫无目的地走着,身旁的一切仿佛死气沉沉,无一点儿生气。来到荷塘边,肆虐的冬寒掐灭了一池冷水,只留下一片沉寂。

近处看来,池中只有几枝枯荷竖立着,光秃秃的,形影相吊,心中又多了份孤独和婉转情思的呼唤。

倏忽间,眼前闪过记忆中的夏荷,一池绵延的绿云烘托出一朵朵半开的红莲,那样似红不红、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红莲!那美丽而又耐人寻味的红莲装饰了我多少个仲夏夜之梦。

但,如今眼前的莲花不能与“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相提并论了。这不由得使我更心灰意冷了,正想离去,眼前的一幕又把我吸引住了。原来一位老人正在荷塘旁画些什么,走近了看,画纸上呈现的正是那一池枯荷,这不由得我更疑惑了。

“人世间那么多美好的事物,为什么偏偏画这枯荷?”我一脸不解地囔着。听完这话,老人的脸色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怎么能这样说呢?你看那挺立的茎,无论风吹雨打,它总是挺直了腰板,绝不弯折;看那枝头,尽管没有花朵点缀,却已有了点点新绿,即将生出新的骨朵儿;再看那一个个莲蓬,它们日日朝向东方,时时盼着新春,并不死寂。哪怕在这寒冷充斥的`季节,荷也这般盼春寻春,不折不挠,用尽心力生长,何来疑惑之说?”老人捋了捋胡子,又长叹道:”荷花开之景固然美,但现在-花开之前努力生长的经历-才是最美的。”

说完,我将目光望了过去,果然看见枯荷在寒风中摇晃,却也执着地竖立,枝头泛出点点青白的生机。我这时才意味到我原来是多么肤浅,花开的结果或许很美好,但为了花开而付出的努力,花开之前的过程才是最美的。

篇5:清水枯荷随笔散文

农历十月二十三日,去师大附中听课,借机重回师大,重回母校,很是欣慰。自毕业至今,已一年有余,师大虽近,却不曾再来,心中一直牵挂。今踏入师大校园,三年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从西区步行,经图书馆、勤政楼、沁园,过天桥,来到东区,至文学院、法学院、报告厅、操场……绕着师大的校园,转了一大圈……好似从未离开,一切仍亲切有感。尽管早已物是人非,昔日同窗也已各奔东西,但睹物思人,往日情义仍在心中。步伐轻快,而情感厚重。故地重游,往事历历在目,无法忘怀,师大一草一木皆是情……

那天,天气格外好!冬日暖阳铺到湖面上,透过湖水,照到湖底,画面一片亮黄。湖水清澈见底,水中植物,水底砂砾,清晰可见,令我欢喜。湖面枯叶,舒展自如,任性潇洒,冷峻凄美,令我惊奇;湖中枯梗,纵横交错,枝节有形,淡定从容,令我肃然;湖底水草,团团墨绿,自内而外,浓浓淡淡,憨态可掬,令我温暖。这样一副图画,回来之后,让我日夜挂心。它让我想到精神矍铄的老者,想到人到暮年的美人,想到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见图,一数学老师说:“杂草一片,欣赏不动。”我哑然失笑,感动其坦诚;和一美术老师交流,求解惑,她说:“点、线、面都有,色彩属于和谐色,凄美油画感。”我认同。另一老师说:“这张图片里有你的一段情,你的故事。”听后,心底猛然一沉。三年,过往的一切美好都被我凝聚其中……

它触发了我对过往的追忆,似乎还夹杂着些许的伤感。这种感受淤积在心中,无法排遣,甚是沉重和压抑。我执意要写点什么,以慰藉奋斗中的自己。

篇6:留住一池清水作文

可是,就在雨中的另一边,我迷失了……

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远处的霓虹肆意喧嚣,向路人宣告,这是它的“天下”。当初那怀有梦的、雄心壮志的“我们”是否安好?是否还记得那乡间小路?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渐渐被遗忘了。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们亦不是如此?曾和朋友谈论过同样的话题,对于这繁华而忙碌的生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讨厌这个感觉。呵呵,是啊,在这个忙碌的街头,谁还会在意你匆匆的脚步呢?谁又会停下来听听自己的足音。我们的眼睛总是往前看,总以为自己的未来是美好的,但又忘却了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偶尔回一下头,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不要只走而迷失了方向。曾经的那泓清水是否依然清澈,儿时的梦是否依旧在追逐。闲暇时,我会抄写很多的诗句,即使原著就握在手中。集体、自己所爱只因自己自私的想拥有它。但也许就因我的自私而找寻到另一个我,是沉浸在诗中幻想落英缤纷,小桥流水的江南时那一种清新;是青石的街道,撑着油纸伞的温柔、迷人;敬仰舒婷诗中“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的情意;钟情琼瑶笔下“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海枯石烂;是沉醉于朱自清稳重的梦的荷塘月色。也许有人会笑我与众不同,但上帝把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放在我们心中时,就已经是对我们最大的关照了,虽不及“出淤泥而不染,翟清涟而不妖”般的高洁,但保留心中的这片美好,亦是欢喜。我不应该是一枚干红的枫叶,随意地夹进某一页老旧的书中。

