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风云人物

2024-04-19

论三国风云人物(通用6篇)

篇1:论三国风云人物

论《三国演义》中的风云人物800字

书的种类颇多,有百科全书、文学名著、社会科学等等。而我最喜欢阅读的是文学名著。因为经典的文学名著是历经时间考验的,它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能让我们从中找到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与伟人展开心灵对话。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罗贯中爷爷所写,当我从头到尾品完书之后,让我不得不佩服这位老爷爷的才华。w三国演义》中的每个人物都描写得出神入化,刻画的淋漓尽致,每个故事背后都有深刻的道理。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惜才。那我们就先说说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吧!曹操赤脚迎许攸、大哭郭嘉、惜爱云长,充分体现了他是一个惜才之人。而他这个人也有不好的方面,他生平多疑,奸诈。将吕伯奢,华佗杀死,这也是他一生中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你想想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他把名医都杀了,遇到疑难杂症,谁去诊断治疗。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下蜀国的开国皇帝刘备。提起刘备,不得不佩服这位刘皇叔,我认为他是一个很不错的演员。想必大家都知道,刘备摔阿斗的故事吧!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有人会说,他怎么能忍心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往地下摔呀?万一摔死了,谁来继承皇位?其实我刚才说他是演员,一点也不错,因为刘备身材高大,据说他的`双手过膝,你说摔阿斗不如说是搁阿斗。正因为刘备演了一场好戏,让大家觉得他看将士的命比自己儿子的命还要重要,当时将士们目睹这一切不得不敬重刘备,愿誓死效忠。还有刘备携民渡江、青梅煮酒论英雄都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仁政爱民。最后要谈的就是孙权。这个人也是善于任用贤人,他见吕蒙屡建战功,就让他好好读书,果然,吕蒙知识有所提升,在战场上善于用兵。

如果让我来说,他们三个人各有千秋。他们生逢在战争时代,曹操为了实现自己抱负发动战争,刘备为了维护汉朝的统治建立军队,而孙权呢?为了祖业训练军队不受侵略。你要说谁好谁坏,火眼金睛也难辨。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立场,站在自己的立场,都无过。但我唯一能判断的是当时的老百姓肯定不希望发生战争,希望和平,都想过着一家团圆的日子。而如今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就更应该珍惜眼前一切,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篇2:论三国风云人物

甲:你爱阅读吗? 乙:是,爱看书。

甲:古典的文学名著,你爱读?

乙:您还真说对了,我就喜欢看古典小说。

甲:那我要说几部书,您听听,看您喜欢不喜欢。乙:你说。

甲:那天老师给我推荐,要我看什么 三列国,东西汉,水浒聊斋济公传,大五义小五义,五逆七镇西游记,薛仁贵樊梨花杨四郎回家看他妈。这些书您读过吗?

乙:您别说,这些书我都喜欢看。甲:都喜欢看? 乙:对,都喜欢。

甲:有这么一部书,叫《三国演义》。乙:喜欢,喜欢,喜欢。甲:特别喜欢是吧? 乙:是。甲:《三国演义》原文读过? 乙:读过不只一遍。甲:《三国志》呢?

乙:陈寿的《三国志》也看过。

甲:哟,真是酷爱阅读的好学生!乙:不敢当,不敢当,三国迷而已。

甲:那今儿个我们就来论论三国人物,当这么多同学的面,我问您一个小小的问题,向您讨教。乙:不敢不敢,互相切磋。

甲:三国里面这么多人物,你给谁点赞,认为谁的能耐最大,称得上千古风流人物? 乙:诸葛亮啊。

甲:您再想想?

乙:不用想,肯定是诸葛亮,智慧的化身,神一般的人物。大家都这么认为的,对不对?(与观众互动)

甲: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乙:对、对、对。

甲:我想问问你,三国里面有没有这么一个回目:诸葛亮六出祁山。乙:有有有。

甲:六回啊,都让司马懿[yì]给打回来了,尤其最后五丈原,魏延闯灭七星灯,诸葛亮一看,七星灯倒了一个,噢地一下,Game over了。乙:什么意思? 甲:就是他没调出30条命来,死了。乙:hai 甲:诸葛亮哽gěng于五丈原。乙:这都什么词!

甲:您说诸葛亮能耐大,为什么打不过司马懿? 乙:啊……

甲:六回都打不过,都让司马懿给揍回来了。乙:呃……对啊!甲:对?

乙:不是,你要说这六出祁山,那就是司马懿能耐大。

甲:司马懿能耐大,那我不明白了,那你刚才为什么说是诸葛亮的能耐大? 乙:(欲言又止状)是啊,提司马懿必须提诸葛亮。是为了拿他们做比较。

甲:哦,拿诸葛亮衬着司马懿? 乙:对,衬着,司马懿能耐大。

甲:哦,那我问你,三国里有这么一个回目,“空城计”。乙:有啊。

甲:司马懿带着司马师司马昭,还有千军万马,夺诸葛亮的西城,诸葛亮害怕了,哎呀,来夺我西城,我没将可派了,怎么办呢,欸,想起一主意来,找两老头,拿着笤帚拿着簸箕,在西城门口扫地。诸葛亮呢,往城楼一坐,在那弹琴,还唱到:送你送到小城外,有句话儿要交代…… 乙:去去去

甲:我还没交代呐

乙:交代什么呀,人家只是弹着琴

甲:司马懿来了,拿望远镜一看,呵,这诸葛亮好潇洒啊,再往城里一瞧,一个人都没有,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带着人马撤了。乙:撤了!

甲:司马懿转身后又一想,欸,不对,中了记,又返回来,复夺空城。乙:又回来了。

甲:回到西城门口一看,哟,发现门口立马横枪站着一员大将,赵子龙。

乙:对,赵云赶过来解围。

甲:司马懿一看是赵云在那了,立马又掉头走了。欸,你说这司马懿能耐大,他那么大能耐,接着跟赵云拼去啊。还有两儿子,千军万马哪,为什么看见赵云一个人在那,扭头就跑啊。这叫能耐大吗? 乙:他……他赵云能耐大……(结巴地说)

甲:赵云能耐大?那你刚又提司马懿干嘛呀? 乙:这,这不是衬着吗?

甲:又衬着?又拿司马懿又衬着赵云? 乙:对。甲:赵云有什么能耐呀?

乙:能耐可大了,长坂坡单枪匹马独闯曹营,七进七出,……

甲:行了行了,赵云是你舅舅啊,干嘛替他吹,最丢人现眼的就是长坂坡了。乙:怎么着?

