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指导试题

2024-05-16

社会活动指导试题(精选6篇)

篇1:社会活动指导试题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试题A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考试方式:考查;开卷。

班别: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请将“√”或“×”填在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

1、所谓社会性,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对社会的认识。()

2、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又称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就是幼儿逐渐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

3、幼儿的交往活动可以分为与同伴交往和与成人交往两大类。

()

4、人际关系的交往质量、成人对幼儿的态度、照顾、引导都是帮助幼儿发展积极的社会行为的必要条件。()

5、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还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觉的道德行为。()

6、个性和社会性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个性发展好的幼儿难以社会化,社会性发展好的幼儿缺乏个性。

()

7、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比较大的是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

8、同伴关系可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甚至大于家庭的影响。

()

9、同伴交往就是与同年龄的伙伴交往,有了年龄差异就不能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了。

()

10、自我意识是幼儿社会化的核心,幼儿因自我意识而产生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

()

11、幼儿的自我意识,是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与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参与活动等无关。

()

12、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意识,以保证创设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有目的地组织教育活动,并随时注意自身态度、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

13、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中与同伴、师长的多种交往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日常生活无关。()

14、从时间角度,《纲要》中的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可具体分解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及活动目标。

()

15、从教育范围角度,《纲要》中的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可具体化为大班、中班、小班的教育目标。

()

16、用移情的方法理解他人,或只用语言来设定情境让幼儿通过想象来体验别人的感受,对小班幼儿来说是很难奏效的。

()

17、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

()

18、社会情感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幼儿无忧无虑,只有积极情感,没有消极情感。

()

19、开展社会教育时,教师一定要给幼儿实践的机会,要让幼儿发现、感受、练习、巩固,避免僵硬的说教或脱离幼儿生活经验感受的主观安排。()20、观察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

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 因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A、父母家长 B、社区环境 C、家庭环境

()

2、“有样学样”的现象说明 因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A、成人 B、社区环境 C、大众传媒

()

3、一个4岁幼儿说“我可勇敢了!”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说的。”这表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 特点。

A、自我评价的依赖性和被动性B、自我评价的表面性和局部性C、自我评价的情绪性

()

4、一个4岁的孩子说:“我是好孩子!”问:“你为什么是好孩子呢?”他回答:“我吃饭吃得好!”这表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 特点。

A、自我评价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B、自我评价的表面性和局部性 C、自我评价的情绪性

()

5、在情绪情感发展方面,有的幼儿过分逞强好胜,不能忍受哪怕很小的挫折,主要是 造成的。

A、年龄太小不懂事 B、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C、家庭环境和成人的态度

()

6、幼儿容易产生退缩、攻击、说谎、性别倒错、破坏等消极行为,以下几个原因当中最为直接的是。

A、年龄太小不懂事B、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C、早期成长的环境不好(主要是人际环境)

()

7、幼儿社会教育的道德教育部分,应以 为重点内容。

A、激发道德情感B、形成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C、培养道德意志

()

8、“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具体教育内容属于 的内容范围。

A、爱家乡 B、爱祖国 C、爱集体

()

9、“了解清洁工人的工作,懂得他们的劳动给大家带来方便和愉悦,懂得尊重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一具体教育内容属于 的内容范围。

A、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B、对自我的认识 C、对周围人的认识

()

10、“学会轮流、谦让、合作、协商”,这一具体教育内容属于 的内容范围。

A、游戏规则 B、家庭生活规则 C、社会公共场所规则

()

11、“知道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知道犯错误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这一具体教育内容属于 的内容范围。

A、社会行为 B、社会认知 C、个性

()

12、成人要求幼儿做一件事,他不一定真正掌握了这件事情的意义,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可能还是不会按照要去做。只有当他自己在生活中主动做了,才能说他真正掌握了社会行为规范,比如:吃饭前洗手;整理图书和玩具„等等。这一现象表明幼儿社会学习具有 的特点。

A、无意性 B、兴趣性 C、实践性

()

13、一位教师经常利用饭堂工人送饭菜的时机提示幼儿“饭堂师傅做出的饭菜真美味,我们要谢谢师傅”,这一做法体现出教师善于根据幼儿社会学习 的特点来开展礼貌教育。

A、随机性和无意性 B、长期性和反复性 B、兴趣性和差异性

()

14、有些幼儿会模仿电视节目上的男女交往的行为,如搂抱、亲嘴、说要和某某结婚„„等等。如果你是老师,你的处理办法是。

A、一笑而过不了了之 B、驳然大怒批评禁止 C、保护好奇心引导正确认识()

15、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言“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这句话提示我们开展幼儿社会教育要注重遵循 原则。

A、正面教育 B实践性C、生活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和说教”;“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这对于教师开展幼儿社会教育很有指导意义。请问:这些文字具体提示了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怎么做?请概括出来。

2、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假想的方式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过程,也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请问:通过这类游戏,幼儿可以获得的社会学习经验有哪些?

3、请说说什么是行为练习法,教师在使用行为练习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至少列举五个方面)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怎样遵循正面教育原则?

