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2024-04-18

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共14篇)

篇1: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作为一名老师,通过一个多月来对家教在线软件的使用,摸索出以下几点技巧,供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在教学开始前,麦克风耳机必须提前插好,中途不能更换,如果实在需要更换的话,必须退出教学软件后在重新进入才可以使用,操作起来有些麻烦,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

二、全屏,在使用笔记本或者自己感觉在屏幕过小时可以用全屏。在右上角点击“全屏”按钮即可,当需要退出时,鼠标移到最上方,根据提示退出即可。

三、软件右侧“辅助面板”的聊天窗口显示聊天内容只有几行。当需要聊天或者查看聊天记录时,可以在右下角点击“打开聊天窗口”,从而放大聊天窗口,进行聊天。

四、当需要对教学中的使用的记事本进行保存时,可以在右下角点击“保存记事本”按钮对记事本进行保存。五、一般传输小文件,在文字聊天对话框中显示。

六、在右下角,点击“打开下载目录”按钮,打开下载目录。它是文件夹的位置,接收到的文件都临时存放在这里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查看。

篇2: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1)首先,应对软件测试感兴趣和对自己有自信,如果具备了这两点,那么在开发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相信一定能克服。

(2)善于怀疑,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总有错误的地方,具有叛逆心理,别人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我却认为可能发生。别人认为是对的,我却认为不是对的。

(3)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对于只出现过一次的bug,一定找出原因,不解决誓不罢休。(4)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否则可能无法把测试作好。不要把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5)做测试时要细心,不是所有的bug都能很容易的找出,一定要细心才能找出这些bug。(6)灵活一些,聪明一点,多制造一些容易产生bug的例子。(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和客户沟通,他们身上有你所需要的。(8)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从他们的角度去测试系统。

(9)不要让程序员,以“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这句话说服你,相反,你应该去说服他,告诉他在客户心里,并不是这样的。

(10)考虑问题要全面,结合客户的需求、业务的流程、和系统的构架,等多方面考虑问题。

(11)提出问题不要复杂化,这一点和前面的有点矛盾,如果你是一新手,暂时不要管这一点,因为最终将有你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

(12)追求完美,对于新测试员来说,努力的追求完美,这对你很好,尽管有些事无法做到,但你应该去尝试。(13)幽默感,能和开发小组很好的沟通是关键,试着给你的开发小组找一个“BUG杀手”,或对他们说“我简直不敢相信,你写的程序居然到现在没有找到BUG”。

(14)到此是不是对测试很有兴趣呢?不过我要告诉你,测试过程中有酸甜苦辣,其中的滋味只有你知道,也许你会感到枯燥,要学会放松自己,去溜冰或做你喜欢做的事,不过,别放弃,因为你的自信告诉过你“你会是很优秀的测试员”不是吗?

二、浅谈软件测试之技巧

软件测试虽然辛苦,但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可以事半功倍。

(1)边界测试,测试用户输入框中的数值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以及为空时的情况。(2)非法测试,例如在输入数字的地方输入字母。

(3)跟踪测试,跟踪一条数据的流程,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4)在开始测试时应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在从系统中找出各种BUG。

(5)接口测试,程序往往在接口的地方很容易发生错误,要在此模块测试勿掉以轻心。(6)代码重用测试,在开发过程中有些模块功能几乎相同,程序员在重用代码时可能忘记在原有代码上修改或修改不全面,而造成的错误。

(7)突发事件测试,服务器上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测试。

(8)外界环境测试,有些系统在开发时依赖于另外一个系统,当另外一个系统发生错误时, 这个系统所受到的影响的情况。

(9)在程序员刚修复Bug之后的地方,再找一找,往往程序员只修复报告出来的缺陷而不去考虑别的功能在修改时可能会重新造成错误。

(10)认真做好测试记录在做完一天的测试记录之后,第二天再根据第一天的测试记录重复测试你会发现有未修正的错误。

(11)文字测试,如果在系统中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我想这是不应该的。

(12)系统兼容测试,例如有些程序在IE6能运行正常,到IE5下不能运行。有些程序在WIN2000下能运行,而到WIN98却不能运行。像一些很特别的用户去使用系统,你很有可能发现BUG。

篇3: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问题

多媒体教学,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演示手段和方式, 它通过图片、动画或视 (音) 频等手段, 图文、声情并茂地展示了各个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 更直观可感, 更能引发想象力, 感染力更强, 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的一些弊端也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多媒体成了教学活动的主导

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明显减少, 而课堂的信息量大为增加。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但是, 毕竟老师才是教学的主题, 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应作出恰当的、精要的讲解, 有条理的、必要的板书, 及时的操作示范等。以《传热学》为例, 在推导传热的一些基本原理时, 需要学生熟悉高等数学中导数部分的知识, 高等数学的学习是在大一, 而传热学则是在大三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回忆这部分内容, 但这部分内容讲授的程度要还要看学生的课堂反应, 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内容和板书。如果老师只在课件上打出这些传热基本公式, 而没有上述的讲解, 会影响学生对传热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接受。