篇7:“辩”出一池“活水”来

时下的数学课堂上, 往往缺少一些必要的“辩”, 这就使课堂缺少了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即时生成, 缺少了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独特感悟, 缺少了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渠道。课堂是一池“活水”, 教师要能敏锐捕捉那些活生生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那么, 沐浴着新一轮课改春风的我们, 在哪些方面怎样做, 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一池“活水”呢?

一、努力营造“活”的氛围, 使学生“愿”辩

在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中, 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等差异, 使得学生探究的活动具有一种不可预见性。这也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意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 我们要努力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相信在我们的课堂中也会蕴藏着爱迪生、牛顿。

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堆橘子, 每筐装56千克可以装60筐, 现在只有56个筐要把所有橘子都装上, 平均每筐须多装多少千克? (用不同方法解)

学生很快想出了以下两种解法:

1.用现在每筐千克数减去原来每筐千克数:50×60÷56-56=4 (千克) ;

2.用原来比现在多装的筐数的千克数除以现在的筐数:56× (60-56) ÷56=4 (千克) 。

这时班上一个平时成绩不咋样的学生1眼睛一亮, 高高举起了手。

生1:老师, 我还有一种解法, 列式是60-56=4 (千克) 。

话音刚落, 我和全班同学都愣了。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1:我, 我, …… (教室里顿起一片哄声)

师:大家认为这个解法有没有道理?

生2:这种解法是错的, 因为他只用了两个条件。

生3:老师, 我以为生1纯粹是在凑答案。

生4:60-56, 如果是60筐减56筐, 求出的是原来比现在多几筐, 不是所求问题;如果是60筐减56千克就没有意义。所以我认为他这种解法肯定是错的。

师:生1的列式究竟有没有道理呢?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一下。

过了一会儿, 有几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5说:他的列式是正确的, 因为问题中橘子的总重量是不变的, 即56×60千克, 若用60个筐装, 平均每筐就装56千克;若用56个筐装, 则平均每筐就装60千克。所以平均每筐要多装 (60-56) 千克。

学生1的异想天开来得可以说是出人意料, 它触及了众多学生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 因此引来一番哄笑。教师若轻易否定了这样的回答, 那么这一节课也能马虎过去。但是包括学生1在内的众多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也将同时遭到忽视, 甚而扼杀。故而, 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倾听不同的见解, 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更要在课堂上积极倡导“思维无禁区”。切不可因怕节外生枝, 为了自己好引导而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精心设计“活”的问题, 使学生“乐”辩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并交流等数学活动。这里的挑战性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要能把学生引入一种积极要求参与的状态, 能使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果子”。只有这样, 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佳的状态, 智慧的火花也才会不断地闪现。

“有余数的除法”:有20块砖头, 小明每次搬3块, 至少需要几次小明才能搬完?列式:20÷3=6 (次) ……2 (块)

生1抢着说:6次。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一共20块, 每次搬3块, 搬了6次, 还剩下2块, 不满3块, 所以要搬6次。

师:哦, 这样的话, 6次就可以搬完了吗?

生2:没有, 还剩2块没有搬呢。

师:那怎么办呢?谁帮小明想一想。

生3:让小明搬了6次后, 再来搬一次, 把剩下的2块搬走就好了, 一共要搬7次。

在这个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这样的气氛下, 学生思维的火花将会越燃越旺, 他们之间也将自发地组织起来展开辩论。学生辩清楚了, 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积极运用“活”的形式, 使学生“善”辩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辩论的七嘴八舌, 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教师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表现而加以抑制;而有的教师则认为是学生反应灵敏而大加赞赏。其实透过表象看本质:学生七嘴八舌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正是其个性的发现, 也正是其内部思维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教师就要抓住这样的契机, 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因势利导化“乱”为“不乱”, 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是这个道理。那么, 如何化“乱”为“不乱”呢?我们可以开展“成果发布会”、“记者采访”及“辩论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辩论、在辩论中思考, 领悟数学知识的本领。