四、分析题(25分)

1、乐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游戏时学会了分享玩具,但是回到家后,处在一个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环境中,他又轻易地形成了独占玩具的行为方式。——请问:(1)乐乐的行为体现了幼儿社会学习的什么特点?(2)了解这一特点之后教师应当注意怎么做?(共5分)

2、认真阅读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欢欢喜喜母亲节》设计方案,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在这个活动方案的“活动目标”中,哪一条目标是认知目标或情感态度目标或能力方法目标?请在目标后的括号内写明。(3分)

(2)在这个活动方案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运用了哪几种社会教育的常用方法?请写出方法名称并写出具体表现的环节内容。(6分)

(3)参照这个活动方案的活动目标,拟定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我的好爸爸》的活动目标,写在下面的格式内。(6分)

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教育《我的好爸爸》 活动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4)假如请你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我的好爸爸》,你认为《欢欢喜喜母亲节》这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有哪些可以借鉴运用?列举2-3个方面并简单说明理由。(5分)

附活动方案

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欢欢喜喜母亲节》

活动目标:

1、积极准备并乐意参加母亲节的庆祝活动,感受温馨的节日氛围。(目标)

2、为妈妈送上充满浓浓爱意的“亲亲妈妈爱心盒”,表达对妈妈的爱。(目标)

3、在游戏和制作活动中知道妈妈爱自己,自己爱妈妈,加深母子亲情。(目标)活动准备:

1、把前几次活动积累下来的作品装在一个盒子里,取名为“亲亲妈妈爱心盒”。

2、制作并张贴大海报,制作邀请函请妈妈参与活动,讲清时间和地点。

3、布置活动场地:(1)制作背景画面——欢欢喜喜母亲节;(2)座位安排——内圈为小椅子,外圈为大椅子,母子一一对应入座;(3)准备茶水、点心、纸巾、幕布、手印画材料等;(4)人员分工:迎宾员、招待员、主持人,迎宾员佩戴绶带,招待员戴工作帽,主持人简单化妆;(5)音响设备及抒情音乐。活动过程:

1、迎接妈妈。由迎宾员引领妈妈们入座。

主持人: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们有妈妈的爱。我们天天享受着妈妈辛勤的付出,在妈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现在,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好好地为我们的妈妈服务吧。(请幼儿端上准备好的饮料、点心等,让妈妈们品尝,并与妈妈们自由交谈。)

2、演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主持人: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妈妈们的节日,让我们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妈妈。请听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集体唱2遍。)

3、亲子游戏。游戏一:宝宝的呼唤

教师:请所有的妈妈上来,背对大家。老师任意摸一位宝宝的头,这个宝宝就叫两声“妈妈!”,如果妈妈听出来是自己宝宝的叫声,就请举起手来确认并找到宝宝拥抱宝宝。(游戏进行约5分钟)游戏二:妈妈的手

教师:刚才妈妈听到了宝宝的声音,都能猜出谁是自己的宝宝。现在,请宝宝来找找自己的妈妈。请妈妈站在幕布后,将手伸在幕布外面,小朋友上来仔细观察,找一找哪双手是自己妈妈的。等所有的人找到以后,主持人会将幕布拉开,小朋友看自己是否找对了。(游戏分批进行,每个幼儿都找一双妈妈的手。)

4、亲子制作:大手牵小手。

教师指导妈妈和孩子先后在纸上印上手印,使其部分重叠,然后沿轮廓剪下手印,制作成“大手牵小手”,写上“某某和妈妈”。

5、给妈妈献爱心。

主持人:为了迎接母亲节的到来,我们小朋友一直在想办法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礼物,我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很多作品精心收集起来,装在这个盒子里,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亲亲妈妈爱心盒”。现在,请大家将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吧!(音乐响起,孩子们给妈妈送上“亲亲妈妈爱心盒”,并与妈妈互相拥抱,一起观看盒中的礼物,享受爱的快乐。)

6、集体朗诵儿歌《妈妈,我爱你!》。

在音乐伴随下,教师组织全班幼儿一起朗诵师生共同创编的儿歌《妈妈,我爱你!》一遍。(在静静的夜晚,我依偎在你身旁。/亲爱的妈妈,你叫我快快长大。/你说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好。/我说来了,来了,我是你的小宝宝。/妈妈的怀里最温暖,是你把爱给了我。/让我大声地对你说:“妈妈,我爱你!”)

活动延伸:

1、全体妈妈和全体幼儿合影。

2、孩子和自己的妈妈合影。

(选自《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第3期大班社会教育主题活动《亲亲妈妈爱心盒》之活动四)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试题B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考试方式:考查;开卷。

班别: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请将“√”或“×”填在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共40分。)

()

1、幼儿在没有成人直接引导的情况下,能主动地以观察模仿的方式学习周围环境中能引起他注意的各种事物。

()

2、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都是综合的多样的,应当有机联系而不是截然分割。

()

3、幼儿的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师的任务,与家长无关。

()

4、幼儿社会教育应与其它领域的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如:给班级科学角的植物浇水,幼儿既能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又能形成关注自然的情感并培养责任意识。

()

5、随机渗透的教育是指教师利用日常生活、区角和游戏活动、节假日等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的过程。()

6、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开展社会教育可以在以下生活环节进行:来园、离园、午睡、洗手、进餐、上厕所、以及值日生劳动等。()

7、幼儿园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就是指上课。

()

8、幼儿社会教育的谈话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言语沟通,而在于教师在活动前要明确谈话目的和主题,谈话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要更为突出,以引导幼儿朝着某一方向发展。

()

9、讲述活动可以比较适合幼儿获得不可能直接感知的社会知识经验,而且在进行过程中应尽可能结合电教手段、故事、图画或情境表演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