二、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没有严格的进行把关, 助长了老师的惰性思想

网络资讯的发达, 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便利, 很多的多媒体课件是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的, 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很多教师在使用这些课件前, 没有经过仔细的推敲和核对。这样的知识会误导学生。比如, 在《专业英语》翻译练习中, “结束什么工程”中的结束一词, 在一些课件中有的译作“finish”, 有的则用“complete”, 那么到底哪种比较合适呢?学生也比较疑惑。其实教师只要在课前多花点工夫就可以发现这些混淆之处, “finish”一般指的是一些复杂, 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而“finish”指的是一些简单的事情。这样一看就知道, 工程一般比较复杂, 用“complete”更合适。而正是因为课件容易从网上下载, 更助长了教师的惰性思想, 许多教师用了多媒体就不愿写教案, 不愿去探讨课文, 去摸索教学规律。这样就没有自己的创新思维, 没有自己的教学观点了, 从而也就助长了教师的惰性思想。这样是不利于教学的, 是不能有所突破, 不能在教学研究上取得什么成绩的, 这会削弱了教学功能和特点。

三、多媒体的应用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课间上, 很多老师认为只要课间做得很生动和细致, 学生一看就明白, 不再需要设计一些互动的环节。其实不然, 要知道, 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一直处于不断接受信息的状态, 很容易疲倦。尤其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其信息量更大, 更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节奏进行把握, 借助师生之间的互动来调节。从而做到松弛有致, 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四、多媒体的滥用,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对媒体教学中, 很多教师容易本末倒置, 一味的追求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 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 而不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这样一来, 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 而无法专心于教学内容, 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五、给学生留下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空间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性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必须培养。多媒体技术在化抽象为形象、提高教学内容可接受程度的同时, 很容易造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的不足,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受到抑制。因此,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我们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空间。

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有待提高

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参差不齐, 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 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课件只是用来呈现练习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大部分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 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 甚至形成了课下学生借来教师课件抄课件的局面。

七、装设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室的室内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

在采用多媒体的教室中, 都有投影仪, 为了使教室内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投影幕布上的内容, 往往都关门并把教室的窗帘拉上。这样一来, 虽然学生能看清幕布上的内容, 但教室里的空气流通性差。外界的新鲜空气不能进入, 教室里缺氧, 致使很多学生昏昏欲睡, 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学习, 严重的更影响其身体健康。

篇4:R软件教学的一些心得

【关键词】R软件 软件交叉 课程交叉 案例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25-01

《R软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以概率统计为基础,多元统计学为主要内容,应用统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着力于统计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统计理论本身,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课堂教学在兼顾统计理论的同时,宜注重实践性、启发性、实效性,笔者以R软件[1]课程为例,从软件交叉、课程交叉与案例教学三个方面,探索R软件教学的一些心得。

1.软件交叉

统计应用软件包括: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ata、R语言等。SAS由于其功能强大而且可以编程,很受高级用户的欢迎,但是SAS非常庞大,难掌握。而SPSS致力于简便易行(其口号是“真正统计,确实简单”),并且取得了成功。Stata较好地实现了简便和功能强大两者的结合。与菜单式工作环境不同,R语言是一门计算机语言,是一种专门针对统计学设计的自由软件编程S语言。R软件由于其依赖编程实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作为一个软件,其不可避免地与其他软件具有交叉功能。

R软件可以与SPSS[2]交叉。在数据管理方面,SPSS有一个类似于Excel的界面友好的数据编辑器,可以用来输入和定义数据,而R软件虽然可通过在程序内部或键盘输入来定义数据,但一般通过文本文件导入数据,其数据的可视化不如SPSS,但是数据的可扩展性较好,可以方便地与其他软件交流;在统计分析方面,对比R软件,SPSS能够进行大多数统计分析,其缺点是没有稳健方法,难以实现个性化的创新方法;在绘图功能方面,SPSS绘图的交互界面非常简单,图形质量较好,但是某些复杂场景不如R灵活。总之,由于其便捷的菜单式操作,而易于掌握,在教学中,适当的将其与R软件对比讲解,能够加深对统计软件的理解,特别是通过对比在R中能实现而SPSS中不能实现的高级操作,能够了解统计软件的应用场景和优劣性。SPSS虽然号称操作简单,但是其复杂纷繁的菜单选项,也让人头晕,而在掌握R的帮助文件之后,R程序的编制并不复杂。

R软件可以与Matlab[3]交叉。同为计算机语言,R与Matlab有很多相通之处。R软件与Matlab可在矩阵分解、解线性方程组、拟合等方面做对比;也可在编写自己的函数方面进行对比,如[1]中关于二分法求非线性方程根的函数,Matlab函数与R函数语句对比能更进一步解释算法的同向性和计算机语言功能上的相似性;在优化函数方面R的optimize()函数与Matlab的优化函数结果稍有不同;Matlab统计工具箱中自带的多个库函数可与R进行对比。总之,R特有的数据框操作更便捷,虽然Matlab通过构造结构体,可以构造类似于数据框的数据类型,但是操作仍然不够方便,针对统计应用而言,R比Matlab更有效。

R可以连接SQL Server[4]。这首先需要R安装程序包RODBC(如果第一次安装程序包,R会让你选择一个链接点,下载程序包);然后在Windows下的ODBC中配置数据源,使用library(RODBC) 载入RODBC库,再使用odbcConnect()和sqlQuery()分别连接Windows中添加的数据库和查询数据库。值得注意的是在R环境下,应用SQL语句,可以对源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编辑,从而达到更改的目的。

