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2024-05-09

县财政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精选8篇)

篇1:县财政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财政局2011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县法制办: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法制办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认真开展财政法治建设,积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创造了良好的财政法治工作环境,现将2011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行政工作进展情况

(一)建章立制,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1、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局领导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升全局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一是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一把手”亲自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局领导担任,负责全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依法行政日常工作。二是把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定期研究部署,并将依法行政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一是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确定各执法股室的职责,建立以局领导为核心的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制体系,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股室及各个执法岗位,进一步明确执法股室及其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范围、权限、责任,并制定考核标

习计划,党组中心组每季度专题学习相关法律制度,全局每周组织一次干部集中学法活动,采取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以开展的“五个一“学习活动为契机,通过讲座辅导、网络教育、“股室讲坛”等多种方式方法,切实提升全局干部的法制意识。在学习内容上密切联系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新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方向、强农惠农政策等,着力加强了《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各项财政法律、行政法规的学习,全面推进财政管理和各项财政工作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进程。

2、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工作,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和内部监督管理。对全部执法人员进行了行政执法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核,积极参加县法制办组织的普法、依法行政统一考试,申领了行政执法证,做到所有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四)加强宣传,营造和谐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环境。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干部普法、学法、用法实效。先后开展了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图片展览、法制系列讲座、“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等活动,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财政法制教育活动,在宣传财政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的氛围,使学法用法深入人心,融入全局执法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中。

(五)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提升依法理财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组织开展“财政支出管理年”活动,加强预算单位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不断完善财税联席会议制度,抓跟踪,重分析,解难题,促收入,着力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税源监控,促进主体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并不断挖掘小税种的增收潜力,积极营造公平税收环境。9月底,全县地区性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43297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入完成15808万元。二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依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对非税收入收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强化源头管控,采取以票控收的管理办法,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2010年13家单位成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加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培训和系统建设,年内62家一级预算单位成功上线运行,截止9月底,通过国库集中支付资金2460万元,全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四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建章立制,强化监督,严把关口,实行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政府采购管理约束机制和多部门参与监督的工作机制。先后对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设备等67个项目实行政府采购,节约资金508万元。五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牢固树立“检查处罚是手段,规范管理是目的”的财政大监督观念,不断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改进财政监督的方式和方法,逐步建立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把财

利推进。医疗卫生类资金支出4849万元,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七)注重规范、强化监督,保障依法行政工作有序进行。

1、高质高效审核规范性文件。一是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审查。按照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严格细致开展规范性文件审查。二是在规范性文件的审核中提前介入。积极参与规范性文件的制订工作,仔细对照上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严格把关,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制订修订工作,努力提高我局规范性文件的制订质量。三是加强报备公布管理。对于我局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通过文件汇编、政策宣传、政务公开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同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及时统一报备。

2、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一是按照《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规定,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等上级行政机关和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的行政执法监督。二是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制定《******财政局工作规则》等工作制度,规定了受理投诉举报的步骤和要求,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聘请了监督员,通过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的途径和方式,广泛受理群众的投诉举报,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对投诉举报情况按相关规定进行认真监督查处。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一是所有执法依据、执法权限、适用规则、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向社会公布。二是依法对行政收费项目等情况进行查阅监督。三是对群众申请公开的信息,依法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我们的工作与上级机关的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法制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与深化财政改革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财政绩效评价制度尚需完善;二是财政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普法学习教育形式有待创新,宣传力度覆盖面还需进一步加大。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创新工作方法,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履行职责。积极探索把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提高工作效率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纪律规范,严格遵守“程序公正、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

2、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上位法相关配套的内部实施制度,以合法、明确的责任制度规范财政各项管理行为,为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3、创新工作手段,提高财政法制的宣传效果。利用网络、电视台等媒体多形式地宣传国家、省、市、县最新的财政法律

篇2:县财政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县法制办:

2011年,我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理进程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住建领域法律法规等方面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开创依法治理新局面,促进了我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今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权责,完善依法行政责任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我委进一步完善了住建系统“五五”普法和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另外,根据部门职能的调整和建设行政执法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我委在以往出台施行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容,对行政执法内容、范围、责任、评价和奖惩作了更完备更科学的规定,从而较好地促进我委依法行政工作。使我委的依法行政工作组织完善,机制健全,职责明确,形成了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块抓,委属各部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强化法制学习和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我委通过采取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一般学习与典型案件教育相结合、开展普法教育与加强建设执法相结合等,集中培训、以考代训等形式多层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了建设系统干部职工依法治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今年紧紧围绕建设年度中心工作,我委组织干部职工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和《国务院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广大干部职工在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都认真的进行总结,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2011年我委按照县法制办的要求,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工作。一是市政局就加强我县十个乡镇24个瓶装液化气经营门点和县高安工贸有限公司的管理,举办了一期经营液化气和储存安全方面的知识讲座;二是根据2011年上半年建设系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计划的安排,组织了5名干部参加了第二期的培训;三是年初以来组织系统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举办了4期(143人次)关于《城乡规划法》、《物权法》、《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部城市燃气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商品房销售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四是在3-5月份组

