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反思展望

2024-05-21

回顾反思展望(精选8篇)

篇1:回顾反思展望

大学生活回顾、反思与前瞻

组员:颜璐(组长)、王艺霖(书记员)、韦承浩、方思霞、陈微、陈璐、陆炜炜、曹小凯

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也是成就与毁灭同在,上进与堕落并存的场所,四起四至之间三载时光已悄然来到我们手中,开学第一堂社区工作课上,催博士给两个班上的同学分组进行了大学生活回顾、反思、前瞻,回忆着二载似水的流年与发生在这时光之河的一些事,我们在茫茫间仿若有悟: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回顾两年大学时光

回想刚刚来到大学,我们便被大学里的活跃气氛所迷,刚刚挣脱中学的沉闷气息。我们有了充分的自由去做我们以前想做而没时间没精力做的事情。对什么都充满着好奇,我们可以去参加学生社团。可以去逛街,可以上网,可以尽情看小说杂志等等。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直到临近期末,当各种考试向我们压来的时候我们才重新感觉到了那种紧张气氛,才幡然醒悟要学习、要把学业弄好。

(一)、学习与工作安排失调:“看着以前的同学,拿着奖学金,考了这个证书,那个证书,我觉得压力好大”方思霞、陈微认为来大学两年来,过多投入学生工作中,把固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学生组织里,即使逃课也在所不惜,放松了对于学业的追求。

(二)、责任与目标在萎靡的生活中风化消失:“每次晚上睡觉时,都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要珍惜时间,把时间都用在学业上,可是一上课,就不知觉的把手机拿出来,或者玩其他的”王艺霖、陆炜炜觉得在娱乐方式上,往往都是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看小说、恋爱等等。而上课时间更多的是玩手机,发短信或者发呆,然后当初订立的目标就在虚度的年华中度过。

(三)、生活作息混乱,韦承浩用一个词“九三学社”形容:早上九点起床,下午三点上课。大学一段时期之后,我们学会了翘课,找人带点名等“招数”这一现象在。于是早上太累,那等九点在去上课,中午太累了,睡足了在去吧。

二、三省吾身——反省我们浪费的时间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后觉得:在这种不良的氛围下生活,造成了目标目标淡化,甚至于缺失,最终造成心灵空虚。以这种生活方式来度过自己大学的生活,无论目标如何高远,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长此以往,目标还将何存,而目标一旦缺失,生活与学习则更加盲目,没有了心灵的充实感,最终表现为极度空虚。

另外颜璐、陈璐补充觉得:责任感的逐步丧失,外化为碌碌无为的混日子。刚来时踌躇满怀的神情不见了,那种担负家庭希望的责任感也慢慢丧失,时间一长,刚开始的歉疚被麻木所取代,缺乏了危机意识,照吃照喝照玩照乐,碌碌无为,以极其无聊的方式打发看似空白实则珍贵的大学时光。

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大学生活与以往高中和初中的差别在于它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它是宽松的,而非设限的;它是多元的,而非统一的„„大学只是给予了你自由的环境,并没有引导驾驭自由的能力的机制,这就让我们去勇于拼搏与挑战。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大家在讨论时候,都会说我的一个同学,或者某某哥哥姐姐,在大学里珍惜每一天的时间,把这个证书那个证书拿到手了,而且现在准备攻克什么什么证书。对于我们,已经度过了两年时光,在虚度中度过了两年时光,现在已经明晰:

学业,无论大学课余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或者在学生组织里任职部长、主席,都远不及把专业知识掌握。学业为本,只有自身知识掌握牢固,才能拥有一个平台,才能从容面对社会竞争。

(一)、证书:证书的获取是对于个人能力掌握的评定,我们应该把已经不多的时间用在有利与自身发展的方面,现在努力一点,辛苦一点,花前月下的时间少一点都意味着以后的道路会更加的平坦。

(二)、考研:大三,我们都面临着新的选择,是大四毕业步入社会?还是相着更高的一个平台去冲刺,一个高起点意味着更多得优势竞争力。考研,也是我们的选择途径之一。

(三)、就业:毕页对于我们不在遥遥无期,两年的时间后,我们将踏入社会,在社会上为自己的地位而拼搏。而这一切的资本都要归结与现在,只有现在掌握我专业知识,一切才有未来。

经历了两年的时光,我们现在懂得选择,不能随波逐流,后两年的时光为了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人生道路上一定绽放绚丽的成功之花。

