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支付业务规范问题

2024-04-28

条码支付业务规范问题(通用5篇)

篇1:条码支付业务规范问题

条码支付业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以下简称条码支付)业务经营行为,保护会员单位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条码支付业务健康发展,根据《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所称条码支付业务是指会员单位应用条码技术,向客户提供的、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收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条码支付业务包括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移动终端读取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读取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第三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遵循本规范。

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遵循依法合规、平等竞争、诚实守信、安全效率、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取得相应的业务资质,并按照监管部门相关业务管理办法规范开展业务,加强风险防范,保障支付安全。

第五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遵守客户实名制管理规定。第六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遵守反洗钱法律法规要求,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第七条会员单位应依法维护客户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第八条会员单位应自觉遵守商业道德,不得以任何形式诋毁其他会员单位的商业信誉,不得利用任何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会员单位利益、干预或影响正常市场秩序。

第九条会员单位应遵守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JR/T 0068-2012)、《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技术标准》(JR/T 0088-0098 2012)系列标准、《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要求》(JR/T 0122-2014)等,以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的《条码支付技术安全指引》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指引》相关要求,保障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安全和信息安全。第二章条码生成和受理

第十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将客户用于生成条码的银行账户号码或支付账户账号、身份证件号码、手机号码进行关联管理。第十一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符合监管部门的移动支付技术安全标准,可以组合选用下列三种要素,对客户条码支付交易进行验证:

(一)仅客户本人知悉的要素,如静态密码等;

(二)仅客户本人持有并特有的,不可复制或者不可重复利用的要素,如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安全渠道生成和传输的一次性密码等;

(三)客户本人生理特征要素,如指纹等。

会员单位应当确保采用的要素相互独立,部分要素的损坏或者泄露不应导致其他要素损坏或者泄露。

第十二条会员单位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作为验证要素的,数字证书及生成电子签名的过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金融电子认证规范》(JR/T 0118-2015)等有关规定,确保数字证书的唯一性、完整性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

会员单位采用一次性密码作为验证要素的,应当切实防范一次性密码获取端与支付指令发起端为相同物理设备而带来的风险,并将一次性密码有效期严格限制在最短的必要时间内。

会员单位采用客户本人生理特征作为验证要素的,应当符合国家、金融行业标准和相关信息安全管理要求,防止被非法存储、复制或重放。第十三条会员单位应根据交易验证方式的安全级别及《条码支付技术安全指引》关于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进行限额管理:

(一)风险防范能力达到A级,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由会员单位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

(二)风险防范能力达到B级,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 0 0 0元;

(三)风险防范能力达到C级,采用不足两类要素对交易进行验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1 000元,且会员单位应当承诺无条件金额承担此类交易的风险损失赔付责任。

第十四条会员单位应通过设置条码使用效期、使用次数等方式,确保条码有效性和真实性,防止条码被重复使用、重复扣款。

第十五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所涉及的业务系统、客户端软件、受理终端/机具等,应当持续符合监管部门及行业标准要求,确保条码生成和识读过程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支付机构还应通过协会组织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

第十六条条码信息不应包含任何与客户及其账户相关的敏感信息,仅限包含当次支付相关信息。

特约商户相关系统生成的条码中,仅限包含与当次支付有关的特约商户、商品(服务)或商品(服务)订单等信息。

移动终端展示的、由相关系统生成的条码中,不应直接包含本人账户信息;账户信息应加密处理。

会员单位应指定专人操作、维护特约商户用于生成条码的相关系统,保障特约商户条码生成的安全和可靠。

第十七条会员单位应为自身发行的条码提供受理服务。支付机构基于支付账户开展条码支付的,应按照自行发展用户、自行拓展商户的封闭模式在限定场景内开展业务。

支付机构基于银行卡开展条码支付业务的,应遵守《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9号)等相关规定。第十八条会员单位应确保付款和收款扫码交易经客户确认或授权后发起,支付信息应真实、完整、有效。移动终端完成条码扫描后,应正确、完整显示扫码内容,供客户确认。对于移动终端间的小额转账业务,付款方完成扫码后,移动终端应回显隐去姓氏的收款方姓名,供付款方确认。

特约商户受理终端完成条码扫描后,应仅显示扫码成功并提示下一步操作,不得向特约商户展示条码中客户相关敏感信息。

第十九条会员单位应根据付款和收款扫码的真实场景,按照监管规定和相关业务规则与管理制度要求,正确选用交易类型,准确标识交易信息并完整发送,确保交易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交易信息至少应包括:直接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特约商户名称、类别和代码,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类型和代码,交易时间和地点(网络特约商户的网络地址),交易金额,交易类型和渠道。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信息还应当包括商品订单号和网络交易平台名称。