R软件可以与Eviews[5]交叉。在回归分析中,回归诊断比回归本身更重要,因为这涉及回归方法的合理性。其中关于残差的白噪声(正态的同方差、独立的残差序列)检验是回归诊断的重要内容。真正的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反之,如果回归的残差不是正态分布,则回归方程存在系统偏差,从而导致回归不合理,所以回归残差序列首先需要服从正态分布;同时残差也不应该与自变量的大小有关,不会因为自变量的值越大,误差就越大,也即多次试验的误差的方差不变;误差序列自身也不相关性,即非自相关,误差不会在误差序列内部传播。关于数据的正态性检验R可以由shapiro.test()或ks.test完成,但是关于异方差的检验教材中仅介绍了图示法,通过将残差数列导入Eviews,可分别由Eviews的White检验和Q检验完成残差序列的同方差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

2.课程交叉

《R软件》与《数值分析》[6]交叉。教材[1]中,有些等价变形涉及数值分析、数值扰动。比如例6.5中,关于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在回归之前,先将气压取对数,再扩大100倍,可以避免小数据对大数据的扰动。在回归分析中,微观尺度的数据与宏观尺度的数据在一起回归,往往需要有一个预处理,将他们转化为相同尺度的数据,再回归。

《R软件》与《英语》的交叉。R软件的学习,总是离不开帮助文件,而帮助文件建立在英语基础上,为此,学好R软件需要一定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帮助文档,一般由主旨描述(Description)、使用语法(Usage)、参数解释(Arguments)、细节(Details)和例子(Examples)构成,其中参数解释和细节往往需要认真阅读,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对照例子,在R软件中反复测试例子的变形形式。

3.案例教学

由于《R软件》课程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编制函数部分加入华为、中兴公司的笔试题目;在假设检验中,加入招聘案例:10道4个备选的单项选择题,做对6道可以考虑录用;在聚类分析中,根据学生的作业等级,加入聚类分析,从而分析学生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加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部分内容,更能体现统计理论解决应用问题的方式。总之,案例教学,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能够突出统计软件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气氛,让枯燥的统计原理、统计方法变得生动形象,能提高教学质量。

4.结论

作为一门软件,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统计软件包,R是属于GNU系统的一个自由、免费、源代码开放的软件,全世界的R爱好者不断的开发,使R软件的发展很快。随着我国对于软件知识产权法规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学习、利用和基于R软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对于我国的科研人员来说越来越重要,学术界也更倾向于R,高级论文R实现较多,R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作为一门统计学实践课程,《R软件》是以统计理论、统计方法为基础,计算机语言为具体实现手段的专业方向课,为上好这门课,授课教师不可陷入统计学理论的讲解,在交代统计理论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需将统计理论与统计软件相结合,将复杂的统计理论具体化、程序化、可视化。本文所提多种软件交叉、课程交叉,兼具案例渗透的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将统计理论应用于统计实践,获得较好地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毅,陈立萍.统计建模与R软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文彤,邝春伟.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张贤明.MATLAB语言及应用案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黄维通,刘艳民.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5: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1、熟练使用“INFO.”键和“Q”键两个快捷键,避免频繁去按菜单键的繁琐,省时省力

2、除非角度刁钻,否则绝不用屏幕取景:屏幕取景费电,对焦速度极慢,而且显得很不专业

3、录像功能基本上是鸡肋,只能用来偶尔娱乐一下:耗电量大,占用存储空间过多,清晰程度不算高(跟dv相比)

4、学习背景虚化的方法:焦距越长,光圈值越小,景深越浅,背景越虚

焦距越短,光圈值越大,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

5、突出主体,让照片主体成为最突出的地方,陪衬物能减则减,讲求简洁

6、主题鲜明,通过照片的明与暗,人物的面部表情,背景的实与虚来体现出照片的主题

7、熟练运用黄金分割构图法,让主体以及主题的核心部分位于照片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区域

要想虚化背景,有如下4种方法:

(1)将变焦倍率设置成最大;

(2)背景尽可能设置较远;

(3)加大镜头光圈。

(4)拍摄距离越短越好

篇6: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1984年11月在日本举行了亚太地区发展数学教学材料研讨会。会上各与会国代表除了介绍本国的小学数学课上经常使用的一些教学材料外,还展出了一些教学材料的样品。

会议表明,亚太地区各国日益重视教学材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马来西亚代表说,“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质量,除了其他方面,还需要提供各种教学材料。”印度代表指出,“现在已从教数学转为强调儿童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材料,从原则上讲,应当考虑到数学教育的重点的改变。”日本代表认为,“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在数学和儿童之间的桥梁就是具体的和半具体的物品,即教学材料。通过操作具体的物品,儿童是能够学会抽象的数学的。”不少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例如,日本早在六十年代所规定的小学需要置备的数学教学材料达60种。其中包括帮助儿童理解数、量、形的.概念的教具、模型,使儿童获得一些技能的教具、仪器(如计算练习板、距离测定器、大分度器、弹簧秤),儿童在学习活动中需用的操作材料(如计数圆片、拼图形的几何色板、各种积木),以及一、二、三年级用的教学挂图等。近年来又制出各年级使用的幻灯片,共78个课题,373张;还生产了供三至六年级学生个别学习用的录音带,共四组。在马来西亚,除了教育部研究出儿童学习的用具,由企业进行生产外,还鼓励教师和学生制作和收集一些适用的教学材料。