篇2:回顾反思展望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徐文彬

尽管影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是其中的课程与教学)的因素有很多(甚至有些至今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或发现),但是研究者们一般都认为数学发展、社会需要与儿童发展等是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而小学数学则是在把握社会需要与遵循儿童发展的前提下,就数学发展而萃取的适应时代发展与儿童学习的“数学及其认识”,主要涉及数学思想、数学本质、数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内容。因此,“关于小学数学的研究”就是对上述内容的不断深入的认识。

一、历史回顾

对数学及其思想和本质的理解、领会与把握,应该是开展小学数学教育及其研究活动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有研究者通过内容分析强调指出 [1]:函数(数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譬如,四则运算、面积计算、试算)思想最重要(贯穿数学的所有领域);“数形结合”在小学是可能的;“寓理于算”(中国传统数学的特征之一)的思想容易被忽视(推理是抽象的计算,计算是具体的推理,而图形则是推理和计算的直观模型);而且“把变量与函数的思想、形数结合的思想和寓理于算的思想结合起来,往往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有研究者通过事例分析特别指出[2]:小学数学教师应“展示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体落实“展示数学的本质,把握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一目标追求呢?恐怕只有树立数学素质教育观、凸现数学的文化特征,并不断地对数学教育进行反思和改革方有可能。

有研究者在肯定此前“三个转变”(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由只重视学习结果转向

[3]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由只研究教法转向研究学法)基础上,指出:(1)

应重新认识数学及其教育;(2)应精简传统的数学内容;(3)应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4)应探索新的综合的教学模式;(5)应大力提高教师素质。还有研究者在肯定“数学教育改革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前提下和梳理“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如,对数学意识、问题解决、思维能力和信息交流等数学素质的关注与强调)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成果”(目标与内容两方面)基础上,进一步指出[4]:(1)应改革教学内容;(2)应更新教学思想;(3)应采用渐进的改革方式。更有研究者在揭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全部本质内涵”(即,“小学的数学教育,其学习的认知对象不仅仅是目的──掌握这些事实并能运用,同时也是──发展科学地对社会探求的意识、价值、方法和情感的过程”)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其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5]:(1)注重社会实践;(2)培养科学精神;(3)发展创造潜能;(4)加强情感体验。还有研究者认为,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通过以下方式来凸显数学文化特征(传播人类思想的基本形式、特殊的语言形式、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工具、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高度的渗透性)[6]:还原数学概念的真实生命,绽放数学法则的严谨之美,彰显数学思想方法的深邃,洋溢数学价值的理性精神。

今天看来,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10多年”前的这些设想与展望部分已经实现或正在部分实现。不过,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今天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如何兼顾社会发展的迫切,可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7]:(1)如何对待“满足学生兴趣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强迫性之间的矛盾冲突”;(2)如何看待“大众数学教育与精英数学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3)如何处理“数学专家的建议与学校数学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4)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与过程的非功利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其实,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研究者对此(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行过反思[8]:为什么教,即教学目的问题──知识、能力和品德;教什么,即教学内容问题──精选、增加和渗透;怎么教,即教学方法问题──手段与目的、继承与借鉴、主体与主导;谁来教,即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政治与业务、教书与育人、工作与学习、“过教材关”。并同时对“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数学教学研究”展开思考[9]: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即,如何做到“教学有法、法无定式、贵在得法、妙在创式”)?如何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如何重视数学教学评价研究(即,如何既关注评价的全面性又关注评价的实际可行性)?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始终存在着一些“科学性失误”需要避免[10]:领悟全面分析的观点,克服结语的片面性;坚持相互联系的观点,防止论述的绝对化;掌握发展变化的观点,理清概念间的关系;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发挥算术解法的优势。同时又有一些“数学教育观念”需要切实落地[11]:包括动手实践与主动探索的学生活动应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的自觉行为,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使学生建立关于相应逻辑结构的牢固记忆,而应帮助学生形成适当的认知结构;教学中既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又应当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超出“日常数学”上升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不应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绝对地对立起来,而应很好地实现其相互渗透与必要整合;在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我们应注意防止理解上的简单化与做法上的片面性,并应注意对已有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二、现实反思

由上述简要的历史回顾可知,这30年的研究确实提高了我们对小学数学的认识。就当下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而言,其四个内容领域(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的知识技能固然不可或缺,但贯穿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可能更为重要,而由这些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所折射出的数学本质也应该得到必要的彰显。