第二十条支付交易报文中应通过特定域标识该交易为条码支付交易,以供商业银行或支付机构正确识别并进行授权处理。

第二十一条会员单位应采取技术措施,以保证交易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

第二十二条支付交易完成后,特约商户受理终端和移动终端应展示支付结果;支付失败的,特约商户受理终端和移动终端还应展示失败原因。

第二十三条会员单位应要求特约商户在支付交易成功后,按照特约商户与客户的约定及时提供相应商品或服务。

第二十四条会员单位应向特约商户和客户提供条码支付交易明细,便于其办理查询、退货、差错处理等业务。

第二十五条会员单位应根据交易发生时的原交易信息发起交易差错处理、退货交易,需划回资金的,相应款项应当划回原扣款账户。第三章条码支付特约商户管理

第二十六条会员单位拓展条码支付特约商户,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确保所拓展的是依法设立、合法经营的特约商户。

第二十七条特约商户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不良信息的,会员单位应谨慎或拒绝为该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人民银行或行业协会有关信息管理系统、银行卡清算机构建设运营的风险信息共享系统。

第二十八条会员单位拓展特约商户应落实实名制规定,严格审核特约商户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并留存特约商户有效证件影印件或复印件。对于申请材料虚假、缺失、要素不全或不合规的,不得审批通过。

第二十九条会员单位应制定特约商户审批制度和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权限,指定专人负责特约商户审批工作。特约商户审批岗位不得与特约商户拓展等相关岗位兼岗。

第三十条会员单位应与特约商户就银行账户的设置和变更、资金结算周期、结算手续费标准、差错和争议处理等条码支付服务相关事项进行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第三十一条会员单位应要求特约商户提供真实的商品或服务;按规定使用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不得利用其从事或协助他人从事非法活动;妥善处理交易数据信息、保存交易凭证,保障交易信息安全;不得向客户收取或变相收取附加费用,或降低服务水平。

第三十二条会员单位应建立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特约商户名称和经营地址、特约商户身份资料信息、特约商户类别、结算手续费标准、银行结算账户信息、开通的交易类型和开通时间、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类型和安装地址等信息,并及时进行更新。

第三十三条会员单位应通过建立特约商户及链接地址的黑、白名单等方式,控制支付风险。

第三十四条会员单位应建立特约商户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频率、检查内容、检查记录等管理要求,落实检查责任。对特约商户受理终端,不得开通条码支付转账业务功能;对移动终端,不得开通特约商户交易资金结算功能。

第三十五条会员单位应当对实体特约商户条码受理业务进行本地化经营和管理,通过在特约商户及其分支机构所在省(区、市)域内的受理机构提供受理服务,不得跨省(区、市)域开展条码受理业务。第三十六条会员单位基于银行卡(账户)开展条码支付业务的,应按照相关监管制度要求审慎选择外包服务机构,严格规范与外包机构的业务合作,并强化外包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

第三十七条会员单位应按照相关监管制度要求强化支付敏感信息内控管理和安全防护,强化交易密码保护机制;通过全面应用支付标记化技术等手段,从源头控制信息泄露和欺诈交易风险。

第三十八条会员单位应对特约商户进行条码支付业务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第三十九条对特约商户申请材料、资质审核材料、受理协议、培训和检查记录、信息变更、终止合作等档案资料,会员单位应至少保存至服务终止后5年。

第四十条会员单位提供条码支付服务应向特约商户收取结算手续费,不得变相向客户转嫁手续费,不得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第四十一条会员单位与特约商户终止条码支付相关服务协议的,应及时关闭支付服务或支付接口(功能),收回布放机具,进行账务清理,妥善处理后续事项。

第四十二条会员单位应尊重特约商户的自由选择权,不得干涉或变相干涉特约商户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第四章风险管理

第四十三条会员单位应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及时发现、处理可疑交易信息及风险事件。

第四十四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当评估业务相关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采取与风险水平相适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第四十五条会员单位应建立特约商户风险评级制度,综合考虑特约商户的区域和行业特征、经营规模、财务和资信状况等因素,对特约商户进行风险评级。

第四十六条会员单位应结合特约商户风险评级及交易类型等因素,设置或与其约定单笔及日累计交易限额。

第四十七条对风险等级较高的特约商户,会员单位应通过强化交易监测、建立特约商户风险准备金、延迟清算等风险管理措施,防范交易风险。

第四十八条会员单位应建立特约商户检查、评估制度,根据特约商户的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检查、评估频率和方式,并保留相关记录。第四十九条会员单位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灾难备份系统,确保条码支付业务的连续性和业务系统安全运行。