()

10、情境教育和扮演活动都是“假”的,不利于幼儿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因此不宜采用这种形式开展社会教育。

()

11、直观形象法在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具体采用的方法有:参观法、示范、范例法。

()

12、游戏化方法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游戏活动教育化、教育活动游戏化。

()

13、故事的形式是语言领域的活动方式,不可作为社会教育的方式,以免混淆。

()

14、开展社会教育时运用讨论法要求幼儿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小班和中班初期,应以教师的议论为主,由幼儿适当补充即可。

()

15、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谈话结束后,教师不必做小结,以免影响幼儿的主动思考和深化认识。

()

16、强化法就是教师采取强迫的方法,要求幼儿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17、对幼儿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鼓励重在物质方面(如吃、穿、钱)才有实效,眼神、动作、表情等无声的表扬是无效的。

()

18、批评惩罚是对幼儿带有副作用的消极强化方法,因此,不能使用。()

19、教师在组织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时,应多提封闭性问题(回答是或否)少提开放性问题(答案有多种),便于回答,以照顾幼儿经验少认识浅的特点。()20、相对发展幼儿智力的教育而言,社会教育对幼儿将来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所需能力发展的帮助不大。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共25分。)

()

1、随机渗透的社会教育 固定的模式,教师事先 明确的教育目标,只是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内容的进行和变化以及幼儿的需要随机进行,当然,具体如何开展教育离不开教师对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A、没有、没有 B、有、有 C、没有、有

()

2、参观,是幼儿园实施社会教育时 途径的一种形式。

A、随机渗透的教育 B、专门组织的教育 C、家园合作

()

3、参观,应尽量安排在,效果会更好。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

4、幼儿教师是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专业人员,在家园合作开展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应发挥 的作用。

A、紧密配合 B、互帮互助 C、积极主导

()

5、教师如果运用故事法开展幼儿社会教育活动,一般应当注意结合 的手段。

A、游戏法与实践法 B、直观法与讨论法 C、移情法与强化法

()

6、引导幼儿对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助于幼儿理解和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意识。——这属于讨论法中 的类型。

A、感受对比性问题的讨论 B、结论性问题的讨论 C、解难性问题的讨论

()

7、请幼儿设想“假如你是„„,你会„„?”—这是幼儿社会教育 常见的提问方式。

A、移情法 B、角色扮演法 C、强化法

()

8、教师组织实施社会教育活动时,应尽量使幼儿有 式的主动参与。

A、“教师讲幼儿听” B、“教师演示幼儿看” C、“亲自动手操作”

()

9、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目标在全面的基础上,还应以幼儿教育的适宜发展性为原则,把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积极的 和相应的 方面,同时兼顾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

A、社会情感、社会行为 B、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C、参与意识、文明礼貌

()

10、评价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师的教、幼儿的学、以及。

A、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 B、教师的教具 C、幼儿的学具

三、简答题(3题选做2题,每题5分共10分。)

1、《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和说教”;“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这对于教师开展幼儿社会教育很有指导意义。请问:这些文字具体提示了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怎么做?请概括出来。

2、教师通过故事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在评价社会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评价?(至少列举五个方面)

4、教师在使用强化评价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师在剪纸活动中针对剪下的纸屑对幼儿提的要求是:“小朋友,我们剪下的废纸屑不能扔在地上和桌子上。”请分析教师的要求存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应该如何向孩子提要求?

2、东东小朋友又打人了,老师对她说:“东东,你怎么又打人,我昨天才批评你了,真是无药可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师对东东说的话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应该如何教育东东?

篇2:社会活动指导试题

答:A比赛前要求锻炼者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心血管系统。除一般医学检查外,还要进行机能试验,必要时可做心电图等特殊检查。严格把关,不允许机能不良者去参加力所不及的比赛,更不能让感冒发烧者或患有慢性内脏疾病者参赛。B协助比赛程序的组织和编排工作,避免一些锻炼者连续、过多地参加比赛,防止不考虑性别、年龄的编组现象。协助做好赛期锻炼者的伙食管理,保证锻炼者充足的营养补充。C做好场地、设备的卫生检查,组织好比赛期间的医务监督和场地急救工作。D开展体育卫生宣传活动,如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遵守比赛规则、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遵守生活制度、讲究个人卫生等。

2.消除疲劳的途径

答:A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及营养物质补充。如整理活动、温水浴、蒸气浴、桑拿浴、理疗、按摩等。B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如睡眠、气功、心理恢复、放松练习、音乐疗法等。C通过补充机体在锻炼中丢失的物质,来促进疲劳消除。如吸氧、补充营养物质及利用某些中药来调节身体机能等。

消除疲劳的方法

答:A整理活动B睡眠C温水浴D按摩E理疗F营养

3.对锻炼者的身体技能状况进行评定的作用

答:通过医学检查和身体素质检查,能够综合地评定锻炼者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对运动的适应能力,为科学地健身锻炼提供依据。

4.体育卫生

答:包括健身锻炼卫生、个人卫生、场地卫生和自我身体检查

5.体育的功能

答: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社会情感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6.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

答:原则:“为增强公民身心健康服务”。规范:热爱体育,乐于奉献。热忱服务,尽职尽责。坚持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钻研业务,勤于进取。团结协作,互相尊重。遵纪守法,诚实公平。