篇8:一池荷田作文

乡间的夏天飘散着泥土的芬芳,听得见鸟儿的欢唱、田间的蛙鸣,也能欣赏到真正的荷田:被蒙上一层轻纱的满塘荷花,翡翠似的荷叶肩并肩的紧挨着,荷叶上紧密的点缀着红色,粉色,白色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荷花姿态万千,或仰或俯,或舞或翔,摇曳多姿。虽然禁受着烈日的炙烤,荷田依然弥漫着柔和静谧之美,我的心渐渐的沉静下来。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耳畔掠过雷的尖叫声,雨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下。我心底不禁为那满池的荷花惋惜起来:她们一定会被击打得叶残花落、遍体鳞伤。

第二天一起床,我便匆忙的去探看它们,让我吃惊的是:她们依然亭亭玉立于水面。风雨过后,她们只是抖落身上的水珠,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一时之间,我被荷的神韵与气度惊怖了:我听到了一曲用宁静演奏的生命之歌,无声无息,却又回肠荡气、掷地有声。我也忽然想到,人生也少不了炎炎烈日与疾风骤雨,但人若能拥有如荷般宁静的心境和气度,即使在炎炎烈日里,依然能感受到凉风习习、在疾风骤雨里依然能领略到阳光明媚。过去的我在烈日、风雨来临之际,只会悲怆、只会哭泣,缺少的不正是宁静的心境、豁达的胸怀吗?

篇9:那一池荷花作文500字

我走进一看,所有的荷花都开花了,每一朵都亭亭玉立,它们各穿的有白、粉的衣服,看起来美极了!它们都静静地坐在荷叶上,好像在等着我们去观赏它们呢!

荷叶真是翠色欲流啊,我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咦!荷叶里好像有一个东西在跳,我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虾呀!我把手一伸,刚想把它捉住,小虾就跳进了水里,像跳水运动员一样,我站在旁边竟也忍不住地为它喝彩。

一阵微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了层层波纹,似乎有千万条丝线在水面上舞动。风停了,我探头一看,水下的一切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小鱼在水草间玩捉迷藏,小虾们在比赛游泳。不禁感慨,原来水下也是一个如此快乐的世界。

它们——荷花、荷叶和水,真是一个快乐的组合啊!荷花用香气和美丽来吸引我们,荷叶用自己的翠色欲流来消除我们的疲劳,水用那个快乐的世界给我们带来希望。

没过多久,荷花池旁就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围观:有人用手中的画笔画下眼前的美景,有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一刻的美好,有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夹杂着荷花香味的新鲜空气。

篇10:静对一池荷花作文550字

门前一池荷花,田田的叶子,粉红的花朵,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的清香。

荷叶纤嫩,莲茎柔韧,她穿透重重的淤泥,凌波舞蹈,凸显生命的昂扬高贵与鲜活娇美。在这个夏天,有一池荷花相伴,我的世界又一次被点染了。

她的美是庄重的`,她不像牡丹,美得那般娇艳;她的美是真切的,她不像彩虹,美得那样虚幻。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洁净无瑕,清丽真纯;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她袅娜多姿,吉祥美好。

她扎根淤泥,却保持天生丽质的本色。淤泥,无法吞噬她坚定的信念,无法折断她向上的意志。淤泥,没有玷污她的心灵,反而成了滋养她生命的沃土。美好生命的初始,就呈现了她超凡睨俗的风骨。

静对一池荷花,我贪婪地呼吸着馨香的空气,享受着我的漫漫长假。打开书,满心喜悦地开始学习。我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其他伙伴那样优越的学习环境,但是,门前的荷花告诉我,只要我有一颗纯净无瑕的心灵和一份坚韧执着的信念,我一定可以有属于我自己的生命精彩。毕竟,生命中,我有着父母的宠爱,有着老师的教诲,有着朋友的鼓励,这一切,就是养育我的那一泓清泉。

池中的荷花告诉我,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领地。珍惜脚下的土地,哪怕它是乌黑的淤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滴水珠,哪怕它不见得纯净瑰丽。深深地扎根,不屈地生长,沉住气,挺直腰杆,慢慢地竖起生命的旌旗,我一定可以赢得注目和赞誉。