第五十条会员单位应能够有效识别本单位发行的客户端程序和特约商户受理终端,能够确保条码生成和识读过程的安全性。

第五十一条会员单位应确保相关客户身份或账户信息安全,防止泄露,并根据收付款不同业务场景设置条码有效性和使用次数。

第五十二条会员单位应建立条码支付交易风险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可疑交易,并采取阻断交易、联系客户核实交易等方式防范交易风险。第五十三条会员单位发现特约商户发生疑似套现、洗钱、恐怖融资、欺诈、留存或泄漏账户信息等风险事件的,应对特约商户采取延迟资金结算、暂停交易、冻结账户等措施,并承担因未采取措施导致的风险损失责任;发现涉嫌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第五十四条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在条码支付业务中发生关系或开展合作的,应当约定或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交易验证、信息保护、差错处理、风险赔付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五十五条会员单位应持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受理和解决条码支付业务中的客户咨询、查询和投诉等问题,自觉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第五十六条会员单位应充分披露条码支付业务产品类型、办理流程、操作规程、收费标准等信息,明确业务风险点及相关责任承担机制、风险损失赔付方式及操作方式。

第五十七条会员单位应开展对客户的条码支付安全教育,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五十八条会员单位应按照要求及时向协会报送条码支付业务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资料,数据和信息资料应真实、准确、完整。第五十九条会员单位或其外包服务机构、条码支付特约商户发生涉嫌重大银行卡违法犯罪案件或重大风险事件的,会员单位应当于2个工作日内向协会报告。第五章纪律与责任

第六十条会员单位开办条码支付业务,应当提前30天向协会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开展条码支付业务的业务方案;(二)产品详细介绍;(三)业务管理办法;(四)风险防范措施;(五)机构合作情况;(六)服务费标准及分配机制;(七)客户权益保护措施;

(八)服务外包范围及外包管理办法。

支付机构还应提供条码支付业务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第六十一条会员单位终止条码支付业务,应当提前30天向协会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条码支付业务开展情况、终止原因、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等。

第六十二条会员单位新增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扩大或变更条码支付业务场景、渠道、地域,或对条码支付业务管理制度做出重大调整的,应当按规定至少提前30天向协会报告。

第六十三条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参照本规范要求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落实风险管理措施,积极防范支付业务风险。协会应根据本规范要求会员单位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并将条码支付业务纳入自律管理评价和现场检查工作。

第六十四条因会员单位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未有效落实本规范而导致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对行业造成负面影响的,协会将依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自律公约》等有关自律规范对其进行处理。第六章附则

第六十五条本规范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不一致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执行。

第六十六条会员单位采取自定义符号、图形、图像等作为信息载体传递交易信息用于支付服务的,参照本规范相关条款进行自律管理。第六十七条本规范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负责修订和解释。第六十八条本规范相关用语含义如下: 会员单位,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员单位。监管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移动终端,指消费者使用的、用于展示或读取条码,完成支付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

特约商户受理终端,指参与条码支付的特约商户端受理机具,具有条码展示或识读等功能,包括专用的条码支付受理设备,以及在原有POS等设备上进行扩展后能够处理条码展示或识读的设备等。第六十九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2:条码支付业务规范问题

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操作规范

第一条

为确保海关税费电子支付系统的顺利运行,规范海关、中国电子口岸、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平台)的操作,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参与电子支付(含电子担保,下同)业务的商业银行和支付平台应向海关总署提出书面申请,经海关总署业务审核和技术评估,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参与电子支付业务。

第三条

直属海关关税部门负责在海关业务系统中完成对商业银行的备案工作,并与商业银行商定有关联系配合办法。

直属海关财务部门负责在海关业务系统中维护海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账户、当地国库代理行及账户等信息,确保海关业务系统中的电子信息与实际账号信息保持一致。

第四条

参与电子支付业务的进出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经直属海关关税部门在海关业务系统中备案后,可以参与电子支付业务。

申请参与电子担保业务的企业,还应向直属海关关税部门进行担保业务备案。在同一个直属海关关区内,一家企业同时只能通过一家商业银行参与电子担保业务。

第五条

进出口报关单通过电子审结后,海关业务系统自动

— 1 — 向中国电子口岸和支付平台发送税(费)信息。企业可登录中国电子口岸或支付平台查询税(费)信息,并通过支付平台向商业银行发送税(费)预扣指令。其中,保证金不能采用电子担保的方式进行支付。

