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业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2024-05-17

电业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共14篇)

篇1:电业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电业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电业局sheq管理体系作业文件q/btgd

×××电业局企业标准

q/btgd—czg—4.1、8.1—01-2005(第一版)

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持有人签字:

2006年月日发布2006年月日实施

×××电业局宣传部

目次

前言………………………………………………………………………………

3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和定义………………………………………………………………………4

前言

××××电业局(以下简称“我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sheq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我局sheq管理体系,控制我局宣传部工作过程,而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由宣传部负责解释。

编制:×××

审核:×××

批准:×××

1范围

本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职工的理论素养,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效果,保证学习时间,规定了我局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

本制度适应于两级中心组成员、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使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关于印发《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的通知(内电党[2000]32号)

3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文件采用q/gdw1-2003《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术语和定义以及我局q/btgd-a01-2005(第一版)《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及定义。

3.1物质文明: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

3.2精神文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以及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3.3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4职责

4.1制定局两级中心组成员、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有关制度、计划、方案,购买编印有关学习材料。

4.2负责组织局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承担资料收集、记录整理等项工作,上报理论中心组的学习统计表。

4.3负责收集政治理论学习体会、论文,并将优秀论文推荐给相关部门。

4.4监督检查基层理论中心组和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

5工作内容

5.1局党委中心组和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

5.1.1人员组成:

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人员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副总工程师;根据学习内容,也可通知各党(总)支书记列席。局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局党委宣传部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秘书单位,负责安排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料并组织实施。

局属各党(总)支部也应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成员由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可以扩大到技术员或班站长,由党(总)支部书记任组长,并组织实施。

5.1.2学习内容:

中心组的学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中央、自治区、电力公司领导重要讲话和文件,电力体制改革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wto基本规则以及科技、电力法律法规、企业文化建设等知识内容。

5.1.3学习方法:

中心组学习坚持平时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采用阅读原文、专题讲座、听录音、看录像、中心发言、参观考察、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中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以求取得实效。

5.1.4学习时间安排:

集中学习时间原则上在每月第二、第四周下午安排半天时间,每周通过局域网通知;遇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学习时间,提前通知。参加学习的人员要事先安排好工作,要珍惜学习机会、遵

守学习制度,在学习时间内原则上不处理日常工作,遇有特殊情况,须向组长或副组长请假。

5.1.5学习要求:

参加学习的人员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和小结,每半年必须提交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5.1.6基层中心组学习的考核

a)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学习笔记,集中学习的记录等。

b)考核办法:

述学:把领导干部参加理论学习的情况作为述职的重要内容。

评学:在群众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对理论学习情况一并进行评议。

考学:党委对干部考察、考核时,对其学习态度、理论素养、学习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局属各党(总)支部的理论学习的情况要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基层支部和干部评优的重要依据。

5.2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全局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由宣传部统一制定,各党(总)支部负责具体实施,并可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增加学习内容。

5.2.1学习方法:

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要有明确的主题,力求形式多样化。坚持平时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做到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小结。采用阅读原文、专题讲座、听录音、看录像、外出考察、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

5.2.2学习时间安排:

全局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每月两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各单位实际自行安排。要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学习,力求实效。建立职工学习考勤簿,确保学习时间。

5.2.3局党委宣传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党(总)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全局三级理论学习网络情况按要求及时向局党委和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6记录

6.1党委中心组学习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记录人:

参加人:

学习内容:

发言人:

6.2中心组学习统计表

××××电力集团公司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统计表

单位年月日

项目

学习

时间

中心组人数

学习次时数

出勤率

学习内容

记录情况

中心组学习

论文数

写心得体会

组织培训人数

参加上级单位

党课次数

领导干部讲

缺勤情况

其它

中心组组长签字:填表人签字:6.3每月中心组学习计划

时间

学习

方式

中心发言人

学习内容

自学

集中

自学

集中

×××局党委中心组××××年××月份学习安排

6.4每季度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局××××年××季度职工政治学习计划

时间

学习内容

讨论题

篇2:电业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一、学习目的和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是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也是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年。

县十一届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以优化提升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以提升品位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以重树形象、重构格局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超前谋划‘十二五’规划相关工作;以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推进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以安居乐业为重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为重点,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聚集合力为重点,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健全完善机制为重点,解决党建薄弱环节问题。”十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和系列举措,认真抓好在职干部理论学习,对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今年农业局的在职干部理论学习,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会、州六届四次党代会、县十一届五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这一战略任务,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突破口,继续组织在职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全国、全省、全州、全县“两会”精神,促进在职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提高,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主要学习内容和专题

今年农业局的在职干部理论学习主要安排四个专题。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增加学习专题,确保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专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学习要点: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为基本教材,组织在职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努力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现实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上下工夫,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在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工夫,牢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的能力,更好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坚持“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学习时间:2010年3月至4月份

(三)学习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第二专题: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加快推动农业新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学习要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要以《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为基本教材,继续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下工夫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使在职干部在本单位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要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成功经验,认真组织在职干部学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州、县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和谐发展新局面。

(二)学习时间:2010年5月至6月份

(三)学习材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第三专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要点: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自觉增强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

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的忠诚和信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二)学习时间:2010年7月至8月份

(三)学习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中宣部即将制定出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

第四专题:学习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州六届四次党代会、县十一届五次党代会以及全国和省州县“两会”精神,努力推动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和谐发展。