甲:赵云怀揣阿斗,在曹营里七进七出,那为什么到当阳桥的时候还让张飞给他断后啊,有能耐拼去啊。乙:这……

甲:张飞立马横枪,高叫四弟不必惊慌,飞哥在此,料也无妨,四弟你走,我来盯着小曹。乙:是……

甲:有能耐赵云跟曹操干去啊。拿阿斗扔曹操啊,拿脚踢曹操啊,拼呐。这叫有能耐,还让张飞断后。

乙: 那,这,这回就是张飞能耐大了。甲:张飞有什么能耐啊?

乙: 诶哟,张飞,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啊。

甲:那我问问你,为什么虎牢关的时候,要三英战吕布,刘关张哥三打吕布一个人? 乙:对了,吕布能耐大。

甲:那他的白文龙让曹操给宰了? 乙:曹操能耐大?

甲:华容道见着关羽就跑? 乙: 关公能耐大?

甲:关公有什么能耐啊?

乙:啊哟,关公能耐可大了,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

甲:哦,他那么大能耐,为什么还要听诸葛亮的? 乙:那诸葛亮能耐大? 甲:打不过司马懿? 乙:司马懿能耐大? 甲:见着赵云就跑? 乙:赵云能耐大? 甲:那让张飞给断后?

乙:怎么又回来了? 甲:你倒环岛了 乙:我什么到环岛了

甲:说啊,到底谁能耐最大,称得上千古风流人物?

乙:我说什么啊,你要这么问,我回答不了。大伙……我这么问你们,你们答得了吗?(观众答:不能)你瞧,没知道的,哪有这么来回问的。转圈呐,真是……

甲:你这人,啊,就是不够聪明,我告诉你吧。乙: 好,你倒是说说。

篇3:略谈《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刻画

高尔基说:“小说需要人物, 需要具有其心理底一切错综的人, 而在我们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里, 人的心理是十分混乱的, 假使作家把一个人描写成仅是一些恶行或者仅是一些善行的容器, 这就不能满足我们, 这就不能说服我们。”因此, 性格的复杂性是人物获得真实性与审美性的必要条件。

《三国演义》塑造的一系列人物, 性格复杂而又有机统一起来。比如曹操, 作为奸雄的典型, 就具有“似乎忍”、“似乎义”等多方面的性格特点。小说竟刻画了他的机敏, 求贤、容人、从谏和雄才大略, 又刻画了他的奸诈和残暴。他时而是个恶棍, 时而是个天使, 时而是个智者, 时而是个痴呆, 智慧与情感、热情与冷漠、自信与绝望, 似乎一切不可调和的东西都有了调和的可能性、合理性。

小说的曹操是一个能征惯战、文韬武略、雄才大志的人物, 他骄横但不愚蠢, 在许多重大战略问题上, 干脆果敢。他经常失败, 却从不灰心, 善于将失败的阴云化为乌有, 重整旗鼓, 继续奋斗, 充分体现他鲜明独特的个性。

小说侧重刻画其自私、奸诈、暴虐的性格, 疑杀吕伯奢全家, 逼死吉平、杀杨修、孔融, 借王垕之头以压众心, 计杀耿纪等七百口, 以至带剑入宫, 逼死怀孕的董妃, 棒杀伏后, 鸩杀皇子, 射猎时敢同天子“并马而行”, 甚至代天子受群臣祝贺, 挟天子以令诸候, 这些情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他的自私、诡诈、残暴不仁。

他以“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为座右铭, 草菅人命、横行朝野。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 他经常表现出宽宏大量, 破袁绍之后, 把许都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付之一炬而“令反侧子自安”。他重用忠实于他的人才, 为了得名将, 他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并付出极大的代价, 像对待屯土山上被困的关羽和长坂坡厮杀的赵子龙。

曹操身上不光有奸诈暴虐、极端自私的一面, 为了国家利益, 他冒死刺董卓, 并独自率军伐董卓, 又表现出一种“宁可玉碎, 不可瓦全”的英雄气概。他能放下豪族的架子, 慧眼识英雄,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情节就表现了曹操对当时身轻名微的关羽的支持。他虽好猜忌, 滥杀人, 可他对陈琳却“怜其才而赦之”, 还义释张辽, 表现“不念旧恶”的政治家的风度。

曹操形象的本质特点是奸诈、残暴、自私, 但小说不是简单地丑化他, 相反, 他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学形象。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人不是一片湖泊, 而是一道河流, 而且是草原上的河流。因此, 这道河流有的地方干涸无水, 有的地方宽阔, 有的地方泥淖, 有的地方清澈, 有的地方湍急, 有的地方平缓, 但总是这道河流。”一个人除了白粉, 不可能尽是炭黑, 在错综复杂的性格发展中, 要让人感到“总是这道河流”, 在一个完整的性格中, 要有性格的主干, 让这根主干体现人物性格质的规定性, 支配人物的命运, 人的行动、语言, 正是这根主干形成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和最终归宿。

小说刻画曹操性格的复杂性、多样性, 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塑造性格的多重返光, 多重折射, 相比相关地突出曹操最本质的性格因素。“奸邪、诈伪, 阴险凶残”是曹操性格的主干, 统辖其性格的各个方面。黑格尔说得好:“人物性格也必须把他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融合在一起, 他必须是一个得到定性的形象, 而在这一种具有一种一贯忠实于它自己的情致所显现的力量和坚定性。”《三国演义》把曹操的本质性格因素和非本质性格因素相对相交地表现出来, 既达到对曹操性格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的揭示, 又强化了曹操的本质性格, 使曹操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 真实可信。

二.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小说是诉诸视觉和思维的艺术, 必须意象明朗, 使读者能当场理解明白, 因而往往采用对比的手法, 有时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描写, 个性相反, 双峰对峙, 泾渭分明, 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小说描写徐庶荐孔明的情节:“庶日:‘此人不可屈致, 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 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如何?’庶曰:‘以某比之, 譬犹驽马并麒麟, 黑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促, 乐毅, 以吾视之, 管、乐殆不及此人也。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三国演义》第36回) 文中先把诸葛亮比为周朝的吕望, 汉朝的张良, 又把徐庶和诸葛亮相比, “驽马并麒麟、黑鸦配鸾凤”, 再把诸葛亮和管仲、乐毅相比, 说管、乐殆不及此人, 诸葛亮未出场, 就通过徐庶的三次对比, 而先声夺人, 显示出诸葛亮是“天下一人”。