第六条

现场海关收到支付平台转发的银行税(费)预扣成功回执后,现场海关即为企业办理税单打印手续,打印有“电子支付”或“电子担保”标记的税(费)单,同时海关业务系统通过支付平台自动向商业银行转发税(费)实扣通知(保证金除外)。

对电子支付的保证金,现场海关收到预扣成功回执后再打印保证金收据;对电子支付的滞报金,现场海关在打印环节予以减收的,待收到预扣成功回执后再打印滞报金收据;海关在打印环节予以免除的,不需再打印滞报金收据。

第七条

税(费)单打印成功后,银行接收支付平台转发的实扣通知并作实扣操作。现场海关收到实扣成功回执后,海关业务系统自动核注税(费),核注日期为税(费)实扣成功日期。对于电子支付的保证金,在预扣成功后,海关业务系统自动进行核注,并发送实扣通知,银行进行实扣操作。保证金的核注(入账)日期为预扣成功日期。

第八条

在现场海关放行环节,若电子支付的税(费)已预扣成功,且税(费)单已打印,现场海关即可办理放行手续。在无纸化通关模式下,电子支付税(费)已预扣成功,现场海关即可办理放行手续

— 2 — 第九条

在电子支付税(费)单打印前,需复审重新计征税费的,海关业务系统自动向中国电子口岸和支付平台发送新的税费信息。

第十条

海关业务系统提供三种税单打印模式,各直属海关根据自身业务状况进行选择:

非集中打印模式:现场海关打印税单第1-6联,第1联盖章后交企业,第6联留存。税单的2-5联,由现场海关按约定手续交与银行取单人员。

集中打印模式:现场海关先打印税单第1、6联,第1联盖章后交企业,第6联留存。直属海关指定部门每日按关区和缴款银行集中打印前一日已打印并已完成实扣税单的第2-5联,由银行按时到直属海关财务部门办理取单手续。

无纸化入库模式:现场海关打印税单第1、6联,第1联盖章后交企业,第6联留存。直属海关使用电子“入库传票清单”实行“无纸化入库”操作,不再打印税单的第2-5联。

第十一条

直属海关应与当地银行分支机构协商制定关区内纸质税单的交接管理办法。海关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已向银行发送过实扣指令并将已打印的纸质税单凭证备妥。银行应指派专门人员并按约定手续与海关交接税单。

电子支付的费单仍按现有流程进行流转。付款银行应凭费收清单将有关款项划转海关费收帐户。

第十二条

海关应确保纸质税(费)单与电子底帐数据的准

— 3 — 确性和一致性。在税(费)单与电子底帐数据出现差异时,现场海关应受理银行的查询,查找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必要时,重新开具税(费)单,由银行重新办理取单手续,并将原税(费)单予以作废。

第十三条

电子支付以税(费)单为单位。对同一份报关单所发生的税(费),企业可全部选择电子支付,也可部分选择电子支付。

第十四条

电子支付的报关单进行修改时,应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一)税(费)单未打印的,可以修改报关单。若修改后税(费)产生变化的,应重新计算税(费),海关业务系统自动发送新的税(费)信息及预扣撤销指令。

(二)税(费)单已打印未核注的,不能修改报关单。

(三)税(费)单已打印已核注的,可以修改报关单: 1.报关单修改后税费产生变化的,海关业务系统自动生成退补税(费)信息。其中,补税(费)单可以按电子支付的流程进行操作。退税(费)单按柜台支付方式处理。

2.报关单修改为保证金的,海关业务系统生成保证金电子信息和退税信息。其中,保证金可以按电子支付的流程进行操作。退税单按柜台支付方式处理。

第十五条

电子支付的报关单撤销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一)税(费)单未打印的,可以撤销报关单,海关业务系

— 4 — 统自动发送预扣撤销指令。

(二)税(费)单已打印的,原则上不能撤销报关单。确需撤销报关单的,直属海关应在税(费)单核注后次日,在海关业务系统中对电子支付的税(费)信息进行异常数据处理,再进行报关单撤销操作。

第十六条

企业对同一份税(费)单采用了电子支付和柜台支付,造成重复支付的,在税(费)单核注后,现场海关按退税(费)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由于海关原因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情况下,海关技术部门应及时补发相关报文,包括电子税(费)信息、预扣成功信息、预扣撤销信息、实扣指令等。

第十八条

直属海关应设立相应的岗位,对电子支付业务的参与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

第十九条

银行应及时处理电子支付平台各项电子指令。正常情况下,银行对每个工作日约定的日终对帐时间以前接收到的电子指令,应于当日日终对帐时间前处理完毕并反馈;于每个工作日日终对帐时间以后接收到的电子指令,视为下一个工作日的业务,并于下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反馈。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情况下,银行应及时补发相关报文。