微风送来荷叶的清香,我的心湖有一朵莲花悄然绽放,静静地。

篇11:优化教学设计激活一池春水

优化教学, 需要教师细心咀嚼文本,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问题设计, 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元素, 它是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本的助推器, 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载体。问题的预设, 关键是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找准全课的主问题, 并由此构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链, 不但能删繁就简, 突显焦点, 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在进行《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教学设计时, 注意到理解小标题的作用是本文教学难点。教师通常会先引导学生明确小标题的特点, 在让学生改换标题, 在优劣的比较辨析中, 了解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但是教学实践显示:这样的教法会耗去大量课堂时间, 整个课堂会节奏缓慢, 学生学得无趣而低效。在多方面考虑与取舍之后, 笔者决定就抓住小标题建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链。

上课后, 教师先要求学生迅速浏览课文,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描写了西双版纳的哪些美丽风光。再抛出问题:大家随口说出了西双版纳的许多风光, 说明预习很充分。如果作者写作时, 也这样随意写来, 会怎样?学生回答:文章会显得思路不清、条理混乱、重点不明。教师再问:所以他用了一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办法?学生会很自然地回答是小标题。再引学生考虑除此以外小标题还有什么作用。思考后学生答出, 这五个小标题还从五个不同角度突出了课题中的“美丽”这个中心。教师继续追问:那么介绍版纳的风光, 只能按现在的顺序吗?能否将小标题的顺序调整一下?一段时间的思索后, 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认为不可调整, 因为作者先是看到了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之美, 然后接触到了当地的人, 了解到傣家人的民风民情, 有一种逐步了解的过程。还有人认为不可调换, 因为这样的顺序, 清楚地展示了作者对版纳认识了解的过程。作者先是关注自然风光之美, 再逐渐认识到版纳民风民情、人文景观之美, 最后还了解到他们的民族信仰, 笑对生与死。体现出一种认知上的渐进的规律……见水到渠成, 教师总结道:回答得很深入, 看来这五个小标题确实调换不得, 它体现的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接着再次发问:让我们再来读读五个小标题, 注意修饰语的运用。你是否发现, 这些词语中蕴含着浓浓的情感, 请举一例说说。学生再次品读之后, 作出精彩的回答:有的认为发现“妩媚傣寨水”这个小标题中的“妩媚”二字不仅“我”让感受到傣家姑娘在水中沐浴嬉戏时的风情, 更让“我”体味出傣寨人对水的崇敬与爱护的人情之美。有的认为在“笑对生与死”中, “笑”字让“我”了解到傣家人的乐观豁达, 对生命的热爱, 正因为知道有死亡的存在, 所以更加珍惜生命, 更好地享受生活……教师见机抛出又一问:连小标题都如此富有情感, 那么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你有没有也感受到这种充沛的情感呢?从文中找出同样富有情感的描写, 好好读一读。注意在朗读时处理好重音、节奏、语速、语气。学生自然地进入对文章语言的品味、研读。

实践证明, 这堂课抓住小标题而构建的一串问题链, 显现了问题的梯度与层次, 避免了提问的繁琐细碎。不但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处理素材时的裁剪之妙, 同时还不着痕迹地体味了行文思路之妙, 并且进一步地将学生引入到品味文中蕴含的情感上。环环相扣的问题, 引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 在课堂上, 学生时而思索, 时而讨论, 时而朗读, 时而倾听。课堂, 犹如一池活水, 充溢着思维的碰撞, 流淌着灵性的对话与交流。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水平需求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语文学科是具有人文性的学科, 语文教学应该紧密结合文章的词语、文体、写作特征进行教学, 否则就很可能出现“空、偏、远、杂”的现象。在教学中注重品词、品句、品读, 讲究阅读教学的感悟、积累、运用, 是让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优化的重要手段。