7.获得身体锻炼较大心理效益的方法

答:选择令人愉快和感兴趣的活动,选择有氧运动或者有节奏的腹式呼吸的运动,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选择自控性的运动

8.身体素质的定义

答:通常把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机能能力定义为身体素质。

9.身体素质的分类

答: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包括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表现为三种形式: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耐力素质是指运动时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肉人素质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即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灵敏组织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人体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10.决定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基础

答:肌肉体积,神经调节机能,肌纤维的组织

11.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

答:进行力量素质锻炼,要正确选择训练手段,合理安排各种力量训练的顺序,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力量练习要保持经常,做到循序渐进,超负荷原则

12.发展力量的主要方法

答:力量练习的种类分:负重抗阻力练习,对抗性练习,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专门的力量训练器械练习,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客服外部坏境阻力的练习,电刺激。

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分:最大力量的训练,相对力量的训练,速度力量的训练。

13.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答:呼吸机能:氧气的摄取需要呼吸系统来完成中文标点,人体不断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进行有氧氧化作用,释放出能量供人体需要。

血液循环系统:氧气进入体内后必须经血液循环才能被运输到组织器官加以利用。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肌肉是最终利用氧的器官,肌肉利用氧气将能源物质氧化,并释放出能量,共肌肉收缩需要。

14.场地器材的准备内容和要求

答:准备工作包括器材设施的布置;场地的画线、平整;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卫生清理;体育场地环境、设施的美化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场地器材的总体布局要合理;活动时场地器材的布置应适当集中,避免转换活动项目时花费时间,布置要便于管理,器材应放置在指导员的视线之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多个小组进行体育活动时,指导员应事前商量好场地器材使用先后的顺序和时间;活动前或做练习前应仔细检查场地器材的布置情况,严防发生事故;加强运动场地的环境绿化

15.讲解法

答:讲解法是指导员用语言向锻炼者说明锻炼任务、动作名称及其作用,完成动作要领、方法和要求以及指导锻炼者进行学习和锻炼的一种方法。注意以下几点:精讲多练,善于运用比喻,正确运用体育术语,巧妙运用口诀,注意语言的科学性,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16.示范法

答:动作示范是体育指导的重要方法,他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重要途径。注意:示范要正确合理,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选择合适的示范位置和示范面,师范的次数要恰当,示范的时机要合适

17.保护与帮助的运用原则

答:位置要合适,助力部位要正确,时机要恰当,力量要适度,重点要明确

18.对保护、帮助者的要求

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熟悉技术动作,掌握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要了解练习者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

19.连续重复练习法的主要特点

答:练习的持续时间较长或连续重复练习次数较多,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较大,间歇可固定或不固定,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全面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有显著作用,适用于周期性运动项目。

20.持续练习法的运用要求

答:选择锻炼的项目手段要适合于锻炼者的年龄、生理特点和体质基础,体质状况一般或初次参加锻炼的人及老年人,持续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可以从每次15~20分钟左右开始,中老年人用持续练习法锻炼身体时,也可以根据自己在练习中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练习方式,以防止运动损伤和疾病的发生。

21.变换练习法的运用要求

答:应了解变换练习法的适用情况,根据不同的目的与需要进行变换,变换练习法应与个人的长远锻炼计划相结合,变换练习法的运用可能会引起锻炼者在心理、身体机能、体能和技术动作掌握方面的不同变化,为此指导者与练习者要善于捕捉信息,加强观察指导与自我监督,视情况加以调整,对于大多数锻炼者而言,较易适应的是锻炼的自然环境、场地和动作由难到易、由多到少的变换较难适应的是运动器械、运动负荷、动作要素及附加条件的变化;尤其难以适应的是动作由易到难、负荷逐步加大的变化。

22.运用间歇练习法的要求

篇3:农业类试题解题指导

近几年高考中有关农业的考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二是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三是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农业类试题的命题趋向

1.从考查内容上看, 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和新型农业的考查。

2.从考查形式上看, 选择题、综合题都有。2011年高考中出现的农业相关试题以综合题居多, 且试题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3.从考查能力上看, 侧重考查对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分析论证能力。

4.命题趋势: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类型仍是今后高考考查的重点, 侧重对能力的考查, 重在分析农业的影响因素、农业的分布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等。

二、农业类试题常见的失分原因

1.空泛罗列, 不得要领。

由于人文地理描述性的内容比较多, 使得许多考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点, 即:解答任何问题, 我只要面面俱到, 大量堆砌文字, 就可以得高分。实际上, 答题过程中强调的是思路严谨、言简意赅。

2.以偏概全, 顾此失彼。

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和能力的欠缺, 导致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就某一个自己熟悉的得分点展开深入分析, 而没有对设问的分值进行分析研究。只在一个得分点上着笔, 导致失分。

3.空间定位不准, 机械套用答题模式。

以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 许多考生往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来组织答案, 而忽视了区域之间的差异,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失分。

4.审题马虎, 信息提取不到位, 造成答题失误。

农业类试题经常涉及区位、影响等问题, 答题时考生必须分清楚是有利区位还是不利区位, 是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 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 影响答题效果。

5.非智力因素造成失分。

字迹潦草、卷面凌乱、错字连篇、语句不通等, 都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因素。

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1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 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 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 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 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 (品种退化, 出油率低) , 生产成本较高, 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 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 在国际市场上, 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3)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须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错因分析:不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