在塑造诸葛亮这个典型人物时, 把他同周瑜、曹操、司马懿乃至鲁肃等作对比。其中以同周瑜的对比尤为出色。赤壁之战前的曹操, 困陶谦击张绣、战袁术、斩吕布、破袁绍、降刘琮、所向披靡, 绝无敌手;但赤壁之战中遇到了周瑜, 曹操就显得束手无策, 处处被动, 难以应付。周瑜连施妙计, 赚蒋干, “苦肉计”, 火烧曹营, 大败曹操, 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周瑜之计瞒过曹操, 却瞒不过诸葛亮。小说多处作了渲染, 以突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远在周瑜之上, 就不用说曹操了。周瑜对付曹操易如反掌, 但对付诸葛亮却力不从心。在孙、刘联盟抗曹的过程中, 周瑜发现诸葛亮才智过人, 久后必成吴国的大患时, 千方百计加害诸葛亮。如派诸葛亮往聚铁山劫粮, 即欲借曹操之手杀之;令其十日内造十万枝箭, 欲借军法杀之, 诸葛亮却机智地应付了。通过周瑜和诸葛亮性格的鲜明对比, 一个器量狭小, 嫉才妒能, 眼光短浅;一个宽宏大量, 顾大局, 有远见。打败曹操后, 周瑜同诸葛亮为地盘明争暗斗, 但周瑜总是计逊一筹, 以失败而告终, 而诸葛亮每计必胜, 夺得荆州, 为蜀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系列的强烈对比, 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 沉着冷静, 果断勇敢的性格特征。

毛宗岗在评《三国演义》时说:“文有正衬与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 其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为加倍乖巧, 其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 以丑女形之而美, 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 写虎将者, 以懦夫形之而勇, 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更勇。读此可悟文章相衬之法。”

毛所谓“衬”就是对比烘托。“正衬”如以勇比勇, 以智比智, “反衬”如以懦比能, 以愚比智。毛宗岗认为“反衬”不如“正衬”, 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 比如用“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就不如以“周瑜乖巧”更能衬托出“孔明之加倍乖巧”。但反衬的作用也不可小看, 如以曹操的奸诈暴虐衬刘备的仁慈宽厚就很有力。总之, 不论“正衬”“反衬”, 只要用得恰当, 就能使对比鲜明、突出、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大有裨益。《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就是在“衬”中鲜明突出的。

三.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

马克思主义认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前进的。小说要塑典型人物或典型环境, 也必须表现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如“空城计”一节作者把诸葛亮和司马懿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刻画他的性格。“空城计”实乃心理战, 诸葛亮以一空城设疑阵, 吓走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 突出地反映了两军主帅性格的矛盾冲突。诸葛亮“平生谨慎, 不曾弄险”他料到司马懿深知自己这一特点, 即加以利用而成功。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 面对空城就产生了疑惑, 不敢轻易冒进, 引军匆匆退去。毛宗岗评说:“孔明若非小心于平日, 必不敢大胆于一时。仲达不疑其大胆于一时, 正为信其小心平日耳。”可谓得矣。

人物性格的矛盾冲突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由于人物性格而发生出矛盾冲突, 通过矛盾冲突又表现人物的性格。毛宗岗说:“以豪杰折服豪杰不奇, 以豪杰折服奸雄则奇;以豪杰敬爱豪杰不奇, 以奸雄敬爱豪杰则奇, 夫豪杰而至折服奸雄, 则是豪杰中有数之豪杰;奸雄而能敬爱豪杰, 则是奸雄中有数之奸雄也。”

小说第二十六回, 写关羽落到曹操手里, 曹操按理该杀之, 结果却“不觉爱之敬之而不忍杀之”。这不是曹操有容纳关羽的“仁”, 是关羽的“义”将他折服了。把奸雄和豪杰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 对立性格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鲜明地表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再如第四十五回, 写蒋干盗书, 把周瑜和蒋干放在尖锐的冲突中来刻画其性格特征。毛宗岗说:“周瑜诈睡, 是骗蒋干;蒋干诈睡, 又骗周瑜。周瑜假呼蒋干, 是明知其诈睡;蒋干不应周瑜, 是不知其诈呼。周瑜之醉, 醉却是醒;蒋干之醒, 醒却是梦。妙在说破他是说客, 使他开口不得;又妙在说他不是说客, 一发使他开口不得。妙在梦中呼子翼, 骂曹赋, 使他十分疑惑, 又妙在醒来忘却呼子翼, 益发使他十分疑惑。周瑜假做极疏, 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 却步步是呆。”周瑜机智、善谋的性格和蒋干呆笨、愚蠢的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十分鲜明突出。

《三国演义》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成功, 不仅丰富了情节的描写, 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四.反复渲染, 深化人物性格

为了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和描写多方面的性格特点。小说常常采用类似中国画中皴染的手法。通过一系列情节的描写, 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特征, 使得人们性格更鲜明, 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曹操刚出场, 汝南许劭对他说:“子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曹操不但不恼, 反而闻言大喜, 其奸雄本色之露。后疑杀吕伯奢一家;屠戮许州人民;杀害刘琮母子;骗杀无辜将士三百余人;“借”王垕头平从怒;假手杀祢衡;梦中斩刺客等情节的描写, 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恶德。

《三国演义》中典型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往往是作者理想的集中体现, 所以对典型形象的主要性格的着意渲染, 使作品理想化的光彩更加耀眼夺目。

作者把忠义作为臧否人物, 评论是非的标准, 小说所有人物, 孰忠孰奸, 孰义孰不义, 泾渭分明。作者的极力赞忠义, 批奸伪, 塑造了许多受人景仰的忠义之士, 最突出的莫过于诸葛亮和关羽。作者不惜笔墨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渲染。

关羽是勇武重义的典型。小说通过斩华雄, 诛颜良、文丑, 过五关斩六将, 单刀赴会等情节的层层渲染来表现他的神勇。又通过桃园结义, 封金挂印, 千里送嫂、辗转寻兄、宁死不屈等情节表现了他对刘备蜀汉事业的忠义。还值得一提的是“义释曹操”的情节, 这一点历来受人指责。其实, 这一情节倾注了作者的心血, 不仅升华了关羽重义的品质, 也深化了主题。因为关羽的义高于一切, 其忠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的。明知军令在身, 却冒军法之险, 弃盖世之功, 置刘备一统大业于不顾, 动故旧之情, 在华容道上放走了曹操。这就突出地表现他为义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关羽放走曹操是原则性的错误, 但他知恩必报, 恩怨分明的重义性格, 必须这样写, 才符合其性格发展的逻辑, 如果不这样写, 反倒损害关羽形象的统一, 使关羽性格前后矛盾, 那就不是艺术典型的关羽了。作者不惜花费许多章节对他的义进行多层次的刻画, 使其性格特征得以突出, 达到统一。