织开展以“平安旌德和法治旌德”建设为主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活动;五是积极参加县委宣传部主办的3.15 “消费和民生”为主题的大型宣传、咨询、投诉活动,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并集中受理各类投诉20余件。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从完善制度入手,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结合我委工作实际,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制定了《县住建委关于实行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度的实施意见》,成立委行政审批股,并由住建委行政主要负责人授权代表住建委办理职权范围内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二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集体审议制度,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由集体讨论审议,任何人不得随意表态,杜绝执法不公正问题的产生。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所有行政执法实行程序化管理,坚决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不按程序办事,坚决制止徇私枉法、权钱交易、办人情案、关系案等现象,杜绝行政执法随意性、不规范问题的发生。四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结合文明行业创建,落实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坚决克服行政执法过程中耍特权、抖威风、粗暴执法的“冷、横、硬、推”问题,杜绝行政执法不文明行为的产生。五是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工作制度,实行举报投诉反馈制度,做到投诉举报件件有登记、有调查、有处理结果,并向举报者反馈处理意见,坚决防止有案不立、有报不查、有访不接,杜绝行政执法不作为问题的产生。六是进一步完

善检查、处罚的查、审分离和集体研究制度,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建设部《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努力做到日常检查突出重点,做出处罚程序合法、实体得当。

三、学用结合,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建的进程,不断提高建设事业依法管理水平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职能,强化措施,规范程序,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今年为规范规划方案的审查程序,杜绝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现象发生,成立了“旌德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和“旌德县城乡规划技术审查小组”作为我县城乡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审查机制,并制定了旌德县城乡规划委员会职责及议事规则,切实加强规划的管理,预防在规划审批发证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同时制定出台了“县城规划区个人建房管理通告”,加强县城规划范围内个人零星建房。并在今年完善了规划管理机制,成立了“规划局”,强化规划管理。

(二)继续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和建筑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质量安全岗位责任,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市场安全检查和房屋质量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并对检查中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作出了严肃的处理,确保建设系统“零死亡”的目标及建筑市场无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质量事件的发生。

(三)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继续认真治理房地产开发领域的突出问题。一是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我委房地产开发市场主管部门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建立了我县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实现了我县所有新建商品房的预售、销售情况全部进入公开网站管理;二是及时成立由房管、规划、建管、市政等部门参加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执法专项检查组,对全县2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就项目规划执行、项目计划投资、开发合同执行情况及建设时序、商品房的明码标价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我委及时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听取了执法检查情况的专题汇报,并要求专项检查组一是及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二是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将严格按规定一对一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开发企业整改到位。特别是对违规开发、经营、销售等问题和有不诚信经营现象的企业进行了“开发项目资本金”补交处理,并对个别开发企业进行了延长开发资质的处罚,确保了我县房地产开发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及时调处了“旌湖苑”小区烂尾楼群众信访事件和“豪庭丽景”小区停工事件,确保项目正常建设,为我县商品房开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篇3: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探讨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现状

(一)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指导思想上的错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相对简单, 只要会简单的算账报账工作就行, 对这些人员没有什么专业素质的要求。因此,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人员都是半路出家, 只有最基本的财政会计知识, 没有理财观念, 更加缺少理财方法, 导致资金在使用上有很大的浪费。

(二)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意识淡薄

意识决定形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从根本上来看, 就是意识淡薄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就得从思想上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识。由于我国传统经济制度的原因,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认为财政管理即现金以及存款的收支, 没有意识到财政管理的核心价值和核心地位, 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对财政和会计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从而使财政管理工作不能像在其他企业那样发挥核心价值作用, 不能真正与其他管理工作相融合, 也就不能发挥它的综合协调的职能, 财政管理工作只能流于表面。

(三) 财政管理职能较弱, 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与其他企业存在很大不同, 例如, 费用支出无计划, 各种经费相互挤占, 部门预算不规范等, 且财政部门在对于经费的管理上, 常常是事后核算, 没有做到资金使用之前的预算以及使用之中的适当控制, 对各种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流于表面, 极少从根本上对经费进行核算考核, 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导致了财政管理的职能地下, 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甚至会造成资金使用的浪费, 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 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 资产使用效率低

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 有很多单位存在着资产管理部门职能不清, 缺乏较强的资产管理意识, 缺少责任心, 有很多单位员工认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领导以及财政管理人员的事情, 与自己没有关系, 因此, 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资产管理上的这些问题导致了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资产闲置、浪费等情况, 使国有资产的管理与单位的财政管理相脱节, 从而使财政人员对资产的使用等情况不了解, 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对策