第二十条

企业必须在申报当日向海关确定税款的支付方式,并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纳税义务,遵守海关总署的相关

— 5 — 规定。

第二十一条

海关、商业银行、中国电子口岸和支付平台应向企业和有关各方提供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如遇异常情况,企业可直接通过网络或热线电话向海关、银行、中国电子口岸和支付平台提出协查要求,接到协查要求的部门应在保证企业正常通关的原则下及时解决。

第二十二条

海关发现商业银行、企业和支付平台在参与电子支付业务过程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按有关规定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篇3:条码支付业务规范问题

一、庆阳市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基本情况

2012年,庆阳市开始推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确保集中支付改革的顺利推进,庆阳市财政局和人行庆阳市中心支行联合下发了《庆阳市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办法》、《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资格认定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市财政局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代理银行),并签订《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协议》和《代理财政资金支付与清算协议书》。截止2015年12月底,全市已有1369个预算单位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范畴,其中一级预算单位1293个,二级预算单位76个,约占全市预算单位数量的78.14%。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量从2012年底的8.79万笔,14.49亿元,上升到2015年底的50.02万笔,160.82亿元,国库直接支付占国库集中支付总额由2012年的63.63%上升到2015年的97.81%。截止2016年5月底,全市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共有9家,分别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兰州银行、甘肃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和村镇银行。国库集中支付各环节安全、高效运行,改革成效显著。

二、庆阳市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弱化了人民银行国库监督职能

《国家金库条例》明确规定:“国库部门监督财政存款开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对违反规定的,国库有权拒绝执行”。但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后,推行“先支付后清算”的资金清算方式,即代理银行根据财政部门支付指令先将资金支付给收款人,再向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申请资金清算。形成代理银行拨付资金,人民银行被动清算的局面。人民银行对代理银行已支付资金的合理性、合规性难以监督,特别是大额拨款的审核权无法行使。为解决国库监督职能弱化问题,部分基层国库依据《国库集中支付清算协议》委托代理银行对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进行监督,但事实是这一要求既缺乏法律依据,又因代理银行怕得罪客户而使国库监督职能流于形式。同时,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对预算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提取现金缺乏有效监督,部分预算单位化整为零多次提取现金,代理银行不能掌握其现金去向,容易导致预算单位套取、转移或挪用财政资金,存在风险隐患。

单位:家、个、万元

(二)财政专户清理不彻底,清算方式突破制度框架

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实施方案,财政预算单位只保留零余额专户、特设专户和基建专户,但是从2015年人民银行对财政专户的调查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对人民银行的调查普遍配合不积极,财政预算单位重复开户和多头开户情况依然严重,银行间竞争客户和地方财政躲避资金监督成为财政专户清理的主要障碍。同时,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资金清算方式与现行部分会计法规制度相悖。如商业银行“先支付后清算”违背了《支付结算管理办法》中关于“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的基本原则。

(三)财政部门不能及时向代理银行提供集中支付限额

集中支付限额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也是银行进行支付结算的依据。但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预算单位每个月的限额确定以上月资金使用情况为参考,不仅不能保证及时向银行提供集中支付限额,同时对于非常规性支出无法预测,导致财政部门不断追加限额,增加了人民银行及代理银行清算的工作量,降低了清算效率。

(四)商业银行违规使用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

按照国库集中支付规定,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需要设立国库集中支付“垫资户”和“清算户”,按照先支付后清算的原则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日终确保“垫资户”和“清算户”余额为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这两个“零余额”账户长期有余额。

1. 代理银行未严格执行先支付后清算的规定。

部分代理银行为防止财政占用银行资金,先与国库部门进行资金清算,再向收款人支付款项,以“支付退回”和“延迟支付”等方式违规占用财政资金,成为“国库集中支付清算户”长期不为零的主要原因。

2. 资金汇划失败后不能及时退回国库部门。

按照国库集中支付规定,商业银行对国库集中支付退回款项应及时退回国库部门,但据调查大部分代理银行未执行此规定,而是将资金挂在“集中支付清算户”,自己协调会计核算中心更正后再进行汇划。个别代理银行甚至以资金退回为理由,长时间占压财政资金。

3. 国库资金清算不及时造成财政无偿使用银行资金。

由于人民银行集中支付系统每日16:50关闭,因此人民银行各级国库部门大多要求各代理银行15:30以前必须向人行国库部门进行资金清算,否则国库部门不予受理。这样,就会出现代理银行已支付而人行未清算的情况,形成代理银行垫付资金问题,而目前没有补偿透支利息的规定,代理银行存在垫付资金却得不到及时清算或补偿的风险,影响其代理国库业务的积极性。