数学文化观的提出为我们准确、系统、全面地认识数学及其发展,乃至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与运用等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数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社会需要的刺激加速与探究“自然的奥秘”的原始推动,而数学的精神气质也在这刺激加速与原始推动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从想象走向实在:从“自然的秘密是上帝的数学设计”到“世界的本质是数字的存在”──“万物源于比特”,从幕后走向前台:从“揭示自然的数学结构”到“设计我们的世界结构” ──数学建模。与此同时,数学的作用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存。[12]

因此,关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以及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任何思考、谋划与实践,就不能不在数学文化观的立场上来进行与展开,否则就会显得有点不合乎事宜乃至落伍时代,更无法真正实现我国现行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四基”与“四能”之总体目标。

三、未来展望

数学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就是数学文化中的“数学科学”与“数学人文”之间的辨证关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所呈现出的总体特征。虽然作为整体的数学文化之发展我们无法观察、归纳和概括,却只能依靠局部的“主观体验”和“想象力”来建构这个整体及其特征,但努力把握数学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却是我们开展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前提或基础乃至出发点。

当代数学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2)数学的技术特性越来越明显,甚至有人放言,高科技的核心乃是数学;

(3)数学的统一性主要突出体现在不同的数学文化传统之间的趋于一致,而非数学理论的统一;(4)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已经成为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因此,站在数学文化观的立场来开展有关小学数学的思考与研究,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理解并把握当代数学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

(1)不仅要熟悉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数学内容,更要力争了解更多的现代数学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趋势。因为现代数学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趋势,是我们更新教育观念和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活水源头之一。目前,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就有不少只知道自己所关注的那一个学段(甚至年级)的数学内容而不知道该学段的“上下左右”之为何物的现象,而这显然就是所谓平常“精讲多练”、考前“多练精讲”、考后“训练补救”的必然原由之一。更不要说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趋势的了解、消化与运用了。

(2)不仅要与教育家或教学论专家结盟,而且还要与数学家或数学工作者交朋友。小学数学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的教育学原理或教学论之原则,而应该把这原理与原则“融进”数学文化当中。而数学文化的教育原理和教学原则最好本身就来自于数学文化──数学家和数学工作者的数学研究就是这数学文化本身之一。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研究者最好也能够兼做些数学至少是初等数学的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

(3)应努力至少使自己了解、熟悉乃至精通一门或二门现代数学的分支学科,以便真正体验“数学地思考”和窥视“数学文化的整体特征”。这一要求可能过高,但唯有如此方见小学数学研究的真工夫。

(4)要重视“数学技术”中所蕴含的人文意蕴,而不仅仅是其“方便、快捷、高效”的工具价值,以避免“技术手段”对人的异化。技术要服务于“对人的培养”而不是训练。因此,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课程、教学与学习问题就应该成为小学数学研究的一个内在蕴含而非外在强加的研究课题。

(5)勤思考并研究数学的科学性与数学的人文性之统一、教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整体,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整合小学数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并以此来回应当代数学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

注 释:

[1] 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J].人民教育,2007(1

8):32-35

[2] 张奠宙,唐彩斌.关于小学“数学本质”的对话[J].人民教育,2009(02):48-51

[3] 周玉仁.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1997(06):59-61.[4] 卢江.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98(10):38-43.[5] 杨庆余.浅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1998(0

6):1-4.[6] 李晓梅.实施凸显数学文化特征的小学数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40-43.[7] 王维花,王永红.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07):5-9.[8] 张玺恩.谈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若干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5(01):14-18.[9] 张玺恩.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数学教学研究工作[J].课程•教材•教法,1991(09):1-5.[10] 肖鉴铿.掌握辩证思想,克服教学失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科学性失误的思考

篇3:铁路物流回顾与展望

2007年铁路物流发展情况

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稍有缓解。2007年4月18日, 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 使客货运输能力分别增长了18%和12%, 实现了最大限度释放运输能力的目标, 较好地缓解了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以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为龙头, 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同时, 压缩客、货列车追踪间隔时分, 实现了铁路运输快速、密度、重载相协调下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铁路新增资源和存量资源。

在技术装备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成绩。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煤、电、油、运的几大因素, 大型线占重中之中的地位, 铁路成功开行了2万吨的重载列车, 年运载能力达到了3亿吨, 重载70吨级的通用列车总量研发达到了5万吨, 提速的货车达到了71%,