(一) 转变财政管理观念

上文已经提到过, 任何问题, 说到底就是意识与观念的问题。要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工作, 就得从根本上改变单位人员的财政管理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 但财政管理观念的转变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需要与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相结合。因此, 还要加强对财政理念的了解与认识, 丢掉传统单一记账的简单方式, 而是将财政管理工作与单位内其他部门的工作相融合, 充分发挥财政管理的职能。

(二) 提高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内财政管理工作的好与坏, 提高财政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单位财政管理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 如, 行政单位领导人员要起到良好的带头走用, 要带头学习有关财政、财政管理的法律法规, 增强财政管理人员的财政管理以及依法理财的能力, 并且不断增强财政管理的自觉性。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各自单位财政法律法规的宣传, 将单位内的管理法律法规切实的贯彻实行下去, 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 随时使其了解新政策新法规。

(三) 建立健全财政监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 建立合理的财政监管制度, 并切实提高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从而发挥并提高内部控制在财政管理工作上的作用。另外, 要加强财政监管工作的力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管理制度, 并加强完善内外监控制度, 通过外部监督来推动单位内部规范化管理。此外, 还要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可以通过媒体等形式来公示, 以此接受单位员工以及社会的监督, 做到工作透明化,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结语

篇4:玉龙县农业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分析

关键词 农业行政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试点工作;云南省玉龙县

中图分类号:D922.6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4

1 概况

1.1 基本现状

云南省玉龙县农业局是玉龙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正科级、加挂玉龙县渔政管理局牌子,设有10个内设机构,局属事业站所12个。其中一个内设机构、7个事业站所具有行政执法资格。全局共核编制283名,农业局机关行政编制51名,事业编制232名。现全局实有275人。其中73人(除农机监理站9人为参公管理外,均为事业编制在岗人员)共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渔业生产防疫检疫、植物检疫、农机安全管理、农药管理等8个方面工作。

1.2 执法范围、内容和依据

1.2.1 执法主体及执法类别

玉龙县农业局执法主体现有:农业局机关(内设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及下属7个站所:农机监理站、渔政执法大队、植保站、农经站、种子管理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和土肥站。其中:

(1)农业局机关是法定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类别为农业综合执法。

(2)7个站所是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执法的机构,均有合法明确的委托手续及编制部门批准的“三定”职能。执法类别为农业执法。

1.3 执法设备配备情况

虽然玉龙县农业局承担着全县范围内的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但没有配备农业综合执法专用车、通讯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电脑和简单实用的其他取证设备。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农业局内设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核定行政编制5人(大队长、副大队长及工作人员3名),但目前人员都还未就位,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都由局下属的具有执法主体的7个站所在农业局的领导下,依据各自承担的执法职能在正常的开展各项执法工作。目前全县范围内无大案要案发生。

2 工作开展情况

2.1 基本现状

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属县农业局下属股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核定编制22人,现在编在岗22人。其中事业干部13人;事业工勤3人;以工代技6人。现持有农业部核发的农业综和执法证18人,持省政府核发的执法证件7人。

2.2 工作职能

主要工作职责有: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职责,在品种管理、市场监督和良种推广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宣传贯彻种子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域种子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备荒种子储备管理,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种子信息统计分析及服务工作。

2.3 执法依据,范围和内容

2.3.1 执法依据

主要的执法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是全国人大常委员会于200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地方性法规有《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6月1日通过实施;部门规章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2011年9有25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农业部2005年5月1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农业局执法委托书。

2.3.2 执法范围和内容。

2.3.2.1 行政许可事项

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条、二十六条;《云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二十四条。

2.3.2.2 行政处罚事项

(1)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种子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59条规定: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2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为境外制种的种子在国内销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1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ndprint

(7)从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进行引种试验的收获物在国内作商品种子销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1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经营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9)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0)伪造、涂改标签或者试验、检验数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1)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2)种子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备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3)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4条规定:责令停止种子的经营、推广,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4)在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病虫害接种试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7条规定:责令停止试验,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

(15)侵占、破坏种质资源库、保护区(地)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6)擅自采集或者采伐本省重点保护的种质资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7)擅自向种质资源保护区(地)引进新物种的,或者擅自向省外提供本省特有种质资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8)未按规定进行隔离试种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9)应当登记而未经登记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0)亲本或者原种不合格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1)包装不合格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2)标签残缺、标签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涂改标签内容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3)生产、经营已经公告停止使用的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4)在未种植过的生态区域经营、推广未经试验成功的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5)生产、经营种子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6)未按规定取得种子经营备案书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备案书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7)种子代销者超范围经营种子或者再次委托他人代销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8)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者将包装种子拆包销售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9)未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与有关咨询服务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4 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1)种子执法队伍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种子体制改革后,全站职工转变观念,明确职能,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资料,单位的集中学习时间和工作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以及到省、市、县加强执法工作的岗位培训和执法证的培训,通过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业务培训、资格考核,持证上岗,使人们既熟悉了种子法律法规和检验知识,明确了种子执法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使种子检验员、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endprint