(五)代理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自动化程度不高

一是集中支付系统软件与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没有接口,不能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数据信息共享,不利于提高国库工作效率;二是资金清算环节手工干预多。虽然现在各代理银行和人民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但在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清算时需要逐笔进行导入、审核、汇总和清算,业务工作量较大;三是信息反馈和对账仍以纸质单据传递为主。除财政的信息监控外,其他环节都是纸质单据传递,如报表和对账单等均是人工传递,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工作效率低,风险隐患较大。

三、规范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控制体系

1. 增强人民银行的监督职权。

健全的监督机制除了包括财政部门自身的监督职能外,还应包括相关业务往来的外部监督。加强人民银行对财政资金的外部监督有助于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解决财政部门内部监督职能弱化等问题。一方面要增加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对代理银行资金清算业务的监督,全面把握和监督每笔资金的流向。事前做好对每笔财政资金用途的合规性审核、事中审核代理银行申请划款数额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事后定期开展对代理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做好集中支付月度对账工作,通过和财政、代理银行实时对账,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

2. 明确代理银行国库集中支付监督职权。

“先支付后清算”规定使代理银行的国库集中支付监督作用更加突显,若不能发挥代理银行的监督职能,就有可能超范围拨付资金,甚至造成财政资金流失。

3. 开发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实时监控系统。

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对财政资金实施动态监测,实现财政资金的实时、动态、在线监控,将被动监督转为主动监督。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和疑点,及时核实和纠正,有效预防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向其他账户划转资金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因地制宜实施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1. 修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清算管理办法》。

财政、国库、代理银行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清算管理办法,详细规定集中支付业务操作流程和要求,确保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清算及时。

2. 制定与国库集中支付相适应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使部门预算更准确、更及时、更有效,减少临时性限额追加和限额调整频次。

3. 明确财政占用银行资金的补偿标准。目前,对于银行

占压财政资金的行为人民银行按照《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对代理银行进行处罚。但对财政占用银行资金的情况,却没有相关的补偿依据,导致部分代理银行不能严格执行先支付后清算的国库集中支付要求,挫伤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积极性。因此,财政部门与银行签订代理国库集中支付协议时必须明确规定财政占用银行资金的补偿标准,充分维护代理银行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和公务卡推广

1. 加强对财政专户的监督管理。

国库部门对外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做好财政专户的清理,对内要加强与账户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专户开设情况共享机制,做到对专户的全面掌控,杜绝重复开户和多头开户情况的发生,确保专户资金合理规范使用。

2. 进一步推广公务卡结算方式,取消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的功能。

公务卡中单位卡账户中有一笔财政部门核定的备用金,由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转入,用于预算单位办理公务支出报销,代扣代缴支付结算,其不能提取现金、不能消费,只能用于报销、转账。当发生相关支出时,先由公务卡账户进行支付,再由财务人员及时按照实际支出,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分项目转回公务卡单位账户,补足备用金。通过公务卡的推广,最大限度地控制预算单位提取现金,准确地掌握财政资金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和去向,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

(四)加强代理银行国库业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没有规范的管理就没有高质量的核算,没有合格的业务人员就无法真正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监督职能。据调查,庆阳市9家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均没有国库集中支付相关内部管理制度,单位业务考核制度涉及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只有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2家。2015年代理银行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支付业务培训的只有工商银行、甘肃银行和村镇银行3家,绝大多数银行机构业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规章制度不熟悉,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督意识不强。因此,强化对代理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成为规范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推行国库代理业务持证上岗制度。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在确认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理资格前,应组织工作组对其业务人员培训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国库业务制(下转第19页)(上接第16页)度和操作流程熟悉的人员下发国库业务上岗资格证,只有每个代理网点有2名以上国库业务持证人员的商业银行才能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二是要建立国库业务培训机制。要求地方财政和人民银行每年定期组织国库代理业务培训,集中讲解最新的国库集中支付等国库业务制度、规定和要求,不断提高国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健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代理银行的行员绩效考核制度应明确列入国库代理业务的考核和奖惩规定,增加其考核比重,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国库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要求,为有效履行国库职责奠定基础。

(五)增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自动化程度

推行国库业务无纸化办公,增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自动化程度,减轻一线国库工作人员的业务量。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为各联网单位搭建了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平台。特别是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核算数据集中后,TCBS系统(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与TIPS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实现了无缝连接,为国库集中支付横向联网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多方对账和多渠道监控的目的,实现财政资金实时清算,减少代理银行垫资等问题,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建议大力开发TCBS中与国库集中支付相关的应用软件,完善TCBS的对账和监督功能,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TCBS的无缝连接,进一步增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电子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魏丽婷,王毕平等.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的制度研究[J].金融实务,2012(09).