内涵扩大再生产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反映在铁路物流当中加强了“两整合, 一建设”的目标, 即整合零担业务、整合运量小的货运站, 建设战略装车点。按照铁道部规划, 年内铁路货运系统10万吨以下货运营业站和零担货物运输整合工作完毕, 并建设300个战略装车点和450个战略卸车点。

运输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一是体现在重点战略物资上, 煤炭运输12.25亿吨, 粮食运输1.05亿吨, 化肥农药8410万吨。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大客户战略, 由2006年的100家提升了到2007年的200家, 对于大客户的满足率达到了95%以上, 同时铁路在发展物流方面有一些典型的企业推出了有特色的服务, 中铁快运、中铁特货、中铁现代既带有铁路特色又具有第三方物流特色的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8年铁路物流发展展望

铁路运输社会责任将更加艰巨。为了消化油价上涨给公路运输带来的成本增加, 国内大多数公路运输企业的货运量减少、利润遭压缩。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报告显示, 2008年的全球石油供应将仍处于相对紧张状态, 国际油价仍将在高位运行, 交通运输将面临极大挑战。铁路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大动脉, 迫切需要铁路为社会运输需求提供充足的运力保证。

和谐铁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铁路“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 主要干线实施客货分线, 铁路运能必将得到大幅度释放, 必定需要相应水平的客户服务支持运输业务的扩张。铁路货运有两个突破口, 一是专业性的物流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去发展, 二是铁路自有的货运站等资源的整合。因为运力太紧张, 客户对时效性、稳定性的要求, 如何通过内部的挖潜提效, 提高服务质量, 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是铁路在这两年中以及以后着力发展的方向。

篇4:回顾反思展望

一、回顾与总结

1.思维理念:从发展举措到宏观战略

出版“走出去”的着眼点,初期主要是基于出版体制改革,将其作为增强行业开放度、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强化对外宣传的重要举措。从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首次提出,到2006年《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明确,特别是2005年前后密集出台的与文化体制改革有关的制度政策,均把出版“走出去”作为重点内容。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任务初步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逐渐确立,出版“走出去”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的意义。2011年《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当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党的十八大以后,民族复兴、中国道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主题,出版“走出去”的定位更加全面综合:其既是出版业占领国际市场、国际化竞争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国家外交路线的综合战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4年“丝路书香”工程,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项目。

2.政策措施:从多头并出到系统集成

2005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与出版“走出去”相关的政策制度。其一是结合文化体制改革,直接针对“走出去”,如2005年中宣办、国务院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其二是结合文化事业发展,与“走出去”密切相关,如2007年商务部等部门公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随着规划、财政、税务、金融、商贸等部门相继出台与文化发展相关并涉及出版“走出去”的政策,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2011年、2012年先后制定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梳理归纳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已出台的“走出去”扶持政策,形成了系统集成的政策体系。此外,作为扶持出版“走出去”的重大举措,十年来国家推出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中外图书互译计划”“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计划”“边疆地区新闻出版走出去扶持计划”“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重点项目,形成了强有力的扶持保障体系。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着重强调“走出去”可持续发展,注重以往政策的优化与执行。

3.组织运行:从政府主导到企业主动

从自发自在的对外贸易交流到积极主动的对外拓展传播,出版“走出去”自始至终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与推动。在组织运作方面,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主要责任部门,文化部、商务部、外交部等积极协助,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以下简称“中国外文局”)作为事业实体发挥组织与实践双重作用,各出版企业投身参与各项工作。初期,政府扮演了组织者、宣传者和推动者的角色,通过积极组织参与国际书展,大力构建扶持体系,营造氛围环境,提供动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出版“走出去”明确了以进带出、多元并举、借船出海、本土化的四大原则,政府自2009年开始的版权推广年、渠道构建年、政策落实年、国际布局年和品牌创建年等活动,也优化了工作格局。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出版“走出去”条件的完善、基础的巩固和认识的统一,出版企业的经营实践逐渐成为“走出去”的主体,“走出去”的整体机制逐渐定型,即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4.市场形态:从产品出口到资本扩张

经过多年的强力推动和市场培育,出版“走出去”的市场形态有了质的改变。在参与力量上,原来是政府主导、国有出版单位参与为主,后来发展到政府推动,国有、民营和外资力量共同参与,如民营企业英国新经典出版社、99读书人公司等在出版“走出去”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在内容主题上,原来是服饰、饮食等传统文化,逐渐拓展到主题图书、文学作品、汉语教材、少儿出版等多种题材。更重要的是“走出去”模式的改变。在产品形态上,从单一的图书、期刊拓展到报纸、音像电子、数字等多种类型,如2012年我国期刊数据库海外付费下载收入超千万美元,电子书海外销售收入近500万美元,网络游戏出口额达5.7亿美元;在生产方式上,从单一的独立制作营销到中外合作发展,目前许多出版集团都与国外企业有合作项目,如中国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等;在载体形式上,从文化活动、版权贸易、产品销售、加工服务到机构拓展、资本扩张,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美国开办书店,中国出版集团设立美国出版公司,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旗下教育出版社为主体,收购美国PIL公司童书业务资产。