(2)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每年的种子生产经营前,要求在玉龙县辖区内进行种子生产的云南广大种业、云南足丰种业、云南伯符科技公司和丽江鑫苗农业科技公司和进行种子经营的云南佑丰种业有限公司、云南腾丰种业有限公司古城分公司、丽江上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丽江鑫苗科技有限公司到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备案,2013年,到玉龙县种子管理站进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备案的企业有2家,生产杂交玉米种近

666.6 hm2,产种量大约300万 kg;进行种子经营备案的企业有4家,备案杂交玉米品种约25个,备案种子22.5万 kg,备案水稻品种2个,备案种子2 500 kg;发放经营备案书40份,分布全县16个乡镇100个村委会,完善了种子生产经营的许可管理和备案制度,提高了种子生产经营人员的合法生产经营意识。

(3)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种子经营户在种子经营过程中,种子经营人员佩戴上岗证外,把所经营的品种样品整齐的摆在经营货柜上,并按种子管理站监制的发票和经营台账,建立了经营台账,表明了种子的来源和销售去向,包括电话号码等。

(4)加大了种子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和抽查的力度。除了正常的种子市场检查外,在种子经营的旺季,到40个种子经营网点进行种子经营的品种等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了抽样,并对违法经营种子的案件进行了处罚。在种子生产的去雄和收购环节,到石鼓、大具2个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种子生产质量监控,查看是否建立了种子生产档案等情况。

(5)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在市场检查的同时,在种子经营的旺季和种子生产前后,到种子经营网点、农村集贸市场和种子生产基地,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告农民朋友书》等1万多份,提高了经营户合法经营的意识和广大用种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存在问题

(1)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2)多部门协同执法,难以明确执法主体的权力和责任

(3)现有的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身份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机构性质不符

(4)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5)农业行政执法装备缺乏,经费不足

4 结语

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需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要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规范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树立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形象。强化执法装备,保障执法经费,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水平。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建设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的责任感。

篇5:县财政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一、主要工作成效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XX县纪检监察部门的纪律监督下,20xx年和20xx年我局进一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有效发挥财政政策制定执行和财政资金统筹、分配、监管职能,保障了财政资金效益和安全,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依法加强收支管理,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征收和支出管理,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行政职能。20xx~20xx年,我县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20xx年我县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xx年以来,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减速下行风险逐步显现,同时,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征收难度加大,但是我们认真执行财政收入征收有关规定,落实收入责任制,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20xx年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919万元,比增7.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820万元,比增30.1%。20xx年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732万元,比增22.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698 万元,比降29.7%(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

2、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支出规模也相应扩大。我们按照“有保有压”和“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勤俭节约”的思想,坚持节支就是增收,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确保人员工资、机关正常运转和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文化、农林水等重点支出需要,在确保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加强项目支出管理,保证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xx年全县财政总支出136670万元,比增 38.7%;20xx年全县财政总支出153482万元,比增12.3%。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

3、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结合闽清实际,科学合理地编制收支预算,细化了预算项目,规范了收支行为,强化了预算约束力。经县人大会依法审议通过预算编制安排。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在20xx年部门决算工作中荣获全市第二名;经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依法审议通过的 公共财政预算是: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含水口)51800万元,比增1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399万元,比增14.8%;政府性基金收入37000万元,比增17%。

(二)认真执行财政政策,资金效益成果丰硕。20xx、20xx年国家的财政政策改革进一步深化,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规范性文件、制度规定相继出台,各项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依法认真地执行好各项财政政策制度,依法加强专项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监管,是各级财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务。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好用好政策,依法加强财政监督,努力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在“三农”、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财政资金效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xx年共下达财政支农资金16477万元,与20xx年8988万元相比,增长54.5%。其中:水利资金6855万元,比上年1845万元增长271.55%。林业资金4010万元,比上年3182万元增长26.03%;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1629万元,比上年584万元增长 178.94%;农业项目资金1231万元,比上年691万元增长78.21%;财政支农专户等2612万元,比上年2552万元增长2.36%。 20xx年县级以上财政下达水利建设项目资金6855万元,比上年1845万元增长271.5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针对性强,20xx年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1017万元,省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油茶基地示范项、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建设项目等累计投资384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效益显著,两年来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287个,项目总投资6707.95万元,兑现财政奖补资金1792.19万元。惠农直补资金及时到位,两年省下达我县种粮农民综合直补资金2022.78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970.89万元;油价补贴957.46万元,库区移民后扶资金1303.08万元,都按时全额兑付。