解题思路:本组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生在解题时要根据材料, 结合巴西、美国、中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分析。本组题从热点问题 (转基因大豆 ) 切入, 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 巴西人口比美国少, 但巴西高原面积广大, 适宜种植大豆。“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 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 C正确。

(2) 巴西大豆生产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和该地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价格便宜, D正确。

(3) 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 品种退化严重, 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须加大科技投入, 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 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答案: (1) C (2) D (3) A

例2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 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中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 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 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 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错因分析:一是不能根据经纬度等图示信息准确地进行区域定位;二是对区域环境的整体认识不足;三是对黄麻的生长条件不够了解。

解题思路: (1)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气候特征分析思路的掌握程度。分析某种气候的特征, 一般应包括年均温、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等方面。据图可知甲地各月均温在20℃以上, 年均温高, 气温年较差小, 降水丰富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一般情况下, 月降水总量大于100mm即可称“该月降水丰富”) 。由此可得出5~10月为雨季, 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结合所有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 还可以得出该地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 本题考查考生对区域图、等高线图的判读能力以及对地形特征分析思路的掌握程度, 属于容易题, 区分度不高。描述某地的地形特征, 一般应包括地势分布特征、地势起伏大小、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可能的地质灾害等。由图1中等高线数值可知图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 应该为平原, 再根据图中河流 (恒河) 流向 (自西北流向东南) 可得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起伏小, 主要地形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 本题难度不大, 主要考查水文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其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理念, 只要考生注意阅读材料并联系水文条件即可得出答案。从图1中可看出黄麻产地主要集中在恒河三角洲, 该地水网密;根据图2可得出该地水量大和水量季节变化大, 河流可提供航运和灌溉条件;根据材料中的“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 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可得出水量大有利于浸沤黄麻。

答案: (1) 全年高温 (各月均温都高于20℃) ;全年降水量大 (1600mm以上) ;5~10月 (6~9月) 降水较丰 (为雨季) ;11月至次年4月 (10月至次年5月) 降水较少 (为干季) 。 (2) 为 (两) 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海拔低于200米) 地势低平, 自北 (西北) 向南 (东南) (或自内陆向沿海) 倾斜 (或渐低) 。 (3) 水网密, 水量丰, 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例3 (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节选)

(1) 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 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2) 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 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错因分析:其一是不能够准确地进行区域定位, 这是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出错的最重要原因;其二是对区域环境特征认识不清, 导致答题思路混乱。

解题思路:该题以具体区域为背景, 综合考查区位条件、农业等知识点。图中乙城市为河南省省会郑州, 该市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捷, 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明显, 适合建立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图中最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 该地的水热条件适合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图中最北地区则位于大陆内部, 气候干燥, 水源紧缺, 适合绿洲农业的发展。

答案: (1) 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 邻长江中下游平原, 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 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 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 (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 , 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 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2) 最南地区:水田农业, 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 熟制一年一熟, 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

例4 (2011年高考海南地理卷) 19世纪80年代, 斯里兰卡试种茶树成功, 从此, 茶叶一直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此外, 斯里兰卡也出口橡胶和椰子,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分析图文资料, 推测斯里兰卡茶树种植园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的原因。

错因分析:不能够根据现有图文资料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加工。

解题思路:南亚国家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上,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属于岛国, 平原面积狭小,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地形和气候的综合影响, 斯里兰卡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茶叶生产国之一, 而该国的水稻种植规模有限。

答案:斯里兰卡位于热带 (赤道) 地区, 纬度差异小, (平原地区) 水热条件的空间差异较小 (全年高温多雨) 。根据放射状水系和山峰 (海拔2524米) 推知, 中部地区为山地 (四周海拔较低, 为平原) 。各种作物相比较, 茶树更适合在山地种植, 其他作物 (橡胶、椰子、水稻) 适合在平原地区 (海拔较低地区) 种植。

四、解题指导

1.掌握区域特色, 分析区域差异。

由于区域内部各要素 (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命题者在命制农业类试题时往往将区域内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查。所以, 掌握区域特色, 分析区域差异, 就成为解答农业类试题的突破口之一。

2.重视图表训练, 强调图文转换。

图表是文字和图形的结合体, 其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等特点。图表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同时, 图文转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它要求考生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 并进行分析、综合, 最后运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阅读图表时, 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注记等, 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部分, 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从而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思维。其次应及时筛选信息, 并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 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最后应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 从而实现质的飞跃。答题时考生应注意将所搜集的相关地理知识、地理原理与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结合, 运用地理语言表述出正确答案。

3.触类旁通, 灵活应用。

一是要触类旁通, 即由知A到知B。在学习中, 考生要善于从问题、图表、数据中分析教材中各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并通过信息加工、整理等全盘掌握有关知识。二是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考生要能联系自己身边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 联系当前的地理热点和重大科技成果等, 多接触新情景、新材料, 并有效联系有关知识, 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五、强化训练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完成1~3题。

1.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省份 B.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 D.东北和新疆

2.与其他地区相比, 东南省份最具优势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A.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耕地质量

B.化肥效率

C.劳动力效率

D.耕地面积

3.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 人力效率最高。其反映出该地

A.农业生产落后 B.劳动力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条件优越

读中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美国四个国家的农业比例示意图, 完成4~5题。

4.四个国家中属于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和出口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有关各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①国畜牧业产值比重高, 其农业生产类型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B.②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其粮食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