5.行业服务:从基础薄弱到初建体系

作为加强自律、提供服务、搭建平台的社会组织,与“走出去”有关的行业协会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如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相继成立。同时,一些专门从事版权贸易的中介机构也不断增多。在版权贸易服务方面,2009年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落成,搭建了国际版权交易的服务平台,同时以国际新闻出版资讯库、版权交易信息库、重点项目库、中外作家库和翻译人才库五大数据库为主体,信息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在活动平台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海国际童书展、中国(宁夏)国际穆斯林出版机构版权贸易洽谈会等在出版“走出去”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人才培养,在高校设立翻译专业硕士、出版专业硕士,与国外重要出版传媒集团和相关高等院校合作,大力推进行业教育培训,大大促进了“走出去”人才的教育培养。

nlc202309041653

6.效果影响:从大音希声到双效俱佳

从产品数据来看,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版权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2013年,全国出版物版权输出8444项,比2005年的1517项增长了近5倍,引进与输出比由7.18∶1缩小至2.1∶1,出版物出口总金额超过1.04亿美元,比2005年的0.35亿美元增长了近2倍。截至2013年年底,一批优秀外文图书进入全球3000多家主流实体书店销售网络,亚马逊“中国书店”上线中国图书超过23.3万种。从影响效果上看,版权输出在欧美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对欧美主流文化圈的影响不断增大。在2005和2013年,图书版权输出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6国的总数分别为112项和2009项,总数增长近17倍。中国和中华文化进一步得到理解和认同,一大批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和学术水准的品牌产品走向世界,如《苦难辉煌》《中国近代通史》等。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梦的主题图书也受到广泛关注,如《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版》《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等。从产业地位上看,2013年,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已在境外建立各种分支机构459家,中国出版集团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进入2014全球出版业50强,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问题与反思

1.顶层设计:出版单兵与大国崛起

作为实现和体现国家利益的国际化载体,出版“走出去”的功能作用与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的地位还不完全相称,整体格局、规模层次也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这种现实状况,从内在因素看,与我国出版业的实力、对外传播的水平、国家的国际外交战略紧密相关;从外在因素看,文化的传播与输出需要一个过程,国际上长期的意识形态壁垒、东西文化差异、语言优势不足等难以短期改变,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接受中国尚需时日。深刻把握出版“走出去”的规律特点,摒弃单兵作战、短线突破的思维,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整体工作格局来审视、谋划出版“走出去”,应该是当前各方面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2.政府职能:政策效力与现代治理

目前,国家对出版“走出去”的政策相对比较全面,基本上涵盖了现有体制机制下的方方面面。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政策的落地、企业的运用和实际的效果,都还有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如政策归口多、专业性强、程序较为复杂,企业的使用成本较高,使用水平有待提升;许多部门都在实施“走出去”,政策的分散性强,统合力度不够等。对于此,一方面,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统筹协作、资源整合,在提高政策效力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来看,更重要的是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提高政府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政府进一步找准定位,有所为、有所成,有所不为、但有所指,逐步形成出版“走出去”的持续发展模式和科学治理体系。

3.企业逻辑:被动选择与发展必需

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等外在因素是当前不少出版企业参与“走出去”的重要乃至主要动力,而基于企业自身的动力并不强劲。国际化发展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经营方向,主要体现在一些大企业集团身上——但这样的企业相对较少,体量也还有限。真正参与“走出去”、把“走出去”纳入发展战略的出版企业还不够多。这或许与改革不够到位、企业经营者思维观念保守有关,但客观地讲,这也是企业生存发展逻辑的体现。规避经营风险,寻求更好的投入产出比,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目标方向。出版企业愿不愿意“走出去”,与其说是思维观念的问题,倒不如说是自身实力水平、整体政策环境、市场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因此,让出版企业把被动选择作为自主行为,关键是从制度约束、市场条件出发,形成出版企业将“走出去”作为发展必需的动力链条。