2、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县共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2477万元,受助居民6591户,11328人;拨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2073万元,受助居民35784人;安排新农合补助资金5941万元,将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20元提高到260元,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安排资金2597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安排财政资金125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配套设施建设及县级医院等项目建设,不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社会事业发展支撑有力。20xx年和20xx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3099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财政资金3729万元用于文化、体育、计生发展,落实了相关政策;20xx年安排交通项目建设资金9969万元,梅溪新城开发建设资金11000万元,旧城改造资金5575万元,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依法加强财政监督,资金运行有效安全。严格依法、规范程序是财政资金有效安全的根本保证。在依法履行财政职能过程中,我局做到每笔资金的使用拨付都有依有据,20xx、20xx年度共办XX县长签批办件1270件,每笔资金运行程序正当、规范、公平,从未发生不公平、不正当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

1、财政管理格局更加完善。20xx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出台了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对乡镇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扣支”的管理体制,调动了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xx年乡镇地方财政收入18300万元,比增18.5%。按照全省统一部署,20xx年我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于20xx年11月全面完成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和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建设,我县136家改革预算单位全部上线运作。建立起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20xx年通过非税收缴系统缴入财政资金3727万元。

2、财政资金运行更加规范。20xx年11月县纪委监察局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XX县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的工作方案〉》(梅纪综[20xx]28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预算指标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业务科室间指标管理、资金缴拨和资金对帐等制度,使财政管理、监督和运行更加规范高效。加强财政票据监管和稽查,加强票据源头监控,实现“以票管费”、“以票促收”。同时以票据电子化改革为切点,有效地监督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建立财政专户清理整顿与归口管理工作制度,有效防范收费单位及人员开具虚假票据、私设“小金库”、贪污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乱收滥支等腐败现象。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范和整顿会计秩序,对单位会计核算是否合法、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完整、是否存在会计造假行为等问题依法实施检查,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等财政监督检查以及“小金库”治理的常态化紧密结合起来,对被查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使财政管理、监督和运行更加规范、高效。

3、财政监督效益更加突出。按照《XX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公务用车控办手续,进一步规范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福建省招标投标条例》以及相关政策,有效实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20xx至20xx年共组织政府采购102 批次,采购预算金额646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5971万元,节约资金493万元,有效的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财政投融资项目评审暂行办法,20xx年审结建设工程预、结算评审项目85个,送审金额29133万元,审定资金26799万元,核减金额2334万元;20xx年共审结建设工程预、结算评审项目76个,送审金额31789万元,审定金额28622万元,核减金额3167万元,两年共节约财政资金5501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两年来,我局为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理财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条工作措施:

1、抓组织,明确依法行政责任。局党组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协调和指导,形成了局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依法行政工作格局。建立局领导、科室负责人和一般岗位自我防控机制,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责任分解到每个科室,每个工作岗位,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形成“科室都有责任制,人人都有责任心”的良好局面。

2、抓教育,增强依法行政意识。针对财政执法特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精心安排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行政执法讲座、财政监督检查、执法工作经验、分析典型执法案例等专题培训,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依法行政工作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财政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创新财政廉政文化建设,把依法行政有效履行财政职能教育与党风廉政反腐倡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思想意识。

3、抓制度,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不断建立健全财政工作内控制度,以财政预算管理、资金拨付、资金监管等财政主要业务为内容,制定财政内控制度,通过优化流程、责任分解、要素控制、内部制授权等措施,将工作责任合理分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等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限额标准和有关规定,规范公车使用、公务接待、公务考察等行为。坚持内部稽查制度,加强内部考核,将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纳入财政日常工作中,局长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和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状,并按照目标责任状细化考核。通过制订《XX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暂行办法》、《XX县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和授支付范围暂行规定》等制度,全面推行国库支付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保证了我县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现代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将依法行政行为纳入信息化管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营造了依法理财工作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

20xx 年和20xx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随着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和财政事业改革与发展,公共财政涉及面越来越广,社会各界对财政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这些都对加快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这次自查,我们发现,在新形势要求面前,我局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观念不强,水平不高;各科室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进展不平衡;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财政监督和制约机制还不健全等。

篇6:县财政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

2013年以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坚持“依法理财、增收节支、统筹兼顾、惠及民生”的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赶超目标,积极履行财政职能,站位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为我县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201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收入征管,全力做大财政“蛋糕”

在组织收入中,密切关注、认真研究财政经济运行态势,及时把握上级出台的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根据实际情况,剖析影响财政收入增减变化的原因;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力度,健全非税收入票据和银行账户管理制度,积极控制源头,加强票据管理,确保政府非税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防止应收不收、应罚不罚和乱收乱罚;加强财税联动,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及时解决组织收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收入征管机制,真正做到抓大不放小,不断挖掘增收潜力,确保收入应收尽收。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346万元,为预算的124.02%,增长42.6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778万元,为预算的131.66%,增长55.36%,税收比重达到76.29%。