作者在揭示关羽悲剧性格时, 并没有把他停留在夜读青史、为人磊落, 恩怨分明上, 而是深刻地揭露了他傲慢自负, 刚愎自用的性格, 并且不惜笔墨, 进行了大量的渲染, 他独镇荆州时, 悲剧性格就日益萌发, 诸葛亮一句“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的赞语, 顿消他欲与马超争高下之念;为显示自己的超群绝伦, 而不愿与黄忠“老兵同列”。其傲慢自负之气焰不仅于此, 他还置诸葛亮“北拒曹操, 东和孙权”的总体战略而不顾, 导致孙刘联盟破裂, 荆州失陷;他缺乏宽厚之风, 待部下苛刻, 结怨于人, 使縻芳等献城降吴, 孟达、刘封坐视不援, 这些情节的渲染, 揭露了他悲剧的根源, 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反复渲染、刻画, 使得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 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和质感, 更加耀眼夺目, 光彩照人。体现了人物形象塑造上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特色。

五.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突出主要人物时, 小说常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既扩大了作品的容量, 又对典型人物的塑造起到强化作用。

小说第八十五回, 写曹丕乘刘备刚死, 用司马懿, 调五路木军攻蜀;诸葛亮稳坐相府, 运筹帷幄, 五路军马均被平息。作者仅对遣使入吴作了一点实写, 其余全用虚写。实际上只写诸葛亮的应敌之策和各路兵马被平息的结尾。然而诸葛亮的“鬼神莫测之机”跃然纸上, 这个智慧人物就更加突出了。

在刻画关羽的神勇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关公曰:‘如不胜, 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 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 某去就来。’出账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候听得关外鼓声大振, 喊声大举, 如天摧地塌, 岳撼小崩, 众皆失惊。正欲探听, 鸾铃响处, 马到里中, 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三国演义》第五回)

关羽如何斩华雄, 作者没有实写, 全部放在背后进行, 让读者去想象。此前实写华雄的勇猛, 斩鲍忠, 败孙坚, 杀祖茂、毁愈步、敌潘凤、吓得各路诸侯惊慌失措, 把华雄的勇猛写得很有声势。然而关羽却在酒尚温的工夫就把他的头提, 关羽的神勇就可想而知了。关羽斩华雄的这段描写收到了“此时无形胜有形”的艺术效果。

再如张松献地图一事, 实写赵云、关羽和刘备的行为, 将诸葛亮隐蔽在后面, 却更能突出诸葛亮的睿智, 正如毛宗岗批道:“文有‘隐而愈现’者。张松之至荆州, 凡子龙, 方长接待之礼与玄德对答之言, 明系孔明所教。篇中只写子龙, 只写玄德, 更不叙孔明如何打点, 如何指教, 而令读者心头眼底, 处处有一孔明在焉。真神妙之笔!”《三国演义》在许多地方将虚与实的描写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 不仅使内容显得广阔, 头绪清楚, 而且主要人们的性格鲜明、突出, 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六.具体鲜明的人物语言, 展示人物性格的独特个性

《三国演义》在该画人物性格时, 往往是让人物亲自登场, 自我暴露。这种任人物亲自登场表演, 让读者直接接触人物性格,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小说第三回曹操说:“宦官之祸, 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 使至于此。若欲治罪, 当除元恶, 但付一吏狱足矣, 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 事必宜露, 吾料其必败也。

当时何进为了铲除宦官, 想召各方军队进京, 在当时国家动乱之机, 这样做的结果, 无非是引狼入室, 给野心家以可乘之机。曹操看到这一点。但何进不听劝告, 最终身败名裂, 还遗患了董卓之乱, 造成天下纷争的动乱局面。曹操话虽不多, 但表现了一个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表现曹操有超人的识人才能时, 最精彩的是“煮酒论英雄”中同刘备的对话, 曹操十分精辟地对当时各路群雄予以透彻的剖析。

刻画他的奸诈时, 最突出的是通过他同王垕关于军粮的那一段谈话:“吾欲向汝借一物, 以压众心, 汝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 但不杀汝, 军心变矣。汝死后, 汝妻子吾自养之, 汝勿虑也。” (《三国演义》等十七回) 这段话揭露曹操损人利己是何等刻骨阴毒, 本来是自己的意图却借别人的手来实现。其后, 用别人的脑袋来救一时之急, 以增强自己的威信, 既解决了粮食的困难, 又激励了士气, 但却暴露出了他的凶残, 奸诈的性格特征。

刻画刘备请诸葛亮时, 刘备说:“先生不出, 如苍生何!” (《三国演义》第38回) 。他在携民渡江逃亡时说:“为吾一人而百姓遭此大难, 吾何生哉!” (《三国演义》第41回) 表现出他大慈大悲。他还说:“举大事者, 必以人为本。令人归我, 奈何弃之?” (《三国演义》第41回) 这些话, 在曹操的口中是无法说出来的, 只有刘备方能说出此话, 这使他俩的个性形成鲜明的对照, 从而体现刘备的宽厚、仁慈。

诸葛亮的语言也极富个性特色。如“隆中对策”的精辟阐述, “舌战群儒”的机智灵活, 《出师表》里的肺腑之言, 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诸葛亮忠贞、睿智的性格特色。

关羽傲慢自负, 刚愎自用的性格也通过他的语言体现出来。如他同诸葛瑾的一段对话:“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公吴候有一子, 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 特来求亲, 两家结好, 并力破曹。此诚美事, 请君候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 立斩汝首!再休多言!” (《三国演义》第73回) 这段对话将关羽不可一世、傲慢自负的性格刻画得十分深刻。又如, 当他听到黄忠被封为“五虎大将”之列时, 大怒道:“……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三国演义》第73回) 关羽争强好胜而不分敌我, 视战友为对手的性格跃然纸上, 通过关羽的语言反映出他刚愎自用, 傲慢自负的悲剧性格是很具体的。

在《三国演义》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独特个性, 是作者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三国演义》中人物语言的独特个性, 为后来的古典小说, 如《水浒传》、《红楼梦》等在人物语言的描写方向开了先河。