(一)学习要点:要把学习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州六届四次党代会、县十一届五次党代会以及全国和省州县“两会”精神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在职干部学习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在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上的报告、秦光荣省长在省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州委书记刘一平在州六届四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杨福生州长在州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刻领会省委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刻领会州委提出的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更好更快地推动红河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深刻领会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深刻领会州委提出“八个更加注重”的红河新发展的新要求、新举措;深刻领会州委提出的以高远开阔的视野绘制高水平“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等等;深刻领会县十一届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个以”工作重点,为努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习时间:2010年9月至10月份

(三)学习材料:中央、省、州、县领导所作的报告。

三、切实加强组织和领导

(一)要切实提高对组织在职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按照中共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抓好本单位在职干部理论学习,确保学习内容、时间、要求和效果的落实。

(二)要注意激发在职干部理论学习的热情。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以创建学习型领导干部、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党员为抓手,分层次、有重点地安排好在职干部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掀起和形成学习热潮及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浓厚氛围。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要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利用好单位统一组织的理论学习时间,又要注意激发干部8小时之外进行自学的主动性。要组织在职干部认真学习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论学习——重要论述摘编》(新华书店有售,希望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都购买一本组织学习),增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组织在职干部进行理论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

篇3:电业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一、大学生对思政理论学习作用的认识误区

大学生对思政理论学习作用的认识误区, 最集中且最核心的一点, 就是认为思政理论学习是无用的, 学生对此有不同程度上的误解, 有的认为思政理论学习对自己的专业前景、职业生涯以及自身实际的社会竞争力的提高毫无帮助, 进行思政理论学习不但浪费时间, 跟影响了自己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有的大学生认为思政理论教学完全是意识形态上的说教, 进行思政理论学习就是进行假、大、空洞、无用的政治学习, 对学生自身技能的提高没有实际上的意义, 而专业的课程学习才是学生本身最需要的;有的学生认为思政理论都是高深抽象并且难解的道理, 应当是那些更高层次的人才或者专业人士学习的内容, 是一门培养完人、圣人的课程, 而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做不了完人、圣人, 只能做一个有能力的普通人, 因此没有学习思政理论的必要和意义;还有的大学生认为思想理论的教学内容总是毫无新意地千篇一律地重复着中学思想政治课学过的内容, 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内容老旧, 对自身的成长与进步毫无帮助。大学生一旦产生对思政理论学习的作用产生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学习思政理论无用, 就会先入为主, 对思政理论的学习产生排斥的思想, 引发学习动力上的障碍。

二、大学生思政理论学习上的思维

思政理论课程的内容大多苦涩艰深, 且其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年代较为久远, 与现今的大学生所成长的年代相差甚远, 且教学的内容跟不上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脚步, 没有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特点及要求进行传授, 难以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大学生在学习中极易感到话语之间的疏离感, 产生理解及接受上的思维障碍以及思想情绪障碍。此时, 若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没有架设起有效沟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知识传递灌输与世界观方法论建构教育之间的桥梁, 大学生在学习中容易由于理解及接受上的思维障碍以及思想情绪障碍对思政理论学习失去兴趣及信心。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应试教育背景下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成了思政理论学习中的重要思维障碍。应试教育背景下, 学生在标准化的教育方式下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固化思维, 认定各类问题应当而且必须只有唯一的一个正确的答案, 他们认定每一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是不可更改的准确唯一的基础。

三、探讨大学生思政理论学习的意义

作为高等教育的范畴之一, 高等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树立起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 明确的理想信念, 正确的价值取向、世界观、人生观的重任。我们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 不仅要看学生的专业能力, 更要看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大学生有着独立的思想, 有较强的个体意识及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但其整体素质较为参差不齐, 道德修养、公德意识有待提高, 有的学生由于社会给予大学生所贴的各种标签, 对自身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以至于心灰意冷、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对待教与学, 更谈不上高校学生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也有的学生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感到无所适从, 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还未踏足社会的大学生尚未形成坚定的思想认识及理想信念, 其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等特点, 在主流方面,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表现为积极且健康的, 但难免存在思想上的诸多问题, 例如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法律与道德意识弱化等等, 加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网络的迅速普及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东西方文化得以频繁地碰撞,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及精神上的不断侵蚀, 各种消极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信念极易被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及其各种消极现象所歪曲, 造成学生的信仰危机, 甚至是道德利益价值取向混乱等难以估计的不良后果。大学生学习思政理论在这样的形式下显得尤为重要。思政理论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的意识形态, 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政治正义观、政治的常识、政治辨别力, 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复兴乃至学校、学生本身的发展,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及人民幸福的需要, 更是大学生在打牢人生思想基础的关键阶段获得先进、正确理论指导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自警、自强的良好情操及其党、为国、为民的宝贵精神, 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 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及合格建设者的基础。高等院校的管理者、组织者、教育者应树立其成才与成人并重的教育理念, 不但重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还应加强对思政理论的教育, 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加强大学生对思政理论学习作用的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高水平的政治素质是现代中国高等院校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 加强思政理论的学习与修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健全的理论思维能力, 是学生得以学好其他专业技能的重要条件, 参与思政理论的学习有助于自己专业的学习和思考, 并不像学生所想的那样纯属浪费时间, 思政理论并非高深莫测的学问, 也不少简单枯燥的重复, 而是真真切切贴近地生活, 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门学科, 只有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政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不断提升其思想政治道德素养, 以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摘要: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更应肩负起提升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的任务, 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及建设者。本文研究了大学生思政理论学习中的误区与障碍, 并探讨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 以期为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略尽绵力。

篇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学习引导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的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国家性质)与政体(政权的组织形式)的总和,其核心问题是政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是奴隶主贵族专政时期)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是封建地主阶级专政时期)。

古代中国指大约170万年前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大社会形态。我们学习此内容时,应当注重如下几种学习方法和思路:

一、学习方法和思路

1. 可以结合教材P19的“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理清时间脉络以便在今后学习中对应记忆,也可以回顾通过朝代口诀来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2. 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历史学习。如学习古代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都应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进行辩证的分析,既肯定其积极作用,也揭示其负面影响。

3. 注意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的联系。如西周宗法制与目前各地宗祠、家庙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的关系;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时,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等等。

二、把握时代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这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有关。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制度和突出特色,它于西周雏形,秦朝完成,汉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到达顶峰。

1.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早期国家诞生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一切财产公有,没有什么阶级和国家,“天下为公”。领导者没有任何特权,但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组织和领导生产、抵御外敌。因此领导者权位实行传位给贤能人的“禅让制”,尧传给了智商突出、情商卓越、政绩斐然的舜,舜又传给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的禹。

但“禅”始却没有“禅”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阶级压迫和特权,坚持“禅让”就意味着原本属于自己私有的财产和特权都要随之转让,特权阶级心有不甘,制度的变化成为历史的必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完成了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转变,从“禅让制”过渡到了“王位世袭制”,并在中国延续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王位世袭制”才算终结,又开始“天下为公”的局面。

夏商時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时期在坚持“王位世袭制”的同时,推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和以嫡长子继承为特征的宗法制。主要表现为: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每一层级的受封者与分封者之间形成一种权利与义务关系,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从血缘关系上讲,受封者与分封者原本就是或父子或兄弟或叔侄关系。这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家”“国”一体。

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夏商周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分封制度下的地方诸侯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最高执政集团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中央集权制形成

在经过近两千年分封制的风风雨雨之后,人类终于迈出了血缘关系政治的一大步。从春秋战国的试验实践,到秦始皇集大成的开拓,中国社会终于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完全抛弃了宗法关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各管理层不再由世袭贵族垄断,而是由皇帝任命的大小官吏掌握。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邑,官吏之间是上下级服从关系,职业官吏构成各级政府的实体,促进了官僚制度的确立。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实现了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转变。

篇5:电业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二000六年机关干部职工理论学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更好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服务。特制定本局机关干部职工2006年理论学习计划。

一、学习主题:求真求知强素质,创新创优促发展。

二、学习对象:本局机关和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

三、学习形式:单位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以个人自学为主,通读文件与交流体会相结合,专题学习与辅导报告相结合,力求做到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透一点。为增强学习效果和活力,可根据需要邀请专家作辅导报告,举办知识竞赛活动等。

四、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经济金融、科技法律、历史知识、现代管理、电子政务、文学艺术等方面书籍,并根据本部门业务需要确定学习相应的业务书籍,每人每年至少要精读三至五本书,其中政治理论和经济金融类每年至少各精读一本。当前,主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宪法》、党内法规,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要重点把握好市场

经济、现代科技、法律知识、现代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福建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委卢展工书记考察闽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五、学习要求:

(一)学习中心组

1、学习中心组每月安排2次集中学习研讨或每季度进行1--2 项专题学习研讨,年度集中学习研讨达12天以上;

2、每个中心组成员每月安排2个单元时间自学、集中学习出勤率不少于90%,个人每年读书笔记达1.5万字以上,撰写调研文章或理论文章一篇以上;

3、每个中心组成员到基层单位或下属部门进行一次以上宣讲或作一次以上中心发言;

4、每年召开一次学习交流会或座谈会,进行交流和通报学习情况。

5、学习中心组主要由局党组成员参加,在组织集中学习时可根据学习内容和实际需要,吸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或其他党员参加。

(二)个人

1、各部门要坚持每周学习制度,每周要有半天时间集中学习,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坚持自学;

2、每人每年参加本部门的集中学习次数不少于90%,每年自学时间达到150小时以上,撰写读书笔记1.5万字以上,撰写体会文章(或论文、调研报告)一篇以上;

3、每年在学习会上做四次以上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中心发言;

4、要围绕本职工作,每年参加一次专题性的调查研究,并形成相关文字材料。

5、要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学习的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四落实。

六、学习组织与督查

各部门要相应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围绕读书活动的主题精心策划,把读书活动抓实抓好。认真做好读本的征订、推荐等工作,建立好个人读书档案,组织干部职工精心研读,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体会。各部门每半年组织自查一次,定期检查干部职工的读书计划、学习进度,查看读书笔记和学习体会文章,并对未达标的个人要及时指出,促其改进。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读书活动水平。

附件:

1、实施细则。

2、年度考评表。

中共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

篇6: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二、政治理论学习要根据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以及当前政治形势的需要,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按照院党委中心组政治理论计划的安排,结合本总支部、支部的实际,精心安排好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

三、各党总支部、支部书记是本总支部、支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制定年初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政治理论学习要做到每次学习有专题,有时间过程安排,有中心发言人,有学习记录,有考勤登记,有学习小结。年末,要撰写学习总结。

四、学习时间可根据各总支部、支部的实际,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三次。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写心得体会与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

五、每个党员要有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本,自觉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年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政治理论学习论文或理论调研报告。各总支部、支部要定期检查。党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

六、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应纳入党员个人年度考核的范围。各总支部、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对总支部、支部的考核范围。

篇7: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政治部全体民警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根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公安机关的要求,结合政治部具体实际,特制定本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1、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第六次三届全会精神,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为重点,认真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全面加强民警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2、做到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政治部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学习,由各处室轮流负责,并确定学习时间、场所和相关材料;各处室每周坚持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加强民警个人日常的自主学习,提倡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3、保证学习出席率。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时,要做到无特殊原因不处理工作,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同志必须提前请假,并另行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出席率不低于80%。