亚太地区各国使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材料,有一些与我国常用的教具相似,如计数器、说明分数的圆盘等;另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就地取材

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物产的特点,分别选用木棍、石子、树叶、种子、贝壳、椰子叶梗、麦杆等作教具。例如,孟加拉利用当地的罗望子树种作计数的练习。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教学万以内的数和计算时,分别用石子、小棍、贝壳、树叶来表示一个、一十、一百、一千。如果摆1个树叶、2个贝壳、3根小棍、4个石子,就表示1234。日本教师利用一种家用小屉柜(约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50厘米,上面有5×4个小抽屉),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运算定律和坐标的初步概念。如竖着看是4个5,横着看是5个4,所以5×4=4×5。利用儿童周围的熟悉的事物说明数学问题,儿童感到亲切,而且看到周围环境中到处是数学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强调实际操作

例如,在马来西亚,教除法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分成每两人一组,每组发给10个硬币(模型),让学生平均分,看每人分得几个。再让学生分成每五人一组,仍发给10个硬币,让学生平均分,看每人分得几个。然后引出除的概念。在新加坡,教学角的认识时,每个儿童都发给两个硬纸条,让他们把一端钉好,再转动一个硬纸条,形成各种不同的角。然后全班进行讨论,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还使用专门生产的教学材料。在新西兰,广泛利用奎逊耐木条作教具。在日本,有专门为低年级儿童设计制作的供儿童操作的教学材料,其中有数字卡片、小棒、梅花、小正方体、钱币模型、钟表、式题卡片、平面图形色板、钉子板、计算转盘等。儿童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加深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算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 一具多用

例如,在泰国,数目卡片采取折迭的形式,打开来就出现表示数的组成的等式(见下图)。加法式题卡片,已知数和得数的上面各粘着一块纸片,用以遮盖某个已知数或得数,可做加、减法练习(见下图)。在菲律宾,则给计算式题卡片加上可以移动的纸套,也能做相反的运算的练习(见下图)。在日本,有供儿童个人用的计算转盘等。

四 注意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

例如,在澳大利亚,设计一套平面图形,要求儿童利用指定的某几个图形摆出轴对称图形。下图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要求用这三个图形摆出四种轴对称图形。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又发展儿童的发散思维。他们还设计制作一种可以构图的几何体,让儿童看图摆几何体,或计算立方单位的数目。例如:

(一)用一个S形、一个L形和一个正方体组合成下右两图所示的几何体。

(二)下面每幅图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如果拿去涂阴影的正方体,剩下的是什么样的形体?各含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在日本,还注意利用教学材料发现解问题的方法,既发展儿童思维,又培养解问题的能力。例如,用4根牙签可以摆一个1×1的正方形,如果要摆10×1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牙签?儿童要通过实际操作,寻找解题规律,列出算式。还可以找出不同的解法,比较哪种简便。

五 有些教具很注意趣味性

例如,新西兰有一种教具,是在硬纸板上写一些算式,然后剪成不规则的曲线形,让学生边拼边算,拼对了,背面有“很好!”字样或是一幅图画。

在日本等国,广泛流行一种减法盒。盒子可以用纸板或塑料制成。盒中间有一个隔板,把盒分成两部分,但又是相通的。盒里放一定数量的小球或钱币,然后把盖盖上,摇一摇,小球或钱币就分成两部分。如果告知总数和一部分的数量,用减法可以求另一部分的数量。

许多国家都有一些做数学游戏的教学材料,儿童很感兴趣。例如:

1.投标枪游戏:用一块板做靶,靶上画三个同心圆。投进最里圈得50分,投进中圈得25分,投进外圈(划分20个部分)得分由1分到20分不等。每人每轮投3次,累计先得300分者为胜。如果反过来,先给每人300分,每次得分就把它减掉,先减得0分者就为胜。这样,可以练习减法。

篇7:《弟子规》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本学期刚接上六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在几个星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规”字右边本该“见”而非“贝” 字,这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灵活机动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五、突出章节过关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抓好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希望能有所提高。

篇8: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误区一:注重课件的“技术含量”, 忽略“教科书”的作用

近年来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 有不少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很少甚至没有让学生看教科书。他们所注重的是自己所制作课件的“高科技”含量, 忽略了“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新的教学理念认为, 教科书与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师、学生与教科书形成一个系统, 相互影响、相互丰富、相互补充。教科书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学生与教科书的直接联系, 在教师的影响下, 发展和丰富教学内容,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若使用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时, 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 这偏离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

误区二:多媒体成为教师上课的演示道具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优势, 就是可以利用它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环境, 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大量的信息资料。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优化了教学过程, 增强了教学效果。然而,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逐渐普及, 多媒体的使用似乎变成了教师课件的展示, 而教师也就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在教学中, 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多媒体, 很多内容和知识点采用一些简单的媒体也可表现出来, 如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演示, 用手电、皮球就可以把昼夜更替这一现象表现得一目了然, 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有的教师几乎每课必有多媒体, 笔者觉得, 用一些简单的、常见的、易懂的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表现教学内容的, 就没有必要去避简就繁, 大张旗鼓地请出多媒体。实际上, 多媒体的应用必须结合具体学科的特点恰当地选择, 决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泛滥, 往往会画蛇添足, 事与愿违。

