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思乡的句子推荐

2024-05-12

关于端午节思乡的句子推荐(精选3篇)

篇1:关于端午节思乡的句子推荐

端午节思乡的句子

1、长大了,离开家,去了外地。再也没有端午节采艾蒿的机会了,奶奶的病不但没有好,而且永远的离开了我。自此,名叫艾蒿的植物,它在我心里和杂草一样,无一用处。

2、端午又近,浓浓的思乡情涌上心头。

3、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4、许是好多年未曾触及家乡的端午节,生在记忆里的美好都是小时候的片段,很亲切。

5、幽幽之夏夜,爬满丝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读书倦了,忽而一声鸟啼,划破寂寞的长空悠然飘入耳中。哦,我想故乡哪里,改也是端午了吧!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6、端午节的宗子啊,你的每一粒糯米都是被浓浓的化不开的爱所浸润的,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祝福。你的片片粽叶把亲人暖暖的爱意所缠绕,上面的纹理似乎在诉说着美好的祝愿。是你带来了能享受全年的幸福……

7、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如今,却是身处他乡,西望销魂。

8、有个美丽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间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将灵魂丢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逢佳节,倍思乡,思那一草一花,一树一木,一砖一瓦。

9、原来,思念一个人,一个亲人,真的和时间没有关系。

10、逢佳节,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是习俗?还是曾经记忆?现想来,这些都或缺。而更缺的是逝去的亲人,我最亲爱的奶奶。两年多了,仍像梦一般不肯醒来。

11、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12、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时候。

13、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14、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已脱去锦织的轻纱,离我愈来愈远,我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但是,无论走到哪,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恋。

15、故乡的炊烟象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16、离乡二十多年,每每梦到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时,总能梦到弥漫在房舍上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游走着故乡的红砖、故乡的黛瓦时,总能梦到徐徐盘旋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涌动着故乡的小桥、故乡的流水时,总能把记忆定格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的百缕炊烟。

17、如今,离开故乡,离开奶奶已经四年有余了,四年中的每一个端午,都没有能品尝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但是每一次一拿起买来的粽子,甚至于一看见粽子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奶奶包粽子是娴熟的动作和粽子那甜润的清香,且挥之不去。

18、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19、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钟爱,也许清香的荷叶味儿更具有端午节的气息。

20、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21、从前与我一起踏青的小伙伴儿,能联系上的所剩无几了,那份甜美的幸福一直藏在心底,无人与我分享。每逢端午,倍觉思乡。

22、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23、这首小时经常唱的儿歌,每每到端午节时就想起来,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篇2:关于端午节思乡的句子推荐

2、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时候。

3、有个美丽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间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将灵魂丢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逢佳节,倍思乡,思那一草一花,一树一木,一砖一瓦。

4、幽幽之夏夜,爬满丝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读书倦了,忽而一声鸟啼,划破寂寞的长空悠然飘入耳中。哦,我想故乡哪里,改也是端午了吧!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5、许是好多年未曾触及家乡的端午节,生在记忆里的美好都是小时候的片段,很亲切。

6、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7、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8、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9、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如今,却是身处他乡,西望销魂。

10、如今,离开故乡,离开奶奶已经四年有余了,四年中的每一个端午,都没有能品尝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但是每一次一拿起买来的粽子,甚至于一看见粽子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奶奶包粽子是娴熟的动作和粽子那甜润的清香,且挥之不去。

11、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已脱去锦织的轻纱,离我愈来愈远,我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但是,无论走到哪,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恋。

12、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13、离乡二十多年,每每梦到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时,总能梦到弥漫在房舍上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游走着故乡的红砖、故乡的黛瓦时,总能梦到徐徐盘旋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涌动着故乡的小桥、故乡的流水时,总能把记忆定格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的百缕炊烟。

14、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15、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16、故乡的炊烟象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17、逢佳节,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是习俗?还是曾经记忆?现想来,这些都或缺。而更缺的是逝去的亲人,我最亲爱的奶奶。两年多了,仍像梦一般不肯醒来。

18、端午又近,浓浓的思乡情涌上心头。

篇3:关于端午节的典故

端午节的起源

很多人知道,端午节因屈原而起——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深感痛惜的人们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他,此后逐渐演化为端午节。

其实,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纪念屈原只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据史料记载,还有以下几种:

1. 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大戴礼记》记载,早在三代时,人们就在夏季到来的那天,洗澡时将兰草放在水中,以祛除瘟疫。

2. 勾践操练水军。《事物纪原》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3. 纪念伍子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反被杀,抛于江中化为涛神。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到伍子胥显灵。

端午节习俗

喝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有驱虫解五毒的功效。此外,把雄黄酒涂在小孩的头额、耳鼻、手足心,洒在墙角、床下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藏有朱砂、雄黄,清香四溢,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外面则包以丝布,用五色丝线缠绕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夺目。

挂艾叶、菖蒲:把艾叶悬于堂中,菖蒲插于门楣,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还可以将艾叶或苍术、白芷等中药放在室内燃熏,赶走蛇虫百脚,也是古时一种空气消毒方法。

“游百病”“洗百病”:端午节那天,男女老幼前往野外郊游,采集花草,做“斗百草”游戏。晚上回家将花草放入水中煮开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

虎头鞋、五毒背心:端午节,给孩子穿上绣有老虎形象的虎头鞋和绣有蝎子、蜈蚣、蛇虺、蜂、蜮的五毒背心,以示驱邪避灾。

赛龙舟:荆楚等地的龙舟竞渡以劲力竞技为主,苏杭等地则以画舫弋游为主,但都有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提倡强身健体之意。

上一篇:《青春之歌》鉴赏下一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点内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