4、组织学习交流。各处室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定期组织研讨交流,在交流中分享心得,提高对政治理论的理解认识。

篇8:电业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要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首先就要了解英国的宪法。大部分学者都承认英国有宪法,只是有自己的特点,不像大多数国家那样汇编成一部法律文件,而是由分散的宪法性法律、惯例等组成。国外学者称之为“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只有在认识宪法的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英国的政治制度。

一、英国议会

议会作为英国的重要组织机构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议会至上”的原则。英国议会由英王、上议院、下议院共同组成。议会和内阁虽掌握实权,但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是主要西方国家中唯一以贵族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机构。②英王无实权,代表贵族制的上议院和代表共和制的下议院经过了长时间的争斗,权力逐渐从上议院转移到下议院。英国议会的权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立法权、财政监督权、行政监督权和司法权。其中司法权由上议院独有,它可以审理贵族的案件,也可以审理下议院的弹劾案。根据法律,立法权、监督政府财政和行政的权力归属于下议院。1911年《议会法》确认了下议院的政治优势地位,作为一个惯例,首相必须来自下议院,内阁成员也很少由贵族担任。③

(一)立法权是议会最重要的权力

在英国任何法律草案的通过都要经过上下议院通过和国王的批准后才正式公布于众,产生法律效应。英国对于不同的议案有着不同的立法程序。

政府议案。在经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后由政府大臣起草经由内阁同意,由政府提交下议院倡议,下议院经过一读、二读和三读,最后由国王批准,成为具有权威性的法律。经过下议院审议后的草案,也要递交上议院同样经过一读、二读和三读的程序。

私人议员议案。是由不在政府中任职的后座议员提出,同样也要经过三读。私人议员的议案很难通过,它的审议过程很复杂。议案的提出通常有三种途径,分别为抽签、不经过抽签、十分钟规则。虽然私人议员议案很难被议会审议通过,但也有成功案例,例如1965年的谋杀案、1967年的堕胎法、1969年的离婚法。

私议案。涉及私人、社团和地方利益的并由私人倡议的议案。它的审议与政府议案的审理程序相同,它对英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作用,但现在很少采取私人议案立法。

(二)议会的财政监督权

第一个方面是批准公共开支,公共开支包括每年立法批准的和“统一基金”两类。后者包括王室年俸、国债利息、下院议长和反对党领袖的薪水等。第二,批准税收方案,根据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来确定税收方案。第三,审查公共账目,英国设有公共账目委员会、审计总长和财政部组成的监督机构对英国的财政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可以有力地防止腐败。

二、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君主政体历经漫长演变,有辉煌、有衰落,一度被取消,又曾复辟和被改造。④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英国政治制度产生其特有的特点。

(一)君主制和民主制的互相结合

传统上的君主制和民主制有着不同的涵义。君主制通常指的是君主的统治,而民主制是指由多数人的统治。理论上不存在一个国家可以同时由君主和大众来统治。在英国的政治制度中,虽然保留了国王,但是在实际的政治中,君主也只是具有象征性的元首,没有实际的权力。国王的作用体现在政府的各项政策法律都要通过国王来颁布,然后才可以实施,并且政策和法律的执行也要在国王的监督下进行。例如两国签署条约、宣布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和任命首相等。

另一方面这些政策不是由国王单独决定和颁布实施的,是由议会或者内阁决定的。议会的下院又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内阁要对议会负责,是人民的代表,这体现出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可以很大程度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所以说英国的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制和民主制完美的结合。

(二)信奉“议会至上”的内阁制

英国议会的构成形式是由贵族组成的上议院和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共同组成的。两院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由于英国资产阶级的改革出现得较早,受到当时一些思想家的影响,包括洛克、孟德斯鸠等。他们的思想使得英国民众对于主权在民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在英国,中央政府的领导机关实际上是以英国首相为首的内阁,它作为最高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组成和换届都遵循一定的原则。首相是由在英国大选中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的领袖来担任。

(三)保守党与工党两党共存

保守党和工党两大党派是目前英国政坛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党,可以说这两个党派掌握着英国政坛的舵手。除了这两大党外还有一些小党,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他们都很难在现在的英国政坛上有所作为。英国议会和内阁可以说是党派的议会和内阁,无论哪个党派在大选中获胜,那么这个党派就可以控制议会和内阁。

三、英国政治制度的文化分析

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始实行资本主义,经过长久的发展,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在政治上虽然没有成文法的颁布,但是其经过历史检验的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带给英国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政治体制也没有太大的动荡。形成这一独特的现象的原因应该与英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英国的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对政府体制的影响

陈晓律认为:“英国保守主义是一种稳重守成的力量。它并不一味地反对进步,而是对变革的进程和程度持稳重态度。当尚存的制度能维持和继续时,它就坚定地守住阵地,不肯变革;但当已有的体制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时,它就允许某种程度的变化,并在这个新的变化的基础上守住阵地,成为反对新的变革的力量。”⑤所以说英国的保守主义的保守并不是绝对的保守,它的保守更多体现在对传统的保护和对变革持一种小心谨慎的态度上。

英国的这种保守主义可以从“光荣革命”中对改革的态度看出来。伯克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虽然打破了保守的一成不变,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为它不是变革,是对传统的一种保护,是为了保护传统而稳重地改变。英国人为了保护他们的传统,努力地做到历史的传承,所以在碰到需要变革的时候,保守主义者们是犹豫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变革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但是国家的情况却到了必须要改革的时候,所以保守主义对改革的步骤和进程是持非常稳重的态度,保守主义希望变革不能过于激烈。所以说英国的保守主义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他们对新事物的态度也不是盲目反对。他们在政治制度上的态度表现为“旧瓶装新酒”,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新的改变,但原来的基本结构不改变,这种有保留的变革,英国的国王和贵族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据。