4.规律把握:文化宣传与市场占领

对于出版“走出去”的规律把握不准不透是需要认真面对的另一重要问题。客观地讲,这与我们本身对出版市场规律、精神消费规律的把握水平有根本关联,同时也是因为我们的认识观念还存在误区,比如更多重视政治外宣的需要而非市场内在的需求,出版物较多通过外交方式或者文化活动而非市场交换“走出去”。还有就是我们的文化译介能力水平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国际出版活动不是简单的国与国之间的双向文化互动,而是以国际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全球文化传播。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以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谙熟现代国际出版市场规律,形成以市场占领为主要形式的出版“走出去”格局。

5.行业体系:传统业态与国际视野

出版“走出去”需要更加成熟完善的出版业态,需要更加强劲有力的服务支撑。但是,在行业服务方面,人才不足、中介不强、智库不够、信息不全成为制约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多方面的形成基础,如翻译出版人才匮乏的问题,不仅要认识到出版“走出去”发展相对较晚,人才培养难以及时跟上,还要认识到出版行业对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的现实状况。同样,中介咨询、专业智库等的存在,前提是有一个赖以生存发展的市场——也就是我们的出版“走出去”能否为这些服务提供生存发展条件,能不能养活这些服务单位。无疑,这需要出版业成功地向现代市场业态转型,以国际视野成为开放型的国际行业。

6.效果考量:数量规模与文化实力

从实际效果来看,“走出去”的出版物在国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品种与数量都还不够多,尤其是进入西方发达国家主流文化渠道的品种较少,而能够影响西方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出版物则是少之又少。在类别构成上,语言类、生活类、文化类的出版物占有市场份额较大,思想类、政治类、学术类的出版物则相对较小。总体来看,现阶段出版“走出去”主要是宣传、说明中国和中国文化,而在吸引、影响国外读者方面,效果还不理想。这无疑与我们出版企业掌握选题策划与营销推广水平不够高有关。不过,客观地讲,一个国家的出版物要影响其他国家,除了提高出版运作水平或进行跨文化的题材制作,更重要的是加强出版物内容以及建立在其之上的国家文明的影响力、文化的软实力。

nlc202309041654

三、展望与建议

1.战略视野:着眼民族复兴、服务外交战略、注重因势循序

进一步提高出版“走出去”的战略认识。将其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强大动力和基本体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走向文化自信;在全行业、全社会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提升各个阶层对出版“走出去”的思想认识,形成推动出版“走出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发挥好出版在国家外交战略中的服务作用。从中国在全球的交流合作出发,把出版“走出去”作为中国走出去、中华民族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有效发挥出版等文化手段在开展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将出版业与其他行业一起统筹谋划,纳入中国经济全球拓展的规划格局。

注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战略推进。从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实践中汲取经验和营养,深刻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对外传播的规律,既要尊重文化传播的自然渐进特性,又要坚持不懈地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深耕细作,努力使中国出版在国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宏观规划:以改革激发动力、以融合增强活力、以协同凝聚实力

大力推进出版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推进出版体制机制改革,真正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优胜劣汰、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生态;加快出版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大力推进出版业向国际化市场融入;构建完善出版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出版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不断激发企业的“走出去”动力。

大力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利用数字出版发展速度快、后发优势大、国际化程度强的特点,重点扶持体现新兴出版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以业态的更新推进企业理念、机制、战略的提升;推进传统出版企业和新兴出版企业合作,联合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技术的数字出版产品的“走出去”工作。

大力推进各部门的统筹协作。依托中央外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出版“走出去”领导协调机构,统筹整合有关的资源和政策,做到共同谋划、分别部署、合力落实;聚集更多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制订好出版“走出去”今后5—10年的发展规划,明确下一步的宏观和微观布局。

3.政府统筹:政策集合化、职能集约化、项目集聚化

注重政策的集中整合。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对政策的执行运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督促检查,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归纳国家和有关部门出台的扶持出版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形成新的“政策包”,指导企业更好地遵循和使用。

强化政府的管理服务作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承担起政策服务和行业指导的职责,努力协调有关部门,搭建出版“走出去”“一站式”政策服务平台;减少对出版“走出去”的行政主导,加强对出版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服务。

加强对各类扶持项目的统筹积聚。全面盘点现有各种政府扶持项目,从资金规模、支持内容、使用方式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均衡调整,确保各有侧重、相互支持、使用便捷、效益突出,避免内容重复、资源浪费;加强项目扶持与行业评奖、职称评审、岗位培训等的配合,形成系统化的扶持政策体系。