(二)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全面掌握上级支持方向,认真研究上级资金分配政策,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反映我县财政的实际困难,争取各类资金6.8亿元。二是扩大融资规模。落实农业发展银行土地综合整治贷款7800万元,筹措民间借贷资金6500万元,从上级财政拆借资金6亿元,累计融资规模达7.43亿元。三是支持招商引资。筹措资金2.4亿元,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包装,支持参加国内外大型招商引资等经贸活动,落实企业落地我县产业集聚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四是支持企业发展。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国有企业改制。落实小微企业优惠政策,扎实推进“营改增”工作,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五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筹措资金2.6亿元,支持县城综合提升、廊道绿化、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三)保障改善民生,支持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保障民生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支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筹措资金4985万元,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和优抚对象待遇。筹措资金719万元,支持新增城镇就业1234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29人。筹措资金8686万元,支持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支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亿元。二是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筹措资金1.06亿元,落实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507万元。筹措资金2187万元,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筹措资金968万元,支持扶贫项目实施。筹措资金9655万元,支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4.6公里。筹措资金2267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35个。三是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筹措资金1.27亿元,支持“两免一补”资金发放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筹措资金3490万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筹措资金652万元,支持推进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筹措资金470万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资助、学费减免和提高边远地区教师补助标准。筹措资金168万元,为1124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四是支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筹措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资金1.79亿元,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筹措资金478万元,支持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筹措资金2782万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攻坚行动。五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筹措资金6575万元,支持新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及农村危房改造。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94万元,享受补贴3039户。六是支持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筹措资金109万元,支持单拐革命旧址、图书馆等公益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筹措资金485万元,支持农家书屋等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七是支持平安清丰建设。深化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筹措资金3344万元,支持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债务化解,缓解办案和装备经费不足。筹措资金441万元,全面落实征兵经费、退役安置补助等政策。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的投入。

(四)不断深化改革,财政管理更加规范

一是严格支出管理。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强化预算约束,严格落实“三公”经费管理办法,2013年“三公”经费比上年压减25%。积极开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二是深化财政改革。以“整合资金、优化结构、严格监管、提升保障”为核心,深化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改革,优先保障基本支出需求。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共审查各类工程项目185个,评审金额74195万元,审减13249万元,审减率达17.86%。财政资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强化财政监管。对农机具购置补贴、财政扶贫资金、部分乡镇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全县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执行《会计法》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组织开展税收大检查,堵塞征管漏洞。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全年共监督工程、货物类政府采购活动192次,政府采购预算金额55102万元,节约资金6064万元,节约率为1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五)狠抓自身建设,持续提高财政队伍素质

坚持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创建巩固省级文明单位为载体,以不断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素质为基础,以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等各项制度为保证,以完善局岗位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为动力,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规范财政权力运行为抓手,不断强化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开展的重点单位、重点科室“一创双优”集中教育专项推进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树立了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2013年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运行和管理工作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较低,财源结构还不够合理;部分行业和重点企业仍比较困难,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专项资金示范引导放大效应不够明显;刚性支出比重大,各方面对加大财政投入的期望高。这些都需要在2014年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财政工作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围绕“二三五”赶超目标和“四个一”战略定位,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改善和加强财政调控,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发挥财税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用好财政增量资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 根据2014年全县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按16%安排,税收收入增幅按18%安排。

三、2014年财政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服务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整合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家具产业、食品产业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推动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支持培育现代服务业。二是创新涉企资金使用方式,压缩“点对点”方式对单个项目的支持,重点向支持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和培育优势产业链倾斜,增强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落实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和电商物流设施建设,加大对市场信用体系、标准体系以及监管执法的支持力度,优化消费环境。

(二)支持新型城镇化,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一是建立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财政体制机制。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产城互动、科学有序”的要求,找准着力点,构建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财政体制机制。支持加快中心城区建设、马庄桥复合型新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二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通过发挥建投公司作用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三是完善财税政策。把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畴,增强农民进城意愿。

(三)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三农”可持续发展

一是支持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支持完成新增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支持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培育工程。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三是支持实施生态农业发展工程。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农业生产、生态、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的现代农业园区。四是支持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支持农村公路、桥梁和安全饮水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标准。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继续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二是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继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引导企业、个人和社会多渠道投入职业教育。支持县城区学校建设,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对乡镇学校校舍分批进行改造。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整合形成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支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四是完善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好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政策。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五是支持平安清丰建设。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适合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税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

一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弱化对收入预算的考核。二是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结合推进事业单位分类、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等相关改革,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实现“费随事转”,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三是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四是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进一步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推动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除涉密部门外)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五是支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支持、协同推进养老、医药卫生、教育、科技、住房、国有企业等相关领域的改革。

(六)加强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举债行为,严格举债程序,限定资金用途,形成风险可控的规范化融资机制。二是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结合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快健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公共支出标准体系和公务支出管理信息平台,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三是全面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促进依法理财。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健全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资产配置标准体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特别是专项资金和项目的绩效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更好发挥政府采购在节支高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力度,更好发挥财政投资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