误区三:使用信息技术, 没有真正理解与课程的整合

自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提出后, 不管是从教材的编定上, 还是课堂的教与学上, 都围绕着它进行了大的变革。但是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如:有位地理教师在讲授《天气与气候》时用Flash做了一个课件, 课件做得很复杂也很优美, 光按钮就做了四层, 点开一层还有一层, 然后又要一层一层地返回到页面, 整节课就看见他在不停地操作课件, 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 教学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着重点是“整合”这个概念, 整合不等于混合, 要将信息技术看做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教师不要把信息技术仅仅用为一个呈现和传递知识的工具, 而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激励情感和促进学生思维、交流的工具。

误区四:过分夸大多媒体的教学效果, 弱化了教师基本功的展现

在多媒体的使用中, 有些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 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 弱化了自己基本功的展示, 久而久之, 字写得差劲了, 板书也没有条理了。自兴起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来, 教师板书逐渐被多媒体投影代替。当前课堂教学, 不少教师一堂课下来, 黑板上没有留下一个字, 有的就是杂乱无章地写一些数据之类的东西。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 为了扩大课堂的容量, 把本来准备板书的内容, 如地理概念、地理现象、轮廓图的绘制等都事先输入在微机里, 上课时直接显示出来, 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 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 其效果事与愿违。同时, 教师的基本功 (板书、绘图等) 也日渐退化, 有的地理教师从教地理十来年, 竟然连中国的轮廓图都绘不出来。

篇9: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它由UV灯管、灯罩、变压器(镇流器)等部分组成。

1.UV灯管

目前市场上的UV灯分高压汞灯和金属卤素灯两种。国内设备普遍采用高压汞灯,进口设备有一部分采用金属卤素灯。

①UV灯功率的选择。UV灯的功率即UV灯光的辐射能量,也称穿透力。首先,它一定要满足UV油墨(光油)吸收的光谱波长及功率密度的要求。若UV灯的功率不够,即使光照时间再长,过UV固化装置的次数再多,产品也达不到完全固化。相反,还会使UV油墨(光油)表层老化、封闭、变脆等,同时油墨(光油)的附着力也不好,会使叠印的层间结合力差。因为低功率的UV灯光不能穿透墨层底部,使底部未固化或固化不充分。

②UV灯功率一般要满足80~120W/cm的要求,但功率越大热量也会越大,因此要根据固化物和固化速度不同来选择功率。

③UV灯的最大寿命一般为800~1000小时,达到后即应更换,因为到此时段的UV灯所发射的紫外光线的强度变弱,会影响固化效果。同时建议在使用期内根据生产环境(空气的含尘量)不同,在适当时间用无水乙醇清洁灯管表面及反射罩表面的反射板,再将UV灯管转90°。这样有利于UV射线全部有效辐射到UV油墨或光油上,保证一定的穿透力。

2.反射罩

反射罩的类型有聚焦型、非聚焦型和多面反射型。一般采用的是聚焦型。这种反射罩的结构特点是反射的UV光线能量集中,光固化的效率高,有利于厚墨层的油墨固化,可使油墨的深层完全固化。UV灯罩外壳具有水冷及辅助风冷功能,以带走有害气体及确保UV灯低温运行。灯罩内可选配新型特殊镜面材料的聚光反射罩,使反射效果提高30%以上。水冷加辅助风冷自动翻转快门式灯罩,灯罩故障自动检测保护。

在这方面应注意的是反射罩的选材和形状。

①选材

一定要选用铝材,而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选用铁或不锈钢,因为不锈钢板在高温下会变成黑色,变黑后不但不会起到反光作用,还会吸光。反光效果最好的当属镜面氧化铝板,其反射率可达80%以上,从而大大提高紫外线的利用率。

②形状

反射罩的形状是要保证能够把UV光聚集到一起,所以选用半圆弧的形状最佳。还要注意UV灯管的架设位置,以保证它在焦点上。另外,反射罩是UV灯散热的重要通道,因此要把铝罩的外侧加工成散热器,增大散热面积。

反射罩在UV固化装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厂家往往忽视了它的作用,而采用一些替代品来充当反射罩,甚至不安装反射罩,这样使UV灯40%~50%的紫外线能量被白白浪费。而有些厂家的应对办法就是一味地提升UV灯的功率,这样做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更大的电能浪费。

3.变压器

变压器的选择必须与UV灯的功率相配,即变压器必须有足够的输出电压,以保证UV灯能全功率工作。如果输出电压过高会使灯管烧毁;而输出电压过低,灯管又不能全功率工作,从而使紫外线输出强度不足。

通风系统

它由风机、引风管、聚风罩组成。这里应注意的是风机的选择和风量的控制及排风的方式。

1.风机的选择要根据UV灯的功率及箱体空间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要配送风和引风两台风机,但也有只配备一台引风风机的。风机功率不足,排风量不够会导致机箱内温度过高,灯管寿命缩短,甚至熔化,也使固化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风机功率如果过大,风量过大会使机箱内温度太低,UV灯不能全功率工作,固化物不易干燥。