4.市场策略:培育重点主力军、打造全链条产品、推进本土化生产

打造“走出去”发展的重点主力“军团”。从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到跨国界、跨文化,推进出版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出版企业上市融资,提高出版企业集团化建设发展的规模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落实“走出去”的普遍激励计划,支持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力量,结合自身实际参与“走出去”;引导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外向型中小出版企业,打造“大旗舰”与“小舢板”共同出海的格局。

努力构建出版“走出去”的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落实活动、产品、服务、资本共同走出去的战略规划,按照出版产业链乃至文化产业群的内在规律,着力拓展产品线、大力开拓商业圈,形成出版“走出去”的科学布局。

努力增强本土化生产能力。引导出版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合资经营、资本控股等多种方式,积极融入当地的出版行业中,注重本土化经营;与我国外交、文化、教育、统战等战线的境外机构合作,扶持外向型骨干企业到境外创办分支机构,拓展延伸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化触角。

5.发展支撑:造就出版精品、推进技术创新、培育高端人才

培育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中国出版精品。大力支持学术思想文化领域的创新创造,不断造就出版精品;努力培养思想理论、新闻出版、翻译等领域的名家大家,夯实精品生产的人才基础。

努力推进出版技术创新。发挥国家制度优势,集中力量研发出版新技术、新产品,努力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占领先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高度重视与出版有关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宣传好、使用好基于我国国家标准研制的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努力争取我国在国际出版业中的话语权。

切实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以新闻出版业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版权贸易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翻译人才为重点,加大国际人才培养力度;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外文局等行业管理部门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推动校企共建,定向培养翻译出版、版权贸易等高端人才;尽可能推动更多人事政策照顾扶持“走出去”工作人员。

6.服务保障:强化市场监管、完善中介体系、优化信息服务

不断净化出版“走出去”的市场环境。与国家版权组织合作,加强版权保护,加大侵权盗版等非法行为的打击,确保优秀出版物从正规渠道“走出去”;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种版权代理、咨询服务机构的监督核查,避免个别不法之徒借提供“走出去”服务之名非法牟利。

积极支持行业服务组织建设。以项目、政策、技术、管理等方式,支持与出版“走出去”有关的社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避免协会去行政化而带来的“一放就死”结局,减少市场发育不充分给中介服务机构带来的“营养不足”问题;鼓励投资促进机构、版权代理机构、人才培训机构、法律咨询机构、会展服务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开展各项业务。

进一步优化行业信息服务。引导相关科研机构深入开展专业研究,有效利用国内外平台,借用“外脑”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咨询参考;完善人才、项目、产品等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改革完善信息统计方式方法,为出版“走出去”提供科学全面的信息支撑。

[1]张福海. 中国出版业如何“走出去”[EB/OL]. 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00114/09517243103.shtml,2010-01-14.

[2]李松.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八个误区[J].出版发行研究,2011(1)60-63.

[3]范军. 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理论与实践(上)[J]. 出版发行研究,2011(11):7-11.

[4]范军. 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理论与实践(下)[J]. 出版发行研究,2011(12):11-14.

[5]王玉梅. 走出去十年:世界在这里读懂中国[EB/OL]. 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2/1017/c172318-19297585.html,2012-10-17.

[6]张福海. 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七个“什么”[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6-20.

[7]冯文礼. 创新增活力 阔步走世界——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成效显著[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11-01.

[8]刘海颖. 出版“走出去”实力多维度提升[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11-22.

[9]唐立馨,王秦伟. 深度参与 多元开拓——2014中国出版业“走出去”分析[J].出版广角,2014(12):48-51.

[10]范军.“十二五”以来新闻出版走向世界新变[EB/OL]. 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5-03/25/content_31993964.htm,2015-03-25.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篇5:回顾展望

回顾从前。从前的我,非常粗心。考试如果考的好就得意忘形,第二次就又考砸了。而且,我做事一点儿也不想女孩子,大手大脚,马马虎虎。体育课上,别的女孩子都在玩跳绳之类的东西。而我却在和男生玩篮球、足球之类不像女孩子玩的东西。上课也不是很专心,尤其是英语,上课最多也就是抄抄笔记,很少举手。成绩也不是很好。

在新学期,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学期。因为有四次直升考决定你是否升这个初中。在五年级,我希望我能在性格上改掉粗心、大大咧咧、骄傲等毛病。声音也轻一点儿。最主要的,是我的成绩和听课的态度。这一学期我打算考进前十五名,脱离二十名。在课堂上,我必须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因为我知道,五年级的课程会很难,作业也会随之增加。所以我还要做到在学校完成一半作业。