《三国演义》在刻画人物性格, 塑造典型形象方面, 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才能, 取得十分杰出的成就, 小说生动而形象地将诸葛亮, 曹操、刘备、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孙权、周瑜、鲁肃、郭嘉、程昱、荀彧、许褚、马超、徐晃、张辽、司马懿、吕布等不同的人物性格刻画出来, 塑造了许多典型的艺术形象, 使他们以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的姿态走进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的画廊里。

参考文献

[1][苏]高尔基著缪灵珠译《俄国文学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第2、3页。

[2][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 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第307页。

[3][转]钟文性格的复杂性与质的规定性《文艺研究》1984年01期。

[4][明]罗贯中著[清]毛宗岗批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长沙:岳麓书社, 2006。

篇4:论《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

關键词:三国演义 刘备形象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也堪称一部妙笔传神的英雄史诗。作者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的历史题材,描绘了一群性格殊异、形象鲜明的乱世英雄,表明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贤是与” [1]主张。小说在“拥刘反曹”的观念统帅下,着力刻画了一个以仁义和贤明匡世济民的英雄君主形象——刘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林中不可多得的仁君贤主的典型,“刘备”无疑是被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这一个,这既是人物自身性格丰富的生动体现,也是作者刻画人物手法多样性。作为代表演义小说最高水平的《三国演义》,历代学者评定不少。目前所见论及《三国演义》有关的文章,在某些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对蜀国君主刘备的态度上,争议还是相当大的:有人说他是至高无上的贤明的君主,有人说他是具有儒家精神的儒士,又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奸雄。他的人物形象的正确分析,要通过对《三国演义》这部文学著作反复细心的研读来进行研究。

一、明君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豪杰,蜀汉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的美誉,又有“枭雄”的称号[2]。

作为“明君”,刘备一生的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

就“仁德爱民”来说,刘备大半生都在颠沛奔走,屡遭挫败,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重视用宽仁厚德待人,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的军阀截然不同,因而取得了人心。

尊贤礼士的一面,就是知人之明。用人有所长,如重用诸葛亮、庞统、法正,当然是最好的“知人之明”,对此不必多论;其实知人之短,也是了不起的“知人之明”。像魏延这样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的人才,刘备用其长处而避其短处,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更是极具洞察力的表现,非明君不能为啊。在这方面,就连诸葛亮也未必可以与之相比。

二、枭雄

作为“枭雄”,《三国演义》中的叙述也是不少。刘备出身在早已败落的远支皇族之后,家境很清寒,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孙权那样继承父兄的大片地盘,几乎是靠白手起家,要想在天下大乱,群雄并立的时候开创自己的江山,没有几分骁勇之气是根本行不通的。事实上,“枭雄”恰恰也是刘备的一大特色,成为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评论。例如: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刚刚去世,鲁肃建议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称刘备为“天下枭雄”。这种骁勇之气,主要表现有四方面:一是冒险精神。刘备刚登上政治舞台时,便经常亲冒矢石,不避艰险和风险。早年兵少,又年轻,他动辄“力战有功”,“数有战功”,也是必然的;赤壁之战的时候,面对生死存亡的机会,他白天打仗,晚上睡觉也不脱战袍,定要破魏,也不奇怪了。到至建安二十四年(219)争夺汉中的战役,他已经59岁了,手下也已兵多将广,但在“矢下如雨”的时候,仍然亲当矢石,奋勇向前冲,便可见他的冒险精神,至老犹在啊。二是机变权略。建安元年(196),投奔他的吕布趁他和袁术相攻之时候,袭取徐州;他失去立足之地,只能向吕布求和,屯驻在小沛,可以说是能屈能伸。建安三年(198),吕布被杀后,他跟随曹操到许都,可以说是暂栖虎穴。以上这些,都可见其机变权略。三是坚忍不拔。在汉末群雄中,刘备屡遭失败和挫折,有时甚至败得很惨;但是他从来不灰心丧气。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每次都能转危为安。终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抓住历史机遇,逐步的发展和壮大起来了,成为鼎立三分中的一方。四是霸道。最典型的就是杀张裕之事。尽管这种霸道行径不是很多,但足以让人看到,现在的刘备毕竟只是在小说中的形象,逃脱不了历史人物中的那种草莽之气。

历史上,那些在乱世中崛起的、真正有所作为的开国君主,差不多都有几分骁勇之气。自汉高祖到唐太宗,从宋太祖到明太祖,都可以称为枭雄。但在封建时代,枭雄与明君并非截然对立的,往往是同一君主的不同面。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身上,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但是,对于刘备的“枭雄”色彩,《三国演义》有意淡化,或者不写,或来个移花接木。最明显、最容易被人想到的例子便是“鞭打督邮” 。史上鞭打督邮的本来是刘备。事情的经过是:由于朝廷下诏,要对因军功而当官的人进行淘汰。正在当安喜县尉的刘备担心自己的官职也可能保不住;适时督邮来到安喜县,准备遣还刘备;刘备前往馆驿求见他,督邮却称病不见刘备;刘备一气之下,便带人闯入馆驿,将督邮捆了起来,绑在树上狠狠地打了一顿;然后解下了自己的印绶,把它挂在督邮的颈子上,扬长而去。历史上的刘备原本性格刚毅,带有强烈的草莽气息,此时又年轻气盛,受到欺辱时自然不愿意忍气吞声了。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把刘备塑造为理想的“明君”,便把此事转移到了张飞头上,这样不损害刘备“宽仁长厚”的形象,又有利于突出张飞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啊。[5]

三、似伪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保留了历史上刘备的那种奸雄似的伪善的。

(一)目的和手段、功利追求和道德向往的矛盾

刘备难以避免“似伪”的嫌疑。作为一代豪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候,刘备要想复兴汉室,统一全国,又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割据者都能像陶谦一样以礼相让,就只能从他人之手夺取了。既然要夺取,权谋是少不了的了。以取益州为例。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就制定了“跨有荆、益”,伺机两路北伐的战略方针,这关系到刘备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的奋斗目标。而在占据荆州之后,刘备对是否夺取益州曾经也有过疑虑: (庞)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

事情已经很清楚:刘备要么坐守荆州,不再进取;要么入主益州,取而代之。但是如果益州被他人(例如曹操)所夺,那对刘备将是很大的不利。所以刘备就采纳了庞统的意见。而在益州真正到手时,面对刘璋这位软弱无能而心地仁厚的同宗兄弟的时候,刘备不可能毫无内疚。“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第65回)这正反映了刘备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常有的矛盾心态。为了争取人心,他们可以做到爱民,可以做到敬贤,却不可能做到对竞争对手处处“长厚”。这里无法完全避免诈伪,但如果一概斥为“诈伪”,就有点太偏激了。