2.风量的控制是指UV固化装置的风量应该是可调整的。这是因为要考虑到冬夏的温差很大,很多工厂不具备恒温车间,因此如果UV固化装置在冬季和夏季用同等的风量工作就一定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一般是用温度控制的方法来控制两台风机,达到一定的温度就自动启动一台风机,再达到一定的温度再启动另一台风机,并在排风和进风口上设活口阀门来控制进风和排风的风量。

3.排风的方式是指采取上引风下送风或上送风下引风等方式。但无论何种方式,切勿把风直接吹到UV灯管上,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使UV灯因热量损失过大而不能全功率工作(灯光由白色变为不刺眼的蓝色),使油墨根本不能干燥。

控制系统

它是用来控制整个光固机工作的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UV高频变压器和AIC高频电子方波均采用高效节能产品,稳定性更高、工作温度更低、无噪声、无振动、高效节能。功率因数达0.95以上,比普通UV系统节能30%以上,并具有以下优点:

◆ 高频方波输出(减少高电压脉冲对UV灯管的损害,待机时稳定发光)。

◆ 待机功率低(3.0A灯管不灭灯,传统系统4.5A灭灯)。

◆ 细化输出功率(电流输出30%~100%无极调光)。

◆ 稳定节能方波输出(高频方波输出比传统变压器输出省电30%)。

◆ 灯管工作频率2000HZ,有效增强UV干燥强度与UV的穿透力。

2.UV灯输出功率与印刷速度同步。

3.UV灯功率输方式30%~100%无级调光,每支UV灯均可独立控制。

4.UV干燥速度:在200米/分的印刷速度也能实现印品的完全固化。

箱体

箱体的大小是根据UV固化装置应用的产品不同而决定的。这方面应注意的是:要使箱体的表面平整,内部光线能够照射到之处应尽量设夹层,以免箱体外部温度过高烫伤人。外部不应有光线泄露。

总之,为了使UV固化装置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光固化达到最佳的效果,以上几个组成部分都应注意,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

安全性能

水流水温自动检测报警保护,杜绝灯罩缺水而发生UV灯管爆炸事故。

电流过载自动保护

UV灯罩、高频变压器超温检测

自动保护

UV灯管老化、灭灯报警功能

灯罩开启和关闭自动检测报警

保护

冷却水循环故障保护

使用中遇到的故障及处理

1.故障屏幕显示电流过低

一般情况是灯管寿命到了,灯管不能点亮,更换灯管即可,但是注意在更换过程中必须戴手套,避免留有汗渍在灯管表面,减低灯管寿命。如果还不行,那就电源损坏只能更换电源。

2.灯罩温度过高

一般情况是灯罩冷却水的快换接头连接不好,不能提供足够的灯罩冷却循环水,必须更换冷却水的快换接头,用手感受到冷却水管由热变到正常才达到要求。

3.压缩机低压过低

篇10: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比重较大,因此诗词鉴赏题也就成了中考语文卷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诗歌是语言的高度凝炼,没有足够的积淀就很难真正理解诗歌的意蕴,而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年代又离中学生过于遥远,因此,多数考生都觉得诗词鉴赏题难度较大,无从下手。下面谈谈我研修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按照诗歌表现内容的不同,古典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等五类。

山水诗的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他们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玩物,大至山川河流,小则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人的感情。

边塞诗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往往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抱负等。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度,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

“诗以言志”,尽管诗歌的内容可以涉及思亲,送友、怀乡、赠人、战争、写景、状物等多种体裁,但最终都是为了抒发感情。在赏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作品意象特征。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义,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鉴赏作品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诸如的意蕴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2、体味诗歌情、景、事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情景交融的手法有容情入境、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要把握景的形象性,诗歌往往用比喻、夸张、景物烘托、气氛渲染等艺术手法来体现神韵。

3、领会诗人表现的情感。

诗歌往往表达作者寄托的感情,透过所写的景、物、事,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美好的理想和生活的哲理。要分析感情寄托的问题,就要推敲作品中蕴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这样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真实的情感。同时,还要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过程。诗人经过对材料的选择、取舍、概括、最后才构成艺术形象。因此,分析诗中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能很好的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4、留意作者的观察视点和角度,分析作者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生活遭际、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风格,诗人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各种题材,甚至同一题材。因此做题时要仔细体味其思想上、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抒情的表现手法,可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有直抒胸臆和即事抒怀两种,后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描写手法有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明暗对比、以小见大、怀古惜今、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等。具体用什么写法,由主题需要决定。

5、感受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象征、比兴、借代、反问、设问、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鉴赏时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功能,理解并领会诗歌。

在欣赏古典诗词时,尤其需要注意作品中“典故”的运用。用典,使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增强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会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典故的本义,进而理解其在诗中所蕴涵的意义。

篇11: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应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我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尚不发达,处于提高数学素质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呢?