[2]段小玲.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及建议[J].武汉金融,2014(06).

[3]陈翠梅.对完善商业银行代理集中支付业务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4(01).

篇4:条码支付业务规范问题

一、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第三方支付,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并检验商品进行确认后,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上。当买卖双方处于不同国家时,将会涉及外汇资金的跨境收付。

截止2013年10月末,全国已获得人民银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250家,其中已有17家机构获得跨境支付业务牌照,这些机构主要包括汇付天下、通联、银联电子支付、东方电子支付、快钱、财付通、易极 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进出口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带来的利好,大批消费者将目光转移向海外,跨境网购市场不断快速增长。根据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发布的2012年“海淘”用户消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境内消费者通过支付宝“海淘”消费的规模同比增长117%,高于国内网购64.7%的增长速度。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代购交易规模连年翻番,2011年达到180亿元,较2010年涨幅132%,2012年海外代购交易规模达483亿元,而业内权威专家预计2013年海外代购交易规模有望突破744亿。随着这些互联网新兴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企业和消费者对跨境支付的需求日益增长。

二、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交易真实性难以审核

相比于一般的进出口贸易,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的网上跨境交易的真实性更加难以把握。首先,经常项下跨境交易的电子化以及部分交易产品具有虚拟特性;其次,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平台代理交易方办理购汇、结汇业务,银行对境内外交易双方的情况并不了解,无法直接进行相关审核。这种跨境交易真实性审核难题,为资本项目混入经常项目办理网上跨境收支提供了途径,也为非法资金流出入提供了可能。

(二)缺乏对虚拟账户沉淀资金的有效监管 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必然会产生由商品购买者预付的人民币沉淀资金,特别是类似外卡收单业务,还将产生来自于境外货物购买方预付的人民币资金沉淀。跨境支付交易中,由于物流环节多,时间长,国际结算账户的结算周期加长,资金风险更为显著。第三方支付机构违规使用沉淀资金不仅可能引发违规投资、贷款等活动,扰乱境内金融秩序,而且将影响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和使用的监管。

(三)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交易平台安全问题显现

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平台开展的国际贸易,一方面网络在线支付信息传递的电子化使得合同无纸化,贸易真实性审核更加复杂;其次在国际结算、进出口通关等环节安全性和风险控制比国内贸易更加复杂,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网络黑客攻击和病毒威胁,这给支付机构的安全性带来了各种新的难题。首先是技术风险,包括持卡商户和消费者的身份认证难度大、风险高,跨境支付流程长,通讯异常比率高等;其次是市场风险,包括跨境资金结算周期长,存在汇率风险,交易商户需承担买家拒付风险,以及个人买家受到外汇政策管制,有外币结算限额等。

(四)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困难,存在资金异常流动和洗钱风险

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适用主体多数是电子商务中的买、卖双方,第三方支付机构仅提供代付、代收业务,不对网上交易双方的贸易背景真实性进行核实。由 于目前国内对电子支付业务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和风险控制机制,交易双方通过制造虚假交易,便能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资金分散转移,达到规避外汇监管的目的。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外汇资金可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混入赡家款、工资汇款等资金中,通过个人非经营性收付汇途径进行跨境转移。另外,随着洗钱的方法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使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外汇资金的洗钱也成为可能。

三、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业务外汇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网上跨境支付交易的监测和监管。一是将境外收单业务涉及的结售汇纳入相关业务监管系统进行监管。在个人结售汇系统未提供接口的情况下,同意银行对支付宝境外收单业务采取先购汇再补录的模式。银行应在交易结束后一个工作日内将当日购汇信息录入个人结售汇系统。二是加强对境外收单业务的统计、监测、管理,建立非现场监管制度,定期进行实地核查,密切关注变化情况,以达到现场监管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管理目标,增强监管力度。

(二)实施资金严格区分管理,防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出现信用风险。应制定第三方支付机构外币备付金管理规定,根据其合作银行情况,允许开立多个外币备用金专用账户,与支付机构自有外汇资金进行严格区分管理,不得混用。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账户资金实行无息管理,避免此类账户产生大额孳息后因归属问题产生争议。要求第三方 支付机构将客户的沉淀资金进行第三方托管,并按比例上交担保资金,以防范信用风险。

(三)加强安全体系建设,提高购物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制定详细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技术防护能力,严格排查异常交易风险。二是健全客户识别系统,严格审核客户身份。三是做好客户交易信用记录和客户交易风险提示,在交易网页上标明商户和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张贴交易风险通告和风险防范方法,减少国内外客户拒付甚至恶意欺诈事件的发生。