C.③国以种植小麦和牧羊为主要特色的粗放型农业发达, 产品出口量大

D.④国农业人口比重大, 种植经验丰富, 农产品商品率高

6.受国家经济宏观发展的影响, 我国中西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葡萄是喜光作物, 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 (K值) 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 (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 ∑P为温度≥10℃时期的降水量, ∑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见下图)

材料三 近几年, 咸阳乾县和礼泉的果农栽培“红地球”葡萄, 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葡萄的栽培面积已从前几年不足700hm2增加到2200 hm2。

(1) 材料一图所示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2) 与世界葡萄酒之都法国波尔多相比较, 图中咸阳乾县、礼泉等地 (渭北“旱腰带”) 的水热系数情况如何?分析该地区种植葡萄的优势自然条件。

(3) 实现咸阳乾县、礼泉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从表中可以看出, 相同条件下, 西南地区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最多。

2.A 与其他地区相比, 东南地区的自然条件 (光、热、水、土等) 比较优越。

3.C 东北和新疆地广人稀,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4.C ③ 为美国, 是世界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国和出口国。

5.A ①为阿根廷, 大牧场放牧业发达;②为马来西亚, 粮食商品率较低;③为美国, 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④为中国, 农产品商品率不高。

6. (1) 小麦

(2) 情况:大致相当。优势自然条件:光照条件好;水热同期 (水热匹配良好) ;黄土土质疏松, 较肥沃。

(3) 因地制宜栽培优质果树;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促进经济发展;禁止破坏森林植被, 保护生态环境。

篇4:高考热点“图表类”试题解题指导

一、图像类试题

【题型分析】多变量图像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它是指在一个图上存在多个变量的图像,如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多个条件的曲线变化等。此类题的特点是:一方面信息量大,考查了读图能力;另一方面多变量的存在,考查了分析推理能力。常见有三种类型:环境污染因素的多变量;溶液中离子变化的多变量;化学平衡体系中的多条件变化。

【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及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于图1中。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

A. NO消失的速率比RH快

B. NO生成NO2

C. RH及NO2反应生成PAN及O3

D. O3生成PAN

解析:由曲线斜率可知在某一时间段内NO消失的速率比RH快;NO的浓度一直在减小,NO2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小,在0~1时间段内NO可能生成NO2;O3、PAN的浓度在增加,而RH的浓度在减小,RH及NO2在某一时间段内可能反应生成PAN及O3;O3的浓度一直在增加,不可能作为反应物,D项不正确。

答案:D

【解题策略】解图像题一般思路为:首先需认清纵、横坐标各表示什么量,然后再从曲线的起点位置及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函数曲线的增减性;理解曲线斜率大小即曲线“平”与“陡”的意义;准确把握各特殊点(原点、曲线的拐点、最高点及交叉点等)的含义;准确理解某些关键数据在解题中的特定作用,找出直接或隐含的化学相关知识才能快捷地解答出答案。

【变式练习】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

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

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5Ca(NO3)2+3(NH4)2HPO4+4NH3·H2O=Ca5(PO4)3OH↓+ +

②5Ca(OH)2+3H3PO4=

(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 。

(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 。

(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 (填化学式)。

(5)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酸碱反应的了解,考查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能力、读图解析和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化学平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原子守恒可以配平反应方程式,方法A与方法B对比,主要是A产物有副产物NH4NO3,原子利用率不高。本题后二问要利用平衡思想解决,人体pH基本上在7.39~7.41,所以钙主要存在形式为Ca5(PO4)3OH,结合其电离平衡可以分析酸会促进其电离而溶解,造成龋齿。

答案:(1)①10NH4NO3、3H2O②Ca5(PO4)3OH↓+9H2O(2)唯一副产物为水,工艺简单(3)反应液局部酸性过大,会有CaHPO4产生(4)Ca5(PO4)3OH(5)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5(PO4)3OH(s)?葑5Ca2+(aq)+3PO43-(aq)+OH-(aq)向右移动,导致Ca5(PO4)3OH溶解,造成龋齿。

二、表格类试题

【题型分析】含数据表格的化学试题,就是将物质的某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根据表格中数据提供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按其内在联系抽象成知识与规律,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题型。数据一般是通过化学实验实测的,也可以是教科书中提供的物质本身就具有的性质数据,如溶解度、熔点、沸点、密度等。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对数据的灵活运用和分析处理的能力。

【例2】“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显色时间t2=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 (填字母)

A <22.0s B 22.0~44.0s

C >44.0s D 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解析:本题通过提供碘钟实验的有关数据,要求考生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体现了对考生数据处理、提出假设与归纳推理等探究学习能力的考查。(1)5组实验数据每组都是两个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对应,反应物浓度明显地不是随意任取的,而是经过设计有规律地变化,显色时间则间接代表了反应速率,因此实验目的是为了考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第①、②和⑤三组数据组成一个系列,其中c(SO42–)保持不变,而c(I–)按倍数递增,比较第①、②组的t值发现它是按倍数递减的,因此推断在c(SO42–)保持不变时t与c(I–)成反比,因而t1= 88.0s×0.040mol·L-1 /0.120mol·L-1=29.3s。(3)题中指出“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这个一般规律就是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中数据是20℃获得的,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相应反应速率应当增大,反应时间则减小,即小于表中③所对应的22.0 s,因此选择A为答案。(4)作为结论,应当总结出规律。定量型的探究实验应得到定量型的规律。由上述对第(2)题的分析已经推断出c(SO42-)保持不变时t与c(I-)成反比,而比较第②、③两组实验数据又可以分析得出c(I-)保持不变时t与c(SO42-)成反比。进一步归纳,可得到t与c(SO42-)和c(I-)的乘积成反比,或者说反应速率与两个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这样的结论。