篇7:县财政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发文文号: 渝财监督[2011]18号

发文部门: 重庆市财政局

发文时间: 2011-3-25 编辑时间: 2011-4-1 实施时间: 2011-3-25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财务|会计监督

所属行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所属区域: 重庆

发文内容:

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市级各部门:

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切实履行财政部门监督职责,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根据《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的通知》(财监[2011]23号),结合全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复查的要求,我局决定在市、区县两级开展会计信息质量、部门预算、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市、区县级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2009年-2010年财务情况。

二、检查内容

(一)会计基础工作情况检查。

1、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情况;

2、单位银行账户开设情况;

3、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设置合理、完备性,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账表之间、账账之间、账簿与凭证之间对应及真实性;

4、会计往来科目、会计结余科目真实性,单位是否存在将收支计入往来账核算问题;

5、财务报销制度、报销凭证及附件要件核查;

6、原始发票、收据使用情况;

7、是否存在工资科目之外核算单位职工工资福利性支出情况;

8、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情况;

9、单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内控制度建立情况;

10、单位资产管理情况。

(二)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检查。

1、部门预算编制情况;

2、单位经费支出及水平合理性,是否存在上级行政支出转至所属单位列支现象;

3、单位会议费支出及水平,会议费支出附件要件是否合规、完备;

4、单位培训费支出情况,有无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和学时,预算标准,培训地点等),相关培训文件和依据;

5、单位差旅费支出情况,有无财务报销内控制度,报销凭证附件要件是否合规、完备。

6、单位按规定提取和承担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和工会经费情况;

7、规范津补贴政策执行情况;

8、规范表彰奖励活动执行情况;

(三)国库集中支付和零余额账户执行情况检查。

1、是否存在未经财政部门批准,擅自划转零余额账户资金情况,有无年终突击列支和突击划转国库零余额资金现象;

2、有无超大额提取现金情况和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情况;

3、单位推行公务信用卡情况;(四)财政专项资金情况检查。

财政专款的特定内容和性质,有无随意挤占和挪用情况;有无任意改变其性质,有无任意调换项目。

(五)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收入情况检查。

1、经营收入(对外投资收益、国有资产运作、门面出租、广告等)纳入单位法定账户管理和核算情况;

2、单位工会账簿、食堂账簿收入来源和使用去向情况;

3、按规定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收入及时上缴财政情况;

(六)单位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情况检查。

1、单位大额、大宗物品购置,房屋装修、修缮工程,固定资产添置等,执行政府采购情况;

2、单位执行政府采购程序、手续是否合规和完备;

3、单位货款支付是否严格按财经制度规定办理;

4、公务车辆定点维修情况。

(七)治理“小金库”情况检查。

1、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是否纳入单位法定账户管理和核算情况;

2、虚列支出、使用虚假发票等,转移和套取资金,设置“小金库”情况。

三、检查步骤和方式

检查分四个阶段。

(一)动员布置阶段:2011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一是由市财政局召开市级部门分管财务领导、财务处长和各区县财政局分管局长会议,动员布置开展财政管理预算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部门预算执行检查工作;二是由市财政局组织对各区县财政局监督科人员会计检查政策和业务培训。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1年4月1日-4月30日,一是由各预算单位根据本次检查要求,开展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自查自纠。二是由市级主管部门组织对下属单位开展重点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自行整改处理,于2011年5月15日前,将本单自查自纠整改情况书面报送市财政局监督处。

(三)重点抽查阶段:2011年5月1日-7月1日,由市财政局组织检查组,对部分市级预算单位进行重点抽查和部分区县重点督导检查。

(四)处理处罚和整改落实阶段:2011年7月1日-9月30日,市财政局就市级预算单位重点检查情况下达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

各区县财政局根据本次会计检查内容要求,上下联动、分级负责,自行组织开展检查工作,并就重点检查单位发现问题下达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于2011年9月底前,将本地区检查情况书面报告市财政局监督处。

四、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财政局重点检查财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户数不低于5户;市级部门组织对下属财政预算单位检查户数不少于2户。

(二)市级部门自行组织的检查,发现所属单位财务会计违规违法问题,下达整改处理决定视同自查行为,市财政局重点检查发现问题,一律按相关法规处理处罚。

(三)市财政局重点检查单位名单,查前将在市财政公众信息网上公示,检查处理结果也将在市财政公众信息网上进行公告。

五、检查处理原则

对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依法依纪、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

(一)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或免于处分。

(二)对检查中走过场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对在检查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违纪违法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从重从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篇8:县财政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一、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价值

财政支出收益评价能够对财政支出的行为总体过程、支出的各项成本及其最终的效果作出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与综合估测, 让财政资金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得到全面的控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财政支出安排与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有体现, 综合评价着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投入风险等各个方面;能够对财政调控的加强、资金安排合理性的提升、社会经济目标的达成的起到重要作用。

