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楼中学教师建议表

2024-04-14

花明楼中学教师建议表(共2篇)

篇1: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 中学教师 集体备课 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51-02

集体备课是一种校本教研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教师个人准备基础上开展集体研讨,这种方式能够把教师群体的智慧汇集起来,把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通过研究活动解决,科学合理的转化教师的认知和行为,进而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集体备课在中学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实在的交流合作,只是表面形式。备课活动存在很大的随机性,探讨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没有确定的核心,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体系以及凝聚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交流,从而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本质,使得集体备课只流于表面形式。随后又是进行自己的备课,集体备课名存实亡,实际上,依旧没有采取新式集体备课形式,仍是传统备课方式。调查发现,仅有34%的老师独立积极思考问题,并提供了可塑性的建议,高达64%的老师勤学勤问,总结积累知识,老师们在集体备课中都采取的是静静学习,没有参与的激情,从而使得集体备课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只是表面形式而已,集体备课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何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有的备课小组尽管安排了备课时间地点,但也只是由组长进行简单的引导组织,小组成员们也只是敷衍了事而已,并且仅对教学的课时数目进行了分配,然后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之后分给每个老师一两个课时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分别备课,这样进行的集体备课只不过是走走形式,并没有应用到实际中,这样的集体备课方式真可谓“神散而形不散”。集体备课也就成了一种任务,没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

2.没有全面的督察评级体系。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学对集体备课实施的评论不仅片面而且非常单一,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只是简单的检查和记录的方式。主要是由一个老师进行记录,并将小组集体的内容以大纲的方式填写到一个表格中再交回。这种形式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对于集体备课来讲,它并不是要这些记录,而是要培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知识,交流经验,活跃思维,互相学习,从而进行思维的创新。各个学校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少部分的学校采用了组长汇报或者领导参与其中的方法,还有部分学校简单的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老师集体备课的评判标准。这些监督评价都不能对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全面的监督和评价,这是当前集体备课检查制度的缺失。

二、教师集体备课实效性的提议

1.对集体备课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备。对教师展开集体备课的督察是集体备课的实质,学校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每个备课组的活动进行监督,当然,这就要求有完备的体制来保证。如果把所有备课组的备课教案、草案和集体备课记录表都收集起来进行检验,这肯定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负担,也可能使得检查起到不好的作用,集体备课的终稿、草案和集体备课的记录表在很大程度上能较好的反应出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中的效果。要是按照全部收集起来检查的方法务必会使工作人员潦草完事,而教师也会为了应付而抄袭,因此,要对备课组的这些记录进行随时抽查,可以借用丁时辉的“一查、二审、三看”的方法。所谓一查就是对集体备课中所做的活动记录以及备课老师的预案,也就是说督察小组对备课组的记录进行详细认真的检查和评定。二审是对备课组人员的二次备课的个性教案进行审阅,针对集体备课中形成的教案仔细查阅。三看是在查阅教案时要遵照以下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

2.对集体备课的评定体制进行完善。教育是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其评价也应是以人为本。但是,以前的实际教育评价并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往的教育评价对老师的评判尺度比较单一,只看分数论英雄,然而这种单一的评价使得老师们的积极性严重下降,而且非常缺乏道德性,还有情感的冲突致使教师们之间抗争,给老师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不满。管理者应该本着“以发展为根本”的评定观念,对教师的自我发展进行强化,使得集体课程变成老师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老师是有个性、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所以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对待老师,这样老师们才能互相把对方当作合作伙伴,当作朋友;要让评价促进他们向更美好、更高远的方向发展。在评判的举措上寻找高效率:要开设多样的评定教师个人比赛的内容,也要展开一些评定群体水平的多种活动,比如模范教研组、优秀教师师徒、先进备课集集体、年级优秀备课组等等;奖励的应用,增大备课组的奖励,降低老师个体的直接分配,对备课小组的竞争力以及备课组的团体合作水平进行提高,从而促进备课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协调发展。集体备课体现的是团队意识,因此对备课的评定体制应着重对备课小组的集体进行评定,对他们在集体备课中的形成性给予评价,采用动态式的评价体系鼓励老师,给在集体备课中有所作为的团体进行奖励,对小组成员在物质以及精神上给予合适的报酬以及嘉奖,一方面,对老师们的努力工作进行肯定,另一方面,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并且能培养老师们积极主动参加教研活动。