(二)《演义》对刘备爱民的描写,有过头失真的地方。

如第41回写刘备携民渡江,见到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绝,刘备就不禁大恸,这是合乎情理的,和他后来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的行为是相一致的[6]。作品紧接着久写他“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这就太过头了,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实。作者一心想要美化刘备,但是夸張过头了,反而造成了“似伪”的嫌疑。

(三) 古今政治道德观念有所不同

《演义》第42回写赵云把冒死救回来的阿斗交到刘备手中,“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很多人对此时有讥刺,民间甚至有“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俗语,这似乎也是诈伪。其实,在古代政治人物心目中,心腹大将有时似乎比妻子更加重要。《三国演义》的描写,可以说是这一史实的延伸吧。古今政治道德观念有所不同,乱世英雄与普通百姓的选择也不同,对此不宜作太多的解释。

(四) 临终托孤

对于刘备临终托孤给诸葛亮的举动,《演义》第85回在史实的基础上,写得很是动情。如果把这也视为“诈伪”,不仅没有贬低刘备,而且也损害了诸葛亮的形象,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

长期以来,对于刘备的人物形象,研究者也不少。但是,这类研究大都只是单单的《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的人物形象,很少有人把刘备这个人物形象从历史跟小说联系起来分析。长期以来,由于三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及它所具有的特殊政治内涵,三国人物一向是封建文人以及政治家所关注的对象。他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政治的需要对三国人物加以大量的重塑和修改,导致了那些原本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褒有贬的三国人物丧失了应有的本色,使其逐渐偏离了历史的真实轨道。要了解刘备人物形象到底如何,《三国演义》分析得很透彻,其人物形象的演变也会更加清晰,一个历史上的奸雄,小说中的明君枭雄。当然在这期间也不乏众多的文人雅士对刘备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过多方位,多角度的论述和分析。

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不要片面的把小说的内容当做历史事件来看,也不能片面的从某一个角度来评定人物,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没有好处。刘备是一个历史人物,不管是在历史还是在小说中,都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和乐趣[7]而《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虽然它有很多地方和历史一样,但是它也有很多地方和历史相差很多,因此我们在欣赏《三国演义》的时侯,不要再把小说当成真正的历史来看了,要分清历史和小说的差别,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本来的面目,而不能把他们和小说中的人物混为一谈。

结语

《三国演义》的作者从政治思想、人格精神、智术权谋三个层面来刻画刘备这个人物形象,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物的主要性格,但作者并没有把刘备写成一个“完人”,他的性格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譬如趋小义而坏大事,少武略且逊智。集中表现在关羽被杀、张飞被害之后,为了替他们报仇雪恨,他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亲帅大军讨伐东吴,而自己并不精通武术,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终至惨败,几近全军覆没,戎马一生的他只落得“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凉结局。但是从侧面也烘托出小说作者在对刘备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是相当精彩的。

当然,《三国演义》塑造刘备形象的艺术手法也并非没有瑕疵,鲁迅先生当年评论《三国演义》时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可谓一语中的。作品中“猎户杀妻”、“刘备掷阿斗[8]”等情节完全违情悖理,明显带有为拔高人物形象而刻意夸张的痕迹,不免失之过分,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使作品的客观效果和主观愿望反面而拉大了距离。

篇5:三国风云人物(一)150字作文

三国风云人物(一)150字作文

帝王类第一名:曹操。他所创建的魏国是三国中最早的,也是最强的。他手下战将如云,谋士多如牛毛,不像刘备仅有诸葛亮。第二名:孙权。他给人的印象是一杯温开水,没有什么作为,但我认为他的作为都隐藏在吴国中,在他的.治理下,吴国在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第三名:刘备。他本人没有什么多大的才能,但他的一生中最大的事莫过于请出诸葛亮,要是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国,刘备不知会倒霉到怎样了。 以上是我小豪一些粗浅认识,皮毛看法。(未完待续)・

篇6:评价三国人物

在汉末三国那个**的年代,曹操表现出纵横天下的超人之才和非凡之能,用“奸雄”二字概括是很不确切的,问题主要是他的个人品格存在严重缺陷,如屠徐州、坑降卒,残杀生灵无数,为人又诡谲多诈,崇尚独夫哲学,误杀吕伯奢全家而宣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在哪个时代都是站不住脚、会受到谴责的。孙权在个人品格上的毛病,主要是生性多疑,乱加猜忌,杀戳了不少无辜臣下,晚年更甚,使得朝臣人人自危。而刘备,从他举事之初到称帝之后,始终重百姓、讲仁德、守信义,把握好处世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个人品格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闪失。这是刘备在品格上不同于曹操、孙权之处,也是他大半生颠沛流离最终能成就鼎峙之业的重要内因。

对曹操的评价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

他的野心亦能体现在他的生性残忍,为报父仇,攻城屠杀百姓数万,无辜的残骸把汜水都堵的水泄不通。

可是他的雄才大略依然为我们至尽传诵。

曹操是中国百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为命世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在北方统一的战争中,曹操发挥了杰出的才干,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说曹操是军事家,这点我很同意。有的学者认为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

有的人认为曹操是政治家,我认为有些评价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杀百姓的暴行,公元193年,曹操借替父亲曹嵩报仇,曾经血洗徐州和从雍、凉逃难来的手无寸铁的百姓,战争是残忍,而百姓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军阀之间征战的牺牲品。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泗水流之不畅’(《后汉书·陶谦传》)足见当时杀人场面之惨烈。太残忍了,这件事暴露了曹操内心深处的凶残。也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曹操也有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罪行,曹操的双手沾满了黄巾军的鲜血。其次,曹操个人作风也有很大问题,曹操这个人非常的好色,虽然‘圣人’有云:‘食、色,性也’的高妙论调,但曹操为了女人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征战张秀时霸占其婶母,打吕布时强占其部将秦宜禄的夫人。虽然不是很坏,可在道德问题上,是应该予以谴责的。最后,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挟天子令诸侯’而屠杀了许多文臣武将。孔融、杨修、崔炎等对曹操有极大贡献的手下也尽死其手。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所用留之 不用则杀之的恶劣作风。可笑的是中国文坛所谓的巨子郭沫若先生竟然写《替曹操翻案》这样毫无价值的文章,文章没有正视曹操屠杀百姓的一些列罪行而单方面鼓吹曹操实行的屯田,曹操的屯田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剥削制度,不足后人效仿。我们国人所崇拜的鲁迅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处?却并未明言。任何极端的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曹操。对刘备的评价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系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在汉武帝时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在宗庙祭祀中因献助祭金不合规格,触犯律令,被削去爵位,于是世代就在涿县安家。刘备的祖父、父亲都在州郡做过官,但到刘备的时候已家业衰落,成为底层百姓。这很可能是刘备父亲早逝的缘故。