因此,英国民众对于贵族的态度是不排斥,而是想融入进去,那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当全社会的人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向一个精英阶级看齐,那么整个英国社会就充满着贵族精神和精英阶级,并且全社会人人都有着绅士风度。随着民主化的发展,虽然贵族这一特殊的存在与民主格格不入,但是英国人却接受它的存在,让他们成为英国的象征,不再给与他们政治权力,而是成为整个英国人民的精神追求。

(二)岛国的政治文化心理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国家,它的领土是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东北部和5500多个小岛构成。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也决定了英国人独特的文化心理。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表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上,由于四面环海,所有英国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免于战争,这就导致英国人对于历史的继承是非常重视的。在政治上,英国人重视传统,安于现状。不追求大的改革,更愿意遵循传统。英国人注意保持自身特色,不随波逐流,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特点。

英国这种岛国文化心理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特别是在政治制度上。它主要表现为:第一,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由于英国人不愿意大的改革,所以他们没有推翻封建君主,而是另辟蹊径地采取君主立宪,国王成为虚伪元首,只具有象征性的权力,这样既没有破坏传统又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改革;第二,就是议会中代表贵族的上议院的存在,充分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色,上议院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力。但是英国人允许它的存在,成为英国的一个政治机构。第三,英国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这正是岛国的心理文化的表现,英国人注重传统,往往现在的一些事情都要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解决方法。这就导致英国人依靠判例、习俗和经验来代替部分法律的作用。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正是由于英国岛国文化心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三)崇尚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

自由主义的实质,就是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目的也是为了保卫人民的福利。因此,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是要受到限制的,不仅要受人民的监督,也要受到政府内部各机构的制约。⑥

英国是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光荣革命,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群体逐步成为真正的权力的行使者。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中写到王权应该是有限的,同时洛克也认为政府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的授予,通过签订契约人民将自己的权力交给政府,这点主要是强调主权在民,而政府只不过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私有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机构。在国王的权力行使上,洛克指出国王的权力应该限制在外交和行政上。国王的权力应该受到议会的制约,一旦国王不考虑人民利益施行暴政,人民有权推翻他。在洛克之后,密尔发展了洛克的思想并提出了“有限政府”这一概念,更加体现了人民爱好自由,对政府进行限制的思想。

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使得人民享有国家的主权,同时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英国的国王和贵族阶级虽然没有了实质性的权力,但是他们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政坛的独树一帜的特色。英国人崇尚自由主义的传统也缔造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摘要: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并且英国政治制度有它自身的特点,这种政治制度的形成也有其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本文是在简述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分析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促使它政治制度产生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英国,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

参考文献

[1]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曹沛霖,徐宗士.比较政府体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3](美)马丁·夏皮罗.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张生、李彤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41.

[4]胡康大.英国政治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10.

[5]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浙江:浙江人民学报,1991:124.

[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34.

篇9: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内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布置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国统字〔2010〕87号)的要求,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指标的修订,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对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了适当修订。

修订后的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包括:年报10张主营表,定报7张主营表。新增主营指标16个,减少主营指标29个。同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比,主要是邮政和电信两个行业指标变化较大,同时调整部分报表的报送频率。修订内容具体如下。

年报

1.新增《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D606表)。

2.新增《限额以下运输邮电业企业调查表》(D603表)。

3.《邮电局(所)地区分布》(D102-1表)取消主栏下“崇文区”和“宣武区”分组,将“崇文区”的数据合并到“东城区”填报,将“宣武区”的数据合并到“西城区”填报。

☞由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分别和“东城区”、“西城区”合并,统计报表制度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4.《邮政企业经营情况》(D102-2表)取消“摩托车邮路长度”指标;增加“邮政业务总量(2010年不变单价)”、“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集邮销售点”、“邮政储蓄网点”、“邮政信筒信箱”、“邮局用户信箱”6个指标。

☞从2010年开始,按2010年不变单价计算邮政业务总量,为保证历史数据可比性,在新旧交替过程中需按两种不变价标准计算业务量。为更好地了解邮政业的发展状况,增加基础设施统计。

5.《邮政业务总量、收入分布情况》(D102-3表)取消主栏下“崇文区”和“宣武区”分组,将“崇文区”的数据合并到“东城区”填报,将“宣武区”的数据合并到“西城区”填报。

6.《电信企业经营情况》(D102-4表)取消“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国际电话通话量”、“港澳台电话通话量”、“移动电话通话量合计”、“移动电话本地通话量”、“移动电话国内长途通话量”、“移动电话国际电话通话量”、“移动电话港澳台电话通话量”8个指标;增加“电信业务总量(2010年不变单价)”、“本地网内区内电话通话时长”、“无线市话用户区内电话通话时长”、“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时长”、“3G移动电话用户”、“3G移动电话基站数”6个指标;“宽带接入用户数”指标调整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由于“通话时长”能够更准确反应通话量,为减轻报送单位负担,将按“次”计量通话量的指标取消。考虑到历史数据可比性,保留本地通话按“次”计量通话量指标。

为及时反映“3G”通信业务的发展情况,从本年度开始,增加“3G”通信业务的统计。

7.《电信业务总量分布情况》(D102-5表)取消主栏下“崇文区”和“宣武区”分组,将“崇文区”的数据合并到“东城区”填报,将“宣武区”的数据合并到“西城区”填报;“电信业务总量”指标调整为“电信业务总量(2010年不变单价)”、“宽带接入用户数”指标调整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8.《直属站、车务段地区分布情况》(D102-8表)取消主栏下“崇文区”和“宣武区”分组,将“崇文区”的数据合并到“东城区”填报,将“宣武区”的数据合并到“西城区”填报。