还是这堂课。除小标题外, 体味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与版纳人独特的民俗风情之美是又一教学重点。如果仍然采用旧有的方式, 让学生选取最喜爱的语段批注、赏析、交流, 学生会因为缺乏新意而兴趣平平, 无法获得预期的实效。考虑到之前的教学围绕小标题展开, 学生已然体会到在文章中使用小标题的妙处。笔者决定继续由小标题入手, 由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重新关注文本, 自然地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努力读出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学生果然兴味大增, 先是朗读了“笑对生与死”这段最后几句。接着分析, 这段文字充满了作者对傣家人的赞美。面对死亡, 他们选择更加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这份达观令人油然产生敬意。这里的“尽情”“全然”就是这种生死观的最佳体现。又有学生朗读了“悠悠野象谷”的第二段, 她认为其中的“贿赂”“得意洋洋”需要重读, 表现了作者当时被大象追赶的狼狈, 大象吃到菠萝时的得意狡黠。作者的心中欢喜之情可见一斑。教师适时作出评价引导:作者的情感就蕴藏在这些关键处, 请看“点头一叫”、这大象不仅贪嘴, 还颇通人性, 知道表示感谢。再仔细读读那个“踱”字, 品出点什么了吗?学生抢着回答, 有的说:这里的“踱”字写出了大象的得意的样子, 像小孩一样, 很贪吃, 还知道用钱买东西吃。有的说:我觉得大象很可爱, 很聪明。有的说得更细致:“踱”还说明大象走得慢, 是因为它身躯庞大笨重, 走不快。教师继续问:大象的可爱、聪明真是讨人喜欢。还有类似描写吗?学生马上再读课文, 做出回答:这部分的第三段, 那个“牵”和“那么大”“那么乖”写出了大象的憨厚可爱, 很逗人。教师顺势要求:讲得真好, 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一番语言品析后, 学生的朗读显然进入了情境。教师抓住时机再次引导:入情入境的朗读, 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版纳独特的魅力。如果说版纳的美是大自然的恩赐, 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则体现了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傣族人质朴意深的民风民情在文章中有多处展现, 请再读课文, 寻找相关信息, 向大家做一个介绍。请以这样的形式来介绍。教师出示示例:我读内容, 发现 (或了解到) 傣家人。学生又一次阅读文本进行思考, 之后的回答非常到位, 在此基础上, 教师追问:浏览了美丽的风光, 领略了质朴的民情, 你对版纳的“美丽”产生新的认识了吗?学生纷纷做出回答:美在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美在质朴淳厚的民俗风情, 美在乐观善良的傣族人民。这就是版纳美的实质。这堂课学生始终都在阅读中品味、在朗读中品情, 在交流中品美。在教师巧妙自然的引导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 感受到了美好的情愫, 挖掘出了版纳美的实质。它是自然的生成, 真实的体验, 而非生硬的附加, 肤浅的解读。

“文字是一道桥堍,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道桥梁探求文字深层内涵, 学生就会在内心需求的推动下, 不断去阅读品析, 获得愉悦的体验。真正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 自觉地走进文本, 与其碰撞和交流。教学中每个问题都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激发他们的兴趣, 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文本, 品味作品的丰富意蕴。

篇12:留住一池清水高二学生作文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样东西,而这样东西也常常指导着我们去生活。这样东西是什么呢?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它们都藏于每个人的心中。而在我心中留下的是坦然。

坦然,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有了坦然,似留住了一池清水,时刻让你清爽无比,一切都会轻松而过。

坦然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坦然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人生不可能像公路一样宽阔、一样笔直,总会有绊脚石,而我们总要坦然面对。

他,天资聪颖,立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壮志。他便是伟大的诗人苏轼,鸟台诗案,一贬再贬,然而仕途的挫折打败不了他。他坦然地面对了,他知道大丈夫肩挑重担,一生定有挫折,所以他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吟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他把坦然留在心里,于是他面对各种困难都能坦然视之。我们不应该学习吗?我们要学习他的那份坦然,为我所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坦然面对困难的`重石。就拿项羽来说吧,乌江边上,上演着一幕生死离别。他只撇下一句:无言面对江东父老,便了结了自己的一生。有人说他真性情,有人说他大英雄,而他面对失败却不能坦然,乌江江畔,本可逃生,可他依旧自刎而死。因为他没有把坦然这一池清水留于心中,所以最终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一个苏轼,一个项羽。一个坦然面对,一个悲观逃避。一个世人敬仰,一个后人感叹。在我们生活中,何尝不会遇到挫折,当我们经历一次次考试的失败,我们从此是否一蹶不振?当我们经历了一次次误会曲解,我们是否抽烟、喝酒,因此而沉沦?当我们的家庭经历了变故,我们是否彻底被击垮?回答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屈服了、退缩了,如项羽;当然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坦然面对着,如苏轼。我们要学习后者坦然视之,把坦然留在心底,这样,我们才能成功。

同样,作为中华民族日后的栋梁,我们更应该坦然。

篇13:写景作文:心中的那一池荷塘

写景作文:心中的那一池荷塘

我好想回去,回到她的心中!