一、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5。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1-8=3(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2-8=4(个)……《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四、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不断总结和反省的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数学知识才能形成系统,要帮助学生把新知识不断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它成为后续学习的助推器。现在许多小学生在学习上负担过重,压力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太低,因此让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总结成败得失,是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办法。每节课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如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经验想告诉大家?每周可布置学生写数学周记,写自己数学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写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写自己对今后数学学习的目标措施、写自己对某一数学题的思考过程,通过让学生写数学周记,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数学学习,从而达到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帮助的目的。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对本单元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反思学习中学得好的方面和学得不好的地方,让学生学会画知识网络图等。

篇12: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们或豪迈昂扬,或细腻清丽,或发人深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掉。古诗在开发培养孩子们审美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学期,我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了《古诗鉴赏》校本课程。通过师生学习,我对古诗教学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小学阶段的古诗鉴赏,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有效的授课,通过实际教学,收获如下: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欣赏岑参《白雪歌》一诗,我们就通过了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西北边塞的茫茫雪景。

二、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三、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音乐美

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除掌握上述教学要点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鉴赏课,对古诗翻译时不要过死

教学中可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避免了逐字逐句,机械式的翻译套路的出现,重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鉴赏水平。每篇古诗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只要学生翻译的文章不扭曲时的愿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二、体会感情和意境,不要满堂“灌”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拔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便读便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兴趣、灵感及感性认识时硬去思维,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是游离新课程理念的。

三、分析讲解莫要“深”

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现在我县在小学生开展了人人背诵古诗80首,通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网上课堂等不同形式效果较好,原因是没有过高要求,更没有过深过细的讲背,而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增长知识,学生学起来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何乐不为哪?

篇13: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一些认识

1 准确诊断和准确用药

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 要给予准确地诊断, 然后根据诊断的结果, 为患者选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抗菌药物,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合理用药。其中, 对患者的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准确的诊断, 才能做到准确用药。然而, 近年来, 抗菌药物的滥用, 使得一些致病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因此, 加强和重视对患者体内细菌的检查, 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以感冒为例, 病毒性感冒一般症状就是流清水鼻涕、鼻塞、打喷嚏、流眼泪等。如果自己不能确定是得了病毒性感冒就应该到医院去做检查, 比如查白细胞, 如果白细胞很高, 就有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 如果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往往就是一个单纯性的普通感冒。一般的病毒性感冒是不需要用抗菌素的。在临床药理学方面, 一般提倡给患者使用指定的药用方案, 尤其是给患者使用的药物具有较大毒性, 且需要较长用药时间时, 最好能够对血药的浓度进行监测, 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保证药物的疗效, 使患者发生毒副作用的概率降至最低。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为患者使用抗菌药时, 不一定非要使用价格昂贵的药物, 只要能够符合患者的病症, 即使使用一些便宜的药物, 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3]。

2 抗菌药物临床联合应用原则

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后可能出现以下四种结果, 可用数字表示如下:协同作用:1+1>2, 即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的抗菌作用优于两者之和;相加作用:1+1=2, 即两种药物联合后的抗菌作用为两者之和;无关作用:1+1=1, 即两种药物联合后的抗菌作用与其中的一种相同;拮抗作用:1+1<1, 即两种药物联合后的抗菌作用小于其中任何一种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获得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 避免无关作用或拮抗作用[4]。为使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后在体内达到协同作用, 采用的药物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抗菌谱应尽可能广, 这对病原菌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尤为重要。 (2) 联合应用的两药中, 至少一种对病原菌具良好活性, 另一种也不宜为病原菌对其高度耐药的药物。 (3) 病原菌对两药无交叉耐药性, 联合药敏试验呈协同或相加作用。 (4) 两药具有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用药后两者的体内过程同步进行, 以利于发挥协同作用。之所以将两种抗菌药物进行联合使用, 其主要目的, 就是希望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 从而使药物的疗效得到增强, 能够对更大范围的致病菌产生作用, 使致病菌的抗药性得到降低。若两种抗菌药物之间的搭配不合理, 不仅不能起到上述作用, 还会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加, 并引发二重感染, 因此, 联合使用一些抗菌药物时, 应有明确的指征: (1) 若患者感染比较严重, 且暂时无法查明病因, 为了防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患者的病情, 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 (2) 若患者产生了混合感染, 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 (3) 若患者长期使用某一种抗菌药物, 患者体内的致病菌容易对该药物产生抗性, 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 (4) 有些部位, 一般剂量的抗菌药物不易渗入病灶, 只有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 才能渗入并发挥作用, 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 (5) 为了预防患者发生二重感染, 可在对患者使用光谱抗生素时, 联合使用抗霉菌药物。

3 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若要做到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应严格遵从医嘱进行用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将患者标本上的病原体及早进行分离, 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 (2) 要熟悉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活性、不良反应和药代动力学, 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 从各个角度权衡利弊, 为患者使用药物。 (3) 在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时, 要注意给药的方式和方法, 如青霉素药物的半衰期较短, 只有半小时左右, 因此, 应间隔6h左右进行给药。 (4) 对于特殊人群患者, 如老人、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新生儿以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 应特别注意药物种类、剂量等方面的选用[5]。

总之, 医师在给患者使用抗菌药时, 必须证明患者确实存在感染, 患者的感染原经确定后, 医师要根据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特点、适应证、不良反应等结合药源、价格因素, 给患者选用抗菌药物。医师还须按照患者 (如新生儿、老年、妊娠妇女、哺乳妇女、肝、肾功能减退者等) 的生理、病理状态合理用药。对于抗菌药的预防用药、局部用药、联合用药情况, 医师要严加控制, 如果患者出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原因未查明等情况, 应禁用抗菌药。医师在给患者处方抗菌药时, 还须制定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并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

摘要:抗菌药物的使用, 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如毒性反应、耐药性、二重感染等。为了获得抗菌药物的最佳疗效, 减少各种副作用, 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抗菌素,合理使用,正确诊断,联合用药,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1]刘玉芝.浅谈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对策[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24) :1953.