9.《运输邮电业财务状况》(D103表)增加上年同期数;取消“现金及银行存款”、“内部往来资产”、“内部往来负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商品销售收入”5个指标;增加“货币资金”、“银行存款”2个指标;增加补充资料:“企业报告期内营业时间”、“报告期未完全营业原因(不包括节假日)”、“企业报告期内变化情况”3个指标。

☞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在填报“短期投资”指标时需要注意,应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短期投资净额”数填列,而不是取“短期投资”科目。

“企业报告期内营业时间”是指报告期内实际营业的月数,请单位在填报时注意,营业不满一个月的不能计算在内。

定报

1.《邮政企业经营情况》(D202-2表)报告期别由半年报改为季报。

☞本表报告期别由原来半年报修订为每季季后15日前报送。

2.《电信企业经营情况》(D202-3表)报告期别由半年报改为季报;取消“本地网内区内电话通话量”、“无线市话用户区内电话通话量”、“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量”“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国际电话通话量”、“港澳台电话通话量”、“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局用交换机容量”、“接入网设备容量”、“移动电话通话量合计”、“移动电话本地通话量”、“移动电话国内长途通话量”、“移动电话国际电话通话量”、“移动电话港澳台电话通话量”、“GSM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CDMA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GSM移动电话基站数”、“CDMA移动电话基站数”、“GSM短消息中心容量”、“CDMA短消息中心容量”20个指标;增加“本地网内区内电话通话时长”、“无线市话用户区内电话通话时长”、“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时长”、“3G移动电话用户”4个指标;“宽带接入用户数”指标调整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本表报告期别由原来半年报修订为每季季后15日前报送。

3.《运输邮电业财务状况》(D203-1表)取消 “累计折旧”、“商品销售收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境内股市本年筹资额”、“境外股市本年筹资额”5个指标;增加“货币资金”、“短期投资”、“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4个指标;增加补充资料:“企业报告期内营业时间”、“报告期未完全营业原因(不包括节假日)”、“企业报告期内变化情况”3个指标。

☞注意事项同D103表。

篇10: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每名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学习、掌握、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还要学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推进我们的各项工作。

二、学习目的

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每名党员要做到学以致用,带着问题学、学习后能够解决问题,对工作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三、具体要求

1、学习内容。政治理论学习不是装门面,作为党员要善于利用好学习的时间,系统的学习好政治理论,弄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学习时间。每周五下午为党员、干部集体学习时间。党员、干部必须参加。为保证学习,要妥善安排工作,使学习不受影响。此外还要自行进行自学,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

3、学习安排。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由支部书记组织召集、进行主持,安排好学习制度。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体学习,必须向书记请假,并在事后自觉补课。

篇11: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村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及知识水平,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我村兴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为我村创建文明村所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特制定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一、村党总支每年对政治理论学习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原则性意见,制定全年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内容、时间安排、要求等。

二、党总支政治理论学习组由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党总支部书记任组长,社会副主任任副组长,书记要亲自审查学习计划,督促学习落实,检查学习效果。

三、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有关法律法规和现代科学知识等。

四、党总支学习以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和调查研究相结合。中心组成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按照学习计划的安排,开展个人自学,每季度系统阅读一本书,书记每季度要对自学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督促,并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抓好集中学习研讨。

五、党总支集中学习研讨的时间一般为每个月第一周的 1 周五,每季度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6天。集中学习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发展思路、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等,要根据各自工作的实际,学好相关学科的知识,着重提高自身素质。

篇12:单位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一、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下发的重要文件。

二、学习时间:职工学习外采工作人员每1-2月学习1天,具体根据血液库存情况临时确定;站内上班人员每个月学习1天,原则上为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党员学习原则上安排在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二或与职工学习同期进行;党支部理论中心学习组,每季度1天,在季度最后一月安排一次。

三、参加人员:职工学习为全站工作人员(包括临聘人员);党员学习为全体党员;站支部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参加人员包括:站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各科室负责人,站工会、妇委会负责人以及中心学习组秘书列席。

四、学习计划制定: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由站办公室起草,经站分管领导审核,报站主任审批后执行。站党员学习和站支部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计划由站支部宣传委员负责起草,副书记审核,报书记批准后执行。

五、学习方式:学习原文,观看影片视频,座谈讨论等方式,保证学习效果。

篇13: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

1. (2012·海南政治卷·14) 2011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并征求意见, 同时向各地方、各部门书面征求意见, 并召开座谈会、论证会, 直接听取公众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经过审议和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一法律修改

(1) 合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 (2) 表明全国人大拥有制定税法的最高权力 (3) 完善了依法治国的制度安排 (4) 保护了公众对全国人大的监督权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解析: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 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个人所得税法, 是代行全国人大立法权的体现, (2) 正确。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 让全社会广泛参与, 合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 (1) 也正确。 (3) (4) 说法不符合题意。应选A。

2. (2012·福建文综卷·26) 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会前, 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 深入基层进行调研, 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 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 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1) 向人大提出议案 (2) 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3) 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4) 表决各项决定

A. (1) (4)

B. (2) (3)

C. (1) (2) (4)

D. (2) (3) (4)

解析:人大代表就食品安全问题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议案并参与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和表决, 是行使提案权、审议权和表决权的体现, (1) (4) 正确。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对政府工作提出质问, 并要求答复, (2)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地方人大只能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不能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3) 说法错误。应选A。