答案:(1)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29.3s(3)A(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解题策略】

1. 理解表格中各个列项中数字的意义,巧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化学语言。

2. 理顺表格中数据间的变化趋势,注意分析数据的变化,理清每组的变化趋势。

3. 联系相关的化学知识,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

【变式练习】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1。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mol·L-1,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____1.0 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

解析:(1)vA=■=0.013 mol·

(L·min)-1(2)对比实验1与实验2可知,反应温度相同,达平衡时的A的浓度相同,说明是同一平衡状态,即c2=1.0mol·L-1,又因实际反应的速率快,达平衡所需时间短,说明反应中使用了催化剂。(3)对比实验3与实验1可知,从10min到20min,实验1的A的浓度变化值为0.13mol·L-1,而实验3的A的浓度变化值为0.17mol·L-1,这就说明了v3>v1。又知0min到10min A的浓度的变化值应大于0.17mol·L-1,即c3>(0.92+0.17)mol·L-1=1.09mol·L-1。(4)对比实验4与实验1可知,两实验的起始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不同,达平衡时实验4的A的浓度小,说明了实验4 A进行的程度大,即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1)0.013 (2)1.0,催化剂 (3)>,> (4)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三、图表类试题

【题型分析】表格题则相对要比图像题要求低点,表格题一般涉及到的是反应时的相对量,要认真分析表格中的各种数据,确定哪一组数据是哪一种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题中要求,选定确定的一组数据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例3】减少SO2的排放、回收利用SO2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我国研究人员研制的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高温焙烧废渣产生的SO2制备硫酸锰的生产流程如下:

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Ca2+、Pb2+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的半径以及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表所示,阳离子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效果如图3所示。

已知PbO2的氧化性大于MnO2的氧化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废渣的主要成分是硫铁矿,1 mol FeS2高温焙烧转移________ mol电子。

(2)在氧化后的浸出液中加入石灰浆,用于调节浸出液的pH,pH应调节至________。

(3)阳离子吸附剂用于除去杂质金属离子。决定阳离子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因素是______(填写序号)。

a. 溶液的pH值 b. 金属离子的电荷

c. 金属离子的半径 d. 吸附时间

(4)操作a包括________等过程。

解析:(1)根据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可知1molFeS2与O2反应,转移11mol电子。 (2)浸出液中含有的Fe2+对Mn2+的分离具有严重的干扰,加入MnO2氧化剂,可将Fe2+氧化为Fe3+,2Fe2++MnO2+4H+=2Fe3++Mn2++2H2O,便于调节溶液的pH,使Fe3+等与Mn2+分离,观察表中给出的各种离子沉淀时的pH,当pH=4.7时,Fe3+、Al3+完全生成沉淀,而Mn2+、Pb2+、Ca2+没有产生沉淀,当pH=8.0时,Pb2+开始生成沉淀,而Mn2+未沉淀,所以溶液的pH应调节至4.7~8.0,使Fe3+、Al3+与Mn2+分离,浸出液中剩余的Pb2+、Ca2+可通过吸附方法除去。(3)对比吸附效果图和离子半径可知,离子半径越大,离子被吸附的效率越高。离子所带电荷越少,被吸附效率越高。吸附时间越长,被吸附效率越高。吸附效率与溶液的pH没有直接关系。(4)过滤后的滤液为MnSO4溶液,该溶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则可得到MnSO4·H2O晶体。

答案:(1)11(2)4.7~8.0(3)bcd(4)蒸发、浓缩、结晶

【解题策略】

1. 应用观察方法,准确理解图示中纵横轴代表的含义,并能结合化学知识分析判断曲线的走向趋势及起点、拐点、水平线含义;

2. 应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分析图或表中数据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并根据反应特点将图像或表格数据与反应方程式一一对应,得出表格数据中蕴涵的具有本质性的规律;

3. 根据反应方程式列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式。

【变式练习】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N2(g)+O2(g)=2NO(g);ΔH=+180.5kJ/mol;2C(s)+O2(g)=2CO(g);ΔH=-221.0 kJ/mol;C(s)+O2(g)=CO2(g);ΔH=-393.5 kJ/mol。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ΔH=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在不同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质量比)条件下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果。

汽车尾气→ 尾气分析仪 → 催化反应器 →

尾气分析仪

①实验过程中除空燃比不同外,其他条件:汽车尾气的流速、________等必须相同。

②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转化率与空燃比的关系如图4所示。空燃比约为 时,催化剂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果最好。

(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5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 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 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 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解析:(1)由盖斯定律计算得出,ΔH=-746.5 kJ/mol。(2)①从图像可以看出实验中除空燃比不同外,其他相同的是汽车尾气的流速、催化剂的温度。②当空燃比约为c时,此时的CO、NOx的转化率均很高,催化效果最好。(3)分析该燃料电池的结构,判断出通入CO的一极为负极,通入空气的一极为正极,结合各电极发生的反应,则B错误。(4)分析图表数据,该实验研究中应用了对比试验方法。所以所填内容为:

答案(1)-746.5 kJ/mol(2)①催化反应的温度 ②c(3)B(4)