[2]汤铁成, 陈兰.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J].西部医学, 2010, 22 (9) :1700-1701.

[3]王莉莎.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 2011, 19 (10) :65.

[4]柴世新.浅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3, 18 (11) :87-89.

篇14:教学软件使用的一些心得

关键词:冬季汽车养护;教学实例;行车技巧

基金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职教集团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20014。

一、车身养护

(一)车辆清洗。在冬季里清洗车辆要用温水,不能用冷水直接冲洗。尤其是发动机升温后,冷水清洗会急速降温,造成引擎盖表面油漆皴裂。冲洗后应及时打开车门擦干水迹,防止门缝处留水结冰,冻住车门,车窗被冻住时不要强行大力开关。另外,在冬季里时常会下雪,雪后车面清洗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雪水中带有酸性、腐蚀性物质避免车漆受损,过早出现锈迹,所以要及时清理。

(二)车辆打蜡、镀膜。入冬前,最好给爱车身上加一层保护膜。含特氟隆高分子聚合物的车漆镀膜或镜面釉等,均能抵御酸雨雾的侵蚀,同时车身也不易沾水,所以结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二、车底养护

冬天,汽车底盘总是直接和雪水打交道,很容易生锈。飞驰的轮胎会把泥水甩到汽车底盘上。雨过天晴后,汽车的底盘便开始生锈。所以,在入冬前最好花点时间,给底盘做个防锈护理。

三、轮胎养护

橡胶在冬季会变硬而且相对较脆,轮胎的摩擦系数会降低也较易漏气、扎胎。所以轮胎气压不可太高,但是更不可过低。冬季要经常清理胎纹内夹杂物,尽量避免使用补过一次以上的轮胎,更换掉磨损较大和不同品牌不同花纹的轮胎。

四、油品养护

(一)更换机油。冬天气温低,夏季用机油黏度变稠,曲轴循环阻力变大,机油流动性差,造成活塞和缸套磨损加大导致汽车冷启动困难,严重的会造成烧瓦抱轴等事故。因此,要改用标号低流动性好的冬季机油。

(二)检查更换防冻液。冬季气温骤降,若车辆不及时检查更换防冻液,气温低于防冻液的冰点就会使水结冰而膨胀,从而导致水箱冻裂,使发动机不能运转。

(三)电器养护。冬季天气寒冷,蓄电池也最怕低温,低温环境下蓄电池电容量比常温时的电容量低得多。因此在寒冷季节来临之前,应补充蓄电池的电解液,调节好电解液的比重。同时清洁蓄电池的接线柱,并涂上专用油脂加以保护,保证启动可靠,延长蓄电池寿命。

由于近年来油价的节节走高,也有越来越多的车主陷入了油耗焦虑症。网上流传着一些“老司机支招”的省油技巧,使得一些新车主误入了省油歧途,最后导致油耗不降反增,更有甚者,让有些车主误认为这是车辆出了故障。下面和大家谈一下汽车使用养护中节油技巧的误区。

误区一:冬天原地热车时间过长。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有的车主认为:冬天气温低,机油的流动性会相对较差,开车前要热车时间长一些,这样反倒可以省油。其实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长时间原地热车,相当耗油,而且会让引擎缩短命。误区二:等红灯或堵车时要熄火。一些“老司机”会支招一些车主们,在遇到红灯或稍微出现堵车的情况时会将车辆熄火,可以达到省油的效果。大家都知道车子熄火不工作肯定能省油,但却存在另一个问题:发动机每次启动瞬间的油耗都很大,通常会高出正常工作状态20%左右。因此短时间内熄火又启动是省油还是耗油就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熄火前一定要考虑停留时间,如果停车时间大于2分钟可以熄火,如果停车时间比较短,完全没必要熄火。误区三:下坡时空挡滑行比较省油。还有一些“老司机”给车主们支妙招,手动挡的汽车在下坡路面或者减速滑行的情况下将挡位推至挂空挡,使车辆自由滑行可以省油。这使得很多手动挡的司机朋友经常做的空挡滑行来省油。但其实并不然,挂空挡行驶不仅违反交通禁令,而且对电喷发动机车辆反而更加费油,目前大多数电喷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具有减速减油或断油的功能,这类车子高速带挡滑行就可以依靠其自身的设计,达到省油的效果。如果车主反其道而行之,换空挡使滑行,那么这一设计就起不原有的作用,反而使称量更加费油。其实空挡滑行省油的理念是由多年前发动机电喷技术没有被广泛应用的时候,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种理念早已不适合当今的车辆。

以上内容仅仅提到了汽车保养中的部分误区,以及进行汽车保养中合理的方法,这部分内容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需要我们在平时中自己注意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养我们的爱车

参考文献:

[1] 关文达.汽车构造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07

[2] 白雪.汽车冬季维护保养九法[J].道路交通管理,2006

上一篇:九段秘书工作法读后感下一篇:儿园中班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