3.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17) 近年来, 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 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 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 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 人民政协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全国政协的正常活动, 没有创新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A不符合题意;全国政协不是国家机构, 不能履行参与国际事务的职能, 不能行使国家的对外职权, B、C错误;材料表明, 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在公共外交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应选D。

4. (2012·江苏政治卷·17) 2011年9月, 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 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 700多人, 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和睦相处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解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A不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B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 C不能完整表达题意。选D。

5. (2012·海南政治卷·13) 某景区利用当地著名佛教庙宇进行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出现了商业开发过度、管理不规范以及“僧人”摆地摊、占卦算命等问题。当地政府为此制定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 进行整改。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1) 能够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途径, 发展文化生产力 (2) 能够消除封建迷信活动, 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3) 有利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 有利于消除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信仰上的差别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这是一道跨模块的综合选择题。政府制定景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 既能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途径, 发展文化生产力, 又有利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1) (3) 正确。迷信活动属于思想认识问题, 仅靠行政立法是难以消除的, 况且宗教与迷信是有区别的;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本来就存在信仰上的差别。 (2) (4) 错误。应选B。

6. (2012·北京文综卷·31) 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探究。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据此推断, 甲组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A.我国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B.我国如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我国宗教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我国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求宗教界人士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材料中甲组同学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都属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范畴。D符合题意, 应选。

7.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 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解析:回答该题, 首先要审清题意, 准确、全面地提取设问中的有效信息。通过认真读题不难看出, 设问涉及两个行为主体———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 要求分别说明它们的职权和作用。在审清题意基础上, 依据设问规定, 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然后调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的相关知识, 就可以形成比较完整、准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 (1) 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 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 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 行使监督权, 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8. (2011·全国文综卷·3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 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 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 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 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 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 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 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解析:本题设问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 要求考生调动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知识, 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原因。第二层, 要求考生通过解读材料信息, 概括出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题干信息分别从西藏人民当家做主、广泛自治权和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这三个方面作了提示, 考生要善于在阅读信息的基础上作答。

参考答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 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 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考情分析】

1.本专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纵观各地“新高考”试卷, 考查角度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如人大和政协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等;二是相关制度或政策的内容, 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要求等;三是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原则、政策的意义, 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等。

2.从近三年高考试题看, 对本专题考点的考查方式既有选择题, 也有非选择题。其中, 2010年、2011年各地高考试卷中, 非选择题比重较大, 2012年则以选择题为主。为此, 考生在复习时, 首先要加深对每个知识点中具体内容的理解。针对本专题考点涉及的易错、易混考点比较多的特点, 考生必须清晰、准确、完整地把握知识内容, 防止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同时, 由于本专题知识主要讲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政策, 这些制度和政策都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形式, 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因此考生必须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 努力构建知识体系。

3.高考能力立意决定了高考命题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就本专题而言, 2013年的高考复习, 有两个热点必须高度关注:一是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 二是2013年将召开的全国“两会”, 这些重要会议的召开, 必将对党和国家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另外,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7月, 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指出, 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高考考试范围, 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因此, 考生必须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全国“两会”和民族问题等热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教材知识, 既要对这些重大热点的时政资料有所了解, 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考点精讲】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 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 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3) 必要性和优越性。

(1) 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宗旨, 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2) 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 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主要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这三方面。

考点拓展:

正确认识几组关系。

(1) 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前者是我国的国体, 后者是我国的政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体现并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3)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前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后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与地方各级人大一起构成了我国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 人民与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 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基本内容。

(1)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2)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考点拓展:

(1)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 政治上,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互相监督的关系。

(2) 组织上,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自独立, 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3) 法律上,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法律地位平等, 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2) 党的领导和国家职能的区别。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领导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而不是具体组织或管理这些方面的工作。国家职能是由国家机关来实施的, 国家职能的实现形式就是国家机关具体组织、管理国家对内对外各方面工作。所以, “党 (或者党委) 履行了国家职能”的说法是错误的。

(2)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 个人兼任党和政府的领导职务的现象比较多, 做题时要分清行为主体的角色定位。如同样是胡锦涛, 如果称谓是国家主席, 便是在履行国家职能;如果称谓是中共中央总书记, 体现的就是党的领导作用, 而不是履行国家职能。如果试题中胡锦涛的称谓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则要从党和国家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民族平等原则。

(1) 含义:指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 必要性:第一,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二, 现实依据。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 绝无高低优劣之分。第三, 历史依据。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

(2) 民族团结原则。

(1) 含义:指在民族平等基础上, 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2) 重要性: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之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3)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 含义:指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2) 必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 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 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 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考点拓展:

(1)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有利于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客观要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 各民族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2) 如何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保证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府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协调人民内部矛盾, 打击危害国家统一和企图进行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含义: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依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 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使各族人民, 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 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考点拓展:

(1) 全面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不能理解为凡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自治;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旗) 三级;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不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 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和其他自治权。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关系。

5.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

(1) 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3)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宗教界人士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宗教界人士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宗教界人士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 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考点拓展:

(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1)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也是多宗教国家, 许多少数民族都信奉某种宗教,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的体现,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2)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3) 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 对我国宗教政策认识的几个误区。

(1) 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就是要发展宗教事业。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国家不鼓励, 也不干涉公民信教。

(2) 认为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 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公民所进行的任何宗教活动都应受到法律保护。国家保护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 为了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以及包括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2)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 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考点拓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保障,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它符合我国国情, 顺应时代潮流,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 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新题速递】

1.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5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表明

(1) 我国的“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和表决权 (4)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 (2) (3) B. (1) (4) C. (1) (2) D. (1) (3)