(作者单位: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篇5: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目的是

2.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育目标的整合应包括认识、3.幼儿表述能力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于4各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技能,由简到繁、由短到长地提高表述水平。同时掌握个人独白、集体讲述、对话交谈等不同的表述方式。

4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

5.不论从何种角度研究和提炼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结构,有两点是必须明确的,一是每类活动结构应有基本的组成部分,二是各部分之间应有合理的搭配和排列,便于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展开。

6.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有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和。

7.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和参照性原则。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讲述活动的主要特征。

讲述活动的主要特征是:(1)讲述活动有一定的凭借物;(2)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境;(3)讲述是一种独白语言。

2.简述谈话活动的目标。

谈话活动的目标是:1.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2.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3.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3.简述开展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应具备的条件。

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应具备的条件是:(1)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2)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3)提倡整合的阅读活动;(4)具有鲜明的文化和语言背景。

三、论述题(16分)

结合实例,试分析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的主要特点。

第一,在游戏中包含语言教育目标。听说游戏中的语言教育目标非常具体、带有练习的性质、非常含蓄(即将教育目标贯彻在游戏活动之中);

第二,将语言学习活动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不是凭空制定的,而是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根据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当幼儿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就在这样的活动中练习了幼儿的听说能力;

篇6: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试题A卷

一、选择题(将近确答案写在横线上。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社会体育的总体奋斗目标共包括_______________部分。A.2个B.3个C.4个D.5个

2、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功能。

A.强健身心B.学习体育知识C.秩除疾病D.广交朋友

3、社会体育按照共发展渊源通常分为民间体育和_____________。

A.旅游体育B.休闲体育C.康复医疗体育D.民族传统体育

4、练习数量的安排要符合练习者的身体条件和_____________的实际。A.动作协调性B.理解能力C.训练水平D.知识水平

5、动作的优美性是以动作的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A.协调性B.准确性C.经济性D.舒展性

6、心肺复苏术通常适用于情况。

A.骨折B.休克C.心脏骤停、呼吸停止D.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7、可采用按摩、针灸治疗的运动损伤是______________。A.开放性软组织损伤B.关节脱位

C.已慢性软组织损伤D.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

8、运动过程申血糖含量和糖原含量下降而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_________。A.代谢产物堆积B.水盐代谢紊乱C.保护性抑制D.能量耗竭

9、力量练习后的营养补充应以__________为主。A.肉类、牛奶等蛋自质B.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 C.豆类食物D.淀粉类食物

10、对发达肌肉和增长力量都较为有效的负荷量应以最大力量的_________为宜。

A.30-50%B.50-60%C.60-75%D.80-90%

11、根据库粕所提出的系列评价标准与量表,长跑锻炼的理想标准之一是___________。A.每周跑步2次,每次至少跑1600米,用时6分半以内 B.每周跑步3次,每次至少跑1600米,用时6分半以内 C.每周跑步4次,每次至少跑1600米,用时6分半以内 D.每周跑步5次,每次至少跑1600米,用时6分半以内

12、下列语言申用于表示慰问的礼仪用语是___________。

A.“失礼了!”B.“请多指教!”C.“让您受累了!”D.“麻烦您了!”

13、在健身活动中,练习数量的安排应以_________为基本原则。A.持之以恒 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区别对待

14、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期的时间范围是损伤__________小时后。A.12~24B.24~36C.24~48D.36~48

15、Sam: Excuse me!Tom:____________。

A.Hello!B.Yes?C.I am busy.D.Excuse me?

A练习计划科学性B练习时间C练习强度D练习计划的适应性

二、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01-2010年期间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目标之一是。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总人口数的30%左右。()

2、靠墙手倒立练习可以发展支撑能力。()

3、动作的经济性是指以消耗最少的时间来获得最大的动作效果。()

4、社区体育指导者与被指导考的关系具有平等性。()

5、动作缓冲性在动作表现形式上,具有主动用力的特点。()

6、跟腱完全断裂的征象是:局部凹陷,触之有间隙、压痛,不能用足掌站立。()

7、在骨折临时固定时,如无夹板,也可利用木杆、树枝等硬物代替。()

8、静止性休息更适合于,消除由于少量肌肉群参与工作导致的局部疲劳或运动强度较大而导致的快速疲劳。()

9、运动性疲劳是身体产生的一种病理现象,应尽力避兔出现。()

10、慢性软组织损伤是由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治疗不当逐渐。()

11、《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适用于20-69周岁生理和心理健。()

12、体育兴趣和态度可以由一些可观察的指标直接进行评定。()

13、体育场地的布置应确保充足的阳光和湿度。()

14、体育道德是指体育活动和体育工作中。调整人与人之间关和。()

15、“洗手间在哪儿”的英大是 “Whereisthetoilet ?”。()

三、简答题:(1、2题为必答题,每题6分,3、4题任选一题作答,8分,总分20分。)

四、论述题:(任选一题作答,总分30分)

1、论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意义。(20分)

1、简述社会体育的改革目标。(6分)

2、选择身体练习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6分)

3、合理布置健身场所场她器材的组织方法有哪些?(8分)

4、简述运动损伤对练习者身心造成的影响。(8分)

2、试述比赛练习法的运用要点。(30分)

答案:1-15题BADCBCCDACDCBCB

上一篇:中外鬼节:中元节和万圣节下一篇:足球特色学校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