我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她的模样:青俊、清澈、而魅人心魂。如果上帝说,我可以在名利与她之间选择,我会毫不犹豫的去拥有她,我的荷塘。

她不大,圆圆整整的样子,水却是清清的透,你一眼就能看见她的底部。没有淤泥,没有深渊,也没有让你望而生畏的不可捉摸,她就是简单的纯,就是透彻的清。无论你带着怎样的污浊的心灵走到她的身边,她都会立刻给你澄澈,给你清纯,给你灵魂的素净。

也许这就真的是一方灵魂的宿地,这儿永远没有波澜,即使再大的风吹来,她也只会泛起微微的笑意,让凶猛的风变得可爱而调皮。即使是你心里有滔天的巨浪,你走近她,她也会让你的心变得舒平,变得一澜不惊,让你心里渐静,让你脸上微风阵阵微笑暖暖。

她以博大的爱包容了几许的青荷,她给了青荷以生命,青荷给了她以清爽。再酷暑的夏,再炎热的天,只要经过她的洗礼,流淌出的就是那飘飘渺渺的凉爽,像极了那清笛的乐音,声声入耳,声声像母亲的手抚摸你的肌肤,清清爽爽,舒舒服服。

等雨来,她总是和荷叶一起组成最优秀的乐班,高高低低,嘭嘭砰砰,奏出世间最美的合奏曲,那滴滴缠绵的水珠渐次滑落的声音,甚至连世界级的乐手也难奏出。你临塘听雨,你就把心灵交给了上帝,天堂的乐音也不过如此吧,要不怎么上帝也喜欢让斜斜的雨投入其中,哦,原来它们实在替上帝来采撷几分超然的感觉的啊!

我看见有几丝阳光斜射其中,铺就了一条通向天堂的路,我看见那些小小的虫子在争先恐后地奔向光亮的中心,是不是上帝要请它们去交流对这一方荷塘的心灵感受啊?

篇14:一池枯荷作文

小说开头的“裸遇”令人忍俊不禁却又合情合理, “我”作为功成名就的作家在家乡可谓是家喻户晓, 返回故里, 无意中闯入昔日工友们聚会的圈子, 他们自然能很容易地认出“我”来。饶有意味的是昔日的厂长董家晋即使在退休之后的澡堂聚会中也仍然扮演着领导的角色, 并且拥有较一般工友更权威的话语权, 所以这一场闲谈主要发生在“我”与董家晋之间, 其他人物基本上都是配角, 在插科打诨的嬉闹中为小说营造出“相逢”的应有氛围。经过“我”对往事的有限叙述和董家晋自报家门式的倾诉, 第一棉花加工厂昔日的辉煌与最后被石连成买过来建成今日之澡堂的历史, 清晰地呈现在“我”与读者的面前。而董家晋与石连成之间割舍不断的多重关系又似乎在若隐若现地暗示着什么。由年轻而衰老的身体与由兴盛而衰败的棉花厂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 身体的生老病死是谁也摆脱不了的自然规律, 那么棉花厂的由盛而衰又依循的是何种历史规律呢?历史转轨的悖谬之处在于, 恰是那些先前体制中劣迹斑斑的“熊玩意儿”如石连成之流迅速转身成了潮流突变之后的弄潮儿。虽然我们无从得知董家晋在石连成的公司里有无股份, 可与其他工人相比他显然也还是这场变革中的既得利益者, 但同时他也是最愤愤不平之人, 他对时代的评价, 对石连成的不满, 对自己“正科级退休老干部”身份与自尊的看重, 都流露出一代曾经的历史主人公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际的无奈与感伤, 以及他们对资本横行的当下现实的迷惑与批判。

“我”作为工友眼中“混好了”的作家, 在这场聚会中也“喜”不起来。虽然“我”否认了大家对我当年追求侯波儿一事的调侃, 但这个在小说中被“我”写得“简直是赛貂蝉”的女子无疑是“我”心目中美好形象的一个象征, 没想到当年的她势利地嫁了个正式职工, 如今“腰都弓了, 腿也瘸了”的老太太仍然一副势利声口的真实形象使“我”心目中的神话瞬间破灭。这份失落同样体现在“我”与工友们对于独生子女政策的不同态度, 他们无一例外地“灵活”对待了国家的政策, 反倒对“我”恪守政策的傻气不屑一顾, 胆大妄为者再次胜出循规蹈矩者而获得了种种实际的好处, 这与石连成的发迹史、与董家晋总结的“时代特征”———“小人得志, 君子受气”的内在逻辑倒颇为一致。孰是孰非, 判断的标准又在哪里, 这是“我”也无法回答的问题。

上一篇:用同求异读写并进下一篇:省级教学团队认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