由于年少失去父亲,刘备跟母亲靠贩草鞋、织苇席为生。他家屋旁有棵大桑树,枝叶繁茂,远远望去犹如皇帝乘坐的华车之盖。刘备小时候跟族中小孩在树下玩耍,说他长大了要乘坐这个羽葆盖车,吓得他叔父急忙训斥他不要胡说,这可是灭门之罪。十五岁时,刘备奉母亲之命外出游学,师事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卢植是当时著名的大儒,但刘备对读书没有多大兴趣。先主传说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高七尺五寸,垂手过膝,回头能看到自己的耳轮。平时少语寡言,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之士,因而许多少年争相归附他,同族人称他“非常人也”。史书上所说的这个少年刘备,已使我们看到他性格上的一些基本特点。

历史上的刘备,也不是如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温文尔雅,形同儒生,而是很有勇力、血气刚强之人。他起事之初参与讨伐黄巾起义,作战十分勇敢,“数有战功”,曾受伤后佯装死状,逃过劫难,并因其“有武勇”、“有军功”而被任命为安喜县尉,怒鞭督邮的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当时上面来了个督邮,住在官舍,刘备上门求见,督邮推故不让进,刘备于是闯到里面把督邮捆起来,责打了两百杖,将印绶解下系在督邮脖子上,又将他绑在拴马桩上,然后弃官逃走。历史上的刘备,不仅敢于一怒鞭督邮,宁可不当官,而且曾袭杀徐州刺史车胄,斩下曹将蔡阳之首。这些事都是先主传明确所载,到《三国演义》里,则分别加到了张飞和关羽头上,刘备勇烈的一面便被抹掉了。

当然,刘备给人的主要印象并不是在武勇方面,而是在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汉末由于国家大**,百姓受尽战乱之苦,田园荒芜,衣食无着。刘备当平原相时,将府中财物施舍给百姓,以度饥荒,自己在府里跟“士之以下者”即一般办事人员同席同食,无所挑扌柬,所以大家都归附他、爱戴他,起事之初就很得人心。当时有个叫刘平的富室一向看不起刘备,不甘心受刘备管治,买通了一个剌客去行刺,刘备不知内情,热情款待,剌客受到感动,不忍下手,于是将来意告诉刘备,作别而去。《三国志》作者陈寿为此赞叹:刘备就是这样深得人心。

刘备起事后,手下只有千余兵卒,后又得饥民数千,实力甚小,为官也只做到平原相,但他在当时的名声却很大。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徐州牧陶廉病重,对其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后麋竺率州人迎请刘备,刘备不肯接受。徐州所属官员陈登、孔融继续劝说,强调现在百姓拥戴贤能之主,徐州殷富,有人口百万,据此既可扶助朝廷,又可济世安民,刘备才同意接任。陈登等将此报告给当时最大的割据列强袁绍,袁绍回书表示赞成,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孚所望也。”不久,袁术、吕布相继前来攻夺徐州,刘备被吕布赶走,开始了颠沛流离生涯。

当时,刘备虽然一无兵力,二无地盘,但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被吕布打败后他走归曹操,曹操“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帮助刘备反击吕布。吕布势力被消灭后,曹操回到许都,表荐刘备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在一次酒席间闲谈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刘备闻听大为失惊,不觉将筷勺掉到地上。适值雷震,刘备随机以惊雷相掩饰,未让曹操发觉其失态。曹操是何等有识见之人,他如此敬重刘备、称赞刘备,主要在于刘备既有雄才又深得人心。这种称赞对刘备来说并非好事,他预感到曹操已对自己产生疑心。事实上,当时曹操的谋士程昱已向曹操建议除掉刘备。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曹操因担心“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未即同意。后曹操派刘备去阻击袁术,程昱、郭嘉都说:“刘备不可纵。”曹操后悔,已追之不及。

刘备乘机从曹操处逃出,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屯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当时,正是袁曹官渡之战前夜,但曹操仍决定进击刘备。诸将都说:现在与主公争天下的是袁绍,如今袁绍业已引兵前来,却东征刘备,假若袁绍乘虚而入,那怎么办?曹操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于是亲自引兵攻击刘备,刘备不得已又投奔袁绍。

袁绍听说刘备前来,一面遣将沿途迎奉,一面亲自离邺城(今河北临漳县)二百里,去跟刘备相见。袁绍是当时最煊赫的大氏族代表和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如此屈驾迎接刘备,主要也是刘备的德行、品格在起作用。官渡之战后,曹操又亲自向驻兵汝南一带的刘备发动进攻。刘备转而投奔荆州刘表,又受到这个南方最大豪强的出郊欢迎,待之以上宾之礼。

颠沛流离之中的刘备,转辗木妻息列强之间,虽是寄人篱下,但却不显半点寒冫仓,足见人格的力量是政治家的处世之道和立身之本。

紧急关头重信义

危难之际系百姓

刘备在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时所表现出的得人心、受尊敬的品格,在寄寓荆州期间进一步得到显示。

刘表与刘备,系汉室同宗。对于刘备的到来,刘表是真心欢迎的。刘备一到,他就增加其兵力,使之屯新野,在博望坡击败曹军进攻。但后来荆州豪杰归附刘备的日益增多,刘表起了疑心,暗中对刘备有所防备,不予重用。尽管如此,对刘备仍然十分敬重,待遇十分丰厚,而且一收留就是七年(从201年农历九月到208年农历八月),刘备对此是深为感激的。所以当曹操南下,刘琮背着刘备派人至新野(时刘备屯樊城)向曹操投降,刘备处境十分危急之时,他没有乘刘表刚亡故、刘琮刚继位即降曹这个机会,夺取荆州。当时刘备从樊城撤退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攻刘琮、得荆州,刘备说:“吾不忍也。”只是停下马来呼刘琮,刘琮吓得低着头连身子也站不起来。随后,又去刘表墓地,拜辞哭别。另据裴松之在先主传引《英雄记》、《魏书》、《汉魏春秋》载,刘表临终时曾将荆州托付刘备,刘备没有接受,其理由是:“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刘备强调“不忍”,主要是考虑一个信义问题。诚如刘备所说:“背信自济,吾所不为。”尽管荆州对刘备来说已由诸葛亮定为争霸图强的首要目标,但他决不在违背信义的情况下图取。这完全是由他的政治品格决定的。