篇5:条码支付业务规范问题

一、基本情况

在收费标准执行上 (如表1) , 有4家银行办理汇兑未按款项用途的不同收费;有2家银行办理委托收款 (托收承付) 业务未收费;有4家银行办理行间转账业务未收费;有6家银行办理查询业务未收费;各家银行办理定期借记业务均比照同城特约委托收款业务按2元/笔收费;部分银行办理定期贷记业务按中间业务代理协议1元/笔收费, 部分银行不收费;各家银行办理退汇业务均不收费。

二、存在的问题

(一) 收费定价机制不畅通

一是有关定价主体规定存在矛盾。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规定, 政府指导价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调整。也就是说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的制定上, 人民银行已不再是定价主体。而现行的计价格[2001]791号, 是由原国家计委和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发布的, 与《办法》中所规定的定价主体存在矛盾。

二是市场化定价机制难形成。《办法》仅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结算业务范围作了一个原则性的规定, 没有确定具体的收费项目和价格, 给市场定价和业务范围的界定带来困难。

(二) 收费标准的适用性差

随着支付系统在全国的推广运行, 历时14年的电子联行系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由支付系统取而代之。定价对象和业务范围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 计价格[2001]791号滞后于业务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 困挠了银行对客户收费标准的执行。一方面表现在小额支付系统运行后, “异地汇划业务”概念已发生了变化, 在同一CCPC内 (省内) 汇划业务为同城业务, 跨CCPC的汇划业务则为异地业务, 计价格[2001]791号是否适用于省内 (同城) 异地汇划业务不明确。另一方面表现在支付系统运行后, 业务范围扩大, 除可办理跨地区的汇划业务, 还可办理同一地区的转账业务, 计价格[2001]791号是否适用于同一地区转账业务不明确。

(三) 直接定价的适应性差

计价格[2001]791号采用的是直接定价模式, 这种定价模式对规范商业银行收费行为、维护消费利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仍存在弊端。一是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表现在银行向客户收取的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业务汇划费按同一标准收取, 无法体现出大额与小额支付系统在基准价格上的差异, 对客户来说, 并未因通过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办理业务而降低其业务成本。另一方面表现在银行向客户收取的小额支付系统业务汇划费按同一标准收取, 无法体现出小额支付系统不同业务种类、业务处理时间段的基准价格差异。二是直接定价难以随市而定。通过对10家企业的调查, 企业普遍反映汇划费最高限过高, 高达200元/笔, 增加了企业资金周转成本;职工普遍反映工资、退休金、养老金按2元/笔收取汇划费不合理。在现行直接定价模式下, 银行难以随市而调整收费标准。

(四) 收费行为监管不力

从调查情况看, 各商业银行电子汇划费收费标准执行不统一, 对应收费的项目不收费, 明确不能收费的项目进行收费。《办法》仅对商业银行收费行为的监管部门即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职责作了一个原则性规定, 由于缺乏具体的处罚细则, 监管部门感到执行难度较大, 对商业银行支付系统业务收费行为的监督管理处于“真空”。

三、相关建议

(一) 建立畅通的定价机制

一是确立人民银行在收费定价上的地位。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清算系统正常运行的维护者, 能够及时掌握商业银行各项结算业务的具体情况, 同时, 也是支付系统的基准价格的制定者。因此, 根据人民银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分工, 应由人民银行制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标准。二是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人民银行负责确定收费项目及其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 其中浮动幅度的制定和调整, 应发挥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作用, 通过采取听证会的方式, 广泛征求意见。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从监管的角度, 更多地侧重于商业银行收费行为的监督管理。发改委更多地侧重于对商业银行收费项目的审批, 最终确定收费标准。

(二) 确定合理收费标准

一是建议对支付系统业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支付系统业务收费标准作为传导银行业支付结算服务收费价格的重要基准, 对个人、企事业的影响程度较大, 建议对支付系统业务实行政府指导价。二是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改变目前采取的直接定价模式, 实行价格浮动制, 即在基准价格的基础上, 确定浮动幅度, 引导商业银行在浮动区间内自主定价。支付系统业务定价应遵循以下原则:根据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的基准价格, 确定银行向客户收取汇划费的基准价格, 实现支付系统资源的有效配置;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 在合理清算商业银行办理支付系统业务成本费用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到个人、企事业单位的接受能力, 确定电子汇划费的浮动区间。

(三) 加强收费监督管理

上一篇:“舞动青春,炫彩校园”舞台剧大赛策划书下一篇:我爱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