3.注重自身发展,强化老师个人研究。集体备课中需要老师们自身研究,而这并不只是对专业知识的提高,而是老师们在思想方面的发展、知识方面的积累、经验方面的丰富。在集体备课中,老师是主体,不仅要有主体意识还要发挥主体作用,随时利用自己敏锐的大脑去探索有特色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集体备课是为了促进老师们个性教育的发展,而不是去钝化特性和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对个人教学能力的增强,并不是对个人教学的抑制;是为了强化个性,而不是封杀个性。在一个集体的活动中,老师们应尽可能的利用机会去武装自己,因为在一个集体中你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才能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提升自我能力,学校也可以借鉴江瑾琦的“个性化课堂研究”,提倡老师多思多做,对教学教法探究,总结经验,反思自己,完善课程实践。在提升自我能力的時候要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提高,哪些地方需要保留,比如自己的个性,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完善自己的不足。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明白自己与先进的教学经验之间的距离,探索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要有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要明确学生与教育理念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在实际应用中,要及时发现,只有发现才能缩小距离,才能尽早解决问题。在平时的教育教育教学中,老师必须意识到自身素养自身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瑾瑜,赵文钊.“集体备课”:内涵、问题与变革策略[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73-79.

[2]张亚丽.教师集体备课中搭便车行为的博弈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10):32-33.

[3]徐金超.集体备课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7,(10):30-32.

篇2:花明楼中学教师建议表

关键词 物理教育;教师素质;教育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教师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新课革要求教师实现自身职业角色的转变: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等。教师角色的变化说明“教师不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研究素质。当前,探究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我们要把物理课程“还原为人的物理探究活动”。教师要根据自己对物理探究活动的理解和个人经验,恰当地引导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很难想像,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物理探究活动的教师如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这同样也要求教师要具有物理教育研究素质。

一、中学物理教育研究

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是对物理教育现象、过程、规律、原则和方法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的一种研究活動 ,主要是来源于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研究问题。研究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手段、专业发展等内容。

(1)基础性研究;立足于中学物理教育现状,从理论上对某类教育问题进行认识,阐述其原理,形成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其研究目的是拓展知识。如初、高中学生物理思维特点的研究。(2)应用性研究;根据某种教育理论来探讨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重解决如何将基础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其研究目的是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如物理教学中课题的导入。(3)开发性研究;探索研究的理论成果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途径及具体措施。这类研究往往集中在教具、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上。如如何利用简易器材来演示物理实验。

二、物理教师在教育研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育研究意识不足。

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对物理教育研究缺乏认识,没有认识到进行教育研究对学生以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些教师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搞研究是额外负担,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报怨;而有些教师认为搞研究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普通教师难以胜任;还有一些教师则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研究。这些认识都导致了教师整体教育研究意识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许多教师在改革实践中对新理念理解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教育研究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二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缺乏深入的思考,没有认识到作为中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最大优势:他们掌握教学实际的第一手材料,可以结合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搞教学研究;三是教师对研究的认识不正确,为研究而研究,只重视课题立项和成果鉴定,使研究脱离实际。

2.知识结构不合理

一个好的问题是进行研究的起点,正确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很多教师选题没有问题意识,提不出深刻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而有些教师选题偏大,使研究空洞,流于表面。如选题“探究式教学理论的启示”;还有一些教师对题目表述不明确,或题目中包含两个以上的论题,使文章论述无法集中等。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一些教师缺乏相关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本质的认识。此外,教学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活动,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边缘性,对教师知识的深度、广度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

3.研究方法不得当

很多教师对研究方法不了解,对研究方法的运用只是流于形式。如许多教师运用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但到底什么是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这些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都不能真正理解;还有很多教师缺乏写作方法,缺乏学术论文的逻辑性、准确性和严谨性,往往把学术论文写成普通的作文、教学笔记或会议报告,很难体现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了。这种问题主要表现为题目与文章主体不一致;段落层次安排不合理;对概念认识不清,概念的使用前后不一致。这些问题都表现出教师运用研究方法不当,对研究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差。

三、提高物理教师的教育研究素质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学物理教师极有必要增强自身的教育研究素质。而教师的研究素质主要包括研究理论、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等方面,我们也需从这几方面入手。

1.充实研究理论

物理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为深入认识本质的打下基础;其次要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个案法等。

2.增强研究意识

物理教师要有进行教育研究的动机和意向,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和进行教育研究的强烈愿望,进而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确立起从事教育研究的意识。同时要不满足于教育现状,积极接受教育新理念,敢为人先,探索新领域。

3.提高研究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推理能力、问题定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全过程。这要求物理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研究的相关培训,开展团队合作,以教研组为单位创建校本科研队伍,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学习、去领会、去提高。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生物生态系统的教学方案下一篇:英语笑话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