财政支出绩效考察, 在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做好理财方面效果显著。首先可以提高公共支出透明程度, 使公众对政府更加信任;其次可以做好重点项目建设, 运行和效率情况的信息反馈, 使项目管理中的管理人员更具责任心;再次可以更好地指引与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使财政执法与监督约束更高效, 资金的使用更有效;最后能够最优化的配置资源, 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让决策层规避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或短期行为, 防止浪费财政资金, 更好的配置资金资源。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可以采用的标准

(一) 对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衡量资金使用是否有效和规范, 在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中占主要地位, 还包含财政资金拨付是否到位、有无超额、资金的实际运用数量与预算有没有偏差、财务有无违反规定。经济部门的经济绩效指标和行政部门有差异, 行政单位资金支出的绩效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 还能加强公共管理效益。对财政资金购入和产出、直接、间接以及持续的经济效益, 以及对我国财政的贡献等作出评价, 是绩效指标主要的侧重点。

(二) 特性指标

依据行政管理在部门上的差别而确立的不同指标叫做特征指标。比如, 环境保护相关部门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能够对资金投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做出衡量, 表现了该评价的社会效益, 进而促进对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政治与改善。城镇建设部门评价投入的主要指标是对城镇化水平、管理能力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满意的程度。不同的部门应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三) 财务效益评价指标

财务效益评价指标总体包含现金净流量指标 (即项目在整个体系中的获利能力) 、财务净现值 (即投资现值可以获得的收益现值) 、财务内部收益 (即项目体系中逐渐现金流入现金现值的资金总额, 与现金流出上限总额相等但累计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 两者是项目获利率的表现) 、财务内部的实际收益率等等。

三、我国行政单位目前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的问题

(一) 绩效评价指标在体系设置方面欠缺合理性

现阶段财政支出绩效考核体系区分太模糊, 大致有定量与定性两种大的分类, 一部分体系太过重视定量指标, 还有些纯粹是定性指标, 不能明确的对纷繁多变绩效情况做出反映;另外指标体系在设置是会参考很多依据, 使得评价结果的差异较大。同时行政单位较于只是纯粹追求股东收益最大化的民间企业, 其财政支出有较大的涉及范围, 因而统一各个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难度较大。

(二) 绩效评价主体较为单一, 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相对欠缺

因为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种财政部门及其单位对其自身所做评价。在现实中多为单位自身或委托事务所进行主要工作, 通过举行财务、业务、管理方面的专家会议, 按原有的指标做出评分, 较于西方国家多采取内、外部评价兼顾的评价考核方式, 其评价结果比较单一。这些使得评价欠缺科学性、不够客观。

(三) 绩效评价以事后评价为主, 导致评价结果约束力不足

现阶段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大部分为事后评价, 很少有事中评价, 评价结果通常只用于项目档案内容或为新增项目的申报提供参考, 而财务支出前期的计划阶段以及中期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问题的责任不能得到评价, 导致绩效评价工作的作用只停留在表面, 致使评价工作无法更加深入。

四、改进和完善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

(一) 严格绩效评价标准, 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更加科学

衡量绩效工作, 应当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作为尺度, 而评价标准的选择对绩效评价的结果是有影响的。定量与定性两个不同的指标, 其划分依据是不同指标的不同性质。对行政单位绩效的所做的审核、评价以及综合平衡系统做出提升, 严禁合理性、合法性、科学性以及绩效水平较低的财政支出计划。最后, 财政部门也要每隔一定时间对绩效评价的各项标准做出适当调整。

(二) 对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标准进行规范, 使评价科学、客观

在对行政单位做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 一定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进而使项目决策更具有科学性, 对预算、概算的精确性以及决算的真实度起到保障作用, 加强项目支出的安全、规范和高有效。对于专项资金绩效的评价, 可采取专项评价做出考核, 在资金使用的进度、管理方面的监督考核尤为关键与重要, 工作人员应当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综合做出绩效评价。

(三) 将评价工作落实到财政支出的各个环节, 加强评价的约束力

首先是事前财政绩效评价。财政单位在做出预算审核以及批准阶段, 能够通过财政绩效的评价的事前部分, 对财政支出在开始环节做出及时的纠正, 并筛除预期绩效较差的财政支出项目, 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另外在事中绩效评价阶段, 综合分析各个部门、单位和某些项目的资金支出预测以及预算。使得财政预算更合理、更符合实际。还有事后财政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的事后监督是监督应侧重, 要对财政支出中的浪费现象做出报告, 评价人员对不合格的支出做出建议或处理。

五、结语

现阶段, 我国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刚刚起步, 每项工作体系还有待健全, 相关法律规范也较欠缺, 这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约束力相对不足,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过于形式化, 以上现象使得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绩效工作难以得到持续、有效地进行。应该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定有效的、可执行的应用管理措施, 对评价工作中的各项工作的目的、工作范围、流程以及职责权限作出明确, 让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周阳阳.行政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7) .

上一篇:金融资产cpa例题下一篇:维修主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