2.近年来, 一些人大代表纷纷开通微博“晒”建议、听民意、做“网民调查”。这体现了

(1) 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 (2) 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不断拓宽 (4) 人大代表切实履行义务

A. (1) (2) B. (2) (3) C. (1) (3) D. (3) (4)

3.当前, 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带来的“入园难”困扰着许多年轻的父母。如果你是人大代表, 为促进这一问题解决, 你可以

A.行使提案权, 提出解决问题议案

B.行使决定权, 制定问题解决方案

C.行使质询权, 向幼儿园提出质询

D.行使立法权,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4.2012年7月26日,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士踊跃发言, 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1) 中国共产党发扬党内民主, 推动科学发展 (2) 中国共产党接受党外监督, 坚持民主执政 (3) 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 参与政治协商 (4) 各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 服务发展大局

A. (1) (4)

B. (2) (3)

C. (1) (3)

D. (3) (4)

5.“多民族国家的人民如果把爱本民族与爱祖国、爱兄弟民族对立起来, 热衷于民族纷争, 怎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的前途命运需要我们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个民族成员结合起来。”这段话说明

(1) 我国已经铲除了民族隔阂和民族分裂的根源 (2) 我国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3) 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4) 民族热情和爱国热情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A. (2) (4) B. (2) (3) C. (1) (2) D. (1) (3)

6.西藏和平解放61年来, 有1400多座寺院和得到妥善保护和维修。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西藏文物保护的投入超过12亿元。由此可见, 我国

(1) 保护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2)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3)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4) 促进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

A. (1) (2) B. (3) (4) C. (2) (4) D. (1) (3)

7.2012年2月10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拜见时, 希望班禅引导僧众爱国守法持戒。总理的这一希望表明我国

A.保护广大公民的正常宗教活动

B.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公民切实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D.宗教的本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8.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1周年, 某校高三 (6) 班举行了以“西藏的历史性跨越”为主题的班会, 同学们广泛搜集材料, 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

情境一和平解放61年, 西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59年至2010年, 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至507.46亿元, 人均由142元增至1.7万元;2010年, 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138.7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 980元;西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覆盖城乡的免费义务教育, 国家财政累计为西藏教育投入407亿元……

(1)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分析西藏和平解放61年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原因。

情境二从1990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确定每年的9月份为“民族团结月”, 到2010年7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正式启动, 西藏用20多年的时间推动和巩固民族团结工作。如今,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已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共识。

(2)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 谈谈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情境三周广智, 一位江苏援藏干部。在任曲水县委书记四年中, 他始终冲在第一线, 挨家挨户做工作, 带领大家在高原上种出了土豆、草莓、西瓜。到藏不到一个月时间, 他就跑遍了全县5乡1镇和大部分村户;援藏干部每年60天的假期, 他休不到20天……藏族群众把他视为知心者, 他舍小家、顾大家, 用真诚和热情编织藏汉友谊。

(3) 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向周广智学习, 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贡献?

参考答案:

1.C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即“一府两院”) 由人大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 (1) (2) 正确。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拥有最高决定权而不是表决权。 (3) (4) 错误。

2.D人大代表开通微博了解民意, 是履行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义务的体现, 也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拓宽了渠道。 (3) (4) 正确。 (1) (2) 不符合题意。

3.A在我国, 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而决定权、立法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D不符合题意。质询权是人大代表对政府等机关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的权利, C错误。

4.D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不能体现党内民主也不是在接受党外监督, (1) (2) 排除。

5.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维护民族团结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3) 正确。 (1) (4) 说法错误。

6.C从根本上说, 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 因此国家不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1) 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3) 不符合题意。国家斥巨资对西藏的寺院和文物进行保护和维修, 有利于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也给宗教界人士提供了活动场所, 是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体现。 (2) (4) 正确。

7.B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 是政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和体现。B正确。A、C不符合题意, D说法错误。

8. (1) (1) 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了西藏人民参加国家和民族地区建设的积极性。 (2) 政府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 加快了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不断发展和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发达地区对西藏也提供了无私帮助。

(2)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之一;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 (1)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3)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 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坚决拥护并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坚持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篇14: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关键词:中国政党制度;政治文化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8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一、政党制度产生发展的背景

政治文化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政治概念,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综合交叉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对其核心———政治意识形态有广泛深入的论述。列宁1920年在《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立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1]列宁的阐述表明政治文化是特种政治现象,是人们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倾向,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倾向、政治心理倾向、政治评价倾向等等。政治文化包括多种要素。首先,围绕政权问题而形成的政治思想,特别是统治阶级思想,即政治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次,政治文化主要体现为广大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所具有的政治信仰、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再次,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政治文化的功能,即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所产生的作用:第一,政治文化为政治统治体系的确立提供合法性的说明。第二,政治文化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第三,政治文化为政党的政治统治的发展提供指导,引导人们参与、拥护政治发展,动员、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达到合法化。

二、政党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三者融合而形成的混合政治文化,中国的政治文化成为了一种异质政治文化。新型的政治文化由于没有强大的经济与政治力量为后盾,也不能安全整合传统政治文化,三者就处在对立的联系中。从微观层面看,传统政治文化对于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具有延迟性。多党制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很难改变政治文化多元化的状态,无法形成强大的政治整合力,最终转化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变种产品。所以,传统政治文化使中国政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与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基础之上构建的,是一种“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相对于革命理想来说,它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毛泽东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并强调“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一度被扭曲的政治文化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成为了人们解放思想的理论动力,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明确提出了在新的世纪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先进的文化方向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改革开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离不开思想的解放、价值观的更新及科学文化事业的推动。

“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因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就是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考申论75分下一篇:电信营销活动方案