篇6:回顾展望作文

9.送走2016迎接2017优秀作文【精选】

10.告别2016迎接2017初中作文优秀篇

11.再见2016,迎接2017作文优秀篇

篇7:回顾展望作文

在2017年中,我长大了许多。真的很感谢我的父母、老师,最最感谢的是我的同学们。我在班集体里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在班级里我就像一个小妹妹,能对大哥哥大姐姐撒娇任性,让我感觉到幸福开心。

在这一年中,我明白了要把心门打开,于是我向身边的同学倾诉我的开心与不开心。所以现在的我每一天都是很快乐的,我不想像同龄人一般将自己封闭,其实,敞开心扉于他人于自己都是好的。

过去的一年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回忆,有美好的,也有痛苦的。前几天还在和爸爸讨论。我说,人生一直只在做一件事——增添回忆。爸爸说过去的事情都要把它给忘了,不要管他是不是开心的,我们要以新的面目迎接新的一年。我想说,其实不是这样的。回忆是最最美好的,应该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不应该把它忘记。当想到开心的事情时,想到久违的朋友时,你会会心的一笑;当想到一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情时,你会有所感悟,你同样得到的是快乐,而不是同样的落寞。

2017年,这一年中,我好像有很多的感悟,但是我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只知道,过去的一年,酸甜苦涩,值得珍藏,未来的每一天都值得我去奋斗,我跟爸爸这样说。

爸爸很自豪,他说我将来也许会为中国的素质教育作出贡献,会对国民有深远影响。那些对我现在不重要,在新的一年中,我的心中现在只有小小的一个目标。那就是5个月后的中考我要给我的父母、老师、同学一个完美的交代,我要为自己安排一个光明的前途,还要让他知道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回顾2017,有许多开心和快乐,也有许多辛酸和苦痛;展望,眼前是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

篇8:水路货运回顾与展望

回顾2007

进入新世纪, “中国因素”成为推动世界海运需求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铁矿石、煤炭为代表的干散货需求快速增长, 造船能力的相对滞后以及码头能力紧张造成压船, 使散货船供给能力不足。2003年以来, 干散货航运市场一直处于兴旺状态, BDI指数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 不断创出新高, 2007年10月10日突破10000点大关, 2007年10月29日达到11033点, 令人瞠目结舌。

在经贸快速增长, 货物需求与运输结构调整和集装箱化率提高的共同推动下, 1999年至2007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28%以上, 17年时间增长70倍, 于2007年11月突破1亿TEU大关。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宁波港、广州港和天津港列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2 0大港, 特别是上海港达到2600万TEU居世界第二位。

为进一步提升港口功能, 扩大对外开放, 2005年开始在上海推进保税港区建设, 并相继批准天津和大连建设保税港区。2007年10月1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宣布洋浦保税港区已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 在与同时申请的青岛港、深圳港盐田港区、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海沧港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我国第四个保税港。

针对2007年经济出现偏热形势, 为控制投资过快增长, 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007年国家先后9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6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到2007年年底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13.5%, 贷款利率提高到7.46%。在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下, 2007年矿建材料吞吐量预计为2.4亿吨, 较2006年下降13%。同时沿海港口建设投资在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后, 2007年出现小幅下降。这些现象表明, 国家宏观调整政策对水陆交通的影响开始显现。

展望2008

2008年我国水路交通完成货运量、周转量预计将分别增长8.5%和11%, 全国港口吞吐量将突破70亿吨, 增长11.5%, 其中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约44亿吨, 增长11%,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33亿TEU。

铁矿石和煤炭仍是驱动国际干散货市场需求的主要动力。影响其海运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世界经济增长4.8%,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节能环保政策和对高能耗、高污染商品征收出口关税政策的实施, 使中国的水泥、煤炭、钢材出口量2008年减少, 作为其经济晴雨表的美国房地产业出现降温, 也会对钢材消费以及水泥等建材的海运贸易造成影响, 预计2008年世界干散货海运贸易总量增长幅度为4.5%。在干散货海运贸易需求增速出现放缓的同时, 连续5年的兴旺局面推动新造船以较高增速投入市场, 新增运力对市场的压力不断增大, 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BDI将低于2007年水平, 逐步进入调整期。

上一篇:2015年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下一篇:做最好的自己心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