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虽然无权无势,但他的人品却征服了荆州吏民。当他由樊城经襄阳向江陵撤走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今荆门市南郊),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左右劝刘备尽快前进,保有江陵,说现在相随的人众虽多,但能作战的士兵少,如若曹操兵马追来,怎么挡得住?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他坚决跟十余万民众一起走,尽管这样做有可能被曹操追上,也决不遗弃百姓。与民众休戚与共,紧要关头更见真情,充分显示出刘备的政治品格,这在古代政治家中是难能见到的。

由于跟随的民众太多,部队行进缓慢,终于被曹操率轻骑日夜兼程赶上,刘备遭受重大挫折,妻子死难,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斗也差点失去,只剩下数十骑斜趋汉津(今荆门市沙洋附近汉江边),正好遇到先朝派出的关羽船队,才幸免于难,得以由汉江至夏口(今汉口)。刘备为维护自己的政治品格付出了代价,但赢得了万世千秋的赞誉。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评论道:“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正是由于刘备的政治品格有很强的吸引力,当时被曹操打散的部队很快又集结到刘备身边,参加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已归顺曹操的很多刘表部下又纷纷投奔刘备,于是才有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排部下为理由,向孙权提出借荆州,从而打下了“济大业”的基础,开创了“济大业”的全新局面。

肝胆相照显真情

处事公正不偏心

作为一个政治家,在用人、处事上是否真诚、公正,是显示其品格的重要方面。

从角逐争雄的需要出发,刘备跟曹操、孙权一样十分注意礼贤敬士,广揽人才,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所不同的是,刘备在用人、待人上显得尤为心诚、情真,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相互信任,始终不渝,有一种同命运、共呼吸的真挚情谊。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就是最典型的范例。一方面是寒冬时节三顾茅庐,屈驾延请,至诚至真;一方面是自始至终赤胆相辅,“鞠躬尽力,死而后己”。刘备与黄权的关系也很能说明他在用人、待人方面的品质。

黄权本是刘璋主薄,他反对刘璋迎请刘备入川,向刘璋进谏不听,被贬出成都去当广汉县长。后刘备与刘璋反目,攻取益州,各郡县望风归附,唯独黄权关闭城门,坚守城池,直到刘璋投降,才归顺刘备,刘备不计前嫌,加以重用,黄权进献了夺取汉中之计,对刘备集团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亲率大军东下伐吴,黄权认为吴人骠悍善战,水军进易退难,建议刘备在部队后面坐镇,自己愿作先驱试探对方虚实。刘备不予采纳,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督率江北的军队防备魏国出兵。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打败后,黄权返蜀的道路被吴人切断,被迫降魏。蜀国有关官吏依法收捕了黄权的妻子儿女,并将此事报告给刘备。刘备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命即释放,一如既往对待。此前,魏国方面传说黄权的家室已被斩首,黄权不信,说他深知刘备的为人,不会这样做。没多久,果然传来了被宽宥的消息。

刘备宽仁有度,以信诚待人,在君臣关系方面,要比曹操、孙权集团和谐得多。曹操、孙权都有猜忌多疑的毛病,连荀或、陆逊这样的功臣也都因曹、孙的猜忌而忧郁致病,不得善终,刘备方面则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不论对前期跟随他的人,还是在荆州跟随他的人,入川后归附他的人,刘备都量才使用,一视同仁,不存偏见,不讲山头,处事公正。对关羽、张飞也同样,不因为他们之间“恩若兄弟”的特殊关系而只重私情,不重才能,排斥他人。

老将黄忠,本是刘表长沙太守韩玄的部将,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荆州的江南诸郡时归顺,后随刘备入川,常冲锋临阵,勇冠三军。后又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于定军山,为刘备获取汉中立下大功。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封黄忠为后将军,同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诸葛亮认为黄忠的名望素来不能跟关羽、马超相比,马超、张飞在近前,他们都亲眼见到黄忠的战功,还可以向他们解释清楚,而关羽远在荆州,知道了一定会不高兴。他建议取消对黄忠的任命。刘备坚持不变,说他自会向关羽解释此事,特派费诗至荆州。其时关羽正北攻襄樊,费诗直接到襄樊前线见关羽,关羽得知黄忠为后将军,发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前将军的任命。经费诗一番劝说,关羽明白了道理,遂即受拜。

刘备提拔魏延镇守汉中,也说明他对关、张并非存有偏心,而是处事很公正的。魏延本是义阳的地方豪强,刘备入川时他带着自己的私人武装相随,很有勇略,屡立战功,升任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准备将王府迁往成都,需要一位重要将领镇守汉中。当时大家都以为一定是张飞,张飞心里也以为非自己莫属,结果刘备提拔了魏延,以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致使“一军尽惊”,即全军上下无不惊讶。

刘备重封黄忠、提拔魏延,既说明他处事公正,知人善任,又说明他在用人上不讲山头、不讲私情。在刘备集团内部,确实有一个刘、关、张“三人帮”,论跟刘备的私人交情,他人都不能与关、张相比,但他对关、张并没有特殊照顾,一样论功行赏,量才使用。他让关羽守荆州,也不是从私情出发,而因为关羽是蜀汉方面最著名的将领,包括曹魏方面都认为“蜀国名将惟关羽。”后来关羽失荆州刘备决定伐吴,主要目的是为了夺回荆州,并非单纯为义气。平时,他对“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片面性,也有过告诫,不是一味迁就。刘备在识人、用人上实际比诸葛亮高出一筹。提拔重用黄忠、魏延,诸葛亮就不可能做到。又如对马稷,刘备临终时嘱咐:“马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后来不听此言,结果吃了大亏。

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年少时虽然不爱读书,但复杂的政治斗争实际使他深知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这种政治品格虽然深深打有儒家政治思想的烙印,但在今天仍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以往人们常常把拥刘反曹视为一种封建正统思想,好象拥刘就是拥汉,恢复汉室统治,其实这是一种浅层次、简单化的思维定式。我们应从一个政治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政治品格来看待这个问题,否则的话,就会大大降低乃至失去刘备这个特定历史人物永恒的政治价值。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对周瑜的评价

上一篇:写王字高一作文900字下一篇:社团成果展示晚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